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中波紫外线

2024-09-19

高能中波紫外线(共7篇)

高能中波紫外线 篇1

摘要:目的:分析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的6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软膏外用, 观察组患者进行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3, P<0.05) ;观察组40例患者平均皮损复色时间为 (1.45±0.76) 月, 而对照组40例患者平均皮损复色时间为 (1.86±0.84) 月,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 临床效果显著, 安全性和可行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白癜风,他克莫司软膏,中波高能紫外线,疗效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后天性局部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 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皮肤黑素细胞功能消失, 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病常见颜面、腕部、颈项部以及前臂和生殖器周围等部位的皮肤白斑, 严重影响患者仪表形象, 甚至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目前, 临床治疗白癜风的方法有物理疗法、手术疗法、脱色疗法等。本研究观察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白癜风;排除妊娠、哺乳期、青光眼、白内障和肝肾疾病以及对紫外线或他克莫司软膏过敏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 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17例, 女性13例, 年龄19~62岁, 平均年龄33.7岁;病程5个月~6年, 平均病程为2.1年;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 女性14例, 年龄18~61岁, 平均年龄34.3岁;病程5个月~6年, 平均病程为2.3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获得伦理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规格为0.1%的他克莫司软膏 (生产厂家:Astellas Pharma Manufacturing, Inc, 国药准字J20060031) , 外用治疗, 2次/d, 并保证软膏完全覆盖患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 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系统主要采用美国Theralight公司生产的DualightTMUV 120-2, 其中系统UVB光峰值为302 nm和312 nm, 能量密度范围为35~250 m W/cm2。采用304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患处, 2次/周。治疗前需要先测定最小红斑量, 然后采用2倍的最小红斑量开始照射治疗, 照射剂量不变或增加10%。治疗疗程为6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治疗效果:患者白斑全部消失, 皮色恢复正常为痊愈;白斑面积缩小或者部分消退, 皮色恢复正常面积在≥50%为显效;白斑面积缩小或者部分消退, 皮色恢复正常在<50%为好转;白斑面积没有变化甚至范围扩大为无效。治疗的有效率= (痊愈+显效) /总数×100%。另外, 观察两组患者皮损复色时间以及治疗中出现皮肤干燥、红斑以及瘙痒、水疱等不良反应情况, 其中皮损复色主要以色素岛的出现或者色素脱失区的收缩作为诊断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分析

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3,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皮损复色时间对比分析

观察组40例患者平均皮损复色时间为 (1.45±0.76) 月, 而对照组40例患者平均皮损复色时间为 (1.86±0.84) 月,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4.21, P<0.05)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对照组患者有4例 (10.0%) 出现红斑、瘙痒、水疱现象, 观察组患者中有5例 (12.5%) 出现红斑、瘙痒、水疱等现象,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进行对症处理后, 上述症状均自行消退, 不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白癜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 其临床表现多以皮肤黏膜出现白斑为主, 发病部位主要涉及颜面部、颈部、躯干、手、足等部位。目前, 多认为此种疾病与黑素细胞自身破坏、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患者的自身免疫有关, 但是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另外, 还有研究认为, 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的死亡可能与环境有关, 也可能与自身产生的化学物质的细胞毒性作用有关, 认为白斑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皮肤黑色素的合成障碍[2]。目前临床上很多治疗方法是基于免疫抑制作用的原理, 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中医中药等, 其中他克莫司软膏作为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免疫调节剂, 成为临床治疗白癜风常用的药物之一[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对钙调磷酸酶酶活性以及T细胞活化和多种细胞因子的抑制而达到增强患者体内黑素细胞迁移以及脱色治疗的目的。但是有关研究表明, 如果只通过他克莫司软膏外涂治疗白癜风, 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尤其是对于一些病情较严重, 皮损面积较大的患者, 治疗效果较差[4]。

近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物理治疗方法的兴起, 很多学者提出采用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方法。中波高能紫外线属于一种新型的紫外线, 不仅具有高能量、定位准确等特点, 而且还能够减少照射剂量, 从而有效保证正常皮肤。因为, 此系统可以发射具有一定面积的高密度紫外光束, 直接作用于皮损组织, 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紫外线能量的利用率。另外, 在使用此系统进行治疗时, 每次治疗前都需测定输出功率值, 并根据测定的值选取最佳的照射剂量, 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达到治疗的效果, 同时对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中波紫外线刺激黑素细胞的移行和增殖, 激活酪氨酸酶, 从而使患者体内黑素合成增加, 中波紫外线还能够有效抑制T细胞的细胞免疫。国外学者认为, 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后, 白癜风患者所产生的褐黑素量和真黑素量明显增多, 且红斑消退后的延迟性晒黑现象也比较显著, 同时, 还认为临床采用的304 nm高能中波紫外线强度比常规窄谱中波紫外线高3.5~10倍。国内研究表明, 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 效果明显优于采用狭窄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的对照组, 同时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不良反应小, 顺应性好[5]。

