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课

2024-07-07

素课(精选3篇)

素课 篇1

何谓素课?这里指的是传统课堂教学。

素课之美美在课堂环境。明亮的窗, 洁白的墙, 干净的课桌, 光滑的黑板, 透明的光线, 构成课堂物理环境;学生手捧一本教材, 教师手拿一支粉笔, 执一根教鞭, 师生时而凝神沉思, 时而热烈讨论, 时而书声朗朗, 时而奋笔疾书……这是一幅多么惬意而和谐的青春读书图。

上这样的课, 可以享受到一种素课之美。

素课之美美在教师语言。返璞归真, 诗意语文。教师语言是语文课的第一要素。抑扬顿挫的节奏美, 声情并茂的文本美, 启人心智的知识美, 独抒性灵的情感美, 岂不是世上最动听的音乐。曼妙的唯美, 情趣的魅力, 智慧的仁爱。

素课之美美在教师板书。教师适时适量地用粉笔将师生的共同成果誊写在黑板上, 黑底白字, 方方正正的汉字, 涓涓秀笔或粗犷的行草, 既醒目又醒脑, 岂不是世间最美妙的图。

素课之美美在师生心境。“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素课陶冶性情, 使人心灵淡泊空灵, 纯净自然。放飞想象, 无限联想, 视通万里。而课堂多动症、浮躁症, 只见热闹, 不见沉思, 只见热烈, 不见冷静。

素课之美美在教学高效。语文课可以用课件, 但要用得适当。说明类文章宜用课件, 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用之。如有一位教师将柳永的抒情诗词《雨霖铃》, 用多媒体将清秋景、离别态渲染得淋漓尽致, 将寒蝉鸣、情人咽烘托得扣人心弦, 把别后虚景“杨柳岸晓风残月”表现得惟妙惟肖。一堂好课就这样被糟蹋了。“愁”是要用直觉感悟的, 试想,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世界上又有什么样的图能比得上直感呢!文学还是要用文本来说话的, 咬文嚼字、涵泳体味才能得他滋味;奇特联想、大胆想象才能生成意境。

“诗仙”李白说过,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盛赞了朴素美。

然而, 当下课堂空前繁荣, 有音乐之乱耳, 有美图之劳目, 乱花渐欲迷人眼, 红杏枝头春意闹。音乐美术舞蹈电影美人美图“粉墨登场”, 大有“无图不成课”的趋势。电脑操作, 手忙脚乱, 以图代读, 架空文本。音乐美图压迫了文字, 消减了文学形象, 梗阻了学生的想象力, 增强了师生的审美疲劳。

一篇美文的所有优点得以充分展示, 不是靠急功近利的教育技术, 也不是靠花里胡哨的形象直观, 而是得力于一个优秀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需要每位教师穷其一生研习的真功夫。

(淮安市楚州区施河中心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学生学习方式时, 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即“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标的精髓。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必要条件。如何认识并付诸于实践, 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下面, 就本人对合作教学的认识和实施谈谈粗略的想法。

一、什么叫合作学习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即将到来, 需要人的主动性、创造性, 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 更要有合作的精神, 需要有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合作学习就是遵循学生学习规律,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兴趣, 诱发思维, 同时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学习方式。

二、合作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 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景: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 (通常是教师的提问无人应答, 教学进行不下去时) , 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几个人讨论讨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这时, 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往往是你说你的, 我说我的;有的学生则利用这个机会说闲话。这样的小组讨论, 是在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 教师使用它只是为了使教学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完成教师对教学的设计 (以教师为中心) 。这种小组讨论,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2) 自由放任, 缺乏监控。有些教师上课伊始便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 有的教师退至教师的一侧耐心等待, 有的教师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 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小组的汇报, 汇报完毕, 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可有可无, 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缺乏监控的自由放任的状态。

(3) 少数人学习, 多数人休闲。其表现形式有二:一是少数人学习, 多数人游离。小组合作学习时, 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 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 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时, 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 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 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二是少数人学习, 多数人搭车。

