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节目

2024-09-13

电台节目(精选12篇)

电台节目 篇1

在广播电台发展中, 电台编辑的语言以及对工作的处理能够展示出广播电台的形象。节目编辑与电台形象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且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节目编辑的工作在电台形象的树立中, 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促进广播传媒的发展, 本文将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 节目编辑与广播电台形象的职能分析

1.1 电台节目编辑的决定性

电台节目编辑的工作比较复杂, 所面向的工作对象就是节目新闻, 在对这些新闻进行处理环节时, 节目编辑首先需要对这些新闻事实的原文字稿件进行审核、交稿、撰写、形象塑造、现场重现。在这样一系列的工作之后, 才能够将开展下一步的电台工作。那么在这样的文字编辑环节中, 针对一句话或者一个事实, 编辑本人选择什么样色彩的词来进行描述, 完全由编辑本人来决定。例如, 在对一件事进行编辑的环节中, 有的编辑以幽默风趣的形式叙述事实, 而有的编辑以尖锐犀利的语言来还原事实本身。由此可见, 编辑工作在文字编写中有一定的思想倾向性, 而这些思想倾向性将直接应用到广播电台形象刻画中。

在潜移默化中, 编辑通过个人文字风格注入到了电台形象风格, 在很多新闻同时播出时, 节目编辑根据自身的选择方式, 进行文字筛选, 哪些新闻可以放在头条, 哪些事件可以一笔带过, 哪些可以用特殊的语言来刻画, 哪些就是花边新闻等, 这些都是在节目编辑的倾向性选择下来实现, 久而久之, 受众评价一个广播电台时, 不会说该节目中编辑有多犀利或者风趣, 而是说这个广播电台有多犀利或者风趣, 这就是电台编辑对电台形象的决定性[1]。

1.2 电台形象刻画的展现性

广播电台是电台编辑倾向的投影, 在一定程度上, 成为了编辑心中独特的创造物。编辑工作人员依托广播电台来实现个人倾向性, 展现出了编辑的文案特质。当受众在对广播电台所发出的一则新闻消息进行评价与议论时, 在某处的文字叙述干练、精彩, 受众不会评价电台有多么深的文字功底, 而是说电台编辑工作者是多么的优秀, 以及文字功底的深厚等。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电台形象刻画中, 为了编辑展现自我提供了平台。如同罗贝尔说过的话:“正是这批基本作者, 充当着证人集体的角色, 使得这家出版社有了自己格调”。

2 节目编辑与广播电台形象的制约机制

2.1 编辑工作开展有赖于电台形象

广播以及传媒是语言与声音的延伸, 新闻的最大实现价值就是能够在文本信息基础上, 实现广泛的传播。在广播电台中, 对于编辑来说, 他们编写完优秀的稿件, 单凭一己之力是难以实现文字的传播的, 此时就需要电台形象帮助编辑实现文字的推广。在传媒领域中, 电台数不胜数, 当电台形象在众多电台竞争中, 能够占据有利地位时, 受众能够对形象鲜明的电台认可。在这样的前提下, 电台才有可能被受众访问以及接听, 那么此时, 电台编辑所撰写的文字以及新闻事实才能够走进受众的生活中。也就是说, 电台形象是一扇门, 而电台编辑是门里面的人, 在门里面的人要想将个人想法与信息传达出去, 就需要在门外面的受众将门打开, 信息才能够实现共享。而如果这扇门不能吸引受众, 那么, 信息传播将受阻。由此可见, 电台编辑的工作开展还有赖于电台形象[2]。

2.2 电台形象制约着编辑

不同类型的电台所涉及的领域不同, 有军事电台、有生活电台、音乐电台以及娱乐电台等。社会受众根据电台的不同特点, 并在自身喜好下进行电台的选择。同时, 不同的电台在受众心中所塑造的形象不同, 所吸引来的受众类型不同。受众根据自身要素, 如年龄、性别、工作、学历、信念以及情感等进行收听信息。那么在此环节中, 电台的固有形象对编辑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编辑工作被限制, 大部分来自于电台形象的单一化定位。编辑需要根据电台形象来开展工作, 如军事编辑与娱乐编辑之间的差异性等。当广播电台形象产生, 观众就会对广播电台给以特殊的理解, 不同编辑的影响力不同。编辑借助广播电台的形象发挥其影响力, 但是从听众、电台形象以及编辑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听众制约着电台的形象塑造, 而电台的形象也对编辑产生严重的制约。

3 节目编辑与广播电台之间的内在联系

3.1 节目编辑的创新能够促进电台形象更新

编辑工作的开展实际上就是对文字的推广, 而文字如何实现大范围的推广, 是编辑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千篇一律的文字下, 受众会产生厌倦心理, 久而久之对于文字认可度逐渐降低, 因此, 为了促进编辑工作开展, 首先需要将编辑工作创新。当编辑工作得以创新之后, 就像一汪活水具有生命力。电台节目编辑工作创新的同时也带动了广播电台的创新与发展。内容的更新最终实现了形象的更新。同时, 在科技信息高速分享的当今社会中, 编辑的语音风格逐渐趋向于现代化。这些特殊的语音, 逐渐应用到实际的新闻传播中来, 使得编辑内容上发生变化, 进而产生了广播电台形式的变化。电台形象的更新, 才能够保证自身在竞争中的位置。同时节目的更新, 决定了节目组织的更新, 而节目组织的更新定于内容的倾向性。编辑在实际工作中的更新, 直接关系着是广播电台的创新度。

3.2 广播电台形象也促进了编辑工作的创新与开拓

在创新思想在编辑头脑中生成时, 要想将创新思想转变为现实, 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材料、物质以及工具等来实现。关于这样的理论表述, 美学家王闻朝以艺术学角度, 对其进行分析:当一个画家要想将心中的竹子, 化为纸上的竹子, 就需要熟练的掌握竹子本身的特质、以及在实际纸张上的表现等。但是这种模式往往在不同的表述对象下展现出不同, 其中纸张就是画家实现作品的对象与途径。而对于音乐家来说, 对于竹的刻画, 可能需要在韵律以及节奏中来体现, 如, 《青花瓷》歌曲, 通过音乐的律动性来体现青花瓷的特征。而对于雕刻家来说, 需要通过大理石以及青铜等材料来对竹子进行镌刻。同理, 对于电台编辑来说, 他们进行新闻传播, 是在广播电台形象下实现工作。在广播电台的存在下, 促进了编辑工作的不断创新。任何编辑人员都需要依赖于广播电台的创新, 其创新实现了编辑的更新。总之, 广播电台形象也促进了编辑工作的创新与开拓。

4 结论

综上所述, 电台编辑与广播电台形象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 为了推动广播电台发展, 以及促进节目编辑工作开展, 需要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职能上, 电台节目编辑有决定性, 电台形象刻画具备一定的展现性;在制约机制上, 编辑工作开展有赖于电台形象, 电台形象制约着编辑;在创新关系上, 节目编辑的创新能够促进电台形象更新;广播电台形象也促进了编辑工作的创新与开拓。

摘要:本文分别对电台节目编辑与广播电台形象进行分析, 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希望相关研究能够促进广播电台节目发展。

关键词:电台节目编辑,广播电台形象,关系,分析

参考文献

[1]丁铁霖.探析编辑与广播电台形象之间的关系[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20) :111-112.

[2]郑逸舟.浅谈编辑与广播电台形象之间的关系[J].新闻世界, 2010 (11) :101-102.

