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教学小策略

2024-07-07

小学一年级教学小策略(精选9篇)

小学一年级教学小策略 篇1

新的学校, 新的老师, 新的同学, 新的校园, 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 才六七岁的他们怎么能不好奇, 不好动呢?面对这样一群孩子, 怎样上好每周四节体育课就成了摆在我们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下面将我在一年级体育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巧用座位排好队

新生刚入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排队, 由于他们才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 甚至一些学生没有上过幼儿园, 排队的意识及位置概念很模糊, 活动的随意性很强, 经常是教师吹响哨子他们也没有意识站好队, 依然打闹。因此, 在教学中, 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促进学生快快站好队。

1.排队出教室

刚开始上体育课一般是由体育教师进班带队或者班主任送学生到操场, 而且班主任一般是按照身高排座位。为了便于学生记牢队形我采用了按座位排队的方法, 即座位与站队的位置一致, 如一、二组的第一名手牵手站在一起作为第一、二组的排头, 坐在他们旁边的两名学生手牵手站在他们的后面, 依次这样站下去, 四路纵队很快就能排好。运用这样的方法站队既简单又便于学生记牢, 在我所教的班级运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就能记住队形, 效果较好。

2.整齐到操场

由于学生是两两牵手出来的, 站纵队时就能很容易记住自己左右的同学, 而前后的同学则是自己的同桌或是前后桌, 这样记起来就容易得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都能很快记住自己的位置, 这样教师整起队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骨干作用很重要

我利用一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采用激励法在开学第一节课就向他们宣布每组要选一名表现最好的同学做小组长, 小组长可以帮助老师管理这一组的同学。这样学生们个个都愿意表现自己, 我就会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同时对小组长的人选也会不定期地更换, 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好胜心的驱使下, 小组长会想方设法保持自己的优势, 越学越卖力;其他学生也知道应该怎样做才会得到教师的肯定, 从而在相互学习、竞争中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三、以身示范激兴趣

教师的讲解、示范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 教师的示范能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很重要。在进行《球儿乐》单元教学时, 我先通过熟练的原地运球、行进间上篮的动作示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特别是男生立刻对我很“崇拜”, 我便适时加以引导, 告诉他们要想和老师一样熟练地控制篮球就必须从基础的练习学起。然后就从左、右拍球开始, 教他们逐步学会动作。但毕竟学生还很小, 自控力还很差, 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比较短, 面对相同的练习一会儿就会厌烦了。这时我便会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让学生和我比一比, 有时我会适当地让学生赢几次,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再运用语言加以激励, 使学生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去。

四、多用道具上好课

鲜艳的、直观的道具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在学《跳跃》这一单元的教材时, 我和美术老师合作做了许多小青蛙的头饰。在课堂上我对表现好的学生每人发一个头饰, 这些头饰形态各异、颜色不同, 对学生的诱惑是不可挡的。因此在练习中, 学生为了能得到头饰会很努力地去练习, 而对于那些经过努力动作仍然不怎么好, 但学习认真的学生我也会发一个给他, 以示鼓励。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双脚跳跃的技能, 青蛙头饰助我提高了教学效果。

小学一年级教学小策略 篇2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

课的伊始,杨老师创设了这样的谈话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你们的好朋友,(出示小彩笔)看看,什么呀?你喜欢小彩笔吗?谁来说说都有什么颜色呀?

在轻松的谈话中从学生喜爱的小彩笔引入,让学生从对小彩笔亲近感迁移到对课文的喜欢,兴趣一下子就起来了。

2、为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杨老师向学生渗透画画的顺序(表达顺序),在朗读指导后设计了给校园涂色的环,这样画的层次、顺序在学生的心里就更加的深刻了,为学生背诵课文打下基础,同时,学生的兴趣也会被带动起来。

二、培养习惯,抓细抓实

小学一年级教学小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主动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关乎教育的启蒙以及今后的发展。在小学教学中注重提高教师教学效率,能够推动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深度了解,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效掌握,从而在学习中更加轻松和注重个性,拥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提高学习主动性

