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论文

2024-06-11

《背叛》论文(通用12篇)

《背叛》论文 篇1

戴维斯开了一家公司,却因为经营不善,公司倒闭了。他的朋友马克也开了一家公司,生意却做得风风火火,大把大把地赚钱。马克见戴维斯走投无路,便让他加入自己的公司,当然,为了不让戴维斯感到难堪,他说他的公司需要一笔钱周转,如果戴维斯愿意投资的话,那将是对他极大的帮助。戴维斯信以为真,于是就将自己所剩的钱都交给了马克。为了对戴维斯的帮助表示感谢,马克给了他公司一定的股份。

戴维斯加入马克的公司后,才知道公司的生意做得风风火火,但马克却告诉他,这是因为他的加入,才给公司带来了转机。戴维斯为此非常高兴,他希望公司的生意做得更好,为此,他努力工作,和马克配合默契。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公司的生意果然因为他的努力而变得更好。马克非常高兴,戴维斯加入公司真是对了。

这天,马克告诉戴维斯,他准备跟另一家公司合作,买一批古董,他说只要这笔生意做成了,公司会赚一大笔钱。戴维斯听了摇头,说他不同意做古董生意。马克说“:公司是我的,我决定了,就这么做。虽然你占了一定的股份,但一切还是我说了算。我告诉你一声,已经是对你最大的尊重了!”戴维斯见马克坚持,也坚持自己的意见,坚决不同意买下这批古董,他说如果马克一意孤行的话,他就退出公司。

马克见戴维斯不支持他不说,还要退出公司,非常生气,说道“:在这关键的时候,你居然要退出,好,你要退出就退出,到时候,我赚了钱,你可别眼红!”当天,马克就筹集资金,交给了戴维斯,叫他立即滚远点。

戴维斯拿着属于自己的那笔钱,又开起了公司。让马克没想到的是,戴维斯居然跟他做的是同样的生意,他很想去找戴维斯理论,但想想还是算了。不过,马克十分生气,戴维斯不但背叛他,还跟他对着干,简直就没把他当朋友了。

就在马克与那家公司合作,准备买下那一大批古董的时候,突然却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戴维斯也想与那家公司合作,也想买下那批古董。马克这时明白了,戴维斯口口声声说不能做这笔买卖,还坚持要退出公司,原来并非这生意不能做,而是为了独吃这笔生意。马克说:“戴维斯啊戴维斯,我真是看错了你!我把你当朋友,你却一再跟我对着干。想跟我争这笔生意,没门!就你那点资金,人家根本瞧不上眼!”

虽说戴维斯现在的公司不起眼,但马克也不敢大意,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连忙与那家公司签订了合同,并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把生意给做成了。就在马克以为自己发财了的时候,事情却发生了意外,原来这是一个骗局,这是对方精心设计的骗局,那些古董,全都是赝品。守着一堆赝品,马克哭了,对方早已不见了踪影,自己的那笔钱,也追不回来了。这下,公司全完了,马克从富翁,一下子又变回了穷人。

这时,戴维斯却主动找上门来了。马克心想,他肯定知道我的事了,该不会是来羞辱我吧?看着一脸内疚的戴维斯,马克顿时糊涂了,见戴维斯没有羞辱自己,便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戴维斯告诉马克:自己见他一意孤行,非要做那笔古董生意,为此他很是担心,于是他决定退出公司,自己开一家公司,抢着做那笔古董生意,如果自己失败了,那么就挽救了马克的公司。当然,如果他成功了,那也有马克的一半。如果马克失败了,至少还有他的公司存在。因为从一开始,他的公司就有马克的一半。

马克听了恍然大悟,拍着戴维斯的肩膀说:“原来你退出公司,其实是为我着想啊,我还以为你真的背叛我呢!你别自责,你退出公司,就是帮了我的大忙。我见你开公司,知道你困难,于是通过别人,悄悄地向你的公司投了一笔钱,没想到,你现在生意做得风风火火,我也跟着赚钱了!”戴维斯笑了:从前马克帮他,自己“背叛”他后,他还帮着自己,而自己“背叛”他,也是为了他,他们是真正的好朋友!

(摘自《知音·海外版》)

《背叛》论文 篇2

11月13日 下午,学院党委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忠诚与背叛》。这部影片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描写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以及十名监察委员忠于职守、为党履职的光辉篇章,着力塑造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任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匏安同志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老一辈纪监干部为党的事业威武不屈、刚正不阿、忠于革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如今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那血雨腥风的恐怖已成为历史,现在的我 们处于和平建设年代,不再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这是马克思在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的一句话,而这句话始终引用全片。文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振聋发聩的话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忠诚与背叛 篇3

菲律宾下层军人发起的“7.27兵变事件”真是应了“冰山一角”的说法。从规模上看,区区近300多名下层军官和军人的确不太起眼,阿罗约政府在一天之内就地化解。从程度上看,兵变的目的并非以往的“推翻现政权”,而是要求政府“改善下层军人待遇”和“惩治军队腐败”等。从历史上看,它是近13年来第一次兵变,比起近20年来菲律宾军人政变的惊涛骇浪,只是浪花一朵。信守忠诚信条的菲律宾军人缘何屡屡借助手中枪背叛政府?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特殊的菲律宾军人非法干政的文化?难道冰山之后真有一些我们想不到的原因吗?

背叛的轨迹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马科斯独裁统治瓦解到现在的将近20年时间里,菲律宾军人政变和政变谣言大概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6~1993年的阿基诺夫人执政期间,这位家庭妇女出身的总统饱受军人政变之苦,前后经历了7次大规模真刀真枪的平叛行动,却始终屹立风雨而不倒。我国资深记者朱幸福在其《风云诡异的菲岛政坛》一书中有翔实而生动的记载。1986年7月6日,大约380名佩带颠倒国旗标志的军人和1500名前总统马科斯的支持者拥立反对党领导人阿托洛·托伦蒂诺为“代总统”,但这第一次政变像一场闹剧一样终场。1986年11月22日,国防部长恩里莱和马科斯势力图谋政变的谣言甚嚣尘上,事先得到消息的政府军即时将其制服。1987年1月27日,前菲律宾军事学院院长苏梅尔准将等几位高级军官打着“反阿复马”的旗号占领了电视台和空军司令部的一个基地,政府军第一次以武力方式平定了第三次军人政变。1987年4月18日,少校卡巴瓦坦发动了称为“黑色星期六事件”的第四次政变,由于规模小而迅速化解。1987年8月28日,恩里莱的卫队长、“军队改革运动”领导人霍纳桑上校率1350名军人发动第五次流血政变,以失败告终。1989年12月1日,马尼拉发生有史以来最大最惨烈的第六次军事政变,如果不是美国的干预,2000名叛军在“青年军官联盟”领导人丹尼尔·林上校的指挥下,差点推翻阿基诺政府。1990年10月4日,诺布尔营长在南部棉兰老地区发生第七次军事政变,妄图成立“棉兰老国”,失败。

第二阶段是2001年初到现在,有关推翻阿罗约总统的军人政变谣言不绝于耳。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势力和一些政客策动政变的消息造成五、六次“狼来了”的效果。虽然坏事终究躲不过,但阿罗约还是轻松化解了不成气候的“7.27兵变”。那一天,善于形象公关的阿罗约总统身着铁红色外套,给公众以坚毅、果敢的印象。

从这两个阶段来看,阿基诺夫人任内多政变,而阿罗约任内多政变谣言。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两个阶段之间有近13年的间歇期。即在阿基诺总统后期和拉莫斯总统执政期间,以及埃斯特拉达执政的两年多时间里,政变基本销声匿迹。这首先得感谢“平叛高手”拉莫斯。阿基诺夫人全靠时任总参谋长的拉莫斯化解了历次政变危机。1993年,拉莫斯凭胆识当选总统后,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通过谈判特赦了一些参与政变的首领,让他们走出地下,光明正大地公开进行竞选,从而基本上消除了政变阴谋和谣传。霍纳桑分别于1995、2001年两次当选参议员就得益于该政策。埃斯特拉达也极力笼络高级将领,还通过提高军人福利待遇和兴建廉价住房等措施尽量满足军方要求。

阴谋的根源

通过历史回顾,我们对菲律宾军人政变的发展轨迹有了基本认识。现在,让我们探寻一下政变和政变谣言频发的根源。

前独裁者马科斯从1972年开始实施军事管制,政府对军队依赖性的增强致使军队干政、贪污腐败、见风使舵和朋党之风潜滋暗长,并成为传统。受此影响,军队高级领导人往往在关键时刻放弃支持总统,比如在“第一次人民力量革命”中抛弃马科斯的国防部长恩里莱和副总参谋长拉莫斯,在“第二次人民力量革命”中抛弃埃斯特拉达的总参谋长雷耶斯、国防部长梅卡尔多等。马科斯和埃斯特拉达虽被赶下台,但军队中仍有一批誓死效忠的死党旧部,甘愿冒险一搏,寻回失去的荣誉。此外,一些有改革思想的军官不满派系倾轧和种种弊端,但他们发现在体制内无法实施改革理想,因此逐渐走向极端的政变形式。他们认为,只有政变才能宣泄对政府的不满,才能刺激军队改革,才能提高军队待遇。多次导演政变的军之骄子霍纳桑早在1982年就与菲律宾军事学院1971届的同年军官发起“军队改革运动”。到1985年,该运动已壮大到1.5万人。他们在马科斯后期就与恩里莱合谋政变,后来在推翻马科斯的第一次“人民力量革命”中顺势倒戈。

一些反动政客也借军人行谋反之事。阿基诺夫人和阿罗约两位女总统分别是借助“人民力量革命”,推翻前总统马克思和埃斯特拉达上台的。这两位非军人出身的女总统要想掌控派系林立的军队系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仍忠诚于马科斯和埃斯特拉达的政客就打起两位女总统不具备合法性的大旗,利用军人的不满,加以笼络收买,策动兵变。阿基诺夫人时期的第一次政变就很能说明问题。据称,2001年4月,埃斯特拉达因贪污等罪行被捕后,霍纳桑和前国家警察总监拉克森等人曾试图借助支持埃斯特拉达的游行示威的乱势,制造兵变夺权。

此外,政客和军人敢大逆不道也与菲律宾宽容的政治文化有关。政府对政变军人和政客的惩罚相当宽松。政府最通常的解决方式就是让这些人立即辞职,并宣示效忠宪法和政府。阿基诺夫人在处理第一次军事政变时为此开了先例。在经过心平气和的谈判之后,托伦蒂诺等人在和政府谈判代表共享丰盛晚餐后直接回家。参与的政变军人直接被送往陆军总部的体育场接受连续做40个俯卧撑的惩罚,然后得到宽恕。后来,阿基诺总统要求参与政变的军人集体宣誓效忠宪法,并将叛乱罪一笔勾销。

知法犯法的精英

“7.27兵变事件”在13年后再次延续了菲律宾军人政变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一些有趣的细节中发掘出一些令人深思的新东西。

发动兵变的年轻军人们宣布投降后,主动拆除了埋在商业中心马卡蒂的炸弹,他们还微笑着高举V字手势坐在押送他们受审的军车里。给人的感觉绝对不是叛兵,而是一群完成任务后得到礼遇的精兵。对照菲律宾副总统金戈纳的原话,我们似乎能明白“笑”中之意,他说,“这些兵变军人的要求是正当的”。老成持重的金戈纳何出此言?如果不谈兵变这种方式的非法性,谁都会同情一批血气方刚、待遇低下军人的要求。他们的政治要求何错之有。他们的笑好像更带有“兵谏”的意味。

兵变的主要首领,海军上尉安东尼奥·特里兰尼斯是菲律宾军事学院1995届毕业生的第一名,“是一个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优秀学员”。几个月前,他在菲律宾大学所做的硕士论文题目就是《菲律宾海军征召(制度)的贪污现象》,并通过互联网在军校学生中广为传播。5名主要发起者中还包括一个著名的上尉炸弹专家,据说他在反恐前线也是屡建奇功。政变多数骨干来自菲律宾第一大军区南部军区野战部队,是军中佼佼者,还在9.11后接受过美军反恐专家的训练。

这让我们联想到一批政变人士的精英背景。当年托伦蒂诺发动政变时已是76岁高龄,他是菲律宾首屈一指的宪政专家。恩里莱是菲律宾总统的摇篮——菲律宾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后又在哈佛拿了硕士学位,并做过法律教授、法律部长和国防部长,被赦免之后成为菲律宾历史上最有名的参议员之一。“政变专家”霍纳桑也是菲律宾历史上最出色的军人之一、在职参议员,是此次兵变军人的偶像。但奇怪的是,菲律宾的政治文化居然造就出这么一群知法、执法和犯法的精英分子,菲律宾人居然还能选他们作为行使立法职权的参议员。

巴克的背叛与回归(英文) 篇4

1 The Gold Rush in the North of Canada

The Call of the Wild is set in the Klondike during the 1897gold rush.On August 17, 1897 gold was discovered in Bonanza Creek, a tributary of the Klondike River.By 1898 about 30, 000prospectors had rushed to the area to try their luck at panning for gold.

