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

2024-06-15

《斯大林格勒》(精选11篇)

《斯大林格勒》 篇1

摘要:《斯大林格勒》(2013)是一部具有浓重的反战思想的战争片。影片将视角引入战争中的人,将美好的人性在战争中撕毁给人看,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震撼。

关键词:《斯大林格勒》,反战,视角,精神震撼

《斯大林格勒》(2013)是俄美合作的影片,由费多尔·邦达尔丘克导演。影片以一个侦查小分队与一位德国军官为争夺一座三层小楼相互交锋的战斗故事,映射整个苏联与德国的战争,同时,小楼中的人们诠释了苏联人在战争中的一种集体的精神状态。

《斯大林格勒》(2013)叙事形式、结构、内容都有着一种“低视角”的特点,人性被放在了影片的中心。 影片以一种近乎小清新的方式完成了对战争片的新的阐释,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一、用故事来讲述故事

影片的开始,是一架巨大的伊尔运输机,它正载着援助物资奔向受灾的日本灾区。然后,在救援5个埋在废墟下的姑娘的时候,讲述故事的主人公出现了。他为了安抚废墟下恐惧的女孩,讲述了自己的“五个爸爸” 的故事,也就是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然后,在影片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背景“那是1942年秋天,俄国人正穿越伏尔加河,到河对岸设防固守……” 很多人物的背景“那时我的妈妈住的房子在伏尔加河畔城市的一条通道上……她厌倦了炮火连天地狱般的生活……”“尼基福罗夫14岁就在警察局有了10次前科……”也都是在讲述者平淡、冷静的讲述中展现出来。 这些对人物的讲述的内容很多与战争的进行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将一个个普通人的经历还原在观众面前,这些战士脱下了英雄的光环,以一个平常人的姿态出现在“讲述者”的故事中。

用故事来讲故事,整个电影的基调被束缚在了这个日本地震中的故事的基调中。讲述者为了安抚废墟下的女孩,从情理上讲整个故事就应该是平淡、柔和的,而非情绪激昂地讲述一群战斗英雄,从讲述的内容上看, 讲述者的视角其实也就是“妈妈”——卡佳的视角,在她的眼里,没有苏联军队的万炮齐发、风卷残云,没有“英雄”的崇高光环,在她的视野里,只有5个军人,甚至只是5个男人,为了保护房子里的女人,用生命抵抗德国人的进攻。斯大林格勒中这5个军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让人动容,日本地震中“讲述者”鼓励废墟下的女孩的故事更让人潸然泪下,在两场人类的灾难中,毁灭和爱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让人们更加珍惜爱与和平。

这部电影的主要演员不多,一边是五个男人和一个女孩,一边是是两个德国军官和一个苏联“法西斯娼妇”,就是这么几个人,就构成了一场战役。格罗莫夫是这队苏联士兵的头,苏联士兵都叫他大尉。他沉着冷静、坚决服从命令,当得知“上面”命令他坚守房子时,他虽然极不情愿,但是还是立即将剩下的人组织起来防守房子,一名水兵想要借故离开队伍,他毫不犹豫地下令枪杀了水兵。忠诚与残忍、冷酷与柔情这些矛盾的性格特点,在这样一个小军官身上共存,正是无数英雄光环背后的真实写照。卡恩的命运是处在战争和纳粹大潮下的德国士兵的真实写照,本片虽然只着墨于一个彼得·卡恩, 但是身处异乡、抛洒献血的德国士兵的痛苦与无奈可见一斑了。玛莎和卡佳这两个女人则代表了战争中两种女人的典型生存状态。

影片着眼于处在战争中的个人的生存状态,讲述的不是宏大的战役和战役的结果,而是处在战争中的人的遭遇和苦难,使观众达到了一种与剧中人物的共鸣状态, 实现了其倡导和平理念的目的。所以,“讲述”是《斯大林格勒》(2013)“低视角”表现战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特色。

二、用小故事表现大情感

与很多战争片不同的是,对国家的忠诚、对领袖的崇拜意味被最大限度地弱化,战争中的战友情谊、爱情、 怜悯之情的表现在本片中占到了很大比重。“我们为国家而战,为兄弟而死”——《父辈的旗帜》这句台词与本片的情感表达有着很多共鸣之处。

格罗莫夫小队身陷重围,当格罗莫夫向上级请示时, 上级只有一句冰冷的命令“守住房子三天三夜,直到主力师渡过河岸”,格罗莫夫深知这个命令会让自己和战友全军覆没,失望之余回答道:“本来就明白,4号同志……我只是不知道怎么来完成你的任务。”然而上级不但不体谅这一队身陷囫囵的士兵,反而申斥他:“你是骨干,怎么像个被动员的学生。”领导层的冷漠和残忍可见一斑,将战争中士兵的无奈和悲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士兵是战争中的牺牲品。

格罗莫夫对此次任务是极不情愿的,但是当看到纳粹军人残害妇女的时候,他却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 立刻召集士兵向敌人发起进攻。对任务的消极态度和对报仇的积极态度正好应证了“我们为国家而战,为兄弟而死”这句话,对同胞、对被压迫者的爱和怜悯在这两相对比中被突出出来。

影片最温馨的地方或许莫过于三个(下接第182页)士兵得知卡佳的生日到来时,冒着枪林弹雨在废墟中寻找礼物,他们知道卡佳在战火中很难有机会洗澡,所以找了一个浴缸,让卡佳在生日的时候可以洗一次澡。战争血腥残酷,这些军人在战火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杀人如麻的刽子手,然而在此时,他们所透露出的那种柔情和体贴完全不像是一个军人,而更像是一个丈夫, 他们关心自己的家庭,体贴地照顾自己的妻子。军人们抛洒热血为国而战,更是为了自己的挚爱而战,他们是军人,更是一群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

影片对爱情的描写是隐性的,不是那么浓墨重彩, 只是有一种淡淡的情感隐约发散。与“卡佳和她的五个丈夫”相比,玛莎与彼得·卡恩的情感则更为难得和可贵。 玛莎一开始对彼得卡恩是一种依附关系,玛莎从内心上不愿意和卡恩交往,但迫于现状又不得不依靠他。玛莎面对同胞的羞辱,内心十分痛苦,想要杀掉卡恩,却又下不了手。最后卡恩表明心迹,他是真的喜欢她,在她和其它居民被纳粹驱赶的时候,卡恩穿过人群大叫她的名字寻找她,卡恩告诉她,攻下房子就和她到一个没人的地方过上快乐的日子。玛莎和卡佳不一样,她是一个“法西斯娼妇”,是一个“叛国者”,彼得·卡恩和格罗莫夫等人也不一样,他是一个侵略者,又是一个“不称职” 的军官。这两个有污点的人的结合,是战争阴影下的特殊产物,他们的结合在形式上是肮脏的、龌龊的,在精神上确是洁白的、无暇的。正是这两个身在绝境的人, 他们俩的情感才表现的最为真切,最为纯粹。

影片的情感表达着眼点仍然在“低视角”上,没有口号式的呼喊,没有群情激昂的歌颂,只是用一个个小故事,讲述着发生在一群小人物身上的小情感。

《斯大林格勒》 篇2

《斯大林格勒》:俄罗斯首部IMAX 3D战争大片

咱就不说视听效果极为震撼的《斯大林格勒》幕后是如何如何的强了,因为一来俄罗斯那长长的人名记都记不住,二来看完本片之后听说花了三千万美金,深深的感觉原来俄罗斯电影也有大把大把烧钱的,而且烧的让你看的见,值回票值!伏尔加河登陆海陆空成千上万士兵的宏大场面、斯大林格勒的建筑与街景、巴甫洛夫大楼、轰炸机坠地、坦克密集进攻„„

