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精选12篇)
梅河口市 篇1
1 梅河口市防灾避险绿地建设现状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和 《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 梅河口市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城市绿地系统防灾规划, 科学设置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隔离缓冲绿带、绿色疏散通道等五大类防灾避险绿地, 城市防灾避险功日趋完善, 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还存在着以下一些方面的不足:
1.1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建设宣传工作相对滞后
国内外诸多案例表明, 完善的城市绿化系统可有效缓解洪涝、干旱、地震、火灾、污染、爆炸、台风、海啸、沙尘暴、泥石流等灾害损失。从我市发展这一工作的实践看, 城市绿地系统的防灾避险功能宣传仍有不足, 城市市民对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认知有限, 有的甚至闻所未闻, 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仍需加强。
1.2 新老城区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
老城区人多、楼密、路窄, 绿地数量不足, 服务半径较小, 有效避难空间相对不足, 其防灾功能的发挥受到一定局限性。新老城区均存在着防灾公园数量不足、绿地分布不均的问题。
1.3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配套设施有限
目前, 全市建成的大型公园有辉发河滨河公园 (含梅河公园) 、长白山植物园、上河湾公园、人民大街道路带状公园等四处, 上述公园绿地内供水、供电、排污、厕所等应急避险设施承载能力不足;一般城市绿地内的普通设施未考虑“平灾结合”、“平灾转换”的需要, 使用功能较为单一;城市内易发火源、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设施周围没有设置隔离缓冲带。
2 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对策
2.1 加强宣传, 大力开展科普教育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有关文件精神, 努力争取当地政府的重视;二是大力开展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的科普教育, 利用宣传车、制作发放宣传单、宣传标牌、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三是从孩子抓起, 在中小学校开展专题课进行相关知识教育。通过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向城市居民积极宣传城市绿地系统的应急避险功能, 广泛告知防灾公园、紧急避险绿地等应急场所和防灾避险应急设施的具体位置、功能和使用方法等, 增强广大市民的紧急防灾避难意识和行为能力。
2.2 强化领导, 完善组织责任监督
全面强化对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工作的组织领导, 把相关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建设费用要列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要根据编制好的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 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自然条件、防灾避险的种类需要组织安排, 分步实施规划内容。建设完善的管理机构, 及时引进、培养人才, 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要把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工作作为当前创建国家级园林城的一个重要内容, 纳入当地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考核体系之中, 强化考核, 督促落实。
2.3 科学规划, 尽快完善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能力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自然、城市建设实际, 依据城市防灾减灾总体要求, 确定相应的规划建设指标。我们按照城区人口密度与避难场所的合理服务半径确定的突发灾害一级避灾点 (紧急避险绿地) , 应均匀分布于城区, 规划利用与居民关系密切的散点式小型绿地和小区的公共设施组成, 而且与有崩塌、滑坡、洪水淹没的地带距离在500 米以上, 且交通顺畅的地方, 主要指居住区绿地、街头绿地、道路绿地、小学、社区、小区公园等;确定的灾后二级避灾点 (临时避险绿地) , 可利用全市性综合公园、体育场馆、学校和大型生态绿地等;城内干道将各避灾点连接起来即形成避灾通道;对于避灾公园要求有一定面积的水面, 既可造景, 又可做灭火水源。公园内还要修建备用井, 以提供灾害发生时临时生活用水。避灾公园的设立要在绿地服务半径覆盖全城为目标, 力求做到大、中、小型公园绿地均匀分布, 发生灾害时, 市民可迅速疏散到各类绿地, 为避灾救灾争取宝贵时间。
根据梅河口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确定的“一廓、一环、三区、六轴、多园”绿地布局, 首先要抓好已投入使用的公园的配套设施;其次要结合老城区改造, 建设一批绿地广场和游园, 构成一个防灾避险的绿地空间系统;第三要重点建设发展小型绿地 (如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带状公园等) ;第四要适量发展大型的区域性综合公园, 以及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专类公园如儿童公园、植物园、风景名胜公园等) 。全市性公园面积宜在10~30 公顷以上, 居住小区游园的服务半径为300~500 米, 居住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为500~1000 米, 绿地要做到分布均匀, 位置适中, 服务半径适宜;一、二级避灾据点与避灾通道要选在多数人居住与停留的地方, 以及可能发生灾害的地方。避灾绿地规模以避难者人均1~2 平方米为宜, 每处避灾绿地面积平均5~10 公顷为宜;由于辉发河生态景观带将城市分为东西两个区域, 已经具有阻挡、隔离、缓冲灾害扩散, 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的隔离缓冲绿带功能。
2.4 防灾避险绿地植物选择
为抵御洪涝灾害、泥石流、火灾、震灾带来的灾害, 应选择树冠大、深根系、截雨量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如柳树、白榆等。在种植模式采取乔、灌、草有机结合, 增加抗逆性, 提高园林植物的防灾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
[2]梅河口市绿地系统规划 (2009-2030) .
