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精选12篇)
《东周列国志》 篇1
【漫谈中国鞋史系列篇之八】
从东周时代始, 木鞋改称“屐”, 帝王与百姓、名流与淑女、居家与外出, 皆可以木屐为之。最著名的木屐, 当属晋文公的“足下屐”、孔夫子的“孔子屐”、美西施的“响屐”。单就这些如雷贯耳的帝王、圣贤和名媛的名字, 足见木屐是何等时尚, 也足以引领木屐的时代潮流。
从夏代的木鞋“檋”, 到东周的木鞋“屐”, 历经两千五百年沧桑, 木鞋的品种和形制已趋于完备, 成为最为流行的鞋履之一。
东周时代, 木鞋的名字既不称“檋”, 也不称“屦”, 而是称“屐”。屐, 是木屐的简称。东周时代的木屐, 帝王与百姓、名流与淑女、居家与外出, 皆可以木屐为之。最著名的木屐, 当属晋文公的“足下屐”、孔夫子的“孔子屐”、美西施的“响屐”。单就这些如雷贯耳的帝王、圣贤和名媛的名字, 足见木屐是何等时尚, 也足以引领木屐的时代潮流。
晋文公的“足下屐”
晋文公执政前曾有一段流亡史。他当时带着介子推等一批他的追随者流亡了十九年, 游说齐、曹、宋、郑、楚、秦等国, 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 获得众多支持, 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为回国执政创造了条件。到了公元前636年, 他杀回晋国夺取了政权, 并论功行赏与他共患难的臣子们。就是在这个时候, 演绎了一段“足下屐”的典故。
曾在晋文公颠沛流离饥寒交迫之际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子推, 不愿邀功受赏, 带着他的母亲跑到绵山的茫茫林海中隐居起来。晋文公知道后就派人带着人马到绵山寻访, 请他回来接受封赏, 共同治理国家, 但介子推始终避而不见, 以“不言禄”为借口予以拒绝。晋文公在万般无奈之下, 就下令封山三个月, 并派人在每个路口日夜把守, 但令晋文公没想到的是, 仍然没有介子推的踪影。这时有个大臣出主意放火烧山, 逼其下山。然而介子推拒不入朝为官的决心毫不动摇, 在大火袭来之时, 同他的老母亲紧紧地抱住一棵大柳树, 被大火活活烧死。
晋文公知道后, 亲自上山, 抚树哀叹不止, 命令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厚葬。为了纪念介子推, 晋文公还下令把绵山改名为介山, 把阳县改为介休县, 还把介子推被焚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 家家户户不得烧火煮饭, 只能吃冷食。更为重要的是, 他还下令将那棵尚未烧尽的大柳树砍回去, 全部做成木屐为自己所用。
木屐的形制应当是平板屐, 因为是居家穿用, 外出则一定有车马侍候。平板屐, 就是在如脚形大小的木板上钉有带状布条或皮条, 即后世的木拖鞋。从此, 每当晋文公看到或穿着这些木屐时, 就想起了介子推曾忍痛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为自己充饥的忠诚, 禁不住叹道:“悲乎, 足下!”以表达对介子推的怀念。据《异苑》记载“介子推逃禄隐迹, 抱树烧死。文公拊木哀嗟, 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 俯视其屐曰:‘悲乎, 足下!’”从此, 后世就在书信中把“足下”一词作为对平辈和朋友之间的敬称;史料中也把晋文公的木屐称作“足下屐”, 甚至称为“中华第一屐”。
孔夫子的“孔子屐”
孔夫子自幼勤奋读书, 崇拜周公, 精通六艺。他管过仓库, 井井有条;当过牧吏, 牛肥马壮;收徒办学, 远近闻名;官至司空, 晋至司寇。司寇, 相当于刑部尚书的高官。当时的鲁国国君鲁定公, 天天吃喝玩乐, 不理国事, 孔子想规劝他, 他就躲着不见, 令孔子十分失望。无奈之下, 孔子就辞了官, 对他的弟子们说, “鲁君不办正事, 咱们走吧!”于是穿着木屐风尘仆仆地周游列国, 以他那套儒家学说游说各国的诸侯去了。
孔子周游列国, 先后到过卫、宋、齐、郑、晋、陈、蔡、楚等国。按当今的话说, 就是由他的老家曲阜开始, 经濮阳、长垣、商丘、夏邑、淮阳、上蔡到罗山后又原路返回。他从55岁徒步走到68岁, 十几年历尽艰辛的游历, 就是为了实现他“克己复礼”的梦想。
当他们来到蔡国的时候, 同弟子们一起找到一家旅店, 把木屐脱下来, 放在房门口便安寝了。把木屐放在门外, 是当时的一种礼仪习俗。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 是向各国国君推行他恢复周朝礼乐制度的政治主张的。他没有把脱下来的木屐放在室内, 而是放在门外, 以尊重蔡国当时的礼仪和习俗。
《礼记·曲礼》中就有“户外有屦, 言闻则入, 言不闻则不入”的记载。史料还记载, 这种礼仪源自周代, 一直到唐代仍有户外脱鞋的习俗。孔子把木屐放在门外, 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保护隐私。如果在门外看到门口放着两个人的鞋子, 说明屋里有人, 听不到屋里有人说话的声音, 或许人家是在小声说话, 贸然进去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二是闲人免进。孔子风尘仆仆地来到蔡国, 与弟子刚刚住下, 更需要好好休息, 把木屐放在门外, 有“闲人免进”的告示作用。
第二天早晨起来, 孔子发现自己的木屐找不到了, 而他弟子们的木屐却毫发未损。为什么孔子的高足弟子们的木屐没丢, 偏偏老师的木屐不翼而飞呢?
其原因大概有三:其一, 孔子的身材高大, 木屐也长一尺四寸;其次, 孔子曾当过鲁国的大司寇, 相当宰相那样的高官级别, 木屐一定很值钱, 出于好奇或贪便宜, 趁夜深人静时就将其盗走;其三,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儒, 人们出于对他的敬重, 故将其所穿木屐当作宝物珍藏起来, 以作纪念。其四, 孔子周游列国, 是想向各国诸侯宣传他的“克己复礼”主张, 而当时的大国都在忙于称霸, 小国都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 在战乱中都无心听他的说教, 为了阻止他继续前行, 便把他的木屐一偷了之。孔子木屐失窃的事, 古籍有这样的记载:“孔子至蔡, 解于客舍。入夜有取孔子一双屐去, 盗者置屐于受盗家。孔子屐长一尺四寸, 与凡人屐异。”
文中说的“孔子屐”, 是一种用于出行的有齿屐。之所以称“有齿屐”, 是因为在屐板的底部装有两个垂直的屐齿, 以增加木屐的高度。古代的路况不佳, 崎岖不平, 屐底有齿可以减少与地面的接触,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磨性, 即使磨坏了也便于更换。因为齿屐较高, 不怕在泥地和雪地上行走。古籍上说, “屐者, 以木为之而施两齿, 所以践呢。”穿的时候, 可以穿上葛屦或布履或布袜后再穿木屐, 以利护脚;也可以光脚穿屐, 用屐绳系好即可。
另有《晋书·五行志》记载:“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 武库火。张华疑有乱, 先命在守, 然后救火。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万人器械, 一时荡尽。”可见, 孔子屐一直被视为“异宝”典藏于国库的。孔子作为中国的圣人, 比西方的耶稣大约还早500多年, 他用过的任何物件都是人们的珍藏品。他的木屐被盗走、被收藏、被记载、被颂扬, 都是对孔圣人敬仰的表现。
西施的“响屐”
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西施, 本名夷光, 生于春秋末的浙江绍兴诸暨苎萝山下的西村。因天生丽质, 貌美绝世, 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之所以古今闻名, 不仅她是绝代佳人, 更重要的是她在越国消灭吴国的时候, 受越王勾践的派遣“出使吴国”为妃, 用她足下响屐的悦耳之音和绝美舞姿迷惑吴王。果然吴王中了“美人计”, 整天沉迷于酒色之中, 从而因丧失斗志, 不理朝政而亡国。此段“响屐”典故, 也有“廊坏空留响屐名, 为因西子绕廊行。可怜伍相终尸谏, 谁记当时曳履声”的古诗为证。其诗的大意是, 当年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而建造的响屐廊已经损坏, 早已空有其名。西施穿着响屐饶廊而行发出的那醉人的声响, 也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吴国丞相伍子胥虽已察觉出越王“美人计”的阴谋, 并在吴王面前苦苦相劝, 无奈吴王非但不听, 反而将其沉入江中。除伍相忠臣还被颂扬外, 有谁还记得那木屐的响声呢。
西施穿的响屐之所以其声悦耳, 是因为她“绕廊”而行。这里的“廊”, 是吴王夫差为西施特制的“响屐廊”。响屐廊建在苏州灵岩山上的一座歌舞宫中, 是用名贵的梗梓木修的一条长廊, 廊底垫以具有音响效果的一排排陶缸, 专供西施穿木屐于其上歌舞。吴王当年在歌舞宫观赏西施和宫女们足蹬响屐, 身穿彩裙, 裙系铃铛在廊上阿娜多姿之舞, 听铮铮悦耳之声, 沉湎于如痴如醉酒色之中, 岂能料到表面俯首称臣的越国勾践会东山再起。
此后, 历代文人墨客对响屐多有诠释, 如宋人说, “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屧, 廊虚而响, 故名”;又如明人说, “吴王宫中有响屐廊, 以梓板籍地, 西子行则有声, 故名响屐。”寻常女穿响屐也就罢了, 而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穿它就非同一般了。响屐流传于民间后, 对响屐又有了新的诠释, “硬底之鞋, 斫木为底, 衬于履下, 行辙阁阁有声。多为妇女所用。”
吴越千年, 帝王将相皆成烟云, 然而被喻为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沉鱼”西施和她的响屐却成千古美谈。当今苎萝山下的西施故乡, 已辟为旅游胜地, 浣纱溪畔, 浣纱石边, 游人络绎不绝, 对西施的啧啧称羡声不绝于耳, 正如后人诗歌中说的“浣纱石上留踪迹, 越女美名传四方”。更令人欣喜的是, 西施的响屐和在响屐廊上亦歌亦舞的千古绝唱, 也被现代歌舞艺术家复制到亦梦亦幻的声光电舞台上, 并还原了古老“响屐廊”的音响效果, 再现了两千多年前西施佳人穿响屐的绝世芳容和舞姿。
文公的“足下屐”、孔子的“孔子屐”、西施的“响屐”, 堪称中国鞋史的璀璨明珠。穿越两千年时光隧道, 探求古代的鞋履, 恍然如昨;感悟鞋履的文明, 底蕴深厚;诠释文化的力量, 令人鼓舞;传承中华鞋履之文化, 实现制鞋强国之梦想, 任重而道远。 (下期刊载《战国皮靴渊源》)
《东周列国志》 篇2
这本书讲述了嬴政,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韩、赵、魏、燕、楚、齐),采取了“皇帝”的“皇”和“五帝”的“帝”合为“皇帝”作为他的头衔,并建造了长城,做了许多劳命伤财的事情。后来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秦朝很快就灭亡了。
书中讲述了熟悉的秦王嬴政、吕不韦、李斯、范雎、周幽王等人物。负荆请罪、毛遂自荐、脱颖而出、图穷匕见、焚书坑儒这些成语就是
在这里产生的。我喜欢“三家分晋”的故事。这一历史事实分裂了晋国,加快了秦统一中国的步伐。
晋国非常强大。公元前4,晋国分裂为韩、赵、魏。这是怎么回事?
