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与神

2024-06-04

形与神(通用6篇)

形与神 篇1

摘要:《藤野先生》虽然只有三千余字, 但所写的内容无论是时空跨度上, 还是材料的摄取与组织上, 都体现着散文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本文从“形散”和“神聚”两方面分析了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写作特色, 为我们赏析作品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藤野先生》,散文,形散神不散

作为散文, 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 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组织材料、谋篇布局等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 主要是说其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典范, 对于我们学习散文写作, 尤其是中学生作文, 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藤野先生》虽然只有三千余字, 但所写的内容无论是时空跨度上, 还是材料的摄取与组织上, 都体现着散文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藤野先生》一文, 其“形”不可谓“不散”。作品从作者留学于日本东京写起, 时年为1902年, 当年鲁迅22岁,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离别祖国, 来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1906年秋弃医从文, 告别藤野先生, 离开仙台。回国后, 从北京到厦门, 在同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斗争的同时, 时常想念尊敬的藤野老师, 这在作品的后三段也有体现。《藤野先生》写作于1926年, 当时在厦门正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这样说来, 作品前后跨度也有二十多年;从东京到仙台再到北京、厦门, 空间跨度也够广。在选材组材方面, 《藤野先生》表现得是更加的丰富灵活了。不仅写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些事情, 包括初识藤野、藤野先生帮“我”修改讲义、帮“我”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向“我”了解女人裹脚, 以及分别时师徒二人的依依惜别等, 还写了一些似乎与藤野先生无关的情节:有清国留学生在东京赏樱花、学跳舞;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宿情况;还有受到日本“爱国青年”排斥的匿名信事件;尤其还重点写了在讲堂里看电影受到的刺激的事情。其表现形式也是灵活自由的, 采用了明暗双线结构的形式组织材料, 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详略结合的叙事方法, 还有侧面描写、环境衬托、类比说明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其“形”之“散”。

《藤野先生》一文, 其“神”不可谓“不聚”。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 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 看来似乎是表达的中心不够集中, 其实不然。这篇回忆性散文的主题是为了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同时也追述作者自己一系列的思想变化, 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 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所以, 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关系。作者两次易地求学, 两次辗转奔波, 无不贯穿着一种情怀, 那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 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即便是往仙台途中记得的“日暮里”, 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 也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 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非同寻常的理解, 也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表现;对藤野先生的敬仰, 也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怀民族偏见, 真诚帮助中国学生;最后, 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等等。由此可见, 《藤野先生》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明确而集中的, 即所谓的“神聚”。

我们赏学散文, 必须关注其“形”与“神”。“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 驾驭着看似散的“形”, 并使之为“神”服务。掌握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法宝, 你的作品才能够任意挥洒, 轻快活泼, 如行云流水, 舒卷自如。《藤野先生》实在令人击节称叹。

范文仿写的形与神 篇2

可见,学习别人的文章,一定要先分析领会原作的精神实质,把别人的东西化为已有,才能在写作中做到天衣无缝,绝不能死搬硬套,以致于露出蛛丝马迹。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凡美好的东西,并不都是值得学习的,在这个人身上是美好的,在别人身上未必是美好的;在這个时代是美好的,在另一时代不见得是美好的。美是要因人而美、因时而美、因地而美的。就以“东施效颦”为例,皱眉在西施是美的,但在东施则是丑的,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别人的东西,还要分析自身的情况,特别是表现在作品中的艺术风格,更不是任何人都能学得成的,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受到个人的生活阅历、个性特征、创作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再是“文贵创新”,学习人家的目的是能创造出新意,如果一味照抄,那只能说是陈词滥调,令人生厌。记得有人说过,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第三个再说是愚才与蠢才了。农谚云:“好话没有三句可以讲,好曲没有三句可以唱。”这些都说明了老调重弹、人云亦云是不可取的,更何况名家名作众所周知,你再来个“朋友,你到过××吗?”或者是“朋友,当你听到过这段故事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这岂止是重弹老调,简直是卖弄风骚,怎么能吸引人呢?

