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罗非鱼(精选4篇)
尼罗罗非鱼 篇1
目前,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入侵种往往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广泛分布,取代本地物种[1,2,3]。鉴于我国在经济鱼种的引进方面存在盲目性,即引种主要用于观赏、科普; 但若只重于引进而疏于管理,可能导致外来物种逃逸到自然环境中,造成潜在的影响[4,5,6]。
试验研究的外来物种尼罗罗非鱼( Tilapia nilotica) 隶属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原产于非洲,1978年由长江水产研究所引入。尼罗罗非鱼体短、背高、 体厚而侧扁,体色为黄棕色,上半部较暗,下半部较亮,呈银白色,喉、胸部为白色,有的个体全身呈黑色, 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有适应性的改变。体侧有黑色横带9条,背鳍下方7条,尾柄上2条,尾柄上半部和鳃盖后缘有一黑斑。背鳍的边缘为黑色,背鳍和臀鳍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斑点,尾鳍终生有明显的垂直黑色条纹8条以上,尾鳍、臀鳍的边缘呈微红色。尼罗罗非鱼临界低温为 ( 8. 61 ± 0. 15 ) ℃,致死温度 为 ( 6. 04 ± 0. 11) ℃,临界高温为40 ~ 41 ℃,最适生长的温度为28 ~ 32 ℃; 能耐低氧,在溶氧低 于0. 7 mg / L的水体中仍能摄食,水中溶氧为1. 6 mg / L时仍能生活繁殖[7]。尼罗罗非鱼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主要表现在鱼苗期间,大鱼苗吞食小鱼苗的现象比较严重。成鱼遇惊便潜入水底的软泥中,不易捕捞[8]。
本地物种鲫鱼( Carassius auratus) 隶属鲤形目鲤科鲫属,是一种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一般体长15 ~ 20 cm,呈流线型, 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 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 下咽齿一行,扁片形; 鳞片大,侧线微弯; 背鳍长,外缘较平直; 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 后缘有锯齿; 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 一般体背面呈灰黑色,腹面呈银灰色,各鳍条呈灰白色,因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鲫鱼适应性非常强,不论是深水或浅水、流水或静水、高温水 ( 32 ℃) 或低温水( 0 ℃) 均能生存。鲫鱼分布广泛, 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 — 4月份和8 — 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是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9]。
试验采用实验室饲喂称重法对尼罗罗非鱼和鲫鱼之间混养的空间竞争关系进行初步研究,对2种鱼类的生长、竞争等进行跟踪监测,建立档案,应用数据分析系统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试验探究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混养存在的利弊关系,为我国科学地引入外来物种提供参考。
1材料
1.1试验动物
野生鲫鱼( 外表无伤病、体重相近) ,购于南京金宝农贸市场; 尼罗罗非鱼( 外表无伤病、体重相近) , 购于江苏省淡水水产引育种中心禄口基地。
1.2动物饲料
热带鱼饲料,由北京三友公司生产。
1.3试验用具
鱼缸( 规格为120 cm × 30 cm × 60 cm) ,从玻璃店定制; 加氧装置( 型号为JEBO Air 2003 pump) ,由广东振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
1.4试验药品
高锰酸钾( 用于消毒) ,由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2方法
2.1试验设计
设置3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记录鱼体重等变化情况。试验分别在10个水族箱中进行,每组2个缸。各试验组尼罗罗非鱼与鲫鱼的数量配比,见表1。