电台节目 篇2

2.节目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与走向

3.节目的存在意义分析,相比其他同类节目的优势竞争力在何处,节目的回报估算(有多少人会听你的节目,有什么商家会愿意在你的节目投放广告等等)

4.制作长度不超过15分钟的浓缩版节目小样(从开始语到结束语,每个环节都点到.每个间隔音乐不超过30秒),要体现节目的本质,节目的闪光点,你的主持风格与技巧,你对音乐的鉴赏力,你的音频编辑能力

节目名称:时尚达人馆

节目类型:时尚生活(购物,时装,美容,家居,健康),时尚明星,音乐节目时间:XX:XX--XX:XX

节目受众分析:40岁以下年轻人,更多的面向80,90后人群,时节目时间听节目的听众群是哪些,同时段其它是否有同类节目,有同类节目的如何保证自己节目更有竞争力

节目口号:品味时尚,追求生活

节目版头:包括总版头、副版头、节目宣传内容

节目内容:1)明星时尚资讯,以最近新闻为主(10-15分钟)

2)时尚旅游(介绍旅游)(10-15分钟)

3)时尚贴吧(护肤推荐,穿衣打扮,饮食家居等介绍)(20-25分

钟)

节目制作方向,环节设置,娱乐游戏节目,附带部分游戏形式内容

意义分析:

片头:年轻无极限,时尚听今朝。欢迎收听XX节目,我是主持人XX……

片花一:

两个好朋友在聊天。

女(感慨):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曾经的美丽似乎已经不再……

男:俗语说的好,只有懒女人,没有不漂亮的女人。

女:恩啊,你敢这样说我。

男:因为,保养出一个细嫩青春的皮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保养品不断换代、理念不断更新的时代,现在开始,为时不晚。

片花二:

爱美是人之天性,没有一个人会说他不喜欢美丽的女人,没有一个人能不为美丽

而心动。每当XX(节目名称)的音乐响起,人们总是会驻

县级电台办好“对农”节目的体会 篇3

一、办好“三农”节目。是改变农民旧观念的重要途径

办好“三农”节目是媒体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属性,只有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节目的服务功能才能更好地吸引听众。提高收听率。强化服务功能必须突出节目理念的定位,即“三农”特色,脱离了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主要服务对象。节目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在制作节目中要注意节目的实用性,对农民有用才能有效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这里来不得半点浮华,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服务。近年来,随着安溪茶产业的迅猛发展,许多茶区的老茶园已经严重老化,产量底,制出的茶叶上不了档次。最直接的办法是进行茶园改造,除旧株换新枞。可仍有一些守着“一亩三分地”老观念的茶农,就是舍不得更换,眼看着新茶园产出的“铁观音茶青”一斤卖到10至30元,而老茶园的“茶青”却卖不上价,只能“望茶兴叹”。对农节目的采编人员心里时刻都要装着农民,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和农业茶果局、科技局和有关乡镇负责人联系,邀请高级农艺师一同深入茶园,走访茶农。精心制作了对农广播节目《老茶园当改造》,节目以改造旧茶园创丰收的具体实例和高级农艺师科技现身说法。为茶农解除了后顾之忧,并结合时下市场发展前景,引导农民朋友结合自己的实际适时改造低产老茶园,鼓励农民朋友科技致富。节目播出后深受农民朋友欢迎。农民朋友接受了。我们对农服务的目的也达到了,对做好对农广播节目的信心也就更足了。

二、宣传“三农”优惠政策。是县级电台的重要职责

电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是体现国家和农民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通过《对农广播》这个窗口,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朋友宣传党和国家的“三农”优惠政策、宣传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各项决策部署。为了适应新时期对农宣传,安溪县广播电台专门设立了《乡村新视野》小板块,展示农村新人新貌,分析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以小见大。指导农民建设小康社会。安溪长坑乡山格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鞭炮村,安全生产问题存在很大隐患,事故频频发生,曾是省市点名的整改村,也是屡禁屡犯的“难点村”、“头疼村”。近年来,通过政策宣传,产业引导,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该村村民因地制宜,依托本村资源发展种植淮山,实实在在走上致富路。安溪县广播电台适时深入采访。制作了对农广播节目《消失的鞭炮村》,节目以农村传统产业的转变为线索,用生动的事例再现昔日令人担惊受怕的“鞭炮村”,现在转变为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化发展的“淮山村”,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观念的转变,节目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改进“三农”服务性节目风格,是提高节目影响力的保证

对农广播,顾名思义,是办给农民朋友听的,农村广播节目的服务主体是广大农民。因此,我们的节目就要心系农民。节目策划录制必须适合农民的口味,针对农民文化层次低的现状,应尽量将科学技术用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中央税费改革的精神实质、计划生育、农村医疗保险。到县产业化布局瓜果牲畜的选择、病虫防治、医药卫生保健常识等等的宣传上,都要努力做到口语化、生活化、故事化。让他们容易理解,便于消化和接受。尝试将“播”改为“说”。实现语言个性化。这就要求主持人要经常走出演播室。深入田间地头,亲临现场与技术专家、种植能手和农民朋友直接对话,和农民朋友对话时要尽量接近农民朋友的生活用语,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因为感情融洽了,才能采访制作出让我们的听众、让我们的农民朋友产生共鸣的佳作,才能让节目更加具有乡土气息,强化传播的故事性和整体性,增强了节目的亲和力。节目中背景的音乐选择是贯穿节目的红娘,她能增添节目可听性和娱乐性,所以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还善于运用音乐。比如上面我们提到的对农节目《消失的鞭炮村》,节目一开头出民乐《喜洋洋》先把听众的“耳朵”吸引住,然后再切入主题,在结尾时我们以宋祖英演唱的《越来越好》为垫底乐,到节目最后是音乐上扬。配上主持人深情朴素的祝愿,把节目再次推向高潮,让人回味无穷。

浅谈小型电台节目资源的存储 篇4

自我台使用数字音频网络系统以来, 广播节目的采编播数字一体化, 后期的节目存储直接通过数字音频工作站存储成数字音频格式 (WAV或MP3) , 而早期录制的节目资源库中的资料需通过数字音频编辑软件cool edit pro2.0转换成数字式储存, 我台广播音频节目资源自建台几十年来积累了几万盘节目资源, 在637等模拟广播设备淘汰后, 磁带节目资源转化为数字音频格式存储成为必然。

1 目前, 我台节目资源的存储分为硬盘式存储和光盘式存储

1.1 硬盘式存储

我台整个播出及制作系统是建立在一个小型局域网之上的, 分别有制作站、播出站、直播站、录音站等11个音频工作站与中央服务器相连, 整个音频资料均通过网络共享读取播出, 自数字音频网络系统在我台投入使用以来, 每天都会有来自不同部室的节目资源需要随时存储保留, 服务器是整个数字音频网络的核心, 因此我们在中央服务器中划分出若干节目项, 分别将音乐类、小品类、戏曲类、语言类等节目分类存储在相应的目录项中, 将这些频繁使用的节目通过硬盘式共享存储, 既方便了主持人实时搜索播出, 又可以使编辑制作人员随时调出需要的相应节目文件;另外, 对于使用次数较少的或录制人员个人保存的其它资料我们将它存储在相应的本地播音站及制作站中, 这样节省了服务器的空间, 保障网络数据读取流畅, 当然对硬盘存储的节目资料必须对其进行数据备份, 以免系统崩溃数据丢失。

我台目前有CD、卡座、磁带录音机、数字采访机等不同的音源设备, 记者编辑的节目采集手段多种多样, 其音源格式也各有不同, 考虑到存入硬盘的节目需共享至直播站和录播站识别播出, 因此我们将其统一存储成MP3格式, MP3 (MPEG-1 Audio Layer 3) 能够以高音质、低采样率对数字音频文件进行压缩。换句话说, 音频文件 (主要是大型文件, 比如WAV文件) 能够在音质丢失很小的情况下 (人耳根本无法察觉这种音质损失) 把文件压缩到更小的程度。原来我台使用的Cool Edit Pro1.2版本的音频编辑软件无法随意读取存储MP3文件, 我们将其升级为现在的Cool Edit Pro 2.0版本, 这样大大节省了以前用WAV文件存储节目所占的空间。

1.2 光盘式存储

我台积累的上千盘式节目磁带, 这些音频资料文件保存时间都已很长了, 有的磁带节目出现磁粉脱落、粘结、受潮等现象, 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存储空间, 我们采用模数转换方式将模拟磁带中的可使用节目资源转存到可永久保存的CD-R光盘中, 它不但有价格低廉等优势, 最重要的是可长久的将节目保存下来, 而且节目资源的质量有任何影响。将上千盘节目磁带转存是一项很大的工程, 我们通过Cool Edit Pro 2.0将模拟节目信号存入微机中, 再将微机中的波形转存储成高音质、采样率低的数字压缩格多MP3, 然后再通过刻录机及刻录软件将其写入可存储700MB的一次性写入光盘 (CD-R) 中, 一张CD-R一次性光盘可存储100多盘mono、16bit、44100格式的MP3文件。不但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 而且不易损坏, 也无法删除光盘中的内容, 利于长期保存, 有着磁带式存储无法比拟的优势。

