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森

2024-10-26

弗雷德里克森(通用12篇)

弗雷德里克森 篇1

行政伦理是行政文化的核心, 包括一系列的道德和价值标准, 是政府行为的价值判断和追求标准, 行政伦理问题是公共行政最深刻、触及灵魂的领域。一般认为, 西方行政领域对行政伦理进行系统而持续的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在此之前都是一些著作中的零散研究, 没有成为一个主要论题加以专门的研究。20 世纪70 年代以后, 有一些行政学者开始对行政伦理持续关注, 弗雷德里克森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1 弗雷德里克森在行政伦理领域的贡献

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 H. George Frederick- son) 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 他曾担任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会长。1990 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全美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会颁发的特别研究奖, 1992 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颁发的德怀特·沃尔多奖。美国公共行政研究会以他的名字设立了一个重要奖项———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研究职业生涯贡献奖” ( H. George Freder-ick - son Award for Career Contributions to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 以此褒奖他为美国公共行政研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弗雷德里克森倡导公平、公正价值的回归、大力颂扬爱国主义的乐善好施精神。他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甚至在1997 年发表的 《新公共行政与政府再造运动之比较》一文中,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也进行了批判, 认为其不过是 “新瓶装旧酒”。弗雷德里克森反复强调 “公共行政”这一偏正结构中定语 “公共”的重要性, 要求认真思考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当新公共行政学派重新确认这一学科的公共性之后, 也的确为公共行政的身份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期间,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提出的 “社会公平”观念, 在新公共行政学界起到了重要影响, 特别是在欧陆各国的行政改革中, 引起了高度的回响。登哈特夫妇提出的 “新公共服务理论”, 一定程度上吸取了新公共行政学派的某些观点, 新公共行政成为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概念基础的内容之一。

应该说, 弗雷德里克森在行政哲学的高度上推动了公共行政学走向成熟, 进一步修正了公共行政实践中的价值判断。但是, 如此重要的行政文化思想的进步, 却被很多研究者忽视。在美国,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 “新公共行政的叙事从未真正被广大学者和实践者们当作是使该领域合法化的叙事而接受。新公共行政被一些人看作是进行范式转换的伟大尝试: 一次失败的尝试”。在我国, 1992 年, 中央编译局出版的由彭和平等学者翻译的 《公共行政理论》一书 ( 杰伊·M·沙夫利兹等编写) 中收录了弗雷德里克森的 《论新公共行政学》, 这算是弗雷德里克森第1 部被翻译成中文的作品。而中国的公共行政学领域最熟悉的就是弗氏的 《新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的精神》, 继而才有中国学者对弗雷德里克森的学术著作和论文进行学习和研究, 但并不算丰富。

2 弗雷德里克森的行政伦理思想的演进

现代公共行政学者更多关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学作为重要的学科来源反而不被重视。20 世纪60 年代末, 技术理性的传统行政学主张价值中立的僵硬的官僚制度已不能回应公民的需要, 遭遇挑战。新公共行政学派的学者们进行了积极的回应, 更多关注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及其合法性的维系问题。弗雷德里克森是为数不多的关注行政文化价值的学者之一, 他将政治学领域的 “公共”的思考引入到公共行政领域, 回归了政治学这一母学科的重要性。

2. 1 弗雷德里克森早期行政伦理思想的发端

20 世纪60 年代末, 西方国家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文化也日益普遍化和理性化。当时的弗雷德里克森任教于美国锡拉丘兹大学, 从事预算、人事、政策分析方面教学, 他的工作之一就是帮助毕业后将从事公共行政的学生较好地走上职业生涯。面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和公共行政面临的困境, 弗氏和他的学生都认识到, 公共管理如果脱离当时的危机, 回避时代存在的问题是不合适的[1]。在这个背景下, 弗雷德里克森开始了对公共行政的反思和研究, 沃尔多的 《公共行政研究》对他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有极大的启发。

1968 年, 明诺布鲁克会议召开, 作为当时的代表性人物, 弗雷德里克森陆续发表了几篇论文。他认为价值中立的观点使得公共行政的关注点集中于机关内部的 “中性”问题上, 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关注不够, “公共行政由此游离于社会政治现实之外, 远不能满足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危机的需要[1]”。他在 《走向新公共行政》 一文中, 首次阐述了社会公平、回应性、公民参与和社会责任感等价值理念。

2. 2 新公共行政时期的研究: 确立清晰的思想体系

20 世纪70 年代, 弗氏陆续在 《公共行政评论》、《行政与社会》等发表多篇论文, 主要是批判传统公共行政, 论述社会公平观点, 分析正在进行的变革与政府回应责任问题等主张。其中, 1976 年发表在 《公共行政评论》上的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1970s: developments and directions》 ( 《70 年代的公共行政: 发展和方向》) 清晰地论述了公共行政正在发生的理论转变, 文章中指出新公共行政的特征和价值来源于多元的价值观和学科, 是与传统公共行政不一致的价值观[2]。1980 年出版的 《新公共行政》更集中收录了弗氏对社会公平、公共行政中的动态与静态、公共行政的正统观念等论述, 书中他进一步论述了建立在公平行政价值下的变革的、回应的、公民导向的组织模式, 揭示其已从传统公共行政学关注的经济和效率转向对公共行政核心价值探索。

20 世纪80 年代, 弗雷德里克森进一步延伸自己的观点, 推动新公共行政的发展。他倡导公民精神的回归, 指出民间机构的大声呐喊已经让公民精神回归了, 并与企业、公民和政治家们合作致力于公民问题, 向更少的管理、更多的治理模式发展; 并认为公民教育应该是个终身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一个学士学位而已[3]。1985 年, 弗雷德里克森提出了我们熟悉的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的精神, 认为对于民主社会中的公务员来说, 爱国主义是个重要的但并不够充分的动力, 那么公务员在工作中是应该奉行职业至上的职业主义, 还是对所有公民都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 他通过对比丹麦和纳粹二战中的两种官僚制度, 阐明对民主爱国主义的更为恰当的理解[4], 即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的持久性。1989 年, 第2 次明德布鲁克会议召开, 肯定了这20 年来新公共行政所倡导的社会公平和政府责任等价值, 认为公共行政学科的研究更加务实[5]。弗雷德里克森在这次会议上提交的论文 《MinnowbrookⅡ: changing epoch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明诺布鲁克2: 公共行政的变革时期》) 中比较了两次明诺布鲁克会议所面临的公共行政的不同状况, 总结了20 世纪80年代公共行政的变化, 继续关注了政府的合法性问题、组织的 “变革而非成长”。

2. 3 深入研究新公共管理时期的行政伦理问题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企业型政府改革一时成为公共行政改革的热门话题。新公共管理运动符合了当时追求高效政府的目标,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可操作性强, 迅速得到美国政府部门的欢迎, 并从西方国家传播到发展中国家。弗雷德里克森作为一直致力于公共行政伦理价值研究的学者, 关注到了这场改革所引发的问题, 即过分关注成本收益、对公民价值关注不足, 在很多领域迷失了公共行政的本质价值。弗雷德里克森随之发表了多篇论文和著作, 集中讨论了新公共管理时期的行政伦理问题。

1991 年, 弗氏在文章中认为美国公共行政学界对 “公共”理论没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也没有统一的观点, 并对当时的公共理论进行了总结, 认为共有5 种理论形态: 多元论 ( 哲学) ( 公共是利益集团) 、公共选择 ( 公共是理性选择者) 、立法 ( 公共是被代表者) 、服务提供 ( 公共是顾客) 、公民权观点 ( 公共是公民) , 指出这5 种理论为公共行政中的一般公共理论提供了一套先决条件和基础[6]。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弗氏对其 “公共”理论的深入, 并从一个侧面强调了 “公共”的重要性。1994 年, 弗雷德里克森在 《Can public officials correctly be said to have obligations to future generations?》 ( 《公务员可以准确地说对下一代有责任吗?》) 中从道德、哲学、经验主义角度讨论公务员对下一代的责任, 关于几代人之间的道德责任, 公共政策中的代际公平的发展和实践, 弗氏要求有一个公共行政领域的道德共同体[7]。这篇论文充分论述了其代际公平理论, 也批评了新公共管理时期对效率的过度追求而损失的代际公平。

弗氏运用距离悖论和角色分化缺失观点解释公众对政府道德的负面看法, 特别针对公共管理者的伦理。距离悖论中, 公众持有的负面看法主要是针对抽象的政府, 但对于与他们互动的政府项目和官僚们有好感。许多负面感知是基于对那些被选举或任命的官员的违法行为的看法, 这些负面的看法是有充分根据的。不幸的是, 公众对品德优秀的公务员持有相似的负面看法。最后, 弗氏认为一些当代政府改革, 从长远来看, 会导致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政府腐败[8]。这一观点显然强调了政府对公众的回应性, 并对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带来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从另一个侧面提出了加强公共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弗氏强调官僚技能、功绩制为基础的文官制度, 从短期看, 国家要为摒弃官僚制付出道德的代价, 但从长期看, 政府行政能力会得到提高。弗氏进一步总结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带来的道德问题, “今天的问题就是昨天的解决方案”, 并从合法性、价值观、组织设计、管理手段等方面比较了当时大行其道的管理主义和坚持公正的新公共行政的不同, 通过比较向世人澄清新公共行政, 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中人们急功近利不假思索的、大刀阔斧的改革背景下, 新公共行政学依然保持着冷静[9]。弗雷德里克森的这些观点在1997 年出版的 《公共行政的精神》完整收录, 该书也可以看作是迄今为止, 最集中体现弗雷德里克森行政伦理思想的一部著作。

2. 4 官僚与行政伦理问题

进入21 世纪, 弗氏将研究的视角进一步扩展到了城市治理、美国地方政府的道德、行政能力等具体的公共行政问题, 用更加宽阔的视角展开公共行政伦理的研究和讨论, 正如其将自己描述为 “公共行政领域的通才 ( generalist) ”, “一直努力保持我在这个领域内的通才身份, 这样, 我可以在一个尽量宽广的话题范围内教学与写作[10]。”2000 年, 其发表论文 《Can Bureaucracy Be Beautiful?》 ( 《官僚是美丽的吗?》) 对官僚本身进行了美学的描述, 弗氏认为公共行政长期以来被理解为一门科学, 事实上, 从艺术的角度看, 公共行政也是美丽的。公共行政和官僚的形式、设计、经验和语言都是美丽和吸引人的, 公共行政组织和管理是一种审美现象, 这种现象是对官僚的美学研究, 并有深远的影响。正是这种美丽和潜能吸引了我们从事公共工作, 其崇高的目标是十分美丽的, 我们建立的组织和过程都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11]。这是对公共行政的独特的研究视角。

弗氏也对东方儒家文化中的伦理观进行了研究, 丰富自己的行政伦理思想。2002 年, 弗氏发表论文《Confucius and the moral basis of bureaucracy》 ( 《孔子和官僚政治的道德基础》) , 论述东方政治哲学, 指出民主政治制度中的官僚的道德合理性在东方思想中比西方哲学与实践中更强。在东亚, 官僚制的道德合理性被广泛理解是源于孔子和他的追随者的功劳, 现代学者也证实东亚主要国家的独特官僚文化溯源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独特因素包括了人治与法治、好的公务员的鲜明特色、治理中的道德规范与实践的本质、公务员的教育和功德的重要性、好的官员应当如何处理政治权力、公民互惠的逻辑、社会秩序的本质等, 同时弗氏也对东西方官僚道德合法性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12]。弗氏对中国的儒家文化有自己的见解: 认为中国有厚重的儒家官僚制传统, 如果能够在儒家理想的基础上衍生发展起一种中国的官僚制系统, 撇弃儒家理想中的 “精英”, 那是很好的, 儒家理想的问题就是精英。如果能够获得一种业绩制度, 不是精英式的, 而是有公民的公平和正义以及官僚制的公平和正义在其中, 那就很好[10]。

