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昨夜风

2024-05-28

昨夜星辰昨夜风(共5篇)

昨夜星辰昨夜风 篇1

2012年对于物流行业来说, 利好政策相继出台, 但也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如果将一些事件剖析, 也颇耐人寻味。

事件一: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 提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

点评:当前, 社会创造的很大部分财富消耗在流通环节上, 这给中国经济造成了沉重负担, 阻碍经济转型, 同时还推高物价水平, 阻碍消费的释放。而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 我国面临搞活流通、促进消费潜力释放的任务。因此该《意见》出台, 对降低流通成本, 进而促进消费, 有重要意义。《意见》是打通中国经济“血脉”的纲领性文件, 其中很多政策措施是期盼多年, 争取多年的。同时我们也看到, 对于这样一项有利于流通业的利好政策, 更多的细则出台和严格执行是接下来行业所期盼的。

事件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 对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 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点评:本次减税政策的出台, 对于减轻物流企业税负, 增加盈利能力将有积极作用, 也将推动物流业大发展。此项政策的出台, 无疑是将物流“国九条”提出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更有利于物流业长远发展。“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这项政策也被比喻为物流界的“及时雨”。通过一年的政策实施, 大大减轻了仓储物流企业的负担, 减负效果较为明显, 深受物流企业欢迎。同时, 我们也应注意, 这项税收惠政还有待继续落实, 使更多的企业受惠。

事件三: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 “交通运输业”税负增加较多。李克强副总理要求认真总结试点经验, 切实减轻运输企业负担。

点评:针对增值税试点改革, 部分企业反映, 实际可抵扣项目较少, 税负增加较多。这显然有违试点方案“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的指导思想, 此外, 物流业务各环节税率仍未统一。与传统交通运输企业相比, 物流企业税收政策更为复杂。因此, 在增值税试点改革过程中, 需要调整和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 无论是税率的设定, 还是具体的征收办法, 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尤其对于试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物流企业反映较大的将“货物运输服务”从“交通运输服务”中剥离, 纳入“物流辅助服务”、适当增加进项税抵扣项目等问题需要抓紧研究解决的具体方案, 保证“营改增”试点政策有效衔接、平稳过渡。

事件四: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 以及在切实抓好物流“国九条”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对民间资本投资物流领域的支持力度, 为民营物流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2012年5月31日, 国家发改委会同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商务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 (简称《实施意见》)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进入物流相关领域。

点评: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破民间投资的政策“玻璃门”, 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物流领域的积极性对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提升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民营物流企业是我国物流企业的主体和基础性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 既有助于推动民营物流企业加快发展, 同时又有助于促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作为一个指引性的文件, 关键还在于进一步落实。

事件五:全国铁路实施货运组织改革, 试行货运业务网上办理和“实货制”运输组织方式。

点评:作为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的铁道部, 今年以来加大了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而今年以来铁路货运量的明显滑波, 则可以看作铁道部改革货运组织方式的重要“推手”。截至2012年10月末, 全国铁路的货运总发送量, 比去年同期减少3432万吨, 而且货运量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国有铁路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非控股合资铁路同比增长1858万吨, 地方铁路同比增长501万吨。因此, 作为铁路部门在货运业务领域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货运组织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和铁路营收骤减压力下如何通过改善货运组织经营来增加收入。

事件六:我国快递业务量全年完成57亿件, 同比增长55%, 快递“爆仓”和延迟配送问题考验物流企业应对能力。

点评:如果仅仅从业务量增长的数字来看, 2012年的中国快递市场让人振奋。然而, 快递“爆仓”、延迟配送、野蛮装卸、野蛮分拣等顽疾依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不过, 与往年电商促销期间出现的导致快递企业大范围的、持续的“爆仓”现象相比, 2012年受益于快递企业提前的招兵买马, 以及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爆仓”和延迟配送的问题已经有所改善。

为进一步规范快递市场, 促进快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2年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与快递行业有关的规范性文件、部门规章和标准, 加强了对快递产业的引导和监管力度。随着政策“组合拳”接连打出, 2012年的中国快递业正逐步走出混乱, 走向规范发展的健康之路。

事件七:为期一年的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国共排查出771个需要整改的项目, 全面解决各类违规及不合理收费问题任务依然艰巨。

