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瞬间论

2024-09-28

摄影瞬间论(共9篇)

摄影瞬间论 篇1

人类的历史是由无数个瞬间构成的。瞬间, 是新闻摄影的最基本要素。新闻摄影记者们, 用他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抓取的一个个瞬间, 编织成一部壮丽的社会发展形象史。世界上许多新闻摄影杰作, 都是一个个绝妙的瞬间。这些用三只眼睛观察世界的摄影记者们, 头脑之灵敏、动作之娴熟, 令人叫绝。那些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和获得“荷赛”新闻奖的佳作, 更是震撼人心的瞬间。

瞬间杰作令人欣喜, 令人深思。梁文辉拍摄的《彭去董来——1997香港》这幅照片, 在众多报道香港回归的照片中是最令人难忘的。照片中英国驻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是个离去的背影, 从侧面脸部表情上有些沮丧, 无可奈何;而新任的香港特首董建华是个正面形象, 满面笑容向画面外招手。这幅照片不仅报道了重大事件的历史场面, 而且抓住了重大事件中历史性转折的一瞬。

所谓瞬间, 就是事物发展的高潮, 使人一看就明白的一刹那, 或者说, 它代表了事物的本质。读者从《彭去董来——1997香港》这幅照片中得到的是什么, 难道仅仅是彭定康的卸任吗?这就是瞬间的力量, 瞬间的作用。但是, 我们所追求的抓取瞬间, 是指抓取有代表性、有特点的典型瞬间。

作为摄影记者的使命, 概括起来:一是成为时代的记录者, 应尽可能地把面临着的事物记录下来。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 摄影记者拍下的照片何止万千, 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流传于世的佳作却微乎其微。

那么, 怎样不辱摄影记者的使命, 成为时代的记录者和推动者, 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摄影作品呢?概括起来说就要在抓取典型瞬间上下功夫。那么怎样抓取典型瞬间, 结合个人的摄影实践和学习老一代摄影工作者的经验, 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典型瞬间, 需要在典型环境中取得, 或者说, 也只有在典型环境中, 才能拍到精彩的典型瞬间。事件性新闻如此, 日常新闻也如此。新华社记者吕厚民拍摄的《欢送志愿军归国》,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8年9月, 当志愿军即将离开, 朝鲜人民军热情洋溢地欢送志愿军归国。在沙里院志愿军大街上 (这是战后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共同修建的一条街) 花束飞舞, 欢送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吕厚民被挤在人群里, 这样是根本拍不到好照片的, 吕厚民尽力挤出人群, 看到旁边有一辆吉普车, 就想利用它作为制高点。他刚爬上汽车, 一位人民军军官发现吕厚民是中国记者, 一把紧紧地抱住吕厚民的一条大腿当起了支架, 吕厚民赶紧举起相机, 拍下了这沸腾的场面, 用记实的手法准确地记录下这一历史瞬间, 成为摄影史上一段珍贵的记忆。如果没有这一典型环境就不可能有这一典型瞬间。如果把典型环境作为一, 典型瞬间作为二, 有了其一, 才可能有其二, 但有了一并非会有二, 有了典型还必须要付出体力上的辛劳, 思想上的辛劳, 才能拍到典型瞬间。

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 是典型瞬间的凝结。也唯有典型瞬间, 才会让人回味。在我们的摄影记者面前, 究竟有没有典型瞬间, 应该说有, 不论大小新闻单位的记者都有这个机遇, 一是突发事件, 一旦发生在你的辖区, 就要紧紧抓住;二是时代的瞬间, 这是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每个时期都有新闻摄影的代表作,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抗美援朝, 土地革命, 合作化运动,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等, 都有人提供代表那个时期的代表作。例如:齐观山拍摄的《斗地主》, 李仲魁的《在结婚登记处》, 解海龙的《我要上学》, 张新民的《深圳8·10股潮》, 李晓斌的《上访者》等, 这些新闻作品都受到社会的好评, 并载入史册。

二、抓取典型瞬间, 要提高摄影记者的综合素质。有人说, 某作品是“顺手牵羊”得来的, 或者说如果我在那个现场也能抓取到, 这当然不能全部否认, 这里有个机遇问题。但是有的人能牵来, 有的人就牵不来, 是什么原因?这就涉及到摄影记者的政治、文化、业务等综合素质。身在宝山不识宝, 有时虽然身在典型环境中, 却抓不到典型瞬间, 照片拍的不少, 却杰作甚少, 此种例子也不少。

瞬间的抓取, 是摄影记者知识库的爆发之时。表面看来, 照相只是按一下快门, 按快门是决定性的, 世界公认的摄影大师布勒松称之为“伟大的瞬间”, 而快门之前, 同样是决定性的“功夫在诗外”, 照片之外的功夫越深, 素质越高, 瞬间就抓得越准。知识贫乏者辨不出真伪, 不知何为真正的瞬间。按快门之前的积累太重要了, 借用“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的成语作比喻, 也未尝不可。平日诸多知识沉淀的越多, 一旦爆发威力就大多了。

人们在谈论中美关系发展史时, 总爱引用杜修贤拍摄的周恩来到北京国际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这幅照片。1972年初, 一个春寒料峭的天气, 北京国际机场降下一架美国波音飞机, 美国总统尼克松匆匆走下弦梯, 远远就伸出手来, 微笑着迈向等待他的中国总理周恩来, 从动作、表情似乎显露出有点迫不及待。周恩来身着一件风衣, 端庄地站在离弦梯不太远的位置上, 伸出他那在延安时代摔伤的右臂, 抬起手, 风度稳重。尼克松是主动上门来商谈改善中美关系的, 周恩来体现出我国不卑不亢的外交策略和大国风度。这幅尼克松和周恩来的手似握非握的瞬间佳作, 正是记者综合素质的反映。

首先, 它体现了记者对中国历史和当时国际形势深层次的思考。当时的国际形势, 正如毛泽东所预见的, 在中美苏这个大三角里, 中美关系必然会有大的变化。势态发展完全证明了, 先是斯诺传递信息, 又通过欧洲某国使节与我搭话, 接着又派基辛格秘密访华, 一步紧似一步, 最后尼克松亲自出马。

其次是时机的把握。我国著名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认为, 任何艺术都应注意含蓄, “要留有余地, 恰到好处, 宁可不足, 不要过头”, 这一美学见解, 可以提炼成一句话——“留有余地”。从“不到顶点”到“接近高潮”和“留有余地”, 反映了古今中外的美学家认识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形式的含蓄性。周恩来和尼克松机场握手的照片, 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手似握非握正是摄影记者恰到好处地把握了事物发展进程中的情节瞬间, 人物运动中的动态瞬间, 面部表情变化的神态瞬间。这种以形式的瞬间之美唤起欣赏者联想, 想象事物的时间延伸和美的内容, 的确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瞬间的佳作。

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到典型环境中去!