《斯大林格勒》讲的是1942年,苏联红军在跨越伏尔加河,向德军发起反攻失利,几名苏联士兵潜进了德战区,遇到了一位未能跑掉的俄罗斯姑娘,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一边是苏联战士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在小姑娘的这座房屋内,一边是德军三番四次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夺回这一“堡垒”。

聪明的是,《斯大林格勒》将主视角投向了局部,从小人物的情感入手,凸现整体战争的残酷,苏军这边几个主角,既有共同抗战和保护“女神”的目的,又有各种性格之间的戏剧性冲突,德军这边则是一段身份地位、语言、价值观等统统不一致的“孽恋”。除了爱情,双方人马身处极地,对家人和感情的念念不忘,对频繁的战争表现出的极度厌恶,以及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如弹钢琴唱高音、捡玩偶展书信、打水取食„„都和残酷的战争形成鲜明对比。

《斯大林格勒》在视听与叙事上都近乎完美,伏尔加河登陆的场面,通过全景、陆地、船上、水中、火中、战壕等六个方位表现战斗的宏大场面和惨烈状况,开场时当观众看到一个个俄国士兵穿过火海,身上带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冲向德国士兵时,无论是视觉还是心理都相当震撼,那数百人齐齐登陆作战的镜头极为出色,要是再多几个长镜头就应该足以载入影史了。接下来飞机轰炸,大炮强攻、子弹扫射的镜头等场面效果逼真,加上3D效果,有好莱坞大片的范儿。

尤其值得赞誉的则是道具、场景之逼真,因要全景重现斯大林格勒战役,逼真的建筑和街景,大到包括斯大林格勒地标性建筑巴甫洛夫大楼,小到破旧的钢琴、柔软的大床、墙上海报等等,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其实该片在“反战”的立意上,与《拯救大兵瑞恩》这些佳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拯救大兵瑞恩》说的是八个救一个,从分裂到齐心,再到去牺牲去救赎,斯皮尔伯格展现出了作为导演对于电影主题的精确把控,而《斯大林格勒》何尝不懂得战争与反战,剧情波澜起伏,将战争场面拍的最真实以及毫不避讳的血腥,五个苏军不再为了国家为了斯大林,而是为了守护阁楼里的小“公主”,德军官厌恶战争,爱上沦陷区的俄罗斯娼妓„„

战争中萌发两段爱情,尽量不扯到家国大义,即便是中途苏军奋勇冲出小楼杀敌,也是看到同胞被残忍杀害,愤慨还击。这种“战争中谈着恋爱”的题材可能很多国内“专家”会认为容易出现误导,我们的英雄就义之前一定是念念不忘交党费,根本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下还五个人爱上一个女的„„

斯大林格勒“老鼠巷战”拖垮德军 篇3

1942年夏天的时候,保卢斯的第六军已经深入了苏联腹地,胜仗一场接着一场。但德国士兵也开始感受到了压力。撤退的红军在井水中下毒,并把汽油倒在粮食上:德军面临着严重的干渴,痢疾和伤寒也开始增多。

不过纳粹军队仍跨过了顿河,8月23日,斯大林格勒成了人间地狱,海因克尔轰炸机往这个城市扔了数千吨的炸弹。在第一周的轰炸中就有约4万人死亡。

很快德国军队就攻进了城里,希特勒非常希望速胜,戈培尔为此不得不降低宣传的调门,强调战斗的艰苦。

苏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不肯放弃他们坚守的3个滩头阵地,并退到伏爾加河东岸,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德军过了河,苏联南部和高加索地区就落入了希特勒手中。斯大林下令“不许退后一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指挥官朱可夫将军让士兵们尽可能在离德军近的地方挖战壕——有时近到只有30码——从而给德军不断施压并抵御空袭。

朱可夫的另—个聪明做法是“防波堤”——由小股部队占领废墟中的建筑,这样就像一个个固守的城堡一样打乱德军的进攻。战斗很快就变成了一场德军所说的“老鼠战争”——在酒窖、地下室和破商店中进行的磨人战斗。

像瓦西里·扎伊采夫(裘得·洛在好莱坞电影《兵临城下》中扮演的那个角色)等红军的狙击手击毙了不少德军。与此同时,河对岸的苏军也展开了密集的炮火攻击,以对抗从西面发射过来的火力。精疲力竭的德军被北部和南部的反攻苏军包围,有9.1万名德国士兵投降。?笪摘自《报刊荟萃》

英雄城——伏尔加格勒 篇4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德国意识到时间颇为紧迫,希特勒希望能够在美军有机会加入欧洲战场之前结束东线战争或尽可能削弱苏联的经济和战争潜力。为了切断伏尔加河并控制高加索丰富的石油资源,1942年7月,德国法西斯先后动用150多万兵力发起了被命名为“蓝色行动”的夏季攻势,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然后北攻莫斯科。斯大林也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座城市的防卫非常重视,苏军于7月12日在西南方面军原有基础上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制定了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计划,为增强斯大林格勒守军的斗志,斯大林发布了第227号令规定,凡是不服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枪毙,其口号就是“决不后退一步! ”。8月23日,德军第6集团军第14装甲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突至伏尔加河,企图从北面沿伏尔加河实施突击并夺取该市。同日,德军先出动飞机几百架,入夜又出动2000架次的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狂轰滥炸,战后英国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对此评述道: “这是一次纯粹的恐怖袭击,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屠杀和平居民,压垮苏军,瓦解士气,散布恐慌气氛。”

9月12日,苏军虽几次反击,但伤亡惨重,于是撤至市区围廓,外围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9月13日,德军攻入市区,双方展开巷战,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在双方厮杀中,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 的居住区被摧毁。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苏联第62集团军顽强抵抗,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厂内都与德军发生了激烈的枪战。德军的主要战术是各兵种联合作战,非常重视步兵、工程部队、炮兵和空军的地面轰炸的协调。为了对抗这种战术,苏军指挥官采取了贴身紧逼的策略,尽量将己方的前线与德军贴近。这样导致了德军的炮兵部队无法发挥远程攻击的优点。德军把这种看不到敌人的城市防御战称为“鼠战”,甚至开玩笑说“即使我们占领了厨房,仍然需要在客厅进行战斗。”在城中的制高点,一座名为马马耶夫冈的小山丘上,发生了最为残酷的战斗。两方军队不断地交替占领这片高地。苏军在一次反攻中,竟然在一天之内牺牲了1万名士兵。在城中的另一个部分,由扬科夫·巴甫洛夫指挥的一个小分队占据了城中心的一座公寓楼,并顽强地进行抵抗。士兵们在大楼附近埋设了大量地雷,并在窗口安设了机枪,还将地下室的隔墙打通以便通讯。这座顽强的堡垒后来被苏联人骄傲地称为“巴甫洛夫大楼”。当苏联士兵与德军进行激烈枪战的同时,红色十月工厂、拖拉机厂和街垒工厂的工人就在侧旁修复损坏的坦克和其他武器,有的候甚至就直接在战场上修理武器。坦克由工厂的工人志愿兵驾驶。这些坦克往往直接从兵工厂的生产线上开到了战斗前线,甚至来不及涂上油漆和安装射击瞄准镜。德第6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的副官在这一天的战地日记中写道: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市民的支援下实施反攻击。市民们也拿起了武器,表现得非常英勇。在战场上可以看到被打死的身穿工作服的工人,他们那已僵硬的手还握着步枪和手枪。在被击毁的战车驾驶舱里,坐着被打死的工人。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们从未见过。”11月11日,德军最后一次企图攻占该市,并在街垒工厂以南冲到伏尔加河岸,但其攻势已成强弩之末。