点评:高昂的公路收费、特别是违规和不合理收费, 已经成为阻碍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枷锁”。历时一年的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 通过撤销一批收费站点、纠正并停止一批违规收费行为、降低偏高的通行费标准等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了物流行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隐性和显性的成本。但是通过一次专项清理工作, 显得无法彻底解决公路通行费用过高的问题———就在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结束不足半年, 央视报道的公路“三乱”问题依然令人触目惊心。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公路违规和不合理收费的问题, 需要明确公路收费的标准, 加大对公路收费的监管管理, 建立促进收费公路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才是治本之策。

事件八:钢贸流通行业仓单重复质押问题引发多方债务纠纷, 金融物流风险受到广泛关注。

点评:仓单质押问题在2012年集中暴发, 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好, 钢材价格不断下滑, 导致钢贸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有关。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项目、仓单质押为仓储企业拓展服务项目, 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特别是在传统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过程中, 仓单质押是近年来被应用最为广泛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之一。虚假仓单, 重复质押事件接二连三出现, 暴露出银行、仓储监管机构对钢贸企业的钢材质押、对物流企业和标的物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 以及我国诚信体制建设的滞后, 这为重复质押违规行为提供了赖以滋生的土壤。

要规避重复质押中的金融物流风险, 一方面, 需要政府引导相关企业诚信经营, 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加强监管和打击度;另一方面, 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制订钢铁物流行业标准, 规范市场行为。

事件九: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文件精神, 以及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的评议意见, 2012年初教育部公布2011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 教育部公布了《2011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在本次公布的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850个本科专业中, 国内有9所高校新设置 (或调整) “物流管理”专业, 新设置 (或调整) “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也有4所。

点评: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预测, "十二五"期间, 我国物流行业领域每年大约需要新增就业人员130万人, 目前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约为40万人。物流教育的滞后, 以及导致物流人才的匮乏制约了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我国物流教育体制的滞后, 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 中高端物流人才严重短缺的供求矛盾, 让物流企业对高素质物流人才求之若渴。"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进入到教育部本科专业大类目录, 有利于加快我国高校对中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 意味着物流管理与工程在本科目录中确定了较高的地位, 这对于今后物流专业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昨夜星辰昨夜风 篇2

昨夜是没有星辰的。风是有的,呼呼的,从窗外吹进房间,发着啸叫。雨滴哒着,仿佛不情愿地在风的裹挟下垂落,有点儿身不由已似的。“梅花”真的要到了。我思忖着,台风到底不同,吓得人心慌慌的,黄浦江边的我们从来不敢忽视叫“台风”的家伙,哪怕它们都有好听的名字,可在我们听来,都一样如美杜莎。

那年“艾莎”来袭,当天正值休息,我眼瞅着新居前一棵新移栽只两年的粗大银杏瞬间倾倒,虽然也知它的.根因移裁日浅并未扎牢才会所以,但心中还是被大大地震撼了一下。就如同当年我一人被派某处工作经历的风雨一样,有一种未被接纳的沉痛。好在,雨很快过去,物业请来吊车和一群工人也很快又将诺大银杏扶起屹立依然。到年底白果被一执杆老人带着孩子连敲带摇,一地浅金,令拾者大喜,全不记得几月前它的伤痛。

一觉醒来,依然沉浸于昨晚听风听雨极不踏实的睡眠带来的恶梦氛围里。梦见多年前去世的一位同事(当年一直当她大姐的尽管有时我会像她的大姐一样)。她好象住在一个乡下的小小房子里,我正要去看望她,可又不识路,邻居二大娘走过来耐心地为我指路,我恍惚看到了大姐在那个世界的小房子。梦境十分清晰。当然,梦境中我并没有真的到她的家。梦又转到别处去了。醒来,突觉恐怖:两个人都已过世,二大娘好象也走了有两年了。平时也并未忆起她们,怎么就一同来入梦了呢?这种恐怖比之昨晚的“梅花”更有些让人说不出的害怕。

当然,这种怕很短暂,真的醒来后就不怕了。

又联想到自己十几岁时有次梦见去世的奶奶喊我跟她去住,开始还积极张罗,突然梦醒:不对呀,奶奶不是已走了两年了吗?瞬间嚎啕大哭,弄得老妈闻声赶来,好一顿劝慰。当时真的以为是老奶想让我去陪她到那边过日子了。

我想,不管“梅花”来不来我都该继续写字了。而且应该用自己本来的面貌去写,不要总是矫情一副苦相,好象花痴似的。其实,生活里自己根本就是另一种样子,拿捏什么呢?

