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通用3篇)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篇1
听神经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神经肿瘤之一, 位于桥小脑角区, 其发病率约占该区肿瘤的80.00%, 约占颅内肿瘤的10.00%[1]。直径小于15 mm的小型听神经瘤可通过CT和MRI等影像技术在早期发现, 但是听神经瘤进展为中、晚期后形成的大型听神经瘤手术难度大, 可出现显著的颅神经受损和颅内压升高[2,3]。为了了解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听神经瘤的疗效, 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治疗方法, 我科2008 年1 月~2012 年12 月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97 例听神经瘤,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08 年1 月~2012 年12 月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97 例, 男56 例, 女41 例;年龄18~79岁, 平均 (40.4±10.3) 岁;病程4 个月~8 年, 平均病程 (3.5±1.3) 年。临床表现:耳鸣、耳聋44 例, 咽反射减退或消失、吞咽困难、饮水呛咳5 例, 共济失调17例, 面瘫7 例, 行走困难9 例, 面部感觉障碍4 例。病变位于右侧57 例, 左侧33 例, 双侧7 例。
1.2 手术方法
97 例的手术路径均为枕下- 乙状窦后入路, 严重脑积水患者需先行枕角穿刺引流[4]。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侧卧位, 头部向患侧偏低15°左右使乳突处于最高点, 采用头架固定头部。于乳突后取S形手术切口, 在骨窗上方暴露出横窦的下缘, 在外侧暴露出乙状窦后缘, 在下方可接近枕骨大孔缘。作直径4cm左右的类圆形骨窗, 如果是开放性乳突气房, 采用骨蜡进行封闭从而预防脑脊液漏。将硬脑膜切开, 在显微镜下观察枕大池, 缓慢地释放脑脊液而使脑组织塌陷。切开桥小脑角池的蛛网膜及肿瘤表面, 将肿瘤包膜电凝, 切除肿瘤内容物, 将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完全分离。磨开内听道后壁, 最后将内听道肿瘤切除。留置引流管, 关闭颅腔, 术后常规引流2~3 d。
1.3 疗效判定方法
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进行随访, 采用Codman型脑室镜 (美国强生公司) 检查, 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5]。Ⅰ级:正常, 各区面肌运动正常;Ⅱ级:轻度功能异常;Ⅲ级:中度功能异常;Ⅳ级:中重度功能异常;Ⅴ级:重度功能异常;Ⅵ级:完全麻痹, 无运动。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97 例听神经瘤患者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83例, 占85.57%;次全切除14 例, 占14.43%。其中1例巨大听神经瘤因与脑干组织严重粘连, 肿瘤囊壁部分残留在脑干的表面。97 例中未出现死亡病例;面神经功能保留56 例, 占57.73%;面神经解剖保留79 例, 占81.44%;有效听力保留4 例, 占4.12%。
2.2 面神经分级结果
97 例均获得有效随访, 随访时间3 个月~3 年, 平均随访时间 (8.1±2.4) 个月。随访中患者的面神经分级结果为:Ⅰ级22 例, 占22.68%;Ⅱ级27 例, 占27.84%;Ⅲ级19 例, 占19.59%;Ⅳ级15 例, 占15.46%;Ⅴ级9 例, 占9.28%;Ⅵ级5 例, 占5.15%。
2.3 手术并发症
术中出现颅神经损伤1 例, 临床表现为术后呛咳症状, 但未影响正常自行饮食。术后出现下呼吸道感染4 例, 颅内感染1 例, 均采取有效治疗手段而治愈。
3 讨论
听神经瘤是常见的桥小脑角区良性肿瘤, 是由于雪旺氏细胞沿着前庭神经过度增殖而导致的。听神经瘤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 患者往往不重视, 加上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仪器不够先进, 导致听神经瘤在早期的诊断率不高[6,7]。在临床症状显著, 肿瘤增大, 甚至出现典型桥小脑角综合征时才容易确诊, 但此时肿瘤区域已超出内听道, 甚至增殖到桥小脑角区。目前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是听神经瘤的最佳治疗方式[8]。听神经瘤切除术的入路较多, 有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经迷路入路、颞枕开颅经小脑膜入路、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等。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巧妙地利用颅腔内部的自然间隙直接到达桥小脑角区, 使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充分暴露, 是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手术入路[9,10]。
