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

2024-11-09

五指山市(精选12篇)

五指山市 篇1

看到美人鱼雕像,您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丹麦,提起丹麦,就一定会想到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童话就是丹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人鱼雕像便是丹麦旅游的标志。可以说,一个地方的旅游和文化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整体。旅游文化是一种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地理等因素的复杂的综合文化现象,更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来源。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内涵。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下面,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五指山市发展旅游的前景:

一、五指山市旅游文化资源内涵丰富

五指山是海南岛的象征,五指山市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山青水秀,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人文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较大竞争力。五指山市气候宜人,年降雨量1800—2200毫米,年平均气温22.4℃,市区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4000—6000个,五指山脚下高达1.2万个,全市森林面积137.9万亩,森林覆盖率83%,是海南省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素有“海南肺叶”、“天然氧吧”和“翡翠山城”之美誉,是康体养生福地、热带雨林宝地、黎苗文化圣地、红色旅游胜地。

二、五指山市旅游业的发展

早在海南建省之初,在我省旅游业尚未打开局面之时,五指山旅游早已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五指山在那时候以她的神奇美丽,吸引许许多多中外游客不远千里慕名而来。但是,随着东线、西线高速公路的开通,海南的滨海旅游迅猛发展,加上民族风情游在全省遍地开花,而身处中部山区的五指山,由于可进入性差又缺少富有吸引力的景区景点,使五指山旅游业也随之跌入低谷。造成五指山旅游文化的停滞不前,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观念问题。

长期以来,五指山旅游忽视城市文化建设和旅游文化涵量的提升,是导致五指山虽有一定知名度但尚未形成城市品牌的根本原因。

(二)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欠缺。

五指山文化潜力挖掘不够,现有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旅游产品类型单一,难以通过特色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延长游客浏览时间;产品的开发设计并没有将当地居民考虑进去,没有使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其中并从中获益;无法形成以优质的产品结构的局面。

(三)旅游文化建设不足。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文化的差异性,是对城市文化体验的过程。游客对旅游文化的体验,既可以通过城市建筑、特色商品、历史人物、传闻逸事、社会风俗来直接感受,也可以通过音像制品、书籍歌曲来了解。而五指山的旅游文化尚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旅游文化的展示和传播都缺乏有效的途径。四是旅游业发展模式问题。当前,五指山旅游业的发展是“房地产带动、项目带动相结合”的模式,政府没有按照旅游产业链条,循序渐进地推进旅游竞争力提升。

三、实现五指山旅游与文化的有效对接

把五指山建设成为热带雨林养生度假旅游城市,就必须将五指山的丰富文化资源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就要在五指山的经济支柱产业——旅游业,大力注入文化的内容,提高文化品位。通过提高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才能不断地吸引游客,达到延长旅游产业链的目的,促进五指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五指山旅游与文化的对接呢?优化文化环境,提升旅游竞争力。特色旅游文化是五指山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剖析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旅游产业因素、城市环境因素和可进入性因素所涉及的软件、硬件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城市文化环境问题。一方面,解决五指山旅游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必须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并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使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业发展,并从中获益;政府通过对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环境的投入,改变城市基础环境和旅游服务环境,提升城市国际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在与自然条件同样优越的国际度假胜地竞争中,五指山因为旅游业起步较晚,在资源、市场、品牌、服务管理等方面都不具有优势,而唯一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就是五指山独一无二的特色旅游文化。这样,五指山就必须牢牢抓住特色旅游文化,逐步形成五指山旅游的个性符号,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出闻名国内外的文化品牌,彰显出五指山这一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热带雨林山地旅游城市与众不同的魅力。

四、五指山市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路

按照“生态立市,旅游旺市”的发展思路,实施政府主导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自然风光、黎苗族文化为特色,依托五指山良好的山水风光和民族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游、民族文化旅游等体验型度假型生态旅游产品,促进五指山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合理布局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形成以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拳头,雨林生态游产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养生旅游产品、观光游览旅游产品为重点,包括红色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旅游产业发展体系。

(一)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助推国际旅游岛建设。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五指山的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五指山市要迎难而上,紧紧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个机遇,打开旅游发展的新局面,使五指山的发展在更加健康的轨道上快速前进,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旅游文化路子,实现五指山的跨越式发展。

1、要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精心培育具有民族特色、丰富文化内涵以及较强参与性的旅游产品,如水满茶、灵芝茶、黎锦、苗绣等。

2、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引进资金建设高端旅游房地产及星级酒店群,提升五指山市旅游房地产业的档次。

3、要建设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具有民族特色、服务功能齐全的高档住宅区,吸引省内外游客到五指山市休闲度假养生。

4、加快游客到访中心、“天涯通”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等项目和城市信息化基础建设,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积极构建诚信旅游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

(二)改变观念,进一步树立大旅游、大文化观念。

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产业聚合体,其地位和作用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服务产业。所以,必须用大产业的观念来谋划旅游文化业的发展,必须坚持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不改变,必须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五指山的旅游应该围绕“热带、雨林、生态”和民族风情特色做文章,以文化拓宽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和空间,以文化延伸旅游产业链,以文化加速旅游产业的转型增效,形成以度假休闲为主、观光为辅的旅游产业体系。要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文物资源,重视丰富文化内涵,着力提高文化品位,以独特鲜明的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促、互补、互兴的格局。通过精心打造和大力宣传,必然形成“五指山文化就是热带休闲养生康体度假旅游文化。

(三)不断改善旅游文化硬环境,增强五指山旅游文化底蕴。

1、要夯实发展基础,完善文化娱乐和康体设施。

2、要巩固发展根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修缮。

在日益趋同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传统文化使城市保持着独特的个性,同时,也使城市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和魅力。注重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将文物古迹、博物馆、民俗风情、人文景观等纳入度假产品系列。要提升政府和市民强烈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不仅表现在政府的政令,更重要的是全民自觉行动,鼓励社会全面参与文化财产的保护。

3、要对接体验经济,建设特色特区和旅游廊道。

特色街区是指能充分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街道。例如,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等,以其都市特有的商业、餐饮、娱乐、游览、休闲等特色功能吸引旅游者。旅游廊道是指边接都市旅游各个点和区块的走廊。例如,上海的黄浦江、苏州河、南京的明城墙等等。特色街区和旅游廊道是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指山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有五指山特色的特色街区和旅游文化长廊。

(四)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打造五指山市文化产业的品牌。

五指山市文化产业领域不宽,开发缺乏力度和深度,满足不了旅客的文化需求,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要通过“三月三”、“欢乐节”等民族风情节庆以及黎苗民歌对唱、织锦、打柴舞等民族特色活动,将民族元素融入旅游文化其中,全面展示别具一格的黎苗文化和浓郁的黎苗风情。