[3]张晓峰.城市绿地规划与防灾减灾[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梅河口市 篇2
梅河口市吉乐学校预防禽流感工作
为了有效防控H7N9禽流感在我乡校园内的传播,在市教育局、市疾控中心的指导监督下,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严谨的方案措施,为力保学生不受病毒感染,成立H7N9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张德发(全面负责防控工作)4月15日周一清晨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预防禽流感H7N9知识教育,使在校每人都掌握预防禽流感的基本方法。每天班级都要进行开窗通风,并在早晨7:30、中午11:50由班主任在班级分别进行晨午检,发现异常学生(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及时隔离至医务室,测量体温,联系家长,带患病学生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病情跟踪工作。如出现疑似病例,班主任要第一时间隔离学生并报告学校领导,学校领导立即上报卫生主管部门。学校安排专人在每天放学后进行科学的消毒处理。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平时要加强日常工作,各负其责,一旦发生疫情,按责任分工保证工作迅速到位。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对有违反者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吴海春)
梅河口市农业经济实现平稳发展 篇3
2014年,在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全市实现牧业总产值50.4亿元,同比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50元,增长10%,实现“七连增”;全市落实绿优水稻种植面积55万亩,优质玉米79万亩,高油大豆2万亩,薯类2万亩,经济作物12万亩,棚膜蔬菜面积3500亩。全市特产业总产值达到20.5亿元,新增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面积9万亩;全市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5亿元,全年实施重点水利工程13项;完成林地清收面积10.2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50万亩。投入绿化美化资金2653万元,绿化公路里程928公里;全市新农村标兵村总数达到33个,先进村179个,达标村91个。累计投资2.7亿元用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534万元,完成土地实测156.8万亩。
2015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4.4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乡镇本级财政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350元,同比增长9%;粮食产量稳定在15亿斤阶段水平;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税金5.1亿元,同比增长10%。
提高农业综合能力。落实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12个,面积12万亩。推广农业增产技术15项。争取国家投资407万元,建设18个乡镇农科站。实施畜牧业全产业链开发,全市畜禽发展总量达到2602万头(只),牧业总产值实现55.9亿元,年内新增加省级牧业小区30个。计划投资1.79亿元,突出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计划投入702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工程。计划完成新清理林地还林5万亩,补植面积3万亩,“三北”五期工程造林1万亩,
加快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设立500万元特色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对发展好的农业产业给予重点支持。着手推动农业信息网络建立,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产业信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和农民入股的形式,实现土地向龙头企业流转。
推进农业农村项目建设。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计划开工项目2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抓好50万亩绿优水稻标准化示范区,20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区,3万亩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区,2万亩水稻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区,1万亩玉米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有机水稻标准化示范区,35个生猪、长白飞鸭、长毛兔、肉牛、肉羊、肉鸡、蛋鸡、特种经济动物等标准化养殖基地。
梅河口市 篇4
关键词:医疗机构,腹泻疾病,医疗费用
腹泻是长期以来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儿童更为严重[1],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的腹泻病发病率一直位居肠道传染病的首位[2]。腹泻疾病从病因学方面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如霍乱、伤寒、副伤寒和痢疾等),非感染性腹泻(如饮食性腹泻、过敏性腹泻和症状性腹泻等)两大类[3]。根据我国一些省份的入户调查资料表明,全人口的腹泻病发病率为0.17~0.70次(人·年),5岁以下儿童则为2.50~3.38次(人·年)[4]。1990年腹泻病在全球死因顺位中列第4位,1998—2004年全国哨点监测表明,住院腹泻患儿占住院患儿总数的20.8%,如此高的发病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卫生服务费用不断上涨,居民的经济负担加重,而疾病经济负担的增幅明显高于GDP的增幅,制约了卫生服务的利用。为了解和掌握梅河口市腹泻疾病流行特征、疾病负担及危害程度,评价农村地区饮水改善情况和环境卫生干预措施,有效控制腹泻疾病的发生,降低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经济负担,为卫生部门实施卫生干预、制定卫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分别选择到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级卫生所就诊的腹泻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1个县级综合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和6个村级卫生所,对到各医疗机构就诊的腹泻疾病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对门诊病例和住院病例的年龄结构、职业分布、时间分布和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分4个阶段,分别在2009年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进行。共调查门诊腹泻病例926例,住院腹泻病例224例。
1.2 调查方法
1.2.1 个案调查: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由调查人员对抽取的门诊病例和住院腹泻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资料、诊疗情况和费用。
1.2.2 相关资料收集:
由调查人员从门诊日志中收集各医疗机构每季门诊及住院就诊的腹泻病患者总人次数和全院就诊总人次数,肠道传染病专科门诊、儿科门诊、消化内科门诊和急诊科门诊每个季度就诊总人次数,并登记门诊和住院病例的基本情况。
2 结果
2.1 门诊病例年龄分布
5岁以下儿童388例,占就诊总人数的41.90%,为就诊人数最多、高发年龄段[5]。其他各年龄组就诊人数在47~110人之间,占就诊总人数的4.10%~11.88%之间,就诊人数均较低,见表1。
例
2.2 门诊病例职业分布
散居儿童就诊376例,占腹泻就诊总人数的40.60%;农民249例,占腹泻就诊总人数的26.89%;其余8种职业人群占腹泻就诊总人数的1.19%~13.17%之间。从就诊病例的职业分布可见,散居儿童和农民是腹泻疾病的高发人群,见表2。
例
2.3 门诊和住院病例时间分布
第一季度门诊就诊94例,占门诊病例数的10.15%;第二季度就诊342例,占门诊病例数的36.93%;第三季度门诊就诊322例,占门诊病例数的34.78%;第四季度门诊就诊168例,占门诊病例数的18.14%。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腹泻疾病住院病例数合计为664例,占住院总病例数的79.91%。可以看出到医院就诊的腹泻病患者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见表3。
2.4 门诊和住院病例个案调查
本次共调查门诊腹泻病例个案278例,门诊总直接医疗费用为10 942.02元,平均为39.36元。调查住院病例个案45例,住院总直接医疗费用为70 146.10元,平均为1 558.80元。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到医院就诊的腹泻病病例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农民最为集中,超过就诊总人数的60.00%。可能与儿童的个人不良卫生习惯和免疫水平低下关系密切,由于婴幼儿喜欢将手指及物品放入口中,极易造成细菌和病毒感染,同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传染源,易引起婴幼儿腹泻。农民生活的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卫生条件和卫生观念相对落后,大部分农村尚缺乏清洁卫生的饮用水,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较难,饮用水和食品被污染的机会增多,是造成腹泻疾病发病率高的主要因素[6]。并且就诊时间集中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正是北方地区雨水较多,天气炎热时期,适宜肠道致病菌和病毒生长繁殖。腹泻疾病住院治疗的比例较高,住院医疗费用远远高于门诊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尽管随着人民生活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近年来腹泻疾病的发病率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依然是我国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给社会造成较重的疾病负担,因而仍需加强监测和防控[7]。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点是防止“病从口入”,加强饮食和饮水卫生对于预防腹泻疾病尤为关键,特别是儿童和农民。由于儿童卫生意识较差,因此,需要家长、托幼机构和学校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积极推荐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等措施对腹泻疾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关注农村地区肠道传染病知识普及[8],可以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向广大农民开展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主的健康教育,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不吃未加热的剩饭剩菜,以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9]。同时应积极改善农村地区的用水卫生条件及饮水的消毒与管理,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和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10]。只有采取综合的防制措施,以预防为主,才能有效降低腹泻发病率,从而减轻因腹泻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靳静,桂林艳.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主要菌群变迁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590-592.
