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全文和翻译

2024-10-13

《庄子》全文和翻译(通用4篇)

《庄子》全文和翻译 篇1

导语:《庄子·天地》位于《庄子·外篇》,以篇首二字命题“天地”。全篇由十四个部分组成,大抵以无为自然为宗旨,代表了庄子技术哲学的思想,并对海森堡产生影响。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庄子·天地》的原文和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汝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

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其弟子曰:“向之人何为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曰:“始吾以为夫子为天下一人耳,不知复有夫人也。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托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汒乎淳备哉!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之民。”

反于鲁,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

选自《庄子·天地》

译文:

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打了一条地道直通到井中,抱着水瓮浇水灌地,吃力地来来往往,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子贡见了说:“如今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用力很少而功效颇多,老先生你不想试试吗?”种菜的老人抬起头来看着子贡说:“应该怎么做呢?”子贡说:“用木料加工成机械,后面重而前面轻,提水就像从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犹如沸腾的水向外溢出一样,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槔。”种菜的老人面起怒色讥笑着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机变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么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纯洁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齐备;纯洁空明的心境不完备,那么精神就不会专一安定;精神不能专一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会充实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说的办法,只不过感到羞辱而不愿那样做呀。”子贡满面羞愧,低下头去不能作答。

隔了一会儿,种菜的老人说:“你是干什么的呀?”子贡说:“我是孔丘的学生。”种菜的老人说:“你不就是那具有广博学识并处处仿效圣人,以矜夸来超群出众,自唱自和哀叹世事之歌以周游天下卖弄名声的人吗?你要抛弃你的精神和志气,废置你的身形体骸,恐怕就可以逐步接近于道了吧!你自身都不善于修养和调理,哪里还有闲暇去治理天下呢!你走吧,不要在这里耽误我的事情!”

子贡大感惭愧神色顿改,怅然若失而不能自持,走出三十里外方才逐步恢复常态。子贡的弟子问道:“先前碰到的那个人是干什么的呀?先生为什么见到他面容大变顿然失色,一整天都不能恢复常态呢?”子贡说:“起初我总以为天下圣人就只有我的老师孔丘一人罢了,不知道还会有刚才碰上的那样的人。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说到,办事要寻求可行,功业要寻求成就。用的力气要少,获得的功效要多,这就是圣人之道。如今却竟然不是这样。持守大道的人德行才完备,德行完备的人形体才健全,形体健全的人精神才饱满。精神饱满方才是圣人之道。这样的人他们寄托形骸于世间,悠游自在而不知所往,淳和真朴,功利机巧必定不会放在他们这种人的心上。像那样的人,不同于自己的心志不会去追求,不符合自己的思想不会去做。即使让天下人都称誉他,称誉的言词合乎他的德行,他也孤高而不顾;即使让天下人都非议他,非议使其名声丧失,他也无动于衷不予理睬。天下人的非议和赞誉,对于他们既无增益又无损害,这就叫做德行完备的人啊!我只能称作心神不定为世俗尘垢所沾染的人。”

子贡回到鲁国,把路上遇到的情况告诉给孔子。孔子说:“那是借着灌溉菜地研讨和实践浑沌氏主张的人,持守内心的纯一,心神不外分;修养内心,而不求治外在。那明澈白静到如此素洁,清虚无为回返原始的朴质,体悟真性持守精神,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世俗之中的人,你怎么会不感到惊异呢?况且浑沌氏的主张和修养方法,我和你又怎么能够了解呢?”