“梅花”在上海虚探了一下,翩然而去。8日早上,我走过的路旁,行道树也都有着或轻或重的伤痛,地面上到处可见残枝碎叶,一片狼籍。校园里的鹭鸟们也不似平日吱吱喳喳,清静得让人不适应。见面的人,仿佛经历了什么沉重后松口气似地打招呼:还好,“梅花”走了。或者:好在“梅花”没在上海登陆。我心下想,“梅花”总归会登陆的,世上总有些地方,有些人此刻还不能松气,还在惊恐中等待阵仗的磨砺。

人活着,常常都是不能自主的。能自主的都是小事情。

看到微博上有人总结“人活得太累的10个原因”:1、太看重位子;2、总想着票子;3、倒腾着房子;4、假充着君子;5、思谋着裙子;6、总划着圈子;7、放不下架子;8、撕不开面子;9、眷顾着孩子;10、常装着孙子。对照一下,自己虽然也是小人物,好象也占了好几条呢。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不管你是君子,还是小人,谁不是心里总惦记着位子(合适的岗位多重要你知道滴),想着票子(这年月,如王朔所言“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人前假充着君子,人后总划着圈子,遇事放不下架子(怪现象是屁大的官也是要有腔调的,而没腔调的又会被人瞧不起滴),常装着孙子(装孙子才能有进步)。而我虽女子,或与小人等同,也常常思谋着裙子——漂亮的裙装。当然,我思谋的是真裙子,你思谋的是着裙子的美女。敢说自己不累吗?

既然很累,干嘛还要无事生非写没用的东西既没风雅自己,又让别人起鸡皮疙瘩。

既然活得都很累,就不要再拿捏了,放下多少是多少!

书院的千年转身:似此星辰非昨夜 篇3

千年兴废

书院的兴起,经历了较为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私人授徒讲学,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但以书院的组织形式授徒讲学,则是近千年的事情。唐朝,随着雕版印刷的成熟,书籍数量激增。开元年间,玄宗设丽正书院为皇室修书,始有书院之名。五代以来,由于战争频繁,官学衰废,一些笃学之士仿效佛教禅林做法,选择山林名胜之地,建屋立舍,藏书授书,读书治学,有的还聚徒讲学,始有书院之实。相对于以科举为目标的官学而言,书院给了文人士子一个说话的空间,一个散播文化与思想的载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在初兴时还不普遍,规模也不大,尚未形成一种系统的教育制度。书院的普遍兴起兴盛,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制度则是在宋代及其以后。

北宋时,一些私人书院逐渐嬗变为私办官助、半官半私或完全官办的学校,丢了民办书院的锋芒。南宋,当时处于非正统地位的理学大家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重拾自由讲学传统,对天下书院影响很大。他亲自拟订的《白鹿洞书院教条》,成为书院的标准学规,书院一时盛极。白鹿洞与同时期的岳麓、睢阳(即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被后世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南宋后期理学成为朝廷正统,书院又受到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元朝继承了南宋后期的政策,把书院列入全国官办学校系统,书院生机尽失。明初,书院被视为旁门左道而遭禁止,主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东林书院更因讽议朝政被魏忠贤禁毁。清代对书院先是限制,后又奖诱、提倡,最终使绝大部分书院完全沦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关。1902年,光绪帝一纸诏令,改中国书院为西学学堂。接下来的晚期新政,完全废除书院和科举,建学堂,引进和施行西方的教育制度。

就在书院这一教育模式消失后不久,包括蔡元培、胡适、毛泽东等人,开始认为废除书院的做法有些偏激,认为书院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上世纪20年代,胡适就曾专门写文章,对抛弃书院的精神表示惋惜,强调书院的独立,可以自由议政,号召研究书院。

任职北大校长之前,蔡元培曾做过晚清两个县级书院的院长,此时的书院不仅学习传统的经史之学,也开始转型,因此,蔡元培当年整顿北大,也融入了书院的管理思想。他提出的“兼容并包”,不仅包容西方,也包容传统,所以当年拖着长辫子的辜鸿铭,也能留下来。