[2]魏承毓.我国感染性腹泻的基本状况与防控对策[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3):1-4.
[3]张静.中国感染性腹泻监测策略的思考与建议[J].疾病监测,2007(8):505-507.
[4]林玫,董柏青.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研究现况[J].中国热带医学,2008(4):675-677.
[5]庄菱,钱慧敏,谈忠鸣,等.江苏省200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医学,2008(6):439-442.
[6]姚明堂.农村感染性腹泻的前瞻性观察[J].华西医学,2004(2):288.
[7]林玫,董柏青,梁大斌,等.广西感染性腹泻发病及疾病负担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3):346-348.
[8]董柏青,刘飞鹰,陈发钦,等.广西5个县(市)腹泻病家庭入户抽样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1996(4):15-18.
[9]宋强,余加席,赵广法,等.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3(4):4-6.
梅河口市 篇5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2010年,我馆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年初的计划任务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大力推进了我市城建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我馆现有职工人,共设三科一室,即管理科、声像编研科、地下管线科和办公室。下面,我代表档案馆领导班子将一年来的具体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其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年来,领导班子成员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工作上定期召开班子碰头会,研究解决档案发展中的问题,实际工作中说在后干在前,发现问题,及时克服解决,在班子成员和全体职工中,起到了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建立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单位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制度建设是确保单位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是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一年来,我馆一是坚持靠制度管人、靠制度规范行为,先后修订了上下班考勤制
度、周五学习制度、支部议事规则、馆长办公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和利用查询制度等,严格上下班考勤,严格岗位工作规范,对来馆业务咨询和档案利用的同志做到礼貌接待、热情服务、满意而归。对主要业务科(室)服务建设项目的情况,填写业务指导与服务反馈单,及时掌握对外工作情况。二是严格单位目标任务考核,建立考核专班,按照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和岗位责任制,逐月对各(科)室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三是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局党委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减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服务发展大局的精神,要求全馆人员树立“服务”理念,立足本职岗位,转变工作作风,做好城建档案工作。没有出现过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
三、跟踪建设项目,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城建档案的业务技术指导与服务。
年初以来,我馆按照《档案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吉林省城建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转变思维模式,主动深入各类建设项目工地,强化项目档案的业务技术指导与服务,确保了档案质量和归档率。今年累计深入施工现场进行业务技术指导与服务200余次,对上河湾、御龙湾、天成国际、书香美苑等工程,业务指导与服务覆盖率达100%;参加工程验收20多次,在验收过程中检查工程档案的完整和正确,保证工程档
案的顺利进馆。我馆还专门印制了备案资料的目录,把目录提供给建设单位,保证备案资料的完整齐全。同时,加大声像档案工作力度,全年拍摄工程照片2050张,摄像资料约1500分钟。
四、突出重点工程,主动介入重点工程,不断强化重点工程的声像录制。
重点工程档案是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馆对松江桥、等重点工程实施主动跟踪服务。对开工前的原址原貌、地基基础、主体工程等项目进行了声像录制,对工程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做到了重点拍摄。
五、加强档案管理,利用服务和编研工作,为社会建设、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档案是城市的永恒记忆,其根本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责任重大。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库房设施建设,做好去湿、消毒、保洁、防虫、防霉、防火、防盗工作,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了档案安全,档案上架率达100%。全年累计为社会提供档案利用查询服务328人/次、1235卷,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利用复印份。2010年,我们还引导干部职工加强档案业务的理论研究,全馆撰写论文15篇,促进了档案理论水平的提升。
六、适应时代发展,我市城建档案信息化、网络化、数
字化工作进一步加快。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快速发展,接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城建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是发展的目标。几年来,我馆投入40余万元对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声像照片管理系统进了升级,建立了两网一库,即局域网、互联网和档案数据库,增加扫描设备,提升了档案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我市城建档案事业快速、健康和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七、积极参加市里和局里开展的各项活动。
一年来,我馆按照局党委要求,积极参加了万名干部进社区、抗洪抢险、争先创优、建设局大合唱、长跑比赛、文艺演出等各项活动,并且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认真做好大型活动的摄像工作,以便及时提供利用。
八、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打算。
今年,全馆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务实创新,做了
