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蚜茧蜂

2024-10-16

烟蚜茧蜂(精选4篇)

烟蚜茧蜂 篇1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烟草的主要害虫,其不仅影响烟株生长和诱发煤烟病,而且还会传播多种烟草病毒,使烟草感染烟草病毒病[1]。蚜虫防治不及时,会导致烟草产量的降低、品质的下降,从而对烟蚜进行防治是烤烟生产中的必要环节。目前,我国主要采取化学农药、物理、生物方法等防治手段进行蚜虫的防治[2]。在化学农药防治方面,主要采用吡虫啉、抗蚜威等农药进行防治;其优点是防治效果明显、见效快,缺点是如果使用不当会降低烟叶安全性,同时造成环境污染;在物理防治方面,主要采用黄板对蚜虫进行诱杀,其缺点是没有针对性进行诱杀,在诱杀蚜虫的同时也会对一些益虫造成伤害;在生物防治方面,主要是利用蚜虫的天敌进行防治,比如:蚜茧蜂、瓢虫类等。其优点是,防治可持续性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缺点是技术要求高、操作步骤相对比较繁琐;防治效果虽好,但不直观。镇远县烟区主要采取通过人工繁育蚜茧蜂的方法,进行蚜虫的防治。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Aphidiidae)是烟蚜的重要寄生性天敌,通过繁育蚜茧蜂对蚜虫进行防治能大幅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烟叶农药残留,确保烟叶安全性。本文主要介绍镇远县烟区在繁育蚜茧蜂进行蚜虫防治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重点介绍繁育蚜茧蜂防治的2种方法:田间放蜂棚防治法和漂盘防治法,希望能够为各烟区开展蚜茧蜂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达到技术和经验交流的目的。

1 田间放蜂棚防治法

适用于集中连片的烟地,通过在烟地内搭建繁蜂(放蜂)棚,进行繁蚜、繁蜂、放蜂的操作,达到防治烟蚜的目的。

1.1 培育烟株

烤烟是烟蚜虫的主要寄主植物,选用烟蚜嗜食的烤烟品种,如k326、中烟100等品种进行漂浮育苗。在需要进行蚜虫防治的烟地搭建田间繁蜂(放蜂)棚,棚规格为长3m×宽3m×高1.8m,覆盖80目的防虫网。在烤烟大田移栽前25~30d,选择5~6片真叶的无病虫烟苗移栽,棚内栽烟4尨、每尨栽7株,共计28株[3],加强肥水管理,确保烟苗茁壮成长。

1.2 繁育烟蚜

在烟株长到6~8片有效叶时接蚜,每株接种烟蚜30~40头。采用撕叶接法,即将带有烟蚜的叶片撕成小片放在烟株中间部位叶片正面距茎杆约1/3处。在此期间要确保繁蜂棚完整、不受损坏,防止蚜虫的天敌,如:草蛉虫、食蚜蝇等进入棚内取食蚜虫,影响蚜虫繁育效果。可以采取在棚内挂置黄板的方法,扑杀蚜虫天敌。

1.3 繁育蚜茧蜂

要准备种蜂,将蚜茧蜂僵蚜放在试管内羽化,剔除重寄生蜂(重寄生蜂为寄生蚜茧蜂的寄生蜂),保存24h以上让其交配。当繁蜂棚内单株蚜量达到2000头以上时进行接蜂,按蜂蚜1:50的比例确定接蜂量,将收集的成蜂放入繁蜂室内,任其寻找烟蚜寄生。在接蚜前,要清除棚内的黄板,防治伤害蚜茧蜂。烟蚜茧蜂繁育最适温度为22℃,湿度为75%,保持温度17~28℃,湿度为60%~80%,繁殖10~20d。在此期间,继续加强肥水管理,保障烟苗正常生长。

1.4 放蜂

在需要进行田间蚜虫防治的时期,通过放蜂棚顶端的持续放蜂口进行放蜂。持续放蜂口为一种放蜂装置,能够使棚内的蚜茧蜂放飞到棚外,而蚜虫不能飞出。通过调查统计,一个田间放蜂棚放蜂量为500~1200头/667m2,能够有效防治防治3.33~4hm2烟地。

