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联苯菊酯乳油

2024-07-01

10%联苯菊酯乳油(精选4篇)

10%联苯菊酯乳油 篇1

摘要:通过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10%联苯·噻乳油对茶小绿叶蝉既具有较高的速效性, 又具有较好的持效性, 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建议使用有效成分浓度为100.05130.05 g/hm2。

关键词:10%联苯·噻乳油,茶小绿叶蝉,防治效果

茶小绿叶蝉 (Empoasca formosana Paoli) 是为害茶树较重的一种主要害虫, 也是广西灵山县茶区优势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该虫发生量大、虫情复杂和抗药性上升, 给生产防治造成一定的困难。而农药残留问题是近年来我国茶叶外贸中的突出问题, 也是国内广大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农药管理条例》明文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茶叶, 农业部也相继出台了在茶树上禁止使用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的相关规定。因此, 积极筛选防治茶小绿叶蝉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显得尤为重要。为综合治理茶小绿叶蝉, 筛选新型高效低毒农药, 于2008年5月选用10%联苯·噻乳油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为10%联苯·噻乳油 (广西禾泰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对照药剂为2.5%联苯菊酯乳油 (江西正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江阴市农药二厂有限公司生产) ;设空白为对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广西灵山县灵城镇关塘村的茶园中, 供试茶树品种为福云6号, 4年树龄, 每hm2种植6.9万株, 茶树物候期为夏剪后夏芽抽发期。该茶园为旱田, 土壤为砖沙壤土, 有机质含量1.7%, pH值6.8。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均匀一致。施药前4周以及试验期间未施用任何其它杀虫剂。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 重复4次, 共24个小区, 随机区组排列, 每个小区的面积为25 m2。 (详见表1) 。

1.4 施药及调查方法

当茶树叶芽长1.5 cm左右, 茶小绿叶蝉处于低龄若虫盛期、且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喷药处理。施药时间为2008年5月17日下午, 天气晴, 偏南风2级, 气温23.2~32.5 ℃, 施药次数为1次。用漓江牌工农-16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对茶树叶片上下面进行均匀喷雾, 喷药液量按1050 kg/hm2完成药剂均匀喷雾。

于施药前夕调查茶小绿叶蝉虫口基数, 药后1 d、3 d、7 d调查残活虫口数。采用5点取样, 每小区调查5株茶树, 每株树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查20张叶, 共调查100张嫩叶上的成虫和若虫数。按下式计算防效, 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 (DMRT) 法检验处理间的防效差异显著性。

防治效果undefined

式中:CK0为对照区药前活虫数;CK1为对照区药后活虫数;

PT0为处理区药前活虫数;PT1为处理区药后活虫数。

试验期间以阴天或多云天气为主, 其中药后24~48 h有中到暴雨, 雨日4 d, 总雨量132.5 mm, 日平均气温在22.3~28.5 ℃, 最高气温32.5 ℃, 最低气温20.2 ℃。

1.5 作物安全性调查

药后1d、3d、7d进行作物调查, 观察药剂对茶树有无药害。如有药害, 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 准确描述药害的症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10%联苯·噻乳油对茶小绿叶蝉有良好的防效, 防效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 (详见表2) 。

试验结果表明10%联苯·噻乳油以有效成分100.05 g/hm2、115.05 g/hm2、130.05 g/hm2兑水稀释后均匀喷雾防治茶小绿叶蝉, 药后茶小绿叶蝉明显死亡, 效果明显。药后1 d防效94.84%~99.45%;药后3 d防效93.46%~96.87%;药后7 d防效为90.43%~96.10%。药后1~7 d, 10%联苯·噻乳油3个处理量的防效相当, 与对照药剂2.5%联苯菊酯乳油防效相当。药后1~3 d, 10%联苯·噻乳油的防效极显著好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药后7 d达显著差异。

2.2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药后1 d、3 d、7 d观察, 试验示范期间茶树生长状况良好, 供试药剂在推荐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茶树生长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没有产生药害。