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与局党委的要求和城建档案的发展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是职工的思想和政治素质以及创造性工作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2010年,我们将采取多种方法、多种措施,加强班子建设,加强职工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坚持依法治档,加强对建设工程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拓宽服务领域,加强对声像档案的保管和利用;积极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增加城建档案馆与社会沟通的渠道,让大众更方便的获取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努力为我市的城乡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特此报告,请评议。
梅河口市 篇6
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彰显出一个城市文明,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城市道路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是其一项重要功能。现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城市道路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和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防风、减低风速、防止火灾的蔓延、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路面、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等作用。近些年,各地都加大了城市园林绿化力度,随着我市争创国家级“卫生城、文明城、生态城、园林城”等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城市绿化建设浪潮迭起,而如何选择好道路绿化植物对整个城市绿化总体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梅河口市地域特征
1.1 气候条件。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悬殊。年平均气温4.6度,无霜期136天左右,年降水量700—800毫米,而多集中在夏季。
1.2 地形地貌与地质条件。梅河口市地处长白山区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西南部较高,最高点在鸡冠山子山顶峰,海拔969.1米,新合镇双胜村最低,海拔不及300米。山地土壤类型主要为暗棕壤、丘陵、台地多分布白浆土,岗间谷地为草甸土。
2.道路绿化现状
近年来,梅河口市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实施了新区路网、森工热源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城承载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力实施老城改造,投资13亿元对老城区域的老旧住宅小区、主街巷路、“暖房子”以及商业步行街、临街建筑立面进行全面改造,老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城区规划面积将拓展到120平方公里。目前,梅河口市绿化总面积987公顷,建成区绿化率达到85%以上,绿地率达到41%,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据统计,梅河口市区主次干道31条,其中主次干道达标道路29条,道路绿化普及率93.5%,达标率86%,人民大街、银河大街、天河大街、建国路、长江路、南北环路等道路形成了园林景观路。万隆大街、站前路、梅河大街、南北堤路形成了林荫路。铁一路、铁二路、铁三路、铁四路等经过改造,拆违建绿、破墙透绿,改善了城市景观,体现了梅河口市道路绿化的独特风格。
3.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选择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老旧城区普遍存在着道路绿地率低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的城市道路已经适应不了城市扩容的步伐。由于资金、人流、车流密集的原因,城市道路不断拓宽改造,在道路功能上只能重点保证交通,部分路段几乎无行道树,如:中心街、食品街。
3.2 个别路段忽视了绿化植物生态习性及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之间的矛盾。如银河大街两侧栽植大型乔木稠李,一方面由于稠李宜在湿润肥沃的砂质壤土上生长,另一方面由于栽植地点地下管网的影响,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同意路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种植银中杨等高大速生树种,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
3.2 树种结构较为单调,缺乏季相、色相变化。如梅河大街、银河大街行道树种单一,且为单排种植,缺乏层次感和色彩搭配,无法充分展现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
4.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4.1 乔木的选择。行道树的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几点:首先是适应当地气候特征,适应城市道路各种环境因素,抗污染、少病虫害,苗木来源容易,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成荫快,寿命长的树种;其次是树干通直且分枝点足够高,整形修剪方便,不影响路人与车辆安全通行;第三是树冠高大、叶密荫浓、树型优美,叶色富于季相变化,景观持久。第四是花果无臭味,无飞絮飞粉,不招蚊蝇虫害,花果落地过程中不易伤人,不污染衣物和路面,不选择带刺及萌蘖能力强,根系特别发达隆起的树种。
目前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应用较多的乔木品种有:银中杨、垂柳、旱柳、白蜡、梓树、水曲柳、糖槭、油松、金叶榆、金叶复叶槭、山桃稠李、火炬树。在引进外来树种上,可在城市气候条件稍好的地段小批量栽植银杏、美国红枫、美国蓝杉、国槐等树种,进行驯化试验后再推广。
4.2 灌木的选择。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花繁叶茂、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萌孽枝条过长妨碍交通;其次植株无刺或少刺,无毒,耐修剪,树形和高矮易控;第三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目前我市应用较多的花灌木有丁香、东北连翘、榆叶梅、锦带、木绣球、金叶风箱果、紫叶风箱果、金山、金焰绣线菊、女贞、三角枫绿篱等。
4.3 草本花卉的选择。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使用,更能充分展现道路绿地景观。如建国路南段绿化带中就种植金娃娃萱草、八宝景天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效果相当好;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由于栽植成本較高,宜在重点部位作为点缀,不宜过多应用。