2 即将使用的全方位搜索存储节目资源库

现今已有不少电台对节目的存储采用电脑全方位搜索存储的节目资源库, 节目制作人员可通过台内的数字音频网络简单快捷的查询需要的节目, 并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随意调用。节目存储库系统由节目素材存储子系统、节目素材查询子系统和节目素材输出子系统共同组成。因硬盘具有读写速度快的特点, 故将常用素材存储在大容量硬盘组成的硬盘阵列中, 当制作人员需要搜索节目资料时, 由节目素材查询子系统对其进行多种查询方式查询节目, 然后将此节目资源的属性显示出来, 工作人员确定无误后通过节目素材输出子系统经输出权限输出到节目制作或播出系统中供使用。由于硬盘阵列的容量大小也是有限的, 所以不能将所有保存节目全部存入其中, 可将不常用的节目保存在光盘库中, 使用时随时调出。考虑到节目的时效性和重点性需定期可定期更新硬盘阵列中的节目资源库。电脑全方位化的搜索存储方式, 形成了节目资源从存储、查询、确认到输出的数字一体化, 使节目资源的存储同播出一体化一样向前跨入崭新的一步。我台将会在不久的将来使用此项技术, 使我台节目资源的存储更加简便、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 信息时代的进步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电台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体, 其内部拥有大量历史及当前的音频节目资源需要进行索引、编辑、使用, 要想将这些资源进行再利用及共享, 电台节目资源库的存储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要:自我台使用数字音频工作站网络系统以来, 广播电台节目的存储已经从磁带式存储方式改为高效、稳定的计算机数据压缩方式。数字化的存储方式完全改变了模拟磁带存储的易损、占地大、成本高、存储环境要求严格等弊端。然而对它的存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将直接关系到广播节目的播出质量, 结合实际, 重点探讨小型电台节目资源的存储。

电台节目资料《毕业》 篇5

各位走在路上的同学,大家傍晚好,欢迎收听这一期的乐游记,刚看了一下日期,发现今天已经是6月13号了,离大四的学长学姐离校的日子呢,只剩下一只手的手指头的数了,所以这一期节目的主题呢又是一年一度的毕业了,四年的快乐,四年的心酸,四年的感动,都即将变成最后的不舍。希望学长学姐们在听我们节目的同时呢,都能回忆起自己四年的生活。虽然即将互相分别,友谊长存,毕业,不说再见。

泡:五月天《后青春期的诗》

1:00-1:20

告别了高中校园,终于来到憧憬中的大学,我们应该清楚曾经的懵懂时光的确过去了,过去了就不能回来了,既然不会回头了,我们就要往前看,勇敢走上前去,迎接新的挑战!我们承诺我们不会变成那种我们看不起的大人。

老狼《睡在上铺的兄弟》

1:34-2:00

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一个崭新的开始,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相信大家最先认识的,一定是宿舍里的死党了,记得一开始一个个都在那里装正经的样子,每每想起来都感觉很好笑。几个人,从开始的陌生到一起包夜,一起翘课,一起醉酒,一起逛街,一起开心,一起失落。相信这种兄弟情谊,一定是一辈子的事。这首老狼的《睡在上铺的兄弟》,送给全南邮的好兄弟们。

臧天朔《朋友》

1:47-2:50

人常说大学四年最好的财富就是多交些朋友。我大学四年认识的人不少,但真正的知心朋友并不多,因为我觉得,朋友,也是要分种类的,不由得想到这首歌的主唱臧天朔,因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事情是 臧天朔和孙宝和合伙经营迪吧,后来臧天朔发现孙盗用臧天朔的名义拖欠民工工资,臧天朔得知后大怒,拉着孙到派出所“公了”。两人从此交恶,才有了后来的聚众斗殴致人死亡案件。臧天朔的身陷囹圄应该是就是交友不慎的结果。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你身边的那个知心朋友,这才是一辈子的财富。

暴:品冠《那些女孩教我的事》

现在听到的是来自品冠的《那些女孩教我的事》,温柔细腻的声音会不会也一下子就抓住了你的心?那至少我自己呢,在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就被品冠的声音深深的吸引住了。无印良品解散之后,光良的知名度远远大于品冠,但是好的声音却不是那么容易被忘记的。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四年的生活里得到和失去不断地上演,当我们失去的时候,去怨恨,去哭诉,不如去感恩。其实很多年后,我们都会发现,我们会记住那个教会我们很多事的女孩,记住她留不住的却永远清澈的笑容。

卓文萱《蓝色蝴蝶》

夏天是个分格号,把学期分隔成段落,时间把段落连接成一篇属于我们的故事。每一天的天

气,每一次的考试,还有每天都会看见的你,虽然日子很平凡很简单,但总有那么一点幸福的感觉。今年的夏天,故事就要划下句点,虽然有些不舍,但我会把你放在心中,直到再见面的那一天。四年的时间,我们一起听演唱会,一起看球赛,享受着青春的温暖和奔放,四年的时间,足以让我们破茧成蝶,你是不是还能记得起刚刚大一时自己青涩的模样。现在听到的是来自卓文萱的《蓝色蝴蝶》,相信破茧成蝶的学长学姐们,一定可以越来越接近梦想。00:42-1:10

南拳妈妈的《我们》

有时候,确实是每一首歌的背后都会有一段故事,每一首歌都会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人,是一个我们想要对他轻轻哼唱这首歌的人。这首南拳妈妈的《我们》是贴吧上的一位大四的同学推荐的,她想要把这首歌送给一个陪她走过这段刻骨铭心时光的人。虽然我们的生活已经没有了交集,未来也没有彼此的位置,但还是想要谢谢你的陪伴,你的关心,你的贴心。因为你,我愿意努力尝试和陌生人交朋友,因为你,我喜欢上计算机并且来到了南邮,因为你,我认真坚持着曾经我们共同的工作。这是我唱给你听的第一首歌,也是唯一一首,现在想想,虽然很遗憾没有把对你的喜欢让你知道,不过,很感激很高兴,这最美好的年华里有你。“轻唱着这首歌,送给最爱的你”,希望你能听到。

扯:可米小子《青春纪念册》

(44秒)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到毕业季总会响起这首青春纪念册。这也是潘绮媛同学在人人网留言点播的,她说,今天看到大四的在拍毕业照,想点这首歌祝学长学姐们事业有成。可米小子们大声说,这是一首朋友唱给朋友听的歌。因为青春,我们用力深呼吸,用力作梦。因为青春,我们不怕失败,努力往前飞。因为青春,我们有用不完的精力,一起疯一起快乐。因为青春,我们约定制造共同的回忆,镶在青春纪念册。不需要多去想歌词唱的是什么意思。只需要简单的听。感受其中的朝气和简单的快乐。不需要多去感受旋律是什么意境。只需要随着节奏轻轻摆动韵律。欢快的。让人开心的。不需要多去体会歌者唱的心情。只需要跟着他们会心一笑。打开记忆深处那段青涩时光。

小虎队《放心去飞》(22秒前奏)现在大家听到的这首放心去飞是百度NUPT贴吧的吧友推荐的。这本是一首伤感的离别曲,1991年陈志朋应征入伍服役,小虎队第一次解散,放心去飞在此背景下诞生。《放心去飞》不只承载了吴奇隆 陈志朋 苏有朋三人在一起的友谊与不舍,也是对彼此未来的祝福。

(1分49)从懂事起,我们就在送别与离别中兜兜转转。面对离别二字,我们都是过来人,可是又当一年毕业季,我们只能强忍着不舍与泪水对着你的背影道一句珍重。小的时候陪着我们度过那次分离的,就是这首放心去飞。还是孩子的我们不知道轻易挥挥的手,送走的却是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再见的人。大了,见识了各种各样的分离,不再轻易的说走好,也不再肯回头看那个可能会让你永远记得的背影。只因不想让离去的你看见我此刻的泪水,只是不想让远走的你又一次让你不舍。

张学友《祝福》

(27秒前奏)今天的最后一首歌曲同样是来自贴吧吧友的点播。我想祝福已经不仅仅是一首歌了,它代表了太多的美好的祝愿。每当毕业季节来临的时候,很多的毕业生都会在散伙饭上,很用心的唱这首歌。