三、教师在合作教学中的作用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 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现代的学生知识面广, 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目光, 必须有更广阔的知识面、较高的文化素质, 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以生动、活泼的授课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

(1) 教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应从“前台”退隐到“导演”“策划”的角色地位。注重学生质疑, 培养自主探索精神。“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学有所疑, 才会学有所思、有所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可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寻求解决, 力争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不指导;学生能思考的, 教师不暗示;学生通过探求交流, 可以自己理解, 教师不替代。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 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

(2) 授人以渔, 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授人以鱼, 仅可享用一时;授人以渔, 终身受用无尽。因此, 教师不但要讲究教法, 还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 并帮助、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多种学习方法。学生受家庭、个性、经历、智力等方面的影响, 对学习的感悟和接受有着较大的差异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 教师的责任, 是帮助学生发扬自己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 达到积累知识, 提高能力, 砥砺智力的目的。

(3)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 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 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测试的方法, 检验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 并将检测结果同激励评价优秀合作学习小组结合起来。

四、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几种实施方式

(1) 比较异同。即向学生提供内容上互相关联的一组学习材料, 让学生对其相同点、不同点进行探究, 展开研究性学习。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积极主动、

素课 篇2

一、素色:追求自然朴素的课感

人有精神之气色, 课有理念之课感。一堂好的课, 首先要有一种好的课感。清淡的素色和浓艳的彩色是课感的两极。尽管课堂上的“彩色”不能少, 但它只是起点缀作用。从本质上说, 语文课堂应当追寻更多的朴素无华的素色。大教育家老子曾说过“万物莫与朴素争美”, 意思是说朴素在世间万物中具有第一重要的位置。素课要告别“造作”, 不留“做课”的痕迹, 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 从学生学习的规律入手采用素色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真正学会和培养学生会学为最终目标。素课上, 一切以学生的基础、学情的变化而运动:学生们时而静思默想, 时而动情诵读, 时而互动交流, 时而奋笔疾书。素课追求的是:教学方式是素色淡雅的, 教学思想却是深沉丰富的。想起一句世界教育名言:“听到的, 忘记了;看到的, 记住了;做过的, 理解了。”“做” (语言实践) 就是一种朴素而有效的教学方式。从使用课外教学资源的方式看, “素课”的要求是:可用可不用的不用;可少用的不多用;在关键处反反复复用。

二、素面:直接与文本素面相见

“素面”者, 陌生也。语文学习之始, 对学习内容应该是陌生而有趣的;语文学习之中, 对学习内容也应该是直面而深入的。

“素课”非常关注学生的原始学习状态, 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出发点。原始学习状态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最初态度, 它是语文学习积极性表现的最初指标。原始状态一般分为积极的学习状态和消极的学习状态两种, 它们都潜移默化地影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积极的学习状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时既有信心又有兴趣, 心理始终处于主动、进取的状态。语文学习中强调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率, 虽有成效, 但还是不够的, 还应随时把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 体现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消极的学习状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时情绪紧张、厌倦、烦躁, 心理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不及时消除这种消极的学习状态, 它将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起阻碍作用。

课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 凭借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也是“素课”的重要依据。简约的“素课”是直面课文, 潜心会文的。学习语文, 应该站在语言的立场, 用语言的头脑思考语文教学问题, 挖掘文本中的各种语言现象, 进行对语言的感受、理解、巩固、应用等一系列深入活动。例如, 上《五彩池》一课时, 一位学生面对五彩池的美景脱口而出:“老师, 五彩池可以游泳吗?”这是课堂的不和谐音符, 该如何处置?方法有五种:一是不予理睬, 二是简单批评, 三是留作课外查资料, 四是正确引导, 五是回到课文。一位教师采用了第五种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说:“是啊, 这么美的五彩池如果真的可以游泳就好了, 那我也很想去游泳。能不能游泳取决于很多因素的, 比如水池的位置、大小、深浅、水温、安全等, 大家再读读课文, 然后讨论一下。”课堂里热闹非凡。尽管最终讨论出“不能游泳”的结论, 但大家都全力地去课文中寻找答案。这个调节的技巧在于把解决问题与学习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当然, “素课”不能机械地理解为简单, 其实它是以教学时空为转移的。学习效果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性质、数量和比例发生变化的。时空不仅仅是物质的, 它还有特定的社会文化、教育意义。课堂教学时空的不同设计往往反映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效益。