本研究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 可以得知,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80.0%明显提高, 观察组患者平均皮损复色时间明显缩短。结果表明, 采用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和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治疗白癜风, 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同时对减少不良反应, 缩短皮损复色时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 对白癜风患者实施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 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低, 安全性和可行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霍培文, 陈建华, 廖家.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白癜风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13, (10) :1079-1081.

[2]Pravit Asawanonda, Marisa Charoenlap, Wiwat Korkij.Treatment of localized vitiligo with targeted broadband UVB phototherapy:a pilot study[J].Photoimmunology and Photomedicine, 2006, 22 (3) :133-136.

[3]Meltem Sukan, Fulya Maner.The problems in sexual functions of vitiligo and chronic urticaria patients[J].Journal of Sex&Marital Therapy, 2007, 33 (1) :124-125.

[4]李敬果, 翟晓翔, 张翠侠, 等.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评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 30 (1) :34-36.

[5]董达科, 杨莉佳, 陶诗沁, 等.中波高能紫外线与308 nm 474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短期疗效比较[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 47 (1) :59-61.

高能中波紫外线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白癜风患儿140例, 根据1∶1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 男40例, 女30例, 年龄4~11岁, 平均 (7.0±1.7) 岁, 平均病程 (12.55±3.80) 个月。试验组70例, 男44例, 女26例, 年龄4~12岁, 平均 (7.7±1.6) 岁, 平均病程 (12.60±3.57) 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纳入研究患儿被确诊为白癜风, 出现过色素带, 在伍德灯下白癜风白斑显示为纯白色的荧光, 和周围正常的皮肤有一个明显的对比, 界限很清楚, 形态不规则, 大小也不一样, 并且近一个月内患儿未接受与该疾病相关的内服外用药物, 排除存在严重内科疾病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仪, UVB光波峰值为302 nm、312 nm, 光斑治疗面积为1.9 cm×1.9 cm, 能量密度为35~250 m W/cm2, 治疗前, 需要先测定患者的最小红斑量 (MED) , 治疗初始量为1~2倍的MED, 依据患儿的皮损反应, 调整照射剂量 (每次调整剂量应少于10%) , 一周1~2次。试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0.03%他克莫司软膏;软膏涂抹在患处, 2次/d, 具体用药量可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进行调整。在治疗前后通过拍照方式记录白斑面积, 并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根据疗效判定标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2]:痊愈, 白斑彻底消退, 恢复正常肤色;显著改善, 部分白斑消退或白斑面积明显缩小, 肤色正常;改善, 部分白斑消退或缩小;无效, 白斑未消退, 或面积明显增加。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著改善例数+改善例数) /总例数×100%。并记录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如是否出现肠胃功能紊乱, 是否出现低烧的情况, 最主要的还是用药的浓度是否对皮肤造成损害, 如出现瘙痒、水泡、疼痛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痊愈34例, 显著改善20例, 改善8例, 无效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痊愈14例, 显著改善8例, 改善14例, 无效3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51.4%。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试验组发生水泡2例, 痛性红斑1例, 干燥1例, 皮肤瘙痒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发生水泡1例, 痛性红斑1例, 干燥1例, 皮肤瘙痒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儿童白癜风与成年人不同, 临床治疗儿童白癜风时将其看作独特类型。儿童白癜风多发于患儿身体裸露部位, 会导致患儿出现焦虑、敏感、害羞等心理情绪, 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再加上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一些治疗后会产生明显不良反应的方法并不适用于临床。中波高能紫外线被广泛用于白癜风的治疗中, 具有操作灵活、能量大、定位准确的优势。他克莫司软膏为中到重度特异性皮炎患者短期或间歇性长期治疗的药物。0.03%他克莫司软膏为一种临床外用免疫调节药, 可有效抑制T淋巴细胞, 还能促黑色素细胞增殖分化。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 对应处理后可改善。表明高能紫外线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 高能紫外线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综合治疗儿童白癜风, 疗效显著, 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蒋跃根, 曾学思, 程险峰, 等.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在儿童白癜风疾病中的价值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 (6) :743-745.