庄子语录翻译 篇2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0.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1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12.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1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翻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1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翻译】: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15.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16.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翻译】: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1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1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1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翻译】: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2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2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24.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25.狙公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26.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翻译】: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27.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翻译】: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28.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翻译】: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3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31.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庄子知北游》

【翻译】:有个名获的市官问屠夫关于检查大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说),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大道无所不在,越从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每下愈况”从宋代就有人误作“每况愈下”。章士钊在《甲寅》周刊上发表的《孤桐杂记》中,也同样用错,遭到鲁迅的奚落。现多作“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3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翻译】: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

3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翻译】: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3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翻译】: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35.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

(【翻译】:什么是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贵的,是天道;有为而劳累的,是人道。处于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于从属地位的,是人道。天道与人道之间相去甚远,不可以不明察。)

36.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

(【翻译】:天地虽然广大,其按自性运动变化却是相同的;万物虽然众多,其循性自得却是一样的;民 篇二:庄子语录

庄子名言精选(带翻译)【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一说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庄子的思想中包含了朴素辩证法因素,其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解读】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2.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解读】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解读】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4.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

【解读】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ǔ)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解读】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6.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解读】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解读】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8.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

【解读】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9.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

【解读】“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10.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解读】物质可无限分割。

11.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翻译】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

【解读】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12.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翻译】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

【解读】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13.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翻译】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

【解读】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

1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

【解读】真朋友不言利。

1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

【解读】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16、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翻译】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

【解读】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17、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翻译】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安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受。

18、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解读】体现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即物我不分。

19、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解读】你不要用你认为的快乐来衡量我是否快乐,我和你不同。

20、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豫无鬼》

【翻译】狗不由于善于叫唤就是好狗,人不由于善于说话就是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善叫的不一定是好拘,善说的不一定是贤人。

【解读】判断一个人是否贤能,不是由他的说话来决定,而是由他的实际行为来决定,有其实则定其名。篇三:庄子50名句带翻译

庄子50名句带翻译

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4.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5.狙公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0.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1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12.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1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翻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1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翻译】: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15.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16.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翻译】: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1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1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1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翻译】: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

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2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23.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2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2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26.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翻译】: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27.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翻译】: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28.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翻译】: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3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31.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庄子知北游》

【翻译】:有个名获的市官问屠夫关于检查大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说),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大道无所不在,越从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每下愈况”从宋代就有人误作“每况愈下”。章士钊在《甲寅》周刊上发表的《孤桐杂记》中,也同样用错,遭到鲁迅的奚落。现多作“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3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翻译】: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

3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翻译】: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34.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山木》

(【翻译】:阳朱说:“弟子们记住,品行贤德而又能去掉自以为贤的想法,哪里会不受爱戴呢!”)35.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翻译】:道是不能获取的,德是不能达到的。仁可以去做,义可以所唾弃,礼是相互欺骗的。)

3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翻译】:天地有最大的美德而不言说,四时有明确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生成之理而不解说。圣人推究天地之美德而通达万物生成之理。)

37.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翻译】: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38.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庚桑楚》

(【翻译】:不知道吗?人说我愚昧。知道吗?反而危害我的身躯。不行仁,便伤害他人;行仁,反而又危害自身;不行义,便伤害他人;行义,反面危害自己。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3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遗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捕到兔就遗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忘了语言。我到哪里去寻找遗忘语言的人来和他交谈呢!)4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翻译】: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41.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翻译】:骷髅说:“死人,没有君在上面,没有臣在下面,也没有一年四季的操劳之事,放纵自如与天地同在,即使南面为王的乐趣,不能超过呵。”)

42.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翻译】:现在你修饰己智以惊醒愚昧,修养自身以显示别人卑污,光明炫赫的样子就象举着日月行走一样。)43.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翻译】:志士有道德不得施行,是疲困;衣服破烂,鞋子磨穿,是贫穷,不是疲困,这是所谓没遭遇好世道。)

4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翻译】: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45.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翻译】:什么是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贵的,是天道;有为而劳累的,是人道。处于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于从属地位的,是人道。天道与人道之间相去甚远,不可以不明察。)

46.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

(【翻译】:天地虽然广大,其按自性运动变化却是相同的;万物虽然众多,其循性自得却是一样的;民众虽然众多,其主宰者只有君主。君主以德为本而顺天道无为而成功。所以说,远古之君治理天下,行无为而治,顺应天道自然而已。)

