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

2024-09-13

古斯塔夫(共12篇)

古斯塔夫 篇1

1 古斯塔夫危险度法

古斯塔夫火灾危险度法 (Gustav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分析方法,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方法处理分析火灾危险源,将火灾风险定义为若干因子,每个因子对应火灾危险源的不同特征。火灾危险性包括对建筑物本身的破坏GR及建筑物内部人员和财产损失IR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危险度共同决定了建筑物的危险度。

1.1 建筑火灾危险度

建筑火灾危险度GR的计算,见式(1)。

undefined

式中:QM为可移动的火灾负荷因子,表示建筑物室内可移动燃烧物对GR的影响,由火灾平均密度决定;C为易燃性因子;Qi为固定火灾负荷因子;B为火灾区域及位置因子,表示建筑物火灾区域对灭火活动难易程度的影响,由灭火活动难易程度决定;L为灭火速度因子,表示灭火设施及人为灭火能力的因素,由灭火能力等级决定;W为建筑物耐火因子,表示建筑物的耐火能力,由耐火能力等级决定;Ri为危险度减少因子,表示火灾危险度下降因素。

1.2 建筑物内火灾危险度

建筑物内火灾危险度IR的计算见式(2)。

IR=H·D·F (2)

式中:H为人员危险因子,表示建筑物内人员受疏散通道的熟悉程度、人员多少、出口数量等影响的自救能力;D为财产危险因子,表示建筑物内财产的价值、数量和损失情况,由财产受危险程度决定;F为烟气因子,表示烟气的毒性、浓度及危害性程度,由烟气的危险程度决定。

1.3 古斯塔夫危险度法综合评估

当GR和IR计算完成后,可绘制建筑物火灾危险度分析图,见图1所示。

GR和IR在不同的区域时,防火措施是不同的:当GR较大时,建议该区采用自动灭火系统以加强建筑物的自救能力;当IR较大时,建议采用火灾早期报警系统;当GR和IR均较大时,建议采用双重保护系统。

2 某市城中村火灾风险调查

2.1 城中村概况

(1)城中村火灾多。

城中村由于普遍存在建筑容积率高、人员密度大、布局缺乏合理分区规划、缺乏消防设施、人员自救能力差等现象,火灾事故频度高,一旦发生火灾,施救困难,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2)城中村火灾隐患突出。

城中村往往地形复杂、人口聚集、外地流动人口多、来源广泛、各种行业人员混居,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文化水平偏低、防火安全意识差;火灾隐患突出,消防通道狭窄不通畅,建筑防火间距不足;建筑功能混杂,生产、经营、住宿、仓库、娱乐多合一;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匮乏、消防力量薄弱甚至没有。

2.2 城中村火灾安全调查工作

城中村火灾安全调查的目的,是对城中村进行现场火灾安全调查,收集基本资料和信息,为火灾风险分析和评估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评估城中村火灾危险程度,提出合理的消防措施和可行的防火方案。

城中村火灾安全调查工作主要流程为:

(1)组织火灾调查人员对城中村火灾安全性进行火灾现场调查,收集城中村火灾相关资料和基本数据。

(2)调查的城中村数量,如某市主城区共有336个城中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8个城中村进行火灾安全现场调查,根据各村总户数按20%的比例确定调查户数。调查的城中村按建筑使用功能分,共调查了居住出租房416户、招待所共121个房间、废品回收95个场所、各类仓库58个、幼儿园18个、小作坊加工厂12个、小饭店62个、娱乐场所38个、洗衣店75个、小卖部189个。

(3)城中村火灾安全调查主要调查内容是现场可燃

物数量和火源记录,如棉被数量、电线外露乱搭、可能火源数量等的记录,还有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特征、消防设施配备,以及消防管理和居民防火意识、现场照片等。

(4)整理收集到的基本资料和基础数据,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城中村建筑,计算调查的各类建筑平均火灾荷载密度,为火灾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提供依据。

2.3 城中村火灾风险调查最初成果

调查该市城中村火灾风险后发现城中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消防隐患:建筑规划滞后、失控、无序,建筑功能使用混杂;消防安全通道狭窄,部分甚至无法进入消防车辆;建筑防火间距严重不足;公共消防设施缺乏,建筑内无消防设备;建筑使用管理混乱;电气线路布置混乱;居民消防意识淡薄;违规操作现象突出。

整理城中村建筑基本数据和资料时发现,城中村建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归纳如下:缺少专业的设计和规划,但结构都极为相似,大多为5~8层砖混结构,房间尺寸、大小基本相同;主要用途有居住出租房、各种店面以及加工小作坊。其中,一层以店面为主,主要有理发店、洗衣店、小餐馆、液化气经营店等,二层及以上主要是自住房、数量较多的出租房、小旅馆等居住用房。同时这些建筑或多或少都具有“多合一”特点:在居住出租房中(除小旅馆外),房屋租住2~4人,吃、住、休息、娱乐一般都在20 m2左右的房间内,没有明确的分区。“多合一”现象是城中村建筑的最大特点,也是城中村建筑内部房间与普通住宅小区建筑物房间最明显的差别。

火灾半定量风险评估往往要用到各个基础数据或参数,对城中村的调查得到很多基础数据和资料,而移动火灾荷载密度是重要的参数,见表1。

3 古斯塔夫法在城中村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3.1 古斯塔夫法可操作计算程序

根据古斯塔夫危险度法的原理和公式,应用Visual Basic语言在WORD桌面上编制可操作程序,在表格中输入某市城中村火灾风险调查得到的信息和数据,就能直接快速计算,能大大方便GR和IR的计算并提高计算准确度。Visual Basic语言编制计算GR和IR流程图见图2、图3所示。

图2中,Qm为可移动火灾负荷因子,取值随移动可燃物数量的变化而改变,见表2。

C为易燃性因子,取值随主要可燃物的不同而不同。如主要可燃物为黄油、花生油、润滑油、切削油、醋酸纤维、漂白粉、氯化氢、氧化铝时,C=1;主要可燃物为柴油、沥青、原棉、碳、活性碳、甲酸、樟脑等时,C=1.2;主要为乙醇、粉末铝、地板蜡、冰醋酸、丁醇等时,C=1.4;主要为汽油、烷类、碱金属、无水氨、纯乙醇、清漆等时,C=1.6。

Qi为固定火灾负荷因子,随可燃物材料和荷载的不同而不同,见表3。

B为火灾区域及位置因子。当火灾区域小于1 500 m2,层数小于3,高度小于10 m时,B=1;当火灾区域为1 500~3 000 m2,层数为4~8层,高度为10~25 m,地下1层时,B=1.6;当火灾区域3 000~10 000 m2,层数大于8,高度大于25 m,地下2层以上时,B=1.8;当火灾区域大于10 000 m2时,B=2.0。

L为灭火延迟因子,取值情况见表4。

W为建筑耐火能力,取值情况见表5。

Ri为火灾减少因子。当可燃物多、易着火、堆放松散、面积大,对火灾蔓延有利时,Ri=1;当可燃物较多、着火性一般、堆放松散时,Ri=1.3;当25%~50%物品难以着火、散热条件好、面积小于3 000 m2时,Ri=1.6;当货物存放在容器中,包装紧凑、不易着火时,Ri=2.0。

取Qm=1.4,C=1.2,Qi=0,B=1.6;L=1.1,W=2,Ri=1,运行程序计算,可得GR=1.478 4。

在图3中,H为人员危险因子,反应疏散状况对人员的影响。当疏散状况对人员的生命没有危险时,H=1;当疏散状况对人员生命有危险,但不限制人员的活动(能自救)时,H=2;当疏散状况对人员生命有危险,限制了人员活动(不能自救)时,H=3。

D为财产因子,反映财产本身的价值、数量、易损失情况等条件。当建筑物内的财产不易损坏或价值不大时,D=1;当建筑物内的财产价值较大时,D=2;当建筑物内的财产价值很高,损坏后无法赔偿时,D=3。

F为烟气因子,主要反映烟气的毒性、烟气浓度、烟气的各种间接腐蚀性等级。当烟气的危害性不大时,F=1;当可燃物总量20%在燃烧时放出浓烟及有毒气体,建筑物内通风条件不好时,F=1.5;当可燃物总量50%在燃烧时放出浓烟及有毒气体或可燃物总量的20%在燃烧时放出严重污染性浓烟时,F=2.0。

取H=2,D=1,F=3,运行程序计算,可得IR=4。

3.2 调查获得的GR和IR数据

通过对该市城中村火灾安全调查得到的资料和基础数据,应用笔者编制的可操作程序计算得到昆明市某城中村的GR和IR值,部分数据见表6。

3.3 火灾危险性分析和防火方案

从GR和IR值(见表6)及城中村火灾安全调查状况,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及提高城中村防火安全性的方案:

(1)从古斯塔夫火灾风险度分析图得知:GR和IR值均较大的木材加工作坊、液化气经营店、棉被店等火灾风险度较高,需双重保护,不仅要加强灭火设施如公共消防栓和移动灭火器的建设,还要增设自动报警系统或专职消防管理人员看守,这些场所应该成为城中村整治或改造的重点。

