某干休所(精选6篇)
某干休所 篇1
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已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老干部是老年人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人群相比,在生活经历、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等方面有许多不同,对其生存质量研究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和社会价值。对福州市某干休所老干部的生存质量进行现况调查,探讨影响老干部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2年9月,以福州某干休所为调查单位,对全部年龄≥60岁的老干部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合格问卷255份,回收率91.1%。男性186人(占72.9%),女性69人(占27.1%)。年龄为60~93岁,平均74.26±6.93岁。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退休前职业、婚姻状况和收入水平。(2)生存质量调查表: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内容涵盖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4个领域和生活质量自我评价。生理领域主要涉及疼痛与不适、精力与疲倦、睡眠与休息等方面,心理领域主要涉及积极感受、自尊、消极感受等方面,社会关系领域主要涉及个人关系、所需社会支持的满足程度、性生活等方面,环境领域主要涉及社会安全保障、住房环境、经济来源等方面。各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评分从1~5分不等,各领域总得分通过专用公式计算其所属条目相加的平均分乘以4得到,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1]。文中所用的常模数据来自2000年广州市芳村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的抽样调查研究和一项对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2]。
1.2.2调查方法
调查全程质量控制,由经培训的调查员现场请调查对象自行填写问卷,不能自行填写者,由调查员逐条定式询问来代其填写。
1.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Excel录入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有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老干部生存质量现状
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生存质量得分均高于我国常模水平,心理领域得分低于我国常模水平。见表1。
2.2不同性别老干部生存质量比较
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不同性别老干部生存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同年龄层老干部生存质量比较
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低龄组老干部得分高于高龄组(P<0.05)。生理领域和环境领域,不同年龄层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不同受教育程度老干部生存质量比较
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不同受教育程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环境领域生存质量得分初中及以下组高于高中、大专和本科及以上3 个组。生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生存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不同退休前职业老干部生存质量比较
生理领域得分,国家干部高于非国家干部(P<0.05)。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不同退休前职业的生存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不同婚姻状况老干部生存质量比较
心理领域,在婚老干部的得分高于单身或独居的老干部(P<0.05);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不同婚姻状况的生存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2.7不同月收入水平老干部生存质量比较
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不同月收入水平生存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生理和心理领域生存质量得分低收入(4 000元以下)和中收入(4 000元~5 999元)组高于较高(6 000元~7 999元)收入和高收入(8 000元以上)组;环境领域生存质量得分中收入组高于低收入、较高收入和高收入组。见表7。
2.8综合健康自我评分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55名老干部综合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等方面,对生存质量的自我评价得分为30~100分,平均83.90±12.25分。以综合评分85分为分界点,将老干部分为高分(≥85)组和低分(<85)组,高分组127人(49.8%),低分组128人(50.2%),以高、低分分组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退休前职业、婚姻状况和月收入水平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退休前工作和收入水平是综合健康自我评分的影响因素。见表8。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生存质量的定义为:指在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中个体对自身生活的主观感受,它受个体目标、期望值、标准和个体关注点等因素的影响。生存质量是顺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产生的一类新的健康指标[3]。传统的健康评价是客体评价,非主体;而在新的医学模式下,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亲身体验。生存质量评价的应用,使健康测量发生了从物质到精神,从客观到主观的转变[4]。本研究显示福州市某干休所老干部生存质量在生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则高于全国水平,在心理领域的得分低于全国水平,提示福州地处经济发达地区,老干部的所享受的福利待遇、卫生服务、居住环境等较为优越,因此总体的生存质量得分比较高。但老干部文化水平较高,想法比较多,想问题比较复杂,常常带有一些负性的情绪,因此在心理领域的生存质量相对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老干部生存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退休前职业和月收入水平等。