三、素读:对课文高频反复地读

通俗理解“素读”法, 是指一种纯粹的读, 一种“不求甚解”的读, 一种声音琅琅、音韵和谐、抑扬顿挫的读, 一种“唱歌”一样的读, 一种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着眼于通篇的读。

在“素课”上的初读课文, 不宜建立在熟练的基础之上。因而“素课”不主张课前做过多的预习和准备, 而强调学生读书的“陌生感”, 使学生产生“原初体验”, 摈弃前人阅读的心理定势和先入为主的分析等, 重新回到文本层面, 让学生以他们的眼光体验, 对作品进行陌生化的品读。这样的读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同时, “素读”要求学生随意地、自主地读, 没有什么限制, 不要求学生做阅读练习, 也不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 让学生的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包含的信息, 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发展, 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就很善于“素读”, 他说:“其实读书不一定讲究方法, 任何一句话, 一个事实都可能是有用的, 只是这用处也许不是显而易见的罢了。……所以我想, 读书不必非得抱着什么目的, 随便翻翻就行。……我在书里既不画线, 也不批注, 除去专业著作之外, 我也很少做笔记。读一遍下来, 不该忘的总会有点印象。”显然, 这种自然状态下的阅读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学生们也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此外, 教师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读通式”整体地读。只有“读通式”整体地读, 才能整体观照, “前提”引导, 居高临下, 全局在胸, 真正读透文本。有的学生经常有意无意地把读“森林”和读“树木”混为一谈, 细节有余, 整体不足。例如, 读《船长》一文, 读出了“舍己为人”, 依据的是其中的一些局部情节。而如果读“森林”, 基于整个故事文本来把握, 读出的就是船长的“恪尽职守”。作为一个文本的主导倾向, 是通过“森林”反映出来的, 还是通过“树木”反映出来的, 这是不言而喻的。又如, 古往今来, 离情别意, 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肝肠寸断, 写下了多少千古传唱的不朽之作。江苏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渭城曲》的教学中, 始终贯穿感情的主线, 将四首古诗放在古诗文的送别文化中展开教学, 使此文本与彼“文本”之间纵横交错, 血脉相成……这是整体读的一个典范。当然, 强调整体读, 并不意味着在文本解读时, 轻易地把一个字放过去。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字、这个词、这种句式而不用别的?需要在读时细细体会它的神韵所在。这样, 读书就会丰满起来, 不会变成空洞、说教的东西。

应当指出, 读书实际上要经历一个反复读透的过程:从“读通”到“读厚”, 再到“读薄”, 最后达到“读准”。读书是“慢”的艺术, 只有反复地读, 才能透彻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在本质。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积累的过程, 而是一个生态式的“孕育”过程。前者只是知识的转移, 而后者才是知识的学习。就是说,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要经历精神的“孕育”, 必须在一个知识的生存图景中反复才能逐步实现。因此, “素读”也强调反复地读、形象地读。

四、素本:按语言原本意思解读

对语文教学的本位、本体的确定, 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立足点问题。目前尚有师本、生本、文本之说。定位于“师本”, 已不多见。定位于“生本”或“文本”的争论则是常见的。从语文的本色看, 应侧重于“文本”。只有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凸现“生本”, 才是科学而辩证的。脱离“文本”而去强化“生本”, 语文教学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容易陷入“儿童中心论”的泥潭之中。所以, 语文课堂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直接对话和解读, 按语言原本意思去理解课文, 学习语文, 而不能游离语言之外。一位教师教《画风》, 设计了听风、说风、试风、看风、画风五个环节, 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而且在这五个环节中, 连起码的读、写等语言的基本训练也忽视了。一节好的“素课”, 不在于外在的形式包装, 而在于内在的文本解读, 特别是对语言原本含义、特点的深入理解。

