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煤层对比地质勘查

2024-07-09

煤田煤层对比地质勘查(精选4篇)

煤田煤层对比地质勘查 篇1

1 概况

布牙土勘查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 属于东胜煤田西北边缘, 详见图1。

研究区含煤地层为侏罗系延安组。因构造、古地形、沉积环境的差异, 导致煤层层数多、煤层连续性差, 分布无规律[1、2]。

2 煤层对比

本区延安组属陆相含煤地层, 煤层层数多, 连续性差, 煤层对比困难。根据勘查区含煤地层发育情况分析, 从煤层自身特征、煤层沉积间距、岩性组合特征及物性特征进行煤层对比。

2.1 标志层法

延安组底部界线:延安组底部中厚层状灰白色中细粒砂岩, 全区分布, 可追踪对比, 为与延长组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分界。

延安组二岩段底部砂岩, 为中厚层状灰白色中细粒砂岩, 该砂岩全区分布, 区内虽有一定变化, 但可作为勘查区标志层之一。

延安组三岩段底部砂岩, 以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为主, 勘查区北部相变为厚层状的砾岩。该层砂岩平行层理发育, 特征明显, 是区内主要标志层之一。

2.2 层间距法

聚煤后期构造运动对勘查区影响较小, 各煤层基本上保持了原始的赋存状态。因而利用层间距对比法成为各煤层对比的主要依据之一。各煤层的层间距虽有一定的变化, 但逐孔对比, 其变化是渐变的, 有一定规律可循, 通过先对2、3、4、5、6五个煤组的整体把握, 再沿勘探线追索对比。

2.3 岩性组合法

含煤地层在垂向层序上, 其岩性组合特征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因此, 同一沉积环境其物质表现的岩性组合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曲河流体系环境下的河漫滩的岩性组合特征常呈下粗上细的正粒序, 一般2煤组之间的岩性组合特征, 呈正粒序。由三角洲体系演化的泥炭沼泽岩性组合特点, 呈下细上粗的逆粒序, 或粗、细相间的岩性组合特征, 区内3、4煤组, 辫状河沉积体系下沉积层序粒度变化显示向上总体变细, 5、6煤组之间的岩性组合具备这种特点。利用以上特征可以确定各可采煤层的层位。

2.4 物性特征对比法

本区煤与围岩之间在视电阻率、自然伽马等参数的物性特征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利用上述测井物性曲线特征, 不但能够有效地解释煤层深度、厚度和结构, 还能够用于煤层对比。同一煤层物性在横向上虽有所变化, 但其总的特征大体相似, 利用物性曲线如视电阻率曲线、自然伽马曲线自上而下沉积韵旋回存在着相似性, 曲线在横向上的形态也存在相似性, 反映的沉积韵律相似, 煤层的特征也相似。该法为本次对比的主要方法之一。

3 对比可靠程度

利用上述几种方法, 在煤层对比中综合运用, 取长补短, 相互配合, 使各煤层对比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详见图2。6-1煤层总体趋势与东胜煤田总体一致, 为向西南倾斜的单斜构造, 地层倾角小于5°。依据岩煤层对比结果所绘制的平、剖面图, 符合勘查区内煤层的沉积特征和构造特征。

4 结论

东胜煤田边缘地区, 煤层沉积复杂, 对比困难。通过本次研究, 认为标志层、层间距、岩性组合、测井曲线特征是东胜煤田行之有效的对比方法。

摘要:东胜煤田西北沉积边缘, 广泛发育河流相沉积煤层, 煤层层数多、连续性差, 煤层对比困难, 以布牙土勘查区为例利用沉积环境分析、岩煤层的物性特征比对, 综合层间距及煤层本身特征进行对比, 提高煤层对比可靠程度, 为资源量的准确估算提供保证, 为指导下步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河流相,煤层对比,布牙土

参考文献

[1]李思田, 等.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分析——侏罗系富煤单元的形成、分布及预测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2.

[2]王双明.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6.

