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广播电台(精选12篇)
中波广播电台 篇1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进而使得社会生产、生活活动更加繁荣。无线电广播是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活动社会之一。广播事业的发达, 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繁荣, 同时对于社会活动的高效开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中波广播发送技术是当前无线电广播领域的主要应用技术之一, 通常采用地面绕射方式传播, 具有信号传送质量高, 便于接收的优点。文章围绕中波广播发送技术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简要介绍了中波广播发射机基本工作原理, 其次对中波广播发射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 最后就如何改进、完善中波广播发送技术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波广播,全固态,发送技术,调制
引言
中波广播技术是现阶段主流滚广播通讯手段。该技术采用地面波绕射传输以及电离层发射波传输两种手段, 信号质量稳定, 对接收设备要求不高, 日常使用及维护管理成本相对较低, 因而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 中波广播传输技术也在持续改进, 原有的电子管发射机备越来越趋向于被淘汰, 取而代之的是全固态发射机。全固态发射机采用数字调制技术实施中波音频处理, 进一步提升了信号调制质量, 调制过程更加稳定, 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1中波广播发射机基本工作原理
全固态发射机是中波广播发送得以实现的基本设备。要掌握中波广播发射技术, 首先要了解、熟悉中波广播发射设备, 也就是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作为无线电广播信号发射设备, 全固态中波发射机具有电声指标优良、工作效率高、维护成本低, 运转稳定不易出现故障等特点, 一般的微小故障不会威胁到全固态中波发射机信号的正常传输。从系统结构上看, 全固态中波发射机大体上有四个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各负其责, 协调运转, 合作完成中波广播发射故障。具体情况如下:
1.1电源供电
中波广播发射机的供电单元包括一个高压变压器和一个低压变压器, 二者分别提供高低压电力以供发射机工作使用。其中, 射频放大器与功率合成器使用的电能由高压变压器提供, 其它各个功能模块使用的电能则有低压变压器负责提供。
1.2射频功率
这个部分具体负责功率合成输出和数字幅度调制工作, 按照工作顺序依次是振荡器产生射频信号, 放大器推动对产生的信号进行放大, 推动功放, 其次放大该信号射频, 信号射频经由通滤波器进行数字化处理, 最后进行信号输出。
1.3音频处理
模拟输入、A/D转换、调制编码等功能模块共同构成了音频处理单元。这个单元主要是负责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进行中波广播时, 为避免频谱折叠噪音的产生, 要使用滤波器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并对输入信号进行瞬时取样, 然后量化处理取样的信号, 再使用调制编码器进行输出信号数字编码。最后再去控制射频功放。
1.4监测控制
该单元负责对信号在广播发射过程中的以及相关设备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 并及时对问题予以纠正。监测控制单元主要由显示器、开关仪器以及外接口等组成等。
2中波广播发送技术介绍
2.1循环调制技术
循环调制技术主要应用于设备功放单元, 通过预设程序, 以该单元产生的热负荷为依据, 轮流进行调制作业, 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设备工作负荷, 保护设备元器件, 延长设备使用实现的目的。经由使用循环调制技术, 中波广播发射设备可以对功放单元进行有效监控, 当功放模块出现异常状况或故障时, 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执行自动退出操作, 同时启动对应的备用功放单元, 避免了因为出现故障导致中波广播发送质量和发送设备运行效率的下降。
2.2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频率合成技术是全固态中波广播发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该技术使通过温补晶体振荡器提供的基准频率, 对输出信号进行倍频处理, 信号先后经过系列倍频处理和数字合成处理成为输入信号。操作者通过外置拨码开关设置频率数并发送该频率数的频率控制字送给DDS电路, DDS电路以此作为产生对应频率信号的依据。
2.3微机智能控制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极大地促进了中波广播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模块化平台技术的出现, 使得中波广播发送智能化控制成为显示。该技术使用单片处理器作为智能控制的核心, 对电路进行控制, 从而实现传统发送器不具备的自动化控制功能。LCD触摸式操作系统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中波广播发送设备控制系统, 该系统可以具有设备智能化检测、控制和维修功能, 以LCD触摸屏作为人机对话界面, 操作者可以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3关于中波广播发送技术的改进建议
3.1为全固态发射机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中波广播发生主要设备全固态发射机是一套复杂的系统, 其工作质量依赖于良好、完善的工作条件。最基础的是电能供应的稳定、可靠。一般情况下, 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电源额定额要控制在10%附近。同时, 由于中波广播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广播音频的好坏, 所以必须想尽办法做好音频质量控制。严格依照三大指标进行音频处理。此外, 要充分重视全固态中波发射机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工作人员作为设备使用、维护的第一责任人, 必须严格遵循使用规范, 定期开展设备清理、清洁, 保持设备全部零部件的洁净状态, 避免零部件沾染灰尘导致信号传播质量的下降。要编制并制定设备检修计划, 针对设备故障高发部分进行定期检修, 做到问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排除, 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避免广播事故发生,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2做好中波广播的防雷措施
中波广播作为无线电广播的一种, 广播质量极容易受到雷击干扰, 严重时甚至会因为雷击导致设备损坏。所以, 必须切实做好设备的防雷措施。全固态中波发射机防雷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电源防雷措施。电源是全固态发射机的关键部件, 也是最易遭受雷击的部分, 这部分的防雷措施必须由专业人员遵循国家标准设置高于防雷保护措施。其次是发射机设备防雷措施, 确保一旦遭受雷击, 发射机的自动保护模式必须在第一时间启动。发射机信号输出网络也是雷击敏感区域, 必须加强防雷能力。最后是天线的防雷措施。作为系统中最突出的部分, 天线遭受雷击的概率很高, 必须严格执行天线接地规定, 想方设法提高接地质量, 减少地网接地电阻。
3.3加强中波广播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作风优良, 业务能力强的中波广播技术人员队伍是做好中波广播发送工作的基础。由于中波广播设备往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 设备工作负荷大, 维护、维修工作任务沉重, 技术人员工作能力强, 业务素质好, 在发生异常问题的第一时间内就能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 从而保障广播的正常进行, 减小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
4结束语
当前, 人类文明昌盛, 社会活动丰富、繁荣, 广播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认真做好广播发送技术研究工作, 提高技术应用水平, 改进广播信号传送质量, 是每一个广播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中波广播发送技术是目前广播发送的主流方式。深入挖掘中波广播发送技术潜力, 对于更好地开展广播工作, 推动我国广播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恩莱.相关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结构及其日常维护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5.
[2]金霞.基于中波广播发射的信道噪声影响分析[J].科技传播, 2015, 1.
[3]叶隽.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台的运行与维护研究[J].硅谷, 2011, 6.
[4]吴熙澜.中波广播台的防雷技术措施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4.
中波广播电台 篇2
省局安全播出监测中心检查组及省局无线管理处:
为认真贯彻云南广播电视局明电[2010]48号《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开展2010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检查的通知》精神,为确保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世界杯、各节目黄金周等重要保障期的广播安全播出,我台组织力量对本台的日常管理、运行维护、规章制度,机房设施和环境及安全保卫、电源保障、应急措施等进行了认真地对照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日常管理方面
1、为确保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世界杯、各节目黄金周等重要保障期的广播安全播出,成立了安全播出领导小组。组长:方三保,副组长白波
八、刘巍,成员:张文疆、朱一升、范智睿、李温柔。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安全优质播出;我台领导对安全优质播出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机房设备的工作运行情况,每季度进度一次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重大节日和重要播出台领导亲临现场坐阵指挥,确保播出工作万无一失。
3、认真学习上级、贯彻落实上级业务主管部的规定,完善本台规章制度。我台在广播转播优质播出的基础上,进
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定岗,以醒目的标牌提醒值机人员做到安全优质播出,确保万无一失。我台除继续坚持检修制度,卫生清洁制度,交接班制度外,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制度基本涵盖了安播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了人人做事有章可循。
4、严格管理,加强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安全优质播出工作水平。我台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向管理要效益,结合安全优质播出工作实际,把每月20日定为“集体学习日”,及时组织值机人员认真学习总局省局下发的《技术维护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相关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促进机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积极组织机房工作人员参加总局省局举办的业务学习、培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掌握业务技术本领,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更好的完成安全优质播出任务。
