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

2024-05-13

低头族(共12篇)

低头族 篇1

我说的“低头族”, 可是另有含义的。所指为何, 且听我慢慢说来。

近期, 校门外的小摊小贩又卷土重来, 把低年级的“小馋猫”迷得团团转。一上学, 小朋友们就凑过去, 瞧那眼神, 像被魔法给吸过去似的, 不买才怪呢!这样一来, 学校原本干净的地面渐渐地出现了果皮、包装纸, 甚至黏糊糊的泡泡糖。尽管学校的老师们重拳出击, 可治标不治本, 美丽的校园还是时不时会出现“牛皮癣”。我和几个同学也想为此出出力, 于是群策群力, 组织起了一支“低头族”队伍, 口号是“低头一弯腰, 垃圾全部消”。

我们一行人利用下课或者放学的时间低头捡垃圾, 打扫周边卫生, 擦洗走廊墙壁。见到低年级的小朋友随手扔垃圾, 就上前教导他们……看着干净整洁的校园, 我们累并快乐着。

以真心换真心, 在我们几个人的带动下, “低头族”的队伍越来越强大, 校园也越来越干净。在“垃圾不落地, 校园更美丽”的少先队主题活动中, 我们“低头族”还被学校老师表扬了呢!

我们“低头族”队伍常年招收志愿者, 你愿意成为我们光荣的一员吗?

低头族 篇2

先说爸爸吧,一天没事就捧个手机,干什么?看武侠小说、听音乐、瞧新闻,甚至有一阵还迷上了饮食节目,拉我一起欣赏直至两人都口水横流,害我眼睛难受半天,更惹得妈妈一顿臭骂,骂他“大懒蛋,连厨房都很少进,还美食家呢!”爸爸呵呵一乐,继续看得不亦乐乎,他的时间可全被手机俘虏啦!

妈妈呢,相对爸爸,用手机的时间少一些,辅导我、和我相处的时间就多一点儿。但同时她的很多工作也离不开手机,不是一会儿要低头按键布置校讯通作业,就是和学生家长耐心电话沟通,要不就是和大学好友QQ联系,或者微信需要及时接收教育资讯。手机的便捷快速我当然能理解,但是每当她喊着颈椎难受、眼睛酸疼时,我又会忍不住想:“每天批改作业、备课都够辛苦了,再总低头看手机,能不脖子、眼睛难受吗?”我可是很心疼她的呀!

尤其是当我们出去玩,大家正有说有笑时,有人却掏出手机自顾低头盯屏幕时,我就更生气不已了:好容易一家人抽出时间到大自然中放松一下,为什么让手机来束缚自己?不仅让脖子眼睛受害,更让我们之间的交流变少,最受伤害的可是我们这些身边人呢!

我曾经也看过这样一张图片:地铁上,满车的人,或坐或站,可是人人却在低头玩手机,看荧屏,一个个神情专注,目不斜视,图片下方写着一行字:何时,我们抬头?我去北京时,真的就曾亲眼目睹过这样的场景:人人都沉迷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和虚拟世界中的人说话聊天不亦乐乎,看书赏景陶醉不已,可现实生活中却不主动和身边人交谈,整个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神情。

其实,放下手机抬起头,去大自然中转一转,和朋友们见面聊聊天,和我们孩子玩一玩,会让我们彼此更加亲密,感情更浓呢。当你拿起久违的书本时,多陪陪家人,约约伙伴尽情大笑时,那是多么令人轻松又愉悦的画面!

“低头族”自疗法 篇3

“低头”会引起哪些问题?

由于现在多数白领工作都必须通过电脑完成,所以平日工作时间是看着电脑屏幕度过的,平时有事没事还喜欢对着手机。时间久了,就会有不少人会觉得颈部有僵硬感、肩背沉重,甚至有触电感,虽然稍微转动脖子较舒服,手部却偶尔会麻痹无力。更有甚者会出现眼睛干涩及视力模糊等现象。类似这种情况的,多数是患上了颈椎病。而经常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产品,也成为患上颈部及眼部疾病的原因之一。

而且“低头”是一种看似舒适的习惯性动作,但患者往往已经颈椎劳损了却还不知道,轻视病情,日积月累,病症会越来越严重,小习惯容易引发大毛病。

1、颈椎劳损

由于颈椎生理弧度是向前弯的,低头族长期保持单一姿势,不仅造成颈椎间盘内压力大增,也令颈部肌肉和韧带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受牵拉而劳损,导致颈椎脱位或突出。颈椎问题的状况可分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痹、脚肌肉萎缩无力;严重有眩晕感、呼吸困难等症状。

2、假性近视

低头族同时须面对眼睛疾病问题,中医表示,长时间近距离看著发光屏幕(手机或平板电脑),令泪水分泌减少,造成眼睛干涩不适。若情况持续会造成干眼症,更有可能出现假性近视等问题。因为睫状肌过度紧张(造成痉挛时),水晶体就会过度增厚,令光线过度屈折,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形成短暂类似近视的情况。长时间对著发光体,可能令眼细胞增生,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

要避免颈椎及眼睛疾病,谨记以下三招预防:

