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两优1号(精选7篇)
Y两优1号 篇1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用广适性两用核不育系Y58S与9311配组而成,为优质、多抗、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在南陵县大面积推广,全生育期136d左右,表现出理想株叶形态和优良农艺性状,丰产性好,兼具高抗、多抗、抗逆性好的特性,并且米质优良。生长清秀挺健,抽穗整齐,转色一致,熟相好,适应于中高肥力田地种植,稳产性能好。南陵县平均产量达9 810kg/hm2,比芜湖市平均产量高435kg/hm2,高产田块达10.8t/hm2以上。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播前准备工作
秧田定位后,立即排出田间积水,在可耕的情况下尽早耕翻,散墒晒,促进土壤结构改善和养分转化,并做好秧田培肥措施运用。老秧田以土壤改良培肥为主,施土杂肥7.50~11.25kg/hm2,耕翻混融于耕层土壤中,疏松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进土壤团粒形成。新建秧田以土壤实施培肥为主,施优质有机肥15~18t/hm2,耕翻混融于耕层土壤中,利用早春低温晒垡,促进土壤熟化,提高耕层土壤肥力。旱育秧田在做好苗床地力培肥的基础上,以调备营养土为主,选择经冻垡后的菜园土或旱耕地表层土,经破碎过筛后,增施适量腐熟有机肥和优质化肥,与备土混匀后堆积,以促进肥料养分被土壤完全吸收,备储待用。
2 秧田阶段栽培措施
2.1 用足种量
保证用种量为11.25~15.00kg/hm2。Y两优1号稻种每万粒重按0.27kg计算,需播种42~51万粒/hm2,保证25.05万穴/hm2(株行距19.98cm×19.98cm,或6.65cm×23.31cm,或机械插秧29.97cm×13.32cm)的条件下,每穴有2粒种子苗。
2.2 按期播种
以5月5日立夏前后播种为好。过早,秧苗生长量不够,难以培育壮苗。秧龄以25~30d、单株带蘖3~4个为好。
2.3 消毒浸种
播种前先将种子晒2~3d再浸种。浸种液按比例配制:清水5kg、多效唑5g或烯效唑1g、2mL浸种灵1支,搅匀后可浸稻种3~5kg。浸种48~72h,中途以捞起沥水透气为好。保温保湿催芽,芽根露出后即可播种。
2.4 培育壮秧
育秧方式有湿润育秧、旱地育秧、软盘育秧等。由于雀害严重不提倡直播。育秧要保证每粒种子至少有1元硬币大小的生长面积。
2.5 施肥
在播种前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在一叶一心期施好断奶肥,三至四叶期看苗施平衡肥,栽前5~7d施用送嫁肥。施用的送嫁肥应保证秧苗“基部转色,色不上叶”,过嫩则秧苗易断。如果后期秧苗根系过深不好拔,可用20%二甲四氯约2 250g/hm2对水450~750kg/hm2,秧田放干水后1d喷雾,再过1d上水并施送嫁肥。在一叶一心至二叶期,秧畦放干水后,用多效唑或烯效唑225g/hm2对水750kg/hm2喷雾,喷后露田1昼夜,恢复正常管理以控苗促壮,增加分蘖。
3 大田阶段栽培措施
3.1 做好耕整施肥
秧苗移栽前,大田要施足基肥。种植紫云英或施用土杂肥、腐熟的人畜粪或厩肥30.0~37.5t/hm2,以使肥效稳长,米质变好。在耖耙大田前,施45%复合肥300~375kg/hm2、尿素75kg/hm2、氯化钾75kg/hm2,结合耕整施好基肥,做到田面平整,土肥混匀,泥融不僵。按照16.65cm×23.31cm或19.98cm×19.98cm密度插秧,可达到大田基本茎蘖苗120.0~127.5万株/hm2。
3.2 加强水浆管理
浅水栽插,薄水促蘖,够苗晒田(平均穴苗数达12株时)。一般情况下在移栽后20d,最多25d就要晒田,晒田时间一般为15~20d。即使阴天多雨,也要打开田缺放水晾田。孕穗扬花期建立浅水层,灌浆结实期以湿为主,腊熟期干湿交替。杂交稻有二次灌浆现象,后期不可断水过早。据调查断水过早与适期断水(收获前约5d)相比,产量相差可达750~1 500kg/hm2。
3.3 化除追肥
栽后5~7d内,结合化学除草施分蘖肥。一般施用尿素112.5kg/hm2、氯化钾75.0kg/hm2,与除草剂混合施用,长势好的,用尿素和氯化钾各30~45kg/hm2;长势差的,用尿素150kg/hm2、氯化钾75kg/hm2,特别是前期钾肥使用不足的,应注重施用钾肥。保水数天晒田,长势好的田块,晒田可早晒、重晒、长晒,以站人不陷鞋、田开鸡花裂、田面冒白根、叶色变淡发棵停为宜。
晒田复水后,施好壮秆促花肥,用尿素和氯化钾各30~45kg/hm2。孕穗期施好保花促粒肥,施尿素60~75kg/hm2。破口抽穗前后2次根外追肥,用磷酸二氢钾2.25kg/hm2(最多可用到6kg/hm2)加尿素7.50~15.00kg/hm2、硼砂1.50kg/hm2对水750~1 125kg/hm2喷施叶面,也可与农药混用。