The gold mining towns of Skagway and Dyea quickly began to grow.These were tent cities where miners loaded up their supplies for the over 600 miles of trails to the goldfields.Skagway was at the head of the White Pass Trail.It was founded by William Moore who had been a steamboat captain.The White Pass Trail leads out of Skagwag.It was steep for the miners with their equipment.More than 3000 pack animals died on this trail.

“Horses were in short supply and had trouble with the weather.Dogs became the favorite solution because they could carry packs or pull sleds.Big, powerful dogs were in great demand.Many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were stolen.” (Swain 8-12) .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the dog named Buck is very strong.And then the story took place.Stolen and kidnapped from his comfortable southland home, he is carried into Alaska and then the Klondike region of Canada, the frozen Arctic wilderness and forced to work as a sled dog.But he adapts, survives, triumphs over all odds and obstacles, and in the end after his last master John Thornton’s death, his last tie with human is broken.He finds the way of life for which nature and his heritage have destined him and he becomes a leader of a pack of wolves.

2 Buck’s Struggle against his Masters and other Dogs

From my point of view, Buck’s struggle refers to his struggle against his masters and other dogs and includes his betrayal of the civilized world.And his regression refers to his development from a tame dog into a wild beast after he is kidnapped from the civilized world into the uncivilized world, that is to say, his abandonment of the civilized world and return to the wild.

In the whole, there are several key actions:Buck’s conflicts with the dog Spitz;Buck’s strives with three dogs Hal, Charles and Mercedes and so on.The summit is Thornton’s rescue of Buck’s life from Hal’s hand and the last action is Buck’s attaching to Thornton, which leads to his death.

The opening of the novel set up a contrast between two different worlds:the sunny, comfortable world of Judge Miller’s estate, and the harsh, frigid world of the Klondike.The judge’s world is defined by moral and legal codes, while the world of the Klondike is governed by a very different law:might makes right in the cold North and one must be willing to fight if one wishes to stay alive.Strength, not justice, is the central value.

Buck was a family dog living in a large house in the Santa Clara Valley.He was part St.Bernard and part Scotch shepherd.Buck was loved and treated lovingly by Judge Miller's family.Judge Miller's gardener Manuel loved the Chinese lottery.Unfortunately he was not lucky.Manuel decided to make up his loses by selling Buck.He needed the money to support his wife and children.Strong dogs with thick coats brought a fair price for the gold seekers in the Yukon Territory.

Buck traveled northward by train.While traveling, Buck bit his kidnapper's hand.Buck was then choked and locked into a crate.The crate passed from wagon to train.After two days and nights without eating or drinking, Buck decided never to let anyone mistreat him again.In Seattle a man in a red sweater decided to"break"Buck with his club and hatchet.Buck's body became broken, but not his spirit.Once Buck was exhausted and down, the man with the club brought him water and meat.

So Buck learned the law of club and fang from two events.First, he is beaten by a stout man in a red sweater with club.The lesson let Buck know:a man carrying a wand was a master who he must obey.And he saw such a dog that didn’t obey the master was killed in the end.Second is the death of Curly.Curly made advances to a husky dog in her friendly way but was almost torn to pieces.Buck often dreamt this terrible scene in his dream.There is no fair play.He knew that once he was beaten down, he would be over.

Realizing that he is away from civilization and living in the wild, Buck was then sold to a French Canadian named Perrault.Another dog named Curly was also bought.They were taken onto a ship called the Narwhal.On this ship the dogs were turned over to Francois.They joined two other dogs named Spitz and Dave.Finally they reached the cold new land and Buck had his first experience with snow.

Buck learned to live by his instincts in the Northland.Spitz became his rival.One day while Buck went to get his food, he found that Spitz had taken his sleeping hole.Buck and Spitz prepared to fight.Just then a pack of wild hungry dogs ran into the camp.They were mad with their hunger and attacked the team dogs.They ate everything they could find including moccasins.Each of the team dogs fought back.They received four to five cuts each during this battle.

Spitz was experienced and the leader, but his status was threatened by Buck in a covert mutiny.Spitz decided to attack Buck after this exhaustive chase with mad Dolly.Francois whipped Spitz harder than he had whipped any of the other dogs for trying to fight Buck when he was tired.After this incidence, the rivalry between the dogs strengthened.The clash for leadership was inevitable, but Buck avoided his offensive acts of Spitz because he knew he needed to wait for a chance.However, Buck wanted it because it was his nature.To Buck, fair-play was a forgotten code.Now he became resourceful and cunning.

Buck became merciless towards other dogs.He had been well aware of the law of big wands and canine teeth, and he never abandoned his advantage.He must master or to be mastered and showing mercy to others was a disadvantage.There is no mercy in the wild life.Buck should not fear because fear could take himself.The law in the wild is:kill or be killed, dog eat dog and eat or be eaten.He got it well.

One night the dogs saw a rabbit.This led to a great chase.Fifty dogs from the Northwest Police camp joined in the rabbit hunt.Spitz got to the rabbit first by taking a short cut.Buck fought Spitz when he saw this.Buck soon realized this was a fight to the death.During the fight he acted as if he was headed for Spitz's shoulder, but turned at the last minute and bit his leg.Buck broke Spitz's leg.Once Spitz was down, Buck moved in for the kill.Finally, Buck won to mastership.

Buck became the new lead dog.He did a wonderful job.Perrault and Francois received orders to move on.The dogs were too tired to continue.Perrault and Francois moved on with a new set of dogs.The team traveled back to Daws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a Scotsman.They were treated well.After 30 days on the trail the dogs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a long rest at Skaguay.Unfortunately the men were ordered to deliver mail right away.Since the dogs were too weary to travel, they were sold to two men, Hal and Charl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These men were traveling with Charles's wife and Hal's sister, Mercedes.They were very inexperienced with dog sledding.

The men loaded the sled too heavily.They whipped the dogs when they were unable to pull the sled.One bystander even had to tell the men how to break the runners lose from the snow and ice.A few feet down the path the load fell off the sled.Hal and Charles repacked only half the load and purchased six more dogs.The dogs were overfed dur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trip and underfed when the owners realized they were running out to food.Dub died from his injuries.The dogs could not get enough rest.The new dogs all starved to death.Hal, Mercedes, and Charles fought among themselves and showed little compassion for the dogs.At Five Fingers the dogs ran completely out of food.They were fed horsehide.Buck worked at pulling the sled until he was no longer able.Hal and Charles whipped and clubbed Buck.

In the end of Chapter 6, with only five dogs left the team reached the camp of John Thornton.John Thornton warned Hal not to take no more chances on the rotten ice but Hal was too ignorant to accept the warning.The dogs were too exhausted to work but Hal lashed them to continue working, especially to Buck.Maybe he already had smelled disaster close at hand, so he refused to stand up to work.Buck was near death from Hal's whip and club, John Thornton attacked Hal for beating Buck.Hal finally cut Buck free from the team.

In his struggle, the wand that beats Buck as a tame dog is the symbol of the law of the wild world;the fact that Curly was weak and torn into pieces by the strong also symbolizes the law of jungle vividly.In Chapter 3, the fact that the hungry dogs attack the team’s camp is the sign of the hunger in the grievous journey the dogs suffered.The fact that the dog Mercedes possesses the food symbolizes more meanings of objects in the wild and civilized worlds.In the wild, the value of objects lies in whether they can solve the pressing problem, while in the civilized world it lies in whether they can represent the wealth of their possessors.In the story, Buck’s experience symbolize that he enters into the wild, and he is superior to the other animals, and that he get free from the dogs.

3 Buck’s Regression into a Wild Animal

John Thornton saved Buck’s life from Hal’s cruelty.As Buck regained his strength he began to love John Thornton who saved his life.John was the ideal master.He treated Buck with kindness.When they went to Dawson, Thornton tried to stop a fight."Black"Burton fought back at Thornton.Buck jumped at Burton's throat.At a town meeting everyone decided that Buck was only protecting his master and was justified.He earned the reputation of a fiercely devoted dog all through Alaska.

At another time Buck saved Thornton's life when Thornton's boat overturned in some rapids.Men attached a rope to Buck's neck and shoulders.Buck swam to Thornton.The men pulled the two to the safety of the shore.

Buck won a contest.A man named Mathewson bet a thousand dollars that Buck could not pull his sled loaded with a thousand pounds of flour.Thornton borrowed the money from a friend and the bet was sealed.Buck won the bet and the crowd was amazed.John paid off his debts with the money he earned from the bet.And more importantly, he could take the journey with his partners into the East for gold.

When John Thornton and his partners, Hans and Pete found the gold, they worked every day.There was nothing to do for the dogs but eat.Sometimes Buck slept by the fire, he always heard the howl of his wolf brother and the vision of the short-legged hairy man came to him and he loafed about with him in his previous dreamland which he remembered.That scene was ancestral memory.Even at the side of the human he loves, Buck feels the pull in his bones, an urge to answer his wolf ancestors as they howl to him.So his love for Thornton is mixed with a growing attraction to the wild, and he felt as if he was being called away from civilization and into the wilderness.

Could he resist the lure of the wolves?No, he could not.It is his nature and instinct.He was wildly glad.He knew he would answer the call because old memories were coming upon him fast.He responded to one of his wolf brother and left John Thornton two times to follow his wolf brother for several days and killed a big moose.

Now Buck was as cunning as a wild wolf and he owned shepherd intelligence.With his own experience he acquired in the fierce school, Buck became a formidable creature wandered in the wild himself.

But now, Buck did not a real beast because he loved Thorton and he also was loyal to him.Then So Buck departed from his wolf brothers and sisters.

He came back to the camp but only to find that John Thornton was killed by Yeehats.He killed some Yeehat Indians fiercely, but with John Thornton’s death, his last tie to the world of humans was broken and man no longer bound him.So he betrayed the civilized world and returned to the wolf-pack.Finally he became a real wild animal.