第一招:保持正确姿势,工作环境光线应明亮柔和。

应保持30至40公分阅读或操作距离,避免低着头或弯腰使用手机。

第二招:每半小时休息片刻。

使用智能手机时,或需长期对着电子屏幕工作的上班族,应每隔30至40分钟小休一会,以放松眼睛睫状肌;亦可在工作环境加入绿色小盆栽,令心情放松。

第三招:适时按摩穴位,舒缓郁闷心情。

低头族沉迷自我生活环境,容易出现焦虑、忧郁,中医称之为肝郁气滞。透过指压按摩主要穴位,有助疏通经络。

穴位按摩舒筋安神

对于低头族所面临的痛苦,一方面需要督促自己纠正不良姿势,低头族还可通过简单的穴位按摩改善身体不适症状。

睛明穴

穴位:两目之间、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按法:先闭合双眼,用食指与拇指先向下按;后向上挤睛明穴,手法以轻柔舒服为主。

功效:疏风、明目。

承泣穴

穴位:前臂掌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约二横指宽处,两筋之间。

按法:用力按压此穴,至有酸麻感即可。

功效:宁心、安神。

瞳子穴

穴位: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凹陷之处。

按法:食指用按揉的方式按摩下眼皮。

功效:祛风散火、疏邪明目。

风池穴

穴位:目外眦旁,即眼尾的位置,眼眶外侧缘处。

按法:用食指在眼尾处轻揉提拉按摩。

功效:祛风、泄热、明目。

肩井穴

穴位:后脑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缘与胸锁乳突肌上端后缘之间凹陷处。

按法:拇指以划圈按压,用力致有酸麻感。

功效:清利头目、舒筋通络。

内关穴

穴位: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处。

按法:用右手的拇指按摩左肩的肩井穴。

低头族护眼三招 篇4

北京同仁医院著名眼科专家宋维贤介绍说,有某研究生常常宅于宿舍看蓝光影片,右眼总感觉矇了一层纱,就医后发现患有视网膜前膜病症;某近视孕妇因闲暇时爱玩平板电脑和手机,一天起床时忽然感觉左眼模糊,求诊时发现视力急剧下降;某小学生放假在家,每天使用电脑超过4小时,两个月后近视度数增加破百……这一切近在眼前的真实案例都警醒低头族要注意护眼。

护眼第一招:减少面对荧幕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宋维贤表示,如果把人眼比作一台精密的相机,那么眼睛内部用以控制收缩和实现对焦功能的睫状肌就有如镜头。当人眼持续盯着显示屏,原本像变焦镜头的睫状肌会变成定焦,一旦人眼离开荧幕转看远处时无法变焦,就会立刻感到自己的视力比平常模糊,并且增加假性近视的机会。另外,如果人眼持续几个钟头对着显示屏幕,也会使眼部肌肉趋于僵硬、失去弹性,就像跑步过后的小腿一样,让人感觉酸、麻、胀、痛。因此,有效护眼第一招,莫过于避免过度用眼,增加休息放松。

护眼第二招:选用抗蓝光护眼屏幕,预防蓝光伤害

宋维贤介绍,黄斑部位于视网膜核心区域,因富含叶黄素而得名,虽然面积不大,却聚集大多数感光细胞,又是视力轴线投影点,对形成中心视力来说至关重要。一旦黄斑区出现病变,轻则看东西模糊不清、扭曲变形,重则丧失中心视力,甚至失明。最易导致黄斑病变的原因莫过于长期慢性光损伤。在临床治疗中,宋维贤发现很多病患虽然年纪轻轻却罹患早发性白内障甚至黄斑部病变,几乎都是电子产品重度使用者。从医学角度看,由显示屏发出的高能短波蓝光既会与紫外线协同作用,导致晶状体浑浊变性,也会刺激视网膜最核心的黄斑部区域,引起视觉模糊、扭曲变形甚至丧失视力。因此,假如必须使用荧幕,建议使用强效过滤蓝光的护眼显示器。

护眼第三招:适当增加叶黄素摄入,增强眼部抗体

低头族作文 篇5

王刚说:“我们身边沉迷于手机的人太多了,我们大家都提一下意见,不要害羞,谁要提意见就说。”

过了一会儿,我回答他说:“我有一个意见,不如,我们写个广告吧!上面写“少看手机,多陪伴家人,要想看手机,合理时间写纸上,不能天天看手机,眼睛休息要准时,若想不近视,那就快来试试。”谁觉得我这个意见好投票。”

最终,我们都选了这个方法。后来,我们到处贴广告,看见几位叔叔阿姨就给他们一张广告,让他们少看手机,多陪伴家人。

低头族,何弃疗 篇6

当时,设计出这个词的作用有两个—诠释和表达这种行为;让世界对这个正在不断蔓延的社会问题引起重视。

现在,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当初悉尼大学那群学者的目的达到了吗?可能不用笔者多说,大家心中也有数了。随着移动互联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的推陈出新, 这个词所概况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是越来越普遍。

春节,低头族们的失落园“不玩手机还能干什么?我不知道怎么跟家里的长辈亲戚聊什么,也不想回答关于收入、对象这些问题。”

