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教学

2024-07-12

语文知识教学(精选12篇)

语文知识教学 篇1

在中学进行语文知识教学, 必须坚持随机教学。所谓随机教学, 就是紧密结合课文的讲解或作文、练习的评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语文知识教学。试以虚词教学为例。我们不能脱离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价孤立地给学生讲解某些常用虚词, 把虚词教学跟课文讲解、语文实践 (如做练习、做作文) 、作文或练习评讲弄成两张皮, 而要融为一体。从随机教学的角度说, 要把虚词教学跟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讲紧密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 同学才爱听, 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而不妨略举一两个实例。

先说文言文。大家知道, 在古代汉语里, “……者……也”是常用的格式, 学习古汉语就一定要学习、了解这一格式。怎样给学生讲解“……者……也”这一格式呢?最好结合课文来讲解。中学课文里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这一名篇。《醉翁亭记》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 从写作上不能不说别具特色, 有极大的创造性, 这篇散文不仅在构思上别具匠心, 在写景抒情上达到高度融合、形神兼备的地步, 而且在虚词运用上也有极大的独创性。他在采用骈文句式的同时, 一连用了21个语助词“也”, 并每每与“者”字相应, 构成“……者……也”的格式。我们就可以结合这篇课文给学生讲解“……者……也“这一格式的用法和作用。大家知道, 在古代汉语里, “……者……也”这一格式, 都用来表示陈述、判断、解释的语气。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 大量运用这一格式, 每每对景对情下判断, 作解释, 这很合乎一州之长的太守的身份, 同时使全文形成回环往复、忽起忽落、高低迭荡的旋律, 从而大大增加了文章在欢快中所蕴蓄着的抑郁的抒情气氛。我们读这篇文章不能不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我想这比孤立地举些实例讲解这个格式的教法肯定效果更好。

下面再举现代文的实例。鲁迅先生的《祝福》中写祥林嫂听了柳妈的话到土地庙捐了条门槛, 从而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但封建礼教还是容不得她, 给了她新的致命打击, 使她的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遭到破灭, 随之发生一蹶不振的变化。鲁迅在这一段描写里, 虚词运用得很讲究, 值得结合课文给学生讲讲。如“她做得更出力”里的“更”;“你放着罢”里的“罢”;“她像……甚而至于常常忘了去淘米”这一长段文字里关联词的使用。关于“更”, 可以启发学生考虑这样一些问题, 这里的“更”能不能替换为“很”或“非常”?为什么必须用“更”?联系上下文, 这里用“更”将会起到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关于“罢”, 可以启发学生考虑这样的问题, 这里能不能不用“罢”?考虑这个问题时, 要学生注意这样两点:第一, 用“罢”不用“罢”, 句子的语气不一样;第二,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对四婶和鲁四姥爷的态度是有区别的, 因此在人物描写上也是有区别的, 了解了这两点, 就可以体会到为什么这里的“罢”用得好。关于描写祥林嫂急剧变化的那一段文字在大量关联词语的运用, 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样一点, 关联词语的作用在于显示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 适当运用关联词语可以使说的话、写的文章脉络清楚, 增强逻辑力量。但在一般文艺作品中不宜用得太多了, 用多了, 动不动来个“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这不仅会使语句显得啰嗦, 而且会使话语不活泼、不生动。而鲁迅在这里正是运用关联词语的这一表达特点, 故意在描写祥林嫂急剧变化的文字里集中使用大量关联词语, 从而对刻画祥林嫂在收到封建礼教新的打击后越来越变得衰老、胆怯、呆板、麻木的神态, 收到了独特的修辞效果。

怎样结合作文或练习评价进行语法教学, 那就是首先对学生在作文中或练习中出现的语法毛病要做到心中有数, 明了学生最容易犯的是什么毛病 (也就是说最常见的语法毛病是什么) , 当前最普遍存在的语法毛病是什么, 这样讲起来才有针对性。讲解时, 一次讲一个问题 (也就是说一次讲一个毛病) , 所选例子要精当, 要选容易引起学生重视的例子。要讲就得把问题讲透讲清楚 (但又不能面面俱到, 而且要采取点拨式教学法) , 并且要讲得学生心服口服。这样讲, 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词语教学和其他语法教学也都应采取这种随机教学。总之, 需要给中学生适当讲点语文知识, 但决不能采取学院式的讲法, 决不能把语文知识的讲授跟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讲弄成两张皮, 否则会把学生讲倒胃口, 会让学生感到语文知识的讲解是一种负担而本能地拒绝。

语文知识教学 篇2

察右中旗第二中学语文组张振华

我们认为现代的语文教学区别于传统的语文教学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我们运用了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参照“目标语言”去规范发展自己的“伙伴语言”,同时以这些语文知识做为理性认识的工具,引导学生去体味教材中典范作品的“精粹语言”,发现作品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提高学生语感的敏锐性和精确性,从而促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教师要准确掌握广博的语言知识

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讨论要分清对教师与学生的不同要求。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处理得恰到好处,先决条件是教师本人的语文知识要到位。所谓到位一是要广博,二是要准确。

当然教师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大部分是做为教师本人用来剖析课文语言现象的工具,使自己对语言现象有理性的准确的认识。只有满足了这个先决条件才能把语文课教活。否则只能回到一味分析段落大意-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的窠臼中。

二、教材要恰当选取必要的语言知识

对于中学而言,语文知识的内容主要有几大类:语言与言语的知识、文章与写作的知识、阅读的知识、口语交际的知识、文学的知识。

语言与言语的知识主要有: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标点、修辞逻辑和古汉语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等。

文章学知识主要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记叙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文体--记叙文(要素、类别、结构等)、说明文(特点、方法类别)、议论文(要素、类别、结构)等。

阅读学知识主要有:阅读的不同方式、阅读的速度、阅读的习惯、阅读的技巧等。

口语交际的知识主要有:语音、语调、语速、语句、体态语、聆听、话语调控等。

文学知识主要有:文学的体裁及各自的特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作品的风格与流派、文学作品的解读。

三、语文知识教法的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目的是能运用这些知识,以提高自己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呢?在教师本人语文知识水平合格的前提下,关键是教学方法要得当。

策略一字词系联,重视理据

中学要涉及的汉字知识主要是字的义项问题,不妨和词语的意义结合起来考虑。一要让学生了解汉语中字义和词义(复合词)的关系,字义和词义的关系。

二要让学生了解多义字词的义项之间是有关系的,如“怒”:在“鲜花怒放”中表示“气势旺盛”和“怒“的本义“生气”“愤怒”有相似点,是比喻引申。

三要注意工具书上对词语的解释和具体语境中词语意思之间的同异现象。

策略二:明确类型,掌握方法,重在应用

语法知识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对语言单位的分类。分类一定要掌握基本的方法。

病句的辨析和句法分析:初中主要掌握以下几种病句:1.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3.语序不当、4.成分赘余、5.结构混乱、6.不合逻辑。

策略三:随机点拨,因文入理

中学语文知识教学,除了指导学生学懂知识短文外,主要应在阅读和作文讲评等过程中坚持随机点拨,采取因文入理的渗透式方法。

策略四:设置变化,比较异同

所谓“设置变化,比较异同”是在“因文入理”的基础上,举三反一,通过引进的语言现象,做“同”与“异”的比较。在变化比较中突显关键特征和规律,解决学生的认知障碍

策略五:量表诊断评价反思

知识性强的学习内容大都可以用量表诊断评价反思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如错别字、成语、文言虚词、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张振华

语文知识教学怎么教 篇3

生(齐读):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师:同学们,读上面这一段激情迸发、鼓舞人心的、热烈赞颂少年中国的碑志式韵文时,有什么发现?

生:语言非常优美,而且很有气势。

师:你的语感真不错!这段文字确实是诗一般的语言,具有诗意的美感。同学们刚才读着、读着,也就把这种美感与气势读出来了。真不错。还有哪个同学有自己的发现?

生:这一段每一句都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师:你读得很用心,从句子的运用角度有了新的发现。读文章就要这样走进文本的深处去。这个发现很有意思,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讨论。平时读到比喻句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什么事?