毛泽东更看重的则是书院的课程简单,师生关系融洽。他认为西化教育不仅课程繁琐,师生关系冷漠,学生出钱,学校教给知识,最后拿文凭,变成一种买卖关系。其恩师杨昌济,就是岳麓书院的代表人物,青年毛泽东曾跟随杨昌济寓居岳麓书院很长时间。1921年,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成立宣言中明确说明要取书院之长,去学堂之短。

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内地保守学者出走香港,建立了后来著名的新亚书院。1964年,新亚书院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部分。1973年香港中文大学对其所属的三个书院实行集权管理后,秉持人文主义教育理想的新亚书院陷入困境。1976年,新亚书院董事9人联名辞职,次年在书院旧址重建新亚研究所。

在内地,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被称为千年学府,现是古代四大书院中硕果仅存的活的书院。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书院一度成为教工宿舍和岳麓山公园管理处。1979年,湖南大学将岳麓书院收回。1985年,书院里又回荡起读书声,在“文革”时丢光了书的御书楼重新积书开放。如今岳麓书院已成为有20多个正副教授的湖南大学二级教研机构。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再度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发展遭遇到的断裂处境,使得一批知识分子及文化人士开始思考用书院这种方式,来实践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种文化对接,书院文化得以在文化版图之中“复活”。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崛起,文化地位却没有同步提高。有识之士们已经意识到,只有在本国的文化中,才能寻找到安身立命的支撑点。文人们开始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书院,引领人们重归传统。

情怀绵延

书院情怀如冬眠的种子,无论蛰伏多久,一旦天气转暖,便能立刻醒来,这是学术民间性的自觉。如今,在中国的东西南北,书院这种古老的教育形态,正在人们的视野中重又兴起。山东,有作家张炜创办的“万松浦书院”;陕西,有陈忠实的“白鹿书院”;天津,有冯骥才的“北洋书院”;江苏,有南怀瑾的“太湖大学堂”;长沙的岳麓书院,则在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唯一绵延至今,讲坛热度不减;在贵州,有蒋庆的“阳明精舍”;东北,则有吉林炎黄国学书院和长白山书院,两家书院相互砥砺,形成了良好的交流促进机制。加上网上数不胜数的各种号称某某书院的文学、文化网站,中国当代文人士大夫正在以书院的名义默契集结。

吉林炎黄国学书院

炎黄国学书院成立于美丽富饶的长春市。书院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流失在海外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和资料,研究、整理、编纂、出版、发行古籍精华;举办不同层次的国学讲习班、研讨班以及专业学术会议,普及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有关中华国学研究、教学、咨询、联谊和服务工作。书院设有:古籍研究所、中医运气养生研究所、中国印研究所、易学研究所等。国学书院自成立20年以来,先后策划编辑出版了《国情教育纲要》、《中国养生大辞典》、《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中华佛学通典》、《五经全译》、《天时·地利·人和》、《天霸·地霸·人霸》、《天知·地知·我知》、《天道·地道·人道》、《天缘·地缘·人缘》、《天格·地格·人格》、《谈天·说地·论人》、《白话佛经大典》、《中华药膳大辞典》、《易经图解》、《炎黄国学精华读本》、《中华国学少年诵读丛书》、《钦定四库全书儒学荟要》等书籍,并创办了国内第一本《国学》杂志。

长白山书院

长白山书院由鞠曦先生创办于风景秀丽的长白山。“续华夏文脉兼融儒道,化天下殊涂中和贯通”为长白山书院的学术宗旨。长白山书院励学术之风,以儒家文化为根本,以培养君子儒为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业,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内道外儒的存在方式向社会输送治国平天下的君子。长白山书院以“正本清源,承续传统;中和贯通,重塑传统;中学西渐,开新传统”为思想理念,承续华夏文脉,复兴儒学及中国传统文化。公益性和复古性是长白山书院区别于其他书院的两个鲜明特点。

白鹿书院

白鹿原上办白鹿书院,名至实归。书院是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陈忠实先生办白鹿书院,旨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黄河文化,守住中国文化的根。白鹿书院是一个平台,广泛团结、联系国内外的作家、评论家和学者,开展文学和文化交流活动,设坛讲学,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生机。陕西是中华黄河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守护这片土地并对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和研究,也是颇有意义的。白鹿书院将以文学为其鲜明特色,开展藏书、编书、教书、研讨、交流、设奖等一系列活动,从而促进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文学事业的发展。