21岁的雯雯在重庆一家餐厅里当服务员,春节的前2天,她提前请了假,坐上了回家的火车。但回到家中的雯雯总显得和大家格格不入,无论是吃团圆饭、还是走亲访友,她都低着头摆弄自己的手机,亲戚朋友问她话,她也是爱理不理的。对此,雯雯的解释是:如果不低头玩手机,她也不知道跟家里的长辈亲戚聊些什么。“每个人都在问工作找好了吗?收入是多少?有对象没?对象情况怎么样?”整个春节,她耳朵里都填满了诸如此类问题。“这种感受真不好,还不如当低头族”。

“我知道,他们只是想跟我说说话。”

小宋是一名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白领,同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相比雯雯的千里返乡,小宋的春节之旅可要轻松很多,就是呆在家里陪陪父母。但即便是这样,小宋在春节期间也和父母因为手机的事情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吃饭的时候不发个朋友圈或者微博就浑身不自在,看到朋友发的消息又忍不住要回一下。”就这样,好好的一个除夕夜,小宋就在不停地刷新朋友圈、微博、抢红包,跟朋友发问候信息中度过。本来是陪父母过年的,但话也没有说上几句。“不怪父母会生气,整个晚上我头都没抬起来几次”。说到这里,小宋自己也觉得非常惭愧。

“我恨不得把手机给她扔了!”

朱阿姨有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女儿,本来想借着春节长假这个机会跟女儿好好相处一下,加深一下母女感情。但没想到的是,整个假期她几乎都在和手机进行着一场女儿抢夺战。

“整个寒假,孩子几乎都在玩手机、打游戏,有时候喊她吃饭都无动于衷,每天交流的话语无非是那几句‘想吃什么?、‘吃饭了、‘该睡觉了……。跟她说话也是心不在焉的,有时候看她专注玩手机,恨不得把手机给扔了。”对此,朱阿姨非常生气,但也没有过多的办法。她现在特别怀念以前的生活,女儿一放学就会跟自己聊天,聊学校的见闻,聊学习的感受,聊母女间的悄悄话,可是,现在手机却改变了这一切。

以上这三个例子,只是低头族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它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这绝不是所有。虽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能对我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但相对的,它也带来了非常多的负面问题。这其中有身体健康上的、精神世界上的甚至还有社会层面上的。

低头族的出现,是进化还是退化?

可能很多人都还记得,在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的“低头族”: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

未来的人类是否真的会“退化”成这个样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在中国,有77%的人每天打开手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会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人离不开手机。

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和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久了还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和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此外,因专注于手机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有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观察环境的几率减少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43%。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余人因走路时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里增长一倍。

部分国家和地区还对走路时玩手机行为予以制裁。美国新泽西州推出新法规,行人在街上边走边发短信将被罚款85美元。台湾地区也曾传出要对边走边玩手机的人予以罚款。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句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话,充分反映了手机在人们人际交往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多还有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前不久,网上曾有一条新闻引起了众人感慨—由于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endprint

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一再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正如小说《手机》的作者刘震云所说:“我就觉得手机好像自己有生命,它对使用手机的人产生一种控制。”

对手机的依赖使我们忽略了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手机里的众声喧哗与手机外的众生沉默,反差强烈。可能谁都有过因为玩手机将别人或被别人晾在一边的经历。

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也展现了滑稽但颇有寓意的一幕:主人公拉杰和女友第一次约会时,两人都羞于言谈,场面尴尬。最终,两人选择在图书馆里面对面,用手机上的社交软件相互发信息进行交流。让人不禁感叹:科技发展,究竟带来的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退步?

低头族,应治疗

应该说,低头族现象的兴起,反衬出的是社会对于现实的某种逃避与冷漠。人们越来越喜欢在真实世界里伪装自己,却又选择在虚拟世界里表达真实的自我。如今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时常会怀念,昔日四合院的邻里之间,常互相帮衬,亲如一家,但同时,隔壁房间的邻居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或许低头族所凸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手机虽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不加节制,找回人们对自身的控制力,必然会给生活带来麻烦,致使人际关系退化,甚至引发情感危机。

所以对低头族来说,应当有意识地减少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间,培养自己对身边世界的观察能力,并且多参加积极有益的线下活动。不妨让自己锻炼一下独处的能力,戒掉手机瘾。所以不妨把手机放到一边,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单独待一会,慢慢培养这种离不开手机的习惯,有利于戒掉对手机的过分依赖。

而由于自控能力弱,儿童更容易沉溺于各种游戏和网页当中,与外界交流的时间大幅减少。对儿童来说,家长应教育孩子适度使用移动媒体工具,鼓励孩子多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并且要坚持以身作则。