我们要尽一切可能拍摄到“境”中的典型瞬间!

参考文献

[1]李亚男;论摄影瞬间的表现形式[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2]许必华;《新闻摄影纵横谈》;新华出版社;1997年6月

[3]韩子善;《发现·捕抓·创造》;山东省第一期高级摄影培训班教材;1984年6月

[4]郭广林;摄影的本我与记忆的工具[N];中国摄影报;2007年

如何在体育摄影中冻结瞬间 篇2

对焦最关键

初次拍摄体育题材,最大的困惑就是照片“一片虚无”,焦点不清。原因就是,被摄物体一直在运动,而你已经对好的焦点并没有跟着物体而改变。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焦点跟随被摄物改变。

就现代数码单反相机而言,首先,要把相机的焦点调成一个点,不要使用相机自身的“广撒网”——自动辨别,它根本分不清高速运动的物体;这个点,根据自己习惯,一般设在中间,有构图的需要可以移动相机或者后期剪裁。

然后,就是选择对焦模式。在主流单反相机中,一般有“单次自动对焦”、“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和“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三种对焦模式:第一种模式,每次对焦只固定一个焦点;第三种模式是,对焦点会随着物体的改变而改变;而第二种,介于两者之间。很显然,体育摄影要用的就是第三种。而要求更高的摄影记者、特别是老一代的体育摄影记者会依旧使用手动对焦,根据运动员位置的变化,迅速揉搓对焦环,凭借着丰富经验,他们比机器更准确、快速和少失误。

快门求快

快门和连拍,被体育摄影爱好者经常追求的两个参数。在人们追求高快门的同时,带动了高感光度的需求。当然,感光度也会带来问题,就是噪点。照片的整体清晰度会下降,颗粒感增加。这时候,可以打开相机自定义的“高感光度降噪”功能,会起一些作用。更多的时候,体育摄影记者是不会在乎这一点的,因为快门速度是最为重要的。颗粒的粗糙感在另一方面来看,会增加体育运动的天然性。

但是,在绝大多数人用高速快门定格瞬间的时候,一些慢门的处理别有一番风味。比如,跳水,多数是定格在空中运动,或者入水瞬间的水花四溅;但也有人使用慢速快门,把人虚化成了一条线。对于这种效果的看法,因人而异。体育摄影中,高速快门是绝对的主流,慢速快门是艺术创作的手段。

捕捉动作靠经验

做到了对焦实、速度快之后,就要捕捉运动员的动作。这一点与摄影者对这项运动的熟悉程度有关,而且每一类运动都不一样的,常用构图也不一样。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经常看网球运动的精彩照片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上半身特写比较多,全身照很少。这是因为,网球的全身动作一般照出来着实的不好看。特别是底线击球,运动员的四肢会全部展开,双腿比较呆板,占用的画面较多,而球显得很小,重点不突出。

有固定器械的运动相对简单,例如跨栏、跳马。拍摄这种运动一般采用陷阱式捕捉,摄影记者提前对栏进行对焦,等待运动员跨到这一栏,立刻按动快门。

摄影瞬间论 篇3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 瞬间更是摄影的精髓所在。一幅新闻摄影作品是否优秀;是否能够做到真中求美、图文并茂;是否能够通过感人至深的内容和吸引眼球的图片形象加大其社会传播效果, 加深其公众影响力, 对于瞬间的把握至关重要。事物运动过程中极其短促的一瞬间或一刹那状态在新闻摄影中被称之为“典型瞬间”。而瞬间性, 是新闻摄影形象的重要特征, 它是我们研究新闻摄影形象规律的最主要内容。新闻摄影讲究对于“典型瞬间”的把握, 摄影和摄像不同, 它不能像新闻摄像那样从容不迫地、长时间地拍摄记录新闻事件的整个发生过程, 让观众在感知事物的全貌中, 了解事件真相。新闻摄影往往只能是截取事件发生的某一“典型瞬间”。因此, 这一瞬间定格的画面不仅要有新闻内容, 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才能给读者留下印象。数字时代的到来给摄影记者带来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 不再需要花费时间手动对焦, 长焦镜头可以使我们离危险更远些, 连拍功能让我们更容易捕捉精彩瞬间, 电脑可以对照片进行后期的制作……似乎所有的工作都变得更加简单, 简单的只剩下轻轻地按下快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瞬息万变中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最具新闻价值的瞬间, 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具备非常高的综合素质, “典型瞬间”理论之所以对新闻摄影实践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就在于它为摄影记者的工作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和要求, 并且能够不断地推进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典型瞬间”以完整真实的新闻形象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式美感成为优秀作品的价值标准, 也成为了新闻摄影发展的推动力量。“典型瞬间”新闻摄影理念是指从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 记录下的能充分反映其新闻内涵的某个典型性瞬间图像。新闻事件是由无数个瞬间在时间和空间的二维世界里不断变化的过程。具有不同的视角, 就会发现不同的瞬间揭示、强调乃至突出表现出来的内涵及意义。这种理念有利于拍摄者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捕捉新闻画面。对“典型瞬间”新闻摄影理念的正确、全面的认识, 是一个渐进过程, 有一定规律可循。在5·12大地震中和北京奥运会上, 我国摄影界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摄影作品。但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我国的新闻摄影事业还处于发展阶段, 相比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拓展、挖掘新闻摄影理论的广度和深度, 努力培养和提高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 着重培养高质量的后续人才。锻炼捕获“典型瞬间”能力, 用心观察是捕捉“典型瞬间”的前提。在采访中, 对新闻事件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是捕捉“典型瞬间”的先决条件。新闻事件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 由许多瞬间组成。这些瞬间展现出来的面貌和形象不一样, 所显示的主题也不同。当我们按下相机快门, 捕捉的这一瞬间是否反映事件本质的典型瞬间就至关重要。在新闻事件中学会找出其“典型瞬间”, 选择什么瞬间拍摄决定了摄影图片的质量, 用心观察是捕捉“典型瞬间”的前提。用心观察建立在摄影记者对整个事物了解的基础上, 带着自己对新闻事件的思考, 才能有效捕捉到最能表现新闻主题的“典型瞬间”。许多成功的新闻摄影作品都来自于作者看准时机, 恰到好处地捕捉起决定作用的拍摄瞬间。在新闻事件“典型瞬间”出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 把握机会。任何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新闻事件的“典型瞬间”出现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现实社会中, 许多偶发的新闻事件, 其本质往往是因事物发展从量变走向质变。因此, 许多突发事件的发生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此, 偶然性和必然性是新闻事件的“典型瞬间”的两面性, 能促使摄影记者保持新闻敏感性。可以保证记者在面对偶然发生的事件时也能迅速作出反应, 及时抓取精彩的瞬间。“典型瞬间”的出现可以预见。新闻事件的瞬间虽然需要观察发现, 还有其偶然和必然的属性。但新闻瞬间的捕捉并不完全依靠被发现和碰巧来获取。虽然在许多情况下, 事物发展过程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 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有经验的摄影记者通常可以根据事件的迹象, 预测出事件的发展轨迹, 预见到某个定格瞬间是最好的摄影时机。着名的摄影记者贺延光在拍摄胡锦涛总书记和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历史性会见前, 就已经在指定的拍摄现场选择了多个角度的试拍, 并预见到了“握手”这一历史性动作的大致位置, 头脑中已经构思出了《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这张图片的基本构图。更为重要的是在于拍摄者对这个历史事件的深刻认识, 是他特有的新闻敏感直觉, 促使他在“典型瞬间”出现的刹那, 本能地按下快门。结语构成一幅优秀新闻图片的因素很多, 对“典型瞬间”的思考和研究有助于提高摄影记者的技能。捕捉“典型瞬间”, 不仅仅使拍摄的新闻事件和图片鲜活起来, 增加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而且把“瞬间变为永恒”, 使人们永远牢记历史的那一幕。有人认为“典型瞬间”理论的要求特别是构图方面的要求对于新闻摄影显得过于苛刻, 甚至有人认为对“典型瞬间”的遵循已经成了一种陈词滥调和教条主义。不可否认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 “典型瞬间”理论确实也有一些不足和欠缺, 例如对“典型瞬间”有误解的人容易走向“自然主义”, 对于新闻事件只是简单机械地记录和不加选择的复制, 将原生态当做是真实的标准。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典型瞬间”不仅仅是一种摄影技术方面的理论, 更是一种对摄影的认真严谨的态度, 一种对新闻摄影工作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只有抱着这种态度, 新闻摄影记者才能捕捉到最精彩的瞬间, 也只有带着这种精神, 新闻摄影事业才能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吉林日报社摄影部)