煤田煤层对比地质勘查 篇2

锦界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为秃尾河流域,二盘区内发育黄河二级支流青草界沟和河则沟,均为常年性沟流,两只沟流呈南西向流向秃尾河,沟流地表分水岭从井田西南部的公草湾朝东北方向经河则沟三角点,经二盘区中部。西北部为河则沟流域,其余大部范围属于青草界沟流域。

关键词:水层特征;水源及通道;水量预算

一、盘区含(隔)水层特征

根据以往在二盘区补勘的水文地质工作,按地下水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将二盘区含(隔)水层划分为新生界松散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和中生界直罗组风化基岩孔隙-裂隙含水层、延安组基岩承压含水层及新近系土层隔水层。

(一)新生界松散层孔隙潜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在二盘区主要包括风积层、冲积层,风积层广泛分布盘区地表,为粉细砂,厚度变化大,沙丘地区透水不含水或含水微弱,靠近沟谷地区含水较强,滩地区与下伏萨拉乌苏组构成统一含水层。冲积层分布于沟谷、漫滩及阶地,与下伏基岩风化带形成统一含水层,沿河谷呈片状或带状分布。含水层以细砂、中粗砂为主,部分为粉砂和亚砂土,局部地带底部为砂砾石,结构松散,孔隙大,透水性强,补给条件优越,赋存条件佳。

据以往水文地质补勘工作,其中二盘区北部古冲沟范围内整体较厚,含水性好,水位埋深在0~45 m范围变化,含水层厚度0~64m之间,变化较大。据J1307号钻孔对沙层与风化基岩混合抽水试验显示,单位涌水量0.2238~0.4819l/s.m,平均单位涌水量为0.3349l/s.m;渗透系数0.5246~0.8879l/s.m,平均滲透系数为0.682/s.m。矿化度一般小于0.4g/L,为HCO3~Ca·Mg或HCO3~Ca型水,富水性中等极强。二盘区南部松散层整体薄,含水性较弱。

(二)土层隔水层

二盘区内,土层主要是保德组红土,及离石组黄土,分布不均,变化较大,厚度0~73.03 m,一般厚度20 m左右, 土层在二盘区北部河则沟及青草界两侧由于受古直罗河冲刷剥蚀,土层残存厚度很小,分布不均,甚至完全被剥蚀构成天窗,总体上主要分布在古冲沟范围以外,土层沿井田分水岭向河则沟、青草界沟厚度逐步减小,岩性为一套土黄、棕红、浅紫红色粘土及亚粘土,含钙质结核,富水性极差。

(三)直罗组风化基岩孔隙-裂隙含水层

该含水层在该区广泛分布。上部为灰黄-土黄色粗粒砂岩;下部为土黄色含砾粗砂岩,局部见底砾岩,岩性孔隙流通性好,加之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导水通道发育,富水性好,钻探施工至此段漏水,且漏失量较大。在河则沟及青草界沟流域古冲沟冲刷剥蚀去,残存厚度0-45m,变化大,土层缺失地段与上覆松散层潜水构成统一含水层。

根据以往钻孔的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综合显示,平均单位涌水量0.1284~0.3318l/s.m,渗透系数0.186~0.6478l/s.m,平均渗透系数为0.3670l/s.m;大部分区段为中等富水性,只在J1004孔附近显示弱富水性。在土层分布区,具有承压性。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及HCO3·SO4—Na型,矿化度0.20~0.56g/l,属淡水类型。J806钻孔、J808钻孔矿化度偏高,为0.52~0.56g/l,SO42+离子含量偏高。

(四)延安组正常基岩承压含水层

二盘区延安组基岩承压含水层主要为延安组含煤岩系承压含水层,为一套浅灰色中细粒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节理裂隙不发育,富水性极差。由于古冲沟冲刷剥蚀,安组顶部局部受到风化作用影响,岩性较松散,风化裂隙发育。

据勘探报告,以往抽水资料该含水层富水性差,渗透系数变小,延安组各主要可采煤层上部均有15 m左右的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局部粗粒砂岩,是各主要可采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五)烧变岩孔隙、裂隙含水层

该含水层主要分布于本区西南及南部3-1煤火烧区,烧变部位为3-1煤上部,岩性显示为浅红、褐灰色粉砂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泥质胶结,结构较疏松,富水性强。据以往水文地质工作,该含水层在J1303孔的揭示厚度5.35m。根据本次J1303单孔抽水试验资料显示,平均单位涌水量3.3140l/s.m,平均渗透系数74.103l/s.m,属强富水性含水层。该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矿化度0.25g/l,属淡水类型。

