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精选12篇)
让学 篇1
“让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首次提出的。他在《人, 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他认为“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本身, 而非旁的什么东西”。意思是说,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及其过程。 (海德格尔著, 郜元宝译《人, 诗意地安居》,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8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界, 继“学生主体”“生本课堂”之后, 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让学”。“让”就是谦让、给予, 有一种位置变化、重点转移之意。“让学”就是把课堂的时间、场所、机会等尽可能让位给学生的学习。从教室功能看, 要变课堂、教堂为学堂;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 要更多地让位给学生;从讲授和学习的关系看, 要更多地让位给学习。“让学观”的主要精神就是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主动、深入地学习语文。
一、“让学”的教学观:学多于教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从逻辑联系看, 主要有四种关系: (1) 教等于学。这种关系意指教师教多少, 学生也就学多少。这是一种“名师出高徒”的关系。如果以细线围成的圆面积代表学习量, 以粗线围成的圆面积代表讲授量, 在这种关系下, 两圆重合, 面积相等。T=L (T为教, L为学) 。 (2) 学多于教。这种关系意指学生所拥有的信息能超过教师所具有的知识。这种关系称之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时, L>T。 (3) 教大于学。这种关系意指学生对于教师所教的内容无法全部吸收, 只能学到部分知识。至于每个学生能学到多少知识, 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这种关系就像常说的“一桶水对一杯水”。这时, T>L。 (4) 有教无学。这种关系意指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全然不知, 犹如“对牛弹琴”。这时, L∩T=φ。一般来说, 在现有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最常出现的是“教大于学”, 其次是“教等于学”,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学多于教”和“有教无学”。
“让学”的前提性命题是: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学习、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无限的。语文教学犹如“植树”, 树木是自己长的, 别人替代不了它的生长。而且, 外界对树的作用主要是根部, 而不是枝叶。应该充分相信, 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有学习本能和学习潜能的, 都有发展的可能性, 教师的教是无法也不可能替代学生学的一切方面的。人本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曾断言:“没有任何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同理, 学生学会任何东西, 不是教师教会的, 最终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内化掌握的。所以, 理想的语文教学应当建立在“学多于教”的逻辑起点上, 这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应当追求的境界。“让学”要求把语文教学建立在“学多于教”这样一种乐观的理念之上, 更多地追求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二、“让学”的目标观:深入理解
从较深远的意义看, 语文课堂仅仅关注“生本”是不够的, 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知识领域。对语文知识形成深度理解, 才是“让学”的核心目标。“为理解而学习”是“让学”的一条重要信念。传统的语文教学较多地只是让学生理解字面的含义, 并不能理解它的本质。“让学”要求对知识进行新旧联系, 形成深度的理解。对“理解”的判断指标是: (1) 用自己的话表述、解释所学的知识。 (2)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相关的现象, 解释有关的问题。 (3) 概括地把握知识的真正含义,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变式问题。 (4) 对知识进行整合, 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某一个问题。 (5) 把所学的知识广泛而灵活地迁移到实际生活之中。
“深入”是相对于“浮浅”而言的。语文课堂表演盛行、平移明显, 学生的学习只浮游于文本的表面, 一堂课下来所获寥寥无几。“深入”有深思熟虑、深情厚谊、深入浅出之意, 更多地还应深入到语文素养之中, 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之中。
当然, 不能把“深入”简单地理解为深奥、深刻, 这里指的是相对“深入”, 相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 是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 创设“最近发展区”, 引领学生去探索和发现, 提升学习能力。其主要观点是:
1. 较深入的目标解读。
语文教育中的“深”“浅”有4种组合: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深入浅出。只有深入解读目标, 才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巩固。
2. 较深层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智谋, 体现了语文教育的思想和语文教育智慧。教学设计是一种结构重建, 应体现由浅入深、由低向高的发展态势。如在学完《蜜蜂引路》后, 一位教师说:“大家学得不错。但我还有一个问题:难道蜜蜂这个小动物真的像人一样会引路吗?”这样就把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引向了深入:蜜蜂本身是不会引路的, 这是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是列宁的一种智慧。
3. 较深厚的语言习得。
“让学”的行动口号是:“把学生投入到语言的海洋!”应积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 包括文本语言、教师语言和学生语言。要让学生多体味文本的深层义、言外义、双关义、象征义等隐性语义, 感受汉语的独特魅力。讲解只能使学生“知道”, 而朗读不仅能使学生“知道”, 而且能让学生“感受”。所以, 语文课堂的“让学”要挤出时间让学生朗读。
4. 较深切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文本的情感点, 让学生来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让学”的语文教学, 不仅要把课文中蕴含着的情感挖掘出来, 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种途径, 把这种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心里, 使之逐步内化。
5. 较深刻的思维训练。
语文思维训练的策略是“同化”和“顺应”。同化促进知识结构数量的增加, 顺应能引起知识结构质的变化, 所以, “让学”的主要目标是顺应。通过“让学”, 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和进一步发展。
6. 较深远的人文内涵。
语言不仅仅是工具, 而且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人在语言中生活, 在语言中思考, 在语言中沟通, 在语言中提升。特别是汉语, 它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 呈现一种以形示意的文化形态。在语言的积累和感悟中领会课文的人文底蕴。语文教学如果抽掉人文内涵, 只训练语言文字的形式, 就会使语文教学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同样, 脱离语言文字空讲人文性, 也会背离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语言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是“让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让学”的学习观:展示过程
“让学”的学习强调“过程”的学习, 而且, 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都应是“让学”的。以学生“学”的起点为起点, 以学生“学”的状态为状态, 以学生“学”的进度为进度, 以学生“学”的发展为发展。
1. 树立学习过程意识。
学习过程指的是在学习的整个序列中对问题内部关系的动态分析和程序的展开。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成果, 都要经过特定的、合理的学习过程。“让学”的有效性是以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一致性为前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同样重要:只有合理的学习过程, 才能带来正确的学习结果, 而学习结果可以验证并促进学习过程的合理化。语文学习是一个过程, 而不只是一个产物。语文学习应重视研究学习中知识、思维、情感的发展过程, 而不只是囿于学习结果。“让学”要经历一个从不知到知, 从片面到全面, 由浅到深, 层层递进的过程。扎实的学习有赖于过程的合理展开, “让学”不仅重学习结果, 而且注重学习过程。
2. 课堂上展示学习过程。
“让学”的教学设计原则是: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多学少教, 以“过程”取胜。语文课堂应遵循知识形成和学生发展的规律, 设置合理的学习程序, 提供学生理解的最佳情境。例如, 学了寓言《拔苗助长》后,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 可这样设计:
小明的爸爸为了让小明考上重点中学, 每天要他做许多难题, 背几篇作文, 结果小明的成绩反而越来越差。老师知道情况后对小明爸爸说:“你这是拔苗助长!”
