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稻2016

2024-10-01

垦稻2016(共4篇)

垦稻2016 篇1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成虫、若虫刺吸水稻汁液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病害, 2004年以前在南方稻区呈零星分布, 一般减产3%~5%, 2004年后在我国山东南部、江苏、云南中部、安徽和河南等省大面积发生, 减产严重, 严重时减产20%以上, 江苏省曾拨巨款进行防治攻关。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引起的病毒病, 虫小不易觉察, 病毒病又难以用药剂防治[1,2]。因此, 江苏等省把抗性品种作为其防治的根本手段, 并且育成抗性品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及时调整水稻育种方向, 将水稻抗条纹叶枯病作为新品种的培育目标。

垦稻201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利用意大利4号、冀粳14号和春42为亲本, 通过杂交、复交、系谱法定向选育的粳稻新品种。在冀东稻区生育期174 d左右, 具有超高产、茎秆坚韧、高抗倒伏、抗逆性强、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等特点, 适于河北省长城以南稻区作一季稻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就其选育及栽培方法进行介绍。

1 品种来源

垦稻201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利用冀粳14号 (90-3) 、意大利4号及该所创造的中间材料春42复交。亲本组合:冀粳14号/意大利4号//春42, 经过10余代定向选育获得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粳稻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2 特征特性

2.1 品种性状

株高130.7 cm, 植株较高, 但茎秆极其粗壮, 高抗倒伏, 叶片瓦状上举, 光能利用率高。秧田苗壮, 发苗快, 分蘖力弱, 但成穗率高, 穗数281万穗/hm2, 穗长、千粒重、穗粒数分别为20.0 cm、26.5 g、194.2粒, 为特大穗中大粒型品种, 结实率87.3%。

2.2 抗病性及抗逆性

经天津市植保所人工接种鉴定, 垦稻2016对稻瘟病抗性结果:苗瘟、叶瘟、穗颈瘟发病率分别为4、3、5级, 其中穗颈瘟损失率达到2级, 综合抗性指数为3.1, 中感稻瘟病;在河北省稻作研究所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展示基地生产示范中表现, 垦稻2016抗水稻病毒性病害条纹叶枯病, 并且耐盐碱性、耐旱性强, 高抗倒伏。

2.3 米质性状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北京) 测定:垦稻2016垩白度、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等主要理化指标达部颁优质1~2级米标准;垩白粒率未达到部颁优质1~2级米标准 (表1) 。

2.4 产量表现

垦稻2016在国家北方水稻区试中产量表现:2006年在津、京、唐粳稻组区域试验中, 平均产量为8 347.5 kg/hm2, 而对照中作93平均产量为7 547.5 kg/hm2, 比对照增产800.0kg/hm2, 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2007年参加同组国家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为8 821.5 kg/hm2, 比对照中作93增产17%, 增产极显著;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605.5 kg/hm2, 而对照中作93平均产量为7 542.1 kg/hm2, 比对照中作93增产1 063.4kg/hm2,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其中未增产点仅为9.1%, 稳产性较好。2007年在国家北方水稻大区生产试验中, 平均产量为8 859.0 kg/hm2, 对照中作93平均产量7 297.4 kg/hm2, 比对照增产1 561.6 kg/hm2。

3 适宜种植区域

垦稻2016为粳型常规水稻, 全生育期达174.1 d, 而对照水稻品种中作93全生育期为169.6 d。垦稻2016适宜在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冀东及中北部区域作一季春稻种植, 效益较好。

4 栽培技术

4.1 育苗

垦稻2016可以采用育苗移栽, 育苗前准备好苗床, 保证大田移栽的秧苗需要量。播种进行种子处理, 如选晴天晒种, 以杀死种子中的病原菌, 提高种子的发芽势[3]。同时, 选择适当的药剂进行拌种消毒, 以防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一般肥力的秧田播量以3 000 kg/hm2为宜。出苗后适时通风炼苗, 以利于培育健壮秧苗。

4.2 插秧技术

在秧龄35~40 d时插秧, 行距30 cm, 穴距15 cm, 每穴栽植4~5株苗。为使田间秧苗分布均匀, 群体结构较好, 栽秧时要做到不缺苗, 不断穴, 从而提高插秧质量, 为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4,5,6]。

4.3 施肥

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当地的生产水平、气候状况和田间肥力确定施肥量, 一般垦稻2016全生育期施纯N 255kg/hm2左右, 底肥、蘖肥、穗粒肥比例以4∶4∶2为宜。同时, 注意搭配施用磷、钾肥。

4.4 水分管理

为保证垦稻2016生长良好, 在其生长期间要适时观察田间墒情, 及时进行水分调节, 在分蘖、插秧、孕穗期保持水层, 其他生长期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 生长后期为防早衰, 不要过早停水[7,8]。

4.5 病虫害防治

垦稻2016的病害主要为稻瘟病和稻曲病, 可在出穗前注意防治;虫害主要为二化螟, 可以用稻丰灵或杀虫双进行防治, 连续防治2次, 第1次在6月底至7月初, 第2次在7月底至8月初。

参考文献

[1]张启星, 张秀和, 冯瑞光.河北省水稻品种的演变及90年代以来育成品种系谱分析[J].华北农学报, 2005, 20 (增刊) :114-119.