2 漂盘防治法

适用于比较分散的烟地,用漂浮育苗盘进行育苗,在育苗盘内进行繁蚜、繁蜂、放蜂等操作,达到防治蚜虫的目的。

2.1 培育烟苗

采用漂浮育苗法,在标准的四连体烤烟育苗大棚内进行育苗。用烟叶生产上常规的160孔57cm×36cm×6cm的泡沫塑料制成的育苗盘培育烟苗,采用隔一行播种一行的密度进行播种。要控制好烟苗密度,苗间小环境(通透性、光照强度或温湿度)受到烟苗密度的影响[4],从而影响烟苗的生长与下一步烟蚜的繁殖。在采用漂浮烟苗饲养烟蚜中,通常只注意增加烟苗数量来增加繁蚜量,忽视了烟苗密度对烟蚜繁殖的影响。密度过大,不利于烟苗生长;苗间通透性差,易形成高温高湿的苗间小环境导致烟蚜的霉变。密度过小,烟苗生长空间较大烟叶生长情况良好,较有利于烟蚜生长和繁殖。但是烟蚜的载体烟苗少了,不能培育较多数量的烟蚜。通过试验,用常规160孔漂盘进行育苗,采用隔一行播种一行的密度进行播种,繁蚜效果好。

2.2 繁育烟蚜

在烟苗长到6~8片有效叶时,选用健康无病未被寄生的无翅若蚜进行接蚜。在接蚜前,选用80目的防虫网制作繁蚜(蜂)罩,将繁蚜(蜂)罩安装在育苗水床上,将育苗漂盘罩住。采用撕叶法将带有烟蚜的叶片用镊子撕成小片,直接均匀地放在漂盘烟苗叶片上。待接蚜完成后,同样要在繁蚜罩内安装黄板,诱杀侵入棚内的蚜虫天敌,确保蚜虫的繁育量。接蚜后注意通风,防止蚜霉病侵染,繁蚜棚内温度控制在17~28℃、湿度为60%~80%的范围,繁殖烟蚜时间15~20d。

2.3 繁育蚜茧蜂

与田间放蜂棚防治法的接蜂方式一致,先将蚜茧蜂僵蚜放在试管内羽化,剔除重寄生蜂,保存24h让其交配。当单盘烟蚜量达到2000头以上时,按蜂蚜比为1:50的比例进行接蜂。将收集的成蜂放入繁蜂室内,任其寻找烟蚜寄生。繁蜂棚内保持温度17~28℃,湿度为60%~80%,繁殖10~20d,用绵纱醮10%的葡萄糖水饲喂蚜茧蜂。

2.4 放蜂

根据防治需要,将繁育蚜茧蜂的漂盘(有配套的放蜂罩)放蜂装置带到需要进行蚜虫防治的烟地进行安置。放蜂罩的顶端与放蜂棚一样,同样是一个持续放蜂口,保障蚜茧蜂可以顺利飞出,而有翅蚜不能飞出,避免了有翅蚜对烟叶的危害。漂盘放蜂装置要安置在地势相对较高、排水顺畅的地带,避免积水影响放蜂效果。经过试验一个漂盘放蜂装置(内含4个漂盘)可以有效防治0.33~0.66hm2烟地。自动持续释放期间不使用广谱杀虫剂,使用其它药剂应远离自动持续释放装置。

3 两种繁育蚜茧蜂方式效果对比

田间放蜂棚防治法的优点是利用烤烟植株作为蚜虫寄主,相比漂盘防治法利用烟苗作为蚜虫寄主,能够为蚜虫提供更多的生长、繁殖空间,从而能够繁育更充足的蚜虫,所以繁育的蚜茧蜂数量更多、防治面积更广。缺点是需要在固定的地点搭建繁蜂(放蜂)棚和种植烤烟,相对投入成本较大、管理周期长。

漂盘防治法的优点是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繁育出一定数量的蚜虫和蚜茧蜂。因为烟蚜具有较强的趋嫩性,所以烟苗能很好满足烟蚜的生理特性,利于烟蚜的快速繁殖。并且放蜂方式比较灵活,当需要防治蚜虫时,可以随时将漂盘安置于需求出,做到精准防治蚜虫。缺点是烟苗的生存期相对较短,不能长时间作为寄主繁育蚜虫。