生:先找本体和喻体,然后搞清属于明喻、暗喻,还是借喻。

师:除了找本体、喻体和明确属于哪一种形式的比喻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学习方法呢?(问题一出,结果全班肃然,大家面面相觑、充满疑惑)

师:今天,我们换一种学习比喻句的方法。什么方法呢?钱老师称作“边读边想法”。就是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把每一个比喻都想象成一幅图画。当然,光想还不行,还要能够运用语言,把自己头脑中一幅幅精彩生动的画面描述出来,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分享。

(生按照要求一边用饱含激情的语言高声朗诵,一边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再把自己所想象的画面在小组内跟同学交流,最后用笔把自己所想象的画面描述出来,记录整理在课堂学习笔记上)

上述钱老师这样一个学习活动,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通过读、想、说、写扎实的课堂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文段生动比喻内容的理解,掌握了比喻修辞格的使用,还扎实训练了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仔细品读钱梦龙老师这个教学片段,引发我们思考的第一点是:当钱老师提出 “读到比喻句首先要做的是什么事”时,学生之所以回答“先找本体和喻体,然后搞清属于明喻、暗喻,还是借喻”,皆是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学比喻修辞这个知识点基本都是这样告诉学生的。这样的知识教学活动基本只是就知识讲知识,追求的是学生对这个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让他们通过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这种重知识本位、轻能力培养的教学,造成学生即使对比喻修辞格的相关知识掌握得再准确,再牢固,甚至尽管学生能把有关比喻的修辞知识说得头头是道,但真正要运用一个准确、形象、生动的比喻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表达出来,十分困难,或者根本无法做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语文课程对知识的教学更应该重视知识对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作用,更应该重视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功能。因此,语文知识教学只有放到实践运用中去教学,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和提升语文素养的作用。研读钱梦龙老师这个教学片段,当我们面对像语言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写作知识等众多的语文知识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的就是语文知识究竟应该怎样教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引发我们思考的第二点是:教学一个知识点如何才能教得深入、透彻,教出最佳效果。钱老师的这个设计有着非常强的层次感。第一步学生高声诵读,对于上述这样一段激情迸发、诗意洋溢的段落,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充分感受作者语言的诗意美感和文字背后作者充沛的感情;第二步发挥想象,逐步体会作家或诗人要把丰富的感情抒发出来,必须借助于丰富生动的形象,由“意”达“言”的表达过程,其实就是巧妙组织形象(或意象)的过程;第三步把想象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实现由意达言的“言”与“意”的转换,从理解到表达;第四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继续将口头表达深化为书面表达,在思维上更趋缜密,表达上更加规范。在当前推进有效教学的大背景下,如何让课堂教学真正有效,钱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无疑给了我们清晰的示范。有效课堂必须是立体的,必须通过精心设置的每一个台阶,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不断攀爬,最终登上知识学习的巅峰。只有这样,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知识教学才不会重新走上单纯的就知识教知识的老路上去。(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洋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徐纯军

浅析语文知识的情境化教学 篇4

有学者将语文知识教学与语文课的人文性截然对立起来,认为语文知识教学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实际上语文知识教学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淡化甚至排斥语文知识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目前,不少语文学界的工作者一再呼吁应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虽然如此,20世纪学术研究中留下来的两大问题——“语文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语文知识的有效教学”依旧是争论的焦点,这两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语文知识长久以来没有明确的定论。

对语文知识的类型进行明确分类,提供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有效的语文知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以往的研究讨论也对语文知识的类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划分,但忽略了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所承担的课程功能和课程目标的差异、不同性质的语文知识所需要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客观事实,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做法致使课堂陷入了讲与不讲、讲多与讲少的泥沼中。

“语文知识”概念是一个历史产物,是随着语文课程自身独立化而出现的一个名词,随着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调整而变化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文知识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不能脱离这种历史的境遇。关于语文知识,过去有一个所谓“八字宪法”的表述,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宪法”是语文知识在教学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是一种描述性而非类型化的表达方式,是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所教的语文知识的一种经验式的总结,它并没有具体论述分类的原因,也没有揭示相互之间的关系。

国外研究方法的引入,为我们划分语文知识类型提供了参考。现代认知心理学将语文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这种语文知识类型的根本视域和立场是学生,符合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宗旨,并有效结合了课程与教材目标。“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它是人们对事物的状态、内容、性质等的认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它是人们关于活动的过程和步骤的认识。“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学习的策略的知识,即如何确定“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在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学习者能明确认识自己面临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目前学习所达到的程度,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省和调节。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己进行调控、领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研究教材,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的语文知识类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7年的“语文大讨论”,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知识的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地位由原来的霸主地位渐渐退居次要的从属地位。2000年的初高级中学语文大纲大大简化了语文知识的内容,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只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课文四个方面设计教学内容和要求,语文知识没有单独列出。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实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战略性转移,在基本理念中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不作为考试内容”“评价学生阅读诗词和浅译文言文,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此,彻底摆脱了传统课程过于重视语文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了语文知识教学的转轨。

此次标准最大的变化是没有把语文知识作为一项单独的目标提出,其指导思想是“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把系统的知识转变为有用的知识,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让知识的掌握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同时对语法等基础知识作出不作考试的要求。”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知识放在附录部分,语文知识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语文知识教学出现进一步淡化的趋势。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教学的淡化,实际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内容也相应减少,先是逻辑知识被取消,然后是语法教学被淡化,再次是修辞知识被淡化,最后是词语教学被忽略。语文知识地位和要求的变化,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

得当的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再把语文知识作为一项单独的目标提出,不主张系统地讲授,而是将必要的语文知识分散到阅读和写作目标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在这一要求下,实现语文知识的课堂情境化教学尤为重要。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语文知识主要以概念性质的陈述性知识为主,在课文的课后补白部分安排了较少的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分布于课文注释和课后研讨与练习部分,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主要以记忆为主,但这种记忆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有意义式记忆。人教版教材在编排这部分语文知识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编排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语文知识,以初中第一册课文《春》为例,这篇课文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盎然。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编排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一知识点,在这之前,学生接触过大量的比喻句式,但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准确定义模棱两可。在涉及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应抓住课文中的例句,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中去体会。例如“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句话,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带动学生一起去描绘这幅画面,把抽象的定义化解为具体形象的例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进行词语教学时,语文教师也可将学生置于一定的环境中,例如在教授“张皇失措”这个词语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这一词语表现的情态,学生不但记忆深刻还能在各种情况下灵活运用该成语。一种知识得以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式的使用,以体验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陈述性知识效度的重要策略。

鼓励学生运用这些陈述性知识,将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在运用中掌握陈述性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人教版教材的阅读板块中,在“课后研讨与练习”部分,安排了很多“仿句”题型,模仿课文中的句型仿写句子,这是学生内化陈述性知识的一种方式,即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此外,通过“写作”板块,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是运用语文知识的途径之一。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要求学生能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一定的策略性知识是学生能独立体验和理解文本的基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渔”就是一定的“策略性知识”,即思路和方法,例如在教授说明文《故宫博物院》时,教师主要采取引导探究的方法,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沿着浏览路线一层层剥开其中的“策略”,即本篇说明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以达到深入策略性知识的“元认知”和实现学生对认知过程的自我调控,全面地理解知识生成的过程并对自身某部分的认知进行新一轮的修正和建构。

语文知识教学的淡化而非语文知识教学的弱化和边缘化,缺少了语文知识,学生就失去了独立体验、感悟文本的认知基础,语文教学将变成一个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的过程。教师将语文知识教学融入语文教学的整体实践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灵活掌握语文知识。教师适时提示知识在情景中的相互关联性,使学生对复杂的内容领域形成灵活而丰富的理解,实现语文知识教学的情境化,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秀芬.构建语文课堂知识生成观[J].语文教学之友, 2011 (11)

[2]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3]黄伟.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J].中学语文教学, 2007 (11)

[4]王丽.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反思和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09

[5]何凤.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类型及结构分析[D].西南大学, 2010

语文复习知识要点 教学设计 篇5

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知识要点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1-04-23 真实,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洁。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要)、描写、议论(最主要)。语、主体、背景、结语。

人,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

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容。》 的。

报道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时间。

方法(外貌、语言、心理、动作)象(品质、精神、性格、心理)

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心理、渲染气氛、突出人物品质、为情节作铺垫

人物)的气概(第④小节,外貌描写;54~61小节)、17、18、47、53、60、61小节),语言描写;32~45小节)1小节)

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

动形象地描写了芦苇的形象,表现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中顽强抗争的意志。头子的功劳很大

美的景物烘托了老英雄打鬼子时内心的轻松、愉快、真实

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 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境危险——不怕生死、勇敢

动吃力——“爬”对战士的崇敬、爱戴

痛哀悼——“跪”“画”“吻”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义特殊——对烈士的感情强烈、深沉、至高无上

充满赞美之情

空前的敬意 憎恶 新的敬意 巴特勒上尉的信——圆明园,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胸怀博大。辛辣。” 庙比较园中之物动之巨作

理解、尊重、孤立三参加座谈会四参观纪念馆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毛泽东道者寡助。——孟子平安的劳动妇女事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地位低,很不幸)毛病(描写声音和动作)相(比喻)式”(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的道理的故事(伟大的胜利,调侃的意味)

山海经》(称赞的意义)物描写:动作、语言、外貌、神态)

山海经》之前 》的过程 山海经》之后

出望外、如获至宝的心情。妈妈”?