11月19日,苏联红军开始实施天王星行动,朱可夫的策略是将德军继续牵制在城内,然后通过打击德军虚弱的外侧来将德军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市区。随后的大举反攻,粉碎了负责防卫德军侧翼的罗马尼亚军团,投入了新研发的喀秋莎火箭炮。这一新式武器可以在一部机动车辆上同时发射多达48枚的火箭弹,对于打击德军坦克和切断德军的物资补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严酷的天气条件和苏军强大的防空炮火使得德军的第六集团军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1943年1月30日,希特勒希望保卢斯能够战斗到底或自杀殉国并授予他德国陆军元帅的称号。但是,当苏军攻入德军设在百货商场内的司令部时,保卢斯选择了投降。91000名极度饥饿劳累的德军士兵被俘获,由于大多数士兵本身已经营养不良,缺乏医治,加上红军将他们发配到苏联各地的战俘营中进行强制劳动,使得大多数人死于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只有6000多人得以生还并回归故土。十几位高级军官被带往莫斯科,用作苏联的政治宣传工具。包括保卢斯在内的军官们发表了反希特勒宣言,并向德军部队大肆宣传,直到1955年才被遣送回国。

美国弗莱格勒学院 篇5

弗莱格勒学院(圣奥古斯丁)(Flagler College (St. Augustine)),1968年建校,位于美国St. Augustine市,是一所拥有学生2046人的学校。该校专为准备进入弗莱格勒学院(圣奥古斯丁)学习的学生提供本科学习。

弗莱格勒学院是一所四年制私立文科学院,建立于1968年。其以最低的成本,向学生提供最高质量的教育。弗拉格勒学院提供下列课程:会计,广告,人类学,艺术史,商业管理,人际关系学,创意写作,聋哑教育,经济,教育,特殊学生教育,中学(美术,戏剧,英语,社会研究),初等教育,英语,美术,平面设计,历史,插图,国际研究,新闻学,拉美研究,拉丁美洲研究/西班牙语,文科,哲学/宗教,政治科学,法律,心理学,宗教,社会学,西班牙语,体育管理,戏剧艺术和青年部。莱格勒学院(圣奥古斯丁)在新闻与世界报道中排名为美国南部顶级学士学位学院中的`“美国最佳大学”。普林斯顿评论弗拉格勒学院为“美国最佳价值高校”和该国“最佳366高校”之一;弗拉格勒学院被卡普兰/新闻周刊评论为高校中的“适合你的最佳大学”及“宝藏”;弗拉格勒学院也被国家研究和咨询机构在一年一度确定100个美国高校的活动中列在“美国最佳100高校”之中。

《斯大林格勒》 篇6

二战苏片气息犹在:有场面、有细节、有情怀

《斯大林格勒》从一开场就让人回想起早年的苏联电影。包括镜头色彩突出地使用青灰色与橙红色——前者用来表现战争的冷酷与阴冷;后者则用以加强战士保家卫国的火热激情。影片为了追求最真实的效果,按1:1的比例在圣彼得堡郊外的废弃靶场重建了当年斯大林格勒的城区风貌。包括两条主干道和各种小巷,以及包括巴甫洛夫大楼和主角们被困的楼房在内的众多著名建筑。这些场景和建筑完全参照当时的城市规划图,用混凝土建造而成,各个房间都按照战争前居住在此的人物特点进行了精心布置。此外,剧组还搭建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辨识度最高的象征物之一,著名的“儿童环舞”喷泉的全尺寸模型。这些毫无破绽的雕琢一下子就把观众重新拉进二战的历史中去了。

影片中所描述的第一场大战—伏尔加河攻防战就颇为震撼人心。当俄军士兵身披熊熊大火冒着枪林弹雨冲入德军阵地展开肉搏战的一幕呈现在所有观众面前时,相信无人不被感染,不为之动容。影片在正邪之战的大主线之外设置了两条辅线很值得称许。一是被占领区的苏联民众对德军的恐惧;二是德国军官对战争的厌倦。这也表明半个多世纪之后,前苏联的艺术工作者已经能以更为理性与客观的眼光来反映人性在战火中的真实状况。这未尝不是对中国影人的一个提醒。以普通人所具有的心理状态来反衬战争的野蛮与残忍,更能达到普世价值所提倡的文明标准。这种浓浓的情怀萦绕于《斯大林格勒》影片的始终,在震撼之余不免让人感叹。

双线并行叙事:表达细腻流畅难掩人物苍白和情节单薄

诚如本片导演所述,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不是描述战争的宏大场面,而是讲述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处于险境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故事。因此,本片尽管有多幅全景式的战争画卷铺展,但都是作为故事背景出现的,而并不是故事情节本身的重点。《斯大林格勒》共设置了两条主线以推进故事发展。其一是五位被困于战争核心区的苏军战士与一位苏联姑娘的战地恋歌;其二是一位德国军官与一位苏联姑娘的暧昧情愫。无论是从演员的表演,还是一些小环节的处理上,都能看出主创已经倾尽全力,故事交待清楚,情节递进的逻辑也完全站得住脚,观影时绝无障碍与困惑。

然而,作为一部目标直指奥斯卡的二战新片,《斯大林格勒》显然没有达到期许的高度。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人物的塑造过于平实;二是情节的设置较为简单。而这两点恰是互为表里的。因为人物不够丰满,因此简单的情节更无法出彩;因为情节过于单薄,因而人物的张力更加无法得以伸展。最后,使得观众重为全片以假乱真的战争场景所吸引,而对大战下的小人物众生像却未形成太深的烙印。与之前的几部经典二战影片《决战中的较量》、《拯救大兵瑞恩》、《猎杀U-571》相比,高下立判。

在追求战争美学方面,苏联影片始终是一个标杆,《斯大林格勒》保持了这一类影片既有的高水准,严要求。但在讲故事方面,新生代的俄罗斯电影工作者恐怕还得向好莱坞取取经。毕竟一个好看的故事才是一部影片成败的关键,而这其中,主要角色作为“讲述者”的有力表达便是重中之重了。

决战中的较量Enemy at the Gates

导演:让-雅克·阿诺

主演:裘德·洛, 艾德·哈里斯, 蕾切尔·薇姿

影片长度:131 min

发行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 [美国]

上映时间:中国2001年7月21日, 美国2001年3月16日

本片取材于二战时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的真实故事。瓦西里具有一枪毙敌的神枪法,战役打响后应征入伍。他的绝招狙杀了多名德国兵,一时间“瓦氏神枪”的美名传遍整个战场。然而,他也迎来了真正的对手,同时,瓦西里的爱人——女狙击兵塔妮娅也遭到了“进攻”,一时间瓦西里陷入了内外双方的“联合夹击”。他明白“高手过招,最忌心浮气躁”,而作为一个狙击手,错误永远是致命的,哪怕是最小的……

细细的红线The Thin Red Line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主演:西恩·潘, 阿德里安·布洛迪, 詹姆斯·卡维泽

