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画

2024-05-12

一画(精选12篇)

一画 篇1

明末清初的画坛, 复古主义作为主流, 引领潮流的“四王” (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 主张师古人、师古法。面对时代的现状, 晚年定居在扬州的石涛精心撰写了一部绘画美学名著叫《苦瓜和尚画语录》, 石涛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画语录》中严重的反对“四王”等人形成的这种复古主义倾向, 积极的宣扬“借古以开今”的观点, 对当时及以后的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苦瓜和尚画语录》对中国绘画美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画”论上。石涛提出“一画”论的新观点, 极具新意的将笔墨技法与绘画理论完美结合, 从哲学的高度阐明了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中国画的美学本质, 并且解决了画家如何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获得自由的这一根本性问题, 给中国绘画美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石涛的“一画”论, 是指纯粹的技术手法概念的一划一笔, 还是指一根贯穿于现象客体——绘画主体——艺术的生命力运动的线?石涛的“一画”论, 其思想渊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禅宗佛学思想, 还是渊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老庄道家思想?本文主要就前一个问题试做分析研究, 笔者将根据自身的理解和经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中国绘画中线的作用主要是描绘物象的形状轮廓, 譬如原始社会时期, 人类在洞穴石壁上绘制的壁画, 还有在一些陶罐上绘制的动物和图案等。到后来线条的作用又一次次拓展, 画家笔下的线条还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和人格魅力, 正所谓“字如其人, 画亦如其人”一样。线条的表现力如此的丰富, 中国历代的绘画大师无不通过对线条的历练来形成属于自身风范的绘画语言, 进而充分表达自己的情与思, 达到物我两忘, 将心象通过笔墨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净白的宣纸上, 一次次的完成“状物写心”的过程。东晋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 唐代吴道子的“兰叶描”等, 都是这种对线条历练的结晶。元四家的山水画运用了独具特色的线条和笔墨表达了自身所向往的理想境地, 到了明代出现了一位水墨大写意画家徐渭, 他笔下的线条任意挥洒、狂放不羁, 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给观者带来了一种快感, 将中国画中线条的表现力推向了极致。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种种特点, 产生了迥异于西洋画的绘画风格面貌。

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说:“行远登高, 悉起肤寸。此一画收尽鸿濛之外, 即亿万万笔墨, 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可见中国的山水画中最基本的造型要素是“一画”产生的线, 这根线能表现出天地物象的形态和神韵。简单的“一画”却能把宇宙万象的形貌收进画面。画家每做一张画, 从起笔到收笔, 这根造型的线贯穿始终, 形成画面的整体面貌。

但是, 在石涛看来把中国山水画的“一画”仅仅解释为一根为表现物象而存在的线条的看法是不全面的。如果把中国山水画的“一画”只看作是一根“造型的线”, 那么当画家在观照宇宙万物进行创造时, 就会失去一种特殊的对美的感受力和体悟, 所画出来的作品只是物象的外部形态, 而不是物我交融之后自然生发出来的充满艺术生命力的新形象, 也就没有反应出来自然事物的更深层次的内涵。这一画之法, 必须从画家自身对大自然特殊的感受生发, 自由的创造出最能表达这种感受的绘画法则, 这样表现出来的画面才是石涛所要表达的理想效果。“所以一画之法, 乃自我立。”这是石涛向世人发出的宣言, 他不择手段的为表达自我独特感受而创造出不同于前人的画法, 我们可以从石涛的山水画中清晰地看到他笔下充满个性的绘画面貌。同时, 也可以看出石涛反对拘泥于传统, 勇于创新的强烈愿望。

因此, 笔者认为, 石涛所提出的“一画”不仅包含“形而下”的技法含义, 还包含着“形而上”的哲学含义。

从本体论角度讲, “一画”指一根贯通现象客体——绘画主体——艺术的生命力的线。

“一画者, 众有之本, 万象之根。” (《画语录·一画章》) 、“夫一画, 含万物于中。” (《画语录·尊受章》) 茫茫宇宙, “一画”的出现打破了它的混沌状态, 化生了自然万物。“一画”无限的变化正是画者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 也是客观世界自然生命力运动的节奏旋律和变幻之美。因此, 如果画家只是运用线条表现物象的造型, 而没有重视到“一画”的美学本质, 那么画家就失去了绘画的本体意义, 他的画面是肤浅的, 没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作为支撑。

从宇宙形成论和绘画创作论角度讲, “一画之法”是贯通现象客体——绘画主体——艺术的生命力运动的根本法则。“太古无法, 太朴不散, 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 立于一画。” (《画语录·絪缊章》) 石涛从绘画创作的角度讲, 画家信手一挥, 处于絪缊一体混沌状态的笔墨就会被打破, 洁白的宣纸上就留下了笔墨的痕迹, 也就显现了心中的物象。当画家出笔作画时, 笔墨混沌打开, 也就产生了“一画之法”, 这与宇宙中元气化生万物的“一画之法”是一致相通的。因此, 当画家在作画之前掌握了这个贯通现象客体——绘画主体——艺术的“一画之法”之后, 便可以获得“信手一挥, 山川人物、鸟兽草木、池榭楼台、取形用势, 写生揣意, 运情摹景, 显露隐含, 人不见其画之成, 画不违其心之用”的无限创作自由。进而达到“画于山则灵之, 画与水则动之, 画于林则生之, 画于人则逸之。”的出神入化的最高艺术境地。

山川河流本是大物象, 但画家却能运用“一画”的理论把它表现出来。“竖画三寸, 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 体百里之迥。” (宗炳《画山水序》) 自然万物, 这么庞大的物象都可以通过“一画”表现在画面上, 譬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表现的是郊区到城里十几里的景物;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表现千里之遥的山川江流;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表现的是浙江富春山一带山川绵延的美景。可见运用一画的法则, 即可以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形象世界。

《画语录》的第一章以老子的道家哲学的基本原理开始, 并用宇宙形成的学说给美学以阐释, 以宇宙的形成比喻艺术绘画的创造, 作为绘画创作的几个基本原理。石涛把“一画”放在《画语录》的第一章节来论述, 可见其重要性。“一画”的理论贯穿着整篇《画语录》, 一是万物的原始, 一切道理的根源, 一切哲学思想的起点。

太朴混沌, 本无法, 当混沌澄清, 宇宙不在懵懂, 就有了法, 人类摆脱了浑浑噩噩的状态, 悟通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从而创造了自己的绘画语言, 即一画。这“一画”不仅包含“形而下”的技法含义, 还要看到“形而上”的哲学含义。在第一章的最后, 石涛引用孔子的一句“吾道一以贯之”进一步强调他的“一画”的观点, “一画”论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将给后世的中国绘画道路指明了方向, 石涛的“一画”论的贡献将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吴冠中.我读石涛画语录.荣宝斋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2004年1月.

[2]贺志朴.石涛绘画美学与艺术理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2008年9.

一画 篇2

全体教师:

为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提高教师的书写规范,加强教师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也为教师搭建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特举办全校教师“三笔一画”比赛。

一、参赛对象:全乡所有教师

二、比赛项目: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简笔画。

三、比赛安排、钢笔字:(含钢笔墨水笔、圆珠笔、铅笔等)一律用A4纸(采用田字格,由学校统一设计)。

2、毛笔字:1×3尺规格的宣纸,竖式书写,简单装裱。

3、粉笔字: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完成后拍照,将电子版交到新庄乡教育管理中心。

4、简笔画:在A4或A3纸上完成1幅主题画作品。

5、作品上交要求及时间:全体教师按上面要求自行完成作品,然后上交办公室(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简笔画),学校进行评选,每样各三件优秀作品。最后由办公室统一将作品于10月1日之前交新庄乡教育管理中心。

三、比赛要求:

(一)三笔一画书写内容均按规定书写。钢笔字为一篇100字左右的文章;粉笔字、毛笔字各为28字七言绝句的唐诗;简笔画内容:山水、花鸟、人物等。

(二)评分标准(100分)。

1、内容无误。(20分)(每出现一个错别字扣5分)

2、有标题标点,标点占格正确。(10分)

3、书写工整美观,均书写楷书、简体字。(70分)