5、按照上级要求,我台成立了由台长为组长,技术副台长为副组长,机房主任为成员的快捷,有效准确的应急调度指挥和协调领导机构,领导小组成员及时了解掌握我台广播播出情况,做到联络畅通,反应迅速,指挥有力,调度灵活。在遇到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时,做到快捷、指挥有力,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防范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有效、周密详实的广播应急播出预案,台里多次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及时处理解决了学习中发生的问题。
6、根据统一部署,我台及时与县610办、公安、安全、综合办、无委等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协作,协调配合,做好广播设施的保护和安全防范工作。
7、突出重点,全面抓好排查整治工作的落实,我台严格按照上级广电部门的要求,以务实创新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范于未然,安全优质播出第一”的工作方针,逐项抓好广播安全播出工作隐患整治的落实,对我台的广播设备,消防器材,电力线路,安全播出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等进行认真督查,对存在隐患进行及时整改,确保广播的安全播出。
二、运行维护
为充分发挥广播转播的作用,大力提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和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无线覆盖水平,我台认真贯彻落实“不间断,既经济,又安全”的维护方针,科学管理,严谨务实,确保广播转播的安全、优质、高效运行。
1、措施多,狠抓机房安全播出。确保广播安全播出,是广播技术工作的主题,完善安全播出体系建设是责无旁贷的任务。我台在每周一下午,进行机房的周检、培训和演练习,学习并熟悉设备的性能,掌握正确的操作、使用和维护。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培养值机人员学技术、懂技术、勤动脑,善于解决故障问题,加强众多设备精心维
护等一系列工作为其重点,经常组织机房值机人员反复操炼安全播出预案,熟悉掌握广播节目信号源及设备线路,做到常抓不懈,有备无患。
2、勤思考,科学管理,确保安全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绩。我台制定完善了广播设备检修制、值班员职责、值机员交接班制度、消防制度、电力保障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对值机人员的规范管理。
3、钻业务,技术改造,重视培训,为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技术维护队伍;我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参加总局、省局的技术培训和本台能者为师举办技术培训,为技术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环境。
4、细分工,责任落实各展所能。广播发射台是技术性较强的,设备多,功率大,给技术维护和管理带来难度,我台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技术维护措施,对每个岗位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实行优化组合,将维护人员明确分工,职责明确,技术维护人员凭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确保了广播转播的优质、安全高效运行。
三、规章制度
我台紧紧围绕省局无线管理处的安排布置,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规范管理,完善安全播出的相关
制度。
1、我台认真做好并不断完善维护工作制度,减少突发事故数,减轻应急维护量,认真做好值班,巡机、检修测试、交接班、事故报告等制度。
2、我台各项操作都有相应的操作规程。
3、我台定期每周一进行安全播出例会,分析和落实安全播出工作。
4、我台已建立值机日志,值班检修和故障记录制。
四、机房设施、环境及安全保卫
1、我台按上级的要求,发射机房配有灭火器,变压器室,电源配电室已有单独房间。
2、防雷配置整齐、规范。
3、发射机房整齐清洁,没有杂物和可能造成短路的金属,应急工具、仪器、线缆存放规范,机柜设备下有地脚,上有连接梁,播出设备、开关、端口、信号线缆等标志、标鉴是清晰明确,机线缆架、地沟中的走线均绑扎整齐,各连接件、插件的连接是可靠的。
五、电源保障
1、我台目前只有一路变电站专线供电。
2、我台生活、办公、播出系统供电设施是自成系统,没有混接。
六、应急措施
1、我台已制定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对每个值机人员进行了实际演练培训,做到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熟悉,不留死角,明确责任,使每个值机人员都具备安全播出意识,操作熟悉达到要求。
2、本台应急使用的图纸资料齐全,图纸资料与实际配置和操作相符。
3、广播信号源的切换设备是可靠的。
七、存在问题
1、无两路不同变电站专线供电,无自备发电机,无UPS电源配置。
2、无配备中波发射备机、无维修备元件。
3、地网占地与绿春县绿鑫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争议较大。
4、职工生活用水人钦管道占线较长(7.8公里),维护资金困难。
5、自己维护的公路有4.8公里,每年投入资金较大。
6、生活工作用车车子年限较长,车况较差,对职工上下班的交通安全带来无安全感。
中波广播干扰问题的预防和改善 篇3
关键词:中波广播 干扰问题 原因 改善
中图分类号:TN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224-01
在当前这个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播媒介愈加的多样化多元化,然而不论是传统的传播媒介还是现代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介,只要其还属于电子传播途径范围之内,就会受到电磁干扰,中波广播正是常见的电磁干扰之一。在中波广播的干扰下,通讯信号的完好性面临较大的威胁,影响讯息传播的质量。基于此,笔者尝试以中波广播的干扰原因为探索的出发点,对预防和改善中波广播干扰的方法做出简要的探索。
1 中波广播的干扰原因
简单来讲,中波广播之所以会给通讯系统或电视广播信号造成干扰,主要是因为在通讯设备或电视信号接收装置附近有较强的射频电磁场,而这种电磁场却没有设置相应的接地屏蔽的电话导线,导致通讯设备或电视信号接收装置在实际工作中会向一般的电视或广播天线般,感应射频电流,之后射频电流将流动于使用外接电源的电话机或用户接收端的程控交换机之中,最终在半导体器件的作用下,射频电流逐渐演变成音频广播串音干扰。
在现实生活中,像市话局所等地周围的电缆一般会配置专门的接地屏蔽装置,所以通常这些地方很少会受到射频电磁场的干扰。且值得一提的是,有时电缆的电气参数反而会影响射频电流,使射频电流被削弱。通过实践观察调研我们不难发现,通常一些很少或不会受到中波广播干扰的单位,其局端设备与电台之间的距离一般都比较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避免串音问题的出现。
一方面,射频电流由于受到用户端设备的检查而产生电子噪音,对信号进行干扰;另一方面,通过检查的射频电流顺利进行通讯系统或电视信号接收系统,作为通用信号,直接在信号传播的两端进行流通。由于中波广播的音频信号属性与通讯或电视广播音频信号之间存在太多的类似之处,要想将两方面完全区分开来需要花费较大的气力,鉴于此,降低或消除中波广播对通讯或电视信号的干扰,抓好用户端接地屏蔽装置的配置是十分重要的。
2 预防与改善中波广播干扰问题的方法
第一,针对干扰的形式与来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消除干扰措施。中波广播的传播方式较多,但是按照传播途径可将其干扰分为传播干扰与辐射干扰这两种形式,通常针对这两种传播形式,可以一般可以采用具有屏蔽功能的设备或接地装备再或者通过建立保护圈的方式将内部隔离,从而避免干扰或消除干扰。而就干扰源方面来讲,在做相关的预防或改善措施时,首先要弄清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哪几种干扰源,然后针对这些干扰源采取相应的预防或消除中波广播干扰的措施,比较常见的中波广播干扰源有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传送器、自然雷电等等,一般针对这些干扰源,可以采取的过滤屏蔽措施有将电源器材的配置进行优化升级,减少漏电寄生现象的出现、控制开通或关闭开关时速率,避免过快操作等等。其中之所以要控制开关启动和关闭的速度,是因为开关频率的快慢将影响干扰的变化,干扰能量是时刻寄存在开关的频率点上的,人无法将干扰彻底消除,只能将干扰尽可能地降低或缩小。但是也可以通过将开关信号能量分布在交款的频段上,从而有效地将干扰能量进行分化,使干扰能量化整为零,逐渐弱化干扰,直至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从而实现减弱干扰的目的,以保证传播过程中信号的质量与完好性。
第二,鉴于有些部门的成功经验,在进行安排布置过程中,尽可能地将中波广播发射站与电视或通讯信号发射机房建立错开来建设,使两者之间保持足够远的距离,以减少或避免干扰情况的出现。但是有些时候收自然条件的限制,中波广播与电视或通讯信号发射台之间无法做到分建两地,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必要加强对发射机段的保护。以电视播出系统为例,其在布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其一,将所用的传导设备与控制桌隔离开来,比如电视放像机机壳、接收器、条幅切换器等;其二,在放像机以及伴音设备上加上具有屏蔽保护功能的保护膜;其三,重点搞好对电视播出机房的干扰保护工作,因为一旦电视播出机房受到干扰,那么将直接影响电视画面的播放质量。所以,为将电视播出机房的干扰最小化,需要在房内安装功能强大的屏蔽设备,以保障播出质量。比如:用铜板将机房与外部隔离,在窗户等出气口出安设接地钢筋网,利用布线来改善或削弱中波广播的干扰等。
第三,针对不同地区采取高科技的滤波技术。如针对中波广播干扰较弱的地区,可以采用串联接电感应方法或并联电容器方法来减少或削弱干扰,前者主要用于一些地线布置有待改进的地区,以提高被干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后者主要用于一些射频场强偏弱的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电容器安装既方便,成本又低,且并不需要占据太大的空间,因此,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此法的地区地线接地必须良好,否则将影响电容器抗干扰能力的发挥。而针对中波广播干扰较强的地区,则主要采取串入低通滤波器的方式来解决干扰问题。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用户的电话机上安装滤波器;另一种则是在程控用户交换内部用户线上以及机中继线上安装滤波器。如果选择电缆来来连接滤波器,则务必要将地线接到屏蔽层去并安装早保安设备内,以保证屏蔽效果和地线的安全。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大众对通讯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要想消除或抑制中波广干扰的影响,就必须对中波广播的干扰原因有充分的认识,挖掘出中波广播之所以会对电子传播途径产生干扰的根本原因,从而根据这些原因采取有较强针对性和较高实效性的干扰预防和消除措施,进而保证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以为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通讯传播和电视广播服务。
参考文献
[1]邢建钢,孙志伟.中波广播干扰问题的预防和改善[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1):62-65.