晋国的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每军都有一个正统帅和副统帅。在战争中,他们是将军;不打仗的.时候,他们是朝廷的“六卿”。也掌握着实权。
由于晋献公时期,听信宠姬骊姬的谗言、残害公族,致使同姓公族权力急剧下降,外姓官吏“六卿”便掌握了实权。这六位大臣是韩氏、赵、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
志先杀了范氏和中行氏,然后,又杀了其他三家地方。因为当时智氏智伯的力量是最强大的,魏氏的组长韩康子听从了家臣段规的建议;魏家族长魏桓子也听取了家臣的建议,给了智伯土地,但智伯向让赵襄子让地时,赵襄子说:“这块地是祖上传下来的,我们不能给你。”
智伯很生气,就和韩康子、魏桓子联合起来,在赵国的晋阳打了一仗。因为这座城市非常坚固,赵军和百姓团结一致,打了一年都打不下来。智伯想了一个办法,派士兵去堵住晋水运河,晋水淹没了晋阳城。
水淹了三年,人们只能住在树上。赵襄子没有办法就和家臣张孟谈商量。于是那天晚上,赵襄子爬出城墙,找到了韩康子和魏桓子,并劝说他们出卖智伯。
一天晚上,智军的士兵们正在睡觉时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见事情不对,智伯夺了一艘船想逃跑,结果被张孟谈埋伏的人抓住并击毙。公元前403年,周王宣布晋国正式分裂为韩、赵、魏三国。
我对这个故事也有自己的看法。智伯自仗实力强大,想独吞晋国,在第一步时就取得了成功,更加骄傲,结果不但没有独吞晋国,他不但没有拥有晋国,而且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和祖先留给他的土地。真遗憾!在《东周列国志》上有很多这样有趣的故事。
东周列国故事 篇3
1.城濮之战,晋文公打败了楚国,打算在践土和诸侯会盟,却没有通知卫国。卫成公害怕,忙找大夫宁俞商量。
2.宁俞劝他让位给叔武,叫大夫元咺辅政;由叔武出面请求文公,倘若文公准许卫国会盟得话,那还可以保住国家。叔武为人友爱,他将来一定会设法把国政还出来的。
3.成公就派孙炎到楚丘去,把这个决定告诉叔武,要他照着做。
4.孙炎见了叔武,传了卫侯的话。叔武表示愿奉命向晋国请盟,但拒绝接受让位之事,只答应代管国政。他说:“我见了文公,一定替哥哥求情,让他回国复位。”
5.元咺知道卫成公多疑、猜忌,便派儿子元角和孙炎一同回去。表面上是问候,实质上是做个抵押,好让成公放心。
6.孙炎走后,公子歂犬对元咺窃语:“卫侯得罪了晋文公,难有回国之日。你应该把让国的事告诉晋国人,那卫国可就是叔武和你的了。”
7.元咺正色道:“这怎么行呢?叔武不能忘他的哥哥,我不能忘自己的国君。这次到践土会盟,我一定请求文公,让成公回国。”歂犬听了,无言而退。
8.歂犬辞别元咺后,非常不安,生怕将来卫侯复位,元咺将此话告诉卫侯,自己就完了,思来想去,得先下手。于是他一人偷偷到陈国来。
9.歂犬见了成公,说:“元咺已立叔武为君,打算在践土会盟的时候,求得晋国和众诸侯的承认。”卫成公半信半疑,便询问刚回来不久的孙炎。
10.孙炎摇摇头道:“我在楚丘,看不出元咺有此表示。现在他儿子在此,何不问问他?”成公忙派人喊元角来。
11.元角否认有此事。卫侯仍不放心。宁俞劝道:“如果元咺不忠于君,怎么会把儿子派来侍奉君呢?主公莫生疑啦。”成公听了觉得有理,便把此事放下了。
12.哪知歂犬仍不死心,又来对成公说:“元咺派儿子来此,是窥探动静的。如果是为主公复位,向晋公讨情,元咺是不敢去践土的。他去会盟,是为叔武求取君位的。”
13.成公心又被说动,便派心腹去察看叔武和元咺的动静。
14.到了会盟那天,叔武因成公之命,前来会盟。叔武最后一个签名,但注上是代兄所签。
15.会盟结束,晋文公打算让叔武拜见周襄王,代替成公为卫君。叔武婉言拒绝:“盟主要是可怜敝国,还是让我哥哥做国君吧。他定会改过自新,永世不忘您。”
16.元咺也在一旁叩头求情。文公犹豫一会儿,终于答应了叔武的请求。叔武和元咺谢过晋文公,高兴而返。
17.那成公派去打探的人,只知道叔武参加盟会并在册上签名,并不知道叔武和元咺请求晋文公的事,便回来向成公汇报。
18.卫侯大怒:“叔武果然自立为王!”骂道:“元咺这背叛君王的贼子!自己贪图富贵,扶立新主子,却又叫儿子来窥探我的动静。我怎可容忍你们父子?”元角刚要分辩,卫侯拔剑一挥,当场杀了他。
19.元角的随从慌忙逃回告知元咺。元咺道:“卫侯辜负我,我却不能负于叔武啊!”司马瞒对元咺说:“主公既然怀疑你,何不辞掉官职离开,以表示你的真心呢?”元咺叹息着说:“儿子被杀,是私怨;执掌国政,是大业,不能以私不顾大业啊!”
20.说完,元咺便告知叔武,要他写信给晋文公,请求恢复成公的王位。
21.书信送到晋国,文公猜是叔武为其兄求复位一事,拆信一看,果然如此。凑巧,陈共公也派人送来一信,代成公悔罪,请文公让他复位。
22.文公便各发回信,准许卫侯回归祖国。叔武得消息后急派车骑前往陈国,迎接卫侯。陈国也派人劝请卫侯回国。
23.成公接到信,征求大臣意见。歂犬又挑拨道:“叔武为君已久,国人归附,又得到晋国支持。这次来迎,不可轻信。”卫侯点头,说:“我也正怀疑此事。”便派宁俞先到楚丘,探听真伪。
24.宁俞只得奉命上路。到了卫国,正好叔武在朝中议论国事。宁俞进殿后,发现叔武的座位,摆在殿堂东侧,朝西而座。一见宁俞,叔武走下座位,迎上前来,十分恭敬。宁俞佯装不知,问:“太叔 受理朝政,却不居中坐主位,这岂不有碍观瞻?”
25.叔武说:“这正中是我哥哥的位置,我怎敢坐在正中呢?”宁俞说:“我今天方才看到太叔的一片心了。”叔武道:“我一直记挂着哥哥,终日不安。希望大夫劝劝王兄,早日还朝。”宁俞这才与叔武商订日期,讲好六月辛未吉日,卫侯入城。
26.却说宁俞回来,报告卫侯说:“叔武是真心欢迎主公。”卫侯也就有了信心。歂犬因先前的谗言,怕到时卫侯察出与事实不符,就又对卫侯进言:“太叔同宁俞定下时间,怎知他不预先准备,主公不如提前回去,出其不意,肯定可以入主王位。”
27.卫侯听了他的话,即刻起驾登程。歂犬又请求做前驱,卫侯也应允了。宁俞上前说道:“我已经同国内各位约好时间了。大王如果提前到达,国人必定要起疑心。”歂犬大声喝斥道:“宁俞不让主公尽快回去,是什么主意?”
28.宁俞不敢多加阻拦,只得又说:“大王如果即刻起驾回国,我请求先行一程,以通知臣民,使上下心安。”卫侯道:“你对国人讲,我不过是要早点见到百姓,并无其他原因。”宁俞走后,歂犬说:“宁俞先走,事情可疑。大王要快些赶路,不宜耽搁!”
29.再说宁俞先到了卫国,遇着守门的长牂,宁俞说:“大王即刻就到。”长牂问:“先前约好是辛未日,今天还是戊辰呢,为什么这么快?你先进城报信,我准备迎接。”
30.宁俞刚转身去时,前驱歂犬已经赶到了,说:“卫侯紧跟在后面。”长牂急忙整束车马随从,迎上前去。歂犬已先进城去了。
31.当时,叔武正在庭中洗发。听到宁俞报信:“大王到了。”又惊又喜。仓猝之间,忽听见车马声音,以为卫侯已经到了。
32.头发未干,也来不及挽髻,急忙用一只手握住长发,疾步迎了出来,正撞见歂犬,歂犬怕留下叔武兄弟相见,说出前面的事情,瞧见叔武跑来,就张弓搭箭射了出去。叔武心窝中箭,往后就倒。
33.元咺听说叔武被杀,吃了一惊,大骂:“无道昏君!枉杀无辜,天理岂能容你?我要向晋侯投诉,看你王位怎样坐得稳?”他痛哭了一场,急忙逃奔晋国去了。
34.再说成公到了城下,见长牂帅众来迎,便问其来意。长牂转达了叔武吩咐的话:“早来早入,晚来晚入。”卫侯叹道:“我弟弟果然一片好心!”
35.卫侯进了城,宁俞含泪而来,哭诉刚才叔武被杀一事。卫侯非常惭愧,对宁俞说:“我已知叔武被冤枉,你不必再说。”
36.卫侯来到宫内,看到叔武的尸体,失声痛哭:“叔武啊叔武,因你我才能回国,想不到你竟为我而被人所害!”