47.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翻译】: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4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翻译】: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4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翻译】: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50.孔子曰:“„„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秋水》

(【翻译】:处在尧舜时代,天下没有困穷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有智慧;处在桀纣时代,天下没有通达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一切都是时运造成的呀。)篇四:最全庄子智慧名言加译文

庄子名言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0.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1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12.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1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翻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1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翻译】: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15.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16.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翻译】: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1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1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1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翻译】: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2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2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24.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25.狙公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26.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翻译】: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27.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翻译】: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28.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翻译】: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3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31.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庄子知北游》 【翻译】:有个名获的市官问屠夫关于检查大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说),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大道无所不在,越从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每下愈

况”从宋代就有人误作“每况愈下”。章士钊在《甲寅》周刊上发表的《孤桐杂记》中,也同样用错,遭到鲁迅的奚落。现多作“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3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翻译】: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

3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翻译】: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3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翻译】: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35.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

(【翻译】:什么是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贵的,是天道;有为而劳累的,是人道。处于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于从属地位的,是人道。天道与人道之间相去甚远,不可以不明察。)

36.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

(【翻译】:天地虽然广大,其按自性运动变化却是相同的;万物虽然众多,其循性自得却是一样的;民众虽然众多,其主宰者只有君主。君主以德为本而顺天道无为而成功。所以说,远古之君治理天下,行无为而治,顺应天道自然而已。)

37.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翻译】: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3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翻译】: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3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45.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翻译】:道是不能获取的,德是不能达到的。仁可以去做,义可以所唾弃,礼是相互欺骗的。)

4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翻译】:天地有最大的美德而不言说,四时有明确的规(【翻译】: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40.孔子曰:“„„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秋水》(【翻译】:处在尧舜时代,天下没有困穷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有智慧;处在桀纣时代,天下没有通达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一切都是时运造成的呀。)

41.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翻译】:骷髅说:“死人,没有君在上面,没有臣在下面,也没有一年四季的操劳之事,放纵自如与天地同在,即使南面为王的乐趣,不能超过呵。”)

42.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翻译】:现在你修饰己智以惊醒愚昧,修养自身以显示别人卑污,光明炫赫的样子就象举着日月行走一样。)43.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翻译】:志士有道德不得施行,是疲困;衣服破烂,鞋子磨穿,是贫穷,不是疲困,这是所谓没遭遇好世道。)44.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山木》

(【翻译】:阳朱说:“弟子们记住,品行贤德而又能去掉自以为贤的想法,哪里会不受爱戴呢!”)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

律而不议论,万物有生成之理而不解说。圣人推究天地之美德而通达万物生成之理。)

47.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翻译】: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48.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庚桑楚》

(【翻译】:不知道吗?人说我愚昧。知道吗?反而危害我的身躯。不行仁,便伤害他人;行仁,反而又危害自身;不行义,便伤害他人;行义,反面危害自己。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遗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捕到兔就遗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忘了语言。我到哪里去寻找遗忘语言的人来和他交谈呢!)5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翻译】: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

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4.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5.狙公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0.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1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12.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1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翻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1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翻译】: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15.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16.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翻译】: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1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1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1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翻译】: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篇五:庄子原文及翻译

(二)适合高年级诵读

第一课《庄周梦蝶》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 惊喜的样子)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练习:

复述《庄周梦蝶》

第二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

1.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2.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3.是:这。4.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5.全:完全,确定是。

6.请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请:请允许我,循:从?说起。其,话题。本:最初。

7.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安,怎么。

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经,之:它,指“鱼之乐”,下文的同此意。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 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赏析:

1、人物比较:

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欣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2、中心思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写了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的问题发生辩论,展现了两人不同的认知态度,同时表现了他们思维的敏捷。在辩论中,可见庄子认为的“鱼乐”其实是他内心的愉悦心境的一种折射。练习:

练习复述这个故事。

第三课《《庄子钓于濮水》

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练习:

复述这个故事。

第四课《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之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译文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第五课《逍遥游》(节选)

庄子故事原文及翻译 篇3

庄子故事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汝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

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其弟子曰:“向之人何为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曰:“始吾以为夫子为天下一人耳,不知复有夫人也。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托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汒乎淳备哉!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之民。”

反于鲁,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

选自《庄子·天地》

译文:

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打了一条地道直通到井中,抱着水瓮浇水灌地,吃力地来来往往,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子贡见了说:“如今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用力很少而功效颇多,老先生你不想试试吗?”种菜的老人抬起头来看着子贡说:“应该怎么做呢?”子贡说:“用木料加工成机械,后面重而前面轻,提水就像从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犹如沸腾的水向外溢出一样,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槔。”种菜的老人面起怒色讥笑着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机变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么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纯洁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齐备;纯洁空明的心境不完备,那么精神就不会专一安定;精神不能专一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会充实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说的办法,只不过感到羞辱而不愿那样做呀。”子贡满面羞愧,低下头去不能作答。

隔了一会儿,种菜的老人说:“你是干什么的呀?”子贡说:“我是孔丘的学生。”种菜的老人说:“你不就是那具有广博学识并处处仿效圣人,以矜夸来超群出众,自唱自和哀叹世事之歌以周游天下卖弄名声的人吗?你要抛弃你的精神和志气,废置你的身形体骸,恐怕就可以逐步接近于道了吧!你自身都不善于修养和调理,哪里还有闲暇去治理天下呢!你走吧,不要在这里耽误我的事情!”

子贡大感惭愧神色顿改,怅然若失而不能自持,走出三十里外方才逐步恢复常态。子贡的弟子问道:“先前碰到的那个人是干什么的呀?先生为什么见到他面容大变顿然失色,一整天都不能恢复常态呢?”子贡说:“起初我总以为天下圣人就只有我的老师孔丘一人罢了,不知道还会有刚才碰上的那样的人。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说到,办事要寻求可行,功业要寻求成就。用的力气要少,获得的功效要多,这就是圣人之道。如今却竟然不是这样。持守大道的人德行才完备,德行完备的人形体才健全,形体健全的人精神才饱满。精神饱满方才是圣人之道。这样的人他们寄托形骸于世间,悠游自在而不知所往,淳和真朴,功利机巧必定不会放在他们这种人的心上。像那样的.人,不同于自己的心志不会去追求,不符合自己的思想不会去做。即使让天下人都称誉他,称誉的言词合乎他的德行,他也孤高而不顾;即使让天下人都非议他,非议使其名声丧失,他也无动于衷不予理睬。天下人的非议和赞誉,对于他们既无增益又无损害,这就叫做德行完备的人啊!我只能称作心神不定为世俗尘垢所沾染的人。”

庄子寓言四则断句及翻译 打印 篇4

庖(páo)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砉(xū)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嘻善哉技盖(通:盍)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íng)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ò)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安知鱼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 惊喜的样子)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1](今河南商丘[2],一说安徽蒙城[3])人。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4] 形成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庄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的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4] 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出自庄子寓言的成语:游刃有余、目无全牛、朝三暮

四、捉襟见肘、昭然若揭、盗亦有道、唇亡齿寒、白驹过隙、枯木死灰、君子之交淡若水、化腐朽为神奇、呆若木鸡、邯郸学步、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螳臂当车......《庖丁解牛》译文

有一个姓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 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进刀时发出(读‘huo’)地响声,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厨师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和一般人所见一样)。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没有厚度,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拭好了刀把它收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你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1]

《望洋兴叹》译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众多的河流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在这个时候,河神非常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所有盛美的东西都在自己的身上。顺着水流向东行进,到了渤海。面向东看看不见水的尽头。在这个时候,河神才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抬头仰望着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说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而且我还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节义轻。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无边无际,我如果不到你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

《安知鱼乐》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周梦蝶》译文:

上一篇:生病的滋味的小学三年级作文下一篇:七二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