[2]江剑锋.如何降低无线电中波广播对通信系统的干扰[J].电子制作,2013(11):
中波广播监测的技术要点 篇4
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 无线电频谱属于有限资源, 目前只可利用3k Hz至3000GHz之间的无线电频率。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划分, 处于第三区的我国仅可使用9k Hz到275GHz之间的资源。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将分得的这些频率又划分为286段, 广播业务涉及其中的35段。随着通信与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 这些无线电频谱的占用量快速增长。目前, 中波广播是我国国内最普及的广播手段, 其频率范围是526.5k Hz到1606.5k Hz, 以频道间隔9k Hz计算, 再除去其中的526.5k Hz到535k Hz要与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共用, 专用的中波广播频道仅有120个。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这一严峻形势下, 为了扩大节目在全国的覆盖, 从2009年起开展了自行监测工作。对中央台来说, 这是一项从无到有和不断探索的工作。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在2009年期间对中央台某中波频率在某地区实施了一次实地监测, 作为此次工作的执行人和报告的撰写者, 我得以深入了解具体情况, 在工作中认真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并总结出一些实际工作经验。本文以此次实地监测为例, 重在论述我国中波广播监测的技术要点。
1 基本情况介绍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管理广播业务专用频率。广播电影电视标准之《中波广播网覆盖技术》 (标准编号GB2017-1980) 适用于国内中波广播网的规划、电台服务区的估算和电台间干扰的估算。目前, 全国中波频率已由国家广电总局规划完成。此中波目前由某发射台发射播出, 监测工作也同步开始, 此次实地监测所用监测设备包括能满足场强测量的接收天线, 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选择性好的接收机以及MA525车载中短波场强测量仪。
2 监测此套节目的整体播出情况
2.1 监测送入发射台的此套节目的技术质量
监测工作首先从源头, 即发射台播出节目的技术质量入手。由于这些节目制作完成后还要通过电缆、光缆、无线、微波或卫星等方式传送到发射台, 所以还要考虑传送过程中是否对节目信号的质量造成了影响。具体方法是通过与播出声源的对比进行判断。同时, 此次监测过程中, 送入发射机的节目信号的技术质量始终高于此中波发射机发射信号的技术指标。
2.2 在固定时间和地点测量噪声波
经过测量, 监测到轻微的脉冲式干扰和连续震荡干扰, 并确定为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的干扰以及来自城市内的射频干扰, 判定此类噪声造成的危害较小。
2.3 监测发射机的电声指标
理论上, 使用环路根据标准测试信号可以测得发射机的电声指标, 包括噪声电平、谐波失真和频率响应。实际工作中多采用主观监听的方法。具体来讲, 在此次实地监测中监听到在某局部地区此中波节目受到来自其他节目的干扰, 因此特别留意了发射机的噪声部分, 通过换用接收天线的方向, 确定有差拍声, 并且在此中波播音间隙仍有干扰节目, 最终确定收听存在混信干扰的地区。产生混信干扰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干扰信号强, 二是接收机的选择性, 三是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具体是哪个原因以及干扰频率如何, 要结合进一步的深入实地监测进行判定。
另外, 听到此中波声音略有“发破”, 考虑存在谐波失真。
2.4 监测发射机的调幅度
由于存在干扰, 选用定向天线, 在不同时间, 用调幅度仪并结合对其他指标数据的推算, 分别得到语言和文艺节目两种类型节目的最大调幅度分别大于90%和80%, 且大部分时间均处于70%以上。
2.5 监测发射机的覆盖区域
在语言节目调幅度达到90/70的条件下, 监测此发射机实际覆盖面积, 即夜间地波覆盖区域。
场强测量按测量地点分为在监测台测和移动测量两种。此次使用MA525车载中短波场强测量仪、采用移动测量法。
因为中波地波覆盖区夜间小于白天, 测量时间选在夜间。
首先在地图上选定几十个测量点, 重点放在同频干扰严重的地区。测得此中波场强和天波干扰场强。
对于中波, 根据国际规定, 所监测地区1MHz的最低可用场强是60d B (μV/m) 。由于频率越高, 最低可用场强越小, 此中波频率的最低可用场强应略小于60d B (μV/m) , 校正后计为59.5d B (μV/m) 。
由各点的天波干扰场强和此中波频率的最低可用场强, 可以得到在各点上节目质量达标的此中波信号的场强。
再与各点上此中波的场强比较, 数值基本一样的那个场强值为此中波的可用场强。
因受到同频干扰, 根据此可用场强得到的此中波发射机在受同频干扰地区的覆盖范围与规划计算的差距较大。
2.6 中波与生俱来的问题
中波的传播方式造成的问题。在白天:由于存在电离层D层, 它不但不反射中波, 反而吸收中波, 所以在白天, 中波仅靠地波传播, 服务区不会超过二百公里。在日出日落前后, 中波既沿地面传播又由电离层反射传播, 至少传播二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但此时段的天波不稳定。在夜间, 中波既沿地面传播又由电离层反射传播, 至少传播二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
另外还定制了一定时期内的中频电磁波传播曲线。
3 干扰区的深入监测
3.1 干扰类型的判定
3.1.1 从时间角度的监测
就干扰时间而言, 此干扰是长时间的、稳定的、连续的、有规律的来自其他广播台站广播节目的干扰。
3.1.2 从内容角度的监测
通过频谱负荷收测及内容收测, 了解干扰地区在问题时段内频率占用和归属的相关信息。
通过上述对干扰情况和干扰台站情况的分析, 得到干扰频率为此中波的同频频率。
3.2 综合收听效果的判定
根据主观收听, 即比较欲收信号强度和干扰信号强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并按五分制的评定方法得到综合收听效果 (即可听度) , 确定在干扰区同频干扰程度严重。
3.3 干扰场强的判定
取接收机输入端的干扰电压值, 结合测量地点离干扰台的距离, 估算出接收点的干扰场强。同时, 此中波在白天的可用场强虽然可以大于标称可用场强, 即大于63d B (μV/m) , 但参考与此中波频率接近的另一频率的可用场强 (82d B (μV/m) ) , 此估算值依然偏大。由此考虑干扰台的此同频广播功率大于其规划功率。
3.4 调查此干扰频率的归属
全国中波发射台的设置和频率指配已按照《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管理办法》由广电总局规划完成, 各发射台、发射设备使用的频率、功率和无线技术特性等要严格按照无线电管理机构颁发的电台执照和广电总局颁发的频率执照所规定的进行。首先应确认此同频干扰频率是否为合法的频率, 属何省何市管辖。在此前提下, 监测此干扰电波的发射特性, 主要监测频带宽度、杂散发射等发射质量指标。
3.5 此中波的各项指标
3.5.1 频率容限
由于此中波同频频率也是总局无线电频率主管部门指配的, 按规定实际发射所占频带的中心频率与其标称频率之间的差值应小于10Hz。测得此中波实际发射所占频带的中心频率与此中波频率之间的差值符合要求。
3.5.2 频带宽度
此同频中波属于全载波双边带调幅广播, 要保证信息传输速率和质量, 所需的最高调制频率是10k Hz, 所以其射频信道必要带宽应为20k Hz。
3.5.3 杂散功率
此同频中波频率小于30MHz, 发射机功率大于5W且小于50k W, 根据杂散功率容许限度的标准, 测其杂散功率确实比基波功率低40d B, 符合规定, 但其杂散功率电平小于50μW, 不符合规定。
3.5.4 实际发射电波占有的宽度
测得此同频中波实际发射电波占有的宽度符合下限频率之下和上限频率之上发射的平均功率均为总平均功率的0.5%的标准。
4 此次监测涉及的其他方面
4.1 频率的服务范围
在白天, 由于电离层D层的存在, 吸收了中波的天波中波的服务区范围应在几十到上百公里。移动收测中, 与此欲收中波发射台的最小距离是:7.5km, 最大距离是34.5km均在此中波服务区范围内。
4.2 频率的极化方向
此中波的电场向量垂至于地面, 此极化方向决定此频率为垂直极化波。
4.3 频率的接收
在接收端也要达到中波高质量接收的标准:首先要使用高质量接收机, 包括两步:第一步, 通过接收天线把接收到的电波变成射频电流。中波广播发射的多为垂直极化波, 其地波略向前倾斜。可选的接收天线有很多种, 要根据电波的频段、场强和接收距离来选择。通常中波天线以理想导电地面上的短垂直天线为基准天线。第二步, 将射频电流通过馈线传输给接收机。馈线要与天线匹配, 馈线有两种:架空明线和射频电缆。中波多用75Ω同轴电缆做馈线。在此基础上以信号场强足够大、接收机输出信号的信噪比足够高以及没有无用信号的干扰为标准。
5 解决办法
5.1 规范干扰功率
监测确定了同频干扰的发生, 实测此中波发射机覆盖范围远小于规划范围, 同频干扰场强过大, 远超过规划的干扰允许场强的0.5d B。建议向总局上报, 按《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
5.2 使用新技术
采用同步广播, 在邻近地区的几个发射台共用同一频率接收方使用定向天线, 但各发射机载频要严格保持同频。尤其是中波广播, 用同步广播可使播出相同节目的同频射频保护率降低至4d B。
5.3 提高电磁兼容性
另外, 由于无用信号或外来噪声干扰导致的欲接收信号的质量损伤甚至无法正常接收的根本解决办法是提高电磁兼容性, 即在不损失欲收信号所包含信息的条件下, 提高信号和干扰共存的能力。具体措施是根据工作频段、干扰频率间隔、调制方式、节目形式和接收机性能的选择, 使载噪比 (保护率) 达到要求。
5.4 规范实际载噪比
对于这两个合法播出的同频广播, 要想在各自的覆盖区得到应给予的保护, 即在各自区域边缘同频干扰场强小于规定限额, 就要严格各自的射频信号与干扰间的载噪比符合26d B的规定。
5.5 增加音频处理器
在发射机音频输入通道内接入音频处理器, 通过减小节目信号最大电平和最小电平的差值, 适当增加发射机的调幅度, 从而增大此中波发射机的覆盖区。
5.6 增加带通滤波器
由于条件所限, 此发射台的部分发射机使用一副公用发射天线, 另有几台发射机天线耦合过紧, 可以考虑将带通滤波器串接入这些发射机的输出回路内。
5.7 排查寄生发射
检修设备时, 注意发射机是否存在寄生振荡引起的寄生发射, 注意发射机功放级的非线性波形是否失真, 以及输出回路的滤波性是否足够好。
5.8 检查非线性电路
检修发射机的低放电路、线路放大器和音频处理器, 解决信号通过非线性电路时互调失真使声音“发破”的问题。
5.9 总体原则
中波广播电台 篇5
摘 要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强,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以地级市为例,中波节目少则两三套,多则八九套,由此带来的是城市上空的电磁环境异常复杂。中波发射台站距离城市比较近,常受到城市其他电磁波的辐射,更处于自身发射的强大电磁场内。台站内的各种电气设备、通讯设备、监控设备等极易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造成各种电子设备性能下降和损坏。受电磁辐射干扰,中波发射机的各项性能指标都会受影响,发射的中波节目会掺杂各种各样的噪音,更严重的情况是电磁干扰影响发射机的正常运行乃至损坏发射机的电路元器件。因此解决好电磁干扰的问题对于中波发射台站来说极其重要,关乎发射台设备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 中波;电磁辐射;抗干扰;屏蔽;发射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5-0137-01 中波发射台站电磁辐射的特点和影响
中波广播的频率范围为526.5kHz~1?605.5kHz,波长范围约为570m~187m。现阶段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功率都比较大,地市级的发射台站多采用10kW~50kW发射机,省级台站和国家级台站多采用50kW~200kW发射机。以10kW发射机为例,在天线半径200m范围内的电磁波场强可达到100dBμv以上,如果有多部10kW发射机,那么该台站附近的电磁波场强可达到110dBμV左右。在这样强大的电磁环境下,各种电气设备、发射机和微控电子设备都会受到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甚至烧毁。对于台站内较长的电力线、电缆、电话线、裸露的金属丝等,在高频电磁辐射环境中,相当于电磁波接收天线,会感应较强的高频电压,如果触碰到人体或其他设备时会发生高频电压放电而形成电击事故,造成人体灼伤和其他设备损坏。对于发射机和音频信号线,如果不采取抗电磁干扰措施,会在传输的信号线和发射机匹配网络中感应到无用的干扰信号,严重影响所发射节目的收听效果。电话线和网线中受到的电磁辐射干扰会使电话机中出现广播节目的串音、电话无法拨号、电脑无法上网、电脑显示屏花屏等故障。由于各个发射台站存在或多或少的多频共塔情况,同塔的发射机所发的不同频率电磁波会通过馈线反射至另外的发射机内造成破坏。发射塔既是发射天线又是接收天线,其接收的电磁波辐射同样会对发射机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中波发射台站的各种设备采取有效的抗电磁干扰措施。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针对不同的电磁辐射干扰,应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防护,常用的抗干扰技术有滤波法、接地法、屏蔽法、隔离法、吸收法等。
1)滤波法:滤波的作用是将混有噪声和干扰的信号通过提取有效信号而剔除掉无用的干扰信号达到抗电磁干扰。主要用于防止传导干扰,其作用机理是限制接收装置的频带(如高频带、低频带等),使得有用信号频带内的信号畅通,无用信号频带内的信号受到抑制,以达到去除干扰的目的。
2)屏蔽法:屏蔽是将两个不同空间的电器或电路用金属物进行隔离,以控制电磁场由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感应和传递。通常由金属板或金属膜将需要隔离的电路、电器、电缆等包围起来防止电场和磁场耦合干扰。将辐射源进行屏蔽使之不对限定范围外的电路设备产生影响称之为主动场屏蔽或有源场屏蔽,将需保护的电路设备进行屏蔽以排除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称之为被动场屏蔽或无源场屏蔽。
3)接地法:接地法是将屏蔽部分或屏蔽体本身产生的感应电流引入大地,以避免其成为二次辐射源。比如裸露的金属线接地后,金属线上聚集的电荷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不会再产生电击放电现象;滤波器接地后,滤波器起到抑制共模干扰的作用。