广播电台直播节目对导播的要求 篇6

【关键词】 导播;节目直播;热线电话

电台的导播岗位是广播电台播出方式改革后衍生出的一个新的工作角色。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播电台改变了长期采用的录制播出方式,增加了大量的直播节目。随着广播电台直播节目播出形式的不断扩充和完善,热线电话成为广播听众参与节目直播与主持人沟通的重要方式。导播是电台直播节目的得力助手,工作在与主持人直播节目最邻近的岗位,可以和直播间中的主持人及时沟通交流,领会主持人的意图。帮助电台主持人接听听众电话,并选取恰当电话接入直播间;协助电台主持人拨通嘉宾电话,并将电话切入直播间;为电台主持人过滤掉和节目无关的电话、恶意骚扰电话,以及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违背的电话;帮助电台主持人记录听众电话内容,为节目后期制作和热线回馈做准备;协助电台主持人在节目出现应急问题时和技术部门联系,及时处理直播间内外的事情。

导播的过滤控制作用

过滤控制工作是对导播的基本要求。电台的传播范围广范,影响力强,因而电台导播要严谨工作,确保节目正常播出。热线电话首先要通过导播接听,然后切进直播间选择电话内容,所以要滤清不利电话,使节目进入良性循环。举例:市电台夜话谈心类节目《星星点灯》,节目特点是涉及家庭、婚姻、情感类的话题比较多。节目播出之前,主持人就要和值班导播交流本期节目的话题范围,在接听热线的过程中主持人的思路和听众的参与内容是吻合的,是就某一个问题阐述观点,共同探讨的。如果在导播间,导播能够认真负责的在热线电话响起的时候,就和参与节目的听众进行详细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大体的把握参与者的思想状况,了解对方的态度和目的。同时,导播要及时筛选出和节目播出内容相匹配的电话。

导播在接听热线电话时,一般来说需要过滤掉的电话主要有:存在错误思想倾向、蓄意破坏节目的;参与内容与主题无关的;表达含混不清和内容重复等等。导播什么时候导入、导入什么样的热线,是必须把握好的。另外,导播必须对节目的设置,内容和预期的目标做到胸有成竹,随时了解掌握直播节目的进行情况,注意监听,提早发现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导播还要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和主持人进行很好的配合,如手势的运用,延时装置的使用,与直播间内线通话的交流。对节目的进行做到随时的监督控制,确保直播的顺利进行。

导播的沟通协调作用

电台导播了解各个节目的设置,最容易及早发现节目在直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纠正和提醒。所以要求导播认真的关注每一档节目的运行,做好一线主持人的幕后工作,进行非常到位的沟通和协调,最终使双方的思路统一,为节目的正常运行和优质播出起到保障作用。举例:在大型户外活动的直播过程中,如本市的国际旅游节开展的花车巡展活动中我们就进行了多名记者跟随采访和报道,节目的播出稿件和记者电话回传是提前安排好排列顺序的,记者跟随团队相继发回报道。但在活动现场,各个巡展队伍的进程不一样,要灵活改变报道顺序,而在直播间内接收回传电话的主持人并不了解节目现场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实地采访的记者先和导播取得联系,介绍现场的情况,导播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和直播间的主持人沟通,并配合主持人迅速做好节目的回传改动方案,再通知其他采访记者,保证节目有条不紊的播出。不能让直播间主持人措手不及,不能出现节目中电话张冠李戴的现象。导播不单单要配合直播间主持人做好对内的协调,也要做好对外的协调,导播每天接听上百个咨询电话和热线电话,对待每个电话的接听都要做到热情帮助、冷静分析、循循善诱。导播的协调工作做的好,更容易拉近听众和主持人的距离,达到节目的预期效果,机智处理应急情况,可以保障节目的顺利优质播出。导播是否拥有谨慎、耐心、用心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广播电台的形象。

一个听众打电话要到电台的直播间,第一个接听的会是在导播间工作的导播,他们记录来电的电话号码以备发生事情后检查。如果是新闻节目的话,那电话采访某位嘉宾的时候也是由导播负责接通被采访人的电话。当发生某些重大事件新闻的时候,要播的稿子也是要由导播送达到主持人手中。当直播室的一些輔助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要由主播把问题反映给导播,然后由导播与技术部门联系进行及时的调试修理。导播是广播电台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是直接面对听众的窗口,同时导播也是直播节目安全播出的保证和重要环节。导播每天在常规节目中负责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的互动信息传输之外,导播在工作时间内还会接到各种电话,有路况、有寻物、有咨询等等,导播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并区别对待。

做好一名导播,不仅需要具备工作责任心,具备一定的沟通理解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及涵养,导播的礼貌、热情能使听众心情愉快,增强参与感,才能真正成为主持人直播时的坚强后盾。电台导播是直播节目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岗位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新闻敏感性,多熟悉电台的岗位流程,多熟悉设备操作;对广播工作感兴趣,耐心热情接听热线,不卑不亢;有责任心,关注节目的播出情况,发现疏漏及时解决处理,反应机敏;为节目做好过滤控制、共同协调的工作,把好脉,掌好舵,真正成为确保电台直播节目顺利安全播出的“把关人”。

作者简介:雷晗光,佳木斯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

电台节目 篇7

在新媒体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成长的时代, 广播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手段, 既要面对电影、电视、报纸等传统型媒体之间的相互竞争, 又要防止被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型媒体分流。特别是地方广播电台, 虽然说近年来, 受困于地域、人口、覆盖面的限制以及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制约地方广播电台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就目前形势来看, 有很多问题在节目运作的过程中被集中暴露了出来。如果任由其自然生长, 不加以纠正和改良, 地方电台的发展创新之路势必会停滞不前甚至举步维艰。

地方电台节目运作中的常见问题

1.节目名称、定位、性质的不确定性

目前, 我国广播电台的节目, 按性质通常分为4大类, 即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服务性节目和文艺性节目。各类节目都具有不同的性质结构和规律特点。但由于地方广播电台频率少, 播出时间短, 覆盖面窄, 人员配置紧张等诸多原因致使往往一档节目身兼数职, 节目性质不明确, 节目定位不清晰, 节目名称模棱两可。

例1.一档节目叫做《都市零距离》, 在节目设置的过程中, 主持人想通过对城市中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追踪, 想百姓之所想, 急百姓之所急, 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搭建起一道互相帮助, 共同的桥梁, 但由于百姓生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制约, 这档节目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交通、教育、安全、经济、社会保障……生活中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 但是以一期节目为单位, 没有延续和侧重, 致使受众不能与节目产生长期关联, 培养不起固定受众。

例2.一档服务性节目取名《生活乐翻天》, 原意想通过对生活中每天发生的奇闻异事进行讲述, 评论, 互动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和参与欲望。但节目定位为服务性节目, 服务性节目目前是广播电台各专业频率的主打节目, 分类更加细化, 主要是为听众和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它的特点是突出“服务性”, 讲究“实用性”。这档节目介乎于新闻类节目和文艺类节目之间, 受众在欣赏完一期节目之后完全得不到生活中的具体帮助, 没有实用性。听众对象不够非常明确, 节目名称和性质存在硬伤。

2.节目编排失衡

书法和绘画都讲究布局, 艺术大师未动笔前已然心有成竹, 广播节目也一样, 额定的时间, 众多的内容怎样分配与布置才能使节目更加流畅、主次分明、浑然一体考验着每一个主持人对节目的编排能力和掌控能力。节目的编排一定是在直播开始前就已经完成, 然而很多地方电台主持人在做节目之前没有系统的梳理手中的各种资源, 没有经过精心的编排就开始直播, 在紧张的直播过程中再去寻找逻辑, 梳理资源, 这就会导致节目前言不搭后语, 主次不分, 重点不明确, 节目不顺畅。

例3.一档地方戏曲节目, 直播时长1个小时, 除去半点、整点广告6分钟, 节目片花、开场问候语占用2分钟, 实际直播时间为53分钟。前15分钟主持人普及戏曲知识, 介绍即将播放选段的创作背景, 然后30分钟左右的戏曲欣赏, 剩余8分钟非常尴尬, 说结束语有些早节目会出现大量补白内容, 继续进行下一选段又播放不完只能开个头。此时支持人只能东拉西扯, 用一些听之无味的主持词来补充剩余时间。回顾整期节目, 形式单一, 编排简单且不精确, 主持人缺乏对节目的掌控和逻辑梳理, 可听性差。