年龄是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大,其生存质量得分越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导致的身体功能衰退和主观情绪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龄老人晚年生存质量[5],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干部的健康状况、思维、记忆和注意力等身体机能的下降,造成心理压力较大和社会活动减少有关。受教育程度是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的影响因素。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干部,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对保健知识掌握也多[6],具有较强抗压能力和养成较好的卫生习惯。本次调查中显示低学历(初中及以下)者的环境领域得分高于高学历(高中及以上)者,可能由于低学历者在本次调查中所占比例较小(10.2%),代表性较差有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进行验证。调查还显示退休前是国家干部的生理领域生存质量得分明显高于非国家干部,可能与国家干部所享受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物质资源较为丰富有关。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和依赖程度比较高,良好而稳固的婚姻关系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7],可以减少老年人情绪上的独孤感和空虚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婚的老干部在心理领域的得分高于单身或独居的老干部,说明了婚姻关系对老干部生存质量影响的重要性。已有研究表明收入水平对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 个领域均有影响[8],足够的收入水平是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因为涉及到就医、居住、衣食、家庭关系等问题,收入水平是影响生存质量的直接因素。本次研究发现低中收入者在生理和心理领域的得分高于高收入者,究其原因,可能是本次研究对象为离退休老干部,其收入水平在当地处于中上游水平,其相应的生活水平也不低,低中收入者对于物质方面的欲望较低,物质需求并不强烈,在心理上容易得到满足,而高收入者的生活条件优越,容易养成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导致慢性代谢性疾病,造成生理机能的下降。中收入的老干部在环境领域的得分最高,可能与干休所内居住条件一般,与其原有的居住环境相符,其适应程度较高有关。
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退休前职业和收入水平是老干部综合健康自我评分的影响因素。女性的综合健康自我评分低于男性,可能是因为两性待遇、地位差别较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的支配权。此外,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容易造成身体不适和情绪不稳,影响综合健康的自我评分。退休前职业的影响同样是因为国家干部享受的福利和保障较非国家干部丰富的缘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干部的慢性病患病率和病种增加,老干部在看病上的费用越来越高,经济状况差的老干部难以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9],因此会引起综合健康自我评分较低。
综上所述,老干部的生存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首先要寻找出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其次再针对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10]。联合国早在1990 年就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口号,并提出开展健康老龄化运动旨在从整体上促进老年人健康,从而使老年人在体力、才能、社会、情感、脑力或精神方面得到平衡发展;提高健康期,缩短带病期、伤残期,尽可能延长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改善身心健康应成为长期的奋斗目标[11]。围绕着这个目标,类似干休所的老干部养老机构是我国部分老干部安度晚年的主要场所,评价生存质量的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对于妥善解决老干部养老的实际问题,保障其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12]。老干部养老机构在提供老年生活护理和卫生保健服务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做到因人而异、人性化管理,提高老干部的生存质量。
干休所预算管理探究 篇2
在我国, 干休所主要负责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接收安置工作, 主要负责其生活、文化休闲, 以及老干部的体育健身活动。同时做好离退休人员及其家属、遗孀、子女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干休所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一类, 具有一定特殊性。其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预算管理较粗放。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 以及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革的逐步深入, 干休所粗放式的预算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干休所预算管理改革, 迫在眉睫。
二、我国当前干休所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 干休所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当前, 我国大多数的干休所都并未建立起一套合理且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在现行的预算管理体系中, 并不包括预算审批、预算编制、预算考核以及预算执行等具体操作办法。另外, 我国目前很多干休所的预算管理工作并未配备充分的人员, 机构设置也相对简单。在此情况下, 干休所的预算管理机制难免薄弱。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干休所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预算意识不强, 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日常的收支活动中, 干休所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常常并不按照已审核的年初编制的预算执行, 各个职能部门的预算经费多是按照上年低清算的基础上, 单纯的将基期数据作为主要参照依据, 并未实际考虑本部门的工作安排和人员配备情况。直接导致干休所的预算管理形同虚设, 空有其表。
(二) 预算执行力不足