(五)围绕优势做文章,突出五指山特色。

为打造国内外闻名的健康文化城,必须营造具有世界水准的环境来吸引游客。因此,五指山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环境质量,以“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健身娱乐、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按“生产与生态并重、环境与旅游齐飞”的发展思路,高标准规划与建设文化环境,形成景观别致、格调高雅、富有五指山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康体养生度假胜地。此外,要出台一系列符合休闲养生的科学标准,在国内率先高举健康大旗,围绕健康主题做文章,独创性地推出健康居宅标准、健康饮食标准、健康锻炼标准等,并以此标准指导房地产建设和宾馆饭店经营管理,为休闲度假客人提供量身定做的健康饮食方案、健康休闲锻炼方案和健体康疗方案,提升五指山度假品质。

五、加强旅游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五指山市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要制定五指山市中长期文化发展规划,把中长期文化发展规划纳入五指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文化发展规划要反映文化发展的中心、定位和目标;要明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各自发展重点范围、内容,明确发展的质量和数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目标;要明确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还要明确重点发展行业的投资、融资、土地、税收、分配激励政策,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政策。

(二)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

随着旅游法的出台,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五指山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进一步健全五指山文化行业协会。制定五指山文化行业协会的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明确界定政府文化管理职责与文化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职责。

(三)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五指山文化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五指山市旅游发展要充分依托五指山优良的生态环境神秘的热带山地雨林,优美的山水林城风光,独特的海南高地气候,深入挖掘黎苗民族文化,雨林生态文化,海南圣山,民族原乡、养生福地为卖点,打造中国森林生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把五指山市建设成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光优美,黎苗风情浓郁,以养生度假、文化体验和旅游观光为主要功能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国内外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让游客到五指山尽情呼吸空气、体验民俗、慰藉心灵、享受人生。

(四)加强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实现五指山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承载能力是指一个地区的旅游业水平既能满足游客要求,又能将对生态、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负面影响减少至最低程度,保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3个方面,即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游客心理与生理承载力。当前旅游业发展水平还没有超出自然生态环境的总体承载能力,但再过若干年后旅游业发展会超出现有一些景点和吸引物的承载能力。例如对红峡谷漂流、花舞人间、黎峒文化园等观光旅游需求将成倍增加,它们的承载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要开辟新度假区、景区、娱乐区(点)以及旅游空间(天空、洞穴等),全方位扩大旅游领域,分流游客,使他们各得其所。加强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护措施。一方面要加强热带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要落实保护经费、保护队伍,建立保护机构,定期巡逻。另一方面要加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再次要加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民族民俗资源面临衰落、消亡,亟待传承和抢救。五指山黎苗族民族文化丰富,其中黎族打柴舞、黎族原始陶技艺、黎族钻木取火、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锦、黎苗“三月三”都被评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对黎苗族文化的发掘和研究,没有很好地和市场运作结合在一起,这也导致了对黎苗文化开发利用的思路比较平庸,气度不高,格局不大,没有很好地把握民族文化的特色和旅游价值,民族风情得到不到真正的张扬,景点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五指山市要想实现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就必须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五指山市具有丰富的黎族、苗族少数民族文化,应充分利用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打造黎苗特色文化旅游城市。

五指山市 篇2

关于印发五指山市涉税信息联动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有关单位:

《五指山市涉税信息联动机制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五指山市涉税信息联动机制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市的依法治税环境,促进我市税收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职能作用,全面、及时、有效地汇集分散于各部门各单位大量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堵塞税收漏洞,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若干意见》(国税发[2004]108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配合税务机关加强税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琼府[1996]3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建立涉税信息联动工作组织网络

为了加强对涉税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工作的领导,成立涉税信息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李会明(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王永平(市地税局局长)

成员:贾建胜(市发改局副局长)

李克茂(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副局长)

李智成(市住建局副局长)

陈太平(市房产局副局长)

王焕琼(市交通局副局长)

钟国斌(市国税局副局长)

董文魁(市工商局副局长)

王明军(市地税局副主任科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地税局,办公室主任由文通同志担任。工作人员从各成员单位抽调,具体负责涉税信息联动等日常工作、做好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以及涉税信息的收集交流、报送、反馈等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多方联动的信息传递工作机制

各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交流工作,负责信息交流的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准确、及时、完整报送相关涉税信息资料。

(一)市发改局:负责提供社会立项和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备案的有关涉税信息资料,并于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报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市国土环境资源局:负责提供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转让的办理情况;采矿权审批情况;执行“先税后证”事项的涉税信息资料,并于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报送给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市住建局:负责提供基本建设规划、工程项目报建、施工项目、投资计划、施工许可、工程结算、竣工验收、施工单位名称等涉税信息资料,并于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将办理上述审批手续的有关资料报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市交通局:负责提供当年道路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施工单位名单和办理营运车辆证(报停)等资料,并于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将办理上述手续的有关资料报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国、地税部门应于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税务登记、变更、注销办理情况;各税种的征收情况;税收定额核定情况等涉税信息。

(六)市工商局:工商部门应在每季度终了10日内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工商登记情况,主要是各类企业或个体户等经济实体开业、停业、歇业、变更、注消、吊销登记以及年检等信息资料。

(七)市房产局:负责提供房屋产权权属变更、房产登记办理情况;房产预售许可证办理情况;执行“先税后证”事项等涉税信息资料、并于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报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八)其他协税护税单位:法院在依法强制处置、拍卖或分割资产前应将有关涉税信息资料告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税务部门需要其他部门或单位提供涉税信息资料的,有关部门或单位应积极配合,及时提供。

三、报送方式和联席会议制度

(一)报送方式。

纸质加盖公章和电子版文件各报送一份。

(二)联席会议制度。

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并于每季度终了后15日内召开联席会议,通报上季度各单位信息报送情况、交流报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和讨论下季度报送工作的重点和要求。

四、有关要求

(一)各成员单位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制定相应的信息报送制度。

(二)本单位报送的涉税信息资料必须及时、准确、详细,要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三)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得力,没有落实专人负责,提供涉税信息内容严重失实、时间滞后的,领导小组将对成员单位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给予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其责任。

市政府将不定期召开总结会议,对报送工作进行通报和总结。

五指山市 篇3

“水满”在黎语里是非常古老、至高无上的意思。就像“水满”的含义那样,水满乡是五指山市海拔最高的乡镇,千百年来,黎族苗族同胞们在这里繁衍生息。

凭借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水满乡成为旅游投资开发的热土。凭借原有及新近崛起的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风景区和大峡谷漂流、黎峒文化园等一批旅游项目,五指山市谋划以旅游带动扶贫,让黎村苗寨焕发新的生机。

1旅游项目带动就业助力脱贫

近日,记者在水满新村看到,一栋栋崭新的苗族风格建筑正在紧张施工中。据悉,村庄改造完成后,水满新村将摇身变成旅游特色村庄,为广大游客提供观光、购物、游乐、民俗风情体验。