学生主体意识的自我认识是实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一步。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具有主动性,加快学习的乐趣培养,在学习中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使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提高,能够在讨论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完成理论作业,深化教学意义。

二、实施差异教学,保证个性张扬

由于小学生存在很大差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兴趣中掌握必要的学习知识,深入学习兴趣内存在的知识,陶冶情操,了解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来对学生进行专项教育,了解学生之间的不同,建立起新兴的教学模式。个性不同是影响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个性教学转换为兴趣教学,能让学生在自由中收获知识。

在布置写生字词作业时,要有层次地进行分配。对于能力强、掌握快的,要能够在摘抄的基础上默写下来;对于能力稍弱、掌握慢的,就需要多写几遍。这种差异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转变模式,激活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传统的上课方式,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固有知识,或者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老师讲,学生听,不会创新思考,不能针对自己听到的知识做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当前注重激活课堂。所谓“活”,就是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可创力和多变性。

如在引导学生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时,教师就可以转变模式。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说:“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紧接着再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最后用儿歌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记忆。“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这样就能在转变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四、注重课堂用语,优化提问方式

课堂上,有近一半的学生最害怕的无非就是被老师提问,自己回答不上来,然后陷入尴尬的境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因此,要想让学生能够减负,让学习变得有效,解决课堂上教师提问方式和学生回复方式显得十分重要。

例如,在讲生字时,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可真不少,还记得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吗?”用这种语言来让小学生实现认读,紧接着,教师可以这样说,“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有趣的新朋友正等着和大家见面。”教师出示12个生字彩图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会提高学习兴趣,因此可以在课堂上自主学习。

五、培养学生朗读习惯,增强学习效率

好的朗读习惯能够让学生受益一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从而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提高。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课前或者老师还未进教室前认真阅读将要讲的字和词,或者诗,通过多遍朗诵,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快速理解,巩固知识。

六、加强学生口语交际,提高沟通能力

让小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能力,能够加快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快师生之间相互融合,从而在教学中能够减小摩擦阻力,加快师生、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减小学生学习的负担,从而获得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的成绩。

在看图写作中,老师让学生针对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进行辨别并用话语描述出来。通过让学生相互交流和探讨,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口语水平和交流水平,克服学生心理压力过重的特点,改变羞涩的情绪,从而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提高,有所启迪。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关系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师实现思想传授的重要途径。提高教师教学效率,需要掌握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邓淑民.关于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J].都市家教:上,2010(06).

[2]沈刚.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09).

小学一年级教学小策略 篇4

一、识字与写字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5.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高年级特别是六年级,是小学“顶尖”的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读书与识字能力,部分学生养成了自主预习、自主读书识字的能力。基于这样的现状,第一课时读书与识字教学的目标可以是:

1.将课文读正确、流利。“书不读通不开讲”,说的就是语文教学首先要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而“读通”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应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朗读课文,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语言文字,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课文首先要读正确,字音不能读错,然后是不要出现添字、漏字、回读等现象。由于是高年级,部分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本会背要求背诵的段落或课文。

2.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构特点、写作顺序等。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初读的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对课文形成粗略的整体印象,进而发现课文的结构特点或课文的写作顺序等。在此基础上,再适时切入重点,抛出话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能力的培养,并指出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字词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时明确预习目标,如第一次读书圈画生字词,读正确或理解词义;然后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实现这个目标,可以将难读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不要出现添字漏字的现象;再试着去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或写作线索等;最后在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或课文。高年级学生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拆解生字组词理解词义,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住字形,发现课文的语句特点,更好地阅读或背诵课文(段落)等。

2.课堂重在评价和引导。第一课时的教学侧重于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知道了、理解了的就不再赘述,教予学生阅读和写字的方法,引导学生遇到某种情况可以运用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尽力自己解决问题。在预习中学生会有一些疑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在集体的讨论中解决容易解决的,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尽量通过读课文内容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接着再引导学生抓住一些词语,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难理解的词,学生就读得有兴趣,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同时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3.随文识字、释义。高年级的第一课时,生字教学大部分可以放在课前的预习中完成了。生字教学,不需要全面讲解,老师只要在检查后,选取典型的字、易错的字,进行指导和练习。教学的重点该放在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篇章的教学。