3.4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Y两优1号兼具高抗、多抗特点,特别是高抗稻瘟病,以做好纹枯病和穗期病害防治工作为重点,水稻纹枯病病虫率达20%以上时,用12.5%纹霉清水剂对水750kg/hm2喷雾;对于穗期稻曲病的防治,关键要于水稻破口前7~10d第1次施药,破口期再补治1次,药剂以井·蜡芽(10%真灵悬浮剂等)、井·烯唑(12%曲纹星可湿性粉剂等)为主。根据县植保站病虫预测情况,结合田间实际,科学防治好水稻病虫害如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等。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选择使用安全、低毒、长效农药,如锐劲特、杜邦安康、阿维菌素、毒死蜱、灭虫露、噻嗪酮、纹霉清、克瘟散、三环唑等。
摘要:总结了Y两优1号示范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包括播前准备工作, 育秧阶段的播种量与播种期确定、育秧技术和大田阶段的施肥、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以期为Y两优1号的推广栽培提供依据。
关键词:Y两优1号,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卢锦荣, 谢秀松, 廖煌忠, 等.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 2007 (6) :2-4.
[2]骆建文, 蔡秋萍, 曾昭华, 等.超级稻高产栽培试验与示范总结[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11) :107-108.
[3]孙鹰, 陈立云.超级稻高产机理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 2007, 21 (B12) :578-582.
[4]吴石成.山区单季超级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0) :118-119.
Y两优1号 篇2
关键词:杂交水稻,Y两优1号,高产栽培,重庆市垫江县
‘Y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Y58S’与‘9311’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 2008年通过重庆市审定 (审定号:渝引稻2008001) 。2009年, 重庆市垫江县开始示范推广‘Y两优1号’, 2012年推广面积达2333 hm2, 种植实践表现出高产稳产, 深受农民的欢迎和喜爱。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Y两优1号’属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 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3~160 d, 与对照‘Ⅱ优838’相当。株高适中 (110 cm左右) , 株型松散适中, 叶片较直立, 叶色绿, 分蘖力强。穗平着粒数166.5粒, 结实率90%左右, 千粒重26 g左右, 是穗粒兼顾型品种。
1.2 米质优
糙米率81.2%, 整精米率55.3%, 粒长6.6 mm, 长宽比2.9, 垩白粒率16%, 垩白度2.8%, 胶稠度68mm, 直链淀粉含量16.5%, 达到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
1.3 稻瘟病抗性
稻瘟病综合评价5级, 抗性评价中感。
1.4 产量表现
2年区试, 13个试验点次增产, 2个减产, 产量变幅442.0~633.7 kg, 平均每667 m2产量550.5 kg, 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66%, 2年试验增产点率86.7%。2012年, 垫江县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验收中, 大面积每667 m2产量在650 kg以上, 最高达723.9 kg。
2 高产技术
2.1 适期早播
根据天气状况抓住冷尾暖头及时播种。当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8℃时开始播种 (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 旱育秧, 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开始播种 (3月上旬至3月中旬) 湿润育秧。