影片长度:170 min

发行公司: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 [美国]

上映时间:美国1998年12月23日

本片是一部描述美国在1942年到1943年瓜达康纳尔岛(Guadalcanal)战役期间一个名为“查理斯火炮连”的战争故事。在这次大规模的瓜达康纳尔岛战役中,查尔斯连队因设法要从日本人手中夺回名为210号的阵地,全连从登陆开始到持续数月筋疲力尽的厮杀与流血,从丛林中巡逻侦察到夜宿野地和伤躺医院,一直到生存者最后的离去,皆被深刻且真实地在片中描绘出来。

野战排Platoon

导演:奥利弗·斯通

主演:查理·辛, 威廉·达福, 汤姆·贝伦杰

影片长度:120 min

发行公司:Orion Pictures Corporation

上映时间:美国1986年12月19日

影片讲述的是在1967年年轻的大学生克里斯·泰勒赴越南服役,第一次打仗时战友的牺牲使他惊恐万状。他所在的野战排中嗜杀的巴恩斯中士和讲人道的伊莱亚斯原是好友,但由于观点不同反目成仇。面对这两派泰勒不知所从。巴恩斯在一次战斗中乘机杀死了伊莱亚斯。泰勒经过几个月的战场生活,接受了巴恩斯的观点,学会了杀人。最后,他也趁战斗混乱之际打死了巴恩斯。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汤姆·汉克斯,马特·达蒙,汤姆·塞兹摩尔

影片长度:169 min

发行公司:梦工厂电影发行公司 [美国]

上映时间:美国998年7月24日,中国台湾1998年9月26日

影片以诺曼底登陆开场,接着描写米勒上尉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敌后、寻找在同一周内牺牲三名兄长的士兵瑞恩。军方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想要把瑞恩撤离前线,但从事具体营救工作的士兵却对为冒八条命之险换一条命提出质疑,从而引发对人的价值的探讨。

风语者Windtalkers

导演:吴宇森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 亚当·比奇, 彼得·斯特曼

影片长度:134 min

发行公司:米高梅 [美国]

上映时间:美国2002年6月14日,中国2002年6月27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地安文被用作为最高机密的密码,因为那是日本军队唯一没法解破的语言,于是保护印地安军人成为联军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为此美国海军上尉(尼古拉斯·凯奇)被派往保护其中的一个印地安士兵加尔(亚当·比奇),上尉的任务就是要保证加尔的安全,但若加尔被敌人俘虏,上尉就要不惜一切杀掉加尔,而因这奇妙的关系令两人在战乱中发展出一段可歌可泣的友谊……

猎杀U-571

导演:乔纳森·莫斯托

主演:马修·麦康纳, 比尔·帕克斯顿, 哈威·凯特尔

影片长度:116 min

发行公司:Studio Canal [法国] MCA/Universal Pictures[美国] (Spain)

上映时间:美国 2000年4月17日,中国2000年6月29日

《斯大林格勒》 篇7

斯蒂格勒于193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随后在1938到1946年任教于明尼苏达大学。斯蒂格勒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回到他的母校芝加哥大学执教。在1946年这个机会似乎来了,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有一个教授职位空缺,但不幸运的是,斯蒂格勒的竞争对手是在1976年便已获得诺贝尔奖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最终弗里德曼获得了这一职位。斯蒂格勒虽然未能重返母校执教,还是于1947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直到十年后的1958年,芝加哥大学再度有一个教授空缺,斯蒂格勒才实现了回母校执教的梦想。在芝加哥经济学派中,斯蒂格勒的实证性格为学派带来了理性讨论的气氛。很多人会把斯蒂格勒与弗里德曼进行比较,与弗里德曼的好辩,相较之下斯蒂格勒则显得幽默、温和,因此,斯蒂格勒受到了各界的尊敬和赏识。

作为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斯蒂格勒认为消费者在获得商品质量、价格和购买时机的信息成本过大,使得购买者既不能,也不想得到充分的信息,从而造成了同一种商品存在着不同价格。斯蒂格勒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市场和市场现象,并不需要人为的干预。斯蒂格勒的观点更新了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理论中关于一种商品只存在一种价格的假定。斯蒂格勒的另一贡献是对社会管制政策的精辟批评,他力图论证“看不见的手”在当代仍获得良好的效果,而政府管制则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主张实行自由市场制度,反对垄断和国家干预。他说:“人们今天的进步大部分是来自市场而不是其他的组织,更不是政府。然而,知识分子似乎自古以来就有某种陋习,他们耻于言利,对市场深恶痛绝。不过他们反对竞争的理由包含了某种偏见甚至搀和了许多个人的利益。”他在一篇文章中明确说“经济政策的目标应把个人自由放在首要的位置,对于政策目标寄予过高的期望将是错误的,经济政策本身就是复杂的博弈过程的产物,其目的也往往并非是或主要不是为了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且,很难找到政策效应的证据”。

《斯大林格勒》 篇8

在中国美学中,“意象”一词最早可上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之后刘勰最早将“意象”作为一个文艺和审美范畴提出来,《文心雕龙》(1981)中提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一词在唐代则成为一个普遍使用的美学范畴,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说的“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张怀瓘的《文字论》说的“探彼意象,如此规模”,都是将“意象”作为美学范畴来使用。到了明清时期,“意象”不仅是评价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准,而且被看成是主客一体、物我交融,情景相生的产物。胡应麟《诗薮》(1979)内编卷五提出“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方可执。”意象作为诗歌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方式,为历代诗学理论家所重视。在现代,对于意象一词也有众多解释,在童庆炳看来,文学意象实际上都是观念意象,也就是“象征意象”。它在文学作品中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不够充分的意象;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即审美意象。所谓“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行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它不仅是观念意象的高级形态,也与典型、意境一样,属于艺术至境的高级形态之一。”(童庆炳2008:229)意象作为现代诗歌的基本艺术符号,它是诗人感性、知性和客观物体在瞬间的综合。意象既来源于诗人深刻的感性生活,又来源于诗人精神深处的紧张和震动。因此,通过对诗歌意象构成系统的深入分析,既可以触摸诗人内在的生命律动,亦可以感受诗歌自身的艺术张力。

“扎恩达勒”和“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诗歌中反复吟咏的意象。“扎恩达勒”是达斡尔语的汉语音译,在那顺达来编著的《达汉词典》(2001:815)中解释为“山歌,jandaal。”“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民歌的主要形式,曲调优美高亢,通常在森林野外或赶车的途中抒唱,除了一部分具有固定的歌词外,均可在固定的曲调上根据当时的情景和感受即兴吟咏。“扎恩达勒”在内容上多反映历史事件、生产生活、民族英雄事迹和悲欢离合的爱情;形式上则有独唱和对唱两种,其中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居多。在巴图宝音看来,“讷耶”“尼耶”是“扎恩达勒”最初产生时的歌词,“讷耶”是达斡尔语“咱们开吧”的意思,指开荒种地;“尼耶”是达斡尔语“咱们抹吧”的意思,指抹泥盖房。随着时代的发展,一部分“扎恩达勒”开始有其他固定的歌词,曲调丰富,结构多变,并附有“讷耶”、“尼耶”等词;另一部分“扎恩达勒”仍然只充填“讷耶”、“尼耶”,多为触景生情即兴吟咏,节拍略有自由处理,曲词也随着感情变化。从其含义上看,“讷耶”、“尼耶”产生于达斡尔族始学农耕和盖房的时代,标志着达斡尔族开始从主要依靠狩猎和畜牧经济为主向农耕经济转变,“讷耶”、“尼耶”就是对开荒种地、抹泥盖房这种新事物感到新鲜有趣的高兴之余,放声唱出来的。(巴图宝音1991:25)达斡尔民族的先祖们,将“讷耶”、“尼耶”这两句概括性极高的话语作为“扎恩达勒”的中心歌词,一代代传唱下来,以最有力的形式表现了达斡尔民族勤劳善学、不断求取进步的民族精神。

