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内翻足

2024-06-07

马蹄内翻足(通用5篇)

马蹄内翻足 篇1

近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congenital club foot, CCF) 是儿童最常见的四肢畸形之一, 表现为足马蹄、后足内翻、前足内收、高弓。其发病率在0.1~0.45%, 男:女=2:l, 单侧稍多于双侧, 马蹄内翻可单独存在, 亦可伴有其他如多指等畸形。病因尚不清楚, 遗传因素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遗传度为65%, 但其遗传方式、外显率等均不清楚, 易感基因尚未确定[1,2,3,4,5]。其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具有争论性和挑战性的课题.其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足正常形态, 改善足踝功能, 减轻后遗畸形, 使足拥有良好的活动性, 没有胼胝。

1 临床分型

按Dimeglio[6]分型:Ⅰ型为轻度, Ⅱ型为中度, Ⅲ型为重度, Ⅳ型为非常严重。从治疗效果分为松软型与僵硬型, 松软型表现畸形较轻, 足小, 皮肤及肌腱不紧, 容易用手法矫正, 也称外因型。僵硬型表现严重, 跖面可见一条深的横形皮肤皱褶, 跟骨小, 跟腱细而紧, 呈现严重马蹄内翻、内收畸形, 手法矫正困难, 也称内因型。随年龄增长、畸形加重, 患侧小腿肌肉较健侧明显萎缩[7]。

2 治疗

2.1 保守治疗

两种类型CCF在6个月内均可保守治疗, 6个月以上僵硬型以手术治疗为主, 生后即行手法治疗, 手法纠正前足内收、足跟内翻、马蹄。1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方法很多, 传统的是Kite石膏治疗, 国内报告有协同手法动态固定治疗[8]、新微型足三维矫形外固定器治疗[9]、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治疗[10]等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其优良率达到95%以上。目前Ponseti方法治疗是国际公认的早期保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出生后5d开始治疗, 包括连续石膏矫形, 皮下跟腱切断和矫形支具3个步骤, 而皮下跟腱切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是完全纠正马蹄畸形的关健, 是Ponseti方法与传统的Kite石膏治疗方法相比的过人之处[10]。Ponseti方法治疗历经50a的临床实践, 操作简单, 远期并发症少, 近年来, 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12,13]。对于僵硬型、中、重度患者非手术治疗是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为了巩固治疗效果, 还必须应用前足外展矫形支具维持2a, 开始全天候佩带, 半年后改在夜间使用。

2.2 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后畸形纠正不满意或复发, 可采取手术治疗, 一般在6个月后施行, 分骨性手术和软组织手术。

2.2.1 骨性手术包括跟骨或骰骨楔形截骨、双关节或三关节融合术, 适合大年龄 (大于13岁) 、僵硬、重度畸形患者, 可影响足功能及发育。

Baryluk[14]等用骰骨截骨对严重残留前足内收进行矫形, 可使95%的患者足内收获得矫正。15岁以后的CCF的治疗不满意, 软组织松解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严重足下垂未经治疗者适合三关节融合术已成为大家的共识[15]。

2.2.2 对手法和石膏矫形效果不好的患儿, 采用广泛软组织松解手术, 大约有52~91%的病例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16]。

常用的方法有:后内侧软组织松解的Turcor手术、后内外侧软组织松解的McKay手术。Turcor手术原理是彻底松解后内侧一切挛缩的软组织, 舟骨复位, 跟腱延长, 距下松解, 甚至骰骨截骨。Turcor[17]提出早期手术年龄为6个月左右, 最佳手术年龄为1~2岁, 对1~6岁的CCF也能获得满意效果。该手术不足之处是对Dimeglio[18]分型Ⅳ型的患者足畸形常不能完全松解矫正, 部分病例容易矫枉过正, 对年龄较大的患儿 (>4岁) 二次手术率高达33.3%, 复发率达56%。80年代初, McKay提出马蹄内翻足的距跟关节在三个平面上均有旋转的新概念, 在矢状面上的足下垂, 冠状面跟骨内翻, 水平面的内旋, 并据此设计出McKay术式, 即后内外侧软组织松解术。既往的后内侧Turcor松解术忽视了水平位距跟关节及全足内旋, 术后常遗留畸形, 故注意矫正距跟关节的内旋畸形[7]。McKay手术既可松解紧缩软组织, 又能使位置异常的踝部诸骨复位、稳定固定, 且不依赖肌肉移位达到新的肌力平衡, 符合CCF的特点;其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切口内侧矫正后皮肤不足造成闭合困难, 皮肤坏死、裂开, 影响矫形效果, 甚至是复发的原因;并且存在踝关节背伸功能障碍, 距骨的形态改变以及术后残留平足、前足内收畸形等[19]。针对上述问题, 我国学者对该术式进行了改良, 采用半Cincinnati切口, 跟腱后外侧弧形或直切口, 内侧切口于足内侧自第一跖楔交界处, 沿足弓至内踝前下约1cm, 保留内踝下方张力最高处皮肤完整性, 该切口可明显改善皮肤紧张问题, 松解范围亦能满足要求或更大, 同时有利于术野的暴露和保护血管神经束。