当前, 我国干休所的预算执行考核机制尚不完善, 甚至很多干休所都并未建立该机制。同时, 很多干休所的管理者不具备预算执行考核意识, 考核目标不明确, 预算相关人员的绩效并未与干休所的实际预算执行情况挂钩, 直接导致干休所的预算执行力不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干休所的管理水平停滞不前。因此, 干休所在预算管理中, 应通过结合预算相关人员的绩效和实际预算执行情况的方式来加强对预算的实际执行力度。
(三) 预算编制方式较单一, 方法过于简单
我国在预算编制方法方面, 多年来一直推行“零基预算法”。但是实际情况却是, 包括干休所在内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等对此极少采用。其在编制预算过程中, 多是采用上一年度的基数加上本年因素的影响数值来确定本年度的预算指标, 并没有以干休所的实际情况和人员的配备状况为基础, 综合确定干休所的整体预算收支情况。在当前社会沿用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所编制的预算难免会与干休所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同时, 预算情况也难以分解至各个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具体执行。另外, 目前很多干休所的预算编制时间都普遍不足一个月, 编制时间较短。如此短的编制时间令预算编制部门在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而且, 针对各相关预算项目, 各职能部门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论证。
(四) 干休所的预算管理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截至目前, 我国干休所的经费支出与效益考核等预算管理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我国多数干休所的经费分配与支出模式以及预算管理机制仍然较为粗放, 直接导致我国干休所在经费支出的考核、管理、监督等方面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方法对其进行控制。与此同时, 我国大多数干休所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考核办法对经费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情况进行度量, 间接导致我国干休所在经费支出的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五) 干休所的经费支出存在不均衡性
干休所预算年度内的各类支出进度相对缓慢, 大多数支出主要集中于年底进行, 使得年末支出进度过快, 直接导致干休所的预算支出具有不均衡的特点。而且, 甚至很多干休所一到年底就“突击花钱”, 使年度预算执行不均衡性加剧, 财政资金的调度也直接受到影响。另外, 由于资金在短期内被拨付使用, 使其效益性与合规性无法被有效保障与监管。
三、加强我国干休所预算管理机制的未来建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加强与完善我国干休所的预算管理机制已成为一种时代之需。同时, 也唯有提高干休所的预算管理力度, 才能保证预算收入与经费支出的合规性与合理性。笔者认为, 加强干休所的预算管理机制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干休所在预算编制工作中, 需重点把握两点。其一, 预算编制时间适当延长。主要是因为干休所的预算编制工作量较大, 而且在实际编制时, 不仅需要结合本所的实际状况, 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市场宏观经济环境;不仅要符合干休所的年度经费支出需求, 而且还要严格依据过去会计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与干休所的未来发展情况, 进行综合预测与分析。在这过程中, 预算编制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进行资料搜集、充分调研, 以及分析与论证等研究工作。若要实现良好的预算编制结果, 离不开充分的时间作为保证。其二, 传统的粗放式的预算编制方法需要改变, 适当引入“零基预算法”。目前, 干休所在预算编制过程中, 多是采用上一年度的基数加上本年因素的影响数值来确定本年度的预算指标, 并没有以干休所的实际情况和人员的配备状况为基础, 综合确定干休所的整体预算收支情况。所编制的预算难免会与干休所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对此, 干休所应适当引入“零基预算法”。严格依据干休所的实际状况和人员岗位的设置情况, 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综合确定干休所的业务经费与人员薪酬, 从而保证所编制的预算能够为干休所的经济发展趋势提供前瞻性的预测。
(二) 进一步落实预算监督工作
预算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因此,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 如财政、审计、监察等, 应加强对包括干休所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相关的监督与审查。相关部门应建立审计监察机制, 对违纪的干休所或者相关人员进行严格处理。比如, 倘若干休所实行集中采购的项目预算, 未按规定及时进行上报或者虽然上报但并没有得到批准, 那么应严格禁止干休所进行擅自采购, 财务部门对该类报销也应予以拒绝。预算管理中, 预算监管工作必不可少。唯有预算监管体系建立的合理、科学, 预算管理的下一步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干休所的上级部门, 如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 应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干休所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对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应予以着重分析, 检查其是否合理, 倘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 必要时干休所要做出相关整改, 以达到强化其预算管理的目的。
(三) 预算执行力仍需强化
干休所的预算计划一旦批复下达, 负责预算管理的相关部门就应立刻着手实施。通过分解各个预算指标, 将其落实到各个相关部门和岗位, 以强化预算执行力, 实现全方位的预算管理执行体系。关于强化预算执行力, 有三点需要重点把握, 详见表3-1。
另外, 我国很多干休所的收费票据格式与内容等情况数年不变, 存在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容的现象。对此, 应强化票据管理, 进行相应改革。票据信息应包括单位编码、缴款书编号、缴款人名称、缴款金额、对方单位的开票日期、组织机构代码、收入项目编码等, 对干休所的预算外资金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
(四) 提高预算管理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培训与学习
预算管理者的业务素质情况, 能够直接影响干休所的预算管理。因此, 干休所若要综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对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也必不可少。唯有如此, 才能最终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与执行力度。对此, 干休所应首先保证预算管理人员定期接受继续教育, 并在此基础上尽力创造条件, 组织预算管理人员参加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从业水平, 同时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予以加强。