3 小结

10%联苯·噻乳油用于防治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效果, 表现为击倒力强, 见效快, 药后1 d各处理防效均在94%以上, 联苯·噻乳油有效成分130.05 g/hm2的高浓度处理防效达99.45%, 药后7 d, 各处理防效仍在90%以上。大田联苯·噻乳油有效成分用量以100.05~130.05 g/hm2较为适宜, 在茶小绿叶蝉低龄若虫高峰期使用, 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药效稳定, 对茶树安全等特点。建议该药安全间隔期应延长至10~15 d。

参考文献

[1]彭萍, 等.茶园害虫新农药试验[J].西南园艺, 2006, 23 (1) :27-29.

[2]徐泽, 等.3%啶虫脒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J].植物医生, 2006, 15 (1) :15-16.

[3]彭萍, 等.防治茶小绿叶蝉的药剂筛选初探[J].西南园艺, 2006, 23 (1) :17-19.

10%联苯菊酯乳油 篇2

氯菊酯属低毒杀虫剂,其作用方式以触杀和胃毒为主,具有击倒力强、杀虫速度快的特点,一般用于卫生害虫的防治。该药剂对人体无致癌、致突变作用,但对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对高等动物和鸟类毒性低,对鱼类及蜜蜂高毒,对光较为稳定[3]。

5%胺菊·氯菊酯乳油是由胺菊酯和氯菊酯按1∶1的比例混配而成的高效低毒卫生杀虫剂,对宾馆、家庭及餐饮等场所卫生害虫等可进行有效防治。目前,还没有关于该药剂的分析方法报道。本文介绍5%胺菊·氯菊酯乳油的气相色谱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98.9%胺菊酯(国家农药质检中心);99.0%氯菊酯(农业部农药检定所);5%胺菊·氯菊酯乳油(武汉宝世卫生药械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气相色谱仪:Agilent6890N,带FID检测器,HP化学工作站;10μL微量进样器;HY-5A回旋振摇器;色谱柱:1 m×3 mm(i.d),内填5%OV-101/Chromosorb W AW-DMCS(150~180μm);内标物: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溶剂:丙酮(分析纯)。

1.2 色谱条件

温度:柱温200℃,保持2 min后以20℃/min升温至260℃,然后保持6 min,进样口230℃,检测器280℃;载气20 m L/min,空气300 m L/min,氢气30 m L/min;进样量:1μL;保留时间胺菊酯约3.9 min;氯菊酯约11.4 min;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约7.3 min。

1.3 溶液配制

1.3.1 内标溶液的配制。

称取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1.0 g(精确至0.000 2 g),将其置于50 m L容量瓶中,用丙酮稀释,定容摇匀备用。

1.3.2 标准溶液及试样溶液的配制。

分别称取氯菊酯标准品、胺菊酯标准品各0.05 g及5%胺菊·氯菊酯乳油1.0 g(精确至0.000 2 g)于10 m L容量瓶中,加入2.0 m L内标溶液,用丙酮稀释至刻度,于HY-5A回旋振摇器充分振摇静置备用[4]。

1.4 测定与计算

根据上述色谱条件,连续进数针标准溶液,待相邻两针的相对响应值变化<1.5%时,按照标样、试样、试样、标样的顺序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2。

5%胺菊·氯菊酯乳油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1-标样中胺菊酯(氯菊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A2-试样中胺菊酯(氯菊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m1-标准品胺菊酯(氯菊酯)的质量(g);m2-试样5%胺菊·氯菊酯乳油的质量(g);P-标准品胺菊酯(氯菊酯)的质量分数(%)[5]。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析条件的选择

选用几种内标物使试样的2组分在同柱同条件下得到有效分离并能准确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正戊酯与目标化合物能完全分离,且出分峰时间介于二者之间,所以选用邻苯二甲酸正戊酯作为内标物。