4)隔离法:隔离是将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进行改变或切断,以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电磁干扰主要途径是空间电磁波和金属导线,因此将需要传送的信号改变其传播方式就是运用隔离法。常见的将导线传输转变为光纤传输,在电路中使用光电耦合器、变压器、继电器等都是隔离法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5)吸收法:吸收法是依据匹配、谐振的原理,选用适宜的能够吸收电磁波能量的材料,将泄露的能量衰减、吸收并转化成热量,从而达到抗电磁辐射干扰的方法。石墨、铁氧体、活性炭等都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可用于高频设备内的屏蔽材料使用。中波广播发射台站抗电磁辐射干扰措施的选用
1)中波发射机房通常是距离发射天线最近的建筑,处于电磁辐射干扰最严重的区域,机房内的发射机和电子设备等容易受高强度电磁辐射的干扰和影响,因此需要对机房和值班室进行屏蔽,以确保此类设备的正常工作。根据屏蔽原理,用铜网对机房和值班室的四墙、地板、天花板进行铺设,并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屏蔽罩,同时最好使用铁门和在窗户上安装铁丝网,并将铁门和铁丝网与铜网相连,最后通过宽铜带将整个屏蔽层与接地井连接。接地井需要保证良好的接地效果,接地阻值不能大于4Ω,如果屏蔽层接地效果不好或未接地屏蔽层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无法泄放,会产生大量热量,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通过这样的抗干扰措施,经实际测试,机房外电磁波场强是100dBμV,机房内电磁波场强下降至50dBμV左右,大大降低了机房和值班室内电磁辐射干扰强度,为发射机和各种电子设备创造了纯净的电磁环境。机房内的电子设备应放置于机柜内,机柜尽量选用全金属外壳的屏蔽机柜。各个设备的外壳接地端与屏蔽机柜柜体相连,通过同一根铜带与接地井相连,保证不存在涡流干扰。
2)发射台站的各种长线缆也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干扰。(1)长距离的照明线、视频监控的供电线可以用带屏蔽的音频线代替,另外在输出端装上电源滤波器,音频线的屏蔽层和滤波器外壳接地,用此屏蔽、接地加滤波的办法,能有效滤除220V交流电中混杂的高频感应电;(2)传输发射机信号的带屏蔽音频线接卡侬头时,卡侬头“1”脚接音频线屏蔽层,“2”脚接音频线正端,“3”脚接音频线负端,同时需要将音频线的屏蔽层与卡侬头的外壳连接起来,使音频线所接设备、音频线、卡侬头形成完整的屏蔽,从而达到最佳抗干扰效果;(3)内线电话线同样采用带屏蔽音频线代替,屏蔽层接地后对电磁干扰有一定屏蔽作用,但电话内串音和杂音只是减弱而没有完全消除。将电话线路的“+”端和“-”端并联一个高频电容和绕线磁环组成吸收网络,对高频干扰进行吸收,能取得良好效果;(4)外线电话线的受干扰程度严重,需要采用隔离法进行电磁辐射隔离。使用光纤电话线路,然后通过光端机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能有效隔离电磁干扰;(5)视频监控摄像头相对分散,数据线长,采用光纤代替数据线,光纤两端的光端机、电源、摄像头等用屏蔽罩进行屏蔽,用数字摄像头和网络硬盘录像机取代模拟摄像头和录像机,通过这样的措施,能有效消除电磁干扰模拟线路和摄像头引起的监控画面丢失、死机花屏故障;(6)与互联网的连接通常采用光纤连接,不易受到电磁辐射的干扰,台站的内部局域网连接需要采用带屏蔽网的超五类网线连接。对于距离超过50m的网线,屏蔽网所起的屏蔽作用下降,需要在网线中连接集线器进行放大和隔离,连接集线器后网线的有效连接距离由30m扩大至80m。在实际应用中,网线的屏蔽层不能两端接地,只能在靠近电磁辐射源的一端将屏蔽网接地,这是因为在电磁辐射区域两端存在电位差,会影响到屏蔽的效果;(7)电脑显示屏在受到电磁干扰或者在视频连线受到电磁干扰时会出现水波纹和横纹,采用吸收法在视频线上安装磁环进行吸收就会取得效果。有时将显示屏或连线改变方向和位置,干扰就会消除,这是因为中波发射机发射的电磁波是垂直极化方式,躲开电磁波极化方向就能减少电磁辐射影响,阻断电磁干扰路径,消除干扰。
3)同塔的发射机发射的电磁波会通过馈线传入另一部发射机,影响非常大,因而需要在发射机的匹配网络中加入阻塞网络,相当于使用带通滤波器,使有用波能够传输出去而阻止无用波的传入。天线既能发送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接收的电磁波会影响发射机的正常工作,因此在调配网络中加入吸收网络,作用同样相当于带通滤波器。与阻塞网络不同的是,吸收网络一端接地,对无用波形成对地通路而防止有用波的对地泄放。结论
电磁辐射干扰形成的原因非常多,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不同的干扰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消除,必要时采用多种措施综合运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效果。当前,中波发射台发射的频率越来越多,功率越来越大,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愈加明显,在采用抗干扰措施使更需多方考虑,以期用最简便有效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中波广播电台 篇6
关键词:中波发射;广播发射系统;日常维护;射频系统;音频处理系统;监控系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N83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5-0072-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5.037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波发射行业也获得了较快发展。中波广播发射设备不断更新,当前固态的PDM以及DAM中波广播发射机取代电子乙类板调发射机成为当今的主流。今后的中波广播发射系统将会向全固态数字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实际形势就应该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更进一步适应发展要求。
1 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组成结构
对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组成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了解其结构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维护。正是因为这样,今后就应该不断加强对其研究。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波广播发射系统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的:
1.1 音频调制系统
在中波广播发射系统中音频调制系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音频调制系统本身是由模/数转码器、音频处理器以及调制编码器等组成,这三种元器件分别承担着不同功能。对此应该引起重视。实际工作中模数转换器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对模拟信号进行转换,由原来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音频处理器的主要功能就是要把音频信号叠加上控制射频输出功率的直流信号,与此同时还要对一些必要模拟量进行针对性补偿。调制编码器就是要把二进制数字音频信号再转换成确定的射频功率放大模块开启个数的二进制码的控制信号。这样通过这种方式将有助于确定再次取样周期中射频输出功率电平大小。
1.2 射频系统
射频系统本身是一种重要的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激励信号源、驱动前级、功率放大级、功率合成器以及机内网络等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信号源主要是要产生本机载频的,驱动前级的主要作用就是要把载频信号放大到能够推动功率放大器的射频功率信号,这样才能够保证其正常运行。只有在经过功率放大器进行调制之后,才能够产生发射机所需射频功率信号。功率合成器的主要作用就是要把射频功率信号进行合成;机内网络本身是由带通滤波器以及调配网络这两部分构成的。这两部分设备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带通滤波器主要是要把那些音频带外谐波以及杂波去除。调配网络主要是要对那些偏离额定输出阻抗的天馈线系统进行阻抗进行微调。经过微调之后要使其电压驻波比能够接近最佳值。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其安全
运行。
1.3 电源供电及冷却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由高压整流电源及其滤波器、低压整流电源及其滤波器等组成。低压整流电源及其滤波器主要是为发射机微功率的前级各部分来提供低压电源的。高压整流电源以及滤波器主要是为了射频功率放大器来提供电源的。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小功率发射机的冷却往往是利用强迫风冷的形式来实现,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保证发射机安全稳定。
1.4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中波广播发射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这种监控系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监控系统主要指的是自动监控以及自动报警这两个方面。监控系统是位于发射台站之内的,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同时运用计算机提供的各个平台来对系统的各项设备来进行实时监控的,在实际工作中监控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能够保证广播电台能够接收到有用的信息。为了实现其科学运行,对于监控系统就需要不断完善,今后应该建立起多层次的分布式监控系统,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报警体系。监控中心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系统的应用将有助于集中监控管理,环境的远程监控、音频信号的远程监控以及安防的监控。对于监控系统所起的作用,今后应该引起重视。
2 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日常维护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日常维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对于这方面工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针对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日常维护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有用性。这是保证其各项性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在今后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进行维护。从当前常见的维护技术来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技术:
2.1 仪器测量法
仪器测量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对于中波广播发射这样复杂的系统而言,为了实现有效测量就应该应用仪器测量法。客观真实是仪器测量法的典型特征。仪器测量法本身包含电流法、电阻法以及电压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更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采用这些方法将更有助于认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2.2 外观检查法
在对系统进行检查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利用外观检查法来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外观检查法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看、闻、听以及摸等方法来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高度重视用电安全,尤其是在用手摸的时候就必须要等到放电之后再进行触摸,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对此应该引起重视。中波发射系统的每个环节都是离不开电的,电源将会贯穿到系统的始终。正是因为如此,在检修过程中对于线路是否安全就必须要进行重点检查,必须要保证用电不会伤害到每一个人。实际工作中,对于这方面的情况必须要予以充分清醒地认识。
2.3 利用专门工具来进行检查
为了保证检测效果,实际工作中还可以利用专门工具来进行有效检查。实际工作中通过利用工具来进行检查更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中波发射系统中包含着大量高科技设备,对于这些设备的维护检测就需要利用合适的工具来进行处理。对于那些细小零件必须要轻拧、轻修以及慢推,这样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质量。
2.4 设备的周期性检修
实际维护过程中为了保证效果还应该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检修,这样周期性的检修通常可以分为周检、半月检、月检、季检、半年检和年检,另外在一些重要播出期也可以对发射机进行专门的维护和检修,制定出合理的检修周期。为了防止在检修中出现漏检或重复检查,将全年周期性的检修内容制成表格,统一安排好每周检修日的检查、维护内容,检修工作主要是清洁发射机箱及箱内元器件、PCB板灰尘;检查各元器件及接点有无氧化。
2.5 对地网进行检查
在实际工作中不可忽视对地网进行有效检查。停机情况下就应该检查天调室外围接地铜条与地网线连接处以及地表是否发热,一旦发现发热情况则就说明了地面损耗功率是非常大的。对于那些靠近塔处的,需要接几根地网线来进行有效检查,通过连接地网线来观察其铜线氧化程度以及受腐蚀程度等。对于这方面的工作,今后必须要引起重视。
在广播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相关中波发射系统结构以及日常维护技术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今后工作中,对于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首先是分析了中波发射系统中的射频系统、音频处理系统、监控系统等,而后又分析了当前常见的日常维护技术,对此为了适应实际需要就需要不断加强
研究。
参考文献
[1] 林晓斌.中波广播发射台监控管理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侨大学,2012.