(2)对火灾危险性中等的洗衣服店、小商店、小餐馆、居住出租房、影视娱乐房、理发店、小诊所、小旅馆等场所需采用经济型消防措施,加强灭火设施的建设,如公共消防系统建设和增设移动灭火器即可。对于数量较多的居住出租房,生火做饭应在独立房间或特定位置,做到生火做饭灶具和居住场所分离或有一定的隔离措施。

(3)城中村居民的防火安全意识差,违规操作现象多,应大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普及消防常识,组建联防消防等加强管理工作。

(4)路边堆积物和违规建筑现象突出,应合理进行建筑消防规划建设,合理规划消防管线分布,加强建筑使用管理,限制路边乱搭乱建现象,拆除违规建筑,确保消防通道舒畅,提高公共火灾安全性。

(5)电器、电线老化,乱拉乱接电线问题严重。电线等应规范铺设并定期检查,严禁电线乱拉乱接现象,减少可能引起火灾的活动,减少危险源。

4 讨 论

笔者在应用Gustav法进行城中村火灾风险评估和分析时发现,该方法有5处不足方面需要补充或改进:未考虑危险源数量;未考虑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未考虑居民的消防意识和防火能力;Gustav火灾危险度法分析图未给出GR和IR危险范围和防火措施;分析IR时建筑物内人员的伤害和财产损坏未分开。

摘要:为了对某市城中村的火灾安全性进行评估,找出影响城中村建筑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城中村防火方案,首先对城中村进行火灾安全调查,获取火灾风险评估需要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然后应用古斯塔夫危险度法对城中村不同使用功能的房间进行火灾风险分析并提出防火方案建议。

关键词:火灾风险评估,古斯塔夫危险度法,城中村

参考文献

[1]范维澄,孙金华,陆守香,等.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庄磊,陆守香,王福亮.布达拉宫古建筑的火灾风险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07,9(3):76-81.

[3]付强,张和平,王辉,等.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火灾科学,2007,16(3):137-142.

[4]张欣,王宝伟,杜霞,等.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2):198-201.

[5]谢晓刚,胡忠日,梅秀娟,等.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及工程实例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1):29-32.

[6]连旦军,董希琳,吴立志.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综述[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3):240-242.

古斯塔夫 篇2

原创: JackyRoyLo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1841-1931)

翻译:冯克利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其实几年前就在罗辑思维里听到过这本书的推荐。当时没有太在意,只是印象里知道这个是写大众心理学的。最近和同事一起出差的时候发现他包里有这本书,就马上借过来读读。阅读完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验,发现里面写得真实,跟自己的体会很像。其实读外国著作的好处就是都很容易上手,不会有阅读上的障碍。原因是他们会用很直白通俗的言语,写自己观察到的种种现象,以及自己对这许多现象的思考和总结。以下就是我几点个人的感受。

一、群体行为不理性,不需要负责,勒庞提出了一个群体的概念。通过他的观察,发现群体的行为会跟个体上有很大差异。群体的行为是不理性,不需要负责的。群体做出的结论往往会跟个体理性分析做出的结论差别很大。其实这个就有点像屈原几千年前的诗文里说得:“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问题几千年就有了。只是西方学者勒庞把他作为一个具体的学术分支展开后去研究。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也时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明明公司的这种制度会有问题。为什么大部分的人就同意了。以前不理解,看了这本书后,就知道了。这就是群体的行为。所以后续在看一个人的意见,一定要区分他是群体的意见,还是来自己个体的意见。他本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还是群体中的一员。后续自己在心理上就完全会有准备了。知道自己的理性意见不被群体接受是完全正常的。

由此而来,我们就会想到,群体在很多时候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群体中的个体,由于不需要对具体的事物负责,所以他的行为是非常可怕,也是不需要去想后果的。群里的暴力行为在本书1895年发表后,都能从很多社会事件中得到证明。个人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不要卷入其中。

二、群体不具批判精神,只讲感情;断言,重复,传染是影响群体的重要因素

看了此处,我才知道,原来现在西方的政治家为什么会经常在公众集会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自相矛盾,或是很明显就是错误偏激的言论。原因很简单,就是需要迅速获得群体的支持。越是偏激的断言,越是能在群体中得到支持。越是重复偏激的断言,越是能在群体中得到广泛的支持。所以要成为一个群体的领导,偏执,狂妄的言论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理论根据就是出自勒庞的《乌合之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是不对的言论,越是能得到很好的传染和传播。具有理性批判思维的人压根就成为不了群体的领袖。

以前我总是认为,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现在通过勒庞的理论,深刻的知道这个在群体中是完全行不通的。群体不具批批判精神,不想动脑子想问题。他们只在乎表面的的感情。所以想要争取群里的支持,需要在群体的感情上做努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政府行为明明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是也一定要通过。其实在个人事业的成长的过程中也是的这样的。大众关注的不是这件事正不正确,而是你有没有考虑到群体的感情。有个时候需要变傻,或是在非理性的情况下,你反倒能把事情做好。这个是我最大的感受。所以在说服群体的时候,根本不需要逻辑的理性分析,而是要去“动之以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很多网红或是创业都需要有感人故事背景的逻辑。在具体的事物中药说服别人,感情会起到比理性分析更大的作用。

三、名望

古斯塔夫 篇3

发展简史

第一代“卡尔·古斯塔夫”反坦克火箭发射器于1948年装备瑞典陆军。在50年代中期对其进行系统改进,称为M2“卡尔·古斯塔夫”84mm火箭发射器,1958年装备瑞典陆军。M2性能优良、坚固可靠、经济耐用,被称为第一代反坦克火箭发射器中的佼佼者。

1972年,瑞典陆军根据作战需要提出增强排的反坦克能力,填补近程反坦克武器与反坦克导弹之间的火力空白,因而对M2进行了改进,增大射程并提高了火箭弹对装甲车辆的终点效应。另外还为其新配置了FFV551式84mm火箭增程破甲弹和FFV556式光学瞄准镜。改进后的产品定名为M2-550“卡尔·古斯塔夫”84mm火箭发射器。但现代战争尤其是反坦克战争,强调的不仅仅是威力,还有机动性。为此,公司对M2-550又进行了改进,研制成功M3火箭发射器。

M3火箭发射器于1984年完成部队试验,陆续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公司还为其配置了多种弹药,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加拿大等国还对其潜力进行了专门研究和评审。继丹麦、委内瑞拉等国部队装备该武器之后,美国也采购了一定数量的发射器及其配用弹,装备特种部队。

结构特点

“卡尔·古斯塔夫”采用无后坐力炮原理,发射多种型号的火箭弹。下面以M2火箭发射器为例,介绍结构特点。

M2火箭发射器由发射筒、后喷管、击发机、机械瞄准具、瞄准镜和火箭弹等组成,一般由2人操作,可以肩射,也可以地面为依托发射,或在装甲运输车的架座上发射。

其发射筒由筒体、文杜里喷管、护板、肩托、前手柄、两脚架、瞄准具、背带、握把以及发射与击发机构和保险装置等组成。发射筒分燃烧室和导向管2部分,用合金钢制成。导向管内有24条膛线。发射筒左侧有光学瞄准镜支座,后面有连接喷管的紧定器。护板用隔热材料制成,由护板箍固定在发射筒燃烧室外面,以保护射手面部不被高热的筒壁灼伤。喷管、两脚架组件也用合金钢制成,坚固耐用。保险装置除保险卡笋和保险扳把之外,还设有阻铁保险,以确保使用安全。发射时,竖起握把后面的保险扳把,向前推压撞击杆到待击位置,再打开阻铁保险,即可扣压扳机进行发射。

M2火箭发射器采用无遮盖的光学瞄准镜,放大倍率为2倍,视场17°,质量1kg,并有温度修正装置,可修正环境温度对弹道的影响。

M2-550采用FFV556式光学瞄准镜,精度非常高,由带望远镜的光电系统、光轴重合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组成,主要部件是测距仪和提前量测定器。测距仪放大倍率为3倍,视场12°,测距范围175~1000m。提前量测定器位于望远镜的下部,放大倍率为4倍,有效距离为150~700m。瞄准镜的分划镜上有2种分划:一种用于发射破甲弹,一种用于发射杀伤弹和发烟弹。此外,为便于夜间作战还配有像增强仪。

用途广泛

▲M3火箭发射器

“卡尔·古斯塔夫”的2人战斗小组由炮手和装填手组成,携带破甲弹、高爆榴弹、烟幕弹、照明弹等。弹药为弹丸与药筒一体化结构,发射药采用固体双基推进剂,药筒采用轻型合金,药筒底部可被发射药燃气吹落。最新的反装甲弹药可以在摧毁主战坦克的反应装甲后侵彻500mm厚的主装甲,并且产生极大的杀伤破坏后效。“卡尔·古斯塔夫”是理想的班组火力支援武器,属无后坐力炮型反坦克火箭。在便携式反坦克武器家族中没有哪一种武器像“卡尔·古斯塔夫”一样用途广泛。它可以对付装备有最先进防护装甲的主战坦克和战车,摧毁碉堡和着陆的飞机,在钢筋混凝土墙和砖墙上炸开足以让人通过的大洞,攻击隐蔽的敌方部队,施放烟幕屏障,夜间照明等。装备了“卡尔·古斯塔夫”及其系列弹药的步兵可以从容应对各种战场威胁。正因为如此,“卡尔·古斯塔夫”的家族不断壮大。