部分大都写他如何“讨厌”、“憎恶”阿长。

经》的原因。

长的怀念和同情和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

朱自清散文全集》。散文家、学者、诗人。

儿子的疼爱,儿子对父亲的感念。惦记背影(开篇设疑)

【2~3】别时家境,祸不单行,家境惨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细心关照(铺垫背影)

【6】望父买橘(刻画背影),再现背影

买橘子时的背影的? 应开头,表现家境惨淡

“我”的紫毛大衣对比,突出深切的父爱

细致地描写父亲爬月台时艰难的动作,突出深切的父爱。背影,被深切的父爱感动落泪。

节的重中之重,最能体现深切的父爱。

起因、经过、结果,或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志气,渴望提高地位,获得尊重,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老实厚道,谦卑。

不愿要报酬

来谢恩,送香油和鸡蛋 的车

应得的报酬 坚持给钱 维持生活

《杨绛散文》,著有《干校六记》、《将饮茶》,译有《唐•吉诃德》。

存,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和《管锥编》。、善良的品质。知恩图报、心地善良。的愧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者,作为幸运者,有责任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关注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来,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上海人。著有《文化苦旅》。

——艰苦、诚信

点年轻信客;、散文)

有略,前有铺垫、后有烘托

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的特点 久 泛

一,形式多样 美,结构坚固 置 历史悠久 间 结构坚固 征

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

就的原因(由主要到次要)

构坚固、形式优美、形式多样。

修建时间 结构特征 体到局部 要到次要

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疏朗开阔之美

阴柔阳刚之美

丰富想象之美 安闲自在之美 谷——具有生命力,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剧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的称属、历史及现状

点,概括了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 门内外

楼)——庭院——金水河——汉白玉石桥——太和门

界地带

诗意氛围,引起读者兴趣;增添情趣,留有余味

和物候学

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的意义

本质(逻辑顺序)

小 次

到时间 文章更易懂,深入浅出。

辑顺序

得出结论。

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由现象到原因)

19课 20课

顺序、逻辑顺序

分、总——分——总)事物说明;递进式 事理说明

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 的定义;

有说服力,说明什么对象的什么特点; 对象的什么特点;

比喻):更生动形象地说明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准确地说明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或“„„”能否去掉的回答方法:一肯定或否定;二先解释这个词的意思;三这个词在是什思;五下结论(所以“能”或“不能”去掉)。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被喻为“田园诗人”。选自《陶渊明集》。索。

生活安乐的理想世界,也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与劳动

削 室,惟吾德馨”

:往来人物高雅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室内生活情趣高雅 以调素琴、阅金经):主人胸襟超尘绝俗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己高雅的情趣。引用孔子的话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情操。

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傲清高,避世退隐。逐利。

合污、庄重、谦虚、正直。好的情操。

数量上多(内容多)

技艺,来历。

小、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刻者技艺精湛 的人、物、文字的数目,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理想。特征:天下为公。

”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史。

耸立

高大雄伟)

蔽日(虚写、实写)

阔)远大抱负 而小天下)

。所见 忧国伤时

所感(对偶)

家书珍贵,对家人的思念

自己苍老 念家悲己

苦难的精神 情 暴

苦)

不断、遮天蔽日 同景象 急))

长的特点。反衬三峡秋季凄凉萧瑟的气氛。学家、散文学家。选自《水经注》。

阳隐居。有《陶隐居集》。被称为“山中宰相”。

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志林》。、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构:总——分——总

面:形状、颜色、声音、声势。

(动静相衬)

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写,突出潮水的雄伟壮观,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本文选自《陶庵梦忆》。淡淡的愁绪。

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俗流、清高自赏、孤寂的心情。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痴迷于对故国往事的留恋。悠远脱俗的意境。

人合一(广漠)人(渺小)

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廷,内心惆怅,激愤、抑郁 体:飘飞的蓬草。千古壮观)

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 园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愤。

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感慨,结束全诗。-------------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知识要点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新闻两则

1.新闻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洁。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

2.新闻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描写、议论(最主要)。

3.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4.毛泽东:字润之,湖南韶山人,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

5.标题:迅速了解全文内容。

电头: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6.这篇新闻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7.电头: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8.导语比标题多:背景、人物、时间。

第二课:芦花荡 ①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心理、动作)

1.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品质、精神、性格、心理)

②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③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衬托人物心理、渲染气氛、突出人物品质、为情节作铺垫

2.芦花荡中体现的小说要素:

第一要素: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人物)

⑴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第④小节,外貌描写;54~61小节)

⑵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第⑩、17、18、47、53、60、61小节)

⑶过于自信和自尊(第⑤小节,语言描写;32~45小节)

⑷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54~61小节)

第三要素:环境描写

星星

第①小节

水鸟

宁静,渲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

苇子

拟人,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芦苇的形象,表现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中顽强抗争的意志。

侧面描写

表现老头子的功劳很大

第61小节:用优美的景物烘托了老英雄打鬼子时内心的轻松、愉快

第三课:蜡烛

1.文体:战地通讯;详细描写、真实 2.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

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⑴炮火连天,环境危险——不怕生死、勇敢

3.感人因素

⑵年老体弱,行动吃力——“爬”对战士的崇敬、爱戴

⑶视若亲人,沉痛哀悼——“跪”“画”“吻”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⑷结婚喜烛,意义特殊——对烈士的感情强烈、深沉、至高无上

3.细节描写

炮火:11次

(反复描写)

蜡烛:7次

黑围巾:5次

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主题:赞美了瑰宝般的建筑——圆明园,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2.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性格: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胸怀博大。

3.本文所用的修辞:反语。

作用:有讽刺意味,极其尖锐、辛辣。

总评:“世界奇迹”

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4.圆明园

分说

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充满赞美之情

概述耗费劳动之巨

总述:亚洲文明杰作

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1.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

2.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理解、尊重

日本作家:自私的狡辩——鄙弃、孤立

3.一来到纪念地二看纪念演出三参加座谈会四参观纪念馆

第一单元综合学习

1.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战争名言: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第六课:阿长与《山海经》

1.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2.阿长的形象:

⑴阿长是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

⑵没有文化,不识字,粗俗、好事

⑶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善心,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3.①对阿长称呼的由来(地位低,很不幸)

②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描写声音和动作)

③摆成“大”字的睡相(比喻)

④元旦吃福橘的“仪式”(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叙事

⑤写阿长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⑥写阿长讲“长毛”的故事(伟大的胜利,调侃的意味)

⑦谋害“我”的隐鼠

⑧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称赞的意义)4.“我”的感情变化:讨厌

空前的敬意

憎恶

新的敬意

5.写法:一(第4、8小节)人物描写:动作、语言、外貌、神态

二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6.铺垫蓄势:19~22小节:买《山海经》之前

不写:买《山海经》的过程

23~29小节:买《山海经》之后

称赞烘托:写“我”震悚、喜出望外、如获至宝的心情。

7.为什么在文中不称阿长为“长妈妈”?

答:①符合作者年龄②文章前半部分大都写他如何“讨厌”、“憎恶”阿长。

8.为什么要写远房叔祖?

答:说明“我”渴慕得到《山海经》的原因。

9.倒数2小节:突出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和同情和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

第七课:背影

1.文体:回忆性散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学者、诗人。

2.主题: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儿子对父亲的感念。

一【1】思念父亲,惦记背影(开篇设疑)

【2~3】别时家境,祸不单行,家境惨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二【2~6】回忆往事

【4~5】细心关照(铺垫背影)

3.结构

【6】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三【7】别后的思念,再现背影

3.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的?