(1) “拔苗助长”的“苗”在文中指______。
(2) 拔苗助长的人是______。
(3) 拔苗助长的原因是______, 经过是______, 结果是______。
(4) “拔苗助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应用知识的迁移性设计。由于较详细地展开了对“拔苗助长”这个词语的理解过程, 使学生加深了理解。
3.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让学”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还要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其中经常引导学生回顾和交流学习过程十分必要。每个学生所经历的感知过程、思维过程、情感过程不尽相同, 他们在同一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也不相同。因此, 引导学生总结和交流学习过程, 可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延伸, 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当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存在不一致时,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就显得更重要了。有些学生尽管已经获得了学习结果, 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合理的, 思维方法是正确的。这时, 与学生一起检查学习过程, 能让学生不为表面知识所蒙蔽, 而认识到学习过程中的不合理性, 使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和谐统一。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的原因, 是“让学”的重要策略。学生的错误, 除偶然的疏忽外, 通常有其特定的程序和方法上的根源。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和消除错误的根源。一般来说, 学生找到错误的具体根源, 也就找到了由已知到新知的正确结合点和正确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
四、“让学”的方法观:自主学习
“让学”倡导自主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控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其主要特征是:
1. 主动性。
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文学习兴趣。兴趣有直接和间接之分, 直接兴趣指向学习过程本身, 间接兴趣指向学习活动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特别是直接兴趣, 学习就会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和享受。二是语文学习责任。教师当然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负责, 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学生自己意识到学习的责任, 把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生命、生长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种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让学”要求把学习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 让学生自觉地担负起语文学习责任。
2. 独立性。
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 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都有显在的和潜在的学习能力, 而且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让学”把语文学习建立在学生独立性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的学习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知识, 而是为了独立“生长”自己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 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 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 培养学生独立的语文学习能力。
3. 异步性。
“让学”的学习是在学生了解自身条件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的需要, 制定出具体的语文学习目标, 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 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让学”的异步性充分尊重学生的原始状态和个别差异, 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差异发展。
我们在倡导“让学”的同时更应注重有效的“让学”, 防止学生学习的“形式化”“惰性”和“虚假”。例如有教师认为“让学”就是“学生上台, 教师下台”或“学生在台上, 教师在幕后”。有教师把自己讲课的时间规定为不能超过整堂课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为的是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如此之类, 都是形式的、浮浅的, 偏离了“让学”的本意。
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折射出一种信号:不是要不要“让学”, 而是需要以辩证的态度对待“让学”。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 放手不等于甩手。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师要真诚地尊重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大胆发言, 自我表现。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始终贯穿其中, 随时要有放有收, 放手不等于甩手不管。 (2) 自由不等于自流。“让学”的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是自由的, 他们可以自由想、自由说、自由做, 不受某种僵化的教条束缚。但由于学生身心发育不完善, 自觉、自控能力往往较差, 教师的准绳稍有放松, 课堂就会混乱不堪。因此, 教师要掌好舵, 随时调整方向, 自由不等于放任自流。 (3) 万言堂不等于乱言堂。有许多教师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举手就站起来。遇到难度低的问题学生便纷纷起立, 七嘴八舌地回答同一个问题。课堂上言论自由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没有了“序”, 万言堂就成了乱言堂, 课堂学习效益就低, 这其中的“度”还需教师悉心把握。 (4) 因势利导不等于百依百顺。对于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教师既要做到动态生成, 因势利导, 又不能百依百顺, 任学生牵着鼻子走, 要迅速朝着既定的语文教学目标前进。
五、“让学”的教师观:合作导师
“让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但也要求教师在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支架式教学”) , 使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深入。“让学”不弱化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也不提倡学生的“无师自通”。
1. 教师是语文课堂的“组织者”。
语文课堂不是一个既定系统, 而是一个预设系统。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目标、结构、进程和方式。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 可以建构不同的实施方案, 有的可以通过认知去解决, 有的可以通过体验去完成, 有的则通过综合性活动去实现。“让学”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掌握三个教学策略:一是“低入”。设计简约、适度的内容和方式为开端, 用最适合学生的为起点, 用最直接的方式交给学生, 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低入”营造了一种近乎“零干预”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易学、乐学、能学, 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自由发挥、充分思索。当然, 简约不简单, “低入”不是不要难度, 而是在深思熟虑基础上精心设计的有效教学。二是“先学”。教师要设置“前置性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尝试自主学习, 了解学习内容。久而久之, 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自学能力的培养。三是“理答”。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梳理, 并设计有效的应答、应对策略。这是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的体现。
2. 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导师”。
“教师”与“导师”虽一字之差, 却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 师生之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垂直式关系, 师道尊严, 学生缺乏自主性。“导师”的职责是“向导、伙伴、顾问”, 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 师生之间是一种坦诚的碰撞、交流和沟通, 教育者应置于学生中间, 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指导。形象地说, 这是“纤夫”和“牧者”的区别。作为牧者的“导师”, 其主要表现是:情境的诱导、过程的引导、习惯的辅导、方法的指导、品行的教导等。
3. 教师是语文课程的开发者。
新课程改革后已经把教师从“教育方法”时代带入到“教育内容”时代。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使用者, 同时还是课程的建构者、开发者。教师应大力开发和利用新的课程资源, 特别是要随机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 某些偶发事件、情感的闪念、思维的火花、学生的观点等都可能是新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
4. 教师是语文教育研究的“专家”。