高能中波紫外线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51例神经性皮炎患者为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我科就诊患者, 男23例, 女27例, 年龄18~50岁, 平均年龄38.2岁, 病程1月~10年, 平均3.7年。其中32例患者伴有经常性头晕、失眠、焦虑等神经衰弱症状。所有患者无严重心、肺、肝、肾及眼部疾病。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局部外用过糖皮质激素, 其中7例患者表示拒绝继续应用激素治疗, 34例患者希望尽量避免应用激素。

1.2 治疗和方法

采用UV100L (F85/100W-01) 紫外线治疗仪 (德国Waldmann公司, 辐射强度8.52m W/cm2, 波长313nm, 最大照射剂量2.5J/cm2) 进行局部照射, 初始计量为NB-UVB最小红斑剂量的50%, 即0.3~0.5J/cm2。以后每次增加0.1 J/cm2, 每周治疗2~3次, 连续治疗4~8次。待皮疹改善后维持治疗剂量, 治疗频率递减为每周2次, 每周1次, 治疗4~6次。

1.3 疗效评价

根据神经性皮炎皮疹及瘙痒症状评价疗效。痊愈为皮疹完全消退, 瘙痒消失;显效为皮疹大部分消退, 瘙痒减轻或皮疹部分消退, 瘙痒消失;无效为皮疹无明显消退, 瘙痒无明显缓解。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时, 治愈12例, 占23.5%;有效37例, 占72.6%, 无效2例, 占3.9%。总有效率96.1%。平均有效剂量0.83J/cm2, 平均治疗次数10.27次。

2.2 不良反应

治愈及有效患者中3例治疗中期出现轻度红斑反应, 表现为照射部位皮肤轻度水肿、灼热, 予维持前一次治疗剂量不变继续治疗2~3次后, 红斑反应自行消退。无效患者中1例患者治疗3次后出现瘙痒加重, 终止治疗。

2.3 随访

治疗结束6~8周后随访, 12例治愈患者中1例复发, 根据患者要求继续行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后症状再次缓解。有效患者中18例患者未继续其他治疗的情况下皮疹进一步缓解, 其中7例瘙痒完全消失;6例患者复发, 1例患者口服中药 (具体成分不详) , 5例患者再次使用糖皮质激素外涂治疗, 症状均有所改善。无效2例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外涂后缓解。

3 讨论

目前, 对引起神经性皮炎的免疫因素尚不明确, 而且部分神经性皮炎的发生与日晒有关, 因此NB-UVB治疗本病的机理尚不明确。但根据窄谱中波紫外线在治疗多种皮肤病 (包括光敏性皮肤病) 中表现的生物学特点均为诱导T细胞凋亡和抑制朗格汉斯细胞, 因此考虑本病的治疗具有相同的机理。

神经性皮炎临床发病率较高, 内分泌紊乱、胃肠功能障碍、感染病灶、过度疲劳、神经紧张及搔抓、日晒、饮酒、机械物理性刺激等均可促发本病, 使病情加重。其典型的皮肤苔藓样变, 好发部位, 阵发性剧痒, 临床不难诊断。目前针对本病多以糖皮质激素外涂治疗, 虽然疗效确切, 但长期应用可诱发多种副作用以及产生耐药性, 许多常年本病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有明显抵触情绪, 严重影响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NB-UVB对神经性皮炎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 为本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的治疗手段。另外,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NB-UVB对本病的预防也有一定作用, 目前临床效果尚待观察中。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 通过临床证明,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神经性皮炎安全、有效, 可作为局部应用激素的替代疗法。

高能中波紫外线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病人60例, 病人均在躯干及四肢近侧端见椭圆形淡红色或黄褐色斑片, 上覆糠秕样鳞屑;男27例, 女33例;年龄16岁~42岁;病程3 d至8周。所有病人均排除妊娠、红斑狼疮、着色性干皮病及其他光感性皮肤病, 并排除活动性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肝肾功能衰竭、白内障、黑色素瘤等皮肤肿瘤病史等。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两组病人年龄、病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外用炉甘石洗剂, 不用与治疗本病有关的其他中西药。对照组不进行紫外线治疗。治疗组采用德国Waldman公司生产的UV7001窄谱中波紫外线 (NB-UVB) 全身光疗仪, 波长范围310 nm~315 nm, 峰值311 nm。一般初始剂量为0.3 J/cm2~0.5 J/cm2。照射时保护眼睛和生殖器部位, 面部无皮损的可戴头罩, 每周照射2次, 每次递增15%~40%。3周为1个疗程。均于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