3 弗雷德里克森行政伦理思想的代表性观点

3. 1 弗雷德里克森行政伦理思想的逻辑起点: 社会公平

前文已提及, 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学者关注机关内部问题, 弗氏最初十分关注公共问题, 可以说, 他的作品中 “都是关于官僚和行政背景下的公平和正义, 除了社会公平, 我没有写过其他的伦理学主题[10]。”弗氏从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的 “作为公平的正义”思想体系中获得坚定的理论依据, 认为政府应当在一个技术复杂的背景下公平地对公民进行回应, 要求具有原则性的思想和负责任的行动, 而罗尔斯的 《正义论》可以提供指导, 罗尔斯意图为所有社会提供一种正义的理论基础, 而他的方法却特别适应于庞大的、复杂的社会。2005 年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Equity》 ( 《公共管理与社会公平》) 一文中, 弗氏再次论述了美国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中的社会公平原则, 将社会公平作为公共管理的 “第3 支柱”; 罗尔斯和Rae的作品在理解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上起到重要作用; 官僚决策规则的倾向和政策执行的过程,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13]。

弗氏始终不否认传统公共行政中经济、效率的意义和作用, 但认为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设计的政治制度, 只是考虑机械性的量化概念的做法并没有反映公共利益和社会性的公平分配, 结果就是促使社会上有组织者、有权势者以及即得利益者受益最多, 引起日益增多的不公平问题。弗雷德里克森行政理论的逻辑起点就是认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社会公平, 将其视为公共行政的 “公共目的”, 并认为 “社会公平包含着对包括组织设计和管理形态在内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的选择。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性; 社会公平强调公共管理者在决策和组织推行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社会公平强调公共行政管理的变革; 社会公平强调对公众要求做出积极的回应而不是以追求行政组织自身需要满足为目的……”[14]。如果公共行政官僚能正确地处理好如何服务于公民的问题, “公共行政就可以实现雅典护民官的抱负, 我们的城市与国家将会变得更加美好[15]。”因此, 作为实践的公共行政应是实现公民社会美好生活的工具。

3. 2 弗雷德里克森的社会公平复合理论

弗雷德里克森行政伦理文化理论中值得一提的应该是社会公平复合理论。他认为 “在政策过程中, 任何声称要加强社会公平的政策抉择的理由, 都要根据下列问题进行分析: 这种公平是个人的公平, 分部化的公平, 还是集团的公平? 它是直接的公平, 还是手段的或预期的机会公平? 在维护民主政府和一个可靠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同时为了改善弱势群体的处境, 应该加强什么类型的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将为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15]”。社会公平复合理论将公正、正义和平等概念整合起来, 交互使用。

弗氏社会公平复合理论中的代际公平理论也具有代表性。“根据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的逻辑, 公共官员应竭力采用和实施那些有利于代际之间社会公平的政策。简而言之, 他们应该制定那些对后代不可能产生消极影响的政策, 他们不应当制定那些会导致代际之间社会不公平的政策”; “依据公共行政的精神, 我们要为代际之间的社会公平承担责任;我们必须在自己所知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得更好”[15]。总之, 依据公共行政的精神, 考虑后代人的利益是公共行政的一种责任。可以看出, 弗雷德里克森在这一理论上深受罗尔斯的影响。

3. 3 弗雷德里克森关于公共行政过程中的伦理

弗雷德里克森对公共行政伦理的研究, 一直与公共行政的过程紧密相连。他认为在公共行政中要实践 “公共”, 公民的角色定位密不可分, “当我们在公共行政中寻找公共的意涵的时候, 便会发现, 公共与公民的角色密不可分”。他十分强调公民在公共行政中广泛参与的重要性, 并借用亚里斯多德观点: “公平只能通过政治共同体内部的政治对话来确定”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有公民参与的程序公平才可以带来公平的结果, 而且 “平等的参与过程能培养出有教养的、积极的和有道德的公民, 不仅创造出公共政策, 而且还塑造了我们自己[15]。”有效的公共行政应该与充满活力的公民相辅相成, 见多视广的公民是有效的公共行政的基础[16]。

弗雷德里克森强调社会公平, 但同样支持官僚体制中的自由裁量权, “我们不可能光有官僚却没有自由裁量权, 那在经验上是不可能的, 在道德上是错误的[10]”。他认为对官僚的民主控制已经足够了, 再增加就会减弱行政裁量权, 进而导致政府事务的有效管理被削弱, 官僚没有自由裁量权就不能确保法律精神的贯彻。广泛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合理的, 是社会公平成为公共行政精神的必要成分的重要前提。他认为公务员对法律的理解和对公共政策的与上级命令的执行不应价值中立, 而应保持公正的价值取向; 任何权力都可能被滥用, 行政自由裁量权也不例外, 为了防止行政失当, 公务员在使用行政自由裁量权时一定要注意过程的公平, 即公平、公开、公正的处理每一个公共问题。

弗氏强调公共行政的精神是建立在对所有公民乐善好施的道德基础上的, 即一种对公民的广泛的和问心无愧的热爱, 意味着一种服务于更大的公共利益, 公平地照顾到公民需要的承诺。强调了公务员必须是道德的思考者和实践者, 清楚在从未出现的环境下, 应该干什么的问题。这样, 公共行政精神就与爱国主义和乐善好施等公民精神联系在一起了, 实现了公民精神与公共行政精神的融合[15]。这种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 是一种对国民的无限热爱, 以及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必须受到保护的规则。

4 总结

弗雷德里克森不只是站在美国和当时社会的角度看待公共行政, 而是以博大的胸怀与眼界思考当时与未来公共行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主张公平、正义这一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弗氏相信政治的好坏取决于政府管理的科学与艺术, 民主政治就是一种善治, 他不断追问着公共行政的价值和精神, 意图发掘公共行政的灵魂, 认为社会公平是公共行政文化的核心。很多学者认为弗雷德里克森关于新公共行政的精神和思想没有可操作性, 其组织理论也没有涉及具体的组织模型设计问题, 但是事实上, 他却是对组织改革有着坚定立场的, 弗氏的组织设计也为实现公平做出了考虑, 主张分权、层级节制的扁平化方式, 同时关注非政府组织和集体行为, 他将自己的行政伦理思想融入组织设计当中。

明确公共行政的价值倾向, 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这种指导实践的价值观对公共行政起着关键性作用。行政伦理或者公共行政价值是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基石, 可以说一切关于公共行政的实证与经验分析, 其深层次的意蕴在于所依托的价值依归。从这个意义上说, 弗雷德里克森从事的是一项少数人关注的研究, 但却是十分重要的领域。弗氏所倡导的公共行政的精神, 应该是跨国界的, 是每个国家的公共管理者和公民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摘要:弗雷德里克森是致力于公共行政伦理研究的学者, 为推动新公共行政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其研究成果中探寻弗雷德里克森行政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并述评其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公平思想、社会公平复合理论、行政过程中的伦理等理论观点, 指出行政伦理是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基石, 其深层次的意蕴在于所依托的价值依归, 值得公共行政领域深入思考和学习。

关键词:弗雷德里克森,行政伦理,社会公平,价值

弗雷德里克森 篇2

合作目标:在中国市场天衣与耐克森两家公司在安全轮胎产品上的战

略合作,以使耐克森安全轮胎成为中国安全轮胎市场的一颗新星。

为此,天衣轮胎与耐克森轮胎本着合作双赢的精神提出以下方案。

一. 耐克森轮胎公司需要做的事情

1.提供耐克森轮胎目前中国所有一级商和二级商的客户资料给天

衣公司营销五部(耐克森轮胎主渠道营销部)。

2.请耐克森轮胎公司提供营销团队通讯录给天衣轮胎陆忠平。两家

公司的营销团队积极配合共同销售耐克森安全轮胎。

3.请耐克森公司下发《关于做好耐克森安全轮胎销售的通知》到全

体一级和二级商。并提供天衣公司的银行账号,开户资料等给一级商,以及下发《耐克森安全轮胎的采购流程》给经销商。同时下发《耐克森安全轮胎经销商月任务与奖励方案》(此方案由天衣公司制定,前期希望通过耐克森公司下发)。

4.请耐克森公司配合天衣轮胎制作耐克森安全轮胎的店面形象设

计,产品宣传资料,产品展示,店面门头广告,广告礼品等方面给予一定比例的支持。(按销量的一定比例计提点数)

5.耐克森公司配合天衣公司为一级商召开的经销商安全轮胎

()区域产品推广、促销会议提供一定比例的费用支持。产品推广、促销会议是一种会议营销方式,它可以在推广安全轮胎的同时结合耐克森普通轮胎的促销达到一个双方面增长。

6.请耐克森公司指定一名高管来全权负责与天衣公司耐克森安全

轮胎的销售。

二. 天衣轮胎公司要做的事情

1.成立耐克森安全轮胎主渠道营销部,全面负责与耐克森主渠道安

全轮胎的销售。

2.根据耐克森公司提供的客户资料逐一拜访,搜集安全轮胎的市场

信息和竞争品牌的情况,了解目前市场和消费者对于安全轮胎的认识程度和需求程度。

3.根据具体的安全轮胎市场需求状况制定月销售任务目标,分解到

所有一级经销商并下发:《耐克森安全轮胎的采购流程》、《耐克森安全轮胎经销商月任务与奖励方案》前期希望与耐克森公司配合一起下发。制定新《耐克森安全轮胎批发零售价格表》。要和前面的价格表进行衔接。但是一定要把价格拉高。为经销商团队奖励方案和零售商店员奖励方案,会议营销方案等预留空间。

4.对耐克森安全轮胎在外包装上重新的高标准的包装设计,以及对

于耐克森安全轮胎的产品重新定位。

5.印制大批量耐克森安全轮胎的产品宣传手册,耐克森安全轮胎产

品推广手册,产品招贴画,耐克森安全轮胎宣传视频广告,耐克森安全轮胎店面门头设计。

6.对于耐克森安全轮胎推出100店改造计划,先期改造100家零售

店面以提升耐克森安全轮胎的档次突出高效能轮胎的产品特点。

7.在100店改造计划中突出产品展示窗口,在每家店设一个组合展

示柜台来突出耐克森安全轮胎的高端形象。天衣公司可以先期搞一个样板出来。

8.在全国开展安全轮胎的全国路演活动。

9.和耐克森公司一起为经销商进行持续不断的产品培训,轮胎销售

培训,产品推广等等。

怀念德里达 篇3

我不是法国人,我和中国人坐一辆车!

昨天清晨,巴黎的朋友发来的电子邮件中附有可能是法国媒介有关德里达去世的文字。那是Marie-laure Delorme发表在《星期日报》上的一篇短文,题目是《德里达去世》。文章的第一段是这样的:“我们能够读他,再读他:他把我们的世界作为人来思考。雅克·德里达在星期五-星期六的夜间离世,享年74岁。德里达是当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这使他享誉世界,特别是在美国。”这篇短文是这样结束的:“德里达的语言独具匠心,他把对一切消解之物的理解带到了极致。他的风格冲破各种界限而独成一家。问题就这样提了出来:德里达的哲学风靡世界,处处被解释,但它果真被理解了吗?”