综上,在行道树的配置上要体现出因地制宜和适地适树的原则。在老城区街路由于绿化空间相对有限,规划采取“见缝插绿”方式布置进行绿化,开辟绿地;在行道树的“去老植幼”的过程中,应考虑树种演替过程,采取速生与慢生结合,针叶与阔叶结合,乡土树种与名贵树种结合,使行道路树发挥作用具有统一性、连续性;在空间充裕的城市新区街路上,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要重点考虑功能效果和艺术效果,体现乔、亚乔、灌、花、草多层次、多色彩、多样化,尽量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由于每个树种的生长周期不同,各个生长阶段发挥的效益不一样,不同树种又有不同的生长习性,树种配置时其周边生长环境也不同,所以应将行道树树种规划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对待,科学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和建设,逐步形成最适于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绿地风貌特色以及优美的城市景观。
浅谈梅河口市棚膜经济发展 篇7
1梅河口市发展棚膜经济的优势
1.1区位优势
梅河口市素有“长白山门户”之称,是长白山区出入松辽平原,进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咽喉要道,国道202线、303线贯穿全境,与吉草、营松、营梅、通梅过境高速公路构成了接轨长吉图、沟通渤海湾、连接长白山的综合交通体系。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公路、铁路交通枢纽,梅河口市处于长吉、沈阳经济圈区位中心,半径200km范围内,环绕着辽、吉林省10多个大中城市,辐射人口达400万人。
1.2生态优势
梅河口市耕地面积10.44万hm2,其中旱田7.35万hm2、水田3.09万hm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壤类型以草甸型白浆土为主、草炭土和河淤土为辅,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良好。年平均日照时数2385.7h,年平均降水量696.9mm,多年平均气温5.8℃,有效积温2831.4℃(≥10℃),无霜期141d左右。
1.3技术优势
早在20世纪80年代,梅河口市便开始种植棚膜蔬菜,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菜农积累了丰富的棚膜蔬菜种植经验,实现了过去生产2茬菜向生产3茬、4茬菜的跨越,打破了越冬菜完全信赖外地调入的局面,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蔬菜种植模式。
2棚膜经济发展现状
梅河口市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棚膜种植面积500hm2,主要种植蔬菜、食用菌、瓜果、花卉等,其中:棚膜蔬菜种植面积约400hm2,占棚膜种植面积80%;食用菌种植面积约46.7hm2,占棚膜种植面积9.3%;瓜果种植面积约40hm2,占棚膜种植面积8%;花卉种植面积约13.3hm2,占棚膜种植面积2.7%。成立棚膜经济合作社100余个,建成棚膜蔬菜园区7个、食用菌生产基地4个,棚膜农产品除满足梅河口市及周边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外,大叶芹、蕨菜、银白黄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还远销到哈尔滨、石家庄、上海等地。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服务体系不健全
梅河口市的棚膜经济发展仍处于农民自发的初级阶段,政府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指导与服务机制,农民缺少及时了解技术、市场、政策等信息的平台;农民生产的棚膜产品以自销为主,营销手段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
3.2土地流转难度大
目前,梅河口市棚膜种植以农民自家庭院建棚为主,主要采取农户分散生产经营的方式,尚无集中连片达到66.667hm2以上的棚膜经济示范区。同时,随着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郊受土地和城市规划等限制,难以发展棚膜经济,部分旧有棚膜将被逐步拆除。
3.3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棚膜生产前期投入较大,建1座温室大概需要10万元、大棚需要4万元,由于贷款门槛高、条件苛刻、贷款额度小,单纯依靠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很难满足发展需求,资金缺乏问题制约了棚膜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
4建议和对策
4.1精选发展模式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结合乡村各自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党支部一头联系企业、一头联系农户,既有利于规模化建设与管理,也便于产品销售与技术、信息服务的优势,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的新型组织模式,由党支部牵头成立棚膜经济合作社,组织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保障农民棚膜生产的经济利益。
4.2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政府扶持、农民参与、企业投入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融资投入机制,用足用好上级强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等项目资金支持;积极与银信部门搞好协调,提高银信部门对发展棚膜经济的资金投放额度,减化贷款手续,降低信贷成本,为发展棚膜经济提供资金保障;大力扶持棚膜经济龙头企业,激活民间资本,带动民间和社会资本投入。
4.3健全服务体系
制定出台棚膜产业扶持相关政策,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健全完善管理机构,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资金、信息等为纽带的新型服务体系。积极协调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农业站所的技术力量支持棚膜经济发展,深入开展棚膜生产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创办科研生产联合体,建立示范试验基地,大力培育新型棚膜产品。
4.4实施品牌战略
梅河口市 篇8
今年国家卫生部首次发布了《中国吸烟危害调查报告》, 指出我国现在吸烟人群超过3亿, 每年约12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的疾病, 尤其是青少年吸烟情况非常严重, 在世界上处于突出地位, 并且呈低龄化趋势。防控青少年吸烟成为我国控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梅河口市中学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分析吸烟原因, 提高学生危害意识, 消除恶习, 并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笔者于2011年8月对梅河口市4所中学1 659名学生进行了吸烟问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2011年8月选取4所中学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在校学生, 共计1 659名。回收有效问卷1 659份, 应答率为100%。其中男生983名, 女生676名;初中生1 143名, 高中生516名。
1.2 调查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 学生自填问卷, 当场收回。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吸烟一般情况、学生吸烟的动因、对吸烟危害的了解、吸烟的影响因素等项目。
1.3 质量控制
