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

2024-07-03

双一流(精选9篇)

双一流 篇1

“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强国不但包含规模、质量、结构、投入以及观念等多重评价指标,还应该包括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分量。学科是构成大学的基本元素,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石。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双一流”建设作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家战略和重要议题,并将一流学科建设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切入口。那么,什么是一流学科?针对“双一流”建设我们应该采取何种策略?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一流学科建设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应该是一流学科建设。通常认为世界一流学科应该是大学通过长期的办学而逐步形成的、对其他大学而言具有比较优势、社会公认度与美誉度极高的学科。学科不仅仅是系统的知识体系,还是一个以院系建制为依托的实体组织,具有自己的运转机制与力量配置等组织要素。可见,一流学科建设应该包含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以及学科组织知识生产力的建设两个方面。目前没有对世界一流学科的学术体系进行精细化的评价标准,我们只能根据学科组织的基本要素来揭示世界一流学科的基本特征。

(一)学术队伍:顶尖的学术带头人与高水平的学术团队相互支撑

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来自于人的创造能力,因此,学科发展水平取决于学科队伍的水平,一流的学术队伍是一流学科的基础性资源,也是核心资源。学术队伍是个体与团体的统一,其中的个体就是学术带头人,团体就是学术梯队。前者是学术团队的核心与“旗舰”,具有一流的学术造诣与超强的团队组织能力,可以前瞻性地绘制学科发展蓝图,能够敏锐地洞察学科前沿与热点,带领学术团队抢占学术制高点。不过,单打独斗的学术模式已经被大科学时代的团队科研模式所取代,学术团队是学科的中坚力量,对学术带头人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是学科发展蓝图的实现者。“如果说一流的学术团队能够为学科的发展营造一片‘高原’,那么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将会借助其团队优势打造一座学科‘高峰’。”[1]如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146名常驻研究人员中有“杰出学者1人、高级学者80人、高级研究员4人、研究员61人……在这些学者中,有105人是美国各类院士和各类奖章的获得者”[2]。由于学术团队中“高峰”与“高原”相互支撑,才使胡佛研究所的公共政策学科仅次于哈佛大学名列世界第二位。可见,世界一流的学科必然拥有国际一流的学术带头人以及一流的学术团队。

(二)物质保障:充足的学术经费与先进的科研设备彼此协调

从全球范围,拥有一流学科的高校不仅仅是高素质人才培养、聚集以及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更是一流科学研究的基地。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学科组织运行的过程,也是学科带头人带领整个学术团队,围绕某一研究方向进行知识生产、传播、融合与应用的过程。科学研究是一种智力探险活动,人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原动力,同时,科学研究要有实验原料的消耗以及进行实验的场所、高性能的仪器设备等必要条件。科学研究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经费的多寡以及研究设备的先进水平,可以说,充足的经费、先进的仪器设备、现代化的信息保障是科学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组织运行、学科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保证,也是一流学科实力与水平的外显形式之一。

哈佛大学的医学学科在全球排名前三,该学科涵盖的医学院和公共健康学院所获得的科研经费占哈佛大学全部科研经费的1/3左右,1998—2008年的10余年来,该学科获得美国联邦政府的科研经费总数占哈佛大学所获经费总数的70%以上[3]。依靠充足的经费支持,哈佛大学的医学学科拥有一流的科研队伍与一流的科研设备,学科水平自然也就傲视群雄了。

(三)运行机制:开放有序的动力机制与协同竞争的创新机制相得益彰

一流学科的核心是一流的学科知识。17、18世纪以后,学科知识依赖社会建制与社会运作而逐渐形成了学术共同体、学科组织机构、行政管理机制等,从而使学科获得了学术组织性与行政合法性。而学科组织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方式,即学科组织的运行效率反映了学科组织成员的智慧与力量,良好的学科组织运行机制可以使单个学者凝聚成协同整体,促进学科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从而提升学科要素投入的效率与效益。

在知识剧增的时代,单一的学科知识很难对日益复杂的问题做出完满的回答,必须建立开放的学科组织运行机制,使学科知识高度交叉与融合。并且,这种开放性运行机制并不是无序的,而是针对资源状况进行优化配置的学科知识创新。同时,在开放性的学科组织之内,不同学科之间还形成彼此既独立又联合、既竞争又协同的关系。一流学科必然有高效率的学科组织运行机制。

(四)社会贡献:卓著的学术成果产出与突出的人才培养质量

学术成果是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因此,一流学科建设必须以产出一流的学术成果为指向和标识。一流学科存在于大学之中,而大学的重要职能是人才培养,学生培养质量也是评价一流学科的重要标识之一。

学术产出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了学科的学术声誉。学科的学术声誉反映了学科组织内的学术生态、学科制度、学术规范、学术传统以及学术质量等,一流学科学术生态的主要特点是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居于核心地位,一流的学术质量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如爱因斯坦、约翰·纳什、图灵等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数学及计算机等学科创造了一流的学术生态与传统,赢得了一流的学科声誉。

二、“双一流”建设的作用机制

世界高等教育的经验表明,一流大学必然有合理的学科结构并拥有若干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流学科。因此,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推动力。

(一)一流大学通过一流学科而提升美誉度

良好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是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大学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取决于学科水平,取决于大学所拥有的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名声远扬就是因为他们的学科水平卓尔不群,或是一些学科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而享誉世界。如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工程学科因为成就了世界闻名的“硅谷”而名声远扬,建校不到100年就成为世界前十强的大学;而耶鲁大学则借助其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法律、公共政策、艺术等学科而成为一流大学。可见,特色型、高水平的一流学科是大学身份水平的标识,也是大学竞争优势的彰显,是大学赢得社会的信任与赞美的关键性因素。

(二)一流学科的“优势积累效应”可以吸引优秀师资与生源使大学形成持久竞争力

学科水平的提升要靠人的智慧性劳动来实现,大学是否卓越关键在教师。因此,没有一流师资就没有一流大学,人才是大学最宝贵的资源,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同时,大学的学术需要薪火相传、不断发展,才能有一流大学的长盛不衰,“大学要实现卓越,第一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拥有众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4]。中科院通过对20世纪全球诺贝尔奖获奖者最多的20家科研机构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机构“长期以来丰厚的知识积累和学术环境是吸引和产生科学精英人选和核心学术的主要原因”[5]。一流学科拥有的高水平学科平台可以形成人才的集聚效应,使群体之间形成良好的知识互动与转移机制,有助于创造性成果的产出,实现学者与学术的共同进步,这定会对高水平、高素质生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年轻人在选择大学的时候首先会选择那些学科排名居前、社会声誉高的大学。一言以蔽之,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之间是互为支撑、互为促进的关系。

(三)一流学科通过对人才与知识的增值来有效推动大学声誉的再生产

大学并非经济部门,而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它的生产过程可以使人才与知识增值,从而获得社会美誉度以及资金支持,而一所大学良好的声誉会吸引更多的财力、物力以及优秀人才来维持与发展它的声誉,进一步扩大人才与知识增值的“可能性边缘”。因此,声誉是一种“被简化了的社会身份识别机制,它……对活动中的主体或者潜在的主体产生激励和惩罚效应”[6]。声誉又是一个整体概念,很难对其所有内涵进行精确测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为社会提供人才与知识的质量与数量,而一流学科具有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双重优势。美国学者沃克温(Volkwein,1992)研究发现,影响大学声誉的多个要素中学科水平因素最为显著;而麦克居里(McGuire,1998)利用Cobb—Douglas函数对全球排名前40位的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声誉生产效率进行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学科水平是大学最具效率的声誉生产方式[7]。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办学规模都不到1万人,但是其开设的学科专业产生了一流的学术成果,培养了顶尖的学术人才,为学校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成为“袖珍型”的世界一流大学。

(四)一流学科的标杆作用带动其他学科发展,从而提升大学的整体水平

学校整体学科实力都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才是真正的一流大学。然而,由于大学竞争性发展的现实使得每所大学都存在办学资源不足的状况,一所大学不可能同时在所有学科领域中都具有竞争优势,因而也就决定了每所大学在进行一流学科的建设中要考虑时间差序和程度差异。就我国目前的现实来看,重点建设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大学都是先遴选几个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进行重点投入,使之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而形成一流的竞争优势,并逐步带动学校其他学科水平的提升,使一流学科建设形成“点—线—面”的成长过程。在一所大学中,一旦有一个学科成了一流学科,那么,其他学科就会借鉴它的发展经验,同时,一流学科建设也是淘汰薄弱学科、优化学科结构的过程。另外,借助一流学科的辐射作用以及优质的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学术资源,有利于消除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

三、“双一流”建设的行动框架构想

“双一流”既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发展概念,任何学科或大学只有通过不断完善与发展才能一直保持一流地位,否则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挤出一流的行列。可见,“双一流”建设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行为,必须经过持续不懈努力和坚持才能实现。

