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

2024-09-19

语文知识(共12篇)

语文知识 篇1

说到语文知识,经历过上世纪语文教学大纲时代的老师,记忆犹新。那时候,“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是咱们语文老师的口头禅。语文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或许是过于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那时候语文中考和高考的命题中,语文知识所占的比例和比重都相当的大;语文知识教学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这种重“知”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世纪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其诸多不足之处也日益明显。语文的“人文性”呼声日渐高涨,于是在2001年世纪之交,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先是2001年的课标中说了一句话,“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接着便是语文中高考有关语文知识分值的骤然下降,再接着“不刻意追求”就变成了“不追求”,最终语文课堂,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展示课、观摩课、优质课,语文知识教学就微乎其微,甚至荡然无存。语文知识教学远离语文家园一去便是十年,所带来的损失不可低估。诚然,在语文课堂上,语文知识教学是无需过多纠缠,但完全让它缺席,这无疑是有失偏颇的。“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句话,在201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已悄然剔除。语文知识的地位重新获得了认同。上语文课要不要教语文知识已不再是个问题,问题就看如何教学,如何化整为零,如何化繁为简,如何更有效高效地体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语文最根本的属性。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文讲授语文写作知识,如何运用语文文体知识,谈点自己的做法。

下面是笔者执教《我的老师》一文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默读全文后,概括了文章所选取的七件事,明确了“师生互爱”的主题。( 板书:围绕中心选材 )

师:作者所选的这七件事有详有略,产生文章结构疏密之美。(板书:依据中心剪裁)

师:记叙性文章常常有一条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之脉络。作者通过线索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本文除叙事外,还有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其中,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打造一条线索)

生(1):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生(2):文章以“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开头,引出对蔡老师的回忆,接着列举有关蔡老师的七件事,不仅写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更表达了作者对蔡老师的依恋:“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依恋!”

生(3)(举手打断):老师,这位同学在偷看“教参”!

(学生们议论纷纷)

师:安静,请安静,这位同学能主动找资料,这种“自主”的学习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请这位同学继续。

生(2):最后,文章以“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直接抒发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与开头相呼应。浓厚的感情贯穿全文,使文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师:从老师平时写作的经验来看,写文章常常要写好一个“重点”。本文中的“蔡老师写信慰勉”,“我梦中寻找蔡老师”,这两处就是文章的“重点”。这样安排,既能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又表现了师生感情的步步深入,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线思想。同学们要好好用心体会。(板书:写好一个重点)

师:茅盾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高尔基也曾说,“对初学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所创造”。请同学们课后模仿《我的老师》一文,运用这堂课中所学的语文写作知识,写一篇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题目自拟。

除记叙文以外,课文中的说明文、议论文和小说等都各具其语文知识。说明文有“特征”、“方法”和“顺序”。议论文有论点、论据和论证。小说有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这些语文文体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先了解这些必要的语文知识,再运用这些知识阅读文章,最后用阅读所得的经验去仿作。笔者认为,上语文课如果没有这些“文体”知识的体现,很容易“走样变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语文的根本性质就为严重损伤。事实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文体”知识,常常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的“主问题”而切入。这对那些不看“教参”,不看“课件”,不看“教案”就无法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年轻老师来说,不失为很实用的一招。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笔者就作如下的确定:重点,了解和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即说明对象的“特征”,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所安排的说明“顺序”。难点,“方法”和“顺序”是如何进行对“特征”的解说。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好了,教学的种种行为手段就自然落到了实处,语文课也就有了语文的“味道和样子”。

行文将至尾处,不免感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怪象”,老师都怕“讲”,好像一开口就成了传统的“满堂灌”,没了课改的味道,这实在是肤浅、庸俗、可悲。康德有句铭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他思索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中所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我们语文老师的头顶也有灿烂的“星空”,那就是“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语文老师的心灵也有崇高的“语文法则”,那就是“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一个真正爱语文的语文老师,一个真正学高为师的语文老师,一个真正有语文思想的语文老师,你是绝不怕在课堂上“讲”的。上语文课,请讲点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 篇2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2)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 见:了解。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 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 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点拨:重点理解当涂掌事等词语。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点拨:重点理解大有所益等词语。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点拨:重点理解才略复等词语。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点拨:重点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 词语解释:P106 注释4、5、9;P107 注释1-6、9、12、13、15

◇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160 二至四

◇ 句子翻译:P107 课后练习二

◇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

1. 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语文有效教学期待有效的语文知识 篇3

常常看到这样的命题:思维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好习惯比知识更重要……这样的命题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似是而非的一面。有脱离知识(概念)的思维吗?知识妨碍了好习惯的养成吗?无论是思维,还是习惯,与知识似乎都不构成对立性,更不构成可比性。知识是供人使用的。一方面,知识会束缚乃至窒息人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崭新世界或崭新的生活方式的最大胆的想象,仍然是由概念指导的,仍然遵循着代代相传的、精织于思维发展中的逻辑历史”(马尔库塞《审美之维》三联书店1989年版,111页)。这是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悖论。自从淡化知识的劲风不是很负责任地猛刮一阵之后,语文教学到底需要哪些知识,从课程标准的制定者,到教材的编制者,似乎都很不了然,更不要说广大语文教师了。

其实,知识向来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他肯定不是指人类社会所积累的全部知识。知识至少可以分为这样三类:一类是有用的知识,一类是无用的知识,还有一类是有害的知识。曹文轩先生指出:“知识史,实际上是好知识与坏知识对抗、甚至是恶斗的历史。”(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99页)人类数千年的历史,已经积累了无数的知识。但是,或许是由于错误的实践,或许是由于认识的偏颇,或许是由于人性的卑劣,人类建立的知识系统从来就不是完全纯洁有益的。食用菌与毒菌竞相生长,毒菌的色彩反而斑斓悦目。有用的知识与有害的知识搅和在一起,始终在干扰我们的视听,影响着我们对正确思想、正确方式和方法的选择。无论是个人还是人类社会,有害知识的侵害怎么估算都不过分。大到希特勒的侵略战争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小到危害个人身心的减肥与美容,有害的知识指导了错误的实践。如果一个人接受了无用知识的教育,那他就会成为一个无用的人,多余的人,如果一个人接受了有害知识的教育,那他自然就会成为有害的人。

不过,无用的知识与有害的知识,并不能成为打倒知识的理由。是知识带来了现代文明,这是无须论证的客观事实。现代社会已经或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说法,更说明知识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理清各种知识的性质,尽可能降低有害知识的副作用,减少无用知识对人们的困扰,才是积极的态度。当然,这又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困难的事情。惟其困难,才需要有识之士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智慧。

二、 语文知识:界定与论证的双重缺席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文史不分,偏于读经,很少有本体论意义上的语文知识。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语文教学努力追求科学性,语文知识越来越丰富。有人曾列出过150多门与语文教育“相关”的学科。阎立钦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引论》将“语文教育学”的基础理论综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文专业理论”、“系统科学”五大系列。于亚中、于浦江主编的《中学语文教育学》将与语文教育相关的“语文学”,视作包括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文章学、文学的“语文知识”和包含听知学、演讲学、阅读学、写作学的“语文能力”以及“语文教育训练”三大层级。李海林在构建“言语教学论”时,圈入的地盘也有“语用学”、“言语交际学”、“心理语言学”、“篇章语言学”、“风格学”、“修辞学”、“语境学”、“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听知学”、“演讲学”、“阅读学”、“写作学”等十三门之多。(参见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44、245页)令人感到非常荒诞的是,语文知识如此丰富,可是广大语文教师却感到没有多少知识可教,到底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问题出在语文课程的自付阙如上。郝永德在其《课程研制方法论》一书中指出:“从形式上看,课程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课程研制的核心内容也就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选择与组织,因而,知识是课程的最直接的一级制约因素,而其他因素诸如社会或学生是通过赋予知识以某种价值取向及方法的方式来影响、制约课程的,是以知识为中介的二级制约因素,抛脱了知识,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转引自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50页)我们虽然圈进了与语文教育相关的大量学科知识,但真正“拿”过来,被公认为是语文知识的似乎并不多。新大纲之前的语文教材,囿于工具论的局限,拿来的主要是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形式)知识、文章学知识、文学知识和古汉语知识,试图凭借这些知识,养成学生的语文能力。不管怎么说,这是在努力构建语文课程。“淡化”之前,首先撤掉了逻辑知识;“淡化”之后,语法知识事实上退出了语文课程。现在的语文实验教材,据说是根据新课标理念编写的,即使是根据选文安插的一点支离破碎的知识也极其有限,具体课文的教学内容,主要靠教师冥思苦想出来,或者向学生问卷调查得出来。总之,语文教学的随意性,较之大纲时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语文课程何在,教材编撰者也只能含糊其辞。

课程标准仅仅是目标而已,为达成目标可以也应该设计相关的课程,教材应该根据具体的课程编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表表示:

这里,课程对课标负责,教材对课程负责,课程是关键,课程设计的前提又是对知识的选择与组织。所谓被圈入的150多门相关学科,或者五大系列之类,都是一种粗略的估计,从来没有哪位专家、哪个部门、哪个组织,做过认真的筛选,严格的界定,仔细的论证。三个维度天天讲,知识与方法始终渺无踪影,有的是耳熟能详的所谓新理念。殊不知新理念也需要具体的传播路径,能力的培养须凭借有效的知识。譬如批判性阅读,在我们这里只有这么一个理念,而欧美学者则认为存在一些专门的技巧。他们提出,发展下列技能,将有助于人们依据逻辑推理来评估书面材料:1.区别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2.找出错误的比喻,这种错误是由比较项目之间缺乏可比较性造成的;3.找出因没有考虑各种可能性而导致的错误的两分法;4.找出没有充分证据的结论;5.判断前提的准确性,如确定是否应作出结论;6.识别自相矛盾的地方;7.识别不相干的问题;8.识别过分强调事物的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做法。(《心理学百科全书》第一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350、351页)毫无疑问,语文教学有这些方法(知识)的指导,比笼统的鼓励学生批判要有效得多。

三、淡化:合理性与荒谬性

上文说过,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很少有本体论意义上的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是一条暗胡同,走得通与否,看个人的悟性。20世纪语文教学从古代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式的教育中独立出来,一批有志于语文课程建设的专家学者,走向追求知识化的征途,从而有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一所谓八字宪法。毫无疑问,相对于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语文教育,八字宪法是语文教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意义不容低估。可以说,这一套语文知识体系,是20世纪语文教学研究的最大贡献。

当然,探求的路总是崎岖曲折的。当我们陶醉于语文知识体系,以为语文教学规律已经完全为我们掌控之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被知识的锁链捆住了手脚。最极端的例子,便是几位专家强强联手,将人教社中学语文教材的全部选文,悉数纳为语法、逻辑、修辞的例证,忘记了语文课程本质上不是一门以系统地掌握某一门或某几门知识为目的的课程,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修、逻、文知识的掌握,并不能自动转化为语言能力,而用鲜活的课文演绎干巴巴的语文知识的教学,也使得语文原有的魅力消失殆尽。上个世纪80年代对逻辑知识教学的放逐以及淡化语法教学的讨论,确实有其合理的因素,也开始触及语文教学的症疾所在。至90年代,知识化成为众矢之的,知识中心说受到全面批判,也是以数十年来语文教学追求知识化、科学化所面临的困境为依据的。

但淡化知识教学并没有也不可能将语文教学引出困境。淡化论者显然不愿意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即语文课程虽然在本质上不是一门知识课程,但离开了语文知识的支撑,语文课程难以建立。语文教学面临困境,到底是现有的语文知识无助于教学甚至危害教学,还是无论什么语文知识对语文教学均有害无益?如果是前者,破坏当然痛快淋漓,大快人心,如果是后者,破坏就得小心翼翼,同时应千方百计地寻找适宜于教学的语文知识。譬如说,如果陈述性的知识大多无助或有害于教学,那么,程序性的知识呢?策略性的知识呢?在知识这一概念的内涵已经给出全新的解释,外延已经大幅拓展的今天,笼而统之提淡化,既无助于教学理论的建设,也会使广大语文教师不知所措。

四、构建:调查、选择、借鉴、整合、多元化

对于“淡化”的批判,是近两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就如何构建一个符合教学需要的知识系统以及语文知识应该怎么教的问题,专家学者多有真知灼见。作为从事高中语文教学20多年的普通教师,我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人们并不满足于暗胡同式的“语感”教学,对语文教学科学性的探究至为执拗;忧的是,支撑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何时能够面世,哪怕是几块毛坯。具体的工作要有具体的机构与人员来做,这就需要有专门机构牵头,最好能成立几所语文知识研究所,由他们勘查、论证、设计、构建语文知识这座大厦或者小楼。

问卷调查是最基础性的工作。哪些知识是可有可无的,哪些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哪些知识是有害的,哪些知识是有益的;哪些知识对于在校学习是行之有效的,哪些知识是让人终生受用的,等等,应物化为具体的选题。问卷可以针对不同层面,如学生层面(学生又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教师层面(教师同样可以分出几个层面),专业层面、非专业层面,作家、学者、文案工作者等应列为问卷的重点。问卷所获得的数据,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与此同时,对知识的选择应该列入议事日程。首先,应对迄今为止的全部陈述性知识进行筛选,筛选出对语文教学既必需又有效的知识。其次,以现有的科研成果为基础,筛选并研究语文教学所必需的程序性知识。再次,借鉴世界各国优秀语文教材的先进经验,吸收其可为我所用的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整合成以应用为主的知识系统,并把相关知识分解到各个年级。只有这样,语文教材的编制,才会有课程依据。

当然,对知识的筛选与组织,不可能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或者囿于经验,或者出于偏见,或者偏执于各自的学术理念,不一致是很正常的,也是有益的。如果全国能够形成多个自成体系的语文知识系列,就可望推出几套乃至几十套自成体系的语文教材,这样,现有教材血缘相同、一胞多胎的格局才可望被打破,多元化的局面才会真正出现。自然,“淡化”也是多元中的一元。

我不知道这样的局面何时能够出现,预测也非常困难。有些能耐的人,很少愿意做基础性的工作。在当前情形下,广大语文同仁不妨接受王荣生博士的建议,“用自己的一堂课、一个教案、一次作业的批改、一回活动、一点体会等等来加入‘语文知识的讨论”,发出自己的声音,作出自己的贡献。

————————

注释:

①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②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③浙江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专题组:《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语文学习》2006年第1期。

④李海林:《面对复杂的“语文知识”问题——兼评徐江〈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人民教育》2006年第5期。

语文知识 篇4

实际上, 一代语文教育大家张志公先生正是立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特征, 从造成语文知识之所以被轻视的多种原因出发, 分析论述了语文知识的特征以及与能力之间不能很好结合起来的深层次原因, 并在指向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勾勒出较为完整与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 这理应成为我们探讨语文知识教学为什么会受到轻视的认识基础, 也理应成为我们处理语文知识传递与语文能力培养的实践指针。

一、语文知识之所以被轻视, 与语文知识自身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在张志公先生看来, 在语文课程中之所以常常出现忽视、轻视甚至否定语文知识教学价值的主张与行为, 与语文课程中语文 (言) 知识本身因点多面广特征而造成的科学性不强、系统性不够、联系性不密切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我们知道, 语文知识特别是构成语文自身的本体性知识 (如对汉字的认读与书写、无数词语的词义与用法、众多成语的色彩与情感、复杂句式的结构与功能、多样的篇章结构等) , 不仅知识点众多, 且许多知识点相互之间没有十分明确的逻辑联系, 这就必然造成语文知识系统的分散性及教学训练的长期性。人们常说, 学语文是个慢工夫, 实际上就反映出这一课程特点。与此同时, 在阅读与写作领域的相关知识内容中, 由于更多的是以思维为基础的操作性知识, 客观上也存在着分散且难以做到如其他课程那样清晰掌握、系统训练的问题, 并使人们感到这些语文知识没有多少用处, 这也就自然给语文知识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正是在看到语文知识点多面广、系统性不强等特征的基础上, 他在谈到文章写作的相关知识系统 (体系) 时曾深刻指出:

我们本来有很发达的文章之学, 可是始终没整理出一个条理来, 没形成一套知识系统。好容易总结出一个“起、承、转、合”带有点规律性的模式, 很快又变成了一种僵化的程式, 发展成为八股文。一些有识之士反对八股, 可又没能提出一种有用的系统知识, 于是只得用“文无成法”去抵制它。就这样, 传统语文教学十分重视的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直是一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事。 (1)

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言, 写作中确有许多知识与方法, 但由于对知识的忽视、轻视乃至否定, 我们长期只将其看成是一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知识, 以致把写作看成是不可捉摸之事。与写作知识相同, 汉字、语音、词汇、词法、句法、篇章、修辞等众多领域的知识由于点多面广且只有在与语文实践密切结合及多次实践基础上才能形成语文能力, 以致一些人就轻易否定其课程价值。就此来讲, 我们不能把语文能力培养与提高完全看成是不可捉摸与不可言传的神秘之物, 它实际是与语文知识密切相关并有一定客观规律性的。

二、语文知识之所以被轻视, 与语文课程历史传统有着密切关系

在张志公先生看来, 在语文课程理论与实践中之所以常常出现忽视、轻视甚至否定语文知识教学价值的主张与行为, 还与古代曾广泛而长期存在的忽视语文知识课程价值的传统观念与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对此, 他曾指出:在19 世纪末废科举、兴学堂的变革中, 我国的学制与课程及教科书大都从西方搬来, 独有语文课程却不是这样:

数学、物理、化学三科的教科书用的统统是外国来的英文课本, 原封不动, 照用照学。那些课程, 中国封建社会的观念形态是不大有的。独有语文 (当时称国文) 这一科, 无法从外国搬。内容无法搬, 而内容, 一头联系着教学目的, 一头制约着教学方法;因而, 这门课从目的, 到内容, 到方法, 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 最富于民族风格…… (2)

也正因如此, 现代语文课程必然会受到传统的或正面或负面的强大影响。对此, 张志公先生曾明确指出, 在长达数千年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中, 古人总结出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 但由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的逐渐变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 就“决定了学语文的主要手段”只能是“记诵和摹仿”。 (3) 正是在只高度重视与反复强调要求学生对语文的记诵和摹仿中, 就常会忽略对必要语文知识特别是操作性语文知识的系统传递与严格训练。正因如此, 传统语文课程与教学就始终处在一种“只凭实践摸索而缺乏科学构建、只重实践操作而忽视规律总结、只讲能力提高而忽略知识传递”的朦胧状态, 以致把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看成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之事, 这就形成了“不讲知识, 甚至反对讲知识, 成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 (1) 的历史存在。如此看来, 正是在这一传统的影响下, 现代语文课程也承继了轻视语文知识的错误观点与不良倾向, 这是语文知识被轻视的另一根源。