参考文献
[1]刘磊.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 2010 (06)
[2]赵春晓.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 2009 (20)
[3]程宏.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 (03)
[4]胡红.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华章.2009 (09)
[5]赵苏敏.论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工作[J].现代商业.2011 (18)
干休所空巢老人现状分析及对策 篇3
通过对干休所空巢老人患病住院病因死亡情况分析及不同年龄组的死因分析, 结果: (1) 患病高的病因依次为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病、糖尿病。 (2) 病死率高的疾病前四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在死因中居首位, 与2006年卫生部新闻办公室统计全国城乡居民死亡顺位一致[1]。
2 空巢老人心理情况分析
在空巢家庭, 没有人陪老人玩, 他们可能会在孤独寂寞中度过每一天, 时间长了, 难免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主要疾病为抑郁症、焦虑症、疑病症, 导致空巢老人心理疾病的原因很多, 其中重要一条就是空巢家庭导致的心理空虚。子女不在身边是老人孤独的直接诱因, “退休综合征”延长、价值感的丧失是空巢老人的又一大心理危机, 而健康丧失引发恐慌, 加重心理危机[2];在日常生活中子女责任过多逃避, 宁可用物质的满足来代替情感的需求, 这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责任感导致的逃避和刻意疏忽, 很多子女总认为, 去看望父母, 就应该帮他们做点事、买点保健品或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但对老人来说, 他们并不很在乎你做什么, 有时候, 哪怕是打个电话, 或者只呆一会儿, 也会让他们觉得你在想念他们, 这种态度对老人的寂寞心理是个莫大的支持。
3 空巢老人生活需求分析
3.1 身体健康方面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老龄化, 干休所空巢老人表现出了诸多矛盾, 年龄大、患多种疾病的多;患病表述不清楚的多;座轮椅、拄拐仗的多;需他人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多;空巢家庭的家庭成员发生改变, 以致照料空巢老人的保姆也成了家庭成员之一。这些因年龄、多病、家庭、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矛盾是影响空巢老人健康长寿的主要矛盾。
3.2 老化过程中的认知矛盾
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 不少空巢老人情感脆弱, 心理承受能力差, 觉得生命快要终结, 产生孤独、消极、悲观心理, 加上老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应激源, 如丧偶、患病、子女离异等, 给他们心理造成沉重的打击, 有的表现出抑郁、焦虑、失眠, 反过来又加重机体器质性疾病的病情, 这类认知障碍疾病在老年人相对集中的干休所呈现出高发病率, 危害也大。
3.3 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不少空巢老人家庭中存在矛盾, 有的是老人与子女之间, 有的是子女与子女之间, 有的是老人与孙子辈之间。个别家庭内部矛盾还比较尖锐。矛盾的原因多种多样, 也较复杂。由于这些矛盾长期得不到化解, 积存在心里, 心情沉重、压抑, 直接或间接影响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3]。
4 空巢老人用药分析及对策
坚持合理用, 干休所服务对象多为老年人, 而老年人因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改变, 因而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并由于老年人又体弱多病, 用药的品种及数量增多,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中毒的可能性增加。因此, 干休所医务人员在给老年人用药时, 必须特别慎重, 用药必须有确切的诊断且不可相信游医或庸医的“祖传秘方”, 掌握确切用药史, 特别要有关药物过敏史;医师应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 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药物的用法、用量要切实遵照医嘱, 尽量避免重复用药, 药物只是治疗疾病的一个方面, 因病必须用药时, 也应尽量少用药, 具有自备药的老年人, 更应格外小心谨慎, 同时应选用最熟悉的药物品种, 以减少因药物不熟悉而造成的毒副作用;尽量减少药物的种类, 两种药物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 其综合作用可能对患者产生疗效, 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影响治疗, 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注意药物剂量, 一般情况下, 老年人用药量为成人量的1/3~1/2, 并注意观察药物反应, 一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要及时停药, 更换作用相同或相似、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5 空巢老人保障措施分析
5.1 空巢老人, 年龄较大身体多病, 日常生活很难自理的, 子女不在
身边的, 所里尽快与子女协调搬到老人身边或把老人接走, 使老人日常生活得到照料。
5.2 日常生活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身体尚可的独居空巢老人, 子女应尽快给老人家中雇请保姆陪伴, 防止意外发生。
5.3 日常生活不能照料自己的卧床空巢老人, 除采取以上两种办法
外, 应该主动借助社会逐步解决, 送老年公寓或交由社会志愿者服务配合解决。
5.4 保护空巢老人合法权益, 协调干休所家庭成员照顾好空巢老人是
干休所义不容辞的责任, 干休所工作人员与家庭应积极配合, 不断完善空巢老人晚年日常生活措施, 以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空巢独居老人也越来越多, 干休所是离退休老人集中休养的地方, 其中子女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在身边照料、身体多病或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关注保障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 及时了解他们的安全状况, 探索完善保障干休所居家养老办法就成了干休所面临的重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干休所,空巢老人,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死亡原因公布[J].军事健康教育, 2007 (1) :8.
[2]吴文炎.空巢老干部家庭现状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0, 8 (2) :50.