通过设计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尼罗罗非鱼与鲫鱼竞争关系的研究,并每天记录它们的生长和生存状况; 以周为单位,记录其体重。试验鲫鱼平均体长为 ( 14. 21 ± 1. 30) cm,尼罗罗非鱼平均体长为( 11. 68 ± 1. 10) cm。试验为裸缸养殖,缸中放置4 /5深度的经过曝晒的自来水。在试验过程中设置加氧装置及人工控温装置,用恒温棒控制水温,使水温保持在20 ~ 25 ℃ 。
2.2饲养管理
试验期间每天12: 00和18: 00各投喂饲料1次, 每天喂食前观察剩余饲料并清除残饵,每缸投喂的饵料量相同,再根据残饵情况及鱼类生长状况及时调整饵料数量。试验期间根据鱼缸水质情况每天定时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30% 。
3结果(见表2)及分析
g
将表2中的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曲线图,见图1 ~ 6。
由图1可知: 单独饲养的对照组鲫鱼平均体重在前4周保持稳定的增长,第5周后下降; 而单独饲养的对照组尼罗罗非鱼平均体重的平均增长率变化较大,尤其是在试验初期体重下降,但在第5周以后较稳定的增长。
由图2可知: 试验组1中尼罗罗非鱼比鲫鱼多 ( 尼罗罗非鱼4只、鲫鱼2只) ,尼罗罗非鱼的平均体重一直呈现出一定的波动; 鲫鱼的平均体重在前3周保持增长,第4周明显下降,第5周后又出现增长趋势。
由图3可知: 试验组2中尼罗罗非鱼与鲫鱼数量相等,尼罗罗非鱼的平均体重基本保持稳定,体重先微降再微升,第3周达到最低值( 48. 80 g) ; 第1周和第2周鲫鱼的平均体重保持稳定的增长,第3周明显下降,以后相对稳定,第7周又开始下降。
由图4可知,试验组3中尼罗罗非鱼比鲫鱼少( 尼罗罗非鱼2只、鲫鱼4只) ,与试验组2相似,对尼罗罗非鱼体重的影响相对较小,体重的升降呈波动变化; 第1周和第2周鲫鱼的平均体重保持稳定的增长,第3周明显下降,以后相对稳定。
由图5可知: 尼罗罗非鱼在单独饲养( 对照组1) 的情况下,平均体重基本为正增长,而且增长较明显; 试验组2和试验组3中尼罗罗非鱼的平均体重总体处于正增长,只有当尼罗罗非鱼数量多于鲫鱼( 试验组1) 时,平均体重才低于试验前的水平。
由图6可知: 鲫鱼只有在单独饲养( 对照组2) 的情况下,平均体重才增长,而且增长较明显; 其他各试验组的平均体重均下降,低于试验前的水平。
4讨论
单独饲养尼罗罗非鱼和鲫鱼时,平均体重均明显增长。而试验组中的尼罗罗非鱼和鲫鱼,彼此的生长情况均受到影响,出现平均体重降低或增长受抑制等现象。而试验中的唯一变量就是2种鱼的配比,这说明尼罗罗非鱼和鲫鱼在混养情况下存在空间竞争现象。
试验初始阶段,鲫鱼对新环境的适应要强于尼罗罗非鱼,之后鲫鱼的生长受到抑制,平均体重下降。 除试验组3的鲫鱼( 鲫鱼多于尼罗罗非鱼) 外,其余均表现为负增长,而且试验组2中下降明显。另外, 试验中鲫鱼虽常聚集于鱼缸一处,但同种间关系并不显得亲密,只是独占一小块趴伏不动。
尼罗罗非鱼适应性相对较强,虽然试验初期尼罗罗非鱼性格活泼,喜欢到处游窜,但并无直接的攻击性表现; 试验后期各试验组中的尼罗罗非鱼均表现为正增长的趋势。也有研究报道,虽然尼罗罗非鱼难以在长江流域的水温中越冬,但其适应性很强,并且取食范围极广,有较强的入侵潜力。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逐年变暖,加之其经过较短的时间就能适应适度的低温,尼罗罗非鱼的入侵性是不可忽视的[10,11,12]。
5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鲫鱼在高配比的情况下受尼罗罗非鱼的影响较小,但试验后期尼罗罗非鱼表现出正增长趋势,以及鲫鱼在竞争中表现的弱势是不可低估的。目前,在鲫鱼鱼塘,少量的尼罗罗非鱼入侵对经济鱼种鲫鱼生长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参考文献
[1]牟希东,胡隐昌,汪学杰,等.中国外来观赏鱼的常见种类与影响探析[J].热带农业科学,2008,28(1):34-40,76.
[2]朱兴国,叶永兴,赵后会,等.泥鳅无公害高产高效养殖新技术[J].内陆水产,2007(1):38.
[3]李家乐,李思发.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引进及其研究进展[J].水产学报,2001,25(1):90-95.
[4]阮景荣,戎克文,王少梅,等.罗非鱼对微型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3,4(1):65-73.
[5]李振宇,解焱.中国外来入侵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6]TURKER H,EVERSOLE A G,BRUNE D E.Filtration of green algae and cyanobacteria by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in the partitioned aquaculture system[J].Aquaculture,2003,215(1):93-101.