37.卫侯立刻下令逮捕歂犬。歂犬辩解:“臣子杀太叔,也是为了大王!”卫侯大怒:“你毁谤我弟弟,却把罪过推到我身上!”令左右立即将歂犬斩首示众。
38.再说卫大夫元咺逃往晋国,见到晋文公,伏地大哭,诉说卫侯猜忌叔武,派前驱射杀叔武的经过。说了又哭、哭了又说,文公安慰了元咺,并留他在馆驿里住下。
39.晋文公当下召集大臣商议。他说:“咱们刚立盟约,指望诸侯扶助天子,维护正义,不料卫侯刚刚复位,就恩将仇报。如任其无法无天,那还了得?诸位想想办法。”
40.先轸说:“征伐有罪之人是霸主的职责,训练兵马是我的职责,请主公下命令吧。”狐偃道:“别忙。霸主是借天子威严号令天下的。主公应会合诸侯朝见天子,请他下令征讨,那才师出有名哩。”
41.晋文公就派赵衰到洛阳朝见周襄王,约一个朝见的日子。
42.周襄王不明白晋文公的用意,有些犹豫,便派王子虎来见赵衰,表示推辞。赵衰道:“这可不行。诸侯朝见天子,是天经地义之事。要是怕诸侯齐聚京师,开支浩大,就请天子到我们的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去。”
43.王子虎将此主意汇报襄王得到允许。定在冬十月的吉日,赵衰回报文公。文公便通知各国诸侯,约定届期在温邑(今河南温县)会齐,一同朝见天子。
44.到了约定日子,各国诸侯先后到达温邑。卫侯自感有罪,不敢前来。经宁俞的劝告,便带着宁俞、鍼庄子和士荣前来。晋文公不许他们相见,还派兵看守他们。
45.等周襄王驾到,晋文公率齐、宋、鲁、秦、郑、陈、蔡、邾、莒十国诸侯,离开温邑到河阳的新宫朝见天子。比之践土会盟更加严肃。
46.朝礼完毕,晋文公便把卫叔公的冤情告诉了周襄王,并请他指定王子虎审案。天子不敢得罪霸主,自然依从了他。
47.晋文公和王子虎商量一阵,派了卫国的士荣做审判官。审判立刻开始。一边是原告元咺,一边是被告卫成公。
48.王子虎说:“君臣不便对理,还是请卫侯指定一个代理吧。”卫侯就叫鍼庄子代他。子虎叫卫成公留在走廊上。
49.元咺从卫侯逃到襄牛说起,如何嘱咐太叔留守国政,以后又如何杀元角,再杀太叔,一件件仔细讲述。鍼庄子说:“这都是歂犬的谗言造成卫侯的误听,不完全是卫侯的责任。”
50.元咺反驳道:“卫侯如果没有猜忌太叔的意思,歂犬说的根本就是谎话,为何还让他当前驱?分明是卫侯借刀杀人嘛。”鍼庄子也觉得卫侯理亏,便不作声了。
51.晋文公听了双方辩论,对王子虎说:“是非已明。但卫侯是周天子的臣下,我不便定罪,就将他的随从办理吧。”遂后下令将随卫侯前来的大臣全部处死。
52.王子虎说:“我听说宁俞是卫国的好大夫,他在兄弟君臣之间,往来调停,煞费苦心,无奈卫君不听他的,不能连累他。士荣身为审判官,断案不公,应予惩处。鍼庄子自知理亏,可从轻发落。”
53.文公仔细陈述卫家君臣两方狱词,主张杀掉卫侯。襄王说:“《周礼》设置双方讼事,是为审讯平民,‘君臣之间没有诉讼,父子间没有诉讼。’如果臣与君争辩是非,这是没有上下之分了。如断臣子胜了,为臣而杀君,背礼太远!教人倒行逆施了。”文公诚惶诚恐,将卫侯交给襄王处置。
54.文公派先蔑用槛车将卫侯送往京师,听候裁决。他又见卫侯此时身体不适,便叫先蔑找医生来,名为看病,暗中下毒。文公又打发元咺回到卫国,由他另立一位国君,以取代卫郑的君位。
55.先蔑命令医生下毒,怎奈宁俞日夜守护在卫侯身边,给卫侯吃饭吃药,他都是自己先尝,无法下手。他干脆找到宁俞,把实情相告宁俞,向其面授机宜。
56.第二天,医生将调配好的药送来给卫侯吃,宁俞要先尝,医生不允,硬掰开卫侯的嘴把药灌下去。
57.才灌下两三口,医生口吐鲜血倒在地上,药碗也摔碎在地,宁俞故意装出惊慌之状,叫人赶忙将医生扶起来。
58.好一会儿,医生苏醒,宁俞问何故?医生道:“刚才我正灌药,忽见一神人持锤将我药碗打碎。”宁俞大怒道:“你原来用毒药加害我主公。要不是神人相助,我主公定遭你毒手!”
59.先蔑得报前来,见状,深感天意赦免卫侯,遂与医生一同到绛城,向文公汇报。文公信以为真,也就宽赦了医生。
60.卫侯得到了宽释,遂与宁俞商量回国的打算。这时元咺已立叔武的弟弟公子适为君。卫成公问宁俞如何办。宁俞道:“听说大臣周歂、冶廑未得公子适重用,心生怨恨。可让我好友孔达传主公之令,给他们卿相之位,让他们杀了元咺。其他就好办了。”卫侯听罢,连声叫好。
61.宁俞写密信派人送到孔达手中。孔达接信后忙请来周歂、冶廑商量。三人商定,预先埋伏人马,乘每晚元咺带人巡城的时候,出其不意而杀之,得手后再杀掉公子适。
62.第二天晚上,元咺巡查到东门,遇到守候多时的周歂、冶廑,吃惊地问:“二位在此做什么?”周歂道:“听说故君将至,在此迎候。”冶廑接着说:“宁大夫派人进城,约大臣们前去迎接。”元咺正色道:“一派胡言!何况君位已定,岂有复迎故君的道理!”
63.周歂大声说:“你身为正卿,如此大事竟然不知,要你何用!”说完挥刀砍倒元咺,周歂、冶廑的伏兵一拥而上,元咺的随从四散逃奔。
64.周、冶二人领兵杀入宫中,公子适此时正与弟弟子仪饮酒,听说外面兵变,子仪出外探望,被周歂迎面砍死,公子适见状也投井自尽了。
65.卫成公复了位,拣了个好日子,准备去祭祀太庙,封周、冶二人以卿位,要他俩同去陪祭。哪知这两人自从杀了元咺,良心上深受责备。周歂神经失常,突然死亡;冶廑也得病死了。
带你“周游列国” 篇4
主题:传承历史, 面向未来, 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造型:风筝森林
展馆外观是由色彩斑斓的风筝和碧绿的草地组成的“风筝森林”,“风筝”的支撑柱上布满小孔,会喷出清凉的水汽,交互式触摸屏展示墨西哥主要的可持续发展项目。
最大看点:制作放飞风筝
墨西哥馆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墨西哥艺术品。此外,游客可在商店购买或亲手制作风筝,在广场或者室外绿地上放飞。
波兰馆剪纸音乐厅
主题:波兰在微笑
造型:剪纸图案
最大看点:肖邦钢琴演奏会
展馆外形抽象且不规则,表面布满镂空花纹,仿若民间剪纸,使参观者获得有趣的视觉体验:色彩变幻的光线穿过剪纸图案在馆内营造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展馆的中心广场和音乐厅内每天举办肖邦钢琴演奏会,以纪念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肖邦诞辰200周年。
法国馆听阿兰·德龙讲述中国故事
主题:感性城市
造型:脱离地面的漂浮形式
法国馆被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线网“包裹”,仿佛“漂浮”于地面上的“白色宫殿”。
最大看点:“佐罗”讲感情故事
“佐罗”的扮演者阿兰·德龙成为法国馆形象代言人,在法国馆设立的“法国馆频道”中,他将讲述他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感情故事。另外,巴黎奥赛博物馆7幅法国国家珍藏品将出现在法国馆中。法国馆还将举办法兰西浪漫婚典活动。
丹麦馆骑单车看美人鱼
主题:梦幻城市
造型:钢铁巨轮的船身
最大看点:看“小美人鱼”;骑轨道自行车
丹麦馆像一本打开的童话书。丹麦的象征、著名雕塑———“小美人鱼”将首次走出国门。她将被安放在丹麦馆内的一个水池中央,水池中放置1000立方米海水,让参观者体验海水轻抚脚趾的感觉。
在丹麦馆,参观者可以看到一座双螺旋形的建筑,骑轨道自行车,从地面盘旋两次,到达12米的高度,再盘旋而下回到地面,过程很刺激。丹麦馆将为参观者准备三四百辆丹麦的自行车。
世博会期间, 丹麦馆每周都将举办名为“人鱼之乐”的音乐演出。
瑞士馆乘观光缆车看未来
主题:城市空间与自然和谐
造型:未来世界的轮廓
最大看点:乘观光缆车悠游
瑞士馆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观光缆车将其连结成一个整体。这些服务上海世博会的缆车也都“身经百战”,是常年驰骋在阿尔卑斯山上的佼佼者,每天接待2万名观众不成问题。
展馆四周被一层巨大的互动型智能帷幕包裹,这层帷幕可以与周围的光能感应,呈现动态闪光的视觉效果。
浦江水过滤一下就能喝荷兰馆
主题:“快乐街”
造型:理想之城
最大看点:喝浦江纯净水
“快乐街”将展示荷兰在空间、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创新,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决定,“让参观者通过窗户观看展览”。在“快乐街”上,有一座“小房子”挂着CINEAC的招牌。在阿姆斯特丹,CINEAC曾经是建于1934年的功能主义风格的电影院,现在是一家著名俱乐部,可举办演唱会。
在主题为水的一个小型展馆,参观者将会看到浦江水被过滤的过程,并喝到由此产生的纯净水。
英国馆6万粒种子种出蒲公英
主题:传承经典, 铸就未来
造型:蒲公英
最大看点:6万粒种子的震撼
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 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 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种子圣殿”周围的设计也寓义深远, 它就像一张打开的包装纸, 将包裹在其中的“种子圣殿”送给中国, 作为一份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英国馆曾邀请中国民众为其推荐昵称, 在征集到的众多名称中, “蒲公英” (darldelion) 脱颖而出。在英国馆, 参观者将通过“绿色城市”、“户外城市”、“种子圣殿”和“活力城市”的展示进入“开放公园”。
红色巨岩中的奇异物种澳大利亚馆
主题:畅想之洲
造型:铁锈红的石艾尔斯岩
最大看点:奇异的物种、丰富的文化和宜居的城市
起伏的轮廊、通红的铁锈红,远远望去,澳大利亚馆就能夺人眼球。据设计师介绍,展馆外形创意源自澳大利亚阿纳姆地高原高低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海岸地貌。澳大利亚馆就像澳大利亚内陆世界上最大的整体岩石艾尔斯岩,穿越时空,在世博园中静静矗立。
东周列国志读书笔记 篇5
《幽王烽火戏诸侯 》是一个让我很气愤的故事。幽王是一个残暴的人,他为了让一个叫褒姒的姑娘笑,听信奸臣的话,带着褒姒到骊山游玩,骊山脚下有二十多座烽火台,点起了狼烟,附近的诸侯都以为犬戎来了,带着各自的士兵来作战,发现没有敌人,日记,都回去了。虽然褒姒高兴地笑了,但是这件事给幽王种下亡国的种子。后来,犬戎真的入侵了,再点起狼烟就没人来救援了。幽王最终被杀死了。结果是,君不是君的幽王因为戏弄了诸侯导致了亡国。我们都应该引以为戒,更不能向他学习,做事做人都要诚实讲信用,不能说,欺骗别人。
《卧薪尝胆》最让我敬佩的人是越王勾践。他在越过辅佐君主。一次,吴国为了报以前越国侵犯的仇,发兵伐越,结果大败,后来吴国君主死后。波的儿夫差继位吴王。他打败越国后,越国勾践求饶,吴国答应了。与施工见到了吴国养马,而且整天穿着童仆的衣服,天天斩草料喂马,还舔过夫差的大便,夫差见勾践如此忠心于他,就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其实,他每天都要卧薪尝胆,不忘国耻。后,文中训练的精兵终于灭了吴国。他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却是要运用到学习中去,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本书主要写了春秋中的战国时期中的事,它忠实而精彩的记载着那时的情景,仿佛让我又重新回到了战国时期。仿佛又听到了那马蹄的厮杀声,仿佛自己是其中的一位战兵,一位谋士或一位皇帝.......
