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

2024-06-26

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共7篇)

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 篇1

1 煤矿井概况

晋北煤业公司位于忻州地区静乐县城南东直距约9 km处, 隶属于静乐县娘子神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0′43″—112°01′46″, 北纬38°17′33″—35°17′58″, 井田形态呈不规则六边形, 东西宽2.701 km, 南北长3.723 km, 井田面积8.567 km2。井田位于宁 (武) 静 (乐) 盆地东南部边缘处, 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 植被稀少, 地形较为复杂, 切割剧烈。井田内地形总体东南高, 西北低, 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南部, 标高为1 574 m, 最低点位于井田西部牛泥沟, 标高为1 345 m, 相对高差229 m。山势起伏不平, 呈“V”字形沟谷。属低山区。地层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同时受盆地形状所致, 倾向由盆地边缘向内地倾斜, 倾角随之由陡变缓, 变化较大, 一般为5°~45°, 井田地质构造简单, 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矿井最大涌水量为171 m3/h, 正常涌水量为114 m3/h, 属瓦斯矿井, Ⅱ类自燃煤层。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 生产能力120×104t/a。主要开采5上号煤层, 资源可靠, 煤层赋存稳定, 为特低灰—中灰、中高硫—高硫分、低热值—特高热值1/3焦煤。

为提高矿井资源利用率,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矿井对采煤方法进行了技术改造, 将原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改造为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工艺, 在现一采区布置1个5-103大采高工作面, 该面位于矿井一采区右翼, 煤层厚度2.92 m~6.05 m, 平均4.62 m, 煤层结构简单, 含1层~2层炭质泥岩夹矸, 全层平均夹矸率7.3%, 煤较软但粘结性较好。设计工作面走向长度758 m, 面长150 m, 煤层倾角9°,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瓦斯含量低, 煤层自燃, 煤尘有爆炸危险性。5上号煤层顶板从采区东侧向西侧、北西侧岩性由泥岩向灰岩变化, 底板岩性为黑色炭质泥岩, 该层位稳定, 岩层较为破碎, 厚度1.15 m~4.6 m。

2 煤层及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

5上号煤层厚度为3.2 m~5.6 m, 平均为4.7 m, 煤层储存稳定, 平均坡度为10°左右, 煤质较软、顶板软、底板软, 属典型的三软煤层。根据5上-101工作面机采高度2.6 m, 采煤机割煤后工作面煤壁整齐, 采煤机刀痕清晰可见, 反映出5上号煤层整体稳定性好, 煤质虽然较软, 但粘结性很好, 水平层理虽然发育但节理不甚发育, 这对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控制煤壁片帮是1个有利因素。

5上号煤层底板为黑色炭质泥岩, 该层位稳定, 岩层较为破碎。为保证支架底座比压与工作面底板相适应, 2010年7月, 太原研究院委托太原理工大学对5上号煤层底板比压进行了现场测试, 比压测试结论为:

5上号煤层底煤为底时:

底板平均压入强度为:qm=9.45 MPa;

平均底板刚度为:Km=0.25 MPa·mm-1;

底板容许比压为:qc=7.09 MPa;

底板容许刚度为:Kc=0.19 MPa·mm-1。

5上号煤层底板为底时:

底板平均压入强度为:qm=16.72 MPa;

平均底板刚度为:Km=0.51 MPa·mm-1;

底板容许比压为:qc=12.54 MPa;

底板容许刚度为:Kc=0.38 MPa·mm-1。

通过底板比压试验测定以及选择合理的支架抬底和推移机构, 大采高综采液压支架是能够适应5上号煤层底板条件的。

3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选型

3.1 支架支护高度的确定

支架高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Hmax, Hmin分别为支架最大, 最小高度, m;Mmax, Mmin分别为工作面最大, 最小采高, m;支架最大高度Hmax=4.62+0.2=4.82 m, 取Hmax=5.0 m, 根据支架设计特点取支架最小高度2.45 m。

3.2 支架架型选择

由于5上号煤层属于“三软”煤层, 顶板受风氧化带影响, 比较破碎, 工作面顶板管理和煤壁片帮问题是采用大采高一次全高开采技术的关键, 支架的选型是确保采煤技术应用的关键。为保证工作面顶板管理, 选择支架应具有以下特点:

支架应采用大流量带压移架快速液压系统, 保持支架与顶板的良好接触, 控制顶板的下沉。采用整体顶梁, 端部承载能力大, 可有效控制工作面前部顶板, 防止片帮。采用伸缩梁结构, 有效控制采煤机割煤后新暴露顶板的冒落。采用二级护帮机构, 增大护帮深度, 有效控制煤壁片帮。优化支架结构, 增大支架底座的接地面积, 减小支架的底座比压。支架配置抬底机构, 增强支架对软底板的适应性。顶梁与掩护梁带双侧活动侧护板 (单侧使用) , 可有效控制架间的漏矸问题。支架采用1 750 mm的中心距, 孔轴间隙小于1 mm, 有效提高支架的稳定性。支架设计有自动控制的喷雾灭尘系统, 在采煤机割煤时, 喷雾灭尘装置开启, 实现喷雾灭尘。支架结构采用高强度板材, 确保支架高可靠性, 并降低支架重量。

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立柱向前有10°~25°的角度, 能使支架向顶板提供1个指向煤帮的主动水平支撑力。两柱掩护式支架在平衡千斤顶的作用下, 可调节顶梁合力作用的位置, 顶梁上的有效承载区域较宽, 能适应于较软煤层中, 且支架最大支撑合力作用点相对煤壁较小, 顶梁前端支撑能力相对较大, 能与顶煤作用下的矿山压力显现较好的适应。因此, 支架架型建议选择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

3.3 支架支护强度计算

5上号煤层顶板大部范围基本顶为泥岩, 但在采区西侧小部范围内5上号煤层基本顶为泥灰岩、灰岩 (最大厚度4.1 m) , 且一采区首采面揭露直接顶为灰岩, 灰岩厚度1 m~3 m, 局部范围灰岩厚度3 m~4 m。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时应按照最不利情况考虑, 按IV级基本顶条件计算。

以固支板梁力学模型等较为不利的受力条件计算较为稳定老顶初次来压步距有关计算公式:

式中:L为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 m;H为基本顶分层厚度, 取4.1 m;Rt'为基本顶岩体抗拉强度, 取2.8 MPa;q为岩梁及上的均布载荷, 取18 t/m2;计算得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约为23 m。

根据煤炭行业标准MT554-1996IV级基本顶延米支护阻力下限:

式中:hm为工作面最大采高, 取5 m;L为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 23 m;N为直接顶厚度与采高之比, 0;Bc为支架控顶距, 取5.6 m (截深0.8 m, 刮板机槽宽1 m) ;Ck为备用系数, 取1.5。