二、盘区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补勘区矿井充水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它们分别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因素的控制,且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对未来矿井生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充水水源

区内充水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

矿区年平均降水量仅435.7mm,且降水集中在7~9月,矿井涌水量随季节有不同的变化,故降水为矿井充水的间接水源。

补勘区内地表水体主要为青草界沟(长年流水),河则沟,沟谷地段3-1煤上覆基岩很薄,冒落带高度大于基岩厚度,顶板冒落后,冒落带裂隙必将沟通地表水体,使其成为直接充水水源,并可导致溃沙危害。

补勘区北部古冲沟发育区、南部青草界沟两侧,3-1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小于导水裂隙带高度,故直罗组风化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和煤系裂隙承压水为直接充水水源;松散层潜水。

(二)防沙、防水煤岩柱界线修定说明

根据2011年至2013年锦界矿二盘区的补勘钻孔情况,在2010年9月6日编制的锦界煤矿3-1煤开采防沙、防水煤岩柱界线图的基础上,对二盘区3-1煤上覆基岩等厚线图及防沙、防水煤岩柱界线进行了局部修改。见锦界煤矿3-1煤开采防沙、防水煤岩柱界线图。

nlc202309051145

(三)充水强度分析

工作面充水强度主要决定于所揭露的含水层富水性。充水量一般是由大渐渐变小,其历时受充水水源的储水量大小控制。当揭露至风化岩时水量较大,而揭露至正常基岩时,充水量较小。

三、盘区工作面涌水量预算

(一)计算条件分析

1.煤系岩层为含水微弱岩层,对工作面涌水影响微小,计算工作面涌水量时不作考虑。

2.不考虑意外性的大裂隙沟通地表水所造成的突水,仅以正常导水裂隙导通直罗组风化岩含水层形成的地下水渗流场为模式。

3.二盘区在编写本总结时31201面、31202面、31203面已采掘完,分别对这三个工作面的疏放水涌水量及工作面回采时涌水量数据进行了统计,从涌水量变化的趋势及二盘区生产能力已基本稳定的情况分析,二盘区工作面涌水量高峰期已过,并在今后将处于缓慢平稳下降的趋势。

3.二盘区31204面在编写本总结时已回采961m,只按目前工作面平均涌水量预计。

4.31205面在编写本总结时正在进行疏放水工作,正处于富水阶段,按相邻31204工作面的涌水量资料,结合地表水文观测孔内含水层水位的变化,预计工作面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

(二)涌水量预算

二盘区在编写本总结时31201面、31202面、31203面已采掘完,分别对这三个工作面的疏放水涌水量及工作面回采时涌水量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作出了三个面的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变化的趋势线,根据趋势线得出了31204、31205、31206工作面的的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的初步分

1.31204工作面涌水量预计

截至编写本总结时,31204工作面已回采961m,剩余3628m。

该工作面初采期涌水量平均134m3/h,最大涌水量达到208 m3/h。

预计31204工作面剩余回采段正常涌水量为280m3/h,最大涌水量360m3/h。

2.31205工作面涌水量预计

截至编写本总结时,31205工作面正在疏放水工作。

该工作面疏放水初期涌水量最大达到755m3/h,平均612.5 m3/h。现正处于此工作面疏放水涌水量的高峰。

预计31205工作面回采时正常涌水量为210m3/h,最大涌水量270m3/h。

3.预计31206工作面回采时正常涌水量为160m3/h,最大涌水量210m3/h。

4.二盘区31204、31205、31206设计工作面涌水量计算预计

4.1计算参数的确定

4.1.1二盘区31204、31205、31206工作面3-1煤层正常基岩平均厚30m,岩性主要为粉细砂岩。含水性弱,对工作面涌水量影响甚微,不参与涌水量计算。

4.1.2直罗组风化基岩是工作面直接充水水源。该含水层厚40-75m,考虑工作面疏放水后含水层厚度减小,取20 m。

4.1.3直罗组风化基岩含水层给水度取0.05。

4.1.4直罗组风化基岩(J2z)孔隙裂隙承压水计算参数按以往钻孔抽水试验成果,渗透系数取0.48m/d。

4.1.531204、31205、31206工作面老顶初次垮落步距按60m计算,工作面顶板正常垮落步距按15m计算。

4.2正常涌水量预计

(1)计算公式

利用锦界煤矿已采工作面的涌水量观测数据,采用“水文地质条件比拟法”进行工作面正常涌水量预计。

(1)