[7]BALARIN J D.Sueeessfu1 farm in Kenya[J].International Fish Farming,1979,6:2.
[8]RIFAI S A.Control of reproducti on of Tilapia nilotica using cage culture[J].Aquaculture,1980,20:3.
[9]丁瑞华.池养条件下银鲫与鲫鱼的生物学特性比较及其在生产上的意义[J].水生生物学集刊,1977,6(2):163-176.
[10]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1]王亚民,曹文宣.中国水生外来入侵物种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1):7-13.
[12]王发国,邢福武,叶华谷,等.澳门的外来入侵植物[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增刊):105-110.
尼罗罗非鱼 篇2
黄鳍鲷(Sparus latus)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均为广盐性的底栖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条件下,黄鳍鲷主要生活在海水和咸淡水中,而尼罗罗非鱼栖息于淡水。文章通过对2种鱼鳃丝和鳃小片及其几种细胞的微细结构的观察,比较两者的差异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试验鱼于2003年4月采自广州市黄沙水产市场,各选购5尾健康、正常的海水池塘养殖黄鳍鲷和淡水池塘养殖尼罗罗非鱼鲜活成鱼,黄鳍鲷体重为260~295 g,尼罗罗非鱼体重为520~560 g。2种鱼的年龄基本相当,均为1龄左右。
1.2 方法
从活体试验鱼取下鱼鳃小块,取下第二鳃弓上的部分鳃丝,经生理盐水漂洗后(洗尽血污和粘液),放入2.5%戊二醛(0.1 mol·L-1磷酸缓冲液配制,pH 7.4)固定,4℃冰箱保存12 h;然后用0.1 mol·L-1磷酸缓冲液(pH 7.4)冲洗3次,每次15 min;1%锇酸固定后,4℃冰箱保存2 h,再用0.1 mol·L-1磷酸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15 min。50%~100%乙醇逐级脱水,醋酸异戊酯置换,常规临界干燥,真空离子镀膜,在Philips EM400型扫描电镜下观察和拍照。鳃和鳃丝的各项测量值根据扫描电镜照片所示的比例用尺测量获得。
2 结果
2.1 鳃和鳃丝的基本结构
黄鳍鲷和尼罗罗非鱼鳃的基本结构相似,与其他硬骨鱼类一样,具4对鳃,每一鳃弓上有2片大小、结构相似的鳃片,每一鳃片由许多鳃丝连续紧密排列而成,每一鳃丝两侧具有许多以鳃丝为主轴,呈褶状的薄片状的鳃小片。
扫描电镜观察测定结果表明,黄鳍鲷鳃丝中段的直径100~118 μm,鳃丝间距182~209 μm,1 mm鳃丝上有35~39片鳃小片(图版I-1~3)。尼罗罗非鱼鳃丝中段的直径76~83 μm,鳃丝间距90~103 μm,1 mm鳃丝上有29~32片鳃小片(图版I-10~12)。
2.2 鳃丝表面的微细结构
此文参照LAURENT[2]的划分方法,将鳃小片的表面称为鳃小片表皮,其余的表面统称为鳃丝表皮,在扫描电镜下能在鳃丝表皮上分辨出3种细胞,即扁平上皮细胞(pavement cells),氯细胞(chloride cells),粘液细胞(mucous cells),鳃丝表面主要由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扫描电镜显示,黄鳍鲷鳃丝表面一部分鳃丝表皮凹凸不平,另一部分鳃丝表皮较为平坦,鳃丝上皮细胞表面有微嵴形成的规则的指纹状回路,有时微嵴有融合。一些小型突起存在于基部鳃丝上皮,在高倍镜下观察,发现是散布的分泌孔,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等,直径为2.0~2.6 μm,其内可见含有若干个小型的颗粒状分泌物(图版I-4~6)。