“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一种,2006年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鲁日格勒”是达斡尔语的汉语音译,恩和巴图编著的《达汉小词典》解释为“lugiel[名],鲁日给勒,一种民间舞蹈”。(恩和巴图1983年:1068)奥登挂认为,“鲁日格勒”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老布特哈地区(现莫力达瓦一带),叫做‘鲁日格勒’,老海拉尔人(1732年驻防军的后裔们)叫‘阿很贝’,齐齐哈尔一带叫做‘哈库麦勒’,新疆地区达斡尔人叫做‘贝乐贝’。”(奥登挂2008:422)孟志东曾将“鲁日格勒”译为“路日给勒”,并指出“路日给勒”一词,是在达斡尔语命令式动词兼词根“路日给”上加“勒”这个后缀成分构成名词的。(孟志东1989:266)在达斡尔语中,“路日给”是“火旺”或“把火烧旺”的意思,“路日给勒”一词意为点燃火焰,可以引申为跳起来吧。

“鲁日格勒”是一种多为妇女表演的自娱性舞蹈,她起源于民族先人在深山密林中围着篝火生息劳作的早期狩猎时代,与狩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史料记载,古代达斡尔在春意微透的夜里聚集在村头的草坪上,围绕熊熊燃烧的篝火手舞足蹈,你呼我唤,于劳动之余以舞蹈形式抒发心声,调整精神,消除疲劳。“鲁日格勒”歌舞也是从平缓渐趋奔放,最后终止于高潮。第一阶段,歌舞以歌为主,舞蹈为辅,贯穿着不同的民歌演唱,歌唱形式以对答、对唱为主。第二阶段,舞蹈渐居中心,音乐节奏快而跳跃,情绪也逐渐高涨,在舞蹈形式上多是二人对舞,其他人在一边助兴,舞蹈进入高潮时,便有第三人、第四人或更多的人参加,形成多人齐舞,舞蹈中有采集、提水、捕鱼、飞翔、禽兽斗闹的内容及舞蹈形象。“鲁日格勒”上下舞姿也各有特点,上身舞姿多达20余种,其中以鹰飞、拳头(浪头达奇)和单盖手等姿态为典型动作;下滑步和滑踏(跺)步为特点。上身舞姿中的“双手压腕胸前舞”是最原始的动作之一,是对老鹰飞翔动作的模仿,表达狩猎民族人民对于自由的向往。下身动作中的“滑步”或“滑踏步”,象征在草原上“压草而行”或者渔猎场上在光滑的“冰上而行”,也可看作是对鸟类行走动作的模仿。(栾延琴1990)。第三阶段,舞蹈进入到一个名为“郎吐”的阶段。所谓“郎吐”,就是“拳斗”。这时,歌声已经停止,舞者开始了呼号相对,就像斗拳。(萧梅2001)这些呼号声多模仿各种飞禽走兽,呼号双方对照各自脑后方呼喊“黑莫”、“黑古了”、“哲黑”、“啊呼额”、“达黑”等声音,并且模仿布谷鸟的鸣叫声,发出“哥谷、哥谷”的声音,有时也会模仿熊、豹等20多种动物的呼号声。在民间达斡尔族妇女们跳的鲁日格勒,没有雕琢、造作的成份,直率、充分地表现着人们的内在心境和审美情感,并都以群舞来昭示一种群体的共鸣、和谐与气势。有学者指出“狩猎、渔业,是达斡尔人最古老的生产活动,是达斡尔族早期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音乐文化必然伴随并且反映着这种原始渔猎生活。据统计‘鲁日格勒’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歌词内容是与鱼、鸟和兽类有关”。(吴鹏飞1993)“鲁日格勒”,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出达斡尔人曾经历过相当长的狩猎经济生产过程,体现出鲜明的以狩猎采集为主业的时代特征。他们不仅表现出达斡尔族人民积极热情、勤劳团结的和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望,也表现出达斡尔民族豪放热情、剽悍勇敢的精神气质。诺敏在《欢乐的鲁日格勒》中写到:“看着那野鹿斗角,我们学会了罕伯舞;望着那山鹰翱翔,我们创造了罕伯舞”,从中不难看出狩猎文化对“鲁日格勒”的影响。鲁日格勒是跳跃在达斡尔人生命中的音符,是流淌在达斡尔人血液里的旋律。

庞德曾说“诗是一种种族的触角”,因此诗人自己的精神和他所描述的民族生活和事迹所产生的那种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是一致的。达斡尔族诗人们虽然生活背景各有差异,但就整体创作而言,他们秉承本民族诗歌传统的诗性和灵气,多角度透视本民族精神内涵和民族心理。

达斡尔人从“扎恩达勒”和“鲁日格勒”中,形象、具体、生动地吸取着本民族历史文化知识,接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洗礼。“扎恩达勒”和“鲁日格勒”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特质表现,是达斡尔族社会文化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其整体文化结构中具有特殊的功能意义,已经成为达斡尔民族精神的象征。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新一代达斡尔族诗人,血脉中仍然保留这亘古不变的本民族的文化精脉,他们依然像祖辈们那样以一种满怀敬意,甚至是无限渴望、赞美的眼光去凝视、思索祖先们同甘共苦,一起走过的漫长岁;他们把“扎恩达勒”和“鲁日格勒”视作一种精神象征,在它们身上寻找着现代社会里无法觅见的精神力量和归宿之地,并深刻而由衷地传达出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孟根在他的《父亲的扎恩达勒母亲的鲁日格勒》(孟根,2008)中写到:“辗转难眠之时/当年父辈们吼出的扎恩达勒不时地萦绕在耳畔/他们划着木排出山来/用马驮着猎物下山来/围着篝火炙烤狍子肉/喝着老白干唱着山歌/而母亲们那婀娜多姿的鲁日格勒/却也历历在目每当春暖花开之际/他们结伴去河边采集柳蒿芽/休憩时肆意在草甸上/跳起欢快活泼的鲁日格勒/那柔软的腰肢好似嫩柳/缠绵的手臂翻腾着波浪/有时又似摆柳/随风飘飘荡荡/有时又像嬉戏的山鸡/嘴里不断地发出鸟的叫声”,通过对父辈们唱扎恩达勒、母亲们跳鲁日格勒的情景的追忆,诗人不仅写出了达斡尔民族放排狩猎的历史,也写出了达斡尔人欢快嬉戏的日常。“父亲的扎恩达勒”和“母亲的鲁日格勒”在诗中即是达斡尔族文化、传统和历史的象征,他们“如蛇那样蜿蜒”、“似蚕那样缠绵”,悄然地钻进“我”的生命之中,永驻心田。诗歌对于传统的达斡尔族民族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回归感和认同感,那种对达斡尔族剽悍勇武、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的极力地张扬和推崇,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直接宣泄。