[2] 谢利理,李玉忍,林辉.广播电台微机实时监控系统[J].广播与电视技术,1999,(6).
[3] 董晓博.栾川中波广播技术管理维护初探[J].科技资讯,2013,(9).
作者简介:张恩莱(1985-),男,山东济宁人,山东省济宁市广播转播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中波广播发射与
维护。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分析 篇7
伴随信息的产业化不断的发展, 从我国建国来, 中波广播的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广泛发展。从原有的模拟式、模块化、高维护演变成现今的数字式、电子化、低故障。通常中波广播波长在569.8m~186.7m范围之内, 工作频段在526.5sk Hz~1606.sk Hz之间。由于抗干扰能力较强、覆盖面积较广、信号稳定程度较高,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好。特别在收入相对较低人群和广大农村地区, 中波广播成为最有效地信息传播手段。
通常情况下, 中波发射天线中的桅杆式天线和自立式天线的应用最为普遍, 桅杆式的天线是运用三角形的截面, 这正是考虑到架设和运输的便利, 这种天线造型结构简洁, 容易加工, 造价成本较低, 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而自立形式的中波天线采取抛物线的形式, 这样就可以充分材料性能。与桅杆式的天线比较, 它由于占地的面积较小, 所以场地很容易找到, 外形大方, 成本也随之减少, 它的塔身使用过防腐处理, 这样就可以解决沿海周边的腐蚀情况。
1 关于中波的发射天线的原理
因为中波的传播主要是根据地波的传播进行, 通过垂直波的作用, 通常采用垂直电线作为中波的发射天线。如垂直振子单桅杆拉线天线铁塔。无论是馈线、天线亦或天调网络, 地网的各项相关指标的好坏程度都有可能会对天线的整体效率产生影响。以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为目标, 减少大地电流的损耗, 可在天线末端进行加顶操作, 这样可以有效的使电流分布的腹点提高, 增大辐射的面积和频率。
对天线的末端进行加顶, 能够大大增加天线对地的电容, 使电流分布均匀, 提高辐射的电阻, 避免形成过压等现象。中波发射天线一船需要铺设地网。地网的土壤中铺设呈辐射状敷设的地网, 范围以天线底部为圆心深度为0.8m左右为宜。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底部应保证绝缘, 并通过馈线、天调网络与天线底部连接。
1.1 馈线
中波天线一般情况下都是作为不对称馈电出现的。根据中波天馈线的设备组成状况, 馈线的选择和要求有损耗要小, 传输的熟虑要高, 还要必须有良好的屏蔽性能且没有辐射。馈线的几何形状一般会对它的特性阻抗造成影响, 内外的导体间距改变也可能会改变它的特性阻抗, 内外导体的绝缘程度也对馈线的功率容量有着巨大影响。另外, 将调配室设置在馈线、天线的中间, 达到阻抗变换匹配的效果, 使馈线的特性阻抗匹配于天线的输入阻抗。
1.2 天线的高度
天线的高度效率也是天线判断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强水平方向图为圆型是中波天线的辐射场的常见方式, 天线的高度与垂直方向图有着紧密联系。天线的高度一般取0.25一O.5入 (波长) 为最好。因为在这个高度范围中的地面波的服务区场强是最大的, 获得的地面波也是最稳定的, 还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高仰角的辐射波能量的扩大, 导致天波衰落情况的发生。
由此可见, 对天线效率以及辐射的功率构成影响的是天线的架设高度。一般情况下, 中波台大多应用140m的铁塔, 以及76m的定型塔。频段在1000k HZ以上一般使用于76m定型塔, 而中波低频段则一般采用140m的铁塔。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若在低频段应用了高度为75m的定型塔, 那么应该对天线在高度上进行一定增加, 加大位于天线底部的阻抗, 使天线的辐射效率能够得以提升。
1.3 地网设施
地网是中波天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设施质量的优劣, 直接对实用增益和天线效率构成影响。在辐射的过程中, 天禧以大地、地网为基本条件, 中波天线在辐射时能够产生一种电流回路, 而地网则将天线底部中心作为圆心, 以放射状的形式向周围辐射, 在材质的选用上, 要选用铜导线、铜包线, 直径为2mm左右, 长度为0.5^ (波长) , 数量约为120根。由于土壤导电性能差, 地损相对较大, 容易导致中波天线实际效益减弱。因此, 在中国西部、干旱地区、沙漠地带等安置中波发射台, 应正确分析土壤导电率的情况, 适量增加地网导线数量, 以此来增加天线辐射效率。
天线中的地表电流一般应回流只天线底部, 并呈现出辐射状, 在电流分布上, 与地网导线长度和天线高度存在一定关系。如果天线的高度交底, 在底部一般有很大的地电流, 与之相适应, 地电阻也更大。当天线高度相对较高时, 底部的地电流变小, 地电阻也相对变小。由此可见, 提升短小型天线辐射效率的关键, 在于敷设高质量的地网。地网半径一般以0.5^ (波长) 为限, 占地面积通常约200亩左右。由于在运行中需要占用大面积土地, 所以地网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市政、土建等多部门的规划问题。为避免资源浪费, 可从科学综合角度出发, 充分利用中波天线场区, 如种植低矮秸秆农作物、铺设大面积绿色草坪等。
2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防护
由于中波天线技术较为专业, 在建设楼房时可能会影响有效覆盖率。单从中波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角度来分析。在中波电波传播的过程中, 以地面波为主要形式, 对于波段来说, 中波传播的波长相对要长, 电磁波有可能存在比较强的绕射, 与此同时, 传播在距离上也更远, 倘若在保护区内建筑楼房, 特别是该建筑物的尺寸与0.5^ (波长) 相适应, 就会对电磁波的能量传输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 从而削弱中波传输的绕射能力, 减少了有效覆盖率。以靠近铁塔250m并以此为起点仰角3度的距离范围内修建高楼为准线, 在此范围内传输能量和有效覆盖率都会大大降低, 反之将会逐步提高。
我国保护条例规定, 在计算建筑物距离的过程中, 要在3度仰角的条件下, 在距离天线250m处作为起点来计算, 将距离设为d, 建筑物高度设为h, 则有此公式:d=h/Sin3。+250。那么, 如果楼房为8层, 那么其与天线的距离应该为708m, 从普通角度思考, 例如用手电照射物体, 手电离物体越近, 能够照射的面积越小;手电离物体越远, 能够照射的面积越大。
3中波天线的主要维护内容
在每年中的夏季和冬季来临前, 我们需要在一定程度内调节线路的垂直度, 这样就可以防止由于天气转变而使线路损坏。在天气恶劣时, 例如大风、雷电发生后应当尽早进行检查。当雨季到来之前, 要及时检测在塔下面放置的放电球之间的空隙, 在按照节气做出适合的空隙, 调节之后再加紧一下。在每年的六月份都要在馈线上擦拭黄油, 来使它的松紧合适。在十月份要务实坑里的馈线以及拉线, 要在比地面高20CM的地方进行培土。在一个季度内至少要清洁一下在调配室里放置的设备, 定期检测电源等。在维护天线室过程中应当相当重视, 并且要时常检测调配室内的电容和电感是否有破坏的地方;电流是否短路;天线在接地处的开关接触情况;动作的灵活程度;接地点的牢固程度等。要是调配室里面潮湿, 则应该及时除去潮湿。
4结论
不管是从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特征还是中波广播发射原理的角度上来说, 加大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场区的保护力度的加大, 这都关联到给群众人民一个方便高质量的环境, 更加关联到广播无线覆盖率与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持续进行并且更加完善。所以, 我们就应当认真解决好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传送覆盖面积和建设美化城市之间的分歧和矛盾, 更是目前广电单位与上级政府共同面临的难点问题, 也需要相关部门共同研究使中波广播发射天线事业更加成熟。伴随我国中波广播事业的日益增强, 中波天线新的产品、新的技术不断更新, 这就要求与之相关人员努力学习, 增加实践能力, 才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
摘要:天线是用来接受或辐射电磁波无线电的设备的重要部分之一, 而中波是主要依靠地波的传播。由于地波的传播属于垂直的极化波, 受此影响, 广播发射天线也用的是垂直天线。中波发射天线通常用导线天线或者铁塔天线, 很少使用定向天线。
关键词:中波天线,原理,防护
参考文献
[1]刘巨.中波天线发展引起的思考.首届中国广播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3.