家族成员

84mmM3反坦克火箭发射器

M3发射筒外形与M2、M2-550大同小异。为减轻质量,武器的零部件大多采用轻质材料制成,筒身质量为8.5kg,比M2的(15.5kg)大大减小。发射筒由带膛线的钢质内衬和缠绕在内衬上的碳素纤维制成,后喷筒为玻璃钢制品,其他外露部件包括前握把、击发机、瞄准具、肩托和两脚架等,全部采用塑料或铝合金制品。

M3的外部构件基本上与M2-550一样,也选用了先进的FFV556式光学瞄准镜,不同的是将三脚架改回成M2的两脚架,而且配备了新研制的激光测距仪和红外夜视瞄准具,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

553B次口径训练器

将553B次口径训练器插入“卡尔·古斯塔夫”发射筒即可进行训练,这种训练对射击范围和训练场地的要求不高,因而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有效提高射手的熟练程度。

▲ADM401近距离防卫弹药内部结构及外形

▲553B次口径训练器及配用的7.62mm曳光弹

▲84mm441D高爆榴弹内部结构、外形及爆炸效应

553B训练器发射7.62mm曳光弹。它与551破甲弹具有类似的弹道特性。装填部分发射药后可产生声光及冲击波效果,使模拟射击训练效果更逼真。

采用7.62mm曳光弹进行训练时,不管是否装填了发射药,其击发发射过程与标准的84mm火箭弹一样。

技术诸元

口径7.62mm

质量3.7kg

全长600mm

84mmADM401近距离防卫弹药

ADM401是用于丛林或城区等狭隘地区的近距离防卫弹药。它预装填1100枚箭形弹,有效射程为100m。箭形弹依靠高压气体呈锥形释放,在100m处每平方米内有5~10枚箭形弹,足以对付来犯之敌。

技术诸元

全弹质量2.7kg

弹丸质量1.8kg

初速300m/s

84mm441D高爆榴弹

84mm441D高爆榴弹可以设置为空炸或者碰炸模式,它既可以对付开阔地、障碍物后面或者战壕内的集群敌人,也可以对付无装甲车辆等目标。

该高爆榴弹弹体为钢结构,在高能炸药和弹体间的橡胶套中嵌入了800颗钢珠。当战斗部从中心引爆后,钢珠均匀散开,形成致命的云状杀伤元。

弹丸采用旋转稳定方式,安装机械触发引信,碰撞目标后引爆。采用定时引爆模式可以对预定距离的目标产生空炸效果。该引信可以确保弹丸可靠地穿过灌木丛而不引爆。

技术诸元

全弹质量 3.1kg

弹丸质量 2.3kg

初速 240m/s

解除保险距离20~70m

有效射程 1250m

84mm551高爆破甲弹

84mm551高爆破甲弹的特点是可靠、灵活、高效。它可以有效打击700m内的目标,包括装甲车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碉堡、着陆的舰艇和飞行器等。

弹丸发射后,助推火箭发动机点火,提供弹丸平直的飞行弹道,并缩短弹丸飞抵目标的时间。弹丸在飞行过程中采用尾翼稳定及旋转稳定方式保持飞行稳定性。

成型装药战斗部安装有压电引信,既可保证在小角度碰撞条件下可靠作用,也可确保弹丸可靠地穿过灌木丛而不引爆。

技术诸元

全弹质量 3.2kg

弹丸质量 2.4kg

初速 255m/s

破甲厚度 350mm

解除保险距离5~15m

有效射程 700m

84mm751高爆破甲弹

84mm751高爆破甲弹采用串联战斗部,它在侵彻反应装甲后仍然可以实现超过500mm的破甲穿深,足以对付装有附加反应装甲的现役坦克。对付主战坦克时,751高爆破甲弹利用聚能装药和爆炸成型弹丸的综合作用,打击并侵彻反应装甲,但不引爆反应装甲。主装药形成的射流迅速跟进侵彻主装甲,产生巨大的内部破坏效应。

▲84mm551高爆破甲弹内部结构、外形及使用状态

该弹采用尾翼稳定方式,装有压电引信,可从各种角度攻击目标,引信确保了弹丸可靠地穿过灌木丛而不引爆。火箭发动机可提供平直弹道并实现短时飞抵目标。

技术诸元

全弹质量3.8kg

弹丸质量2.9kg

初速 210m/s

破甲厚度>500mm

解除保险距离20~40m

有效射程600m

84mm502高爆双用途弹

84mm502高爆双用途弹可对战场上的各种威胁迅速做出反应。它可以有效地对付轻型装甲战车、混凝土墙、砖墙、野战工事、掩体和陆战部队,特别适用于有建筑物的地区作战。作为高爆破甲弹使用时可以产生很好的破甲后效。

▲84mm751高爆破甲弹内部结构及外形

▲84mm502高爆双用途弹内部结构及外形

▲84mm545C照明弹内部结构及外形

该弹采用尾翼稳定方式。引信可选触发或碰撞延时起爆模式,更具相应的目标选择装定,其引信设计可以防止弹丸穿过灌木丛时引爆。

技术诸元

全弹质量 3.3kg

弹丸质量 2.5kg

初速 230m/s

破甲厚度 >150mm

解除保险距离 15~40m

有效射程运动目标300m

静止目标 500m

84mm545C照明弹

84mm545C照明弹可为战场提供持续照明,使陆战部队更方便地完成战术使命。其引信具有7级设定按钮,在完全黑暗环境下也可方便地设定,弹丸引爆高度离地约200m,发光强度为650000cd,可为直径400~500m圆形区域提供约30s的照明时间。

技术诸元

全弹质量3.1kg

弹丸质量2.1kg

照明剂质量0.5kg

初速 260m/s

射程 300~2100m

84mm469C发烟弹

84mm469C发烟弹在撞击目标后可以迅速产生有效的烟雾屏障,适合于众多战场环境,能完成多种任务,如迷茫作用(直接向目标发射)、屏障作用(在敌人和己方阵地之间释放烟幕屏障)、指示作用(向炮兵和邻近的空中支援部队指示目标位置)。

由于该发烟弹的发烟剂采用钛-四氯化物,弹丸爆炸后瞬时可以产生烟幕。

技术诸元

全弹质量3.1kg

弹丸质量2.2kg

发烟剂质量0.8kg

初速 240m/s

有效射程1300m

84mmTP552训练弹

84mmTP552训练弹,用于提高射手在战场上的作战能力。这种惰性弹丸没有引信系统、传爆药和主装药,带有火箭发动机,可以提供非常逼真的发射效果,包括平直弹道、短的飞达目标时间。TP552弹与84mm551高爆破甲弹具有同样的弹道特性,也采用尾翼稳定,飞行中微旋。TP552弹的发射药筒主要结构与其他类型的“卡尔·古斯塔夫”弹药一致。

▲84mmTPT141曳光训练弹内部结构及外形

▲84mm469C发烟弹内部结构、外形及使用示意图

▲84mmTP552训练弹内部结构、外形及使用示意图

技术诸元

全弹质量3.2kg

弹丸质量2.4kg

发射药质量0.4kg

初速 255m/s

有效射程 700m

84mmTPT141曳光训练弹

84mmTPT141弹不带引信系统和炸药,使用安全性高。该弹飞行稳定,装有曳光剂,在400m弹道上可见,曳光剂的燃烧时间大约为2s。轻质合金药筒内装条状成型双基药推进剂。推进剂通过侧向击发火帽和1个点火机构引燃。TPT141弹的发射药筒主要结构与其他类型的“卡尔·古斯塔夫”弹药一致。

技术诸元

全弹质量2.5kg

弹丸质量1.5kg

发射药质量0.4kg

初速 305m/s

结语

“卡尔·古斯塔夫”是典型的弹、筒分离式近战武器,发射筒可重复使用,其弹药具有可更换性,因此能满足多种战术需要。发射筒因能多次使用而具有较好的费效比,面对紧张的防务预算,优越性就更为突出。但是,多次使用的发射筒强度要求较高,所以质量也会相应增加,武器的使用灵活性不如一次性反坦克火箭。采用无后坐力炮发射原理势必造成很大的声、光、焰等发射特征,易被敌方发现,也不能在有限空间发射。针对“卡尔·古斯塔夫”的这些不足,博福斯公司设计了质量更轻的一次性使用的AT4单兵便携式反坦克火箭和AT4CS有限空间发射的单兵便携式反坦克火箭。

总而言之,“卡尔·古斯塔夫”发射器质量小、长度短、操作简单方便、坚固耐用且可配置对付各种目标的弹药,因此适用于从城市到野外的多种战场环境,也是保障联合国维和行动取得成功的有效武器。◆

古斯塔夫 篇4

克里姆特在绘画作品中,采用了装饰性构图的表现方法,擅于运用点线面的表现手法,用它们的对比和呼应来协调画面的统一。

(一)二维平面性构图

克里姆特在绘画形式上追求二维平面构图,把对画面空间的表现从传统的透视变成了主观的平面表现。

首先,画面的主题形象独立于画面形成完整块面,这种二维平面性构图赋予了画面稳定协调的感觉。再者,画面的背景简单统一,与复杂的主题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整个画面更加地呼应、融合。