事实上,第一课时读书与识字教学并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语文老师要做的是,把握好小学高年级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特点,关注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优化环节设计,落到实处,就能帮助学生走好进入文本的第一步,提高第一课时读书与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篇课文首要达成的目标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出来,会正确书写每个生字。

小学一年级教学小策略 篇5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和提土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小鸭子和小公鸡之间的友情。

3.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识字;初步体会“吃得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吃得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

教学用具: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咱们读过的绘本《有没有胡萝卜味儿的苍蝇》吗?书中的蹦蹦和跳跳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另外一对好朋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认读。

从题目上看,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事呢?

(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事)

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请大家认真听老师朗读,用三角标出不认识的字(二类字以外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在文中标出自然段,并注意“不”字在不同句子中的读音。

2.指名朗读。请一两名同学评价,教师补充。

请同学回答文中共有几个自然段。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然段。

教学预设: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字音不准的现象,引出识字教学。

3.刚才同学们朗读时有的字音读得不太准确,这些字是这篇课文中的生字,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们吧!

(1)教师出示生字卡“块、捉、直、河、行、死、信、跟、忽、喊、身”,请同学们认读,教师提示新的偏旁提土旁。

教学预设:这十二个二类字中,“急”和“忽”都是心字底,放在一起讲。“跟”是足字旁,由“路”引出。“行”和“信”放在一起讲,对比单人旁和双人旁。“河”孩子们应该认识,不做多多讲解。“捉”“块”“喊”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放在一起讲,提示新的偏旁“提土旁”。“直、死、身”三个字都是独体字,放在一起讲。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二类字词语,指名读。

4.学生自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小鸭子和小公鸡之间的几件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预设:学生应该能够找出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几件事,但表达上可能会出一些问题。教师应该在孩子的表达上给与一些指导。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找同学扮演小鸭子和小青蛙,分角色朗读第三个自然段。体会下面两组句子之间的不同。

1.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

请同学说说这两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教学预设:“偷偷地”一词,表明小公鸡瞒着小鸭子下了水,为后面小公鸡溺水做铺垫,去掉 “偷偷地”一词,则表达不出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水这一点。“飞快地”一词写出了小鸭子急于去救小公鸡的心情。教师需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两组句子,体会其间的不同。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他、也、地、说、河、听、哥”7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偷偷地”、“飞快地”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3.教学重难点:写字、偷偷地”、“飞快地”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文章中出现了很多生字,同学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教师初始生字卡片,请同学们开火车认读。

二、写字指导

1、学习“也、他、地”

学习“也”。

请同学们观察书本中“也”字的占格,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学生们试着用“也”字组词。

学习“他”“地”

在讲二类字时已经提示同学们注意提土旁了。再讲“地”字时,指导学生书写提土旁时,把“土”字的最后一笔变成提。

教学预设:先学“也”字,在“也”字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自己试着书写“他”和“地”。书写之前,教师现带领学生复习“们”(即复习单人旁)。

2、学习“河”

复习“江”(即复习三点水的书写)和“可”字的书写,让学生观察课本上“河”字的占格,然后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试着书写。教师点评后,示范书写。

学生在书上描红、书写。试组词。

3、学习“说”、“听”

先让一名同学到黑板上书写“请”字,复习言字旁的书写。再请同学们观察“说”的占格。教师示范书写。学生描红、书写。

学生观察“听”字的占格,并说写“听”的注意事项。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学生描红、书写。

4、学习“哥”

“哥”字笔顺容易出错,教学时要注意。

先复习“可”字的书写。引出“哥”字的书写。

教学预设:“哥”字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和“可”字一样,所以用“可”字引出“哥”字的书写。个别同学可能写“可”的时候,笔顺就是错的,所以要讲“可”字和“哥”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