随着旅游项目的不断推进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水满乡旅游接待能力增强,游客旅游体验舒适度也得到提升。在旅游的带动下,景区景点、餐饮、住所等旅游相关产业为水满乡人们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水满乡一些村民抓住商机,从旅游项目开发、农副产品销售中获得收益,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五指山亚泰雨林酒店位于五指山脚下,是一家按照五星级标准装修的酒店。“我们酒店有员工约200人,其中60%来自水满乡。”酒店市场营销部经理李怡告诉记者,在酒店工作的服务员,月平均工资在2 000元左右,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人在酒店务工,这个家庭脱贫就没有问题。

据了解,水满乡这些村民在酒店上班,不仅家庭收入增加了,而且她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她们平时服务的客人都相对有文化、有档次,服务员在言行举止、仪表着装方面都更加注重。”李怡说。

游客源源不断地进入水满乡,还带动了农副产品销售。水满下村村民黄珍在热带雨林风景区门口开了一个小卖部。她告诉记者,村里很多村民在景区门口卖土鸡蛋、竹筒饭、灵芝、蜂蜜等农副产品,这些土特产深受游客喜爱。

2旅游开发激发村民创业热情

远处五指山巍峨挺拔,黎祖大殿气势恢宏。水满乡方也村村民王明荣在自家一楼铺面,与几位好友一起聊天喝茶,悠闲惬意。

王明荣已经“洗脚上岸”,告别了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现在家庭收入主要靠经营民宿、收购茶叶以及铺面出租。

据王明荣介绍,他的生活发生巨变,得益于黎峒文化园项目的开发。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征用了他部分土地,他一共领到征地款和青苗补偿35万多元。2013年,他利用这些资金,再贷一些款,盖起了3层小楼。

记者看到,王明荣的房子位于水满乡集镇上的路边,一楼铺面租给一家公司销售茶叶,二楼房间用于做民宿。

“我这里一共有8间客房,节假日一般都能住满。”王明荣说,由于价格实惠,房间干净卫生,有不少回头客。

旅游项目的进驻,还激发了水满乡青年创业热情。项目开发过程中,土方工程不少,水满乡毛纳村村民王大彬瞅准商机,从旅游项目开发中分得一杯羹。2013年,王大彬贷款6万元,买了一台29万元的铲车,2014年,他又买了一台31万元的挖掘机。“这几年,水满乡的工程很多,只要不下雨,机器总是在忙碌。”王大彬告诉记者,这些购买机器的本钱早就回来了,他的业务不断拓展,五指山市区的一些工程他也在做。

据了解,水满乡部分村民还买了工程车,专门给新开发的项目运土方。

3全域旅游惠及更多贫困村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五指山市全域旅游劲风吹拂下,不少贫困村庄也受益,一项项利好政策正向偏远黎村苗寨倾斜。前不久,省旅游委经过调查走访,选定五指山市10个村作为旅游扶贫重点村庄,将在村庄环境整治、村道建设以及旅游厕所、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给予相应支持;近日,五指山市又出台了《五指山市全域旅游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抓好牙胡梯田、水满毛纳村、南圣新民村、初保原始村落、水满新村苗寨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

“我们推进一批旅游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为了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而这几年来,我们确实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因为参与了旅游开发,增加了收入,提升了生活质量。”五指山市委书记宋少华表示,五指山市在引导农业种植、村庄建设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旅游因素,建筑要突出黎族苗族文化特色,只要一点点积累,不断夯实旅游基础,村民在旅游发展中一定可以获得好收益。

(摘自《海南日报》,2016-06-20,)

五指山市 篇4

近年来,随着“3S”技术的发展,利用转移概率矩阵进行预测的马尔科夫模型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1]。马尔科夫过程是一种“无后效性”的特殊随机运动过程[2,3,4],这对研究景观动态演变较为合适。本文通过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对五指山市林地景观动态模拟及预测,定量的分析林地与非林地之间及各林地景观类型内部之间的演变特点,为五指山市林地景观的保护、利用提供依据,为城市景观规划及长远发展提供借鉴。

2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五指山腹地,全市土地面积169万多亩,林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0%,其中有林地面积147万多亩,森林覆盖率约为86%。主要的林地景观类型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中有林地景观类型包括:阔叶混交林、经济林类、阔叶类、针叶类等种类。

2.2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五指山市1998年、2003年、2007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同时,结合五指山市1∶10000地形图,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以及1993年、2003年、2008年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数据,以及五指山市相应时期的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本次数据预处理是利用遥感软件ERDAS IMAGINE9.2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0来完成的。

3五指山市林地景观动态模拟和预测

3.1构建初始状态矩阵

以1998年、2003年间隔5年的景观类型面积转化量作为一步调,进行模拟和预测,在ArGIS10.0中利用相交原理,对两期数据进行相交处理,得到各景观类型的转化情况。将1997~2003年某景观类型与其它景观类型相互转化的面积占原来该景观类型面积的百分比作为平均转化率,建立9种景观类型的初始转移概率矩阵见表1。

3.2动态模拟和预测

将1998年五指山市用地类型面积的初始状态矩阵及1998年至2003年五指山市景观类型初始转移矩阵输入Matlab中,求出2003年各景观类型面积预测矩阵为:P(2003)=[3248.463,8249.917,3022.001,65695.987,254.002,21418.201,152.274,99.133,11073.589]。同理可得,2003年、2007年间隔4年为一步调的景观类型面积转化量,模拟和预测的转移状态矩阵,继而算出2007年五指山市各类景观面积预测值,对比2007年五指山市各景观类型面积的真实值,得到步调为4年的模拟精度。通过对比两转移矩阵预测精度,发现以步调为5年及4年为时间间隔作为转移矩阵模拟预测时,不同的景观类型面积预测精度大小各不相同,为了使预测值与真实值更为接近,取各景观类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相对误差较小的年平均变化量的加权值作为预测转移变化量,从新调整转移矩阵。以5年间隔为一个单位作为步调预测[5,6],从而得出五指山市各景观类型的调整转移矩阵Pij′。

再利用Matlab编程,得出近30年内的五指山市各景观类型面积,见表2。

4结果与分析

通过比较1998年与2007年五指山市各林地景观面积知,在此间隔内,阔叶混交林、软阔类、硬阔类、针叶类四种景观面积变化相对较大,其中,阔叶混交林面积增加了2217.62hm2、软阔类面积增加了690.79hm2、硬阔类面积增加了682.81hm2、针叶类面积增加了468.61hm2(图1)。

由表2可知,近30年内,五指山市林地景观总面积逐渐减少,非林景观面积逐渐增加,这种变化趋势的出现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剧,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却忽略了生态效益,从而导致林地面积减小,林地生存受到威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受到重视,需采取一定的改善措施,以确保五指山市今后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通过观察图1知,在预测年限内:针叶类、硬阔类、竹林类、灌木经济林类、阔叶混交林五种林地景观面积表现为逐年减少的现象,而软阔类、乔木经济林类、其他灌木类三种林地景观类型面积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总体而言,各林地景观类型没有发生变化,这表明五指山市林地景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而组成没有改变;1998~2027年近30年间,五指山市各林地景观类型面积(公顷)的大小排序为:阔叶混交林>乔木经济林类>硬阔类>针叶类>软阔类>竹林类>灌木经济林类>其它灌木类,这表明五指山市主要的林地景观类型的主次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阔叶混交林面积明显高于其他林地类型面积,说明阔叶混交林为该市主要的林地景观类型。

参考文献

[1]Cabral P.Markov processes in modeling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s in Sintra-Cascais,Portugal[J].Dyna-colombia,2009,76(158):191~198.