2.2 培育状秧, 适时早栽
培育壮秧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栽插。 (1) 冬水 (闲) 田。叶龄3.5~4.5叶时移栽, 采用宽窄行规范化栽植, 栽插规格为宽行33~40 cm, 窄行20 cm, 窝距16.7 cm, 窝植双粒双株, 每667 m2栽植1.2万~1.5万窝, 基本苗保持2万苗以上。 (2) 两季田。叶龄6.0~7.5叶时移栽, 单株带蘖3~4个, 采用宽窄行条栽, 栽插规格[ (45~50) cm+25 cm]×20 cm, 每667 m2栽植0.9万~1.2万窝, 每窝栽2粒种苗。
2.3 配方施肥, 补施微肥
采用氮、磷、钾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 有针对性地补施微量元素肥。施肥原则是施足底肥, 适时追施分蘖肥、增施拔节孕穗肥, 巧施粒肥。 (1) 底肥在栽秧前2~3 d作耙面施用, 每667 m2用尿素9.5~12.0 kg或碳酸氢铵25.8~33.0 kg, 过磷酸钙50~83 kg, 氯化钾4.7~6.7 kg, 缺锌田块每667 m2施硫酸锌1.5 kg。 (2) 分蘖肥在栽秧后7~10 d与除草剂一起及时施用, 用尿素7~9 kg;拔节肥在孕穗初期 (晒田复水后) 施用, 促进花芽分化, 提高有效分蘖成穗率, 争取大穗, 每667 m2用尿素4.5~6.0kg, 氯化钾3.5~5.0 kg。 (3) 孕穗末期施用穗粒肥, 每667 m2用尿素2~3 kg, 氯化钾3.5~5.0 kg, 保穗增粒。
2.4 病虫害综合防治
Y两优1号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Y两优1号。供试肥料为尿素(纯N46%)、钙镁磷肥(P2O512%)、氯化钾(K2O60%)。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密度处理,分别为插植24万、27万、30万、33万、36万、39万蔸/h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四周设保护行。
1.3 试验方法
本田施肥总量:纯N 21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5∶1。磷肥作基肥一次施用,氮肥和钾肥均按50%作基肥,20%作分蘖肥,30%作穗粒肥施用。试验于7月13日浸种,7月15日上午播种。8月8日施基肥:复合肥(16-8-12) 487.5kg/hm2、尿素58.65 kg/hm2,钙镁磷肥550.05 kg/hm2,氯化钾78 kg/hm2。8月9日移栽,8月20日施分蘖肥:尿素91.5 kg/hm2、氯化钾70.5 kg/hm2。9月17日施穗粒肥:尿素137.25 kg/hm2、氯化钾105 kg/hm2。病虫防治及其他管理措施与常规栽培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插植密度对水稻产量构成三因素及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
2.1.1 有效穗数。
从表1可知,插植密度为39万蔸/hm2的有效穗数最多,其他处理从多到少依次为33万、36万、30万、27万、24万蔸/hm2。基本规律是插植密度越大,单位有效穗数越多。
2.1.2 实粒数。
插植密度为24万蔸/hm2的实粒数最多,其他处理从多到少依次为27万、30万、33万、36万、39万蔸/hm2,呈现插植密度越大、每穗实粒数越少的态势。
2.1.3 千粒重。
插植密度为27万蔸/hm2的千粒重最大,39万蔸/hm2的千粒重最小,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1.4 株高。
插植密度为27万蔸/hm2的植株最高,33万蔸/hm2的植株最矮,但各处理间株高差异不显著。
2.1.5 穗长。
插植密度为33万蔸/hm2的平均稻穗最长。其他处理穗长从高到低依次为27万、36万、30万、24万、39万蔸/hm2。
2.1.6 总粒数。
插植密度为24万蔸/hm2的总粒数最多。其他处理总粒数从高到低依次为30万、27万、33万、36万、39万蔸/hm2。
2.1.7 结实率。
由于受9月29日17号台风“纳沙”的影响,结实率普遍偏低。其中插植密度为27万蔸/hm2的结实率最高,其他处理从高到低依次为33万、30万、24万、36万、39万蔸/hm2。
2.1.8 纹枯病病情指数。
从表1可知,插植密度为39万蔸/hm2的纹枯病病情指数最高,其他处理从高到低依次为36万、30万、33万、27万、24万蔸/hm2。可见插植密度越小,纹枯病发生危害越轻。