式中:Q—预计涌水量,m3/h;

Q0—已知涌水量,384.74m3/h;(31203面的平均涌水量)

M—待预测区域含水层厚度, 20 m;

M0—已知含水层厚度,20m;(平均值)

F—待预测区域面积,m2;(每个工作面的)

F0—已知開采区域面积,m2;(采空区面积逐步增加)

m—根指数,根指数取3。

分别得出31204、31205、31206面预计正常涌水量。

4.3工作面最大涌水量预计

工作面最大涌水量预计松散孔隙潜水含水层采用“垮落法”计算公式,基岩裂隙承压含水层采用“大井法”计算公式;工作面正常涌水量松散孔隙潜水含水层与基岩裂隙承压含水层采用“积水廊道法”计算公式。松散孔隙含水层计算参数(渗透系数、影响半径等)采用J1113、J911、J706钻孔抽水试验所取得的数据,基岩裂隙承压含水层采用井田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数据,计算结果可以作为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技术技术依据。

煤田地质的勘查程度与勘查深度 篇3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查程度,勘查深度

1 勘查程度

1.1 地质研究程度

在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 要在现行的《煤、泥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DZ, T 0215-2002) 中, 提出了各阶段的任务与要求, 实际上就是各阶段的勘查程度。地质研究程度和勘查程度是紧密相关的, 勘查程度可以理解为在一定勘查工程控制基础上的地质研究程度。开展各种专题研究工作, 是提高勘查程度, 满足煤矿设计和建设的需要。

1.2 不同类别资源, 储量比例

和原《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 (1986) 相比, 现行《煤、混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DZ/T0215-2002) 中, 取消了勘探阶段全井田不同类别资源/储量所占比例的要求, 但提高了先期开采地段探明的和控制的资源/储量比例, 这样有利于保证矿井生产期间正常生产, 有利于缩短勘查周期。现行规范提出的各勘探阶段不同类别资源, 储量比例原则上由勘查投资者确定, 如投资者无明确要求时, 可参照以下要求来确定。

第一, 普查阶段:推断资源量应占总资源量的30%~40%, 普查 (最终) 要大于50%。

第二, 详查阶段:控制的资源/储量一般应占总资源/储量的20%~30%, 推断的和控制的应占70%以上。

第三, 勘探阶段:不同类别资源/储量所占比例主要是按地质、开采条件及井型大小来确定。其中, 将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分为三类:A.简单, 指构造简单, 可采煤层稳定勘探及开采的地质条件较好。B.中等, 指构造中等, 主要可采煤层较稳定, 勘探及开采的地质条件简单。C.复杂, 指构造复杂, 煤层不稳定, 勘探及开采的地质条件复杂。如果地质和开采条件属于第一类, 井型大, 探明的和控制的资源, 储量比例相应要求高一些;若属于第三类, 且井型小时, 要求就低一些。

1.3 确定勘查程度的基本要求

勘查实践证明, 合理地确定勘查程度对保证煤炭资源勘查地质报告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若勘查程度过高, 可能造成国家勘查投资的积压和浪费;勘查程度过低, 则满足不了矿井建设的要求。因此, 为合理确定勘查程度, 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3.1 加强勘查过程中的地质研究

在勘查过程中,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研究非常重要。只有加强地质研究, 才能对煤矿床的赋存规律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提高勘查成果的质量;反之, 虽有足够的勘查工程密度, 而地质研究不够, 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1.3.2 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合理确定勘查程度需要综合考虑煤矿设计和建设的需要, 矿床的地质条件, 勘查技术水平, 经济上的合理性。对上述各种因素, 要区别对待, 综合考虑。