要真正实现“让学”, 教师要从烦琐的、机械的传授中解放出来, 成为一名研究者, 研究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促进教师形成“让学”意识和提升“让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让学 篇2
南洋小学 彭明静
盐城市近年推进的让学引思,推进常态课堂,通过一系列学习和听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其感想如下三个方面:
1、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体现了生本课堂。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教学”,这就体现了数学的基础性。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听课学习更让我近距离的感受到如何实践让学引思。例如,盐城市第二小学王琴老师的“相遇问题”一课,学生初步尝试列式后,老师并没急着对学生的答案下定论,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明和小芳两家相距多远”,通过独立思考,画图整理和列表整理,小组交流后,学生找到了“数量”关系,总结出了画图和列表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如果脱离实际来学数学知识的话,其学习的意义不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数学的真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3、着力渗透数学思想,体现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让学”课堂诊断(一) 篇3
一是把前置作业当作常态的预习看。前置作业的确带有预习的成份,但和常态的预习也有本质的区别。前置作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常态下的预习基本是为教师的教学作准备,指向不同,其内容也会不一样。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詹天佑》一课,常态下的预习往往是读通课文,识字,概括课文内容,批注重点词句,感受人物的品质与精神。而前置作业,相同的内容,要求不同,以“概括课文内容”为例:建议你从文中找出体现人物的核心词语,再找出相关事件来补充,验证。前者是命令式的任务,后者是通过学习方法提醒,完成概括内容的任务。
二是把前置作业当作练习作业完成。笔者见过不少“让学”课堂,发现教师们把前置作业设计成一份练习卷。语文课,从字词训练到篇章结构;数学课,从基本的计算到拓展提高训练。这样的练习卷进入课堂后,教师依据练习题,让学生展示,美其名曰:展示学生的自学成果。可想而知,“让学”课堂变成了练习讲解课,看似学生展示自己的见解,实则教师的灌输:练习卷是教师设计的;练习答案是预先规定的。久而久之,脱离文本,语文课没有了读味,没有了写味,没有了品位;而数学课,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脱离了教材中的举一反三。这样的教学,功利了,学生压根儿得不到自主发展。
三是把前置作业当作资料搜集。有些课堂,为了突出“自学”,于是布置学生四处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数学课布置学生去搜集练习题。所谓的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实则是无效的拓展,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的确,培养学生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能力,是当前一项很重要的教学任务。但如果只是网上下载、资料剪辑,进入课堂后,照本宣科,学生的能力培养从何谈起?我们要变搜集资料的能力为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让学生搜集昆虫住宅建造的资料,我们要的是学生搜集完后,依课文的表达特点,对资料进行重新处理(删除、整合、概括),再对照原文,形成自己的认识,关注表达的方式或关注昆虫建造住宅的情与趣。
四是把前置作业不分学段地加以设计。前置作业应依据不同学段,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以语文学科为例,第一学段重在学生读好课文,介绍自己识记生字新词的办法,有哪些生字新词不太理解,可寻求帮助。其次才是读懂课文内容,在语境中理解词或句表达的意思。第二学段则重在段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中的效果与作用,而生字新词则半扶半放。第三学段,生字新词则基本放手,让学生自己弄懂,课堂上直接检查或评价。设计要点放在对课文表达方式的理解与学生自我表达层面上。然而,现实中“让学”课堂前置作业,不分学段,胡乱设计者并不鲜见。这种教师往往是缺乏课程意识,心中没有课程,装的是成人的知识。
“让学”课堂,有效的前置作业设计有哪些规律或操作策略呢?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同仁参考。
差异策略。所谓的差异,有两个内涵,一是注重学段的课程内容差异,二是注重学生个体的兴趣、需要、个性差异。所谓的学科课程内容,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注重不同学段,所设计的内容要不同。学生个性、兴趣的差异,我们在一开始布置的时候,要求可以低一些。如语文课以读通课文为主,可以设计以下前置作业:我朗读的内容……;我读会了……;我可展示朗读……;我读后想提问……。而数学,可设计以下前置作业:自学内容是……;我学会了……;我要举例来说……;我想提问……。这样的模式,不同的学生自学的收获不同,不同的学生提的问题也会不一样。只有这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前置作业才是有针对性的,才会是有效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当然需要小组合作。学生突出的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合作解决。总之,要遵循“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长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从实际出发,鼓励他们夯实基础、注重课本,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自我学习的行列中来。
实践策略。所谓的实践,语文课就是让学生自己操作,去听说读写。数学课就是要让学生去体验知识。语文课的实践策略,我尝试“表达本位”实践策略,前置作业基本以“写”为主。以《詹天佑》教学为例,对前置作业设计以下话题,供学生选择。
在写之前,认真阅读课文,再搜集关于詹天佑修筑铁路的相关资料,尝试写的任务:
◆以《詹天佑回击帝国主义的嘲笑》为话题,突出詹天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回击帝国主义的嘲笑的?
◆以《我看詹天佑的创新》为话题,选择你认为詹天佑修筑铁路时的创新表现,加上你对詹天佑的评论。
◆以《给詹天佑的颁奖辞》为话题,对詹天佑成就进行评论,注意以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辞为模版。
不同的话题,学生写作的角度不一样,由学生自由选择,既要阅读原文,又要整合其它资料。这样的实践,以写促读,写中导读,莫不是一种好办法。
情境策略。这情境,不是媒体演示的情境,而是学生学科知识活动的情境。语文课,就得要表达的语言环境,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词语,过去,我们往往把词语硬塞给学生,忽视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中的“龟裂”一词为例,学生对这个词理解往往模糊,大体知道是描写手因冬天的干燥而裂缝的意思。前置作业中,让学生依课文内容,描写母亲手“龟裂”的情景和产生的原因,也可结合自己亲眼看到长辈的手“龟裂”的情景,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情境策略,在数学的前置作业中,更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确实,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整合策略。整合资源,是一条真正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措施。学习语文,让学生把教材文本和原文对比阅读,让学生把课外相关资源和教材内容整合,让学生把原文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进行整合。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前可让学生先关注作者梁衡作品的总体特点。对照课文阅读,感受作家梁衡有情、有理、有事、有评相融合的表达特点。还可整合描写居里夫人其他故事的资料,进而设计多个话题,感受居里夫人多方面的人格魅力,这样,课题中的“美丽”内涵就会更丰满。小学数学课教学也一样,比如,生活与数学应用的整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对前置作业,教师可以模拟超市购物这一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卖东西”,亲自去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找钱等。然后带入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再增加一些识别假币的方法,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
“让学”课堂,前置作业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找准学生的已知,探索未知,这样,方能体现课堂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刘玉琴
奚老师的“让学” 篇4
想当年,一些成绩稍好点的同学还是有“情绪”的——看隔壁两个班的语文已经学到第二单元了,而我们一课未学;第一次期中检测,我们的语文成绩排在三个班的末尾,同学们一个个心急如焚。
幸好我们的“情绪”传给了奚老师,也幸好奚老师是一位有“想法”的教师。外出学习,丢下学生,实属无奈。于是他改变方式,启用引导学习。
奚老师第二次外出时,不再请代数和英语教师代教语文课。他要求我们在语文课上自学,先自己阅读文本,并且要留下学习的痕迹,好方便他回来后检查。为了应付检查,我们给不会读的字标上了读音,给难理解的词语加上了注释,几个酷爱学习的同学,还将要求背诵的段落提前背诵了。奚老师回来后,紧赶慢赶,不到一周时间就把落下的课补上了。但“饭没熟,再炒仍是生饭”,所以效果似乎不那么明显。
第三次外出时,奚老师的“举动”更大胆了。他让我们针对课文提问题,看谁的问题能难住别的同学,并让课代表做仲裁,因为课代表手里拿着教师的《教学参考用书》。当年,我们除了字典这样的工具书之外,根本没有现在学生手里那些名目繁多的“课课通”。也幸好没有“课课通”,所以我们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课文,恨不得带上显微镜在课文中寻找“问题”。刚开始,问题大多是有关生僻字的意思和用法,但在字典面前这些都成不了问题,接着有人将目光聚焦到课文内容的把握,段落结构的揣摩,甚至主题思想的感悟上。最难的就是体会文章表达特色的问题。
一次,课代表组织我们讨论《背影》,因为这篇课文有很深的文言基础,出现了不少文白夹杂的语句。一开始,就有同学询问一些今天不常用而且在字典上不易找到注释的词语的意思,如“变卖典质”“赋闲”“甚是”等等。但很快就有同学联系上下文说出了答案。学习委员提出一个问题,难住了不少同学:“这篇课文的线索是什么?”经过课前阅读,我自豪地说出了四次“背影”。课代表翻出《教学参考用书》看了会儿,先是点头,接着又神秘地对全班同学说:“这篇课文还有一条线索,看谁能找到?”我们只好再次捧起书,读了起来。课文四次写到“背影”,但每次面对父亲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四次“背影”,四次“流泪”,抒写了“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历程。