尼罗罗非鱼鳃丝表面的扫描电镜显示,其鳃丝表面存在2种明显不同的表观结构,一部分鳃丝表皮平坦,而相邻另一部分鳃丝表皮凹凸不平。端部与中部鳃丝表皮凹凸不平,表皮凸出部分相互连接,在鳃丝表面形成网状结构。鳃表面由扁平上皮细胞所覆盖,细胞间排列紧密,扁平上皮细胞薄,高度血管化,表皮下分布大量的毛细血管而形成呼吸面隆起微嵴,细胞除边缘嵴由外至内凹陷,越往中心越低,每个细胞形成单个凹坑(图版I-13~14)。
2.2.1 扁平上皮细胞
扁平上皮细胞的形态特点是表面有微嵴,微嵴的宽度1.67~2.56 μm。黄鳍鲷的微嵴主要以环形为主。单个细胞微嵴的形态基本一致,扁平上皮细胞表面观以不规则的六边形为主,或类似菱形的四边形,细胞间界限清楚(图版I-7~9)。尼罗罗非鱼鳃丝细胞表面的微嵴以形成密集指纹状回路,隆起的微嵴两侧有细小的横突。扁平上皮细胞间排列凹凸不平,形成深沟或凹坑,成为细胞间明确的界线(图版I-15~16)。
2.2.2 氯细胞
黄鳍鲷鳃丝表面的氯细胞数量较多,散布于扁平细胞之间。其游离面明显向外膨胀,细胞边缘低于扁平上皮细胞的表面,氯细胞的粘液表层通常沉积在扁平上皮细胞的下面,在扁平细胞之间产生“开孔”,有些可见其分泌颗粒(图版I-4~6)。而此次试验在尼罗罗非鱼鳃丝表面基本上没有观察到有氯细胞(图版I-13~14)。
2.2.3 粘液细胞
粘液细胞主要根据其环形开口和排出的粘液物质来识别,电子显微镜显示其位于扁平上皮细胞纵深处或其他扁平上皮细胞之间。虽然扫描电镜下难以观察到其具体形态,但仍可凭借其特点分辨出来。在黄鳍鲷鳃丝的基部,中部及端部表面到处都有粘液细胞,以鳃丝基部上皮数量稍多(图版I-4)。尼罗罗非鱼鳃丝表面的粘液细胞很难观察到,与大多数淡水鱼类相似。但有一些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其表面较平滑(直径4.2~8.3 μm),可能是尚未开口的粘液细胞(图版I-13)。
2.3 鳃小片的形态结构
鱼类鳃小片的形状类似流线型,最高点位于鳃丝的迎水侧。黄鳍鲷的鳃小片在鳃丝不同部位的高度不一致,鳃丝端部的鳃小片较低矮,而中部较高(图版I-3)。鳃小片高145~155 μm,宽41~45 μm,厚13~14 μm,鳃小片间距21~24 μm。
尼罗罗非鱼的鳃小片与黄鳍鲷的形态相比较略有不同,鳃小片高234~241 μm,宽34~38 μm,厚8.3~10.3 μm,鳃小片间距17~21 μm(图版I-6)。2种鱼的鳃小片各部位之间的比较见表1。
注:*. 平均值±标准差 Note:*.Mean±SD
3 讨论
(1)鳃是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鳃由众多的鳃丝组成,每一鳃丝又含有数千个的鳃小片,形成极大的适于气体交换的表面积,这种表面积有利于O2和CO2的交换。鳃小片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鳃丝和鳃小片上布满了各种复杂的环形微嵴、沟状或坑状凹陷以及孔洞等结构。流经鳃丝的水流方向与遍布鳃小片的血流方向相反,鳃丝和鳃小片的这些特点缩短了外部环境和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距离,有利于气体、离子和渗透物质的交换。一般来说,活跃鱼类与缓慢活动鱼类的鳃表面有极大的不同[11],上层鱼类与底栖鱼类的鳃表面也存在差异[4]。鳃丝结构的这些细微差异可能与其对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长期演变相关。
(2)方展强等[6]将苏氏鲶Pangasius suitchi鳃丝表面分为呼吸面(由毛细血管及微绒毛构成凹凸不平部分)和非呼吸面(由四至六边形不等的微嵴细胞构成较为平坦部分)。此研究的观察结果与方展强等[6]对苏氏鲶描述的情况大体相似。黄鳍鲷鳃丝表面一部分鳃丝表皮凹凸不平,另一部分鳃丝表皮较为平坦,两者可在同一观察区域找到,推测为鳃丝的侧面和正面的交界。细致的观察发现这2种不同的表面仍然以扁平上皮细胞为主,可能是氯细胞和粘液细胞分布和数量上的差异及分泌的粘液层特化的一种形式,这种表皮凹凸不平结构增加了鳃的表面积,增大表面的阻力,延缓水流经鳃表面的时间,从而有利于水分子和其他离子的吸附。