(一)创新人才聚集与成长机制,吸纳青年学术领军人才

“双一流”建设包括学科方向凝练、人才聚集与成长、学科平台优化、科研能力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提升等诸多领域,这些项目的实施必然会涉及大学、政府、社会与市场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因此,“双一流”建设应该有一个整体性的体制,使不同职能部门、院系和学科之间能够形成稳定而坚定的合作。既要明确领导责任和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机制,又要创新人才聚集和成长机制,提升学术活力,在人才发展机制体制上更加科学高效,人才评价、流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杰出人才尤其是青年杰出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资源,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学领域科学家科研成就最佳的年龄是25—45岁,峰值为37岁[8]。因此,“双一流”建设应将引进和培养青年学术领军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对学术实力与潜力雄厚的青年人才要加大资助力度;加强与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培养他们开阔的国际视野、一流的创新能力,形成梯队性的学术队伍结构。

(二)建立开放有序的学科融通机制,形成互相支撑的一流学科群

科学发展与知识分化催生了学科,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不断膨胀,知识出现了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化的双重趋势,现代学科开始由离散状态向集约方向演变而形成了交叉、融合的网状结构。因此,“知识生产方式已经从基于学科逻辑的‘模式I’转向了跨学科的‘模式Ⅱ’”[9]。尽管大学的不同学科因为研究对象的差异而形成彼此之间的界限,不过这是可以融通的非刚性边界,彼此之间存有某种共生互促的关系,通过资源竞争,不少学科不但可以获得资源,还可以从竞争对手那里吸取发展经验教训,促进自己的成长。基于此,大学内部一些联系密切、互动性强的学科就会逐步消解彼此界限而形成学科集群。学科群从组织上顺应了知识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了学科的融通,成为一流学科建设的有效模式。

从战略角度来看,“双一流”建设应该根据学科的内在关联性与优势互补的原则,让一流学科或优势明显的学科与其他的基础性学科、辅助性学科、新兴边缘学科等共同形成“大学科群”,实现不同学科的融通、协同与创新,使学科的“集群效应”与“共振效应”得到彰显,构建“双一流”建设的良好学科生态。在这一生态体系中,不同学科可以互相支撑、补充与融合,不但可以提升一流学科建设的水平与速度,还可以形成学科发展的带动机制,构建“双一流”建设的整体优化路径,实现学科与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水平

“双一流”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做出的战略性决策。在已经到来的知识社会中,科学研究也不能只关注知识本身,而应该同时关注应用研究。当前世界大多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如哈佛的空间物理学、康奈尔的农学等都在应用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知识的转化需要在实验室与社会市场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表明,很多处于发展“高原期”的传统学科借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就会重新焕发生机,站在学科方阵的前列,甚至还可以成为新兴的学科领域。因此,“双一流”建设应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与科研机构、企业建立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使“双一流”建设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拓宽资源整合的范围,拓展研究视阈,激发创新活力,才能使大学与学科的优势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四)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取向,以培养一流人才作为首要目标

高等学校的职能从单一的教学向科研、社会服务等多元职能演进,表面上看是高等学校的学科功能出现了分化,而实质上是人才培养方式的变化。《方案》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要目标,因此,“双一流”建设必须以培养一流人才作为首要目标。事实上,“211工程”“985工程”以及“2011工程”都是紧紧围绕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两大核心任务来展开的[10]。“学科乃是集教学、研究等活动和师资与其他条件为一体的育人平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但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以‘育人为本’。”[11]这说明学科建设与立德树人是同步的。因此,“双一流”建设既要充分挖掘既有优势学科在育人科研中的积极因素,增强制度供给激励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同时,又要消除学科之间的隔离,加强学科之间的配合与融通,形成多学科综合育人的“合力”,凸显“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理念,保证“双一流”建设的可持续性。

摘要: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一流学科具有顶尖级的学术带头人与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充足的学术经费与先进的科研设备,开放有序的动力机制与协同竞争的创新机制,以及卓著的学术成果产出与突出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学科可以提升大学的美誉度;通过吸引优秀师资与生源使大学形成持续竞争力;可以有效推动大学声誉的再生产;可以带动其他学科发展,从而提升大学的整体水平。“双一流”建设需要创新人才聚集与成长机制,吸纳青年学术领军人才;建立开放有序的学科融通机制,形成互相支撑的一流学科群;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取向,以培养一流人才作为首要目标。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学科建设,特征与内涵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武建鑫.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中国高教研究,2016,(1):65—73.

[2]陈英霞,刘昊.美国一流高校智库人员配置与管理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4,(2):66—71.

[3]张伟.哈佛大学科研经费及其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2,(1):113—118.

[4][摩洛哥]贾米尔·萨米.世界一流大学:挑战与途径[M].孙薇,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6.

[5]罗青兰,等.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4):84—87.

[6]洪名勇,钱龙.声誉机制、契约选择与农地流转口头契约自我履约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1):34—43.

[7]马陆亭.大学声誉的生产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1994,(4):21—26.

[8]王通讯.人才成长的八大规律[J].社会观察,2006,(3):14—15.

[9]尹宁伟.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重庆高教研究,2015,(2):22—27.

[10]王洪才.“双一流”建设的重心在学科[J].重庆高教研究,2016,(1):7—11.

[11]龚克.素质教育知与行[J].中国高教研究,2015,(5):7—8.

双一流 篇2

2022年双一流大学名单

学校名称(按学校代码排序)

学科

北京大学:

(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清华大学:

(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北京交通大学:

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应用经济学

外交学院:

政治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学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南开大学:

应用经济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

山西大学:

哲学、物理学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

辽宁大学:

应用经济学

大连理工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北大学:

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吉林大学: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延边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畜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林学

复旦大学:

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

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

机械工程

南京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东南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

浙江大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学

安徽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厦门大学:

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州大学:

化学

南昌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临床医学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水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郑州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

河南大学:

生物学

武汉大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

湘潭大学:

数学

湖南大学:

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中南大学: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中山大学: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暨南大学:

药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华南农业大学:

作物学

广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

海南大学:

作物学

广西大学:

土木工程

四川大学: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西南大学:

教育学、生物学

西南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贵州大学:

植物保护

云南大学:

民族学、生态学

西藏大学:

生态学

西北大学:

考古学、地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畜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兰州大学: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青海大学:

生态学

宁夏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石河子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宁波大学:

力学

南方科技大学:

数学

上海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海军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空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算双一流大学吗?

双一流大学包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从国家提出双一流大学建设出发点来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算双一流大学,如果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不算双一流大学的话,那么双一流大学建设那就只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显然是不妥的,也与国家的出发点相违背。

之所以有人认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不是双一流,主要在于他们只注重了双一流中的“双”字,认为某一所大学必须是世界一流大学而且有一流学科建设才认为是双一流大学,而没有从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考虑,这是不是有点不妥。

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是如何认定的?

答:建设范围的确定坚持《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原则与条件,根据首轮建设实际成效,以及各方面意见,经专家咨询,确定了“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认定原则。一是不作大进大出的调整。首轮“双一流”建设整体布局已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基本体系,保持建设范围的总体稳定,有利于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保持定力、持续投入、汇聚力量、沉淀成果,持续发挥支撑一流大学体系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需求引导下的布局调整。“双一流”建设在国家重点急需的领域和方向上,在服务国家科技自强方面仍有补强空间。第二轮建设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作为指引调整建设学科的指南,对拟建设学科的匹配度、水平和发展质量等进行综合考查,尤其是加大基础学科、理工农医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三是鼓励建设高校主动对接需求、优化学科建设口径。允许个别建设学科所属建设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优势、目标定位,以及服务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需求情况提出申请,经专家委员会审议咨询、三部委报国务院批准后作出调整。调整后,原学科不再列入建设名单。

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怎样考虑的?

答: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所有中国高校的自觉追求和行动目标,要有世界一流的视野和格局。“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应当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为什么公布名单中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建设学科?

答:落实《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阶段目标,《若干意见》改革任务之一是扩大建设自主权,推动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建设高校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为若干高校冲入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为稳妥开展自主权扩大的工作,三部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先行赋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学科建设自主权。两校深入实施“两校一市”综合改革以来,获得中央及地方巨大的资源政策投入,改革基础好,综合各方评价首轮建设成效突出,两校率先深化改革、早日登顶世界一流能够起到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放权的主要考虑:一是两校学科建设可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优化;二是对两校实行目标管理,权责匹配,强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领域方向,明确冲顶世界一流的阶段性梯次目标、标志性成果及时间节点;三是两校要建立适应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编制完成建设自主权扩大整体方案后,自行公布建设学科。

赋予部分高校建设自主权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扩大部分高校学科建设自主权重点是分类推动建设高校建设体系优化和内部治理体系改革,目标是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打造自立自强战略科技人才第一方阵,激发原始创新和关键领域突破。是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要看理念和内涵,要看特色和贡献,要看口碑和影响力,关键要看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带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任务还很艰巨,虽然实现了首轮阶段性目标,但距离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都需要在建设和改革上坚持久久为功。扩大学科建设自主权在本质上是压任务、担责任,为的是更好地激发高校的建设活力,而不是给高校分层,也不是贴标签。三部委将在后续建设中,陆续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的权限。

双一流大学,如箭在弦 篇3

文/杨超 钟章队

中国在变化,世界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现在的学生已不同以往,你们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获取知识的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繁杂多元的社会思潮、单一和带有功利色彩的应试教育,给年轻一代的社会观念、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这对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近年来的高考改革、大学评估改革,尤其是2015年年底提出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均对中国教育作出了深刻反思和改变。面对这些变化,你们是否也有所改变来适应高校对学生的新要求呢?