[2]施仁杰.马尔科夫链基础及其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3]贺伯胜.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2):132~135.

[4]刘琼,欧名豪,彭晓英,等.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28(3):107~112.

[5]肖翔,李扬帆,朱晓东.基于土地利用驱动力的马尔科夫模型及其应用[J].土壤,2011,43(5):822~827.

五指山市 篇5

五指山市通讯营与我景区是军民共建单位,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景区将慰问五指山市通讯营的官兵。拟于7月28日下午由陈国东副总带领景区相关人员约20人前往慰问,经协商由我景区提供大菜:

1.鹅 3斤*7桌*18斤=378元

2.鸡 7只*2.5斤/元*18斤=216元

3.鱼 3斤*7桌*18元=378元

4.猪腿肉 3斤*7桌*12元=252元

5.牛肉 2.5斤*7桌*28元=504元

6.啤酒 20箱*38元=760元

7.一面锦旗=200元

共计:约4000元。

妥否,请批示。

办公室

穿越五指山 篇6

我在红毛镇吃中午饭时,和当地的黎族、苗族老乡聊天,了解到红毛镇有44个自然村,黎族占9成多。后来我向他们询问如何到五指山,他们很热情地给我指路——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往五指山,比大路少走近30公里。

顺着黎族朋友指的路,我开始向五指山前进。在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方洞村,我看到有黎族妇女在山坡上收割甘蔗。黎族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下地劳动的都是妇女。农忙结束时,那些勤劳的妇女就在自家门前忙着编织黎锦,而男人们就靠在自家门前的竹椅上喝茶聊天。

从罗米村出来之后,山势越来越高,道路变得崎岖,后来干脆找不到路,到这里来的仅有少数放牧的村民。找了半天,才有一个姓王的村民了解地形。他让我经过一条小溪,穿过一处稻田,再向山上爬。但是没走多远,一道闪电撕裂了黑沉沉的天空,紧接着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大雨瞬间倾盆而下。

我赶紧用雨布包好背包,以防里面的东西被雨水淋湿。这时,雨水顺着头发和脸颊流淌下来,全身很快就湿透了。大雨中的山路更加难走,路很滑,岔路也很多,艰难程度不亚于我在神农架的经历。走着走着,总感觉走错了方向。有时可以靠指南针辨别,有时只能凭经验推断。就这样艰难地跋涉了一个多小时后,雨终于停了,太阳也出来了。

在连续翻越了4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之后,我已经非常疲惫,水早已喝光,干渴得嗓子快要冒烟了。没办法,我只好拿出准备消毒用的半瓶白酒,浅浅地抿一小口。

眼看天就要黑下来了,所幸的是,我很快到达了山下一条刚刚破土动工的公路旁,那里有人熟悉路线。又走了几公里之后,我终于到达了五指山山门。

此时天色已晚,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看见不远处有一个亮着灯的竹草屋,说话声不时从里面传出来。我循声走过去,见屋里有4个黎族青年正在吃饭。他们见我进屋,露出吃惊的表情。也许是被我一头长发、胡子拉碴的形象和满身的泥水吓着了。

我赶忙拿出证件,并自我介绍说我是徒步走中国的,路过这里。他们马上显出友好的表情,很热情地让我坐下来和他们一起吃饭。我不再客气,看水缸里有水瓢,就举起来咕咚咕咚喝了一大瓢,喝得酣畅淋漓。饭后,我没有打扰他们,继续往山里走,借宿在五指山山寨。我估算了一下,这一天我一共走了45公里。

第二天一大早,我买了方便面、饼干和八宝粥,准备攀登五指山。

五指山是海南第一高山,是海南的象征。近看五指山,5个“指头”由西南向东北,先疏后密地排列着。前面那座山峰是五指山第一指,海拔1300多米。五指山的最高峰是第二指,海拔1876米。一指、二指之间,山势险要。

在进山之前,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也通过当地的百姓得知五指山的蚂蝗异常凶猛。为了防备蚂蝗钻进衣服里,出发前我用万金油、祛风油在手、脚和脖子上都擦了一遍,又用绑带扎紧了裤角,把浑身上下裹了个严严实实。光准备工作就耗费了约半个小时。8点多钟,我背起行囊,踏上进山之路。

第一站自然是第一指。远远看去,山涧中云雾缭绕,山涧边上有一条下路,没有经过修葺。路上裸露出很多树根,疙疙瘩瘩,非常硌脚。树根路两旁都是茂密的热带丛林,经常有枝条缠住身体和背包,只好边走边摘开。庆幸的是,没有遇到大规模的蚂蝗。

从山脚到二指顶峰的过程中,我没有遇到一个游人,仿佛整座山都属于我一个人。我攀爬了6座云梯,其中5座是木制的,1座是铁制的。如果没有这些云梯,很难登到顶峰。二指的顶峰是五指山海拔最高处,站在这里,五指山全貌一览无余。

二指峰上奇花异草遍布,时而云雾缭绕,时而湿热异常,时而狂风呼啸,时而凉风习习。天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下面就是陡峭的绝壁。

4月6日,我又走回海口,结束了约一个月的海南之行。

(摘自中国地图出版社《十年徒步中国》 作者:雷殿生)

五指山市 篇7

关键词: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水满村黎寨

0 引言

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 是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 以目的地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 以体验异质文化, 追求淳朴洁净, 满足“求新、求异、求乐、求知”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1]。

目前, 国外有关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并不多见, 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民族旅游的研究框架, 内容则主要围绕民族旅游的基础理论、发展对策及旅游开发的影响等方面[2,3,4]。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民族村寨旅游对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旅游产品优化等[5]。在社区参与方面, 李广宏、刘韫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了居民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并提出了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对策与建议;梁玉华等基于实证研究以贵阳市镇山村布依族苗族村寨为例, 通过对该村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罗永常从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分配现状及其原因出发, 提出了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利益保障机制;武晓英等以西双版纳民族村寨基诺山寨、傣族园、勐景来为例, 通过分析居民参与旅游的不同阶段的利益分配机制, 得出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利益分配启示。综上所述,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 现有的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研究以定性方法为主, 定量研究较少;从实证研究的案例选取上来看, 多以云贵川三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为主, 而以海南和黎族为研究主体的论文较少。因此, 以海南黎族村寨开发为背景的社区参与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 研究区域概况