摄影瞬间论 篇4

为纪念中国与立陶宛建交25周年,由立陶宛考纳斯摄影中心、立陶宛文化学院、维塔斯·卢卡斯摄影中心主办,立陶宛大使馆、中间美术馆、立陶宛摄影协会协办,立陶宛文化协会、招商局慈善基金会为主要赞助方,中间艺术基金会、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Mineraliniai vandenys为赞助方的“非决定性瞬间:立陶宛摄影的另一面”展览于10月10日下午5:00在中间美术馆开幕。立陶宛国务委员马修利斯、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司长陈旭等中国、立陶宛官员及各界嘉宾百余人出席开幕式。

这是目前立陶宛在华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艺术展览,不仅介绍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段黄金年代的立陶宛经典摄影,同时也展示了立陶宛共和国重新获得独立时期的艺术进程与发展,包含了从19世纪末开始一直到现代的摄影作品。展览将会为观众提供一个机会,去了解维塔斯·卢克斯最富有概念性和创造性的摄影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交界的立陶宛摄影上的突破性作品,以及这些形成于那个年代的摄影美学在现代摄影中的反射。其中第三个展览将介绍一些富有创意的艺术家的摄影作品。

展览分为《占领》、《非决定性瞬间》、《维塔斯·卢克斯,真实之上》三个部分,共有200余件作品。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交汇点标志着立陶宛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时期,不仅仅表现在立陶宛的政治生命中,同时也在国家的艺术舞台上。在当时,决定立陶宛摄影艺术转折点的新一代艺术家们出现了。人文摄影在盛行几十年后被一个较少表现风格,却更加个性化和更切实关注周围环境、人类和身体的摄影所取代。艺术家们不再为追逐“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而在街头流浪;相反,他们占据了被观察者的位置。深远的视野已经被封闭的形象创作所取代,创造者专注于他们身边的事物,记录那些几乎匿名的环境。摄影被越来越频繁地用于反映个人的想法和经验:摄影从公众的转变为非常个人化的和沉默的。摄影师运用自己简洁的创作语言故意模糊了作品构图和亮度的标准;他们模仿业余摄影,而纯粹的美学也失去了往日的重要性。

所有这些艺术家都有他们自己的个人视觉和思维,并以自己独特的创意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世界观。除了一些展出的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创作的作品,展览被更现代观念的作品所填充,以崭新的摄影姿态和对真实的概念拓宽了现代立陶宛摄影的前景。

维塔斯·卢克斯(1943-1987)是立陶宛摄影的原始开创者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对立陶宛摄影学校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作了很多卓越的经典摄影作品并在应用摄影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传统摄影对维塔斯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他开始构建他自己独特的影像世界,同时结合现实和幻想;这个世界的构成、颜色或者观察的切入点彻底改变了他对待现实的感知。在创造性工作和传统生活方式上面跳出传统思维定式,维塔斯似乎一直在外围行走。他的能力,与周边世界直接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他作品特征的才能表达使他在其他艺术家中脱颖而出。

尽管维塔斯是一个真正的传奇,不仅仅是在立陶宛,还是在当时整个苏联,但是维塔斯只有过几个短暂的个人摄影展,他并没有活着看到他的作品出版在任何刊物上。在这个艺术家戏剧性的去世后,他的遗孀塔尼亚离开立陶宛定居在了美国,并带走了维塔斯所有的摄影作品。之后花了超过20年的时间才重新发现了这个艺术家的创作遗产:在2013年的维塔斯·卢克斯摄影回顾展“让我们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在维尔纽斯国家美术馆举办(展览的策展人是Margarita Matulyt?),在2014年这个艺术家的专著在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上荣获了历史图书奖的提名。通过这种方式,卢克斯的名字最终开始进入了世界摄影史。

在此介绍了维塔斯·卢克斯最富有概念性和创造性的摄影作品:摄影系列“重回复古摄影”(1969年至1983年),“甜蜜心情”(1975-1983),“哑剧”(1968-1972),“即兴哑剧”(1971-1973),“肖像特写”(1968年至1986年)和在他去世几周前创造的系列“白色背景”(1987年)。在这个展览上展出的所有系列都揭示了这个艺术家对待艺术媒介非传统的姿态,他试图超越传统形式,让自己走出思维的局限性。

策展人夏娃·迈卢特-斯文库尼恩说:“这个展览主要呈现了立陶宛70年代至90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摄影师的作品。我们不想全部展示和将笔墨重点放在传统经典的作品上,而是希望中国的观众看到一个通过摄影所反映出的立陶宛的摄影和社会现实的变迁过程。采用‘非决定性瞬间’的主题,是因为我们发现正是这些摄影师们所捕捉到的这些偶然瞬间体现了很多深刻的内涵。二层展厅所展出的这位大师创作活跃于上世纪70-90年代,他曾一度被人们遗忘,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妻子将他的所有作品带到美国并举办展览引起轰动,人们才重新发现这位差点被历史埋没的杰出大师,现在人们将视为摄影近代史上的一位传奇式人物。他常常用很多挪用拼贴和戏剧化的效果和概念式摄影来反映人们周遭环境,并且提出他对真实的质疑。同时,他也能不断发现新的手法和角度来发掘更多摄影表现手法上的可能性。从去年开始,立陶宛今天的摄影师们开始回望过去,回望传统,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希望能从过去的传统中看寻觅一些新的可能。”