三、展示学生作品

教师边指导,边巡视,将写得工整、漂亮的学生的字拿到展台展示,让学生们向他学习。

四、作业

本课一类字二音二字二词二笔顺。

★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

★ 《小公鸡和小鸭子》说课稿

★ 《小公鸡和小鸭子》人教教学设计

★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教材《小公鸡和小鸭子》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

★ 儿童睡前故事《小公鸡和小鸭子》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

★ 一年级下册《看电视》教学片段及反思

★ 一年级语文下册《鞋》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教学小策略 篇6

关键词:一年级新生;小学数学;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2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160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它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产生的。对刚入校门的小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与好奇心,对学会数学充满自信心,他们就会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生一年级刚刚入校门进行正规学习,在他们身上还存在幼儿园的某些学习兴趣特点。其一,他们的好奇心都是很强,他们的兴趣往往受新鲜事物所吸引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是由学习活动的意义和结果产生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其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范围很大,但缺乏中心兴趣。新生开学入学后,受到教师、周围小朋友的影响,他们对一年级所开的各科课程都可能感兴趣,但是这些兴趣爱好里并没有一个特别喜欢的。其三,学习兴趣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产生得快,消失得也快,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某一种事物的兴趣持续时间越来越长,逐渐达到稳定的状态。其四,学习兴趣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幼儿时期就算对感兴趣的事物,也常常采取观望的态度,表现为消极兴趣。随着入学后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在学习中、生活中提出大量的“为什么”,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甚至能够进行科学创新。

数学学科具有同其他学科相比显著不同的几个特性: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与刚入学学生心理特征之间的三对矛盾:数学知识高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矛盾,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与小学生对事物理解简单化直接化的矛盾,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与小学生接触生活知识狭窄的矛盾。

这样,就决定了数学教育的独特性:一方面,一年级数学教学仍具有幼儿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生活性。我们应该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他们能够理解的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数学教育。另一方面,一年级数学教育的内容具有系统性。数学教育目标的确定、内容的编排以及方法的选用,都遵循着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原则和幼年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规律。这也体现了数学教育的科学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年数学教育教案安排上,应先易后难、环环相扣。

家庭都是第一所学校,父母都是第一任教师。有些家长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教育方法选择不当,压抑了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如当孩子问家长一道数学题时,家长并没有慢慢启发、引导幼儿寻找解题思路,而是直接告诉孩子或是责怪孩子简单的题都不会。这样长期下去,他们不是养成懒惰的习惯、喜欢坐享其成,就是感到委屈,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还有的家长对幼儿期望过高,忽视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理解能力,强加给幼儿超越年龄的知识,逼迫幼儿机械运算、超负荷练习,从而导致幼儿心理负担加重,望“数”生厌。相反,有些家长能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对孩子进行情景数学教育。因此,只要父母教育得当,符合儿童发展的规律,幼年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会有很好效果的。鉴于此,教师必须每一个学生家长经常沟通,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儿童学习发展规律,与家长一起,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而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都对刚刚入学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还会常常发现这样的事,原本成绩很好的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位教师或者与某位教师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结果相关学科一落千丈甚至影响其他的学科;也有这样的情况,原本成绩并不优秀的学生,因为喜欢某位教师,积极主动学习这一科,结果成绩突飞猛进,甚至出类拔萃。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果充分验证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培养幼年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很多时候特别在他们对数学并无特殊情感时,应该先让他们对授课教师产生兴趣,进而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亲近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智力水平是不同的,尤其在数学的学习中表现突出。要想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必须认清学生的智力差异,关照不同学生的个别需求,对他们进行不同水平的练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好多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他们无视学生所存在的天生的智力因素差异、性格差异和理解能力差异,对于好动的学生以强硬、责骂的方式命令其立刻安静下来学习数学,对于反应迟钝爱做错题的学生以批评甚至嘲笑的方式指出他们的错误。这样下去,好动的学生会在屡次的责难中渐渐形成破罐破摔的想法,形成抵触心理。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尊重并支持学生,按他们自身能力去学习数学,让他们能在教学中充分展现自己,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才能让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教学小策略 篇7