一笔一画写“深情” 篇3

关键词:写字教学;乐趣;逸趣

一、以“情”激趣,书写有乐趣

1.导入有“趣”,激发兴趣

对于一堂课而言,“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写字课相对而言,是一门学习内容比较单一、学习工具比较单一、学习方式比较单一的课程。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我们更需要有别具一格的导入为它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书法课。

如,一位教师以一个写字小游戏打开了孩子们写字的兴趣之门。教师寓理于其中,在游戏中分别设计了大小不等的三个方格,让学生在书写时做到“眼到”,认真琢磨,控制字的大小。学生饶有兴趣地写完,竞相展示,在教师的鼓励下更积极地投入到接下来的挑战中。

“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程颐说得好,写字兴趣为先,不乐学,断定其必学不好、学不精。所以,写字课的导入对整堂课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要顺应孩子的特点,根据教材编排设计有趣味的导入。除了孩子最感兴趣的游戏法之外,还有书家故事法,视频导入法……以充满“乐趣”的导入激发孩子学书的激情。

2.善用“联想”,生动形象

“联想”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从一个形象想到另一个形象,从一种方法想到另一种方法,从而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启迪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汉字音、形、意的特点决定了汉字不仅有故事,而且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方中有圆,静中有动。

比如,我在教学基本笔画的时候,常让孩子根据笔画的形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孩子们由“横”想到了拱桥、扁担;由“撇”想到了象牙、柳叶;由“点”想到了雨点、米粒;由“捺”想到了大刀和人腿。将笔画与生动的实物结合在一起,在书写之前心中已有笔画的形象,孩子们能更容易地领悟和理解书写要领,深刻地记住笔画的形态特征与运笔方法。

3.编写口诀,好记易学

朗朗上口的口诀,很受学生欢迎。所以,在学写汉字的时候,将汉字的书写编成口诀让学生读一读,不仅容易记住,而且非常有趣味。如,教师在讲完写字“避让”这种方法之后便出示了“左旁简单左让右,右边笔画占地多,右旁简单右让左,左边笔画占地多”,学生利用口诀,便很快理解并记住了结构关系的要领,并在书写中很快得到了运用。又如,在学“豆”的时候,教师让孩子表演时,便在一旁说:“你看我,我看你,笔断意连两相望。”在生动有趣的语言刺激下,孩子们便在欢乐的笑声中感受笔画之间的联系,形象地体会笔断意连。在写字教学中许多儿歌、口诀都可以即兴创编,这样简单易懂的儿歌、口诀不仅帮助孩子记忆,更是避免了教学中的语言重复,让听者耳目一新,使教学轻松有效。

4.化静为动,以动促写

情景表演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升华,用孔子的话说是“无言以教”,也就是说它比大量的技法讲述要更明白、更清晰、更生动。如,教师在教学“豆”中的两对点时,让两个女生进行了简单的表演,相互对看,表示两点,这样生动的肢体语言刺激了孩子的乐趣,再配上教师的语言,更显得生动有趣。又如,我在教学“捺”的写法之时,让孩子伸出自己的脚,感受捺应有“脚”,样如人脚。通过肢体的展示,感受书写的灵动。

教师在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之时,灵活地渗入有情趣的教学方法,便可以让孩子学得轻松、快乐。

二、以“情”入境,书写有逸趣

“中国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显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书法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有声的书法。书法中的点画如同音乐中的音符,飞动的线条之间的纵横搭配,富于节奏、虚实、疏密的变化,通过千姿百态地排列组合,体现着其抑扬顿挫。写字课中配上优雅的中国古典音乐,如《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湖秋月》等,伴着诗情画意的古典音乐,让学生感受书法的节奏和韵律,将心绪与音乐和书法一起波动。

三、以“情”悟理,书中立人品

写字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西汉扬雄提出过“书为心画”的观点,“书字不过一技耳,而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在写字教学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将对孩子的道德修养大有裨益。

如,一位教师在讲解完左右结构中的“避让”关系之后,便马上渗透品德教育:“其实字的几个组成部分就如几个好朋友,非常谦让,它也告诉我们平时与人相处也应该这样,懂得相互谦让,与人友好相处。”教师抓住了合适的时机,很好地在书法中融入了德育,让孩子在学习中轻松自然地领悟了谦让的道理。这也正是符合了古代情趣教学法中的“与心相适”。书写中“真”“善”“美”的许多内容,需要老师抓住合适的时机,通过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方法渗透其中,而不是纯粹的说教和摆道理。

“情”由心生,趣从中来。只要我们深挖教材的情趣,丰富教学的手段,锤炼自身的语言,必能构建有情趣的写字课堂。以情激趣,以趣诱知,突破传统的写字教学,让写字课走向自然、活泼、高效、情趣盎然……

参考文献:

王小青.小学写字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州大学,2013.

儒释道语境下的“一画”论 篇4

“一画”论作为《画语录》的核心, 后面的《笔墨章》、《山川章》、《资任章》等都是来解释“一画”。石涛的绘画, 在当时即名重于世, 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 “搜尽奇峰打草稿”, 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石涛善用墨法, 枯湿浓淡同时使用, 尤其喜欢用湿笔, 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合, 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有时用墨很浓重, 墨气淋漓, 空间感强。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 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 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 有时又多方拙之笔, 方圆结合, 秀拙相生。

石涛在《画语录·一画章》中提到“太古无法, 太扑不散, 太扑一散而法立矣, 法于何立, 立于一画。一画者, 众有之本, 万象之根;见用于神, 藏用于人, 而世人不知, 所以一画之法, 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 盖以无法生有法, 以有法贯众法也。夫画者, 从于心者也。山川人物之秀错, 鸟兽草木之性情, 池榭楼台之矩度, 未能深入其理, 曲尽其态, 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行远登高, 悉起肤寸。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 即亿万万笔墨, 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 惟听人之握取之耳。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 意明笔透, 腕不虚则画非是, 画非是则腕不灵。动之以旋, 润之以转, 居之以旷。出如截, 入如揭。能圆能方, 能直能曲, 能上能下。左右均齐, 凸凹突兀, 断截横斜, 如水之就深, 如火之炎上, 自然而不容毫发强也。用无不神而法无不贯也, 理无不入而态无不尽也。信手一挥, 山川、人物、鸟兽、草木、池榭、楼台, 取形用势, 写生揣意, 运情摹景, 显露隐含, 人不见其画之成, 画不违其心之用。自太樸散而一画之法立矣。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我故曰:吾道一以贯之。”这里所说的一画也就是一画之法, 从中可以看出一画是一个从无法到有法的过程。

2、法无法:释禅思想与“一画”论

禅在中国流布的过程当中, 与中国的人文传统逐渐融合, 在艺术上, 产生了禅艺合流的现象.关于禅与画的融合, 石涛自题山水画:“论画者如论禅相似, 贵不存知解, 入第一义, 方为高手, 否则入第二义矣”。石涛的不似似之与一画论, 就是发生在这一个禅和艺术的融合而合一的时期。佛学禅宗的出现的确加强了中国绘画, 因为禅追求的心境和意境。虽然石涛出身佛门不是处于自愿的, 但是禅对石涛及其绘画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石涛将佛教法无定法的思想如盐溶水地汇入自己的画学体系中。1703年, 他在题画跋中赫然标出“法无定相”, 可以说是石涛论法思想最简洁最地道的概括。他自谓:“已经说:昨说定法, 今日说不定法, 我以此悟解脱法门矣。”《景德传灯录》中载:“世尊因外道问:昨日说何法?曰:说定法。外道曰:今日说何法?曰:说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说定法, 今日何说不定法?世尊曰:昨日说定, 今日不定。”定法与不定法皆是一法。佛教大乘空宗强调, 一切诸法皆是空名, 凡夫识事物会限于情识计度, 为形所拘, 为名所拘, 为识所拘, 这都根源于我拘, 一入我拘, 将如春蚕作茧, 重重织幛, 所以要破我执, 佛学于此有法无定法之论。

石涛所说的法, 和佛学中的这一思想有相通之处。《石涛画语录·一画章》论述“立一画之法者, 盖以无法生有法, 以有法贯众法”, 在第二章《了法章》中论述了了法识法障的问题。石涛所要说的是, 法除了具有根性的意义之外, 还具有遮蔽真性的可能, 或者说正是这种遮蔽真性的特点, 使得石涛要回归真性——无法。