孔子再次周游列国 篇6
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举行的9月14日,纽约“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揭幕仪式也同时举行。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刘碧伟等出席了揭幕仪式。
为海外的孔子学院揭幕,对于中国的驻外大使来说,并不是今年新增加的一项外事活动。从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挂牌以来,全球已经建成了26所孔子学院。
孔子“应运重生”
9月,由复旦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合作创办的北欧孔子学院在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和酝酿之后,已经正式招生。复旦大学副教授李茂被派往这座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任教,对此他十分自豪。
李茂说,由于师资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原本只计划招生20人,而实际上报名的有300多人。在报到当天,还有50多名后补人员来排队。“后来学校只好将招生人数增加到25名。”
李茂印象最深的是一位1945年出生在重庆的女性,她两岁就离开了出生地到国外,后来辗转到瑞典生活了半辈子。她十分想念自己的出生地,想了解祖国的语言,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没有报名进来。怀着非常迫切的心情,她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进来学习的要求。
复旦大学的姚老师刚从韩国回来。他在那里教了整整一学期的中文,连自己儿子的出生都错过了。他非常遗憾,但韩国学生对中文的渴求却让他很感动。
据他介绍,韩国有100多所大学设有中国学或者中国语系,有40多所大专院校设有汉语课程,各类在校生学汉语的总计16万多人。
不但是与中国文化渊源颇深的韩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也掀起一波波的中文热。据悉,全球大约100多个国家在各级各类的教学机构内教授中文课程,约有2500万至3000万名外国人学习汉语。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外国人也急剧增加,2004年达到八万人。目前在国外使用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近一亿。
推广孔子之“和”
“中国早就派汉语教师出国讲课,但建立孔子学院却是近几年的事情。”外交学院教授曲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他看来,之所以命名为“孔子学院”,是因为孔子能代表中国文化最有影响力的部分,也是没有政治争议的,大陆、台湾和海外华人都认可。儒教的英文单词(Confucianism)直译就是“孔子主义”,是用孔子的英文名称命名的。“用孔子这个名字非常明智,非常合适。”
“我认为孔子这个名字比其他中文名字更好,我们都知道孔子,他在韩国的知名度很高,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学者,一提到他的名字,就会联想到中国几千年精彩的文化。”在中国学了两年中医的韩国留学生朴美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而且,这对于推广中国的和平外交思想也有好处。孔子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的推崇者,他主张“和谐”、“和睦”、“和平”,强调“和合之境”、“和而不合”。“其实,这就是我国外交所奉行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基础。”曲星说。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卢明华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在国际事务总的地位也在上升,导致了各类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出笼。在疑惑、猜忌的眼光中,中国以“孔子”之名来介绍自己的文化传统,对于推广中国“和平外交”的思想很有好处。
孔子不只是中文
北欧孔子学院理事长、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朱永生教授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孔子学院不仅是研究孔学和儒学的学术机构,它更主要是推广汉语教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它不仅是一所语言教学机构,而且是一座加深中国与外国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文化驿站和桥梁。
由于北欧孔子学院招收进来的学生没有汉语基础,因此,他们第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汉语基本功训练,即听说读写部分。“随着学生汉语程度的提高,将会逐渐开设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民族风俗等方面的课程,还会聘请国内的专家前往瑞典开办讲座等。”朱永生说。
“尽管孔子学院挂靠在斯德哥尔摩中文系,与中文系的课程有合有分,但绝不是中文系。”李茂说。两者的最大不同在于,中文系是全日制,而孔子学院开设的是半日制课程。这是因为孔子学院面向的主要是社会上的一些希望更多了解中国的人群,如记者、主持人、医生、教授、商界人土等等。
除了举办汉语强化培训班、正式招收长期班,孔子学院所做的工作还包括为当地的社会办学力量提供支持,比如为中文学校提供推荐词典;教材、HSK考试等教学上的支援。
《华阳国志译注》误释示例 篇7
一、造次:指善辩。[1]6
该词所在原文为:“俗素朴, 无造次辨丽之气。”
按, “造次”无善辩义, 此注释显涉后文“辨丽”而误。刘书谓“造次辨丽”意为“应对敏捷, 能言善辩。造次, 仓猝, 急遽。辨, 通‘辩’。丽, 指言辞华丽。”甚是。以“造次”表“仓猝”源于《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此后古籍中习见。朱起凤《辞通》“造次”条云“谓急遽之时也”, 并举数例为证, 谓“即仓卒之转音”。其中所举《后汉书·吴汉传》“汉为人质厚少文, 造次不能以辞自达”一例, 与此处意义相近, 可作此处“造次”为“仓猝”之旁证。
二、渊:深。[1]13
该词所在原文为:“巴郡太守汝南应季先善而美之, 乃作诗曰:‘乘彼西汉, 潭潭其渊。君子恺悌, 作民二亲。没世遗爱, 式镜后人。”
按, “渊”虽有深意, 但在此当用为本义, 即回旋的水。“潭潭其渊”即“其渊潭潭”之倒装。这种句式与《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邶风·谷风》“泾以渭浊, 湜湜其沚”, 《小雅·鸿雁》“鸿雁于飞, 肃肃其羽”相类。其中, “潭潭”才是用以摹状“其渊”之深的, 这样的用例在诗词中甚多, 如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一为公与相, 潭潭府中居。”秦观《春日杂兴》其三:“潭潭故邑井, 猗猗上宫兰。”
三、戢:收藏兵器。[1]25
该词所在原文为:“天子从之, 遣太守曹谦, 宣诏降赦, 一朝清戢。”
按, “戢”虽有收藏义, 但原文是讲曹谦以降赦招安的方式很快平定板楯叛乱, “一朝”言时间之短, “清戢”犹肃清止息。此义与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鰑书》“师不逾时, 梁益肃清”类似, 只不过彼用速战, 此以怀柔而已。另外, 本书《蜀志》“渠死, 夷徼肃清”, 《公孙述刘二牧志》“蜀土清晏, 述乃移檄中国, 称引图纬以惑众”, “州从事贾龙素领家兵, 在犍为之青衣, 率吏民攻相, 破灭之, 州界清净”, 《先贤士女总赞》“杀虏三万余人, 获生口千五百人, 财物四千万, 降夷三十六种, 举正奸浊长吏九十人, 黄绶六十人。南中清平”等句, 其中的“肃清”、“清晏”、“清净”、“清平”皆与此“清戢”义近。由此可见, 此“戢”非“收藏兵器”, 而当为“止息”之义。
四、恶:嫌恶。[1]45
该词所在原文为:“丞相萧何谋曰:‘虽王汉【中】之恶, 不犹愈于死乎?’” (1)
按, 此为刘邦不满被项羽封为汉王, 而萧何进行劝解之语。《译注》既释“恶”为“嫌恶”, 更将其译作“虽然只当汉王是一件令人怨恨的事, 但比被消灭还是好多了”, 大误。因为, 从文言语法的角度来说, “王汉之恶”与“王天下”“王关中”一样, 表示的是“作……的王”。其中的“之”, 与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之”一样, 为近指代词, 相当于“这样的”、“这类的”。而“恶”, 则指不好的、坏的, “恶地”即不好的土地、差地。以“恶”修饰限制“地”在古籍中习见, 如《周礼·地官·旅师》“以地之美恶为之等”注:“以地美恶为之等, 七人以上授以上地, 六口授以中地, 五口以下授以下地, 与旧民同。”《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项羽为天下宰不平, 尽王诸将善地, 徙故王王恶地。”这样, 以“恶”代指“恶地”、“差地”就不足为奇了。萧何说这话的意思是:“即使作汉中这样的差地的王, 不是也比被消灭强吗?”