4 展望

利用蚜茧蜂防治蚜虫,已在镇远烟区取得一定效果。在降低烤烟农药施用、保障烟叶安全性和维护自然环境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但是利用蚜茧蜂进蚜虫防治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因此,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在繁育技术研究和防治模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4.1 探索成蜂放蜂法

镇远县烟区在利用收集的蚜茧蜂成蜂进行蚜虫防治方面也做过探索,利用自主研发的一种简易收蜂器[5]收集蚜茧蜂后,带到烟地进行放蜂。这种方法,不需要搭建放蜂棚和利用漂盘,就可以进行放蜂,并且成本较低、效果明显。但是,这种方法适用于收集蚜茧蜂后要在短时间内放蜂,不然易导致蚜茧蜂的死亡。探索一种简易的存储蚜茧蜂的方法和装置,便于长时间的保存和运输蚜茧蜂,达到收集成蜂放蜂的目的。

4.2 建立专业化生物防治植保队伍

目前,蚜茧蜂的培育、保种等工作主要是由烟草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进行。由于有限的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全面进行蚜茧蜂生物防治的需求,烟农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等参差不齐,也不能很好的开展蚜茧蜂防治蚜虫的工作。当务之急,必须组建专业的植保队伍,进行专业化的植保服务。植保队伍可以由烟农合作社进行组建,也可以由地方政府相关机构组建。可以采取向烟农收取植保金或者由烟草部门统筹专项补贴资金等方式作为植保队伍的资金保障,确保专业化植保队伍的正常运行。

4.3 提高大农业中蚜茧蜂防治蚜虫的比例

目前,在烤烟生产中应用蚜茧蜂防治蚜虫比较普遍,但在大农业中利用率不高。一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离不开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共同努力,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同样也如此,不仅局限于烤烟生产上烟蚜的防治,在大农业中更应该运用和发展这种可持续、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技术。只有这样,通过不同行业间的共同探索研究,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在大农业中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兴富.烟蚜茧蜂繁殖利用概述[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306-308.

[2]陈杰,付继刚.我国烟蚜防治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15(6):21-26.

[3]邓建华,吴兴富,宋春满.田间小棚繁殖烟蚜茧蜂的繁蜂效果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1):66-69.

[4]吕娅维,李宏光,刘春明.不同漂浮烟苗密度对繁殖烟蚜及烟蚜茧蜂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4(6):26-28.

烟蚜茧蜂 篇2

1 推广情况

1.1 组织保障有效, 生防队伍有力

灵宝市分公司高度重视此项技术推广, 将其作为提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树立烟草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举措。成立了由市分公司主要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推广组, 全面负责烟蚜茧蜂规模繁殖工作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技术指导、检查考核等工作;以各烟站为单位成立7 个技术推广小队, 负责各片区技术推广工作。整个过程都固定专人负责项目开展, 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1.2 繁蜂点规划合理, 繁蜂设施基本到位

灵宝市烟田多在山区, 根据“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的原则, 分别在川口乡、朱阳镇、走马岭村建立繁蜂基地, 共改造11 个育苗大棚作为繁蜂大棚, 每个繁蜂大棚提供烟苗460盘, 每盘有效烟苗90 株, 按1∶10 的面积比例, 1 盘烟苗能够供给0.67 hm2烟田的蚜茧蜂数量。供蜂总量完全能够满足全市烟区3 333.33 hm2的需求。

1.3 技术培训到位

在育苗、繁蚜、繁蜂、放蜂等关键节点分别召开知识培训会, 参会人员包括烟站站长、技术员、烟农等技术推广人员, 共培训技术骨干人员100 余人次。与此同时, 利用QQ群群发小知识及技术视频, 将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知识编印成“致烟农一封信”宣传页, 向烟农介绍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各烟站学习烟蚜茧蜂影像资料, 用于强化烟蚜茧蜂生物防治技术科普教育力度, 提高了各级领导、广大烟农对生物防治的认识。