[2]张启星, 王永新, 张秀和.河北省地方水 (陆) 稻品种耐逆性研究[J].中国农学学报, 2005, 21 (6) :176-178, 182.

[3]王幼辉.河北水稻栽培[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4]李建广, 张秀和.水稻新品种垦稻201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8) :65.

[5]李国华.水稻新品种垦稻2015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 2008 (14) :12.

[6]张瑞华.水稻新品种8202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 1995 (11) :12-13.

[7]刘延刚, 刘丽娟, 刘德友, 等.临沂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 2011 (11) :112-114.

[8]杨红旗, 郝仰坤.中国水稻生产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8) :351-354.

垦稻2016 篇2

1 品种来源

垦稻2016是河北省农科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河北省稻作所) 1997年在鉴定筛选大量国内外稻种资源材料基础上, 以冀粳14/意大利4号为母本, 春42为父本进行杂交, F1代得到了30个株系, F2~F5代通过对熟期、品质、株高等数量性状及大田自然抗病鉴定的严格选择, 淘汰了21个不良株系。经过综合比较, 2004年编号为6的株系分蘖力强、植株清秀、米质优、抗病好, 经过室内抗病接种鉴定及米质综合分析, 较其他品系表现突出, 确定为苗头品系, 2005年又进行了产量品比鉴定及多点生产示范, 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抗病强, 定名为垦稻2016。2006—2007年参加并通过了国家区试, 2008年通过了国家审定, 编号为“国审稻2008035号”。

2 特征特性

垦稻2016根系发达, 株型紧凑, 株高125 cm左右, 茎秆粗壮, 坚韧抗倒, 叶片浓绿, 剑叶角度小, 直立上举, 光能利用率高, 分蘖力中等, 穗长20 cm, 穗粒数194.2粒, 结实率87.3%左右, 谷粒呈椭圆型, 无芒, 千粒重为26.5 g。全生育期170~175 d, 比对照品种中作93生育期延长4~5 d, 适合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长城以南唐山、秦皇岛、保定等地作一季稻栽培。2006—2007年经天津植保所抗病鉴定, 对稻瘟病及稻曲病表现为中抗。通过几年的大田示范, 表现抗条纹叶枯病、抗纹枯病;高抗倒伏, 感稻曲病, 耐旱性好, 抗盐碱性强, 灌浆快, 落黄好, 活棵成熟, 不早衰。品质优良, 适口性好。2006年,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 粗蛋白8.15%、糙米率83.02%、精米率75.26%、整精米率73.22%、胶稠度78 mm、碱消值7.0级、垩白粒率22%、垩白大小10%、垩白度2.3%、直链淀粉含量19.72%、长宽比1.8。

3 产量表现

一是国家区试及生产示范。垦稻2016于2006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为8 347.5 kg/hm2, 较对照中作93增产10.6%, 增产极显著, 居参试品种的第5位;2007年平均产量为8 821.5 kg/hm2, 较对照中作93增产17.00%, 极显著;2年平均产量为8 605.5 kg/hm2, 较对照中作93增产14.1%, 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参加大区生产示范, 平均产量8 859 kg/hm2, 较对照中作93增产21.4%。二是生产试种。2007年滨海农业研究所高产试验田经验收产量达12 412.5kg/hm2, 在唐海、滦南、丰南、抚宁、天津宝坻等地试种中表现出超强的丰产潜力、稳产性和适应性, 大田一般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 500 kg/hm2左右。