五、七政:做官一任为一政。一说星象学术语, 指北斗七星, 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 故曰七政。亦通。[1]48
该词所在原文为:“于是司徒李公, 屡登七政。”
按, 注释所举二说皆不妥。从本书“登”的用例来看, 本段前之“遂登九列”为登上九卿的行列, 《刘后主志》“琬超登大位”为登上高位, “昔世祖……乃登天衢”为登上皇帝之位, 《大同志》“第五伦、蔡茂径登三司”为登上三公之位 (第五伦升任司空, 蔡茂升任司徒) , 《后贤志》“华表欲登九卿”为登上九卿之位。上述“登”后跟的都是职位或地位, 则此处说李合“屡登七政”之“七政”亦当如此。
刘书释此为“原指日、月、五星。按儒家的‘天人感应论’, 宰相辅助皇帝搞好政治, 则日、月、五星运行正常, 故或以‘七政’指宰相”。从《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来看, 李合“五迁尚书令”, “元初四年, 代袁敞为司空”, “安帝崩, 北乡侯立, 复为司徒”。因东汉在献帝前无丞相之称, 李合所任“尚书令”实与丞相地位相当。而司空、司徒本为三公之职, 献帝建安十三年省三公官, 置丞相, 则此二官亦与丞相相当。因此, 所谓“屡登七政”即李合多次荣登丞相之位, 刘说是也。
六、行部:率部。[1]156
该词所在原文为:“从事蜀郡常颀行部南入;以都护李严书晓喻闿。”
按, “行部”非率部。《辞源》“行部”条:“汉制, 刺史常于八月巡视部属, 考察刑政, 称为行部。”例证有二, 一是《汉书·王尊传》:“先是, 琅琊王阳为益州刺史, 行部至邛崃九折阪, 叹曰:“奉先人遗体, 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二是《后汉书·刘平传》:“刺史太守行部, 狱无系囚, 人自以为得所, 不知所问, 唯班诏书而已。”此外, 古籍中用“行部”表示巡行所属部域, 以考核政绩的用例还有很多, 如《汉书·朱博传》:“吏民欲言二千石墨绶长吏者, 使者行部还, 诣治所。”本书《巴志》:“太守行桑农不到四县, 刺史行部不到十县。”而且这种用法在后代仍在沿用, 如《资治通鉴·后梁纪·均王贞明三年》:“五月, 徐温行部至升州, 爱其繁富。”
七、遑:匆忙。[1]209
该词所在原文为:“世祖未遑加兵, 与述及隗嚣书, 辄署‘公孙皇帝’。”
按, 此说不妥。“遑”叠用才可以表示“匆忙”, 单用时多指闲暇, 一般用于否定句中。如《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 不遑暇食, 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 亦暇也。重言之者, 古人自有复语。”而《诗经·召南·殷其雷》“莫敢或遑”, “莫敢遑息”, “莫或遑处”;《小雅·采薇》“不遑启居”, “不遑启处”;《小雅·小弁》“心之忧矣, 不遑假寐”等诸“遑”字皆为闲暇之义。“未遑”即没有闲暇, 这类用例古籍中很多, 如扬雄《羽猎赋》:“立君臣之节, 崇贤圣之业, 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晋书·祖逖传》:“时帝方拓定江南, 未遑北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尚以冗员所羁, 余累未尽, 或往或来, 未遑宁处。”此处所谓“未遑加兵”并非“没有匆忙加兵”, 而是没有时间出兵征讨。
八、宿兵:驻扎军队。[1]349
该词所在原文为:“李区区有东南之逼, 必不分宿兵于外, 不过迎拔定、氐耳。”
按, “宿兵”虽有“驻扎军队”之义, 但在此句中作“分”之宾语, 此义无法讲通。“宿”可指老资格的、久于用事的。如《战国策·魏策二》:“田鳷, 宿将也。”《史记·王翦列传》:“当是时, 翦为宿将, 始皇师之。”“宿兵”的结构与“宿将”相类似, 指老兵, 即带了比较长时间的兵。
九、厉:恶鬼。[1]506
该词所在原文为:“费贻, 字奉君, 南安人也。公孙述时, 漆身为厉, 佯狂避世。”
按, “厉”非恶鬼, 而是指恶疮, 同“疠”“癞”。“漆身为厉”习见于古书, 如《战国策·赵策一》:“豫让又漆身为厉, 灭须去眉, 自刑以变其容。”《秦策五》:“大王信行臣之言, 死不足以为臣患, 亡不足以为臣忧, 漆身而为厉, 披发而为狂, 不足以为臣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漆身为厉”司马贞索隐:“[厉]音赖, 癞病也。言漆涂身, 生疮如病癞。”
十、陵迟:死刑的一种上, 将犯人的肉一块块地割下。又作“凌迟”。这里是欺凌、欺负的意思。[1]514
该词所在原文为:“惜哉公举, 帅直陵迟。”
按, 此“陵迟”非“欺凌、欺负”, 而是衰微, 失势。下文举例说明费诗 (字公举) 多次直言不讳, 违背刘备与诸葛亮的意愿, 最后感叹道:“诗终刘氏之世, 官位不尽其才。君子以昭烈之弘旷, 武侯之明达, 诗吐直言, 犹尚凌迟, 况庸主昏世, 率意直言而望肆效者哉!”从文义看, “凌迟”并无受欺凌之义, 而是与“官位不尽其才”相应, 言其失势、衰微。本书《刘先主志》“今汉室陵迟, 海内倾覆, 立功立事在今日”, “诗数率意而言, 故凌迟于世”, 《李特雄期寿势志》“而晋室凌迟, 德声不振, 引领东望, 有年月矣”, 《后贤志》“二州人士零颓, 才彦凌迟, 无复厕豫纲纪后进、慰宁遐外者”, 诸“凌迟”、“陵迟”并作此解。
总之, 《译注》一书在“注释”部分存在诸多失误, 这些失误既使该书的价值受到影响, 又给读者的阅读和使用带来不便, 希望再版时能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1]汪启明, 赵静.华阳国志译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2]刘琳.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 1984.
[3]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朱起凤.辞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5] (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6]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7]辞源 (合订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三国志·魏书》人称代词研究 篇8
关键词:《三国志》,人称代词
《三国志》成书于晋代, 为前四史之一, 也是中古时期比较重要的文献。本次研究只选取陈寿所撰《三国志》中的《魏书》部分作为研究的语料, 裴松之作的注不在研究范围内。全部语料约有25万字。要特别说明的是, 本次选用的语料尽量避免书中的诏书、奏章等仿古类文体, 以及引用上古文献的语料。由于人称代词的特殊性, 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几乎全部出现在人物对话中, 而第三人称代词既有出现在对话中的, 也有出现在普通的叙事中。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的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 (我、吾、余、予) , 第二人称代词 (女、汝、尔、若、而、乃) , 第三人称代词 (其、之、彼) 。这些人称代词在使用中存在不少异同之处, 下面将就这些人称代词在《三国志·魏书》中的使用情况做一些描写。
一、第一人称代词 (我、吾、余、予)
1. 吾
“吾”是《三国志·魏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第一人称代词, 约有250处, 占所有第一人称代词的50%以上。王力认为, 在上古汉语中, “吾”可以作主语、定语, 一般不作宾语, 只有在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时候, “吾”才可以用作宾语。但在《三国志·魏书》中, “吾”不仅可以做主语、定语, 也可以作宾语、兼语, 但比例不均, 用作主语的情况最多。
(1) 作主语。可以解释为“我”或“我们”。 (篇幅限制, 每处只举1至3例, 下同)
(1) 吾降张绣等, 失不便取其质, 以至于此。《三国志》卷一
(2) 若军有利, 吾必全, 今军败, 吾其死矣。《三国志》卷六
(3) 吾知禁三十年, 何意临危处难, 反不如庞德邪!《三国志》卷十七
(2) 作定语。约有50处, 可以解释为“我的”或“我们的”, 一般是表领属关系。
(1) 诸君听吾计, 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三国志》卷一
(2) 吾老寡, 岂复多惜余命邪?《三国志》卷四
(3) 吾知禁三十年, 何意临危处难, 反不如庞德邪!《三国志》卷十七
作定语时, 也有在其后加“之”字表示领属关系。此时解释为“我”、“我们”。
(1) 吾之危殆, 过于累卵。《三国志》卷四
(2) 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三国志》卷十
(3) 作宾语。可以解释为“我”、“我们”, 虽然“吾”在上古汉语中一般不作宾语, 但在《三国志·魏书》中却可以作宾语, 而且出现将近20次。
(1) 事已觉露, 直欲因际会举兵入西宫杀吾……《三国志》卷四
(2) 唯恃臧洪, 当来救吾。《三国志》卷七
(3) 固为人多计而无断, 必伪受吾。《三国志》卷十六
此外, 在上古汉语中, 否定句中“吾”可以作前置宾语, 但在《三国志·魏书》仅有的一个“吾”作宾语的否定句中, 宾语“吾”却并没有前置。
(1) 豨降不诣吾而归禁, 岂非命耶!《三国志》卷十七
在《三国志》中, “吾”既可以作主语, 也可以作宾语, 这一情况在下面的例子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 贼来追吾, 虽日行数里, 吾策之, 到安众, 破绣必矣。《三国志》卷一
在这个例子中, 前一个“吾”作宾语, 后一个“吾”作主语。
(4) 作兼语。可解释为“我“我们”。
(1) 卿父劝吾协同曹公, 绝婚公路。《三国志》卷七
(2) 此勋非但破胡, 乃永宁河右, 使吾长无西顾之念矣。《三国志》卷十五
(3) 今欲使吾坐行西伯之德, 恐非其人也。《三国志》卷二十一
2. 我
在《三国志·魏书》中, 第一人称代词“我”的出现频次也比较多, 但少于“吾”, 约有150处。“我”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 这和上古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1) 用主语。
(1) 我当必死为魏国鬼, 不苟求活, 逐汝去也。《三国志》卷四
(2) 我未劳而彼已困, 不及二年, 可坐克也。《三国志》卷六
(3) 我若不还, 往依孟卓。《三国志》卷七
(2) 作宾语。
(1) 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三国志》卷一
(2) 欲杀我者, 便速杀之。《三国志》卷四
(3) 曹公众弱, 其得我必喜, 其宜从二也。《三国志》卷十
与“吾”不同的是, 在否定句前置宾语宾语中有代词我”, 这与“我”字在上古时期的使用规律不同。如:
(1) 刘备别军在上庸, 山道险难, 彼不我虞……《三国志》卷九
(3) 作定语。解释为“我的”、“我们的”。
(1) 袁绍孤客穷军, 仰我鼻息……《三国志》卷六
(2) 凡我同盟, 齐心勠力, 以致臣节, 殒首丧元, 必无二志。《三国志》卷七
(3) 负要杀我贤君, 宁俱死耳!《三国志》卷十五
作定语时, “我”字后面也可以加“之”字, 此时解释为“我”, 或“我们”:
(1) 此古所谓国之司直, 我之周昌也。《三国志》卷十二
3. 予、余
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余”和“予”在《三国志》中出现的频率比较低。除了仿古类的诏书、奏章, 以及引用古人的文字外, “予”和“余”出现次数各只有5处左右。
其中, “余”字仅有一处作主语, 大多作定语, 而且没有复数“我们的”的意思, 一般可解释为“我的”。而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予”虽然使用频次也不多, 但作主语、宾语、定语的例子却都出现了。
(1) 作主语。解释为“我”、“我们”。
(1) 如有缓救之戮, 余为诸军当之。《三国志》卷二十三 (仅一例)
(2) 岂予一人获乂, 俾九服实受其赐。《三国志》卷二
(2) 作宾语。解释为“我”、“我们”。
(1) 君其力疾就会, 以惠予一人。《三国志》卷十三
(3) 作定语。解释为“我的”、“我们的”。
(1) 且以子之才, 穷该典籍, 岂将闇于大道, 不达余趣哉!《三国志》卷七
(2) 瓒怒曰:“余弟死, 祸起于绍。”《三国志》卷八
(3) 无怠乃心, 以慰予灵。《三国志》卷二十
二、第二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 (汝) 、尔、若、而、乃”等, 在《三国志·魏书》中, “女、若、而”这几个在上古常见的第二人称代词并未出现。本书中主要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是“汝”, 其次是“尔”、“乃”, 但这两个人称代词也仅出现几处。
1. 汝
“汝”是《三国志·魏书》中出现频次最高的第二人称代词, 一共出现近50次。占所有第二人称代词的80%以上, 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
(1) 作主语。这种用法较为常见, 占到了将近一半的比例, 一般可直接解释为“你”。
(1) 汝非臧洪俦, 空复尔为!《三国志》卷七
(2) 汝何自哭刘虞墓, 而不送章报于我也?《三国志》卷十一
(3) 汝不念读书慕圣道, 而好乘汗马击剑……《三国志》卷十九
(2) 作定语。大约有10例, 可以解释为“你的”。