在他的肖像画作品《弗里查·里德勒》中,主体人物的头和手刻画地十分写实,而背景则绘制了许多抽象几何图形,以及大面积的色彩平涂,使得整个画面更具有整体的二维平面效果。背景简单的几何形图形、大块平涂的色彩和刻画繁致精细的主体人物统一形成了一个完整饱满的画面,在突出画面的主题人物的同时,也突出了画面的二维平面性。

(二)点、线、面的对比与协调

在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作品中,常常可见均匀地分布着有秩序的点、线、面,带来多种层次的变化,使得整个画面处于一种丰富和谐的状态。

“点”而作为装饰性绘画的形式之一,在克里姆特的绘画中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特性,可以分布在整个画面中,也可以罗列于画面的某一个局部。“线”在克里姆特的作品中是最具变化的元素,克里姆特擅于以轻松流畅的线条来区分画面,使画面给人一种明朗的秩序性。“面”在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当中,则随着“点”和“线”的变化而变化,或由“点”填充,或由“线”分割,又或者由不同颜色的排列分布而刻画出不同的块面感。

关于点、线、面的对比与协调的运用,可见克里姆特的壁画作品《贝多芬饰带》中的《诗歌》和《水蛇》,在这两幅作品当中,克里姆特更为充分运用了点、线、面的表现手法,给静态的画面营造出了一种动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二、克里姆特绘画的装饰性造型

克里姆特早期曾接受学院派绘画教育,早年就训练出了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写实基础。他擅于把繁琐的主体和故事刻画成简洁又有秩序的形式,创作出有韵律感的装饰风格。

(一)夸张变形

在克里姆特的人物画作品中,他喜欢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将画面中的主题人物进行夸张变形,并在描绘的同时,利用最简洁的线条造型来表现,形成一个突出对比、被赋予了强烈情感的造型效果。

在他的作品《金鱼》中,主体人物的扭曲着的肢体语言和巨大夸张的臀部刻画,呈现出一个裸体的女性形象,绚丽的火红色头发、转头相望的复杂眼神,饱满的画面色彩勾勒出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在作为克里姆特自身情感观念表达的同事,给观者也带来了视觉上的特殊感受。

(二)具象与抽象的结合

在克里姆特的肖像画作品中,画面中的主体人物一般以具象的手法进行刻画,给人以细腻生动的现实感。而人物的服饰和背景则运用平面抽象的装饰手法进行刻画。主题人物的具象写实和与服饰背景的抽象夸张交相呼应,产生出丰富的视觉对比和强烈的表现力。

在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玛格丽特·斯通伯格——维特根斯坦肖像》中,人物肖像的头和手采取了古典写实的具象描绘,给人一种庄重细腻的的高雅之感,而画面的背景则绘制了简洁明快的平面性的几何形色块,使画面中原本显得古典细腻又略显传统守旧的人物肖像传达给观者的不再是简单的古典风格的人物描绘,而显得十分具有装饰性。

三、克里姆特绘画的装饰色彩语言

克里姆特在他的装饰性绘画作品中,大量使用金粉、银粉或金粉混合颜料,多数用于平面化的背景的刻画,也曾用于主体形象的表达。克里姆特还较擅于使用大小不一的色块作为画面中的色彩语言,色块的大小、疏密、冷暖的对比都能带来丰富又具有活力的画面效果。

(一)金色时期

克里姆特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把金色的装饰性运用到了画面中,形成了自己的专属风格,由此,在他作品风格日渐趋于成熟的时期,也被称为“金色时期”。

“金色时期”代表作可见《女人的三个阶段》,克里姆特取材于现实生活,画面主体为女性幼儿、青年及老年时期三个不同阶段的细致刻画,描绘了一个时间更替、生命流逝的残酷历程。背景采用了黑色和掺杂着金色,黑色的运用达到了一种沉闷的画面效果,而金色则象征着人生的灿烂。金色黑色相互呼应对比,大块金色的运用平衡和统一了画面,而且使整个画面消极中又蕴含希望。

(二)色彩的象征性

装饰性色彩的象征性,意为色彩在绘画作品当中可作为某种事物或情感的指代。克里姆特在把握了色彩象征性的同时,擅于发挥装饰色彩在其绘画作品当中的应用,使其绘画作品更具表现性和象征性。

在克里姆特的作品《达娜厄》中,克里姆特以希腊神话故事为主题,描绘出达娜厄与变成金雨的宙斯相会的画面。克里姆特用独特的装饰性色彩象征了女性的感官欲望。画面中,象征宙斯化身的金雨采用了符号形式的金色短线和圆点来予以描绘,画面右下方的紫色的纱织物则象征着女性。金雨点和紫纱相互对比,互为呼应补充,使这两部分的色彩更具象征意味。克里姆特用这些色彩的象征性把整个画面所要表达的主体和主题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结语

克里姆特在其绘画作品中对装饰性表现形式的运用在装饰构图、装饰造型、装饰色彩上而言,是强烈又具有象征意味的。

克里姆特运用其独特的装饰构图、装饰造型、装饰色彩表现形式,成就了其自由丰富又独特有魅力的表现手法,同时,在拜占庭镶嵌画、日本浮世绘、中国年画上的或技法、或色彩的借鉴,则展现了他绘画作品丰富的表现性和装饰性。这种独特的装饰性和创造思维使克里姆特成为了兼具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画家,而他的极具装饰性的绘画艺术风格给现代艺术带来了深远的启示和影响。

摘要: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多表现生命的活力、人性的欲望以及人类自身各种复杂情感,他用独有的绘画表现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绘画形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装饰性风格。

关键词:克里姆特,装饰,象征

参考文献

[1]孙欣著.克里姆特绘画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高兵强著.装饰艺术运动[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3]詹葡著.世界艺术大师——克里姆特[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

留学美国塔夫茨大学的要求 篇5

1. 完成Common Application 或者 Coalition Application

2. 完成塔夫茨大学文书工作

3. 高中成绩单

4. 高中毕业证书

5. 考试:SAT 或者 ACT

6. 托福考试成绩

7. 推荐信

8. 课外活动介绍

9. 艺术作品集:塔夫茨大学有些专业需要提交艺术作品集

10.75美元申请费或费用减免

11、申请语言要求:英语不是母语的学生,或者英语不是他们中学教学语言的学生,应该参加托福考试。塔夫茨大学本科对托福成绩的最低要求是100分。我们也接受雅思成绩,最低要求是7分;PTE考试,最低要求是68分。

研究生

1、学位背景要求:四年制正规大学并且取得学士学位;

2、语言要求:国际学生需递交TOEFL或IELTS成绩,TOEFL总分不低于80,IELTS总分不低于6.5;

3、GPA要求:美国大学研究生项目普遍要求本科GPA不低于3.0;

4、GRE要求:申请者需递交GRE,部分项目还要求递交GRE科目考试成绩;

5、申请时间:大部分项目秋季学期入学和奖学金授予申请截止日期为1月15日。部分项目还接受春季学期入学申请,截止日期多在9月份左右。具体申请截止日期请查看相应项目的申请说明。

古斯塔夫 篇6

瑞典FFV军械公司根据军方的要求,对卡尔?古斯塔夫M2式和M2—550式84mm火箭筒进行了全面的改进设计:广泛地采用轻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使火箭筒的质量由15kg下降到8.5kg,研制了FFV597式新型火箭增程尾翼稳定的超口径破甲弹,破甲厚度高达900mm,可击毁90年代的复合装甲主战坦克;为对付反应式装甲,研制了M751式新型破甲弹,采用串联战斗部,清除反应式装甲屏障后,还能穿透500mm厚的主装甲。这种火箭筒于1984年完成部队试验,并相继成批生产装备部队。这就是卡尔?古斯塔夫M3式84mm火箭筒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兴趣的原因,美国、加拿大等国对其潜力进行了专门研究和评审。继丹麦、委内瑞拉等国装备部队之后,美国也已决定采购一定数量的火箭筒及其空心装药破甲弹、杀伤弹、发烟弹等,用以装备突击部队和第75别动团。

【结构特点】

1.火箭筒

卡尔?古斯塔夫M3式84mm火箭筒保留了M2式、M2-550式火箭筒的基本结构,仍由发射筒、文杜里喷管、肩托、前手柄、两脚架组件、瞄准具、背带以及发射机构、击发机构和保险装置等组成。前手柄位于发射筒的左下方,增加了一个携行提手,以利于迅速转移阵地。发射筒用带膛线的钢质内衬和缠绕在内衬上的碳素纤维环氧树酯复合材料制成,去掉了原护板组件。喷管为玻璃钢制品,其他外露部件如前手柄、发射和击发机构、瞄准具支座和瞄准具壳体、肩托以及两脚架等多为铝制件或塑料件。

2.瞄准装置

该火箭筒采用新研制的光学瞄准镜。此外还配有红外夜视瞄准具,以便夜间作战使用。

3.弹药

该火箭筒发射FFV597式超口径火箭增程破甲弹、FFV502式多用途弹,还可发射M751式串联战斗部破甲弹、FFV551式火箭增程破甲弹、FFV441B式杀伤弹、FFV469式发烟弹、FFV545式照明弹以及训练弹等。