2.2 不同插植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知,插植30万蔸/hm2的产量最高(7 850kg/hm2),比插植39万蔸/hm2增产10.56%,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比插植24万蔸/hm2 (7 350 kg/hm2)、36万蔸/hm2 (7 200 kg/hm2)分别增产6.80%、9.03%,差异显著;比插植33万蔸(7 550 kg/hm2)、27万蔸/hm2 (7 450 kg/hm2)分别增产3.97%、5.37%,但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1)由于受“纳沙”台风的影响,结实率普遍偏低,产量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水肥管理条件下,Y两优1号的插植密度越大,有效穗数越多,但平均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越少,纹枯病病情指数越高。其中,插植30万蔸/hm2的群体结构较好,产量最高。
摘要:为进一步探索超级稻Y两优1号在合浦县生态区域合理的种植密度, 进行了Y两优1号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水肥管理条件下, Y两优1号的插植密度越大, 单位有效穗数越多, 但平均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越少, 纹枯病病情指数越高。其中, 以插植30万蔸/hm2的群体结构较好, 产量最高。
关键词:超级稻,Y两优1号,种植密度,产量,广西合浦
参考文献
[1]徐国环, 何长水.地膜覆盖栽培水稻的密度对比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 :167-168.
[2]龙继锐, 马国辉, 周静, 等.缓释尿素对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杂交水稻, 2007 (6) :48-51.
[3]曾勇军, 石庆华, 李木英, 等.施肥和密度对一季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 (3) :325-330.
[4]俞再葆.Y两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0) :113-114.
[5]严明建, 黄文章, 吕直文, 等.栽培密度对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品种产量影响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 :465-467.
超级稻Y两优7号高产栽培技术 篇4
1 适时播种, 培育壮秧
Y两优7号在麻阳县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一般旱育秧宜在4月初播种;水稻常规育秧宜在4月中旬播种。其他地区应根据不同海拔、纬度及当地习惯参照Y两优1号确定播种期。湿润育秧主要技术要点如下:选择通风向阳、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稻田为秧田, 精耕细作, 平整秧厢, 厢面宽为1.5 m。秧田基肥施腐熟农家肥15 t/hm2和过磷酸钙375 kg/hm2, 或25%的复合肥750 kg/hm2。秧田播种量为100.5~130.0 kg/hm2, 大田用种量为18.85~23.50 kg/hm2, 做到稀播匀播。用透气好的袋子浸种催芽, 首先用400倍强氯精浸种8~12 h进行消毒, 然后用清水洗净, 采用少浸多露保温催芽, 促发芽整齐一致, 再用500倍多效唑浸芽谷2~3 min后播种[2]。播种后至齐苗保持厢面湿润;2叶1心时间密补稀, 并施用尿素45~60 kg/hm2作分蘖肥;在成苗期以浅水灌溉为主, 间歇露田促分蘖, 移栽前6 d追施送嫁肥, 使秧苗均衡生长。秧龄控制在30 d以内, 一般不超过35 d, 叶龄为6~7叶。
2 宽窄行插植
Y两优7号植株较高, 生长量大, 有明显的边行优势。为了塑造超高产群体,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缓解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 最大限度发挥边际效应, 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及增强植株抗性, 克服重病、早衰、倒伏, 达到养根保叶活秆成熟, 实现超高产, 超级稻Y两优7号应以宽窄行插植为宜。若密度过高, 行距小, 会引起群体通风透光不良, 病虫防治困难。因此, 密度以行距33.5 cm、株距13.5cm, 或行距26.8 cm、株距17 cm为宜, 插2粒带蘖秧, 加上分蘖, 插足基本苗225万~270万蔸/hm2, 并要求按规格一律拉绳移栽。