语文课可以这样设计, 也可以那样设想, 但万变不离其宗, 这就是必须遵循汉语言的原本意思、基本规律和特点。汉语言文字在世界语言系统中属汉藏语系的汉泰语族, 它的基本规律是以形表义, 音、形、义结合。具体有以下特点: (1) 汉字的字音有400多个音节, 如果采用“同音归类”的方法, 就能简化识字过程; (2) 汉字的字形千变万化, 如果采用“据形明义”的方法, 可以提高识字效率; (3) 汉字的词义复杂, 有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之分, 如果采用“依文解字”就能快速而正确地理解字义; (4) 汉语言文字还具有形象性、意会性、信息冗余性等特点, 因而语文教育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 更要重视整体感悟。

最后要说的是, 正如“素菜为主、荤菜为辅”的素食观念, 提倡“素课”, 并不意味着一素到底, 排斥其余。如果认为素课就是要抛弃多媒体, 一支粉笔一本书, 这是一个误区。语文课堂应以“素”为主, 兼顾其余, 体现的是一种境界:“素”中的百花齐放, “素”中的“百家争鸣”, “素”中的“千姿百态”。

素课 篇3

一、文外关注“附件”, 习得方法

在人教版教材中, 除文章外, 插了“泡泡语、插图、课后练习”等文本附件, 这些“附件”, 具有很强的导学功能。教师在备课时, 既要紧抓“附件”备课, 更要引导学生依靠“附件”, 自主学习、习得方法、提高能力。

1.文本插图明内容

教材中往往配有直观形象的插图, 虽具有导读功能, 但学生往往会忽略。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插图, 与插图展开有效对话。

初读课文时, 我引导学生仔细看课文中的插图, 看看图中画了什么?学生马上能说出第一幅图画雷雨中的景象, 第二幅图画雷雨后的景象。我随机板书“雷雨中、雷雨后”, 一个孩子手也不举就大喊:“还应该有雷雨前景象的插图吧!”我表扬他并引导:“你真会思考, 雷雨前的景象是留给你想象的, 是留给你画的。”同时板书“雷雨前”三个字。

接着, 我又引导:“课文哪几小节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小节写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请你再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就找对了, 轻轻松松理就清了层次。我顺势引导:“那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学生小手如林, 都能说出课文主要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最后, 我稍作小结:“你看, 课文的插图能帮助我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呢!其实, 插图还能帮助我们理解、感悟课文内容等, 以后读书时别忘了关注插图, 插图也是课文的一部分, 边读书边看插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精彩纷呈的课文插图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 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插图, 插图就会“开口说话”, 无形之中, 习得了读书方法。

2.课后习题明重点

课后练习题紧扣文本重点, 凸现语文学习的特点, 具有很好的导学、导练功能。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课后练习, 深入学习。

理清文章思路后, 我问学生:“课文学懂了吗?还有没有疑问?”学生摇摇头, 都表示已经学懂了。针对这一现象, 我作如下引导:学习课文时, 课后练习也需要我们去关注, 因为它能启发我们去思考, 引导我们更深入地学习。”于是, 我出示课后练习: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这问题一抛出, 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思维又活跃起来。他们潜心默读, 认真批注, 滔滔不绝:

生:我从“闪电越来越亮”这句话里想象到天空仿佛裂开了, 非常可怕。

生:读了“闪电越来越亮”这句话, 我仿佛看到天上挂起了一块长长的白布。

生:第一小节“满天乌云, 黑沉沉的压下来。”让我想象到眼前一片漆黑。但第三小节的“闪电越来越亮”又让我想象到天突然亮起来, 而且越来越亮。

生:读到“雷声越来越响”, 我吓得捂起耳朵, 难怪第二小节说蜘蛛逃走了。

……

学生品读想象后, 我指着这道练习题小结:“你们看, 课后习题就像课文的眼睛, 有了它的提示, 我们就能深入阅读, 把课文越读越透。”