万松浦书院

万松浦书院坐落于龙口北部海滨万亩松林,又在港栾河入海口附近,故得名“万松浦书院”。它具备中国传统书院的所有基本元素,如独立的院产,讲学、游学及藏书和研修的功能,稳定和清晰的学术品格,以学术主持人为中心的立院方式,传播和弘扬文化的恒久决心和抱负等。书院各类文学研讨活动不断,其中有“现代书院与当代文化”、“书院立场与边缘声音”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李锐、方方、阎连科、张承志、陈思和等曾先后在这里留下足迹。书院先后出版了两卷“万松浦阅读丛书”系列、“万松浦话语”系列、“简朴生活丛书”等等,都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影响。目前万松浦书院已建成国内第一家诗歌图书馆——万松浦诗歌图书馆,它将成为一个真正的“诗歌之家”,并成为大家共享的信息库。

书院精神

1902年后,书院虽被西式学堂替代,书院精神却变成一种情怀,沉留在文人士子的血脉当中,以另外的方式绵延不息。

一方面,有一些学者仍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尝试创办书院:20世纪30年代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程兆熊等现代儒家的代表学者都曾创办过书院。另一方面,书院精神在一些大学里有所传承:在清华国学院,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非常注重相互之间的讨论;在北大,蔡元培甚至同一门课请两个老师来讲,学生可任意择师,这些都是古代书院精神的具体体现。

书院是中国知识阶层的文化教育组织,现在的很多大学,如果追溯起它的前身大多都会跟书院有所关联。浙江大学的前身名为求实书院,山西大学的前身也同样是书院,四川大学则是由几所书院合并而来。因为当时的诏令内容要求,县城的书院改成小学,府级的书院改成中学,省级的书院改成大学,而如今依然常青的岳麓书院在当时就是省城书院。

现在,一些大学又开始了文化“寻根”之旅。岳麓书院在20多年前就成为湖南大学内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和历史系主任曾到岳麓书院“取经”,探讨如何把书院和学校结合起来,因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就在河南境内;江西九江师院也主动把一些学生的活动放在距离九江市40公里的白鹿洞书院。

此外,还有一些商人创办的书院。厦门某房地产商曾到岳麓书院咨询,打算在其开发的地产中辟出一块地方,作为文化场所,参照书院来做。

当然,今天再次兴起的书院早已不是旧时模样,正如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所说:“我们是把古代书院的传统和现代对接。”这种现代化书院的兴起也恰好标志着中国文化的复兴。而且,这种文化复兴,是一种站在全新的起点之上,立足于自身的文化根基,同时再加入西方的因素,以开阔的视野来体味文化融合的一种复兴,就像几百年前我们曾用佛教来改造文化一样。

对于书院的重新兴起,岳麓书院教授、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邓洪波的一席话代表了很多专家、学者和教授的声音:“我认为是好事。可能泥沙俱下,才能形成一种潮流,才能历练出好的书院。”虽然不少书院自身还面临着诸如资金、体制等一些尴尬和困境,但是大多数人都像邓洪波一样抱着乐观积极的态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也是他们中的一位,用他的话说:“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随着时间的积累,相信书院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书院不是研究所,也不是一般的学校。书院这两个字所包孕的精神和内容,或许只可意会。”山东作家张炜在谈及他心目中的书院精神时这样说。

然而有些人不满足于意会。年逾古稀的江西学者李才栋研究书院40年,被海外称为中国书院研究的“大佬”。在他眼中,书院名下的实际形态繁多,而最可宝贵的书院精神,是在那些不以科举为目标的私办书院中,尤其是有固定老师和长期学生的聚徒式的私办书院。

民间思想的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天人和谐的自然观,以及授人以道的教育观,在这广博而极具人文色彩的书院精神之内,一切的具体内容都是可容更改的。书院精神适应性强,因而流被甚广,明代以来,朝鲜、韩国、越南、日本、意大利、新加坡、澳门等地,一直都有中国式的书院存在,成为当地现代教育的一种补充。

昨夜星辰昨夜风 篇4

关键词:李商隐,语言,隐晦,绮丽

在多数论者所谓唐诗已遭到厄运的晚唐时期, 李商隐独辟蹊径, 脱颖而出, 冯浩誉其为晚唐诗坛之“巨擘”。但由于他的诗写得隐晦曲折, 深情绵邈, 隐词诡寄, 寄托深而措, 引来了无数学者的“独恨无人作郑笺”之慨叹, 从而长期来评价颇不一致:“一方面赞叹其设彩繁艳, 吐韵铿锵, 结体森严, 旨趣遥深;另一方面又批评其好积故事, 隐僻、晦涩。”[1]应该说, 这种赞美和非难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不可否认的是, 以优秀的抒情诗人李商隐为代表的新诗歌流派的形成, 无疑掀起了唐朝诗歌的又一高潮。