“德里达去世”,从这几个字出现在电子邮件中起,就打破了我心中的所有希望。自去年得知德里达先生身染重疾,一直存有希望:希望能够发生奇迹;希望他如最后给我的一封短信中所说的能够一点一点地好起来;希望他能够看到他的著作有更多的中译本出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还能够看见他在公众面前出现,发表演讲……所有的希望都被这几个字无情地击碎了。这位出生于阿尔及利亚,有着犹太血统,18岁才回到法国、从巴黎高师走出来的思想家,曾经享誉世界,备受殊荣,而又历经误解和责难,他给后人留下了洋洋几十卷鸿篇论著,也把他的思考,他的独特魅力留给这个他热爱、担心和眷恋的世界。

我想说,德里达的独特魅力,至少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他的思考对法国当代哲学思想,对法国现象学运动的贡献。

他和他的许多同代人一样是从现象学起步的,但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分析在西方传统结构内部对“在场”思想进行冲击,他和法国现象学学者一起,做了一件具有深刻内涵的科学的事情。他们这一代人的工作,使得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没有言明或没有指示的方向发出了声音。其次是他的“解构”思想,对西方各种中心主义的批判,意义深刻,令人深思。他把他的“解构”解释为追求“不可能”的“可能”,明知不可能实现之事,却执着地要实现不可能的可能,这正是真正的思想家的任务。有很多人指责这是虚无主义,因为是要摧毁一切,摧毁之后,什么都没有建构。这种指责,实际上是一种很深的误解:解构不是摧毁,不是批判,是一种思想的工作,它不是否定,而是肯定,对“不可能”的肯定。真正纯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但又是我们不断追求的,近些年来他对“宽恕”、“死亡”、“友谊”、“大学”、“赠与”以及“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研究(或可说解构)都体现了这样一种深切的学术关怀。这些无疑对现代人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并激发我们对当今时代的诸多问题进行更深入、更高层次的反思。第三, 是他的介入精神,德里达承继了法国启蒙知识分子的人文传统,他对世界、对人类命运总是怀有深切的关怀,总是意识到一种不容推卸的责任。一个以研究纯粹哲学为目标的思想家,却时时不忘把目光投向外面,关心那些似乎和“纯学问”无关的事情,这不仅需要内心的良知,而且还需要勇气。这在今天并非易事,我钦佩这样的学者,虽然有时我做不到。

我第一次见到德里达先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这之前我已翻译过他的《声音与现象》,并在课堂上讲过他和他的思想。说实话,那时我对他并没有什么好感,一是因为他的书实在难读,二也是受到别人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法国朋友对他的指责。但现在看来,是我没有认真地读懂他的书。

真正对德里达的书、对他的解构思想有一些感悟,或有一些想法,还是由于德里达的中国之行。

德里达是在2001年9月来华访问的。我不想在此再叙述德里达先生讲座和讨论的内容,只想谈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最令我难忘的,是我们到上海的第二天,也就是“9·11”事件之后,德里达先生的反应。我和同行的张宁因准备第二天的事情,没有看电视,对事件的发生一无所知。第二天是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来接德里达去复旦演讲,我们才从他那里得知发生了大事。德里达先生头天晚上看了电视,知道发生的一切,他告诉我们,他一夜没睡,他说他经常去纽约,熟悉那个地方,那附近有他的朋友,他担心他们。我永远忘不了德里达在那天早上的面容:充满忧伤和担心。后来,在复旦大学演讲之前,他作了一个简短的表示,对这样的恐怖事件表示震惊,又希望不要用报复手段使恐怖行为无限升级。他的神情,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在上海还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那就是一到锦江饭店,就从法国使馆那里得知,香港的一家英文报纸发表了一篇有关德里达在社科院的文章。

文章是一个英国记者写的,文中称德里达呼唤毛的红卫兵回来,文章还附了一张红卫兵的宣传画式的插图。德里达很气愤,因为这个英国记者既不会中文,也不懂法文,不知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这个说法传得很快,直到今天,还有人说起,称德里达赞成文化革命云云。实际上仔细再读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就可知道德里达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与他的“解构”思想是一致的。他要求的是一种正确的对马克思遗产继承的态度和立场,就是局限的思想。既尊重马克思思想的遗产,又指出其局限。这也是对任何思想的解构工作应持的正确态度。我回想起有一次,在巴黎曾如约到德里达办公室,已到约会时间,德里达先生没有出来,和一个法国人说着什么。那人走后,德里达很无奈地说,总有些不速之客,不事先约好就闯进办公室,常常问一些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然后就发表一些根本不符事实的报道,令人哭笑不得。

德里达先生曾多次谈到身份认同的问题。他常常感到很为难,在阿尔及利亚,在巴黎,他都没有感到哪里是他自己真正的家。有一个细节对我很有触动:那是在上海,法国领事馆的两位先生请我们一行人吃饭。这两位先生在路上,在就餐时,侃侃而谈,大概是要建议中国应该如何如何才对云云。我和张宁几乎没有说话,德里达也基本是沉默。回去时,使馆的车坐不下,需要打一辆车,我不假思索地拉着张宁说:“中国人坐一辆车,法国人坐一辆车!”德里达马上说:“我不是法国人,我和中国人坐一辆车!”事后,我和张宁谈到这件事(最后我们和德里达坐了使馆的车),感慨良久。这不是个有关国籍的问题,而是一种心境。他对许多西方的东西并不认同,但又难以摆脱,或许正是由于这种不可能走出的两难,使他找到了“解构”的方法,提出问题,保留结构?

德里达的文章很难读,但他的即席发言却非常精彩。有时讲到兴处,常有火花迸出。对任何看来索然无味的问题,他都能予以出人意料的妙语回答,令人回味无穷。在复旦大学座谈会上,一个女孩提了个“愚蠢”的问题:“您如何看待爱情?”在座的人多有不满,但德里达兴趣盎然:“这是个好问题,我关心的是中国人是如何说‘我爱你’的,我遇到一个中国人,爱上她,对她说‘我爱你’会发生什么事?”这样的回答令人叫绝。

德里达走了。我的法国朋友在邮件里说“我们的德里达离开我们了”。有的人虽然与你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相隔万里,但他们的离去却会让你伤心,痛心,因为他的思想曾经感悟过你,因为他的关注感动过你,因为他的书召唤过你,因为他的友情温暖过你,你怀念他,不是因为他的声名,不是因为他的外在,而是由于他的内心。德里达就是这样的人。(作者为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译有《声音与现象》、《德里达中国演讲录》等)

德里达简介

德里达1930年7月15日生于法属阿尔及利亚贝亚尔的一个犹太家庭,1950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巴黎索邦大学以及他的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等学院执教。

弗雷德里克森 篇4

一、公共行政精神的主要观点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 公共行政精神就是公共行政的价值与信念, “这些价值和信念解释了公共管理者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建议公共管理者“要信守对这些价值和信念的承诺”。他认为, 公共行政的领域不应只局限于政府行政, 还应该“包括集体的公共行为的行政或执行层面的各种形式与表现”;公共行政的任务在于高效、经济和公平地组织和管理一切具有公共性质的组织机构;公共行政应该为了保障和实现全体公民的利益而维护现存政体的价值;在民主政治环境下, 公共管理者最终应向公民负责;强调社会公平与效率、经济同样重要;公共行政精神应该“建立在对所有公民的乐善好施的道德基础之上”。

二、公共行政精神的内涵

从弗雷德理克森的视角出发来解读公共行政精神的内涵, 笔者认为, 公共行政精神, 就是指一个国家内的公共行政人员在高效、经济及公平地组织和管理所有具有公共性质的组织机构的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价值理想和信念。其中的价值理想, 就是要为保障全体公民的权利并实现其共同利益而维护政体的价值;其中的信念, 就是公共行政人员认为全体公民的权利是应该和可以得到保障的, 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是可以实现的, 现存政体是可以保障全体公民的权利和实现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的, 并愿意致力于保障全体公民的权利和实现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而维护政体价值的一种思想状态。

三、公共行政精神的特征

弗雷德理克森倡导的公共行政精神, 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和民主性三个显著特征。

1、公共性。

弗雷德里克森强调的公共行政精神的公共性问题, 实质上就是明确公共行政领域的问题。他认为, 公共行政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应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和界定公共行政的公共性, 而不是把关注的焦点仅仅放在政府行政上。他强调, 政府行政只是公共行政的一部分, 如果把政府行政就当作是公共行政的话, 实际上就把公民排除在了治理公共事务的大门之外。他建议, 一个国家或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到公共行政中来, 并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公共行政人员必须培育和保护公共行政领域内能够表达公共偏好的所有组织、个人之间的互动方式, “尽可能地实现创造公共、了解公共的意愿, 弘扬公共行政精神”。

2、公平性。

弗雷德里克森在1968年发表的《走向新公共行政》这篇论文中, 首次把“社会公平”的价值引入了公共行政。他认为, “社会公平是一个包括一系列价值偏好、组织设计偏好以及管理风格偏好的短语。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服务的平等, 强调公共管理者决策和项目执行的责任, 强调公共管理的变革, 强调对公民需求而非公共组织需求的回应。”他还强调, “新公共行政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公平对待公民。社会公平因这些价值前提而发挥作用。”在《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中, 他将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一起作为公共行政理论支柱, 并指出, 应该用社会公平的理论与信仰指导公共管理者的行动。分析弗氏的这些观点, 笔者认为, 公共行政人员不应该是价值中立的, 他们应该是有价值偏好的, 应该担负起对公民和社会的责任。同时, 公共行政组织应该改革在制度、功能、效果上妨碍社会公平的政策与影响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各种体制。

3、民主性。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 民主社会中的公共行政要以公民为核心, 即把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放在首位。在他看来, 公共管理者应该是代表性的公民, 他们应该对所有公民的需求做出积极而迅速的回应, 特别是要代表和回应弱势群体的权利和要求, 他们在使一个国家的制度能否反映正义和公平的社会价值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倡导一种公共服务的模式——爱国主义 (热爱政体的价值) 和行动上的乐善好施 (热爱他人) 的结合体。在这种模式中, 前者是要尊敬和尊重已经确立的宪法和公共组织的形式, 后者是要保障和实现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前者的价值必须建立在要以实现后者为目的的基础之上, 如果前者背离了后者, 它就失去了价值, 这样“用来确保政体价值的就只有职业主义、利己主义的动机”, 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变革以适应后者的需要。

摘要:本文在梳理弗雷德理克森公共行政精神主要观点的基础上, 从弗雷德理克森的视角出发, 界定了弗氏公共行政精神的内涵, 阐述了弗氏公共行政精神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精神

参考文献

[1]Frederickson, H.G.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1997:15, 15, 225, 233, 234, 52, 202, 204.