综上所述,范文必须学习,先仿作然后才能有创作。编者之所以选编了名家名作,一方面固然是为了使得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进而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分析范文、理解范文,进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培养写作能力。范文不能不仿,但不能硬仿。

历史教学的形与神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形神俱备

高中历史教材几经改编, 最终由通史改为了专门史。有人认为, 这种修改会割裂历史发展的脉络。但就本人而言, 这样的修改, 是真正的活化了历史, 让历史神形俱备。作为通史, 有的仅仅是历史的形, 就是一本流水账, 是一本教科书, 学生也就变成记忆的工具, 失去历史学习的价值。而作为专门史, 在原有的历史的形的基础之上, 驾驭以历史的神。这样一来, 无论是历史的教, 还是历史的学, 都能让它变得神形兼备。那在这样的教材下, 历史该如何去组织教学呢?象过去那样灌输肯定是不符合历史的趋势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下面本人就教学如何抓住历史的神与形, 谈一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以神导形明确目标

目前, 就新人教版来说, 三本必修教材单元主题明确, 分布合理。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 就必须先研读单元标题与单元导言, 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每一单元的主题思想, 领会单元精神, 才能在接下来的单元教学里找准方向与目标。有了精神、有了目标, 也就有了主心骨, 就象一个完美的建筑有了神韵;就象写文章一样, 有个好的题目才能写出精彩的内容。在此基础上, 你才能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才能做到目标明确, 不至于像过去那样深陷在历史的迷雾中, 找不着南北。

比如, 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解读单元标题就可以得知本单元的主旨, 是要介绍近代列强对我们的侵略, 以及我们中国人民坚决抵制外国入侵的史实和决心。

纲举目张, 有了标题的纲线, 有了标题的神灵, 也就有了一个网罗单元知识的经纶;也就有了一盏明灯, 指引学生, 不至于在历史的海洋里迷失方向。

更重要的是, 目前的考试纲要也正是强化了这一种主题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从此入手, 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 培养好学生的能力。

二、以形补神方便记忆

在抓住了历史的神之后, 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补充以具体的历史知识, 构建起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在这里要注意做到几个关键词:体系、全面、精炼。

首先说说“体系”, 我们在介绍历史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强调“以形补神”, 所以第一要素是构建一个单元的单元框架, 要在整个单元框架内完成历史知识的补充, 要保持框架的完整性。这样一来, 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该处的位置。甚至, 在你未讲解的情况下, 他自己也能把历史知识对号入座, 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我还是以上面的几个单元为例, 简单的说一下。首先, 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两条线:一、近代列强对我们的侵略。后面列举出五个侵略事件:1840—1842鸦片战争、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1945日军全面侵华。二、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同样在后面列举出对应事件。旧民主主义革命:1851—1864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1911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学生工商界的五四运动、192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4—1927国民大革命、1927—1936国共十年对峙、1937—1945抗日战争、1946—1949解放战争。

有了这样的框架体系, 单元知识就会一目了然, 学生在掌握时就具有了高度, 既方便了基础知识的记忆, 又能培养学生的引领能力。

再说说“全面”, 我们在教学时容易出现的一个毛病是对一些知识主观认为不重要, 总是觉得应该不会考到。其实, 作为历史这样一个人文学科, 任何一点都是有着相关的联系, 你忽视了任何一点都会造成历史的空缺。而历史的考查是不会忽略细节的。

“全面”的另一个更广阔的方面是指必修三本教材之间的联系:政治、经济、思想。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应注意整合, 特别是背景与影响。这样一来, 就使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也能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历史。

第三个“精炼”, 学生在自己预习时, 一般无法做到语言组织的精炼到位。因此, 在学生做好预习工作的基础之上, 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用最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提炼。去掉罗嗦冗长的废话, 用一些关键词引领历史知识, 如:结束了、促进了、加强了等等。通过提炼, 既使历史知识变得简单明了, 又减轻了学生的识记负担。

做到这三个关键词, 历史的大树就基本成型, 从枝干到末叶, 无一不在学生的掌控之中。而且,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参与到你的教学中来, 提高了兴趣, 增强了能力, 方便了记忆。