(1) 今汝年亦二十三矣, 可不勉与!《三国志》卷十九
(2) 悉可以示汝国中人, 使知国家哀汝……《三国志》卷三十
(3) 作宾语。可以解释为“你”、“你们”, 也有10多处。
(1) 听汝则违令, 杀汝则诛首, 归深自藏, 无为吏所获。《三国志》卷一
(2) 诸葛公欲活汝, 汝可具服。《三国志》卷四
(3) 今虽厚待汝, 是欲杀汝计也。《三国志》卷三十
此外, 当“汝”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时, 宾语“汝”也不前置。
(1) 种不南走越、北走胡, 不置汝也!《三国志》卷一
(2) 却十五日为汝破绍, 不复劳汝矣。《三国志》卷一
(3) 臣子为蔑死君父, 不忠不孝, 使死者有知, 将不福汝。《三国志》卷二
在《三国志·魏书》中, 当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并用时, 使用的是“我”和“汝”。
(1) 不如还我, 我与汝是骨肉至亲, 岂与仇等?《三国志》卷三十
2. 尔、乃
《三国志·魏书》中, “尔”作为第二人称代词一共出现了不到10处, 除了在仿古的诏书、奏章以及援引古人的文字外, 对话中出现只有2次。
对于第二人称代词“乃”, 王力认为, 在上古汉语中, “乃”是不能作宾语的, 连否定句中的前置宾语也不能, 一般也不作主语, 所以“乃”一般只能作定语。
在《三国志·魏书》中的用法与上古相似, 出现的例子全部用作定语, 可解释为“你的”、“你们的”。
(1) 作主语:
(1) 居家为父子, 受事为君臣, 动以王法从事, 尔其戒之!《三国志》卷十九
(2) 作定语:
(1) 宜权停留, 须来年秋冬, 比尔吴亦足平。《三国志》卷二十八
(2) 有司各率乃职。《三国志》卷一
(3) 群公卿士谠言嘉谋, 各悉乃心。《三国志》卷四
三、第三人称
1. 其
上古汉语中, 第三人称代词“其”一般只用作定语, 相当于“他的”、“他们的”, 在《三国志·魏书》中也是如此:
(1) 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与其侯王来朝。《三国志》卷一
(2) 养子嵩嗣, 官至太尉, 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三国志》卷一
王力提到, 上古汉语中, “其”不能作主语, 很多像主语的“其”, 其实不是主语, 因为它代替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 而是在名词后面加“之”, 这种情况在《三国志·魏书》中也有出现。这种“其”通常不能作为整个句子的主语, 而只能和后面的部分结合, 构成整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如:
(1) 大将军以其尚幼, 谓当改心为善, 殷勤执据。《三国志》卷四
(2) 蜀所恃赖, 唯维而已, 因其远离巢窟, 用力为易。《三国志》卷四
(3) 太祖闻其不悦, 密有杀绣之计。《三国志》卷八
但是, 通过与上古时期的这类用法的比较可以发现, 在这些句子中, “其”可能更像是主语, 我们也在《三国志》中见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
(1) 其作威如此。《三国志》卷九
这个例子是一个单独的句子, 并不是作为整个大句子的一个成分存在, 虽然“其”后面确实可以加“之”字, 但说“其”在此处作主语或许更合适。
2. 之
(1) 作宾语, 解释为“他”、“他们”, 这是人称代词“之”主要的语法功能。
(1) 邑中或窃识之, 为请得解。《三国志》卷一
(2) 建安中, 袁绍为中子熙纳之。《三国志》卷五
(3) 夫人情虽愛其子, 然吾怜戩之小, 请以陵易之。《三国志》卷十一
在《三国志·魏书》中, 否定句中的“之”为宾语时, 也需要将宾语前置:
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 故世人未之奇也。《三国志》卷一
(2) 作定语。解释为“他的”、“他们的”。王力认为, 在上古汉语中, 第三人称代词“之”只能作宾语, 但在《三国志·魏书》中, 我们发现了“之”作定语的情况, 只是这仅仅存在于“为之XX”的结构中。
(1) 是时大将军爽专权, 尚书何晏、邓飏等为之辅翼。《三国志》卷十二
(2) 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 必交斗其间, 还相离也。《三国志》卷十四
3. 彼
第三人称代词“彼”在《三国志·魏书》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 可以作主语, 也是第三人称代词中唯一能作主语的。有一例作定语, 但不作宾语。
(1) 作主语。解释为“他”、“他们”。
(1) 就彼攻琼等, 吾攻拔其营, 彼固无所归矣!《三国志》卷一
(2) 若先疑之, 彼将怒而成计。《三国志》卷十
(2) 作定语。解释为“他的”、“他们的”。
(1) 追兵虽精, 将既不敌, 彼士亦锐, 故知必败。《三国志》卷十 (仅此一例)
另外, “其”、“之”、“彼”这三个第三人称代词的分工是比较明确的, 从下面的一个例子中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2) 彼欲战不得, 攻又不能, 其势必离散, 后选精锐, 据其要害, 击之可破也。《三国志》卷一
其中, “彼”作主语, “其”作定语, “之”作宾语, 这也是它们在《三国志·魏书》中的基本功能。
四、人称代词的复数
上古时期人称代词的单复数是同形的, 在《三国志·魏书》中, 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单复数同形的, 但是也出现了个别复数形式, 较为明显的是在人称代词后加“等”字, 但只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有此用法, 而且极为少见。
(1) 汝等凶逆, 乃敢执劫大将军, 复欲望生邪!《三国志》卷九
(2) 勋无活分, 而汝等敢纵之!《三国志》卷十二
(3) 公明于利钝, 宁肯捐吾等邪?《三国志》卷十八
另外, “曹”字也可视作复数的标志, “曹”字本身就有“等辈;侪类;同类。”“曹”的意思, 虽然出现频次不高, 但已经有固化为复数标志的趋向, 但只出现在第二人称代词“汝”之后:
(1) 此我之不幸, 而汝曹之幸也。《三国志》卷二十
(2) 欲使汝曹立身行己, 遵儒者之教, 履道家之言……《三国志》卷二十七
五、结论
1.《三国志·魏书》中, 人称代词系统与上古相比更加简单。
第一人称代词主要使用“吾”和“我”, 而“余”和“予”已经很少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主要使用“汝”, 其他第二人称代词很少使用, 或者未使用;第三人称代词有“之”、“其”和“彼”。其中第三人称代词使用最为广泛, 而由于谦辞的存在, 第一人称的使用频次低于第三人称, 又由于敬辞和表字、别号等原因, 导致第二人称的使用频次远远低于第一和第三人称代词。
2.《三国志·魏书》中, 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更加明确。
第一人称代词中, 常用的“我”和“吾”基本已经没有差别, 均可作主语、宾语、定语;主要的第二人称代词“汝”主要作主语, 也可作宾语和定语;第三人称代词则分工比较明确:“其”主要作定语, “之”主要作宾语, “彼”主要作主语。
3.《三国志·魏书》中, 人称代词的使用与上古相比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比如出现了在人称代词后加“等”、“曹”变成复数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 1981.
[2]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3]张诒三.《三国志·魏志》否定副词的特点[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6) .
[4]赵宏.古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其”字活用的语用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2) .
[5]徐四海;夏锡骏.古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三题[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1) .
浅谈《三国志演义》文本的传播 篇9
明朝末期统治阶级政治腐败,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工商业有了新的生机。明代工商业和城市商业的繁荣极大的扩展了市民阶层的队伍, 范围也更加宽广、包罗万象。在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的熏陶下, 商人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不少商人自己的作品也得以发表。知识分子们有能力也有资金去进行书籍的刊刻活动。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使书籍、报刊的编写、发行成为一项产业。有知识的商人和广大知识分子与手工业者等市民们相结合, 形成了一批新的贫民化的读者群体。这种新生的读者群体要求文学作品更加市民化、通俗化, 而《三国志演义》的出现符合了他们的心理动机, 并因为满足了当时世人的心态而影响扩大。
二、《三国志演义》的传播
(一) 版本的演变
手抄本时期。手抄本虽然只是一种比较原始落后的传播手段, 但是在《三国志演义》漫长的传播过程中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三国志演义》书稿完成到嘉靖元年, 最早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属于手抄本时期, 历时约一百多年。在这一阶段《三国志演义》虽然已经成书了, 但却并没有得到刊行。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都是有关系的。宽松的政策、开明的政治都会促进出文化的发展, 而严酷的政治环境则会阻碍文化的发展。由于《三国志演义》手抄本自身传播方式和受众的局限性, 手抄本时期的《三国志演义》传播对象仅仅局限于社会的上层是人群体中, 传播范围狭窄。
明刊本时期。《三国志通俗演义》于嘉靖元年刊行, 它标志着《三国志演义》进入了刊刻的新阶段, 具有传播的跨时代意义。进入刊印本时期, 《三国演义》的流传范围变得更为宽广, 流通速度加快。《三国志演义》开始被广大世人们接受。根据明刊本产生的时间, 流传的范围, 我们可以讲明刊本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嘉靖本流行期和众版本并兴期。
嘉靖本是《三国志演义》的最早刊本, 嘉靖本流行的时期大致可以定为嘉靖元年至万历十九年, 大约七十年的时间。嘉靖本用词文雅讲究, 主要流传于社会的上层士人读者群众。万历十九年到清初毛评本的问世, 大约八十年的时间, 这属于种版本并行期。这时期中国已经进入了明朝统治的晚期, 同时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活跃期。此时《三国志演义》出现了很多家刻本和坊刻本。根据这些刻本的渊源关系, 我们又可以将之分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和《三国志传》系统。《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的代表是周曰校刊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周曰校刊本在刊印时在书中新增了插图, 这种做法迎合了当时读者的阅读取向, 极大的扩大了书籍的发行量。《三国志传》系统的代表是双峰堂余象斗刊本。在这个刊本中, 余象斗首次加入了自己的批评, 首开小说评点之风, 在文章中加入了民间传说又努力做到语言的通俗易懂。由于做的这些改进, 《三国志演义》开始向普及性读物迈进, 适合较低知识层面的人阅读了。
清刊本时期。清代小说地位上升, 市民对其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要求。因此, 《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因为其高雅的文词表达方式被广泛传播。毛纶、毛宗岗两人在结合前代《三国志演义》版本的基础上, 共同完成了毛评本的刊印。毛评本在内容上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不尽相同, 因此它自成一家是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并列的一个系统。在毛刊本中, 加入了毛氏的评点和对原书的修改。毛评本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去修改原书, 包括拥刘反曹等思想上的修改和史料的增添。这些修改使毛评本一经问世便反响极大, 并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代替了历代的其他版本。
(二) 传播方式