一、识字课教学现状

一年级识的老师首先面临的困难是要花很多时间培养和关注学生听课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由于学生接触学校的时间不长,语文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而且学生的情况也千差万别。这些客观因素是小学一年级识字课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实际的识字教学是一种什么状况呢?通过观察,笔者发现时下小学一年级识字课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 识字课,以“写”代“识”

教师认为多写多练,掌握得才牢靠。老师授课之后给学生设计了大量书写练习的作业。练习本编号反复书写,甚至对一些二类字,只需要学生识记的字,教师也强制要求学生记忆,并坚持认为手写一遍的效果优于“嘴过千遍”。

2. 识字课识字方法多样,耗时耗力,老师学生疲于完成

这些课上老师普遍会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识记,学生比较踊跃,最感兴趣的是编故事识记,但是这类课教学任务往往完成不了,要么只完成识记没有书写练习,要么书写也只是以点带面,浮光掠影。

3. 识字教学时间被课文阅读挤占

识字教学无法落到实处。教师在语文阅读与识字教学所占比重孰重孰轻两项内容间“纠结”,这就导致识字教学经常面临时间不足的问题。

二、一年级学生现状及识字课教学目标分析

这些现象之所以存在,与我们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及一年级识字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有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和明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1. 心理特点

(1)过于自我。由于大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些独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任性、不听话等特点,甚至有的学生无视课堂纪律,随意打断同学发言,在言行方面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

(2)天性活泼,对于游戏十分热衷,并且大多都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极佳的可塑性。

(3)问题多。小学生对于所有的事情都充满热情,表现为经常提问、对周围变化十分敏感。但是,他们的热情往往保持不了太长时间就会消散。如,刚刚纠正的握笔姿势过了一会又错了,刚刚挺直的背不一会又驼了。

(4)活动、行为缺乏目的性。比如,学习有什么用?一年级学生中几乎没有人可以逻辑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再如,教师叫他复习功课时,他却可能津津有味地看书本后面的插图;或者一听到其他声响,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了。

2. 认识和记忆特点

就认识过程而言,一年级生和学前儿童存在相似点,比如,二者的认识均带有无意性。然而,在教师的影响与帮助下,他们正在逐渐朝着有意认识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一年级学生的记忆依旧以形象记忆为主。

3. 注意的特点

(1)注意范围狭窄,在他们关注某个问题的时候,对于周围的其他事情感觉是非常迟钝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不会分配注意力,很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考虑到这一点,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就不应要求学生边听边写,而是应在保证其听懂的前提下,再要求他们尝试着写。

(2)注意的稳定性不高。由于年龄原因,一年级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这实际上是思维活动脱离目的任务的表现,也体现了他们在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窗外的人吸引,进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总体而言,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以下特点: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情绪变化快;很容易产生疲累感;自控能力差;对环境敏感;经常模仿他人;思维直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标)对一年级识字教学给出四点建议:(1)教师不仅要注重自主能动性的发挥,还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2)授课过程中既要注重实践,又要保证综合性的体现。(3)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情感。(4)教师应借助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课标明确表示,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这些方面。

在识字教学方面,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提出的要求可以概括为:首先,一年级和二年级属于第一学段,教学要求是增强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并认识一千六百个汉字,掌握其中八百个字的写法;三年级和四年级属于第二学段,教学要求是提高他们识字的主动性,并使他们认识两千五百个(累计值)汉字,掌握其中一千六百个字的写法;五年级和六年级属于第三学段,教学要求是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并使他们认识三千个(累计值)汉字,掌握其中两千五百个字的写法。可见,课标对于小学语文识字课中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目标,这个能力要求是随学生年级增长而逐步提高的。