尼罗罗非鱼的鳃丝表面凹凸不平,很难观察到粘液细胞,与大多数淡水鱼类相似,但有一些表皮细胞向外突出,据王志余和董双林[4]推测,这是尚未开口的粘液细胞,当在不良环境刺激下,其中游离表面破裂,可在短时间内排放出大量粘液,以保护鳃丝。另外,黄鳍鲷鳃丝表面的氯细胞数量较多,而尼罗罗非鱼鳃丝表面基本上未观察到有氯细胞,这可能表明尼罗罗非鱼在渗透能力和离子运输能力方面与黄鳍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黄鳍鲷生活于海水或咸淡水的栖息环境,鳃丝结构的这些细微差异可能与其对不同盐度环境生活的长期演变相关。需要其具有较强的离子代谢能力,以维持鱼体内的渗透压平衡。
(3)黄鳍鲷和尼罗罗非鱼2种鱼的鳃小片也与其他硬骨鱼类鳃小片一样,具有相类似的超微结构。由表1可以看到,这2种鱼类鳃小片形状的主要区别在鳃丝的中部。两者的高宽比值显示出,若2种鱼类鳃小片的宽度相同的话,则黄鳍鲷鳃小片的高度仅为尼罗罗非鱼的0.53倍。这意味着黄鳍鲷鳃小片对水的阻力要比尼罗罗非鱼的小得多。从保证鱼类机体摄氧的角度来看,黄鳍鲷的鳃小片主要不是通过高度方向而是通过宽度方向来扩展鱼体所需的呼吸面积。鳃小片变厚使气体扩散距离变大,这使得呼吸摄氧效率变低。比较多种幼鱼的耗氧率发现,海水鱼苗的耗氧率一般比较高。依叶弈佐[12]的试验结果,几种淡水养殖鱼类的窒息点为0.11~0.88 mg·L-1,张中英等[13]测得尼罗罗非鱼的窒息点为0.07~0.23 mg·L-1,李加儿等[14]测得黄鳍鲷窒息点为0.927~1.97 mg·L-1。这表明黄鳍鲷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消耗相对较多。因此,在海水人工育苗、养殖及活鱼运输时,确定放养或装运密度,不能照搬淡水鱼的做法。
尼罗罗非鱼 篇3
使用来自东南亚的两个案例,研究分析了尼罗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的生产、环境影响和经济最优化。对整个泰国的这些数据进行了推测,并使用多标准评价( MCE) 方法,基于养殖场址的选择进行了区域规模的结果分析。针对清莱府的罗非鱼单一养殖、尖竹汶府的南美白对虾单一养殖以及春武里府的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 IMTA) 进行了养殖场规模的模拟。这3 个府2012年合计养殖生产17 500 t罗非鱼,大部分出口到北美和欧洲。针对泰国水产养殖业开发的这些模型连同经济指标,为产量高于美国和欧盟两者之和的、对全球水产养殖作出重要贡献的泰国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养殖业作了一个概述,并探索了可供全球地区层级和国家层级应当吸取的一些教训。
(《Aquaculture》Vol.447)
尼罗罗非鱼 篇4
巴西的水产养殖业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全球水产养殖业中,人们通常会使用不同等级的抗菌素来对抗由各种细菌性病原体所引起的传染病,这些抗菌素也被用作生长促进剂。然而,它们的频繁使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细菌抗药性。本研究开发并验证了一种可同时评估尼罗罗非鱼肌肉中12 种不同抗菌素( 氯霉素、氟苯尼考、氧四环素、四环素、金霉素、磺胺地索辛、磺胺噻唑、磺胺甲嘧啶、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沙氟沙星) 的方法,介绍了在氟苯尼考的阴性模式和其它抗菌素的阳性模式中使用科帕奇滤芯进行超滤作用,以及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技术三重四级杆质谱( 安捷伦6 430,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 的一种快速测定方法的开发。开发的分析方法成功地运用在了巴西圣保罗州最重要的水产养殖地区的4 个养鱼场采集的36 个鱼品样本中。( 《Aquaculture》Vol.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