★充满“激情般的好奇”

现在的学生,聪明、视野开阔、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科研创新的动力却明显不足。创新动力不足,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科研的兴趣与好奇心不足。“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爱因斯坦的话,我们耳熟能详。10年前,4位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清华理学院与清华学生座谈,当问到什么是科学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获奖者们没有选择基础扎实、数学好,甚至没有选择勤奋、努力,而是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兴趣与好奇心。

很多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都基于一个重要思路的提出,我们常说,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而发现问题的过程,正是一个基于浓厚兴趣与强烈好奇心,基于持久观察与思考的过程。这一点,目前中国学生普遍缺乏,这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中,中国学生普遍缺少的是好奇心、想象力与批判思维。好奇心往往随着学业的增长而衰减,小孩子最喜欢问问题、最有好奇心;小学生要差一些;中学生更差一些;大学生上课一般很少主动提问题;到研究生阶段,往往需要老师点名逼迫他们回答问题。事实上,求知欲与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平时多思考问题,多问一些“好的问题”,慢慢就会“独具慧眼”,能提出超出—般人想象力的问题。

★避免“功利主义”

大家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以下问题:在学习时总喜欢先问“有用”“无用”。比如在做某道题时喜欢问这道题高考会考吗?选课前喜欢问这课有什么用,对高考和今后工作有帮助吗?如果说兴趣与想象力的缺乏已经成为限制一流人才“冒”出来的主要因素,那么,“短视”与“功利”则成为进一步阻碍人才成长的重要原因。

当然,“功利主义”并不仅仅存在学生当中,我们就是身处一个短期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中,中国教育亦是如此。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当他同已经毕业10年、20年、30年的校友交谈时,他们对大学时期所上的课的评价与在校生截然不同,令他们感到遗憾的是当时学的所谓有用的课在后来变得如此无用,而后悔当时没有更多地去学那些看上去“无用”,但后来实际上很有用的课,比如一些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这种不同反馈的反差正是当前教育领域“短期功利主义”的例证。

“双一流”大学的建立正是要摈弃以往“功利主义”的教学评估模式,弱化“211工程”“985工程”概念,这是对高校的要求,更是对学生的要求。今后的高校招生将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虽然并不是采用加分的方式,但我们所倡导的素质均要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内容。

“双一流”大学报考指南

文/陈晓琼

“双一流”大学的建立有两个方面与以往不同:一是打破了“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壁垒,为全国不同类型的高校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二是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明确了高校差别化发展导向,鼓励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而且“双一流”大学并不是像“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那样是固定的,会定期审核,重新评定,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流动的称谓。面对如此“与众不同”的“双一流”大学,我们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重新衡量专业标准

专业评价和大学评价并没有根本的不同,都可以从声誉、资源、师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几个维度去展开。但是专业数量有数百个之多,由于数据统计和工作量的关系,可靠的分专业的排名目前还比较少,而考生最为关心的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更是很少在排名中得到体现,并且就业率并不能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专业对口情况、薪资水平、就业满意度等,所以也就很难从就业角度来对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进行比较和选优。

因此,我们选择“双一流”大学的重点专业算是选择专业的一条新标准。“双一流”大学的重点学科是教育部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重点学科的遴选非常严格,考察的重点是学术队伍和科研成果,能够入选重点学科的都是在该学科学术水平最高的机构,因此可称之为“一流专业”,也是今后就业的一大保障。

★专业优先原则

“双一流”大学评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是以学科为基础,鼓励特色发展,因此择校过程中选择一个特色专业就显得更为重要。考生需要在充分了解自己性格、兴趣、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着眼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来选择专业,并且要选择高校的重点专业。

比如,同样都是交通类高校,可能就业行业方向完全不—样。

“双一流大学”,不仅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塑造万物,大学建设也—样。当国内环境全面赶上国际水平了,一流大学建设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目前在国内“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上还存在很本质的问题,国外的大学迎合的是学科的潮流,而国内的大学迎合的是政府的导向。而且国内的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把大学当成一个职业培训学校,而不是当成求知的地方;美国的大学,尤其是优秀的大学,还是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有很强的求知欲望的,这个欲望比较单纯,和物质需求脱钩。再者国内的绝大部分教授把大学的职位仅仅当成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没有研究的传统和热情,没有激发学生思维和探索的方法;而美国优秀的大学里,对研究和引导学生充满热情的书呆子教授,也是有一定比例的。

nlc202309050053

经费支出上,2015年国内只有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这四所大学年度经费超过百亿元,并且“985”“211”高校拿走了所有经费当中的70%;而在美国,早在2005年就已经有学校超百亿科研经费了,并且经费来源很大—部分都是社会企业或个人捐赠,具有相当好的良性循环与竞争。

我眼中的北大和牛津

文/程cici

我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希望能从北大和牛津给我感受不同之处来谈谈国内目前的“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些不同。

高考制度让很多有才华却不是全才的人未能获得与其能力相对应的教育。而以金钱来衡量成就的社会又会再埋没一批有才华却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在我看来,北大从未赶上过世界一流学校,但不可否认的是北大一直在努力追赶。诚然北大现在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他始终在努力为自己的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

中美顶尖大学的差距在哪里?

文/杜少雷

我毕业于美国的伯克利EECS(EleGical Engineenng and Computer Science)和Math,曾到清华电子系交换了—学期。我将以清华大学和伯克利的工科教育为例从两个方面来谈谈中美顶尖大学的异同。

★学术——工程师or科学家

在教学目标上,伯克利和清华对本科生的要求就不相同。伯克利培养的目标似乎是能做出东西的工程师,而清华则是动笔演算的“科学家”。在理论方面,清华讲的东西要多于伯克利所讲的,但是在动手方面,则不如伯克利锻炼得多。可以说伯克利与清华的教授教学理念的顺序是相反的,伯克利先告诉你这门课的应用,并让你实际动手做出来,你若有兴趣则可以继续更深层次学习其理论和数学基础,而清华则是先讲数学基础,再讲理论,最后才提到应用。不过听说近几年一直在教改,要把专业课提前,这或许就是在朝着伯克利的方向改进吧。

★管理——管得多or管得少

美国大学的自由是出了名的,从选专业、选课到选advisor都很自由,而国内在方方面面管得更细,更严格。

A.专业志愿

很多人都在说美国选专业有多么多么自由,每个人似乎都选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专业。然而事实上,这一点只对美国上层家庭成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专业基本上就是市场导向。在伯克利,很多文理学院的人挤破了脑袋想进HASS商学院,在伯克利和MIT的工程学院,学CS的人是最多的,而目前CS是最好找工作同时赚得很多的专业。

在清华,每年输出的各专业毕业生基本符合计划需求,而不是市场需求。这样对国家来说或许更有利一些,然而对个体并不有利。首先,很多专业并不好找工作。第二,有些学生确实不适合所读专业。可喜的是清华转专业已经越来越容易了。

B.辅导员vs.Advisor

从功能E来说,advisor对于学生提供的服务仅是辅导员的一个子集。仅仅只有选课时候提供点建议,然后经常会发邮件提供实习、实验室招人等信息。清华的辅导员则除了选课、提供信息外,更有党建、生活学习、情感交流等更多的项目。更重要的区别是,学生要主动找advisor寻求帮助,而辅导员有事会主动来找你交流。

“双一流大学”“211”“985”之殇的遮羞布

上个世纪末,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之下,我国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经费投入、科研支撑、政策支持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和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差距迅速缩小。—部分大学和学科经过近20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步入或者接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行列。在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中,北大清华都进入了全球50强,分别位列第42和47名;在英国Qs教育集团2015年最新“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大陆有58所大学入选全球顶尖学科前400名,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157所大学入选。其中有7所大学的5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名。

在劈波斩浪20年后发展起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其发展该如何深化?水平如何提高?高校特色如何彰显?国人翘首以待。北大清华之间曾有这样一个调侃:清华大学距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答日:出西门往南走100米即是(北大)。同样清华大学也以这样的—个调侃肯定自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心和实力。“双一流”蓝图与愿景对于打破目前部分名校在招生与就业中的“垄断”,推动高校实力与特色发展都大有裨益。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背后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和举棋不定。没有任何4-国家,像中国这样,对高等教育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若干年前的“国家重点大学”名单,20年前的“211工程”“985工程”大学名单,到如今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趋向。“211工程”“985工程”提出的宗旨即是为了建设面向世界的一流高校和学科。在这样的决心和愿景下,国家开始对高校办学严把质量关,先后将39所高校列入“985工程”,将112所高校纳入“211工程”之列。此后将大门紧闭,不再接纳新成员。这一举动说明了一流高校的建设绝非“你有我有,大家全都有”这种撒胡椒粉式的高校建设。而今再次推出“双一流”建设用意何在?双一流的推出岂不是在否定当初“985工程”“211工程”的定位?