In his time with Thornton, the visions of hid primitive past that came to him when Buck slept by fire helped him restore his ancestral instinct.Buck bit Yeehats dead and he was not a tame but murderous animal.Eventually he abandoned his previous life.And then he converted himself into a malicious creature.

In conclusion, The Call of the Wild, as its title suggests, is a celebration of wildness, of primitive life, and even of savagery and only these who adapt to the laws of nature can survive.So Buck’s regression from a tame dog into a wild animal is by his nature and instinct.The call of the wild is the call of nature or freedom.Just like Buck, human beings are always struggling for freedom in adversity bravely and perseveringly.

参考文献

[1]London Jack.The Call of the Wild[M].New York:Bantam Books, Inc, 1963.

[2]方晏.文明和有然的冲突及其文化意蕴[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1999 (2) :55-57.

[3]杰克·伦敦.杰克·伦敦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4]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5.

[5]韦虹.杰克·伦敦文本中的意象特征[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2) :55-56.

[6]袁丽敏, 丁卓.希望与失望的纠结:初探《荒野的呼唤》主题的二元性[J].戏剧文学, 2006 (9) :098-100.

爱情背叛的句子 篇5

2) 只想与妳共度壹生,妳却无心与我携手白头。

3) 累了就睡,醒来又醉,爱情太美,拼了全力亦难追,我却不想弃除爱情。

4) 这乱人心智的爱,让我把心都掏出了体外。

5) 也许我最能做的,就是给妳祝福而已,别的,真的给不了了。

6) 爱若能永远如流水该有多妙,就不会有生腐的那壹天。

7) 这段爱留存不到壹日,就已随流云飞走。

8) 如何击退妳对我的心灵辐射,如何退潮这爱情的巨浪?

9) 就在我打算埋葬对妳的爱时,妳又出现在我的眼前。

10) 与其聒聒噪噪的,不如清影对酒赏天边的月。

11) 多想爱情可以滚滚而来,可是祈祷了这么久,爱情却仍不肯露面。

12) 爱情与我想象中的有着很大的偏差,但我还是努力的爱着。

13) 妳就这样错过了我的春华与秋实了,如今,我再也没有美丽可以奉献给妳了。

14) 把伤口捂住得那么紧,还要笑着对你说没事,太虐自己了。

15) 突然找不到奋斗的意义,或许是爱情的失利让我没有了动力。

16) 是不是再怎么浩荡的爱情,都会被时光弹指挥去呢?

17) 也许是我真的不够资格照顾妳,上天才会把妳交给别人来打理。

18) 爱情如棋,彼此都是下棋的博弈手,博弈着爱情的主动权。

19) 我再也不会为妳熬夜织衣,赶工我们原本美丽的爱情了。

20) 备胎不是坚持下去就可以转正的,有些坚持只会让人更受伤。

21) 我壹直尝试着排除妳给我的情毒,却难全清殆尽。

22) 对自己那么的狠,不过是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妳的负担。

23) 我还在做着爱情的美梦不肯醒,虽然这梦早就过时过季了。

让教育远离“背叛” 篇6

家长会上,在谈到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时,校长异常气愤地讲起学校近期发生的一件“典型事件”:那天他在巡视校园,忽然3楼厕所的窗户上掉下一块玻璃,一个男孩儿的头探出来看了一下又缩了回去。校长健步冲上3楼,逮住这个学生。学生老实承认,他和另两位同学在打扫厕所时,拖把不小心把玻璃碰下去了。

这是多大的一点事儿呢?拍拍学生的肩膀,说你知道该怎样做就行了。我确信这位学生会买来一块玻璃请木工安上。可这位校长是怎样做的呢?他严令学生“供出”另两位肇事者的名字。这位学生推说是别的班级的,不知道叫什么。校长更加雷霆震怒。于是他“押解”着这个学生逐班去指认。转完所有教室后学生还是摇头,他准备自己承受所有后果。但校长的办法有效,另两位同学无法承受他折磨朋友,终于“自首”了。

在数百名家长面前,校长声震寰宇:“破坏了国家财产就是大错,隐瞒不报更是错上加错!”我坐在下面,几乎忍不住想站起来说:“错的是你!”

这是一种什么教育呢?是鼓励、强迫学生出卖的教育。在拒绝出卖这一点上,这位学生仅凭本能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什么是人文教育?我想,它首先是使一个社会、民族人心健全的教育。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近年来一直受聘于澳大利亚、培养出波波夫等世界冠军的神奇教练图雷斯基,因为被发现在家中窝藏兴奋剂而接受法院传讯,这需要他妻子的证词证实。但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如果证词会对婚姻关系造成损害,则不被采信。于是,法庭宣布图雷斯基无罪。同样,在美国法律中,为亲人隐瞒罪行,也不被认定有罪。

所有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们更习惯于“大义灭亲”。那么,为什么这么多法治国家,都有这样“匪夷所思”的法律规定呢?其法律渊源盖出自18世纪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的思想。贝卡利亚反对基于出卖、背叛的证词。因为出卖、背叛是连犯罪者都厌恶的品质,绝对不能以罪犯都鄙夷的行为来对付罪犯。在他看来,法律必须维护人类的尊严,而不能沦落为“合法的犯罪”。

那么,中国传统的法律精神,是不是正好与之相反呢?请教一位法学界人士,答案是:正好与之相符,中国多部古律都有“亲亲相隐”的规定。

难道这些中外法律学家们都是弱智吗?他们难道不知道最知情的人隐瞒亲人的罪行会增加社会的破案成本,乃至使一些真正的罪犯逍遥法外吗?结论是,他们一定会看到这一点。但是,对任何社会都居极少数的犯罪人群的惩治,绝不能以大多数人的良心沦丧为代价,这是对社会更深刻、更长久的损害——只能 “两害相权取其轻”!

亲亲相隐这种看似悖谬的法律规定,恰恰反映出先哲们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思考。

在我国危害甚烈的历次“左” 的运动中,从胡风案、“反右”到“文化大革命”,其基本的社会形态之一就是出卖与背叛,子女揭发父母、妻子揭发丈夫、学生揭发老师、朋友揭发挚友、部下揭发领导……整个社会没有了安全感,人人自危。这种人心、尊严的沦丧,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得到矫正。反过来想,如果那时人们都能坚守住 “不能出卖”这个道德底线的话,这些荒唐的运动又如何能够发动起来!

我由此想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当然需要阅读,但确实更需要反省的是,在教育者那里,究竟有多少理念和行为是反人文的?没有整个就学期间教育者的行为熏染,又如何能靠阅读培养起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而没有“人心”的有力支撑,任何法律和制度都会形同虚设。

《背叛》论文 篇7

婚姻伦理中自由意志失控的体现

婚外情通常源于道德自律与情欲放纵之间的冲突。从伦理意义来看, 人是一种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斯芬克斯因子包含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 即理性和原欲。婚外情正是体现出二者对决。若人性因子中理性意志发挥作用即表现为道德自律, 兽性因子中自由意志没有被约束即表现为情欲放纵。因此当自由意志摆脱了理性的束缚而使得原欲占了上风, 进而表现出非理性时, 就会导致婚外情的发生。在《背叛》一剧中, 杰瑞、爱玛对婚姻的“背叛”行为都是因“欲”而起, 都是其自由意志失控的体现。

首先, 我们来看杰瑞。若从最后一个场景逆向解读该剧就会发现, 这场婚外情的起因完全是由于杰瑞处于原始欲望而作出的非理性伦理选择。具体表现在最后一个场景1968年冬天, 在罗伯特和爱玛结婚纪念聚会的那个夜晚, 杰瑞来到爱玛与罗伯特的卧室, 此时爱玛为整理妆容正好走进了卧室并被杰瑞的存在吓了一跳。而这时的杰瑞看见爱玛进来, 不仅没有离开反而起身走近, 并对她一顿夸赞表白。单独面对貌美爱玛所产生的激情, 加上酒精的刺激, 使得杰瑞欲望膨胀。于是, 他不顾爱玛的反抗, 强行拥吻她。由此可以看出, 杰瑞的这种行为正是其兽性因子中自由意志的体现, 来自于动物本能, 并无恶意, 更与道德无关。而面对杰瑞的激情告白, 起初爱玛当作其酒后乱言而对其进行了提醒告诫和理性阻止。然而对于此时完全被兽性因子所主刀的杰瑞来说, 原始欲望的控制已经令理性伦理完全迷失。他对爱玛的进一步倾诉表达出了他对自己没有抢在罗伯特之前与爱玛结合的后悔, 并因此将先前单纯的欲望转变成为对于婚姻伦理的僭越。至此, 他的行为开始发生质变, 成为了不道德行为。最终在激情与欲望的驱动下, 杰瑞的自由意志逐渐失控, 作出非理性的伦理选择。

接着, 我们再看爱玛。应该说爱玛在这场不伦之恋中经历了一个由理性到非理性的转变。起初听到杰瑞的表白, 爱玛断然拒绝并劝诫, 表现出其理性的一面。然而, 面对杰瑞不断地疯狂告白, 爱玛开始心动。而当她准备离开时, 杰瑞再次抓住了她的胳膊。“他们站住不动, 互相对视”的这一举动表明, 爱玛选择了接受。究其原因, 爱玛选择与杰瑞发展婚外情有其自身原始欲望的因素。爱玛一直按部就班地过着“正经的”中产阶级生活, 其内心的激情渴望得到释放。杰瑞突如其来的表白正好成为了一个契机, 使其内心对浪漫之爱的渴望被唤醒。但是, 在背叛婚姻的行为中, 非理性意志对爱玛起到了主导作用。这种非理性意志随着爱玛渴望的增大而增大, 最终战胜理性意志, 使其彻底反叛婚姻的束缚, 投入到全新的激情之中, 与杰瑞开始了一段长达七年之久的婚外恋情。对于婚姻的道德逾越, 爱玛不仅没有感到懊悔和羞愧, 相反在非理性意志驱使下更是全身心投入, 任凭原始欲望泛滥。为了与杰瑞一起营造出家的感觉, 爱玛作出了种种努力。而这些行为表达出了她试图将这段婚外情稳固下来的想法, 错将偷情视作了真情。归根结底, 在自由意志、非理性意志与理性意志的较量中, 爱玛的情感战胜了理智, 她的自由意志在非理性的驱使下最终失去了控制。

理性意志的重现

斯芬克斯因子中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总是相伴而生, 不可分割, 相互制约的。杰瑞一味贪图美色、追求刺激, 在自由意志驱使下背信弃义、背叛了婚姻。这时他身上的兽性因子因此得到了充分展现。但与此同时, 杰瑞的自由意志同样受到了理性意志的制约。

这个理性意志的代表就是杰瑞的妻子朱迪思。《背叛》中朱迪思没有在舞台露面, 一切有关她的信息都来自于杰瑞的描述。身为医生的她, 在杰瑞眼里是个忙碌、尽职、贤惠、本分且充满母爱的女人。在爱玛问杰瑞, 朱迪思是否会对其不忠时, 杰瑞信心满满地回答:“她不会的。她忙得很。”这样的回答一方面说明了妻子的忙碌是杰瑞出轨的理由之一, 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杰瑞对妻子的信任和肯定。而除了对家庭与孩子尽职尽责, 朱迪思对杰瑞的出轨也抱有宽容的态度。朱迪思早已从杰瑞日常生活的一些失态举动中觉察出杰瑞已有婚外情。但她没有当面揭穿, 而是选择了保持沉默。她的退让使得他们的婚姻关系得以持续, 家庭得以保全。