三、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课教学效率的策略

众所周知,只有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确定的策略,才属于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究竟何为有效策略?下面我将结合一节具体课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课堂实录”(见《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13期作者:马蔷,郑宇)进行分析:

按照课标的要求,低年级学生需要认识的汉字数量与其需要掌握写法的汉字数量是不一样的,对于识字教学的要求可归纳为多认少写,并且课标还强调了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特点及生活经验进行教育,尽量做到识用结合。所以,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识字效率。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识字课,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对教学任务把握得比较好,成功地将任务落实到了教学活动中。其中,最突出的有三点。

1. 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经验可知,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识字并不难,但忘记也很快。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在这节课上,教师以生字特点为依据,综合运用了不同的识字方式,其中包括看图识字、读音识字等,使学生的识字效率有了明显提高,记忆效果也得到了巩固。

2. 将引导发现作为侧重点,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识字教学的意义并不在于使学生掌握了几个字,而是要通过引导使其学会独立识字。由于教师对这一目标的认识比较全面,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也较为明显。如,画蜘蛛网的图,再写“网”这个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再如,教师在学生对蜻蜓以及蜘蛛等生字有了大概的认识之后,引导他们尝试利用形声特点来识字。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3. 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如,在读儿歌前,教师问学生,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迁移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

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度挖掘,在教会学生识字和阅读的前提下,还引导学生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活动,借助鼓励学生说话练习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化。比如,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我也可以做一个小诗人”。这种做法使学生从练习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使其产生了成就感,这对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一年级教学小策略 篇8

“‘一’反常态”是指和以往相比,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一反“先教后学”的常态课堂教学模式为基于“先学后教”的创新教学模式。这种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把学习的决定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或课前首先利用视频讲座、播客、电子书等完成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内解决疑难,交流学习获得感。其核心是把学生学习的自主规划和教师教授的协作协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志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促成个性化发展,从而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与切身实践中获得更真实、更高效、更享受的学习。

“‘四’翻转”是指促成这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四个方面的翻转点。一是教学内容上的翻转。教学内容能否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是能否适合学生实际、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为此,教师在深研课标、透析教材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实际,充分了解学情,高度把握教学点,高效融合读写结合处,有序分布课堂学习要点,恰切选择教学负载方式和信息传递途径。所以,以忠于课标和教材为借口,按部就班、不懂整合、不敢取舍、不会重组、不擅分布、不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的做法是实现不了翻转课堂这一创新教学模式的。二是教学时地上的翻转。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这一创新教学模式要翻转教学的时空。以往,课堂45分钟或40分钟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主阵地为学生,必须坚守。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前或课后的自主学习却成了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内的学习倒成了解疑补缺、交流获得感的体验区。以往,主导学生学习的,只能是课堂上的教师;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老师,还可以选择其他的老师,甚至通过学习一系列的学习资料来完成学习的目标。这样,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强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足了,学生发展个性的余地大了,学生培养志趣的现实性有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束缚学生发展的一系列框框也就被打破了。三是教学方式上的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由老师主导课堂,学生唯老师是从。在基于主题阅读的小学中高年级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的主体要真正翻转为学生,课堂的组织方式也不能由教师来主导,而应由学习内容的便利性、高效性决定。换句话说,就是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用什么样的方式,能让学生高效学习所学内容,就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所以,以往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模式,已不是唯一的形式。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跨越式发展,已为这样形象、便捷、灵活的新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以便捷强大的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为平台,无论在课前还是课后,都能与老师、同学之间进行互动,包括答疑解惑、运用知识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四是反馈评价上的翻转。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表现多为表象,教师的评价非常单一。如果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配合得好,则教师随时可以表扬激励。这种评价的标准源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多为表象。即使是批阅作业,也以学生完成的情况而定。至于是否真正消化、巩固、提升了所学内容,单从作业上也难以反映。而在基于主题阅读的小学中高年级写作翻转课堂这一创新教学模式下,围绕项目化、序列化、具体化的学习目标,利用教材与网络落实作文训练点,促成生生、师生、学生与家长间的多方互动,完成灵活多样的写作评价、交流和提升,学习效果反馈的实效性强了,检测、激励或评价的手段先进了,在学习效果的反馈与评价上,翻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总之,基于主题阅读的小学中高年级写作翻转课堂需要“‘一’反常态‘四’翻转”。其基点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目标是学生能力的提升。这样,才不失翻转课堂创新教学的初衷。