浅谈学生“手机低头族”现象 篇7

关键词:学生,“低头族”,对策

手机是现代人的必备品,方便分隔两地之人沟通、交流,以便能够及时解决问题。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进步,手机越来越智能化,人与手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智能手机可以游戏、视频、聊天以及购物等等,方便了人们在虚拟中的沟通、交流,而同时慢慢切断了人们在现实中的交流、沟通,使得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目前有超过八成的白领有此症状,所谓“低头族”。“低头族”逐渐蔓延到学生群体,好多学生(包括大学生、中学生、部分小学生)常常低着头看着手机,现实中不交流、少沟通。这对学生的成长,乃至祖国的未来,都是有负面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给孩子添置智能手机。如控管不好,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目前,学生在课堂上偷偷使用手机已成为当下学校管理的一大难题。学生的本职是学习,但现在的学生因为有了智能手机,注意力严重不集中,造成成绩下降。以前,课间10分钟能听到学生们玩耍的各种欢声和笑语,而今,下课铃一响,整个教室马上沉寂下来,听到的是各种游戏的音乐声,刷微信,微博的提示声,还有电视剧之类的对白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呢?而根据学生的成绩可以看出,成绩好的学生绝大部分在课堂上是认真听讲,在课堂外也是认真复习。而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部分的原因则是在课堂上“认真”玩手机,在课堂外更是认真玩手机。

更有甚者,个别学生过红绿灯时还在玩手机,以致忽视了交通安全,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还有些学生因为使用手机过度,出现“触屏手”、颈椎病等本不应该出现在还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身上的毛病,并且此趋势有越来越严重之现象。

每个孩子都关乎一个家庭,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所带来的就业压力让家长们给学校“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在社会新形势下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越来越难。这就产生了矛盾。学校不是怕管理学生,而是怕家长平时不与校方联系沟通学生在家学习情况,不配合学校采取的具体管理办法。然而在学生成绩不理想时或者其他情况下,第一时间就怪学校管理、教导不力。这是非常不理性,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

学生的学习时间包括了校内和校外两部分。在校期间,学校自然应该主动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上。非在校时间,一般来说就是在家的时间。学生在家里,家长应主动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根据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在此提出三条建议,以供讨论交流:

一、提倡“无手机课堂”。即,在课堂上不能使用手机。目的是促进学风建设,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把宁静专注还给课堂。笔者所在系的实施办法为:1.学生在预备铃响后自觉关闭手机,将手机收好放置在桌侧收纳袋里。2.下课后及时取回,做好保管工作。3.任课老师在上课前对学生“无手机课堂”行为进行督促和检查,如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及时制止并在教学日志中进行记录。5.学生如有违纪行为,积极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配合老师完成自我整改。对于经批评教育后仍违纪的学生,任课教师或班主任根据校纪校规提出处分意见。6.系部护导老师每日对“无手机课堂”活动进行专项检查,系督导组将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结果每周将通过腾讯通在全系公布。系部每半个学期进行汇总评比,评选出“无手机课堂活动先进班”。通过这种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慢慢养成上课不玩手机的习惯。

二、为了更好地营造一个无手机课堂的氛围,教师要从自身的业务水平上下功夫,不断地提高专业水平,用自己的博学和专业知识去吸引学生。另外可以从改变教学方法上想办法,不断地学习和汲取一些科学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当学生感觉听课比玩手机更有趣时,学生自然而然就忘掉了玩手机这回事。

三、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引导学生多做运动,多参加学校社团,培养其业余爱好,多与人交流、沟通。在校期间,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兴趣班,多进行运动,如参加篮球社、曲艺社,街舞社等,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又可以锻炼身体,关键也能让学生减少玩手机的时间。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教师与家长应多与学生进行生活、心理上的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思和想法,鼓励并鞭策其应多学习,同时灌输少使用手机的意识给学生。

“低头族”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篇8

一、“低头族”现象越益严重的原因分析

一是交通安全宣传不到位, 导致交通参与人安全意识偏低。我国人口众多, 法制观念参差不齐, 认识不到在参与交通时操作手机的严重危害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手机引发事故隐患的存在。很多违法当事人并不清楚开车打手机是交通违法行为, 对驾车使用手机的危害认识不够、意识缺乏, 这也与基层交警部门日常工作中只严厉打击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员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有关, 没有让交通参与人意识到开车打手机是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没有使违法者从根本上认识到这种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此外, 道路警示也未做到位, 关于禁止开车接打手机的交通警示牌很少, 不能及时对开车接打手机的驾驶员进行提醒和警告, 不能很好地制止这一现象, 相应的公路安保设施、标志标牌还有待加强。

二是有些开车“低头族”出于“情非得已”。现代社会, 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很多生活、业务问题都要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交流, 事情紧急的时候就没有顾及周围的环境, 只能放慢车速, 低头进行回复;也有一些驾驶员认为自己接到同事朋友的电话, 如果不接感觉没有礼貌, 容易引起误解;还有一些驾驶员是公职人员或推销员、出租车驾驶员等经营人员, 如果遇到上级或客户的电话不接, 往往会受到责备或失去生意, 这些驾驶员都成为“情非得已”的开车“低头族”。

三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手机迅速普及和车辆数量飙升, 而相关法律法规却尚未健全, 缺乏监管力度, 没有对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开车接打手机具有隐蔽性, 难以监管和处罚, 加上手机体积小巧, 即使前方有交通民警, 违法驾驶员也有足够的时间收起手机, 掩盖其违法事实。同时, 由于现在很多车辆玻璃窗大多贴着有色薄膜, 车辆在行驶中一般很难看清车内的情况, 驾驶员见到交警立即挂机, 导致执法工作存在较大困难, 对开车打手机违法行为不能进行有效打击, 大大增加了交管部门的执法和监管难度。