2.2.3 肌力平衡手术

20世纪50年代初, 有人通过对CCF的胚胎学和解剖生理学研究, 肯定了CCF患儿小腿肌力不平衡的观点。我国陆裕朴教授研究认为CCF存在肌力不平衡, 尤其是动力性CCF, 胫前肌等内收肌阻碍足畸形的矫正, 提出早期行胫前肌或胫后肌外移建立动态肌力平衡的手术方法。但肌力平衡一般不作为单独治疗, 常需与其他方法一起实施。手术注意选择移位的肌肉、行径、固定位置、固定方法的牢固性、移位后肌肉的紧张度, 处理不当都会引起手术的失败。

2.3 治疗效果评价

治疗效果与患儿年龄密切相关, 6个月内采用保守治疗, 用Ponseti方法治疗, Cooper等已报道其成功率近78%-92%[20,21], 且年龄越小, 治疗效果越好。手术治疗, 虽然矫正了畸形, 改善了足的外观, 但被松解的软组织会被大量的纤维瘢痕组织替代, 对足以后的发育、功能和稳定性都会带来影响[20]。Blakeslee[22]报道足后内侧软组织松解术, 仅70%获得优良结果, 仍然遗留不同程度的畸形。McKay手术后, 常发现距骨异常生长包括距骨穹窿和距骨头变平。许多文献报道CCF手术后出现过度矫正、矫正不足、矫正丢失、僵硬、无力以及遗留和复发畸形等各种并症, 但这些现象的发生与矫形医生的个人经验和技术技巧有关。所以, CCF的治疗以非手术为主, 手术为辅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中进行系统的观察, 及时纠正矫形不足部分, 并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不断完善软组织松解方法和手术方法。

马蹄内翻足 篇2

关键词:先天性马蹄足内翻康复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08-02

先天性马蹄足内翻是以前足内收、内翻、高弓,后足跖屈、内翻、内旋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1病因

有环境因素、胚胎发育畸形及遗传等假说,如:①子宫内受压;②胚胎发育停滞,故常合并其它畸形;③肌肉发育不良,引起肌力失衡;④肌腱附着异常等。[1]

2病理改变

包含四部分畸形:①前足内收内旋;②后足内翻;③踝关节下垂;④胫骨内旋。

(1)肌肉与肌腱:肌腱细而弱,跟腱纤维增生,而止点偏向跟骨内侧,足底与内踝肌肉挛缩,腓骨长短肌无力。

(2)韧带与筋膜:跟距关节内侧韧带与筋膜大片纤维化,跟距韧带短小,内踝韧带、跟距韧带挛缩。

(3)胫后肌挛缩。

(4)骨骼变化:距骨是主要的原始病变。距骨头向内弯曲,关节面向下、向内,距骨本身呈马蹄位。跟骨向内弯曲,跟骨结节靠拢内踝。舟状骨呈楔形。

3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3.1婴儿出生后即有一侧或双侧足部跖屈内翻畸形。具体表现:足下垂,足前部内收内翻,距骨跖屈,跟骨跖屈内翻,跟腱、跖筋膜挛缩;前足变宽,足跟变窄,足弓高,足外缘凸起,距骨头在背侧及外侧隆起,外踝偏前突出,内踝偏后且不明显。站立时后跟向上内翻,足外缘着地负重,足底向后,严重时足背外侧负重,负重区产生滑囊炎及胼胝。若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由于上述现象而呈足跟、足前部内收。