干休所开展家庭病房的做法和体会 篇4
1 基本情况
2年来, 根据老干部的身体情况, 驻军医院在我所先后建立家庭病床6张, 其年龄在78~90岁, 平均年龄为82.4岁, 其中男5人, 女1人。冠心病、右肺癌术后、脑梗死、骨性膝关节炎1例, 高血压、脑梗死后遗症1例, 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后、高血压、青光眼 (失明) 1例, 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心功能不全Ⅲ级、青光眼1例, 高血压、脑梗死、肺泡癌并骨转移1例, 左肺门癌1例。在这2年中, 病情稳定2人, 住院4人次, 死亡1人。
2 家庭病房的主要做法
2.1 全面衡量, 摸清病情, 重病、多病、行动不便为主。
对干休所所有老干部的病情进行筛查, 以身体状况较差, 基础疾病较多, 病情较重, 但病情相对稳定, 行动不便的老干部为主要对象, 通过填写申请表, 上报上级驻军医院家庭病房的主管部门审批。然后建立家庭病例, 护理记录单, 医嘱记录单及上级医院巡诊记录单。
2.2 专人负责, 全程服务。
对于家庭病房的老干部, 干休所卫生所指定专人负责, 每日进行巡诊, 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对有病情变化的及时处理, 遇到病情不清楚或拿不准治疗方案的, 及时与医院家庭病房的专职医师联系, 能够及时的得到指导, 针对性的解决患者的问题, 将相关病情及治疗记录在记录单上。上级医院的专职医师每周到干休所巡诊1次, 到干休所后先与经治医师交流每位患者的病情, 了解护理及治疗上存在的问题, 然后到家中听取家属反应病情, 再进行细致查体, 现场进行治疗, 指导干休所的医护人员针对病情做下一步治疗, 观察病情变化, 对饮食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做相关指导。对于家庭病房的患者如需要做相关的检查或复查时, 干休所的医护人员先到医院家庭病房门诊开好申请单, 联系好相应的科室, 各种标本在干休所抽取, 直接送往医院检查, 需要到医院复查患者的直接到联系好的科室检查。
3 体会
经过2年的实践, 使我们体会到家庭病房对干休所的保健工作及老干部需求的重要性, 也看到了家庭病房带给干休所及老干部方便及益处, 是受到干休所、老干部、家属欢迎的重要治疗措施。体会有以下几点:
3.1 家庭病房为老干部带来方便, 是老干部满足治疗需求的有效方法, 具有人性化。
随着老干部年龄的增长, 机体的老化, 疾病逐渐增多, 行动越来越不方便, 到医院就诊的等候时间及楼上楼下做各种各样的检查, 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心理负担。家庭病房的建立, 使他们大大减少了这种负担及烦恼, 如我所有一位长期卧床并下胃管的老干部, 以前是定期到医院更换胃管, 每次要更换前家属思想及心理都有负担, 要抬上抬下的把患者送到医院, 更换完后, 再把患者抬回来, 还要动用救护车及大量的人员, 麻烦之极, 现在家庭病房的专职人员会定期来所里更换。老干部在家中、在亲人的身边及关怀下和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如同医院一样的治疗, 减轻了家庭负担, 受到老干部及家属的欢迎。还有, 这些家庭病房的老干部根据病情复查血生化, 现在只要在所里抽取血标本直接送往医院检查就可以了, 结果出来以后, 家庭病房的专职人员会电话通知, 并指导如何调整药物。大大方便了重病、行动不便的老干部, 而且也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是一种具有人性化的治疗方式。
3.2 家庭病房不仅能治疗身体疾病还能治疗心理疾病, 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身患多种疾病的老干部, 同时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我们在治疗他们的身体疾病的同时也在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 而家庭病房能起到这种双重的作用。在所里接受治疗, 有所领导的重视, 有卫生所医护人员定期巡诊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使他们能够感受到这种重视及关怀的温暖, 再加上在家里及亲人身边, 又没有离开熟悉的老干部群体, 接受着治疗, 心理负担比较小, 还减少了去医院就诊的烦恼, 这种送医送药上门、指导护理、床边诊治、预防、保健护理、康复一条龙的服务方法更有利于老干部的身心健康。
3.3 家庭病房有助于提高干休所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 且为干休所的保健工作带来方便。
每次医院的专职医师来巡诊, 都会在患者床前, 边检查边讲解。干休所的医护人员会把在这段时间遇到的疑难杂症提出来, 她们会把相关的方面的知识传授给我们, 并介绍相关知识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业务, 在实践中对干休所的医护人员起到了传、帮、带作用, 提高了干休所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对干休所买不到但又急需用的药物, 医院家庭病房会提供给家庭病房的老干部。没有建立家庭病房的老干部, 如有病情变化, 在她们来所里巡诊时, 也会请她们诊治, 她们会像对家庭病房的老干部一样, 与我们一起分析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为干休所的保健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
从这2年的情况来看, 家庭病房的建立是一种新的医疗模式, 是长远之计, 深受老干部的肯定和欢迎, 应有计划的大力开展家庭病房的规模, 最大限度的满足老干部的医疗需求, 提高老干部的医疗保障服务。
参考文献
[1]武建英, 陈伟, 曹伟红, 等.关于军队开展家庭病房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解放军保健医学, 2007, 9 (2) :120-121.