3、蒙养正:儒家思想与“一画”论

在《笔墨章第五》中首先提出“蒙养”一语, “蒙养”一语丛词语的直接来源来看, 石涛用“蒙养”所表达的思想就是《周易》的“蒙卦”中引申出来的, 在《山川章》中石涛提出“参天地之化育”出自《礼记·中庸》石涛这里是用此句来强调儒家重要思想之一赞化育的思想。

石涛在一幅山水上题诗道:“一别江淮不出, 闭门读《易》通天者。”可见, 石涛完全以《周易》的思想解读石涛的画学思想。通过以上石涛在《画语录》中大量的引用了《周易》与《礼记·中庸》可以看出石涛的美学理论,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并且在实践中运用了儒家思想可见《山川章》他对天地的理解就是为“高明者天之权也”语出《礼记·中庸》。石涛说:“蒙者, 因太古无法”, 无法而蒙, 而这里说“役法于蒙”, 无法为蒙, 有法也为蒙, 然此蒙非彼蒙, 前者为混蒙原初之蒙, 后者为尘染不纯之蒙;前者因蒙而自然显露, 后者因蒙而遮蔽;前者为真实无妄之体, 后者为虚伪不实之用;前者蒙而不昧, 后者因蒙而蠢。石涛在这里将蒙相反两义统一于一字中, 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 就是:以蒙去蒙, 以无法去有法, 以拙朴去机巧。

孔子的礼教艺术观和批评观, 经过后来的政治家、文学家及艺术家们的阐释, 而形成在中国影响深远的儒家批评传统, 兴成教化成为艺术的重要功能, 成教化、助人伦的批评观, 对中国的美术以及文学创作均产生深远影响。

在石涛《画语录》中, 真正有价值的部分, 是他把“一画”概念作为中国绘画表现中的技法要素即语言单位放在一个具体用笔层面上的讨论。石涛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 意明笔透。”在这里, 抹去了笼罩在“一画”概念上的玄虚的色彩, 把它真正归还到作为绘画造形手段的一笔一画的本位。

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石涛画语录》的“一画论”在前面也已谈到把“一画”只理解成为一根“造型的线”。就是使得画家在创作中丧失美的表现。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审美特点, 根据每个人的经历不同, 接触的事物也不相同, 所以在绘画风格上也各异, 这也是石涛所说的“无法”。但我们同时也要学习“一画论”中的重要思想。

摘要:石涛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最后一位在绘画与画论领域皆有造诣的两栖明星, 其传世画论《画语录》不仅是首先作为大画家的天才艺术感悟, 更是传统绘画理论与哲学美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石涛构建了一个融合宇宙本体论、艺术本体论、艺术个性论的绘画美学体系, 亦是对千年中国的绘画及画论传统作了一次艰涩的总结。本文通过对《画语录》中的“一画”论作重新解读, 试图揭示其在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语境中作理论整合的成功经验与尴尬之处, 并尝试追询传统画论在近代所以式微的深层缘由。

《画一画》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象。

2、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3、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

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认识到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的图象特点。教学难点:

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课件出示:

(1)什么样的两个量叫作成正比例的量?

(2)判断下面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①每行人数一定,总人数与行数。

②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与高。

③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与宽。④圆的周长与半径。

2.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我们已经知道了正比例的意义,并且学会了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那么我们能否用图象的形式去直观表示两个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先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及巩固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再直接揭示学习内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探究新知

1.认识正比例图象。

(1)课件出示教材44页表格。全班同学去看电影,看电影的人数与所付票费如下表。人数 0 1 2 3 4 5 6 7 8 … 票费/元 0 2 4 6 …

组织学生把上表填写完整,并判断看电影的人数与所付票费是否成正比例。(学生口头回答,教师课件完成)

(2)观察、交流。①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预设 生1:我发现看电影的人数和所付票费是两个相关联的量,人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票费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票费随人数的变化而变化。

生2:我发现看电影的人数和所付票费的比值是一定的。

生3:我想到了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

说不通的,一画就通 篇6

众所周知,画图能帮助我们分析、解决问题。就像我,身为执业律师,时常要为一些公司的股权转让、并购重组、投资参股等运营活动提供咨询。在服务过程中,我有个习惯,就是边听当事人叙述,边在纸上记下要点(如人物姓名、公司名称、事件线索等)。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避免遗漏重要信息;二则方便梳理脉络、厘清关系,特别在碰到股权结构错综复杂的公司时,其作用尤为明显。所以,每当对方把问题阐述完毕,我的解决方案便很快“跃然纸上”。

当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时,不妨采用画图的方式——有时候说不通的,一画就通;有时候厘不清的,一画就清;有时候记不住的,一画就灵。但尽管如此,也有人过犹不及,白白浪费着图形所带来的好处。一位朋友曾向我抱怨,其所在公司的老总一派“官僚作风”,能几句话说清的问题偏偏要以开会的形式讨论,能在周五之前安排的事情偏偏要在周末搞突击加班,能以一个邮件陈述的报告偏偏要做成PPT上台汇报——提到这个PPT,她更是牢骚满腹,本以为PPT只要做得简洁、清晰就行了,万万没想到该老总还是个“完美主义者”,不仅要求公司上下PPT模板要统一,而且字体、字号、色调也要如出一辙。当然,在此基础上,能做得越精美越好,越有创意越好。

毫无疑问,这位老总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表面上看,做好PPT是工作态度以及精神面貌的体现,但做得好不如有成效,PPT的运用终究是为了方便演示所要汇报的事项,如果仅为了形式美观,而把本用于思考、沟通、执行的精力花在了PPT的制作上,可谓舍本逐末。

按照这位老总的要求,那么单·罗姆应该没有什么市场了,他所倡导的“一张纸+一支笔,画图搞定商业问题”的理念将终因“线条粗糙”、“画面简陋”、“形象失真”而被打入冷宫。然而在美国,丹·罗姆的境遇却截然相反。他就是靠一支笔、一张纸,先后为Google、eBay、GE、IBM等世界500强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发现画图的妙用是丹·罗姆的“妙手偶得”。一次,他贸然答应为同事代班,但却没有准备要向客户演示的PPT。情急之下,他用餐巾纸写下自己的演讲主题和提纲,结果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这不仅没有令客户反感,反而还得到了嘉许,它被认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别出心裁。

从此之后,丹·罗姆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专注于“画图解决商业问题”的方法论研究之中。不论你是心悦诚服,还是将信将疑,抑或继续观望。丹·罗姆不仅已经在咨询领域名声鹊起,还著书立说——《餐巾纸的背面:一张纸+一支笔,画图搞定商业问题!》正是他的成果。

在丹·罗姆看来,画图的最大优点之一,便是易于掌握。在书中,丹·罗姆写道:借助一支笔、一张纸,即使没有任何绘画功底的人,也能清晰表达自己意图。当然,前提是眼睛、双手及“心灵之眼”全部就位。用眼睛看,就是获取必要的信息,如谁、什么、有多少、何时、何处、如何、为何,即罗姆所谓的“4W+2Hl”6个观察角度:用双手,意味着手眼并用,利用一些简单的元素、图案来表明我们的想法;用心眼,即闭上双眼,运用想像力、思考力和洞察力来帮助我们打开心灵之眼。其中,罗姆特别提到视觉思考包括4个步骤,即:观看、观察、设想和展示。观看就是“搜集+过滤”,浏览眼前的事物,建立初步印象;观察就是“选择+归类”,选择重要的资讯,分门别类地放好;设想是用心灵之眼看出原本不存在的东西;而展示就是清楚呈现我们的想法,说服听众。

一画 篇7

华夏文明发源于甲骨文之前, 当时的汉字, 也就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载体是以象形文字的形式出现。这一直是我们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魅力。我们通过图像, 点、横、竖、撇、捺来记录, 表达交流, 这是我们的语言载体。所见及所得、所想及所物。汉字的发展与见证了我们的发展, 从甲骨文到小篆等, 到繁体, 简体。而简体的使用回归到一字一意, 更是一字包含多意, 字宇更加的扩大, 词汇也随着衍生。