纵观全剧不难发现, 源于自由意志失控而导致的“激情”之爱一直在受到理性意志的制约。

首先, 在对婚外情的态度上, 杰瑞还是具备一定伦理意识的。他并不愿他人知道自己与爱玛的这段感情, 尤其是妻子朱迪思。在第六场中一次杰瑞因找不到爱玛写给自己的情书而表现出的“担忧”就说明了问题。这种“担忧”其实是由于婚外情而导致的道德焦虑, 这也表明杰瑞仍是一个具备伦理意识的人。他非常清楚婚外情是违背道德的, 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 对他的家庭造成严重伤害。

其次, 杰瑞对于“家”和“公寓”的认识, 也表明了其原始欲望始终被其传统的家庭观念所控制。在第三场景中, 杰瑞和艾玛情交7年和平分手。面对着空置已久的公寓房, 爱玛深有感触并感到十分惋惜。但是, 杰瑞却立即回应说, “它不是家”。显而易见, 对于杰瑞来说, 与朱迪思和孩子的那个家才是真正的家。由此可见, 杰瑞和爱玛对待婚外情的态度完全不同。爱玛对于两人的感情十分珍重, 并将公寓看作二人情感的家。可杰瑞对待婚外情的态度非常明确:“婚外”偷情与“婚内”亲情是完全不同的。他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与爱玛交往, 但前提是绝不能影响自己的已有婚姻关系。正是杰瑞对与朱迪思的现有家庭的保护成为了两人婚外情结束的最主要原因。面对爱玛把公寓当作家的全情投入, 杰瑞不愿改变现有家庭生活的坚决态度向爱玛表明了, 他们之间只能做情人, 永远不可能成为家人。杰瑞的这一伦理立场正是源于家庭观念对原始欲望的控制, 是其理性意志发挥作用的结果。

意志冲突与伦理语境

《背叛》中杰瑞与爱玛的婚外情充分展现出了自由意志、非理性意志和理性意志的伦理冲突。这些意志冲突通过“倒叙”的叙事结构呈现, 清楚地展示出了剧中人物自由意志的发展及理性控制的艰难。应该说这一叙事结构的采用, 与婚外情主题及该剧创作的伦理环境密切相关。倒叙的表现手法将剧中故事开始的时间倒退至上世纪60年代, 而戏剧第一场的结局部分及上演时间却发生在70年代后期。这两个不同时代背景的伦理环境完全不同。而《背叛》中发生婚外情的原因正是形成于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伦理环境之中。

上世纪60年代, 正是剧中第九场景杰瑞与爱玛发生婚外情的时间。这一时期的西方社会有关婚姻、性、爱与自由等方面的伦理观念为剧中人物婚姻出轨、追求享乐欲望的产生提供了伦理环境, 也就是说在客观上形成了引发剧中人物发生婚外情时自由意志及非理性意志失控的特殊条件。在这样特殊的性伦理氛围中, 人们将性自由与其他自由的观点联系到了一起, 彻底颠覆了传统性道德观念, 推进了享乐主义的发展同时还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情爱规则”, 那就是大多数人认为, 成年人之间你情我愿的性关系并没有不道德。基于这样的伦理环境, 爱玛的丈夫在得知妻子与好友的婚外情时态度豁达也就不难理解了。罗伯特认为:“我对这件事情毫不在意。是的, 我打过爱玛一两次, 但那不是为了捍卫一种原则。我不是从某种道德立场出发来干这种事的。”原来罗伯特打爱玛的原因, 是因为背叛行为伤了他的自尊, 而非不守妇道。这种态度正是当时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变化的体现。结合剧中几个主要人物的背叛行为来看, 婚外情在当时的伦理环境中是很普遍的。以上这些情节都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伦理氛围和人们对于性自由及忠诚的误解。

1978年, 该剧在伦敦首演。演出后遭到了包括迈克尔·比林顿在内多名剧评家的批评。他们认为“这部戏剧除了在形式上略有创新之外, 顶多只能算是一部滥情的肥皂剧, 是一部完全不入流的戏”。而剧评家们作出此等评断主要原因正是源于当时社会伦理背景的改变。20世纪70年代, 戏剧创作的“第二次浪潮”在英国剧坛蔓延。这一期间剧作家大多都以揭露社会问题为目的进行创作, 希望通过戏剧方式对社会风气予以改良, 这些作品因此成为了当时各大剧场的主流演出剧目。显然, 《背叛》中“婚外情”主题与当时伦敦剧场的主流话题极不相符, 那么其饱受非议和批评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事实上, 首演之后的非议是对该剧的一种误读, 剧评家们误认为它仅仅是在展示人类的原始欲望, 却没有看到作家通过人物意志冲突所展现出的理性意志的积极一面。作家巧妙地运用倒叙手法, 将开场的时代背景设在70年代末, 因为这一时代的人们对婚外情的看法较之60年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也导致了该剧中婚外情发生的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伦理语境, 进而在意志冲突中理性一方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达到突出婚外情危害性的目的。在剧中第一场景时值1978年, 杰瑞与爱玛和平结束婚外恋情各自回归家庭。但爱玛的婚姻却因为她无法接受丈夫的婚外情而即将破裂。如此一来, 《背叛》的结局便成了爱玛与罗伯特婚姻破裂, 杰瑞最终回归家庭。这不仅与七八十年代的婚姻伦理环境达成了一致, 更让我们看到了伦理语境对于意志冲突中理性意志击败自由意志重占主导地位所产生的影响。

对于《背叛》中“婚外情”的理解, 斯芬克斯因子从生物性和理性两个方面给予了最好的阐释, 即人无完人。而对于文学作品本身来说, 创作的伦理环境考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只有“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 用历史的伦理道德观念客观地批评历史的文学和文学现象, 我们才能够历史地、辩证地理解和阐释这些作品”。

摘要:哈罗德·品特于1978年创作的《背叛》是一部关于婚姻出轨的伦理剧。剧中以婚外情为主题, 通过“倒叙”的叙事结构, 将婚姻伦理在两个不同时代的伦理现场予以呈现。哈罗德认为, 婚外情的出现是没有被抑制的人类的自由意志, 摆脱了道德责任的理性约束后的结果。本文从自由意志、理性意志以及意志冲突与伦理语境三个方面对该剧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背叛》,婚外情,自由意志,理性意志,意志冲突,伦理语境

参考文献

[1]王燕.品特《背叛》内外的背叛[J].国外文学, 2010, 02:127-134.

[2]沈茜.从《背叛》到《归家》解读品特的背叛观[J].芒种, 2014, 02:60-61.

[3]金永兵, 陈曦.文学经典的阐释与美国精神的建构——哈罗德·布鲁姆“文学经典”理论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4:107-113.

[4]袁小华, 宋赟.哈罗德·品特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J].艺术百家, 2008, 01:154-156.

《追风筝的人》中的背叛与救赎 篇8

(一) 作者背景

Khaled Hosseini (卡勒德·胡赛尼) , 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 后随父亲迁往美国。他的著名小说《追风筝的人》类似自传体小说, 由第一人称视角, 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男孩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其主人公的经历和背景非常类似作者本人的经历背景, 展现了当时阿富汗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鄙陋, 还原并且理解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的选择, 他们的恐惧, 他们的快乐。身为作家的胡赛尼曾说:“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 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他在写作中有一种博大宽广的悲悯之心, 承载了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有的欢笑和悲伤, 并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阿富汗的现状及这个民族所承受着的灾难。因其作品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 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二) 社会背景

故事中的主人公阿米尔出身于阿富汗的上流社会, 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在当地非常有声望。他胆小而瘦弱, 仆人哈桑勇敢忠诚, 就在阿米尔不断地想要博得父亲的疼爱和赞赏及与哈桑的友情发生各种变化时, 阿富汗爆发了战争。在塔利班政权统治下, 这个民族的生存显得格外艰难。由于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 阿富汗人民被分为不同的阶级, 而阶级导致了歧视, 歧视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暴力。专制政权的摧毁式的统治让一切面目全非, 这一切并非来自作者架空的虚构, 而是确确实实发生的。文中也向世人展现了阿富汗从战争前一直到今天的变化:当阿米尔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时, 展现在他面前的场景触目惊心, 自己与哈桑倾注全部心血整饬的庭院, 已被专制政权占领多年, 破败不堪;天空中没有了风筝, 塔利班的鞭声在体育场里阵阵传出……阿富汗陷入无法述说的苦难。

二、忠诚与背叛

阿米尔会说的第一个词是父亲, 哈桑会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的名字。阿米尔的一生都一直在做一件事:获得父亲的认可, 直到父亲去世;哈桑的一生都一直在遵循着一个信念:忠诚于阿米尔, 直到他自己因为这信念被塔利班处死。在等级分化日益严重的阿富汗, 作为主人的阿米尔与仆人哈桑的友情不仅在别人眼中看来是个玩笑, 就连身处在这一关系中的阿米尔也不愿当众承认这件事。只有在没有旁人的情况下, 他才会与哈桑玩耍, 尽管他十分喜欢甚至有些嫉妒这个坦率又勇敢的朋友。父亲对哈桑的赞赏使得阿米尔更加想要博得父亲专注的目光, 于是在追风筝大赛中咬紧牙关拼命地想获得胜利。而为了帮少爷追逐胜利的风筝, 哈桑被强势的恶童肆意凌辱。寻找他的阿米尔却因为怯懦只是在一旁看着, 没有上前保护这个深爱着自己的朋友。他退缩、跑开, 犯下了极大错误。哈桑却没有变, 他的声音, 他的关怀, 都变成了抽打阿米尔良心的鞭子。这就诱发了阿米尔栽脏哈桑偷东西, 让父亲把哈桑赶走。阿米尔对友情的背叛与哈桑的忠诚相比格外的刺眼。我们看到这里不能单单地说阿米尔太不够义气, 主人公的年龄尚小, 且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下, 他已经被误导。血统告诉他, 主人就是主人, 哈桑只是卑微的仆人, 主人没必要为了仆人挺身而出, 即使每次阿米尔遇到困难, 哈桑总是奋不顾身相救。但从此阿米尔生活在了痛苦之中。

三、愧疚与赎罪

父亲的挚友及阿米尔的导师拉辛汗知晓发生在这两个小伙伴身上的所有事, 为了让阿米尔能得到心灵的救赎, 他提出让阿米尔去救哈桑陷入险境的儿子。但已经逃离战乱中如魔窟般恐怖的阿富汗并在自由安全的美国生活许久的阿米尔并不愿回去。尽管他无法忘记这一位朋友及自己当年所做的错事。拉辛汗这时才说出, 其实哈桑是阿米尔的父亲和仆人的老婆的私生子, 是阿米尔的兄弟。阿米尔吃惊之余也想起了疑惑许久问题:父亲对哈桑的欣赏比对他的多?为何哈桑因为阿米尔的诬陷离开时, 父亲眼中竟然充满了泪水, 请求他留下来?在阿米尔与父亲的关系中, 他一直认为自己没有秉承父亲的勇敢、坚韧, 而他父亲同样认为自己的儿子太过懦弱, 无相似点。但是深入内心就会发现, 他们都同样背叛了愿意为自己付出生命的人, 阿米尔在关键时候没有勇气解救哈桑于困境之中, 而他的父亲背叛跟随自己近40年的仆人阿里。在背叛与救赎方面, 阿米尔和父亲终于惊人地相似了。父亲的救赎方式, 是做更多的善事, 广施大爱。而阿米尔的方式, 则是重新踏上战火纷乱的阿富汗, 将哈桑的孩子救出来。从哈桑当初坚定地说“为你, 千千万万遍”, 到最后阿米尔对哈桑的儿子索博拉说“为你, 千千万万遍”, 世间, 最终走过了一个轮回, 划上了半个句号。阿米尔赎了自己的罪, 也赎了父亲的罪。