在本次展览中,位于中间美术馆一、二层的《占领》、《非决定性瞬间》将展出至10月23日,而位于3层的《维塔斯·卢克斯,真实之上》将展出至12月4日结束。

新闻摄影的瞬间思维 篇5

进入信息时代,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快捷, 点一下鼠标, 就能找到相关资料, 更新换代数码相机又给摄影人带来了高效率的影像, 不再进暗房冲胶卷、洗照片, 即拍即看, 先进的数码设备也不用我们再考虑手动光圈与速度的配合, 只要按拍摄习惯设定, 就能替你完成清晰的影像。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 摄影人该做什么?那就是用最快、最短的瞬间思维, 拍出信息量大、有意境的新闻摄影作品。

通常说的触景生情, 就是你在近距离接触事物时瞬间思维产生的灵感, 唯有如此才会有光芒, 才会有杰作。譬如拍春天里的一棵百年大树, 拍摄者首先要考虑从什么角度反映出百年大树的特征, 以及它对我们的生活起到的作用、谁在养护它、它的枝叶有什么不同。采用什么样的构图、光线, 能把主题表现出来, 这些因素都要在瞬间思维中完成, 这需要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淀。这就是固定物体的瞬间思维。

著名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在创作时, 善于让模特在运动中扑捉人物真情流露的精彩瞬间, 他在观察事物变化时, 运用的就是瞬间思维从人物的细节、表情变化、行走的姿态中, 罗丹自己创作的作品形象定格在记忆中, 他的经典作品《思想者》表现出的真情流露, 从人物的姿态中带给人回味。因此, 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 不但要给人传递更多的最新信息及情感因素, 还要留下想象的空间。

面对大事件突发事件又如何运用瞬间思维呢?“小平, 您好”这幅摄影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国庆35周年摄影报道中的经典珍贵瞬间, 作者王东凭着职业的敏感, 在游行画面中捕捉到了这一瞬间。王东介绍说:那天学生游行队伍中突然出现一个横幅“小平, 您好”, 大学生们喊着、跳着, 这是学生们真实感情的流露。只几秒的功夫, 横幅转瞬即逝, 而作者的快速反应孕育出这一张有历史价值的照片。

不朽的现实主义作品《伟人周恩来》出自著名的意大利《时代》周刊摄影师乔治·洛蒂之手。1937年1月9日, 他随意大利外长访华, 与周总理会晤结束周总理即将离开时, 作者提出要为总理拍照的要求, 总理欣然接受, 短短的两分钟, 这位从来不用闪光灯的摄影师运用瞬间思维, 把想要表达的主题与相机的技术同步完成, 敏捷地拍下了两张底片, 其中一张就是世界摄影史上使用率创纪录的《伟人周恩来》。瞬间思维决定永恒的瞬间, 不仅能使作品的价值提升, 摄影人的声誉也会大大提高。

2003年齐齐哈尔市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芥子气中毒事件, 笔者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中毒最严重患者的病房。

由于患者切喉插管不能说话, 要通过手语告诉护士———一只洁白的护士之手 (带着透明的手套) 与一只中毒腐烂的手在一起交流, 刹那间瞬间思维产生了创作灵感, 画面上的两只手孕育了一幅好作品, 获得了当年全国网络最佳照片奖以及黑龙江报纸奖一等奖。这幅简洁的画面, 其丰富的新闻语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都是由瞬间思维的灵感迸发出来的, 堪称大事件中的小细节、大文章。

面对突发新闻, 记者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调试好手中的相机, 选择好站位, 等待时机按快门。2009年鹤岗矿难, 100多名矿工被困井下, 笔者赶7个小时的路程到达矿难现场时已是22时。现场的每一个事物、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表情必须让你做出快速的判断, 准确捕捉细节流露出的精彩瞬间, 这时画面语言越丰富作品的魅力就会越高, 这就要深入现场以拍到独家新闻。重大的突发事件现场都戒备森严, 给拍摄增加了很大难度, 面对这种情况采访时更应沉着应对、机智勇敢。笔者趁把守警察不注意, 溜进矿井, 连闯三道斜井口铁门等待抢险人员, 拍摄下了井下抢险画面。但是, 现场瞬间思维形成很容易, 操作起来却很难, 本想通过遇难矿工带血的安全帽或矿灯做前景, 后面是抢险人员穿梭的身影, 可是由于井下空间极小、光线暗、又不能用闪光灯, 使这幅瞬间思维形成的画面成了遗憾。看来, 选择场地表现主题也很重要。法新社的记者把这一想法落实在了殡仪馆, 他昼夜蹲坑守候, 发现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将带血的安全帽和矿灯扔在垃圾站, 于是巧妙地利用这两样物品表现出了遇难矿工的间接新闻语言, 拍摄到了很有意境、画现又不凄惨, 新闻性和艺术性很好融合的照片。

珍贵的、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瞬间产生的。事先策划、预知的采访主题与现场的真实场景是有很大区别的, 任何事物都在分分秒秒中变化, 可以说每分每秒都是新的, 有效地运用瞬间思维, 会让你在变化中提炼有价值的元素、主题。

瞬间思维是没有固定的模式, 它只是在拍摄对象时, 摄影人运用瞬间思维和职业操守的快速反应。在新闻摄影中, 摄影人具备了瞬间思维的灵感, 优秀的作品才会诞生。今天是新闻, 明天就是历史, 在千变万化的实践中, 让更多的瞬间思维变成永恒瞬间, 就是记录历史最真实的一个个见证。■