3.2类型。分为两种类型:①瘦长型(松弛型)足外形瘦小,畸形较轻,易于用手法将足置于中立位,小腿周径与健侧相似。非手术治疗效果佳。②短肥型(僵硬型)足肥而短,足跟小,畸形严重,小腿周径较健侧为细,畸形不易用手法扳正,常需辅以手术治疗。

3.3X线表现。正位X线片示距跟角(距骨轴与跟骨轴的相交角)<30°。距骨纵轴与跖骨纵轴的相交角为0°~20°。侧位X线片示距骨纵轴与跟骨跖面切线所成相交角<30°,否则有足下垂。

4治疗原则

其治疗原则为治疗愈早效果愈佳,在新生儿期即需开始治疗。

5治疗方法

手术疗法适用于非手术治疗失败或年龄较大,超过2岁以及短肥型足的患者。手术可分为软组织松解、肌腱移位及骨手术三种。手术治疗不当可产生各种并发症且术后需加用矫形支具。非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新生儿、幼儿期患者,如手法矫正结合胶布固定、石膏逐步矫形、“丹尼斯布朗”夜用矫形支具等。此处介绍的是以手法按摩、功能训练为主,结合蜡疗、物理电刺激、针灸、穴位注射药物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方法。

5.1手法按摩。①轻柔手法拿揉小腿三头肌、胫后肌。②循经推按足少阴经、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经络腧穴。③点按、扣击足阳明经、足少阳经经络腧穴。④拔伸类手法矫正足内收,内翻,马蹄畸形。马蹄内翻足的形成主要由于足部肌力不平衡所致,即内翻肌(胫前肌及胫后肌)强而短缩,外翻肌(腓骨肌)弱而伸长,跖屈肌(小腿三头肌)强于足背屈肌(胫前肌)。矫形步骤应该是先矫正内收,后内翻,最后矫正马蹄畸形。因为内收畸形未予矫正时,舟状骨位于距骨头的内侧,矫正后则位于距骨前方,此时其前后足的负重线在同一直线上,使畸形不易再发。而在内收畸形未矫正时,其负重线和肌肉力线不在正常位,此时先矫正内翻畸形可因胫前、后肌的牵拉使内翻及内收畸形的矫正均发生困难。过度矫正内收畸形可使舟状骨移位于距骨的外侧,从而产生平足症。如不矫正内翻畸形、而先矫正马蹄畸形,此时约有一半的距骨在跟骨的前上方(在矫形过程中距骨逐步向后,跟骨向前移动至正常位),使距、跟及跗骨关节粘连形成顽固畸形。

5.2功能训练。松解痉挛肌,刺激兴奋拮抗肌,下肢功能位保持,先矫正足前部内收,再矫正距骨下关节内翻,然后矫正踝关节的跖屈。手法应轻柔,以免损伤骨骺,但须稳定有力。先屈膝90°避免手法中韧带被牵拉而松弛,助手握住胫骨上端。手法中第一步手掌大小鱼际固定足跟,另一手抓住前半足向外展,外展时每次保持20—30秒。前半足内收纠正后,同样握住足跟,进行外翻。手法纠正内收、内翻,足内侧较松可以外展、外旋后进行背伸。背伸必须将整个足底托住向上背伸,否则会出现前半足翘起、后半足马蹄的舟状畸形。手法按以上程序进行,每日200—300次。[2]

5.3理疗。中频神经机物理电刺激腓骨长短肌,中频导平物理电刺激肾腧、梁丘、阳陵泉,低频痉挛肌物理电刺激足内侧肌、小腿三头肌。

5.4蜡疗。下肢与足部正常功能位固定。

5.5针灸:足三里,阳陵泉,悬钟,针用补法。

5.6药物穴位注射:所用药物有鼠神经生长因子,维生素B1、B12注射液,选穴有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溪,三阴交,然谷。

6讨论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足部常见畸形,出生后即可发现,随年龄增大而加重。发现此病,应立即开始治疗,愈早治疗愈好。早期尤其是0-6个月以内,以手法按摩矫正与功能训练为主,配合药物穴位注射、蜡疗、理疗与针灸综合康复治疗,可疏通经络,松解痉挛肌,刺激兴奋拮抗肌,纠正足部畸形,恢复下肢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师与家属互相配合,强化训练时间,能起到很好的矫正作用。胎位性马蹄内翻足如能坚持早期康复治疗半年左右,足部畸形可基本纠正,功能基本恢复,而且不影响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无不良后果及其他副作用。但马蹄内翻足如果同时伴有脊柱裂或脑瘫,则疗程相对较长,预后较差。患儿康复后必须作定期随访,作好家庭生活护理及家庭功能训练或功能位保持,随访结果表明:早期康复治疗对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能起到很好的矫正作用,医务人员及家属均应坚持治疗,树立信心。