四、结语

阿米尔的自私和懦弱伤害了哈桑, 但是他也为此付出了来自心灵的鞭挞、愧疚、恐惧的沉痛代价及一部分的人格。但在营救索博拉后, 阿米尔完成了自我人格的救赎, “为你, 千千万万遍”这句话蕴含了太浓厚的感情。

摘要:“The Kite Runner”的台湾中文译本名字为《追风筝的孩子》, 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写于2003年的一部小说。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是以苏联入侵阿富汗和塔利班掌权后的国内暴乱为背景, 以阿米尔和哈桑的友谊为主线, 描写了父子之情、手足之情和友情。本文意在从阿富汗社会贫富差异、忠诚与背叛、愧疚与赎罪等道德命题, 了解该小说中人性的救赎。

关键词:救赎,人性,阿富汗

参考文献

[1][美]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背叛》论文 篇9

关键词:困惑,垮掉的一代,顿悟,背叛成长

《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美国小说家)又名《麦田捕手》,是一种另类生活经验在文本上的体现,它源于无敌的青春,源于青春的躁动,也源于青春的不安和困惑,若能以王朔的痞子式语言风格来翻译,也许,更能还这本书的原来面目和语言魅力,更加契合与传神。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是霍尔顿,他是一个四门功课都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的15岁少年。他倒扣鸭舌帽,穿大号风衣,抽烟、醺酒,满嘴“他妈的、混帐”。因被开除而又不敢回家而开始了他维时几日的流浪生活。他厌恶这个世界,他认为大人叫他读书就是为了以后能买辆“混帐凯迪拉克”,他讨厌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自己却挥霍无度,说自己“不是把钱花了就是扔了,是个十足的败家子。讨厌别人谈论酒和女人,自己却醺酒、恋美色,并且在流浪的几天里糊里糊涂地找来了妓女。自己想的和做的无法统一使他痛苦万分。他所唯一敬爱的老师也竟是个同性恋。就在这重重矛盾中,他无法自拔,最终躺在了精神病院中。其名字的由来在其书中有这样一段的对话也许可以注解说明:“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的当代美国文学中,有两部小说经过三十多年时间的考验,已被认为是“现代经典”,其中一部就是本书。本书篇幅不大,只十几万字,却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可以说开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从表面上看,霍尔顿不求上进,抽烟、喝酒。乱谈恋爱甚至找妓女,简直是个糟糕透顶的“坏孩子”,如果光看这些外表上的不良倾向,当然无法真正理解像霍尔顿这样的孩子,而我们多少成年人却往往用简单、粗暴、主观的方法去对待青少年(包括自己的子女),从而造成或加深两代人的隔阂(也即西方所谓的“代沟”)。

本书作者以犀利的洞察力解剖青少年的复杂心理,透过现象观察精神实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既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纯朴、敏感、善良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青春变化期青少年的特点,无怪乎在西方社会里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巨大反响,而且不少成年人也把它看作启发自己理解年轻一代的钥匙。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还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霍尔顿是个性既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从主人公这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荒芜的社会风气,道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美国的五十年代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冷战硝烟又起。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们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无力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下,过着混混噩噩的生活。

主人公霍儿顿是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反面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深受资本主义社会的耳濡目染,既有丑恶的一面,也有反抗现实,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纯洁的一面。表面上霍尔顿是个玩世不恭的坏孩子,但实际上他却有颗纯净善良的心。他爱自己的妹妹,见她的那晚,霍尔顿说出了:“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说,他想像着在一大片麦田里,几千几万个小孩子在游戏,周围除了他没有一个大人。他就站在麦田边上的悬崖旁守望着,看哪个孩子朝悬崖奔过来就捉住他,不让他掉下悬崖。”这是他的一个美好幻想,也是他美好心灵的见证,他希望那些快乐的孩子不要跌入悬崖,而是永远快乐的奔跑,而那麦田似乎象征着物质世界,他希望生活在充满物质主义精神世界的孩子不要迷失自我,走向悬崖。相对于他那两个糊涂的室友,霍尔顿更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而他厌恶这一切,因为厌恶,处于青春期的他就越发的那样做,似乎是一种反抗。

很多时候,我们将自己的不满与叛逆小心地匿藏于心中,为了迎合社会,我们学会了伪装,欺骗。为了追名逐利,我们麻痹了自己的心,那些真实的想法渐渐被封存于心底,或许是一种自我保护,毕竟将自己完全袒露于这个陌生的世界中是不安全的。“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一位老师如是教导主人公。这就是理智与成熟吗?谁的愿望会是去当一个麦田守望者呢?或许因为霍尔顿身为富家子弟才使他表达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愿望。然而现实总是现实,霍尔顿最终回到了现实世界中,表面上是因为妹妹的挽留,但事实上霍尔顿也无法离开自己所处之地,或许他自己也明白。流浪的结束也预示着青春期的他锐变的结束。“人只是在不断地出逃和回家中艰难地长大,真实的生活就是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意义”。

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50年代的美国确实有些相像。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开始迷茫、消沉。他们逐渐遗忘自己的理想,没有了最初的热情,开始向往平庸。

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人,自然已经习惯了困惑和烦恼。但是我们应该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的路,我们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假如霍尔顿没有他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纵然生活有时也会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不久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产生了动力,明天会更美好!

书中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典型的“反大卫·科波菲尔”式的形象。他是中产阶级的富家子弟,屡屡被学校开除。在纽约游荡时,他再次目睹早已看穿的成人世界形形色色的面具、阴暗、荒诞,感到极度的厌恶———对人性被扭曲的厌恶———在他的视线所及,人性被多多少少地异化成一种滑稽而令人失望的表演。于是,霍尔顿在内心深处陷入了对成长的种种困惑、焦虑、恐惧之中。他感到人的社会化似乎不可避免地和人性的扭曲相互缠绕在一起。当一个人走向成熟时,他怎么能清醒地看着自己走向这样一种“成熟”而无动于衷?所以霍尔顿没有摆脱颓废与堕落———泡在酒吧,用酒精麻醉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滥交自己也看不起的庸俗女友来打发时间……他在精神上安慰自己的只能是成为一个虚无飘渺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但哪怕只是这样一个虚无飘渺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却还是成为了三十几年来几代青少年心目中的精神英雄———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成长是件无奈的事———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对人性的不可避免的变形与扭曲。但我们并没有沉默地接受这一切的发生,而是发出了我们自己的宣言:如果我能选择,我一定会背叛这样的“成长”,我不要堕入人性变质发臭的悬崖深渊———我要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参考文献

[1]芮渝萍.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J].宁波大学学报, 2004.

[2]余星《:对纯真的找寻——试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 (11) .

[3]张介明.“反抗”与“回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J].域外文苑, 2003, (3) .

[4]田佳, 生存的困惑与选择[J].四川大学学报, 1994, (2) .

《背叛》论文 篇10

关键词:反现实主义,背叛情结,懦弱性,贪婪性,冷漠性

1.引论

米兰·昆德拉 (Milan Kundera, ) , 捷克裔法国作家, 自幼年便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学习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 经历过二战时期, 被迫戴上过黄星标志, 那时他的创造力和叛逆性格就已显露出来。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 获得巨大成功, 同时他还涉足文学评论, 如《小说的艺术》, 而后在1984年完成了巅峰之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是一部被认为是典型的反现实主义作品, 没有人能够否定这样一部著作的伟大之处。 确实, 它在阐述生命哲学的过程中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 “轻与重”, “灵与肉”, 这两对前人探讨无数次企求弄清的关系, 在他谦逊的笔下生动跳跃着, 外科医生托马斯与摄影爱好者特蕾莎、 画家萨比娜这三者的关系及他们面对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引发读者去思考。

感受生命中带给我们的轻与重, 而后选择。 在昆德拉看来, 自由为轻, 而责任为重, 同情心为重, 一切束缚到人、使人不得自由的皆为重。 但是, 他并没有明确说明在轻与重之间何为正, 而从主人公托马斯身上我们却可以看出他一直在选择轻, 追求轻。 从这个程度上讲, 追求轻即意味着背叛现状, 摆脱原位, 投向未知。 这种基于对现实不满而不断背叛现实, 企图寻求一片精神乐土的观念无疑迎合了当代不少试图改变不满现状却屡次失败近乎绝望之人的想法。 那么, 这种反现实主义真的毫无弊病吗? 这种一味追求理想层面的观念做法真的适合我们于这个现实社会的生存吗? 笔者是不这么认为的, 下面分别从托马斯这个角色出发就反现实主义的懦弱性、贪婪性及冷漠性论证其不合理性。

2.反现实主义的懦弱性

小说的一开始便抛给我们这样一个神秘的话题:永恒轮回。 生命并无轮回之说, 昆德拉之所以提轮回只是为了带出生命的唯一与不可重复性。 这种特性让托马斯在要不要面对特蕾莎这份爱情时犹豫不决。 “托马斯自言自语:einmal ist keinmal, 这是一个德国谚语, 是说一次不算数, 一次就是从来没有。 只能活一次, 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4]9。 假如生命真的有轮回, 假如生命真的得以无限重复, 那么托马斯大概就不会这么为难苦恼。 因为生命不会重来一次, 他无法检验自己将要做的选择是不是正确的, 因为他怕。

他怕错误, 怕失败。 之前不堪的婚姻已经让他不敢再轻举妄动, “性友谊” 是他在惧怕女人与渴望女人之间找到的平衡点, 他不知道一旦打破这个平衡, 他能不能承受住那份重———“是否该建议她来布拉格住下? 这份责任让他害怕”[4]7。这里的女人正代表着现实社会的欲望和责任, 他渴望着、需要着女人满足他的欲望的同时, 却又惧怕承受这些女人带给他的包括责任、压力等一切在内的沉重。 他企求背叛, 背叛现状而到达一个轻的境界, 在那里, 他可以拥有爱情又不用负任何责任, 这种对责任的惧怕恰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可是现实并不总是那么温顺乖巧, 当人们还在犹豫着不知道怎么选择时往往已被卷入其中, 所以, 托马斯还是没能摆脱特蕾莎。 他们还是在一起了。 托马斯用了一个“捆”字描述了他们在一起7年的生活[4]36。 在这期间, 托马斯过得并不痛快, 他还是继续游离于其他女人之间, 一边爱着特蕾莎一边背叛着与她的这段婚姻, 享受着所谓的自由, 同时他又不允许特蕾莎做出半点背叛他的举止。 放任自己随意背叛这个现实世界, 既要享受随时抛弃这个世界的自由, 又不愿意承担自由所带来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 特蕾莎走了, 带着累人的爱情, 留下了托马斯要的自由。 “他去饭店吃饭。 他感到很伤心, 但吃着吃着, 原本绝望的情绪好像放松了, 仿佛绝望已经淡去, 只剩下几许忧郁……此刻他才发现, 对这些岁月的回忆远比他们在一起生活时更加美好”[4]35。 此时, 似乎托马斯的伤心瞬间便变成了对自由的享受。 可是仅仅不超过两天, “星期六和星期日, 他感觉到温馨的生命之轻从未来的深处向他飘来。 星期一他却感到从未曾有过的沉重”[4]37, 这种绝对自由没有了重的束缚显得那么空洞、无味。 于是他背叛了想要并得到了的自由, 回到了特蕾莎身边。 然而重逢时刻的轻易到来并非让托马斯像小狗卡列宁一般欢呼雀跃, 当他想到自己以为的“es muss sein” (非如此不可) 到头来依赖的竟是他们之间如此偶然的爱情时, 他又开始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托马斯的周而复始的自由与被缚就类似于钱钟书的《围城》, 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 里面的人却想出来, 打着“自由”的幌子, 任由欲望横流, 却没法承受住围城内的无奈。 托马斯把自己对特蕾莎的爱情归为所谓的“同情心”作祟———重;同时他又渴求着自由———轻。 这种对重的逃避而只想一味占有轻的自私何尝不是一种骨子里的懦弱。