从唐末李涪对李商隐“无一言经国, 无纤意奖善”的恶评, 到西昆派代表人物杨亿对李诗的特别爱慕:“富于才调, 兼极雅丽, 包蕴密致, 演绎平畅, 味无穷而炙愈出, 钻弥坚而酌不竭, 曲尽万态之变, 精索难言之要”[2]。褒也好, 贬也罢, 毋庸置疑的是, 李诗在历朝文人心中都是有一席之地的。笔者亦对义山诗偏爱有佳, 不单单是他巧妙新颖的构思, 不单单是他哀婉隐晦抑或针砭时弊的真性情, 最主要的是, 他凭借着婉丽纤柔、温润妩媚的文字最大程度的张显出了汉语言的美。

清初著名诗论家吴乔说:“唐人能自辟宇宙者, 唯李、杜、昌黎、义山”。如果说李杜韩愈皆是以恢弘气象取胜, 则惟独“李商隐所辟是人的心灵世界这一还未被前人深入表现过的领域。他的诗所特具的感伤情调、朦胧意境、象征暗示色彩, 都和表现内心深隐幽微情绪密切相关。”[3]李诗所带给我们的奇妙美好的体验是与他成熟运用语言的能力密不可分的。其政治题材诗, 体现出用语的力度与抨击丑恶的浩然气势;抒情咏物诗, 体物工切、摹写入微;无题诗, 温婉流觞、辞藻精丽。总体来说, 李诗的语言特色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词彩繁艳, 隐晦绮丽

李商隐吐词繁艳, 如“百宝流苏”, 炫人眼目, 给予人绮丽典雅的感觉。一方面是体现在词藻丰富, 杨柳曾评李诗“丽词逸句, 淡言浅语, 以至民谚口语, 莫不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4]。《锦瑟》诗中之词就颇为丰富, “五十弦”、“一弦一柱”等数量词, “思”、“迷”、“托”、“生”、“待”等动词, 还有“无端”、“华年”、“晓梦”、“春心”等另人费解的词, 也不乏“珠”、“玉”、“月明”、“日暖”等华瞻词藻, 个个珠圆玉润, 可谓藻丰气索, 给人以蕴藉含蓄的美感。又如作者有十多首写柳的诗, 却用了各种不同词语来刻画物情:“解有相思苦, 应无不舞时”;“眉细从他敛, 腰轻莫自斜”;“娉婷小苑中, 婀娜曲池东”;“为有桥边扶面香”;“依依长发故年春”;“万绪千条拂落晖”;“千条傍垂台”……等等, 从不同侧面写柳, 无一雷同, 可见赋物工致, 词汇之丰富。同样的, 作者还有许多写月、写蝶、写伤春之情的, 均不落俗套,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并且深藏不露, 给人以咀嚼、回味和想象的余地, 读李诗正是有这种似曾相识又琢磨不透的感觉。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色彩鲜明, 诗人妙笔生花, 信手拈来, 词语显得五彩缤纷, 灿烂夺目。高度的语言美使得李诗色泽丰富, 有时深沉悲怆, 有时妩媚流丽, 朱长孺曾评李诗为“沉博绝丽”。虽然自李贺至晚唐的杜牧、温、李诸诗可以说都“丽”, 但李商隐则“‘沉’是构思的‘包蕴密致’, ‘博’是‘博喻酿采, 炜烨枝派’”[5]。总的来说是丽密。如《银河吹笙》中“月榭故香因雨发, 风帘残烛隔霜清”, 《中元作》中“曾省惊眠闻雨过, 不知迷路为花开”, 《春雨》中“远路应悲春畹晚, 残宵犹得梦依稀”等等诗句, 音响铿锵, 词藻华丽, 色彩浓艳, 抒情当更显强烈。