三、语文知识之所以被轻视, 也与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目标的认识有着密切关系

在张志公先生看来, 在语文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中之所以常会出现忽视、轻视甚至否定语文知识教学价值的主张与行为, 还与语文教育界对课程性质、内容等重大课程问题研究不够与认识不清有着密切关系。与叶圣陶、吕叔湘先生一样, 张志公先生也一贯坚持语文就是语言文字之学之观点, 也一贯坚持语文课程根本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能力之主张。也就是说, 张志公先生认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首先应是语言文字本身, 而不是语言文字与篇章形式所承载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价值倾向。因此, 他反对“发掘语言因素”与“扫除文字障碍”等说法或术语, 因为这些说法或术语实际上有意无意淡化了学习、掌握语言文字本身这一课程根本目标。对此, 他明确指出:

“扫除文字障碍”, 意思是说, 文章里有生字难句, 要讲一讲, 因为生字难句好像前进路上的障碍物, 要先扫掉。有生字难句, 这对理解课文确实是一种障碍, 单从这点考虑, 这样提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是问题还有另一面。教学语文, 除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课文内容而外, 还要在理解课文之后再进一步去体会语言文字的运用, 这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按“扫除文字障碍”的说法, 那么, 扫掉这些障碍之后再干什么呢?走向哪里去呢?去分析课文。显然, 这是把讲解生字难句跟分析课文分割开来, 成了两回事。照这些人的看法, 讲生字难句并不是分析文章。所谓分析文章, 指的是把文章丢在一边, 由教师去发挥微言大义。 (2)

据此, 他就更明确地指出:“照我看, 讲内容、讲写法, 都离不开字、词、句。讲字解句, 是教一篇文章的本分, 不是什么‘扫除障碍’。” (3) 这说明, 他认为对语言本身 (讲字解句、识词学段等) 的学习就是课程的根本目标, 但遗憾的是在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 我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根本目标。正由于我们对语文课程性质与特征、目标与任务等重大问题认识不清、把握不准, 语文独立设科后我们总是不能很好地把语文能力培养与语文知识传递有机结合起来, 不能把“言”与“意”辩证统一起来, 并不时地把“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比如, 在“极左”思潮影响下, 语文课程就成了思想政治课, 意识形态的说教灌输自然也就成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与主要内容, 语言 (文) 本体知识与语言形式知识等方面的教学只能退居其次, 甚至有时干脆被取消。自然, 在单一强调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导向下, 语文本体知识与形式知识虽得到了重视与强化, 但由于一些语文教师把语文课程又看成了纯粹知识课, 使得语文课程变成了机械干瘪、支离破碎的纯粹的经院式的知识灌输与无生命的机械练习。在新课程“三位一体”目标下, 许多语文教师也因对课程理念把握不准, 又出现了轻视、忽视甚至否定语文知识教学的不良倾向, 常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最主要目标, 导致“泛语文”“非语文”现象的出现。如此看来, 这种种不良现象的出现都与对语文课程性质、目标任务等问题的认识有着密切关系, 以致出现“依旧相当程度的忽视知识教育 (4) 的现象。

四、语文知识之所以被轻视, 还与语文课程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在张志公先生看来, 在语文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中之所以常会出现忽视、轻视甚至否定语文知识价值的主张与行为, 还与语文课程的独特性、复杂性等特征有关。他曾从不同课程与教学的比较中, 具体分析论述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独特性与复杂性:

从生活里接触了“数”这个东西, 时常要用。“家里有3 口人“”喂了10 只鸡, 死了2 只, 剩下8 只了”……学着并不多么难, 因为多多少少有过些实践的基础, 并且一边学着一边继续实践, 算距离, 算面积, 算体积, 算重量, 算速度, 等等, 随即和别的学科结合起来, 知识越学越多, 实践的方面越来越广, 能力越来越高, 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别的学科莫不如此……总之, 方方面面都在遵循着一个路子:从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盲目实践取得一点感性知识, 取得一些经验, 在此基础上, 通过适当途径, 经过努力, 达到理性知识, 以之指导实践, 提高实践的自觉性、准确性和质量水平, 然后再认识, 再实践, 不断前进, 不断提高。 (1)

这里, 他较为详细具体地阐述了其他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存在特点:学生在对各课程 (学科) 知识掌握与能力形成中, 一般都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高度;随之又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最后则是在认识与实践相统一中不断提高认识, 不断加深实践, 不断提高能力。那么, 语文课程的学科特征或学块特点是否与别的课程一致呢?对此, 他也明确指出:

唯独语文教育, 走的不是这样一条道路。幼儿从两周岁左右口头语言就能听能说, 并且相当完整了。经过四五年, 没有一天不听许多话, 说许多话, 有了大量的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具备了充分的感性知识, 比对数理化生那样的实践都多, 感性知识都多, 可是进了小学, 进了中学, 始终不向孩子们提供系统的语言知识, 始终走着摹仿、体会、摸索的道路, 直到中学毕业, 怎么说, 怎么读, 怎么写, 还是全凭经验办事, 说不出个所以然…… (2)

显然, 在张志公先生看来, 正是由于学生已经对语言 (文) “有了大量的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具备了充分的感性知识”, 就常误导并使得我们认为语文课程不需要向学生传授较为系统的语言知识, 特别是较为系统的“知其所以然”的语文理性知识。长期以来, 语文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中所存在的许多问题, 大多都与学习者对语文的感性知识极为丰富以致造成语文课程、语文教师常有意或无意忽略理性知识的价值与功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这也是我们长期不能深刻认识、正确处理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这一重大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正是基于此, 张志公先生曾大声疾呼:“要加紧研究有关说话、读书、写文章的科学的知识系统, 科学地把教学这些知识和指导运用这些知识与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组织起来。” (3)

概括看, 忽视、轻视乃至否定语文知识课程价值与功能是有着复杂多样原因的, 这就提示我们要重视和加强语文知识教学, 就要对症下药。需强调指出的是, 由于语言 (文) 知识是语言 (汉语) 这一人类特有的交流、交际与思维工具的固有属性与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反应, 具有客观性与规律性, 因此, 不论是语文的陈述性知识 (用来描述“是什么”或说明“为什么”的语文知识) 还是语文的程序性知识 (用来回答“怎么办”或“如何做”等关于语文“方法”或“操作”的知识) 都在形成语文能力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功能。可以说, 语文知识是个体语言能力形成与提高的阶梯与载体。如没有必要与必需的语文知识, 个体的语文能力也就失去了前提与基础。这说明, 无论什么时候, 扎实的语言本体性知识、灵活的语文操作性知识以及科学的语文认知性知识与基于这些知识所共同构成的语文知识体系结构, 都应是语文课程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同时, 由于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还不能完全等同起来, 就不能以语文知识传递来替代语文能力训练。或者更明确地说, 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层面, 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相统一原则, 这就是张志公先生指出的:“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 而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 (4) 但由于忽视、轻视乃至否定语文知识是一较为普遍现象, 因此就有必要从根源上廓清一些错误认识, 以更好地实现语文知识传递与语文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正是鉴于这一认识, 笔者不揣浅陋, 以张志公先生的相关论述为视角, 就此重大问题谈点浅见, 尚祈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注释

11张志公:《张志公文集 (三) 》,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12页。

22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 (三) 》,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5页。

33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 (三) 》,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9页。

41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 (三) 》,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12页。

52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 (三) 》,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41-42页。

63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 (三) 》,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42页。

74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 (三) 》,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13页。

81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 (三) 》,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18页.

92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 (三) 》,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18-19页.

103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 (三) 》,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19页.

小学语文知识集锦 篇5

㈠.写人

写人的特点:着重写好人物,写出人物特点。写人离不开叙事,有时还要穿插一点儿景物描写。但这些都是为写人服务的。

记叙文类

1.通过事情来表现人物。可以一人一事,也可以写几件事,共同表现人物的特点。

2.要刻画人物的外貌与内心(心理活动)。这是为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3.要写好人物语言、神态、行为。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脾性。神态、行为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要把人物“做什么,怎么做”写具体。

4.如果写几个人,要交代好几个人的关系和特点,主要人物要重点写,次要人物要简略写。次要人物烘托主要人物。

㈡.写事

写事:以事件为核心,其他要素围绕事件展开。首先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把要记述的事情仔细想一遍。记叙文类

1.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事件(经过)、结果。

2.选择恰当的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

3.围绕中心,重点突出。中心思想在叙述的过程中逐步反映出来。还可以通过主要情节反映文章中心,还可以通过反映事情内在意义的句子或词语来揭示文章的思想意义。

4.安排好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5.既要写整体,更要注意局部,恰当地进行细节描写。

㈢.写景

写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对自然现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具体的记叙和描写。