1.2.2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皮损减少95%以上, 瘙痒消失;显效:皮损减少60%以上, 瘙痒明显减轻;好转:皮损消退20%~60%, 瘙痒减轻;无效:皮损减少不足20%, 瘙痒无改善[2]。有效率= (痊愈+显效) /总例数×100%。

1.2.3 统计学方法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病人在接受光疗照射治疗前, 面对庞大的光疗机一般都会产生恐惧心理, 同时也会对治疗方法产生怀疑。护理人员应主动与病人沟通, 给病人讲解紫外线光疗机的相关知识, 详细介绍治疗方法、作用效果, 介绍成功病例, 以解除其思想顾虑。操作时帮助病人摆好照射治疗时的姿势和位置, 动作要轻柔、态度要和蔼, 以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 使病人主动积极配合完成治疗。

3.2 光疗的护理

进行光疗前先询问病人对紫外线有无过敏史, 并给病人介绍治疗的目的、方法、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保持室温23 ℃~25 ℃, 观察上次照射后皮损的反应和疗效, 准确调整剂量并做好记录。照射时应给病人戴上专用的紫外线防护眼镜, 头面部无皮损者予戴头罩, 站立于治疗仪器舱的中间红线交叉处, 两腿稍分开, 距灯管21 cm, 嘱病人治疗时闭上双眼, 以防灼伤眼睛。门诊病人治疗完后便离开了医院, 治疗后的观察及护理均在家中进行, 所以紫外线光疗后应指导病人自我观察和护理, 告知光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如红斑、脱屑、灼热、水疱等。嘱病人治疗后24 h外出应避免阳光直晒, 穿长袖衣裤或撑遮阳伞遮挡阳光。若治疗后有皮肤干燥、瘙痒予维生素E霜外擦。

3.3 生活护理

嘱病人治疗期间忌辛辣食物, 多食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 不宜食用酸橙、无花果、香菜、野菜、芮笋等光敏作用的水果和蔬菜。穿柔软的全棉内衣, 少用香皂, 禁用热水烫洗, 免搔抓。规律生活起居, 适当增加体育运动, 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4 讨论

玫瑰糠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 虽有自限性, 但自然病程长。近年来, 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取得了一些成果, 其作用机制一般认为紫外线 (尤其是窄谱中波紫外线) 具有杀灭病毒和抗感染的作用, 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应激能力。紫外线光疗可以清除皮损内的异常免疫细胞, 诱导真皮中的T淋巴细胞凋亡, 并使朗格汉斯细胞的抗原递呈功能受到抑制, 引起多种免疫抑制反应, 促进病因细胞的凋亡, 从而减轻皮肤变态反应, 促进皮疹消退[3]。另外, 中波紫外线波长峰值为311 nm左右, 避开了脱氧核糖核酸 (DNA) 的吸收峰值 (265 nm) , 不易引起DNA突变[4]。玫瑰糠疹的主要病程改变在表皮和真皮浅层, 中波紫外线 (310 nm~315 nm) 辐射到人体皮肤, 大部分被表皮吸收, 仅小部分可达真皮乳头层, 其穿透深度与玫瑰糠疹的病变部位也相吻合。本次研究发现, 治疗3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 与王长亮等[5]报道的97.9%相近, 说明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见效快、疗效好。本研究在紫外线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系统性的护理措施, 使病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精神负担, 消除了恐惧、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 促进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 同时能让病人积极地配合治疗, 从而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说明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配合恰当的护理措施治疗玫瑰糠疹效果显著, 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安全可靠。

摘要:[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 (NB-UVB) 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0例玫瑰糠疹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 两组均外用炉甘石洗剂, 不用与治疗本病有关的其他中西药。治疗组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 每周照射2次, 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进行紫外线治疗。两组在治疗期间均实施系统化的护理, 在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配合得当的护理措施治疗玫瑰糠疹效果显著, 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玫瑰糠疹,中波紫外线,护理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46.

[2]印海鹏, 孙蔚斌, 鄂馨梅.窄谱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 16 (1) :49-50.

[3]鄂馨梅, 孙蔚斌, 印海鹏.双草汤联合NB-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 17 (3) :224-225.

[4]王雷, 李春英, 高天文.窄谱中波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3 (5) :282-283.