代入计算得:RH≈5 914 k N/m。

液压支架工作阻力下限为:FS=RH·SC/KS。

式中, FS为支架工作阻力下限, k N/架;SC为支架中心距, 1.75 m;KS为支撑效率, 0.8。

在采煤机截深800 mm的条件下, 支架工作阻力FS≈10 349 k N, 考虑到5上号煤层煤质较软, 提高工作阻力有利于控制煤壁片帮, 因此工作阻力取为11 000k N。

最终选用ZY11000/24.5/50型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 可以满足回采面支护要求, 其参数见表1。

4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

5-103大采高首采工作面设备配备主要有ZY11000/24.5/50液压支架、MG500/1140-GWD双滚筒采煤机、SGZ1000/2×700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等, 运输巷配置SZZ1000/375桥式转载机和SDJ/100/63/2×90胶带输送机, 液压设备动力采用BRW400/31.5型乳化液泵。

为提高工作面供电质量, 降低启动和正常电压损失, 采用2台2 500 k VA负荷中心供电。

5 采煤工艺分析

5.1 工作面布置

5-103首采综采大采高工作面位于一采区右翼, 工作面推进长758 m, 工作面长150 m, 巷道均采用单巷布置, 梯形断面, 工字钢架棚支护方式, 沿顶板掘进。其中, 工作面运输巷道净断面13.82 m2 (宽×高= (3.2+4.8) m×3.5 m) ;回风巷道净断面13.82 m2 (宽×高= (3.2+4.8) m×3.5 m) ;开切眼净断面28 m2 (宽×高=8 m×3.5 m) 。

5.2 采煤方法

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大采高一次采全高采煤法, 顶板控制采用全部垮落法。

5.3 回采工艺

端头斜切进刀—割煤—拉架—推溜—清煤—推移转载机。工作面实行“三八”工作制, 三班生产, 交叉班检修, 一次循环推进0.8 m, 班进度2.4 m, 进刀方式采用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

6 采煤法改造结果总结

晋北煤业公司通过技术改造, 将综采放顶煤采煤法改造为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 取得了以下成果:

提高了回采工作面资源回收率, 克服了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低, 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改善了回采工作面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 工作面通风断面和工人工作空间得到了扩展, 通风能力得到了提高, 对避免工作面瓦斯积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液压支架直接支护煤层顶板, 避免了放顶煤工作面架前漏顶现象。由于不存在放顶煤工作面的留煤和漏矸现象, 有利于提高煤质及防止采空区煤炭自燃和瓦斯积聚。该煤矿是1个大采高工作面, 该面的成功应用对中硬以上厚煤层及瓦斯、自燃煤层的合理开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蒋绪成.综采大断面切眼支护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09 (12) :243-244.

[2]宋战宏, 贾彦锋, 贺海鸿.大佛寺煤矿大断面切眼复合支护技术研究[J].陕西煤炭, 2011 (10) :53-54.

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 篇2

相比于其他方式的煤层开采, 一次采全高的方式更适合用于较厚的煤层开采。一次采全高的开采技术具备了优良的回采率以及采出率, 有助防控煤层自燃的隐患。

在具体的采煤运用中, 一次采全高能够在根本上避免烦琐的开采流程和工序, 同时也方便了采煤工作面的快速推进。为此在煤层开采的相关实践中, 一次采全高技术具备了显著的适应性, 因此, 可以推广采用。

1 煤层开采中的一次采全高技术

最近几年, 机械化技术方式已经逐步深入了采煤领域。针对较厚的煤层, 通常适合选用机械化采煤, 因此, 有必要引入大采高的一次采全高采煤方式。

从本质来看, 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式改造了综采放顶煤的相关工艺, 在这种基础上也全面提升了整体的采煤水准。具体而言, 煤层开采选用的一次采全高具备了如下的优势:运用一次采全高的流程和方式, 这样做在根本上符合了更高的采煤回收率。

在传统工艺中, 综放工作面通常表现出较低的煤层回收率, 这样做就会耗费较多的煤层资源。然而, 自从引入一次采全高的手段后, 回采工作面就改进了整体环境以及回采条件, 进而也扩展了断面通风并且确保了优良的通风性能。

从采煤工作面来讲, 一次采全高也可以杜绝过多的瓦斯积累, 这是因为煤层顶板受到了液压支架的保护, 放顶煤工作面因此也变得更加稳定。针对厚度较大或者较坚硬的煤层, 合理选择一次采全高方式具备了重要意义[3]。

2 煤层开采的实例

某矿井处在地势较低的山谷处, 构造线整体呈现倾斜的形状。盆地边缘显示较大的倾斜角, 矿井具备中等的水文地质状态。

从用水量来看, 矿井可以达到每小时120m3的正常涌水量, 最大可达每小时180m3。在矿井内部聚集了较多的瓦斯, 同时也包含较厚的自燃煤层。矿井内部存在可用的煤层资源, 煤层赋存也比较稳定。煤层包含了低热值和高硫分的煤炭资源。

煤层整体具备较简单的构造, 内部包含炭质泥岩。煤层相对较软, 然而却具备优良的黏结性特征。

从工作面本身来看, 采煤工作面具备了10°的倾角以及750m的工作面总长, 煤粉很容易自燃或者爆炸[4]。

从底板岩性来看, 底板主要表现出炭质的黑色泥岩, 其中破碎的岩层可达4m的层位厚度。为确保获得优良的采煤实效, 矿井改进了原有的采煤方式, 转而引入一次采全高的新式工艺。工作人员在特定采区的内部设置了大采高工作面, 煤层平均可达6m的厚度。

3 具体的技术应用

3.1 设置整体的工作面

工作人员在选定的工作面上, 首次尝试引入了一次采全高的综采方式。布置工作面的具体方式为:设置了长度150m和推进750m的采煤工作面, 同时布置了单独的梯形采煤巷道。在选择支护形式时, 工作人员选择了架设工字钢的措施用来设置支护, 同时沿着巷道顶板快速掘进。后期在设置工作面时, 工作人员可以视情况设置30m2的开切眼净断面、14m2的回风巷道断面以及13m2的运输巷道断面。

一次采全高所需的设备包括综合式的采煤机械设备, 在初期设计时选择了全部垮落的方法来控制顶板。对于回采工艺来讲, 工作面设置了推移转载机用来割煤和清煤。在进刀方式上, 通过端部的工作面可以做到倾斜的进刀, 一次设置0.8m的循环推进[5]。

3.2 设计配套设备和液压支架

对于工作面而言, 配套设备具体包括了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双滚筒的采煤装置。此外, 工作面还设有胶带输送机以及桥式转载机, 乳化液泵可以用来提供最基本的液压动力。

为了确保供电, 负荷中心设有3000k VA的两台供电设备, 这样做就可以确保符合最低的电压损耗, 同时也降低了装置初期启动时的损耗负荷。对于较软的煤层而言, 煤层顶板通常表现出较强的破碎倾向, 这是因为顶板煤层很容易遭受破碎风化带来的影响。