就在一年前,一场关于“985”“211”的存废之争令舆论哗然。这场争论绝非空穴来风,或许是官方试探民众口风与态度的一场实验。之后教育部辟谣,不存在废除之说。今天的“双一流”也经历了类似一幕:前不久网络世界流出一张“双一流”高校名单,教育部随后否认。真真假假中,走入我们眼中的“双一流”建设有太多的“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影子,以至于我们不禁要恍惚一阵,有了旨在建设一流的“985工程”的存在,“双一流”还有必要吗?又或者“双一流”是另一种存在形式的“985工程”?

“985工程”“211工程”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推动我国的科研创新水平与科研转化成果等功不可没,而且至今仍是高等教育中一面鲜明的旗帜。当然,它们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就业市场中的非“985”“211”歧视,如非“985”“211”难以获得科研经费,创新动力与积极性受挫等。高等教育建设方案从来都不缺乏,真正缺乏的是我们对既有方案的执行力。如果真要建设“双一流”,在既有的“985工程”“211工程”基础上即可继续开展,何必再开一道口,另起炉灶?

双一流 篇4

林蕙青强调了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全面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梳理了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她指出,各校在编制“十三五”规划过程中,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发展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为主题,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把握时代特征,结合学校实际,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办学水平,力争在未来5年实现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她强调,必须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在规划中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力推进开放办学,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升大学治理水平。并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与各项改革方案的衔接,加强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建设,形成实施规划的合力。

林蕙青指出,要把握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从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她强调,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各高校要大力发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2022双一流师范大学名单 篇5

根据2022双一流大学排名榜单来看,排名最高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这两所985、211层次的师范大学;除此之外纯211师范大学中排名最高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最靠后的则是首都师范大学这所双非(非985、211)师范大学。不过整体来看,这9所双一流师范大学排名均位于全国前100,都是实力强劲,值得报考的高校。

北京师范大学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京港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

211和双一流有什么区别

一、211高校名单确定已有近,这两项工程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非985/211高校发展很快,但是受制于“非重点”的标签,学校办学实力并不被考生和家长认可,很多地方和大学对此多有不满。而“双一流”是一个动态建设过程,且并不设终身制,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普通高校也有机会翻盘。

二、211侧重对大学的评定,“双一流”侧重对学科的评定

无论是985还是211,都是基于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整体评价。尽管之前也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评定,但社会对一所大学的整体认知,还是只看“牌子”不看学科专业。

而双一流,则是先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再在此基础上选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就是说,先看一所大学有没有很强的学科(专业),再主要根据学科综合实力来评定一所大学的强弱。

2022女生适合学什么专业

1.学前教育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2.财务管理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

3.心理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4.广告设计专业

本专业注重电脑广告设计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对广告传播效果分析能力以及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市场调查与营销的能力的培养。

5.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新闻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运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新闻事业的管理等。

6.汉语言文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7.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本专业学生要在自由平等关爱的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学及其它社会学科的文化基础,学好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8.播音主持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般主持播音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多种语言艺术表达技巧,能够在各级各类电视台、电台、广告公司、教育、旅游、电信等单位从事语言艺术工作的人才。

9.护理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护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护理理念和自我发展潜力,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10.语言类

双一流 篇6

为何一份造假名单可以席卷网络?这还要从我们终将逝去的“985”“211”说起。前段时间,教育部正式宣布,关于“985”“211”的政策文件均已废止。而此前,这6个简单的数字,在人们心目中早已和“名校身份证”“名企敲门砖”“名人聚集处”画上了等号。所以,当它们即将走出历史舞台,习惯了以此为依据来评定学校实力的人们,只剩下“拔剑四顾心茫然”。

随着“985”“211”的谢幕,“双一流”新格局开始了。那么,“双一流”之后,考生们又该以什么标准择校呢?

·七嘴八舌·

老师A:清华大学就算改名叫五道口男子职业技术再教育学院,它也还是国内的top。

学生B:别扯那些没用的,就说给不给装空调。

路人C:这就好比是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

单位D:我们这次招聘会优先录取原“985”高校的毕业生,当然,原“211”高校的毕业生也会有机会。

……

“国家队”依旧值得你拥有

——原“985”“211”高校

经过多年的重点建设,原“985”“211”高校享受了很多的好待遇,当一切重头再来,从各方面来看,它们都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支持计划中占尽先机。所以,学生在择校时,它们依旧值得考虑。

·河南·

河南省往常因仅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高校为人诟病。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河南省公布了相关方案,并豪砸31亿元打造一流学科。从该方案公布的一期名单中可以看出,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普通高校有更多的机会竞争“双一流”,但郑州大学还是毫无悬念地成了大赢家。在首批入围的17所高校中,郑州大学占据了35个重点培养学科的9席。

·内蒙古·

内蒙古也仅拥有一所“211”高校——内蒙古大学。该自治区曾提出要建设4—6所国内一流高校的目标,并专门提到要重点支持内蒙古大学率先进入“国内一流”,争取早日进入“世界一流”。

·上海·

即便是在强校扎堆的上海,“985”“211”高校也是大赢家。上海提出了“高峰高原”学科计划,在未来三年预计投入36亿元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在其中的I类高峰学科名单中,仅有5个学科来自非“211”高校。

·广东·

在广东省2015年公布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中,省内4所“211”高校全部被列入重点建设高校之列,而非“211”高校仅有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入选。

·武汉·

近日,武汉市通过《关于实施“十大计划”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的意见(草案)》(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支持在汉高等学校将测绘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作物学、理论经济学等优势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

选择一匹“黑马”杀出重围

——具备优势学科的高校

美国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崛起归根于它们在学科选择和学科建设上另辟蹊径,别具一格。所以,占有学科优势的高校很可能会成为“双一流”中的“黑马”,在择校时,有优势学科的“黑马”型院校也是准大学生们很好的选择。

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面对诸国对于我们那片蓝色领海下的石油资源的觊觎,“981号”的出现给了我们强有力的信心和方向,而西南石油大学就参与了“981号”的研发。该校的石油与天然气学科稳居全国前列,且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连续两年超过4亿元,排在众多高校的前列。

此外,还有一些拥有行业背景特色学科的高校,如西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昆明理工大学的冶金工程、云南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四川音乐学院的音乐与舞蹈学等,在“双一流”的背景下,它们很可能会借助自己的优势学科“突围”,成为一匹匹“黑马”。

民间高手

燕山大学:我是“土鸡店”的王者

在强手如云、工科必备的“土鸡店”(土木、机械、电气)摘得机械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殊荣,燕山大学作为一所以机械见长、符合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高校,此次相当有希望冲击“双一流”。

首都师范大学:最接近“双一流”的社科类高校

从近年来的学科评估结果来看,首都师范大学的中国语言学、世界史超过了80分,获得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超过10项,培养出多名全国知名的院士。

南京工业大学:实力将证明一切

南京工业大学是国家首批“2011计划”高校之一,拿到了很多“985”高校都梦寐以求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化工领域,南京工业大学已跻身全国一流高校的行列,完全有机会冲击“双一流”。

昆明理工大学:彩云之南,心中的方向

作为云南地区最知名的工科大学,如果将其建设好,可以辐射整个东南亚,完全符合国家的战略意图。该校的冶金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4,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一应俱全。

河南理工大学:来自民族起源地的晨光

河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从矿业高校发展而来的工科高校,其在安全科学与工程上的造诣是相当值得肯定的,该学科排名位居全国第5,仅次于中国矿业大学、中科大、中南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这些全国一流大学。

竞争上岗,实力说话

——选学校,看名气不如看实力

学科高精尖是大学立足的方向所在,借助“双一流”的东风,会有更多的好大学冒出头来。下面,让我们一起盘点那些在“双一流”大潮中“时将待我”的高校吧。

十所高水平地方高校

苏州大学:该校的高被引学者数量在全国排名第23,与中南大学齐平,并超过了厦门大学。该校还在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榜上有名(大陆地区共有32所大学上榜)。

上海大学:取得的企业科研经费在所有地方高校中最高,达4.9亿元。

首都医科大学:论文发表数在非“211”高校中排在首位(11713篇)。在获得的科研经费排名中稳居非“211”高校前3名,同时还拿下了临床医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下面的3个二级重点学科,其临床医学的学科稳居全国第7名,国家三大奖拿到手痛,各项数据远超大部分独立的医科院校。