记叙文类

1.多角度细致地观察景物特征,围绕中心写出景物特色。2.描绘景物要掌握动静结合的描写要领。

3.视描写对象安排描写顺序。景物描写顺序分为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两种。

4.用恰当、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修辞方法写景抒情。㈣.状物

状物:状物为主的重点在描述事物。它可以分为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两大类。

记叙文类

1.要选择自己熟悉和喜爱的事物来写。

2.要写出事物的特点(静态从形状、色彩、质地、用途等方面写;动态从外形、习性、活动和变化的状态等方面来写。

3.要“动态与静态结合”“事物与背景结合”地描写。4.要写出对事物的感情。

5.要有顺序地写清楚,写静态顺序:形状——色彩——结构特点——用途(和自己有关)——点明中心;写动态顺序:外形——习性(动态)——和自己的关系——点名中心

㈤.读后感

写读后感:把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

分感想型读书笔记和评价型读书笔记。㈥.议论文类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重视“读”,“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

2.亮明基本观点(要准确选择感受点—感受最深有话可说的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生活来谈

5.有叙有议,以议为主,叙为议服务(评价型)。6.议论紧扣原文,不能有随意性。㈦.说明文

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例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

1.首先要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

2.安排好恰当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恰当是使用说明方法

4.注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明、通俗、生动)㈧.书信

书信:一般书信:亲戚朋友之间平常往来;专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证明信等。

㈨.应用文类

1.一般书信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定的格式和要求

2.称呼:平时你对收信人怎么称呼,在信中就怎么写(可以在称呼面前加上“亲爱的”“敬爱的”“尊敬的”等词语。从第一行顶格写起,称号后面要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3.正文:正文是书信的主体,分两部分:

(1)写出对收信人的问候,问候的语言要简练,从第二行空两格写起;

(2)如果是回信,要写明来信收到,并内对来信的有关事项做出

回答;如果要说的事情很多,可以分段来写,每段只写一件事,这样会使内容更清楚。

(3)写正文要做到两点:一是感情真实自然。二是重点突出,言之有物。

4.结尾:根据自己与收信人的关系,写上祝福词。“此致”二字须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二字,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5.署名:对长辈和对同辈署名不一样。署名的位置在结尾的再下一行的后半行。

6.日期:写清年、月、日,以备查阅。日期写在署名位置的下一行。

㈩.日记

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自己的言行简明地记录下来。1.第一行写明某年某月和星期几,也可以写当天的天气情况。2.另起一行写正文。

3.有的还可以在正文前加上标题,点明日记的主旨。4.写的内容真实。注意选材,有新意。有自己的情感。

(十一).看图作文

供材料作文(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续写、给范围作文)1.全面、有序地观察画面,掌握材料(整体观察,掌握脉络)。[根据内容列提纲]

2.认真思考和分析画面,明确中心(边看边想揭示中心,重点观察,体会中心)。[围绕中心定详略]

3.合理想象和丰富画面,开拓思路((1)补充画面;(2)扩展画面。如:抓重点和特点,围绕中心,展开合理想象,可以就图像扩充画面情节,或离图想象补充画面的内容。)。[抓住重点写过程]

4.题目中用文字表述的提示与要求(揭示图意和中心的题眼)。[抓住细节写生动]

词语归类

1、表示“看”的字词:

瞥、瞅、望、瞄、瞪、盯、观察、凝视、注视、看望、探望、瞻仰、扫视、环视、仰望、俯视、鸟瞰、俯瞰、远望、眺望、了望

2.表示“说”的字词:

讲、曰、讨论、议论、谈论、交流、交谈 3.表示“叫”的字词:

嚷、吼、嚎、啼、鸣、嘶、嘶叫、嚎叫、叫嚷 4.表示“第一”的字词:

首、元、甲、子、首先、冠军、魁首、首屈一指、名列前茅 5.象声词(表示声音的):

吱呀、喀嚓、扑哧、哗啦、沙沙、咕咚、叮当、咕噜、嗖嗖、唧唧喳喳、叽叽喳喳、轰轰隆隆、叮叮当当、叮叮咚咚、哗哗啦啦

6.表示春的成语:

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轻拂、春光明媚 7.表示夏的成语:

烈日当空、暑气逼人、大汗淋漓、挥汗如雨、乌云翻滚、热不可耐 8.表示秋的成语:

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万花凋谢、天高云淡、落叶沙沙、中秋月圆 9.表示冬的成语:

三九严寒、天寒地冻、雪花飞舞、寒冬腊月、千里冰封、滴水成冰

10.带有人体器官或部位名称的词语:

头重脚轻、指手画脚、愁眉苦脸、心明眼亮、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交头接耳、面黄肌瘦、眼明手快、眼高手低、昂首挺胸、心灵手巧、摩拳擦掌、摩肩接踵

11.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鼠目寸光、谈虎色变、兔死狐悲、龙马精神、杯弓蛇影、马到成功、与虎谋皮、亡羊补牢、雄狮猛虎、鹤立鸡群、狗急跳墙、叶公好龙、声名狼籍、狐假虎威、画蛇添足、九牛一毛、鸡犬不宁、一箭双雕、惊弓之鸟、胆小如鼠、打草惊蛇、鸡飞蛋打、指鹿为马、顺手牵羊、对牛弹琴、鸟语花香、虎背熊腰、杀鸡儆猴、莺歌燕舞、鸦雀无声、鱼目混珠、鱼龙混杂、龙争虎斗、出生牛犊、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狗尾续貂、爱屋及乌、螳臂当车、蛛丝马迹、投鼠忌器、门口罗雀、管中窥豹 带有“马”的词语:

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龙马精神、马失前蹄、指鹿为马、一马当先

带有“鸡”的词语:

闻鸡起舞、雄鸡报晓、鹤立鸡群、杀鸡取卵、鸡犬不宁、鸡飞蛋打、鸡毛蒜皮 带有“牛”的成语:

小试牛刀、九牛一毛、牛头马面、牛鬼蛇神、牛马不如 牛角挂书、牛毛细雨、如牛负重、风马牛不相及、初生牛犊不怕虎、九牛二虎之力 12.数字开头的成语:

一诺千金、一鸣惊人、一马当先、一触即发、一气呵成、一丝不苟、一言九鼎、一日三秋、一落千丈、一字千金、一本万利、一手遮天、一文不值、一贫如洗、一身是胆、一毛不拔、二三其德、两面三刀、两肋插刀、两败俱伤、两情相悦、两袖清风、两全其美、三生有幸、三思而行、三令五申、三头六臂、三更半夜、三顾茅庐、四面楚歌、四面八方、四海为家、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四分五裂、五大三粗、五光十色、五花八门、五体投地、五谷丰登、五彩缤纷、五湖四海、六神无主、六根清净、六道轮回、六亲不认、七零八落、七嘴八舌、七高八低、七窍生烟、七上八下、七折八扣、七拼八凑、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九霄云外、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鼎一丝、九牛二虎、十指连心、十面埋伏、十字街头、十全十美、十年寒窗、十万火急、十拿九稳、百年大计、百花齐放、百思不解、百家争鸣、百感交集、百读不厌、百川归海、千方百计、千军万马、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秋万代、千真万确、千里鹅毛、万无一失、万众一心、万事大吉、万人空巷、万家灯火、万象更新、万人瞩目 13.带有颜色的词语:

桃红柳绿、万紫千红、青红皂白、黑白分明、绿意盎然、绿树成阴、素车白马、万古长青、漆黑一团、灯红酒绿、面红耳赤、青山绿水、白纸黑字、青黄不接

金灿灿、黄澄澄、绿莹莹、红彤彤、红艳艳、红通通、白茫茫、黑乎乎、黑压压

鹅黄、乳白、湖蓝、枣红、雪白、火红、梨黄、孔雀蓝、柠檬黄、象牙白、苹果绿 14.表示颜色多的成语:

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绚丽多彩、色彩斑斓 15.表示形态多的成语:

千姿百态、千姿万状、姿态万千、形态多样、形态不一 16.表示数量多的成语:

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不可胜数、数以万计、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成群结队、人山人海、排山倒海、琳琅满目、车水马龙、铺天盖地、满山遍野 17.表示变化快的成语:

变化多端、变幻莫测、千变万化、瞬息万变 18.表示速度快的成语:

一泻千里、一目十行、快如闪电、移步换影、健步如飞、19.表示时间快的成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星转斗移、流星赶月

20.表示“慢”的词:慢慢、缓缓、冉冉、徐徐、缓慢 21.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

一眨眼、一瞬间、刹那间、顷刻间、霎时间、时而、须臾 22.表示“死”的词语:

去世、已故、牺牲、阵亡、逝世、与世长辞、为国捐躯、驾崩23.表示“想”的词语:苦思冥想、静思默想、绞尽脑汁 24.表示人物品质的:

拾金不昧、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坚贞不屈、不屈不挠 25.表示人物外貌的:

身材魁梧、亭亭玉立、老态龙钟、西装革履、婀娜多姿、26.表示人物动作的:

洗耳恭听、昂首阔步、拳打脚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 27.表示人物神态的:

扬眉吐气、怒目而视、火眼金睛、面红耳赤、热泪盈眶 表示“哭”的词语:

泪流满面、泪如雨下、泪眼汪汪、泪如泉涌、嚎啕大哭 表示“笑”的词语:

喜笑颜开、眉开眼笑、哈哈大笑、嫣然一笑、微微一笑 28.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语:

忐忑不安、惊慌失措、闷闷不乐、激动人心、焦急万分

喜悦的:笑容可掬、微微一笑、开怀大笑、喜出望外、乐不可支 愤怒的:火冒三丈、怒发冲冠、勃然大怒、怒气冲冲、咬牙切齿 憎恶的:可憎可恶、十分可恶、深恶痛绝、疾恶如仇、恨之入骨 悲哀的:伤心落泪、欲哭无泪、失声痛哭、泣不成声、潸然泪下 忧愁的:无精打采、顾虑重重、忧愁不安、愁眉苦脸、闷闷不乐 激动的:激动不已、激动人心、百感交集、激动万分、感慨万分 舒畅的:舒舒服服、高枕无忧、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心旷神怡 着急的:迫不及待、急急忙忙、急不可待、操之过急、焦急万分 愧疚的:追悔莫及、悔恨交加、于心不安、深感内疚、羞愧难言 失望的:心灰意冷、大失所望、灰心丧气、毫无希望、黯然神伤 害怕的:惊弓之鸟、提心吊胆、惊惶失措、惊恐万状、惶惶不安 29.字意相反组成的成语:

上行下效、深入浅出、借尸还魂、买空卖空、内忧外患、前呼后拥、异口同声、声东击西、三长两短、凶多吉少、不进则退、大同小异、大公无私、承上启下、天长日久、天崩地裂、天老地荒、早出晚归、生离死别、舍近求远、返老还童、粗细各异、长短不同、黑白相间、表里如一 是非曲直、喜怒哀乐、安危冷暖、生死存亡 30.带有喻义的成语:

月光似水、茫雾似轻、枫叶似火、骄阳似火、秋月似钩、日月如梭:雪花如席、雪飘如絮、细雨如烟、星月如钩、碧空如洗、暴雨如注、吉祥如意、视死如归、挥金如土、疾走如飞、一见如故、和好如初、心急如焚 31.字意相近组成的成语:

云开日出、理直气壮、山清水秀、眉清目秀、月圆花好、李白桃红、心直口快、水落石出、水滴石穿、月白风清、字正腔圆、口蜜腹剑、雨打风吹、虎啸龙吟、龙争虎斗、走马观花:废寝忘食、张灯结彩、招兵买马、争分夺秒、坐井观天、思前顾后、投桃报李、行云流水、乘热打铁、打草惊蛇、32.ABAC:

载歌载舞、难舍难分、能屈能伸、蹑手蹑脚、有始有终、若即若离、古色古香、无影无踪、无牵无挂、无边无际、无情无义、无忧无虑、无缘无故、无穷无尽、不干不净、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闻不问、不伦不类、不吵不闹、不理不睬、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自吹自擂、自私自利、自高自大、自暴自弃、自给自足、时隐时现、时高时低、时明时暗、时上时下、半信半疑、半明半昧、半梦半醒、半推半就33.AABB:

摇摇摆摆、恍恍惚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飘飘洒洒、顺顺利利 34.ABAB:

整理整理、打扫打扫、清扫清扫、舒活舒活、清理清理、忽闪忽闪雪白雪白、碧绿碧绿、金黄金黄、乌黑乌黑、瓦蓝瓦蓝 35.AABC:

闪闪发光、窃窃私语、津津乐道、欣欣向荣、栩栩如生、滔滔不绝、翩翩起舞 36.ABCC:

神采奕奕、星光熠熠、小心翼翼、炊烟袅袅、白雪皑皑、烈日灼灼、赤日炎炎、绿浪滚滚、波浪滚滚、云浪滚滚、麦浪滚滚、热浪滚滚、江水滚滚、车轮滚滚、果实累累、秋实累累、硕果累累、果实累累、尸骨累累、弹孔累累、白骨累累、生气勃勃、生机勃勃、生气勃勃、朝气勃勃、兴致勃勃、雄心勃勃、野心勃勃

37.其他:

千辛万苦:千军万马、千言万语、千变万化、千山万水、千秋万代千丝万缕:千奇百怪、千锤百炼、千方百计、千疮百孔、千姿百态 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前思后想、前赴后继、前仰后合、前倨后恭 天经地义:天罗地网、天昏地暗、天诛地灭、天南地北、天荒地老 有眼无珠:有气无力、有始无终、有备无患、有恃无恐、有勇无谋

有名无实、东倒西歪:东张西望、东奔西走、东拉西扯、东拼西凑、东邻西舍、东鳞西爪

38.表示形势紧急的成语:

迫在眉睫、千钧一发、燃眉之急、十万火急 39.表示声音极响的词语:

震耳欲聋、惊天动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40.表示“团结一致”的四字词:

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万众一心 41.表示“钻研精神”的四字词:

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争分夺秒、精益求精 42.表示思想集中的四字词: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心一意 43.描写课堂上讨论场面的四字词: 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七嘴八舌、争论不休 44.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

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45.描写体育运动比赛场面的四字词: 生龙活虎、人流如潮、振奋人心、异常激烈 46.描写洁白纯洁的成语:

洁白无瑕、白璧无瑕、冰清玉洁、洁白如玉

47.表示“诚信”的成语:

言而有信、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信守诺言 48.表示“做事果断”的四字词: 毅然决然、当机立断、雷厉风行 49.表示“从没有过的”词语:

前所未有、空前绝后、绝无仅有、史无前例 50.表示“做事犹豫”的四字词:

犹豫不决、出尔反尔、优柔寡断、狐疑不决 51.形容“气势雄伟”的四字词:

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气势恢弘、气势非凡 52.形容“植物长势很好”的四字词: 枝繁叶茂、绿树成阴、绿阴如盖 53.表示“有名”的词语:

闻名于世、举世闻名、闻名天下、大名鼎鼎、人尽皆知 54.表示与“足”有关的词语:

手足无措、手忙脚乱、手舞足蹈、足下生辉 55.表示“赞扬”的词语:

赞不绝口、赞叹不已、连连称赞、叹为观止、交口称赞 56.表示“豪言壮语”的词语:

慷慨激昂、壮志凌云、铿锵有力、语气坚定 57.描写波浪巨大的词语:

汹涌澎湃、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惊涛骇浪、浪花飞溅 58.描写湖面平静的词语:

语文趣味知识 篇6

lu公( ) ( )水 迷( ) ( )地 ke( )苦 ( )桌 ( )人 ( )服

二、千锤百炼(趣味成语填空。)24分

1、在括号填入动物名,就能构成成语啦!

金( )报晓 ( )不停蹄 ( )目寸光 生( )活虎 对( )弹琴 守株待( )

2、在括号里填人人体名称,也能构成成语呀!

( )疾( )快 垂( )丧气 ( )瞪( )呆 震( )欲聋 侧( )倾听 赞不绝( )

三、约定俗成。29分

1、把节日名称和相应的活动用线连起来。6分

端午节 登高、喝菊花酒

元宵节 赛龙舟、包粽子

重阳节 闹龙灯、猜灯谜

春节 赏月,吃团圆饼

清明节 春游踏青、放风筝

中秋节 守岁、倒贴“福”字

2、歇后语填空。8分

孔夫子搬家( ) 千里送鹅毛( )

骑驴看唱本( ) 肉包子打狗( )

门缝里看人( ) 赶鸭子上架( )

十五个吊桶打水( )

黄鼠狼给鸡拜年( )

四、读数字猜成语

1256789( )

124356789( )

参考答案

公(路)、(露)水、迷(路)、(陆)地(刻)苦、(课)桌、(客)人、(客)服

1.金(鸡)报晓、(马)不停蹄、(鼠)目寸光、生(龙)活虎、对(牛)弹琴、守株待(兔)

2.(眼)疾(手)快、垂(头)丧气、(目)瞪(口)呆、震(耳)欲聋、侧(耳)倾听、赞不绝(口)

1.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

元宵节——闹龙灯、猜灯谜

重阳节——登高、喝菊花酒

春节——守岁,倒贴“福”字

清明节——春游踏青、放风筝

中秋节——赏月、吃团圆饼

2.净是输(书)

礼轻情意重 走着瞧

有去无回 把人看扁了

强人所难 七上八下

不安好心

四、丢三落四 颠三倒四

加强知识积累, 提高语文素养 篇7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性积累, 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 包括用的精彩的巧妙的实例, 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 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二是隐性积累, 包括思想的积累, 方法的积累, 情感的体验, 生活的经验, 方法的积累等。

积累的方法各式各样, 主要有诵读、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阅读、走访、调查、体验等。

目前, 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势在必行。近几年来的语文中考、高考也突出了这一点。因此, 我们教者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加强学生语言积累, 本人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加强对课文语言的积累, 培养学生形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课文虽不是名家名篇, 但却是编委会精心筛选出来的精品, 是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典范。在教学实践中, 我每教一篇课文, 都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精彩语段进行赏析, 然后让学生积累下来, 熟读成诵。初中课文中有许多我们熟知的一些作家作品, 都值得我们学习, 如郭沫若、普希金的诗, 朱自清、鲁迅的散文;四大名著中节选的精彩章节, 让我们百读不厌。如九年级下册课文选自冰心《谈生命》一文, 它把生命比成一棵树, 一条河流, 学生尤其普遍喜欢“不是每一道河流都能汇入大海, 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树, 不生长便成了空壳;……快乐固然兴奋, 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这段文字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每读一次就有不同的收获, 理解也更形象, 对生命做了最好的诠释。通过学习、积累、理解, 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甚者有同学也把冰心对生命比喻扩展得更丰富些, 有学生写到:“生命像一首歌, 歌中写满悲欢离合;生命像一幅画, 画中画满了五颜六色;生命像一首诗, 诗中写尽了酸甜苦辣。”这些语言至今还记忆犹新。创新的火焰被点燃了, 大家都纷纷拿起笔写下自己对生命新的认识。不但丰富了积累, 又加深了对语文理解与感悟。