答:①外貌描写。写衣帽

呼应开头,表现家境惨淡

与“我”的紫毛大衣对比,突出深切的父爱

②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细致地描写父亲爬月台时艰难的动作,突出深切的父爱。

③用自己的情感反应来烘托背影,被深切的父爱感动落泪。

① ②③所描写的背影是全部情节的重中之重,最能体现深切的父爱。

4.关键性语句: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

第八课:台阶

1.文体:小说。

2.父亲的形象:非常要强,有志气,渴望提高地位,获得尊重,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老实厚道,谦卑。

第九课:老王

1.线索:“我”和老王的交往。

谋生手段艰难

命苦

生理上有缺陷

2.老

居住条件恶劣

为作者送冰

心善

送钱先生看病,不愿要报酬

身体病重,还要来谢恩,送香油和鸡蛋 作

⑴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⑵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

3.的⑶老王送香油鸡蛋,我坚持给钱

⑷关心老王,询问他能否维持生活

⑸女儿送鱼肝油

4.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选自《杨绛散文》,著有《干校六记》、《将饮茶》,译有《唐•吉诃德》。

5.本文作者的丈夫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和《管锥编》。

6.第13~16小节:体现老王朴实、善良的品质。知恩图报、心地善良。

7.“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作为幸运者,有责任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关注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第十课:信客

1.选自《秋雨散文》。余秋雨,上海人。著有《文化苦旅》。

①说明信客职业特点——艰苦、诚信

2.信

②年轻信客接班

③用自己丰富的经历,指点年轻信客;

用自己惨痛的教训警醒年轻信客 一、二单元:记叙类文体(小说、散文)

人物(同上)

散文

写法:先抑后扬,有详有略,前有铺垫、后有烘托

第十一课:中国石拱桥

1.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1~2】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历史悠久

【3】我国石拱桥特点

分布广泛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地理位置

历史悠久

修建时间

结构坚固

【4~5】介绍赵州桥

结构特征

(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

历史悠久

【6~8】介绍卢沟桥

结构坚固

形式优美

形式多样

【9】我国的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由主要到次要)

【10】写石拱桥在解放后的发展 3.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的特征: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形式多样。

①从概括到具体: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地理位置

修建时间

结构特征

②从整体到局部

③从主要到次要

4.“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说明方法:举例子(不是打比方)

表达方式:描写

修辞方法:排比、拟人

第十二课:桥之美

1.①芦苇丛上的石桥

疏朗开阔之美

②江南乡间的石桥

阴柔阳刚之美

③水天间的长桥

丰富想象之美

④山区的风雨桥

安闲自在之美

⑤索桥——高山峡谷——具有生命力

第十三课:苏州园林

1.本文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剧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第十四课:故宫博物院

1.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的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16】:是全文的重点,概括了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a简介故宫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

b紫禁城正门内外

天安门——端门——午门(五凤楼)——庭院——金水河——汉白玉石桥——太和门

2.太

外形

内景

殿

位置

用途

中和殿

概貌

用途

保和殿

用途

“前朝”“内廷”分界地带

2.本文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第十五课:说“屏”

1.屏的定义

屏的作用

屏的种类

屏的设置

2.本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3.课文引用古诗词的好处:营造诗意氛围,引起读者兴趣;增添情趣,留有余味

第十六课:大自然的“语言”

1.第一部分【1~3】说明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队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6~10】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1~3】说明顺序:由现象到本质(逻辑顺序)

表达方式:描写(主要)、说明

【6~10】

由大到小

说明顺序

由主到次

由空间到时间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

1.本文是按逻辑顺序来写的

2.举例子和四个小标题让这篇文章更易懂,深入浅出。

第十八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本文两篇短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发现问题

找出答案

得出结论

第十九课:生物入侵者

1.本文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好处: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第二十课:落日的幻觉

1.本文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现象到原因)

三、四单元:说明文体

事物说明文:11、13、14、15、19课

事理说明文:12、16、17、18、20课

第四单元:科普文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两种说明结构:总分式(总——分、总——分——总)事物说明;递进式 事理说明

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

说明方法:下定义:对某样事物的定义;

举例子: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说明什么对象的什么特点;

作比较:更突出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比喻):更生动形象地说明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分类别:层次分明;

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地说明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引用

画图表

说明文中“„„”能否换成“„„”或“„„”能否去掉的回答方法:一肯定或否定;二先解释这个词的意思;三这个词在是什么意思;四这个词不在是什么意思;五下结论(所以“能”或“不能”去掉)。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 1.本文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被喻为“田园诗人”。选自《陶渊明集》。

2.以渔人进入桃源的行踪为线索。

3.世外桃源:指与外世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世界,也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①环境优美、宁静

②人人平等,人人参与劳动

4.桃源

③生活安乐幸福

④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⑤没有战争,没有剥削

第二十二课:短文两篇

写法:托物言志

《陋室铭》

1.第一层:提出中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景:环境清幽、宁静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第二层:具体描写陋室

人:往来人物高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事:室内生活情趣高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志:主人胸襟超尘绝俗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第三层:以古代贤者自喻表明自己高雅的情趣。引用孔子的话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

2.表达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的情操。

《爱莲说》

3.本文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4.菊:正面衬托。隐逸者:孤傲清高,避世退隐。

牡丹:反面衬托。富贵者:追名逐利。

莲:君子。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谦虚、正直。

5.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操。

第二十三课:核舟记

1.说明文:说明对象——核舟。

体积上:小

2.特征

(奇巧)

构思上:巧

雕刻的人、物、字数量上多(内容多)

3.总 【1】概述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及其来历。

分【2~5】详写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用事实说明雕刻者技艺精湛

总【6】小结总计全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赞叹核舟的雕刻技艺

第二十四课:大道之行也

1.本文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特征:天下为公。

大同:指理想社会。

3.全文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第2~3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圣;杜甫的诗——诗史。

《望岳》

1.一、远望——拔地而起,参天耸立

(用齐鲁广大的平原烘托泰山的高大雄伟)

二、近望——神奇秀丽,遮天蔽日(虚写、实写)

三、细望——高大深远

(由景生情:胸怀激荡、眼界开阔)

四、抒发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春望》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所见

忧国伤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感(对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珍贵,对家人的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叹自己苍老

念家悲己

《石壕吏》

主题:赞美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对人民饱受战祸的深切同情

也含蓄地揭露了差吏的残暴

一. 致词的由来

二. 对比(差吏凶残、老妇悲苦)

三. 主体 写老妇致词

四. 尾声 暗示老妇被抓

第二十六课:三峡

1.写法

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② 大笔点染的手法

③ 动静结合

2.一:先写山

突出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二:再写水

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奔放美(江水上涨、水流湍急)

春冬:清悠美(素、绿、清、影)

秋:凄婉美(寒、素、凄、哀)3.引用渔歌: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反衬三峡秋季凄凉萧瑟的气氛。

4.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学家。选自《水经注》。

第二十七课: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本文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被称为“山中宰相”。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北宋人。选自《东坡志林》。

表达了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闲人:有闲情雅致的人;包含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第二十八课:观潮

1.【1】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结构:总——分——总

顺序:由远而近

方面:形状、颜色、声音、声势。

修辞:比喻、夸张、引用

【2】写水军演戏的精彩场面(动静相衬)

【3】弄潮儿的英姿(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4】写观潮人多——侧面描写,突出潮水的雄伟壮观,也突出了表演的精彩。

2.以潮为线索

船只多

第阵势大

3.二

个人作战技艺高

战斗激烈

迅速撤退

第二十九课:湖心亭看雪

1.回忆性山水小品文。

2.本文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3.中心:对故国往事的怀恋和淡淡的愁绪。

4.“独”往湖心亭看雪: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俗流、清高自赏、孤寂的心情。

5.“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痴迷于对故国往事的留恋。

6.白描:描绘了一幅山水画。悠远脱俗的意境。

全景:景物浑然一体

7.雪景

天地苍茫、天人合一(广漠)

特写:堤、亭、舟、人(渺小)

第三十课:诗四首

《归园田居》

语言:平淡自然,真挚醇美。愿: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即使做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使至塞上》

第二句:借景抒情,被排挤出朝廷,内心惆怅,激愤、抑郁

比喻:本体:自己;喻体:飘飞的蓬草。

第三句: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千古壮观)

构图美:远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园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晖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登岳阳楼》

颈联直接道出亡国之臣心中的悲愤。

“风霜”双关,比喻现实社会。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感慨,结束全诗。

文言文

1.作者、时代

2.字词解释、课文翻译

3.默写

4.内容加情感

语文知识教学 篇6

一、学习拓展语文学科基础知识

语文学科基础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发展更新。不少老师在大学里学习的语文基础知识,其实已经滞后。那么如何与时俱进,学习拓展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呢?