有时,有的问题课代表没法在《教学参考用书》上找到答案,隔壁班的两位语文老师就经常被我们邀请来“客串”。
奚老师如期回到了课堂,但再也不像往常那样给我们上课了。他发现,往常的教学方式只会让我们失去神采。他一如既往地让我们自己读课文,提“问题”,交流阅读感受,他似乎成了那本他不在校时发挥作用的《教学参考用书》。不过,他尝到了“甜头”——外出学习更加安心了,我们也尝到了“甜头”——那时语文考试,很多学生害怕的就是试卷上的两道课外阅读理解题,但我们的感觉就是“老虎吃蚂蚱——小菜一碟”。
我更尝到了“甜头”:当我也成为一位语文教师的时候,我也学着奚老师那样,给足了学生与文本“亲近”的时间,让提问的权利“回归”——课堂不再是“知道的拼命地问,不知道的拼命地答”。
如今,全国热捧“生本教育”,海德格尔的“让学”更是被大力推崇——“要勇于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不能总是抱着走、背着走、牵着走。”“学生是学的主体,要尊重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要相信学生学的无限潜能。”
让学引思学习心得 篇5
“让学引思”是市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总体要求。“让学”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学习活动正常展开和学习行为真实发生。“引思”就是要引发、引导、引领学生思考,在形式和本质上保证学生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1.“让学”:“让学” 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学理念,它直抵教学的核心和本质。“让”是位置的变化,是重心的转移,把位置、时间、场所、机会,尽可能地让位给学生,让学生在愤悱、顿悟、建构的心理体验中学会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创造地学习、幸福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享受成长的快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2.“引思”:即通过“引思”达到“引学”之目的,其核心是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引思”的方法在于点拨、引导、启发、唤醒,在聚焦学生思维能力、价值形成、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自觉迁移,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
3.“让”与“引”的关系:“让”与“引”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一体。“引”是为了“让”,“ 让”才能实现“引”。“引”的智慧决定着“让”的深度,“让”的深度反映着“引”的智慧。最终目的是通过“让学引思、引学激思”,从而让学生达到“乐学爱思,会学善思”教学的理想境界。
让学引思就是提倡转变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其实,最难的部分,还是在于教师如何理解和接受。人都是有惯性的,习惯了一种教学模式后,教师所有的资料、备课等等,都是围绕着原有模式转的。现在新一轮教改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们就需要做出改变。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改革须先行“一个好的教育,不应是提高学生模仿解题的能力,而是提高学生综合思考的能力,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核心素养。”“理想的模式,老师上课给出一道题,首先要引领学生读懂并理解这道题,随后引导学生对这道题的求解方法进行探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和讨论是重点。”提出“让学引思”的含义及课堂教学基本做法——“五让、三引”。
基本要求——“五让” 1.目标让学生定
目标让学生定是推进分层教学的首要环节。学习目标是以学情为基点的,不同的学习个体在课堂上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有差异性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上的基础性学习目标(共同目标),更应通过科学的引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自己在课堂达成的发展性努力目标(个体目标)以及阶段性发展目标。教师无视学情,主观代替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会极大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目标让学生定,会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感、归属感。教学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有认知水平,给足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的时间、空间;学习目标的确立需课前考虑,多调查了解学生的学情、基础,多组织讨论;学习目标的呈现可以有基本统一的表达方式,也可以针对文本、生本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
2.问题让学生提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现代课堂的重要任务。传统课堂的弊端正在于学生习惯于接受知识,不善于发现能产生新知识的有价值的问题。提问权还给学生,可以改善课堂对话文化,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课堂活力将不断增强。
无论是对课堂学习有导向作用的主要问题,还是在课堂细节中生成的即时性、零散式的问题,都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学生提问要力求做到言之有物,不提空洞的问题;提问应与课堂学习紧密相关,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同时鼓励、包容提问的个性化。
3.活动让学生做
课堂上的各种学生活动(包括实验)是课堂不断生成的有效催化剂。活动缺失的课堂缺少真正的活力。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合作、探究、实践、体验才成为可能。
活动要有充分的准备,对活动的发生要有预设;要突出主题,明确活动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活动的评价要及时、适切。
4.规律让学生找
规律让学生找实质上就是要重视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各门学科都有自身内在的学习规律,这一规律并非等同于教材或教学资料已经归纳形成的知识分类、公式、概念等,而应是一个动态、渐进式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规律让学生自己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感受到探索和成功的乐趣。
教师要给足学生找规律的时间,保证学生良好的探究心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予以必要的示范及指点;开展伙伴互助,合作学习,为找规律提供团队支撑。
5.收获让学生讲
学习收获的小结对于学习本身具有深化作用,教师包办代替会削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己小结课堂学习所得,对梳理、概括、表达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引导人人在小组内讲学习收获,注重对典型发言的分析点评;学生交流收获的过程中力求使用具体可感的语言,切忌空洞无物;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收获,教师应予以积极鼓励。
五、基本模块——“三引”
1.课前引导主动学——学生小研究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先学”彰显了学习主体的角色,尊重学生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些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倡导的。
课前,教师要设计科学、有效的引学任务,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小研究学习”。给学生提供先想、先做、先学的空间与时间,积极主动地做好课堂学习的准备。教师在设计引学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避免无效、低效的学习。要对学生课前小研究学习情况及时检查、反馈,准确把握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和自主发展水平,以便在课堂上实施差异性教学。
2.课上引领互动学——学生小合作学习《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效率。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学到知识,也可以在和同伴的相互学习中获得知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不仅要与学生个体交往(个别提问)及全班学生交往(集体回答),还要重视与学生小组的交往。生生互动则是强调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群性的协同发展。
互动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建立“荣辱与共”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责任、任务分工,既要发挥个人才智,又要相互交流和帮助,只有大家都进步才算是共同学习;要制定措施保证课堂学习秩序;要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独立思考、分工合作、主动交流的习惯。要给予充足的交流时间,合作前,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以评促学。要欣赏学生的成功,让他感受成就;鼓励沮丧的学生,让他保住尊严;唤醒自卑的学生,让他发现自己;爱护出错的学生,让他多受启发。
3.课后引发灵动学——学生小探索学习
让学问与文本共舞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 感受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1-0086-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许多中学语文教师都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要进一步提高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注意问题教学,让学、问与文本携手共进,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记得李政道博士和北京中学生座谈时,为中学生题词:“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这不也正说明了学与问结合的重要性吗?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比较切实地表现新课程的“对话”理念,如何有效地将学生的眼光与思维引进文本中去呢?