1.4 加强过程管理控制, 确保繁蜂效果

灵宝烟区烟蚜大面积发生在6 月上旬和7 月中旬, 据此规律, 2 月27 日开始第1 次育苗, 4 月28 日第2 次育苗, 在5 叶1 心时开始接蚜。第1 次放蜂5 月25 日至6 月3日, 放蜂面积2 666.67 hm2;第2 次放蜂在7 月10—18 日, 放蜂面积1 000 hm2。整个繁蜂阶段要求每天都进行档案记录, 温湿度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 保证繁蜂技术顺利开展。

2 推广效果

通过灵宝市分公司各级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该项技术已全面推广, 并形成了核心技术团队。放蜂后, 烟农从最开始的怀疑到认可, 蚜茧蜂技术成功在灵宝市落地生根。2015年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在灵宝市成功推广3 333.33 hm2, 释放成蜂2 500 万头,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剂量40%~50%, 防治烟蚜效果平均80%以上。

3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1 繁蜂设施还需完善

山区气温低, 温差幅度大, 3—5 月雨水偏多, 繁蜂效果受环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较大, 加之灵宝烟区大棚基础设施相对陈旧, 棚内温湿度易受外界天气影响难以控制, 保种设施暂时还没有, 给规模繁蜂及技术本地化研究增加了困难。建议:一是要加快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落实到位;二是采用托盘繁蚜, 并减少苗盘株数 (每盘100 株, 保证每个苗周围都有空隙) , 以降低环境湿度;三是结合山区环境特点, 提前播种育苗, 增加大棚内成株繁育比例, 成株繁育虽然周期长, 但与漂浮育苗法相比, 棚内温度较高, 湿度较低, 便于蚜虫繁育。

3.2 繁蜂点还需规划

山区地块分散, 放蜂人员任务量重, 且运输及放蜂时间较长, 导致成蜂死亡率偏高, 放蜂投入人力、财力偏大。建议:一是合理布局繁蜂点, 多采用小棚田间放蜂, 以村为单位, 固定包村技术人员, 统筹管理每个村内繁蜂小棚;二是以僵蚜放蜂为主, 避免长时间操作带来蜂数大量损失。

3.3 技术推广还需强化

在技术推广过程中, 部分技术骨干及烟农对学习蚜虫及蚜茧蜂的知识不重视, 对繁蜂过程管理粗心, 导致繁蜂效果不理想。建议:一是加快研究成果转化, 实现技术落地生根, 确保技术推广团队技术成熟、能力够硬。二是宣传力度还需加强。烟农对烟蚜茧蜂防治烟蚜这种生防技术的认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4 繁蜂队伍还需壮大

在技术骨干专业队伍中, 大多数人还承担有烟叶生产的其他任务, 有时会出现人员不稳定, 时间少等状况。建议:一是需建立一支系统的、稳定的、有组织的专业、专责繁蜂队伍。二是充分发挥烟叶合作社的组织力量, 让烟农分小组, 经过培训指导, 能够自己繁蜂放蜂, 促使技术更能够落实到每个烟田。

3.5 技术本地化探索还需加强

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对于灵宝烟区来讲是一项新技术, 相关技术的本地化研究刚开始起步, 建立与气候、环境、蚜虫活动规律等相适应的一整套生物防治技术规程还处于摸索阶段。建议:一是要加强实际操作中的记录工作, 及时收集群众意见, 为技术探索搜集大量资料数据;二是鼓励方法创新, 不断改进设施, 完善技术, 加快技术本地化技术规程研究。

摘要:介绍了2015年灵宝市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推广工作情况及措施, 总结了技术推广工作中的措施和成果, 针对推广过程中的难题, 提出了改进措施, 为该项技术本地化研究奠定基础, 为烟草绿色防控新技术的推广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烟蚜茧蜂,烟蚜虫,防治,推广,改进措施,河南灵宝

参考文献

[1]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2]安德荣.陕西省烟草病毒病的发生、流行成因及防治技术[J].中国烟草科学, 2002 (1) :462-481.

[3]秦剑波.黄板对烟蚜及烟草病毒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 (11) :106-108.

[4]曾钰.我国烟蚜防治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2) :826-827.

[5]林星华, 胡小敏, 王云虎, 等.捕杀特·黄板对大棚番茄桃蚜及蚜传病毒病的防治效果[J].西北农业学报, 2011, 20 (3) :199-202.