福州大学:FWCI指数为1.261,达到且高于全国38所“985”高校的论文质量的平均水准;成果转化收入8300万元成地方高校之最,排全国第5名。

南京医科大学:该校的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ESI学科数排名全国高校第41位、全省高校第4位。

其他5所:天津医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获得“红包”较多的高校

·陕西·

日前,陕西省公布了《陕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陕西省未来5年将按照优势学科A类、优势学科B类、特色学科、扶持学科4个层次,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和优势特色学科。

长安大学:获得了4.57亿元的企业科研经费,在西部地区排名最高。

西北工业大学:科研论文数量超过了1万篇,在国内排第25名。获得企业科研经费达3.97亿元,位居国内第21名。

·广东·

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分别与深圳、佛山、东莞市政府,南方科技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签署了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协议。目前,已明确的省市两级财政投入超过80亿元。

东莞理工学院:在未来5年内,东莞理工学院将投入35亿元用于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其中,省政府投入5亿元,东莞市财政投入15亿元,东莞理工学院自筹经费10亿元,社会投入5亿元。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获得省市两级共计60亿元的大手笔资金支持。

·北京·

未来5年,北京市将投入超50亿元巨资建设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首批获得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认定的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

·安徽·

自安徽省公布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之后,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先后入选。

除了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财经大学没有公布具体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其他6所大学目前公布的方案中都明确了巨额的建设经费,这6所大学得到的经费最低都有6亿元,相信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财经大学这两所大学所得的经费应该不会低于5亿元。安徽省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投入预计将超过70亿元,虽然与广东省还是无法相比,但是总体投入规模已经算非常庞大了,不禁让人非常期待安徽省这8大省属高校未来的发展。

安徽师范大学:该校和安徽大学同根同源,同是发展自原国立安徽大学,而且在很多基础研究方面,安徽师范大学在安徽省属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该校的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学、历史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学、音乐学、化学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双一流 篇7

从历史角度看,包括“双一流”建设在内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具有“后发外生型”的特点。与“先发内生型”国家的发展态势相比,“后发外生型”国家在发展路径上容易采取“追赶”业已进入现代化之列国家的策略和作法,所谓“追赶”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侧重于横向比较而忽视情境约束和特定问题导向。再从管理体制角度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集权型,或者说举国体制。虽然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一直致力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但是收效有限,至今仍没有摆脱行政权力过分集中的困境。“双一流”建设在较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国家行为,而不是学校完全自主的行为。综上所述,后发外生型、以他者为榜样(或者为对手)、追赶策略、举国体制共同构成了中国精英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制度背景。本研究拟从这种制度背景出发,采用制度分析的方法,研讨现实问题背后的制度原因、可能的误区及其应对措施。

一、追赶心态与学术发展轨迹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清末民初随着救亡图存开启的。由于延续千年之久的官僚体制,更是由于在推翻封建王朝和建立共和国时的特殊情形,建立了所谓的党国体制,即政党与国家融为一体,其表现形式是权力的高度集中。这个体制一直延续至今[1,2]。

中国近代史上“落后”与“挨打”的历史,以及为了扭转内弱外辱的局面,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目标时产生了追赶西方国家的心态和行为,这在历史上可以找到很多例证。最为典型的是毛泽东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上的讲话,他指出:“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被人看不起的、倒霉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这是一种责任。否则,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3]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领导人绘制了“赶英超美”的激进发展蓝图。但是,冒进的发展策略所带来的结果适得其反,经济不进反退。“文化大革命”更是让中国的经济走到了近乎崩溃的边缘。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先后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和全面实现小康作为发展目标,通过培育和发展市场,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逐渐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制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力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上面的简单历史回顾中,不难看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虽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保持着独立性,但是在经济基础领域则是不断追赶西方国家的历程。不论是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的普遍自卑心态还是当下日益表现出的自负心态,都是与追赶西方国家目标的实现程度密切相关的。追赶不仅是一种有意识的政策制定取向,也在无意之中变成了一种国民心态和社会合法性,辐射到包括学术在内的多个领域。

学术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前现代阶段,中国有自己独立而完整的学术体系,经史子集是中学的核心内容,科举制度是维系学术体系与社会系统之间联系的桥梁。西学东渐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的滥觞[4]。在西学东渐过程中,我们学习的对象先后是欧洲国家、日本和美国[5]。随着延续千余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教育系统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废书院,兴学堂,中学式微,西学勃兴,中国逐渐采纳了西方的学术制度,包括学校制度、学位制度、学科分类制度、学校组织形式等。

在中国学术系统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也决定着中国模仿和学习对象国的变化[6]。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与欧美国家分道扬镳,而与前苏联形成社会主义统一联盟。1952年院系调整,中国更是近乎完全照搬前苏联高等教育体制,将高校纳入计划经济体制加以管理。采取计划体制管理高等教育,是因为这种体制具有优越性,可以带来中国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发展,并且能够通过新的高等教育改造旧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让更多的工人、农民子弟有机会上大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在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也出现过大跃进时期。1957年全国有高等学校227所,1960年高校数激增到1289所[7]。1971—1975年北京大学规划:“要在5年内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一个世界上最先进、最革命的以文科为特点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8]。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不断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先是欧美,然后是前苏联,最后又回到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先贤们曾经倡导“上法三代,旁才泰西”,但是实际上“上法三代”只是一个说法,落在实处的则是“旁才泰西”,造成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保留[9]。

二、中国学术与世界一流的差距

要回答中国与世界一流之间的差距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有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个更为基础的问题。“世界一流”是一个工作术语,而不是一个学术术语。从学术角度看,“世界一流”的说法成立与否,因学科而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有着不同的属性,其横向可比性也是有差别的。一般而言,自然科学由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而表现出“进步性”的特点,推陈出新是其表现形式,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取代旧的研究成果,可以将学术研究做前沿与非前沿的区分,因此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研究水平,适合于做相互比较。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科学的学科排行活动就有意义,学科排名的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学科则更多地涉及一个特定社会的价值和文化系统。从空间角度看,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具有同质性,每一个社会形态都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的特殊性,社会和文化的多元性既是一个历史事实,也成为一种价值判断;再从历史角度看,任何社会和文化都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连续性,造成以社会和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具有恒久性的特征,经典作品被人们所重视,而经典作品往往也是古典作品。因此,对于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而言,所谓学术“前沿”和“过时”的说法不太成立。因而,难以对人文学科的学术水平做出简单明了的判断,学科排行仅有相对意义,见仁见智,共识度不是很高。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具有部分的可比性和部分的不可比性。学科的可比性既如此,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大学的可比性更是如此。

总之,无论是学科还是大学,只能是部分可比,部分不可比。在大学和学科部分可比和部分不可比的前提条件下,我们应该对“双一流”的提法有一个恰当的认识。具体讲,世界一流建设目标对于自然科学和理工类大学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人文学科和综合大学而言,现实指导意义就比较弱。

基于上述学科和大学属性特征基础,我们来探讨中国学术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准有多大的差距。在过去一些年,在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学术人员的努力下,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以学术论文发表作为衡量指标的学术产出有了很大提高,缩小了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甚至某些研究方向已经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一些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和《科学》这样权威的学术期刊上。学术论文数量是衡量学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衡量科学研究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原创性”,其中理论创新又是最高层次的学术创新。我们在这方面的学术发展水平如何呢?要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做专门系统的研究。

笔者从事教育研究工作,教育研究偏向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对于人文和社会学科来说,要去做国际比较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所在的大学正在进行以分类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将教学研究型教师作为重点岗位,要求各个二级院系寻找发展“对标”机构。这是一件难以操作的事情,有下面一些原因:首先,许多西方国家的学科建制与我国的学科建制不同,分权制国家往往没有一个国家统一和固定的学科建制,没有官方规定好的学科目录以及按此学科目录建立起来的招生和院系设置体系,更没有官方组织的学科评估及根据评估结果分配资源的情况。这造成很难找到与我们完全对应的学科建制,尤其是对应于二级学科的机构(学院一般是按照一级学科设置,院下面的系是按照二级学科设置)。其次,西方国家的学术系统建立在教授个人学术专长基础上,而教授的跨校流动性很强,所以各个大学学科发展的变动性也较强,不太像我们以机构设置为中心,有稳定的学科建制和学术梯队,有重点学科评估等内容。第三,作为学术制度的一个表现形式,西方学术体系重视学术的个体性和特质性,每一个学者都尽量避免与他人雷同,努力体现自己的独特价值。有时我们会听到国外某个大学的某个研究方向位居全国学科排名前列,其实可能就是因为有一两个知名学者的研究影响造成的。与此不同,我们的学术生态造成了大家都在从事比较相同或相似的研究工作。第四,在一些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上,我们缺少与国外学术机构和学者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彼此并不是很熟悉和很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对标机构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上面四点原因,既可视为确定人文和社科对标机构的困难所在,也可视为是比较不同学科之间的困难所在。