德里桥工作组 篇5

保障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村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建立村干部培养、选拔、教育、管理、保障激励等机制,有效激发在职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激起后备村干部有想头、有名头、有干头,激励离任干部离岗不离责、离任不离心的长效内动力,这是长期摆在基层党组织面前的一道复杂课题。

解忧愁,清障碍,增动力,管好用活在职村干部

建立保障激励机制,让村干部想干事。一是建立经费最低保障制度。将村组干部报酬、村干部养老保险待遇和村级后备干部待遇、离职村干部生活补助、村办公经费作为村级运转经费保障重点,合理确定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最低保障标准。二是建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支持力度,调整自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时核定后至今未作调整的村级财政转移支付标准,提高对各村的转移支付资金额度,建立和完善以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地方财政适当配套补助的方式,配套补助资金向山区贫困村、边远村重点倾斜。三是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根据各地实际, 本着“按劳付酬、绩效统一”的原则,按照村域大小、人口数量、工作任务及难易程度等综合确定报酬标准,做到村干部的平均待遇适当高于当地劳平纯收入水平。四是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机制。比照城镇企业员工水平和缴费比例,为在职村干部购买社会养老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乡村,落实村干部意外伤害保险。五是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重大贡献者,可从当年新增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奖励村干部;对村干部家属优先推荐就业,优先解决村干部子女就业;将贫困村主职干部补贴纳入财政预算,以充足的投入为村干部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六是建立阵地配套建设机制。将卫生室、农村超市与村阵地建设统筹规划、一体建设,改善办公条件,提供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为党员群众服务提供舞台。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让村干部能干事。一是建立村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编制“十二.五”村干部培训规划,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40岁以下的村干部达到专科学历,通过2-3年对所有的村干部普遍轮训一遍,采取外训、挂训、跟班培训等方式,在上海、青岛等地建立村干部外训基地,安排村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学习。二是实行学习奖励政策。鼓励村干部提升自身素质,对参加继续教育取得学历的村干部给予资金补助,截至目前,夷陵区共为56名取得大专以上文凭的村干部进行了奖励补助,补助资金22万余元。三是突出村干部创业培训。以带头富、带领群众富为着力点,在不与民争利的前提下,鼓励“村干部”成为致富典型、经营能人,打造创业开拓的老板型“村干部”,让村班子成为能人班子。四是培训教育农民。夷陵区开展农民教育活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明政策、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为村干部干事创业提供和谐环境。建立监督管理机制,让村干部勤干事。一是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制度。选优村“两委”班子,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实行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有效规避以往分设容易产生的“两张皮”和内耗现象,提高班子的整体战斗力。二是建立村干部“双述双评“制度。村党组织书记每年要向乡镇党委书面述职,实行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每年要向本村党员、村民代表或村民述职报告履职情况,接受上级党组织的考核和党员、村民的监督评议。三是建立动态管理制度。每个村干部包1—2个村民小组,负责包组的常规工作、中心工作以及临时性工作,每项工作都及时进行总结、考核,考核结果与奖励补助直接挂钩,形成“纵向一条线、横向一盘棋”的整体推进工作格局。四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村干部行为准则》、《村干部会务和请假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村干部党风廉政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用以监管、督促村干部勤干事。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让村干部干成事。一是建立目标责任管理体系。结合乡村实际,乡镇党委每年年初为村党组织拟定工作目标,设定考核标准,科学制定村干部目标考核责任制,村级党组织书记现场与乡镇党委书记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实现工作责任明确化、工作任务目标化、日常管理制度化。二是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以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由乡镇党委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和各职能部门进行评议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报酬、奖惩直接挂钩。评定为优秀的,给予一定表彰奖励,评定为不合格的,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并按比例扣发绩效待遇;对连续两次评为不合格的,按程序依法罢免;村内无合适人选的,乡镇党委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三是建立通报表彰机制。夷陵区每年按照2%的比例组织评选出优秀村干部,在工作大会上大张旗鼓地予以宣传表彰,组成宣讲团开展巡回演讲。四是建立政治激励机制。创造村干部选拔提升通道,坚持从优秀村主职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拓展村干部的成长空间;选举产生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适当向村干部倾斜,逐步形成尊重村干部、爱护村干部的良好风气。

给舞台,给岗位,给待遇,配强用好村后备干部

在“选”字上下功夫,网络村优秀后备人才。按照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合格接班人的“三步走” 培养模式和步骤,夷陵区分类分层次确定重点培养的优秀分子。各村建立农村青年人才信息库,对35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登记造册,全面、准确地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报名推荐,由村党组织书记主持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将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推选成村后备干部候选对象,乡镇党委统一组织考试(笔试和面试),确定考察对象,组织专班通过走访座谈、群众测评等方式进行考察,确定预录对象,并在全村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由乡镇党委下发聘用文件,发放聘任证书,确保将年轻有为、群众基础好、自愿扎根农村的优秀青年选拨进村干部后备人才队伍。

在“育”字上促提高,壮大村后备干部实力。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共同安排村级后备干部培训专项资金,加强对村干部后备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一是定单培训。由县(市、区)、乡镇党(成)校按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方法、实用技术等多个方面,精心制作培训菜单,村级后备干部依“单”选择培训内容后,采取集中封闭培训、挂职跟班锻炼、外出考察和选派高校深造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帮助村级后备干部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学习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二是压岗锻炼。本着“放手、放心、放权”的原则将村级后备干部大胆推到工作一线,根据工作需要和各自的特长,合理安排岗位,明确具体工作职责,使村级后备干部一上岗就有目标、有任务、有压力。经常性安排一些考验他们能力和水平的明确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帮助他们增强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等“六种本领”和语言表达、组织协调、文字写作等“三种能力”,促使他们在奋发有为中建功立业,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体现价值。

在“爱”字上动真格,促进村后备干部成长。一是建立帮带制度。把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纳入乡村两级目标责任管理范畴进行考核,做到村党组织书记重点帮带,乡镇党委经常性地跟踪考核,形成乡镇党委班子成员结对帮带、村党组织书记重点帮带、村班子其他成员责任帮带的机制。二是强化政策激励。对实绩突出的村级后备干部在入党、评先、提名候选人和扶持创业发展中给予优先考虑,让其快速成长为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逐步历练成合格接班人。三是落实岗位待遇。村级后备干部补贴待遇纳入县(市、区)、乡(镇)、村三级支出预算,基础补贴按月发放,绩效补贴由乡镇党委综合考核后一次性兑现;乡镇或有集体经济收入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对工作成效显著的村级后备干部给予适当奖励补助。2008年,夷陵区2名从村级后备干部成长起来的优秀村主职干部,被破格招录为乡镇公务员,现已相继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在“管”字上做文章,规范村后备干部管理。一是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分季度由乡镇党委负责,采取走访座谈、群众测评等方式,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工作表现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待遇挂钩;对考核“不称职”的或任期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取消村级后备干部资格,按“缺一补一”的办法进行调整补充。二是建立动态任职机制。根据村级后备干部各自的成长需要,让他们在不同阶段担任不同职务,或者临时承担阶段性中心工作,使他们能多角色、多角度、多渠道地接触和熟悉农村工作,更好地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使一些有潜质的后备干部在参与处理村政事务、服务群众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三是完善考察评定机制。乡镇党委对村级后备干部跟踪培养一年期满后,相关联系责任人从德、能、勤、绩、廉方面写出综合评定,乡镇党委据此作为选拔任用村干部的主要依据。

有所养,有所靠,有所为,关爱关心村离任干部

建立健全村离任干部保障制度,让其“老有所养”。一是建立保障体系。采取财政补贴、村集体补助与个人负担相结合的方式,制定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离任补偿的具体办法,每年直接进入个人账户。二是落实保障待遇。采取“摸底、核实、公示、核查、审定”等程序,根据累计任职年限长短,按政策全面落实离任村干部待遇。

重点帮扶困难离任村干部,让其“老有所靠”。一是建立党内帮扶机制。通过党费划拨、党建经费注入、党员和党组织捐赠、社会赞助等途径,建立党内互助帮扶“关爱基金”,重点帮扶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十分困难的离任村干部。二是启动临时救助机制。对患重大疾病、遭遇灾难的离任村干部,与民政部门建立困难退职村干部帮扶绿色通道,优先实行临时救助,帮其渡过难关。三是给予重点关注。对因病、因灾致贫的支出型离任村干部,采取社会救助方式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为离任村干部发挥余热营造环境,让其“老有所为”。一是建立定期慰问制度。每逢重大节日,坚持开展对离任村干部的看望慰问活动。二是建立决策咨询制度。在村“两委”对党务、村务工作做出重大决策之前,主动邀请离任村干部列席村班子会,征求他们的意见。三是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离任村干部参加党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使其及时更新观念和技能。四是建立设岗定责制度。根据离任村干部的实际情况和农村工作需要,将那些在群众中威信高、议事能力强、愿意为群众奉献余热的离任村干部推荐到群众诉求代理岗、党风廉政监督岗、民事调解岗、公益服务岗等重要岗位上,继续担任群众身边的贴心人,让离任村干部找到发挥作用的新舞台,真正实现离任村干部离岗不离心和有所作为。同时还充分发挥其能说会道、善于管理的优势,凝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武穴市四望镇德里桥村工作组

马德里竞技 篇6

成立时间:1903年

主席:塞雷索

主教练:阿吉雷

主场:卡尔德隆球场(容量57500人)

官网: www.clubatleticodemadrid.com

球衣赞助商/胸前广告: 耐克 / KIA公司

赛季前瞻

多年来马竞总在扮演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并且乐此不疲。上赛季末随着马克西的复出,马竞曾离联盟杯资格很近,一度扬言要冲击联赛前四。但是在主场意外输给降级队塞尔塔,完全改变了他们在联赛中的走势,最后落得只剩国际托托杯可供遮羞。今夏床单军团送走了多年领袖托雷斯后,斥巨资吃进数名实力派干将,整体阵容更见厚实,而且卖走旗帜性人物对马竞未尝不是一次脱胎换骨之机,上赛季的AC米兰就是榜样。

阵容与战术解析

托雷斯挥泪而去以及弗兰星夜投诚,对马竞前场来说是地震性的变革,马竞前队长擅长反击中以少打少完成致命一击,而弗兰则更多地需要中场支持,需要里克尔梅那样的一脚妙传定江山,但目前的马竞还没有这样的人物。胡拉多是未来中场大脑的苗子,但现在他与德拉佩纳、艾马尔这些中场大师还有相当距离。

收购劳尔·加西亚花了塞雷索1200万欧元,但马竞上下对这位年轻的西班牙国脚十分看好,前奥萨苏纳中场能攻善守,堪称全才。此外斥资500万引进的桑塔纳也是个人能力很强的中场悍将,再加上四年后重归卡尔德隆的路易斯·加西亚,以及身价达到2000万的边路高手西芒和实力派雷耶斯,下赛季马竞前卫线将彻底洗牌,甚至连卢辛都可能位置不保。

新赛季的马竞会彻底将边路突击进行到底,西芒与雷耶斯各守一路,路易斯·加西亚两路顶缺,加上人气极高的马克西,马竞边路实力已可媲美瓦伦西亚、塞维利亚等劲旅。

另一位名气很大的外援阿比亚蒂,从佛朗哥手中夺走主力位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阿吉雷要来他更多是担心阿根廷国门脆弱的脚踝哪天又要受伤。加比转会萨拉戈萨会让球队中场厚度受损,但后者要求的主力位置阿吉雷无法予以保证,故而只能目送其含恨而去。彼得罗夫与加莱蒂这对边翼都已过了巅峰期,被球队低价清洗也算合情合理。