在同柱恒定温度条件下,出峰时间胺菊酯较快,而氯菊酯较慢。因此,通过试验,用程序升温的方法,试样在1 m的OV-101柱上能较好地分离,峰型较好,且15 min便可完成一次测定[6,7]。

2.2 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性测定

称取氯菊酯、胺菊酯标准品0.532 8、0.504 4 g于25 m L容量瓶中,用丙酮稀释至25 m L而制成标准储备溶液。用移液管分别取上述溶液0.5、1.0、2.0、3.0、5.0 m L于5个10 m 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内标溶液2.0 m L用丙酮稀释至刻度,配成5组不同浓度的溶液。在前文所述的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以标准品与内标物的质量比为横坐标,以其峰面积比为纵坐标作图3、4。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试验数据见表1。

2.3 分析方法精密度测定

表2为同一试样5次平行测定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的标准偏差、变异系数:胺菊酯为0.043和1.71%,氯菊酯为0.034和1.33%。

2.4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测定

称取已知含量的试样5份,加入一定量的标准品,进行回收率测定,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胺菊酯的回收率为99.12%~101.08%,氯菊酯的回收率为99.07%~101.33%。

3 结论

该文所介绍的5%胺菊·氯菊酯乳油的气相色谱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线性关系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分析时间短、操作简便等特点,符合定量要求,是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8,9]。

参考文献

[1]刘利,王玉芹,张卫东.气雾杀虫剂产品中右旋苯醚氰菊酯的气相色谱测定[J].农药,2006,45(7):468-469.

[2]刘绍从,吕刚,孙书军,等.7%右旋苯醚氰菊酯杀虫烟剂的气相色谱测定[J].农药,2006,45(1):38-39.

[3]朱国维,刘海燕.0.5%胺菊酯·苯醚氰菊酯气雾剂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2,23(1):20-21

[4]程运斌,刘育清.灭蚊窗涂剂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J].农药,2006,4(12):836-837.

[5]李聪,朱宏.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J].色谱,1989(1):30-33.

[6]贺利民,刘祥国,曾振灵.气相色谱分析农药残留的基质效应及其解决方法[J].色谱,2008(1):98-104.

[7]吴海燕,陈建军.蔬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气相色谱分析法[J].食品与机械,2010(4):76-77.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为10%稻笑乳油(氰氟草酯)(浙江天丰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和10%千金乳油(氰氟草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防除对象为水稻空育131(旱育苗床)。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建三江科研所温室中,苗床土壤为草甸白浆土,pH值为5.9,有机质含量3.9%,速效氮202.00mg/kg,速效磷10.78mg/kg,速效钾141.00mg/kg,铁218.00mg/kg,锰55.00 mg/kg,铜3.30mg/kg,锌4.30mg/kg。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10%稻笑乳油1 200mL/hm2 (A)、10%千金乳油1 200mL/hm2 (B)、10%稻笑乳油1 800mL/hm2 (C)、10%千金乳油1 800mL/hm2 (D)、10%稻笑乳油2 250mL/hm2 (E)、10%千金乳油2 250L/hm2 (F)、喷清水为对照(CK)。3次重复,小区面积10m2。

1.4 试验实施

旱育秧4月17日播种,前期用排草丹药剂封闭。出苗日期为4月23日,药剂处理日期为5月3日。此时秧苗为二叶一心期,长势良好,肥水状况良好。稗草三至四叶期。

1.5 调查方法

每小区取样2点,每点1m2。计算公式如下:

杂草株数减退率(%)=(药前株数-药后残存株数)/药前株数×100

株防效(%)=(药后处理区草数减退率±药后对照区草数减退率)/(100±药后对照区草数增加或减退率)×100(对照区草数增加时用+,减少时用-)