二、“低头族”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是形成“视盲现象”, 遭遇事故几率增加。一份研究发现, 走路玩手机最容易分神, 导致人们观察环境几率减少20%, 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43%。笔者在路口执勤时, 也常常发现行人在过马路或者行经路口时, 由于专注于低头盯着手机, 降低了外围视觉的感知能力, 很容易错过交通信号和其他标志,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闯红灯。对行人来说, 埋头过马路不利于把握路况变化, 尤其是在右转车辆礼让行人尚未普及的情形下, 交通意外事故极易发生。

二是分散驾驶员注意力, 诱使事故的频发。在驾车行驶过程中注意力要十分集中, 需时刻观察前后左右的车辆及行人。如果在驾车过程中接听电话、发短信、玩游戏等, 60%以上的注意力将会转移到手机上, 对外界的觉察力降低。此时一旦外界发生任何意外, 驾驶员都没有办法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不能很好地把握车距。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仓促做出反应, 加上刹车制动和行车惯性, 这一过程往往超过了意外状况发生的一瞬间, 很容易导致追尾等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是降低道路通行能力, 造成资源浪费。开车接打手机或者其他玩手机的行为, 使得司机注意力被分散, 反应速度和动作敏捷程度降低, 从而导致车速降低, 极易引起交通堵塞, 降低了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 浪费道路资源。要是遇到交通高峰期, 人车流动慢会加剧交通拥堵。据相关报道, 遇到中度或高度拥堵路况, 司机通话时变道次数会降低20%, 驾驶速度也会降低。在非常拥堵路段, 打手机的司机驾车比正常行驶要多用3%的时间;在中等流量路段, 打手机的司机驾车需要多花2%的时间。

三、如何做好“低头族”的预防治理

一是深入宣传发动, 增强安全意识。应进一步完善宣传教育机制, 加强交通参与者文明交通素养, 自觉抵制开车“低头”的行为。在进行文明交通宣传工作的时候, 要加强对于驾车不玩游戏、不发短信、不玩微博、不接听电话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通过典型案例的宣传分析, 进一步警示开车“低头族”, 并从正面倡导文明健康的安全驾车方式。同时还要从整个社会层面, 联合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单位, 大力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手机软件的适时使用, 避免出现“手机依赖症”。

二是加强一线查处, 强化管控覆盖。摒弃开车接打手机的交通陋习, 不仅要靠自律, 更要强化对不良行为的及时纠正。一线交警部门在日程工作中, 应加强对过往车辆和驾驶人员的监管, 一旦发现驾驶人员有玩手机、接听电话等现象, 及时将其劝停并进行教育处理。同时还应提升科技管控能效, 充分利用卡口、监控、执法记录仪等科技装备强化对开车接打手机违法行为的取证工作, 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情节严重的还可通过媒体进行曝光, 让群众意识到执法部门的整治力度和决心, 杜绝侥幸心理, 从而确保对不良行为的整治取得扎实成效。

三是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处罚力度。在中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中, 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三项规定,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但如何定义驾驶人员正在玩手机、如何取得相关证据等, 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开车玩手机成为没有办法监控的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为此, 应提请立法部门, 根据社会变化和交通管理工作实际情况, 尽快从法治层面加以完善, 确保执法部门有法可依。

低头族 篇9

笔者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 结合调查, 总结出了以下“低头族”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学生可以检视自己, 一般符合三条, 基本可以确定你是一个“低头族”, 符合的条数越多, 说明“低头”程度越严重。

1.如果离开宿舍没带手机的话, 就会感觉非常没有安全感, 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老是感觉心里空空的, 想方设法返回宿舍一趟拿手机。

2.在等公交车、地铁和电梯的时候, 为了打发等候的无聊时间, 会掏出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和ipad, 刷朋友圈, 玩手机游戏, 看网络小说, 看网络视频, 听音乐等。

3.上课的时候, 一上课就习惯性地把手机拿出来, 发短信、看微信、刷朋友圈, 往往玩得过于投入, 如果任课老师不管不问的话, 会一直玩到下课。

4.同学之间聚餐, 哪怕再饿, 饭菜上桌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先掏出手机来拍照, 拍完还要发到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 吃饭交流反而退居次要的位置。

5.班级举行班会或其他班级集体活动, 即便同学坐在对面, 宁愿拿着手机刷屏也不愿敞开心扉和现实生活中的老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甚至同一个班的学生虽然宿舍安排在同一幢楼的同一层, 但是平时宿舍之间很少互相串门,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 很多同学已经习惯在QQ或微信群里热火朝天地聊天。

6.习惯带上手机蹲厕所, 由于宿舍卫生间不好放手机, 于是千方百计地安个搁板或板凳来放置手机。

7.一天24小时开机, 习惯晚上就寝不关机, 早晨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摸手机。

二、“低头族”评价结果

1.“低头族”造成的积极结果。 (1) 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现在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班级QQ群和微信群等, 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了全校wi-fi全覆盖, 所有在校学生无论是在宿舍, 还是在教室, 又或者在图书馆, 随时随地都可以联系到你的同学, 分享最新的信息, 交换各自的看法。利用手机查询资料, 快速解决疑难问题。 (2) 在校大学生用手机上网就可以知晓这个星期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 普通大学生通过各自移动终端可以快速地成为一个网络“评论家”, 可以自由快速地发表自己对某个事情的看法, 还可以通过手机上网购物、交朋友、各种吐槽等等”。