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 防止学生隐瞒吸烟真实情况, 导致调查结果失真, 在调查前对学生讲明此次调查的意义和目的, 使学生消除疑虑。并请班主任老师回避, 使学生在没有压力情况下, 如实填写。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数据用百分率表示, 并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 学生吸烟状况
在被调查的1 659名学生中, 总吸烟率6.2%。其中男生吸烟率为8.3%, 女生吸烟率为3.1%;初中组吸烟率4.7%, 高中组吸烟率9.5%。提示说明学生吸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2.2 吸烟的动因分析
有39.3%的学生吸烟是因为好奇、好玩心理, 为解除烦恼压力的占22.3%, 显示成熟增加风度的20.1%, 为便于交友的12.0%, 其他6.2%。这表明学生想尝试、好奇、解除烦恼压力和显示成熟增加风度所占比例比较多。
2.3 吸烟与健康有关知识掌握情况
有89.2%学生知道吸烟与气管炎、肺癌有关或关系密切。12.0%的学生不知道吸烟与冠心病有关, 21.5%和19.3%的学生认为吸烟与胃肠炎和关节炎无关。这表明学生对吸烟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了解较多, 而对其他器官的危害知之甚少。
2.4 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
被调查学生家长吸烟情况显示吸烟者全部为父亲。父亲为吸烟者的男生吸烟率36.5%, 明显高于父亲不吸烟者比率 (12.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父亲的吸烟行为对男生影响较大。
3讨论
梅河口市 篇9
1 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上, 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选择中熟、中晚熟的根系发达、分蘖力极强的耐旱水稻优良品种。针对目前梅河口市种植的十几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比较, 中晚熟品种如通丰8、通丰9、通科17、通科18、通禾836、通禾838通98-56、通系929等8个品种表现耐旱、高产, 适合节水栽培;中熟品种如通稻3、通育245等, 通过晚育晚插也能在大旱之年获得高产。
2 培育壮苗
在育苗上要采用大棚旱育苗, 做到精细管理, 做好选种、晒种、浸种工作, 并要精量稀播, 以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 培育出壮秧, 移栽后易缓苗, 增强抗旱能力。
2.1 浸种与种子消毒
通常按种子重量与水的重量1.0∶1.3的比例浸种, 种子浸到缸内或其他容器中, 水的高度要高于种子10 cm以上, 消毒药剂一定要用最新的咪鲜胺类的药物来浸种, 而且在浸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每天搅拌, 使之浸种均匀一致, 这样才能做到消毒彻底。
2.2 种子催芽与稀播
现在普遍使用抛秧盘育苗, 通过试验得出在相同条件下, 播种量100 g/m2以下秧苗4.5叶时, 秧苗分蘖率可以达到95%以上, 播种量150 g/m2秧苗分蘖率达到90%, 播种量200 g/m2达分蘖率60%, 播种量300 g/m2以上时秧苗分蘖率达10%以上, 可见培育抗旱壮秧就必须减少单位面积播种量。正常要求每穴播2~3粒种子最好, 而大多数农户在播种时总是担心播种密度过稀, 每穴播种7~8粒种子, 这样育出的秧苗素质差, 根系不发达, 到本田后不易缓苗, 更不抗旱, 分蘖也少, 特别是在干旱缺水的年份, 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所以稀播是培育壮秧的关键[1]。
2.3 床土消毒
做好床土消毒工作, 防止水稻恶苗病和水稻立枯病、青枯病的发生。一般种子消毒主要是靠浸种、拌种来实现的, 浸种是防治水稻恶苗病, 拌种是为了防止水稻立枯病、青枯病的发生。床土消毒一般是通过使用营养土与底土混拌来实现的。如果在育苗初期遇上连续低温、阴雨天气, 会促进水稻立枯病、青枯病的发生, 必须在水稻一叶一心期再用立枯一次净、水稻苗病清等药剂进行叶面喷雾, 防治立枯病、青枯病效果会更好[2]。
2.4 应用优质的抗旱剂
抗旱剂旱地龙含有植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和16种氨基酸及生理活性强的多种生物活性基因。旱地龙拌种或浇床, 能增强苗床的抗旱能力。用旱地龙拌种要注意:正常情况下, 拌种用药量及浓度参照产品说明进行操作, 如在盐碱石灰岩土质, 可酌情加大用量及浓度;拌后种子不宜久放;拌后的种子应在24 h内播完为宜;若拌后堆放1~3 h后摊开晾干播种效果更佳;若机播, 待种子不成团粒后方可播种;若非机播, 拌后稍加晾干即可播种[3]。
2.5 苗期管理
待早晚床上干燥, 秧苗叶片无水珠或午间叶片因旱打卷3项指标出现1个时要灌1次透水。播后10~12 d灌第1次水, 整个育秧期灌2~3次水[4]。出苗前要封闭保温, 二叶期前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左右, 二叶期后控制在23℃左右。适当通风炼苗, 夜间最低温度在8℃以上时可昼夜通风。秧苗见绿开始先中午小通风, 1叶1心后日出前打开薄膜, 逐渐加大通风量;阴天中午打开2 h通风换气[5]。
3 抗旱及覆膜节水栽培
实行节水整地, 推行“三旱”整地, 田面高低差不超过3 cm。要及时修补好土埂, 以免灌水时漏水、跑水, 既浪费水又流失肥料[6]。集中劳力在快速整地基础上5月25—30日集中插秧, 密度为30 cm×13 cm, 每穴2~3苗。在缺水严重的地方, 适当增加10%的单位面积穴数进行合理密植[7]。重施底肥, 氮肥总量的60%~80%全层施入, 余下的20%~40%用作追肥, 其余肥料全部用作播前一次施入。
秧苗移栽大田后, 田面保持薄水层返青活苗。在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 灌水后田面不再保持水层 (除施药追肥外) , 土壤表象达到灌水指标时再灌水[8,9]。还可以采用覆膜节水高产栽培, 该技术是在整田垄厢期间需用水, 整田过程中下足基肥, 待田块整好后, 覆盖农膜, 将禾苗插至打好小孔的农膜里, 禾苗生长转青后中断灌溉, 其管理仍按普通水稻的管理进行。
摘要:主要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抗旱节水及覆膜高产栽培等方面介绍了梅河口市稻作区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以期指导当地水稻的生产。
关键词: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吉林梅河口
参考文献
[1]李清文.水稻节水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7) :153, 157.
[2]贾宏伟, 王晓红, 陈来华.水稻节水灌溉研究综述[J].浙江水利科技, 2007 (3) :19-20, 25.
[3]黎毛毛, 林震雷, 陈武.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策略[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6) :24-27.
[4]张栩, 薛应征, 王书玉, 等.河南省沿黄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4 (9) :15-16.
[5]王开斌, 汪先霞, 詹杨.豫南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2010 (12) :18-19.
[6]王玉清, 刘红梅, 舒勇, 等.水稻防早衰丰产栽培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11) :112-113.
[7]刘祥臣, 卢兆成, 丰大清, 等.水稻覆膜湿管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8) :40-42.
[8]彭春瑞, 罗奇祥, 张巴克, 等.水稻免耕栽培综合配套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18 (6) :28-30.