1.学习拓展语言学知识。

语言学知识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字特点,语境词义、语体、语篇以及修辞格等。教师通过具体指导,不仅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教材中每一个字的字义,认清字形,而且尝试“字的音形义结合记忆策略”,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又漂亮。

2.学习拓展文学知识。

文学知识主要包括文学的基本要素、文本层次、文类文体、抒情话语、叙事话语、文学接受等。就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老师如果拥有丰富的文学知识,那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成效。

3.学习拓展文章学知识。

文章学知识主要包括实用文章、亚文类与体裁、章法脉络、表达方式等。语文老师要十分关注文本“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怎么写”是“话语形式”问题,“为什么这么写”是“话语意图问题”。既能够关注文章的话语形式,又能够关注文章的话语意图,这才算拥有了较高的文章学知识。

4.学习拓展心理学知识。

这里所说心理学,主要指语文学习认知过程中的“知识与表征”“图式”“迁移”“移情”等知识。

二、学习拓展语文学习领域知识

语文学习领域知识是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知识,是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教什么”、“应该学什么”的知识。根据课程标准,语文学习主要有“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在这五个领域中,不仅有“陈述性知识”,而且有“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这些知识将在实践中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言语智慧。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学习拓展“阅读与学习阅读”的知识,当然,教师也要学习拓展识字与写字、写作与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学习领域知识,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三、学习拓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即对语文课程、教材、教学和评价的认识。对语文教学来说,这部分知识处在上位,对语文教学有着连续性的引领作用。

1.语文课程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重视语用能力的训练,而人文性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情意、充满人文气息、充满生命活力。

2.语文教材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教材教”,而不仅是“教教材”。语文教材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教师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神话,把教材看作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手段。教师要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可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

3.语文教学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4.语文教学评价知识。

语文教学评价十分重要,往小处说,它能影响课堂教学的气氛和活动,往大处说,它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教学评价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循循善诱,富有创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学习拓展语文课程资源知识

语文课程资源知识主要包括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所使用的语文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的把握,对优秀语文教师及成功课例的熟悉,对信息化语文课程资源和语文教学研究主要杂志的了解。

1.学习理解语文课程标准。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是中学语文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中学语文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为此,教师要对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了然于胸,并努力化作自己的实践。

2.准确把握所使用的语文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

语文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所使用的语文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的把握是师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有正确深刻解读教材的本事。教师不仅要透彻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识,深刻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而且要十分明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更要对教材文本做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对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真切的感悟,还要用研究的、审视的甚至批判的眼光对教材做出批判性的分析诠释,发现其中的不足,遗漏甚至错误。当文本全部装在教师的心里,当文本兑换为教师深刻深厚的生命体验,当教师和文本已经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这个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将左右逢源,学生将在课堂上大有长进。

3.了解信息化语文课程资源和语文研究的主要杂志。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语文教学有声有色,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学生不仅能获得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所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加强学习,提升自己运用信息化语文课程资源的知识与能力。

语文教学应从基础知识抓起 篇7

第一:积累字音字形、成语

一是立足教材, 二是利用报纸、杂志等阅读材料, 三是利用考试题, 把常见的字音字形积累下来, 抄到笔记本上。抄的多了, 记得多了, 学生就会总结运用了。在课前, 我让学生出有关字音字形的题目, 题干要求和高考题一样, 每个人都要出1—3个小题, 一个同学出题, 然后让另一个同学来做题 (不要老是由一个同学来做) , 其他同学则把黑板上的题目记下来, 接着做题;讲台上的同学做完之后, 出题的同学就要面向全体同学讲题, 讲题不能就题论题只说答案, 要会延伸和拓展。例如, 学生讲到成语“抛头露面”中“露”的字音时, 以点带面, 把常见的带“露”的成语都找出来 (读lù的成语有风餐露宿、抛头露面、藏头露尾、崭露头角、初露锋芒、初露头角等;读lòu的成语有出头露面等) , 还让同学们区分记忆“抛头露面”和“出头露面”, 进行分类记忆。实践证明, 时间一长, 学生学会了出题, 学会了讲题, 学会了应用, 而且手中的题目越积累越多。我笑谈说, 同学们手中的这些笔记本就是一个很好的题库。见到字音字形这一题目时, 学生的对题率较以前高了, 学生也有兴趣乐意去学出题、做题了, 增强了这一基础知识方面的信心。成语方面, 例如带“不”字的望文生义容易出错的成语, 有不刊之论、不易之论、不赞一词、不足为训等, 再例如, 带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有灯红酒绿、按图索骥、想入非非、不绝如缕等, 让学生们课下积累, 而且同学之间资源共享;还可以根据成语设置情境或采用造句或写短文等形式加以练习、巩固。

第二:积累句、段、篇

一提名言名句名篇, 学生就会认为背了只是为了默写。事实上, 凡是为了考试而记忆的, 考完后一般是都忘了, 基本上不理解名句的意思, 不会拿来表达和交流, 不会运用到写作中。事实上, 背诵名句不只是为了默写得满分, 它还能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我给同学们举例, 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季羡林老先生时, 提到了“和合故能谐” (《管子兵法》) 及“名为治平无事, 实有不测之忧” (苏轼《晁错论》) 名句, 通过这, 可以看出温总理个人深厚的文化素养。还有, 把名句运用到写作中, 可以为文章增添文化底蕴, 说的实际些, 一个学生在高考作文中能够活学活用所学过的名句, 并且恰当、符合文章旨意, 这样一定会为文章增色不少。还有, 读名著时, 我指导学生做好笔记, 记录人物描写精彩的段落, 景物描写精彩的段落, 议论精彩的段落, 心理刻画精彩的段落, 对话精彩的段落, 记好之后去体会名家是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让学生学得写作精华和深邃。对学生来说, 不管课内的还是课外的, 只有看得多了, 记得多了, 悟的多了, 练的多了, 才能在应用和拓展上运用自如, 游刃有余。

第三:教材是例子, 是最好的例子

比如学到史铁生的《我的母亲》 (选自《我与地坛》) 时, 让学生感悟文章的情感, 体会文章的构思, 品味文章的语言等, 让学生仿写作文《我的母亲》。再比如, 学到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时, 就文章“不违农时……”这一段联系现代社会、联系胡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 让同学们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还有《齐桓晋文之事》, 就孟子的仁政思想拓展延伸等。把教材读懂, 理解透彻, 能活学活用, 就能够理解读懂课外的文章了, 再去做阅读理解和写作文就不会有畏难情绪了。

第四:根据情境, 应用拓展

比如, 学生请假回家, 我让他写一个假条, 格式必须正确, 他写完后, 及时给他改正;邀请任课老师参加班内元旦晚会, 让同学们一是写个通知, 二是给老师写个请柬;班内举行诗歌朗诵会, 让学生写个开场白;同样是元旦晚会, 我把节目单公布给大家, 让同学们写一个节目串台词;母亲节到了, 让同学们给母亲发一条短信, 注意情感和形式;临放寒暑假了, 让学生写《致家长的一封信》;还有, 阅读班内的《中国青年报》时, 我让学生注意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 让学生把新闻的导语和主体遮盖起来, 去试着概括新闻标题或写一句话新闻, 稍微难一些, 给出字数限制;或者遮盖起标题和导语, 来概括主体的大意或者找关键词等等。

在共享教学中实现语文知识增值 篇8

一.百家争鸣,同台共享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派系繁荣局面,这与同期的古希腊文明遥相辉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永恒的明星,它的光芒也波及整个世界。至今被我们仰望、涉及、流连。之所以如此,大部分是因为横向对比它的丰富性和纵向对比它的深刻性。可以说,“一家之言”总会使所代表的知识领域显得荒凉、浅显、单薄,而倾尽自己现有的知识彼此争芳斗艳、促膝分享却能积淀自己的知识底蕴,丰富、深刻自己,又能实现自己现有知识的增值。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教师要颠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噤若寒蝉的听讲方式,建立一个知识共享的平台,让学生各抒己见,将别于他人的经验、思想、情感分享出来。这是一次整体中个体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学生通过知识的分享建立向心力、凝聚力,这两种力量撮合各个个体,进而使学生这一整体更具有强大的力量而攻无不克、无坚不摧。