3.反现实主义的贪婪性

“卡列宁讨厌变动。 对于一只狗来说, 时间运动不是直线式完成的, 它的流逝并不是一种不断向前的运动, 不是一步一步向远方推进, 而是循环运动……”[4]92卡列宁不喜欢变动, 生活中稍微一点不一样都可以让它生气不已, 这个“生活之钟”规律、呆板。 可是, 她却是不贪心的。 要知道, 那些寻求有可能只是让人穷尽一生瞎忙活的骗局, 到头来, 它竟是虚无, 就如同《等待戈多》的结局一般。现实如何, 不管喜不喜欢她都尽力去适应, 去生活, 而不是一味地想要背叛, 想要逃避, 寻求那些虚幻的想象。 连动物尚能懂得的道理, 为什么人就不懂呢? 这便是人的贪婪。

当托马斯遇到爱情时, 他想要爱情, 有了爱情他还想要自由, 有了自由他又渴望回归到特蕾莎的怀抱, 当一切都如他所愿时, 他内心却还觉得远远不够, 觉得一定还有某些完全符合他理想的未知在等着他探寻。 这种了无终日的对现实生活的背叛, 最终给托马斯带来的却只有虚无。 除此之外, 托马斯的上司对他一直器重, 而他曾守着那习惯于称作生活意义的医生和科学家工作, 但只是曾经, 他明显不满足, 他还想要表达的自由。 在发表了一篇有反当局嫌疑的文章后, 警察一直找他麻烦, 就在大家都觉得他会妥协的时候, 他反而毅然辞了职, 背叛了这种生活, 再一次投向了未知, 当了一名窗户清洗工。 不是他不想再当医生了, 因为之后他还总乐意地对别人的病情提供意见, 只是他觉得这种突然又不合常理的举动可以帮助他推翻那些压得他喘不过气的“重”, 他觉得这种背叛或许可以为他带来更好的、理想的生活。

事实上, 否决贪婪并不是让我们只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 而是在适当的时候面对现实, 为自己找一个点, 去奋斗, 去战斗, 不能一味追求虚无。 昆德拉说, 来到世上, 就是来到人们永远挤着压着在一起生活的一个世界的中间, 不拼尽全力, 就不可能从中逃出去[4]160。 托马斯总是在不断地背叛, 拼命要得更多, 到头来只能失去更多。

4.反现实主义的冷漠性

背叛总是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 托马斯与第一个妻子生活不到两年, 有一个儿子, 离婚后他竟可以做到完全不管前妻跟儿子。 究竟是一个多么冷漠的人才能做到对自己的骨肉不闻不问, 这一切到底是源于他前妻阻隔导致见儿子一面难, 是源于他已经累了, 还是他根本就对他儿子没有感情? 是托马斯俨然背叛了之前的生活, 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可是从一定层面上讲, 这种背叛让他沦丧了自己的道德。

事实上, 托马斯的冷漠不止于此。 他总觉得自己对特蕾莎是有“同情心”的, 这也是昆德拉所谓的“爱情”。可是, 占有着一个女人的同时又背叛着这个女人, 继续跟其他女人在一起, 完全无视特蕾莎因嫉妒和没安全感而日渐憔悴几近神经质, 这样恐怕不是同情。 我们不可否认托马斯对特蕾莎还是有不一样的感情, 只是他太擅长关掉自己的感情, 擅长到他自己都未曾察觉, 自己已经如此冷漠不堪。

或许有人要反驳, 他给报社写的那篇文章不正证明了托马斯是一个热血青年吗? 报社确实发表了一篇声称托马斯医生写的具有反当局嫌疑的文章。 可是托马斯再三强调过, 那篇文章已经被改了三分之一, 并非他本意。 他关注着这场战争, 但是关注并不代表着关心, 如果你期望在他身上看到任何实际行动, 那么你就要失望了。 托马斯从未明确表示自己是站在哪一方, 他背叛着现实生活, 被迫辞掉了医生工作当起了一个轻松的窗户清洗工, 当读者觉得他是站在反当局的一方时, 他却拒绝了那个记者和儿子找上门的关于反当局的签字。 可见, 他根本不在乎这场战争, 他只是随着自己的意愿, 因为一些可有可无的事情背叛着他的当下生活。

萨比娜爱上托马斯是因为他的背叛性格, 是因为他的“不媚俗”, 可是他们可曾想到过他们对现实的这种背叛, 追求的这种不媚俗 (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 在媚俗的王国里, 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 在这里, 表面看上去什么都是美好的。) , 带来的却是对人世的冷漠, 对人情的冷漠。

5.结语

每一次阅读这本书, 都让人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书中的托马斯是否就是昆德拉实际思想上的化身, 是否就是昆德拉的精神之凝聚, 是他在精神上对当局的默默抗争? 在战乱年代, 人总是迫不得已, 人的抗争总是显得那么力不从心, 我们只得从精神上寻求解脱。然而反现实主义却是一种懦弱。逃避在自己的精神世界, 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反现实主义是一种贪婪, 托马斯的反现实主义就是属于纵向追求的无止境, 是一种不可取的贪婪。 因为无法承受的“重”而一味背叛, 一味追求无止境。反现实主义是一种冷漠。托马斯的反现实主义他所背叛的这个世界里还有那些他爱着和爱着他的人。

背叛还是坚守, 这是个问题。 “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 它引起更多的背叛, 如同连锁反应, 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4]11。 现实是不可避免的, 甚至在选择现实与反现实间也是一个现实, 我们挣扎在其间, 可是不能完全脱离之, 我们需要勇敢面对, 积极克服, 而不是一味地背叛。

参考文献

[1]Aji, Aron, Milan Kundera and the Art of Fiction[M].London:Rutledge, 1992.

[2]Kundera, Milan.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Z].Michael Henry Heim translated.Harper Perennial, 2010.

[3]Robert, Porter.Kundera:A Voice from Central Europe[M].Aarhus, Denmark:Arkona Press, 1981.

[4]米兰·昆德拉, 著.许钧, 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文中只标明页码的引用皆出于此书)

[5]米兰·昆德拉, 著.余中先, 郭昌京, 译.好笑的爱[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6]米兰·昆德拉, 著.董强, 译.小说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7]彭少健.米兰·昆德拉小说:探索生命存在的艺术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 2009.

激情、真爱、背叛 篇11

追踪第1站

人物:李健民

我和囊子王月曾经过很多“电光石闪”的激情时刻,她是我喜欢的那类女人。

婚后的生活幸福甜美,我们尽情享受着属于我们的美妙生活,当然也包括性。那种两情缱绻的感觉是醉人的。几乎每隔一天,我们就要来一次身体的“盛宴”。我们会调上两杯红酒,放上一张CD,融化在彼此的柔情里。她不止一次撒娇地跟我说,我在床上的表现特别棒。听到这样的话,我感觉自豪而满足,哪个男人不希望让自己爱的女人满足呢。

生活是繁忙而琐碎的。公司新软件的开发时间紧,压力大,我天天加班加点,熬更守夜。深夜回家时早已身心疲惫,不要说与妻子做爱,就是面都很难见到。

一天晚上,我回来得比平时早很多。王月穿着性感的吊带睡裙坐在沙发上看杂志,秀发垂在胸间,灯光下她的乳沟若隐若现,香气迷人的样子。我突然感到一种冲动,抱起她就往床上扔。她异常兴奋,主动配合我。可是我刚刚进入她的身体,没几下就“到点”了。

我有些尴尬,对王月解释,可能这段时间太累了。她也理解,拍拍我,卷进被子睡了。

第二天晚上,我刻意早点回家,想极力弥补昨夜的“过失”,可是缠绵的前戏过后,我很快又偃旗息鼓。一连好多天,我越想弥补越是如此。我的心情糟透了。

我自认为自己是公司研发经理最佳人选。过了没多久,公司人事会上却提拔了另外一个主管。事业上的失意,让我的心情更加郁闷。

我想在床上重振雄风,可我不明白自己是怎么了,越着急却越不行。王月始终没有抱怨,这让我在愧疚的同时又多了一份自怨。一天深夜,我半夜醒来听到王月低低的叹气,很压抑的叹气。我刹那间心慌不已:不能给她带来快乐,我有什么资格安慰她呢?

男人这方面不行,自然心事重重……那天,老同学们聚会,我的郁闷竟然被刘歆看了出来。刘歆跟假小子一样,在我看来,她就像哥们儿。可能也是酒喝得有点高,反正那天见了鬼,我竟然对她说完事业上的失意以后,连自己不行了这样的事也讲给了她。

刘歆听完,拍了拍我的肩说:“其实是你的心理负担太重造成的,放松放松就没事了,来,现在就来一醉方休吧……”

憋了许久的心事终于一吐为快,我感到轻松了许多。那天下午,我们在pub里喝了很多酒,刘歆满脸绽放出绯红的光彩来,到后来,其他同学陆陆续续地走了,只剩下我和她,她轻轻地把头倚在了我的肩上,再后来,我们去开了房间……奇怪的是,“不行了”的我那天晚上竟然“重振了雄风”。

第二天头脑清醒后,我觉得异常内疚,面对王月,我不敢正视她的眼睛。一连好几天,我一进家门就觉得心跳如鼓。不知道是不是这种惶惑和愧疚的心理在起作用,我在王月面前更加溃不成军。鬼使神差地,那种想证明自己性能力的心理又让我控制不住地去找刘歆,每次和刘歆在一起,我们都有很愉快的性生活,直惹得刘歆说:“看来不是你不行,是王月不行吧。”那段时间,我也问过自己,难道我真的不爱王月了吗?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难道我爱的是刘歆吗?得到的也是否定的答案。都说有爱才有性,可为什么对我来说,爱和性却是两个分开的冤家,好像我的身体往左,心灵往右,身上有两个我重叠在一起,随时要撕裂我……那段时间,我真的很痛苦,对两个女人都有深深的愧疚。

更不妙的事在后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王月终于知道了一切,她跟踪我到刘歆住处,疯了似的打我,骂我。我从没见过她发过那么大的火,一连几天她都不让我进家门。几天后,感觉王月的怒气应该消得差不多了,才回家。可我一进家门,她就摔给我离婚协议书让我签字。我当时就懵了,说真的,我这一辈子都没有想过要跟她离婚。

我说:“王月,你原谅我吧,我以后再也不做对不起你的事了。”

但她似乎是铁了心:“你既然不爱我了,就没有必要维持这个名存实亡的婚姻了。”

我说我是爱你的。

她说:“既然爱怎么却不想做爱?现在已不是你爱不爱我的问题,而是你已经厌恶我了。你不仅不想跟我做爱,就连与我逢场作戏的欲望都没有,跟我,你每次都不行,却和刘歆那么合拍……”

我说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可王月怎么会相信我的解释。我自己都觉得自己的理由是那么苍白无力。

可是,我真的爱她……

追踪第2站

人物:王月

如果不是我自己发现了一切,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他会和刘歆在一起。我们的性生活不和谐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他往往只有两三分钟就结束而我才刚刚燃烧。我想可能是他这段时间工作压力太大的缘故,也没想太多,可是……那个周末的下午,他接了一个电话,跟我说同事张亮通知他加班。而他刚出门,张亮就打电话来约他下棋。我非常奇怪,他为什么要跟我说谎呢?于是,我跟踪他,发现了一切。

当时,只觉天旋地转,我深爱的男人爱的是别人,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一个女人伤心的呢?