针对顶板工作面, 大采高的一次采全高更加适用于破碎的软弱煤层。在这种状况下, 就需要结合煤层的现实情况来选择适当型号的液压支架。

工作面设置的支架参数如下。

采煤液压支架设置了快速液压系统, 可以用来确保良好的顶板和支架接触, 与此同时也阻止了顶板下沉的发生。在布置支撑时选用了整体顶梁, 这样做可以加大端部具备的承载力, 从而阻止片帮现象的出现。在工作面前侧设置了伸缩梁结构, 这种结构有助于防控后期的顶板冒脱落, 因而也在根本上优化了原有的支架构造。支架底座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 即便在软底板的状况下也可以快速适应[6]。此外, 支架中心设置了1800mm的间隔距离, 可以确保支架具备最强的稳定性特征。

3.3 选择相应的参数

针对顶底板以及煤层本身, 都需要选择岩石力学的相关参数。经过勘测可知, 煤层整体具备了5m的最大厚度, 平均厚度可达4.5m, 整体坡度可达15°左右。顶板煤层具备较软的性质, 工作面最大能够达到2.5m的机采高度。经过割煤之后, 工作面暴露了整齐的煤壁, 可以清晰显示采煤机划过的痕迹。

由此可知, 煤层具备相对较好的稳定性和黏结性特征, 同时也包括较多的水平层理。煤层底板处在很稳定的层位上, 底部构造为炭质泥岩。经过现场测定, 设置了9.5MPa的底板压入强度, 平均可达每毫米0.3MPa的底板刚度。

4 结束语

一次采全高的大采高工艺能够适应现今的采煤需求, 新式的采煤技术也在根本上改造了常用的综采放顶煤方法。相比来看, 一次采全高的新式采煤技术可以避免浪费更多的采煤资源, 这种基础上确保了优良的煤炭回收率。针对工作面而言, 一次采全高的方式也能够扩展通风断面, 进而提高整体性的通风能力。从目前来看, 很多采空区都存在瓦斯聚集以及煤炭自燃的隐患, 放顶煤工作面也很容易残存较多的煤炭。针对传统的开采方法予以改造, 相关人员就需要引入一次采全高的新式开采技术, 这样做有助于合理开采各种类型的煤层。

摘要:近些年来, 技术正在快速进步, 与之相应的机械化采煤也在推广和普及。针对厚度较大的煤层, 通常可以选择一次采全高的方式来开采, 这样做有助于节省珍贵的煤炭资源, 同时也确保了优良的采出率。在煤层开采时, 一次采全高的煤层开采技术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这是因为一次采全高的工序相对简单, 消耗较少的劳动量并且加快了工作面推进的速度[1]。因此, 对于各类的煤层开采, 有必要探究一次采全高相关的技术流程和技术方式。结合煤层开采的具体情况, 探求适当的技术应用方式。

关键词: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煤层开采,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保国.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在煤层开采中的应用研究[J].能源与节能, 2013, 11:190-192.

[2]常献伟, 等.一次采全高在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 2012, 10:71-72+75.

[3]高进, 贺海涛.厚煤层综采一次采全高技术在神东矿区的应用[J].煤炭学报, 2012, 11:1888-1892.

[4]江成玉, 任江.中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的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 2015, S1:76-78.

[5]李国雄, 等.大柳塔煤矿特厚煤层开采方法的选择[J].煤, 2011, 02:39-41.

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探讨 篇3

7222综采工作面位于界沟煤矿7#煤层东翼采区, 采区回采巷道采用双巷掘进准备方式, 标高-345~-415 m, 该面走向长1 350 m, 倾斜长180 m, 煤层厚3.5~7.0 m, 平均4.4 m, 煤层倾角4°~20°, 平均10°, 煤层较稳定, 回采方法为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 可采储量118万t。

2 厚煤层开采方法

从目前我国多数煤炭企业的开采技术上来看, 厚煤层的开采方法可分为3种:

(1) 一次采全高、不留顶底煤的开采技术, 现阶段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使用,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 采取放顶煤开采方法, 即在煤层的下部布置一个中厚采高的工作面,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在前方支承压力作用下, 使工作面上部的煤体压裂破碎, 并在支架尾部切顶线附近冒落运出的采煤方法。但放顶煤开采有其本身的弊端, 对工作面采场围岩的破坏范围大、回采率低、瓦斯涌出量加大, 出现自然发火严重、煤尘超标等技术和安全问题。

(3) 传统的分层开采方法, 即将厚煤层分为若干层, 分别进行开采, 虽然采用这种方法能提高工作面的回采率, 但需要开拓新的巷道, 工程量比较大, 从经济、技术、安全等方面考虑, 都不甚合理[1,2]。

3 一次采全高开采和放顶煤开采比较

将7222工作面和该矿已经开采结束、采用放顶煤开采生产的7211工作面作比较, 7211工作面位于7222工作面上一区段, 平均煤厚4.3 m, 该面走向长1 230 m, 倾斜长175 m, 两工作面赋存条件非常相似, 可进行具体数据的比较。

3.1 单产及推进度

矿方具体数据显示, 7211工作面于2009年10月投产, 截止2011年3月回采结束, 共采煤108.3万t, 回采率88%, 平均单产60 200 t/月, 推进度60.2 m/月;7222一次采全高工作面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 共采煤90.4万t, 平均单产90 400 t/月, 推进度85.8 m/月。由此可见, 一次采全高开采比放顶煤综采在单产和推进度方面都提高了不少。

3.2 材料消耗

矿方具体数据显示, 7211工作面开采18个月共消耗材料及其他费用1927.8万元, 平均消耗107.1万元/月, 煤耗17.8万元/万t。7222一次采全高工作面10个月共消耗材料费1 374.1万元, 平均消耗137.4万元/月, 煤耗15.2万元/万t。

经对比可知, 一次采全高开采比放顶煤开采吨煤材料费下降2.6元, 7222工作面总体能节约材料费200多万元。

3.3 回采工效

通过计算可得出, 7211工作面放顶煤开采工效为12.7 t/工 (按190人、每人每月25个班计算) 。7222工作面一次采全高开采工效21.3 t/工 (按170人、每人每月25个班计算) 。

由此可见, 一次采全高开采工效比放顶煤开采工效提高了不少。

3.4 安全管理

3.4.1 顶板及矿压控制

7211放顶煤综采面顶煤经常片帮、漏顶, 并且多采用人工超前控制, 安全隐患大;周期来压步距为13 m, 前立柱初撑力在10~20 MPa, 两巷超前控制距离在40~50 m范围。

7222一次采全高综采面支架工作阻力比较大, 可达7 600 k N, 工作阻力、支护强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正常回采期间减少了工作面的片帮、漏顶次数, 支架受力较为均匀, 受力状态比较好;周期来压步距为10 m, 两巷超前控制距离在30 m。

3.4.2 工作面管理

放顶煤综采面在回采过程中, 经常出现煤壁片帮, 两巷超前压力较大, 两端头的三角煤很难控制, 存在上下出口高度不够等现象, 并且末采收尾阶段, 沿顶煤铺网, 经常出现煤壁片帮掉顶, 施工难度大, 易造成顶板空顶等现象。