手抄传播。虽然明代的印刷业兴盛, 但《三国志演义》在成书后流传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靠的都是手抄流传。这与明代当时的文化政策和社会风气都是有关的。明代初期实行高压的文化政策, 书坊刊刻的图书大多是儒家经典之类的, 小说作品极少。是人们想要阅读某个作品只有通过抄录来实现。除了手抄传播、书肆购买传播、赠送借阅传播等书面传播方式以外, 还存在着戏剧和说唱方式的口头传播。戏剧和说唱两种传播方式突破了书面传播需要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限制, 使传播的范围扩大到极限。这两种传播的内容大都取材于《三国志演义》文本中的经典片段。戏剧作家既是《三国志演义》的读者, 又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 他们将之改编成戏剧再用戏剧的形式去感动观众。而说唱方式的传播既是《三国志演义》形成的源头, 又是他的分流。戏剧、说唱、小说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共同扩大了《三国志演义》的影响。
(三) 受众类型
消费型读者, 这一类型读者包括普通百姓和低级知识分子, 他们是《三国志演义》最纯粹的读者, 他们的阅读是为了娱乐与休闲。即使是那些不识字的乡村老妪也可以通过识字的人的讲解来了解《三国志演义》。批评型专家, 他们是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的人, 他们在阅读《三国》的同时也在修改、整理着《三国》。如毛纶、毛宗岗, 他们集中品评了《三国演义》以前的版本, 根据当时社会世人的心态整理出更受欢迎的毛评本, 使《三国志演义》传播影响力扩大。创作型作家, 是指高级知识分子。包括戏曲艺术家和诗人等。他们阅读《三国志演义》文本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愉悦, 更是为了从小说文本中得到创作的源泉, 以次来丰富自己的创作。如戏曲艺术家受《三国志演义》文本魅力的感染, 把书中故事情节一入剧本中, 搬到舞台上。他们既是《三国志演义》小说的读者, 又是《三国志演义》》小说的传播者。他们不仅仅在阅读小说, 也扩大了小说的传播范围。
(四) 传播途径
明清时期, 印刷业的发展促进了书肆的繁荣, 书坊与书肆相结合形成书籍的产业化。书籍印刷后可以通过书肆很快得到达读者手中。此时《三国志演义》版本众多, 数量极大, 任何人在书肆中都可以很容易的阅读到。中国历代都有赠书、借书之说, 这在明清书籍流传过程中也是很常见的。赠书及联络了双方的感情也丰富了图书的收藏, 同时也扩大了书籍的传播范围。赠送和借阅都是书籍传播的重要方式。此外, 学校、寺庙、书坊等都是《三国志演义》流通的重要途径。
三《三国志演义》传播的影响
《三国志演义》的出现极大的激发了文人续写此类小说的热情。自嘉靖年间, 历史演义小说和《三国志演义》的续书数量急剧增长。戏剧与小说相贯通、联系, 彼此促进。戏剧创作中多取材于《三国》或从《三国》中选取一事件, 以次为戏剧的主干写成, 或选区蜀汉一方故事加以改编。《三国》对诗歌也有影响, 明清诗歌中以三国为内容入诗的非常普遍。《三国志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 书中所描写的战争规律和战争经验对明清军事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帝王将相固守边疆还是农民起义都拿它作为军事教科书。《三国志演义》的出现满足了当时社会人民的心理和情感需要, 所以在传播过程中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共鸣, 满足了人们英雄崇拜的心理。
摘要:由《三国志演义》的传播可以看出, 古代文学作品的传播过程不是直线的, 而是波浪线的。其中, 国家政策环境对文学的传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严格的政治环境会阻碍文学的传播, 宽松的学术氛围会使传播范围扩大。同时还可以发现, 《三国志演义》的文本的传播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他的版本的变化过程, 两者是一致的。他的成书经历了口语传播时期、文字手抄传播时期、印刷传播时期。《三国志演义》文本的传播历程是与其版本的源流演变相辅相成的, 每一次版本的重大变化都加快了传播速度, 加大了传播范围。
从孔子周游列国看企业文化的传播 篇10
对于鲁国, 孔子一往情深, 也对它充满希望, 他曾说:齐一变, 至于鲁, 鲁一变, 至于道。“道”指“天下有道”的西周时代。他认为鲁国比齐国好, 只要稍事变革, 就可以上拟于太平盛世的西周。在数年为政生涯中, 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忱, 希望在鲁国重致太平, 复兴周公之业。即使不能为政, 在鲁国隐居也是一件乐事。
孔子一行出境的第一站是卫国。卫国是周公弟弟卫康叔的封国, 孔子说:“鲁卫之政, 兄弟也。”也具有“一变至道”的优点。历史上卫国曾是拥有“带甲之士八万”的强国, 但进入春秋, 却是每况愈下。卫公在位时, 由于用人得当, 政局稳定, 民物殷阜, 倒还有点太平景象。孔子一踏入卫国领土, 便被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住了, 就此阐发了一番“庶、富、教”的政治理论。
孔子来到帝丘, 卫灵公给孔子很高的礼遇, 让他享受上卿之禄。但是卫灵公并不是大有作为之君, 他优待孔子不过出于“爱贤”美名, 并不真是对孔子的学说感兴趣。孔子重礼轻刑, 他却问战阵之事;孔子轻视女人, 他那妖冶淫荡的南后却召见孔子;特别让孔子难受的是灵公与南后和太监坐首车, 让孔子乘次车, 招摇过市。孔子对他也只有失望, 于是再申“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之叹。
相比之下, 在孔子访问的大小国君中, 卫灵公对孔子最优惠, 因此, 当孔子在别国不利时, 总是回到卫国, 卫国算是给孔子温暖最多的国家, 他在那里几进几出, 呆的时间也最长。除卫国外, 孔子还到过匡、蒲、陈、曹、郑、蔡、楚等国家和地区, 拜见过大小封君70余人。但是境遇都不理想, 有时甚至十分狼狈和危险。刚从卫国出来, 到达匡邑, 孔子被匡人当成阳虎围了起来。刚从匡邑解围出来, 到了蒲邑, 又被蒲人围住, 幸弟子力战, 杀条血路脱离险境。孔子又去曹, 曹国不容;遂往宋, 刚在一棵树下演礼, 宋国权臣桓囗因从前孔子批评过他, 赶来把树推倒, 表示不欢迎。匆匆跑到郑国, 弟子逃散, 行李落拓, 独自一人立于东门之外。子贡四处打听, 有人告诉说:“东门外有个人, 两腮像尧, 脖子像皋陶, 肩膀像子产, 腰以下像禹, 然而更像落拓潦倒的丧家之犬。”言下之意, 是说孔子以古贤圣人相标榜, 却无人赏识, 落得个丧家之犬的下场。又到陈国, 陈国公向孔子问了很多典故, 对博学的孔子非常赞赏。无奈陈国国小力弱, 正被吴楚等大国侵凌分割。孔子的学说只适合在和平时期讲讲礼让, 摆摆礼容, 通过教育来激发人们的向善好仁之心, 对这个金戈铁马的场面, 却无能为力。因此, 他给此行立下的信条是;“危邦不入, 乱邦莫居。”这个风雨飘摇的陈国, 当然不是久留之地, 遂南向蔡国进发。方至陈蔡之间, 孔子又被一伙人围了起来, 一连七日, 粮草罄尽, 从者大病, 莫能兴起。最后得楚昭王帮助, 才脱离困境。楚昭王召请孔子, 欲以书社之地封孔子, 还没让孔子一行来得及高兴一下, 便因令尹子西的反对而撂浅了。无奈只好又回到卫国, 等待回国的机会。孔子周游列国, 历时十余年, 行程数千里, 历经艰难险阻, 四处碰壁, 可他依然自信极坚, 毫不动摇。孔子就是这个性格, 不管穷通否泰, 都守道弥坚, 追求越笃。尽管颠沛流离, 而志不稍贬, 学不暂停, 坚持不懈地教学和布道, 始终吸引着一大群弟子, 随他南北东西, 出生入死。
我们当今的企业文化的传播其内涵是将企业精神、企业愿景进行全方位的推广和扩散,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的行为标准, 是全体员工在执行规章制度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 那么让员工正确的理解制度要求并养成自觉执行的好习惯, 传播企业文化是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 每当新员工加入企业后, 愿意也好, 不愿意也好, 都要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学习。企业理念要得到员工的认同, 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 企业内刊、板报、宣传栏、各种会议、研讨会、局域网, 都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工具, 要让员工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么, 怎么做才符合公司的文化。企业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也可以宣扬企业的文化, 让顾客和客户认知本公司的文化, 只有产生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才能成为公司的忠诚客户。企业文化的传播与一般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共性, 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无论传播内容, 还是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目的都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不能照搬或套用一般文化的传播, 而是要研究发现其特有的规律。文化的优势扩散原理告诉我们, 越是先进、发达、文明程度高的文化, 越容易得到传播和扩散。所以,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传播半径、影响深度是与该文化的质量密切相关, 是优质文化还是劣质文化, 是强文化还是弱文化, 决定着企业文化的传播效果。
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落地生根”, 无法“落地”的文化就只是口号, 只有倡导者的激情, 却没有响应者的行动;无法“落地”的企业文化更像是空中楼阁, 即使构建起健全的文化架构体系, 也只能悬在空中。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传播, 将理念转化为认知与行动, 从而确保文化的“落地”, 这就离不开企业文化的传播。企业文化的传播是通过不同的工具和途径, 将已设计出来的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呈现出来, 并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所认知、认同。企业文化只有通过有效地传播, 才能真正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才能真正融入企业中去。传播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企业创造文化品牌, 提升产品或服务品牌的附加值, 可以增强客户或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的忠诚度和依赖感, 更能够以文化的感召力影响社会。
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出发点和令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底蕴, 应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底, 存在日常的言行、信念与价值关怀中, 应前后相续、传承不歇, 方有活力, 方能恒久延绵。文化传播, 非空言虚辞可立效。孔子曰:“言而无文, 行之不远。”企业文化建设首要的, 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企业价值理念, 并使之转化为管理者和员工的自觉的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的传播十分重要。
精彩《三国志》 篇11
2.正当刘备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东吴的孙权派人袭击了关羽驻守的荆州,并且杀掉了关羽。
3.刘备念念不忘兄弟之情,执意为关羽报仇雪恨,就亲率大军讨伐东吴。
4.眼见大军压境,孙权连忙派使者跟刘备讲和,被刘备断然拒绝。孙权便拜陆逊为都督,率领部队抵挡刘备的大军。
5.刘备率大军翻山越岭,在猇亭安营扎寨。他派侍中马良安抚五溪各部,各部纷纷归顺刘备,在夷陵与吴军对峙。
6.吴国大将陆逊赶到后,并不急着与刘备作战,而是将刘备军中的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然后,他悄悄地制订了一个火攻刘备的计策。
7.正当刘备为自己的胜利沾沾自喜的时候,陆逊命令士兵在刘备驻扎的地方放火。刘备毫无防备,大军一下子葬身火海。
8.刘备的军队元气大伤,他领着残兵败将且战且退,退到了白帝城里。
9.吴军一路追击刘备,到达白帝城时,陆逊害怕中了蜀军的圈套,不敢贸然进攻。吴军也没有很好的进攻策略,只好退兵。
10.孙权听说刘备驻扎在白帝城,十分恐惧,就派使者求和。刘备答应了他的请求,派人前去议和。
11.刘备染上了重病,知道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派人连夜赶往成都,让诸葛亮赶来安排自己的后事。
12.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对刘备忠心耿耿。他当时正驻守成都,接到急信,不敢怠慢,日夜兼程从成都赶来。
13.刘备对诸葛亮说:“以你的才能,必定可以安邦定国,完成大业,如果太子能成才的话,那就拜托你辅佐了;如果他不成才,你可以取而代之。”
14.诸葛亮流着眼泪说:“我一定全力辅佐太子,一直坚持到死为止!”