4 栽培技术

培养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因此, 播种前种子要严格消毒, 防止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发生[1,2]。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 播量为干种150~200 g/m2, 出苗后在1.5叶时适时通风炼苗, 以利培育健壮秧苗[3,4]。在冀东稻区5月中下旬插完秧, 行株距以30 cm×10 cm为宜, 每穴插4~6根苗, 做到不缺苗、不断穴, 保证插秧质量。科学施肥, 做到氮、磷、钾配方施肥[5,6], 水稻一生施标氮硫铵1 200~1 350 kg/hm2、二铵150 kg/hm2、钾肥225 kg/hm2、锌肥22.5 kg/hm2。底肥一般施硫铵300 kg/hm2、二铵150 kg/hm2、钾肥105~120 kg/hm2, 锌肥22.5 kg/hm2。缓苗后分蘖始期施硫铵375 kg/hm2, 分蘖盛期施硫铵375 kg/hm2, 减数分裂期施硫铵150 kg/hm2。施肥遵循前重后轻的原则, 前期适当多施以促进分蘖, 后期根据秧苗长势、地力和气候条件适当施用, 防止稻曲病的发生。灌水以浅灌为主, 出穗后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法, 秋后不要停水过早, 以防早衰。水稻新品种垦稻2016抗条纹叶枯病及纹枯病, 略感稻曲病。在生产上要注意稻曲病及二化螟的防治。分别在6月底至7月初、7月底至8月初用杀虫双或稻丰灵防治二化螟2次, 出穗前7~10 d, 用络铵酮或DT杀菌剂, 防止稻曲病的发生[7,8]。

摘要:介绍了水稻新品种垦稻2016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并总结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以期为垦稻2016在适宜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垦稻2016,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建广, 张秀和.水稻新品种垦稻2017的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刊, 2010 (5) :110.

[2]孙淑红.早熟优质丰产水稻龙粳20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1) :128-130.

[3]李建广, 张秀和, 张国新, 等.水稻新品种优质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 2005 (1) :121-122.

[4]李建广, 张秀和, 张国新, 等.水稻新品种垦稻201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 2006 (6) :22.

[5]孙菊英, 端木银熙, 钟卫国, 等.优质水稻品种“常农粳4号”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 2005 (3) :27.

[6]孟令启, 冯瑞光, 张晓东, 等.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垦优2000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8 (3) :5-7.

[7]李建广, 张秀和.水稻新品种垦稻2015的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物业, 2009, 8 (8) :2.

垦稻2016 篇3

1 秧棚建设

由于小棚棚型矮, 覆盖容积小, 昼夜温差大, 保温性能差, 防冻能力低, 管理不方便, 很难培育壮秧, 因此要逐渐淘汰小棚, 实现大中棚早育秧。大中棚的建造材料有钢骨架结构、竹木结构等。钢骨架大棚由于成本比较高, 有条件的可以采用。竹木结构大棚由于取材广泛, 成本低廉, 便于推广应用。以竹木结构大棚为例, 大中棚一般为南北走向, 目前采用的规格一般宽5.0~6.5 m, 拱高1.6~2.0 m, 长度根据本田面积确定, 边柱为1.0 m左右, 边柱、立柱入土30~40 cm。立柱间隔为1.5~3.0 m, 中间步行道宽40~50 cm。应在播前10~15 d扣棚, 以利于增温解冻。棚膜应选用0.08 mm以上的无滴、耐低温、防老化的蓝色膜。扣棚方法:一是整幅扣法。以6.0 m膜扣5.4~6.0 m棚。二是单侧开闭式。开闭缝在背风侧, 2块农膜交叉重叠30~60 cm, 大幅膜6 m左右, 小幅膜2 m左右, 重叠处距地面1 m左右。三是脱裙子式。整幅农膜盖在顶部居中, 两侧分别用开闭式, 通风时将两侧重叠处农膜向上或向下拉。也可采用三膜覆盖, 增加保温效果。即在大棚内做小床, 小床上扣小棚, 苗床上再铺1层地膜, 一般可在早育苗或育大苗时采用。

2 播种育秧

种子质量要求纯度不低于98%, 发芽率不低于90%。把选好的种子以90%使百克500倍液进行浸种, 水温15~16℃, 浸种6~7 d。将浸泡好的种子放在30~32℃条件下催芽, 80%种子破胸时, 将温度降至25℃, 经常翻动, 当芽长达1~2 mm时, 降温至20℃晾芽。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6℃开始播种, 高产播期为4月13—20日, 4月20日以后不播种。要坚持稀播壮秧, 用发芽率在90%以上的种子, 播芽籽250~275 g/m2。播后镇压, 使种子三面入土, 然后覆土厚0.5~1.0 cm。垦稻12本田需育秧田80~90 m2/hm2。播种至出苗期, 宜密封保温。出苗至1叶1心, 棚内温度不超过28℃;秧苗1.5~2.5叶, 逐步加大通风量, 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 严防烧苗和秧苗徒长;秧苗2.5叶后, 做到昼揭夜盖, 棚内温度控制在20℃。水分管理上, 秧苗2叶前, 原则不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 如果床面干裂要及时浇水, 床面积水要晾床;秧苗2叶后, 床土干旱要早晚浇透水。