一次采全高综采面在初采时也会出现煤壁片帮, 正常回采后, 煤壁片帮问题得到解决, 两巷挑到顶板, 利于两巷顶板的安全控制, 末采时跟顶铺网, 有利于加快铺网的速度, 便于施工, 便于安全管理。

3.4.3 通风与瓦斯管理

放顶煤综采工作面采高在1.8 m左右, 采放比1∶1.4左右, 工作面通风断面小, 上隅角瓦斯容易超限, 顶煤放不净, 容易发生煤层自燃现象, 不利于防火, 如果加大风速, 易造成煤尘飞扬, 不利于职工身体健康。

一次采全高开采通风断面大, 有利于工作面温度的降低、上隅角瓦斯管理及遏制煤尘飞扬等, 因此, 在通风与瓦斯管理方面比放顶煤开采更易于管理和控制。

4 一次采全高开采和分层开采比较

7222工作面煤层厚3.5~7.0 m, 平均4.4 m, 按分层开采, 以分层2.0 m为准, 可分为2个分层, 以此对一次采全高和分层开采的各种费用计算比较如下。

4.1 工作面产量

一次采全高工作面产量:A1=v1M1L1ρc1

分层采工作面产量:A2=v2M2L2ρc2

式中, A1、A2分别为一次采全高和分层开采的产量, 万t;v1、v2分别为一次采全高和分层开采工作面推进速度, 可视为近似相等, 85.8 m/月;L1、L2分别为一次采全高和分层开采工作面长度, 相同 (以同一个面比较) , 180 m;ρ为煤的比重, 取1.33 t/m3;c1、c2分别为一次采全高和分层开采工作面回采率, c1取93%, c2取95%;M1、M2分别为一次采全高和分层开采采高, M1取4.4 m, M2取2.0 m。

经计算, A1=8.41万t

A2=3.90万t

4.2 掘进工作量

按同一个工作面布局, 分层开采比一次采全高需要多掘进多条巷道, 所以分层开采的掘进工程量要大很多。

4.3 吨煤材料费

B1为一次采全高吨煤材料费, B1=17.8元/t;B2为分层开采吨煤材料费;

设所投入材料费分别为F1、F2, 可近似看成相等。

则:B1=F1/A1, B2=F2/A2

因产量A1=8.41万t>2A2, 所以B1<2B2。

另外, 分层开采中又增加了铺网、注浆、油脂、乳化液、坑木等材料消耗, 所以, 一次采全高开采吨煤材料费要比分层开采小得多。

4.4 吨煤电耗

一次采全高设备的功率虽然大一些, 但总体的耗电量还是比两个分层开采小得多, 所以, 以7222工作面为例的话, 一次采全高的吨煤电耗比分层开采的吨煤电耗小得多。

4.5 一次采全高和分层开采优、缺点综合比较

一次采全高具有初期投资大、安装工作量大、设备笨重等缺点, 但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 将会逐步得到解决。分层开采是一种传统的中厚煤层开采方法, 但存在巷道掘进量大、成本高、工艺复杂、工作效率低、技术落后、安全性差等问题, 而且这些问题是很难克服的。

5 结论

一次采全高开采和放顶煤开采、分层开采这两种采煤方法相比, 实现了增产、减员、提效、降低成本的目的,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技术效果, 已成为厚煤层开采的发展方向之一, 有其自身的优越性。

摘要:结合界沟煤矿地质构造特征、煤层赋存条件、资源储存状况, 将厚煤层一次采全高与放顶煤开采、分层开采等采煤技术进行综合对比, 探讨其优越性。

关键词:厚煤层,采全高,放顶煤,分层开采

参考文献

[1]杨振复, 罗思波, 李鸿昌.放顶煤开采技术与放顶煤支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5

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 篇4

中煤集团大屯煤电公司各矿自20世纪90年代初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以来, 已经选用的综采液压支架包括ZY3300/13/33型、ZY3600/1636型和ZY5200/16/33型三种。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和现有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 在用综采液压支架将陆续报废, 需要投入新型的综采液压支架及配套装备。为此, 大屯煤电公司根据近年主要开采工作面情况, 分析采用一次采全高综采工艺的适应性, 确定适合大屯矿区安全高效开采的综采液压支架及配套装备选型方案, 为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奠定基础。

2 工艺及设备选型依据

为满足矿井安全高效开采需要, 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设备选型要统筹研究矿区煤厚在3~4 m之间的8#煤层和部分煤厚在5~6 m之间的7#煤层工作面的一次采全高可行性问题, 尽量保证设备能够通用。由于中煤大屯公司龙东煤矿只剩两个下分层综采工作面, 现有两套ZY5200/1633型支架即可满足接续需要, 本次工艺及设备研究暂不考虑该矿。一套综采液压支架的使用期限一般为7 a, 考虑接续调整等因素, 依据矿区10内接续的综采工作面开展研究分析。10 a内接续的综采工作面如表1所示。

3 大采高综采可行性分析

大屯煤电公司各矿矿井地质开采条件差异较大, 引进大采高综采开采需要分析各矿回采工作面条件的适应性。

3.1 姚桥煤矿分析

姚桥煤矿东六采区、新东四采区8#煤煤层较硬, 煤厚4 m以上, 部分厚度超过5 m, 先俯采后仰采, 断层少, 但距7#煤采空区层间距小 (由北向南逐步减少, 最小处仅0.1 m) 。经过7#煤回采动压影响后, 采用一次采全高存在的主要风险是架前漏冒顶, 特别是在仰采地段, 片帮和漏顶的可能性更大。即使采用轻放工艺, 顶煤厚度小于1 m时, 顶板就比较难控制, 所以东六采区、新东四采区8#煤继续采用ZF3200/16/26轻放工艺开采比较可靠。从地质构造来看, 采用大采高综采风险也较大。东六采区和新东四采区断层构造比较多, 如8519工作面断层多达82条, 落差最大14 m, 如果采用一次采全高综采, 断层区护帮护顶作业难度大, 顶板破碎时容易出现漏冒顶事故, 工作面安全管理难度大[1]。西九采区7263工作面顶板条件好, 过断层 (两条落差分别为8 m和1.7 m) 时加强工作面管理, 适当降低采高, 容易控制顶板。

3.2 徐庄煤矿分析

徐庄煤矿东七、东九采区8#煤层比7#煤硬, 平均煤厚在4 m以上, 工作面倾角在15°~25°之间, 从已回采的工作面情况可知, 采用综采工艺时, 当ZY3300支架采高不超过3.0 m, ZY3600支架采高不超过3.2 m时, 控顶、控帮及防倒效果好, 如果采高再大, 支架就会出现歪架现象。采用轻放工艺, 虽然全工作面铺网, 成本高工序较多, 回采率和产能偏低, 但顶板及煤帮容易控制, 顶板安全管理难度小。徐庄煤矿东九采区煤平均厚度在4 m以上, 倾角较大, 且东冀为仰采, 一次采全高存在较大的风险 (如片帮、倒架等) , 继续采用轻放工艺或试用ZF5200系列综放开采比较可靠, 同时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综放工艺最低煤厚4 m以上的要求。