3.过分和不恰当的包装

广播节目的包装分为:形式的包装、内容的包装和观点的包装。作为一位业务熟练的广播人一准儿会重视节目的片花, 因为片花是所有节目包装的第一步也是分外关键的一步。因为一个好的广播节目片花能够起到简介节目、提纲挈领, 吸引关注、营造氛围等众多作用, 真因为片花的重要, 很多主持人会想尽千方百计去制作片花来达到为节目加分的效果, 然而在这一过程当中, 一些主持人的片花热闹、诗意、唯美都够了可唯独缺少与节目关联的内容。

例4.夜话节目片花中这样写道:“陌上流年, 且吟且行, 不去在意纷扰, 不去忧虑明日。山和水可以彼此相忘, 星与月可以流光相。一个人也可以去看细水长流, 待到莲花开尽后, 得一世清欢。欢迎收听《零点心语》”这样的片花词毫无疑问非常唯美, 也非常有意境, 但这样的话语可以用在任何一档需要抒情的节目中去, 片花与节目的关联度不够, 就会让受众莫名其妙, 不知所云。

其次不恰当的包装还表现在歌曲的选择和音乐的伴奏与节目内容不一致。

例5.《健康之路》节目是一档在早间6:00—6:30播出的生活服务类节目, 这档节目的受众是清晨晨练的老年朋友, 节目内容关注老年人健康养生, 疾病预防, 生活习惯。然而主持人在直播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欧美流行重金属音乐元素作为节目的伴奏音乐, 与清晨宁静、惬意的氛围极不相称, 在歌曲选择上随意的播放一些网络歌曲或者情歌对唱, 令受众产生反感, 进而流失听众资源。

4.“独角戏”一唱到底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与独播的形式相比, 一档节目采用对播的形式, 能够使节目气氛更加活跃, 形式更加灵活, 观点更加多样节目效果也会随之增加但随着改革的深人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强促使各新闻单位都在讲究成本核算讲究投人产出尤其市级以下的广播电台的人力, 往往都不十分充足, 一般一个主持人就要承担一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版块节目, 而且大多都没有编辑、记者参与, 就由一个主持人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 主持人必须将“独角戏”一唱到底, 主持人在不停的转换角色的同时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遇到比较有争议的话题, 主持人无法兼顾, 激烈的矛盾争论也无法展开, 致使节目语言, 形式, 内容逐渐单调, 直接影响节目的可听性和影响力。

地方电台节目运行的反思

广播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走类型化转变的道路, 以特定内容、特定类型的节目形成频率的特色, 抓住特定的目标听众, 节约电台的经营成本, 加深广告客户对频率的了解, 减少广告投放的盲目性。对于地方广播电台节目的高效率, 高质量运行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频率定位

市场细分趋势的出现成为类型化广播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适应这种趋势的变化, 频道类型必须对市场群体作准确的定位, 做到类型化与专业化的完美结合。另外, 频率定位要准确合理是指在专业化范围之内, 依据社会发展形势, 地域特点及广大听众的意愿要求, 确定专业频率正确的办台宗旨和指导方针。也就是说在专业频率的节目安排上, 既要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 又要体现地域特色;既要坚持喉舌功能, 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服务人民, 满足听众需求, 又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既要突出专业特点, 又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不可失之片面, 更不能跟风赶后, 一方面专业化节目的增多, 满足了目标听众的需求, 也提高了频率在目标听众中的市场占有率, 但另一方面绝对收听率却下降了。

2.优势资源互补, 创立特色品牌

地方电台的每个频率, 都有直播经验、社会阅历、专业知识丰富的优秀主播, 在人员的配置上应该多采用“老带新, 强带弱”的方式, 加强日常专业知识培训, 直播经验交流进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主持人, 因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 必以其独特的新闻敏锐感和专业造诣, 与节目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以此带动节目品牌的形成。

在打造特色品牌方面应该鼓励创新与尝试, 为王牌节目配备优势资源, 打造一批特色、个性鲜明的广播节目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关注度。当然这种骨干栏目既不是自封的, 也不是官定的, 而是在较长时间的对比、竞争的历程中产生的, 是被人们所公认的。这种骨干栏目、重点栏目不宜认定太多, 仅就版块节目而言, 一般以两到三个为宜。

3.培养专业主持人实现广播窄播化

“窄播化”是广播发展的趋势, 在按照“窄播”原则向听众提供节目时, 主要是满足目标听众需求, 但是, 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其它听众收听节目的需求。应该二者兼顾, 并不断加强对目标听众的引导, 培养其忠诚度。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听众群,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部分非目标听众向目标听众转化。加强节目针对性, 满足听众的愿望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 专业主持人的学习尤为重要, 地方广播电台尽管资金紧张, 资源相对较少, 但千万不可忽略对主持人的充电投资, 应该在鼓励主持人自学的同时动用一切有可能的资源给主持人创造专业学习的机会。

4.交流与合作

当前, 大多数地方广播电台的宣传活动都是在本频率的节目中进行的, 这种宣传方式在提高老听众的忠诚度方面很有效果, 但在吸引新听众方面却具有局限性。为了扩大节目和频道的知名度, 可以考虑在其他频率、其它媒体上播发节目预告、节目策划、节目简介等, 扩大宣传效果, 扩大影响力, 促进类型化广播转型工作的顺利完成。

结语

电台节目 篇8

类型化电台,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算是舶来品。这几年伴随着移动收听时代在中国的崛起, 凭借自身个性化, 风格化的特点, 迅速锁定了一批移动收听群体。福建音乐广播是中国较早进入类型化电台的音乐台之一, 通过近六年的市场探索, 正努力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类型化音乐电台。2013年1月1日更以全新的节目模块 (将原先一小时四个小节的节目模块增加到一小时六个节目模块) 上线, 六个开口的节目模式, 在全国范围内的类型化音乐电台也算是一种创新的尝试。

因为移动人群的收听方式发生了改变———由完整收听到碎片化收听、由专注收听到伴随性地收听, 这一切都更加要求类型化音乐电台在坚持本身格式化的优势之余, 做出更精确、更科学的类型化音乐电台节目规划, 适应人们在路上短、频、快的收听习惯。

下面以2012年福建音乐广播“跨年季”线上节目规划为例。

一、知性化收听趋势定位人文节目基调

在2010年, 福建音乐广播华丽转身的前夕, 我们曾做过一个市场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广播收听的人群多为公司管理层、白领、公务员、教师等车载人群。他们的文化水平要以过去居家收听人群的文化水平要更高, 对歌曲风格的需求更明确, 对信息评析的要求更知性。知性化的收听趋势便要求我们在节目的内容上更要注重质量。

重声音声音不仅是广播的一张皮, 更是作为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声音元素丰富听觉世界, 建立声音信息的形象度和亲近感。跨年季“一生一次的2012———还未遇见, 便已想念”14条频宣和5条宣传片统一由外聘台声来录制, 有效地区别了线上的其他宣传。而台声独具对比度的美感, 带来如幻如梦的情境再现, 突出了整个跨年季的定位, 更抓住了人们期待与忐忑相交错的跨年心理。

重情怀福建音乐广播在2010年华丽转身为福建汽车音乐调频, 在歌曲上主打经典与怀旧, 得到了很多听众的肯定。情感消费, 不管在广播的起步阶段, 还是进入成熟时期的现阶段, 都是最能打动受众, 并且留住受众的一种方式。人生有这么多的起起伏伏, 来来去去的事, 更多人渴望的是能在快乐难过的时候有一个声音是跟他有相同感受, 一首歌能做到, 一段词更能做到。

跨年季上线五条频宣延续浓郁的“小福州情怀”。

跨年季频宣 (旧唐篇)