参考文献

[1]诸福棠,吴瑞平,胡亚美,主编.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216

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83例 篇3

关键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治疗,胶布固定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亦称新生儿畸形足,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畸形,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其发病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胎盘早期受内、外因素影响,引起发育异常所致,也可能与胎儿在子宫内足位置不正有关[1]。早期若不进行治疗,则畸形将逐渐加剧,到站立或行走时,患者将用足外侧甚至足背着地,负重处将形成胼胝和滑囊,甚至是溃疡,给晚期治疗造成麻烦,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痛苦较大。2006年2月-2013年3月收治早期先天马蹄内翻足患儿83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2月-2013年3月我院分娩活婴29 529例,此期发现的先天性马蹄内翻畸形83例,畸形婴儿占出生婴儿的2.8‰,患婴无性别差异。83例畸形婴均进行早期治疗(所治患婴均在我院出生,所选病例无性别限制)。

治疗方法:治疗原则是一经发现,及时行固定矫正治疗。具体做法:①诊断:新生儿出生后,产科医生发现可疑的先天马蹄内翻足畸形者,由产科通知外科会诊,经专科医师检查确定的先天马蹄内翻足畸形后,即告知家长需行固定矫正治疗。②清洁皮肤:治疗前先清洁、干燥皮肤,在患婴洗澡、干燥后即可进行。③固定:准备物品:宽度约2.5cm的胶布条1根、硬纸板2块、棉垫若干、绷带1卷。由1名医生和1名助手共同协作完成。患儿仰卧、屈膝90°,使跟腱充分松弛。助手一手握住患足踝部(保护胫骨远端骨骺免致损伤)及足跟,一手托扶足前部跖面,稍用力使足外翻、外展及背伸。操作者持胶布条自足内侧背面沿足底向足外侧背面缠绕胶布条至小腿前方下2/3处。再用两块硬纸板,纸板内衬棉垫,以保护患儿皮肤以免擦破,一块托患足底部及小腿后方,另一块置于小腿前方及足背,两纸板上不过膝关节。外面再用绷带包扎固定,以免胶布、纸板滑脱,影响效果,缠绕方向同胶布条缠绕方向一致,从足内侧背面沿足底向足外侧背面自下而上缠绕,由足趾缠至大腿根部。固定过程中注意纠正内收、内翻,同时兼顾纠正足下垂。包扎时特别注意手法要轻柔、松紧要适当,避免因包扎过紧,影响足部血液循环,过松,影响固定效果。固定后嘱患儿在诊室观察半小时,看患足是否有包扎、固定过紧的情况,足趾如无发紫或存在血液循环障碍情况,固定即告结束。嘱患儿1周后来院复查,去除外固定。④按摩:去除固定后,嘱其家长经常按摩患足内侧软组织,使其肌肉松软,患足保持正常位置,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具体做法:患儿仰卧、屈膝90°,使跟腱充分松弛。助手一手握住患足踝部(保护胫骨远端骨骺免致损伤)及足跟,另一手反复轻揉地按摩患足内侧软组织,2~3次/d,20~30 min/次。

80例患儿均经上述固定治疗,畸形得以矫正,另有3例患儿因畸形严重,去除外固定后,按摩3~4d,仍留少许内翻畸形,遂行2次固定,矫正到位。

结果

临床治愈标准:足部经固定治疗及去除固定后按摩,以巩固治疗,外观无畸形,待患儿会站立行走后无跛行,行走时步态正常,畸形得以矫正。

83例患婴经用胶布条及绷带固定,通过随访,全部治愈。未见并发症,未出现因胶布粘贴及纸板固定致皮肤破损合并感染现象,从未见早期治疗的患儿因复发来诊者。

讨论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畸形,其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是胎盘早期受内、外因素影响的结果,也可能与胎儿在子宫内足位置不正有关,或是羊水过少、胎儿过大,胎儿在宫内的位置不易变动,足部受挤压所致。