达斡尔族诗人高志军的诗歌与达斡尔的精魂是溶为一体,他写像“老榆树一样茁壮”、“白杨树一样向上”、“兴安松一样耐寒”、“银杏树一样珍奇”“、棕榈树一样抒情”的达斡尔民族(高志军,2010:22);写“动手便是清露一样的曲调/动口便是风暴一样的民歌”的达斡尔艺人(高志军,2010:20);写达斡尔族的传统舞蹈哈肯麦勒和扎恩达勒(高志军,2010:6-10);写“寄托手脚身心的敖包”(高志军,2010:12);写熊熊的篝火(高志军,2010:11);写“拔节成生命草”的苦涩的柳蒿芽(高志军,2010:17),通过这些意象,高志军表达了他对达斡尔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强烈的回归感和认同感。他发自内心地热爱那个“逐水草而居/循水鸟而渔/把云朵放牧成羊群/把风雪驯化成猎犬/用烈酒取暖/用簧火烤肉/心在马背上舞蹈/歌在草原上流淌”的民族(高志军,2010:8),那是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民族,是一个充满超拔之力和强大精神的民族。他们“爱跳哈肯麦勒爱唱扎恩达勒爱喝酸奶子”,“爱打靰鞡草爱割柳条子爱拧篱笆障子”,他们拥有“被沙俄的烽火烧不尽”的头颅和“用长城做情思扯不断”的脐带(高志军,2010:7)。高志军以真挚的笔触探索了本民族充满英雄业绩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咏唱了乡土家乡之美、族人纯朴之情,诉说了他对人生的种种感受。达斡尔族人民“从黑龙江流浪到嫩江/就这样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任凭岁月的风暴/在身后追赶那群獐狍野鹿/一直都围着祖先点燃的篝火/不停地操尾投足”(高志军,2010:6)。敖包会上,乘祥云而来的“雄鹰”和衔颂歌而来的“百灵”,也在“在天人合一的胡弦上/操牛尾投手足”(高志军,2010:19)。人类童年的巫祝之风在汉民族的历史中,已日渐消歇,但在达斡尔等少数民族那里,却还相当完好地保存着。于是,“操牛尾投手足”、“操牛尾歌八阕”,这些对上古华夏初民的描写,被高志军信手征用而去,镶嵌到了他那些讴歌其母族的诗作里,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它象征着千百年来指引一个民族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艰难地生存下来的抗争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流散在了每一个达斡尔人的血液当中。

《斯大林格勒》 篇9

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前苏联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苏联音乐的三大巨星”、“二十世纪交响曲大师”等。他的作品创作数量众多, 其中《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被称作“是战斗的诗篇、震撼的作品, 是坚强的民族精神之赞歌”。

一、杰出的英才——肖斯塔科维奇

肖斯塔科维奇 (1906~1975) , 被认为是“20世纪交响乐大师”, 是前苏联声名显赫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 被誉为“苏联音乐的三大巨星”。他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 父母接受过音乐教育, 家庭的熏陶赋予了他杰出的音乐天分。在10岁时, 因受十月革命影响, 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自由颂》等作品。13岁他考入彼得堡音乐院专门学习作曲, 毕业后在著名院校莫斯科音乐院从事作曲方面的教学。此后大多时间都用来进行音乐创作演奏。

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数量浩如烟海, 在总数147部作品中, 有1部小歌剧、2部歌剧、四部舞剧、6首协奏曲和15部交响曲等。他的创作以民族的优秀传统为基础, 广泛吸收并借鉴了各作曲大师的创作经验。大型交响乐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与填密的理性思维, 其中的英雄人物令人联想到贝多芬的创作。

二、坚强的土地——“受困危城之作”

《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 是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创作的。二战时, 苏德战争爆发, 苏联被纳粹进攻时, 政府动员艺术界“为祖国而战”, 许多文艺积极分子纷纷投入到战斗歌咏的创作中去。被进攻围困时, 肖斯塔科维奇曾在城中亲自协助战斗第一线。“受困危城之作”之说是因为前三乐章是在那样一种情况下创作完成的。全曲的气势慷慨激昂、威武雄壮, 终乐章振聋发聩的音响更是号令全国人民英勇战斗、迈向胜利。

《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于1941年底, 正是在肖斯塔科维奇撤出列宁格勒去往库比雪夫时完成的。并于1942年, 由隆莫斯德指挥这部作品, 莫斯科国立剧场管弦乐团演奏, 在被誉为“文化宫殿”的古比雪夫礼堂里, 面向全国及国外做现场直播。题名献给坚强奋战的“列宁格勒”, 在当年“斯大林奖”的颁布典礼上获得首奖勋章。

三、震撼的作品——“列宁格勒”

这是一部出色的以“列宁格勒”为主标题、共四乐章, 各乐章各有主题的一部优秀的交响曲, 主题分别为:“战争”、“回忆”、“祖国的原野”和“胜利”。

第一乐章“战争”, 小快板。音乐一开始, 表达出的的是“人的主题”, 构建出战争前平和安宁的生活状态。使用旋律性的小提琴演奏出平稳忧伤的主题。接着乐曲中使用了经常在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出现的气息悠长的朴素的木管内心独白。就在平和安宁中, 远方突然传来的击鼓声震碎了人们心中那和平美好的幻梦, 接着就出现了具有战斗性的进行曲风格的“战争主题”。

第二乐章是忧伤的“回忆”主题, 曲式使用复三部, 中板。主部部分第一主题使用第一独奏小提琴演奏, 优雅的双簧管再接着奏出主部的第二主题。乐曲进一步推进, 低音竖笛代替双簧管演奏低音部分, 低沉优雅。这一乐章优雅抒情欧诺个、满汉悲伤, 是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

第三乐章“祖国的原野”, 慢板。描写了坚定的苏俄人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土地的那种沉痛的爱。为了表现“对自然的美之敬意”, 音乐中流淌的旋律极力表现俄罗斯大地上那无边无际坚强繁盛的原始密林。

第四乐章是激昂的“胜利”主题, 由适度的快板转向中板。乐曲开始为了呈示出类似贝多芬“命运主题”的斗争动机, 而使用激烈的定音鼓演奏, 而抒情的拉弦乐器齐奏, 进入具有自由发展的主部部分。最后, 在慷慨激昂威武雄壮般的凯歌后, 乐曲再现了第一乐章中“人的主题”, 结束时再次奏出定音鼓演奏的斗争主题。

四、英雄的史诗——“列宁格勒”颂

在极端困苦极其艰辛危险的战争时期, 肖斯塔科维奇在非常艰难的状态下, 为了鼓励激发人民顽强战斗意志, 创作出这首恢弘的音乐史诗。他说:“我要告诉全世界人民, 我们依然活着, 我们必将胜利”!