渔灯连水岸

霜月映枫桥

西禅凤舞钟声老

涌泉铁树念旧唐

最忆市桥灯火尽

冬来茶暖岁月长

913汽车音乐调频跨年季

还未遇见 便已想念

且从频宣的文字上看, 提及福州的西禅寺, 涌泉寺。同时又融进福州人最寻常的喝茶习惯。短短60个字道尽了福州这个城市的深厚的人文底蕴, 旨在引起听者的想象和对福州冬天的共鸣。值得一提的是, 跨年宣传中提及“小福州”的概念, 也让每一个生活在福州的本地人或者安家在福州的外地人深刻感觉到福州小而精的生活情怀。

2012年的跨年季, 由“锦绣轮回时光书台历”的发放、“声动为你挚爱典藏”专属碟发行、“一生一次的2012跨年影像志”首映以及伍佰&CHINA BLUE福州跨年演唱会, 这四大版块组成。“进修轮回时光书台历”着力于时光重叠的概念, 每一个主持人讲述每一个月台历里的福州老故事;“一生一次的2012跨年影像志”则侧重影像志主人公在2012年生活在福州心路历程;而“伍佰跨年演唱会”则以每一个人跨年的期许和故事已经结合影像志的首映作为契合点。将2012年里的每一个人跟身边这个城市做一个无缝对接, 突出福州情怀, 树立有着深厚城市底蕴, 内敛生动的人文基调。

重基调纵观一个小时的节目内容, 音乐是灵魂, 整点报时、宣传片花区隔广告与节目, 形成了一个小时节目的脊梁。无论是整点出现的由通过福州看世界这个概念制作的整点报时“与世界连接”, 抑或是半点以旅行为概念介绍福州城的“城市旅行”, 还是游走世界的宣传片“世界有多大913告诉你”, 都在拥有统一的基调:人文性, 知识性以及听觉柔和度。

就内容上看, 如今收听群体的知识结构更完整, 文化水平更高, 信息需求更加多元。知性收听、理性收听的趋势更加要求一个类型化音乐电台在把握全天统一风格的前提下, 更有内容, 更符合收听情绪上的需要。注重声音的使用, 坚持人文关怀, 形成文艺气质, 是类型化音乐电台的一件美丽外衣。而如何有效并且高效地达到宣传效果, 则是类型化音乐电台节目规划的主心骨。

二、碎片化收听决定了节目框架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很多学生是广播的忠实听众,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持人, 守候在他的时段。而进入到移动收听的时代, 根据个人喜好收听广播的人屈指可数。广播的收听不再依靠个人喜好, 而由开车在路上的时间来决定。根据出行经验, 在福州, 市内开车的时间通常不超过1个小时, 路况良好的情况下在路上的时间更加有限。从受众的角度上看, 每次接受广播讯息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在有限的收听时间里, 几乎无法听完一档完整的节目, 这样零散, 有限的收听习惯, 造就了受众碎片化收听的收听特点。

(一) 精简短小的单元表达呈现信息接纳的便利化

在碎片收听日趋普遍的收听环境中, 类型化音乐电台短小精炼的小单元无疑成为了这个“快餐化”收听潮流中最好的佐料。它能呈现风格多元, 内容丰富, 可听性强等优势。相较过去冗长、深奥的版块式节目, 它给听众在信息消化方面提供了不言而喻的便利。

从实践的过程中证明, 在车载的环境中收听, 无论记忆力还是听觉都是零散的, 而小单元精简地表达, 精良的制作在传播的过程中以及听觉的美感上都能到达很好的效果。最大的优点还在于它的多变化, 易操作。多变化指的是形式的变化以及节目规划上时段的变化。

就拿此次跨年季“一生一次的2012跨年影像志”的宣传规划为例。

“一生一次的2012”影像志选取福州12位各行各业的人士, 讲述自己2012年的生活故事。在跨年夜首映前半个月, 我们将12个人的声音片段制作成时长2分钟以内的小单元, 提前预告12位影像志主人公的故事, 为影像志的首映预热。在节目规划上分成前期和后期。前期, 一天主打一位主人公, 强化人物形象故事;后期, 12个版本轮动播出。考虑到绝大多数受众每天出行的时间段大同小异, 在规划的原则上, 通过播出系统尽量做到几天内同一时段播出不同版本。保证受众在同一时段听到不同节目内容。

影像志单元 (12月24日-12月30日) 每天上午播出时间表

从表格上可见, 同样一个小单元, 在不同时间出现在不同的点位, 也就不同天的相同时段出现的是不同的单元内容。在同一小时的节目模块上呈现不同的内容, 在整个宣传周期中, 针对同一个固定时间收听的听众无疑就传递了更多的信息内容。

如何在广告日益增加地情况下增加节目信息传播, 增加受众听觉上的熟识度, 更高效地传播, 保证听众听觉舒适度, 提高节目质量, 这是节目规划上的一次转型和挑战。在2013年初, 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二) 增加节目开口稀释广告听觉

现今, 在众多的类型化电台都呈现整点, 15分, 半点, 45分四个节目开口。在2013年元月, 福建音乐广播将一个小时节目由原先四个开口延展到六个节目开口, 这在全国范围内的类型化音乐电台都是不多见的。

节目开口增加在另一个方面就是将节目撕得更细碎。更重要的意义便是一个小时相同数量的广告得到了更多开口的分流, 在受众的收听体验上, 音乐节目趋于紧凑, 并且内容上更加丰富。保证了我们“24小时最纯净的音乐电台”的听觉纯净度。

就一个小时, 六个开口的节目规划上, 每一个开口和开口之间都有标志性地报时, ID, 小单元做区隔, 这让原本已经得到稀释的广告得到更精致的点缀。

而在实践中更证明了一点, 在稀释广告听觉的同时, 全新的节目构架更能提供主持人更多的口播空隙, 来增加节目的可听性。对于节目本身更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

移动人群越来越有限的收听时间对于广播本身是一个挑战。而类型化的音乐电台, 在把握自身的格式化, 风格化, 以及模式化优势的同时, 针对碎片化的收听类型化音乐电台在节目框架上能做到多变化, 多元化以及信息消费的便利化。

网络电台节目编排策略探析 篇9

一、内容编排策略——海量与质量并存, “广播”与“窄播”并举

目前来讲, 按内容分, 网络电台有UGC和PGC两大类。UGC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 是一种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网络电台展示给其他用户的新方式, 形成了下载与上传并重的局面, 有利于调动网民的积极性去参与音视频创作的热情, 这一类型的电台代表包括喜马拉雅电台、荔枝FM等;而PGC指的是专业生产内容, 它的分类更专业, 内容质量也更有保证, 考拉FM、窄播、懒人听书等都是这一类型的代表。不同的内容分类, 使得听众既可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又可得到专业化的补给。

网络电台共同打造个性化节目与专属化节目, 合理处理“广播”与“窄播”间的关系。所谓“广播”并不是广播电台意义上的广播, 而是指没有特定的传播指向, 在广阔的范围内, 面向全体听众的节目播出。它内容广泛, 听众面广, 所以称之为“广播”。与其相对应的“窄播”是指有比较专门的传播指向, 在一定范围内面向特定听众的节目播出, 内容相对收缩集中, 听众面比较窄。

目前, 网络电台的频道划分便可通过“广播”与“窄播”这两个定义来体现。一是根据内容资源进行分类, 即是“广播”的特性, 其中喇叭电台就是一个典型, 该台储备了丰富的音乐资源, 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功能甚至意境, 设置了华语频道、西洋频道、心情频道、专题频道、环境频道等九个频道, 使听众主观地根据当时的心情需要快速找到喜爱的音乐类别。二是以目标人群的特征和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划分, 即是“窄播”的特性, 这部分听众群体相对稳定, 如电台办的“股市行情”、“股市沙龙”之类的节目, 就是专门为股民朋友服务的。

二、细化受众策略——认识自我, 认识对象

节目编排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安排最合适的节目内容和播出方式, 将节目内容传送给目标受众。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 设计出最具有竞争力的时段安排策略, 这种策略不仅体现在依据目标受众群体的特征进行节目内容的划分, 还体现在节目形式上的改变, 这也是网络电台区别于传统电台的关键部分。

喜马拉雅电台的创始人之一陈小雨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互联网创业只有一条, 就是用户的核心需求”。这一定律也体现在喜马拉雅电台创建的过程中:他们将最初的直播类型节目改成点播和推送式的节目, 类似于微博的形态。一方面节约成本, 方便实施;另一方面, 可以让用户充分利用他们的碎片时间。