虽然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在某些方面的可比性是一个问题,但这并非意味着完全不能做比较。如我们知道,西方国家的学术制度与我们的学术制度有所不同,从学术论文发表来看,西方国家的学术期刊建立了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不言而喻,论文发表的周期长、难度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将发表在某些外文期刊上论文的学术水平看作高于发表在中文期刊上论文的水平也不无道理。同样,从中文学术出版物的市场状况看,多数高水平的出版物都是外文翻译作品。由于我们学术水平的低下和在学术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制造了很多学术垃圾。再从学术制度方面看,在学术自由制度下建立起来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具有一些特质。西方学者注重客观事实、价值中立、规范方法的使用、学术批评等,而我们尚没有建立起如此严格的学术规范,从而造成中西方在学术发展态势上的不同。造成的一个结果是,现在大多数的社会科学理论都是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相反我们仅在使用着这些理论,而很少做出理论上的贡献。为了加快发展步伐,我们采用经费激励和工程管理的办法,虽然带来表面的繁荣,却可能孕育了功利主义的潜在危机。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方面,我们要避免用论文数、经费数、课题数等简单数量指标去做比较,而是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学术制度,改进我们的学术生态环境,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教学是学术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评价?相比而言,教学效果比研究水平更难评价,因为缺少评价教学效果的客观标准,尤其是难以用常规的方式对学生深层次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状态加以衡量。另外,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教的方面,还与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和精力投入有很大关系。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大学适龄学生,选择放弃国内的高考而自费去国外上大学,多少反映了中西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差异。在国内最顶级的大学中,我们也发现,学生翘课、上课干其他事情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高年级学生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校外实习。最近,在微信中看到留学耶鲁的北大毕业生袁应笑写的“北大与耶鲁差距有多大?”一文,其中不少反讽之处,道出学生对于两校教育状况的感受和心声,如耶鲁重视学生选课的权利,开展小班教学,老师对于学生的提问能够做出及时的反馈,鼓励学生质疑,我们在这些方面则做得不尽如人意。

三、后发外生型国家学术发展的误区

现代大学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这个时期建立的大学机构与之前的教育机构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制度因素。高等教育历史学专家珀金认为,中世纪大学与古希腊的哲学学校之间的不同,不在于学术自由程度上,而在于结构上,这里的结构实际上就是制度的含义。他说:“大学是一个学者团体,具有严谨的组织、法人的性质、自己的章程和共同的印章。Universitas一词在12至14世纪是一个用得很普遍的词,它可以用来指任何具有共同利益和享有独立合法地位的团体组织。”[10]28在那个时期建立的大学法人制度使大学组织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从而绵延数百年至今[11]。另外,大学生命力的增强还与大学与社会之间联系程度的加强有关,大学通过学位、职业资格等制度形式,与外部社会发生联系,越来越深地嵌入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从而日益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起源于欧洲的大学制度通过殖民地和主动学习两种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欧洲大学原型与移植国家的具体情形相互作用,产生了某些方面的变异,制度形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19世纪业已形成的德国大学制度对于美国大学制度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数以万计的美国学生前往德国留学,学习德国先进的学术研究内容和学术制度,但是“19世纪自由市场式的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与德国的国家控制和国家提供经费的大学体制有天壤之别。”[10]从历史角度,我们可以将现今的大学制度视为“遗传”和“变异”或者说“稳定”与“变化”两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于现代中国学术系统而言,大学制度是西方国家的舶来品。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断言,中西在学术思想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就学术制度而言,则大相径庭。他写道:“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12]这句简单的话,道出了20世纪初中国大学学术领袖对于中西大学制度的基本看法,也道出了中学与西学之间的异同。作为一种学术制度,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中国仅有百余年的历史,中国属于大学制度的后发外生型国家。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前进道路并非一条,殊途同归的情况并不鲜见。历史原因造就了先发内生型和后发外生型两种模式。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既有后发优势,也有后发劣势。从理论上讲,后发优势表现在,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和教训,不用自己去探索和创新,因此发展成本低,发展速度快;而劣势在于,模仿成为一种发展机制,路径依赖原理作用的结果导致缺少制度创新的原动力,在外来的制度与本土的实践需求之间存在着某种张力,容易出现“内卷式”状况(即有数量增长而无实质发展)、形似而神异或者说外表与内涵之间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下面,从后发外生型国家高等教育容易产生的误区视角,略加阐述。

误区1:形式模仿。几年前,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叶文欣教授来北大交流,她将北大与伯克利大学发展态势做了一个对比。伯克利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将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作为目标,而仅仅是定位于服务加州的发展,但是在履行这个看似渺小使命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结果把自己变成了一所有世界影响的大学。与之不同,包括北大在内的中国优秀大学始终瞄准世界一流目标,而不把服务于所在社会作为目的。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发展逻辑,前者注重于“脚踏实地”,而后者倾向于“仰望星空”。在教育测量学中,有目标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借此术语,伯克利属于目标参照发展型,而北大属于常模参照发展型。与伯克利的内在激励、内涵发展模式相比,北大采取的则是外在激励、外延发展模式。

误区2:忽视制度建设。从干预方式角度看,包括大学制度在内的制度形成有人为设计和自然演化两种不同方式。前者也被称为计划模式或者国家控制模式,而后者也被称为市场模式。欧洲大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人为设计模式,而美国属于自然演化模式。克拉克在比较欧美两种高等教育制度后指出:无序方式可以导致有序结果的产生,而有序安排则会产生无序。一些学者在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历史后指出,通过自然演化形式而形成的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是最不易被模仿的[13]。显然,将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发展目标的中国大学容易学到的是国外大学表层的东西,而深层次的制度内涵则不容易学。就制度而言,历史传统比外来的现代因素发挥着更显著的作用[14]。如果我们从制度视角审视世界一流大学,它不仅是一些数量指标的简单集合,更是制度的复合集合,由外在的发展形式到内在的发展机制、价值体系构成的统一体,数量指标容易达到,而制度内涵不容易建立。因此,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艰巨性不容低估。对制度有效性的评价无法用一些客观的指标加以判断,不得不采用主观评价的方式,而主观评价主要依靠他评而不是自评。因此,中国的大学和学科是否达到世界一流,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由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共同体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宜制定一份一流大学和学科目标实现的时间进程表。

误区3:跨越式发展,超越必要的历史阶段。后发外生型模式常常与跨越式发展模式相伴随,尤其在集权体制下两者容易共生。对于后发外生者而言,容易看到表面的目标并低估实现总体目标的难度,所以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容易出现激进,以跨越式作为制定激进政策的工具。有些发展目标可以跨越,而有些目标则难以跨越,制度建立及其功用的发挥就是难以跨越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看,跨越式发展模式是以牺牲历史承继性和自洽性为代价的,容易产生知识创造和传递上囫囵吞枣、食洋不化的问题。

误区4:以牺牲多数高校利益为代价。任何国家都面临着恰当地处理精英和大众高等教育关系的问题。“双一流”属于中国的精英高等教育部分。在集中财力投入精英部分时,是否会削弱大众部分的基础建设?这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另外,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发展历史,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开始审视过去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继续遇到了环境制约和可持续性的挑战,于是政府提出了“新常态”的发展思路。与经济发展对比,“双一流”建设是属于常态还是非常态发展模式呢?

误区5:树立标杆,不利于实现多样化。办学特色是高等教育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但是又经常被忽视。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实际上是在树立标杆,这些标杆对其他学科和大学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可能削弱高等教育系统多样性的特色。一个值得重视借鉴的例证是,美国立法机构多次否决建立“国立大学”的提议,从而为后来美国高等教育多样化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5]。与之相较,我国将某些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放在特殊优先发展地位,一直对应着明显的院校攀比和升格行为。

社会现代化包括三个层面,从浅至深分别是:器物技能层次、制度层次、思想行为层次。一般而言,浅层次的现代化目标容易实现,而深层次的现代化目标则较难实现。根据实现现代化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国家分为先发内生型和后发外生型两种类型或者形态。先发内生型国家在实现现代化时,容易做到现代化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而后发外生型国家则可能出现三个层面的不同步发展,即所谓的“脱序”[16]。在集权管理方式下,后发外生型国家的追赶心态和容易采纳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侧重于强调器物层面的建设,而忽视制度建设,因此容易出现“脱序”问题。大学是一种制度性的组织,制度是在长期历史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历史的积淀赋予大学制度以独特的内涵,需要长时间涵养才能获得,无法在短期内通过跨越实现。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而“双一流”建设可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具体内容。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具有“后发外生型”和“集中管理型”的特征,两种制度共同作用表现为以西方国家为参照系的追赶和跨越式发展模式,两种制度约束导致在大学制度建设上表层目标与深层目标实现程度不同步,即出现所谓的“脱序”现象。