摄影瞬间论 篇6

世界著名摄影大师布列松说, 在一切表现手段中, 摄影是唯一能把某一特定瞬间固定下来的一种手段, 捕捉那一刹那, 就是摄影最具意义的功能。《巴黎车站后方》是布列松于1932年拍摄的代表性名作。在前景中跳跃的男子, 其身影恰好跟背后招贴广告中跳跃女郎相似, 一前一后, 互相呼应, 相应成趣, 也就是布列松心目中的“瞬间定格”。那被凝固下来的人物腾空于水面的瞬间, 在我们的观察中可以说看到了, 因为我们的眼睛一直在看;也可以说没有看到, 因为人的眼睛不能这样的观察瞬间。摄影的瞬间定格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手段和观察方式, 扩展了人的视觉能力。瞬间定格作为摄影艺术的表现方式, 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把人们不能这样观察或者不去的瞬间凝固下来, 并使这这一瞬间从它所在的现实运动过程中分离出来后, 产生新的意义, 达到艺术表现的目的。就实际创作来看, 我们捕捉的瞬间大都是极为平常的人们“视而不见”的, 一旦转化为作品形象便立刻熠熠生辉, 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就是摄影的瞬间定格。布列松擅长纪实摄影, 善于捕捉对象的动态瞬间。他的众多作品从未因其纪实性而损害其审美价值和高品位的表现力。他把相机当作“身体以外的眼睛”, 注视着正在发生的每个事件, 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抓取“决定性的瞬间”。他认为, 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世界里, 都有一个决定性瞬间。当瞬间来临时, 周围的诸种因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最为协调的几何形态, 并显示出某一事件的完整面貌。这一瞬间, 就是摄影人所追寻的“瞬间定格”。1941年加拿大摄影家卡什拍摄的名作《丘吉尔》也和《巴黎车站后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拍摄过程也颇具戏剧性, 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灵机一动, 突然拔下丘吉尔嘴边的雪茄, 被激怒的丘吉尔传神形象, 瞬间凝固在胶片上。把这位“二战盟军领袖”的斗士形象, 刻画的惟妙惟肖, 作品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也很快在全世界流传, 据说是自摄影艺术以来传播最广的一幅照片。丘吉尔愤怒的神情在事件过程的因果关系中并没有特殊的意义, 至多让人一笑了之, 但是当这一瞬间被凝固、分离而自成系统以后, 就改变了它的存在关系, 超越了现实的具体, 成为对人物性格的描写, 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卡什说:“人物内在的思想精神和感情, 有时会在一瞬之间, 通过他的眼睛, 双手和体态表现出来。”作品的成功与否, 就在于摄影人对于这一稍纵即逝瞬间的把握。

文学创作一般说来是“静态”性的, 当艺术家进行审美观察与发现之后, 可以远离生活现场, 在创作室里进行深思熟虑的艺术构思。一部文学作品, 从构思到创作完成, 可以是几日、几月或几年、几十年。而摄影艺术创作一般都是瞬间完成的, 就是上面所说的“瞬间定格”。这种“瞬间定格”看似刹那间完成, 实际上更多的是来自生活审美经验的积累, 在日后更多的时间、空间的运动变化中去寻觅机会瞬间完成。完成的能力如何, 除去相机、冲印等客观因素外, 更多的受到摄影人自身的素养、技巧、灵感、激情、直觉的影响。这就要求摄影人必须要经历长期的磨练, 练就出一种特殊的素质, 努力使自己具有诗人的灵感、画家的眼力、音乐家的激情和军人般的果敢。

摄影人用相机对所感知的世界的某一瞬间进行的真实定格, 是对存在于大千世界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或千变万化、或永恒不变的关系的某种解读与剖析。最早期的纪实摄影仅是人们借助银盐相纸和化学药剂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留下影像, 不过是在绘画之外寻求到一种真实记录的新方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提高, 摄影逐渐演变为人们运用理性思维认识和剖析世界、体验和解读生活时不可或缺的途径和方式了。摄影妙处还在于, 它打破了语言障碍, 通行于全世界。

浅谈摄影作品的瞬间性与永恒性 篇7

一、瞬间性是摄影作品的主要特征

从摄影的本体语言上来讲, 瞬间性是摄影创作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大特征。

著名的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曾说:“一个人, 一个事物, 都具有决定性的瞬间。这一瞬间决定了此事物与他事物的区别, 决定其典型的意义。”而摄影家的使命就是“抓住这一瞬间, 再抓住那一瞬间, 而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布列松这位摄影大师不仅开创了“决定性瞬间”这一理论体系, 而且他还是将这一体系得以成功的实践者。《买酒归来》这幅作品是都市生活中一个极平凡的场景。星期天, 学校的假日, 一个孩子 (显然平时很顽皮) , 被派到街上去为爸爸买啤酒。可贵的是, 作者布列松用相机捕捉住了孩子自然真实的情绪, 被委以重任而洋洋得意, 特别是在虚化街景和女孩子称赞的眼光烘托下, 使他的神情更加突出。这种生活场景的瞬间, 具有自然生动, 令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充盈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欧洲重建时期社会生活的普遍乐观情绪。这幅摄影作品的瞬间正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瞬间, 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欧洲重建时期一个时代的凝缩。

《拉扎尔车站后景》这幅作品, 在构图上的巧妙构思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随便即可拍得, 主角的跳跃与墙上画着的人的跳跃的方向;栅栏的梯子在水中的倒影, 水上杂物的弧线与远处车站顶棚的弧线, 这些都是充满着意味的对比和映衬, 这幅作品把“决定性瞬间”表现的淋漓尽致。关于对摄影的理解, 布列松讲:“摄影, 照我的想法就是画面, 是即席速写, 凭直觉完成, 不容修改。”“时间是不会倒转的, 拍照时, 没有什么大概或许。所有的大概都应该丢到垃圾堆里去。”布列松拍照是一种快乐, 他能快速地找到最具有启示的拍摄角度, 在光线形成与表达力相互结合效果最好的关键时刻按下快门。布列松强调观察的重要性:“重要的是观察, 摄影就是要在很短的时间里, 敏捷地表现出最重要的部分。”布列松这位摄影大师的“决定性瞬间”理论体系, 自二十世纪以来, 影响了几代摄影人。

不仅在布列松的作品中强调瞬间性, 在“堪的派”代表人物萨洛蒙、“平民摄影家”罗贝尔·杜瓦诺等摄影家的作品中也强调了瞬间性。

最早使“抓拍”成为摄影的基本手段, 强调瞬间性的人物当是德国摄影记者埃里奇·萨洛蒙。在拍摄时, 他从不对现场进行干预, 也不用闪光灯, 而凭借小型相机的灵巧和快速大口径镜头的曝光能力, 利用现场光, 对新闻事件实时抓拍。由于他在拍摄前尽量不引起被摄者注意, 有时甚至将相机藏在公文包衣襟下, 人们也称他的拍摄方式为“偷拍”。有一次会议期间, 法国外交部长阿里斯蒂德·百里安正在询问萨洛蒙怎么没来时, 萨洛蒙恰好赶到, 并敏锐地指向自己的场面, “萨洛蒙这家伙来了”这幅照片成为萨洛蒙代表作之一。萨洛蒙的“抓拍”只是停留在物象的表面, 还没有真正挖掘到事物内在与瞬间性的联系。

《还不下课》是杜瓦诺1956年拍摄的作品。瞧, 还不到下课的时间, 教室里的那位小男孩已经心不在焉了, 抬头望着墙上的钟表, 盼望着尽快下课。这样的瞬间和心情肯定会发生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杜瓦诺把这一瞬间捕捉了下来, 从而真实的反映出孩子们活泼好动的本性。杜瓦诺常以“定点隐身抓拍法”幽默风趣的抓拍生活的精彩瞬间。