三、互动策略——用户与电台实时接触

网络电台是一种传者与受者双向的互动式传播, 打破了传统的广播互动交流模式, 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 节目与听众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无时间、空间限制的全方位的互动与交流, 信息交流互动的保存与整理也更加方便。

几乎所有的网络电台主页上都开有“直播互动”专栏, 网友可以随时进入互动平台参与交流, 网友与主持人、网友之间的两种互动沟通可以同时进行。网络论坛也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交流平台, 可以作为电台和节目推介的渠道, 在论坛上可以预告节目, 还可以上传往期节目。借助论坛也可以加强与网友的交流, 开设专帖, 引导网友交流节目收听体会, 并搜集节目改进建议。这些人性化的设计是吸引人气的重要策略。

如今, 网络电台也成为一种社交工具, 一方面用户可以一键分享喜爱的热点内容到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进行互动交友;另一方面, 网络电台的主持人也在建立自己的微博, 通过微博的交流和展示, 让听众更便捷、真实地获取信息。

四、合作策略——媒介融合, 共同发展

随着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普及, 互联网已经从传统的桌面互联网时代, 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电台也与移动媒体相融合, 通过手机APP客户端, 实现了用户与网站的实时接触, 打造成随走随听的手机电台, 实现双向甚至多向的跨媒体信息交流模式。

一方面, 在自媒体时代, 网络电台融入移动客户端, 实现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信息流向的多样化, 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 人人都能及时接收最新信息;另一方面, 在技术上, 网络电台将每天最新、用户最感兴趣的内容, 精心剪辑, 以更直接、更适合手机观看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降低了用户的观看成本, 同时, 即点即放的回看功能也可以让用户轻松找回错过的精彩内容。

技术的发展, 让信息传播的渠道多样化, 传统媒体的单一表现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 融合成为关键。多种媒体形式、多种传播渠道、多种接收终端, 有资源有融合能力才可得天下。

参考文献

[1]王春美.网络电台的内容编排及互动策略研究[J].中国广播, 2010 (01) .

[2]关培达.网络广播节目编排中的竞争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陈曦, 杨宇航, 侯涛.“冀事儿”全新上线, 首家开启三屏互动新时代[J].河北电视, 2014 (04) .

[4]曾卫.网络电台, 下一个互联网风口?[Z].央广天下财经, 2015-1-24.

[5]陈小雨.喜马拉雅创始人自述:一年半获取7000万用户, 网络电台颠覆广播业[J].商界杂志, 2014.

广播电台新闻节目编排初探 篇10

新闻编辑是新闻从记者手中通向广大受众的一个关口, 他们承担着制定新闻报道方案, 树立报道主题, 进行内容的编辑修改, 主持人的选择和新闻内容的播报等职责。在如今媒体发达的一个时代, 广大受众对新闻的时效性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且很多新闻必须得严肃, 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台新闻的作用也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要想获得受众的关注, 就必须提升新闻编辑人员的工作能力。一期好的新闻节目, 往往都是记者和编辑共同来精心采写和策划的。策划是新闻节目制作的关键一步, 也直接影响新闻节目的质量。记者在采访回来大量的新闻资源之后, 摆在编辑面前的是一堆比较混乱的新闻资料, 不经过整合编辑是不能够播报的。编辑通过整理稿件, 修改内容, 选择不同的新闻播报形式, 来将所有的新闻稿件和其他内容进行有效的处理, 最后制作成可以播报的新闻作品。新闻策划对于一期新闻节目的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编辑在策划新闻节目时, 要明确自己的客观定位, 找好新闻主题, 精心选择新闻稿件, 从全局出发, 把握众多新闻事件之间的联系, 进行综合报道, 利用广播电台的媒体优势, 将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鲜性等特点发挥出来, 更好地将新闻内容传递给受众。

二、节目制作要进行创新

新闻节目的编辑制作绝不是简单地将不同的新闻内容进行组合罗列, 而是将众多相关的新闻内容进行巧妙的组合, 使整个新闻事件完整的呈现在受众面前。新闻编辑人员应该对整个新闻事件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要明确报道的主题, 从众多的新闻资源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认真进行稿件的筛选和修改。在整体策划中要注意创新, 不能一味地沿用旧的新闻模式。一期优秀的新闻节目是很容易看出编辑的创新思维的, 这样的节目才能够吸引受众。完整的新闻节目应该是有多种形式来进行新闻内容的播报, 比如重点新闻、简讯和评论等。再编辑过程中要注意把有意思的地方提取出来, 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整个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增强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

三、头条新闻是编排的关键

众所周知, 对于一份报纸而言, 最重要的部分是其头版, 而对于一个版面而言, 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其头条新闻。一条好的头条新闻, 一个好的版面的作用就像是眼睛一样, 由此可见, 头条新闻很重要。除了头条新闻的选择和编辑, 新闻编辑在节目的编排之上, 还有很多其他的要求, 例如, 如何正确而又无误地修改新闻的导语, 提炼新闻的中心要义或者考虑版面优势。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情况之中, 头条新闻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我们都知道一篇好的头条新闻在整个报纸之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头条新闻应该具有足够的新闻价值, 并且具有吸引观众的眼球的作用, 抓住观众的眼球, 才能够提高广播的收听率。

四、新闻内容要全面丰富

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节目要具有很高的时效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报道节目的听众有着更多的接受信息的方式, 例如手机、互联网等。因此, 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节目的压力就变得越来越大, 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节目在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之下, 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节目制作的效率, 提高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节目的报道时效性和贴近性, 让我们的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节目的听众在第一时间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信息量大, 内容复杂, 这就是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节目现今所面临的挑战。在编排广播节目的过程中, 必须思路明确, 将所有的新闻串联成一条相对于比较明确的线, 这对于明确思路具有很大的作用。稿件之间既要有一定的区别, 也要有一定的联系。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节目的编辑要从纷繁复杂的节目中找到报道的切入点和共同点, 让受众在众多的新闻题材中, 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这是非常重要的。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节目应该是内容厚重的、信息丰富的、表述清晰的, 也是层次分明的。

五、新闻编排要突出特点

在众多的广播节目中, 会议报道是最重要但也是相对枯燥的, 不处理好会议新闻的报道, 就会致使听众流失。因此, 新闻报道要不断改进, 不断地推出接地气的作品, 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节目要贴近实际、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节目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报道与广大的人们群众的切身的利益相互关联的新闻, 这样我们的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节目的听众才能喜欢听广播。中央不断出台的政策也给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节目的头条的选择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和相较于之前宽松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婷婷, 孙志伟.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J].新闻界, 2011, (8) .

电台节目 篇11

一、精简新闻采访队伍,强化新闻编辑质量

随着广播频率专业化进程加快,各频率新闻节目逐渐向新闻频率整合。由于过去新闻编采队伍较为庞大,人浮于事现象比较严重。经过整合,将一部分新闻新闻编采人员精简到其他系列广播,充实到其他节目的编辑队伍。将新闻广播新闻部编采人员由原来的二十多人,缩减至十五人。人员减少,但总的节目时间由原来的25分钟增加到现在的110分钟。分别是《整点新闻》、《全市新闻联播》、《新闻点播》、《新闻故事》等节目。新闻节目时间有效增加极大地扩大了听众群和可听性。把那些资历老、从业时间长、业务精干的同志充实到编辑队伍中,又我们扩充了编辑队伍。十五个人的编采队伍中,光编辑就有七人,其中包括通联编辑,编辑实力较原来得到了强化和提高。这样改过以后,人员的减少,节目时间的增加,并没有影响节目质量,相反节目质量还大大提高,可听性也明显增强。

二、板块新闻和各时段新闻有机结合,增强新闻覆盖面

改革前,我们台也派出人员外出实地考察,也到过南方比较发达的城市。其中有一家很有名的地市级广播电台,他们将新闻统统归为早上六点至八点这一时段。这两个小时的新闻版块节目,统统由他们自采自编,新闻部二十几个人,经常加班到深夜,累得大家叫苦连天,但听众未必买账。这样种情形对我们前来考察的人触动很大,归来后,我们尝试把新闻和新闻、社教专题节目整合在一起,也设置成版块节目,放在每天早上最黄金的时段七点至八点这段时间。同时,其他的当日新闻在每天中午《新闻联播》、《新闻点播》,每天五档《整点新闻》中滚动播出,扩大了覆盖。