一、运用好问题,提高问的质量,彰显教师智慧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问题提出来了,最后总可以找到解决的答案。如果连问题都没有,那还有什么解决的希望呢?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各种好的问题。
首先,要能生成具有思考力度的问题。进入课堂教学视野的问题,仅仅考虑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不够的,更应该是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情绪,在或亢奋或沉静中积极思考。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邹忌的妻、妾、客人明知他不如徐公美还要说谎,仅仅是告诉我们有利害关系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不讲真话,缺乏真诚吗?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不要太在意别人出于好意或有目的的夸赞?要不要因别人的恶意的批评或沮丧或生气?会不会因太注意这些事而深陷苦恼?而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仅仅是赞美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坚贞的爱情与纯洁的友情吗?这一个个问题一下子引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在对文本的再度感悟理解和找准了切入点的积极思考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告诫生活在蒙蔽或被蒙蔽当中的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的启示,《威尼斯商人》中永恒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否定并谴责以夏洛克为代表的唯利是图的生活态度等主题都被一一揭示。所以,我们应在课堂中提出切合学生知识背景、情感状况与思维特点的问题。
其次,要能适时地跟进问题。如教学《荷塘月色》时,问题可这样步步跟进:“第五段写月色'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从生活常识知道,雾是白色的,怎么变成了‘青’(绿色)的呢?”——“这种神秘缥缈、烟雾弥漫的'仙境'意味,隐含着作者怎样的主观情思呢?”——“我们再从主观语境上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此面对如水的月光,淡雅的静夜,作者的心情也不可能是很‘激越’的,而应是一种‘淡淡的忧愁’。那么,哪里体现出这种意味呢?”——“如此看来,作者‘带’上门出去,是告别了一个令他‘惶惶然’‘不平静’的现实世界,迈入了一个使他无牵无挂、幽静安宁的理想世界。而‘推’门进来,则写出了作者的理想境界,其实只是一场短暂的‘梦’,他求来的安宁只是一种刹那间暂时的忘却。就这样,用两个动词凸显出了追求‘宁静’与‘不宁静’的心路历程。而我们同学的写作中又应怎样的来炼字、炼意、炼情呢?”这一个个问题就是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文本的诱因,随着这些问题的一步步展开、推进与解决,教学任务和目标也随之一步步地达成与实现。可见,在学生力所不及时适时地跟进问题,就能让学生一步步走上新的台阶。
第三,要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核心问题上展开。所谓核心问题,就是课堂诸多问题中最能揭示文本教学教育价值的问题。我们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益,让学生的思维在核心问题上碰撞,以求得文本的透彻理解。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作者先树靶子再反驳对方错误观点的方法,就很有教学价值。
最后,我们要能捕捉并机智利用课堂上的问题细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上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地变功。”课堂中往往会出现出人意料的场景,我们要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任何突发问题。
二、研究好文本,引导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
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教师是绝不会把教参上的问题按部就班地照抄照搬的,他会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文本的修改,使之与学生更加接近。
可以说,语文课本中大到文章所表现的主题,作者精心的布局谋篇,小到一个细节,一句话,一个词,都是值得我们欣赏品味的。如高中语文传统篇目《守财奴》中有一个疑难之处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课文的结尾部分写到:“‘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最后一句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这句议论,给我们留下了一连串的疑问:这是作者对基督教之虚伪的揭露讽刺呢,还是作者对违背基督教教义的葛朗台这个守财奴的讽刺呢?这些问题诱发了学生的研读兴趣和探究动机,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因此,在再三反复地研究文本,并由此及彼地累积、扩展和知识迁移中,学生们顺利地解决了问题:作者这样写一是通过葛朗台与他具有温柔、善良、纯洁、隐忍等基督教徒优秀品德的妻子女儿的对比,表明笃信宗教才不致陷入金钱的泥沼;二是作者用到了遗言中的一个关键词“那边”——这是葛朗台理想中的“天国”,此时,基督教的“天国”思想竟然成了葛朗台黄金梦的“永生”!而就是这一句不顾任何亲情伦理的话,见证了守财奴至死不渝的贪婪,也成为文学史上极端荒谬的标本,而巴尔扎克所追求的艺术的真实在此就得到了绝妙的体现。
再如,学习莫泊桑的精品短篇小说《项链》时,我发现历来教师都对玛蒂尔德分析得极深透,但对路瓦栽却谈之甚少。但我认为,在作品中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他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玛蒂尔德能洁身自好,并十年如一日以“英雄气概”面对苦日子,正是因为有路瓦栽这根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我让学生反复默读这个人物细节,再思考、感悟。最后,学生分析出了一个很是完整的人物形象:路瓦栽——温和而又节俭;深爱并理解妻子;诚实守信而有自尊。他心甘情愿地付出,无条件地奉献,在精神上鼓舞着玛蒂尔德坦然面对贫苦的生活;他以非常的勇气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挽救厄运。由此,一个文学画廊中熠熠闪光的艺术形象——在维护做人尊严的磨砺中成为一个大丈夫的路瓦栽共存师生的脑海
三、创设好氛围,鼓励学生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成功的几率越大,老师的信任可以化作进步的动力。认知结构主义者皮亚杰也说: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所以,作为教师,既要给学生以正确恰当的引导,适当的肯定,又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博览群书,虚心采纳学生意见;其次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共同探讨,互相补充,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如我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在自己大量阅读相关资料,反复感悟、探究的基础上,筛选出几个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1.你对本文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是齐国不战而胜的故事结局,还是篇章结构上的独特章法?有的学生认为是结局,因为能从中看到故事的意义和说明的道理;而大部分同学认为此文最值得称道的是文章的结构。各小组代表纷纷找出了文中的“三问”、“三答”(与徐公比美);“三比”(由己推王);“三赏”(齐王纳谏);“三时”(结果)。从热烈、充分、自主的讨论中,同学们水到渠成地学到了一种前后呼应、上下关照的奇特的篇章结构——“三叠法”,也大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氛围下,我顺理成章地提出了第二个问题。2.你喜欢邹忌的形象还是齐威王的形象?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是善思明智的邹忌;有的说:是从善如流的齐威王。我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评述,并赞扬同学们概括词语的能力很强,而一位能从家中小事体察出一番政治道理的谏臣,一位能广开言路、励精图治的明君,也的确都有使我们大家喜欢的理由。同学们听了精神倍觉振奋,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成就感,课堂气氛也轻松不少。
当然,语文课堂一旦让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必定是绚烂无比的。我们要想使课堂教学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就要根据语文课堂自身的特点,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我上《威尼斯商人》时,就不忘感情的熏陶,设置了悬念,采取了调动情感趣味式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并从中寻找答案,以达到全面理解文本的目的。我提问: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是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那么,夏洛克之吝啬与其他三个是否异曲同工呢?这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学生们归纳出了夏洛克与众不同的吝啬的表现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狠毒残忍、唯利是图、贪婪嫉恨。由此,同学们就自然而然地体味到本文以“契约”为镜子,透视出了人性的特点,从而也恰当地领悟了全文的主旨。
就这样,师生共同创设出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也共建起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而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利于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勇于发表各自的意见,最终就事半功倍地解读了文本。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要让学生在“愤”与“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启”和“发”的求知需求。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养成咬文嚼字、深入探究的习惯,学会思考与质疑、学会感受和鉴赏,从擅长问、爱好学与勤于钻研文本的有机整合中舞出一片语文新天地。
关于“让学”与“让教” 篇7
“让教”:这是由我们仿“让学”而生成的一个语词, 意思是, “让学生教”, 包括“让学生教自己”、“让学生教同学”、“让学生教老师”.第一层意思呼应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通过“自教”, 让学生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人本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曾断言:“没有任何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他所言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教自己”;第二层意思可以视为是对“后喻文化” (长辈向晩辈学习) 的一种注脚———学生教老师, 不仅指他可以带给教师以教学方面的启示, 也可以在诸如解题思路等方面使教师受到 (知识论意义上的) 启益.陶行知先生倡导“小先生制”, 他说:“小孩的本领无可怀疑, 我们有铁打证据保举他们做先生”正是“让学生教同学” (互教) , “互教”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 较好地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或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实现课标中提出的“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 达成自主课堂”的目标.,
从“让学”到“让教”, 在目前教师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主控”课堂的现实面前, 我们倡导教师“向后退一个 (或更多) 身位”, 把学习的权利更多地交还学生, “让他们学”;另一方面, 又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等场域中也成为“小先生”, 教自己, 教同学, 教老师, 尤其是“生教生”.这是教学理念的一种逾越, 是教学实践的一种跨越, 也是课堂生活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语) .客观地说, 它难为而又可为.从“让学”到“让教”正是从满足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出发, 通过合理、巧妙的途径或方法, 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广泛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自主地进行知识建构、规律探寻, 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最优学业的积极课堂.