一朵花开不算艳,千万种花齐放才算艳。对于语文课堂来说,以一个教师为主体的教学不是精彩教学,每位学生以个体的形象说出代表个体的语言才是精彩教学。说比听更有意义。例如苏教版初中教材中《落日》一文。这是一篇经典的新闻纪实文章,即新闻特写。学生阅读文本后发现,本文与其他纪实类文章有些不一样。有的学生认为本文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其中有一些作者的主观感受。前两段中,还有议论:“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也有学生发现文章选取了一些看起来细枝末节,甚至鸡毛蒜皮的事实来写。如水兵的衣服“军衣洁白,折痕犹在”、签字场所的摆设。有学生甚至谈到文章并未完全依据事实来写,还写了不在现场发生的事实(“白马的故事”)。正是通过这样的交流共享,学生恰恰能充分认识到“新闻特写”这一文体的特点。又如高中教材中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慷慨激昂的演说词,是马丁·路德·金咆哮着发出的“黑人之音”。这篇演说词的历史意义,其间所蕴含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等都不是教师轻描淡写的讲解就能使学生透彻理解的。所以,在这里教师要建立一个知识分享平台,让学生互相将所知道的关于作者、美国种族歧视纷争、黑人遭遇,乃至美国种族经济、政策的现状等等做一次交流。这样一来,学生间进行知识互补,增长了见解,也使得原有的知识升值。另外,教师还可将眼光置于文本之外,让学生举出一些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演说,如闻一多的演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等。

二.激烈思辨,矛盾相生

思维的碰触才能激起无限智慧的火花。思维的禁锢只能让智慧之水静止、呆滞和污臭。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它所涵盖的知识包罗万象,涉及各个学科、各个领域,这更需要我们运用不竭的智慧去探索。但是,由于经验的有限性,我们着眼事物的角度也走向了偏执和片面化。这让我们难以接收与我们不一样的思维想法,我们洞察事物的智慧也一点点用尽,世界在我们眼中成了冰山一角。所以我们需要智慧的挖掘,需要从别人的身上汲取我们所欠缺的思维方式。可是,思考角度、思考方式也有对错之区别,我们需要在激烈的思辨中来验证自己的思维和他人的思维,然后才决定要不要坚持和采纳。正所谓:“矛”、“盾”相生,在思辨中,想法、知识等形成共享,这是其一;其二,在思辨中,互相矛盾的观点也会互相成就。如果没有矛,就不会成就盾,或者说,如果没有盾,就不会成就矛,事物间总是在相克中相生。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相矛盾的一隅而不自知,但当与别人进行观点切磋、激烈思辨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当然,这也是观点、思维分享的一种方式,在分享中知对错,在分享中决策是否坚持己见,是否接受他人观点。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于三味书屋是“乐园”还是“苦屋”,就足以引起学生的争论。一方面,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生活是枯燥无味的,另一方面,孩子们又能趁先生自我陶醉时糊盔甲套在指头上做戏,用半透明的纸蒙在绣像小说上画画,这些又显得趣味盎然。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辩论中发现作者传达出的隽永的趣味,不管教育体制如何僵化,孩子们活泼的天性总能找到自己的表现形式。而对童心的肯定,恰恰是作者对旧教育体制的批判。又如《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涉及到孟子的“仁政”思想,其中不乏一种睿智的思辨色彩。它与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所提倡的“德政”一脉相承。在这里教师可以将孟子的“仁政”与孔子的“德政”放到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并联系目前国家现状,让学生互相进行思辨,谈谈哪种方式更恰当些,更好些。孔孟之道都反对征伐,其所提倡的治国思想都以“仁”为本。但孔子提倡君以修德来聚集远方的人,而孟子提倡以民生的方式来使天下百姓聚集于此。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以前坚持的是那个观点,但是经过互相的思辨展开,他会觉察到自己内心的矛盾而在辩论中形成自我观点的统一。

三.观点集合,吃透知识

正如分散的星星的光芒稍逊月亮的光芒一样,分散的观点的力量总是微小而不具说服力的,所以我们要把观点集合,将无数个看起来微弱的光芒聚集起来,使其形成一个发光整体,整体的力量总是巨大的。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建立一个知识、观点共享的平台,让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借鉴学习。但倘若教师止步于大家的各抒己见,而不将这些观点做一次总结,那么,该课堂只是满足了学生说的欲望,而没有起到知识分享真正的成效。因此教师要将灌进麻袋的学生的观点进行整合封袋,让它们形成一个体系。这样,才使得学生易于把握,继而吃透知识。

“十根筷子”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不过本文不是去讲团结的重要性,而是要说明观点集合之力量的巨大性。还以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和孔子的《季氏将伐颛臾》为例,一个提倡“修德”,一个赞成“民生”,学生围绕这两个观点展开讨论,但是你一言我一语未免显得很杂碎、分散,所以作为教师要进行观点的集合,将学生的观点分类、分角度进行汇总,然后再用最恰当的语言总结出一个最能详尽这一角度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无论是对自己的观点还是对他人的观点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更有利于其对这两篇课文的学习。另外,教师也可突破文本,让学生站在课本之外进行思考。联系国家现状考虑除孔子的“修德”、孟子的“民生”之外的治国思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丰富了课堂教学。

结语: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缺失 篇9

起初觉得百度文库点评者真有意思, 怎么会写一篇题目意思跟人家相同的点评文章?别人写文章是尽量避免“撞车”, 他倒好, 反而故意去“撞车”了。因为“‘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是一个反问句, 本意就是伏尔泰没有“恼羞成怒”。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否定的意思, 特点是只问不答, 答案在问句中, 肯定反问句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是一个肯定反问句, 表示的刚好是否定的意思, 即“伏尔泰没有恼羞成怒”。但仔细一读百度文库这篇点评文章, 原来是批评王世热观点的:

《“恼羞成怒”的伏尔泰?》一文批评某文“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一说不对。理由是羞愧者必定理亏心虚, 其贬义明显。“恼羞成怒”的确含有贬义, 但原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伏尔泰“恼羞成怒”, 而是说伏尔泰对批评不会“恼羞成怒”, 而是心平气和。原文作者并不是要肯定“恼羞成怒”, 而是要肯定伏尔泰的胸怀和气度。所以被批评的原文并未将“恼羞成怒”用错。

分析百度的点评, 很有意思, 这篇点评文其实是一篇小驳论文, 按道理驳论文应该是驳对方的观点, 但它竟然是把被批驳者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了, 这就好像世界杯比赛中把自家的球门和对方的球门混淆了, 而且更有趣的是射门时把球踢飞了, 却把自个儿的脑袋当球踢进去了 (当然世界杯比赛中还从没出现过, 这种自踢脑袋到自家球门的空前绝后的射门技术, 否则世界足球史上该大书特书了) 。因为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伏尔泰并没有“恼羞成怒”》文不对题, 内容和标题在逻辑上没有因果关系。百度点评者说原文并未用错“恼羞成怒”, 理由:伏尔泰对批评不会“恼羞成怒”, 这是作者在肯定伏尔泰的胸怀和气度。

不知百度的点评者是否 看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原文, 因为点评的理由不仅跟点评文标题没有逻辑关系, 跟雨果原文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雨果的原文是这样的:

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各位先生, 我们要这样说, 因为, 平静是这位哲学家伟大的一面, 平衡的心态在伏尔泰身上最终总会重新确立。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 总会过去, 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于是, 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

从原文看, 雨果说伏 尔泰有“平静”的一面, 也有“愤怒”的一面 , 但最终会 “心平气 和”。 (程曾厚先生对雨果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风格把握得很好, 但对“恼羞成怒”一词翻译值得商榷, 因为雨果的意思是伏尔泰“极端愤怒”而不是“恼羞成怒”。) 雨果在演讲中讲到, 伏尔泰因帮助那些受宗教迫害的人士, 而承受了一切威胁、侮辱、迫害、污蔑等, 但是他不屈不挠, 坚定不移。面对残暴专制的宗教批评、指责, 伏尔泰的“怒”是正义的愤怒, 而不是羞愧之怒, 所以说伏尔泰是没有“恼羞成怒”, 而是“怒 不可遏” 或“义愤填膺”。