“水满”是黎语, 有“至高”之意。水满村是五指山市水满乡的一个黎族自然村落, 是海南省海拔最高, 距离五指山最近的村庄, 也是五指山市政府首批批准建设的旅游开发项目之一。水满村分为水满上村和水满下村, 村寨布局依山起落, 视野景观好, 山上长着几百年的野生水满茶, 山腰有人参形状的半山瀑布和云桥, 村前有水满河, 村后有“七仙女”洞, 村中潭水古树, 梯田层叠房前舍后, 为典型的世外桃源。近年来, 该村在乡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 全村已实现“三通” (通水、通路、通电) ,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同时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开办家庭旅馆、特色餐厅和旅游商品小卖部等, 鼓励本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业发展。目前, 已经开发的旅游项目包括五指山最佳观山点、五指山热带雨林观赏栈道、五指山河谷漂流、五指山蝴蝶生态牧场以及邻近的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等。

2 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

研究主要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 内容主要围绕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影响感知、参与旅游开发的态度以及参与旅游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问卷的编制则主要通过专家头脑风暴法并参考已有学者的相关主题研究, 开发设计出符合本次旅游研究情境的居民旅游影响感知量表、居民旅游开发参与态度量表和居民旅游开发参与影响因素量表, 要求被访居民根据其对问题描述的同意程度进行赋值, 值域范围为1分至5分, 分别代表很不同意、较不同意、一般、比较同意、完全同意。

2.2 问卷发放与数据回收

问卷的调查时间为2016年9月15日至9月18日, 发放地点为水满村市场、车站和老爸茶馆等当地居民聚居地区。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 共发放问卷93份, 其中有效问卷90份, 有效率为96.77%。数据的分析工具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9.0软件, 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以期能够反映当地居民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方面的特征。

3 研究结果

3.1 被访居民的基本情况

在性别方面, 男性占48.89%, 女性占51.11%, 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在年龄方面, 18岁以下的被访者占11.11%, 18~35岁的被访者占52.22%, 36~60岁的被访者占31.11%, 60岁以上的被访者占5.56%, 以中青年群体为主, 这也是参与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受教育程度上, 小学文化水平的被访者所占比例最高, 为40%, 其次是初中文化, 所占比例为36.67%, 高中或中专文化水平的占18.89%, 最后是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 所占比例为4.44%, 可见目前水满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 以中小学为主, 高素质的本土人才较为缺乏;在家庭月平均收入方面, 1000元以下的占17.78%, 1000~2000元的占37.78%, 2000~3000元的占36.67%, 3000元以上的占7.78%, 家庭月收入集中在1000~3000元, 还有部分为贫困家庭, 经济收入还有待提高;在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上, 考虑到本地居民家庭收入的多元化, 故将此题设置为多选题, 通过调查发现, 77.78%的家庭以务农为主, 景区就业的占42.22%, 外出打工的占23.33%;旅游商店所占比重为16.67%, 住宿、餐饮所占比例较小, 此外, 还有部分居民通过三轮车拉客、民俗表演等方式参与旅游业的发展, 获取经济收入。可见, 水满村居民家庭收入还是以务农为主, 参与旅游行业的程度还有待提高。

3.2 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感知

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或多或少都会对目的地的环境、经济、文化等带来各种影响。通过将完全同意和比较同意合并为同意, 将较不同意和很不同意合并为不同意后发现:在经济方面, 分别有64.44%和68.89%的被访者不同程度上认可旅游的发展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但也有部分被访者由于未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或参与的层次较低等原因表示不赞同。此外, 66.66%的被访者认为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居民之间的关系开始注重物质利益;在文化方面, 66.67%的被访者同意旅游的发展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提升了自己的思想观念, 但同时也导致了本民族传统文化被同化, 同意率为34.44%;在环境方面, 91.11%的被访者认为通过发展旅游业改善了本村的基础设施, 但同时也有32.22%的受访者认为旅游开发造成了当地环境的污染;总体来说, 83.33%的被访者认为旅游的发展利大于弊。

3.3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态度

与居民对旅游的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感知相比, 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态度并不是非常积极, 通过赋分计算平均值, 发现居民对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态度为3.64分, 低于总体旅游影响感知的4.31分。具体来讲, 65.56%的被访者表示非常愿意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5.56%的被访者持中立态度, 8.86%的被访者不愿意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在是否愿意为景区的发展提供建议方面, 53.33%的被访者表示非常愿意, 37.78%的被访者持中立态度, 8.88%的被访者表示不愿意;在是否自愿参加旅游资源的保护方面, 37.78%的被访者表示非常愿意, 55.56%的被访者持中立态度, 6.66%的被访者表示不愿意;在旅游地的形象维护方面, 41.11%的被访者表示会积极地参与其中, 53.33%的被访者对此持中立态度, 5.55%的被访者表示不愿意。

3.4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

水满村社区居民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受自身文化水平、社会关系、资金以及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支持引导等因素的影响。调查显示, 65.55%的被访者同意自身参与旅游的程度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 12.22%的被访者认为并不受此影响;在是否依靠社会关系方面, 31.11%的被访者不同意没有社会关系就无法参与旅游, 22.22%的被访者认为这会影响到自身能否参与旅游;在资金方面, 75.56%的被访者认为缺少资金是自身不能更好地参与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 仅有12.23%的被访者表示不同意;此外, 62.22%的被访者同意由于缺少政府支持及相关组织的引导使自身参与旅游业受阻, 仅有4.44%的被访者不同意此说法。可见, 资金是居民参与旅游的重要影响因素, 然后是政府及相关组织的支持引导和自身的文化水平, 社会关系对其影响较低。

4 研究结论

(1) 在旅游影响感知方面, 总体来讲, 水满村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强烈, 负面影响感知较弱, 认为旅游发展利大于弊。在正面感知中, 收入的增加明显低于就业机会的增加, 说明目前居民参与本地旅游的发展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因此可以通过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建立分层次、多角色的分配途径, 增加居民参与旅游的广度和深度, 并使其获益。在负面感知中, 居民对环境和文化方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 表明居民对本地生态环境及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因此应加强环境宣传与教育, 并增加对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投资, 让居民认识到只有承担起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责任, 民族村寨旅游才能可持续发展。

(2) 水满村居民对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态度较为积极, 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愿意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但在为景区发展提供建议、参与旅游资源保护及形象维护方面的意愿相对较低, 表明本地居民未充分意识到社区积极参与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此应建立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地方发展的宣传引导机制、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利益分配公平机制, 如旅游收益分红制度, 让社区居民集体入股, 以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积极性。

(3) 在影响因素方面, 居民认为缺少资金是自身不能参与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缺少政府及相关组织的支持引导以及文化水平和能力有限。可见, 政府部门应制定有效的财政补贴及税收减免政策, 采用“政府主导+社区参与+企业经营”的开发模式, 同时, 注重对居民的素质教育和创业培训, 如黎锦编织技艺、手工艺品及农副产品的开发等, 提高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03 (2) :102-107.