[2]崔宝善, 徐承祥, 裴波.老干部健康现状分析及保健对策[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8, 10 (5) :384-385.
某干休所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到干休所门诊部就诊的246例首长中, 选出慢性便秘者97例, 便秘者男性94例 (94/235) , 女性3例 (3/11) , 年龄 (88.8±9.8) 岁。患者需除外结直肠肿瘤等机械性病变引起的便秘。
1.2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接受问诊及便常规+便潜血化验, 结合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干休所门诊部就诊用药系统用药分析, 按药物分为三组进行疗效对比, 一组口服聚乙二醇4000 (10克/次, 2次/天) ;一组口服培菲康 (630毫克/次, 2次/天) ;另一组联合聚乙二醇4000 (10克/次, 2次/天) 及培菲康 (630毫克/次, 2次/天) ;疗程3~6个月。
1.3 治疗方法:
指导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增加规律的体育锻炼, 对于高龄患者来说, 行动不便者以腹部按摩为主。尽早停用导致便秘的药物, 进行心理疏导, 遵从个体化原则, 联合用药, 指导他们“以促排便为诱导、重建排便反射”的治疗方法。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便秘人群特点:
见表1。消化道虚弱或因病情需要 (禁食, 进食糊状物, 无咀嚼功能) 禁食纤维36例, 患慢性便秘20例 (20/36) ;无自主行动 (卧床或坐轮椅) 34例, 患慢性便秘14例 (14/34) ;患帕金森病6例, 发生慢性便秘4例 (4/6) ;遇事或改变环境易发生情绪紧张28例发生慢性便秘6例 (6/28) ;服药碳酸钙198例发生慢性便秘14例 (14/198) 。
2.2 慢性便秘者用药情况:
开塞露甘油润滑剂, 使用最普遍, 20 mL和100 m L二种规格的, 配合局部用药的首选。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服用过麻仁润肠丸、便通胶囊, 芦荟胶囊, 降脂通便胶囊等刺激性泻剂。有9例使用莫沙必利等促动力药。随着医疗经费的宽裕, 服用聚乙二醇渗透性泻剂的人数增多达65例。服用培菲康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等益生菌44例。联合用药二种以上38例。
2.3 慢性便秘疗效观察:见表2。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聚乙二醇组和培菲康组, 且聚乙二醇组高于培菲康组。
3 讨论
我国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为7.30%~20.39%[1], 目前我们干休所保健的246例首长平均年龄达87岁, 慢性便秘的患病率达39.4% (97/246) , 90岁以上的患病率达59.2%, 慢性便秘已经是高龄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了。老年人机体处于衰退状态, 肠肌张力降低, 肠道传输功能减弱, 肠蠕动下降, 肠腺体分泌黏液减少, 导致肠腔内容物通过时间延长。从表1数据看出, 随年龄的增长, 便秘的发生率和程度也随之增加。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 本文证实便秘与饮食结构、活动量、年龄、精神心理因素、患病情况、服药情况、家庭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高龄患者消化道功能减弱, 加之其他系统疾病对消化道的影响, 使得他们的饮食种类受到限制, 饮食中的纤维素含量减少, 这样较易导致或加重便秘, 本文饮食因素导致的便秘发生率达55.6%, 饮食在便秘的发生中有重要的意义。高龄患者本身患多种疾病, 这些疾病限制了其活动, 加之高龄的患者膝关节出现的正常的退行性病变, 这些因素导致了高龄患者的活动量减少, 尤其坐轮椅或卧床的, 本文活动因素导致的便秘发生率达41.2%, 活动量减少是高龄患者出现便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所观察到的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出现严重的便秘, 持续的排便感, 但排不出便, 这样的便秘需以治疗原发病为主。老人改变居住场所及家庭成员遇到的或好或坏的变故, 易导致老人情绪改变, 本文情绪因素导致的便秘发生率达21.4%。高龄老人骨质疏松, 需锻炼及长期服药, 补充的碳酸钙易发生便秘, 本文钙制剂导致的便秘发生率达7%。