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语法知识 篇10

一、了解造字法, 减少学生错别字。

如今老师经常摇头慨叹学生错别字连篇, 一再强调学生仍然改正不过来。如果我们根据汉字集声音、形象、辞义于一体的特性, 运用语法中形声字的知识, 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 教给学生正确记忆的方法, 纠正错别字, 效果会好得多。比如, “粱”和“梁”, 学生常会互相混淆取代, 教学时我这样引导学生:“粱”与“米”有关, 因为高粱可以作为一种粮食, 让我们食用;而“梁”与“木”有关, 因为我们造房子用的大梁, 通常是用木头做成的, 所以“梁”字下面是“木”。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 激发他们的兴趣, 从不同角度启迪学生的思维, 巧教, 巧记, 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 而且往往能够举一反三, 掌握更多的类似字。

二、掌握语法知识, 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如今的中学生极度缺乏语法知识, 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语感的培养及整体把握的能力, 影响了语文能力的提高。首先在阅读中表现为不能捕捉到主要的信息, 读不懂题, 不能用恰当的句子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成这类题, 仅凭借语感是无济于事的, 必须运用语法知识。如果是复杂的单句, 就得让学生学会抓住复杂句子主干, 理清“枝叶”, 弄清各种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修饰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 掌握分析句子的方法。这就需要给学生一点如何抓句子主干和如何分析句子的知识。比如:把下列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个字) 。“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 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懂得抓句子主干, 就能概括出“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在法国揭幕”这一新闻主要信息。

如果是复句, 就得教会学生分析复句关系。如竺可桢写的《哥白尼》一段开头句子是“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 不但带来了天文学上的革命, 而且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如果知道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也就把握住了本段后面几句话所写的主要内容了:哥白尼学的地动学说开辟了各门科学的新时代, 从而就能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了。可见, 阅读中少不了语法知识。

三、学习语法知识, 提升写作能力。

适当结合课文, 讲授语法知识, 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对于帮助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有极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学生作文病句尤其多, 这固然与学生的语言积累有关, 但我认为深厚的语言积累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 那就是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律 (语法) , 这才是能使学生创造优美精练语言的根本。由于淡化语法, 学生作文中诸如生造词语、词语随意搭配、缺少主干成分、不合事理、不合逻辑、表意不清的病句随处可见。这就致使一些原本应该生动感人的文章却难以准确地表情达意。常见的病句类型如词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在习作中也是常见的。

比如: (1) 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 使她很快恢复了健康。 (2) 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 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学生只有懂得语法知识, 才能更容易判断出句 (1) “对、通过、在”等, 使作主语的词语作了介词和宾语, 句子没有了主语。 (应删去“通过”或“使”) (2)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 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去掉, 紧缩出主干, 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 再检查局部, 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用紧缩法即可发现“事情”与“完成”不搭配。

修改这类病句, 不是单凭“语感”就能完成的, 必须熟练运用相关的语法知识、逻辑知识。

另外, 好的作文文采横溢, 而适当运用具有对称美的句子, 整篇文章整句、散句错落有致, 读来才有一种韵律之美。能造出这种美的句子也离不开语法知识, 记得学生做过这样一个题:用学过的课文题目, 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上联梦江南, 上联夸父逐日。如果学生不懂得词性、短语知识就容易出错。这类简单的对句都不会, 我们也就很难想象作文中的很流畅的对偶排比句的出现了。可见, 语法知识与写作能力息息相关。

四、懂得汉语语法, 有助于外语学习, 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从学生的后续发展来看, 高中语文考语法、英语考语法, 学生没有相应的语法知识基础, 怎么能“万丈高楼平地起呢”?

强化语法教学必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在当前国际上各国激烈竞争的时代, 学习外语成为时代的需要。然而, 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有许多相通之处。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必将促进外语学习, 也必将加深对汉语的理解。近些年, 在“淡化语法”论影响下, 学生汉语语法水平下降, 严重影响了外语学习。

淡化语法教学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以及走向社会。现在很多的高中生在读初中时用的语文课本涉及到语法知识的较少, 导致他们在升入高中后, 语文老师还得给他们补讲与语法知识有关的内容。高中学习本来压力就大, 而本应在初中就学习的语法知识拖到高中才开始, 不但影响了他们语文学科 (以及其他学科) 的学习, 还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学习负担。

综上所述, 我觉得初中语文教学, 对于最基本的语法知识、最起码的语法技能, 是不宜“删”, 不宜“淡化”的。其实初中的语文课本的编者也并非要刻意淡化语法知识, 而是要把适宜的语法知识置于适宜的位置以适宜的方式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不可忽略修辞知识 篇11

比喻是把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从外形上做比方,甲物比作乙物,通过乙物正确地理解甲物。毛泽东谈批评(预防和改正)缺点错误的问题,把缺点错误比作脸上的污垢和地上的灰尘,把纠错的方法批评比作洗脸和打扫卫生,人天天都要洗脸,脸才干净,打扫卫生,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这就把问题表达得通俗易懂,淋漓尽致,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鲁迅把瘦骨嶙峋的杨二嫂比作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样,生活贫困、生意维艰、人生极不容易的一个中年女人就成型了,人们就容易了解、理解杨二嫂了。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明喻和暗喻的句子本体、喻体都要出现,喻词不同,前者一般有“像”“似”等,后者一般有“是”“成”“成为”“当”“当作”等,借喻的句子里只出现喻体,如,“圆规心里极不平,愤愤的”等,鲁迅用圆规当作杨二嫂来直呼。另外在阅读与写作中,还常遇到“博喻”。《看云识天气》里,写云的形态,“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这就是博喻,说明云的形态丰富多彩,绚丽多样。

比较是把相关联的不同事物或把一个事物的各个方面作比对,它分类比和对比。类比是同类事物或一个事物的相同方面作比对,如,“她长得像她的妈妈一样漂亮”。对比是相对、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作比对,如,电影《刘三姐》中的莫老爷等在江面的船上与刘三姐等众乡亲对歌,前者酸腐穷智的狼狈与后者乐观睿智的大气形成对比,从莫老爷等的一面反衬,凸显了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正义是不可战胜的。比喻和比较都有“比”之意,但比喻重在“喻意”,通过彼物理解此物,比较是两者比对优劣好坏,彼此映衬或反衬。所以,不能因为都有“比”,而把两种修辞混淆。但是这两种修辞同时运用,其语言表达会更充分、有力和美妙。如,鲁迅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雷锋的日记“对同志我们要像春风一般温暖,对敌人我们要像秋风一样残酷”。

借代是用人或物的个性、特征、特点或部分来代替(人或物)整体,含此修辞的语言,其表达风趣、幽默、诙谐,富有喜感,有时也含有讽刺,或表意深沉,等等。如,生活中和谐的人们互相调侃(称呼)老鬼、酒鬼、胖子、瘦子等。电影《八路军》中的一段对话:刘伯承称陈赓宋时轮王进山——两个拐子加个疯子让敌人有来无回。陈赓回道,你独眼龙管天下——领导得好。画面幽默、诙谐、乐观、喜气,充满胜利的信心。鲁迅的《孔乙己》中主人公的人名孔乙己是借代,孩子们见到孔乙己,就喊“不多不多也”也是借代,《阿Q正传》主人公的人名阿Q也是借代。这些都充满了讽刺意味,都表现了人物的酸腐、无知和极大的不幸。还有一种谐音借代,毛泽东的诗句“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伤痛、思念和宽广的胸怀,也表达了诗人与柳直荀丈夫相互慰籍的心情和共勉的精神。借代与借喻都有“借”的作用,但是前者主要是代替,后者主要是用喻意。决不能囫囵吞枣,混为一谈。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切不可空缺修辞知识的讲解。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只要循序渐进,正确进行修辞知识的教学,就会丰富学生的经验,激活学生的语言灵性,就会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学生由少到多,不断积累,在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上终会有创新。

语文知识教学 篇12

一、教师要树立“核心语文知识”意识

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文化构成的一门综合课, 是小学生学会理解生活、表达生活的得力助手。这就决定了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主体———阅读教学必须与生活世界保持密切、通畅的关联。在小学阅读课上, 把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趣事、生活素材、生活情境引入课堂, 促进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就成为小学阅读课的常见套路。遗憾的是,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弄巧成拙, 在把“海量”的课外语文资源搬进课堂的同时悄然遗忘了阅读课的学习主题。更有甚者, 为了博取听课者的眼球而不顾实际课堂需要地引入点缀性课外生活素材, 致使一节节语文课被非核心知识“掩埋”。由此, “花瓶式阅读课”“散射式阅读课”大量涌现, 形形色色的试验课、观摩课、展示课正成为这一课堂弊病的“重灾区”。