2 结果与分析

施药后观察,10%稻笑乳油(氰氟草酯)用量1 200~2 250mL/hm2未发现药害,对水稻安全。药后1~4d,稗草无药害反应,5d左右才开始见到稗草受害症状,部分稗草叶片稍有变褐,8d以后症状较为明显,稗草叶色变为紫红色,茎叶弯曲,心叶失绿并扭曲变成畸形或抽不出来。14d以后大部分枯死,其余生长受阻、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施药30d后结果表明,10%稻笑乳油(氰氟草酯),在稗草三至四叶期施用,施1 200mL/hm2对稗草有一定防效,效果略低于10%千金乳油。施10%稻笑乳油1 800mL/hm2防效较好,施2 250mL/hm2防效最好。对稗草的活性,施用量为1 800~2 250mL/hm2, 10%稻笑乳油与10%千金乳油相近(见表1)。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10%稻笑乳油不同剂量对稗草有不错的防治效果,稗草的最佳防治时期是在二至三叶期,用药量可以适当降低,可以选择施用量为1 200mL/hm2。10%稻笑乳油在稗草三叶期施用,施用剂量以1 800mL/hm2时,防效达到91.0%。如果稗草叶龄四叶期,可以选在施用剂量为2 250mL/hm2,防效达到93.5%。对水稻安全性,10%稻笑乳油与常用的10%千金乳油相当,没有发现危害。因此,在北方水稻旱育稀植的栽培模式下,苗床后期除草,10%稻笑乳油完全可以代替进口的10%千金乳油。

摘要: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 10%稻笑乳油 (氰氟草酯) 除草剂与10%千金乳油 (氰氟草酯) 除草剂对水稻安全;施用1200mL/hm2时10%稻笑乳油和10%千金乳油对稗节治性防效分别为73.8%和75.6%, 10%千金乳油防效略高于10%稻笑乳油。施用1800mL/hm2和2250mL/hm2时10%稻笑乳油与10%千金乳油效果相当, 防效都达到90%以上。

关键词:10%稻笑乳油,10%千金乳油,稗草,防效

参考文献

[1]张建中, 赵存才, 崔俊生, 等.稻田稗草危害及生态经济阈值模型研究[J].杂草科学, 1993 (1) :10-11.

[2]乔丽雅.江苏省稻田稗属杂草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扫茀特和乙草胺耐药性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3.

[3]韦韬, 李静, 倪汉文.稗草生防菌新月弯孢菌株J15 (2) 的生物学特性[J].中国生物防治, 2009, 25 (1) :54-59.

[4]周国建, 李劲松.100g/L千金乳油药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0) :75.

[5]贾忠建.水稻田稗草严重发生的因素及其防除策略[J].今日农药, 2009 (8) :37-38.

10%联苯菊酯乳油 篇4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GC-14B气相色谱仪,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色谱数据处理机;丙酮(分析纯),癸二酸二正辛酯(内标物,不含有干扰测定的杂质),三唑磷及氯氰菊酯标准品(≥98.0%),20%三唑磷·氯氰菊酯乳油。

1.2实验方法

1.2.1色谱条件

5%OV-101色谱柱(1 m×3 mm,Gas Chrom Q);汽化温度:240℃;检测温度:270℃;柱温:初始温度145℃,保持时间5 min,升温速率:25℃/min,终止温

度270℃,保持时间8 min;气体流量: 载气(N2)20 mL/min, 氢气(H2)30 mL/min.空气300 mL/min;保留时间:三唑磷约3.0 min,癸二酸二正辛酯约5.6 min,氯氰菊酯约10.8 min。在上述色谱条件下,20% 三唑磷·氯氰菊酯乳油的典型色谱图见图1。

1-三唑磷;2-癸二酸二正辛酯;3-氯氰菊酯

1.2.2内标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内标物癸二酸二正辛酯2 g(精确至0.0002 g)于500 mL容量瓶中,用丙酮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1.2.3标样溶液的配制

分别称取三唑磷、氯氰菊酯标准品约0.05 g、0.45 g(精确至0.0002 g)于10 mL具塞玻璃瓶中,用称液管移加5 mL内标溶液,摇匀,制成标准品混合溶液,待测。