《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 不仅是肖斯塔科维奇为了表现坚强的必胜信念, 激发群众战斗信念, 也发出了巨大的悲叹。悲叹“黑暗遮挡住光明、疯狂禁锢了理性……”。这悲叹不仅属于肖斯塔科维奇自己, 也属于一个纳粹魔掌下苟生的民族。尽管如此, 这一民族仍英雄地反抗着, 正如作品中命运的“英雄情怀”、“斗争主题”, 刚毅坚决、凯歌嘹亮。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 具有史诗性的英雄力量, 列宁格勒让“光明战胜黑暗、让理性战胜疯狂、让崇高的人道主义战胜了可怕的专制统治”。

五、总结

被饥饿与死亡、炮火与轰炸中围困中的列宁格勒, 在1942年春天, 用广播电台演播了肖斯塔柯维奇的激昂坚强的《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并面向全世界, 他们向世界用“列宁格勒”的英雄音乐来证实苏联的坚强。本文通过杰出的英才、坚强的土地、震撼的作品及英雄的史诗四个部分出发, 对《第七交响曲》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列宁格勒”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与填密的理性思维, 其中的英雄人物能令人联想到贝多芬的创作, 这一悲壮的斗争性的演出, 是人类音乐史上的奇迹。“列宁格勒”的气势慷慨激昂、威武雄壮, 终乐章振聋发聩的音响更是号令全国人民英勇战斗、迈向胜利。可以说, 肖斯塔科维奇在他激昂坚强的的《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中, 向世人展示的, “是战斗的诗篇, 是英雄的史诗, 是坚强的民族精神之赞歌”。

参考文献

[1]左贞观.肖斯塔科维奇与他的时代——纪念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00周年[J].人民音乐, 2006.

[2]黄晓萌.肖斯塔科维奇《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研究与演奏分析[J].天津音乐学院, 2009.

[3]刘新红.是墓碑还是赞歌?如何理解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J].美与时代, 2005.

《斯大林格勒》 篇10

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不屈,悲壮

肖斯塔科维奇 (1906--1975) 是前苏联时期俄罗斯最天才和最杰出的作曲家, 也是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生存在集权高压血腥统治斯大林主义的“新沙皇”年代, 他以自己特有的毅力和坚忍以及超人的智慧, 巧妙透过其15首交响曲和其他大量的作品来记录二十世纪中叶专制统治下的俄罗斯秘密恐怖历史, 再用15首弦乐四重奏来传达对俄罗斯民族所经历的这段苦难的个人化解释和描绘。他曾说:“研究我的音乐, 你们就能找到我做为一个人和艺术家的全部真相!”聆听他的作品, 二十世纪最悲哀的人类命运的确历历如在眼前。

在肖斯塔科维奇的15首交响曲中, 《第七 (列宁格勒) 交响曲》 (以下简称“肖七”) 是最为著名的也是最有争议的一部作品。

《列宁格勒交响曲》堪称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传奇。1941年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以闪电般的速度入侵苏联。在短短的五个月的时间里便包围了列宁格勒, 直逼莫斯科。列宁格勒的人民全体总动员, 与法西斯展开生死拼搏的浴血奋战。在那极端困苦极其艰辛危险的时期, 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为了将这一时期用音乐表达出来, 为了歌颂人民顽强奋斗的必胜精神, 在非常艰难的状态下开始创作这首注定是不朽的音乐诗篇。他说:“我要告诉全世界人民, 我们依然活着, 我们必将胜利!”

1942年7月19号纽约举行了盛大的首演式。继而世界上几千家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从此世界通过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看到了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顽强斗志和坚强的毅力。

结构上看, 第七号交响曲显得冗长 (全曲约70分钟, 是他所有交响曲作品中最长的) 。而且有些“不均衡”, 光是第一乐章就占了全曲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根据肖斯塔科维奇1951年一篇文章的说法, 这是一部一列宁格勒为标题, 每乐章各有主题的交响曲, 分别是:“战争” (War) 、“回忆” (Recollection) 、“祖国的原野” (The expanses of my native land) 、“胜利” (Victory) 。如果我们依循这些主题聆听, 的确相当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换句话说, 第七乐章的主题都相当明确, 几乎让人一听就知道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涵, 因此有评论者认为:“与其说本曲是交响曲, 倒不如说比较接近大型的组曲”, 这句话可说为这部交响曲的特性下了颇为精准的注脚。

第一乐章中庸的稍快板。首先呈示出“人的主题”, 描绘的是战争之前安宁的生活。小提琴明朗平稳地奏出主题, 接着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常见的气息很长的木管独白。突然, 远方传来的鼓声击碎了和平的美梦, 出现了进行曲风格的“战争主题”。

第二乐章稍快的中板, 三段体诙谐曲乐章。相传作曲家这样描述本乐章:“……这是对愉快的事情, 人生快乐插曲的回忆。但悲哀的情绪笼罩着这种回忆……”乐章主部由第一小提琴轻松奏出的主乐念,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弦乐器那强烈的节奏背景, 还有双簧管优雅的副乐念等构成。双簧管的副乐念由低音竖笛接替, 竖琴、长笛的低音伴奏部分很有特色。此乐章可以说是最具肖斯塔科维奇风格的音乐。

第三乐章慢板至最缓板。自古以来人们都说:“俄罗斯人对自己的祖国和土地有着一种深厚的挚爱。”这一乐章在于表现“对自然的美之敬意”, 犹如俄罗斯大地上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一般。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转中板。由定音鼓呈示出类似贝多芬“命运主题”动机的短暂导入部后, 主题由弦乐器齐奏展示, 然后进入自由发展的主部。依照肖斯塔科维奇的本意, 这个终乐章在于表现“胜利之来临”。最后, 第一乐章“人的主题”由铜管乐器强有力地奏出, 在排山倒海般的凯歌之后, 四个定音鼓奏出乐章的中心主题, 全曲结束。

这颗高贵的灵魂曾经创作过震撼世界的交响曲, 却一次次发出这巨大的悲叹。这悲叹不仅属于他个人, 也属于一个铁权下苟生, 始终等待着被枪杀的民族, 等待枪杀成了这民族曾经的生活方式!在血腥的斯大林时代, 整个民族与肖斯塔柯维奇一样被集体绑架与枪杀, 在近半个世纪里滚动着鲜血与头颅。可是, 尽管如此, 这一民族又在纳粹帝国疯狂的侵略与进攻下, 英雄地反抗着, 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并对人类的反法西斯神圣事业作出了不可思议的牺牲与贡献, 成功地捍卫了绑架与枪杀他们的残酷政权!

1942年春天, 被死亡与饥饿以及炮火与轰炸围困了的列宁格勒, 用电波向全世界演播了肖斯塔柯维奇的第七也即着名的列宁格勒交响曲, 向世界用音乐来证实它的存在。这一悲壮的演出, 也是人类音乐史上的奇迹。

参考文献

[1]德特勒夫.戈约夫著: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肖斯塔科维奇》。

[2]钱仁平著:外国音乐家欣赏丛书《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 湖南文艺出版社。

告别斯大林 篇11

但不同场景中人们的心态却不同了。时隔近60年,谁还能想象出斯大林逝世在中国引发的轰动?进而,当年轰动之时,有多少人能知晓中苏两党两国背后的恩怨?又有哪一位能预测出这个人的去世对中国到底将要产生哪些影响?