一是过分追求形式花哨而忽略了实效追求。笔者曾经听过的一节小学五年级阅读课至今仍历历在目:在该节课中, 教师几乎用上了全部能出彩的手段, 如做游戏、角色扮演、现场表演、合作研讨、字谜竞猜等应有尽有;许多装饰性教学环节, 如情境渲染、故事导入、才艺展示等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授课时间;哗众取宠式的表演、毫无意义的课堂情景剧、别出心裁的教学花样淹没了真正的知识学习活动……可谓异彩纷呈、热闹非凡!但课后对照教学目标进行了一次效能检测, 结果则令听课教师“大跌眼镜”———就连基本的词语学生都没掌握, 更别谈对关键句、关键语段的深入理解了。显然, 这是一节严重病态的阅读课, 其症结就在于舍本逐末、只“放”不“收”, 最终整个教学活动距离“围绕核心语文知识, 培养学生核心阅读能力”的主旨越偏越远。

另一个是过分追求资源丰富进而架空了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无独有偶, 笔者还听过一位四年级语文教师的阅读课———《观潮》。在这节课中, 授课教师引入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素材, 如故事、短片、绘本、教具、道具、头饰等, 整节课中用到的短视频就达到了五处。繁杂的课程资源把小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都挤占完了, 而教学的主要内容———教材上的课文则备受冷落, 学生的亲自阅读活动变得越来越“稀罕”!由此, 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活动被悄然架空了, 阅读教学异化为了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行为, 阅读学习活动最终只会落得一个皮焦里生的结果。没有阅读, 就没有真正的阅读学习活动。在这种阅读课上, 学生真正用在文章阅读、课堂思考上的有效教学时间少得可怜, 更别说围绕本课的核心知识开展激光式的阅读教学了!诚如有教师所言, 这种阅读课的教学重心严重偏离了既定教学目标, 难以产生聚光灯式的教学奇效, 着实属于一种地地道道的“伪热闹”。

热闹的教学场面并不能代表小学生阅读学习活动的真正高潮到来, 相反, “风平浪静”的阅读课就不一定不是一节好阅读课。针对阅读教学弊端, 如何促使学生把参与阅读课的表面热情转化为积极的脑力活动, 才是小学教师面对的一道阅读教学改革难题。显然, 当代小学阅读教学要实现这一转变, 小学教师就必须树立核心语文知识意识, 积极构建一种直击靶心、形散神聚、主题突出、线索清晰的高效阅读教学课型。

二、核心语文知识的内涵与析取

围绕核心语文知识来聚焦教学能量, 突出阅读教学主题, 是当代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如果说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知识点, 那么, 那些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就构成了本课的核心语文知识, 与教学目标关联相对疏远的知识点则构成了该课的非核心语文知识。具体而言, 阅读课中的核心语文知识是指该节课中的关键知识点, 如文章中的关键字词、关键语段、关键主题、关键表达方式、关键阅读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它们构成了教师指导小学生开展文本阅读实践的主轴, 师生对文本的解析与讨论必须基于这些语文知识来展开。所以, 科学过滤教材, 准确把握核心知识, 是小学阅读教学迈向“低耗高效”目标的着手点。在此, 向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推荐两种鉴别阅读课中的核心语文知识的方法。

一种是知识赋权法, 即严格依照具体知识点与本课教学目标间的关联度来确定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 并赋予相应的数值或等级。例如,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有多个知识点:字词教学内容是“认识本课10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龙王庙、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仇恨、满腔怒火、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等词语”;语句教学内容是能够表现革命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细节性句子, 如“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等;语段教学内容是引导小学生掌握五壮士“诱敌上山, 英勇杀敌, 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 英勇跳崖的故事”情节, 理解革命战士的英雄气概等。如若这些内容在课堂上都讲, 肯定超过40分钟的“课容量”, 教师必须对这些教学内容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区分对待、科学分流。按照本课最精简的教学目标, 即掌握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 掌握场面描写知识, 我们可以把上述词、句、段教学的重要性分为三个等级 (参见下表) :

另一种是树形分析法, 即在教材分析中把一篇文章的所有相关知识点按照树形排列, 再据此分析哪些知识点处在知识教学链条的关节点上。这些处在关键链条上的知识点就是核心语文知识。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课文《幸福是什么》, 该课有许多知识点, 如识字教学、词语教学、童话教学、分段教学、语段评析、阅读方法训练、幸福观教育等, 这节课的教学要将这些有机地融为一体绝非易事。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各板块教学内容的“筋骨”, 努力形成繁而不乱的教学设计。为此, 我们把本节课的所有教学内容设计出以下树形结构, 其教学重点自然一目了然。

《幸福是什么》一课的核心知识树形分析法

在一节阅读课的知识树形图制作过程中, 教师只需把本课需要教授的全部知识点有序排列在树根 (基础教学部分) 、树干 (主线教学部分) 与树枝树梢 (具体教学部分) 上, 就能顺利对一篇课文进行庖丁解牛式的解剖。实际上, 这一分析还可以继续, 教师还可以把生词教学、语段教学、阅读方法教学等部分的核心教学内容再作分析, 具体到对哪些生词、哪些语句、哪些语段这一层面上, 本课的核心语文知识就更加清晰了。借助这一分析, 教师就能做到以核心语文知识为主线, 全面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进而达到重点突出、主题突出、主线清晰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

鉴别核心语文知识及其联系是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的基本功, 是教材分析达到“懂”“透”“化”水平的重要思路。只有强化核心语文知识意识, 对本课核心教学内容心中有数, 才能够收到收放有度、详略得当的教学效果。

三、聚焦核心语文知识对当代小学阅读课改进的现实意义

把握核心语文知识对当代小学阅读课的改进具有多重意义, 它是防止教师把阅读课上成“游戏课”“花样课”“空架子课”等“非阅读课”的一把利器。阅读课的主体是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要把阅读权利还给学生, 教师就必须对烦琐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减肥瘦身、精心遴选, 紧扣、聚焦在核心语文知识这一主线上进行课堂点拨, 以此为学生留足阅读的时间与空间, 努力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阅读教学效果。

首先, 阅读教学中聚焦核心语文知识有助于教师树立干净、简练的阅读教学风格。宁要实而不华, 不要华而不实, 这是核心语文知识教学的一条铁律。在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阅读课上, 这一点体现得非常突出, 其干练的教学风格一览无遗。在《落花生》一课教学中, 孙老师通过对落花生的生长特点揭示及其与苹果、石榴等水果之间的外形比较, 借助对相关水果描述性语句的反复朗读、揣摩品味, 帮助学生顺利吃透了文章的主题, 完成了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 孙老师重点进行的阅读教学内容是“后园”“爱慕”“难得”等关键词语, 以及落花生与其他水果间的比较。通过对核心知识的廓清, 孙老师将全部课文内容凝为一体, 为本课教学特制了一把“连心锁”。这节课中, 全体学生被核心语文知识延伸出来的问题与讨论所吸引, 阅读能力与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阅读的效率、效果有了坚实的支撑。

其次, 阅读教学中聚焦核心语文知识有助于教师简化课程资源, 充分挖掘文章内在的品质与内涵, 树立“以文取胜”而非“资源取胜”的教学质量观。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利用意识, 增强自身对阅读学习资源的开发意识, 又要立足教材文本, 对核心语文知识与非核心语文知识之间的“界限”保持警觉。这是小学阅读教学有力平衡核心语文知识聚焦与课程资源拓展这一矛盾的科学思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讲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 很少用其他现代教学媒体资源, 如网络素材、课件资料、故事教具等, 他主要采用的教学工具就是课文, 主要手段就是“读”, 即让学生反复朗读、默读、品读、分角色读, 鼓励学生读中悟、读中思、读中问、读中想。在于老师的点拨下, 学生“读”出了文章中固有的色彩、味道、情感与体会等, 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与学习。在此, 文章、文本作为阅读教学“主资源”的功能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 在本课教学中, 于老师在教“饱经风霜”一词时, 他并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在屏幕上呈现出“一副饱经风霜的脸”, 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联想去描述文中的“车夫”形象, 这样,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词汇的学习就恰当地融为一体了。于老师的这一阅读教学方式在当代小学阅读教学实践领域颇受推崇, 它充分体现了当代小学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生读为主”的主流趋势。

上一篇:执行反馈体系下一篇:程序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