二、“决定性瞬间”的美学意义

从美学意义上看, 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它对摄影本质的感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审美程度。事实上, 自从摄影术诞生的那一天开始, 人们便不停地探讨摄影与绘画, 与其它视觉艺术的区别, 但直到布列松之前, 人们只是从题材、内容、画面构图、美感特征、构成元素, 以及形式感等方面加以探讨, 并由此产生出了一些新鲜的观点。不论这些探讨证明摄影与绘画有什么不同, 但其本质是一致的, 那就是二者都是用二维空间去反映三维空间, 摄影被完全空间化了, 这是世界摄影史上最大的疏漏, 因为摄影从诞生的那天开始, 就记录的不仅是空间, 更重要的是时间。摄影以所曝光的时间历程, 记录相应的时间是本质注定的, 是与生俱来的。摄影术越加发达, 时间的作用越明显, 时间的美感作用就越强烈。到了开启现代摄影的斯蒂格里茨、斯泰肯、斯特兰德那里, 瞬间意识已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了。但是在他们“三斯”那里, 还没有达到“决定性”的意义, 而德国的“堪的派”把瞬间纳入了事件时间序列, 有了“过程性”, 但这种时间过程还只是停留在视觉表象范畴, 没有深探到事物的内核与本质。只有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才在时间不短延续的过程当中解析出了“决定性瞬间”, 从而将时间这个摄影固有的潜质发掘出来了, 变成为摄影审美的核心理念。布列松曾说:“拍摄照片, 是在反应事物本质的所有条件都具备了的时候, 去抓取变换流逝的现实, 正是在这一时刻, 准确的抓住了形象的本质。”很明显布列松的“形象本质”那是在时间过程之中的。正是时间的瞬间性美感的引入, 才使摄影真正地具有了自己的灵魂, 进而不仅在内容、形式上与绘画脱离, 也最终在视觉美学属性上与绘画及其他视觉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艺术大家庭中独树一帜。

三、“决定性瞬间”成就了摄影作品的永恒性

自1839年8月19日法国政府向世界宣告摄影术的诞生以来, 它标志着人类对客观事物真实记录的开始, 并直接捕捉住眼睛看到的瞬间景象, 使图像长时间地留存和复制的梦想得到实现。摄影术的出现使人类的视觉得以延伸, 在观察的深度和广度上得以扩展。摄影术的出现为视觉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使图像的创造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类制作图像的历史。“记录”是摄影的一大功能, 随着不断的发展, 摄影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日渐的突显出来。人们用摄影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用摄影作品来揭露一些现象, 从而鼓舞和教育人们。有了摄影, 人类得以从新的视野角度来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审视我们自身, 摄影大大推动了视觉图像的发展。然而, 无论摄影如何发展, 它的瞬间性特征始终没变, 这是与生俱来的。

摄影术是瞬间的造型艺术。由于摄影能够在一刹那间完成形象的记录, 将千变万化的瞬间化为永恒。在所有艺术中, 能与客观物体的运动同步完成, 并且凝固成为静止不动永恒形象的只有摄影。法国艺术家罗丹所期盼的“将转瞬即逝的形象变成永恒不变的艺术典型”, 在摄影作品中变成了现实。摄影可以在静止的画面中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瞬间美。正是因为这种瞬间美, 在人们

数字影像时代的广告摄影新技术浅谈

王彬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100000)

摘要:数字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 推动了摄影技术的一次革命, 使得整个人类社会快速进入到了数字影像时代。在数字摄影之后, 称为CGI影像技术的新数字影像开始出现。本文主要讨论在这样一个数字影像技术再次变革的时代, CGI新影像在广告摄影领域的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影像;广告摄影;cgi摄影

广告摄影是应用摄影里非常大的一个摄影门类, 也被称为商业广告摄影。广告摄影往往学院高品质的影像吸引消费者, 所以摄影师往往会采用最先进的影像技术。数字影像技术由于具有能够即时显示拍摄效果, 快速复制传输、便于修饰处理等特点自然而然与商业广告摄影密不可分。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给现代商业广告摄影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而商业广告摄影也为数字影像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已经生存空间。两者的相互依存促进了影像行业以及影像文化的大力发展。

一、数字影像时代到来, 广告摄影进入了数字影像时代。

当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Steve Mccury拍摄完柯达公司生产的最后一卷柯达克罗姆专业胶片之后, 彻底地宣告了盛行了一百多年的胶片摄影时代的结束, 数码摄影时代的到来。数码摄影时代的到来也让人类快速进入到数字影像时代。数字影像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阅读习惯, 读图时代也步入了数字读图时代。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图片显示设备的进一步普及, 数字影像已经走进了人类生活的角角落落。所以说, 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影像行业的发展也促使广告摄影进入到了数字影像时代。

二、数字时代影像技术在广告摄影领域的发展变化

数字影像时代的到来带给我们的变化, 不仅仅是我们使用的记录影像设备上的变化, 它使得从获取、处理、显示影像的整个影像系统都发生了变化, 甚至随着数字影像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在某些方面对影像的概念也产生了颠覆。

在广告摄影领域, 数字影像带给我们的首先是技术上的变化。数码相机能够快速地调整感光度, 方便调整快门与曝光组合, 在极端、弱光环境下能够不同更换胶片或者相机就能拍摄出需要的影像。白平衡功能方便摄影师在不同色温光源下控制影像的色彩。数码摄影还具有即拍即现功能, 摄影师能够很快看到拍摄效果, 方便与客户沟通, 及时纠正拍摄中的失误。另外数字影像能快速无限制的复制, 以及便捷的修饰润色、修饰功能, 还有利用素材合成实际拍摄难以完成的特殊效果或者画面等特点都是传统银盐摄影所不能及的。

数字摄影的普及让整个摄影体系发生了变化。从宏观角度来看, 数字影像技术包括数字图像的获取, 数字图像的处理以及影像的输出和显示三个部分。在数字影像技术普及之前, 我们获得影像一般都是通过胶片相机拍摄, 然后再通过胶片冲洗出照片, 或者直接使用底片进行印刷制版最终制作出各种媒体需要的影像。这样整个影像的成像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化学过程。但在数字时代, 影像获取、处理的整个过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影像从最出的获取影像到处理影像再到显示都是一个物理的过程, 影像通过能够被计算机软件识别的二进制数据构成, 整个过程是完全是一个物理的过程。如果最终的图片作为广告印刷品

