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刻拍案惊奇

2024-09-15

初刻拍案惊奇(共3篇)

初刻拍案惊奇 篇1

在《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以下称“《初(卷八)》”)中, “了”字有两种词性 :动词和助词。而根据曹广顺先生的划分, 助词中又可分为动态助词和事态助词。因此笔者会将小说中涉及的“了”字分成三个类别——动词、动态助词、事态助词,再具体分析。

一、动词

动词“了”读作“liǎo”,三国时代魏国的张揖著《广雅》时出现了“了,讫也”这一条目,因此“了”在当时已经具备“完结、完毕”的意思,只是还没有虚化,还是作为动词使用。到了宋代,“了”字作为助词的情况越来越多,而表动词义的反而少了。在《初(卷八)》中,用作动词的“了”有三例 :

(1) 大王道 :“我等誓不伤人姓名,你去罢了,如何反来歪缠?”

(2) 那人一一记了。陈大郎也求他姓名……

(3) 待你父亲归家,我就来换你们便了。

这里的(2)属于两可情况,即可被视作动态助词,“了”是对“记”状态的说明,也可以当做动词,“记”、“了”两个动词连用做谓语,“记了”才是这个句子完整的谓语。而笔者更倾向于把(2)中的当做动词,原因是“了”字放在句末, 而下一句话马上对应的是对方的动作,因此这句话的语义应为“那人一一都记下了、记住了”而不是仅仅只是表达“记”动作的完成,把“了”当做动词解释句意的话无疑是更符合语境一些的。

(1)、(3)的情况类似,“了”字都是放在句末,表示整个事件的完毕。比如(1)中,“你离开就没事(整个事件完毕), 为什么还要回来纠缠呢?”这里的“罢”要当做虚词理解, 表示“就”的意思,连接两个动词,“了”要当做动词理解, 不然“罢了”就会变成语气短语词,句意会变成“你离开了, 为什么还要回来纠缠?”可是从文中,读者明显知道他们并没有离开,这只是大王对王生的劝离之词。(3)的动词义是最明显的,那是因为“便”在这里是一个明显的副词,等同于“就”,所以此处句意就是“我就来换回你们就没事(整个事件完毕)”。

二、时态助词

从唐五代开始,近代汉语中逐渐形成了两个助词“了”, 读作le,一个是出现于“动 + 了(+ 宾)”格式中的动态助词, 对一个动作作出陈述,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 ;一个是用于“动 (+ 宾)+ 了”和“动 + 了 + 宾 + 了”格式中的事态助词。事态助词“了”的功能是“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 或即将出现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的作用。”《初(卷八)》中“了”字用作时态助词有下列格式 :

(一)动词 + 了 + 宾语

根据曹广顺的研究,动态助词“了”字在北宋以后开始普遍使用,并逐步取代了完成动词“了”和动态助词“却”。出现在“动词 + 了 + 宾语”格式中的“了”是成熟的动态助词,这种格式也是“了”作动态助词的典型格式。《处(卷八)》出现了60例这种句法结构,几乎占“了”字频率的一半, 这也证明了曹广顺的说法。下面试列数例 :

(1)先将几百两银子置了些苏州货物。拣了日子,……别了杨氏起身,到船烧了神福利市。

(2)杨氏又凑了几百两银子与他。到松江买了百来筒布, 独自买了一只满风梢的船,身边又带了几百两氽米豆的银子,合了一个伙计,择日起行。

(3)到了镇江。

(4)出了孟河。

文中“动 + 了 + 宾语”中最常用的就是以上两种情况。 (1)、(2)都是描述一连串的动作,几乎每句话都是表达“做了什么”,用在大篇幅的动作描写中 ;(3)、(4)则是描述地点的转移,宾语都是地名,在文中出现10处这种用法。

其中,比较特殊的有三例 :

(5)他每是惊弹的鸟,傍着一只巡哨号船边栓好了船, 自道万分无事……

(6)强盗抛完了苎麻,已自胡哨一声……

(7)不如且载回家,打过了捆,改了样式……

这三组的中“了”仍然是作为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完成,不过在动词与“了”字之间插入了一个动词补语。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十分常见,比如“做好了饭”、“打扁了豆子”,可见在明朝末期已经出现这种用法,只不过用得不算频繁。

(二)动词 + 了 + 数量补语

文中此用法共13处。与现代汉语中的述补结构区别不大。试看 :

(1)陈大郎推辞了几番道 :……

(2)也有信他的,也有疑他说谎的,俱各笑了一场。

(3)喞喞哝哝了一会,天色渐渐……

(4)陈大郎见了,吃了一惊。

这些例子中,“了”同样是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完成, 可是后面的数量补语却不相同。(1)是最常见的,表示动作的次数。(2)的“场”也是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不过与“唱了一场”、“听了一场”的“场”还是有区别的,应该是从这里被误以为笑、悲喜也是像演戏一样,可以以“场”来计量, 才慢慢误用为“笑了一场”、“悲欢了一场”。(4)也是类似的情况,不过误用得还要更严重,因为“惊”是不作为量词使用的,“吃了一惊”也并不是述补结构,实际上应该是述宾结构,应该算入“动词 + 了 + 宾语”的结构中。而(3) 的“一会”很明显就是补充说明“喞喞哝哝”的时间的。以上的例子表明,在明代末期,用“动词 + 了 + 数量补语”结构来表示动作的次数或动作延续的时间已经比较常见。

(三)动词 + 了 + 趋向补语

这在文中有四例 :

(1)两个急急走了去,我自摇船回了。

(2)三次都撞着大王夺了去,叫我何面目见婶娘?