媒体评论

在夏季转会市场斥资8000万欧元,这个投入在全欧洲也是数一数二,也让卡尔德隆球场内外雄心万丈。向来追捧马竞的巴塞罗那《世界体育报》给马竞引援打了9分,甚至乐观地认为他们足以威胁同城老大哥皇马。但以床单军团多年来神经刀的特质和每逢关键场次就掉链子的惯例分析,实在难给该队支持者们太多信赖感。联盟杯资格赛马竞对阵足球第三世界弱旅居然如履薄冰,便是明证。“阿吉雷的神奇似乎全忘在奥萨苏纳了。”曾以马竞为报道重点的《马卡报》如今也在感叹阿斗扶不起。

马德里混凝土住宅二期 篇7

室内设计:西班牙A-cero事务所

项目地点:西班牙马德里

项目时间:2009年2月—2011年6月

摄影:Luis H Segovia

Architects:A-cero Joaquín Torres&Rafael Llamazares Architects

Interior Design:A-cero In

Location:Pozuelo de Alarcón(Madrid)

Project Date:February,2009-June,2011

Photos:Luis H Segovia

选理由

整个住宅如同一座混凝土雕塑,宏伟壮观,被大面积的绿色植被包围。内部通过较大尺度的细节处理,保持了外部混凝土墙面的坚硬无感与简约的现代化室内设计之间的平衡。卧室、书房、餐厅等全部开放式地朝向花园。花园中,还规划了一处静谧优雅的湖泊,整个住宅恰到好处地演绎了环保与时尚的关系。

这是一座大型单户家庭住宅,坐落在马德里郊外一个5,000平方米的场地上。它只有一层,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

人们进入此地的第一感觉就是,整个住宅好像藏在混凝土墙壁和植被坡后面,起初只能看到藏在后面的屋顶。住宅的立面展现出住宅的雄伟壮观。深灰色的住宅外立面之间覆盖了大面积的绿色植被。住宅的混凝土墙面赋予了整个建筑一种宏伟与壮观,但这种立面也不失一种亲密无间和泰然自若的感觉。

住宅的前后部都对着花园,前后部内有休息室、餐室、图书馆、书房和卧室。前后立面上还设计有大窗户,体量的排列以及光线的引入,进一步突出了住宅的宏伟特征,让住宅对着室外开放。其中,主休息室的大窗户会自动打开或者关闭,以便让住宅主人能够感受一种完全开放的户外式空间。

住宅户外设计有精美的花园和小巧的湖泊。

A-cero建筑事务所也非常注重生态方面的设计:屋顶和立面上覆盖了低消耗的植物。此外,住宅的屋顶上还装有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电池板,来满足整个住宅的能源消耗。

Concrete house II is a big single-family house.It takes place in the outskirts of Madrid on a 5,000 square meters plot.It is a single storey building and it has a1,600 square meters built surface.

The first sensation that this house produces when people go into the plot is that the building seems to be hidden between concrete walls and vegetable ramps that extend up to the roof.They are dyed in dark gray and contain,between them,vegetation areas that seem to climb towards the sky.The house's facade show a spectacular organic view of the whole house and so even the hard concrete shows its most kind face.

The back front of the house is totally opened towards the garden where the lounge,dining room,library,study and bedrooms are.In this facade the wide windows,the volumes set and the projections made of concrete too enhance.These elements cover the several house's porches.The large window of the main lounge hides itself automatically in order to make this stay completely opened to the exterior areas.The plot includes also an elegant garden,a small lake and a pádel track.The ecological aspect is very in this house:the facade and the roof have the main ecological roles because they are covered with low consume vegetation.Furthermore on the house's roof has been implemented a renewable energy system made of wide surfaces with solar tubular collectors who allow that the energy autonomy of the house.

Joaquin Torres

1996年在西班牙创办A-cero事务所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事件解读 篇8

关于这次并购, 中外各界有不同的声音, 国内有人认为该并购是中海油在全球战略上取得的一大胜利, 也有人认为该并购溢价太高, 在加拿大同样如此, 2012年9月举行的股东大会上, Nexen股东投票赞成收购, 但是加拿大机构调查显示, 多数民众并不支持该收购, 本文将对这次交易进行解读。

一、并购双方及并购事件简介

(一) 中海油简介

中海油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该公司于1999年8月在香港注册成立, 并于2001年2月27日和28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中海油是中国最大之海上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商, 亦为全球最大独立油气勘探及生产商, 中海油的主要业务为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石油及天然气。2012年公司净产量342百万桶油当量, 总资产4561亿元, 净利润约637亿人民币。

(二) 尼克森简介

尼克森公司成立于1971年, 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上市, 总部位于加拿大卡尔加里, 是加国第十四大油气公司。其核心业务为:加拿大西部的油砂、页岩气, 英国北海、西非海上及墨西哥湾深水海域的常规油气项目。净产量20.7万桶每天, 1P净储量9亿桶, 截至2012年12月31日, 尼克森有雇员3228人, 年度总收入667加元, 总资产205亿加元, 净利润3.3亿加元。

二、并购背景及原因分析

(一) 中海油需要为充裕的流动资金寻找投资渠道

中海油有着优秀的管理团队, 一贯坚持审慎的财政政策, 对投资项目的决策非常谨慎, 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非常稳定, 在资本市场上声誉良好, 融资成本低, 能力强。在2005年就意向以18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 由于政治原因未能成功。伴随着国际油价的长期高位运行, 中海油获得了丰厚的流动资金积淀, 受制于技术水平及运营能力, 短期内没有能力依赖自身力量维持过剩资金的高回报, 急需要为日益增加的流动资金寻找出口, 中海油一向专注于上游业务, 并购一家上游公司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 尼克森正在经受资金短缺的困扰

2008~2012年尼克森公司的财务指标如下:

从Nexen的财报看出, 其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非常不稳定, 2009~2011年连续三年现金流为负, 财务状况的波动必然导致其融资能力欠缺, 融资成本高。其正常的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已无法满足公司发展需, 但现金流表现仍然充足, 主要是其通过出售资产、发债及发行股票来维持生产及发展所需支出。

(三) 中海油急需储量补充

中海油在并购前的储量寿命只有10年, 对于一家上游公司无疑是危险的, 中海油急需增加储量来支撑现有产量, 维持公司的发展。尽管在国内海域勘探颇有斩获, 但规模有限, 海外勘探高昂的勘探成本及中海油对海外区块地层认识的不熟悉制约了海外勘探的发展, Nexen9的储量及潜在储量对中海油是个巨大的诱惑, 并购成功后, 中海油的储量寿命明显好转。

三、并购事件对双方的影响

Nexen并购对双方的影响是巨大的, 并购后的中海油更加国际化, 资产配置更加合理, 在国际油价上获得了参与定价的权利, Nexen原有资产也获得了足够的现金流继续投入开发, 但短期内中海油的财务状况也收到了影响。

(一) 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中海油并购前在海外17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 Nexen在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业务, 并购后中海油在2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业务, 并购后中海油海外储量占总储量的比例上升到44%, 产量上升到35%, 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二) 储量及产量的增加

本次并购将为中海油带来20%的产量增长和30%的储量增长, 更重要的是, Nexen的资产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目前估计Nexen除了9亿桶的1P储量, 预计海油20亿桶的2P储量和56亿桶的潜在储量。更重要的是, 提高了中海油储量的多元化, 在已经有资产的加拿大油砂、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上提高了资产比重。

(三) 战略性的部署资产, 在北美建立管理平台

Nexen的管理团队拥有逾40年的管理经验, 在油砂开采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 这些都为中海油建立海外业务新平台提供了帮助, 中海油计划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建立北美和中美总部, 负责管理中海油位于北美、中美的资产。Nexen公司原英国等地的资产仍由原团队管理。北美管理平台的建立, 将有力的促进公司未来的增长。

(四) 获得参与北海布伦特原油定价的权利

布伦特原油价格是全球交易的多数原油的定价指标, 对全球原油价格影响很大。布伦特基准原油是由四种北海的原油构成的一揽子基准:布伦特 (Brent) 、福尔蒂斯 (Forties) 、奥塞贝格 (Oseberg) 和伊科菲斯克 (Ekofisk) 。这四种原油在市场上单独交易, 其中价格最低的品种决定一揽子的价格, 进而决定布伦特基准原油的价格。一般来说, Forties原油价格最低, 其需求量决定着布伦特原油价格。Nexen运营的Buzzard油田是Forites的最大供应方。收购完成后, 中海油将在全球石油定价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四、并购后中海油面临的挑战

公司在后续整合期间将面临几大关键挑战, 主要包括:

(一) 要重新定义尼克森未来战略方向, 专注于选择性的增长举措, 获取最大化的未来价值

(二) 实现文化融合, 保持员工满意度, 避免人才流失

(三) 建立有效的管控体系, 实现适当的管控, 建立有效的管控体系

弗雷德里克森 篇9

弗雷斯克巴尔迪一生中创作了诸多体裁的作品,其中,托卡塔是其创作的核心。他的托卡塔体现出巴洛克早期典型的音乐风格。 每一时期的艺术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弗雷斯克巴尔迪虽然在艺术贡献上远不及巴洛克时期诸如巴赫、亨德尔等多位音乐大师,但作为巴洛克早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创作为巴洛克音乐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他的托卡塔创作也为巴赫等人提供了诸多经验。本文力图借助于对弗雷斯克巴尔迪所创作的托卡塔的研究,为巴洛克早期以及整个巴洛克时期音乐家、体裁,以及总体风格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笔者通过资料搜集发现,音乐学术界对弗雷斯克巴尔迪的研究,或者说成体系的研究并不深入,这也更加肯定了本文以弗雷斯克巴尔迪的创作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本文对弗雷斯克巴尔迪托卡塔作品的分析使用了诸多现代和声、曲式及复调理论的思维。其中,文中提及的“赋格”的概念虽然在弗雷斯克巴尔迪的时代还并未出现,但是其作品的原则和结构形式已经运用了成熟的复调创作技巧。为便于理解,笔者在文中直接运用了许多近现代分析技法所采用的术语。

一、弗雷斯克巴尔迪的托卡塔创作

弗雷斯克巴尔迪创作有经文歌、牧歌、弥撒和圣母颂歌等多种体裁,但其核心成就还是体现在为管风琴、古钢琴创作的托卡塔、 赋格、利切卡尔等键盘音乐作品当中。弗雷斯克巴尔迪的托卡塔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模仿的创作手法,将巴洛克风格的托卡塔发展到新的高度。“Toccata(托卡塔)一词源于‘触摸'一件乐器,意为16世纪末为键盘乐器(羽管键琴、管风琴和后来的钢琴)而作的作品。”1弗雷斯克巴尔迪的托卡塔充满了含蓄、主观、神秘的气质。 他的《托卡塔第二集》(1627)中12首托卡塔调性清晰,每首作品的篇幅不长,曲式结构较单一。由此可见,此时的复调创作手法还未成熟,处于萌芽起步阶段,成为构建巴洛克复调体系的基础部分。该套作品名称为托卡塔,但同典型的托卡塔相比较,在旋律、 和声、曲式方面仍有很大差别。由此可见,巴洛克初期作曲家们对于托卡塔这一曲式体裁的理解更类似于当时的前奏曲。这些特征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得到了体现:

(一)节奏与旋律

为了拓展音乐的表现力并突出即兴风格,弗雷斯克巴尔迪的托卡塔节奏自由、音域宽广且节奏、节拍变换频繁。在1615年出版, 且于1616年再版的《托卡塔第一集》的序言中,弗雷斯克巴尔迪特别强调了节拍速度的重要性:“毫无疑问,掌控音乐演奏艺术的根本主要依赖于对节奏的理解。”2他还进一步强调“演奏音乐的风格一定不能被常规的拍子所掌控,……虽然有些终止式被写成很快速的音值,但是非常缓慢地演奏它们才是更为恰当的方式。”3

在作品当中,弗雷斯克巴尔迪虽然都给出明确的节拍,但其音值的变化通常十分频繁。例如,《第十托卡塔》中明确给出了4/2的节拍,但在第6-9小节短短四小节当中就出现了从二分音符到三十二分音符,以及各种附点音符、延留音等节拍组合(见例1)。

例1

在同一首托卡塔中,弗雷斯克巴尔迪在贯穿全曲的4/2节拍当中还插入了一小节2/2的节拍(见例2,17小节)。

例2

弗雷斯克巴尔迪还非常擅用动机的发展,这在他本集的第一、 第三、第四等托卡塔中都有所体现。例如,他的《第一托卡塔》主调为g小调,以四个声部呈示。上声部呈示了主动机之后,各声部由高至低依次呈示,之后针对动机的节奏及旋律因素逐渐展开,形成四声部交错的线条织体(见例3)。

例3

(二)调性特征

弗雷斯克巴尔迪的托卡塔作品在调性变化、终止式运用等方面,已经初步显示了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的特性。本文分析的这一集托卡塔包含的十二首作品都呈现出较为清晰的调性布局。其中, 第一首至第七首的调性为g小调和e小调,以g小调为主;第八首至第十二首则以F大调和C大调为主。可见,弗雷斯克巴尔迪在调性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统一性,不同阶段又显露出对比性。

在大布局较为统一的前提之下,每首托卡塔内部的调性转换频繁,但十分强调主调和属调之间的关系。不论是单一调性的乐句还是具有离调、转调特征的乐句,在结束时都会回归至主调。例如, 《第二托卡塔》主调为g小调,以四个声部呈示,4/2节拍。全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2-22小节),乐曲在第1小节以柱式主三和弦作为先导,起到了明确调性的作用。之后通过第2小节自由模仿的引导句引入后面的多声部模仿。整段音乐调性移动较快,自g小调-G大调-d小调-F大调。乐段中主题的陈述每次都出现了微小的变化,多个对比性的短小主题反复在不同声部出现,使音乐的流动性得已增强;第二部分(23-35小节),由d小调开始,音乐运动的频率较上段略微缓慢。节奏出现了较具有动力性的前十六附点,同第一部分的后十六附点节奏形成了对比。调性变化转入了g小调,后进入D大调;第三部分(36-46小节)回归至主调——g小调,音乐的流动性再一次得到提升。

(三)曲式结构

托卡塔这一体裁自身结构较单一。古典时期的托卡塔常运用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而巴洛克时期的托卡塔则曲式结构较为简单。 弗雷斯克巴尔迪的托卡塔以平行单三部曲式为主,另外又有少数的平行单二及单四部的结构出现。可见,弗雷斯克巴尔迪的托卡塔创作与同时期许多托卡塔作品一样,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曲体结构。 而且,他在序言中也曾经指出:“演奏者没有必须从头至尾演奏一首托卡塔的责任,(他)能够在任何他喜欢的地方终止这首乐曲。”4通过他的十二首托卡塔曲式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上述特征:

《第一托卡塔》:

《第二托卡塔》:

《第三托卡塔》:

《第四托卡塔》:

《第五托卡塔》:

《第六托卡塔》:

《第七托卡塔》:

《第八托卡塔》:

《第九托卡塔》:

《第十托卡塔》:

《第十一托卡塔》:

《第十二托卡塔》:

(四)复调

在弗雷斯克巴尔迪的作品中存在着大量不同的复调手法:如严格模仿为主的复调、主题发展而来的赋格型复调段落、动力性发展的复调手法等。例如,《第五托卡塔》中第20-24小节以片段或完整形式相互进行八度或各种音程移位模仿的动机呈示段落(见例4)。

例4

《第七托卡塔》的第35-37小节则是短小动机比较严格的移位模仿(见例5)。

例5

可见,弗雷斯克巴尔迪的托卡塔在模仿的运用上比较多样化。

二、《第九托卡塔》的分析

弗雷斯克巴尔迪的托卡塔第一集包含的十二首作品在风格上有着一定的共性。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选取其中的第九首进行具体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上文所提及的该作曲家在托卡塔创作中节奏、 曲式、复调等方面的特征。

弗雷斯克巴尔迪的这首托卡塔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21小节),a小调,4/2拍。乐曲的主题开始于高声部,之后是较为自由的模仿与对比,期间出现了多次转调(a-e-d-G-D-a),最终在a小调的同名大调A大调中结束;乐曲第二部分(22-29小节),仍由主调开始,以对比三声部方式进行。在第27小节,低声部线条以十六分音符为主题的华丽乐句流动推进,上两声部则以稳定的六拍长音回应快速的低声部。拍子虽仍为4/2拍,但是音乐的动力性明显由这两个声部形成的崭新对比推动起来。随着三个声部动与静的交替, 音乐被推向了一个全曲的高潮。此段调性由a小调转入D大调,最终停留在C大调全终止上;第三部分(29-43小节),可看作全曲的转折部分。乐曲继续以三声部模仿与对比的方式进行发展,其中多处使用了节奏卡农统一全曲。但是整个段落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核心,音乐同上两段以及下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曲家在严谨的对位中,生动的体现了各声部所陈述的音乐形象;第四部分(44-50小节),是乐曲的总结性段落。这部分的调性回归至a小调,将前几个段落中使用的多种复调手法及节奏特征总结式地一一表达出来。作品的最终终止停留在D功能和弦上,一种欲言又止的音乐表达使这首作品凸显了另类的风格。其曲式结构图见上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弗雷斯克巴尔迪的托卡塔创作在巴洛克时期有着重要的意义。他的托卡塔留给我们那个时代最为华丽辉煌的炫技段落,最为大胆的充满半音进行的不协和和声,并与静谧冥想般的细腻演奏交替呼应。他还在其中更加明确地引入了速度节奏以及记谱法的现代概念,给予音乐的演奏更大的自由。他把之前的音乐创作中体现出来的理性逻辑,戏剧化的热情和抒情细致的多样风格在托卡塔的创作中综合为极富表现力的器乐音乐风格。他的作品已成为那个时代键盘音乐所研究的中心。

马德里牧羊节浩荡羊群逛大街 篇10

众羊迁徙赴新家

牧羊节这一传统的节日距今已经持续了700多年,1273年西班牙的牧羊人取得了放牧权,条文规定他们可以使用全国超过12万多公里的道路和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牧羊人要赶着大量的牲畜在全国不同的草场轮流放牧,那时没有卡车这种既能够大量运输又快捷的交通工具,迁徙牲畜只能靠徒步完成。牧羊人夏天在西班牙北部肥沃的草场放牧,天气一旦转冷,他们便带着牲畜们转战南部气候温暖的草场。而位于整个西班牙中心的马德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羊群从北向南迁徙的必经之地。当时马德里政府规定途经此地必须向市政厅缴纳一定的过路费才可放行,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结束,火车和汽车相继问世,现代牧羊人们转移牧场变得方便快捷了许多,而牧羊节则成为传承古老文化的节日,牧羊人们依旧会象征性地向市政厅交上古老的钱币,带领着洪流般的羊儿们穿过马德里市中心。

与羊共游马德里

每年的牧羊节会在9月底或者10月初的某个星期日举行,之前由于消息不准确,我的好多同学提前了一个星期去看结果却失望而归。还好这次提早定下了确定的日子——11月2日,牧羊人们和羊群从北部城市特鲁埃尔一路南下,花费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穿过马德里抵达南部城市雷阿尔,可谓是一场长途跋涉的旅程。

一大早我和随行的同学乘地铁来到太阳门广场站,之后徒步到羊群们奔跑的起点市政厅广场,此时道路两旁早已站满了许多等待看奔羊的本地人和游客。活动于上午10点半正式开始,首先广场上有好几个牧羊人组成的队列伴随着吹鼓手的歌声载歌载舞,每个队列有六七个身着传统服饰的男女牧羊人。11点半左右羊群开始集体出动了!在一位牧民的指引下,羊群奔向太阳门广场方向,其中还有两只领头的山羊时不时在如洪水般的羊群中驻足,不知道是不是在清点羊的数量。由于地面上羊粪过多,偶尔还会有羊滑倒在地上,引起一小段慌乱。羊群过后是牧民们的游行队伍,有吹鼓手,有脚踩木鞋的牧羊人,还有拉着各自城镇标志横幅的牧羊女等。我们跟随着两千多只羊组成的队伍穿过太阳门广场、丰收女神广场,最后抵达的终点是拥有5个门洞的阿尔卡拉门。以往羊群会从阿尔卡拉门的门洞下穿过,后来这一做法被废弃,城门底部全部修建了绿地和花丛。整个奔羊的过程中,途经的大路全部禁止驶入机动车,四周的小路也有交警把守和调度,羊群的最后还有一辆警车殿后,可见对牧羊节的重视程度。

最后在阿尔卡拉门旁边的丽池公园一侧,羊群全部被赶到道路旁的铁围栏中,尽头停靠着几辆大型卡车,牧羊人们按照羊身上涂抹着的编号,逐个把它们赶进分有好几层的卡车车厢内,到此整个牧羊节活动就结束了。不过后续工作才刚刚开始,路边的清洁车待命已久,好在羊群上车后对经过的道路全面清洁。

莫克森的主人 篇11

《莫克森的主人》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安布罗斯·比尔斯的短篇作品,最早收录于1893年的短篇小说合集《真有这样的事吗?》中。比尔斯以短篇小说闻名,其小说题材多为恐怖和死亡,讽刺辛辣,语言精练,代表作品有《鹰溪桥上》和《魔鬼辞典》等。他本人也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中学肄业后去印刷所当学徒,1861年以志愿兵身份参加南北战争。其后在多家杂志社任职编辑,也曾旅居英国。1913年,由于厌倦美国的生活而去战事纷起的墨西哥采访农民领袖潘乔·比利亚,后即失去消息,不知所踪。

本文探讨了生命本质和智能发展,可以说是最早的机器人科幻小说。在这篇诞生于一百多年以前的科幻小说中,机器人的形象简陋粗放,运行原理似乎也含糊不清,但作者知识面丰富,逻辑严密,论证清晰,行文流畅。当读者跟上主人公思维的步伐时,会不知不觉深陷推理的乐趣之中。而最让人震撼的,是前人在缺乏技术细节时拥有的想象力竟然如此惊人,是哲学思辨与科学探索的殊途同归。

“你是认真的?你真觉得机器能思考?”