双一流 篇8

科学合理定位,明确“双一流”建设的目标

1.从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出发,把握好“双一流”建设的服务面向和角色定位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服务面向和角色定位,主要就是决定其在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时的目标导向,主要包括:确定其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所处的地位,在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确定“双一流”建设的服务面向和角色定位时,既要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全局和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出发,确定自身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更要紧密结合行业和地方的特点,确定在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认真处理好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的关系,既要得到国家的支持,更要争取地方政府和行业的大力支持。

2.从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出发,把握好“双一流”建设的类型与层次定位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类型和层次定位,主要就是确定其学科专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以及在国家整体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特色。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确定“双一流”建设的类型与层次定位时,首先要从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个体系出发,根据高等教育办学的整体性要求,在同一种办学类型和同一个发展层次上办出特色、突出优势、显出水平;其次要根据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办学优势、发展潜力等,确定好自己在行业领域和地方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从学校实际出发,把握好“双一流”建设的特色及发展目标定位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特色和发展目标定位,主要就是确定其核心竞争力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确定“双一流”建设的特色和发展目标定位时,应从自身校情出发,根据战略选择的有关理论要求,科学分析、合理选择、理性继承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办学传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发扬优势,规避劣势,使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要素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形成自己发展的优势特色领域,在不具有优势和特色的领域减少与其他高校的竞争。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确定了“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定位后,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定位在广大师生中形成高度共识,并得到政府、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形成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共识与合力,优化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内外部环境。

陕西科技大学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发展定位问题,结合制订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从陕西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整体要求、轻工行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明确了“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综合实力位列省属高校前列、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人才培养取得标志性成果,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广泛认同;特色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定位。“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以工为主,以轻工为特色,工、理、管、艺、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定位。“培养轻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本科生和创新型、探究型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定位。“依托轻工,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这样的定位符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学校长期、稳定的建设和发展。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理清“双一流”建设的思路

面对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陕西科技大学结合制定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和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创新、开放、共享,学科、人才、质量”的办学理念,作为“十三五”期间统领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对策。在这一发展思路中,“创新、开放、共享”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科、人才、质量”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动力源泉和主要途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1.以创新增强“双一流”建设的动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将改革创新贯穿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深刻审视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在创新发展理念、更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模式上下工夫,敢于“破旧”,勇于改革,并将之融入依法治校全过程。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以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和校内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与时俱进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以创新发展推动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的全面提升。

2.以开放提升“双一流”建设的品质。坚持全方位开放办学,以开放推动对外合作交流、汇聚育人资源、增强办学实力。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省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原行业系统高校的合作交流。加强科教结合、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广泛进行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把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学校的育人资源、科学研究资源和学科建设资源,提升办学竞争力。

3.以共享营造“双一流”建设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把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拓展教职工成长空间和改善教职工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上,体现在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让广大师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和归宿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运用依法治校理念和法治思维研究解决学校安全稳定面临的新任务、新问题,切实维护学校稳定安全,努力共建平安和谐校园,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4.以学科夯实“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龙头,自觉把学科建设融入谋划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部署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的全过程,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按照“固优、强特、扶需、重基”的原则,优化学科生态,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打造学科高峰,形成学科合力,提升学科水平,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5.以人才支撑“双一流”建设的平台。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进一步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汇聚优秀人才,激发全校各类、各层次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结构优、素质高、爱学校、勤工作、能吃苦、善创新的教师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服务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

6.以质量提升“双一流”建设的水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要坚守大学的功能和使命,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真正把提高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核心位置,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打造办学特色,凸显“双一流”建设的重点

陕西科技大学根据《陕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结合编制学校“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确立了“以特色创一流、以合力强优势、以人才作保障”的一流学科建设思路。集中力量推动优势学科率先实现一流目标,以一流学科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优化学科生态,加强优势学科与其他各类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凝聚学科合力,增强学科竞争优势;深化综合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优秀人才,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1.强化“固优”原则。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实施重点突破战略,从政策、资金、人员、设备、场地等方面对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给予重点扶持,促进其率先发展,使这些学科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科优势,抢占学科制高点。

2.体现“强特”原则。结合轻工行业特点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并重点在学科的“高、精、尖”技术上下工夫。

3.坚持“扶需”原则。对有发展潜力但目前优势还不明显的学科,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创造条件,积极培育,把其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优势。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对学科实力目前较弱,但学生及社会认可度高的控制与计算机、机械与动力、艺术学等学科群实施扶持培育战略,使这些满足社会和学校需求的学科专业尽快办出特色和水平。

4.采取“重基”策略。为了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公共教学平台建设,根据学校的实际,将数理学科群和外国语学科群整合在一起组建文理学院,促进基础学科的发展。

双一流 篇9

关键词: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人才培养;本科教育

2015年10月,国务院下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64号),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文件。文件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此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强调了在“十三五”期间要“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2016年3月29日,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工作视频会议,指出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要求高校编制“十三五”规划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力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双一流”建设中重视人才培养,强调提升教学水平,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回归大学本位的重要标志,是一流大学建设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标志。人才培养是大学最为核心的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应该有利于人才培养。离开了人才培养,其他方面即使达到“一流”,也不能证明一所大学是一流“大学”,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大学”了。而遍览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其在人才培养中又都普遍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这不仅是因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和赢得长期认同的基础,而且是因为本科教育是大学展示办学质量、服务社会和履行使命的最重要平台。在一段时期内,通过专门项目改善大学办学条件,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这是非常必要的。现在应该是进一步发挥前期建设效益,促进学科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在大学内部形成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良好生态,整体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时期了。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之宗旨,致力于实现“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将持续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从2011年开始,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我校在总结本科人才培养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了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并于2013年正式发布实施。我们的“路线图”明确强调了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着眼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了承担使命、探究知识、增强能力、奉献社会的培养要求。结合学校传统和学科水平、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的比较优势,我们以促进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着眼于建设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通过精实课程、国际研学、名师沙龙、拓展支持、全员导师、研究实践、双选认证、公益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出真见解,为承担使命、奉献社会并逐步成长为未来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打下扎实基础。在学校制定的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规划中,我们继续把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笔者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大力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创建一流的本科教育涉及很多方面,是一项需要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当前尤其要强调价值观养成、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水平等重要方面。

一、切实注重学生适切价值观的养成

古人曾说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在谈到“为学与做人”时,也优先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数学、物理、化学、哲学、政治、经济等专门知识只是做人的手段,即使样样学得精通也不等于达成了做人的目的。只有具备智、仁、勇的品格,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才能驾驭和善用日益增长的知识。

作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的现代组织,高等学校也应该把养成适切的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适切的价值观是养成健全人格的基础和支柱,是学生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决定学生能走多远、飞多高,能在多大的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关键因素。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当代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着力培育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面。我们的国家依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民族还是发展中的民族,我们的人民也是发展中的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种种严峻挑战和风险,需要一代一代地接力奋斗。人才培养的实践也表明,如果没有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担当,没有宏大使命的内在驱动,那么就很难焕发出学生持续、强劲的学习和创造动力,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体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应该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

经验表明,加强价值观教育不能止于简单、抽象的说教,这样效果有限,甚至会走向反面。养成学生适切的价值观体现在对学生培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中,除了持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之外,还积极探索开展多方面的特色教学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现简单举例如下:

一是加强校史教育。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延安组建的陕北公学,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到1950年正式命名组建中国人民大学,她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这所大学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校训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致力于培养奋进在时代前列的各行各业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创造了光荣的历史。我们不仅在新生入学时开展校史教育,在平时也开展多样化的重温校史活动,特别是组织开设专门的校史课程,创业的“业”并不仅仅是“企业”,以创造性的精神和能力成就任何事业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创业行为。创办企业固然是创业,创新管理模式、创办社会组织、创新研究领域、创建新的学科乃至在任何就业岗位上从事创造性工作,都可以说是在创业。如此理解创业,才是更为科学全面的,也在实践上可以开拓更为广泛的创业空间,促进学生的多元成长,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更加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以创新促创业,寓创业于创新,可能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方向。大学的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环节、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课外教学活动安排、学生学习评价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良好的创新素质是成功创业的重要前提。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要科学看待学生的创业实践。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可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盲目地鼓励学生脱离课堂、脱离专业、脱离学校跻身于商海,不仅会增加学生个人成长的风险,而且会加剧社会整体的风险。青年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业冲动和潜力,这是客观事实,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正是努力将学生的创业冲动和潜力转化为真实的能力。这样一种转化的过程离不开课堂教学、专业教育和必要的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针对传统上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不足,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创业实践环节,但是不能过于急功近利。我们在为全体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并为特定学生提供精准指导扶持的同时,还是要着眼长远,高度重视坚守和完善常规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更加重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意识普及和精神培育。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着眼于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依靠传统的教育模式,局限于学校内的教育资源,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必须实行开放办学,大力推进校校之间、校地之间、校企之间的广泛合作,充分发挥校友的积极作用,整合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践,创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最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还必须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在一定意义上,比起创新创业技能的训练而言,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教育更为重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度重视固本强基。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担当,没有宏大使命的内在驱动,就很难焕发出学生持续、强劲的创造动力,也很难实现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因此,我们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以利诱人、以术导人,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等的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在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始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始终贯彻“立德树人”之理念,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之目标激励学生学习成长和创新创业。我们特别重视三个“三位一体”:一是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学生健康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现在多样化的课程、讲座建设和持续推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变革。创业训练包括了学生自主训练和导师指导的训练、创业竞赛等等形式。创业实践包括了有组织的创业观摩见习和学校自主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三是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我们认为创业的基础是创新,创新精神勃发产生创业的动能,创意是紧密结合我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的一种考量。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教育是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一条特色路径。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持续不断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