学生在阅读实践中, 领悟到了课后练习的重要作用。这种方法的习得, 让学生终身受益。

3.文本泡泡明方法

在人教版教材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泡泡语。小泡泡看似不起眼, 却能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自主学习;能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体悟情感;还能引导学生推敲词语, 学会运用……

课堂上, 我引导学生关注“泡泡语”:带点的词用得多好啊!我先请学生读句子——“蜘蛛又坐在网上结网了。”找到带点字“坐”。学生通过换字比较, 感受到了雷雨后蜘蛛织网的悠闲, 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 学会遣词造句的方法。

授之以渔, 注重学法的迁移和运用, 学生的读书活动才能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长此以往, 他们的读书实践不再盲目, 读书过程更加扎实。

二、文内关注“词句”, 感悟语言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 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 获得表达的方法和艺术。因此, 教师应该有语言意识, 关注语言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而低段语文的语言实践重点是“词句”教学, 感悟语言的魅力。

1.“象声词”形象生动

师:请你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中的景象, 并圈出是从哪些语句中想象出来的, 读书要学会作记号, 要留下思考的痕迹。

(生默读课文、批注)

生:我从“哗, 哗, 哗, 雨下起来了。”想象到了雨下得很大很大。

生:“哗, 哗, 哗, ”让我仿佛听到了下大雨的声音。

师:前几天, 我们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

生:沙, 沙, 沙, 春雨下起来了。

生:淅沥沥, 淅沥沥, 淅沥沥, 小雨下起来了。

师:说得真好!“哗哗哗”、“沙沙沙”等这些词叫“象声词”, 读这些词让我们如闻其声, 如见其景, 非常生动, 读起来也好听。平时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啊?

生:嘀, 嘀, 嘀, 汽车开来了。

生:丁冬, 丁冬, 丁冬, 泉水唱起歌来了。

生:呵呵, 呵呵, 呵呵, 小朋友在傻笑。

……

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哗, 哗, 哗”这传神的词语, 感受语言的奥妙。并联系生活用词语, 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融会贯通。词语活了, 内化为学生的血肉, 课堂顿时灵动起来。

2.“语气词”情感丰富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词句让你想象到雨下得很大?

生:往窗外望去, 树哇, 房子啊, 都看不清了。 (指导读“树哇、房子啊”两个语气词, 特别是“啊”的变音。)

师:我把“哇、啊”两个语气词去掉, 你读读看, 感觉怎么样?

生:NO, NO, 读起来一点也不好听。

生:树和房子变得不可爱了。

师:语气词还有这样的妙用的, 你们真会读书!

以后你们也要学着用哦!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 想象画面:雨越下越大, 大雨倾盆。往窗外望去, 树哇, 房子啊, 都看不清了, 还有什么也看不清了?

生:往窗外望去, 小花小草也看不清了。

师:能把句子说得更美更生动吗? (师用手在屏幕上点了点语气词。)

生:往窗外望去, 小花啊, 小草呀, 都看不清了。

生:往窗外望去, 高山啊, 大树哇, 都看不清了。

生:往窗外望去, 公路哇, 汽车啊, 都看不清了。

……

师 (赞许地) :你们真的很会表达, 这雨真的好大好大, 我的脑海里又跳出一些四字词语来, 你们呢?

生:倾盆大雨、大雨倾盆。

师:哟, 一下子就两个, 真了不起!

生:狂风暴雨!

生:瓢泼大雨!

……

这个环节的教学, 我努力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并强化运用, 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和内化, 增强学生主动积累、运用的意识。

总而言之, 我们的教学应致力于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努力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抓住语文之根, 教习语文之法, 除去浮华, 回归本真, 让课堂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摘要: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为例, 除去“声、光、电、色”等辅助手段, 倡导文章外关注“附件”, 文章内关注“词句”的素课教学, 让浓浓的语文味溢满课堂。

【素课】推荐阅读:

上一篇:有效的设计方法下一篇:无线移动技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