3.3 孔庄煤矿分析

孔庄煤矿I6、III5采区的7#和8#煤层顶板及煤层硬度较大, 煤厚适合综采。从近年来采用一次采全高综采的回采情况可知, 比水采及高档工艺开采效率和安全可靠性高, 可继续推广综采工艺, 针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可对支架结构及回采工艺进行合理优化。

4 液压支架选型

4.1 选型步骤

液压支架的选型顺序如图1所示。

液压支架选型是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选型的基础, 只要确定了工作面液压支架, 其它配套设备的选型就会容易得多, 所以首先要科学选择液压支架。支架选型的关键是初选额定强度及架型, 目前液压支架的选型有两种方法:系统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2]。

4.2 主要参数确定

4.2.1 支护强度

常用的支护强度计算方法有载荷估算法和理论分析法。

载荷估算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 p为支架合理的支护强度, MPa;n为采高的倍数, 取8;M为工作面采高, 取3.8 m;γ为顶煤与顶板岩石容重, 取2.4 t/m3。

经计算得p=0.715 MPa

按“砌体梁”理论分析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 ph为支架合理的支护强度, MPa;hi为岩梁上覆各岩层厚度, 取5.62 m;γi为岩梁上覆各岩层容重, 取2.4 t/m3;L为周期来压步距, 取13.88 m;φ为岩块间摩擦角, 取33.46°;θ为岩块破断角, 取0;H为老顶岩层厚度, 取4.25 m;σ为转动岩块回转下沉量, 取H/6 m;Q为转动岩块重量及载荷, 按老顶厚度及一个周期来压长度计算, 即141.57 t;lm为支架控顶距离, 取4.0 m。

经计算ph=0.376 MPa

以孔庄煤矿8353工作面实测数据为例计算支架需要的合理支护强度, 实测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如图2所示, 结合矿压观测历史资料, 得到8#煤的顶板运动特征参数如表2所示。

根据两种方法计算结果, 结合顶板分类情况, 支护强度范围在0.65~0.85 MPa之间, 工作阻力在5 000~6 000 k N之间, 可满足要求。

4.2.2 初撑力

根据类似工作面开采经验, 取工作阻力的80%, 取4 000~4 800 k N。

4.2.3 对底比压

根据顶底板分类测试结果可知各矿7#、8#号煤层的底板比压均在中硬以上, 支架对底比压在1.6~2.5 MPa之间能够实现支架不钻底。

4.2.4 采高范围

由于煤层倾角大于15°时支架重心易偏离底座, 从而出现歪 (倒) 架事故, 结合ZY3600/16/36型支架采高超过3.2 m时会歪架的情况, 为适应大倾角需要, 在尽量增大支架底座的同时, 采高不宜超过3.6 m, 工作面最小采高按采煤机正常运行高度确定, 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巷运输高度要求等确定支架极值高度[3]。

4.3 选型方案

为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依据10 a内接续工作面的最大开采深度、直接顶的稳定性、提升运输的方便性、外部运输和提升能力, 结合现有支架使用情况, 提出三种一次采全高液压支架选型方案, 如表3所示。

10 a内徐庄煤矿和姚桥煤矿只有姚桥矿7263工作面可考虑综采, 故本套支架选型时以孔庄煤矿为主。由于孔庄煤矿顶板及煤层条件较好, 开采深度不大, 煤层平均厚度基本不超过3.5 m, 最大厚度为4 m左右。为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生产能力, 支架选用方案二。

4.4 配套设备选型

按照工作面设备生产能力合理匹配的原则, 依据确定的液压支架型号, 合理配套其它装备。综采液压支架选用方案二, 则工作面主要设备配套方案如表4所示。

5 结语

新型综采一次采全高工艺及配套装备选型是否合理, 关系着今后一段时间矿区综采工作面能否安全高效开采的问题, 需要在分析确定的工艺、设备选型及配套方案基础上, 根据提升运输最大件要求、系统生产能力等与设计单位、设备生产厂家共同研究确定最终参数, 并先引进一套在孔庄煤矿8201工作面试用, 应用成功后根据生产接续需要再适时更新和投入。同时, 针对姚桥煤矿和徐庄煤矿煤层厚度4 m左右的8#煤目前采用的ZF2800/16/26和ZF3200/16/26轻放支架配套装备, 可研究适当增大一个级别, 将支架宽度由1.25 m增大到1.5 m、刮板运输机由630系列升级为764系列或尝试使用ZF5200/16/28型综放支架, 以进一步提高工作面生产能力, 满足矿井安全高效开采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国法.放顶煤液压支架与综采放顶煤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0.

[2]钱鸣高, 石平武, 许家林.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0.

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 篇5

随着人们对于能源需求的不断提升, 煤矿开发也在逐步扩大, 人们对于各种采煤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 关于综采是中国最先进的采煤工业, 本文结合山西阳城阳泰集团晶鑫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武甲分公司矿井对其进行具体介绍, 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 案例分析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晶鑫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武甲分公司矿井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西部, 距县城约30km, 隶属于山西阳城阳泰集团晶鑫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井田处于沁水块坳的南部, 面积15.723 7 km2, 批采3号、15号煤层, 其中3号煤层厚度3.71 m~6.43 m, 平均5.16 m, 煤层中含矸0层~5层, 煤层赋存平缓, 结构简单, 顶底板岩性良好,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属全井田稳定可采的厚煤层, 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属不易自燃煤层, 矿井处在地温正常区域。全井田开采技术条件优越, 适宜于综合机械化采煤和建设大中型矿井。矿井地质储量为188.02 Mt。

2 关于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工作面机械设备的选型原则

为了实现全高工作面综采总体设计目标, 关于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工作面机械设备的配套以及选型, 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a) 按照全高工作面综采总体设计的能力来制定相关机械设备配套与选型的原则;b) 结合全高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清晰煤层赋存条件以及厚度, 清晰煤的层、节理发育状况, 清晰相临近的采区矿压、瓦斯含量以及水文地质等情况, 清晰附近的围岩情况, 然后结合这些综合考虑全高综采设备配套与选型, 并把其作为依据。其中, 本次实验中的具体采煤方法为, 工作人员根据3号煤层的赋存状况和井田开拓特征, 结合矿井设计规模和晋城地区综采一次采全高开采3号煤层的成功经验, 确定矿井采用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 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c) 关于综放工艺与配套设备之间一定要相互协调、相互适应[1];d) 在进行配套选型时, 首先要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或者是进行实地考验, 然后分析这些设备的设计能力、开机率以及安全可靠程度等, 分析这些设备故障的原因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 最后一定要严格遵照国内同类型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 制定相关的选点订货依据。在进行订货时, 一定要保证所选设备功能齐全, 并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易于操作。如下图1所示, 为常见的采煤工作面系统示意图。