FFV597式超口径火箭增程破甲弹由空心装药战斗部、引信、增程火箭发动机、尾翼组件和发射药筒等组成。其战斗部前有一个探杆,以便赋予最佳炸高。尾部有6片折叠尾翼,出筒口后展开,保证火箭弹稳定飞行。

FFV502式多用途弹的特点是在空心装药主药柱外面,装有一个预制破片外套,并采用了瑞典AT-4式反坦克武器的破甲后效技术。发射药筒有两个侧向撞击火帽,位置彼此相对,当攻击装甲战车时,可通过装填位置,选择碰炸,即延时爆炸或空炸方式。

海军兵力:1800人

主要装备:

——巡逻与小型作战舰艇7艘:

“达姆萨赫”级导弹艇(法制“战士”III级)3艘,满载排水量430吨,装备76毫米舰炮1座,四联装MM-40“飞鱼”式舰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

“巴尔赞”级导弹艇(英制“维塔”级)4艘,装备76毫米舰炮1座,四联装MM-40“飞鱼”式舰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六联装“西北风”式舰空导弹发射装置1座。

——岸舰导弹:

谁制造了通古斯大爆炸 篇7

震惊世界的通古斯大爆炸

那是1908年6月30日早上7时15分左右,一个亮度和太阳相仿的巨大火球快速划过贝加尔湖北部上空。7时17分,火球轰然落在北纬60度53分09秒、东经101度53分40秒,俄罗斯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巨大的磨菇云腾空而起,稍后的冲击波将附近650千米内的窗户玻璃震碎,气温骤然变得灼热烤人,爆炸中心地带草木被烧焦,70千米以外的人也被严重灼伤,一场意外的大灾难正在降临俄罗斯。事发后几天,通古斯地区方圆14480千米的天空,都被一种阴森的橘黄色所笼罩;英国论敦的许多电灯全部熄灭;欧洲许多国家的人们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昼般的闪光;甚至在远隔重洋的美国,人们也能感觉到大地在抖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欧洲和俄国西部如同出现极昼现象,夜空大亮,屋里的人甚至在晚上不必开灯都能看报。人们把这次震惊世界的爆炸称为“通古斯大爆炸”。

爆炸之后的若干年,各国科学家纷纷到通古斯河畔调查起因,先后在那里发现了3个与月球火山口相似、直径为90米至200米的爆炸坑;一片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被冲击波击倒,至少30万棵树呈辐射状死亡;有些地方的冻土被融化变成了沼泽地。他们还发现爆炸地区土壤被磁化;1908年至1909年的树木年轮中出现放射性异常;某些动物出现遗传变异。据伊尔库茨克地震站的研究人员测定,这次奇怪的爆炸能量,相当于1500万吨至2000万吨TNT炸药,是30多年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的1000倍。

如此巨大的破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些发现在向人们隐约提示着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提出了近百种假设,几欲揭开这个世纪之谜,但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能经得起科学论证与推敲的构想出现。

陨石撞击说

“通古斯大爆炸”事发之时,当时的沙皇俄国无力调查。一直拖到1921年,苏联矿物学家莱奥尼德库利克才率领考察队两次踏入爆炸区。第一次库利克在通古斯河附近发现几十个平底浅坑,开始调查可能受到陨石撞击的痕迹,后来他向苏联政府建议陨石上的铁可能用于工业,这才取得了调查资金和支持队伍。1927年,库利克带领调查队进入通古斯一带,这次他们进行了空中勘测,终于找到了爆炸点,发现爆炸破坏面积达2000多平方千米,爆炸中心的树木并未全部倒下,只是树叶被烧焦,靠近爆炸中心的少数树木枝皮尽脱,大多数倾倒的树是向爆炸中心相反的方向倾倒。这一地区的树木生长速度也加快,年轮宽度由0.4毫米至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而且驯鹿都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枣癞皮病等奇怪现象。虽然这次没有找到中心陨石坑,但库利克仍初步推测,通古斯大爆炸可能是由一颗庞大的陨石在快速运动中,与大气摩擦后,充分燃烧分解后引起的。后来库利克又两次到达此地,但未等他继续有更深入的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便开始了,库利克中断了考察,投身战场直至牺牲。

库利克对通古斯爆炸的多次调查,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与兴趣。原苏联科学家法斯特用35年时间拼出了该区域内被毁树木的详解图,根据此图,科学家们推算出这片原始森林当年是被一个自西向东飞行的、不低于1000万吨TNT当量的天体在距地面6000米高空爆炸所毁。意大利核物理学家也用重同位素法测试出,1908年被击毁的冷杉,其微量元素不可能源于地球。科学家们由此推断,通古斯大爆炸可能与陨石有关。

为了考证库利克的“陨石撞击说”,美国科学家后来在实验室里用计算机模似出了陨石高速撞地引发的大爆炸真空效果:当一块直径约60米的陨石以45度角撞向地球时,由于与大气的剧烈摩擦,使其充分燃烧和分解,恰好在距地6000米的高空处爆炸,冲击波扬起的地面尘埃高达大气外层,反射回的日光恰好解释了当年通古斯周边地区的白昼般的夜空。这个实验几乎接近微缩实况,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所有的实地考察在通古斯爆炸区都没有发现陨石残骸和中心陨石坑。

库利克的“陨石撞击说”与后人的验证虽然看似有理,但科学家们仔细观察过现场那几十个平底浅坑,最大的一个浅坑直径足有45米,人们从这里将钻头打入22米深的土层中探测,却连一块陨石碎片也没能找出来,更别说找到像美国亚利桑纳州那样的大陨石坑,这个现象使人们不得不寻找其他的爆炸原因。

由热核爆炸到外星飞航说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在日本广岛上空550米处投下了震惊世界的原子弹。1945年12月,苏联物理学家卡萨耶夫在战争结束后访问日本时亲临广岛废墟,猛然发现这里与通古斯大爆炸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爆炸中心受破坏,但树木直立而没有倒下;如爆炸中的人畜死亡是由核辐射造成的;如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形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特别是通古斯现场的那些枯树林立、枝干烧焦的照片,看上去与广岛极其相似。卡萨耶夫由此联想到通古斯大爆炸难道是一场热核爆炸?这个想法令他激动不已,第二年,卡萨耶夫不仅肯定了这是一声热核爆炸,还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大胆推测:通古斯大爆炸可能由一艘外星人驾驶的核动力宇宙飞船在降落过程中发生故障而引起坠毁事故。

这个推测立即引起一片哗然,很多支持者证明,通古斯地区驯鹿所得的枣癞皮病与美国1945年在新墨西哥进行核测验后当地牛群因受到辐射引起的皮肤病十分相似;而通古斯地区树木生长加快,植物和昆虫出现遗传变异等情况,也与美国在太平洋岛屿进行核试验后的情况相同。支持者之一的索罗托夫甚至推测该飞船来此是为了能在贝加尔湖取得淡水。

20世纪50年代末,

一些科学家先是对收集到的通古斯爆炸区的泥土进行高度放大,竟然发现有球状硅酸化合物和磁铁矿。其中有此磁铁矿颗粒粘成一串,有些甚至钻进了透明的硅酸盐颗粒里去。科学家们当然知道,这些颗粒只有在极高温度下才会黏结起来,也就是说,它们很可能是当年大爆炸的遗留物。后来,科学家又在通古斯地区的地下和树上,发现了成千上万颗亮晶晶的、含有钴、镍、铜和锗等金属的神秘小球,这些小球又从哪里来的呢?

如果把这些奇怪的发现都与通古斯大爆炸联系起来,那么,卡萨耶夫的“外星飞船说”是不是增强了说服务呢?善于联想的科学家自然而然有了新的整套推测:假设当年有一艘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抵地球,在将要进入地球轨道时,飞船推进舱突然发生故障,飞船不得不减速但依然继续前进。到了30日清晨进入印度洋上空,飞船减速后大约只有3200千米/小时左右,这时飞船的防爆外壳由于与大气剧烈摩擦,温度迅速上升到2760度,使整个飞船看上去成了一团巨大火球。最后,当它勉强坚持到西伯利亚中部的通古斯上空,终于因核燃料舱的最后一道防护壁被熔化而爆炸。这艘太空飞船顷刻间化成了灰烬。

在“外星飞船说”提出以后,一个重要支持者———后来的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宇宙博物馆馆长、“通古斯宇宙现象”基金会主席尤里拉夫宾又有了新的证据。

拉夫宾曾对一个叫波利古斯的小村庄非常关注,他了解到从宇宙发回的照片显示,这一地区有异常现象,似乎有某种东西坠落在此地。后来他经过认真考察,在附近距通古斯爆炸中心250千米的小土丘上意外发现了其中一块“硅化铁”,另一块“硅化铁”大约相隔70千米。拉夫宾惊喜过望,他知道,自己手中这块含有氖、氙、氩三种气体的“硅化铁”根本不可能在地球环境下形成。难道真的成了宇宙之谜了?

那么, 这些奇异的东西是来自哪里呢?拉夫宾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称, 这些“硅化铁”毫无疑问是外星飞碟的残片。在这些像鹅卵石一样的“硅化铁”上还刻有整齐的图案, 看上去如同象形文字。拉夫宾首先确定的是, 这些图案不可能自然形成, 而是“手工”制成。但人类使用最强大的激光仪器也只能在“硅化铁”上留下轻微痕迹, 根本无法留下整齐而深刻的印迹。难道, 这些如同象形文字的图案不是人类所描绘?这奇特的硅晶体里面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信息?拉夫宾推测, 它会不会是外星飞碟的“黑匣子”残片?