在一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习题课上, 我就做了尝试, 习题课不再只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审题、解题、变式等, 我先展示了几份有典型错误的学生作业, 让大家批改, 先让作业的主人介绍自己的想法, 如能自己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那就实现了“让学生教自己”;如不能发现错误, 由其他同学指出错误并加以修正实现了“让学生教学生”;接下来让学生在不改变解题过程的前提下, 重新设计题目让学生当一回命题老师.至此, 学生在“自教”中完善了知识的构建, 锻炼了能力, 学生在“互教”中训练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潜能得到开发.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 拥有知识的多少不是最重要的, 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才至关重要.“让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新课程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培养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必须从课堂抓起, 构建自主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让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 这一过程是将知识内化、巩固、迁移、运用的过程, 它充分体现了在合作中探究, 在探究中合作的精神.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当下, 虽然有的数学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 却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新”, 忽视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导致部分课堂教学环节走向误区,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更多地体现在自主学习上, 而“让教”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让学”到“让教”, 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自主、课堂有效.
正如《学会生存》所说,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最终必须成为初中生“自己的教育”, 成为他的“自主学习”.而“让学”、“让教”或者说从“让学”到“让教”, 是改变客观上存在的“牵学”、“代学”、“灌学”等情形, 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归还学生———让其实现“自主学习”的一条良途, 甚或是一脉必由之径.也可以说, “让学”是一种必要的行为, “让教”是一种努力的方向.
从“让学”到“让教”, 是从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基础到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教”的过程是学生在个体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师生间、生生间的多维互动, 在互动中反思, 在碰撞中提升, 优势互补, 智慧共享, 共同成长.新课程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让学”到“让教”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学生也一定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摘要:在理论界, “让学”鲜有人及, “让教”更是一个新概念, 把它们有机组合起来, 并致力于从一种教学形态向另一种教学形态的过渡与发展, 这是对多种既有 (理论) 元素的推陈出新, 更是对教学理念、行为方式等的重构与“刷新”.
让学, 有效激活小语课堂 篇8
学生在一天天地成长, 自从开展争鸣课堂学习活动以来, 班级中采用了捆绑式学习活动评价方式, 让学生畅所欲言, 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基本掌握了预习、读书、反馈的学习方法。那么, 如何在小语课堂上引领学生开展争鸣式的学习活动呢?我认为, 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碰撞出思维火花, 教师应让自己弱一点, 大胆放手, 引领学生强势一些, 在小语课堂中演绎别样的精彩。下面结合自身的实践,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预习单——轻叩学习的前奏
基于先学后教争鸣课堂的理念, 预习单成了开展教学教研的热点, 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预习单的设计上应该是“少而精”,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计, 将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整合, 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人教版四上第13课《白鹅》预习单
1. 读课文三遍, 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2. 辨字组词。
厉 ( ) 颈 ( ) 牌 ( ) 吭 ( )
历 ( ) 劲 ( ) 脾 ( ) 坑 ( )
3. 课文主要写了白鹅的 () () () 和 () 的特点。
4. 读了《白鹅》这篇课文, 你有什么感受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在语文预习单的设计上不要留给学生太多需要动笔去完成的内容, 通过预习, 促使学生能认认真真阅读课文, 圈点勾画, 找出重点内容, 发现问题, 并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如此一来, 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听讲, 听课效率自然提高了。
二、共学单——自主争鸣的助跑器
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真正实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语文课堂的“美丽转身”, 把课堂当成学生的“学堂”, 把质疑问难的机会让给学生, 在“我要学”的氛围中唤醒学生的潜能, 使他们能快乐地学语习文。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和认可, 当然这种评价是建立在客观真实的情况之上的, 确切地说, 学生在合作交流时, 教师应多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人教版四上第27课《乌塔》共学单
一位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 独自游欧洲, 这个小姑娘引起大家的关注。请四人学习小组根据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理解文本
1. 乌塔是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的?
2.乌塔都去过了哪些地方呢?
◆深入思考
1.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自己的见解。
2.展开辩论:你是赞同中国父母小心呵护的教育方式, 还是赞同外国父母这种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
在课堂活动中,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 师生一起探讨, 学生有的说:“乌塔每次出行都是做了充分的准备, 自我保护意识极强。如果真的遇到危险, 她的应变能力就会特别强, 相信她会化险为夷。”有的同学发表了独特的见解:“我认为课文并不是让我们都要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 而是让我们克服依赖的思想, 逐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自强自立。”学生们各抒己见, 各有各的道理, 虽然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但经过热烈讨论, 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逐步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
在四人小组共学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学会关注, 关注同学的发言;学会倾听, 组内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有各自的见解与观点, 学会尝试着提出不同的问题, 并想出对策解决这些问题。当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问题的中心点, 给予学生极大的帮助与充分的肯定, 鼓励他们的求异思维, 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反馈单——课后延伸的检测站
语文课堂中也要开展巩固反馈活动, 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设计针对性的练习, 检测学生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同时设计一些具有提高性、典型性、代表性的拓展练习, 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学完了人教版四上第14课《白公鹅》一文, 让学生思考:丰子恺的《白鹅》和俄国作家的《白公鹅》有哪些相同和不一样的地方?
在交流反馈的过程中, 让学生感悟写法上的共性处和不同点, 学生经过四人小组的合作探究, 发现两篇文章虽然都是描写白鹅的, 但由于作者的写作方法不同, 写出来的鹅也自然有所不同。学生们懂得了要学习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描写同一种事物。
在课堂反馈过程中, 让学生谈学习体会、收获, 或质疑, 或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还可以根据课堂作业的批改情况及时加分, 对每位成员进行互评或小组评, 从上课发言是否踊跃、作业态度是否端正等方面合理奖励相应的分值, 学生们定能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 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让学 篇9
一、增加导学弹性, 注重方法引导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每个学生都是积极的探究者和知识的构建者;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生长的基点;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自主情感是有效学习的内部基础;学生的学习技能不是靠教师“教给”的, 而是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会”的。
如:《小露珠》不同的导学设计片段———
【片段1】导学设计:
(1) 抄写本课生字词3遍。 (2) 从《课课通》找出以下词语的解释:降临、水晶、光彩熠熠、圆润、生机勃勃。 (3) 造句:越来越…… (4) 说说为什么大家喜欢小露珠? (5) 背诵全文。
【片段2】前置学习:
(1) 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2) 生字小研究:说说你是怎样学习和记住本课生字的音、形、义的。 (3) 结合课文, 说说为什么每个小动物说的话不一样。如果你是小动物或植物你会说什么? (4) 阅读描写露珠类的文章, 如《小雨滴》《露珠赞》…… (5) 读了《小露珠》你有哪些疑问?