1.3.3 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勘查程度的确定必须顾及全局, 既要重视先期开发的井田, 又要注意矿区的总体布局。若片面强调节省勘查投资, 加快勘查速度, 而忽视勘查工作质量和煤矿设计及建设所必需的勘查程度, 就会给矿井建设和开采带来损失, 若煤矿设计和建设部门对勘查程度提出过高的要求, 会使勘查周期延长, 勘查投资增加。

2 勘查深度

煤矿床的勘查深度是指勘查区的深部边界, 即整个勘查区估算资源、储量和评价的深度。它不等于每个钻孔的施工深度, 但要有少量钻孔达到这个深度。因此, 勘查深度与钻孔深度不同, 与开采深度也不同。勘查深度一定要大于开采深度, 以控制深部的构造和煤层的变化情况。

目前, 在预查、普查阶段, 勘查深度一般为1 000m, 最大不超过1 200 m;只适于建小型井的地区一般为600 m, 最大不超过1 000m。在详查和勘探阶段, 勘查勘探深度要与划定的勘查区或井田深部边界一致。在具备开采利用条件时, 勘查、勘探深度要达到l 500m。

勘查深度的合理确定, 对煤炭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勘查深度加大, 则必然增加揭露深部煤层及构造的勘查工程量, 延长勘查周期, 积压勘查资金;反之, 如勘查深度变小, 储量减少, 就不能保证矿井的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造成生产接续紧张。因此, 合理确定勘查程度, 是煤炭资源勘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勘查深度确定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地质及开采条件。在地质构造复杂, 含煤性差时, 不适合勘查过深, 一般勘查深度为300m~500m。煤层倾角的缓、陡也影响勘查深度的确定。在倾角缓且煤面长的条件下, 勘查可适当浅些;反之, 勘查就应适当深些。在煤层近于水平, 一层煤就可作为一个开采水平, 勘查深度可由最下部的主要可采煤层确定。

第二, 掩盖程度及煤层埋藏深度。在覆盖层厚、煤层埋藏比较深的地区, 有条件建立大、中型矿井时, 勘查深度要求深些;当地形坡向与煤层倾向相反时, 煤层埋藏深, 深部勘查存在困难, 也可降低勘查深度。

第三, 矿区开发程度及老窑开采深度。在老矿区, 浅部已被揭露和开发, 对矿井外围及延深部分的勘查要求深些;在新矿区可勘查浅些。

第四, 井型大小及开采方法。井型越大, 要求勘查深度越深;井型越小, 则勘查深度要求也越小。一般井工开采的勘查深度较深, 而露天开采的勘查深度较浅。

勘查的深度与资源条件和开采技术水平相关。随着矿井建设与地质勘查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勘查深度将会提出新的要求, 其主要趋势就是加大勘查深度。

参考文献

[1]黄桂芝.常用勘探网型共性问题探讨[J].中国矿业, 2011, (5) :27-28.

煤田煤层对比地质勘查 篇4

1 煤田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发挥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水文地质就是自然界中各种地下水的变化和运动现象。鉴于思想认识的不足, 忽视了对这一环节工作的认识, 所以导致煤田勘察中各种安全事故频发,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水文地质导致的。严重的可能影响到煤田勘察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成本的投入。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十分的重要, 但是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其在煤田地质勘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为岩土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水对于岩土特性产生着巨大影响。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时工程勘察人员仅仅是对水文地质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 并没有深入调查水文地质与岩土工程有何种关系, 这对于煤田地质勘察工程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都会大打折扣。在煤田勘察过程中, 加强对水文地质的勘察研究, 就会有效促进工程项目设计的科学合理, 保障勘察工程项目的稳定, 意义重大。

2 煤田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及基本要求

2.1 评价内容

在进行水文地质评价时, 要根据掌握的水文地质条件, 分析和评价地下水可能对岩土体造成的影响, 科学的预测水位变化造成的岩体工程变换,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根据自然环境下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影响, 分析预测人为活动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影响;分析地下水对持力层岩土体产生的分解、软化、胀缩等影响, 评价地下水为对工程建筑物的腐蚀状况;当工程项目的基础在地下水位以下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渗透试验、富水试验, 分析评价地下水位变化造成的基础沉降、位移, 从而判断地下水位变化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