其中, 关于初期工作面的主要配备情况如下:

采煤机:MGTY500/1200-3.3D双滚筒电牵引采煤机, 电机总功率1 200 k W, 最大采高5.0 m;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SGZ-764/400型双中链刮板输送机, 功率400 k W;

液压支架:ZZ9200/24/50;

转载机:SZZ-764/132型, 功率132 k W;

破碎机:PEM110型, 功率110 k W;

顺槽带式输送机:SSJ1000/160×2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带宽1.0 m, 功率2×160 k W。

3 关于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对于三机选型的详细要求

关于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对于三机选型的详细要求如下:

a) 关于采煤机的选型一定要满足其采煤能力的需求, 同时还要满足全高工作面对于机采设计的高度要求。对于采煤机截割功率以及牵引功率也需要达到设计的使用要求, 保证所选机型牵引速度适宜, 而且有专门的牵引机构, 这样就能够与输送机相适应配套。对于采煤机的卧底量以及挑顶需要满足设计要求, 保证良好的装煤效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最好使用双向装煤, 而且在采煤机的切割部位要配备喷雾降尘装置[2]。为了降低采煤辅助时间, 保证系统的操作更加完善, 关于处理端部底煤最好能够自动开缺口, 而且能够随机集中控制操作系统。最后, 要配置齐备的保护装置;

b) 按照全高综采设计能力的要求, 寻找与之相匹配的刮板输送机, 而且保证它的运输能力的同时, 要使其也能够和采煤机的割煤、放煤能力相互匹配。在本次实验中, 工作人员采用的井下运输系统为井下大巷煤炭运输, 采用胶带运输机, 型号为DTL100/80/2×160, 电动机YB2-315L1-4, N=160 k W (防爆) 两台, 带宽为1.0 m。另外, 因为全高工作面选用的是输送机, 所以为了保证使用方便, 可以在满足运输能力的条件下, 选择体积相对小一点的输送机。关于急斜工作面需要有专门的防滑装置, 这样可以限制煤炭向下滑滚[3]。关于输送机的结构, 需要满足采煤机运行的稳定性, 而且能够达到工作面总体装置关于卸载方式的需求, 保证输送机能够满足左工作面或者是右工作面的使用, 保证输送机控制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c) 在进行全高支架的时候, 一定要严格分析所处区域的地质条件以及矿压情况, 并且运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合理的工作阻力以及初撑力。关于全高支架, 主要是为了便于操作观察, 大多情况下均是以本架操作为主, 但是对于急斜工作面的情况, 需要采用邻架操作。在全高支架的顶梁前端需要有专门的伸缩梁以及护帮装置, 这样能够有效地预防支架端面冒落及煤壁片帮的情况。为了方便放煤, 在保证机构强度的首要条件下, 进行全高支架放煤口的设计时, 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大些, 另一方面要设计有配套的松动顶煤以及破碎顶煤装置。关于全高支架后部的尾部空间, 一定要有足够的空间和过煤高度,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其放置后输送机, 同时还可以保证输送机的正常运行。对于全高支架还需要配备专门的大流量液压控制系统, 这样可以提升移架速度, 保证放煤口及时开闭, 能够有效地避免输送机过载或者是矸石混入情况的发生。另外, 全高支架架间以及全高支架的尾部, 一定要有严密的防护设施, 避免出现煤矸窜入架内的情况。足够的通风断面、宽敞的人行道以及布置简洁整齐的支架管路系统等都是全高支架应该必备的。

4 关于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对于重点设备配套的要求及应用

在进行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工作面机械设备之间位置以及相互配合关系的调整和设计时, 一定要综合考虑, 避免出现无法协调就位的情况, 造成整个系统安全以及使用的不便。而且, 在各种配套设备到矿之后, 一定要进行地面组装及调试, 确定各设备间相互配套关系, 观察空间相对位置符合要求的程度, 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另一方面, 关于重点设备配套的一些技术性能问题, 一定要满足相互协调适应, 同时又符合总体设计的要求[4]。切记, 配套设备技术指标一定要尽量统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设备电源、液压系统压力等。这样关于设备的安装及运行过程中, 不仅便于布置与使用, 同时也便于维修与管理[5]。保证刮板输送机中部槽长度能够同液压支架的中心距保持一致, 保证采煤机牵引速度能够同液压支架的移架速度保持步调一致。

另外, 对于同一系统中, 不同的配套设备之间因为存在一定的生产能力的关系, 所以各配套设备间的能力配套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 关于能力配套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采煤机采煤能力、输送机能力及放煤能力三者之间的配套关系;支架放煤能力、转载机运输能力及后输送机运输能力等之间的配套关系等。

5 结语

中国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工作面机械设备的选型及应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需要研究者继续研究, 争取以最佳的机械设备投入工作, 提升中国煤矿事业的发展。

摘要:分别从三个方面针对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机械设备选型及应用进行综合阐述, 希望能够对于相关研究者有所帮助, 为中国煤矿事业的发展尽一份绵力。

关键词:综采全高,工作面,机械设备,选型

参考文献

[1]周学文, 李强.对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及配套应用的研究与分析[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10 (11) :61-62.

[2]张士用.浅谈如何做好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回撤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07) :56-58.

[3]田野, 熊图.综采工作面“三机”配套合理性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1 (03) :24-26.

[4]吕宏, 孟国胜, 徐晓宏, 等.厚煤层综放开采设备选型及配套探讨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 2012, 01 (15) :44-45.

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 篇6

呼盛煤矿现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 走向长臂后退式采煤法, 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矿井现开采煤层为露头位置, 经开采发现煤层赋存不稳定, 煤层顶底板大多为细砂岩, 放顶煤过程中, 经常出现煤层顶板砂岩先于顶煤从两部液压支架间的缝隙及放煤口大量涌上支架后部刮板运输机现象, 原煤含矸量因此骤增, 严重影响了采煤工作面的煤炭质量, 受此因素影响, 工作面只能停止放煤, 这时的顶煤几乎全部丢掉。据统计, 呼盛煤矿放顶煤工作面回采率基本都在60%以下, 远远低于国家关于厚煤层回采率93%标准。

鉴于以上情况, 呼盛矿业组织人员对矿井放顶煤回采率低的问题进行了论证分析, 并同许多设计及科研单位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决定增设大采高综采采煤工艺代替放顶煤综采工艺, 开采井田内适合大采高工艺开采块段厚煤层储量, 以提高矿井商品煤质量和煤炭回收率, 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增加大采高采煤工艺的必要性。

呼盛煤矿煤层顶底板大多为粉砂岩、泥岩、细砂岩及砂砾岩等, 采用放顶煤开采工艺时常常是煤层顶板砂岩先于顶煤由两部支架间的缝隙大量涌出, 支架前移、摆动尾梁操作过程中, 都有大量细砂由支架间缝隙涌上后刮板运输机, 严重影响煤质、甚至造成压“死”架后刮板运输机事故, 因此不得不减少放煤量。经现场调查, 在已经开采的3-1#煤层的回采工作面中, 因3-1#煤层硬度大, 放煤时大块煤较多, 不易放出, 而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1-2+3#煤层中, 从而大大影响了综采工作面顶煤回收率和煤炭质量。