一、艺术语言之构成

点, 线, 面一直是艺术语言的表达载体。而我们的汉字本身也是通过笔画来组成, 每一笔也体现这中国的一脉相承的哲学文化。单独去看每一个字的构成, 我们能体会其中玄机、其中的奥妙, 也是汉字本身浓厚的精神世界的体现, 博大的文字, 象形的表达, 是整个精神世界的诠释与构成。回头看微信, 微信的背景就是大画板, 而头像为小画板, 虽然这之间有着边框线, 我们从边框提炼出来, 这正是背景和头像相融的很好链接, 过度, 分割的部分, 两者组合的桥梁。如果通过改变头像框的位置和样式就会有更多的表达方式。

色彩、光影也是艺术的语言, 背景和头像可以从色彩相互呼应, 联系, 也是整个个人意志得到表现的手法, 文字回归起来, 拆分或组合, 使用与其联系、启发联想的文字, 会使整幅画更有意境和深度。

文字是包含于艺术构成之中的, 这正是书法的内涵, 更多字体, 书法在互联网中的推广运用能使人们有更多的表达空间, 也是文化的传承。

二、文字的叠声与解构承载更辽阔的内涵

画中字体的解构扩大了我们的表达, 同音字叠声的运用扩大了联想的空间, 在白话文之前, 一直是单独一个字的使用, 一字一意。通过叠声, 一字一体一意的使用, 语言表达更加的扩大并回到其字的本身。点所归纳的局部, 横所代替的横向空间, 一撇表现的曲线空间。通过它们之间的代替、映射进而扩大, 联想, 启发它的单体本身的局部空间, 带来更丰富的意义。在微信号设计中把文字、符号也结合起来, 文字在这幅画不同位置的标注、字的叠声, 符号与字体的组合, 它可能是一点, 一划, 在融入背景头像中后, 能成为这幅画的点睛之笔。而符号本身就是艺术语言的构成部分, 两者其一或结合的使用, 是这种新形式下更整体的表达用户个人的情思。

当艺术更新的时候, 我们也必须随之更新。

联合整体表达意志进而可以定制背景、头像、符号、网名。

三、设计本身启及更多的观察角度是表达内容的扩展和延伸

艺术本身包括很多方面, 视觉本身, 其启发的联想, 空间事物构成的空间感受。正是如此, 我们观看这个微信号, 这幅画时, 是可以通过更多的观察角度去看的。而当这幅画让观察者动起来, 移动手机, 移动自己眼睛, 这个微信号其构成的画面的意识表达有了更宽广的表达内容和形式, 画外成话。观察角度从平视, 左右上下, 倾斜, 到倒转等, 不同的角度能合成出更丰富的意识主题, 对用户本人的情感表达起到更突出的表达效果。每一幅画都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的, 这些不同的角度是意识的丰富, 画的升华。这正是画动态的内涵。

人的生命应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它也应该唤起每一个人的方式来解释经历的复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 在微信端这种背景, 头像结合形式是一种新表达形式。

四、组构的表达

微信端扩展到影视, 其他方面, 就是画面, 空间内的长宽高的结合, 成为关联的整体, 进而表达主题。使视觉上有更丰富的立体的体验。这种整体的结合可以扩展到任何图像文字的载体平台上, 背景、头像, 字的解构, 融合, 组构, 无论贯成整体或独树一帜。从整体的画面的角度去看, 我们的时空体验内涵更丰满。这也是我们看待文字的方式, 这些都是我们的视觉所得, 也是民族文化的体现, 汉字之美, 华彩乐章。.

一画 篇8

一“一画”中的“动与静”

观其石涛前后期画作, 研其石涛画论中的思想, 在类似“图册”作品的审美价值中, 他以中古哲学特有的“有”“无”感悟思维去表现着诗画中的“动与静”的韵境之美。其中既彰显着道家自然规律, 同时又有着儒家积极入世之思想;更有着佛中禅境对中古文人特有的“动与静”辩证审美中的“思路”与“思想”。

例如石涛于《陶渊明诗意图册》等相关作品中的审美彰显, 就是典型的例证。特别是《陶渊明诗意图册》, 石涛根据东晋诗人陶渊明诗句去精意写画;又以其画去情韵写诗。此“图册”虽然没有年款, 但从石涛画作、画论的历史主体性表现, 大约创作于石涛中晚年时期。可见此作无论在思想审美还是画技, 已达之深韵与精湛。特别是在诗画互有与互隐的特性审美中, 更是典型的承传了中古“诗与画”得审美价值。如他在此作于大自然各种物象的暗喻明比过程, 去托画言诗并寄诗于画情;以此承载着千年民族特性的绘画审美。这一点, 正如石涛于“图册”跋中所言;“画家于摩诘杜陵诗, 多节取诗句写作画册。独陶诗图写者甚罕, 泉明诗意渊深, 非浅人所窥测。此苦瓜僧取彭泽诗画成十二叶, ……皆于画中将陶公心事传出。突即自己写出心曲, ……” (“图册”之十二, 尾跋之后之“跋”) 简言之语, 从古之魏晋到石涛现实中的清代;从“魏晋会画审美精神”到“一画”, 其中以“诗与画”去彰显着“动与静”中的精神灵魂的审美。

如“图册”之一, 从“自识:‘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 到“跋:林际点金斜日照, 溪边跃锦月初升。静中万簌此俱寂, 妙悟惟能入定僧”。此“自识”来自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石涛将诗中“樊笼”与“自然”、“宁静”与“污喧”, 在他的“跋”中以“妙悟”之理, 却意韵出“日”与“月”、“林”与“溪”等彼此在动、静中隐显着生命的灵动、生命的性情、生命的意志, 乃至中古文人特有的“隐居”之韵意。又如在“图册”之五中, 从“‘自识:带月荷锄归’”, 到“跋:山光水色两悠然, 耕罢东臬好放船。犬吠柴门人语寂, 一林明月笼溪烟”。石涛将陶渊明原诗中躬耕南山守志和乐道修志的高尚节操, 以仰赞之词在“动与静”韵境中形成了生命灵魂中的世外桃源, 并于此滋养修练生命意志中的自然、自由与自我的生命意识。然而这种以“诗与画”去彰显着“动与静“的审美, 不仅画作有之, 于《画语录》各章节字句中都隐有着。如“予拈诗意以为画意, 未有景不随时者。满目云山, 随时而变, 以此哦之, 可知画即诗中意, 诗非画里禅乎?” (《画语录·四时章》) 这是因为“诗中画, 性情中来者也”“画中诗, 乃境趣时生者也”等。 (石涛《题画诗跋与题记》) 在石涛类似话语中, 虽没有直言“魏晋绘画审美精神”下如何“六法”与“气韵生动”, 但其中“诗意”“画意”“诗画一律”这一中古特有的“禅境”感悟审美已昭然显之。然而, 再循其中古绘画史脉典型中王维、苏轼之“诗画”中的山水思想, 如“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苏轼文集》卷七十《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等。其中不难明之石涛在承传中, 更追得于画作去感悟“性情”、“境趣”中的生命精神与“气韵生动”之境界, 并视其为“枢纽”被贯穿在他的“一画”之中。

当然, 这种中古文人特有的生命意志不仅表现在“图册”中, 在其竹、梅、菊、兰、石、山水图等其它作品中也有着深刻的彰显。如《墨笔山水长卷》《古木垂阴图》《竹石梅兰图》《梅竹图卷》《墨荷图轴》《爱莲图轴》《蕉菊竹石图》《采菊图》等。从而使其画作在“一画”驱动下, 显其独有的审美风格。其中境界价值正如石涛好友梅青对他的《墨笔山水长卷》画作所赞:“石公飘然至, 满袖生氤氲, 手中抱一卷, 云是黄海云。云峰三十六, 峰峰插紫玉。汗漫周未能, 揽之是一掬。始信天地奇, 千载迟吾师。笔落生面开, 力与五丁齐。觌面浮丘呼, 欲往愁崎岖。不能临绝顶, 踌躇披此图”。

二、“一画”中的“醉与醒”