[2]Wood R E.Ethnic tourism, the state, and cultur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4, 11 (3) :353-374.

[3]YIPING L.Ethnic tourism a Canadian experien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 1:115-131.

[4]Xie P.F.Authenticating cultural tourism:Folk villages in Hainan, China[D].Ontario:University of Waterloo, 2001.

五指山市 篇8

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激情, 给这座山城添加着现代文明!

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是全省10所“思源学校”之一, 由香港言爱基金会捐资建设, 管理由地方政府负责。这所学校座落在五指山市区西北角的一片台地上, 占地60亩, 虽不算大, 但对山城来说, 亦属不易。这所学校在任140余名教职工中, 招聘的学科带头人只有2人, 特岗教师49人, 其余是从五指山原5所乡镇中学汇集而来的。

2010年3月17日, 记者走进了这所学校采访。

教师的素质决定学校的命运。学校的发展, 首先要发展教师, 用教师发展学校

校长胡广印47岁, 任前是河南新乡市一所中学的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发展学校, 首先要发展教师, 用教师发展学校”是他的至理名言。上任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校长一年来, 践行中原教育治校理念, 在发展教师方面, 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并且初见成效。

胡广印认为, 教师群体来自四面八方,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走到一起来了, 只有从师德抓起, 才能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的第一智慧是师德, 师德不具, 一切谈不上。学校制定了每周例会制度, 以周例会有步骤地学习政治、教育理论, 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学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 鼓励教师们的进取心和奉献精神, 把做最好的老师作为自己职业追求的目标。学校把《中国师德手册》、《问题学生教育指南》作为教师的必读书, 人手一套, 还组织《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辅导讲座。

师德教育只提要求不行, 还要辅以完善的考评机制。这所学校每学期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考评一次, 内容涵盖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协作精神、廉洁从教等, 并把考评结果作为岗位聘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 完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 建立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管网络。每学年评选师德标兵、模范教师等。

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一靠校长的引领, 二靠制度引导, 三靠教师自身的努力。为此, 学校对教师提出8项要求:1.每周参加一次同年级同学科的集体备课;2.每两周参加一次教研组活动;3.每学年上一节公开课;4.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或学生管理方面书籍, 并有读书笔记或心得;5.每周写一篇教育日记或教育随笔;6.每周至少听一节课;7.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或研究一个课题 (课题时间跨度可延长) ;8.每学期参加一次学校组织的教师专业知识考试。

这些具体要求, 告诉教师:不学习, 不会成长;不思考反思, 不会创新;不写作, 形不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任何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 都是在不断学习、思考、实践和写作过程中成长的。这样, 可有效避免“望天收”的教学, 专业成长便在其中了。

为了形成学校教研氛围, 这所学校成立了教学研究室, 并且制定了相关制度, 具体负责相关工作。在教研室的直接领导下, 备课组打破了各自为战的局面, 实现了理论和经验的增值与共享。教师主动听课, 积极要求上公开课, 形成了常态。

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相信、尊重、培养青年教师, 给他们提供成长的空间。特岗教师邓亚军获省化学优质课三等奖;王海霞老师获省物理说课二等奖;8名特岗教师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下面一组数字, 也许可以证明这所学校教师群体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至2009年12月底,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118篇, 教学案例154篇, 教育随笔368篇, 教育日记482篇。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 方能提高教学质量, 这也是海南基础教育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群体提升专业能力的必须“硬功”。为此, 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 把课后反思作为课堂教学的环节要求, 并作为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记者采访到这所学校在上学期, 教师撰写课后反思592篇。

重视教师的发展, 以教师发展实现学校发展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学校常规管理。校长胡广印有自己的说法:“完善的管理制度就像人的免疫系统, 当免疫系统健全的时候, 人们意识不到重要性, 而一旦这个系统出了问题, 人的生命就危在旦夕了。”

记者理解他说的这个“免疫系统”是指常规管理的方方面面。“制度第一, 校长第二,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体现着这位校长用制度规范行为, 用制度激励先进, 用制度弘扬正气、凝聚人心, 用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的治校思维。这所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突出“五抓”:抓备课、抓上课、抓作业、抓自习辅导、抓课后反思。各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为尽快形成“用心育人, 教人求真”的校风, 学校为教师设立了“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创新奖、教研成果奖”, 每学期兑现;每学年评选一次师德标兵、素质教育先进个人、教研先进个人、读书学习先进个人、教坛新秀和优秀教师;每三年评选一次首席教师或功勋教师, 后者任期内享受校内津贴。

科学定位,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的生源, 来自本市的5个山区乡镇的小学毕业班和在读初中生, 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由于多种因素, 生源素质较差, 下面是记者采访时的录音:

刘金成 (数学特岗教师, 陕西汉中人)

“学生刚上来时, 基础差, 有些数学测试得几分。在校长领导下, 抓得严, 现在平均可达30多分, 学生能学进去了。因为基础差, 九年级还要补乘法口诀, 不会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语文老师从头教汉语拼音, 纠正发音。孩子们很可爱, 到‘思源’后, 因基础差, 一下子还上不去。”

唐丽 (历史专业特岗教师, 四川自贡人)

“孩子们在乡下时, 纪律差, 逃课严重, 跑回家干农活。开始时, 历史课测试, 平均40分, 现在可达及格以上, 变化大。”

罗婷 (八<7>班学生)

“乡下时, 常回家干农活, 现在可以专心学习了, 老师很负责。”

黄爽 (九<2>班学生)

“到这个学校后, 时间集中, 老师很敬业, 我们可以专心学习。”

采访中, 记者还了解到九年级<7>班韩香同学, 天赋好, 到“思源”后, 变化大, 成了班里的优秀生, 并且当上了班长。

坐在我面前接受采访的学生, 显出几分拘谨、可爱和天真。是“教育移民“工程, 使他们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给了他们走出大山, 走向未来的希望。

面对来自山区农村的少数民族生源群体, 如何才能使他们在初中3年里得到良好有效的发展, 素质教育又如何才能得以实施呢?

校长胡广印告诉记者:学校确立了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 实行榜样育人、文化育人、制度育人、体验与感悟育人的教育模式, 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品质,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后进生实行“包生到师制”, 真正体现学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面对学生基础普遍差, 听不懂课, 对学习无兴趣现象, 这所学校提出课堂教学要改变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书的做法, 不搞无效教学。他们认为, 课堂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 而不能不顾现实地赶教学进度。32字的课堂教学策略, 体现着面向全体的要求。“加强补差, 延长学时, 降低起点, 提高要求, 放慢进度, 降低难度, 减缓坡度, 循序渐进”。如果不是记者到学校实地采访, 则很难理解这种教学策略。为了实施这种教学策略, 学校要求教师备课时, 要问自己6个问题:

1.学生在学习这节课时会遇到哪些障碍?

2.讲这节课前需要为学生作哪些知识铺垫?