从矿井储量报表来看, 矿井投产以来放顶煤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情况统计如下:

3301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7.5m, 圈定储量:215.6万吨, 实际采高3.2m, 局部放煤2.0m, 采出量119万吨, 工作面回采率55%。

根据对今后矿井开采煤层厚度情况的分析, 购置一套大采高综采设备与矿井目前使用的放顶煤设备配合使用, 使矿井针对不同厚度的煤层分别采用大采高采煤工艺和放顶煤采煤工艺, 这样对矿井资源回收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呼盛煤矿应用大采高采煤工艺的可行性

1、煤层厚度

呼盛煤矿可采煤层的可采厚度分别为:1-2+3# (1-2#) 煤层平均为8.76m, 2-1+2# (2-2#) 煤层平均为4.12m, 3# (3-1#) 煤层平均为6.07m,

从上述煤层的厚度情况看, 其中2-1+2# (2-2#) 煤层及矿井主采煤层3-1#煤层大部分块段适合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1-2+3#煤层平均厚度8.76m, 厚度则略大。但也有部分块段适合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回采。

经计算, 煤层中厚度在4.0~6.5m之间 (考虑正规条带工作面布置要求, 局部厚度超越两极数值) 适宜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开采的可采储量约为5975万吨。小于4.0m的部分用原有支架采用综采工艺开采;大于6.5m的部分用原有支架采用综放工艺开采。

2、大采高工艺设备选型

工作面主要采煤设备选择如下:

3、工作面主要参数的确定及生产能力计算

采高为6.0m、工作面长度为150m、采煤机日进刀数取6刀、则日循环6次。工作面制度为“四六”制, “三班采煤, 一班检修”。每刀截割深度为0.6m、循环进尺0.6m、日循环个数均为6个、日循环进尺3.6m;正规循环率0.85, 综采工作面年推进度1010m (按照330天计算) 。

大采高综采生产能力由下式计算:

Q机=M·γ·L1·L2·C=6×1.38×150×1010×93%≈116.7 (万t/a)

式中:Q机—回采工作面机采年产量, 万t/a;

M —煤层机采高度, 6m;

γ—煤的容重, 1.38t/m3;

L1—回采工作面长度, 150 m;

L2—工作面年推进度, 1010 m;

C—工作面平均回收率, 93%。

经计算, 矿井掘进出煤量为回采工作面生产能力的5%考虑, 则

Q掘=Q采×5%=116.7×5% ≈5.8 (万t/a)

Q=Q采+Q掘=116.7+5.8≈122.5 (万t/a)

因此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能够保证矿井的生产能力。

4、效益分析

1) 投资

增设大采高采煤工艺需购置大采高综采设备一套, 总投资6700万元, 其中, 液压支架3168万元, 采煤机750万元, 刮板运输机1160万元, 其他1622万元。

2) 预期效果

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将本矿井4.0~6.5m之间适宜大采高综采工艺开采的厚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回收率从原来放顶煤时55%提高至93%以上, 根据正规采煤工作面布置要求、煤层赋存等因素, 实际计算出可供大采高采煤工艺开采块段储量为5975万吨, 采用大采高工艺开采这部分储量比综采放顶煤工艺开采可多回部分煤炭资源量, 其采区回采率按国家要求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75%计算。所以此部分煤炭资源量为: (75%-55%) ×5975 =1195万t。

3) 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比综采放顶煤工艺开采可多回收煤炭资源量为1195万t。矿井煤炭产品目前市场售价为160元/t, 但由于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其产品中的含矸率能够降低5至8个百分点, 因此每吨煤的售价可增加20元, 因此这部分多回收的资源量可为矿井增加收入为1195万t×180元/t=215100万元。

三、结论

增设大采高综采工艺后, 对于不同厚度的块段采用相应的采煤工艺, 可全面提高矿井煤炭回采率和煤炭产品质量, 对于保证国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煤矿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安全生产等诸方面, 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济效益十分优越。

摘要:呼盛煤矿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回采, 由于煤层顶板条件而导致煤质降低、回采率下降, 从而严重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进而提高矿井回采率, 提升经济效益, 已迫在眉睫, 本文就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工艺的必要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以求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 篇7

目前我国大采高工作面回采装备 (尤其是采煤机) 绝大部分是以进口设备为主, 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差距。一些矿井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问题, 设备的维修费用过高, 配件需要进口, 一些企业为了不耽搁生产不得不采购大量的配件以备应急之需, 这样就呆滞大量的资金。我国尚没有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采高达到4m以上的短壁采煤机, 这种状况极大的制约了中小型矿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随着煤矿企业兼并, 重组整合工作的推进, 大量的中小型矿井整合完成, 按照“总量适度、优化布局、产能置换、关小上大、提升水平”的原则, 这些矿井都面临着改造升级的紧迫问题, 但受限于设备、采高、供电、投入等原因无法实现安全高效的综合机械化开采。

晋煤集团金鼎煤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率先提出“割内放外”采煤工艺, 并研制生产出了一次采全高短壁工作面采煤机及配套装备。从一定程度上将解决大型综采设备开采无法开采的资源相对分散、储量相对较少的煤炭开采难题, 对促进我国中小型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提高资源回收率, 将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一次采全高短壁工作面采煤机及“割内放外”工艺

一次采全高短壁工作面采煤机及“割内放外”工艺是为中小型矿井实现高效综采生产而提出设计的, 其核心是在回采过程中运用新型采煤机的结构特点, 巧妙的利用顶板压力、重力及采动影响作用, 来实现“割内放外”的采煤工艺。

一次采全高短壁工作面采煤机

一次采全高短壁工作面采煤机它是由多电机驱动的齿轮-销轨式无链交流电牵引采煤机。该机由有三部电动机驱动, 即牵引电机、截割电机和油泵电机。该采煤机主要由1、截割臂;2、行走轮组件;3、支腿组件;4、箱体总成;5、连接部;6、滑道;7、截割臂;8、回转座;9、装煤滚筒等组成。

2.2“割内放外”采煤工艺工艺流程简介

采煤机从刮板机机尾顺槽巷道煤壁内直接进刀割煤, 总截割深度为1.2 m, 采煤机截割头实际截割厚度为07~0.8 m, 其余靠近采空区侧煤体受矿压、自重和采动的影响自然垮落进入刮板溜槽。

采煤机截割头可随截割臂上、下、内、外摆动。截割头上下移动时, 上部煤体垮落进入刮板输送机, 靠近底板的下部煤体由截割头内外摆动实现截割。割落的煤体由采煤机后部的装煤装置推入刮板输送机。当采煤机截割煤体向前移动后, 紧随其后的轻型大采高液压支架即可拉架及时支护顶板 (先拉架后推溜) , 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顶板暴露面积和暴露时间, 减少甚至避免了顶板超前冒落等事故的发生, 极大的提高了工作面的安全性, 保障工作面安全快速推进。采煤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3 一次采全高短壁工作面采煤机及“割内放外”的工业性试验