斯大林是在1953年3月5日去世的,随后几日的中国报纸上,占据最突出位置的自然是举国上下的哀悼。毛泽东先后致唁电,发表悼念文章《最伟大的友谊》。我存有一套上世纪50年代完整的《新观察》,翻开当年这本半月刊杂志,连续两期都有悼念斯大林的专辑。3月16日出版的专辑,集中刊载了苏联方面关于斯大林去世的公告、毛泽东唁电、中共中央唁电、毛泽东悼念文章。4月1日出版的那期,集中刊发了一组文章,分别是叶圣陶的《咱们熟悉他》、黄钢的《苏联电影中的斯大林的光辉形象》、聂绀弩的《追念》、吴电的《他奉了斯大林的命令》。其中,聂绀弩一文最有史料价值,写了他留学苏联期间两次见到斯大林的详细过程。他在文章最后写道:“斯大林,在我们的感觉里,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分不开的,是和毛主席分不开的,和天安门、天安门广场翻腾着的红旗、红旗下的无数群众分不开的。”

《新观察》刊发毛泽东的《最伟大的友谊》一文时,配发了一副苏联画家纳尔邦疆的油画《伟大的友谊》,画面场景是在斯大林的办公桌前,斯大林与毛泽东各坐一张单人沙发上。斯大林在左,双手平放在扶手上;左手夹着香烟,目光平视毛泽东。毛泽东在右,与斯大林对视,右肘靠在扶手上,手则搁在胸前;左手持一本厚厚的精装本书籍,平放在大腿上—什么书,看不清楚,不知是否为斯大林的书。

其实,所谓“伟大的友谊”,就斯大林与毛泽东的个人直接交往而言,实情却并非如此。

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启程访问莫斯科,这是他的第一次出国访问。斯大林与毛泽东,两位令世界瞩目的红色领袖,终于握手克里姆林宫。但是,毛泽东的莫斯科之行,其实从始至终并不顺利。长达两个月的逗留时间里,毛泽东不断被冷落,他尴尬、无奈、气愤。谈判过程艰难曲折,与之伴随的则是毛泽东与斯大林个人之间的理念冲突和性格撞击。国家利益的权衡取舍,与个人情绪的起伏波动,成了外部世界不为人知的内容。尤其是中国民众,他们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地阅读权威报纸发表的那些热情洋溢的报道,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们的领袖逗留莫斯科期间,仰望克里姆林宫的红星,看到的并不是神圣的炽热,而是冬日的冷寂。关于此次访问背后发生的一切,许多年后才被一一披露,而在当年,世人瞩目的只是共产党阵营中两个大国的结盟。

斯大林去世后,周恩来代表中国前去参加葬礼。英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迪克·威尔逊,在所写周恩来传记中,特意提到毛泽东没有前去参加葬礼的这一情况,并就此展开一番议论。他认为斯大林的去世,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解脱:“1953年3月,为苏联的斯大林举行葬礼时,共产主义世界的领导人都聚集到苏联。许多人预料毛泽东会露面,他现在或许会名正言顺地声称是那个统治集团的最高人物。但是,他宁愿躲避在俄国人手下进一步遭到怠慢,因为这种怠慢是预料之中的,他早已领教过了。此外,他1949年的那次访问还从未得到任何苏联高级掌权者的回访,更不用说他的两位主要助手刘少奇和周恩来的那些访问了。”(《周恩来传》,P272)

在中国,不少重要事情很快在斯大林去世后发生了—或直接相关,或有着内在联系。

高岗很快受到批判并被打倒,此事可看作斯大林去世在中国政坛上引发的最早波动。1954年2月初,中共中央召开七届四中全会,解决所谓高岗、饶漱石的“反党联盟”问题。高岗起落,瞬息万变。如此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当然有着诸多极其复杂、极其微妙的原因。其他原因暂且不论,我更愿意将斯大林的去世看作是一个颇为直接的重要因素。随着斯大林的身影在共产主义阵营的消失,被认为受其青睐的高岗的退场,只是早晚之事。

毛泽东对待“个人崇拜”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在斯大林去世两个月之后,1953年5月19日,毛泽东对刘少奇、杨尚昆做出两次书面批评,强调“嗣后,凡用中央名义发出的文件、电报,均须经我看过方能发出,否则无效”,“过去数次中央会议决议不经我看,擅自发出,是错误的,是破坏纪律”。

读《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可以注意到,1950年时的毛泽东面对着与日俱增的对他的颂扬和崇拜,显得并不那么陶醉。譬如,在一些批示中,他对于各地修建的铜像等一律拒绝。沈阳市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决定在市中心修建开国纪念塔,塔上铸毛泽东铜像。毛泽东在1950年5月20日作批示:“铸铜像影响不好,故不应铸。”同时在来函中的“铸毛泽东铜像”旁批写“只有讽刺意义”。5个月后,得知北京市第二届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建议中央在天安门前建立毛泽东大铜像的提案后,毛泽东当即批语:“不要这样做。”同年9月20日,毛泽东为在他的家乡修房修路之事,写信制止:“据说长沙地委和湘潭县委正在进行在我的家乡为我修筑一所房屋并修一条公路通我的家乡。如果属实,请令他们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的影响。是为至要。”看到这些原始批示,想到后来到处矗立的毛泽东雕像,以及通往韶山的铁路、滴水洞的建筑,真让人不能不感慨历史的演变。

斯大林去世几个月之后,“梁漱溟事件”随之发生。梁漱溟和毛泽东,在政治思想上一直有矛盾,但私交很深,尽管毛泽东坚决反对梁漱溟的思想,但过去每次交谈,都能虚怀若谷,相待如宾。1953年9月8日至18日的政协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作为列席代表的梁漱溟,在会上当面顶撞毛泽东。梁漱溟的毫不客气的当众顶撞,毛泽东肯定是始料未及的。他没有像梁漱溟要求的那样,拿出“自我批评的雅量”,而是发出了一连串言辞激烈的指责、挖苦:“杀人有两种,一种是用枪杆子杀人。一种是用笔杆子杀人。伪装得最巧妙,杀人不见血的,是用笔杀人,你就是这样一个杀人犯。”“你却把自己描写成了了不起的天下第一美人,比西施还美,比王昭君还美,还比得上杨贵妃。”

罢免高岗,指责梁漱溟,批判胡风,开展肃反运动……短短两年间,一连串政治波动接踵而至。

在经济领域,主持农村工作的副总理邓子恢(刘少奇、周恩来等也与之观点相似),也在面临着毛泽东的批判。

在1955年4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邓子恢传达了刘少奇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确定下来的当前合作化发展的方针—停止发展,全力巩固。在此之前,邓子恢已根据中央指示,给浙江省委发出电报。收缩了15000个合作社。按照邓子恢的经济思想,农村合作社应该放慢步子,稳妥地向前发展,这才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实际。

6月下旬,邓子恢等人的意见便受到了警告,并被指责犯了“右”的错误。7月31日,毛泽东讲话了。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毫不含糊地、不点名地批评了邓子恢,挖苦和讽刺邓“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别人说:走快了,走快了”。10月,中共中央七届六中全会(扩大)召开,毛泽东点名批判邓子恢,并将合作化问题上的争论、分歧,与阶级斗争联系,他的讲话题目即是《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

农业合作化果然按照毛泽东的意见而掀起高潮。几年前,毛泽东本人曾设想集体化的发展大概需要10年、15年时间,现在,已被缩短到两三年。实际上,1956年以后,粮食增产速度逐年下降;棉花产量在1956年比1955年减产147万担;生猪减少350万头,水牛、驴、骡子减少70万头。即便如此,毛泽东仍认为,到1958年春天,农村人口的一半可加入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到1960年,可基本完成半社会主义的改造。事实是,高潮一旦涌起,便会不可遏制地带惯性向前涌去。两年间的迅猛发展,很快让毛泽东又改变设想,他再次发出新的号召,整个农村便以神奇的“大跃进”实现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

经济规律、民以食为天……至关重要的事情似乎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热情,是拥有绝对权威之人的“一言九鼎”。

随着斯大林的去世,当代中国便这样迅疾演变,走向未知的前方……

【《斯大林格勒》】推荐阅读:

斯大林模式及其启示07-21

上一篇: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下一篇:先读后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