3.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4.本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

5.如何做好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

6.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同时, 学校要求教师备课时, 做到“三个吃透、三个精选”。即吃透学生, 吃透课标, 吃透教材;精选讲授内容, 精选教学方法, 精选课后练习。

以学生的实际水平, 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 实施有效教学。让学生吃得饱, 吃得了, 吃得好, 让每一个学生有成就感, 让后进生厌学转向愿学。

这种出于实际, 分层教学真是难为了校长, 难为了教师。这就是现实, 这就是对有效教学的孜孜以求。没有真切的教育之心, 很难做到, 而现实又特别需要这样的真切之心。付出有回报, 上学期在市局教研室组织的测试中, 这个学校各科优秀率、及格率都有较大提高。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校长胡广印的话常有几分教育哲理。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是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之一。他们每月开展一次全员参加的活动, 丰富学生生活, 激发群体积极向上的欲望。“军训”“我心中的理想”“好好学习、回报社会”、“法制教育月”“我为同学找优点”等, 还成立了多种兴趣小组, 学校成了学生成长的乐园。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要素之一。1名班主任影响着全班几十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和谐的班级生活, 班级管理的责任自然落在了班主任的身上。

学校对班主任实行先培训, 后上岗。学校对班主任管理做到“四个一”, 即为每名班主任订1份《班主任》杂志, 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 每月举行1次班主任培训会, 每学期办一次班主任论坛。通过这些活动, 共同探讨班主任工作遇到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为激励教师担任班主任, 这所学校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下手。除实行班主任津贴外, 还实行“班主任班龄津贴”, 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外出进修等方便优先安排。评优方面, 实行每学期评选1次优秀班主任, 每3年评选1次功勋班主任。胡广印说:“学校要做到, 想当班主任的给机会, 能当班主任的给岗位, 做得好的给荣誉。”

这所学校是全日制寄宿制学校, 学校的餐饮安全是记者关心的要点之一。采访中得知, 学校食堂原料, 由总务主任和管理员共同负责, 定点采购。每次采购货物都有台帐登记, 以防万一, 便于追根求源。记者在饭堂看到, 地面、桌椅、餐具等, 干净、整洁。他们想得很细, 每顿饭菜都留有样品, 并保留24个小时, 以备检验。“学生和家长对饭菜质量满意度很高, 这是我校管理的亮点之一, 食品安全大如天哪!”胡才印校长感慨地说。

漫步校园, 山风习习。但见运动场工程正在收尾中。“学校已经起步, 初见效益, 您今后有着什么样的思路?”记者问道。“3年打基础, 5年上台阶, 10年创名校!”胡广印思索着回答。

我想这不是口号, 这是教育规律。从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力成长, 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特色风格的形成, 没有数年的打拼是做不到的。因为, 办好一所学校与人生一样, 会经历过程的坎坷与光辉。

五指山是温暖的, 春意涌涌!

孩子们应当记住“饮水思源”的校训, 饮教师群体敬业之水, 思政府、社会力量善举之源!

乐山市人民医院 篇9

医院从上百年积淀中提炼出“仁爱济世、精诚行医”的办院宗旨,和“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医院精神。专业门类和科室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已成为乐山市医、教、研中心。是区域内绝大多数民众就医的首选。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院是卫生部确定的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是泸州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和多所医学院校的实习基地; 是乐山市及周边地区医疗机构医护骨干的进修培训基地。是广东中山眼科中心的临床诊疗基地和北京安贞医院的协作医院。还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结成网络医院。

医院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00 多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0 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 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 人,四川省名中医2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3 人,全国和省劳模6 人,市级拔尖人才15 人。乐山市学科带头人25 人。

医院占地面积7. 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 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10. 5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 1 亿元,总资产7. 4 亿元。拥有1250 毫安心血管机、第三代全身CT机、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等万元以上高精医疗设备近800 台( 套) 。开放床位1200 张,年门诊人次60 万,出院病人4 万余人,手术台次1. 6 万余次。

开展的诊疗科目有19 大类69 个专业,成功开展一些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包括: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脑动脉瘤外科手术、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 LCD) 植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CI)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主动脉弓置换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肩人工关节置换术、子宫颈及卵巢恶性肿瘤根治术、微创内脏器官病变治疗术等。每年新开展技术项目数十项。已经建成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2 个,乐山市重点学科18 个。

《山市》几处注释校正 篇10

一、“居然”的误注

《山市》原文中有“居然城郭矣”一句, 教材解释“居然”为“竟然”, 并将整句译成“竟然像一座城市”。我们不否认“居然”确有“竟然”这一义项, 并表出乎意料之情, 如唐代裴度《雪中讶诸公不相访》便有:“满空乱雪花相似, 何事居然无赏心。”但在该文中, 将“居然”译成“竟然”却没有任何理据。首先, 从古文翻译的原则看, 将原句译成“竟然像一座城市”违背了“信、达、雅”中的“信”, 即望文生义, 翻译时随便增加了一个“像”的义项, 这与古文翻译的要求是相背的。另外, 从语境上看, 此时孙禹年他们看到这些景象时已不会再带有“出乎意料”的惊喜心理了, 因为上文“始悟为山市”中“悟”已经明确排除了意外惊喜这一层含义, 也就是说在“城郭”出现之前, 他们已豁然开朗, 彻底明白了这是“山市”现象, 已经克服了原初时“相顾惊疑”之态。因此, 如果“悟”后再有“惊疑、意外之喜”就不合逻辑了。他们随后看到的景象都是在“静观其变”的心态下观赏的。因此, 从文本情境推知不应再含有“意料外”这层意义了。至于罗湖滨老师在《〈山市〉易被忽略的两条线索》 (《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6期) 中对“居然”阐述成“表赞赏及意外之喜”, 显然也纯属是对讹注的一种附议罢。据文本情境, 是说山市呈现出来的高垣睥睨很像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城郭, “居然”应作“俨然, 非常像”解。这一解释, 在古籍中很常见:清代黄钧宰的《金壶浪墨·纲盐改票》中写道:“其黠者颇与文人名士相结纳, 藉以假借声誉, 居然为风雅中人。”更早的还有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各家经管纪略》:“本政一斗萦酒, 皈依释氏, 居然一头陀也。”以上两例中的“居然”都作“俨然”解。《山市》中想表达的意义是说山市的虚幻景象很像现实中的真实景象。所以, “居然”只有当作“俨然、非常像”解, 才既合理又合情。

二、“城郭”非“城市”