石涛于“图册”中的一些“自识”与“跋”的“诗与画”审美过程, 始终以“一画”理念, 去彰显着“诗与画”和“醉与醒”的哲学辩证。如“图册”之三, 从“自识:‘若复不快饮, 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 君当恕醉人’”, 到“跋:得意三怀能悟道, 酕醄数斗亦通神, 先生饮酒犹知误, 慎矣高风独醒人”。石涛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中的“饮酒精神”化迹于他的“诗与画”审美中, 又于“醉与醒”去隐显着中古文人特有的于“诗与画”中对自我生命精神的审美。其中既有道、佛中的至高审美境界, 又有儒家中的积极入世思想。

例如陶渊明在其《饮酒》“二十”中论到:“羲农去我久, 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 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 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 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 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 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 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 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 君当恕醉人。”陶渊明以追述“古事”来阐述儒家中的积极入仕理想, 又以己比前贤来表明入仕之心志。并以其中追怀伏羲、神农时代的淳真, 从中意旨现实中的虚伪与黑暗。并以赞颂孔子和汉儒的功绩, 来申述以儒教使世风归朴返真积极的政治理想。不仅如此, 陶渊明还自比长沮, 桀溺, 以此显其入仕之情并希望能像孔子那样的有志之士去探求治世之道。从中表明自己对黑暗残暴时政的痛恨。不难看出, 其中道出中古文人们在道、佛审美之中, 同时也相伴着儒家积极的入仕思想。如从陶渊明以“大济苍生”为入仕志向, 到“志向”与黑暗现实产生巨大冲突, 从而使其41岁辞去彭泽县令, 以道佛之境界去“独善其身”以其滋养着生命精神。然而石涛也是如此, 虽是于全州湘山寺削发为僧, 但其特有的家世和中古文人特有的心态, 于潜意识里同样也涌动着“大济苍生”的积极入仕思想。这一点, 莫过于石涛在赠给当时户部尚书王骘的一幅《长安雪霁图》时, 于此画边款上一首“七古”中的心态表露。”“君不见长安市上走车马, 渔樵牧竖共肩摩。琼沙自古为天崭, 萧萧腊月北风多。北风吹断天山云, 下山咸瞻日月心。朱门此时乐圣明, 农民尚复忧岁春。春耕不藉岁杪寒, 粝食无由得饱餐。忽惊夜半玉龙退, 晓来银甲下长这。铜柯结地成础碗, 金城比屋注波澜。山川草木尽玲珑, 近日梅花特好风。蓬门父老咸叹息, 啧啧称道大司农。谓是精诚格天意, 泽及四海非神功。野人伏处蓬庐久, 优游兀坐俯青松。敲冰取水供笔墨, 磊落奇观意不穷。特来一展经纶地, 世外烟霞纸上逢。”字里行间虽绘雪霁之景, 却显露出石涛入仕之情。更有甚者石涛于《海晏河清图》画后赋诗言道:“东巡万国动欢声, 歌舞齐将玉辇迎。方喜祥风高岱岳, 更看佳气拥芜城。尧仁总向衢歌见, 禹会遥从玉帛里。一片笙韶真献瑞, 凤台重见凤凰鸣。”从中热情呕歌大清朝国泰民安的政治局面。其中不难看出石涛的入仕之志。

当然对此种入仕之志的审美, 石涛更于画作中的“动与静”“诗与画”这一中古特有的辩证理路与思想的过程中, 以道佛之境去追得此般境界。虽然其中有着石涛类似倡言“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 (《画语录·变化章》) “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画语录·一画章》) 等创变之理。但其内始终彰显着对中古传统的承传, 例如以道、儒、佛之境去追得画境审美的史脉承传。

如中古佛中之禅境审美, 同样蕴含着道儒融合下的“动与静”辩证认知“理路”和“基本思想”。这也正如魏晋南北朝名僧慧远所言, “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 ……终期则同。”所以“虽曰道殊, 所归一也。” (《弘明集》卷五, 《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曰》) 可见“佛”中的“理路”与“思想”, 其中不仅蕴意儒家的礼、仁, 更是直语易老庄“之词”。因此慧远于佛中不仅言儒, 也于《慧远传》中“论《易》体要”, 而且也直语于“易老庄”之词。并以此去论讲如何通过坐禅修练, 达至“空无”之意境。同样慧远老师道安, 以“有”“无”辩证提出“本无”为本之论, 以此去序注小乘佛经《十二门》等经锐。并具体讲解在“有形”物质世界中的“色”与“无形”精神世界中的“心”, 在彼此辩证理路认识中, 是如何达至“空无”之境界。

不仅如此, 循其“古道”, 观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 更是将“有”“无”下的“动与静“心理由贯性、定势开始趋于审美意识的系统化中。如刘勰于《文心雕龙·神思》中言到获之意境之美, 须循其“规矩”与“虚位”、“刻镂”与“无形”的辩证理路过程, 因为艺术中的奥妙往往是“文外曲致, 言所不追”。 (同上) 即文辞之外包含着隐曲别致的无限情趣, 而这一切都是有限的语言所不能迫述的。所以此时期陆机于《文赋》中感叹到“恒患意不称物, 文不逮意, 盖非知之难, 能之难也。”从“意”与“物”到“文”与“意”到“之难”, 从中显其“有”“无”之“理路”与“思想”审美的规律, 难怪陶渊明《饮酒》中畅之“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然而此时期的绘画审美, 更是以此种辩证“理路”与“思想”, 化迹于画作、画论、画之本人的修养品德, 并深化在史脉中的审美意识。如顾恺之“以形写神”, 宗炳“澄怀味象”, 谢赫“六法”与“气韵生动”等, 无不如此于“理路”与“思想”, 并从中开始渐形于审美思想的系统化。从而使“魏晋南北朝”这一时间性历史名词, 在中古绘画史脉中以象征性的特殊精神取而代之, 即史称“魏晋绘画审美精神”。特别是于“精神”下的具体审美中的“动与静”“诗与画”, 在历史演进中被承传千余年不变。例如在经历隋、唐、宋、元、明、清历史演进, 相关此例证无论画作、画论比比皆是。

可见石涛于诗画中“醉”与“醒”的辩证审美, 既有承传又有“一画”的创新。其中画作之“醉”, 更是寓意以“醉”排遣愤世疾俗之情, 以诗画呼唤儒家入仕的政治理想。所以与其说是“醉”, 不如说是“醒”之极致;是在“醉”与“醒”的辩证审美中, 道出了中古千年历史的审美意韵。即从现实层面中的“入仕”与“出仕”, 再到思想精神理念中对“三家思想“的审美;中古文人们在“出仕”中涌动着“入仕”的激流, 又在“入仕”中隐显着“出仕”审美中与天道同合的博大胸襟。这也正如石涛在《狂壑晴岚图轴》中于左上自题论画七言诗所云:“掷笔大笑双目空, 遮天狂壑晴岚中, 苍松交干势已逼, 一伸一曲当前翀, 非烟非墨杂还走, 吾取吾法夫何穷, 骨清气爽去复来, 何必拘拘论好丑。不道古人法在肘, 古人之法在无偶。以心合心万类齐, 以意释意意应剖。千峰万峰如一笔, 纵横以意堪成律。浑雄凝志任悠悠, 重林飞白称高逸, 不明三绝虎头凝, 造妙精微胶入漆。天生技术谁继掌, 当年李杜风人上。王扬卢骆三唐开, 郊寒岛瘦标新赏。无声诗画有心仿, 万里羁人空谷响”。于七言诗中, 承其天画合人与人画合一, 并抒吾之““醉”与“醒”的豪迈气魄。其中不难明之石涛在“静与动”“诗与画”“醉与醒”的审美中, 更追得于画作去感悟生命中的“性情”与“境趣”之境界, 并视其为“枢纽”被贯穿在他的“一画”之中。

摘要:研其石涛画论观其石涛前后期画作, 在类似“图册”画作中, 其审美价值已远远超出某一作品、某一历史时代, 或对某一个体人物的敬仰与评析, 而是于画意诗情中承传与创新着“魏晋绘画审美精神”乃至中古民族特性审美的规律。其中既彰显着道家自然规律, 同时又有着儒家积极入仕之思想;更有着佛中禅境对中古文人特有的“动与静”“诗与画”“醉与醒”精神与现实中的辩证审美。例如石涛在仰赞陶渊明中, 以中古哲学特有的感悟思维表现着“动与静”“诗与画”的韵境, 又以诗画去论讲着“醉与醒”的辩证。