比较上面的两组材料, 我们不难发现:“导学设计”多少还带有传统的框框, 教师按书后要求, 梳理每个考点, 设定学习内容, 然后让学生一项一项完成;作业中要理解哪些词语、思考哪些问题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 学生是完全依照教师的思路在学习。这样的学习就是“被学”。而在“前置学习”里, 可以看到教师只给了学习方向———自学生字词、围绕主题解读课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要学习的内容, 在开放的空间里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
教师是生命的“牧者”, 是抛砖引玉人。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像牧者, 把学生带到水草丰美的地方, 让他们吃个饱。教师存在的意义是激发和引领。在课前, 教师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 超越教材, 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
二、强化合作探究, 内化文本语言
新课程的理念更多地强调小组学习, 在学生课前对学习内容有了研究思考之后, 课堂上先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内组员或是共同练习、准备在全班展示, 或是按照交流的主题将自己在课前研究中的发现或疑问逐一汇报, 或是将本组同学的想法进行梳理整合等待与其他小组交流……对于学生而言, 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一人说 (读) , 三人听, 相互补充、纠正, 在互学中有进步、有提升。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 再全班交流, 这样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单向课堂结构, 增加了生生对话, 形成了三向对话的课堂结构, 让课堂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的地方, 从而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 使学生能独立思考, 主动求知, 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高年级的《孔子游春》教学片段———
(一) 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 而孔子的心情却不平静, 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 那孔子眼中的水是什么样的呢?找出有关的段落。
(二) 出示: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 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 凿石壁,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 水是真君子啊!”
1.指名读。2.自学要求: (1) 你知道孔子的这番宏论是围绕哪两个字来展开的吗? (2) 你知道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吗? (3)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呢?孔子看出了水有哪四种精神? (4) 你能围绕其中的一点说说你的理解吗? (5)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还有哪些品质? (6) 由孔子的话, 你会想到孔子的哪些相关故事? (7) 读了孔子的这段话, 你想对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提什么建议? (8) 孔子谈水, 他认为水是真君子, 你的观点是什么?
学生总是带着自己个人的经验背景和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里学习的, 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 通过学思知行的统一, 使得智慧和能力得到自由的释放和全面的发展。因而教师不是知识的施与者, 而是智慧的开启者。
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要多指导他们看书, 教会他们看书时, 要认真细心;到了中年级, 教师应教会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重点、难点时, 要圈点、批划、加注、补白。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教师不是要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多少知识, 而是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 不失时机地修正教法, 使之更适合于学生的学习。
“让学”是唤醒每个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 这正是我们要追寻的教育本真。
课本剧让学生活起来 篇10
一、课本剧的意义
课本剧的表演形式灵活多样, 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表演活动, 主要是为语文教学服务。它不择表演场地, 不择学生水平, 不择表演设施, 不择表演时间, 也不择表演规模。学生通过舞台表演, 通过角色体验, 增强了对文本的理解。虽然他们有些稚嫩, 但是举手投足之间无不跃动着童真与童趣, 也在无意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及主题思想的理解。这种愉悦情感的教育方式具有较强的知识接受和思想教育效果, 比教师单纯的课堂教学优越许多。
二、编排课本剧
新课程标准更强调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要求将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本剧以其特殊的形式, 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通过分析课本剧编演的步骤,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 人物不能太多, 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
在学生自己编排并表演了几个课本剧之后, 我发现学生对于什么是课本剧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或者说是存在着误解, 仅仅停留在角色朗读或者角色扮演这一层面, 并不能深入理解, 挖掘课文中的一些内在潜藏的东西。可我又苦于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内容指导学生理解剧本的概念。恰在此时, 我们开始了第四单元的学习, 其中有田汉先生的剧本《盗草》这一课。我想正好可以利用这节课指导学生认识剧本的特点, 让学生学习如何改编剧本。因此, 我查阅了大量有关戏剧剧本的知识, 抓住要点准备了这节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这篇课文的基础上, 我对照课文讲了剧本的特点, 让学生了解了一些戏剧和剧本的常识, 如剧本中的“幕”和“场”, 尖锐的矛盾冲突, 个性化的语言, 台词和舞台说明等, 使学生明白要想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字改编为课本剧, 首先要懂得剧本的特点, 然后才能根据其特点编出符合要求的课本剧。当然, 学生一时之间还不能进行操作, 因此在第二课时我引导学生共同改编了这篇课文, 将其诗化的语言改写成散文化的语言, 并以剧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当遇到一些问题, 如处理背景知识、人物心理、环境等, 学生提出可以将其转化为人物语言, 还可将剧本舞台说明中的布景说明改为环境描写或旁白, 为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等。之后, 学生分小组改编剧本并排演了课本剧。学生还准备了服装、道具、舞台说明 (是以小黑板出示的) 。学生的表演有板有眼。如鹤鹿二童与白素贞的打斗场面是一场武戏, 学生是参照了京剧上的动作而设计的, 还配了音乐 (而事先我并没有想到学生会有如此表现) , 台词也加入了一些口语化的内容。各小组的表演不尽相同, 各有精彩之处。表演结束后, 我引导学生共同点评, 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了改编剧本的方法。学生的表演虽然稚嫩, 但很成功。这样, 学生的创作表演的欲望被激发了起来, 又积极改编了《渔夫和魔鬼》《东郭先生和狼》《狼》《皇帝的新装》《童区寄传》等课文。学生通常利用课间或者休息时间编排课本剧, 我担心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就做了一个调查。结果, 学生纷纷表示编排课本剧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 体会了人物的形象与情感, 并且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作文———《我对课本剧的感想》。于是, 我根据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的心理特点, 充分发挥学生特长, 发展个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本剧的表演。在挑选演员的过程中,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想要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经过激烈的角逐, 学生定下了演员。在其后的排练中, 这些小演员们也是兴趣盎然。演完课本剧后, 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更浓了, 觉得不再枯燥乏味, 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了。
三、课本剧的功能
通过教学实践, 我发现以表演课本剧来补充语文教学有很多优点。而且, 课本剧通过形象直观的表演, 能发挥许多功效。课本剧是加深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理解的一种教学形式。课本剧的表演深受学生喜爱, 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并让学生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范围。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之一。课本剧的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记忆, 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 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本剧的演出, 将这些富有形象性的道理, 用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 把道理变成视觉形象、听觉感知, 通过感知的观照, 就把所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艺术”, 并从中获得新知识。学生的情绪和多种感官得到调节, 心情舒畅了, 不厌倦了, 调剂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丰富了校园文化, 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课本剧的演出, 还使学生从再现作品的生动、真实的画面中, 体会人、事、情、理的内在联系及典型意义, 受到美的陶冶, 德的潜移默化影响, 领略到感人的艺术境界, 并在艺术美的熏陶下自我教育, 培养起真、善、美的道德情感, 使之形成高尚的品格。例如, 将鲁迅的《孔乙己》改编成戏剧, 可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孔乙己的一生悲惨的飘零身世, 加深对封建社会压迫下的底层知识分子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憎恨。这种分明的爱憎情感, 就是学生在演出中, 精神上受到陶冶的结果。
总之, 课本剧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新型教学手段不断出现的现代教学面前, 不应该丢弃。因为课本剧的表演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极高的价值。在我们的小学课堂上, 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实际, 有序地、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将会把我们的教学提升到理想的境界。它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发展。
摘要:课本剧是将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地再现给自己和同伴的一种集教学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校园活动。课本剧的表演形式灵活多样, 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表演活动, 主要是为语文教学服务。它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关键词:课本剧,学生,语文教学,表演
参考文献
[1]王云燕.课本剧——学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催化剂[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 (9) .