高能中波紫外线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购于百奥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姜黄素(Sigma公司);完全培养基由细胞培养基(DMEM)(Gibco公司)、10%小牛血清(四季青公司)、100 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组成;四甲基偶氮唑蓝(Sigma公司),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噻唑蓝(MTT),二甲基亚砜(DMSO,天津市天河化学试剂公司),caspase-3及caspase-9检测试剂盒(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Annexin V-FITC试剂盒(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UVB紫外照射仪(北京大学光电仪器厂),超净台、孵育箱(美国Sheldon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上海长方厂),DG-3022A型ELISA检测仪(南京华东电子管厂),流式细胞计数仪(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

1.2 方法

1.2.1 药物配制

用少量无水乙醇溶解姜黄素粉(Sigma公司),配制成5×103μmol/L浓度的溶液,于-20℃保存。使用时,用培养液稀释,使最终的无水乙醇浓度<0.1%。

1.2.2 HaCaT细胞的传代培养及种板

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用完全DMEM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置于37.0℃、5%CO2孵育箱中培养,定时更新培养液。估计细胞单层铺满容器底时,PBS洗涤1次,先后加入0.02%EDTA溶液1 mL,0.25%胰蛋白酶溶液1 mL。将培养液放入孵育箱内消化5 min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时,可观察到细胞体外形变圆。当观察到大部分细胞变圆时,加入培养液,终止消化过程。用吸管沿容器壁吹,使贴壁细胞尽可能多地脱离容器壁。置于离心机中,1 000 r/min离心5 min,吸弃上清,再用PBS洗涤1次。加入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吸管吹打均匀后,转入培养瓶中继续培养。将培养后的细胞配成单细胞悬液,使用细胞计数板计数后,用培养液将其单细胞悬液稀释10万倍后,接种于培养板,于孵育箱内培养至80%融合度,留存,用于试验。1.2.3药物处理及UVB照射细胞向以上培养板中分别加入浓度0、1.25、2.50、5.00、10.00μmol/L的姜黄素,不同浓度分别设定8个复孔。对培养板中的细胞预处理60 min后,吸弃培养液,并加入少量PBS,后以剂量30 mJ/cm2 UVB照射细胞,更换完全培养液后,继续培养24 h或18 h后,进行以下实验。

1.2.4 检测细胞内的caspase-3及caspase-9活性

细胞继续培养18 h后,吸取部分培养液,使用胰酶消化贴壁细胞,转至新的培养液中。低速4℃离心5 min,去上清。PBS洗涤后,加入裂解液(每200万个细胞加入100μL裂解液),轻摇匀使其重悬浮,置冰浴反应15 min。之后放入离心机,4℃16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至离心管,按说明书加入试剂后混匀,培养约2 h,自培养1 h起开始逐渐缩短时间间隔,观察颜色变化,有明显变化时开始测定样品吸光度。所得数据与空白对照品数据的差,即为样品中的caspase-3和caspase-9催化底物对应产生的吸光度。

1.2.5 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

继续培养24 h后,加入MTT 10μL,培养4 h。吸弃培养液,逐孔加入DMSO 100μL,震荡10 min使其充分反应,测定吸光度(λ=490 nm),实验3次。

1.2.6 观察HaCaT细胞的凋亡情况

细胞继续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用PBS(预冷)洗涤2次后,用250μL缓冲液使其重悬浮,调节浓度至1×106个/mL。取悬液100μL于5 mL流式管中,加入Annexin V-FITC 5μL和浓度20μg/mL碘化丙啶溶液10μL,混匀,孵育15 min(室温,避光)。之后,在反应管中加入PBS 400μL,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文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各组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有相关趋势的变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姜黄素对UVB照射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HaCaT细胞经强度30 mJ/cm2 UVB的照射后,其OD值明显低于正常组(未照射)细胞(P<0.05),说明UVB明显抑制了HaCaT细胞的增殖。对姜黄素预处理过的HaCaT细胞进行UVB照射,测得的OD值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还发现,OD值的降低与姜黄素呈浓度依赖性。因此,姜黄素对UVB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抑制显示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各组细胞的OD值见表1。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UVB组比较,#P<0.05

2.2 姜黄素对UVB照射HaCaT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

正常组HaCaT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形态一致,边界清楚,排列紧密,但UVB照射组及不同浓度的姜黄素联合UVB照射组,单位面积HaCa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体积变小,间隙增大,贴壁性降低,细胞膜皱缩,细胞核固缩,可见部分细胞裂解成为碎片,并有大量漂浮的细胞,其中2.50、10.00μmol/L作用下的细胞形态学变化最明显。各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见图1。