尽管他一再向我解释,他爱的是我,只是想在刘歆那里证明性能力,可这怎么能让我相信?爱我却不想和我做爱,倒和一个不爱的女人打得火热。我越想越伤心,连着好几天都不让他进家门。后来我也想通了,既然他不爱我,那么就放手吧!我们都还年轻,都还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因此我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和他离婚。

几年的夫妻,说不留恋是假的。如果他不这样,在我心里他是绝好的丈夫。我去上夜班,他总是要等到我回来,躺在他身边,才能踏实地睡着。我知道,性能力是男人自尊心里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后来我们夫妻生活不是很和谐,我始终保持沉默,就是不想伤害到他。

可我万万想不到的是,到我这里不行,在别的女人那里却行得很,这只能说明他爱我的是假象。如果他对我只有责任,我想告诉他,没有这个必要,现在男女都很独立,谁离了谁照样活,女人没有必要需要男人来负责,而且在我看来,婚姻里责任的成份多了,婚姻就变得沉重了,我不想让他和我都成为婚姻里的一条老黄牛,所以,还是离吧。

在我看来,爱情应是感情和身体的双重忠诚,现在他的身体已经背叛了我,又何谈真爱呢?

不过,也许男人对情感和性与我们女人有着不同的态度,对男人来说,婚外的性富有魅力,是因为有着某种‘新奇’的感觉,这时候,他们对情人一般不产生感情上的依赖,吸引他的只是性

生活。这种纯粹肉体的背叛,如果还有爱情在,也许不应该成为离婚的理由。王月有些若有所思,她说:“我要再考虑一下。”

追踪第3站

人物:李健民

那天,月对我说:“也许我们现在不应该纠缠该不该离的问题,而是应该赶快找到性生活不和谐的原因。”那天,我们彻夜深谈了一次,看得出,她的情绪稳定了很多。她说,也许是她自己的性格太矜持,在性生活中比较被动,所以不能够充分调动我的性趣。我说也不全是这样的,合适的时候,我还是去看看医生吧。最后我们抱头痛哭,奇怪的是,那天晚上,我们有很好的性生活,我和她都好像回到了我们的第一次,热烈而缠绵……我想也许是这一次的波折让我们有了想更好地重新拥有对方的激情吧。

和王月和好了,我很珍惜她给我这个改过的机会,所以我不会再见刘歆了。这些天,她打电话给我,我都没有接。其实我很想对她说声对不起。

追踪第4站

人物:刘歆

我和李健民是大学同学,大学时我就暗恋他,毕业后来我也交过一些男朋友,但一直单身到现在。在这种心理下,我想跟他逾越雷池是迟早会发生的事。

记得那天晚上,李健民重振雄风,非常兴奋,他激动地拥着我说:“谢谢你让我做回了真正的男人。”我说:“对你好,我是自愿的。”其实,我心里一直幻想,李健民跟我是出于爱,而不仅仅是欲望或其他。

这之后,我把它看作上天给我的机会,常有意无意地关心他。李健民工作很忙,我们只是偶尔见面,每次在一起都非常愉快,每次分手我心里都有些依依不舍,我沉浸在李健民带给我的“幸福”之中……

可后来,王月知道了一切,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来找过我,我知道,我和他之间的一切都落幕了。我到今天才知道自己有多傻,其实无论我怎么付出,包括以身相许,包括帮助他重塑阳刚,我都不能得到他的心……

说我不伤心是假的,哪个女人会甘心被男人只当作一个“工具”?李健民对我,只是对家庭压抑的逃避,他把我当作他的精神寄托。而我为他解除了忧虑,帮他重塑阳刚,他又要用这种“成果”去爱他的妻子,这种伤害我想在我的生命里会留下永久的伤痕……现在,我不能像王月那样大吵大闹,所有的一切只能一个人默默吞咽,我觉得在这场三角游戏中,我是最受伤害的一个,也是最自作自受的一个。

刘歆说到最后,哽不成声……我们看到了一个被爱情深深伤害的女人。

编后语:

《背叛》论文 篇12

关键词:知识分子,苏联,激进,理性批判

凡在动荡的变革年代里, 知识分子总是最先走向激进的人。前苏联体制的终结, 是一个巨大的国家机器整体失灵的结果, 报禁开放与活跃其中的知识分子, 只不过是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小部分, 而文化系统又是国家系统的一个子项, 所以本文选取苏联体制的终结与报禁开放作为考察历史的切入点, 并不是就苏联转型的挫折原因进行探讨, 而是借这个有着深厚知识分子传统的民族, 管窥变革年代的知识分子——“批判”与“背叛”[1]。

一、报禁开放——知识分子的“背叛”及后果

(一) “公开性”与报禁开放

1985年3月, 戈尔巴乔夫执掌苏联, 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以其挽救苏共政体。改革首先在经济领域展开, 然而很快经济改革出现了问题与困难, 使得戈尔巴乔夫将改革深入到政治体制领域。同时僵化的苏联模式和思维禁锢, 使得戈尔巴乔夫迫切希望在思想文化领域撕开口子。事实上, 戈尔巴乔夫掌权后的“第一个重大变化不是发生在经济领域, 而是发生在文化领域和个人权利自由的思想领域。”[2]

早在1986年初, 戈尔巴乔夫始创了被称作为“公开性”的政策, 它要求解除对公开讨论和个人意见表达的限制[3]。在言论解冻报禁开放形势下, 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出现[4]。与此同时报刊发行量也一直在急剧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言论空间的空前自由, 1986年3月, 戈尔巴乔夫开始邀请大众媒体批评苏联党政机关。而且这种“邀请”是实质性, 甚至是被鼓励的, 热衷批判的知识分子迎来了春天。在这个变革的年代, 知识分子的言论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 知识分子

根据大卫·科兹在《来自上层的革命》中界定, “知识分子”是指, “他们的工作是发展和表达观点、知识、价值和想象——也就是说, 那些作家、艺术家、记者、自然和社会科学家、学者以及其他类似的职业者。”[5]86在此基础上, 本文“知识分子”的内涵还需结合“公共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公共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在俄国, 它一般指受过教育, 具有批判精神, 担负社会良心的职责的一批人。而在前苏联时代, 指的则是“持不同政见者”。这一内涵所体现的苏联知识分子与当局对抗的姿态, 比起同时代的富有激情的法国左翼知识分子, 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概而言之, 本文的“知识分子”主要是指受过良好教育, 并具备较强的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积极介入现实, 热衷于表达观点和价值的群体。置于苏联改革的具体历史情境中, 可以被理解为“持不同政见者”。苏联报禁开放后, 这批心怀着东正教救世情怀、崇尚自由独立、充满批判激情的知识分子, 开始为生民“立言”“立命”, 媒体记者、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经济学家、理论家等学者尤为热情。

(三) 激进派的胜利

知识分子的立场在当时主要可以分为:保守派, 坚持旧有的社会模式不容许改革作出更大的、原则性妥协;中间派, 对改革持有暧昧的态度, 他们既对现状不满, 却也没有态度鲜明的立场;激进派, 富有批判激情, 主张激进的改革。在当时苏联的改革中, 激进派知识分子在“公开性”的庇佑下, 逐渐占据主流媒体, 走向媒体话语的胜利。

知识分子与苏联媒体在改革中的互动关系可以描述为下图[6]:

事实上, 激进派的批判观点强势占据媒体经历了一定时期的与保守派对战的历史过程。在1988年3月, 《苏维埃俄国》发表了尼娜·安德雷耶娃攻击媒体“太过分”的来信。这篇文章一度被认为是官方信号, 言论自由似乎走到了尽头。然而不久, 苏联中央委员会会报《真理报》发表了一篇社论, 谴责了这位“新斯大林主义者”, 重申支持新闻自由和独立的立场。随后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别的报刊媒体上, 当然遭遇的是同样的情节。更加实质性的举动是1987年7月《刑法》中禁止“反苏维埃鼓动和宣传”的条文被删除, 1990年的《新闻和其他大众信息媒体法》宣布取消检查制度。[7]99在言论自由的整个对抗过程中, 保守派的抱怨被被一次次喝退, 而激进派逐步占据绝对优势。

与此同时, 激进派的知识分子被任命掌管各大主流媒体, 他们受命主办《星火》、《苏联文化》、《莫斯科新闻》、《旗帜》和《新世界》等报刊。媒体所载内容正如前文所述, 而这些观点, 将直接提供给民众。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 生活水平在历史纵向的比较, 和缺乏同时代横向比较情况下, 所获得的幸福感, 无疑是值得玩味的, 对他们而言或许保存现状更好。1991年春的各次民意调查和一次全民公决, 证实了这一观点。当时大多数苏联人民表达了“对生活在资本主义下的反对, 和对保留联盟国家的赞成。”[8]200但激进派各种言论的传播效果对民众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当1991年戈尔巴乔夫和他的社会主义改革黯然落幕时, 民众表现出了惊人的冷漠。

同时, 媒体之外, 激进派的知识分子, 尤其是经济学家, 积极向国家权力机构建言献策, 其作用比舆论造势来得更直接。“苏联知识分子特别是经济学家的观点日益转向拥护资本主义, 是……亲资本主义联盟最终取得政治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9]94

(四) 知识分子的“背叛”

报禁开放的初衷是希望“公开性”唤醒人们, 打破思想禁锢, 进而激发他们采取实际行动支持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公开政策刚出台之时, 知识分子的喜悦之情一度转化为对戈尔巴乔夫及其政策的热忱拥护, 然而蜜月期不长, 鸟儿从囚笼中放出来, 绕笼三匝之后, 重获自由的它便飞而远去。知识分子最终走向了与戈尔巴乔夫改良社会主义目标相反的道路。

大卫·科兹记载了一个典型知识分子的“背叛”过程[10]91。塔雅特·扎斯拉夫斯卡娅是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 一开始她还把改革看作改造社会主义, 并在“推动戈尔巴乔夫实施改革方面起过重要作用”。但到了1990年其看法就改变了, 转而赞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无根本区别, “成熟的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特征”。塔雅特·扎斯拉夫斯卡娅并不让人觉得惊奇, 事实上知识分子对官方意识形态的信仰从来都不坚定, 一旦权力当局允许了知识分子的自由表达, 那么它就不得不面对知识分子的质疑, 甚至戏谑。因此在整个改革期间 (1986~1990年) 媒体从小心地提出改革意见, 到批评勃列日涅夫, 再到批评斯大林, 直至公开批评社会主义, “批判”的激进化历程愈演愈烈。时任苏联总理的尼古拉·雷日科夫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承认, “苏联的大众媒体已经变成反对当局推行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方案的‘一支重要力量’”。[11]95

这种背叛借助于行之有效的大众传播系统, 将激进派的观点传播到了苏联的每个角落。远在乌拉尔山脉南部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市的前共产党书记亚历山大·苏维茨基指出, 来自莫斯科的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的轮番轰炸, 已使得“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市) 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以及相当多的工人开始拥护叶利钦和美国生活方式了”[12]。