同行和媒介的同仁们不禁有一个疑问,这么多节目,要涉及很多主持人,需要很多人采访编辑,就新闻和专题部门那些人够用吗?回答是否定的。这些节目我们办起来很轻松,首先各时段的新闻节目,随着其他节目走,你在这个时段主持其他节目,到了新闻节目就接着主持新闻节目,下一档节目同样以此类推。那么这么多新闻节目,加在一起也要近三个小时,光靠自己采访是远远不够的。编辑类的新闻节目占有很大一块比例。《新闻联播》、《整点新闻》、《新闻点播》,还有新闻专题社教专题类节目,采访的比重仅占一小部分,编辑占一大块。主要渠道和来源有网上新闻、当地报刊上的新闻、电视新闻等等。其中网上的国内和国际上最新发生的新闻,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编播。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随时可以把新闻通过广播最快传播出去,还会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我们问卷调查,在广大听众群众,新闻节目收听的比重占百分之五十九。

三、集中优势兵力,围绕中心工作,打好宣传报道战役,形成宣传强势

去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制定的宣传报道方案,先后重点对全委会、两会、整治交通环境、三江国际旅游节、 “3·15”打假维权、全民创业等方面进行了报道。围绕市委提出的“六个突破”和国企产权改革等九个专项推进组,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采取“开辟专栏”等办法,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宣传。在年初两会期间,广播电台部为了配合好报道,参与了“两会”的现场直播。在今年八月份开幕的三江国际旅游节暨首届祈福水灯节期间,广播电台新闻编采全体成员全员上阵,充分发挥广播现场感强、快速传播的优势,从各个方位、各个角度进行现场回传,第一时间把节会的盛况展现给广大市民。在以上报道活动中,虽然记者人数比过去少了,但稿件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从一年多的新闻节目整合,我们觉得,在全天的节目中,新闻节目的比例更趋向合理,能够基本满足不同层面、不同时段听众群体的需要。在今年的改进全市涉民行业的听证大会上,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以其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弘扬主旋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宣传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在参评的五十多个部门中各列第十。

上面所说的新闻节目改革,仅仅只是我们的初步探索,肯定会有很多疏漏和不足之处,我们会在今后的新闻宣传中,不断研究新思路,探索新形式,把我们新闻宣传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佳木斯广播电视台)

电台节目 篇12

在新媒体自媒体日益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猛烈冲击的当下, 笔者提出广播“微文学”节目这一概念, 希望与时俱进, 探寻广播文学节目的出路。

1 传统广播文学节目的现状

传统广播文学节目的现状只能用日渐式微来形容。现在各地电台大都取消了文学节目。在受到新媒体冲击、为经济让路、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 传统广播文学节目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面临生存困局。

1.1 广播听众特别是年轻听众日渐减少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 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大都选择通过网络来获取最新资讯, 利用互联网来获得娱乐体验。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广播也面临着听众群年龄老化, 年轻听众日渐减少的现实。

1.2 注重经济效益、收听率前提下, 广播文学节目生存空间被挤压

现在全国各地的电台都有任务指标和收听率考核。无论前者还是后者, 大抵都难以支持日播广播文学节目在常规版面的存在。部分电台能在周六日保留一块阵地, 已属难得。

1.3 广播文学节目编辑、主持人后继乏人

快餐文化的年代, 主持人缺乏系统培训, 就算正宗科班出身的文学编辑专业也缺乏文学素养的专门培养和浸淫。而中文系毕业的编辑也缺乏广播专业系统培训。广播文学节目对主持人文学素养要求高, 年轻主持人难当大任。广播文学节目编辑、主持人后继乏人。

2 新媒体日益繁荣背景下, 提出广播“微文学”节目概念

有感于广播文学节目现今生存困境, 笔者提出广播“微文学”节目概念, 希望能在广播文学节目的制作和发展上提供此许建议, 供广播文学节目编辑们参考和指正。

定义:广播“微文学”节目是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繁荣的背景下, 广播文学节目与新媒体有机融合, 结合传统广播特点、糅合新媒体优势的一种以年轻受众为主要对象的广播新型文学节目形式。

2.1 广播“微文学”节目需和新媒体有机融合

新媒体是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体, 最常见的新媒体包括:手机、网络、移动电

视、触屏媒体、数字电视、3D电影等。广播如果固步自封, 不和新媒体更好的融合发展, 面临的困境会越来越大。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电台重视新媒体和广播的结合, 广东电台也设立新媒体专业制作公司, 以期在互联网时代占有先机。

2.2 广播“微文学”节目需重视年轻听众群培养

90后们是在新媒体时代高速发展期成长的一代人。他们自小听MP3, 玩互联网游戏, 热衷玩微信、微博, 手机更是从不离身。除了在车上, 他们收听广播的途径也大都通过手机APP来实现。广播“微文学”节目需以年轻听众为主要对象, 选择他们喜欢的内容和形式, 才有生存和发展空间。

3 创新就是竞争力, 期盼广播“微文学”节目引领文学节目走出困局

在高社会速发展的今天, 停滞不前就意味着落后、被淘汰。所以, 节目的创新---无论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都是广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广播人特别是文学节目编辑应该更多地投入到节目形式、包装、内容的创新中, 与时俱进, 期盼广播“微文学”节目能引领文学节目走出困局。

3.1 领导重视, 不唯经济效益第一、收听率第一论

在现今经济效益和收听率考核的大环境中, 可以理解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培养市场和听众, 风险是很大的。所以需要领导能从高度重视, 提供方方面面的保障。在日常运作中, 日播会有一定难度, 可以在保证周播前提下进行大力推进广播“微文学”节目。

3.2 节目需定位平民, 内容深得受众喜爱

君不见, 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中, 各类励志美文、煽情故事、“心灵鸡汤”等占有相当大比例, 深受欢迎。这些深受欢迎的美文和故事就是广播“微文学”节目非常好的内容来源。通过广播这载体, 结合微博微信微故事可以实现“微文学”节目。同时, 互联网时代是互动的时代, 多形式的互动是网络时代传媒文学生存的“吸氧机”, 也是广播“微文学”节目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

3.3 通过互联网载体实现更多“微文学”节目的到达率

手机可以听广播, 可以听音乐, 当然也可以听“广播微文学”节目。试想通过建设一个电台手机APP, 受众不仅仅随时收听广播, 还可以重温“微文学”节目, 甚至可以让听众上传自己的声音版“广播作品”、“原创作品”, 如“诗歌朗诵”、“美文故事”等, 相信会吸引越来越多受众关注和参与, 让广播文学成为受众的精神KTV。

3.4 走近校园, 把年轻听众请回广播前

大中学校园的文学青年从来是广播文学节目的忠实听众。他们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各类活动中锻炼自己, 挥洒青春, 也热衷于创作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来抒发情感。所以广播“微文学”节目应以校园年轻听众为主要收听对象, 运用更多互联网功能和途径赢得他们关注, 节目就有了稳定的听众市场和基础。

3.5 高度重视多种形式的互动, 吸引更多听众关注

互动功能是广播优胜于平面媒体的一大特色。广播“微文学”节目从一开始就需要更好地用好互动功能。首先是节目中的互动, 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电话、短信等实现和听众即时互动。其次还可以通过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活动实现和听众互动。如“征文”、“朗诵”、作品结集出版等来争取最广泛的社会影响, 吸引尽可能多商业赞助, 从而更好地打响广播“微文学”节目, 达到高收听率的结果。

总言之, 广播“微文学”节目是基于互联网高速发展以及广播文学节目现今困局的现实前提下提出的一种大胆设想, 其节目形式和内容还有待实现。笔者希望更多的广播领导能从更高的高度理解并推动实现, 这样, 不仅能推动广播“微文学”节目的创新和发展, 更为传统广播文学节目寻找到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回馈广大热爱广播、热爱广播文学节目的听众。共勉!

摘要:广播“微文学”节目笔者有感于传统广播文学节目日渐式微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节目形态。本文试图阐述广播“微文学”节目的特点和可行性, 为传统广播文学节目寻找一条新出路。

上一篇:古斯塔夫下一篇:服务质量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