课文释“城郭”为“城市”, 依此解, “高垣睥睨, 连亘六七里, 居然城郭矣”句可译为“ (山市) 高高低低的城墙, 连绵六七里, 很像城市”。细品这个譬喻, 存有不妥之处, 压缩此句的主干便成为“城墙像城市”, 显然词不达诂。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明确提到“像”、“如”、“如同”等词的运用须在譬喻与被譬喻间存有极大的相类似, 还必须在整体上二者极其不相同。作为譬喻 (城墙) 与被譬喻 (城市) 二者之间既构不成形式上的相类关系, 也谈不上形式上的相合关系, 所以这种解释不成立。而且在古籍中, 很少将“城郭”释为“城市”, 更多地将其分解成“城”与“郭”, 如《木兰诗》中的“出郭相扶将”, 及《过故人庄》中的“青山郭外斜”等。因为“城”与“郭”都是单音词, 而且是同义词, 每个词都各自承担意义。“城”为内城, “郭”为外城。《管子·度地》也曾提到:“内为之城, 城外为之郭。”在古代, 城市带有围墙成为一种定式, 并有城郭之制。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的“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便为证, 而外城———郭, 往往就是指城墙。《古汉语大词典》释“郭”为:“外城, 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就是例证。

将“城郭”释为“城市”的理论依据可能是认为这对同义的单音词存在偏义现象。“城郭”语义偏向“城”或偏向“郭”都有可能, 但若偏向“城”, 那么句子翻译就是“ (山市中) 高高低低的城墙, 连绵六七里, 很像 (真实的) 城市”。若偏向“郭”, 语句意思就是“ (山市中) 高高低低的城墙, 连绵六七里, 很像 (真实的) 外城城墙”。比较二者, 词义偏向“郭”更合乎语境, 所以文中的“城郭”应作“郭”解, 即外城城墙。

三、“窗扉”非“窗户”

课文把“窗扉”当作“窗户”解, 实属不妥。在古籍中“窗”作“窗户”解, 无可厚非。而“扉”却没有“窗户”的义项, 绝大多数作“门、门扇”解, 极少数当作“屋舍”解, 根本没有“窗户”这一义项。古籍中, 表示“窗户”的词, 还有“牖”、“向”。户西窗叫“牖”, 户北窗称“向”。《说文》:“向, 北出牖也。”如《诗经·豳风·七月》:“塞向瑾户。”若要像注解中那样表达“窗户都大开”这一意思, 应用“窗牖”, 而不应是“窗扉”。何况一座有人往来的高楼, 绝不可能只有窗, 没有门, 所以将“窗扉”作“窗户”解, 与实不符, 而应释其为“窗与门”。

四、“睥睨”只有“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这一古义吗

与新人教版课文相配套的《精析巧练》 (杭州出版社, 第172页) 中对“睥睨”的注释是:“古义: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今义:斜着眼看, 形容高傲的样子。”这个注释似是而非, 在本质上混淆了该词的古今异义类型。据此注, “睥睨”属于古今异义现象中的词义转移现象, 事实上, 该词属于古今异义现象中的词义缩小现象。“睥睨”在古籍中, 不仅具有“矮墙”之义, 还有“斜视, 表傲慢”之义。《淮南子·修务训》中“过者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 《魏书·萧衍传》中“萧衍轻险有素, 士操蔑闻, 睥睨君亲, 自少而专”就是例证。除此还有“窥视、监视”之义, 《颜氏家训·诫兵》中“若承平之世, 睥睨宫阃, 幸灾乐祸, 首为逆乱, 诖误善良”可为证。甚至在《宋史·仪卫志六》中提到“睥睨, 如华盖而小”, 其中“睥睨”是古代皇帝的一种仪仗。纵观上述解释, “睥睨”词义颇丰, 诚属一词多义, 而不是一词一义。

古文今译是继承优良传统文化遗产的需要, 我们后人当以务实、谨严的态度来对待, 多一些理据考究, 少一些主观臆断。以上考证仅属个人鄙见, 望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①《中国文化史三百题》,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版。

②胡正武《训诂阐微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③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2008年1月版。

用“五指”替代“一指” 篇11

慢慢地,我发现了一种挺奇怪的现象。所见,老老实实的学生多了;所闻,说说笑笑的声音少了;所感,亲近我的人远了。不知不觉间,身边清静多了,而这种静让人倍感压抑。渐渐地,我成为一个孤家寡人。

难道这就是我希望成为的老师吗?我陷入了苦恼之中。

这种情形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一次看了学生的日记,我才幡然醒悟。有学生写道:老师的手指头很神奇,犯错的同学被老师指一下,同学就把头低一点,再指一下,再低一点;老师的手指头就像一根魔杖,调皮的同学被老师一指,马上就老实了;老师的手指头本来是很漂亮的,可是一旦老师用它指着我讲话,我就感到很难受。要是老师跟我说话时不用手指指着我,那该有多好啊……原来如此!由于我的疏忽,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给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很多时候,我们告诫学生要尊重长辈,尊敬老师,可是身为人师,我却忽视了人与人应该相互尊重这个简单的道理。

一次,我无意中走进本地的一家超市,本来心情不太愉快,在入口处,营业员一句“您好,欢迎光临!”的亲切问候语,加上右手五指自由并拢、掌面向上的手势,使我倍感亲切,心情顿时轻松起来。既然一句问候、一个手势能使人心情愉悦,那么,我和学生之间,岂不也可以尝试用一下?

后来,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时,我总是面带微笑,伸出右手,“有请XX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学生胆怯时,我会及时鼓励,“来,试一试!”当学生回答完后,我又会伸出右手,“请坐下!”课外,与学生在教室走廊、楼梯,校园小路上迎面相逢,我总会微笑着侧身到一边,伸出右手,“有请!”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普通的手势、一副微笑的面孔,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此后,我又看见了那些久违的笑脸,听见了甜美的笑声。

如今,伸出右手五指,四指并拢,大拇指自然分开,掌心向上,用这样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已经成为我的日常习惯。“一指”与“五指”,看起来只是一个手势,一个动作的不同,其深刻的内涵,却值得我们为师者好好揣摩。

乐山市人民医院简介 篇12

医院从上百年积淀中提炼出“仁爱济世、精诚行医”的办院宗旨, 和“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医院精神。专业门类和科室设置齐全, 技术力量雄厚, 已成为乐山市医、教、研中心; 区域内绝大多数民众就医的首选。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院是卫生部确定的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是泸州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和多所医学院校的实习基地; 是乐山市及周边地区医疗机构医护骨干的进修培训基地。为广东中山眼科中心的临床诊疗基地和北京安贞医院的协作医院。还与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结成网络。

医院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00多人,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0余人, 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 省名老中医2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 全国和省劳模6人, 市拔尖人才15人, 乐山市学科带头人21人。

医院占地面积7. 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业务用房面积10. 5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3. 1亿元, 总资产7. 4亿元。拥有1250毫安心血管机、第三代全身CT机、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近800台 ( 套) 。开放床位1200张, 年门诊人次60万, 出院病人4万, 手术台次1. 6万。

开展的诊疗科目有19大类69个专业, 包括: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脑动脉瘤外科手术、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 ( LCD) 植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 PCI)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主动脉弓置换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肩人工关节置换术、子宫颈及卵巢恶性肿瘤根治术、微创内脏器官病变治疗术等。每年新开展技术项目数十项。已经建成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3个, 乐山市重点学科23个。

上一篇:电子机箱下一篇:连续测量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