梅河口市 篇10
1 发展现状
吉林省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 有耕地面积10万hm2, 其中水田面积4万hm2, 旱田面积6万hm2。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和玉米, 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和吉林省水稻主产区, 粮食产量50万t。
梅河口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经历2个阶段。第1个阶段 (1978—2003年) :1978年梅河口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仅有2.4万k W, 大、中型拖拉机411台、小型拖拉机997台。耕作农机具以铧式犁、钉齿耙、V型镇压器为主要作业机具, 总量仅为1 176台 (套) 。农业机械作业量也只有26万hm2左右, 还只限于翻、耙、起垄、镇压等农田作业项目之中。第2个阶段 (2004—2008年) :中央连续5个一号文件扶持发展农业, 点燃了农民购置农机、兴办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激情。全市各类服务组织发展到了10 674个, 有1.07万hm2水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到25万k W, 拖拉机总数已达1.27万台, 大、中型拖拉机增至906台, 小型拖拉机增至1.18万台, 水稻联合收割机增至120台, 机动割晒机增至84台, 插秧机增至378台。农业机械作业中机耕地面积达5.25万hm2, 机播种3.80万hm2, 机收获达1.07万hm2。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粮收益下降, 冲淡农户购机热情
近年来, 农忙季节劳动力总是供不应求。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种粮效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以插秧为例, 2003年水稻插秧雇工价格是750元/hm2, 而现在已上涨到1 650元/hm2。水稻收割、脱粒等技术性较强的作业环节劳动力价格上涨幅度更大。劳动力价格的快速上涨, 再加上农资价格的持续攀升, 使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种粮效益呈明显下降趋势。收入的减少,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2.2 思想观念落后, 农业机械化推广受限
随着人口的增加, 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突出。有限的耕地难以产生更大的收益, 于是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 在家种地的劳动力呈现老龄化, 他们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 对农机化认知肤浅, 还认为“弯钩犁”比较实用, 养殖耕牛不仅积肥养地, 还能省下不少化肥钱。因此, 宁可使用传统农具也不愿购买先进的农机具。
2.3 专业技术人员紧缺, 机械化作业质量较差
粮食生产具有鲜明的季节性, 在农忙季节需要集中使用大量劳动力在暂短的农时内完成作业。在进行农机作业时, 由于农机专业技术人员较少, 违误农时现象难以避免。在一些村屯, 有相当一部分驾驶员操作技术不过硬, 导致作业质量较差, 造成丢垄、少穴、减颗的情况较为普遍。
2.4 抵御天灾能力有限, “单打独斗”耕作阻碍机械化
梅河口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造成了不同年份, 不同季节出现低温、雪灾、春涝、霜冻、大风、干旱等自然灾害, 导致农作物减产减收。另外, 绝大多数土地还处在“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 使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难以铺开。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政策扶持, 注重法律宣传
一是争取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完善多元化投资机制, 实行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 农村信用贷款政策扶持, 政府贷款贴息协助的投资机制;三是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贯彻宣传, 熟练掌握有关法律法规, 做到依法行政、执法为民[1]。同时, 要在广大农村群众中大力宣传农机法律、法规, 为农机化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3.2 加强农机合作社规范管理, 提高农机合作社的经营水平
农机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融资多元化, 经营形式灵活, 既扩大了农业机械作业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 又提高了抗风险能力, 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提高农业机械化利用率的最佳途径。要抓好农机合作社的规范管理, 一是做好合作社制度建设, 规范运作模式, 把好准入关, 保证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收入分配等方面实现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二是制定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每年邀请相关专家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至少2次的系统培训, 从而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技能水平和服务能力, 促进农机合作社的专业化、规范化运营;三是制定农机人才培养和引进战略, 采取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的方式, 壮大农机专业人才队伍[2]。
3.3 坚持农机化与农科新技术相结合
梅河口市农机部门经过多年探索, 现已推广应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精少量播种技术、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和水稻机械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及机械化收获技术等, 都是农机与种植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在农业机械作业过程中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让农民获得了较大的收益[3]。因此, 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依赖于与先进耕作技术的紧密结合, 在结合中改进, 在改进中完善。
3.4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提高农机使用效率
农业部门和乡镇政府要借鉴各地成功经验, 本着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 引导农户将土地耕作权有偿转让给种粮大户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这样就使土地集中连片经营成为现实[4]。实现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后, 就为机械化耕作拓展了空间, 也为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摘要:阐述了梅河口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发展对策, 以期促进该地区农机化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问题,对策,吉林梅河口
参考文献
[1]乔学明, 谢韵清, 孙晓静.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农业装备技术, 2010, 36 (2) :4-5.
[2]黄庆亮.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7) :288, 290.
[3]穆星燕.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湖南农机, 2012, 39 (9) :24-25.
梅河口市成蚊季节消长调查分析 篇11
关键词 蚊虫 蚊种组成 季节消长
材料与方法
调查时间:2004~2006年,每年5~10月,每旬1次。
调查地点:选居民住室四间1处,牛棚、猪舍各2处。
调查方法:日落后1小时,用电动吸蚊器对每个调查生境捕蚊15分钟(乘4为1人工小时)。将采集到的标本带回进行鉴定、计数、记录。
调查结果
蚊种:为3属3种,按蚊属,中华按蚊,库蚊属,淡色库蚊,伊蚊属,刺扰伊蚊。
蚊种组成:3年共捕蚊2101只。刺扰伊蚊1361只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64.78%,其中雌蚊1352只,雄蚊9只;次之为中华按蚊562只,占捕蚊总数的26.75%,其中雌蚊555只,雄蚊7只;淡色库蚊178只,占捕蚊总数的8.47%,其中雌蚊166只,雄蚊12只。
居民住室:3年共捕蚊237只。淡色库蚊92只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38.82%,其中雌蚊89只,雄蚊3只;次之为刺扰伊蚊87只,占捕蚊总数的36.71%,其中雌蚊86只,雄蚊1只;中华按蚊58只,占捕蚊总数的24.47%,其中雌蚊54只,雄蚊4只。
牛棚:3年共捕蚊1109只。刺扰伊蚊731只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65.92%,其中雌蚊727只,雄蚊4只;次之为中华按蚊340只,占捕蚊总数的30.66%,其中雌蚊337只,雄蚊3只;淡色库蚊38只,占捕蚊总数的3.42%,其中雌蚊34只,雄蚊4只。
猪舍:3年共捕蚊755只。刺扰伊蚊543只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71.92%,其中雌蚊539只,雄蚊4只;次之为中华按蚊164只,占捕蚊总数的21.72%,均为雌蚊;淡色库蚊48只,占捕蚊总数的6.36%,其中雌蚊43只,雄蚊5只。
季节消长:①住室:5月下旬出现,8月达高峰,9月下降,10月中旬消失。②牛棚:6月上旬出现,7月达高峰,9月下降,10月下旬消失。③猪舍:6月上旬出现,7月达高峰,8月下降,10月下旬消失。三种生境蚊种季节消长与气温走向相一致。
蚊虫与疾病传播的关系:我市由蚊虫传播的疾病目前只报告了疟疾。2006年1例,发病率为0.016/10万,经流行病学调查为输入性疾病。3年来我市没有流行性乙脑的病例报告。初步分析这与近年来没发现三带喙库蚊有一定关系。蚊虫与其他疾病的关系,有待今后进一步调查证实。
讨 论
蚊种较单一。3年来未捕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媒介三带喙库蚊,今后我们将深入开展三带喙库蚊各类孳生地的调查,从而搞清其在本地近年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
从三种生境监测到的主要蚊种活动情况看,住室以淡色库蚊为主,次之为中华按蚊与刺扰伊蚊;牛棚以刺扰伊蚊为主,次之为中华按蚊与淡色库蚊;猪舍以刺扰伊蚊为主,其次为中华按蚊与淡色库蚊。由此推断上述蚊种是兼吸血性。刺扰伊蚊以吸牛血和猪血为主,次之为人血;中华按蚊也吸牛血和猪血,次之为人血;淡色库蚊以吸人血为主,次之为猪血和牛血。
季节消长与气温的关系:成蚊的季节消长与气温有密切关系。最早为5月开始活动,当时气温为17℃,而后随气温上升蚊虫密度也相继上升,到7月中旬,当气温升至25℃以上,蚊虫密度也达到高峰。8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蚊虫密度也随之下降。10月份当气温降至11.23℃以下时,成蚊停止活动。
各生境蚊密度不尽相同,初步分析除了由于这几种成蚊生态习性及孳生地的不同,也和其吸血性有一定关系。
蚊幼虫孳生的必要条件是有水。由于近年来城市大兴改建,环境治理,蚊虫孳生地大量消失,使蚊虫种类、密度明显下降。但由于城市建设地下管道纵横交错,有积水,有一定温度,人为造成蚊虫越冬孳生的条件,因此控制蚊虫孳生,地下管道是不容忽视的场所。
参考文献
1 陆宝麟,吴厚永.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59.