以上种种证据与推测虽然未能最终使“外星飞船说”成为定论, 但从目前流传的几种说法中, 能明显看出来许多支持者都倾向于此。

延展而出的陨石撞击说

“外星飞船说”提出以后, 反对者的声音也此起彼伏, 有的学者坚持库利克的“陨石撞击说”, 有的学者在基础上又提出了其他说法。

原苏联科学院院士彼得洛夫提出“慧星撞击说”。彼得洛夫认为, 当一颗来自太阳系遥远地方, 由稀松雪团组成的慧星以每小时4万千米的速度冲破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时, 由于摩擦产生了过热的气体。这种气体一接触地面, 就姓了相当于数颗原子弹破坏力的巨大冲击波, 由于慧星很快便蒸发完了, 所以地球上没有留下任何残骸作为“物证”。

研究通古斯爆炸30多年的物理学家戈纳迪贝宾更进一步, 提出可能是水和碳构成的冰质慧星引发。贝宾说, 库利克曾在日记中记载, 说找到部分覆盖着泥煤的冰状物质, “他试图寻找传统意义上的陨石-石质或铁-石构成的陨石, 但这只是梦想, 因为一切都已经融化了。”贝宾认为, 对于来自远方的慧星来说, 地球就是一个烧得炽热的煎锅。慧星在飞临地球时迅速融化并发生了爆炸。这个说法可以从爆炸发生20年后找到的浓缩冰里含有可燃性气体中得到论证。

中国刑警学院法医系赵成文教授也利用自己研究和分析种种爆炸现场近30年的经验, 对通古斯大爆炸之谜提出了一个类似概念———“冰核流星体”。

赵成文认为, 通古斯大爆炸的最大疑点就是爆炸点特别巨大、分散, 但却找不到造型客体。在这种物质中, 能够来去不留痕迹的只有气体和液体。但单纯的气体和液体, 又无法冲击出有形体的地坑。那么, 既有硬度又易消失的物体就只能是冰体。正如极地的冰层在高速旋转的钻头的摩擦下会发生爆炸, 天外来的冰体高速射入地球大气层时, 遇到氧气也自然会发生爆炸。

冰核流星体也可以称为冰慧星, 它可能来自银河系。根据爆炸能量、声响范围, 人们可以推算它的体积、质量及形态。造成通古斯大爆炸的冰核流星体原来可能是球形, 后来变成管状, 在改变了运行轨首后, 进入了太阳系。冰核流星体因为没有重力加速度, 运行速度不够, 而且还缺少氧的助燃, 所以在太空中没有自爆。当它进入地球的引力范围时, 就等于按动了定时引爆装置, 通古斯大爆炸于是发生了。

1965年, 三位美国科学家认为大爆炸可能是从太空降到地球来的一种反物质“反陨古”他们明确指出半克“反铁”与半克铁相撞, 就足以产生相当于在广岛爆炸的那颗原子弹的破坏力。1973年,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两位科学家杰克逊和莱伊安认为“通古斯大爆炸”是由微型黑洞天体的强大引力所造成———“小型黑洞是在冰岛和纽芬兰岛之间大西洋某地区穿过地球”。但“黑洞撞击说”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响应都并不多。还有近期提出的“行星撞击说”支持这一观点的科学家们用桑地亚国家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红色风暴”———世界上运算速度第三快的超级计算机进行了一次模拟, 模拟过程详细展示了一颗小行星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爆炸, 爆炸产生的过热气体不断扩散形成一个超音速气流。

古斯塔夫 篇8

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其中,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主要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吉首、古丈等县市。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暂入彝语支。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主要从事农业,织锦和蜡染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人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和土家族的“打溜子”等。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等。

一、茅古斯在土家族环境中的生成和发展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传承,无不与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关。

(一)土家族的原始宗教崇拜阶段

土家族中存在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当人类还处在混沌初开、人兽相残的暴戾环境里,他们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对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威胁更有一种不可抗御,不知所措的惶然和恐惧,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灵,天有天神,地有地神。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皆有神。他们崇拜祖先,土王、八部大神(八部大神(祖先神):在湘西土家族几个著名地区,如永顺老司城,龙山马蹄塞和水坝洞都建有八部大神庙,是年节盛会群众祭祀游乐之处。八部大神指八个弟兄,他们都有土家话名称,如破西卵蒙、缺太卵蒙、泽在卵蒙、拜尔卵蒙、洛驼卵蒙、蜡烛卵蒙、比耶卵蒙等。这八个弟兄是土家族先民中的八个部落酋长,曾在土家族先民的长途迁徙中作过贡献。)向王、向王军,这些都是土家早期的祖先神,他们认为这些祖先的灵魂可以庇护本民族的繁荣昌盛。还建有庙、祠堂,定期对这些祖先神灵进行祭祀。

(二)茅古斯的历史由来

茅古斯,相传为茹毛饮血时代的土家先民,土家语称“帕帕格刺”或“拔步卡”,其意为浑身长毛的人,汉语称“茅古斯”或“毛猎舞”,它诞生于土家远祖——土著部落原始生活时期。茅古斯主要表现其祖先开拓荒野、刀耕火种、捕鱼狩猎等创世业绩,其中流露出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崇拜。在茅古斯祭祀舞中的拜五方,拜太阳等动作,也正是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的再现。

“官厅堡上人如潮,雪花又伴歌声飘;村姑摆手口吹‘管’,后生‘食姐’身捆草。”这是清代诗人彭勇功(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彭勇功、彭施锋以“彭家父子兵”而负盛名。)(1838—1899)在同治戊辰(1868)岁春写的一首《竹枝词》,“食姐”是土家语,即狩猎的意思,这是土家族原始舞蹈“茅古斯”中的一个传统节目,时隔一百四十年,这种古老的文化仍在湘西北酉水流域传承,原汁原味,古色古香,把人带入一种冥蒙初开的远古时代。从茅古斯表现的《迁徙》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茅古斯历史之悠远。

再从茅古斯表现的《借日》即做阳春这场来看,其中有播种、插秧、打谷、打粑粑等稻作文化动作,这与距湘西不远的澧县城头坡的7500年前古稻作遗址所提供的文化信息互相应证。所以茅古斯被专家们誉为“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活化石”。

二、茅古斯表演形式

茅古斯舞是土家族最为原始的古典舞蹈,是土家族为了纪念祖先的创世业绩的一种原始戏剧形式,兼有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原始的祭祀性舞蹈。茅古斯虽然还不是成熟的戏剧形式,但已有模拟远古先民劳动和生活的故事情节,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通过舞蹈、道白、歌曲来表达内容,它既具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也被专家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结草为服,是茅古斯的显著特征。表演者头戴尖顶齐脖茅草帽,全身皆用稻草包扎,象征全身都长着毛的先民。其服有以茅草、稻草为之,有以棕叶、棕片为之,亦有用桐叶,芭蕉叶或藤蔓结成的,每服五块,一块扎在腰间如裙状;一块围在胁下,前遮胸,后盖背,两块如肩褡系在左右臂;一块作头套以蒙面。头套上有扎单辫、双辫或三辫、五辫的,以辫象征犄角,偶数代表兽,奇数代表人。奇数往往多余偶数,偶数者多是瘦小个子,奇数者身材高大,气力莽壮,据说这样就可以吓唬兽、战胜兽。不仅茅古斯结草为服,其奉祭的神像也是用几根茅草扎成,土家人俗称“梅嫦”,梅嫦神是土家族尊崇的古代女猎神,因为她在与老虎搏斗时弄得片纱无存,后人不便塑像,才以草码代之。

参加茅古斯表演的或十来人或二,三十人不等,演出时,有简单布景,由一人领舞出场,茅古斯数人尾随欢跳,抖动全身稻草,摇晃头上草辫,以变嗓对话歌唱,无任何伴奏。其中一个饰“婆帕此”,即老头儿;一个饰“帕尼”,即老婆子;其余饰其子孙——小茅古斯,皆称老翁为“拔普卡”,称老妪为“帕帕”,即祖父祖母的意思。表演内容有刀耕火种、围猎、捕鱼、接新娘、先生教书、甩火把等。茅古斯表演从形式到内容,都别具一格。演员或歌或舞,或蹦蹦跳跳、翻跟斗、做游戏。或碎步进退,曲膝抖身,左跳右摆,摇头耸肩,全都是模仿古人粗犷的憨态。形态滑稽,诙谐有趣。

茅古斯通过一定情节,人物对话及动作,真实地捕捉再现了原始社会中土家先民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直至现在,龙山的土家人在围猎活动中仍保留着这种“上山赶肉,见着有份”的原始公社式的劳动分配方法。在表演中,“茅古斯”双膝微屈,臀下沉,摇头抖肩地躅蹐而行。这样子,正如《诗经·小雅·正月》所云“谓天盖高,不敢不躅;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的原始先民形象。尤其在茅古斯和土家摆手舞中的小摆手中,有一种土家语称为“里立克斯”的抖狗蚤动作,初听乍看,似乎觉得粗陋好笑乃嗤之为愚蒙,然而那一抖一蹲间即神形显露,令人恍然大悟,这不正是人类祖先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双脚直立初期行走时的典型姿态么?善哉,茅古斯千年不老。难怪它能被专家誉称为“中华古文化之遗”。