首先应严格把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的适应证:听神经瘤位于内听道骨管内部, 听神经瘤向小脑桥脑角增殖[11]。同时, 全身情况差, 无法耐受麻醉、手术者不得采用该手术。本文97 例均使用枕下乙状窦后单侧入路, 切开的骨窗大小一般在 (4.5 cm×4.0 cm) 左右, 实际操作时可根据术者对入路的熟悉程度、肿瘤大小、颅内压决定切开骨窗的大小, 术中还可根据肿瘤与周围血管、颅神经、脑干的粘连程度适当扩大骨窗, 获得足够大的手术暴露空间, 但尽量缩小创面, 满足手术的实际需要。
在剪开硬脑膜, 打开小脑延髓池, 释放脑脊液时应有足够的耐心, 充分松弛小脑, 并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合并脑积水者可在手术前行脑室外引流, 术中则不必切除外侧的部分小脑组织, 从而良好地显露出深部的肿瘤及其周围血管、神经[12]。较大的肿瘤压迫局部脑池后会导致后者消失, 难以放出脑脊液者, 可使用降颅内压药物, 结合腰穿, 蛛网膜下腔置管抽取脑脊液, 使颅内压充分降低。术中分辨肿瘤表面的蛛网膜难度较大, 应沿着蛛网膜界面在显微镜下细心操作, 分块切除肿瘤后, 随着瘤体的缩小, 周边肿瘤组织进入视野, 此时可适当调整显微镜、手术床的角度可有效增加肿瘤的显露范围。完全切除内听道口的肿瘤后, 内听道中残留的肿瘤组织较难完全显露, 可将内听道的后壁磨除约5 mm, 但注意尽量不要损伤听神经和面神经。如果手术采用神经内窥镜, 更可清晰地观察内听道中的肿瘤组织, 减少损伤听神经和面神经的机会, 减少对内听道后壁的磨除。
参考文献
[1]聂颖, 李韧韧, 冯毅刚, 等.不同麻醉方法在听神经瘤切除术时面神经监测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3, 12 (7) :680-684.[1]NIE Y, LI RR, FENG YG, et al.the facial nerve monitoring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nesthesia methods in acoustic neuroma rese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2013, 12 (7) :680-684.Chinese
[2]TUBBS RS, LOUKAS M, SHOJA MM.Surface landmarks for the junction between the 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es:application of the“strategic”burr hole for suboccipital craniotomy[J].Neurosurgery, 2009, 65 (6 Suppl) :37-41.
[3]侯远征, 张军.听神经瘤的治疗方法进展[J].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3, 29 (1) :49-53.[3]HOU YZ, ZHANG J.Progress of acoustic neuroma treatment[J].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 2013, 29 (1) :49-53.Chinese
[4]陈刚, 张杰, 董军, 等.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听神经瘤切除术中面神经的保护作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3, 29 (5) :500-502.[4]CHEN G, ZHANG J, DONG J, 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facial nerve in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of acoustic neuroma rese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3, 29 (5) :500-502.Chinese
[5]张治华, 黄琦, 汪照炎, 等.听神经瘤治疗策略和手术效果的研究-附594例报告[J].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3, 29 (1) :19-24.[5]ZHANG ZH, HUANG Q, WANG ZY, et al.Study on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surgical results of acoustic neuroma-report of 594cases[J].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 2013, 29 (1) :19-24.Chinese
[6]UCERLER H, GOVSA F.Asterion as a surgical landmark for lateral cranial base approaches[J].J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 2006, 34 (7) :415-420.