叶圣陶曾说过:“课本中选取课文只不过是例子。”凭这些例子要使学生能够学会并举一反三, 利用课堂上积累的方法指导学生把在课外读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进行识记与感悟, 且能运用到写作中去, 有位学生在一次联考中做一道综合实践题要求为父亲画一幅画, 并写上一句话:他写到:“父爱”阳光般地温暖;清泉般的甘甜;春风般的和煦。事后才得知, 他因平时积累时见过有写关于母爱类似的语言, 所以进行了仿写。

二、指导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与积累, 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和“辩论会”, 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一是根据情况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 如《青年文摘》、《散文》、《读者》、《中国青年报》、《中学生学习报》、《中学生作文报》、《语文报》等。让他们广泛博览书籍, 汲取“营养”, 拓展视野, 与名人进行交流学习。为此, 每学期开学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 每天进行不少于200—300字的积累, 教师天天要检查, 对优秀者表扬, 对做的不好的要指出来加以改正。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我尽量少布置一些机械性练习, 多布置些收集和整理型作业。二是要求学生走进社会, 大胆汲取, 并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我引导学生走进社会, 去接触不同的人和事, 从正面教材中取得真金, 从反面教材中得到教训, 以此丰富并健全自己的人生, 感于体验生活的成功与失败、辛酸与甘甜。学生从课外获得的东西, 有对自己真正有用的, 也有不适应个人特点的。因此, 我教会学生辨别, 对课外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不能照搬照抄, 邯郸学步, 要留下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 舍弃那些不切合自身实际、没有积累价值的东西。

由于课外积累不是在教师统一组织下进行的, 所以每个学生积累的知识会各不相同, 如何从别的学生的“积累库”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为己所用呢?我是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与“辩论”活动达到这一目标的。为此, 我在实际工作中, 每周尽可能留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行阅读和积累, 两周为一个课外阅读周期, 每两周轮流开展一次“读书交流”和“辩论”活动, 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也为学生创设相互学习的机会和积累知识的空间。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与学习, 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积累方式、方法, 同时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而辩论, 要求辩手快速的从大脑中提取知识, 这个过程能综合展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如辨别能力、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经过一段时间地训练培养, 学生体会到了积累的益处, 正如有位学生在毕业时所说:“我之所以能把作文写好, 语文成绩提高, 与我语文积累有很大的关系。”

三、积累背诵古诗词、名言警句, 提高写作水平

泱泱大中华, 上下五千年。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唐诗宋词, 脍炙人口, 久传不衰, 它是我国语言的精华。我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必须掌握单元内的诗词而外, 课后附录每册都有十首, 更不可忽视, 让学生每周背一首, 学习小组长检查, 教师抽查, 课代表画表登记, 对于没有完成者, 教师要指导方法, 限时背诵, 最终达到人人过关。积累到一定时间后, 让学生把写过的古诗词学会归类整理, 如:“叙事诗、抒情诗、咏史诗。”细化一下:“归类成送别诗、爱情诗、咏史诗、状物诗”, 像写带有”季节”的诗句, 带有“日月星辰”诗句, 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类, 把握其特征, 理解其要义, 体会其感情, 领会其精神, 并熟读成诵, 学生在写作时才有可能引用经典, 随手拈来, 运用自如。

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知识积累,指导

一个大学生问他的教授:“我怎样才能成为像您一样博学的人呢?”教授回答道:“只要你每天做一张卡片, 每张卡片上写有1000个字就可以了。”这段对话颇为引人深思, 因为它道出了学好文化知识最根本的秘诀———积累。

新《语文课程标准》充分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 这既是课程改革的折射出的素质要求, 又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做好知识积累, 从而使之学好语文。

一、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能吟”等这些流传至今的读书真理, 都在强调基础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把注意力放在了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尝试上, 而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工具性, 因此在课堂上削弱了字词句的积累。其实, 文本教学中遇到的优美的字、词、句、段、篇、章, 仍然是初中生语文积累的基础, 特别是名家名篇, 在语言规范、写作模仿等语文教学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无可替代, 是学生积累的首要对象。其中文言文和古诗词既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唯一通道, 又是中考升学中唯一的课内知识, 除了活学牢记外, 别无选择。

二、要注重语法规律的积累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运用。一方面是应考, 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表达水平。最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 修改病句、仿写例句、情景造句、看图写话等题型所占分值比重越来越大, 这就是在检查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掌握情况。所以在教学中, 我们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修辞方法。新教材很集中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课后习题部分经常出现这类中学习体会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 反过来, 熟练掌握各种写作方法, 对阅读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理有序地教会学生整理归纳所学的写作方法, 如对比、借物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铺垫、伏笔等, 并且运用到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去。

四、要注重文体知识的积累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阅读文章必须看准文体特征, 写文章也必须做到文体特征鲜明。文本教学需要注重文体知识的灌输, 首先教师自己要做到授课文体特征鲜明。目前的课改活动强调人文教育, 给一些教师造成了误解, 其以为不论什么文章都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方法都得灵活多变, 于是一味追求出奇制胜, 课堂热闹纷纷, 课型却不伦不类, 讲得说明文不像说明文, 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记叙文脱离文本内容空泛地自由发挥, 使得学生上完课只觉得好玩, 并没有掌握什么知识。于是语文课不是变成了班会就是变成了政治课。这是新课改必须纠正的错误倾向, 课改是扬弃, 不是全盘否定, 授课方法要根据教材特点量体裁衣, 不能以偏概全。其次, 教师要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知识, 根据这些知识去进行阅读和写作, 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 更应该将各种文体知识烂熟于心。如说明文应该掌握辨别说明对象的方法、打比方等七种基本说明方法和三种基本说明顺序;议论文要会识别论证方式、会找论点、会分析两大类型的论据、会运用举例论证等基本论证方法;记叙文要会归纳中心思想、会分析人物形象等。

聚焦语文知识提升语用能力 篇9

一、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对语文知识含混不清

语文一贯注重的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解读,践行的是重感悟、重体验的教学路之路。而对语文学科知识,教师不敢教,不善教, 甚至避讳不及,使语文学科知识被边缘化。一方面,教师自身对语文学科系统知识不自信,另一方面,缺少相关的教学参考,教师很难确立每篇课文的语文知识,导致语文缺少教学层面的语文知识。

(二)教学中语文知识模糊不清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流程基本就是掌握词语, 理清脉络,品读语句,概括中心,学习写法。这样固化的流程遮蔽了师生对语文知识的探寻,堵塞了语文知识生长的道路。失去了知识教学的强力支撑,语文教学也就陷入无序、失控、缺乏理性因素的怪圈,难以实现从学科知识的此岸达到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彼岸。

二、语文知识教学的原则

(一)语境原则

语文知识的教学必须随文进行,通过文本语境向学生传递,力戒一味理性说教。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以一个个文本为感性案例,联系具体的语境教学语文知识,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并留下鲜明的印象。如果脱离文本的具体的语境,以林林总总的例字、例词、例句、例段来条分缕析,讲解语文知识,小学生必然觉得枯燥,难以接受。

(二)聚焦原则

语文知识体系庞杂,教学中须取其一点,扎根下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此,教师要精心筛选,聚焦文本重点,钻进去,展开来。让教学方向明晰,学习活动扎实,并激活新知的创生。每一个语文知识, 每一次教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体现出提升感,序列感。

(三)运用原则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够真正被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教学不是要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系统的记忆,而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形成,关键在于学习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教师将教材层面的语文知识转化为教学层面的语文知识,呈现、传授给学生。在渗透中潜移默化,在实践中积极运用。

三、语文知识的教学实践

(一)读写结合,边学边用

教学《孔子游春》中孔子论水的内容是进行读写训练的一个契机,为了帮助学生清晰地把握文本语言的秘妙,我将课文语言进行了改版改成了诗歌一般的分行呈现。通过理解感悟,学生发现每一句前面部分写的是观察到的水的特点,“它好像”之后写的是联想到的水的品质,省略号省略的是水的其他特点和品质。这段话表面看似孔子在论水,实际是孔子在教弟子做人的道理。此处的仿写对于观察感悟能力不强、生活经验也不够丰富的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出示一些直观图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水的特点联想做人的品质。学生的思路就此打开,仿写也自然灵动。有的说:水装入容器,一定保持水平,它好像很正直。有的说: 水满了就溢出来,它好像懂知足。有的说:水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它好像善于竞争……学生在读中破译了写的密码,在读中领悟了写的技巧,也就实现对写法的自我内化,生成了鲜活的语言,感悟了写的真谛。

(二)潜移默化,深度传递

《鞋匠的儿子》是一片写人的佳作。教学时我根据文本特点做了如下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效。

出示林肯的三段演讲,先让学生逐段畅谈自己的理解、感悟和发现,然后综合整个演讲,交流:林肯表达了什么观点?又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

通过层层点拨,学生发现林肯演讲的核心观点是“我的父亲是伟大的鞋匠”。这个观点鲜明坚定,与参议员的观点针锋相对。但林肯演讲时并没有咄咄逼人,而自始至终保持诚恳谦逊的态度和语气,而且恰当地把握住演讲的时机,针对不同的对象发达自己希望合作的诚意并强调对父亲的崇敬和感激。通过对林肯演讲智慧的深度探寻,也水到渠成地达成了对林肯宽容正义、不卑不亢、襟怀坦荡的人格魅力的感悟。