我没能马上得到回答。莫克森显然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壁炉的火炭上,他熟练地用火钳拨弄着火炭,直到火光不负期望地变亮了才罢手。最近几周,我发现他的反应越来越迟缓,哪怕面对的是最为平常的简单问题。然而,与其说他是在深思熟虑,不如说他在出神;或许有人会用“脑子里在想别的东西”来形容他。

终于,他开口说道:“什么是‘机器’?这一词汇有多种定义。一本流行字典中的阐释是这样的:能有效地运用能量,或是有目的地产生有用功的器械或系统。这样来看,人岂不也是机器?你当然得承认他能思考——抑或是他认为自己能够思考。”

“如果你不想回答我的问题,”我有些不耐烦地说,“干吗说这么一大堆?你说的这些都是在虚与委蛇。你明明知道我说的‘机器’不是指人,而是指被人创造出来、被人操控的东西。”

“那一旦人失去对其的控制呢?”话音方落,他猛地直起身子,望向窗外。然而在这个暴风雨之夜,四处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片刻过后,他转过头来,笑道:“抱歉,我并不是在敷衍你。我只是觉得字典中人们下的定义无意中揭露了某种道理,值得探讨一番。我会给你一个简单易懂、直截了当的答案:我相信机器能够就它所进行的工作进行思考。”

这个回答果然够直接,但却不那么让人满意。因为这一答案几乎能证实我一直以来的担忧——莫克森待在他的“机器房”中,全心沉浸在工作和研究中,可这样做对他来说没什么好处。至少,我知道一件事,他饱受失眠之苦,而且并不是因为惧光。难道他的研究已经影响到了他的脑子?在我看来,他的回答就是证据之一。但或许我应该换个角度思考。我比他年纪轻,虽然年轻有众多好处,但不得不承认,渊博并非其中之一。我有了辩论的冲动,开口说:“那请告诉我:一个没脑子的东西能思考什么?”

这次的回答来得不像往常那样迟缓,而且是以他最爱用的反问形式出现的,“植物也没有脑子,然而它是用什么思考的?”

“啊,原来植物也能成为哲学家!你可以提出论据,我很乐意看看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或许真能。”他回答道,显然不为我愚蠢的讽刺所动,“也许,你能从它们的行为中推出令人信服的结果来。含羞草、食虫花,还有那些会自己弯曲、将花粉抖落到采蜜的蜜蜂身上以期使相隔遥远的配偶受孕的雄蕊,都已是人尽皆知的例子,我就不用它们来烦你了。但看看这个。我在花园里的空地上植了一株葡萄树,当它刚刚破土的时候,我在一码以外的土里插了根棍子。藤蔓立刻朝着棍子前进,几天以后,就在它快要攀到那根棍子时,我将棍子移开了几英尺。藤蔓马上改变了路线,偏转了很大的角度,继续爬向棍子。这一过程重复了多次,终于,藤蔓似乎是心灰意懒,放弃了追寻,不再为棍子改变方向,爬向了一棵距离稍远的小树。现在,它正攀附在那里。

“再举一个例子,桉树的根须会追寻着水源不断蔓延。一位著名的园艺家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株桉树的根须沿着老旧的排水管生长。但在铺排水管的线路当中,有一面石墙。那一节的水管被移除,根须的去路也因此被截断。于是,根须离开水管,沿着墙面生长,直到找到了石头掉落后的缺口,穿过缺口,沿墙的另一面攀爬,重新找到排水管,继续自己的旅程。”

“所以,这些都说明了啥?”

“你怎么能忽视这一切的意义?它说明了植物是有意识的,证明了它们能够思考。”

“就算这真证明了你说的,又能怎样?我们说的是机器,不是植物。也许它们的某些组成部分是木头,可那也是没有生命的木料;更何况有些还全由金属组装而成。难道矿物界中的元素也有思维这一属性?”

“那你要怎么解释其他的一些现象,比如说结晶①?”

“我不会去解释它们。”

“因为你不得不承认这些构成水晶的元素能够……怎么说呢……智能协作。而这正是你想否认的。当士兵排成一列,又或是组成中空的方阵,你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具有理性。当野雁排成‘V’字飞行,你认为这是由于它们的天性。而当矿物质熔化后,均匀分布的原子自由移动,最终自发构成了在数学上堪称完美的形状②;又或是水汽凝固后,结成对称、优美的雪花状颗粒,你就无话可说了。你们甚至发明了一个词来粉饰你们英雄主义情结的非理性。”

莫克森的语气带着不同寻常的热烈与真诚。当他停下来的时候,我听到旁边的房间中传来一声重响,就像是有人张开手掌,朝着桌子拍下。正是那间被我唤作他的“机器房”的房间,那里除了他,没人能够进去。同一时间,莫克森也听到了声响,并明显地表现出了不安。他起身快步朝声音传出的房间走去。我觉得很是奇怪:难道会有人待在那里?而且,我对我的这位朋友深感兴趣——毫无疑问,我对他有一种莫名的好奇。这一切促使我凝神细听,不过让人稍感欣慰的是,我还不至于将耳朵都凑到锁眼上去。里面传来了一些令人疑惑的声音,像是挣扎,又似乎是扭打;连地板都抖动起来。我清楚地听到了粗重的呼吸声以及一声嘶哑的叫骂——“该死的!”接着,陷入了一片寂静。然后,莫克森重新出现了,笑容带着些歉意,说道:“原谅我突然离去。那里有台机器失去了耐心,在发脾气。”

nlc202309091031

我的目光牢牢地黏在他的左颊上,那里有四道平行的划痕,道道见血。我说:“它是怎么修剪指甲的?”

我本不必说这个笑话的。他对此毫不在意,坐进之前的那把椅子,继续刚被打断的独白,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很明显,你并不赞同那些人(我就不一一提及名字,劳烦读者了)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有知的,每一个原子都是有生命、有感觉、有意识的存在。但我相信,没有一样东西是死的、没生气的:它们都是鲜活的,都充满了生命力;有的已经表现了出来,有的仍然蛰伏着;都对它周围环境中相同的生命力极为敏感——当它们有机会同高等有机体接触的时候,极其容易受到有机体体内更为高级、精微的生命力的影响,就像人将自己的力传输到了出于他的意志而生的机械中那样。它会吸收人的智力和意志力,并且机器越是复杂,其工作越是精密,吸收的智力和意志力就会越多。

“不知你是否想到了赫伯特·斯宾塞③对‘生命’的定义?我三十年前读到了它,据我所知,他日后又对其有所修正。但在那个时候,我真的想不出整句话有任何地方能够被增删、修改,以臻完善。在我看来,它不仅是最恰当的定义,也是唯一的定义。

“‘生命,”他继续说道,“是由性质不同,但能同时并持续发生的变化所构成的,能够和外部环境有序共存。’”

“这个定义阐释了生命的表现。”我说,“但毫无生命产生的线索。”

“这个,”他回答,“已经是定义能够做到的一切了。就像穆勒①曾指出的那样:我们对因果一无所知,所能观察到的不过是前情后续罢了。②在某种现象之中,一件事情和另一件不同的事情总是同时发生:我们将在时间上领先的那件称作因,后一件称作果。比如:一个人多次看见狗追捕兔子,并且从未见过与之行为不同的狗和兔子,他就会将兔子认作狗的‘因’。

“但是,”他补充道,极其自然地笑了,“恐怕我的兔子已经将我带离了合理的捕猎路线。我沉浸在追寻本身的乐趣中无法自拔。我想让你注意到的是,赫伯特·斯宾塞对‘生命’的定义中囊括了机器的行为——定义中没有任何地方不能适用于它。如果按照这位明察秋毫的观察者、深思熟虑的思想家所言,一个处在活动状态中的人是有生命的,那么,在运转中的机器亦然。作为一个发明家和机器的制造者,我知道实情的确如此。”

说完这番话,莫克森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心不在焉地盯着燃烧的炭火。天色渐晚,我觉得是时候告辞了。虽然,我极其不愿将他留在这栋偏僻的房子中,独自和某个人待在一起。我对那人一无所知,只能推测出他不太友好,甚至可能有些邪恶。我倾身向前,郑重地与他对视,用手指着他工作室的门,问道:“莫克森,谁在那儿?”

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他轻笑了起来,毫不犹豫地回答:“没人。让你忧心的那个事故是由于我的粗心大意引起的。有台机器我忘记关了,又没有给它留下可以做的事情。那时,我正没完没了地启发你。你知不知道,其实意识是律动的造物?”

“哦,不管是事故还是你的新理论,都同样让我烦心!”我一边回复,一边起身,顺手拿起我的外套,“晚安。另外,我希望下次你认为该阻止那台你忘记关上的机器时,它已经戴上了手套。”

我没等他对我的抨击作出反应,就离开了房子。

雨倾如注,夜色深重,我沿着木板搭就的颤巍巍的行道前行,穿越从未修葺的泥泞小径,摸索着走向小山山顶。山顶之上的夜空被城市的灯光微微照亮。而在我的身后,除了莫克森的房子有一扇孤零零的窗户透着灯光,余下的什么也看不见。在我看来,这扇窗户似乎带有某种神秘而命定的意味。我知道那扇没有窗帘的窗户属于我朋友的“机器房”,而且我敢肯定,在做完我在机器意识方面的导师和律动之父后,他又继续投入到被打断的研究中去了。在那个时候,我虽然认为他的说辞怪异,在某种程度上还引人发笑,却隐隐感到,这些话与他的生活以及性格——甚或命运——有某种悲剧性的联系。不过,我现在再也不会认为这是神经错乱的怪异行为,再也不会因此发笑了。不管他的观点如何,他对其的论证却逻辑严密。他最后的一句话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意识是律动的造物”。这句论断言简意赅,我现在发现它简直引人入胜。不管你将它咀嚼多少遍,都能延展出更广的含义,挖掘出更深的暗示。正因如此,(我认为)可以基于这句话建立一种哲学体系。如果意识是律动的造物,那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意识的,因为一切都在运动之中,且所有的运动都具有韵律。我不清楚莫克森是否意识到了,其思想的重大与深远——这一观点泛化后,能够涵括的范围如此之广;又或者,反复地以某种方式进行观察之后,他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哲学信仰。

这一信仰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莫克森的阐述也没有使我成为虔诚的信徒;但是,它就像照向我的一束光,正如照向扫禄·大数①身上的一样。在狂风暴雨之中,在黑暗与孤独之中,我体会到了路易斯②所谓的“哲思的无尽变化与激动人心”,我为了新知欢欣鼓舞,为了理性深感骄傲。我有些飘飘然了,似乎有一双无形的翅膀将我提起,让我在空中穿行。

现在,在我看来,莫克森就像是导师和领路人。我屈服于在他那儿寻得更多光明的冲动,不自觉地转身返回,等我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几已走到了他的门前。我被雨淋透了,却感受不到丝毫不适。在极度的兴奋之中,我无法冷静地寻找门铃,而是直接握住了门把手。我扭动把手,走进房内,爬上楼梯,直奔我刚刚才离开的房间。一片黑暗和寂静。正如我推测的那样,莫克森在旁边的房间中——“机器房”。我摸索着墙面,找到了连通两间房子的门,使劲敲了几下,但没有回应。我以为是由于室外噪音太大。狂风呼啸,暴雨冲刷着单薄的墙壁,屋子没有装天花板,密如鼓点的巨大敲击声布满了整个瓦屋顶,且持续不断。

我从未受邀进入机器房中,事实上,所有人都被拒绝进入。只有一个例外,那是一位技术高超的冶金工人。大家对他知之甚少,只知道他的名字叫海利,个性沉默。但我的精神处于极度亢奋之中,理智与礼貌全都被抛诸脑后。我打开了房门。然而,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忘记了自己的哲学推演。

nlc202309091031

莫克森坐在一张小桌子离我较远的一端,面对着我。桌上点着一支蜡烛,这就是整个房间的全部光源。在他对面,坐着另一个人,背对着我。两人之间的桌上摆着一副象棋,他们正在对弈。我不大懂象棋,但棋盘上只剩零星的棋子,可以得知这局棋已经接近尾声。在我看来,莫克森并没有专注于棋局本身,而是紧张地注视着他的对手。他的目光紧紧黏在对手身上,哪怕我就直直地站在他对面,他也没有察觉到我的存在。他脸色惨白,眼睛如钻石般闪闪发光。我只能看到他的对手的背面,但那已经足够了。我不该奢望看到这个对手的脸的。