3 科学运畴肥水
Y两优7号生育期长 (一般为140~144 d) , 耐肥, 需肥量多, 幼穗分化前对氮肥敏感。肥料的种类以有机肥为主, 迟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 肥料用量宜适当多施, 施纯氮187kg/hm2、钾肥240 kg/hm2、磷肥120 kg/hm2。在此总量的基础上, 根据其生育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分期施用。基肥一般施有机肥20 t/hm2, 并施尿素150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移栽后5~7 d施分蘖肥, 施纯氮65.45 kg/hm2, 占总氮肥量的35%左右, 施45%三元复合肥300 kg/hm2+尿素120 kg/hm2+氯化钾90 kg/hm2;在倒3~2叶出生过程中施用促花保花肥, 一般施纯氮22.5 kg/hm2, 加45%三元复合肥150 kg/hm2。这次施肥应结合气候和长相, 若长相健壮, 叶片挺直, 长短适宜, 阳光充足, 可加施;若生长旺盛, 叶片过长, 阴雨天气, 可少施或不施。在破口期或齐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2.25 kg/hm2、尿素3 kg/hm2作穗粒肥。在水分管理上, 除满足其自身生长的生理需水外, 还应充分发挥水分调肥、调温和调节群体, 改善田间环境的作用。湿润好气灌溉, 以增加土壤含氧量、改善土壤生长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和深扎、提高根系活力[3]。返青期田间保持3~7 cm水层;分蘖期采取薄水与湿润间歇式灌溉, 苗足后注意晒田控苗;孕穗期保持2~3 cm水层, 不能干旱缺水;抽穗期保持2 cm左右水层;灌浆期进行间歇式灌溉, 确保稻田湿润状态;黄熟期应排水落干, 但切忌断水过早, 一般收割前5 d断水。
4 病虫害防治
Y两优7号生长势强, 茎叶繁茂, 植株体内硅酸含量低, 叶绿素含量高, 容易导致多种病害。在麻阳县危害Y两优7号的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虫害主要有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雷火虫。为夺取Y两优7号高产, 必须加强病虫害防治。防治上述病虫害必须着重要抓好以下3个方面工作:一是增施磷、钾肥, 提高植株自身抗病力;二是搞好农业防治, 处理茭白残株、稻桩, 清除田边杂草, 灌水杀幼虫, 使用杀虫灯诱杀成虫[4];三是合理施用农药。防治叶瘟在分蘖期、拔节期、齐穗期各施药1次, 用40%富士一号1.5 L/hm2, 或40%硫环唑2.25 L/hm2, 对水750kg喷雾。防治穗瘟在孕穗期、破口期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 用爱苗或世苗30包/hm2, 对水750 kg喷雾;防治稻曲病在水稻孕穗期 (破口前5 d) 、破口期各喷药1次, 用20%粉锈宁1.125 L/hm2, 或6%多菌铜3 L/hm2, 对水750 kg喷雾;纹枯病当病蔸率达20%~30%时, 用20%井冈霉素1.5 L/hm2对水750 kg喷雾防治;螟虫用50%巴丹粉600倍液于幼虫孵化高峰期喷雾防治;稻飞虱用25%扑虱灵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雷火虫选用90%敌百虫结晶1 000倍液喷雾防治。
5 适时收获
收获时期的早晚将直接影响稻米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产量。收获过早, 籽粒尚未充分成熟, 秕粒、青粒多, 出米率低, 米质差;收获过晚, 籽粒养分倒流, 产量降低, 易受早霜危害, 茎秆倒伏, 稻壳厚, 米质发暗无光泽,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籽粒脱落, 空秕粒多, 产量降低。当穗轴上下干黄, 穗上部2/3的枝梗变黄, 穗下部的谷粒定型变硬时是最佳的收获期。
参考文献
[1]全永明.超级杂交水稻生育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 2002, 17 (2) :26-28.
[2]周启洪.超级稻科超3218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 2010 (3) :8-10.