品读林肯的三段演讲,是理解语言丰富内涵,感知文本表达的特色,领悟人物人格魅力三者合一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言为心声”这一语文知识贯穿其中,读者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发现表达特色,感悟了人物内心世界,进而破解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内心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前后勾连,系统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在阅读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学习文章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是小学高年段一项很重要的学习任务。文章表达方法的知识可以怎么教呢?前后勾连,系统整合是一项有用的策略。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有两篇说明事理的文章,分别是五(上) 的《滴水穿石的启示》和五(下)《谈礼貌》,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谈礼貌》时,可以采用前后勾连,系统整合的策略。先复习《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文知识,即论据要围绕中心论点,有简洁的叙述有精辟的议论。在此基础上学习《谈礼貌》中的论据,并有新的发现:事例除了要围绕中心观点,还可以各有侧重,逐层深入论证。巩固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序的言语智慧,进一步丰实“摆事实讲道理”这一语文知识的认知图式。

教学语文知识需要教师的一双慧眼,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需要每一节课的真锤实炼。切实践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让“教和学”切实为“用”服务,定能实现语文知识和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行合一”,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教学语文知识需要教师的一双慧眼,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需要每一节课的真锤实炼。切实践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让“教和学”切实为“用”服务,定能实现语文知识和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行合一”,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知识的淡化和重构 篇10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问及一个学生语文学到哪了,他的回答便是某篇课文或某些诗词,再问语文课上学到哪些知识了,他便会一脸茫然,不知如何让作答。其实,不只是学生,就算是语文教师对语文知识都很模糊,他所知道的也只是在大学接受专业教育时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但真正到了课堂上便不知所以了。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渐行渐远,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与我们通用的文选型的语文教材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我国的语文教材一直都沿用着文选型的教科书,即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编排教材。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文章的编选看成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而教材的编选是受上一级“课程”的制约的。课程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本质上是对知识的选择问题。因而,知识是课程的最直接的一级制约因素,抛脱了知识,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教材内容是解决“用什么教”的问题,即用什么方式呈现课程内容。而在我国文选型的语文教材体系下,语文教材成了语文课程的代名词,语文教学就是教教材。不仅使我们的语文教师安于一种注入式教学,也直接导致了语文知识的淡化和缺失。

二、语文知识现状

语文知识被藏在文选的外衣下,我们只看到光鲜亮丽的课文,而忽视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如果把教材比喻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话,语文知识就是这颗大树的根,根深才能叶茂,没有根的给养,它是无法长成参天大树的。

语文知识缺乏导致的只能是教学的低水平重复,一个比喻可以从初中一直讲到高中,这是对知识的浪费,更是对学生智力的贬低。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少的可怜的知识,表述模糊、不明确,没有对这些知识做详细的说明或介绍。如在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必修五“直面人生”单元中,在写作实践模块是这样指导的:“写作议论文,应该深入而有个性的展开分析。可以运用概念分析、特征分析、因果分析、假设分析等方法,揭示事物之间隐蔽的联系,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好则理清,理清则文通,文通则气盛,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这一段写作指导看似很有道理,说的确乎如此,然而这却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因为这种抽象的解说对学生丝毫没有指导意义,学生根本不知概念分析、因果分析为何,更不会运用了,学生也只有望“之”兴叹了!语文教师在讲解时,也只是一笔带过,不会当作重点。因为分析课文才是课堂的主要环节,课文讲完了,这节课也就结束了。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主要是针对课文内容来说的,似乎语文教师对于课文有着绝对的忠诚。所以学生对于语文知识也只能囫囵吞枣。

语文知识不只是贫乏的问题,关键是还没有一套与语文教学相匹套的知识体系。虽然语文学科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语文学科教育研究与语文教学研究是相分离的。而且,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不能直接搬到语文教学中。关键是要有一套转换机制,根据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特殊性与教学实际,根据中小学学生特点进行转化和创造。这就需要语文学科研究者、语文教育研究者和广大的语文教师展开交流和合作。有很多学者正尽心做这些事情,孙绍振先生在这方面起了一个带头的作用。他所倡导的还原、比较的文本分析法,就是将他自己以及文艺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尝试。其所提供的有关新的知识、新的分析方法就是为“中学阅读学”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的建设。

三、广义语文知识观

我们有必要回归语文知识的本体地位,首先我们要对语文知识做一个界定。我们采用认知心理学的一种广义的知识观。广义的知识观已将(狭义的)知识、技能与策略融为一体了。因此,语文知识是与语文活动一语文学习相关的,是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知识,它的主体是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其中,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称为语文学校知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知识进行分类,同一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旨在告诉我们,不要以一种孤立的、静止的、僵化的眼光看待语文知识,而应以一种全面的、动态的、灵活的观点对待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不同于其他理性学科,学生学习语文,目的不在于掌握课本本身的内容和知识,而是由此习得听、所、读、写的能力,并养成读书、写作的习惯。语文知识的学习都只是桥梁,需要转化为能力与习惯。从广义的知识观讲,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的,如果知识是外在的,能力是内化的,那么知识和能力也应该是“物我合一”“水乳交融的”。学生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要以一定的语言学知识和文学知识为支撑。这里强调语文知识并不是一种忽略能力的“知识教育”,否则,我们的语文教育,非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我们进行母语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旨归。

四、回归语文知识的本体地位

1、语文知识是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语文素养是通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从而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内在修养。因此,这就特别强调语言的积累和学习,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掏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空谈语文素养的培养,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不仅基础没有掌握好,语文素养不能得到提升。

2、重构语文知识的尝试

1956年,中学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将汉语教学内容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标点符号;将文学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方面: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常识和文学史常识。这次对语文知识系统的探求,虽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继续下去,但这在实际上是对语文知识的一次系统性建构。魏书生老师精心设计的“语文知识树”,将既有的这套语文知识分为4大部分,19个项,共108个知识点,力图改变语文知识教学杂乱无章的局面,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影响很大。这些尝试都说明,语文知识走进教材,走入学生的视野是很有可能的。

回归语文知识的基础地位,在教学中渗透语文知识的学习,这与广大的一线教师是分不开的,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启发和引导,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习得相应的能力。教师要树立一种新的知识观,充分考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方式,改变过去那种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我们要通过具体的事实与现象来展现这些知识。例如可以用归纳、演绎的方式来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用归纳法,是先举出各式各样的例子,从这些例子中找到共通的规律和范式,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比如讲夸张手法的运用,我们可以从古诗词里面举出这样的例子,如汉乐府中“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学生便总结出夸张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或哲思,而刻意的把客观事物做夸大或缩小的描述,以形成很大的反差,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举什么样的例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是一句话,一首诗,三言两语的片段,再或者,为了教学生整体阅读的技巧和整体感知的能力,可以选择一整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只要能够说明所要例证的内容,可以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各种文字的或非文字的材料都可。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既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又获得了一种迁移能力。另外,国外的情境教学法也是很好的例证。情景教学是设置一定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体验。例如英国《牛津英语教程》第一册设计了一个《在岛上》的专题,他以一段简短的贺词开始:“海岛生存演习。你和你的伙伴组成一个小组。你们将在一个无人居住的海岛生活一个月。你们要经历冒险,要显示自己的机智、勇敢、决断和合作精神。最后还要把你们所经历的事情写出来。”接着,设计了5个分题。分为“在我的岛上”、“旅行的伙伴”、“装备”、“在岛上生活”、“遇到的问题”五个部分。通过这些活动的设计,学生进入了岛上的虚拟生活的游历,而通过这样虚拟的游历,训练的是学生说和写的各项技能,训练的是他们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这就将教材的组织材料和学生的主体性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些活动所反映和体现的,是描写这一知识或技能的,是寓教于乐。

五、结语

就目前现状来看,文选型的教材编选体系还不能从根本上进行变革,尽管各地出现很多新编教材,但这种文选型的格局还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如何回归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如何对学校的知识进行除旧纳新,如何以一种合理、科学的方式组织这些知识,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不能因为路途遥远或大的局面无法改变,该放弃任何尝试性的努力。这是几代人对语文教育的追求,需要众多的专家学者和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努力。

摘要:我国语文教材一直沿用文选型的教科书,这种教材编选体系直接导致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重的淡漠和缺失,语文知识的现状不客乐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母语教育,我们有必要对语文知识进行重新思考和审视,确立一种广义的语文知识观。回归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地位。

关键词:文选型教材,语文知识的现状,语文知识观,语文知识重构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谈语文知识的积累 篇11

关键词:语文知识;积累;内容;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103-02

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由少到多,逐渐聚集的过程。苟子在《劝学》中阐述了积累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语文教学中积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累有利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只有有了丰富的积累,学生才能听懂、敢说、读透、会写,积累还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步入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应该如何进行积累呢?我在语文教学中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的:

一 积累的内容

字词需要积累,名句格言需要积累,阅读方法需要积累,作文技巧也需要积累。 积累的内容非常宽泛,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凡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启发、教育或有警示作用的都可以进行积累。小到字、词、句、段、篇,大到与其相关的资料,这些内容都可以进行积累。比如易错的字、成语、歇后语、谜语、对联、名言、警句、俗语、格言,写景优美的句子、富有哲理的句子、运用修辞的句子,某些富有哲理启示的段落,或者整篇文章,如《我是一棵小草》、《日出》等,还要搜集写作素材,如同类的人、同类的事,以及诗、词、曲都要进行积累。有了这么多的方方面面的各种各样的积累,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就会变得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只有这些基础的东西丰厚了,我们的学生才会成为谈吐自如的儒士。

二 积累的途径

1.生活

生活是积累的源泉,当代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提出了著名的观点:“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积累语言。”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广告用语、幽默诙谐的网络流行语、生动的俗语、谚语、精彩的电影电视节目、旅游中所见所闻……无不包含着语文知识。指导学生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格言、优美诗词等,把生活学习、电影戏剧、报刊书籍、宣传标语、电视广播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并且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时代感的作文素材。

2.语文课

语文课是积累的基本阵地,语文学科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让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说一千道一万,语文积累的主阵地还是语文课堂。把握住了语文课堂,利用好了课堂四十分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语文积累。以教材为中心,把围绕在教材内容周围的相关知识搜集起来,贯穿起来,纳入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之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扩展到了无限的空间,让语文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起来。这不仅使得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丰富,还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为日后的自我学习增强了学习能力。我在语文课前五分钟,常常写出一些学生易读错的字音,或者结合例句积累成语的意思。如,成语不离“舌”:形容说话轻薄(闲嘴淡舌);形容能说会道(巧舌如簧);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形容随声附和( 鹦鹉学舌)。总之,让学生多积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好语文的必需。

3.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大量地阅读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各种报刊、中外名人传记,文学名著、自然科学著作等都蕴涵着丰富的阅读资源,都可以拿来读一读,以汲取多方面的营养,提高语文能力。课外阅读可以是语言的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典故故事;可以是诗文的积累——选择自己喜欢的古今中外诗文赏析背诵;也可以是报刊上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知识点等。积累的资料要经常看一看,记一记,使它烂熟于心,久而久之,就受到感染,化为自己内在的东西,活跃在自己的文章中,在不自觉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水平,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在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使语言的积累空间超越文本所限。这使得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丰富,为日后的自我学习增强了学习能力。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时应立于教材之上,将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融合于教学之中,利用教材抓住拓展积累的时机,使学生所积累的知识层面更为丰富和深刻。

三 积累的方法

1.诵读法: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一种有效的積累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说话作文时便能按需调出,信手拈来。教学实际证明,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读和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

2测试法: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方法。通过测试,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件完整的知识体系,此时,积累是大放光彩的时候。同时,通过检测,又巩固了积累,或促进进一步的积累。

3.读写法:平时,让学生在阅读写作中做个有心人,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随笔,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通过课内外的阅读和练笔,让学生去慢慢感受、体验积累所带来的妙处。

4.媒介法:影视节目丰富多彩,对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我在指导学生收看合适节目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语言,记录其中的名人名事,汲取它们的优点,有意识地活用在自己的文章里,那么你的文章也就非同一般。

5.实践法:叶老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积累的深刻影响。

现在的学生不能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学会品味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材料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得到永久储存。

语文知识 篇12

1.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中学专业语文教师人员数量的不足,已无法保证中学语文课教学的正常进行,直接影响了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果。农村专业语文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年龄、职称、知识等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有限,教学能力不足,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观念滞后,不利于学生获得更丰富更专业的语文知识,不利于学生提升文学素养,甚至“助长”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情绪。

2.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潜能的发掘有待深入。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和人才资源的竞争,发掘人的潜能、开发人的思想尤显重要。中学是中学生潜能显露和才能展示的重要阶段。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观察学生言行,发现学生潜能,发掘学生对语文课的敏感度,而且要唤醒其个性特征,激发和引导其自主学习、创新学习,避免死记硬背,还要鼓励学生充分、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掌握语文学习之精髓。目前,农村语文教师大多只是充当了语文知识灌输者的角色,尚未能完全担负起学生心灵启发者的重任。

3.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力度有待加大。目前大多数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仍坚持以教师为主、以填鸭式为主的模式,大多是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让学生被动地学,以至于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养成了墨守成规的惰性,更学会了拒绝创新的陋习,而忘却了自己独立思考的现代年轻人身份。这种灌输式和绝对化的教学弊端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它不但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而且还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创新的空间。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要摆脱目前的困境,改变令人担忧的状况,取得新的突破和更大的进步,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以求得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改进学生学习方法

1.用心备好每一堂语文课,着力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兴趣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效的课堂教学关键在于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非强制性地灌输。精彩的课堂教学能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用心备好每一堂课。因为,充分地备课,既是确保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既是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这里存在一滴水与一桶水的关系。课前教师的准备越充分,就越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越能提高其学习激情、挖掘其求知潜能。语文教学备课要针对农村中学生的实际,着重研讨课文之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针对问题进行归纳和指导。只有备课做到备课本、教材、环境与备学生的兴趣、心情、学习动力相统一,才能使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而不打瞌睡,才能使课堂激情飞扬,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的课堂教学导语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中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新课的导入,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导语,用导语的“重槌”敲响课堂的“大鼓”,从上课一开始便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以顺利推进教学。例如,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风雨下》一文时,可这样导入:“祥子怎么这么傻,这么笨呢?烈日,他不知躲;暴雨,他不知避。同学们,你们见过有这么一个大傻瓜吗?著名作家老舍为何要写这么一个大傻瓜呢?”学生听后会大为疑惑:是呀,这是为何?接着大家会纷纷议论起来,注意力便不由自主地集中到课堂上来了。尽管教学导语的设计方法因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和个性特点的不同而异,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务必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和重点服务,都务必做到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自然衔接,都务必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

3.加强实践,学用结合,准确把握文学知识精髓。语文教师在教学语文时,要设法让学生正确把握文学作品之精髓,尤其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用结合。例如,在讲授《论求知》一文时,教师可以从字词积累与语言表达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认识生字、背诵名言、分析精段、学会表达的过程中,体验到自主学习和愉快成长的乐趣。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有效的练习,丰富其文学阅历,巩固其文学知识,加深其对文学知识精髓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要正确引导学生将其文学阅历、体验方式、成长过程与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创作目的有机结合,悉心研究作者的创作背景,潜心欣赏作品的文学特质,细心挖掘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深入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深刻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和主要意旨,从而达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出兴趣、学出知识、学出修养,达到提高素质、学以致用的目的。

4.提升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激发其语文学习的创造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师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良好的课堂氛围犹如一剂催发学生创新能力之良药,似打开学生想象力之阀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以身作则,树立功在课前、意在长远的观念,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二是要以敬业、热情、自信的面貌去面对学生,尊重其思想和主见,引导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三是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想象力丰富、趣味性强的作文教学活动,增强农村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和创新的思维来创造文章新颖的立意,点燃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使其语言表达更加得心应手、收放自如,作文的内容更加真实丰满、文采飞扬,避免其作文表达平铺直叙、缺乏文采,内容干瘪无味、平淡无奇;四是要注重增强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多层面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其语文学习的创造力。

5.积极改进农村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时代在飞速发展,知识在日益更新且周期日渐缩短,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掌握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要逐步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否则我们的知识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我们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中学语文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其改进学习方法,促使其更好更多地获取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明确要求并具体指导学生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熟读、成诵经典名句、名段、名篇,形成语感,博取众人之长,借助他山之石,为己所用;二是要博览群书,积极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广泛获取各方有用信息,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三是要勤于观察,敢于动脑,善于用笔,多读、多看、多思、多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和提高其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6.着力提升农村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加强引导,提升农村中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分析、审判和把握的能力。对此,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自己要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在课文中找到美、体会美,善于引导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二是要通过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较早地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艺术之存在,体会艺术之美感,接受艺术之熏陶,开启学生审美心灵,激发学生审美感情,增强学生审美意识,使其对美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帮助其形成正确、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要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章,沉浸于文章美景里,使其在感受、欣赏文章美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对真假、善恶、美丑的辨识能力;四是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融入现实生活中,融入大自然中,让学生在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感受到真真切切的美,让学生心中的美更加接地气。

三、提高农村中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兴趣的重要手段

只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才能真正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课堂的实际,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实施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如观摩式教学、分层次教学、暗示性教学等,有机整合“逻辑演绎式”、“知识—活动式”、“心理—认知式”三种教学思路,让学生充分体验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整合的创新过程,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幽默风趣、形象生动的语言和饱满的热情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与补充;把教师的目光暗示、眼神传递等肢体语言作为表情达意、传递正能量的沟通方式,尤其是教师的微笑展示可以传递出理解、满意、鼓励、喜爱与热诚等,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三是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创新的气息荡漾起来,让好学的学生动起来,让厌学的学生醒过来,让沉闷的课堂活起来,让思维的火花燃起来。

总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在加强农村中学生原有兴趣的基础上改进学生兴趣缺乏的环节,尽可能地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极力打造一个愉快轻松的语文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释放能量、求知创新的最佳去处,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才能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语文知识。

摘要:语文是知识性和趣味性极强的学科,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知识创新的基石、桥梁和纽带,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感情的培养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学既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工具,又是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需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是提高农村中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兴趣的主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只有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语文知识。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兴趣

参考文献

[1]高酉鸣.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考试(教研).2011(07).

[2]张海涛.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12).

上一篇:高能中波紫外线下一篇:少儿体育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