这个对手看起来身高不足五英尺,从比例来看,或许是只猩猩——肩膀宽得惊人,脖子又短又粗,脑袋又宽又扁,黑色的头发纠缠在一起。此公戴着深红色的毡帽,身着同色束腰外衣。外衣紧紧地裹住了腰部,衣袂垂到其座位上——从外形上看是个盒子;腿脚都看不见。这家伙的左前臂似乎正放在腿上,用右手走棋,两臂都不成比例的长。

我向后缩了缩,站进房门一侧的阴影中。如果这时候莫克森的目光越过他对手的脸,也发现不了我的,只能看到门是开着的。某种东西让我进退两难,我有一种感觉——我不知道它从何而来——我正置身于一场迫近的悲剧之中,留下或许会对我的朋友有所帮助。虽然我知道这一举动不够礼貌,但我仍然留了下来。

棋下得很快。莫克森在走棋的时候几乎不看棋盘,照我这种不懂行的人看来,他似乎只是在移动着最顺手的棋子,而且动作快速、僵硬、粗暴。而他对手的反应同样迅捷,但手臂的动作却是缓慢、匀速且机械的,甚至我认为可以说是相当戏剧化的,简直在考验我的耐心。这场面给人一种不属于人世的怪异感觉,我发现自己在发抖。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又湿又冷。

每走一步,那个陌生人都要将脑袋微微晃动两三次,而每当这时,莫克森都会拾起自己的国王。突然之间我反应过来,那个人不会说话。所以,这家伙是一台机器——一台自动化的象棋选手!然后我想起了莫克森曾说过他发明了这样的机器,但我并不知道这机器是实实在在地被制造了出来。难道他关于意识和智能的谈话仅仅是展示这台装置前的序幕吗?只是为了让我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见到这台机器,加剧我的震惊吗?

在经历了思想的剧烈转变——“哲思的无尽变化与激动人心”后,这真是个不错的结尾!我满心愤懑,正想离去,突然,有事情勾起了我的好奇。我看到那东西宽大的肩膀耸了一下,像是被惹怒了:这一举动极其自然——简直同人类的行为相差无几,再加上我现在看待事物的眼光已经有所变化,这动作惊了我一跳。事情还没有结束,片刻之后,那东西用它紧握的手掌狠狠地捶向桌子。面对这行为,莫克森看起来比我还要惊恐:他向后推开椅子,全神戒备。

轮到莫克森走棋了,他将手高举在棋盘之上,然后像鹞子一样猛抓向自己的一颗棋子,同时高声喊道:“将军!”然后猛然起身,躲到椅子后面去了。

然而自动装置一动不动。

风已经停了,但我听到了隆隆的雷声,越来越急,越来越响。在雷声的间歇,我觉察到一阵低沉的嗡嗡声。它和雷声一样,也越来越响亮,越来越突出。那声音似乎是从自动化机器的某一部分传出来的,而且毫无疑问是齿轮转动的声音。我觉得,似乎是机械装置的运转发生了紊乱,而起抑制和调试作用的部件又失效了。例如,在发生错乱时,卡爪会被棘轮的轮齿弹开。但还没等我就它的运行原理做出更多的推测,注意力就被其诡异的行动引开了。它持续而轻微地震颤着,身子和头如同中风或者受冷的人一般颤抖着。它的动作越来越大,最终整个身体都剧烈地震动了起来。蓦地,它跳起来,动作快得让人来不及看清。接着冲过桌子和椅子,向前完全伸直了双臂——用汽车司机的姿势向前冲去。莫克森向后退去,想要躲开它,但太迟了:我看见一只可怕的手攫住了他的脖子!莫克森双手握住那只手的手腕。接着,桌子翻了,蜡烛掉在地上熄灭了,一切都陷入了黑暗之中。但扭打的声音却极其清晰,而在所有的声响中,最为可怕的是被扼住喉咙的人挣扎着发出的粗哑刺耳的呼吸声。我向那片来自炼狱的嘈杂声走去,想要救我的朋友,但在黑暗之中却没法迅速地移动。突然,一道炫目的白色闪电照亮了整个屋子,永远地在我的脑海、心灵和记忆之中烙印下了一幅历久弥新的景象——打斗中的人都倒在地上,莫克森身处机器之下,脖子仍被铁掌紧紧攫住,头向后仰着,眼睛突出,嘴大张着,舌头伸了出来。然而,凶手那涂了漆的脸上,却是一副陷入沉思的安详表情,似乎正在思索一步棋的走法!这是多么可怕的对比!这就是我看到的景象,接着,周围又陷入了沉寂与黑暗……

三天之后,我在医院中醒来,迟钝的脑子慢慢回想起了那个悲剧发生的夜晚,也认出了照顾我的是莫克森信赖的工人——海利。他看到我在看他,微笑着向我走来。

“告诉我发生了什么。”虽然很虚弱,我还是尽力说道,“告诉我所有的一切。”

“当然。”他说,“失去意识的你被人从燃烧的房子——就是莫克森的房子中救了出来。没人知道你为什么会在那儿,也许你得对此作一番解释。起火的原因也很神秘。我个人觉得是因为闪电击中了房子。”

“莫克森呢?”

“昨天下葬了。他的尸体被烧得所剩无几。”

显然,这位沉默寡言的人也偶尔会展露自己的情绪。当他将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传达给病人时,他表现得极为和善。我沉浸在精神上尖锐的痛苦之中,隔了好一会儿,才问出了第二个问题:“谁救了我?”

“好吧,如果你很想知道,是我救了你。”

“谢谢你,海利先生。上帝会保佑你的。那你是否也救出了以你精湛的技术制造出的神奇机器——那台杀害了它的发明者的自动化象棋选手?”

这个男人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眼光从我身上移开了。过了一会儿,他转过头,沉重地说道:“你确定事情是这样的吗?”

“我确定。”我回答道,“我亲眼看到的。”

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你要是今天问我相同的问题,我可能不会回答得如此肯定。

【责任编辑:魏映雪】

①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

②物质内的原子是均匀分布的,按一定规律排列。

③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①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

②出自《逻辑体系》第七章。

①Saul of Tarsus,即圣·保罗,早期基督教领袖之一,被天主教(大公教会)封为使徒,也是基督教正教会(东正教)安提阿牧首区的首任牧首。

②乔治·亨利·路易斯 (George Henry Lewes,1817~1878):英国哲学家、戏剧文学批评家。

关于德里达《论文字学》的探讨 篇12

一、两种对立的语言观

在人类学、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甚至是神经病理学中都与语言文字相关, 更加注重语言与文字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语言学传统理论的角度来看, 语言只是用于社会交际的工具和思维方式, 只是一个非常严密的有关符号的系统;每一种文字都与其时代背景是相连的, 而文字就是记录这个时期的书写符号。文字和语言两者之间不是共生关系, 是先有了语言, 才有了文字;没有语言就不存在文字, 在传统意义上来说, 语言包括了文字, 文字是从属语言的, 文字一直受制于语言, 地位也低于语言。

1.青少年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悟

《论文字学》一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中“文字产生在字母之前”共分解为三章:文字的始源与书本的终结;文字学与语言学的区别;文字学被轮作为实证科学。第二部分中“文化与自然”也分解为三章解读了莱维与卢梭论文字始源的作品。德里达曾经说过“第一部分勾画的是一种简要的理论, 主要是阐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 他曾经提出了很多这方面理论, 而第二部分却针对这些概念开始审查。

2.文字与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点中:语言只是一个形式, 不存在实体, 语言是在言语中延伸出来的, 语言也存在言语之中, 两者之间相互既有着区别也有着相应的联系。在德里达思想观念中认为:“不管人们的观点是什么, 语言的问题一直存在着, 且从来都不是一个普通的难题。但却与现在不同的是, 在过去他从未在全球性的研究领域中被渗透, 以及在思想、方法和意向中与思想体系有着千差万别。

3.文字的始源与德里达的结构

在传统的观念中存在着一个共识:文字只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一种符号。“记录”与“书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可以讲两者之间的性质区分, 主次关系完全不用“思考分辨”。在语言学中总会出现文字学的身影。毋庸置疑, “新观点”中的文字学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

二、“暴力”问题

在德里达的思想中觉得符号具有“任意性”并不恰当, 它反对将书写符号和语言学符号进行区分。德里达主张在符号中不接受将文字作为记号。然而有一种非形象的东西, 任何能看见的食物都不会与他相同, 称之为音素。文字不断地进步、成长、完善, 广泛地应用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 由此产生了“经典权威性”。因此, 德里达指出文字中存在的“暴力”问题, 为何说文字本身就意味着遗忘, 文字起着一个中介的作用, 是逻各斯离开了自身。

1.文字是什么

那文字究竟是什么?在传统的观点中, 定义很明确, 将之称为“记录”。将哲学与文字学结合在一起, 却又会是另一番前所未有的景象。德里达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 在什么样的条件之下文字学是可能的?最后分析, 只有在了解了文字的概念以及理解了形成的条件下文字学才是可能的。文字不仅是一个符号, 更是一种思想和文化。

2.“解构”“置换”

我们如果考虑象形字与表意字等的弱点, 考虑下表音字与象形字之间的区分界限, 我们可以很明确地注意到索绪尔的定义并不够慎重, 甚至会意识到有必要先抛弃一整套来自于形而上学的概念, 这些概念一直以自身所具备的任意性作为重点。德里达的观点给人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我们在以往的认知的确一直处于传统观点之中。

结语

如今我们所接触的与文字始源相关的问题与文字学的定义问题, 是唯物辩证法的还是形而上学的?又或是其他的某种理论和思想?德里达只是用他的观点和理论给我们指引了一个哲学的方法, “解构”集合了哲学思想和阅读策略, 并不存在难解的术语。当然, 在中国的文字学中, 传统思想中的理论和形式方法仍然有着一定的自我存在价值。当今学界是一个集多种思想、方法为一体的多元化学界, 任何推陈出新的观点都不足为奇。

摘要:众所皆知德里达是解构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德里达不仅仅提倡追溯文字的历史, 从形式上解析了西方的传统, 还重新阐释了思想、文字、言辞、阅读、写作之间的关系。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是在深刻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思想和理论, 更彻底地颠覆了本质主义和中心主义, 改变了文字在语言文化中的从属地位, 这一思想在德里达的《论文字学》中更为突出, 文中反映了两种观点, 将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做了详细的分解, 结构主义中语言被看成了一个均质的系统, 而解构主义中将语言当做不均质的, 只因其中存在着不同的历史“痕迹”。

关键词:德里达,文字学,语言学,形而上学

参考文献

[1]李东兵.从德里达《文字学》看结构主义[A].兰州学刊, 2004, (03) .

[2]陆晓云.德里达《论文字学》的结构思想[A].广西社会科学.2011, (09) .

【弗雷德里克森】推荐阅读:

邮差弗雷德观后感05-30

弗雷格的语言哲学07-03

上一篇:交直流混合输电下一篇:廉洁从业教育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