[3]彭爱立, 刘茂秋.超级稻Y两优7号高产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 2009 (11) :14.
Y两优1号 篇5
1 超级稻Y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
超级稻Y两优1号在长江中下游作再生稻种植,全生育期133.5 d,株型紧凑,叶片直挺稍内卷,熟期转色好,有效穗数250.5万穗/hm2,株高120.7 cm,穗长26.3 cm,每穗总粒数163.9粒,结实率81%,千粒重26.6 g,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9%、长宽比3.2、垩白粒率33%、垩白度4.7%、胶稠度54 mm、直链淀粉含量16%。
2 超级稻Y两优1号头季稻的栽培技术
2.1 合理安排播种期,培育壮秧
合理安排头季稻播种期是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根据永新县历年气象资料分析,二晚杂交稻的安全齐穗期为9月20日,因此要求Y两优1号头季稻在4月5日前播种,8月10—15日收割[1]。结合秧田整地施45%三元素复合肥75kg/hm2作基肥,秧田播种量225 kg/hm2,播后秧田保持畦沟有水,畦面湿润。秧苗2叶1心时施45%复合肥75 kg/hm2或尿素、氯化钾各45 kg/hm2作断奶肥。
2.2 合理密植,插(抛)足基本苗
要保证Y两优1号头季稻和再生稻高产,既要培育适中的群体以保证头季稻高产,还要保证健壮的个体以保证植株的再生能力。如果密度过大,群体叶面积指数上升,易造成田间荫蔽,通风透光条件差,湿度大,病虫害加重,这样既不利于头季稻高产,又会降低植株的健壮程度,不利于再生芽的萌发和营养供应,从而降低再生稻产量。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稻桩作为母体再生的,再生稻的有效穗与头季稻的稻丛数成正比关系,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插(抛)30.0万~33.0万丛/hm2,保证基本苗75万~90万株/hm2,高肥田块插(抛)27万~30万丛/hm2,保证基本苗60万~75万株/hm2,力争头季稻有效穗数达到270万~300万穗/hm2。这种密度有利于改善群体的光照条件,使封行期推迟,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利于再生芽的生长。
2.3 合理施肥,做到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
Y两优1号植株生长势强,需肥量大,耐肥能力强,一般大田施有机肥22.5 t/hm2、45%三元素复合肥600~750kg/hm2作基肥,插(抛)后5~7 d,结合施除草剂施45%三元素复合肥150 kg/hm2、尿素112.5 kg/hm2作追肥,头季稻齐穗后15 d左右(即收割前10~15 d)是再生芽分化时期,施尿素112.5 kg/hm2、氯化钾75 kg/hm2作促芽肥,促进休眠芽生长。促芽肥的作用是保证头季稻生长后期群体绿叶数,延长其功能,增加茎秆、叶鞘中的营养物质,延长根系的寿命,促进新根生长,提高再生芽的成活率,增加再生苗成穗数[2]。
2.4 合理灌溉
再生芽因前期发根量少,独立根系不发达,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主要由母茎供应。因此,头季稻有发达的根系很重要,在水分的管理上,要求薄水插(抛)秧,浅水分蘖,一般插(抛)后25~30 d或有基本苗270万~300万株/hm2时晒田,减轻病害,保持后期植株健壮,幼穗分化初期浅水灌溉,齐穗后保持湿润灌溉,保持根系活力,收割时田面湿润,脚不沾泥。
2.5 防治病虫害
(1)抓好秧田和大田移栽初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每1.0~1.5 kg种子用吡虫啉粉剂20 g与少量过筛细土拌匀后播种,秧田一叶一心期、插(抛)前5~7 d,大田插(抛)后5~7 d,用20%吡蚜酮600 g/hm2,或10%吡虫啉600g/hm2+宁南霉素水剂3 L/hm2对水750 kg/hm2喷雾。
(2)头季稻栽培全过程要抓好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二化螟、稻丛卷叶螟的综合防治,保护头季稻母茎不受病虫危害。在穗颈瘟高发区,头季稻“破口期”和齐穗后可用75%三环唑1 500~2 250 g/hm2或50%富士1号1 500 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预防穗颈瘟的发生。尤其是纹枯病要早防、多防,可分别在晒田覆水后、孕穗期、齐穗期防治2~3次,用3%井冈霉素水剂3 k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