2 汤明,张士峰.长春市蚊种分布概况.中国卫生工程学,2000,9:24-25.
梅河口市 篇12
关键词:梅河口市,水资源,现状,可持续利用
1 水资源现状
1.1 水资源分布情况
梅河口市属辉发河水系, 境内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4条, 水资源总量4.65亿立方米, 其中, 地表水水资源量为2.88亿立方米, 主要河流:辉发河, 市内流域面积为1291.77平方千米, 其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59.4%。一统河, 市内总面积327.4平方千米, 占全市总面积的15.1%。大沙河, 市内流域面积为362.3平方千米, 占全市总面积的16.7%。亮子河, 市内流域面积为193.2平方千米, 占全市面积的8.9%。大型水库一座, 为海龙水库, 总库容量3.1亿立方米。中型水库二座, 为碱水水库总库容量0.17立方米, 新合水库总库容量0.13亿立方米。
目前, 梅河口市总用水量3.079亿立方米, 其中, 地下水开采量为0.745亿立方米, 地表水可利用量为2.87亿立方米, 工业用水约0.134亿立方米, 农业用水2.3亿立方米。
梅河口市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 波状台地和低山丘陵地区较缺乏, 单井涌水量每天10~500立方米, 大部分地区小于每天100立方米, 无集中供水价值, 河谷平原区 (辉发河、一统河、大沙河、亮子河) 第四系全新和上更新统冲积砂, 砂砾含层中赋存有丰富的空隙潜水, 单井涌水量每天300~500立方米, 是本地区的主要供水层。
1.2 人均总量与全省、全国平均相比较
根据水资源计算, 梅河口市区总人口为62万人, 而梅河口市水资源年可利用量为4.65亿立方米, 人均占有水资源750立方米/年, 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1526立方米/年, 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2700立方米/年, 由此可见, 梅河口市水资源量严重不足。
1.3 水质利用及水质变化情况
梅河口市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大部分还是利用地下水以及海龙水库的地表水, 农业灌溉主要用于地表水, 部分地区也利用地下水资源。
采用单指标评价法, 按照国家标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辉发河在梅河口市区内监测河段2008~2010年的水质情况,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参数:溶解氧、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粪大肠菌群进行评价分析。
市区内辉发河监测河段水质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 近三年来, 辉发河在梅河口市区内的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其污染程度已超出了水体的纳污能力。其主要原因还是企业、厂矿等排放的污水及居民生活污水所致。
参照国家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在所监测的水井中, 梅河口市区内地下水多数水井的铁、锰、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等已超出了规定的限值, 铁含量最大的水井, 超标倍数为5.2倍。硝酸盐氮普遍较大, 部分水井超出了规定限值, 且分布普遍, 说明多数水井已受到了人为的污染。市区内地下水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海龙水库水质状况较为良好, 为Ⅲ水质, 适合各种用途。但由于上游入库河流两岸植被破坏严重, 水土流失较大, 两岸且广为农业作物, 库中氮、磷含量较高, 为中度富营养化。涵养水源, 防止水土流失, 加强保护库区内的生态环境是当前重要的工作。
2 水资源保护措施
2.1 基于梅河口市水资源现状情况
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对市区内洗浴、刷车、冷饮等用水行业加大监管力度, 新建 (改) 及扩建工程, 必须经资质部门进行水资源论证, 同时配套安装国家和省规定的节水器具, 建成后也须经水资源管理部门检查合格后方格利用水资源。
2.2 建立地下水监测井网
每年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编制地下水年度分析报告。对市区内的地下水资源情况有个充分的了解, 以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 对地下水进行定期监测, 掌握地下水水质的变化情况。防止人为污染造成的地下水污染的损失。
2.4 加强对海龙水库等水资源的保护工作
植树种草、涵养水源, 防止水土流失, 禁止在饮用水保护区域内设置加工厂或设排污口。
2.5 严禁在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取水。
3 梅河口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方向
3.1 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
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不均匀分布, 要用各种人工用段加以调节, 如培育水源涵养林,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特别是对辉发河、一统河、亮子河流域生态综合整治工作, 加大力度对大中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作, 使其增加蓄水节水能力, 减少水库的蓄水流失。
3.2 加强对海龙水库的管理和保护安全工作
作为梅河口市区的饮用水水源在今后梅河口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3.3 做好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远景预测
科学合理制定水资源开发和供水工程建设的长远规划。建设城市备用水源工程的工作, 以应对水资源紧张的不利局面。
3.4 开展节水工作
使用节水新技术, 推广合理用水的技术措施。加大对灌区节水配套工程的建设。
【梅河口市】推荐阅读:
梅河口市金华社区妇联工作汇报材料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