[6]崔宇翔, 胡小曼, 李佛琳, 等.滇西北高原烟蚜茧蜂繁育及田间防治蚜虫效果[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6 (增刊2) :123-128.

[7]周子方, 任伟, 周翼衡, 等.规模化应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主要技术障碍及应对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6) :205-207.

烟蚜茧蜂 篇3

1 三明市烟区主要特点

1.1 气候特殊

三明市烟区夏季高温,年降雨量约1 200 mm,空气湿度较大;冬季常年是低温少雨。整年气候复杂多变,烟叶病虫害常发生。

1.2 烟叶种植制度不同

以三明市为代表的福建烟区属于春烟区,烟叶播种育苗时间相对较早,特色品种翠碧一号播种育苗一般于11月5日完成,云烟87、K326等外引品种则推迟1个月。

1.3 蚜虫数量较少

三明市烟区3—4月恰逢多雨季节,烟蚜的虫口密度相对较小,因此在生物防治烟蚜过程中,田间释放烟蚜茧蜂的数量可相对较少。

2 存在的问题

2.1 寄主烟苗易受冻

为烟蚜茧蜂生物防治与后期田间烟株生长实现充分协调,选择的寄主烟苗也应同期播种育苗。此阶段因外界温度较低,频繁遇到霜冻或寒流天气,加之繁蚜、繁蜂大棚条件有限,烟苗容易受到冻害。

2.2 外界气温骤变

在推进繁蚜、繁蜂工作时,三明市烟区外界气温往往会发生骤变。随着外界气温的急剧变化,棚内过高的温度影响着烟蚜、烟蚜茧蜂种群的繁衍。

2.3 棚内湿度过大

三明市烟区春、夏季节,雨量相对集中且多,极易导致繁蜂棚内的空气湿度过高,严重影响着烟蚜、烟蚜茧蜂种群的生长繁殖,又易引起煤烟病的发生乃至蔓延和蚜霉菌的大量繁殖。

2.4 技术掌握不全面

繁蚜、繁蜂工作涉及的细节内容较多,容易出现操作或管理失误的现象,降低技术落实的到位率。技术本地化探索亟需进一步加强。

3 对策

3.1 合理改造繁蜂设施

在制定烟蚜茧蜂繁殖计划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烟蚜茧蜂繁蜂设施的建设[2]。繁蜂大棚和玻璃温室的设计务必要遵循方便温湿度和光照调控、有效防止其他昆虫侵入及高效繁育烟蚜、烟蚜茧蜂等原则。同时增设必要的通风排湿装置(如大中型工业排气扇)、加热保温装置、水帘降温装置、遮阳装置等基础设施,以有效改善繁蜂设施的内部环境条件。

3.2 强化繁蜂技术培训

在繁蜂技术团队中,大多数人还承担有烟叶生产的其他任务,有时会出现人员不稳定、时间少等状况[3]。建议各县烟草公司适时邀请技术专家于育苗、繁蚜、繁蜂等关键时间节点对繁蜂团队进行专业培训,确保繁蚜、繁蜂技术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同时积极协调当地烟农专业合作社,发挥人力资源力量,促使繁蜂工作得到进一步保障。

3.3 规范落实接蚜技术

烟蚜繁衍速度较快,繁蜂大棚条件可促进烟蚜繁殖。一般接蚜时间要以寄主培育方式和烟株的生长状况而定,通常烟苗大十字期至有效叶8片时都可进行[4]。

3.4 合理选择寄主品种

不同烤烟品种烟蚜的寄生性存在有明显差异。三明烟区繁蚜、繁蜂的寄主作物宜选择对烟蚜茧蜂有较强引诱作用、具有一定抗病性且亲蚜性较好的烤烟品种,如翠碧一号、翠碧二号及云烟87。K326品种在大棚高温高湿条件下易感花叶病,应特别注意[1]。同时在寄主培育环节可采用盆栽模式。

3.5 严格水肥管理

烟蚜具有明显的趋嫩性,有翅或无翅个体大多在烟株上部嫩叶背面吸食。适时浇水保证培养基湿润,烟叶挺立。水肥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氮肥,使烟叶保持鲜嫩绿状。在烟苗管理方面,如果采取湿润育苗的,可在烟株生长至成苗期后适当喷施5 mg/kg烯效唑或200 mg/kg多效唑水溶液,以控制烟苗生长速度,防止其因生长加快出现光照不足和倒伏现象[5]。