2.6 及时收割
为保证再生稻早生快发,要掌握好头季稻的收割时间,一般在黄熟期收割最佳,这样既能夺取头季稻高产,又能使再生芽及时萌发,为再生稻高产打下基础。收割时不要踩坏稻桩,尽量使其保持直立。最好不要在田中脱粒。下雨天不收割,一般留桩高度以25~30 cm为宜。
3 超级稻Y两优1号再生季高产栽培技术
3.1 及时追肥
头季稻收割后,及时清除大田杂草,扶正稻桩,收割后3~4 d,施尿素105~150 kg/hm2。同时用九二○7.5 g/hm2+磷酸二氢钾2 250 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促进早生快发,力争苗齐苗壮。再生稻始穗期结合病虫防治,用九二○15 g/hm2+磷酸二氢钾2 250 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促进抽穗整齐,提高结实率,增加实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
3.2 科学管水
头季稻收割后,田间保持湿润,干燥和积水都会影响再生芽萌发,要及时灌浅水,以防稻桩失水萎缩,再生稻够苗后,采取间隙性灌溉,以轻露为主,抽穗扬花期田间保持浅水,黄熟后保持田间湿润落干至成熟[3,4]。
3.3 抓好病虫害防治
再生稻病虫害较少,加之生育期较短,施药次数不多,重点要抓好头季稻收割后3~5 d稻飞虱、纹枯病及9月中旬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梁海军.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湖南祁阳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9(4):43-44.
[2]陈翻身,许四五.杂交早稻与后茬再生稻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06(4):33.
[3]李光清,陈世建,黄泽智,等.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怀化市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探讨[J].种子,2009(11):111,114.
Y两优1号 篇6
1 性状表现
1.1 主要农艺性状
Y两优1号全生育期133天左右, 营养生长期长, 秧龄弹性大, 秧苗素质良好。据插秧前考察:苗高15.5 cm, 叶龄4.6叶, 基茎宽1.18 cm, 单株分蘖苗0.3株, 总根数11.2条, 白根数9.5条。表现为植株矮壮, 成秧率高。该品种主茎株高115.3 cm, 主茎叶龄15叶, 株型松紧适中, 分蘖力较强, 3片功能叶接近V形叶, 剑叶角度较小, 生育后期, 各个功能叶之间互不遮阴, 大田通风透光性好, 田间抗性较好, 穗瘟发生轻微。
1.2 产量和米质
Y两优1号属于大穗型品种, 二次灌浆明显, 穗长23.8 cm左右, 有效穗数289.5万穗/hm2, 每穗总粒数135.8粒, 结实率83.8%, 千粒重 26.2~26.8 g。据2008年田间测产, 最高产量达10545 kg/hm2, 平均产量达8745 kg/hm2。比“特优63”平均增产6.7%。2008年是广西梧州市多年不遇的冰冻灾害、水稻“两迁”虫灾年, 但仍取得这样的佳绩更显得可贵。
Y两优1号5项指标达国标1级标准, 属长粒型米粒, 据测定:米粒长 6.7 mm, 长宽比3.0, 整精米率64.0%, 垩白粒率27%, 垩白度3.9%, 胶稠度73 mm, 直链淀粉含量13.0%。该组合饭味可口, 软硬适中, 据种植农户反映, Y两优1号米饭口感软滑, 隔夜不硬。
2 高产抛栽技术
2.1 播种育苗及移栽
适时播种, 根据梧州市的气候及Y两优1号中迟熟的特点, 早稻在3月上中旬播种, 秧田每667 m2播种量12~15 kg, 大田每667 m2用种量1.3 kg, 叶龄控制在3.5~4.5叶。精量播种是发挥穗粒数潜力争取低位分蘖生长和成穗的关键。在技术措施上, 一是搞好种子处理。播种前在温和的阳光下晒种2小时左右, 浸种时用450~500倍强氯精进行种子消毒4~6小时, 用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 提高种子的质量和播种的质量, 确保成苗率高和秧苗素质好。二是采用孔径较大的434孔或353孔塑料软盘育秧或编织布隔层育秧, 同时用旱育保姆拌种或盘底撒施壮秧剂培育带蘖壮秧。三是稀播匀播。塑盘育秧尽量做到每个孔穴播1粒种子, 编织布隔层育秧也要稀播, 控制播种量和用种量, 确保移栽秧苗带蘖率和蘖高。一般秧龄20~25天。