三、形神具备融会贯通

历史应该是丰满的, 活化的, 形神具备的。

有了单元的主题思想, 就有了单元的灵魂, 历史就是神采奕奕的, 它会自己走进你的大脑里, 让你去接受它。历史的学习也就有了真正的意义, 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识记。而且, 他把历史由大化小, 学习时的目标更加具体化。不再像过去, 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深陷在历史的知识泥潭中, 找不到方向。目标明确而且细化了, 学生更容易接受, 也愿意接受, 历史学习也就有了动力。

有了结构形体, 有了具体的知识体系, 历史就是活生生的, 有血有肉的。学生在学习中就有了兴趣。同时, 在潜移默化中, 掌握了知识的运用技能, 应对考试更是得心应手。

北京四合院的形与神 篇4

建筑文化是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不断作用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建筑文化的内涵和风格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地域,建筑文化也各有特色。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建筑文化也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具有神秘,浪漫的艺术风格以及多样的表现形式。

北京四合院的大规模建设可以追溯到元代。元代定都北京,对北京的城市建设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而元大都的建设包含有大规模的民居,四合院就是一种基本的民居形式。明代沿袭了元代四合院的形式,但明代对各阶层人士的居住建筑从制度、规模、色彩各方面均做了严格规定。如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及绘藻井等;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等。清代北京的居住建筑继承和发展了四合院的形式。特别是把宫室式第宅发展到了极致,这种四合院在规制、格局方面承袭了古代宫室建筑的特点,属于大中型四合院的形式,院落二三重乃至多重,气派而豪华。目前北京遗存的主要是清代四合院。

四合院之所以能在北京发展完善,并形成一种代表性的民居建筑,是与北京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北京地处华北地区,因此民居的最主要功能是解决冬季的防寒、保温问题。华北地区风大,冬天寒风从西北来,夏天风从东南来,四合院坐北朝南,门开在南面,冬天可避开凛冽的寒风,夏天则可迎风纳凉。同时,北京四合院的院落比较宽敞,冬天有利于接纳更多的日照,夏天有利于通风。老北京四合院中央,常常摆上一只或数只很大的鱼缸,这也是因为北京相对比较缺水,一是为了观赏,二是能够调节空气,第三还有防火的功能。

标准的北京四合院,应该是南北略长、坐北朝南的矩形院落,正好排列在东西向的胡同之间,大门开向宅南的胡同。儒家文化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影响,也体现在四合院内部布局上:内宅中位置最好的正房,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而后罩房主要是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

私密性也是构筑四合院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北京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各统治集团必争之地,在政权更迭和社会动荡中,北京人选择了四合院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安乐窝。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相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环境。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给了内敛的中国人以很强的安全感。

四合院的建筑理念与文化内涵,构成了四合院的精神。四合院的建筑理念来源于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宗法制度和建筑风水学说。

宗法制度是我国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照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体现在居住形式上,就是聚族而居,进而形成庭院形式的四合院。它鲜明地体现着古代社会的长幼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规则。不仅如此,四合院还具有维系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強化亲情,并体现宗族成员不同地位的重要功能。

传统的四合院在建造和设计时,主要依据风水之说。例如标准的四合院是坐北朝南,成南北长、东西短的矩形院落,而大门则开在宅院的东南角。这些就是八卦方位中常说的“坎宅巽门”。“坎”是正北方向,占水位,在此方位上建宅可避免火灾。“巽”是东南方向,占风位,于此处开门是为了出入顺利平安。

虽然四合院是一种非常宜居的住宅形式,但在今天的北京,由于人多地少,大规模建设四合院式住宅已经没有可能性,但是一些建筑师还是难舍四合院情结,于是在现代的建筑中,还是融入了四合院的一些符号和理念。一种借用四合院符号的形式是空中四合院。另一种借用四合院符号的形式是内院式别墅。内院式别墅不同于西式别墅,也不同于传统四合院,主要是在现代别墅的设计中采用了四合院房在外、院在内的特征,使这种别墅更为内敛,更具私密性。

(选自《文史知识》2008年第8期,有删节)