3.6 改善繁蜂棚内温湿度

烟蚜生长发育的相对湿度为60.0%~80.0%、适宜温度为20~28℃。繁蜂棚内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烟蚜的增殖以及防止白粉病、蚜霉病的发生。当繁蜂期温度快接近28℃时,应适当开启繁蜂大棚天窗、侧窗进行降温;午间时段原则上不允许进行喷水降温。因此,应将繁蜂棚内的相对湿度在50%~80%、温度调节在17~27℃[6]。

3.7 规范处理繁蜂烟株病虫害

若繁蜂烟株培育阶段脚叶出现肥害或病害,可将发病脚叶清除。同时繁蚜、繁蜂过程中,棚内可能会发现寄生蜂、食蚜蝇、瓢虫等天敌侵入,影响烟蚜正常繁殖,此时应采取人工捕杀,并适当清除繁蜂外围杂草,不得施用杀虫剂。当烟蚜大量增殖后,棚内易发生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多菌灵等低毒药剂防治。

参考文献

[1]王跃金,胡小东,布云虹,等.楚雄州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8):5807-5809.

[2]周子方,任伟,周冀衡,等.规模化应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主要技术障碍及应对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659-9661.

[3]赵建立,董宁禹,张继帅.灵宝市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推广及改进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19):160-161.

[4]邹钺,朱艰,李晓强,等.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应用前景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增刊1):122-128.

[5]高强,刘勇,朱先志,等.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控制作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7):71-72.

烟蚜茧蜂 篇4

1南方春烟区的特殊性

1.1烟叶种植制度不同

以福建为代表的烟区是春烟区, 与西部烟区和北方烟区的夏烟种植制度不同,春烟区烟叶的播种育苗时间相对较早,如本地品种CB- 1必须在冬季进行播种,K326、云烟87等在冬末进行播种。

1.2气候特殊

南方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年雨量超过800 mm,空气潮湿,相对湿度大,年均相对湿度在70%以上;冬季则低温少雨,气候干旱;一年四季气候复杂多变,烟叶病虫害发生严重。

1.3烟蚜虫口密度相对较小

南方春烟区由于雨水较多,受雨水冲刷的影响,烟蚜的虫口密度相对较小,因此在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过程中,田间释放烟蚜茧蜂的数量可相对较少。

2烟蚜茧蜂繁育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障碍

2.1烟苗易受冻害

南方春烟区在寄主培育时期,由于外界气温较低,经常会遇到霜冻或寒流天气,烟苗容易受到冻害。

2.2高温影响蚜虫和蚜茧蜂繁殖

在南方春夏季节,外界气温往往会发生剧烈变化,而此时正是繁蚜和繁蜂的关键时期,随着外界气温的急剧升高,容易导致大棚内温度过高,过高的温度又是影响蚜虫和蚜茧蜂繁殖的主要障碍。

2.3高湿影响蚜虫和蚜茧蜂繁殖,还易引发其他病虫害

南方春夏季节降雨量大,雨量集中,容易导致繁蜂大棚内的空气湿度大幅度升高,过高的空气湿度不仅严重影响蚜虫和蚜茧蜂的生长繁殖,还容易引起蚜霉菌的大量繁殖和煤烟病的发生。

3主要对策

3.1建立玻璃温室或改造繁蜂大棚

繁蜂大棚和玻璃温室为烟蚜茧蜂繁殖的主要设施,是育苗、繁蚜、繁蜂的主要场所。繁蜂大棚和玻璃温室的设计以高效繁育烟蚜和烟蚜茧蜂、有效防止其他昆虫侵入、方便温湿度和光照调节及操作管理为原则。设置必要的遮阳装置、水帘降温装置、加热保温装置、通风装置、大型工业排气扇等基本设施,使其能够灵活有效地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改善大棚内的小气候环境。

3.2改变寄主的培育方式

在品种选择方面,烟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种群数量增长有很大差异。南方春烟区可选择K326、翠碧1号等具有抗病性、亲蚜性较好,对烟蚜茧蜂有较强引诱作用的烤烟品种作为繁蚜繁蜂的寄主作物。