A.正常组;B.UVB组;C.姜黄素(2.50μmol/L)组+UVB;D.姜黄素(10.00μmol/L)组+UVB

2.3 姜黄素对UVB照射HaCaT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正常HaCaT细胞亦存在凋亡,但其凋亡率最低,为4.6%,UVB照射后,HaCaT细胞的凋亡率显著提高。HaCaT细胞先用姜黄素处理,再照射UVB,细胞凋亡率比单用UVB照射高,说明姜黄素对UVB照射HaCaT细胞凋亡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实验所得细胞凋亡率,见表2。

2.4 姜黄素对UVB照射HaCaT细胞内caspase-3、caspase-9活性的影响

caspase在细胞的凋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姜黄素诱导UVB引起的细胞凋亡的机制,本实验检测了caspase-3及caspase-9的活性,结果发现,紫外线照射后,OD值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两种酶的活性增加。姜黄素预处理后行照射UVB,细胞内caspase-3及caspase-9的OD值比单独照射UVB组明显升高(P<0.05),因此,caspase-3及caspase-9的活性增加更为明显。见表3。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UVB组比较,#P<0.05

3 讨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姜黄素进行了食品和药物相关的大量研究,发现了姜黄素的多种生物活性,用实验探索了许多用途,如抑制多种肿瘤生长等,姜黄素材料来源广,成本低,毒性低,安全性高,在治疗多个系统的疾病中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5,6],姜黄素治疗及预防皮肤肿瘤的作用使其在皮肤科的应用备受关注。皮肤被覆全身体表,长期处于日光线照射下,UVB为其中对皮肤影响最重要的紫外线。姜黄素对处于紫外线照射下皮肤的影响仍无相关报道,因此,本实验选择了表皮细胞系HaCaT细胞,初步研究了姜黄素对UVB照射表皮细胞的影响。而本实验首先发现UVB照射HaCaT细胞后,其增殖受到抑制,可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到细胞的早期凋亡,应用了分光光度法定量地反映出细胞内csa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增加,与以往的报道一致[7]。因此,UVB可通过csapase-9和caspase-3途径诱导并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

相比无光照,姜黄素在光照条件下诱导胃腺癌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更显著,有明显的光化学反应特性,有作为光动力学新型光敏剂的开发价值[8],治疗多种增殖性皮肤病,如银屑病[9,10];也同时能反映出姜黄素具有显著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本实验应用HaCaT细胞研究了姜黄素对UVB照射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用低浓度(1.25μmol/L~10.00μmol/L)姜黄素就可以显著增加UVB对HaCa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倒置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变圆,有大量的漂浮细胞。Annexin V-FITC结合流式细胞仪可以观察到细胞的早期凋亡,细胞的凋亡率由4.6%最大可以上升至38.42%,同此前的报道一致[11],因此,姜黄素处理过的角质形成细胞再经UVB照射时凋亡率明显增加。

caspase-9和caspase3是细胞凋亡与裂解[12]过程中的关键物质,目前,有研究姜黄素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多是采用非光照条件的方法。本实验发现,UVB照射经姜黄素处理的HaCaT细胞会引起其细胞内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的明显增加,反映出姜黄素在光照条件下能诱导细胞凋亡,Balasubramanan等[13]报道检测到了姜黄素通过AP1途径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国外报道,姜黄素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光化学反应同时产生细胞毒作用[14,15]。因此,姜黄素作为光敏剂的前景和明确作用机制尚需要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使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姜黄素对UVB照射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反映出细胞内caspase-3及cas-pase-9活性的改变。结果 UVB照射HaCaT细胞后细胞增殖较未接受UVB照射组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可增加5%以上;对姜黄素做预处理后,UVB照射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aCaT细胞增殖,尤其是当浓度在10.0μmol/L时,细胞凋亡明显,caspase-3及caspase-9的活性也明显增加。结论 姜黄素能增强中波紫外线诱导HaCaT细胞的凋亡,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激活caspase-3及caspase-9而实现的。

高能中波紫外线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的患者为2012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该院皮肤科门诊的玫瑰糠疹患者。患者的入选标准: (1) 符合玫瑰糠疹的诊断标准[2]; (2) 年龄10~40岁, 病程1~2周内且未接受系统治疗的患者; (3)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合并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 (2) 1月内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免疫抑制剂及其他影响疗效药物的患者; (3) 已知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4)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最终获得92例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资料, 其中女43例, 男49例。该研究通过本院医学科学伦理委员会审查, 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92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6例, 治疗组46例。对照组给予消银颗粒 (陕西康惠制药有限公司) 3.5g, 3次/d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紫外线光疗仪 (Waldmann Gmb H, Schwenningen, 德国) 进行照射治疗, 辐射波长370 nm, 辐射强度为8.93m W/cm2, 照射距离10~20 cm, 治疗时保护眼睛及正常皮肤, 男性注意保护生殖器, 频率为隔日1次, 具体治疗剂量及处理方法参照陈鹏英[3]的报道。两组均同时给予炉甘石洗剂外用, 2次/d。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连续治疗2周, 疗程结束后由不参加设计、操作、研究结果分析的2人每周随访1次, 共4次, 观察有无复发。