先天马蹄内翻足的病理改变,初期以软组织异常为主。足内侧肌挛缩、张力增加;关节囊、韧带及腱膜肥厚、变短,以跗间骨关节为中心,导致足前部畸形,早期足骨的改变仅为跗骨排列异常,而无变形,早期若不进行治疗,则畸形将逐渐加剧,到站立或行走时,患者将用足外侧甚至足背着地,负重处将形成胼胝和滑囊。根据新生儿的特点,新生儿的可塑性大,小儿在出生后的1个月内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前10d又是治疗的黄金时期。出生后第1个月内进行及时固定矫正,固定时期短,临床效果好。

固定过程中注意纠正内收、内翻,同时兼顾纠正足下垂。患儿仰卧、屈膝90°使跟腱充分松弛。助手一手握住患足踝部(保护胫骨远端骨骺免致损伤)及足跟,一手托扶足前部跖面,稍用力使足外翻、外展及背伸。操作者持胶布条自足内侧背面沿足底向足外侧背面缠绕胶布条至小腿前方下2/3处包扎时注意手法轻柔、松紧适当,避免包扎过紧影响足部血液循环,过松影响固定效果。

我们治疗的83例患儿,全部治愈,通过1年随访未见复发,未见并发症,最长随访时间为1年半,待小儿行走后无跛行及步态异常。

去除固定后,嘱家长给患儿经常按摩患足内侧软组织,使其肌肉松软,患足保持正常位置,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按摩及放正足位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

总之,对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进行治疗重在早期,早期矫治效果好,费用低,无痛苦,可避免晚期治疗手术之痛苦,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固定过程中注意纠正内收、内翻,同时兼顾纠正足下垂。去除固定后,按摩及放正足位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马蹄内翻足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1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首次就诊1岁以内CCF患儿34例50足,均存在踝与距下关节跖屈、跟骨内翻及前足内收畸形,无先天性运动系统畸形及手术史。34例患儿中,观察组17例24足采用动态肌力平衡手术治疗,其中男10例,女7例,6个月龄以下患儿11例,6个月~1年患儿6例;对照组17例26足采用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其中男11例,女6例,6个月龄以下患儿12例,6个月~1年患儿5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肌力平衡术

观察组患儿均采用肌力动态平衡手术治疗,具体步骤为:跟后弧形切口暴露跟腱“Z”型延长,方法为:显露跟腱,跟骨附丽区、肌腹处各切开腱鞘1.5 cm长,跟腱跟骨附丽切断内侧1/2,近端切断外侧1/2,钝性延长,板正踝关节至90°,保证肌腱重叠2~3 cm,未缝合跟腱,背屈达不到90°者可切断跟骨结节前方起点的跖筋膜。第一楔骨部内侧稍靠足背作小切口,切断胫前肌止点,小腿下1/3前正中距踝关节5 cm处作1.5 cm长纵型切口,分离出胫前肌将远端抽出;于第三跖骨部切口3 cm处钻骨孔,经皮下隧道将胫前肌远端固定于跖骨孔内、足底部。术后石膏夹板固定,屈膝4周后解放膝关节,再固定2周后拆除石膏,拔回定胫前肌钢丝,于护理人员指导下逐渐练习关节活动和矫形鞋功能锻炼。

1.2.2 改良Ponseti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治疗步骤如下:(1)手法矫正:每周对患儿进行轻柔的手法矫形;(2)系列管型石膏固定:连续3次左右手法矫正后用长腿管型石膏固定患足于于旋后、外展、跖屈位,轻柔塑形,维持患足石膏固定每周更换1次,一般需5~10周石膏[2]。(3)经皮跟腱延长术:全部病例于手法矫正、连续石膏矫形后,均行经皮跟腱延长术以获得足够的跟腱长度,矫正后足的内翻、跖屈畸形。静脉全麻下,取患肢伸膝位,足尽量背伸使跟取两个七号针头分别垂直插在跟腱止点上方及腱腹交界处的跟腱中央[3,4]。以针头固定部位为界限,从左右侧方经皮刺入横切跟腱,切断跟腱内侧半和外侧半,将足用力背伸,使切断的跟腱滑动延长,推顶跟骨使周围软组织放松,矫正马蹄,无菌敷料包扎,保持足背屈15°,足外展、小腿外旋70°,屈膝90°,长腿石膏固定3周。(4)佩戴足外展矫形支具:石膏拆除后按规范要求佩戴Dennis-Brown外展支具,24 h佩戴3个月,此后2~4年仅在睡眠时佩戴。