[2]刘炜, 勾文华, 王进.中波天线与天调网络的设计.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J], 2006.
中波广播发射系统防雷技术 篇8
1 发射台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雷害影响
1.1 电视监控系统
前端部分(由摄像头,镜头,云台,防护罩等组成)、传播部分(使用同输电缆,电线,多心线采取架空,音频和控制信号等)、终端部分(多画面分割器,监控设备,控制设备)。
1.2 系统雷害成因
直击雷:雷电直接点击在露天的监控设备上,造成设备的损害,如果雷电直接点击在架空的线缆上则会造成电缆溶化。
雷电击波侵入:监控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传输金属管线被雷击或受雷电流感应影响的时候,雷电波会沿着这条金属线进入到设备中,从而导致了设备的损害。
雷电感应:当雷电击中避雷针的时候,引导线周围会产生很强的瞬间电磁场,使监控设备和传输系统感应到较大的电动势。
2 发射台监控设备的防雷措施
2.1 发射台必须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监控设备在接地线的时候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由监控控制器引入接地体。防雷接地要采用专用的接地干线,要使用铜芯绝缘电缆,不能与强电交流的电线交互。专业人员要按照相关的标准来实施,保障线缆的安全性。
2.2 前端设备的防雷方法
前端设备一般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情况。室内的设备通常不会遭受雷电打击,但是仍然要考虑雷电过电压对其影响和危害。相反,室外的设备则需要对其采取保护措施,比如前端的摄像机头要安装在有效的范围内。摄像机头独立架设的时候,要与避雷针保持3-4米的距离。同时,为了避免电磁现象,所有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应该穿金属屏蔽。
2.3 传输线路的防雷
传输线一般架设在城市郊区和乡村,采用直埋敷设的方式,该地的条件不允许时则使用架空方式来防雷。从实际情况来看,前一种架设最理想,防雷效果也最明显,架空线容易遭受雷电击的损害和影响,使前端和后端设备受到严重的威胁。架空的时候要对每一个电杆做接地处理,才能保障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传输埋地敷设不能完全保障防雷的有效性,大量的事实显示雷击造成埋地敷设故障的几率是非常的大,即使雷电击中比较遥远的地方,还是会遭受电流的侵害。所以采用带屏蔽层的电缆是最可靠的方法,能够保持钢管的电气舒畅。
2.4 终端设备的防雷
发射台的监控系统中,监控室的防雷最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应当加强措施从直击雷保护、雷电波侵入、等点位连接等方面考虑。
监控器周围的建筑物应该有比较良好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工作模式来有序地保障相关设备的安全性和正常运作。同时在视频传输线,信号控制性,入侵报警信号,进入到前端设备之前相呼应。总体来说,中波广播发射台的防雷技术应该要从多方面考量,科学地计划和实施,要及时地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和修补。在经济情况良好时建议使用新型的防雷器件,比如离子接地,不仅有紫铜合金的外表,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融通易达到高导电性,又能延长使用寿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帮助工作人员解决问题,打破了传统的防雷器件的局限性,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顺利地开展了中波广播系统的防雷工作。在今后的防雷工作中应加以更好地推广和使用。
3 结语
雷电对于中波广播系统的危害和影响非常严重,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保障其运行的安全和设备的稳定,对于周围居民的生活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详细地从不同方面解读了中波广播发射台系统遭受雷电击的主要因素,具体分析了导致其产生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相关的实效性高的建议和措施。对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保护工作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要充分地考虑到其所处的环境,合理地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防雷与接地安装[J].工业科学,2006,(20).
[2]气象出版社.防雷工程设计与实践[J].工业科学,2006,(9).
[3]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防雷技术与科学[J].社会科学,2008,(4).
[4]梅卫群,江燕如.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7):67-68.
中波广播省级覆盖建设与应用 篇9
中波传播主要是地波传播, 没有地网的铺设是万万不行的。众所周知, 现在土地只能购置, 不能像以前那样无偿划拨。土地购置费对我们来说是天文数字, 而山西农村广播全省覆盖工程建设是在地市级建立10k W中波发射台, 在不建铁塔, 不征土地的前提下, 完成覆盖工程, 其唯一的办法是在已有各中波发射台设备的基础上, 采用共塔播出。
2 山西农村广播全省覆盖工程建设的技术方案
2.1 建设背景
我省根据国办发 (2006) 79号文件关于“从农村实际出发, 充分发挥各地现有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 (站) 的作用, 通过加快设备更新改造, 增加转播节目套数、加强运行维护, 大力提高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要求, 设立了省级“五个全覆盖工程”中的“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该项目可以短时间内有效扩大农村广播的覆盖面, 迅速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占领农村宣传阵地。从而解决了全省近400万农民听广播难的问题, 并将深受农民喜欢的“三农”方面农村广播送到千家万户, 很好地配合了省委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建设。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 为了实现总局“十二五”科技规划中对中波发射台要实现技术和管理创新的要求, 我们对国内有关技术、设备进行了详尽和充分的调研, 明确了在此工程中, 一定要在中波发射台建设上, 在采用高科技含量的系统建设上有所创新。我们决定在已有各中波发射台设备的基础上采用共塔播出, 不建一座铁塔, 不征一亩土地。
2.2 技术方案
在地市级建立10k W中波发射台, 采用非同步广播的频率播出, 信号源采用卫星和微波两种方式。为了给九个中波台解决农村广播信号源, 决定在各台搭建数字微波设备。我们通过对欲购设备技术特性的充分了解和对国内市场调研, 在确保安全稳定, 传输容量够用并有冗余的前提下, 考虑到各中波台此前未使用过微波电路, 缺少微波技术维护人员, 最终选择了日本NEC公司生产的传输容量为34Mb/s信道, 由16个2Mb/s组成的室外型数字微波系统。
该系统架设简单、维护方便, 在收发信机与基带间使用同轴电缆联接, 省去了架设馈线的不便。由太原传输至九个中波台的广播信号, 仅占用一个2Mb/s信道, 其他信道可以为以后用于传输电话、电视会议、数字电视、CMMB及实时监控数据等业务。
在技术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是:忻州中波台铁塔边宽为0.5m, 塔高76m, 要三频, 即540、1008、1269k Hz分馈共塔, 目前国内还没有使用这么低的塔, 采用这么低的频率共塔播出运行的案例。
2.3 主要创新点
对电子管发射机实现三频共塔已不是什么难题, 对DX数字中波发射机在这么低的频率 (540k Hz) 、这么低的塔高 (76m) , 实现三频共塔国内还没有先例。况且对于低频是540k Hz, 在单频工作时, 理论要求塔高为四分之一波长, 即塔高至少106m。在塔高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 实现三部发射机的甲级部颁标准运行, 关键问题是由天调网络通带特性所决定。要想实现共塔播出就不能循规蹈矩, 要有所创新。我们查找国内外有关资料, 没有找到相关的案例。在实际网络设计中不断摸索, 面对诸多不利因素, 在网络设计中, 力求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利因素。
(1) 面对540k Hz (低频率) 在76m拉线塔 (低塔) 上发射的不利因素, 在网络设计上, 力求简单、少用器件, 尽可能将匹配网络设计成宽带低通滤波形式, 将可能影响带宽的防雷电路放到阻塞540k Hz网络之后。
(2) 面对540k Hz (低频率) 在76m拉线塔 (低塔) 上, 与1008k Hz/10k W及1269k Hz/10k W实现三频共塔所存在的不利因素, 在设计阻塞1008k Hz网络与阻塞1269k Hz网络时, 在满足足够的衰减量的前提下, 尽量降低两个阻塞网络的Q值, 以保证540k Hz系统的稳定。
(3) 面对1008k Hz/10k W及1269k Hz/10k W频率间隔太小, 实现共塔存在的不利因素, 在设计三频共塔的1008k Hz/10k W及1269k Hz/10k W的分支网络的阻塞网络中, 在满足足够的衰减量 (即1008 k Hz与1269k Hz均正常工作, 互不影响) 的前提下, 尽量降低两个分支阻塞网络的Q值, 使其不影响通带的宽度, 由于阻塞网络的视在功率较大, 在元器件的选择上, 要留有充分的余量, 同时在放置上要留有足够的空间, 避免互感造成的不稳定。具体实施电路如图1所示。
通过采取以上三条打破常规的措施, 创新原有的设计理念, 并在设计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容线圏使用数量, 减小自激震荡的发生, 确保系统稳定, 攻克了低频低塔情况下共塔播出的技术难题, 经过反复调试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按时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系统运行稳定, 场强测试覆盖半径达60km。