三、茅古斯与土家族民歌的关系

土家族民歌是文学与音乐交汇的产物,歌词与乐曲很有艺术魅力 , 它表达情意、引人入境 ; 土家族民歌的乐曲以声音的外化形式 , 展示了美的抒情效果,丰富地显现了土家族民歌的抒情内容 . 歌词与乐曲的结合 , 丰富了土家族民歌音乐形象 , 因而使土家族民歌的艺术魅力长存。但同时也离不开具有特色的舞蹈戏剧表演。土家族的民间歌曲按传统习惯可分为薅草锣鼓、山歌、摇儿歌、劳动号子与儿歌、风俗歌等5种。其中风俗歌中包含有有哭嫁歌、孝歌、摆手歌3种。茅古斯一直是每年正月跟摆手舞一起在土家摆手堂中表演,虽然它只是一个穿插在土家摆手舞中的舞蹈,但茅古斯的产生年代却要早于摆手舞。但是茅古斯说唱的歌曲对白与摆手歌存在一定的区别。摆手歌是土家族进行摆手活动时所演唱的歌。摆手歌分为“坐堂歌”与“行堂歌”两种。“坐堂歌”是歌手们坐下来唱,包含了单唱、对唱、合唱。“行堂歌”则是伴随摆手舞内容编唱的歌,跳什么内容唱什么歌曲,一人领唱众人吆喝。它分为“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2种,“大摆手歌”展示史诗行的内容,而“小摆手歌”则多为恋歌、苦歌之类的抒情性作品。具有独特的山乡风味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茅古斯则是一种反应古代土家族人民生活、生产的歌舞艺术形态,演出自始至终讲土话、唱土歌,但以语言对白和说唱对白为主体,观众也可以答话插白,融合了歌、舞、话。从茅古斯作品《迁徙》中的一段对白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的说唱形式的特色。

小茅古斯问:“社克里嗯直?”(你们从哪里来的?)

老茅古斯答:“伢石迷洞,尔那吉乃嗯至。”(我们是从小野兽居住的洞里、从猴子爬过的路上来的。)

小茅古斯问:“社扣捏剥啦?”(你们睡到哪里的啊?)

老茅古斯答:“伢库若卡蒙吉捏剥呼。”(我们睡在树下面的。)

小茅古斯问:“社乃昔嘎呼?”(你们吃的是什么啊?)

老茅古斯答:“伢业库若布利嘎啦。”(我们吃得棕树籽籽。)

里面的对白,再加上舞蹈的表演形式,生动地展现出这些尚不识人间烟火的“茅古斯”还处于人类早期采撷阶段。

古斯塔夫 篇9

腾讯科学讯 (Everett/编译) 据国外媒体报道, 前不久发生于俄罗斯的陨石 (雨) 袭击事件令科学家们感到惊叹, 千吨级的太空岩石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开始燃烧, 但是余下的残骸坠入人口密集的地区, 然而, 俄罗斯历史上最显著的天体撞击事件是“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在通古斯河流域附近发生了惊天大爆炸, 数千平方公里的树木全部烧毁倒塌, 据说人们看到巨大的火球划过天空。相比较前不久的陨石袭击事件, 通古斯大爆炸发生于西伯利亚的偏远地区,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该起事件由巨大的陨石造成, 但是人们至今没有发现陨石的碎片, 使得该事件成了一个谜。

图中显示的是美国宇航局2005年3月拍摄的大型陨石坑画面, 地点位于亚利桑那州, 显示了一个巨大的近地天体在五万年前撞击过地球, 科学家估计这颗近地天体的直径达到46米左右, 留下的撞击坑至今依然可见。然而, 有一些理论认为通古斯事件中并没有空间岩石撞击地球, 因为我们没有发现陨石碎片, 可能是黑洞或者不明飞行物坠落该地区, 更有消息称是著名物理学家尼古拉·斯特拉进行的超远距离输电实验。通古斯大爆炸后, 早期探险者进入爆炸中心附近进行探索, 黑白照片显示了成片倒塌的针叶林。

处于偏远沼泽的通古斯地区人迹罕至, 曾经有科学家大胆进入寻找陨石, 比如矿物学家列昂尼德·库利克。而本次坠毁在俄罗斯的陨石可能直径为17米, 速度达到每小时64, 373公里, 质量大约在10000吨左右, NASA估计值为7000吨, 相当于30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早在1994年,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碎片连续撞击木星。当然, 这样规模的撞击相比较于史前撞击坑而言显得微不足道, 在人类出现之前, 地球就曾经遭受过更大规模的小行星撞击。

科学家声称揭开通古斯大爆炸之谜 篇10

这次事件是根据事发地附近的通古斯河命名的。目前一项有争议性的科学研究指出,一大块彗星残片引起大火球进入大气层,又弹回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现在科学家甚至确定了可能导致“通古斯大爆炸”的的天体,这个天体将在2045年再次从地球附近飞过,目前距离地球超过1亿英里。这颗看似没有任何危险的彗星,背后是否隐藏着出乎意料的危险?

据当时的目击者说,1908年6月30日早上,西伯利亚中部的一个偏远地区的上空发生爆炸。一个强度相当于广岛核爆炸数百倍的火球划过天空,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瞬间灼热烤人,感觉就像出现了第二个太阳。现在科学家认为是一颗彗星或者小行星的残片引发了“通古斯大爆炸”,这次事件是根据事发地附近的通古斯河命名的。不过有关这次爆炸的原因,没人非常确定,因为人们至今仍没发现流星体产生的碎片。这次爆发的规模是如此巨大,它烤焦了方圆800英里的地面,所经之处,树木全被烧光。一代又一代业余调查人员在调查中提出了一系列像流氓黑洞或UFO袭击地球等假设,用来解释“通古斯大爆炸”发生的原因。

现在,这项有争议性的科学研究指出,一大块彗星残片引起5到10百万吨级的火球腾空而起,这是近代史上见到过的规模最为庞大的非核爆炸。据这项最新假设说,最为重要的是大部分彗星残片都反弹回大气里,然后进入太阳周围的轨道。现在科学家甚至确定导致“通古斯大爆炸”的可能天体在2045年将再次从地球附近经过。这个天体在1908年6月30日就位于地球附近,目前它距离地球超过1亿英里。但是一个由水冰和尘埃构成的彗星,如何才能造成规模这么庞大的爆炸事件,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呢?科学家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基本化学找到答案,而不是通过复杂的物理学或者至今仍未发现的证据来解释这个问题。

“通古斯大爆炸”事件留下的一个最奇特的东西,是在地面上留下的烧痕。它不仅仅是一个椭圆形冲击波,这次爆炸事件烧焦的树木排列的图案就像蝴蝶一样,外面的“翅膀”朝向东北和东南方向。提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图案,包括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朱塞佩·隆哥 (Giuseppe Longo) 和俄罗斯应用天文学院的尤里·梅德韦杰夫 (Yuri Medvedev) 等顶级科学家一直坚持两个主要理论,其中一个理论认为,两个单一天体在该地上空发生爆炸;另一个理论认为,是一个天体从地球大气层掠过,围绕地球一周后,再次从这里经过。圣彼得堡俄罗斯科学家研究院的研究物理学家爱德华·朵贝瑟维奇认为,这颗彗星是以氢气的形式发生爆炸,这种气体在数秒内使通古斯的飞船变得炽热异常。

为了证明他提出的氢气理论是正确的,朵贝瑟维奇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一种被称作电解的基本化学上,这种化学物质能利用电,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朵贝瑟维奇表示,正是氢气引发了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这个彗星的前身极有可能是木星或者土星的一颗卫星上的冰层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推移,行星的强磁场把冰层里的一些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泡,这些气泡仍被冰层封锁在里面。一旦冰里积聚了足够的氢气,彗星与之相撞,就会引起冰层发生爆炸,把大量充满氢气的冰喷射到太空。1981年朵贝瑟维奇在他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表示,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上含氢气丰富的冰就曾在3000到10000年前发生过爆炸,冰层爆炸不仅充实了土星的环状结构,而且还有可能把一些可挥发性冰碎片送入太阳系。

朵贝瑟维奇表示,这些冰碎片在太阳系里四处游荡,偶尔经过像地球一样的行星,就会引发像1908年发生的“通古斯大爆炸”。当这些碎片在进入大气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火花时,这个自然形成的冰炸弹就会发生爆炸。据朵贝瑟维奇估计,当通古斯流星体掠过地球的大气层时,大约有10%的冰发生爆炸。在爆炸的冲击力作用下,母流星体重新回到太空。

他表示,这种扭曲的轨道可以解释被烧掉的树木形成的与众不同的蝴蝶图案。通过对6000多颗近地天体数据库进行搜索,朵贝瑟维奇和他的同事们发现,1908年6月27日有一颗被称作2005NB56的天体从月球轨道外面经过。朵贝瑟维奇表示,2005NB56的经过时间和方向都与“通古斯大爆炸”事件的目击者提供的信息非常吻合。他表示,这个天体靠近地球最近的距离是620万英里,不过这个假设存在的误差比较大。