[7]张军, 许百男, 侯远征, 等.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切除及治疗策略探讨[J].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3, 29 (1) :10-13.[7]ZHANG J, XU BN, HOU YZ, et al.Discussion of acoustic neuroma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J].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 2013, 29 (1) :10-13.Chinese
[8]龚麒麟, 周爱东, 林昶.以突发性聋为首发症状的听神经瘤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 48 (4) :270-273.[8]GONG QL, ZHOU AD, LIN C.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oustic neuroma with sudden hearing loss as the first symptom[J].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3, 48 (4) :270-273.Chinese
[9]卢文超, 王宏.乙状窦后入路在治疗听神经瘤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1 (33) :4212-4214.[9]LU WC, WANG H.Retrosigmoid Approach in Acoustic neuroma Treatment Efficacy[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2011, 21 (33) :4212-4214.Chinese
[10]姚晓辉, 吉宏明, 张世渊, 等.神经内镜辅助及显微镜下锁孔治疗小型听神经瘤的比较[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2, 29 (7) :1247-1247.[10]YAO XH, JI HM, ZHANG SY, et al.Comparison of nerve endoscopic treatment and microscope keyhole treatment for small acoustic neuroma[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2012, 29 (7) :1247-1247.Chinese
[11]黄宽明, 马廉亭, 徐国政, 等.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 17 (13) :1028-1030.[11]HUANG KM, MA LT, XU GZ, 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 on pillow sigmoid sinus keyhole approach for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of acoustic neuroma[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2010, 17 (13) :1028-1030.Chinese
[12]李智斌, 黄戈, 董家军.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体会[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9, 8 (6) :595-597.[12]LI ZB, HUANG G, DONG JJ.Clinical experience of pillow sigmoid sinus keyhole approach for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of acoustic neuroma[J].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2009, 8 (6) :595-597.Chinese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篇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6例患者中女性17例,男性9例,年龄35 ~80岁 ,发病年龄 多为40 ~60岁 。 病程从5个月~20 a。行药物及封闭治疗4例,行针灸及药物联合治疗10例,单纯药物治疗9例,针灸、封闭及药物联合治疗2例,手术治疗1例。其中既往诊断高血压病8例, 冠心病2例,糖尿病1例。均确诊为舌咽神经痛并排除继发性疼痛。随机分为干预组13名,对照组13名。
1.2干预方法1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给予患者同情、安慰和鼓励,详细向患者讲解治疗的方法和步骤,介绍舌咽神经离断术的原理、优缺点,并介绍治疗成功经验,消除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2针对疼痛在护理工作中做到:a)集中操作;b)减少声、光等因素的刺激;c)对于痛疼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营养;d)采用分散注意力或松弛疗法;e)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镇痛。3对照组和干预组在术后均行常规护理:患者术后回病房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避免呕吐时呛咳、误吸,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防窒息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术后6 h可饮水、翻身。 24 h内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呼吸变化及伤口敷料状况,观察有无进食困难、吞咽障碍及听力障碍等后组颅神经受损表现;术后第2天予流食,卧位,枕软枕;第3天上午半卧位,抬高床头15°~30°[6],下午拔尿管,可下床。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普食。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a)颅内血肿与血管痉挛。术后24 h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意识、瞳孔变化,持续心电及血压监测,一旦并发颅内血肿,迅速通知医生。b)脑神经损伤与口唇疱疹。 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眼睑闭合不全者,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防感染。防抓挠,保持清洁,防糜烂或感染。c)脑脊液漏与颅内感染。术中因缝合硬膜或骨蜡封闭不严密、脑脊液经乳突小房至耳及鼻腔流出[7],此时患者绝对卧床,抬高床头15°~30°,保持鼻腔清洁,防感染并保持大便通畅,防颅压增高。5出院指导:1个月内避免头部剧烈运动;禁止打球、跑步等运动;不坐飞机;避免性生活。避免外界的刺激:如寒冷的环境、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引起神经兴奋的饮料(浓茶、咖啡等)、 药物(咖啡因,麻黄素)及中药(人参、五味子、樟脑)等。
1.3纳入病例的诊断标准1疼痛部位:一侧耳心、下颌角、舌根、咽喉部疼痛;2疼痛的性质:电击样、刀割样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可自行缓解;3诱发疼痛的因素:说话、吞咽、弯腰、转颈等;4疼痛发作可伴随症状: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头昏甚至晕厥;5行头颅CT或MRI扫描,排除占位性病变。