(3)他也是劫了去不好发脱,故此与我。

(4)尽情搬了去。

此种用法也是与现代汉语的述补结构无异,表示动作的趋向。

(四)动词 1+ 了 + 动词 2

在文中出现2处 :

(1)三口拜谢了要行。

(2)他三人欢欢喜喜,别了登舟。

(1)是说三个人拜谢了大王之后想要离开,(2)是说三人跟大王告别之后就登船了,动作1与动作2都是有先后次序的。因此,“拜谢”与“要行”、“别”与“登舟”之间是承接关系,但是从动词意义上,并不能体现出这种关系,不可以像“讨论”“通过”一样本身就具备先后次序,所以要加上“了”字表示前一个动作的完成,引出后一个动作。

三、事态助词

事态助词“侧重于表达事件的状态,给所陈述的事件加上一种情貌的标志” ,“了”是一个重要的事态助词,“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的作用。”《初(卷八)》中“了”做事态助词有以下几处用法 :

(一)动词 + 了

“了”字在动词后,且多放在句末,既可以表示动作结束又可以表示事态结束,所以有些“了”字既是动态助词又是事态助词,有些则要通过上下文进行分析 :

(1)转眼间又是十八岁了。

(2)天色渐渐明了。

(3)今见是买卖船,又悔气恰好撞着了,怎肯饶过?

(4)王生与一班为商的计议定了,说南京好做生意。

(5)又不是你不老成花费了,何须如此烦恼?

(6)挤坏了!挤坏了!

例(1)(2)(3)(5)中的“了”都是事态助词,放在分句末或全句末,只表示事态出现新情况,事件可以是已经发生的,如(1)(2)(3),也可以是还没发生的,如(5)。(6) 则比较容易误判,不过只要看回文本,就能发现“挤坏了”是指水上交通阻塞,是对一种新事态的感叹,而不是指“挤”这个动作完成。(4)里的“了”就是动态助词和事态助词的合体,既能指“计议”的完成,也可以表示“王生与一班为商的计议定了”这个事件的发生。

(二)动词 + 宾语 + 补语 + 了

文中有两处 :

(1)看自己船时,不在原泊处所,已移在大江阔处来了。

(2)请他到酒店中一坐,便看出他的行动来了。

在(1)中,“移”实际上是被移动的意思,是不及物的动词,因此要加上介词“在”连接宾语,“来”是“被移动”的补语。(2)中,“看”是动词,“出”是“看”的补语,因“来”经常跟“出”联用做补语,比如“看出”也可以说成“看出来”, 所以在宾语“他的行动”后面又加上了“来”字。两句中,“了”字都是作为事态助词,表示事态完成。

摘要:《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能够充分反映近代口语,而且其卷八中的“了”字使用频率非常高,共出现了136次,故笔者将在本文中对这些“了”字进行分类,分析其用法及意义并且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稍作比较。

关键词:初刻拍案惊奇,“了”字,助词

参考文献

[1]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袁宾.近代汉语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3]魏达纯编著.近代汉语简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初刻拍案惊奇 篇2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拍案惊奇。其中,有好多故事彰显了深刻的人性。君子难寻,小人莫惹。鉴于网络的日益发达,这个时代也有许多的拍案惊奇,而那些丑恶的嘴脸丝毫没有改变。佛说人有六道轮回,因果论也许就是本书最大的主题,劝人向善,孝敬父母,顾家人,诚于友。此书不拗口,但是我只读了一半,当做是明代故事会罢。时间是有限的,不如,就去读摆渡人罢。一代才子凌濛初,刻画鬼魂灵仙笔力深刻,而后代有个更狠的,写了本聊斋,我已读完,回味悠长。哈哈。另外我发现这古人不守道之人亦被刻入,后来又有一本这方面登峰造极之书,乃名。。。就不说了罢,万一别人看了我这评论,又万一是小孩子,不好,可是看官莫要自作聪明,绝非金瓶梅。止笔。

初刻拍案惊奇读后感600字 篇3

作者凌濛初生活在明末,年轻时热衷功名却命运不济,导致他既感慨朝政黑暗又敌视农民起义。而此书恰创作于作者功名无望滞留南京之际,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书中的四大主题其实是作者对社会现象及自身境遇观察思考的四个切入点:爱情与妇女问题,商贾与商业活动,官吏及官场现象,社会及其风气现象。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全书40回的大多故事为作者独立创作,因此能够较好地保持全书思想艺术风格的统一,也便于读者对作者思想的理解。此外,作者为了增加作品的可信性大量描写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这对我们理解旧时封建社会的环境有很大帮助。

这本书作为作者观察社会的思维结晶,不可谓不用心。然而对于近5后的我们来说,许多思想已经过时。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在于对明末社会环境的理解及思考。明末的中国社会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民思想出现前所未有的开放,这一点在书中的故事里得到明显的体现。文中出现了数名正面的盗贼,而黑暗的官员也可以被批判;女性贞节问题可以得到宽恕,对爱情的追逐开始超越礼法;人们开始主动追逐利益,商人地位较以往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在金钱面前,原有的文化氛围开始迅速的崩塌,官职,名声,信誉甚至妻子都可以被金钱衡量。文中的《程朝奉单遇无头妇》一篇中,富人欲与有夫之妇同宿,竟拿银子与妇人的丈夫商量,而丈夫拿了银子回家对自己的妻子说:“如今这混账世界,你就是守着清白,也没人给你造牌坊,倒不如同意了他,落得和同些。”这样的事情,在之前的社会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们很难用好或者不好概括这样的社会,但是这样的情况一定是当时社会疯狂追逐财利的一个代表。在变革中的社会一路往前看,鲜有人关注自己失去了什么。

上一篇:小学英语倾听习惯培养论文下一篇:煤矿工作面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