1.2.3样品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20% 三唑磷·氯氰菊酯乳油样品约0.5 g(精确至0.0002 g)于10 mL具塞玻璃瓶中,用称液管移加5 mL内标溶液,摇匀,制成样品溶液,待测。

1.2.4含量测定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计算各针相对响应值的重复性,当相邻两针的响应值变化小于1.5%时,按下列顺序进样测定:标样溶液、样品溶液、样品溶液、标样溶液。

1.2.5计算

将测得的两针样品溶液及前后两针标样溶液中三唑磷和氯氰菊酯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分别进行平均,以质量分数X表示的样品中三唑磷和氯氰菊酯的有效成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undefined

式中,r1为标样溶液中三唑磷(氯氰菊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r2为样品溶液中三唑磷(氯氰菊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m1为三唑磷(氯氰菊酯)标样的质量;m2为样品的质量;P为三唑磷(氯氰菊酯)标样的质量分数。

2结果与分析

2.1内标物的选择

采用内标法定量,必需选择一种合适的内标物,即要求内标物能与被测组分有效分离,同时不含有干扰测定的杂质。通过对多种常用内标物进行试验,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选用癸二酸二正辛酯作为内标物时,与三唑磷和氯氰菊酯能够有效分离,内标物在三唑磷和氯氰菊酯之间且无干扰。

2.2线性关系实验

将三唑磷和氯氰菊酯标准品按质量比18∶2配制成5个不同质量浓度的标准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行测试,以三唑磷(氯氰菊酯)质量为横坐标,以三唑磷(氯氰菊酯)与内标物的峰面积比为纵坐标绘制线性关系曲线。其中三唑磷的线性方程为Y=-0.00059+15.91994X,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1;氯氰菊酯线性方程为Y=-0.01078+1.50299X,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2。

2.3精密度实验

在上述所选定的操作条件下,对同一批20% 三唑磷·氯氰菊酯乳油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测得三唑磷的标准偏差为0.15,变异系数为0.80%;氯氰菊酯的标准偏差为0.041,变异系数为2.19%。

2.4回收率实验

分别在已知含量的20% 三唑磷·氯氰菊酯乳油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品,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行5次重复测定,三唑磷和氯氰菊酯乳油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9.83%和100.22%。

3结论

在同一色谱柱的条件下,以癸二酸二正辛酯为内标物,采用程序升温的气相色谱方法对20%三唑磷·氯氰菊酯乳油中有效组分进行分析测试,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要求,线性关系良好,分析成本低,是此复配制剂较理想的分析方法。

摘要:在同一色谱柱的条件下,采用程序升温的气相色谱方法对20%三唑磷.氯氰菊酯乳油中有效组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5%OV-101/Gas Chrom Q为填充物的玻璃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癸二酸二正辛酯为内标物,丙酮作溶剂,测出三唑磷、内标物和氯氰菊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0 min,5.6 min,10.8 min。研究表明三唑磷和氯氰菊酯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5和0.041,变异系数分别为0.80%和2.1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3%和100.22%;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1和0.99982。

关键词:三唑磷,氯氰菊酯,气相色谱

参考文献

[1]HG 2847-1997.三唑磷乳油[S].

[2]HG 3628-1999.氯氰菊酯乳油[S].

[3]杨开莲.高效液相色谱分析20%三唑磷微乳剂[J].化工时刊,2006,20(3):27-28.

[4]高秀兰,韩永森,郭俊华,等.原药和制剂中氯氰菊酯的气相色谱分析[J].农药,1997,12(3):27-28.

【10%联苯菊酯乳油】推荐阅读:

联苯液晶06-16

氰戊菊酯07-06

拟除虫菊酯类08-03

联苯双酯滴丸说明书及作用07-04

上一篇:单位犯罪研究下一篇:分权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