1.4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主要收集如下指标:1术后并发症情况;2评价指标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量表 (University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 Head and Neck questionnaire,UWQOL)[3]得分,该量表是自评量表,已被广泛用于包括喉癌在内的头颈部肿瘤的研究中,被证实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包括12个问题:疼痛、容貌、活动、娱乐、吞咽、咀嚼、讲话、 肩膀、味觉、唾液、心情、焦虑。每项功能得分范围为0~ 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该项功能越好。
1.5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 1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随访情况26例患者均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舌咽神经离断术。术后随访3个月~4年,对照组2例术后效果不佳,术后服用卡马西平治疗;干预组有1例术后1年出现脑出血意外,其余患者术后患侧疼痛立即消失,无再复发。
2.2术后并发症声音嘶哑1例,咽部异物感7例,感觉口里有咸味、酸味及甜味各1例,味觉减退4例,偶有呛咳1例,舌根及咽喉部麻木感2例。无脑脊液耳漏、颅内感染、面瘫、听力减退等并发症。
2.3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的疼痛、 容貌、活动、娱乐、吞咽、咀嚼、讲话、肩膀、味觉、唾液、 心情、焦虑得分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术后两组患者UWQOL得分情况对研究组手术后的疼痛、容貌、活动、娱乐、吞咽、咀嚼、讲话、肩膀、味觉、唾液、心情、焦虑得分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可见对照组在疼痛、娱乐、吞咽、讲话、心情和焦虑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舌咽神经痛是一种在舌咽部及耳深部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是由进食、吞咽等动作诱发的舌咽神经分布区(如舌根、咽部)的剧烈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喉部和耳深部 。在舌咽神经走行和分布区的任何部位的病变均可以引起舌咽神经痛。其特点一般为单侧性, 双侧仅占2 %,疼痛如刀割、针刺、触电样,程度剧烈, 历时数秒到数分钟不等,通常由咳嗽、咀嚼、喷嚏等诱发。早期多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对强烈要求解除病痛,又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多考虑手术治疗。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现国内外手术方法有显微血管减压术和舌咽神经切断术,二者哪一个术式更合理,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一部分学者倾向于行显微血管减压术,认为其疗效肯定,并发症少而轻,受到临床推崇,但手术复发率高于神经切断术[8,9,10]。研究组的患者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本组26例患者术后立即止痛者达94.4%,术后仅暂时性出现咽部不适、干燥、进食滞留感、心悸等症状,均在短时间内缓解,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的指导和帮助非常必要。通过护理干预,干预组手术后的疼痛、容貌、活动、娱乐、吞咽、咀嚼、讲话、肩膀、味觉、唾液、心情、焦虑等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
注:UWQOL—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量表。
注:UWQOL—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量表。
由于舌咽神经出颈静脉孔后行走于迷走神经前外侧,手术中易误伤迷走神经,出现声带活动受限,声音嘶哑。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声音变化,如出现声音嘶哑,及时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应用,并指导患者休声,避免声带疲劳。本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声嘶,遵医嘱给予营养药物,同时加强用声指导,术后2周声嘶减轻,2个月后随访声音嘶哑消失。这使得患者在讲话和交流方面都不受到影响。
由于舌咽神经支配口咽及舌后1/3感觉,切断舌咽神经后,出现口咽部感觉功能障碍,引起上述症状。本组7例患者术后出现咽干不适,未出现进食有滞留感的患者。对于咽干不适的患者术后指导其多饮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进食有滞留感的患者,指导患者术后进食时取端坐位,小口进食,细嚼慢咽,必要时吃一口稠的,喝一口稀的,以避免造成食物滞留。多鼓励患者加强锻炼,不因进食不利产生急躁情绪,利于恢复.。并告诉患者饭后及时漱口,以清除口腔残留食物, 预防口腔感染, 所以护理的饮食指导尤为重要。
总之,舌咽神经痛术前重点是术前的准备以及做好患者的心理、疼痛的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全面监护,完善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有效控制感染,增强患者的信心,是舌咽神经离断术后患者康复的关键。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共纳入听神经鞘瘤手术患者50例, 均为该院收治入院的手术病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检测, 结果证实存在听神经鞘瘤, 术后进行病理检测, 确诊为听神经鞘瘤。患者手术方式均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听神经瘤切除术。50例患者中, 男性23例, 女性27例, 年龄25~66岁, 平均年龄 (44.9±8.5) 岁。临床症状:耳鸣、听力下降35例;听力丧失5例;面部麻木19例;后组颅神经损害13例, 轻度面瘫5例, 脑脊液漏3例。听觉诱发电位和电听力测定结果显示听力均减弱。
1.2 治疗情况
50例患者中, 有9例患者在术后10~12 h内发生继发性颅内血肿, 经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好转。术后第12天症情平稳;1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 于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鞘瘤切除术第21天出院;4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 经再次缝合后术后第20天患者患者切口恢复良好;4例患者术后发生呛咳;5例患者出现面瘫, 因处理得当未发生口腔炎。经积极治疗,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2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1 脑水肿、脑血肿的预防及处理
术后即给予心电监护, 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血压、呼吸、心率等变化。该组20例患者中, 有6例患者在术后3~12 h内发生血压升高、呼吸深慢、心率减慢, 同时伴有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等症状。后经过CT复查, 有5例患者诊断为颅内血肿, 并立即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有4例患者诊断为脑水肿, 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脱水药及糖皮质激素后, 症情得到控制。见表1。