3 整地移栽

整地前清理好排灌水渠, 保证畅通。实行秋翻地, 翻旋耕地, 深翻1年, 浅旋2年, 翻旋结合, 翻深15~18 cm, 旋深10~12 cm。插秧前4~5 d, 搞好水整地, 池内地面高低不超过3 cm, 灌寸水不露泥。当垦稻12达到壮秧标准时开始移栽, 一般壮秧标准为:秧龄30~35 d, 叶龄3.5~4.0叶, 苗高14 cm, 根数18~23条。气温稳定通过13℃时开始插秧, 高产插秧期为5月15—25日, 5月25日以后不插秧。要拉直线插秧, 做到行直、穴匀、棵准。插秧深度不超过2 cm, 插后查田补苗[1]。

4 肥水运筹

整地前施足基肥, 施农家肥, 少施化肥。铺施发好倒细农家肥22.5 t/hm2、鸡鸭粪2.25 t/hm2、稻草灰2.25 t/hm2;结合水整地施磷酸二铵25 kg/hm2、尿素45 kg/hm2、硫酸钾50 kg/hm2, 全层施肥[2,3]。垦稻12插秧后, 追施分蘖肥尿素45 kg/hm2。倒二叶展开时, 追施尿素80 kg/hm2, 同时追施硫酸钾25 kg/hm2。并在分蘖、孕穗、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 每次喷施750 g/hm2, 喷施浓度1 000倍液[4]。采用浅水灌溉技术, 以提高地温, 促进水稻生育。水稻插秧时灌花达水, 插秧后灌4~5 cm深水。返青到6月25日保持寸水。6月30日左右排水晒田3~5 d, 控制无效分蘖。而后浅灌3~5 cm。7月15日左右加深水层10~15 cm。抽穗后10 d内灌寸水, 然后进行间歇灌溉。8月30日左右开始排水, 洼地适当早排水。

5 病虫草害防治

病害田间发病达到防治指标时, 用40%使百克1.5 kg/hm2对水200 kg进行喷雾。当负泥虫成虫交尾率达80%时, 用2.5%敌百虫粉30 kg/hm2进行田间喷粉。除草方法以人工除草为主。在水稻生育期, 要进行人工薅草和人工推草, 以利于活土活水, 提高水温地温, 消灭杂草, 促进水稻生育。草荒地块, 可在水稻返青后用草克星120 g/hm2+丁草胺1.2 L/hm2, 均匀拌合细土300 kg后撒施。施药后, 保持水层3~5 cm, 保水5~7 d。

6 适时收获

垦稻12完熟达到90%时即可收获。做到单品种、单收割、单贮运、单保管和单交售。

参考文献

[1]冯虎林, 邵保元.水稻叶龄优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1994 (9) :5-6.

[2]罗德强, 江学海, 周维佳, 等.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示范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10) :4459-4461.

[3]廖必长, 董益坤.烟后水稻强化栽培体系不同秧龄移栽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09 (6) :141-143.

垦稻2016 篇4

1 产量表现

2005年所内鉴定试验, 平均产量为8 757.8 kg· hm-2, 比对照品种龙稻2号平均增产6.2%。2006年参加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早熟组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为8 880.5 kg·hm-2, 较对照龙稻2号平均增产8.5%;2007年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为8 604.4 kg·hm-2, 比对照品种龙稻2号平均增产3.3%。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作物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9 721.8 kg·hm-2, 较对照龙稻2号平均增产11.9%, 创出黑龙江省寒地极早熟粳稻品种的高产记录。

2 特征特性

垦稻19生育日数123 d, 主茎10叶, 需活动积温2 150℃, 属极早熟粳稻品种。苗期出苗快, 叶色较绿, 分蘖力较强, 茎秆较粗, 颖尖秆黄色。株高91.3 cm左右, 穗长18.8 cm左右, 每穗粒数93.2粒左右, 千粒重26.9 g左右, 长宽比1.8以上, 属寒地极早熟大粒、长粒形品种。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哈尔滨) 化验, 3 a平均结果:出糙率82.0%, 整精米率69.2%, 垩白粒率6.5%, 垩白度0.6%, 直链淀粉含量 (干基) 18.2%, 胶稠度77.6 mm, 食味品质81.7分。综合指标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

2007~2008年进行抗稻瘟病接种鉴定 (2 a之间的幅度) :叶瘟3~3级, 穗颈瘟1~3级;耐冷性鉴定 (2 a之间的幅度) :处理空壳率6.4%~15.8%。抗病耐冷性较强。

3 适宜种植地区及栽培要点

垦稻19适于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旱育稀植栽培, 4月15~ 25日播种, 5月15~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 cm×10 cm, 每穴3~4株。中等肥力地块施尿素230 kg· hm-2、磷酸二铵1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磷肥全部基施, 钾肥按基肥∶穗肥为5∶5的比例施, 尿素按基∶蘖∶调∶穗为4∶3∶1∶2比例施用。

【垦稻2016】推荐阅读:

上一篇:法律原则冲突下一篇:政府驱动力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