15.临终时,刘备对儿子鲁王说:“我死之后,你们兄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丞相啊。”
东周秦汉楚式家具艺术内涵漫谈 篇12
关键词:东周,秦汉,楚式家具文化
一、漆木楚式家具发展的背景
楚式家具在整体上体现出两大基本特征, 一是漆木家具占据了绝大多数, 二是多为实用器, 到汉代后逐渐变成了模型明器。由于楚式家具出土以及现存的实物非常有限, 因此后人对楚式家具的研究多借助汉代壁画墓、画像砖、画像石等一些年代久远的图像资料。大约在西周后期, 我国开始把野生漆树变成人工培植漆树, 转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经济行业———制漆业。史料记载, 战国时期的庄子就曾为漆园的小吏, 古代漆工分工明确, 且随着制作工具的发展, 制漆技术也得到了很快提高, 有关漆器的雕刻、绘画和镶嵌技术也不断发展。在楚国墓葬中发掘出了大量的漆木楚式家具, 这不仅和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而且与楚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楚国位于长江流域, 适宜的气候环境为漆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此外, 楚国本身也非常重视手工业的发展, 并且专门设有“百工之官”来掌管家具的生产。在战国中后期, 楚国出现了大量的铁制生产工具, 使木工技术也得到了飞速提高, 从而促进了楚国漆木家具数量的增多。由此可知, 楚国的漆木家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巴蜀、中原一带漆器制作艺术的发展, 而且深刻启迪了后来秦汉时期家具的制作。例如, 秦汉时期漆器制作工艺继承了楚国雕刻胎骨、漆器挖制方法;秦汉时期漆器装饰采用的三角纹、圆圈、圆点等几何图形以及凤纹、鹿纹、虎纹、豹纹、龙纹等动物纹样在楚国时期已非常流行;秦汉时期漆器工艺造型得益于楚国时期的青铜器造型艺术以及漆器模仿陶器艺术传统, 制造出的漆器具有附着力好、耐土壤腐蚀以及耐磨等诸多优点。然而在某种特定的气候条件下, 漆器家具遭到外界破坏后, 漆膜和漆胎质也会发生分解。通过楚国墓葬家具可以发现, 其墓葬方式基本上都采用了竖穴土坑墓葬, 并且墓葬周围还填有白膏泥或青膏泥来对其进行封闭, 以形成很好的保护膜减少墓室与外界气体接触的机会, 此外其温度也逐渐趋于饱和, 这对漆器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通过这种墓葬方式能够减少地下水的浸渍, 有效减少了微生物的入侵与破坏, 保护了漆器的漆膜。
二、东周秦汉楚式家具的特色
1. 楚式家具的艺术风格。
楚式家具的产生背景是在先秦时期, 此时的艺术创作和当时诸子百家的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先秦诸子的思想文化和审美倾向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为主张人工力量和自然的完美融合, 属于中庸审美观, 典型代表人物为荀子、孔子;其二, 只注重自然, 对工艺、雕饰等抱有较大反对态度的思想。老庄就是有名的代表之一;其三, 以功利为基准的“尚功用”审美观。上述所说的三种有着明显区别的审美思想和哲学、政治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种类型的思想文化艺术意识对先秦以后的工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此可知, 中国工艺思想或多或少地蕴含着强烈的政治和社会伦理色彩。楚式家具和艺术特征及社会思想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能够通过楚式家具独特的造型图案来体会南方的思想文化意识。楚式家具的总体特点是集绘画和雕刻于一体, 并与吉祥兽类以及自然景观等表现手法相结合, 再运用联想的方式来增强艺术感染力。楚式家具上的简单的框架结构和独特的图案装饰反映出的是一种理性而奇特的艺术彰显力, 而楚式家具的造型更是充满了生动、自由之感。
东周时期的楚人极其重视审美特征中的实用性, 从而使得这一时期的家具呈现出婉转流畅的形态特点, 使得东周时期的家具具有三维空间的物质实体, 其整体造型可以分为床、案、俎、几、架等。东周秦汉时期楚人居家习惯“席地而坐”, 将两膝跪在地上, 上身处于挺直的状态, 显现出庄重的神态。因而, 几的高度与人们的视线身体高度有着重要的关系, 变得比较低矮。楚式家具中有很多几供人趴伏, 并且几的平面大多数比较凹陷, 此外, 在其靠身体的一面出现了可供依靠的凭椅。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活动漆几, 经测量高足、矮足分别40.5cm、16cm。出土的其他低型家具案, 设计风格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楚式家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由此可知, 楚人利用生动形象的手法设计出了家具的整体造型, 显得非常灵巧和生动。
楚式家具在颜色搭配上讲究红色和黑色的使用, 楚式家具也因此具备了对比鲜明这一重要特点, 其自身的神秘感随之增加, 使楚人独特的思想情怀得以展现。楚式家具除了使用色彩鲜明的红色和黑色以外, 还兼有金色与银色, 明亮颜色的使用使家具的亮度变得更加饱满, 在暖色中衬托上冷色能够使楚式家具显得高雅而不失生动活泼的特点。其实, 楚国文化在很多方面继承了中原文化的特点, 楚人在祭拜祖先的时候崇尚红色, 家具也多以红色为主, 并与黑色搭配形成色彩对比强烈的效果。而楚式家具中描金手法的运用, 凸显了家具的色彩美及浑厚质朴的特点。楚式家具在构图上对装饰有着一定的研究, 有着形状多样的图案纹样, 并且其装饰手法有浮雕、彩绘和阴刻等几种, 构图有着严格的限制。楚式家具多以大自然中最常见的自然景观为题材, 有各种龙、凤等动物纹样。在楚式家具的漆木家具中, 运用彩绘的装饰手法使造型更加奔放而有灵性。
2. 巫文化因素在楚式家具中的反映。
东周秦汉时期楚国非常重视巫风思想, 认为人死之后, 就会进入到“神鬼世界”, 因而在埋葬楚国人的时候, 要将其生活用品进行随葬。楚国工匠师在设计家具的时候, 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体现物质精神生活面貌。楚人将各种纹饰和象征性图案雕刻在家具上, 表现人们对幸福、平安等的追求。不过这些图案装饰受巫文化的影响较大, 其中能体现出巫文化特点的纹饰包括以下图案:兽面纹, 作为保护、避邪之用;传说与现实动物融合在一起的图案;龙凤图案, 用于指引灵魂升天。楚式家具利用兽面纹起到辟邪的作用, 或者利用特殊规定的摆放来发挥某种神奇的巫术作用, 通过俎来表达某种心愿。楚人相信死人的灵魂由头部开始升天, 因而重要的随葬物品大都摆放在死人的头部。
三、东周秦汉楚式家具相关问题研究
秦汉时期家具艺术形式以及造型等, 受东周楚式家具的影响较大。通过发掘出来的秦朝墓葬可以发现, 汉代存有大量的漆木家具、墓葬家具以及画像砖等实体家具。汉代漆木楚式家具在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上继承了楚文化的优良传统, 不仅有自己的分工, 并且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汉代家具艺术风格不但受当时物资材料、建筑形式、工艺造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且还受传统楚文化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 信奉“事死如生”的理念并未改变, 即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会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因此, 为在另一个世界更好地生活, 死后多陪葬一些生活用品。主要因为人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用品, 死后为了能在阴间享用。其次, 多选择主色调为红色的家具作为陪葬品, 并且注重龙凤纹饰的雕刻, 这与楚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如,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家具大都以红色为基调, 显得非常生动, 目的是更好地引导死者尽早升天。楚国人利用死者随葬的家具物品来象征主人的等级和身份地位, 目的是为死者构建一个理想的、舒适的神鬼世界, 这正是由楚国“信巫好祭”观念所决定的。汉初文化对楚文化进行了充分的改造, 通过云纹漆图案反映了汉人激情浪漫的艺术特征, 汉代家具运用的造型色彩、纹饰图案多少体现出楚人信奉鬼神的踪迹, 这些不仅是受楚地遗风的影响, 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宗教象征、民俗观念以及神话背景等。汉文化较为明显的特征为多元化, 尤其文化艺术深受楚文化的影响。汉代家具的装饰、造型等无不吸收着楚式家具的营养, 尤其西汉时期, 楚文化因素在漆木家具中占重要地位。
汉代家具在继承战国楚式家具传统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并创造出实用性的独坐板秤、塌屏等。
商周秦汉时期之前人们的起居生活方式大都采用“席地而坐”, 因而其家具的设计制作大都与这一家居方式相符。通过出土的楚系墓葬群内的家具可以得知楚式家具大部分为漆木所制, 这和楚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湿润的土壤环境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随着楚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漆木家具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再者, 楚国本身也非常重视手工业的发展, 因而楚国的漆木家具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 并且还能得到相应的保护。楚式家具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风尚, 我们能够通过独特而有韵味的绘画图案来分析其浪漫、激情和理性的思想意识。信鬼重祀乃楚族之大习俗。楚人“事死如生”的理念根深蒂固, 因此在陪葬死人的生活用品中, 家具必不可少。楚国工匠制作家具时常运用楚民族长时间发展沉淀、积累而成的艺术表现手法, 将家具的审美内容充分体现出来, 并体现出当时社会的精神、生活以及物质面貌, 其中楚式家具就是楚人“信巫重祀”在物质上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聂菲.楚式俎研究[J].文物, 1998 (5) .
[2]吴晓松, 洪刚.湖北黄冈两座中型楚墓[J].考古学报, 2000 (2) .
[3]程艳萍.楚式家具艺术风格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7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