三、以创新思维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与全球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参与全球治理,由此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需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我国教育国际化取得显著进展。“十二五”期间,出国留学总数达到215万人,大大超过自改革开放后32年的总和;国家公派留学8.89万人,年均派出量是此前32年间年均派出人数的3.5倍;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合计160万,是此前32年的2.7倍。2010年之后来华留学达到202万人,超过此前30多年的总和。与此同时,2010年以来,在引进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高起点和示范性二级学院的基础上,全国累计新增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约700个。

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就是国际化的,因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就是从西方引进的。大学的理念、大学内部的治理、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乃至大学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活动,无不受到西方大学的影响。当然,现代大学制度在中国落地生根之后,也逐步彰显出自身特色。在一些特定的阶段,中国大学甚至走着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是,时至今日,大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仍然是向国际一流大学看齐,实际上是向西方的大学看齐。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也还是学习借鉴西方大学办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方法。这样一种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变化着的世界格局不适应,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利益要求不适应,与具有数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相适应。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创新思维。

一是大力推进多元国际化。目前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地仍然是西方国家,超过70%的留学生集中在美、英、澳、加等国家,国内大学引进的所谓优秀师资、学者也大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现象有其现实合理性,特别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西方的先进方面值得学习而且是实用的。但是,世界毕竟不能等同于西方,不能以西方技术经济的先进性遮掩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和平相处更需要增进彼此的了解。当代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真正的全球视野,需要保持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充分尊重和关注,培养学生更具国际性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事实上,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程度日益加深,国家利益所在也不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这些国家文化传统、经济社会政治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全面了解,培养大批能够落实国家战略的专业人才。因此,我们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既要关注西方,也要超越西方,真正适应多元世界的现实。

二是大力推进双向国际化。国际化不能是简单的输入、输出,而应该是相关主体的双向互动。一方面,我们需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好的做法,不断改进我们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总结自身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特色和先进性,并直面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推动西方国家了解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在创办“国际小学期”、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的实践中,就非常强调“双向国际化”的推动,强调中外教师、学生之间平等的双向沟通与交流。需要指出的是,双向国际化也体现在我们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一方面,我们要更加注重招收发展中国家留学生,为这些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计划地鼓励、引导中国学生到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学习,增进对他们的了解。

三是大力推进国际性的共构。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当今世界与几十年前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称霸的世界非常不同,与一百多年前列强瓜分的世界非常不同,与两三百年前西欧北美力量崛起影响的世界也是大为不同的。与此相应,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不断演变的一面。简单地说,国际性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等待着某个国家或者大学去学习、体会和实践的东西,而是在不同主体的不同实践中被不断建构和发展的东西,它是有关何为先进、何为标准、何为正确、何谓规律等的一系列观念。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要对“化”什么的问题保持清醒的自觉和积极的建构。

四是大力推进内涵国际化。学生交流学习、优秀教师交流互换、优秀教材和课程资源的引进,乃至先进教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表现。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这些都是表层的国际化。国际化人才培养要落地生根,要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内涵的国际化,要真正营造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在地国际化”氛围。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教学管理乃至相应的人员素质和硬件支撑系统等,都要体现国际化,否则国际化就只是暂时的标签,或者与学校常规人才培养脱节,成为两张皮,至少也是不均衡、不全面的国际化。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国际小学期就是试图以开放促改革、促建设,推动形成全面的“在地国际化”氛围,实现学校深层的内涵国际化。

五是大力推进主动国际化。在一段时期内,很多发展中国家大学的国际化是被动的、反应式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往往导致对本民族教育传统、教育体系信心的丧失和全盘的模仿、借用。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也是非常丰富并极有启发、推广价值的。我们应当对本民族、本文化以及国家未来充满信心和自信,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的高度,积极主动地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没有主体意识和充满自信的国际化,一定是没有前途的国际化。

四、通过教学过程持续优化提升教学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持续增加,中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大学校园面积得到扩大,校园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大幅提升,各种称号的优秀教师越来越多,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成绩突出,特别是科研成果数量持续增长,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按照国际发表情况的各种排名表明,中国很多大学和学科在国际排名榜中都获得越来越靠前的位置。但是,与此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呼声却是越来越强劲,中国大学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显著地改进人才培养质量。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级政府和各高等学校也在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比如说,实行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通识教育,夯实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路径;扩大学生国际交流,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供教学质量保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又在整体上具有为改进人才培养营造环境和优化条件的特征,表现出某种绕着核心矛盾走的倾向,对于人才培养核心环节的促动仍然有很大不足。

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什么?是教学过程。师资水平再高,没有体现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指导等各个方面,不能让学生受益,就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那些高水平的师资就只是一种摆设。同样,大楼盖得再漂亮,教学实验设施再先进,如果不能与教学过程的改进相结合,也是无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成绩再突出,如果不能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不仅不能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甚至会演变成弱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因素。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切实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有力地直击教学过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切实推进教学过程优化,通过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的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一是要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专业性支持,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目前很多高校教师并非师范类毕业,所接受的教育学训练非常有限甚至是空白,他们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教学实践也有不足。一些教师科研做得好,但是并不一定胜任教学,特别是能够识别并依据教学对象差异调整和发展教学方法。因此,高校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之类的专业机构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支持性服务就很重要,是直接有利于改进教学过程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不仅为有需求的教师提供分析、诊断和教学改进服务,还对新教师施行教学准入制度,只有培训、考核得以通过的教师才能正式走上讲台授课。

二是要完善并落实教学过程控制的各项制度安排。高质量的教学过程依赖于健全细密、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这些制度覆盖了从课程开发到课程评估改进的各个环节,应该是一个闭环体系。例如,(1)课程开发设置的程序性规定和科学论证制度,开设课程不能变成教师个人的随意行为;(2)课程教案的集体讨论制度;(3)课程教学大纲的审定、发布和执行制度;(4)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制度;(5)教师课外接待、指导学生制度;(6)学生评教制度;(7)学生学习效果科学评估制度;(8)同行评估和改进课程制度,等等。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多主体互动协调的过程,不仅仅是单个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更不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表现。中国人民大学在2013年颁布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其核心任务就是完善教学过程控制的制度体系,促进全面的研究性学习。

三是要充分重视学情分析,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大体上,沿袭至今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等都有不足,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单调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实际上就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的问题。目前很多教师实际上不能做到这一点,不能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难点所在,认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以最能适应学生特点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至于因材施教,由于生师比过高等原因,更是难以做到。因此,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不重反馈的单向施教和强制性灌输,这样的效果自然是不会好的。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生入学伊始,就为学生配备优秀教师做导师,以15个左右学生为单位,由优秀教师组织开设新生研讨课,在促进教师了解学生和指导学生学习成长、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密切师生关系等发面都发挥了很好作用。

四是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发展是具有革命性的,对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大学中的教育过程也已产生巨大冲击。从消极层面讲,现在课堂上学生带电脑、玩手机、上网等现象非常普遍。有些学校采取简单禁止的做法,效果并不好。若从积极层面看,信息技术发展实际上使得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革,教师、教材不是仅有的信息源,课堂也不是唯一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超越时空及时、便捷地获得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虽然信息技术发展也同样导致了知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但是,由于代际差异的存在,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往往不如更有学习优势的学生,所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往往存在着明显的方法上的错位。就此而言,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组织课程教学提供支持、协助和服务,就是非常紧迫的课题。一些在线课程和教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改进高校教学过程的重要启示,需要予以适当推广。

五是要进一步在高等学校营造整体性的重视人才培养的氛围,尊重和呵护教学学术,强化高校教学社区建设,切实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组织开展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教育管理机构和高等学校都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是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的。高等学校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投入,把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同样视作学术范畴,给予同样的肯定和激励,甚至应该更加强调教学活动,给予教学创新更大的激励。高校教师身份认同的基础毫无疑问应该是“教师”,是服务于培养学生的。如果相关制度设计诱使教师淡化、偏离这一身份认同,就会弱化教学社区、弱化教学投入、简化教学过程,从而弱化人才培养,最终使高校偏离自己的核心使命。

【双一流】推荐阅读:

上一篇:粮食综合农业经济下一篇:高等院校的教材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