2.2 基本要求

由于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 导致地下水位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峻的。面对这样的形势, 为了有效保障煤田勘察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必须要对煤田地质勘察工程现场的水文状况有充分的掌握。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勘察中虽然仅是小小的一部分, 但确实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 优质的水文地质评价工作对于提高工程勘察的施工效率和整体质量是极为关键的, 同时还能将勘察工作中的不利因素进行消除。一般来说, 在水文地质勘察中, 对于地下水位、地理地质条件等都会涉及, 在进行水文勘测时, 对于测试工作方式以及钻孔的选择可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和具体的工程要求来进行, 进而分析煤田地质勘察地区具体的水文地质情况。

3 水文地质对煤田地质勘察产生的影响

3.1 地下水对基础埋深产生的影响

基础深埋应当根据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地下水埋藏的具体要求来进行确定, 如果存在地下水问题, 基础底面应当置于地下水之上;如果基础底面只能埋藏在地下水下的话, 务必做好排水降水的相关措施, 以免出现钢筋水泥的腐蚀。在埋藏有承受水压、包含地下水层的地方, 在进行基础埋深时对于承压水的因应当充分考虑, 以防在后续挖地基时出现承压水冲出的状况。

3.2 地下水压力作用引起的岩土危害

受开矿等人为活动的影响, 地下水的压力平衡会受到破坏, 导致局部产生大的压力, 如果遇到粉土层, 就很容易引起流砂、管涌等现象, 从而造成基础变形、位移等现象, 甚至会造成边坡失稳, 因此工程安全施工事故, 对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要求勘察人员认真分析人为活动带来的地下水压力变化状况, 并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 保障施工安全。

4 工程勘察中发挥水文地质作用的有效对策

4.1 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和技术

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熟练掌握地质勘察的具体流程以及施工目的, 带动水位地质勘察工作朝着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其次, 对于地质勘察中运用的施工技术应当高度重视, 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做好勘察准备工作, 布置好施工勘察的位置, 不断提升勘察水平, 整理好勘察数据和资料, 数量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 对结果的准确性有明确的把握, 能够更好地指导施工。

4.2 促进工程勘察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在地质勘察之初, 对于施工人员和各种仪器设备都应进行合理的安排, 勘察计划的编写应当明晰, 保证勘察工程的任务被具体下达。水文地质的勘察应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 现场的数据记录在案。遇到地质条件复杂的状况, 应当多方进行分析研究,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保证结果的准确, 指导地质勘察施工的顺利开展。

4.3 不断提升工程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煤田工程勘察技术人员的素质高低和技能专业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勘察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着影响, 所以加强勘察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勘察队伍, 人员不仅能够胜任工作, 还能满足每一项的操作规范及要求, 尽可能降低违章事故的发生。勘察单位在这方面起着引导作用, 所以应当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与考核, 将考核结果与其绩效相挂钩, 促进员工学习先进的积极主动性, 在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前提下, 保障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开展。还应当数量掌握计算机的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 用计算机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 对于勘测精度也是有效的提升。

5 结语

总之, 把握好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质勘察问题, 不仅需要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 还应有科学准确的方法和技术做支撑, 保证水文地质中的每一项参数是精确的, 避免因为水文地质因素造成施工事故的发生, 进而确保煤田地质勘察工程在顺利实施的同时, 质量也有所保障。

摘要:地下水的勘测、水质参数的测定在煤田地质工程勘察中发挥的重要意义, 并且在关于工程勘察的相关文案中都有明确的指出。然而实际煤田地质施工中, 多数勘察人员对于工程及场地的要求、地基的基本条件等都不够重视, 忽略了水文地质对工程勘察的重要意义。地下水作为岩土的一部分, 决定着岩土的特殊性质, 对于地面建筑的持久和稳定性都会有相应的影响。所以在煤田地质勘察中, 离不开对水文地质的研究, 必须率先做好预防工作, 编制正确的施工方案, 提升煤田工程勘察的质量, 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煤田勘察,水文地质,因素,措施

参考文献

[1]邵益生.论当前我国水文地质勘察行业的战略转移[J].工程勘察, 1995 (3) :35-37.

[2]邵益生.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发展状况与展望[J].工程勘察, 1998 (4) :14-17.

上一篇:方案预算下一篇:注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