2.“低头族”造成的消极结果。 (1) 由于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时间过长, 部分高职院校“低头族”会出现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有时候会发生应激性失忆, 突然连自己熟悉的一些事情都记不起来。 (2) 当今我们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 各种电子产品更新日新月异, 功能也在不断丰富, 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俨然已经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必备工具。放假后, 在汽车站、火车站和火车等场所, 大学生已经成为“低头族”的主力军, 这些学生“低头”一族很容易成为小偷的目标, 造成财产损失。 (3) 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 特别是iphone手机的风靡,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追求最新款的iphone等品牌手机, 在学生中间滋生了一些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不良现象, 不利于广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树立。 (4) 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 学生要想实现自我变得比较容易, 动动手指, 通过手机在网上发表个人观点, 实时与别人进行互动。此外,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加上网络信息量的爆炸性增长, 学生获知各类信息的途径更加简单便捷, 但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并没有随之相应地增长。 (5) 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 生活比较有规律, 常常是教室、宿舍与食堂三点一线, 这种生活既有规律也有些单调, 而现在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各种学习就业的压力, 加上青少年的迷茫使得他们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 用玩手机、上网等方式获取暂时的宁静。 (6) 在身体健康方面, 由于“低头族”长时间使用手机, 一般都是保持头部下垂、肩膀前耸、弯腰驼背的姿势, 长期保持这种前倾姿势会束缚肌肉运动, 与此同时, 它还会使颈部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放松, 时间一久必然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 骨质增生, 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 从而导致颈椎疾病, 如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 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视力的下降乃至彻底失明, 同时, 长时间沉迷虚拟网络世界, 人会产生精神忧郁和孤独感。 (7) 手机文化由于它的碎片化特征, 加之传递的信息良莠不齐, 而且由于这种浅阅读的方式与学习规律相违背, 一旦学生的精力过多集中于手机上碎片化的信息, 久而久之, 就会让学生无法专注于传统的书本学习, 注意力容易分散, 学习能力退化, 不利于学生的素养提高与全面发展。要想获取系统的知识体系, 还是要依靠传统课堂知识的系统学习。

三、“低头族”干预措施

1. 学校制定相关规定规范在校学生的手机使用, 依靠学校制度的强制力, 帮助同学们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 以理智的态度对待手机;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求师生共建“无手机课堂”, 在上课时间, 把手机与学生脱离开来。毕竟, 课堂是一种现实的学习, 而手机是一种虚拟娱乐, 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具有连贯性, 而手机上获取的碎片信息却不等同于知识累积。因此, 把虚拟的请出去, 把真实的留下来, 让学生从低头看手机, 变成抬头学习与生活, 学会厘清生活、学习、娱乐之间的界限, 懂得自我约束。倡导自觉接受老师和同学监督, 上课带头拒绝手机,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课堂上, 教师还应该创新教学方式, 使同学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各项活动中, 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注意力;放下所谓师道尊严的架子, 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 进入学生内心。

以挚爱的情感、平等的视觉、交朋友的心态去对待学生, 赢得学生的理解支持与协助。更应以真挚的情感和深深的爱心与学生交朋友, 实现跟学生心灵沟通, 形成无话不谈的朋友关系。

采用课堂分组讨论的方法, 减少同学们低头看手机的机会;老师可以走到学生中讲课, 也可以进行随时及时提问, 增加与同学的互动。另外, 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要引导同学们辨别网络上信息的良莠, 以使同学不过分依赖网络。

3.学校可以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 引导学生不带手机进食堂, 或者在食堂就餐的学生在吃饭之前, 将手机放进口袋或包中, 同时, 出台相关鼓励措施, 给予吃饭不玩手机的同学享受一定的餐费折扣。

4.以班级为单位, 引导同学通过讨论的方式, 制定一些班级规则制度, 规定在班级集体活动中不玩手机, 多开展一些面对面的户外活动来体现, 班主任到学生中去, 不光要听他们说什么, 还要看他们做了什么, 喜欢做什么, 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 一举手, 一投足, 一个眼神, 一个表情, 从而探究他们的心理, 准确把握施教的内容和契机。

周末的时候到室外运动时, 鼓励同学们尝试不带手机, 或在校园行走时禁止低头玩手机, 逐步脱离“低头”一族。要求同学们相互监督, 班干部以身作则。

5.利用主题班会进行导航和引领。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互动交流的平台, 促使学生自主教育, 主动发展, 脱离对手机的依赖, 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会, 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起到导航和引领。在班会上讨论:“班上的同学有哪些好习惯?有哪些不好的习惯?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 明确了应该努力培养哪些好习惯, 用什么方法去强化培养好的习惯。学生们都表示感触很深, 收益很大。

6.睡前可以把玩手机的时间用来听舒缓的音乐或读纸质书, 这样既可以缓解视疲劳, 亦可以转移注意力, 渐渐摆脱睡前玩手机的习惯。

低头族 篇10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低头族,对策

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进步,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 在如今社会中催生出了新的一族 ——“ 低头族”。“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 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作“ 低头看屏幕”状, 有的看手机, 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 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 把零碎的时间填满的人。