移植抛秧, Y两优1号分蘖力强, 株型适中, 剑叶角度好, 但仍要抛足基本苗, 这样才能为高产打下基础。一般高肥力田块每hm2抛秧27万~30万兜, 中等肥力田块每hm2抛秧30万~33万兜, 低肥力田块每hm2抛秧33万~34.5万兜。
2.2 大田管理
基肥, 根据Y两优1号株叶型好、茎秆粗壮、较耐肥、分蘖力强的特点, 在肥料管理上宜采用“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方法。即施足基肥, 早重施分蘖肥。抛秧前1~2天, 每hm2施用足量的腐熟农家肥15000 kg和复合肥375~450 kg作基肥或者每hm2施用碳铵375 kg, 过磷酸钙450 kg, 氯化钾75 kg作基肥。另外, 还可以每hm2增施30~37.5 kg壮秧剂作底肥。
分蘖肥, 抛秧后5~7天及时追施分蘖肥, 每hm2施尿素和氯化钾120~150 kg。结合大田除草每667 m2用18.5%抛秧净20~25 g一起撒施。并保持田水3~5天, 促进禾苗早生快发。抛秧后10~12天进行第2次追肥, 每hm2施尿素、氯化钾各75kg。在倒3叶露尖到倒2叶出生过程中看苗施穗肥。若肥料不足, 每hm2追施尿素、氯化钾各45~60kg。若贪青, 用火灰+硫磺粉+石灰配成黑白灰控苗。
水分管理, 在抛栽时要求泥皮水层。在整个超级稻生长期间, 除水分敏感的分蘖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浅水灌溉外, 一般以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使土壤处于干干湿湿状态, 促进根系生长, 增强根系活力。当茎蘖数达穗数苗的90%左右开始多次轻搁田, 以控制高峰苗。生育后期采用干湿交替, 以协调根系对水、气的需求, 直至成熟。一般收割前5~6天时断水。
2.3 病虫害防治
Y两优551 篇7
申请单位长沙利诚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58S×利恢551
特征特性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38~149天;株高124.1~128.8厘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上举、内卷;主茎叶片数16片,穗长26.0~27.2厘米,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4.3万~16.0万穗,每穗总粒数173.4~203.7粒,实粒数135.6~163.1粒,千粒重27.7~28.7克。经鉴定,该品种对稻瘟病表现为中抗;对白叶枯病代表菌株浙173表现为感病,对KS-6-6、JS-49-6表现为中感,对PX079表现为中抗;对纹枯病表现为抗病。
产量表现该品种于2013年参加豫南中籼稻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稻谷596.5千克,比对照品种“II优838”增产9.1%,居8个参试品种第2位。
栽培要点播种期以4月底到5月初为宜,秧田每667平方米播种10千克,每667平方米用多效唑2克(15%比例兑水)浸种5~10分钟,晾干后播种。秧苗一叶一心时排干水面,喷施30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溶液,溶液1天后复水,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栽插时采用宽行窄距,株行距以20~27厘米为宜,每穴插1~2粒谷苗。田间管理注意科学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兼顾穗肥,中后期增施钾肥。一般每667平方米用25千克复合肥和0.5千克锌肥作底肥,10千克尿素作分蘖肥。水田管理中注意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孕穗、养花,后期干湿交替,忌断水过早,否则会影响结实率及充实度。要注意对螟虫、稻飞虱和稻曲病的综合防治工作,特别是在抽穗破口前和灌浆后期注意防治稻曲病。
【Y两优1号】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