3 经验总结
540k Hz (低频率) 在76m拉线塔 (低塔) 上三频分馈共塔网络在国内还没有看到介绍, 而通常三频分馈共塔网络很多。一般情况下要开通一套节目先要搞好硬件然后才开通, 中波节目覆盖的硬件首先是铁塔、地网, 其次是发射机、供电等。要铺地网, 就要征地, 要严格按照建标[1998]18号关于批准发布《广播电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通知实施, 每个台就要征五十多亩地。在当今这个社会, 土地的价格不是我们能够问津的事, 征地更是比登天还难。我们粗略算了一下, 九个台光征地就要四千万, 靠政府投资肯定不可能, 我们只有靠技术创新来完成此项工程。我们的经验对其他兄弟省中波台具有借鉴作用, 尤其是忻州台的540k Hz (低频率) 在76m拉线塔 (低塔) 三频分馈共塔网络的完成具有里程碑意义。说明低频低塔同样能够实现三频分馈共塔播出。
山西农村广播全省覆盖工程解决了广大农民朋友收听广播难的问题, 以实际行动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让党对农村方针政策更加迅速有效地传播到全省农民的心中。该工程将九个中波台的原有天调网络换成双频或三频共塔网络后, 可为国家节约大量购置铁塔天线以及铺设地网的费用, 同时也成倍地减少了天线塔区的土地占用, 没有影响原有中一、省一节目的覆盖半径。实践证明, 三频分馈共塔网络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网络设备, 在中波广播发送设备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谢处方等.天线原理与设计.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
浅析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 篇10
中波广播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我国的广播事业的发展。中波广播的工作频段范围在526.5k Hz~1606.5k Hz之间。处于该频段的无线电波一般依靠地波进行传输, 有些在夜间也会有依靠天波进行传输。地波传输方式的电波衰减通常比较小, 抗干扰力强, 场强高, 从而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服务区, 服务区的范围根据发射功率确定大小。在服务区内一般都能接收到较高音质的广播声音。中波广播不仅覆盖面广, 其绕射的能力也较强, 且信号也比较稳定。加上收音机在市场上的价格相对便宜, 因此成为广大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中波广播也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广播无线覆盖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 中波广播技术 (包括数字化、设备固态化等技术) 不断发展, 并得到广泛应用, 改变了原先低质量、高耗能、多故障等电子管发射机问题。得益于科技水平的发展, 中波广播进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虽然很多新技术的涌现, 使无线广播媒体得以不断改造和发展, 但新媒体取代这种传统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中波广播依然是无线广播最主要的覆盖方式。
2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一般使用垂直振子单桅杆拉线天线铁塔, 经由馈线、天调网络与铁塔的低端相连接, 且铁塔的底部绝缘。在铁塔的底部有一个圆心, 深度约0.7cm的铜网 (处于土壤当中, 呈辐射状敷设) , 即为地网。地网能有效降低地下电流损耗, 从而提高天线辐射的效率。另外, 天线的高度、地网等指标是影响天线效率的主要因素。下面就天线高度、地网的相关原理进行阐述。
2.1 天线高度
中波天线的辐射场强与天线高度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 天线高度在0.24~0.5λ之间为宜, 处于该范围的天线高度, 一般能使地波服务区获得最大的场强, 同时还能有效防止天线高度超过0.5λ时导致天波衰落的问题。这也是中波天线高度会对天线效率产生影响的原因。中波广播台现在一般会采用76m高的定型塔或者140m高的铁塔, 其中, 76m高的定型塔适用于频率1000k Hz或以上的频段, 在使用过程中, 为提升天线的有效高度, 可采取顶负荷天线。在此高度下, 能有效提高天线低端的输入阻抗, 继而有效提高天线辐射效率。而140m高的铁塔则适用于中波低频段。发射天线效率可作为天线的重要电参数之一。
2.2 地网
地网是垂直单桅杆天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网和大地是中波天线辐射电流的回路, 因此, 地网对天线效率以及天线增效有很大影响作用。天线效率和无线理论增益的乘积等于中波天线的实际增益。减少地面损耗能有效增加天线的实际增益, 而地网具有降低地面损耗的作用。中波广播天线的地网将铁塔底部中心作为圆心, 向外做辐射状敷设。地网导线一般埋设深度为300mm。但若在耕地上, 导线的埋设深度应大于300mm, 可加深到400mm~600mm。一般来说, 地网导线埋设越浅, 地面损耗会越少。地网导线通常选用φ3.0的硬铜线, 长度0.4~0.5λ, 数量一般70~120根范围 (视铁塔天线的高度与地面的具体情况而定) 。若在比较干旱的区域, 特别是沙漠地带, 土壤具有较低的导电率, 会导致地损严重, 中波天线的实有增益相应减少, 在此种情况下, 可适当增加导线的数量。
地面的电流一般呈辐射状流向天线的底部, 电流分布情况还与地网导线长短、天线高度相关。若天线高度比较低, 其底部的地下电流就越大, 地电阻也因此随之越大。若为短天线, 其辐射的电阻比较小。为提高小型、短天线的辐射效率, 应敷设良好的地网。在与天线距离0.5λ时, 地电流为恒定值, 与天线高度无关。而距天线小于0.5λ的区域则属于谐振场区, 其损耗情况则与地网密切相关。若大于0.5λ的区域则属于辐射场, 属于传输损耗。在设置地网时, 其半径通常不超过0.5λ, 占地面积约200亩, 从而造成场区与市政建设的争地矛盾。为缓解这一矛盾, 可充分利用中波广播天线场区, 如在场区内种植农作物 (低杆类) , 或可在城区的绿地上辐射中波塔等。
3 场地保护
3.1 对中波广播天线区的保护
为不影响中波广播天线的覆盖面以及正常传播, 应对中波广播天线区采取保护措施。为此, 国家也出台了相关规定对中波广播天线区进行保护。建设楼房应远离天线区, 因为中波广播波段的波长比较长, 拥有较强的电磁波绕射能力, 其传播的距离也较远。一旦在天线区或周围建造高楼, 会影响电磁波的辐射场型, 减弱中波传输时的绕射能力, 从而影响了中波广播的无线电波传播。中波无线电波采用地面波的形式进行传播, 为此, 可利用菲涅尔区理论进行解释。以收发天线两点作为焦点, 所在的椭球空间区域即为菲涅尔区。
椭球区域比较狭长, 椭球的短轴比较小, 可将其视为Y轴, 椭圆的长轴可视为x轴, 根据菲涅尔区理论, 电场沿着Y轴进行传播可忽略不计, 可认为仅沿着x轴传播, 即沿着地面传播。地面波的传播特性受地面菲涅尔区域内的地质电参数影响, 如天线区建筑物的距离、导磁率、土壤导电率、地形特等。为此, 可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遮挡物对发射天线的影响。若用手掌遮挡蜡烛光亮, 越靠近蜡烛, 遮挡的光亮面积就越大。建筑物影响天线电磁波的原理也与之类似。建筑物越接近天线区, 就越会阻挡电磁波的传播。因此, 我国对中波广播天线区进行保护时, 规定建筑物与天线的距离至少为:d=250+h/sin3°, 其中, d表示建筑物与天线的距离 (m) , h表示建筑物的高度 (m) 。
3.2 对天线区周围人群的保护
为防止天线场区对周围的人群造成电磁污染而危害身体健康, 需对天线区周围的人群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一般来说, 在距离天线250m内的地区属于0.5λ天线近场区。该区域内存在电磁辐射能, 包括天线发射出的电磁能以及返回场源的电磁能。这些能量能在磁场与电场间进行交换, 同时也能与发射场源进行交换。这些电磁能受高频电流和电荷的控制, 并形成强磁场和强电场, 存在于天线附近, 称为电磁感应场, 也叫近区场。该区域属于强电磁污染区, 会给人体造成很大危害。我国也在相关的文件中规定, 禁止在该区域内进行施工、建设、居住、生产等活动, 以防止对人体造成的严重伤害。根据GB9175-88环境电磁波的卫生标准, 规定中波电磁波的容许辐射强度标准为: (1) 一级标准, 即安全区 (能够在此环境下长期生产、生活、居住, 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的区域) , 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小于10v/m; (2) 二级标准, 即中间区 (在此环境下长期生活、居住可能会造成身体伤害的区域) , 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小于25v/m。在中间区域可以建设机关或工厂, 但不能建设住宅、医院、学校等。以中小功率的中波发射台10kw功率为例, 安全区的计算可使用以下公式:, 其中, E表示安全区与发射天线的距离长度;P表示发射机功率 (kw) , G表示相对于接地基本振子的天线增益 (d B) , f表示与发射天线的距离 (Kw) , F表示地面衰减系数 (取1.41) 。总之, 距离中波发射塔越远, 居住越安全, 对身体的伤害也越小。
4 结语
综上所述,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属于广播电视重要的发射设备。了解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 对于提高天线的发射质量有重要作用。同时, 对缓解场区与城建之间的矛盾也有积极意义。另外。广电和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天线场区以及天线区周围人群的保护, 以保证中波广播天线的正常发射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朱云东, 李时庆.中波天线的原理及场地保护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04) :418+399.
[2]李卉云.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J].硅谷, 2010 (15) :33.
[3]刘欣.浅谈中波天线调配原理及实际调配过程[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33) :198.