1.3 随访结果评价

参照Dimeglio分类标准[5]进行疗效评价:5分以下为优,6~10分为良,11~15分为可,16~20分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患儿均随访2年以上。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6个月龄以下患儿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3.7%、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6个月~1岁的患儿,两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100%、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术后无感染、复发及并发症发生。

*与对照组比较,字2=0.007,P>0.05

*与对照组比较,字2=2.285,P<0.05

3 讨论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较常见的小儿发育性畸形。根据幼儿期CCF软组织柔软、发育迅速、骨骼柔韧的生理特点,早期治疗常可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功能恢复,配合应用外展支具、矫形鞋等功能锻炼,可使排列异常的跖跗骨能较快的在生长中逐步恢复到正常位置,矫正患足内翻、内收跖屈畸形[6]。

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方法可分为两种,即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保守治疗以Ponseti法为最佳疗法。Ponseti方法是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院Ponseti医生上世纪90年代末报道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保守治疗方案[7],包括早期手法矫正、矫形石膏固及经皮跟腱切断术等步骤,经临床验证具有微创、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远期并发症少等优点,获得了小儿矫形外科医师的认可,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广泛开展,成为早期保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首选办法。而近年来采用的改良Ponseti方法将传统的皮下跟腱切断术替换为经皮跟腱延长术,在继承经皮跟腱切断术迅速矫正马蹄畸形的优点的同时,因手术中未完全横断跟腱,还能够更好地保持跟腱的连续性和张力,对完全矫正马蹄畸形更加有利[8,9]。本文研究也证实,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CCF有确切疗效,对6个月龄以下患儿的治疗优良率高达94.4%,且术后无感染或复发症状发生。手术治疗方面,国内最早是由陆裕朴教授改进并创立了足踝部的肌力动态平衡手术,主要通过外移内翻的胫前肌,加强外翻和背屈肌力来达到肌力的动态平衡。而目前国外采用的Turcor手术、Macay手术则主要是通过松解后内侧、后外侧软骨组织达到矫形效果,并有报道发现以上两种手术术后的远期效果不佳,患者术后往往出现关节部位疼痛、腿部僵硬等严重并发症[10]。本文资料观察也提示,6个月龄以下患儿、6个月~1年患儿动态肌力平衡手术治疗的优良率分别达到93.7%、100%,而Ponseti治疗法因受限于患儿骨骼发育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患儿超过6个月大之后,其综合疗效明显降低,治疗优良率显著低于肌力平衡术(P<0.05)。

综上所述,改良Ponseti方法简单,有效,可作为6个月内婴幼儿CCF的首选治疗方法,但6个月以上儿童应考虑使用肌力动态平衡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治疗的新进展。方法:纳入2009年11月-2011年2月本院治疗的CCF患儿34例,其中,观察组17例采用动态肌力平衡手术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结果:全部患儿均随访2年以上。观察组与对照组6月龄以下患儿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3.7%、94.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6个月~1岁的患儿,两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100%、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感染、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Ponseti方法可作为6个月以内CCF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法,6个月~1岁的患儿应考虑使用肌平衡手术治疗。

关键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改良Ponseti法,肌力平衡术

参考文献

[1]王海,李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J].四川医学,2011,32(9):1491-1494.

[2]韩雪峰,孟宪文,张志宏,等.经皮跟腱延长术在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1,23(8):1442-1443.

[3]滕立初.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中远期疗效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8):47-48.

[4]杨璇,张菁.手法复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过程中的力学变化[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3):323-326.

[5]张立新,李华庆,高云,等.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52例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25-2026.

[6]朱金银,李宝宏,孟祖志,等.128例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9):118-120.

[7]王法正,李毛召,阿不力克木·阿不都热西提,等.202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治疗的疗效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1(2):185.

[8]董静静,颉强,雷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肌力平衡手术中期及远期疗效对比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0,31(6):444.

[9]管仲良,李战春,王丹,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6):760-761.