从高龄慢性便秘患者用药看, 甘油润滑剂通过肛内给药, 润滑并刺激肠壁, 软化大便, 使其易于排出, 其为局部用药, 无全身作用, 尤其是高龄老年患者。促动力剂有潜在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莫沙必利作用于肠神经的5-HT4受体, 但对慢性便秘作用较弱, 仅9例在服用。临床上使用的泻剂主要有容积性泻剂、渗透性泻剂、润滑性泻剂和刺激性泻剂等类型。刺激性泻药如含蒽醌类的植物性泻剂 (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 长期使用会引起结肠黑变病, 该病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目前尚存争议, 现在我们所用的麻仁润肠丸、便通胶囊, 芦荟胶囊, 降脂通便胶囊等刺激性泻剂正是含蒽醌类的植物性泻剂, 正指导他们缩短用药时间。容积性泻药 (膨松剂) 如小麦纤维素颗粒此类药物在肠道不被吸收, 在肠腔内吸收水分后, 增加粪便量, 使干硬的粪便变得松软易于排出, 尤其适用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患者, 但服药时应补充足够的液体, 老年人液体摄入过多会发生胃肠胀气。润滑性泻药如石蜡油长期口服使用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障碍。渗透性泻剂此类药物口服后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 同时阻止肠道吸收水分, 致使肠内容物容积增加, 促进肠蠕动, 引起排便, 它适用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合并便秘者, 对老年人、儿童和孕妇均很安全[2]。
渗透性泻剂聚乙二醇是一种既不被肠道内细菌分解, 也不被吸收的长链高分子聚合物, 借分子中氢键的作用固定水分子, 软化粪便[3]。本文服用聚乙二醇治疗慢性便秘有效率达65.8%。研究发现, 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和健康人肠道菌群不同, 益菌群, 作为一种肠道菌群调节剂, 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降低肠腔内p H, 促进肠蠕动, 缩短结肠传输时间, 还能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的吸收, 使粪便软化而利于排便。本文服用益生菌培菲康治疗慢性便秘有效率达35.3%。但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有效率达85.2%, 这提示聚乙二醇联合益生菌可产生相互促进作用, 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不被肠道降解的聚乙二醇, 仅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 软化粪便, 而益生菌能够增加肠腔内的有机酸含量, 降低肠腔p H值, 从而增加肠道蠕动, 更有利于粪便排出, 且无腹胀, 腹泻等不良反应。
慢性便秘对于高龄患者来说, 在无条件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及增加运动量时, 以腹部按摩为主, 尽早停用导致便秘的药物, 进行心理疏导,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以促排便药物为诱导, 遵从个体化原则, 可联合用药, 重建排便反射为目的。甘油润滑剂及渗透性泻剂用于高龄便秘患者安全有效。渗透性泻剂聚乙二醇, 益生菌培菲康联合用药疗效更明显。
参考文献
[1]郭晓蜂, 柯美云, 潘国宗, 等.北京地区成人慢性便秘整群、分层、随机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 2002, 22 (10) :637-638.
[2]Dipalma JA, Cleveland MV, Mcgowan J, et al.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polyethylene glycol laxative for chronic treatment of chronic onstipation[J].Am J Gastroenterol, 2007, 102 (7) :1436.