一画 篇9

关键词:抽象画教学,玩乐体验,学习兴趣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抽象画课程。一年级学生虽然在幼儿园阶段也接触了不少美术课,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幼美术教学基本是“各自为政”,几乎没有衔接点。因此, 针对一年级学生上有主题的抽象画课程富有挑战性,几经思考探究,找到了有效教学途径。教学中,紧紧抓住一年级学生好奇强、爱玩的天性,在玩乐上做文章,使学生从平时的具象美术表现自然“转型”到抽象艺术造型, 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对抽象画有所理解、有感而发,而非信手涂鸦。

一、在磨课中反思,找准有效切入点

教学设计时,考虑因素很多。从激趣导入到引导感受,再联系已有知识,课件也一改再改。自认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很完整了,眼前似乎也展现着一幅幅灵动生趣的创意作品。然而,课堂上,我发现犯下“异想天开” 的错误,没有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中直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放大镜下的粗纤维图片,让孩子们欣赏找感觉; 接着出示两组变化的点和线,让学生交流自己将选择哪组表达。看似热闹的师生互动中,由于脱离实际,纸上谈兵,学生越扯越远,没有达到启发、打开思维的预定效果。 教学环节费劲费时,课堂没有实效。

新课标明确指出,美术要紧密联系生活,多给学生感知、感受的机会。 摸一摸找感觉,感受体验触觉本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触觉应该是建立在学生亲身感受之上,而非设计反其道而行的方法———从“视觉”入手表达 “触觉”。

接着,把教学环节设计调整为让学生带来铁丝球,一摸二想三尝试,最后再归纳自主探究的学习经验。整堂课教学设计以“玩”为主线,紧紧抓住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为他们创设感知、体验、领悟的教学情境,在玩中学在乐中画,在实践中提高,找准教学方向、找准有效切入点,事半功倍。

二、在游戏中感受,获取抽象画语言

在教学中创造性开发课堂,首先抓住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游戏入手; 目标侧重于在游戏中感知、感受触觉,在欣赏中获取点、线的绘画表现语言。别具一格的教学情境深受学生的喜爱,把学生牢牢吸引到课堂, 打造了有效教学的第一个台阶。

课堂上,老师把课前准备好的粗糙的麻线编织和光滑的鹅卵石,分别装在两个精美小袋子。让两个孩子上台来做“摸一摸”游戏,获得触觉之后在黑板上试着画一画。台上的两个学生在游戏中其乐融融,台下的学生充满好奇,神情专注地观察着、思考着。接着让全班学生赏析两位小伙伴的画,猜猜摸到什么材质的物品,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学生从直线判断出表达的是光滑的,从直线交叉发现了表现粗糙,初步获取抽象画的语言,达到玩中学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发现用同样的线可以表现不同的物品触觉之后,引导欣赏艺术大师作品,从国画大师吴冠中的抽象画《春如画》作品中, 自主探究发现点、线在抽象艺术中的运用。学生在交流中,复习到已有的知识点: 彩线连彩点、疏密、长短、粗细、前后等。学生获取了抽象画语言, 因势利导启发他们运用已有知识去赏析课文范图,谈谈喜欢的画面,说说点、线、面色彩的运用。整个教学环节,学习氛围犹如玩故事接龙游戏,层层递进乐淘淘; 在师生互动中归纳板画点、线、面色彩的而丰富变化美,教学相长。

三、在玩乐中体验,生成抽象画艺术

在孩子们有了一定的抽象画语言积淀之后,设计第二个“玩乐”场景, 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得玩”,摸一摸带来的铁丝球,再试一试画一画摸到的感觉。这时,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令人忍俊不禁: 有的似乎胸有成竹专注画起来了,有的若有所思还在摸着似乎还在找感觉,有的用胳膊碰碰边上伙伴,应该是想得到同伴的帮助……最后,学生作业出现了众多不同的表达刺刺的感觉,有的直接用折线,有的用平滑的曲线圈圈再加折线,有的用短直线排列表现等不同方法,富有新意。

第三个游戏“猜意图”把课推向有效生成,目标侧重于点、线的组合与运用。通过展示作业让学生猜一猜小作者运用的点和线意图,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猜测意图游戏中,学生把点和线在画触觉中的运用,赏析得头头是道,每位交流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在学生言有尽而意无穷之际,引导他们认识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表达的也不一样; 同一个人摸同样物品不同时间不同心情,感觉也不一样……

最后,教师在玩“橡皮筋”中,在乐趣无穷中引导生成抽象画作品。课堂上,我拿出一条长橡皮筋通过折卷成团,故弄弦虚在台上摸着、想着,把学生逗乐了。板画示范中,我采取的策略还是师生共同探究,边“折腾”橡皮筋边问学生用什么线和点表示,在学生各抒己见中,选取其中一部分发言,再引深补充示范。示范似乎可以结束了,但是,我特地若有所思再摸一摸,变魔术一样掏出橡皮筋断了的截面,引领学生发现并在思考触觉又发生的变化,由此再展开奇思妙想,丰富画面的触觉感受与构图表现。教师起起伏伏卖关子教学,富有创造力的示范表现,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在老师的有效引领下,学生作业异彩纷呈,全班没有两张相同点、线组合的作业,也没有一个孩子用具象的方法表现摸物品的触觉,一幅幅颇具“大师风采”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教与学实现质的飞跃。

四、课后的几点思考

一画 篇10

一、寥寥几笔, 勾起学生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简图可以调动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 由于视觉、听觉、感觉等同时参与, 我们可以调动儿童的情绪记忆”。我在教学中, 经常使用简图来创设教学情境,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这种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的教学, 才是我们的科学教学所真正需要的, 让学生学习的效率更高, 是真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

用简图来引入课堂, 易于激发兴趣。例如, 我在教学小学科学五年级《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时候, 课前在黑板上用简图画了水草、水泡……给学生一个身处河流中的自然环境, 在课上, 我用简图画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米……

学生马上就热血沸腾, 好像他们就是在河流中, 甚至还讲出了河流中的小鱼吃虾米, 虾米吃微生物……完全融入到课堂中来了, 这样的教学显然节约了时间, 也让学生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获得了尽可能的潜在的知识, 极大提高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益。我们可以发现, 简图生动、形象、直观, 在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浅浅一画, 使知识刻在学生心底

1. 教师用简图来辅助教学, 生动活泼, 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学生很喜欢教学生动的老师, 而利用简图来教, 可以让教学活起来。如我在教学三年级科学《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时, 在讲到大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时, 用简图把春的生机勃勃, 夏的热情奔放, 秋的硕果累累, 冬的寒风凛冽都表示了出来。

学生看得入了迷, 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活泼的课堂, 让学生边感受边学习,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极好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变枯燥为快乐, 化教学为神奇, 让教与学都生动活泼。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利用简图来表达想法, 特别是复杂的实验中, 利用简图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寓教于乐。例如, 我在教学三年级科学《校园的树木》一棵时, 在教学我们学校里面一棵老银杏树的组成时, 用画一画的形式来表示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

显而易见, 这样的教学, 可以很直观、易懂, 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让学生学得轻松, 教得也更加放松。

2. 学生用简图来表达想法, 直观易懂, 增进学生的快乐体验

心理学也认为,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 应该因势利导, 不可苛求, 所以, 我在教学小学科学三年级《蚂蚁》一课时, 开始上课, 首先让学生在黑板上把蚂蚁用简图画在黑板上, 学生兴致盎然, 积极参与, 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最终为认识蚂蚁的形态结构奠定了基础, 在后面讲解蚂蚁身体结构的时候, 学生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完整的认识, 于是, 我布置学生在课外继续观察蚂蚁的活动, 用图文的形式表达蚂蚁搬食物, 吃食物……学生都比较好地完成了布置的任务,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效利用了学生的乐于探索的天性, 水到渠成地延伸到了课外, 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也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原则。