摘要:基于主题阅读的小学中高年级写作翻转课堂的成功“翻转”,需要“一”反常态,切中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及教学重点,实现四个翻转。一是在教学内容上实现翻转,二是在教学时地上实现翻转,三是在教学方式上实现翻转,四是在反馈评价上实现翻转。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主题阅读,写作教学,翻转课堂

参考文献

[1]钱珏.翻转课堂,高效教学——谈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6,(06).

小学一年级生活化作文训练策略 篇9

一、语言积累,储存能源

1.欣赏感悟

为了使学生领悟语言之美,领悟作文表达方法,整个一年级,我坚持每天精选两三篇孩子们喜闻乐见、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进行范读。我特别注意体态语言的运用,一边读,一边用体态语言表达情感,读出文章的美,读出文章的感情,让学生品出文章的“色、香、味”,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我针对儿童记忆力强的特点,在带领学生欣赏美文时,有意识引导他们练习背诵,要求学生第一遍时认真倾听,第二遍时跟老师一块儿读读、背背,第三遍时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尝试背诵。

2.自主识字

根据一年级的孩子求知欲强烈这一特点,我在学生刚入校时,注意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各种方法自主识字:如认识父母及亲属名字;轮流收发作业,认识同学名字;读广告牌、宣传栏、纸盒商标、刊物等;完成亲子日记,学生把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家长在检查日记时把汉字填补上,借机鼓励孩子多认识汉字;在阅读时,遇到不会的字,根据上下文,采用猜一猜或问家长、老师等方式进行识字。

二、多重训练,自主作文

1.仿写练习

一年级的孩子模仿力特别强,针对这一特点,我带领学生进行了大量仿写,重点仿写教材中有生活气息的诗歌童话。在仿写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加入生活元素,放飞学生的想象力。大量仿写降低了写作难度,成就了学生的自豪感。如学习了《春天的手》后,学生创作了《秋天的手》《夏天的手》《冬天的手》,有的学生在《秋天的手》中写道:“秋天的手,凉爽神奇。秋天的手抚摸着大地,大地一片金色。秋天的手拂过树梢,枝上的叶子变成了黄蝴蝶。秋天的手拍着我的肩膀,小朋友个个活泼又健壮。”

2.勤写日记

写生活日记,就是引导孩子把自己日常生活的实景实情用笔记录下来,不求华丽,只求真实,要记录真人真事真想法,哪怕开始时记录的是流水账。教师要把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都及时用“悄悄话”的形式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孩子求真守信的美德。孩子总爱围着老师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喜欢时刻被关注、被欣赏,喜欢和老师交朋友,老师正好利用这些特点,通过日记把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写作联系在一起,让孩子的心与老师的心贴得更紧。为了和老师交朋友,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不少学生隔两三天写一篇,甚至天天写日记。

3.看图作文

语文教学中还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如何让学生将看到的写下来,将想到的写下来,将要说的话写下来,是我开展生活化作文时重点思考的问题。在看图说话教学环节中,我结合课文选取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观察,以图带说,以说促写。第一步,让学生按一定顺序填写出图上各个方位各有些什么东西。第二步,鼓励学生在写话时加以修饰、想象,把话说具体生动。第三步,同桌之间相互记录,一个说一个记,比一比谁说得多、谁记得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对每一个孩子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要适时增加看图说话的难度,引导学生不但要写出画中各个方位景色的布局,还要引导他们逐步使用修饰词语,使语言精练优美。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由点到面,大胆想象,鼓励学生从静止联想到动态,从部分联想到整体,从起因联想到结果,逐渐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学会表达。

上一篇:语言激发下一篇: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