彗星2005NB56也将于2045年从距离地球大约380万英里的地方经过,这个距离大约是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的16倍。朵贝瑟维奇表示,在这段时间,它可能不会给地球造成威胁,但是在它靠近地球的过程中研究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近地天体,以及它们的冰里隐藏着什么危险。来自俄罗斯科学研究院的朵贝瑟维奇的同事,圣彼得堡应用天文学会的尤里·梅德韦杰夫对这种说法挺感兴趣,但他对朵贝瑟维奇认为是2005NB56彗星造成“通古斯大爆炸”的观点并不赞成。梅德韦杰夫说,朵贝瑟维奇提出的彗星爆炸和1908年它可能与地球相撞发生爆炸的理论要得到证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天文学家应对这个理论进行更多关注。

阿古斯特·维斯特兰 篇11

阿维所有的民用版直升机均有由设计、取证、运行多代直升机积累的丰富经验所形成的抗坠毁结构。

被表盘与键钮装饰的驾驶舱安装了拥有合成实景(Synthetic Vision)及地形识别和警告系统(Terrian Awareness and Warning System)的先进电子飞行仪表系统,能够显示周边地形地貌的3D合成并及时提供近地警告,特别是直升机在低云层或起飞降落能见度较低时提供宝贵的态势感知能力;而飞行员耳机的3D听觉功能又可将声音与其生源方位相结合,优化了飞行员的指令调度,便于飞行员更准确地定位。

阿维享有专利的创新主减速器内置油池技术,将直升机传动系统的干运转时间提高到了50分钟。这项技术在主减速器出现漏油故障时将更多宝贵的“黄金”时间交到了飞行员手中,使直升机能安全着陆,而且桨叶内置了光纤传感器,可实时监控桨叶温度及张力变化,能够确保桨叶的持续安全运行。

先进的创新科技

阿维的直升机能够根据飞行状态调节旋翼速度,这种驾驶快感比你驱动汽车座驾8速自动变速箱所带来的更强烈。

崇尚自主研发的阿维总能在使用先进科技上先人一步。AW139和AW101两款直升机上的防冰/除冰系统(Full Ice Protection System)可令直升机飞入已知结冰气象的环境中,轻松飞越两极和喜马拉雅山巅也不在话下;而轨迹评估工具软件、先进气动设计与优化软件、旋翼及机身力学设计软件等优化了直升机的操纵品质和飞行控律,能够给飞行员更强烈的操纵感。同时,阿维所有的民用版直升机均吸取了海军版AW101、NH90及山猫直升机的设计运行经验,加之拥有一个船用化设计团队,使得阿维的民用版直升机在船用化处理技术方面独树一帜。

舒适的乘坐感

当你腕上的瑞士名表的忠实无误滴答计时,阿维直升机上决定你飞行安全的主减速器也同样有着无可挑剔的设计和无懈可击的质量要求,能够尽最大限度地满足你对乘坐舒适的需求。安装在AW139上的AVCS(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主动减震系统重量更轻,能够在不同的飞行阶段发挥上乘的减震效果。再配以属于阿维专利技术的超静音主减速器齿轮设计,乘坐阿维的直升机,你想没有超群的低噪音飞行体验都难。

领先和革新的技术确保了阿维的民用版直升机均有着为你提供全天候舒适飞行的能力。即使是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日子里,阿维的直升机也可以带你轻松愉悦地飞越最严苛的环境。

未来倾转旋翼机的缔造者

作为直升机研发制造领域的佼佼者,一向以满足客户当前及未来所需而持续提供最多产品选择为宗旨的阿维从来不会允许对手在市场上一枝独秀,也正以高投入的姿态致力于研发倾转旋翼机及倾转机翼(Tiltwing)技术,将螺旋桨飞机的性能与直升机灵活性更加完美地相结合,意在重新定义能满足多重任务的下一代旋翼机。

目前,还在试飞取证阶段的AW609在设计上类似美国空军的V-22Z“鱼鹰”,旋翼当作拉力螺旋桨使用,此时倾转旋翼机能像固定翼飞机那样以较高的速度作远程飞行。第二代AW609项目,将倾转旋翼机发展作为其战略决策,瞄准民用高端直升机市场。目前,巡航速度为509千米/时的AW609,已获得超过80架的意向订单,而首位通过适航认证的民用倾转旋翼机AW609的机主预计会在2016年被揭晓。

无忧的售后服务

除了致力于高投入的研发,阿维也专注于为客户降低使用成本、增进运行能力。阿维在中国区指定的经销商中美洲际直升机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美洲际”)还把阿维在世界其他地区运行良好的“24/7机队运行中心”复制到中国。所谓的“24/7机队运行中心”是阿维的机队运行中心为全球客户提供全年全天24小时快速反应服务。阿维使用控制室内的现代数据管理系统监控中国和全球各地阿古斯特维斯特兰直升机的状态,无论你的直升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飞行,他们的快速反应团队均能提供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案,包括材料供应、技术援助,到场维护支持。

阿维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在江西昌河合资成立了阿维维修中心,联合上海金汇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设立的金汇维修服务中心的进度也进入到最后阶段,为在中国服役的所有阿维的直升机提供售后支持、产品维护保养、零配件供应以及培训。

古斯塔夫 篇12

一、茅古斯的起源

远古时代,有一位土家族青年下山学习新的农耕技术, 回村之时却被山中的荆棘划破了衣服。回到村寨正赶上过年,所有人都在跳摆手舞,土家青年因衣衫褴褛不好意思参加,便躲在了树丛后面。没成想被几个小伙子发现,被硬拉着参加舞蹈。他灵机一动,扯了一把茅草遮在身上,用舞蹈的形式向乡亲们展示所学到的农耕技能。自此,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位传授农耕技能的先祖,每逢还愿、祭祖等活动时, 都要表演茅古斯。

二、茅古斯的表演内容与形式

(一)表演内容。茅古斯的表演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 “生产”、“打猎”、“钓鱼”、“读书”、“接亲”、“接官”等段落,粗线条地勾勒出了土家人从远古走到现今的发展历史。整个茅古斯的演出有情节、有人物、有语言、有歌曲、 有舞蹈,以及其他的故事内容,基本具备了戏剧形态雏形, 因而说它是原始戏剧,但它又没有戏剧的基本规范。

(二)茅古斯的表演形式。茅古斯表现的主要对象是先人“毛人”,因此表演时多用茅草、稻草或树叶等作为表演服饰。表演者赤身裸体地扎满茅草,每股五块,以示先民不会织布做衣;腹前捆有一条尺余长并用红布包头的草把,代表人类生产的繁衍工具。茅古斯的演出始终讲土话,唱土家歌曲,语气粗糙,语调怪异,说话颠三倒四,且加上表演者一身茅草的视觉效果,显得动作粗鲁、夸张怪异丑陋,将原始族人简单低下的思维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三、茅古斯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茅古斯跨越了三个历史时期,即以三元女神为代表的母系原始社会时期、以八部大王为代表的父系奴隶社会初期和以土王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时期。这足以证实茅古斯记录了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初期以至于后代土家族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情况,进一步说明了其悠久的历史。

(二)文化价值。《茅古斯》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反映古代土家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为主的歌舞艺术形态,是土家族最古老的歌舞,被有关专家、学者称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四、茅古斯的保护与传承

目前,茅古斯的保护与传承仍受到一定的阻碍。以湘西地区为例,当地对茅古斯的宣传力度不够,已严重影响到了茅古斯的发展与传承。同时,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力度也不够,许多活动不能顺利开展,茅古斯的保护传承岌岌可危。 要想保护和传承好这一珍贵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就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茅古斯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政府要将茅古斯的保护传承工作纳入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工作目标管理、 纳入到经济发展规划等方面,切实做好茅古斯的传承保护工作。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资金较为紧迫, 而茅古斯的挖掘整理与传承、交流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因此,结合实际情况,政府或茅古斯管理部门应直接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茅古斯传承发展基金,用于茅古斯传承保护活动的开展。同时,在土家族聚集地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将茅古斯引入到旅游事业当中,以旅游带动文化发展,用以支持茅古斯的保护发展。

(二)保护传承人。各国家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人进行大力保护,把一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及时抢救回来,如制定传承人保障制度,在生活上给予传承人一定的经济补贴,每年给予传承人一定的传承经费及生活保障资金; 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关怀与鼓励,肯定他们所做的贡献,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以及传承茅古斯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他们传承茅古斯的热情;调动大众传习茅古斯的积极性,扩大传承队伍,使茅古斯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三)纳入学校教育活动。茅古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纳入教育活动也是义不容辞的。政府应鼓励高校、 教研机构的人才开展对茅古斯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利用科学理论指导茅古斯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了解茅古斯,培养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责任感,使其成为优秀的茅古斯传承人。

参考文献

[1]金娟.土家族茅古斯舞的原始发生[J].西北民族研究,2009(1).

[2]熊晓辉.土家族茅古斯舞的保护与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

【古斯塔夫】推荐阅读:

艾古斯乡小学防雷安全责任制度06-03

上一篇:人工假体置换术下一篇:电台节目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