1.3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参照以下标准[3]:缓解:所有受损皮肤红斑减退或消失, 可遗留脱屑及色素沉着;部分缓解:红斑消退面积占所有皮损面积的50%以上;无效:红斑消退面积不足50%。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 治疗前后的数据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定义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均衡性检验

共获得92例患者的完整资料, 女性43例, 男性49例。治疗组46例, 其中女性22例 (47.8%) ;对照组46例, 女性21例 (45.7%)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肝肾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注:※ALT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第7天, 治疗组患者缓解及部分缓解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第14天, 两组间差异更加显著, 治疗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2。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 治疗组患者无1例发生复发, 对照组中无效的患者采用其它治疗方法继续治疗。

注:※与治疗组相比, 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4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紫外线照射治疗后存在轻度瘙痒, 调整治疗剂量后症状消失, 未影响后续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测等结果均未见明显变化 (χ2=6.35, P>0.05) 。

3 讨论

玫瑰糠疹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丘疹鳞屑性皮肤损害,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 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 有研究显示应用高剂量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治疗玫瑰糠疹[4]。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由血热风盛引起, 病情迁延者则为血虚风燥, 治疗上以疏风清热凉血养血润燥为治则。国内多项研究显示消银颗粒可以有效缓解玫瑰糠疹症状[5], 消银颗粒中含有氨基酸、苦参碱、甲壳素、红花苷等成分, 其具有抗炎、抗过敏、修复皮损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1]。

但单独应用消银颗粒, 患者皮疹缓解率低, 存在治疗无效及病情迁延、遗留色素沉着等缺陷;故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可能会明显提高疗效, 缩短病程。近年来研究证实, 紫外线照射治疗对玫瑰糠疹具有一定疗效, 可明显缩短病程, 加快皮损愈合[1]。其主要机制为紫外线对皮肤免疫系统尤其是细胞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6], 包括诱导T细胞的凋亡, 减少皮肤朗格汉斯细胞及肥大细胞的数量, 下调受损皮肤γ干扰素以及诱导胶原酶及金属蛋白酶的生成[7]。因此部分地区已将紫外线治疗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线治疗, 如皮炎、硬斑病、系统性硬化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3]。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紫外线照射联合消银颗粒治疗后仅7 d近50%的患者达到缓解, 治疗后14 d后90%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 而对照组中的患者缓解率明显低于治疗组。证实联合应用紫外线照射及消银颗粒比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明显缩短了患者疾病病程, 并大幅提高了缓解率。

之前的研究显示, 低剂量的紫外线治疗存在诸多副作用, 如引发皮肤红斑、色素沉着、瘙痒、灼热感以及感染单纯带状疱疹[8]。但我们的研究中, 患者未出上述反应, 仅有一过性的皮肤瘙痒, 并且仅出现在玫瑰糠疹症状较重的3例患者。紫外线穿透力较强, 不易烧伤皮肤, 是包含于中波紫外线范围波谱非常窄的紫外线, 不易引起红斑反应;并且避开了DNA吸收峰值, 不易引起DNA突变, 可降低致癌性[9], 故应用中波窄谱紫外线治疗可能不存在以往研究中出现的毒副作用。总之, 消银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 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有必要开展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明确紫外线照射治疗对于玫瑰糠疹的治疗作用及毒副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消银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价值。方法 92例玫瑰糠疹患者 (整群选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的门诊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消银颗粒治疗 (一次3.5g, 3次/d) , 治疗组同时给予紫外线光疗仪进行照射治疗。两组均同时给予炉甘石洗剂外用。连续治疗2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 治疗组患者缓解率分别为43.5%和91.3%, 明显高于对照组 (10.7%和26.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消银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消银颗粒治疗。

关键词:玫瑰糠疹,窄谱中波紫外线,消银颗粒

参考文献

[1]陈鹏英.消银颗粒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56例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 2012, 34 (5) :285-286.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75-776.

[3]Drago F, Vecchio F, Rebora A.Use of high-dose acyclovir in pityriasisrosea.J Am Acad Dermatol.2006, 54 (1) :82-5.