的心灵深处, 烙上了抹不去的永恒。

瞬间的把握对摄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被摄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 其呈现出的瞬间是千变万化的, 也就是说瞬间美具有多变丰富性的特点。笔者在此强调的瞬间是“决定性的瞬间”, 是在事物发展中, 对事物有内在联系的, 能够最具代表性, 最精彩的瞬间。摄影者的责任就是把这个“决定性的瞬间”定格下来化为永恒。一个真正有品位、有悟性, 懂得人生、社会、自然的摄影家不能不对摄影的时间意义给予深刻的关注, 并从中体悟到瞬间与永恒的内在联系。

印刷输出的化才会遇到化学的过程。这样整个数字影像系统, 甚至包括印刷制版都是采用数字文件进行操作, 因此极大地方便了影像从业人员, 减少了很多传统银盐影像中的化学步骤, 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由于数字摄影技术的这些实用的新特点, 数字摄影在广告摄影领域已经完全替代了传统银盐摄

三、数字时代广告摄影面临的新挑战, 数字影像进入了新数字影像时代

当数字影像技术刚刚走向大众开始普及, 商业摄影市场也由数字化影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银盐影像之后, 那就是CGI影像技术, 即计算机生成的图像。这种影像技术也称为虚拟影像技术, 或者称为CGI影像。CGI影像完全是使用计算机制造出来的影像, 而数码相机则是相机拍摄的真实影像。在有些摄影领域, 摄影师为了将CGI影像和传统数码影像区分开来, 他们将使用CGI技术制作的影像称为CGI摄影。事实上, CGI影像的概念或者应用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开始, 尤其在电影、电视广告中应用比较多广泛。像大家比较熟悉的好莱坞电影, 比如获得全球票房16亿的电影《阿凡达》以及灾难片《2012》中均大量的使用了CGI影像技术。在实际中, 由于这种技术对设备、软件、人才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普及, 所以在只存在于专业的影视领域, 在平面广告领域的应用较少。目前在汽车广告领域里, 应用比较广泛, 因为采用这种技术能够制作出非常真实的汽车广告影像, 这种影像在视觉上要比使用平面图像软件制作的效果逼真很多, 因此一些大制作的广告往往会更亲赖这种技术。

相比传统的数码影像技术CGI影像有很多优点。CGI摄影让摄影师真正地脱离主体和镜头语言的限制, 影像制作者可以制作出异常逼真的幻想中的场景和产品, 电影阿凡达中的大量场景以及人物造型都是完全采用CGI影像技术制造的。国内的时尚摄影师陈曼2011年4月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中也采用了将传统影像技术与三维虚拟影像结合的技术制作出了很多经典的作品, 比如《金木水火土》和《四大天王》系列均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和CGI影像技术结合的作品。

CGI影像技术在商业广告修图领域也有非常大的市场。在现代社会, 普通的写实性广告作品已经很难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而创意性的广告摄影作品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使得以前使用Photoshop软件就能完成的作品已经不能达到市场的要求, 现在广告公司开始使用三维软件完成广告作品的制。三维软件制作的影像在立体效果, 质感等效果方面要比使用平面影像软件逼真。因此CGI影像开始受到高端广告商的青睐, 相信在未来的几年, 随着软件技术要求的进一步降低和普及, CGI影像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数字摄影的普及的速度让我们看到了技术带给我们的变化, 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 CGI影像技术的普及, CGI影像技术能够像数字摄影一样形成自己的影像文化, 并在新媒体领域里成为新影像技术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1. 苏民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教程.商业摄影 (m) 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

2.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王彬, 陕西人, 1979年出生, 北京印刷学院数字摄影教师, 研究方向:数字影像, 高品质影像输出与制作, 新媒体艺术。

参考文献

[1]《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

[2]《美学》黑格尔. (第一卷) .

[3]《世界摄影史》李文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摄影瞬间论 篇8

摄影的分类可以分为多种而每一种也包括了各自所独特的摄影美学成分, 作为当今越来越热的纪实摄影门类, 对于它的研究显得极为突出, 而如何去把握纪实摄影作品中的美学又是一个值得人们去思考的话题。

众所周知, 所谓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现实生活为主要拍摄手段, 同时旨在反映社会现状社会矛盾和表达作者思想观念的一类摄影门类,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艺术性与文献作用是其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而提到纪实摄影就不得不提有着纪实摄影之父的传奇摄影家法国人亨利 • 卡蒂尔 • 布列松, 他在1952 年所提出的决定性瞬间更是为纪实摄影提供了足够的理论支撑框架同时又影响了千千万万的摄影师。

诚然所说的决定性瞬间从摄影诞生时就已经存在于拍摄者手中了, 当你按下快门的那一刹那肯定就是自己想要的影像了, 而对于1952 年之前的照片来说更不能说是他们的影像中就不存在“决定性瞬间”, 倘若这么说就过于片面。这个理论的提出我想仅仅是一个时间节点和一个代表人物罢了, 我们对于纪实摄影的学习与理解更不能仅仅局限于布列松或者决定性瞬间。所谓的决定性瞬间是指发生动作过程中能够代表这一动作行为过程的一个关键性决定性的时间节点, 而这个点当被人们记录下来作为影像时是足够让观众了解明白这是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而这一节点瞬间对于整个过程是具有决定性的, 因此我们称它为决定性瞬间。纪实摄影是依托日常中的记录性发展至今延续至今, 这是从拍摄对象的客观性所说的。另一方面对于拍摄者而言当去选择题材选择拍摄对象时, 肯定是出于自身素质所限的角度去出发去构思的。而每一副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研究其构图用光或者典型性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的可以与我们早期春秋时期的管仲所提出的“质真而素朴”思想联系起来。

其实所谓的“质真而素朴”是管仲早期提出的一个设计审美的原则, 是他早先认为在物品设计装饰上装饰的物件是忤逆的理论而提出的, 认为设计应该是“废弃雕饰”, 虽说这一说法是在当时劳动生产水平极为底下的春秋时期提出, 有其所考虑的时间性和历史性, 当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条件资源落后有很大的关系, 但他的理论放到当今即使发展如此高速的现代社会来看也不为过时, 而对于纪实摄影来说更是如此, 在很大的程度上实际上二者是不谋而合的。追求朴素质真的美学思想和崇高的社会道德理想不就是纪实摄影所谓的真实性和高尚的社会责任感么。其实根据管仲所提出的理论在一幅幅经典的纪实摄影作品中都可以得到印证。比如布列松所拍摄的经典作品抱着酒瓶的小男孩, 主人公就是一个带有童真般天真笑容的孩子, 整幅作品没有过多的修饰, 不难看出布列松在拍摄这幅照片时是十分仓促地按下快门的以至于图片的最下方裁剪部分都没有拍摄上小男孩的脚, 而且照片的拍摄也没有做到水平垂直, 但这些种种的不足对于照片的表达上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 小男孩背后的两个小女孩对小男孩投射出羡慕的表情也被记录到画面中, 更加突出了儿童世界中的单纯与天真。而这不正是所谓的“质真而素朴”么, 不需要人工的雕琢修饰, 不需要刻意地去摆布去造型, 只需要真正流露出的美, 这种主人公所特有的美就够了。而且对于这种瞬间的把握更是反映出摄影者本身对于美的认识, 他认为对于儿童来说那种天真与无拘无束就是自身的美, 这种美与这种瞬间就理应让自己按下快门去做下决定。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 无论拍摄的是什么场景什么人群, 在纪实摄影中, 真实性是永远都不能丢弃的, 我们更不能为了去表现自己所想要表现的主题从而去改变现实中的客观证实, 无论是前期拍摄还是在后期的图片处理上。而对于瞬间的把握则与一个摄影师的经历阅历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 抛弃一切其他的因素, 对于纪实摄影的美我想更大的则是对于这种现状的还原与不修饰不添加了, 真真正正地去还原去再现现实生活, 即使现实生活中有各种丑陋有各种无奈, 但是当摄影师去按下快门的一瞬间, 这种生活中的质真与素朴不也是美的一部分么?