本文介绍了北京四合院的历史、建筑特点、文化意义以及现代风貌,具有很重要的美学和历史文化意义。

关注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形与神 篇5

一、强调学生的参与而忽视教师的融入

教师的融入, 有利于课堂氛围的形成和基本问题的达成。这里的融入, 是指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在学生活动中, 一般教师总是徘徊于各个小组之间, 不断了解小组交流、进展情况, 貌似融入学生, 实则游于之外;看似氛围浓烈, 实无课堂神韵。

怎样才是全身心地投入?一是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沉”到学生中去。预习、交流、讨论, 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展示、提升, 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产生心灵碰撞。只有教师全身心地自然融入学生中去, 师生之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课堂形式才会“脱俗”, 双边活动才更精彩, 课堂氛围才更浓烈。二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给予学生恰当的点拨与指导。学生终归是学生, 基础知识还要靠教师去传授, 基本技能还要靠教师去培养。教师只有站在知识和能力的高度, 从课堂实际、学生学情出发, 充分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 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实质。现在的语文课堂, 很少听见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诵读, 而“唱读”现象十分普遍, 这就是因为缺乏教师的范读、点拨和指导。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知识和信息量, 不去组织、引导和点拨, 一味讲求学生“自主”, 一节课能有多少收获?

二、追求氛围的浓烈而忽视教学的需求

语文课上, 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氛围的浓烈, 而安排了吹、拉、弹、唱等多种活动。虽激活了学生思想, 激发了学生兴趣, 但很多活动已经脱离了教学需求而游离于课堂之外, “满堂灌”变成了“满堂乱”, 课堂变成了“杂技团”, 使教学内容难易不辨、课堂活动主次不分, 不切实际, 哗众取宠。

怎样才能使课堂氛围浓烈又不脱离教学需求?我认为, 首先教师不能有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的思想意识, 要围绕学习目标, 根据教学情境有感而发、由需而用, 还要适可而止, 才能使这些活动不脱离教学需求。其次, 在教师的身心投入、课堂的情节创设和学生的学习情境方面下工夫, 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它强调的是教师的积极投入、学生的全神贯注和师生间的融洽交流, 而不是花样翻新的教学形式、哗众取宠的语言烘托。

三、关注课堂容量而忽视展示的主次

课堂展示是一节课的精华, 是灵魂, 是解决重点、难点的关键所在。通常, 人们都是紧跟导学案步骤, 展示面面俱到。一节课虽紧张、激烈, 但缺乏深度、不分主次, 重点、难点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怎样才能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首先, 我们应该分清主次。预习课, 主要解决基本问题、个别问题;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归类, 作为作业, 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讨论。展示课, 则集中精力解决共性问题、重点难点问题。其次, 在展示过程中, 对次要问题不要纠结, 重点、难点问题不要盲过。要充分利用学生间的质疑对抗, 引导学生把重点、难点问题分析透彻、理解彻底。然后通过检测, 对暴露出的个别问题进行纠正, 这样才能达到课堂高效。

四、重视点评形式而忽视评价的艺术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给予恰当的评价, 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鼓励其更好地奋进。但很多教师由于不注重评价的艺术性, 而影响了课堂活动的效果。一般有三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肯定语言程式化, “很好”“不错”常挂嘴边, 没有见地, 缺乏个性, 学生兴趣索然;二是否定语言不婉转, “错了”“你说得不对”脱口而出, 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三是点评过多、过少, 或干脆不点评。

形与神 篇6

一、“形”“神”兼备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有关“形”与“神”相互融合的艺术理念和作品, 并且在不同时期, 因为社会经济、政治理念以及人们精神等, 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基础理念。“形”与“神”的相互结合和发展, 是一个完善的集体, 是不可分割的。形象是表达情感的有效方式, 更是“神”表现形式, 而情感是形象的另一种表现, 更为情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只有两者的统一结合, 才能更好的设计出完善、优秀的作品。现代化的书籍设计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形的设计, 另一方面是神的发展。形的设计主要是指物体的外表, 可以有效的表现出书籍的思想和内涵, 而神的h发展主要是指理性的构成, 可以依据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合理的组合, 同时还可以增添一些文字、图片以及技术进行完善, 从而创造更加完善的书籍装帧设计。形与神的有效结合, 有助于创造出更加完善、更具发展意义的书籍【1】。