2.2 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由于听神经鞘瘤向下生长, 能够造成后组颅神经功能发生障碍。因此, 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吞咽障碍、饮水呛咳等情况。对于手术患者, 均应该在术后指导进食与饮水, 防止呛咳或误吸的发生。对于吞咽功能没有恢复的患者, 可考虑留置胃管进行鼻饲肠内营养。该组20例患者中, 有4例患者在术后的第1天发生不同程度的呛咳, 均给予留置胃管, 鼻饲进食。在术后的第2周, 2例患者均恢复吞咽功能, 后撤除胃管, 给予流质饮食。1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 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 后感染控制。见表1。
2.3 面神经麻痹的预防及处理
引发面瘫的原因较多, 主要原因有肿瘤压迫、术中直接损伤或手术时牵拉面神经所致, 因而常表现为保留了面神经而实际上有面瘫。因此, 对于发生面神经麻痹的患者, 应当在术后早期指导进行康复训练, 同时给予弥可保、苏太生等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4]。该组20例患者中, 有10例患者在术后3 d内发生面部麻木情况, 有5例发生面瘫, 经过上述治疗后症状好转。见表1。
2.4 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的预防及处理
研究显示, 脑脊液漏的高危时间是术后的3~10 d, 脑脊液漏属于听神经瘤术后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发生率约2%~30%[5]。脑脊液漏能够引发患者发热以及脑膜刺激征等。一般情况下, 脑脊液漏的发生与手术缝合不严或放置引流管处留置线缝合不密有关, 一般可以加缝1针或2针、延迟拆线以及加压包扎治愈。该组20例患者中, 有4例患者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 经过上述处理后, 效果满意, 均顺利出院。见表1。
2.5 切口区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处理
该组20例患者中, 有1例患者发生切口下缘皮肤红肿, 触之疼痛或有波动感, 经局部换药清洁, 引流, 红外线治疗, 2次/d, 加压包扎后好转。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研究发现,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最为多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在听神经瘤的生长过程中, 肿瘤能够对周围神经结构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如发生面神经、听神经、三叉神经、后组颅神经及脑干、小脑的功能障碍, 脑脊液循环受阻而发生颅内压增高[6,7]。由于肿瘤的位置离脑干、重要的血管及多组颅神经较近, 加上手术区域及视野较小, 手术难度较大[8]。因此, 手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多, 而对于患者术后, 应该进行严密的观察, 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此外,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防止以及控制肺部感染, 积极改善营养状况, 并加强功能锻炼。发现并发症后, 立即进行正确的处理措施。上述方法均是提升手术成功率以及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关键。该组通过对20例患者实施上述对照组处理, 患者的住院时间最短为21 d, 最长为48 d, 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因此, 早期发现、预防、处理并发症, 给予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 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争取到患者的配合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的重要保证。
摘要: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鞘瘤手术并发症分析及其处理。方法 总结50例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鞘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鞘瘤手术患者主要术后并发症包括脑水肿、脑血肿 (18.00%) 、呼吸道并发症 (10.00%) 、面神经麻痹 (30.00%) 、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 (8.00%) 以及切口区皮下积液 (2.00%) 等。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术、激素使用、鼻饲、抗生素使用、康复训练、清洁换药等处理, 50例手术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根据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鞘瘤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案, 在并发症早期阶段进行合理的干预, 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带来的不良后果。
关键词: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鞘瘤,并发症,处理
参考文献
[1]Charalampakis S, Koutsimpelas D, Gouveris H, et al.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ter removal of sporadic vestibular schwannoma via retrosigmoid-suboccipital approach:curren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2011, 268 (5) :653-660.
[2]朱兴宝, 罗俊力, 刘云, 等.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单独内镜手术切除听神经鞘瘤 (附10例报告) [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 17 (7) :401-404.
[3]尹春, 高广忠.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鞘瘤22例体会[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 9 (6) :372-373.
[4]陈为为, 冯春国, 程宏伟, 等.听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策略[J].安徽医学, 2013, 34 (6) :698-700.
[5]曲彦明, 刘海龙, 张宏伟, 等.外展神经鞘瘤一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3, 29 (8) :816.
[6]谭国伟, 王占祥, 郭剑峰, 等.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鞘瘤[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0, 9 (12) :1243-1245.
[7]罗正祥, 赵鹏来, 杨坤, 等.改良乙状窦前经部分骨迷路入路的显微解剖[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3, 36 (3) :261-264.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推荐阅读:
后入路修补术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