摘要:自1839年摄影术发明至今, 这种按下快门装置即可记录影像的艺术便呈现出一发而不可收的现象而发展着。而一门从技术领域上升到艺术领域的艺术门类之所以可以得到如此的发展, 不难看出其中肯定存在着其自身的魅力与不可代替的特性, 伴随着技术的提高它已不再是早期的小众群体的艺术, 转而发展成为人人皆可拍摄人人皆可掌握的大众艺术, 而论最终作品的好坏恐怕所要考虑到的重要的一点则是摄影艺术中的“美”。

关键词:摄影艺术,美学,纪实摄影

参考文献

[1]康大荃.摄影美学原理[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2]阮义忠.摄影美学七问[M].中国摄影出版社.1997.

摄影瞬间论 篇9

一位名人说过:“所谓的文化, 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摄影艺术的成功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与升华。把握时代主旋律, 讴歌真、善、美, 弘扬民族精神, 是摄影家的职责所在。大凡优秀摄影艺术作品, 无不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震撼。情感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所在。在摄影作品中, 我尽力表达着家乡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朴实, 善良、勤劳的传统美德, 因为我深深地爱着生我养我的这片黑土地, 和这块土地上生息的人民。

改革开放三十年, 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摄影工作者必须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有责任和义务用镜头反映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摄影艺术创作和其它姊妹艺术一样, 是通过人来表现社会的。要表现新时代, 就要塑造各种各样的时代形象;特别是要塑造当代社会的新形象。这些新形象强烈地体现着我们时代的精神, 给人以启迪与鼓舞、催人奋进。

记得一次采风, 我在繁荣路铁岭中央大街上, 看见道旁的一片片低矮的小平房, 一夜之间已经被推土机推倒, 变成了断壁残垣。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大爷, 拄着一根拐杖坐在自己房宅基地上, 眼睛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老房子变成了平地, 眼神里既有对过去的恋恋不舍、又有对未来的憧憬, 坐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此情此景深深地震撼了我, 激发了我拍摄的冲动和热情。这些变化不正是改革开放新面貌、新气象、新成果的最好见证吗!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

我们知道, 生活的本身是流动的, 许多动人的场面、姿态、表情、都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可以说稍纵即逝。摄影是再现艺术, 比起其它艺术种类, 对生活的依赖性更大。摄影家只有深入

和业余文化队伍, 提倡科技文化下乡, 各级文化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科技、书法、美术、摄影、文学、舞蹈、器乐等各种培训, 为农村培养科技文化人才。再次, 要健全必要的奖励机制。区乡一级应建立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 对于文化工作开展得好的乡镇、村应予以奖励;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做出一定贡献的文化工作专业人员, 应给予适当的物资奖励。

5、要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 使“三下乡”变成“常下乡”, 同时在活动内容上力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真正使活动成为反映农民呼声, 满足农民需求的有效载体。文化下乡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城乡交流和挖掘利用当地民间文艺资源两个方面。各级文化部门可利用专业队伍的优势, 编排一些内容健康向上, 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文艺节目, 利用节假日经常到农村巡回上演。乡镇文化专干要深入基层, 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 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级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农村文艺汇演, 带动和推动农村文化工作。

6、对文化干部实施“以钱养事”, 既可体现社会主义的分生活, 才能准确把握那些最生动最美好的瞬间, 用镜头使之成为永恒。摄影创作要反映时代精神, 就要求摄影工作者必须到做到贴近现实, 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 善于观察, 善于探索。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摄影创作深扎在现实的土壤之中, 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多年来, 我深入银州古城的每一个角落, 甚至到百姓的田间地头, 先后创作了《母亲》《牧归》《锦上添花》《金色的路》《瑞雪迎春》等多幅反映新时代变化作品。《银州古城的记忆》在铁岭市博物馆展出期间, 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 甚至有几位年高八旬的老人观看后思绪万千, 站在照片前久久不愿离去。

摄影艺术是一门技艺性很强的造型艺术。摄影家只有勤学苦练, 掌握高超的摄影技法和技巧, 才能准确把握选择最生动最美好的瞬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每个摄影家都涉足于人类社会的一切生活事物之中。现实生活是艺术的储备, 你的库藏越多, 创造力也就愈强。党的富民政策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城乡建设。昔日农村祖祖辈辈的草房, 如今变成了大瓦房;城市变化更加显著:一片片的低矮的小房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消失,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正在创造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正象毛主席诗词描绘的那样“到处是莺歌燕舞, 旧貌换新颜, 换了人间”, 这些都是摄影创作的最好题材。

为此, 我用相机把银州城内的老红旗电影院、人民影剧院、钟鼓楼、老广裕街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都记录了下来。重点从银州古城到中央大街到铜钟街、柴河街全部进行了拍摄, 总共拍摄逾二百余幅老照片。2008年9月22日在市博物馆展出期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每天参观的人数多达万人。铁岭电视台、铁岭日报都做了大量报道, 让人们再一次目睹了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巨大变迁。人们对老照片的关注、留意、既是对流逝岁月的深深眷恋, 也是对我多年创作生涯的肯定, 我从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摄影工作者的光荣与自豪。

我衷心的希望自己拍摄的每一个“瞬间”, 能让人们在回忆过去的同时, 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更加深刻地感受党的伟大, 从而用勤劳的双手, 去描绘我们铁岭更加美好的明天, 这就是我追求的“永恒”!

配原则, 又可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但切不可“退出财政供养序列, 取消干部编制”, 这种做法“断了他们的后路”, 使他们不能安心搞好文化工作。

总之, 群众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基层文化馆、乡镇 (街道) 文化站、村居文化室要紧跟时代步伐, 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工程, 自觉形成科学的、先进的文化理念, 引导和构建农村文化建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推动农村文化工作与时俱进,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上一篇:园林苗圃发展方向论文下一篇: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