某干休所 篇6
1.1 药品越贵越好心理
有些老干部及家属认为药品价格越高越好:药品价格的高低贵贱, 主要与它的原材料及加工工序有关, 原材料稀少, 或加工工序复杂, 药价便高, 反之则便宜。笔者认为药品的价格和疗效不成正比, 譬如:硝酸甘油每片不过几分钱, 但它至今为止仍然是公认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救命良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无论何种疾病只要对症下药, 不在乎药物价钱的贵贱, 而在于药物的疗效好坏。
1.2 药品越新越好心理
盲目追求新药:一些老干部认为新药一定比老药好, 不管对症与否, 就迫不及待地使用。其实, 人们对新药的功效和毒副作用认识不足, 盲目使用, 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笔者认为有些老药虽然已使用了数十年, 但由于疗效显著, 在临床使用上经久不衰。有的老干部总是要求医生开些新药, 他们认新药才是治疗效果好的药, 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干部, 总希望从新药中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般来说, 临床上对新药和刚进口药的实际疗效和对身体毒副作用的观察时间不长, 需要一段探索、实践、检验的过程, 其中有一部分药品可能经不起考验而淘汰,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服务保障工作中科学指导老干部合理用药, 不能盲目迷信新药。
1.3 补药可补体虚的心里
将普通药当补药:有的老干部认为“有病必虚, 体虚必补”, 从而一味追求滋补。其实, 中医治病讲求辨证施治。实症忌补, 虚症也未必一定要用补药。不经医生诊治, 乱吃补药, 对身体有弊而无利。有的老干部将各种维生素当补药, 其实维生素只能作为维生素缺乏症的治疗, 随意多用不但对身体无益, 有可能还会引起中毒。为此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尽量避免老干部乱吃补药现象的发生。
2. 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2.1 老干部在用药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
些问题:如有些患有高血压的老干部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 这类药物时, 经常会发生干咳, 我们会及时告知老干部这是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不必担心, 如果干咳不是很明显, 建议不要换药, 如果干咳非常严重, 已经影响睡眠, 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
2.2 对于有些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老
干部, 我们在发药的同时要提醒他们服用这类药物后应避免过多暴露于阳光中, 因少数患者会发生光敏反应, 如发生光敏反应要立即停药。
2.3 外用药物中维A酸乳膏在用法上非
常特殊, 该药物应该在晚间或睡前应用, 因为日光会增加维A酸对皮肤的刺激, 导致维A酸分解, 而且维A酸还会增强紫外线的致癌能力, 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日晒或采用遮光措施。外用该药物还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症状, 如灼感、红斑及脱屑等症状, 应及时告知老干部不要紧张, 这不是病情的加重, 而是药物正在起作用, 多数人可以适应并耐受, 刺激症状会逐渐消失, 无需停药。如果出现刺激现象持续或加重, 可间歇用药或停止用药。
2.4 药物的储存
有些药物的储存需要特定条件, 药师在配发该类有特殊储存要求的药物时应主动告知老干部如何存放。如调节肠道微生态的药物培菲康, 短时间放置常温环境中, 不会失活, 但是最好存放于2℃~8℃冰箱中, 以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失活而失效。还有一些药物需要避光储存, 如喹诺酮类抗菌药、大部分化疗药物以及甲磺酸加贝酯、氨茶碱、维生素C、硝酸甘油在光线作用下会使其变质, 应嘱老干部放置在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保存。
3. 正确指导老干部科学合理用药
老干部大都患有多种疾病, 在治疗用药上, 我们本着安全、有效、科学的原则, 针对老干部不同病症, 会同有关专家, 制定具体的治疗及用药方案。由于药物在体内的途径和相互作用十分复杂, 为控制不良反应, 对每位老干部的“长期用药”, 一般都, 从小剂量开始, “摸着石头过河”, 根据药物疗效逐步达到适当剂量;对市场上宣传的一些新药、广告药, 因对其副作用和毒性不清楚, 加之老干部年老多病适应能力较弱, 原则上不轻易使用。在用药途径上, 坚持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 能肌肉注射的不静脉输液, 尽量避免和减少耐药性等带来的不良后果。实践证明, 正确指导老干部科学合理用药, 对老年性疾病防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1 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 包括板报、简报、VCD等形式, 进行合理用药宣教, 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合理用药知识, 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请专家授课或患者自己现身说教、讲用药知识等。指出随便用药的危害性, 告诫他们应针对具体疾病选择相应药物, 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原有观点的错误, 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观点。
3.2 积极开展合理用药教育
充分发挥药师所具有的丰富经验, 在离休干部中进行合理用药教育, 以聊天的方式向他们讲述用药常识, 加深他们对药品疗效的了解, 不再迷信家传秘方;提倡针对不同种疾病、不同阶段, 选择不同种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样, 既能使他们在不经意间获得合理用药知识, 又可避免医患间误解的发生, 从而走出原来的心理误区。
3.3 注意发挥医生作用
首先, 要注意与他们经常沟通, 获取他们的信任;其次, 利用适当时机与他们探讨用药误区, 在思想上达成共识, 有意识的矫正老干部用药的不良心态和错误理念。争取最大限度的与医生的合作,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总之, 老干部安全用药存在隐患, 药师应该注意对他们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和用药教育。与老干部共同防范才能够使各个环节达到合理用药, 分析和总结老干部各种用药心理误区、不同疾病用药误区, 对增强药师药学服务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也扩展了药学服务内容。药师教老干部远离用药误区, 提高用药能力, 及依从性, 对提高老干部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夏维.住院药房的药师与药学服务.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3, 3 (3) :197.
[2]刘先进, 张晓蒙, 张华, 等.浅谈如何开展临床用药咨询服务工作.中国药事, 2003, 17 (10) :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