一、 军事理论课堂中“低头族”的成因

1. 考核方式

目前军事理论课在高校中属于公共基础课, 在课程考核形式上一般也都是采取开卷或半开卷的形式进行。考核形式的松散也让一部分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2. 教学组织

高校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组织上一般都是安排2~3 个专业班合并成一个教学班来进行授课。每个教学班人数比较多, 一般都在80~100 人, 因此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顾及每一个学生, 从而导致课堂管理上存在不严或不到位的情况。

3. 课堂吸引力的性别差异

军事理论课程对男同学吸引力比较高, 但是对女同学来说吸引力相对弱了许多。听音乐、看电视剧、读小说的情况在女同学中往往较为普遍。

以上的三种成因使得军事理论课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课堂“低头族”的“重灾区”。

二、军事理论课堂中“低头族”的应对对策

为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此类问题一些高校、教师也探索了一些应对措施。 例如, 有的要求学生在上课期间统一上缴手机, 还有的干脆安装信号屏蔽机、上课期间断网等。不容否认, 这些对策在短时间内确实发挥了效果, 但笔者也发现此类措施容易引起学生抵触情绪, 造成师生之间新的矛盾。

如何让“ 低头”变“抬头”?除了外部措施的合理使用, 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高校军事教师也应学会利用合适的心理效应, 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1.“南风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

“南风效应”的启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 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 更多的是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比如,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 会提问中国面积有多大?学生会依照其小时候学习的知识, 回答“960 万平方千米”, 此时我并不是立即纠正或抛出正确答案, 而是追问“我们国家最东、最南、最西、最北这个四个点在什么地方”。这时基本上学生都会回答最南点是“曾母暗沙”。然后我针对学生自己给出的答案, 再来讲解正因为我国最南点在曾母暗沙, 所以我们还有300 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 而我们国家的面积是1260 万平方千米。在这题中的最东点上, 学生的知识明显已经错误了, 他们仍旧会回答“我国最东点是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实际上, 我国最东点已经在黑龙江抚远县的黑瞎子岛上了。2008 年10 月14 日中俄两国政府在黑瞎子岛举行界碑揭幕仪式, 黑瞎子岛西侧一半约171 平方千米陆地及其所属水域正式划归中国, 这里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

2.“同群效应”——影响每一个学生

“同群效应”与中国古语所谓的“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异曲同工。由于大学课堂的座位的不固定性, 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情况:“学霸”们前排坐, “学渣”们后排坐, “低头族”们扎堆坐。因此笔者在上课的时候, 要求学生分组坐。分组的方法很简单, 就是以学生学号的尾数来分组。比如, 学号尾数为“1”的为一组, 坐在相对集中的一块区域内;尾数为“2”的学生为一组, 坐在另一块相对集中的区域, 依次类推。这样就把原本泾渭分明的“学霸”“学渣”等群体打散, 混编, 把“低头族”之间的互相影响降到最低。

3.“皮格马利翁效应”——赞美每一个学生

教师按“霍桑效应”关注到了每一个小组, 但不是小组中每一名成员都会为了小组的荣誉而积极建言献策, 可能会有个别人的表现不如其他人。这时“皮格马利翁效应”提醒我们: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 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所以, 我们都应该切记:不要视别人的自尊心、自信心为儿戏, 因为要想让一个人重建自信, 不知比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心要难上多少倍。所以此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对这类学生给予正面肯定, 同时鼓励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赏识你的学生, 要把赏识当成教学中的一种需要。赞美学生会使他们心情愉快, 学习更加积极, 用更好的学习成果来回报你, 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李响.浅谈几种有趣的心理学效应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 (教育版) , 2013 (07) .

请您远离“低头族” 篇11

近来有好几次,老公说颈肩部酸痛,我说他欠锻炼。有一天,老公忽然说头晕,我以为他受凉感冒了,找点治疗感冒的药让他吃。可是,不仅不见效,却越发严重了,伴随而来的是恶心、呕吐。我赶紧陪他去医院检查,医生一边问哪儿不舒服啊,多长时间了……一边在检查单子上划拉着我们认不出来的字,最后把单子给我:“去做个脑CT。”医生这句话把我吓坏了。

走出医生办公室,我准备去交费,老公一把拉住我说,不用做这项检查。我明白他是舍不得花钱,但我不敢拿老公的健康当儿戏,坚持去交费。我坚持做,老公坚持不做,俩人正僵持不下,只听一个熟悉的声音:“你们两口子在这儿磨叽啥?”一扭头,看见久没见面的朋友大刚和一位老人走过来。

我们有十来年没见面了。顾不上寒暄,我告诉大刚我们来医院的原因。大刚说他回来看父母,带父亲来检查一下身体,放放心。

大刚很神秘地笑笑,对我老公说:“你平时是不是用智能手机上网?”老公立即回答是的。大刚说:“我的意思是你们不用做检查了,以后只要不做低头族就好了!”