二、“形”的塑造

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已经涉及到了“形”的概念。形主要是这指研究对象的外貌特征, 是可以看到的、感觉到的, 可以有效的表达出事物的整体情感, 也可以说就是事物的外形。书籍, 自古以来就是文学知识的传播者和记录者, 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 将知识和技能得到有效的传播, 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书籍的外形是影响人视觉的重要因素, 人们在进行翻阅的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书籍的外观进行选择, 从而激发观赏者的兴趣。因此, 书籍中的“形”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组成书籍外形设计的主要包括文字、语言、图片以及图形等, 通过不同类型的组合, 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气质。同时, 书籍的纸张也影响着“形”的发展。不同材料的纸张具有自身的特色, 从而也会激发出不同阅读者的心情, 以此产生一定的情感影响。纸张包含着不同的变化, 如长短、横纹等多样化的组成方式, 依据这些组成方式可以为阅读者提供不同的视觉效果, 以此提升书籍整体的知识水平和艺术气息。例如, 在2005 年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土地》的书籍装帧设计是具有一定魅力的。《土地》是一本集合现场留言、网站留言以及现场摄影照片的书籍。该书设计是由我国著名的设计艺术家王序先生设计的, 在整体风格上都非常的讲究, 注重简洁和朴实。全书主要是应用白色为底色, 封面上的大面积都是白色, 更好的展示了“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的2. 一行红色的字体“Asian Field”更具特色的展现了全书的重点, 从而让阅读者感受到大地回春。此书的设计形式具有一种全球化的设计理念【2】。

三、以“形”写神

在汉代时期传神的思想逐渐发展成熟,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转变, 在东晋时期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理念。神是其中最重要的, 没有神就缺少乐趣、没有具体的现象, 而形指的是书本具体描写, 可以影响阅读者的思想, 拥有神就具备了生命, 若是只有形那么书本只是简单的知识。神在发展的过程中, 主要包含两种方面:一方面, 是指客观对象反映出来的精神、气质以及情感;另一方面, 客观对象展现出画家的情感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促使设计者和阅读者的情感不断的融合, 以此达到发展的目的。在进行书籍装帧设计的过程中, 要想做到“以形写神”, 就需要对书籍的整体的内容有完整的了解, 以此获取精神思想, 对整体进行掌握, 相应的工艺技术进行完善, 从而引导阅读者对书籍有更好的了解和认知。书籍装帧不是相关建设者的具体表现, 要想更好地发展书籍的形与神, 就需要对内容进行整体的结合以此发挥。例如, 在《美丽的京剧》一书中, 主要是介绍了京剧的魅力。作者是著名戏剧家吴祖光与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的长子, 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法国职业摄影师组织AGESSA成员, 毕业于中国鲁迅美术学院艺术摄影系, 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样化的发展和技术, 作者在写书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真实的戏剧图片, 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对于这本书的价值, 作者具备亲身经历的机会和高科技技术设备, 从而成为摄影技巧和戏曲艺术欣赏之外书籍中的一大特色。由此可见, 要想创造出形与神都具备的书籍装帧设计就需要一定的技巧, 从而在有限的区域内做出无限的可能。现阶段的高科技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就是进行书籍设计的有效依据。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要将书籍设计的艺术气息和审美意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从而设计出蕴含丰富的书籍【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书籍是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有效证明, 也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更代表着时代的审美观念, 同时又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传统文化是书籍发展的有效依据, 不仅影响着书籍文化的发展方向, 而且还影响着设计者和阅读者的思维、创新以及观念等。传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在书籍发展的过程中, 影响着后人的思想、发展等, 从而影响着书籍设计的形式体系。这也就需要设计者在发展的过程中, 依据社会经济和人们的需求进行设计, 从而发展有效的现代化书籍装帧设计。

参考文献

[1]卢向往.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中“形与神”的和谐统一[J].中国包装, 2011, 08.

[2]赵春花.书籍设计与文化品味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形与神】推荐阅读:

上一篇:质量检测系统下一篇:课堂中的问与答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