在寄主培育的方法上,可用成株繁蜂或半成株繁蜂的方法替代小苗繁蜂法。采用成株繁蜂可选择盆栽烟株的方法,选择直径12~ 15 cm的花盆, 先将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当烟苗长到4叶1心至5叶1心时再移栽到花盆中进行培育;如采用半成株繁蜂的方法, 可选择8~15孔穴育苗盘进行湿润育苗,保证1穴1苗,密度掌握在48~ 90株 /m2为宜。采用成株繁蜂或半成株繁蜂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育苗棚内的空气湿度。

3.3加强寄主的水肥管理

烟蚜具有明显的趋嫩性,有翅或无翅个体大多在烟株上部嫩叶背面取食。水分不足,烟株出现萎蔫,烟蚜会逃离或死亡。因此要保证培养基湿润, 烟叶挺立。水肥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氮肥,使烟叶保持嫩绿状。在烟苗管理方面,如果采用湿润育苗方法的,当烟株生长至成苗期后,生长加快,会出现光照不足和倒伏现象,此时可喷施多效唑200 mg/kg或烯效唑5 mg/kg水溶液控制其生长速度,同时能够防止因烟苗过大导致大棚内湿度偏高而影响烟蚜的繁殖。

3.4改善大棚内温湿度环境

大棚内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烟蚜的增殖以及防止白粉病、蚜霉病的发生。烟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一般为20.0~ 28.0℃,相对湿度为60.0%~ 80.0%,低于20.0℃或高于28.0℃会导致大量有翅蚜产生,增殖缓慢,不利于烟蚜种群数量的积累。应将繁蜂棚内的温度调节在20.0~28.0℃、相对湿度在60.0%~80.0%。

3.5加强繁蚜繁蜂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

在繁蚜繁蜂过程中,容易发生寄生蜂、食蚜蝇、瓢虫、花蝽等天敌侵入大棚内寄生或捕食烟蚜,影响烟蚜数量的增长。如果使用杀虫剂会造成烟蚜大量死亡,因此必须采取人工扑杀的方法。当烟蚜大量增殖后,大棚内湿度容易升高,易发生蚜霉菌、煤污病。 因此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施多菌灵等药剂,防止病菌进一步扩散。

3.6调整接蚜时间

烟蚜世代历期短、繁殖力高,繁蜂大棚内的条件有利于烟蚜的生长,在较短时间内其种群数量可快速增长。 烟株过小时接蚜,会影响烟株的生长, 不利于烟蚜的持续繁育,使烟蚜的总体繁育率降低,从而降低繁蜂量。何时接蚜要根据烟株的生长状况和寄主培育方式而定,一般情况下,烟苗大十字期至有效叶8片时,都可进行接蚜。如果采用小苗繁蚜的可适当提前繁蚜的时间,在烟苗达到5叶1心前后时,即可引入烟蚜进行繁殖。

3.7合理制定放蜂次数和放蜂量

南方春烟区由于雨水较多,烟蚜的虫口密度相对较小,因此,在生产上应做好烟田蚜虫密度调查,根据烟田蚜虫的虫口密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放蜂批次和放蜂数量。笔者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南方春烟区放蜂2~ 3个批次即可,在烟蚜若蚜出现初期、密度较低时放蜂较为理想。放蜂数量可根据烟蚜发生情况确定,在烟蚜发生初期每667 m2烟田每次放蜂200~400头,在烟蚜轻度发生时期每667 m2烟田每次放蜂400~600头,在烟蚜中度发生时期每667 m2烟田每次放蜂600~1 000头为宜。

摘要:南方春烟区在烟叶种植制度、地理气候等方面存在许多特殊性,针对在烟蚜茧蜂繁育过程中存在的大棚内温湿度不协调等特殊情况,通过改造繁蜂大棚内部结构、改变寄主的培育方式、改善大棚内温湿度环境、调整接蚜时间等措施,能有效改善烟蚜和烟蚜茧蜂的繁殖效率,提高烟蚜的生物防治效果。

【烟蚜茧蜂】推荐阅读:

上一篇:语文情感渗透教学下一篇: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创新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