沙塔洛夫认为, 简图是把学生所需要掌握复杂的教学内容形象化, 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 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简图, 可以化繁为简, 把学生思考的问题先描清楚, 然后再来组织接下来的实验, 我发现, 教学中学生对于实验的目的相当明确。我在教学小学科学五年级《绿豆发芽实验 (一) 》的“水对绿豆发芽有影响吗”这个实验的时候, 让学生用简图画出了培养皿、海绵、绿豆、水组成的实验装置, 教师在这个基础上, 同学生一起用简图修改实验方案, 让实验得以迅速、有效地开展, 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指导的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锻炼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三、轻轻一拨, 让思维泛起浪花

到了每堂课的收尾阶段, 老师总要带领学生理清思路, 这时候, 简图可以变繁杂的讲解为浅显。如:我在教学小学科学四年级《点亮小灯泡》整理思路, 讲解电路的时候, 用简图把小灯泡、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 然后用红粉笔勾勒电流流过的地方, 让学生在脑子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让学生加深对电流流过灯丝才是小灯泡亮的根本原因, 把一个深刻的科学道理, 用最明白浅显的方法表达了出来, 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教育学告诉我们, 抽象思维来自于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过程中, 总是伴随着形象、情感、想象等, 而抽象思维正好是在这些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归纳, 而简图可以架起两者的桥梁, 在教学中扮演着沟通的作用。我们把小灯泡、电池导线等形象, 用红粉笔动态的画出电流流经线路, 就是一个思维的飞跃的过程, 简图的催化剂作用在这里就彰显精彩了。

如果说, 科学课堂可以更加紧凑, 让我们来多画画简图吧!如果说, 科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兴奋, 让我们来多画画简图吧!这样, 我们的教学一定能够教学更加精彩, 更加有效!

摘要:本文作者试图通过简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阐述利用简图的直观、凝练, 有助于促进逻辑思维的特点, 有效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辅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 让课堂更加紧凑, 学生更加兴奋, 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教学的有效性》 (2006)

活字印刷术:一笔一画,单枪匹马 篇11

一个“活”字,注定了它是轻骑兵,擅长变化,不成定势,一笔一画,单枪匹马。

布衣毕昇

严谨宏大的《梦溪笔谈》,讲到活字印刷术时,满篇“瞬息可成”“旋刻之”“极为神速”,难掩激赏。而事实是,活字的发明并没能取代雕版印刷。从北宋到清末,活字本的数量仅为雕版的百分之一二。惨淡的数字显示,这项位列四大发明的神技,跟发明者毕昇一样,是不朽的布衣:那些印量巨大的典籍,如西来佛经的施舍、四书五经的功名,仍然付与雕版的流丽圆熟,活字只有陡峭突围——明代政府公报《邸报》因为添加了时事新闻,于是采用活字;乾隆印《永乐大典》中的“逸书”,典型的小众读物,也是活字;在《红楼梦》故事情节没有定型的清代,那些删来改去的众多版本,皆用活字,其中原因,高鹗一语中的:“抄录固难,刊板亦需时日,姑集活字刷印。”

一个“活”字,注定了它是轻骑兵,擅长变化,不成定势,一笔一画,单枪匹马。合纵连横之下,可以是任何一本书,又不能固定成任何一本书。它适合私人定制。于是,越过端庄的雕版、虔诚的手抄,活字和家族档案“宗谱”永结连理。人名家事,错综繁复,而印数极少;印工考究,制作精良,又秘不示人,忌留底版。宗谱严苛的要求,与活字一拍即合,这对匹夫匹妇,以最民间的方式守卫活字印刷术,生生不息,流传至今。

与墨枯荣

谱师,是毕的传人。在温州瑞安东源村的王氏家族,“修百家谱行于世”,已历经25代670年。至今,他们依然挑着活字担,在村庄穿行,在祠堂的文字、纸张、墨香里耕作。活字担里,两万多个繁体字模,墨色深沉、不动声色却风樯阵马,这是谱师的全部家当,也是执业的必经之路。初学的年轻人,第一步并不是刻字,而是要先学会刷几次字模,墨才能把木纹打得湿润匀透,浓淡得宜;铺上宣纸,用怎样的力道,才能印出清晰端秀的谱文。渐渐地,师父的字体印在纸上也印在心间,简体字一眼就能转化成繁体,用毛笔反手写字,变得不假思索,他可以开始尝试在木头上刻字了。

棠梨木,细腻坚致,纵横纹理几无差别,最宜刻字。没有字帖,没有草稿,没有米字格,屏息静气握着毛笔,墨色在淡黄的木头上定格成老宋体,横粗竖细,安静、端庄、明净。然后是刻刀,在木头和字之间分离,横竖弯钩,平刻斜挑,木头凹下去,汉字凸出来,反写的繁体字,方正清秀,不容置疑。人到中年,刻字渐臻佳境,字模终于可以在活字担中安身,与墨枯荣。

心法

“君王立殿堂,朝辅尽纯良,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疆……”这首五言诗共32句,160字,是王氏谱师的拣字心法,“开蒙”必背。拣字诗由王氏祖先自创,浩然正大,朗朗上口,把偏旁同类、字形相近的字,竖排在诗句每个字的底下:“君”下面有尹、群、辟,“王”下面放主、玉、弄、理、珍,“立”下面排着童、章、端、商、旁……如此160栏,烂熟于心,拣字时,就有运筹帷幄的淡定从容。把字担里的二十多个字盘依次铺开,黑压压的两三万字,何止是茫茫“字”海,而谱师在拣字诗的带领下,手到擒来。

谱师边拣字边排版,排好一版,细细校对,勘误补漏。毕昇说的木活字“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的毛病,在这里,被轻盈绕过:在每排字的第一格,有一个竹叉子顶着活字,用镊子挑动、推紧,每格字的高低上下立时平整。版平字顺,马上开印。谱师笃信,好墨有魏晋风度,泡在上好的绍兴老酒里,墨色光艳,永不褪色;上好的熟宣,骨肉匀停,蕴藉温软的素白,让墨色矜持专注地附着。轻轻揭下吃墨精准的宣纸,白纸黑字,清澈又厚重,那些血脉相连的姓名,就这样永远比肩而立,与纸同寿。

重逢

印好的宗谱,就是团圆的家族。蓝靛布的封面,有沉思的静默,适合追忆。封面上红底黑字的“某氏宗谱”,那姓氏,正襟危坐,却有门第生光彩的欣喜。郑重翻开,谱师用雕版的华丽,为作品收梢:大红的书名页,大号篆字“传家之宝”,龙盘虎踞;翻转过来,又有“世泽绵长”的隶书大字,四周环绕的纹样,精雕细镂,繁花绽放。这惊鸿一瞥的面容,来自谱师的双手,能刻活字,也能雕镂蓝夹缬上寓意吉祥的图画,刻画纸马版上正大仙容的菩萨。于是,他们能单枪匹马,坚守活字生长的文化密码。

谱师肩上的活字担,一头是活字印刷,一头是谱牒(注: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文化。数十年一修的宗谱,呈现出一个宗族不断扩张的繁茂树冠和隐秘根系:提纲挈领的世系谱,一列列相同姓氏的人名,并肩的同辈,身后的子孙,每个名字的上方,都盖着一个小红圈,圈里一个“衍”字,点亮了“人丁兴旺、后世绵长”的期许;每个名字之间,都连了一条红线,一条红线连着另一条红线,连接着那些未曾谋面的祖先,隔了万水千山,数百年前的血,温热地流淌起来。于是,蓦然明白自己的来处和命运的流向。活字印就的记忆,就这样轻灵地连接了历史和当下,故园和远方。

一画 篇12

中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不少汉字,开始比较系统地读整本的书。他们读绘本,可以选择文字比较多,文笔优美,结构简洁的,比如《犟龟》《石头汤》等。怎样指导小学四年级的孩子阅读这样的绘本,让美好的形象一步一步走进孩子的心灵,实现心灵的唤醒与交会呢?

一、读懂文字,及文字中塑造的形象之美

1.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书中的形象之美

绘本是用图文来讲故事,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主要脉络,即“写什么”,是可以做到的,但要给他们时间。

《犟龟》文字文本就有4000多字,我给了孩子们一周的阅读时间,并做了一些阅读笔记。在阅读交流课上,让他们用一两句概括一下故事内容,总结出乌龟陶陶的主要特点———“犟”。接下来用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这真是一只“犟龟”,你认为乌龟陶陶犟错了么?