让学:“真学”课堂的本质追寻 篇11
一、让时间
1.让学生有时间读
语文教学目标安排过满,就会挤占学生接触文本的时空,导致阅读肤浅。阅读目标的缺失,就会导致阅读本体的不在场。《猫》这一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前置学习:在4分钟的视频中,让学生静心阅读周而复和夏丏尊两位作家描写猫的片段,引导学生了解两位作家抓住猫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来描写猫,把猫写得栩栩如生。接着把学习目标指向“老舍是如何抓住特点来写猫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了本文后又引导学生再去读读《白鹅》《白公鹅》《母鸡》,用今天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对比阅读,探寻其他作家描写动物的方法。
2.让学生有时间议
如何推动学生去思考去实践,使之逐步转化为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展开议论,就是推动学生去思考、去实践的一种好方法。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自始至终融于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于每一个字眼。全文没有一处是直接抒发对猫的喜爱,但没有一处不体现老舍的喜爱,这正是老舍这位语言大师的高明之处。
课堂上我给出时间,让学生围绕“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呢?”“你从哪儿感受到小猫的可爱?”这两个主要问题开展学习交流,学生在小组中抓住关键词交流感受,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学生从“无论……都……”“非……不可……”“无论……也……”这些关联词,“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一句中的语气词,“蹭、伸、跳、踩”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中体会到老舍对猫的喜爱 ,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3.让学生有时间思
周国平认为“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让学的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营造丰富的安静,让学生有时间静心思考。把安静交给学生,给学生带来的是内心的丰富。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回顾课前的视频内容,不同作家描写动物,方法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静思后,比较发现不同作家描写猫方法不同:有的描写样子,有的描写家人对猫的态度,而老舍则抓住猫的对立矛盾的性格特点来写的,虽然写法不同,但是都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让实践
1.让学生探究,发现表达的特点
让学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探索发现之旅。让学生在探索发现的旅程中,经历崎岖和曲折,最后获得顿悟和豁然。
活动一:学生交流了猫的古怪性格后,让学生把发现的这些性格连起来说一说,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作者的表达特点:(1)老舍在写法上与其他作家有所不同,全文没有一处是描写猫的外貌,没有一处是描写猫的生活习性。他主要是抓住猫的性格通过一个个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2)老舍先生不用华丽的辞藻雕饰文字,语言平实,“说它( )吧,的确是啊,可是( )”。就像面对面地与我们话家常,自然地从心底流淌出来。(3)《猫》一课有着总分式的构段方式。从文中的两个中心句,学生就发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
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揭开作者表达的“神秘面纱”,领悟到文本在表达方面的技巧,习得言语经验,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2.让学生迁移,运用写作的方法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实现从“教过”到“学会”的转变,需要经历 “认识—实践—总结”这样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学生仅仅“认识”或“理解”抓住特点描写动物的方法,离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因此课堂上我设计了小练笔活动,让学生当小作家,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个小动物,注意抓住动物的一个特点来描写,迁移运用学过的写作方法,将语言文字运用落到实处。
一堂课的教学效率不在于教师“教过”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究竟“学会”了多少知识和方法。“真学”的课堂,教师必须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只有真正“让学”,才能实现由“教过”向“学会”华丽转身,才能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让学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协作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让学生真正站在课堂中央,成为首席的平等者尽情演绎着精彩,定然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纵观国内的先进教学理念,无不凸显着“先学后教、让学真讲”的原则,鼓励学生不拘一格探学交流,让他们主动走上台前各抒己见,要求教师融入学生之中,俯下身子倾听学生心声,让课堂不矫情、不造作、不枯燥。“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给他们腾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在真学善思的过程中获得顿悟,定能使得他们真正明白“文以载道”与“文道合一”的深刻内涵。
一、预学案引导,知“困惑”
“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叶圣陶)。让学生主动思考,就应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思考话题,让他们在一定的蛛丝马迹中发现踪迹,找到自己认知误区和不足。预学案运用,提前让学生熟悉教材背景,知晓不足。
预学案应紧扣教学知识重点。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祁黄羊》教学中,为了能帮助学生从祁黄羊的所作所为中体味“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内涵,教师不妨设计如下的预学引导题目:在当时的情况下,你认为祁黄羊所做的一切对国家有着怎样的影响?如果你是祁黄羊,你会这样做吗?很多同学根据上述预学题目,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说,国难当头,祁黄羊能以国家为重,完全不顾世俗杂念,是值得尊重的可敬之人。有的同学说,我会让其他的大臣推荐自己的儿子,这样来不仅可以避免嫌疑,更能使得自己的儿子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有的同学则不赞成上述观点,认为这样做不诚实,等等。由此可见,学生在“内举不避亲”产生了分歧,教师可从“为什么而举”和“亲的力量价值”上引导学生深思,帮助他们明白其中道理。
创设的预学案在体现趣味化和多样化的基础上,应该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学生的学习认知需要,让他们能带着问题主动思考。多留一些空白,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不足主动探寻,形成一定的整体认知感悟。
二、任务化驱动,辩“真伪”
特级教师张春良曾直言不讳指出当前语文教学仍存在应试化、碎片化、肤浅化,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陷入了过度解读的尴尬境地。这种依赖教师讲解、教参解读的模式必然会使得学生在难辨真伪的过程中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任务引导思考,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发现。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教学中,不妨结合学生对嫦娥奔月神话故事感兴趣的特征,创设如下的思考任务:嫦娥为什么丢下后羿奔月呢?你若是嫦娥遇到相似的情况,会这样做吗?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能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主动圈点勾画形成一定的语篇感知。有的同学认为,受到逢蒙的胁迫,不得已吃下仙药,是无奈之举。有的同学则说,假如被逢蒙吃下仙药后果则是不堪设想,更是害人害己。有的同学说,我若是嫦娥也会这样做,是为了保持仙界的纯洁,等等。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围绕其认知难点创设较为集中的任务,鼓励他们从“人性善恶”的角度予以点评,让他们在反复讨论、争辩、比较的过程中探出真伪。
创设的任务在体现教材重点和认知难点的基础上,多突出开放性,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在彼此讨论争辩中鉴别比较。引导学生运用同桌对话、小组讨论、角色表白等多样化的形式互动交流,帮助他们在吐真言的过程中暴露认知思维,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情景式展露,展“个性”
语言学习应该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多给学生搭建展示舞台,让他们在主动展现的过程中露出头角,不仅能激活他们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更能够使得他们在成果化展示过程中获得认可,丰富自主探学过程。
情景式展露,让学生的个性不断被重视。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上册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以课文为脚本,运用角色表演的形式来展现当时的紧张氛围和人物内心思想,有的同学扮演林冲,通过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展示了高超的武艺。有的同学则是运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展现了洪教头盛气凌人和莫衷一是的傲慢。有的同学则扮演旁观者,对林冲和洪教头的打斗予以喝彩、点评,等等。这些角色模拟表演,使得学生获得了更多深刻感知,能使得课堂教学更有动态感。通过课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有了更多联想和想象的机会,使得他们在主动表演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多让学生自我表现,给他们建构栩栩如生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身临其境感知过程中主动表现。尊重学生的差异,运用赏识的眼光认可学生,多给他们激励鼓舞,给他们的探学与展现个性“鼓掌喝彩”。
如前所言,给学生腾出足够自由探学的空间,让他们在主动探究中获得深刻感知。找准学生疑难困惑,根据学生语文学习需求,设置多元化和差异性任务话题,鼓励他们积极表达和自由探学,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让学生自学,引导探疑,能使得学生获得丰富认知感悟,有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汪潮.论“让学观”[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5).
【让学】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