[4]Ganguly S.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Efficacy of Oral Acyclovir in the Treatment of Pityriasis Rosea.JClin Diagn Res, 2014, 8 (5) :YC01-4.

[5]路明媚.消银片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巨大型玫瑰糠疹25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2, 18 (7) :60.

[6]Lee WJ, Chae SY, Ryu HS, et al.Inflammatory Cytokine Expression and Sebum Production after Exposure of Cultured Human Sebocytes to Ultraviolet A Radiation and Light at Wavelengths of 650 nm and 830 nm.Ann Dermatol.2015, 27 (2) :163-70.

[7]Lee WJ, Park KH, Sohn MY, et al.Ultraviolet B irradiation increases the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cultured sebocytes.J Dermatol, 2013 (40) :993–997.

[8]Cohen DN, Lawson SK, Shaver AC, et al.Contribution of Beta-HPV Infection and UV-Damage to Rapid-onset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during BRAF-inhibition Therapy.Clin Cancer Res, 2015 Feb 27.pii:clincanres, 2667.2014.

高能中波紫外线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 年12 月~ 2014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癜风患者90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白癜风的相关诊断,且排除紫外线过敏以及心肝功能障碍等其他患者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其中对照组男23 例,女22 例;年龄为21 ~ 55 岁,平均年龄(32.15±7.67) 岁;病程7个月~15年,平均病程(5.12±2.39)年;疾病类型:散在型35 例,局限型7 例,泛发型3 例。观察组男24 例,女21 例;年龄为22 岁~ 57 岁,平均年龄(33.46±7.59)岁;病程9 个月~ 16 年,平均病程(5.61±2.53) 年;疾病类型:散在型33 例,局限型8 例,泛发型4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病程和疾病类型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服用中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方法:紫草45g,白蒺藜、茯苓、何首乌、女贞子和墨旱莲各30g,荆芥、浮萍、香附、桃仁、苍术和红花各15g,桂枝10g,由我院统一制成药剂,患者每天饭后口服,1 次200m L,早晚各1 次,连续服用3 个月。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每天口服中药,用法和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在服用中药的同时,进行NB-UVB光疗: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仪(生产厂家:上海希格玛公司,型号:SS-01B-2)进行照射治疗,照射时光疗仪光源距离皮肤表面10 ~ 20cm,初始照射剂量为0.4J/cm2,如照射位置没有出现红斑,则以每次增加0.1cm J/cm2的照射剂量进行照射,最大照射剂量不能超过2.5J/cm2。注意在照射过程中如果患者有轻度瘙痒、红斑和水疱等症状发生时则不要增加剂量,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增加,如果不良反应症状较严重如疼痛性红斑或水疱应停止照射1 次。2 天照射1 次,1 个月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3 个疗程。3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白癜风的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根据治疗后患者白斑消退情况以及肤色恢复正常的皮肤面积占原皮损面积的百分比分为4 个等级,具体如下:

治愈:白斑完全消退,肤色恢复正常的皮肤面积达100.00%;

显效:白斑部分消退或者缩小,肤色恢复正常的皮肤面积达到或超过50.00%;

有效:白斑部分消退或者缩小,肤色恢复正常的皮肤面积在10.00% ~ 49.00% 之间;

无效:白斑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出现色素再生,肤色恢复正常的皮肤面积在10.00% 以下;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均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并用 χ2检验,P < 0.05 表示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经过3 个月的治疗,两组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两者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2.2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不良症状采取处理措施后均能好转和恢复,并未影响治疗。对照组出现2例腹痛、2例腹泻,不良反映发生率为8.89%;观察组出现2例皮肤瘙痒,1例疼痛性红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x2=0.15),没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白癜风是在临床上常见的后天性、局限性以及泛发性的皮肤色素脱失疾病,其中又以散在型白癜风最为常见。目前临床上治疗白癜风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可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脱色疗法以及物理疗法等,可根据患者皮损面积等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白癜风在中医学上称“白斑”、“白驳风”、“白癜”等,认为皮肤色素脱失主要是气血不足、肝肾脏功能不足及外湿内热等原因引起的[2]。近年来在临床上采用中医药治疗白癜风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中医治疗过程比较长且见效较慢,治疗效果不明显。窄谱中波紫外线波普较窄,有效紫外线作用较强,对于治疗白癜风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操作方便,结合中药还可以缩短治疗的时间,避免了长时间使用光疗仪引起的不良症状[3,4,5]。

本研究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不同方案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探讨分析联合使用中药和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研究发现,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观察组为6.67%,两者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上一篇:小组合作法下一篇:语文知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