学生浏览故事,从故事情节中去寻答案找证据,发现陶陶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是头脑发热而是三思而后行,不是盲目上路而是有计划有准备,不是蛮干而是知错能改,理解这个“犟”,不是固执倔强,不是不服劝导,而是执着,是认准目标、坚持不懈,他犟出了自己人生的精彩。在这个阅读和讨论过程中乌龟这个美好的形象借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在孩子们的心里变得具象而立体起来!

2.巧妙引导,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形象塑造之巧

绘本讲了个故事,故事离不开精彩的形象,在读故事时,还要引导学生去领会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即“怎样写”。

《犟龟》这个故事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塑造有代表性的动作———“越过种种障碍,穿过树林和沙地,日夜不停地赶路”,标志性的语言———“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以复唱的形式反复出现,将他的“犟”生动地表现出来。而作品对次要人物的描写,也是独具匠心的。比如:壁虎在乌龟刚靠近他时,是“眯缝着一只眼睛,迷迷糊糊地说”,当乌龟告诉他,自己是要去参加二十八世狮王的婚礼时,他才“吃惊地睁开另一只眼睛,居高临下地对打量着乌龟”,他的傲慢也显露无遗。不管是蜗牛的稀里糊涂,还是乌鸦那几次交换的“意味深长”的目光等等,都使作品呈现出米切尔·恩德作品素有的幽默风趣,也看出作者精细如刀的描写手法。

这些可以用表格来引导学生去阅读去发现。

二、图文曲等结合,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之美

绘本是一种特别的读物,其中的每一幅画,一首曲子,甚至一个看起来不经意的细节,往往包含着作者独具的匠心。在引导学生读绘本,细致观察,用心揣摩,体会各种艺术方式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的独特之美,有助于学生感受书中的形象特点,又能够提升艺术修养。

单就绘本《犟龟》而言,米切尔·恩德的作品文本就是一个完整而完美的故事,塑造了以犟龟为中心的一系列让人难忘的形象,意志坚定的犟龟激励了多少追梦的人。而画家曼弗雷德·施吕特画的图和作曲家威尔弗里德·希勒谱写十几支曲子为这个故事添了许多浪漫的氛围,使整个绘本仿佛是一个歌剧表演的舞台,故事对白、故事背景、背景音乐和主题乐曲,相互交融,唯美而意蕴深远。可以说这本绘本的每一个文字,每一笔线条,每一个音符都蕴含了创作者对这只犟龟陶陶深深的喜爱之情。

1.从精美图画中,体会追梦过程之美

绘本的图画是绘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认真看图,总会有许多惊人的发现。杨茂秀说过:“绘本像是大地,图是大地上的风景,而文是大地上的路。图或风景,会拉你,拉住你,仿佛不断轻声提醒你:‘慢慢走,好好欣赏,不要急。’”

绘本《犟龟》中的图,不会影响你阅读这个故事,但看明白了,你就会知道,画家为什么会呕心沥血地画这些精美的图画。书中每幅图的色彩都不一样,碧绿的草地上黄艳艳的野花,蜘蛛结在灰绿色树枝间的白色大网,金灿灿的沙漠里精美的沙雕,黄昏与黑夜的城堡呈现不同的神秘,路过的火车小站旁凝神看报纸的陶陶……把小乌龟追梦路上的风景画得如此美丽,似乎画家也想告诉我们,对梦想来说,最美的是向她追赶而去的过程,每一个驿站,都有它独特的美丽,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千万不要遗漏了它们,不要对它们视而不见。

所以,给学生一周的自我阅读时间,就是给他们去“慢慢看”的机会,让他们每天对着这本书都有不同的发现,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就会达成心灵的共识。交流课后,还可以给学生时间,继续翻阅,继续发现,把这种交流所得进一步地在阅读中深化。

2.从音乐音符中,去会坚定前行之美

绘本有音乐的不多,《犟龟》却有许多精彩的乐曲,可不能浪费作曲家的一番心血。全书中十几首乐曲,主要是为乌龟陶陶谱写的,也有为其他角色定制的,这为我们通过对比从而有所发现提供了音乐文本。在学生自主阅读阶段,布置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乐器来演绎这些乐曲,还让音乐老师用钢琴弹奏这些曲子并做了录音。

在课堂上,我们主要欣赏了关于犟龟的几段音乐,这些音乐,每段之间变化不大,听起来,就是乌龟慢慢前进的步伐而已。我特意先问班上的学音乐的孩子,问她听了这段音乐,觉得美么。结果,她听了两遍,又思考了好一会儿,给出的评价是“单调,并不美”。我做了一下现场调查,有七八个孩子同意她的意见,但还有五十几个孩子却有另外的想法,其中有不少孩子认为,这音符虽然单调,却能够让人听出小乌龟坚定不移向前迈步的模样。我引导他们引申想象,多少人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重复着一件看起来枯燥无味的事,但就像小乌龟一样,这一小步一小步,就是向着理想前进的脚步,追寻梦想的脚步虽然单调却是最美的!

接下来,在欣赏最后的主题音乐《乌龟—布吉》时,不少孩子就模仿乌龟爬行的样子,一步一步,虽然慢但不断向前,他们的样子也是很可爱的哦。

3.用诗性的表达,揭示包涵意蕴之美

好的绘本都会有好的意蕴,在阅读的过程中释放它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米切尔·恩德的作品,如同一只飞翔在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心路”上的大鸟,理性思考是鸟的脑袋,紧张的情节是它的筋肉,幽默风趣是它的骨骼,奇思妙想是它的双翼。”《犟龟》尤其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它引导我们去发现,在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寻找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契合。这个意蕴是深刻的。

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个师生同创来引导学生用诗性的表达,揭示其中的深刻意蕴。

第一个问题:看看最后这幅图,你发现了他的小车上装了一个鼓囊囊的袋子了么,现在这袋子里装了什么?鼓励他们大胆想象,除了狮王答谢他的礼物外,小车上有一路的日出日落,一路的花谢花开,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战胜挫折的信心,有坚持梦想的恒心,有画家送他的美丽风光,有作曲家送的美妙音乐,还有还有,我们班小朋友送的多多的赞赏和满满的祝福!所以就算前方没有二十九世狮王的婚礼,我们的陶陶也会满载而归的!

第二个问题:当小乌龟陶陶再次坐在他家门前的大树下,他还是原来的陶陶么?有了哪些变化?有了第一个问题的铺垫,孩子们的答案更是五花八门,但都可以听出孩子们对陶陶的喜爱与敬佩来。

一个师生同创:

“老师也想送陶陶一样东西,你们猜是什么?哈哈,是一首诗,不过这首诗要由我们一起完成,好吗?

我怀着梦想上路

不怕腿短路长,

不惧大风长吹

……

只要风雨兼程

只要……

怀着梦想一路向前不停歇,

必然收获一路风景一路歌!”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有思考,还有语言的发展,理性的思考加上诗性的表达,才能实现整体素养的提升。

三、多方拓展,感受绘本意象之美

在阅读有了这么多的发现与收获,对绘本的阅读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但阅读不能止于书本,阅读的更大意义在于发现更好的自己。当我们在阅读中受到启发,从而去追求未来更好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阅读。

绘本阅读也可以延伸,特别是这本作品,犟龟已经成了一个美丽的意象,是追寻梦想,坚持不懈的象征了。我们的阅读还可以继续,我引入“沙画《犟龟》”,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看沙画,回顾一下这个美丽的故事,梳理一下自己的收获,把今天的阅读和未来的自己链接起来。

优美的沙画作品,带给了学生更直观的视觉享受,甚至还有心灵的震撼,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多方面地刺激学生的内心,学生对犟龟的理解更深刻了。“每个人的心里一定要有一只犟龟,它能够克服软弱,不怕挫折,陪伴我们一路向前。当这一只犟龟从这本书爬到你的心里,这本书的阅读就真正有了意义!这是老师的梦想。你们说,老师的梦想会实现么?会的,它已经上路,正向你们的内心爬去呢!”当孩子们的交流在我的总结中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时,这只小犟龟已经慢慢地爬向孩子的心里了。

【一画】推荐阅读:

上一篇:舍得下一篇:积极和消极影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