3.1 试验地点及时间

2010年9月~2011年7月在晋煤集团赵庄二号井1305回采工作面进行了井下工业性试验。

3.2 试验环境

1305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采高5m, 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开采煤层为3#煤层, 煤层倾角一般在10°以内, 局部有褶曲, 倾角可能增大, 属近水平煤层。区内地质构造简单, 断层较少, 可能出现无碳柱陷落柱煤层, 易于开采。煤层顶、底部较软、中部较硬。顶煤1.2m范围内裂隙发育, 层理明显。距底板1.5m处有夹矸, 夹矸下有软煤, 厚10-20mm, 夹矸稳定, 而软煤不稳定。顶板岩性主要为泥岩、沙质泥岩、砂岩互层。底板主要是泥岩、粉砂岩, 局部为细砂岩。

3.3 工作面设备配套情况

1305工作面主要设备有:一次采全高短壁工作面采煤机、轻型大采高液压支架和工作面三机, 具体型号为:MG120/181-NMD采煤机、SGZ764/315刮板机、SZB764/132转载机、PLM800破碎机、ZY5500/24/52型掩护式液压支架、CZ6000/24/52进回风巷道超前支护支架。

3.4 试验内容

试验研究了一次采全高短壁工作面采煤机能否实现如下功能:

3.4.1 采高2.6~6 m, 卧底量≤320 mm, 总重30 t以下;

3.4.2 截深1000~1200 mm, 生产能力250 t/h以上;

3.4.3 适应工作面倾角≤15°;

3.4.4 适应煤质硬度普氏系数≤3;

3.4.5 电压1140V, 装机功率小于200 k W;

3.4.6 采用交流电牵引系统, 摆线轮销排式无链牵引;

3.4.7 采用PLC控制, 具有状态检测、过载保护、故障诊断功能;

3.4.8 具有手动控制和无线电遥控两种操作方式;

3.4.9 配套刮板机SGZ764/200或SGZ764/315。

3.5 试验过程记录

3.5.1 采煤机运行状况

第2代采煤机于2010年9月27日在赵庄二号井1305工作面开始试采, 2010年9月27日~10月19日期间, 每班割煤平均30架左右;2010年10月20~10月24日期间, 割煤效率有所提升, 平均每班45架;2010年10月26日~12月15日期间, 采煤机可以轻松实现每班割煤一刀及一刀以上, 甚至在11月26日、12月12日实现了一班生产两刀的突破。

2011年2月中旬至3月底, 随着对设备配套中问题和不足的持续改进, 工人对新型设备的操作日益熟练后, 正常生产中, 每天 (两个班生产) 可以较轻松地实现四刀的产量。

在采煤机的工业性试验中, 1305回采工作面运行情况如下:

3.5.1. 1 工作面设备配套:配套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在头部、尾部采煤机的卧底量符合要求。

3.5.1. 2 采煤机性能:各手把、按钮、摇控器操作灵活、准确, 符合设计要求;各仪表、显示屏正确清晰。

3.5.1. 3 采高4.5~5.3 m, 支架最大工作高度5.2 m可以满足要求 (移架时间最快25~30秒/架) 。采煤机在输送机机尾巷道内直接进刀, 不用斜切进刀。新型采煤机“采内”的最大截深700 mm, 平均截深600 mm, “放外”实现的剥煤的截深500~700 mm;这样采煤机就很好地实现了一次切割的“割内放外”的采煤机截深1.2m的技术目标。大大地提升采煤机的切割效能, 比传统的滚筒式采煤机体现出显著的技术进步。

3.5.1. 4 割煤速度:统计表明, 割10架煤用时20分。

工作潜在能力推算:工作面61架, 正常工况, 2小时可割完1刀煤, 4小时可割2刀煤。1305工作面倾斜长85m (帮-帮) , 采高5 m, 采煤机截深1.2m, 则1刀煤体积为:

煤体容重γ为1.42t/m3, 一刀煤换成产量吨:85×1.2×5=510 (m3)

考虑综合回采率为93%, 那么一刀可生产煤为:510×1.42=724.2 (t)

那么, 在工业试验中采煤机可以达到的生产能力为:724.2×93%=673.5 (t)

达到了采煤机设计生产能力为250 t/h的要求。

3.5.2 采煤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3.5.2.1 切削煤体后存在前方煤壁不平整现象。

3.5.2.2 工作面装煤不够理想, 清理底面效果不够平整, 影响移溜, 这成为约束采煤机每班生产能力的瓶颈, 故装煤装置有待改进。

4 一次采全高短壁采煤机的优化改进设计

针对一次采全高短壁采煤机及“割内放外”采煤工艺的工业性试验中暴露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满足中小型矿井实现高效生产, 我公司对采煤机作了优化改进, 将一次采全高短壁大采高采煤机通过永磁驱动采煤滚筒与掘进机式截割部的有机结合, 成功实现对6m及以下厚煤层进行一次采全高。其中, 下部永磁驱动采煤滚筒直径1600mm, 截深1200mm, 通过变频技术进行控制永磁电机驱动, 主要负责截割下部煤体并完成装煤, 永磁电机的引入有助于降低能耗, 实现绿色截割;上部掘进机式截割部的滚筒直径500mm, 截深1200mm, 通过控制摆臂油缸 (内摆2°, 外摆13°) 完成截深, 通过常规电机驱动, 主要负责截割中上部煤体。整体永磁驱动采煤滚筒与掘进机式截割部都安装在一个可以在机组采区侧进行滑动的滑板上, 可以实现在机尾顺槽直接进刀, 在机头割透, 不留三角煤。

改进后的采煤机解决了上一代采煤机清煤、装煤效果差、底板切割不平整及切割效率低的缺陷问题, 更能满足中小型矿井高效、绿色开采。

5 结束语

采用“割内放外”工艺的一次采全高短壁工作面采煤机, 具有机械化水平高、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块率大、用工少、适应性强、投入小、产出大、安全高效等突出优点, 适合大中小型各类矿井的采煤需要, 是一种先进的、绿色环保、科学合理的新型采煤机和新型开采方法, 是中小型矿井最理想的采煤装备和工艺,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国内外针对大型矿井的采煤工艺和装备发展迅速且较为成熟, 而对中小型矿井使用的工艺和装备则研究较少, 尤其是高效机械化采煤设备更为稀缺, 大量的资源整合矿井由于缺少相应的采煤设备, 仍采用简易机采或炮采的方式进行生产, 不仅安全性差、生产效率低、产量低、经济效益低, 而且工作环境恶劣、资源丢失严重。本文所述的一次采全高采煤机应用先进科学的割内放外采煤工艺, 具有结构紧凑、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突出优点, 可对中小块段资源进行开采, 极大的提高资源利用率。

上一篇:医学信息学研究下一篇:数字电视城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