“低头族?”我和老公对望一眼,有点迷糊。大刚笑着对老公说:“你这种症状,我和我儿子都有过,当时以为得了什么大病,在省人民医院做了脑CT、磁共振,啥也没做出来。最后医生说是低着头玩手机造成的。后来减少了看手机的频率,症状自然消失了。”

与大刚告别后,回家上网一查,呀,因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发生的车货、踩空、疾病等比比皆是,“低头族”的害处可真不小哩。

不做“低头族”过了几天,老公没做任何处理,症状完全消失了。我赶紧打电话给儿子。儿子一开始不知道“低头族”是啥?我详细解释,又嘱咐他,不仅自己要远离“低头族”,还要奉劝身边其他同学不做“低头族”。

高科技时代,小手机信息量却很大,在这一个小小的屏幕上能了解世界各地的精彩。然而,任何事物有利有弊,在享受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带来的弊端。

低头族 篇12

一、自媒体与低头族

自媒体由美国著名的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提出[1]。他认为新闻媒体从传统媒体或旧媒体、新媒体发展到自媒体。自媒体简而言之就是自我的小媒体, 人人都有麦克风, 人人都是记者, 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 人类社会进入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运用者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低头”。低头族一词应运而生, 英文名为Phubbing, 由澳大利亚麦肯和Macquarie大辞典联手精心杜撰而来, 形容那些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冷落面前的亲友的“低头族”, 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 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 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的特征。大学校园成为“低头族”现象的多发区, 严重冲击着整个教育教学活动。

二、自媒体背景下大学校园“低头族”现象负面影响分析

1.学业层面。“低头族”现象弥漫大学课堂, 严重影响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 导致教学效果差, 学习成绩下滑, 挂科率逐年上升;传统的学习方法被摒弃, 不思考, 不做笔记, 不能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 有难题有作业靠“万能的度娘”;自媒体上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低头族”, 不利于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和思维模式的培养, 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受到严重抑制, 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更有甚者因学业不合格不得不放弃学业。

2.人际关系层面。自媒体为大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方便, 不再受时空限制, 但当成天低头沉迷于虚拟世界, 局限于自媒体上的沟通交流, 而忽视了现实中人与人的交流、面对面的沟通, 将无疑加大了情感上的裂隙和冷漠, 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不利于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3.健康层面。有研究表明, 长期低头关注收集、平板电脑, 头部重心前倾, 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 降低反应速度, 长期低头导致很多学生下降、驼背和颈、肩等疾病, 同时大量无效信息进入大脑, 被动接收, 削弱了大脑对有用信息的处理能力, 长此以往会导致记忆力的下降。同时校园“低头族”过多地沉溺于智能设备, 缺乏体育锻炼, 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4.心理层面。“低头族”产生的原因源于对自媒体的依赖[2], 忽视了自媒体具有工具的属性, 应该为人所用而“低头族”已被工具所控制, 当离开手机、离开自媒体时便会发慌、紧张、心神不宁, 感觉自己被世界所遗忘, 这都是过度使用自媒体造成的结果, 被媒体牵引造成社交障碍、心理障碍、情感的冷漠化等危害。

5.安全层面。社会上因“低头族”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使用手机, 导致的安全问题屡见报端, 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和损失, 无疑给大学校园中的“低头族”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三、自媒体背景下大学校园“低头族”现象原因分析

1.外界因素。生活的快节奏、人际交往的陌生化、时间的碎片化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等, 使得自媒体的运用不再受时空的限制, 加之自媒体平台功能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人的需要, 也成为大学校园“低头族”打发时间、消闲娱乐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 大学课堂的无趣、校园生活的枯燥、同学关系的淡漠促使自媒体成为他们满足不同诉求的最好工具。

2.内在因素。校园“低头族”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好奇心强, 往往把自媒体的使用看作是一种时尚和潮流, 对各种“自媒体”的运用乐此不疲;大学生活空闲时间较多, “低头族”们往往缺乏对大学生活规划, 对学习不感兴趣, 通过打游戏、看视频来打发时间, 机不离身, 身不离机, 形成依赖心理。

四、自媒体背景下, 让大学校园“低头族”抬头的思考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让“低头族”抬头。“以人为本”, 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为了人, 必须做到: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 通过定期举行学生代表教务座谈会、学生代表后勤服务座谈会, 变被动为主动, 听取学生对于教学、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做到及时反馈与调整。二针对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 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实行个性化管理, 有针对性引导和帮助其健康成长。如新生注重养成教育;高年级学生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拓展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抬起头。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的主渠道, 教师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的方式方法, 探索当代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和方法, 将学科前沿知识与大学生生活的实际相结合,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 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的教学中。

3.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础, 丰富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 在参与中让学生抬起头。开展学科竞赛,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将注意力从自媒体平台吸引到专业学习中来;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健身活动, 参加体育锻炼, 培养团队精神;以学生社团为阵地, 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参加各类社团, 在兴趣的促使下忘我地投入, 实现“人机”分离, 抬起头与志趣相投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以经典诵读活动为契机, 鼓励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读纸质书, 在阅读中增加自我理性思考的时间;注重自我的修养, 加强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要懂得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也需要静心专心对待自己的生活, 如何让自媒体更好地服务于我们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汤力峰, 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 (3) .

上一篇:贝叶斯分类器下一篇:中医药传统疗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