中波广播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 篇11
【关键词】监控;输出功率过低报警;监控电路
1.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波广播在传统的维护基础和方法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集中监控和统一管理成为中波发射台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广电事业的迅速发展,机房数量不断增多,节目安全播出和技术维护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繁杂。积极探讨新的维护体制,采用新的维护管理模式对广播节目安全播出稳定运行就显得尤其重要。自动化监控系统是一项新技术,进一步完善其功能,以实现广播监控系统对中波进行遥控、遥测,实时监视运行参数,并能自动监测和处理系统内各种设备。采用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广播领域的少人值班,甚至无人值守的条件下能准确、快捷的监测到发射机的所有运行状况,对其工作状态做到实时监控,让安全播出具有完善的技术保证。
2.系统总体结构及功能
中波广播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具有以下四大功能:
(1)发射机指标参数监控。
(2)发射机输出功率过低报警。
(3)原理结构监控。
(4)信号转换监控。
2.1 发射机指标参数监控
DAM发射机是中波广播发射机的一种机型,其原理结构及默认采集的各种参数。从整体观察窗口中用数字来显示发射机的各项参数和其它参数值大小,其中,中波广播发射机监控参数包括:发射功率、主电压、主电流、调幅度、带通驻波比、+22V、-22V、+8V、-8V、射频驱动、天线驻波比等十二项指标参数。发射机指标参数基本信息是每套节目对应有多个基本参数设置,可进入该画面操作,并且存储本次设置的信息及更新以前的设置信息。
开关量状态参数为振荡器、缓冲放大器、预推动、射频放大器包络、输出检测板+5V、输出检测板-5V、输出检测板天线驻波比、输出监测板带通驻波比、模拟量输入板+15V、模拟量输入板-15V、A/D转换板+15V、A/D转换板-15V、A/D转换板+5V、A/D转换板错误、直流稳压器+5V、直流稳压器B-、调制编码板电缆联锁、连锁外部、主电源过压、主电源过流、欠推动、过推动、联锁风、高压电源失效、现处于本地控制、现处于遥控、电压驻波比自测正常/失效。故障;低功率指示、中功率指示、高功率指示、升功率指示、降功率指示,天线到位指示。
2.2 发射机输出功率过低报警
每台发射机采集器对各参数门限值进行报警,报警表现形式依据设置不同最多可设置12各模拟量名称,包括量程上下限、报警上下线、报警类型、报警延时、系统和单位的设置以及对应参数是否在监视画面显示等等。以下是其中几项报警过程:
报警上限:是根据采集的发射机中不同的数据而定,不同的发射机不同的数据的指标数值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时段不同天气季节显示数值也有所不同,可依据本台要求自行设置报警上限,并留出一定余地。当报警值是负数时取报警上下限的小值。
报警下限:是根据采集的发射机中不同的数据而定,不同的发射机不同的数据的指标数值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时段不同天气季节显示数值也有所不同,可依据本台要求自行设置报警下限,并留出一定余地。当报警值是负数时取报警上下限的大值。
报警延时:对采样参数的一个滤波作用,防止采集数值短时间超限造成误报,只有所采集数值在所设置的时间内始终超限才会报警。
2.3 原理结构监控
发射机原理结构监控画面,超过各参数门限值,进行报警,报警表现形式为模拟量参数值颜色变化,开关状态量绿灯点亮时表示该状态参数为正常运行状态,红灯点亮时该状态出现报警态。控制部分当按钮按下并起作用时,对应的状态灯点亮,通过控制量按钮可对发射机进行遥控。
中波模拟量参数为每个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发射功率、主电压、主电流、调幅度、带通驻波比、+22V、-22V、+8V、-8V、射频驱动、天线驻波比、开关量参数为振荡器、缓冲放大器、预推动、射频放大器包络、输出检测板+5V、输出检测板-5V、输出检测板天线驻波比、输出检测板带通驻波比、模拟量输入板+15V、模拟量输入板-15V、A/D转换板+15V、A/D转换板-15V、A/D转换板+5V、A/D转换板转换错误、直流稳压器+5V、直流稳压器B-、调制编码板电缆联锁、联锁外部、连锁门、主电源过压、主电压过流、欠推动、过推动、联锁风、高压电源失效、现处于本地控制、现处于遥控、电压驻波比自测正常/失效、III类故障、低功率指示、中功率指示、高功率指示、升功率指示、降功率指示。
2.4 监控电路
(1)监控装置电路
监控装置电路(如图所示),主要由电源、信号转换电路、判断电路和执行机构四部分组成。电源电路提供工作电压。信号转换电路将音频信号和发射机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判断电路将转换后的直流信号进行比较后驱动执行电路,执行电路针对不同的情况完成报警或信号倒换。
(2)执行电路
执行电路(如图所示),主要由12V继电器J1、J2、J3和12V报警器组成。发射机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判断电路将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比较后驱动执行电路,执行电路针对不同的情况完成报警及切换信号功能。
2.5 工作原理
发射机的任一路信号低于预设的门限电平且超过预设时间(电容充电时间)或发射机输出功率低于预设门限电平时,输出低电平,该低电平经非门后变成高电平输入(接口电路非门)后,输出低电平至B点。
当B点为低电平时,而且允许声音报警开关K1闭合时,继电器J1吸合。J1的一组接点接点自保,另一组接点接通报警器报警,音频主用信号接在J2、J3的常闭接点上,备用信号接在J2、J3常开接点上。平时对主用信号进行检测正常(A点电平为高电平)时,J2、J3不动作,主用信号送入发射机。如需要强制切入主用节目信号时,断开动作机的电源即可。当需要强制切入备用节目信号时,闭合K2即可。当音频或输出功率不正常时,报警器就会发声音报警,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也会点亮发光报警。
2.6 监控系统工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1)监测电路是在强磁场环境下使用,电磁干扰比较严重。因此,该电路的设计,信号接入(出)等方面要注意防干扰,例如在电路中适当的接入高频旁路电容在音频信号输入时要采用平衡输入,监控电路要装入金属小盒等有效措施。
(2)为确保监控电路在停电时也能正常工作,该监测装置应配有UPS电源,这样也可以间接的通过对发射机输出低功率来检测外电。
(3)发射台本地有实时报警和历史报警查询,当发射机发生严重报警时,发射台监控软件可以主动拨号连接监控中心,进行远程报警。
3.结论
中波广播自动化监控系统不仅是提高中波广播发射机稳定性、安全性和维护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还使传统的维护手段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有人值班转为少人或无人值守,从分散维护转变为集中维护。这种传统转变,客观上提高了发射机设备维护和管理水平,减少了维护人员数量,降低了维护成本,极大的提高中波广播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北京崇远信达科贸有限公司.波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软件说明书.
[2]张红波,武海波.一款简单实用的广播发射机监控装置[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5,32(2).
浅谈广播中波频率的社区营销 篇12
所谓广播的社区营销是指广播电台在居民小区、企业园区、高校校区等目标客户群体较为集中、客户特性较为相似、相互交流较为频繁、地理边界较为清晰, 适宜于电台开展宣传经营活动的区域进行的广播经营活动。
一、广告客户对社区营销的广泛需求, 为广播社区营销提供了成长空间
目前社区营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机构、企业所重视, 成为继终端营销之后的又一具有突破性与变革性的新营销模式。但企业自行开展的社区营销也存在诸多问题: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缺乏组织性与纪律性, 形式方法单一, 市场监控乏力……而广播以其传统媒体良好的社会公信力, 广泛的社区影响力无疑成为企业社区营销的推广利器。
中波频率利用传统媒体的社会资源优势, 协调当地街道、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门, 与合作的企业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增强与社区消费者的感情互动, 如:在节假日, 联合社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开展对社区特困户或老年人的慰问活动;植树季节, 与企业共同携手开展“我为社区添抹绿”义务植树活动;组织快乐老人江边健步走活动;邀请省三甲医院著名专家共同举办《名医面对面》活动;举办《记者陪您逛新城》旅游大篷车活动, 展示都市老人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的幸福生活。既提升了媒体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 也与企业共同制造轰动效果和舆论传播, 既体现了电台的社会责任, 又实现了企业的传播诉求。
二、建立自己的社区网络是电台社区营销的基本保障
按现有行政区划, 哈尔滨分为110个街道办事处, 788个社区, 电台的社区网络建设, 可依据对社区网络的使用范围灵活而定, 但必须是电台的收听参与者, 或者是热心介绍与推广者、电台社区网络的众多单位或个人, 要有发挥宣传社区广播的阵地作用, 主要的目的是为推广社区广播产品作准备。
1. 通常社区广播网络的建设有一个基本的利用构想,
它的建设与使用是同步的, 可依据社区广播营销活动的要求, 确定社区电台活动的主要阵地, 根据地社区通常有一定的标准, 即:
居户数量:800户以上, 居民人数达到2500人及以上。居民基本情况:社区常驻人口达到90%, 消费能力较高, 居民素质较高。社区及其周边环境:社区里有活动需要的空间至少30平方米;社区为开放型社区或半开放型社区。
2. 社区档案分类:
A类社区为高端社区, 即商业密集圈高档写字楼、新兴高档社区、别墅等, 属当地最高端社区, 居住人群为高干、高收入、高学历等人群。
高端社区选择标准:
⑴市中心区域名盘;⑵品牌开发商;⑶总户数千户左右, 高端别墅区250户左右;⑷入住率85%以上;⑸周边社区配套设施成熟, 有社区会所;⑹有社区养老机构及老人文化演出队。
B类社区为中端社区, 住户在300户以上或社区居民2500人以上, 居住人群为白领、高学历等人群, 属当地中端社区, 有社区医疗中心或便民连锁店;金融机构、大专院校等。
C类社区为一般社区住户在200户以上或社区居民1000人以上, 居住人群为一般收入的大众人群。
电台围绕这些社区特点和广告客户的诉求展开工作, 如:在A类B类社区开展相对高端的营销:社区理财课堂、社区亲子课堂、社区漂流书屋等等。在C类社区开展“健康大讲堂”“幸福达人秀”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展开活动当中, 电台必须考虑社区广播的经常性行为, 时时注意社区网络周围情况, 及时加以利用, 真正开展联络机制, 进行社区广播活动的有效推广。
三、社区广播营销的目的在于广播经营规模的拓展, 因而需要有所回报并突显利益的分配
实践证明, 随着广播社区营销的成功尝试, 金融、旅游、电信、地产等广告客户越来越多地关注广播, 利用广播媒体的力量, 做一些与社区连动的营销工作。社区广播营销将社区宣传的多方面利益点暴露出来, 电台充分利用社区网络平台, 有利于实现广告客户宣传效果的最大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 以知识为代表的, 需要开展科普活动与宣传相结合
的活动, 重点在社区各个活动中心, 宣教活动作为一种常规的宣传模式, 在社区操作已经比较多, 所以在选择上, 需要提升教育的途径与方式, 如:AM972哈尔滨经济广播开展的“法律进社区”、“3·15维权进社区”等系列活动都深受听众和客户欢迎。972哈尔滨经济广播与一家通信运营商合作推出的十场《记者走基层、进社区, 传真情》直播活动, 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 实物展示与展销是社区的新展示机会,
消费者从传统的被迫接受需要向自由挑选的角度给予体现, 如现在的餐饮与娱乐、健康与教育、旅游与推广、展览与推广等都是社区广播新的活动, 也是一种深受广告客户欢迎的商业操作手段。
3. 以家庭建设为背景的宣传成为主要新生力量,
【中波广播电台】推荐阅读:
中波广播发射07-23
中波广播发射台07-27
地波对中波广播的影响07-13
DAM中波广播发射机09-17
中波调幅09-06
中波网络10-28
中波发射天线06-28
中波天线维护10-29
中波发射机08-02
中波发射系统论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