二、用典工切, 推敲精粹

李商隐在审美的天地中, 常能悉心处地、体贴入微的揣摩生活事物, 选取含义深长的典故, 把它们曲折的表达出来。现实生活的内容至为繁复, 李商隐则用典故将繁复纳入到精粹的诗歌语言当中, 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恰倒好处。可以说, 在精益求精的语言艺术锻炼中, 李商隐确实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李诗往往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在一首诗的主要部分里完全通过典故表现出来。有些典故是显而易见, 如《隋师东》中三四句:“军令未闻诛马熠, 捷书惟是抱孙歆”, 诸葛亮斩马熠以肃军纪, 王浚的虚报战功闹成笑话——通过“未闻”“唯是”从正反两面把它们串联成为一个意思。李商隐还会暗中用典, 不着痕迹, 如《瑶池》一诗最后两句“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由《穆天子传》可知“重来”只是穆王的主观愿望, 无奈西王母说“将子毋死”即说死是不可避免的, 以此来讽刺君主求仙的愚妄。

三、对仗工整, 声韵和谐

晚唐时风行五、七言古体, 从李诗中不难看出其驾御语言的能力与锤字炼句的工夫。历代学者认为义山的诗效仿了杜甫之锤词炼句的, 诗多有警策, 而又凝练。如“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池外有经雷”一句, “细”、“来”、“外”字将风雨雷电的画面定格眼前, 成为了“雷”字的先声, 仿佛让读者听见雷声隐隐自远而近, 非常奇妙。在《韩同年新居》“一名我漫居先甲, 千骑君翻在上头”、《对雪》“梅花大庾岭头发, 柳絮章台街里飞”中, 都出现了变格, 读来有不同寻常的节奏美。

李商隐注重平仄, 巧妙运用双声叠韵, 突显出语言诗句的声韵之美。如《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中有句“悠扬归梦唯灯见, 获落生涯独酒知”, 以平声的双声词写游子思乡梦之绵邈, 以入声的叠韵词写寒士落破相之凄楚。“悠扬”、“获落”不但平仄为对而且双声叠韵为对, 贴切工巧, 抑扬有致。

四、数词虚词, 起落跌宕, 复词重言, 回环往复

李商隐省略动词, 成功的将枯燥无味的方位词和数量词赋予其动态感, 使之成为写景、壮物、抒情的有效成分。“画楼西畔桂堂东”, “欲为东下更西游”, “碧云东去雨云西”, “飘落忽西东”, “一寸相思一寸灰”, “三百年间同晓梦”, 等等句中的方位词与数量词都运用得灵活摇曳多姿多彩。此类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畅游在静态语词的美中, 却能把动态变迁体味的更深刻, 更透彻。同样, 在虚词的运用上, 李更有特色, 尤其在于他善于使用关联词。如:“非关宋玉有微辞, 却是襄王梦觉迟” (《有感》) , “岂关无景物, 自是有乡愁” (《寓兴》) , “不妨常日饶轻薄, 且喜临戎用草莱” (《漫成五章》) , 虚词使得诗人的语言更接近口语, 更能够体味作者的内心之真切感受。

叠词重言的运用在李商隐的诗中更是比比皆是, 如非常有名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巴山夜雨一再重叠, 迂回而又流畅。又如“此花此叶长相映” (《赠荷花》) , 中“江南江北雪初消” (《柳》) , “一夕南风一叶危” (《荆门西下》) , 中“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 ……重迭回环, 不胜枚举, 有一唱三叹之妙

李商隐诗寄托遥深, 措辞委婉, 隐晦曲折, 点点滴滴都已化作“昨夜星辰”, 在文学长河中驰骋抑或驻足, 此去经年, 照亮了当年晚唐漆黑的“夜幕”, 更给后世留下了夺目的余辉!

参考文献

[1]杨柳.《李商隐评传》[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2]杨亿.《杨文公谈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版

[3]刘学锴编.《汇评本李商隐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年版

昨夜星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椭圆工具”绘制月亮的技巧;

2、掌握”画笔工具”绘制星星的使用方法;

3、能使用”填充工具”设置适宜的颜色;

4、学会使用”滤镜工具"中的”镜头光晕”及”描边”功能;

5、图层样式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利用较热播的电视剧 《来自星星的你》主题曲激发学生兴趣,再展示美丽星空图片引入课题。然后采用启发式、讲授式、任务驱动等方法由浅入深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情感与价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审美能力。重点:难点:滤镜实现效果的技能技巧。课时:1课时

上一篇:电影放映工程下一篇:本科类高校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