而在这次“背叛”的变革中, 知识分子并不是赢家, 事实上, 1992年俄罗斯向自由市场快速转变的过程中, “最大的损失者要算知识分子, 他们一夜之间掉入了自由市场的冰窟窿, 因为他们原先的国家支撑体系转眼间已分崩离析。”[13]92并且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知识分子为了生计不得不放下原来高贵的架子”。[14]184

苏联的分崩离析有其根本上的制度原因, 但知识分子借大众传媒的“公开性”从“批判”走向“背叛”, 这一导向的改变对这段历史负有不可忽视的责任。旅居澳大利亚的保加利亚学者佩特罗夫无情地评价道, “这不是社会主义的公开性, 而是恶毒的、在苏联历史上和世界上从未有过的反共宣传。”[15]165

二、文化体制——知识分子“背叛”的根源

在《来自上层的革命》一书中, 大卫·科兹和弗雷德·威尔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苏联知识分子转而信仰西方的民主资本主义?他们给出的解释是“物质的考虑”[16]92, 但物质条件的改变对于绝大多数知识分子而言, 对促成其观点的转变上究竟有多大效用, 在缺乏实证研究下还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可以从文化体制的视角探讨“背叛”的最深层次的根源。

(一) 专制主义下的知识分子

首先, 专制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同知识分子本质需求相冲突。前文提及知识分子的本质需求是独立发展和表达观念、知识、价值和想象, 即使是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理论缔造者马克思一样会愤怒地反对对自由表达权利的剥夺。而“言论自由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的自由密不可分, 个人独立于国家只有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才能得到保证。”[17]89。在苏联体制下, 公权领域挤压私人领域, 甚至自由的思想都能犯上“思想罪”, 开放自由的西方意识形态无疑会深深地吸引知识分子。

其次, 苏联赋予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苏联官方一直将“持不同政见者”视为西方国家的走狗, 所以用一个与英语“disident”相对应的俄语词来称呼他们[18]490。这种极度低下的社会地位对于知识分子极为看重的尊严无疑是一种伤害, 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他们转向选择能赋予知识分子更高地位、更多尊重的民主社会。

(二) “持不同政见者”

“知识分子”这一社会群体, 一旦被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符号去理解的时候, 物质或经济角度上意义是模糊的。决定这个整体作出抉择的主要因素, 往往是精神信仰、价值认同等深层次的文化原因, 而非简单的物质上的计算。所以理解苏联知识分子的“背叛”, 要从苏联文化体制中的“持不同政见者”寻找根源。

回顾苏联历史, 在列宁眼里, 知识分子是资本主义留下的唯一的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资源, 列宁及其后继者的这种“利用”使得苏联在科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个体的价值逐渐被忽略, 而被当做国家机器的一个工具来对待。对知识分子的压制和迫害政策使得知识分子越来越失望, 逐渐积蓄了越来越多的愤怒和激进的情绪, 开始走向偏激, 转为对抗。有苏联特色的“持不同政见运动”就是这样一种对抗形式, 史学家茹拉夫廖夫指出, “意识形态检查的严格限制, 对不同思想者的迫害转变成了持不同政见运动, 使社会上消极、淡漠情绪增长。”[19]158

“持不同政见者”作为一道政治文化景观, 西尼亚夫斯基认为“在本质上苏联持不同政见者是精神、心灵和道德上的反对派, 反对谁?不是总体上反对苏联制度, 但反对苏联社会中的思想同一化和对思想的扼杀。”[20]185戈尔巴乔夫同情一直被压制的持不同政见者, 认为改革需要他们协助来破除思想领域的坚冰, 但恰恰相反, 持不同政见者变成为了改革的急先锋, 极大地释放出敌视社会主义的政治能量。持不同政见者直接要求废除共产党领导, “尽快解散‘邪恶的’苏联”。[21]226这些观点的公开化在社会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对于稳健的改革而言极为不利。

(三) 知识分子的“批判”传统

别尔嘉耶夫曾说, “俄罗斯的知识分子是完全特殊的、只存在于俄罗斯的精神和社会之中的构成物……知识分子是网络丝的现象, 它具有俄罗斯的特点。”[22]这种特点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和极端主义情绪, 发源于17世纪宗教改革中的“旧礼仪派”的反叛传统, 为18世纪拉吉舍夫等人继承, 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群体所发扬, 内化在20世纪知识分子性格中。别尔嘉耶夫认为这些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分裂, 背弃信念, 漂泊, 与现实不调和, 志在未来, 向往更好的、更公道的生活……。”[23]26这种传统充满批判和激进, 在20世纪80年代末再次高涨。

俄罗斯知识分子这种强烈的反叛精神、批判意识与俄罗斯民族的天性有着密切联系。俄罗斯两级化的民族性格, 使得知识分子对历史的选择, 既能激起热烈的爱, 也能激起强烈的恨。在困厄专制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涌向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 而当巨大的国家机器行为迟缓的时候, 被压制已久的知识分子又站出来转而奔向资本主义。显然, 作为一个群体, 他们集体缺乏耐性并习惯用“要么全部, 要么一点没有”的批判思维来思考问题。这也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利哈乔夫的判断, “俄罗斯的轻信悲剧正在加剧是由于俄罗斯人的智慧决不与日常的关怀相联系”。[24]340

三、重建理性批判的可能性思考

历史充满着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纠缠, 同样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变革的中国选择了一条有别于苏联的渐进式的改革道路。这里不做中苏改革路径上的好坏比较, 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中国的变革中, 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被压制, 时至今日, 对于很多问题依然讳莫如深。当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知识分子总是存有戒备的, 因为批判精神使得知识分子的政治信仰从来都不坚定。而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不是理性的激情, 而是激情的理性”, 知识分子身怀“批判的武器”, 离开了激情, 批判的理性也就难以燃烧, 然而“身怀利器, 杀心自起”, 手握“批判”工具的知识分子又该如何自处?

(一) 关于“激情”和“背叛”

人类社会从19世纪下半叶进入“政治的时代”开始, 知识分子的激情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与“进步”和“理性”观念的结合赋予了知识分子激情批判以合法性, “进步”和“理性”作为一种史观, 发轫于启蒙时代, 并被广泛地接受, 其理念自是有其合理性和规律性。如果进步不可避免, 那么进步的方式却是不尽相同。历史上每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中都会出现狂热的激进气氛, 知识分子则鼓吹, “进步”和“理性”是站在他们一边的, 历史进步的潮流将不可抵挡。然而这种知识分子声称的“进步”和“理性”究其根源到底是真实的表达还是臆想的建构呢?不论从卢梭的“道德理想国”, 到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 再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 这些狂热背后的“进步”和“理性”实质上都来源于知识分子的“想象”……有的成为空想, 并迄今被世人延续着其想象力;有的被用于实践, 虽究其本质不置可否, 但终究是一种实践;有的一直在为历史推动, 并不断被尝试, 但仍难以企及。

这种由知识分子自身臆造的建构, 通过他们的摇唇鼓舌, 渗透给人类社会。他们的理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相同历史框架中人类潜意识对合理社会的想象。但同时知识分子作为这个社会最具想象力的一群人, 更敏感地意识到个人价值 (常常扩展为人类价值) 处在被挑战和被威胁的状态。这种状态带来的焦虑演变为一种恐惧, 恐惧的力量迫使他们走向一种急于改变现状的极端, 而迫于社会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他们不可能完成社会的快速改造和转型, 只能寄希望于一种更加合理的理想社会——通过自身充满想象而臆造出来的“乌托邦”, 并大宣其道。

这种迫于改变现状和企及合理社会的理想无形中赋予知识分子以使命感, 在强大的现实压力 (有时可能只是他们虚幻的感觉) 和群众迫切的呼唤 (同样可能只是虚幻) 中, 知识分子开始蠢蠢欲动, 不再甘心被良好的社会冷漠和遗弃, 拾起看似是社会赋予他们的“使命感”, 将自己变身为勇于挑战一切的战士, 向社会宣战, 抛开自身由来已久的高贵, 极尽现实主义之能事, 开始拯救人类生存处境的鸿鹄之志。班达将知识分子这种“远离天堂”、“倒向大地”和尽一切所能煽动现实主义的激情, 称作“知识分子的背叛”。这种背叛把政治利益强加给所有的人, 不断为政治激情提供精神食粮, 强调名利双收的利益诉求和被尊重的虚荣心, 企图实现知识分子介入政治活动的欲望和可能性, 伴随而来的就是浪漫主义登峰造极和精神操守急速下降。

班达推崇达芬奇和歌德式的远离政治激情和从事超凡脱俗的精神活动, 建立对生存方式的最高价值信仰, 同时他也推崇伊拉斯谟和康德式的道德主义者, 以人性或正义之名, 要求人们用一种抽象的原则直接反对这些激情。而班达所推崇的这种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和创作方式, 确实为很多处于激进情怀中的知识分子所不能, 他们无法释怀于自己的激情和“忽视”社会赋予的“使命感”, 他们如嗜血一般投身政治, 超凡脱俗的精神活动不能为他们带来向往的政治实现, 更不能让他们名利双收和被社会认可和尊重, 所以他们赋予自身以激情, 并且赋予自身以人类理想的化身, 甚至不惜背叛人性和社会正义, 只为倾泻自己的激情和实现自身的理想!这一行为的激情往往导致了不可避免和无法估算的后果, 我们在清醒之余, 该如何面对自身的激情, 又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和价值?班达所推崇的远离政治激情和超凡脱俗的创作应该激起知识分子的启发和惊颤, 重拾人性和正义, 以道德主义的精神操守归训自觉和自处。

(二) 关于“理性”和“批判”

在知识分子眼里, 普通大众不是实现理想的依靠者, 更不是理想社会的主人, 他们始终是被动的承受者。基于这种假设和优越感, 知识分子“把集合体当作一种能够有着自己的意志或者自己的偏好顺序的东西来处理, 必然导致人们在争执中可能选择一些似乎作为‘整体社会的’、相互联系的问题解决办法而出现的方法和思路。”[25]他们这种固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里具有自以为是的特征。

知识分子如何突破这一思维逻辑模式的局限?卡尔·波普尔认为, 现实世界不能通过“集合概念”, 而总是需要通过清晰表述的单一观察进行把握, 也即通过一种“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达到理性的批判。

重建批判合理性首先要打破知识分子作为真理代言人、作为进步召集者这一“神话”。在保罗·约翰逊看来, “在街上随便找十来个人, 他们对道德和政治问题提出的观点, 很可能与同一个层面的知识分子至少一样合乎情理”。知识分子是这个社会最具批判精神的人, 也是最善于运用理性反思的人。理性批判精神要求知识分子既要批判现实的罪恶与不义, 为社会提供价值、想象;也要正视自己的历史局限性, 认识雷蒙·阿隆式的“审慎”价值。

但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自觉路径——作为重建理性批判的提倡者卡尔·波普尔所主张的“零星社会工程”和亚历山大·赫尔岑的历史观, 有异曲同工之妙。赫尔岑在《彼岸书》中写道, “无限遥远的目标不是目标, 只是……欺骗;目标必须近一点——至少, 劳动者的工资, 或者工作的乐趣, 就应该是目标。每个时代、每一世代、每个人生, 都是自圆自足, 才顺便有新要求、新经验、新方法。”然而, 有着同样思想相似处的赫尔岑在俄国却是农民社会主义的主张者, 这一主张被认为是激进。人总是在历史落幕之前作出选择, 而历史又是通过人的选择来实现自身。于是对于知识分子而言, 理性的批判往往在历史反思之中, 而预测时, 则难免“理性逃亡”。

上一篇:房屋拆迁安置问题下一篇:信噪比估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