马蹄内翻足 篇5

关键词:潘塞缇方法,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护理

马蹄足是一种发育性畸形, 在孩子刚出生时就能发现。该病病因尚不清楚, 与多种因素有关, 有遗传、神经肌肉学说、骨骼发育异常、足部软组织挛缩、血管发育异常、区域性生长紊乱及宫内发育阻滞等因素[1]。据统计, 其发病率为1‰, 全球每年有超过100 000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出生, 80%在发展中国家, 其中多数得不到治疗或治疗不当[2,3]。潘塞缇方法是一种通过对马蹄足进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方式, 对其跖骨变形和舟骨移位进行矫正的方法。这是潘塞缇博士研发的一种有效、简单、伤害率最低、经济并适用于各个国家和各种文化的马蹄足治疗法。潘塞缇方法可以在患儿出生以后1个月内治疗, 且在患儿出生9个月内治疗, 其治愈率高达90%。不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

1 治疗方法

患儿在采取全身麻醉后, 取仰卧位行手法矫形术。即充分牵张足内侧和跖侧挛缩的肌腱和韧带, 使骨和关节得到复位, 采取长腿石膏外固定。保留1周后再次行手法矫形术。重复5次~6次后, 使足内翻得到充分改善, 行跟腱切断术, 长腿石膏外固定三周。当最后一次拆除石膏后, 再使用支具保持矫形。支具必须持续使用4年, 减少复发。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完善相关检查, 全面评估

患儿入院, 责任护士应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 取得家属的信任和配合。协助其完善手术前的相关检查。先天性有畸形的患儿不排除合并有其他的生理畸形。责任护士应该耐心地向患儿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重要性, 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根据患儿各项检查结果和麻醉方式, 全面地对患儿做出合理的评估, 制定出术后护理方案。

2.1.2 术前准备

术前2d患儿双足使用温水清洗, 洗后需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无破损。皮肤干裂者可涂抹少许凡士林。主动向患儿家属介绍患儿疾病相关知识、成功案例, 增强信心。指导患儿家属注意患儿保暖, 预防感冒。哺乳期患儿建议家属准备安抚奶嘴, 供术后患儿返回病房哭闹时使用。手术前4h禁食、禁水。

2.2 术后护理

2.2.1 麻醉后护理

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防止胃肠道反应, 引起食物反流, 导致窒息。同时给予吸氧1L/min。将患儿患肢石膏托起, 软枕抬高患肢。禁饮、禁食4h后, 给予饮用温水20mL, 观察30min后无胃部不适, 可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2.2.2 石膏的护理

检查石膏是否干燥、有无断裂, 如患儿患肢石膏未彻底干燥, 请勿移动患儿, 待石膏自然晾干。移动患儿时将患儿患肢托起移动。防止拖、拽, 造成石膏的不平整, 导致压疮。石膏如有断裂, 应立即通知医生查看患儿。冬天时可将石膏穿上成人宽松棉袜, 既保暖又可保持清洁。

2.2.3 患肢观察

术后0.5h观察患儿患肢末梢血运, 查看患儿患肢足趾有无发紫、发黑、变肿。因患儿控制力差, 常躁动、哭闹, 应排除客观原因所引起因素。如有异常, 应及时通知医生查看患儿,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3 健康宣教

当孩子带有石膏时, 洗澡不能使用盆浴, 湿毛巾擦洗即可。弄脏石膏也不可用水洗, 擦掉即可, 防止石膏变软变形, 应轻托轻放。患儿患肢石膏与大腿内侧皮肤摩擦, 可给予小方巾或棉卷隔开, 防止皮肤破损。将患儿抱起时, 应横抱位, 一手环抱患儿头肩部, 一手环抱双下肢, 头面部略朝上患肢, 靠近母亲身体内侧。更换尿不湿时, 将股骨石膏末端暴露在外, 勤更换。睡觉时将患肢垫高, 将脚后跟腾空3cm~5cm。

3 讨论

现代社会的发展赋予了护理工作更多的内容, 它对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来更高的要求[4]。在临床工作中, 护理人员要注重沟通中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将现代礼仪融入护理行为中[5]。有时候, 一杯水、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将会成为与病人心灵沟通的开始。有关资料证明:病人在接受护理过程中被关怀越深, 对其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6]。以人为本, 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强调以人为中心, 关注人的价值以及人与社会、环境已成为医疗实践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自身的文化素质的培养, 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在护理实践中, 及时有效地帮助患儿去除身体的不适, 给予患儿及家属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和行为方式上的指导, 并给予患儿及家属足够的尊重和同情, 尽量满足患儿及家属生活上的要求, 让他们感受到护理中充满了人性的温暖, 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编写策略下一篇:快速拖拉施工工艺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