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施工

2024-05-21

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施工(通用9篇)

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施工 篇1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准备作业

劳动力组织:桥梁工,架工,电焊工,钢筋工。

1.1

机具设备:钻机,抽水机,搅拌机,吊装设备。

1.2

施工安全及劳动保护

1.3施工安全

1.3.1.1

工作台搭设平稳,并应设栏杆,不准有探头板,负荷量每平方米500公斤以上。

1.3.1.2

在3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和安全帽。

1.3.1.3

工地运输道路应平坦,坡度不大于2%。

1.3.1.4

夜间应配足够的照明。

1.3.1.5

工作前必须对各种机具钢丝绳,电路,电源,进行检修,达到完好状态,方可作业。

1.3.2

劳动保护

1.3.2.1

戴安全带,安全帽。

1.3.2.2

发给水鞋(下导管)

2.基本作业

2.1

操作过程

(1)备料;(2)制安护筒;(3)搭架子;(4)钻孔;(5)钻孔检查及清底;(6)钢筋笼制作及吊装就位;(7)灌注水下混凝土。

2.2

操作规程

2.2.1

钻孔灌注施工前应先作试桩,以确定承载能力,施工方法及采用的机具设备。

2.2.2

钻孔前应将护筒用埋设或压入方法安设在桩位上,其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超过5㎝。埋入护筒,底部和周围的一定范围内夯填粘土,防止漏水。压入护筒,底部沉入土中深度,视河床土质而定。

2.2.3

冲击法或冲抓法钻孔,为防止冲击振动使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灌注完或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开钻。

2.2.4

在粘性土中钻孔,如土质良好不容易发生塌孔时,可抬高孔内水位,防止坍壁,在砂土,砂石土和卵石土中开钻孔,可采用泥浆护壁。

泥浆的比重一般为1.1~1.3,对坚硬大漂石卵石夹粗砂等为1.4~1.6,泥浆制作详见施工技术手册。

2.2.5钻进中,停钻时,抽渣或提钻除土过程中,应保持孔内规定的水位,以防坍孔。起,下钻头速度均匀,不得骤然加速,以免碰撞孔壁,形成坍孔。停钻时,孔口应加护盖,严禁钻头留在孔内,以防埋钻。

2.2.6发生坍孔时,应仔细检查原因和位置,然后进行处理,坍孔不严重的,可加大泥浆比重继续钻进,严重的回填重钻。

2.2.7

出现流砂现象后,应增大泥浆比重,提高孔内压力,或用粘土块加水拌匀,作为大泥块投下。用冲击法造孔,必要时可投粘土块,用钻头冲击将粘土挤入流砂层,加强孔壁,堵住流砂。

2.2.8弯孔不严重时,可重新调整钻机或卡杆孔继续钻进。发生严重弯孔,梅花孔,探头石时,则应回填进行修孔,必要时应反复几次修孔。冲击法修孔,应回填硬质带棱角的石块,并应多填0.5米高。

2.2.9

钻孔应一次钻成,不应中途停顿,遇有事故应立即处理。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应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应即填写检查证,并进行清底和作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

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施工 篇2

1.1 工程概况

该工程±0.00以下均为二层地下室, ±0.00以上均为18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层高2.9m, 总高度均为52.2m, 总建筑面积约为10988.83m2,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该工程基础设计为人工挖孔桩、钢筋混凝土护壁, 桩径800, 扩大头直径1600, 桩身长度13~17m, 持力层为卵石层, 共计1045根桩。

1.2 地质概况

该工程地区地貌从沉积类型及地貌单元划分, 地处黄河南 (右) 岸Ⅱ级阶地过渡地带, 山前冲洪积带地貌单元, 一般底层至上而下由人工回填的杂填土、冲洪积形成的粉土、粉细砂、卵石及泥岩构成。该工程地下水位线较高, 且桩端设计有扩大头, 桩端持力层在地下水位线以下。黄土状粉土层遇水极不稳定, 桩端扩大头难以形成。因此桩基础施工之前必须进行降水施工才能够保证桩端扩大头符合设计要求。

2 方案比选

现代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在高层建筑、大承载力基础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适用于多种地基条件, 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和人工挖孔成孔在工程中被普遍使用。本工程基础设计为人工挖孔桩, 根据本人几年来工程施工的经验, 通过对人工挖孔成孔与旋挖钻机成孔两者施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若将旋挖钻机成孔与人工挖孔成孔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进行桩成孔施工, 对整个桩成孔施工过程中能够起到提高施工效益、节材降本的作用, 且桩成孔施工质量与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无异。有了这种想法后,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桩基础施工方案, 并积极与设计单位沟通, 最终设计单位同意采用旋挖钻机成孔、人工辅助清孔的施工方法。

2.1 人工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是以人下孔直接开挖, 弃土利用电动轱辘或者人工手摇轱辘运出, 深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卵石层再进行扩孔至成桩。为保障孔内作业人员安全, 人工挖孔下挖1m就必须进行混凝土护壁施工。人工挖孔桩优点:成桩过程中对孔内周围土质扰动小, 噪音小, 与桩身孔壁近距离接触桩端持力层便于检查, 桩底沉渣宜控制, 质量容易保证, 因其扰动小比较容易得到较高的单桩承载力。人工挖孔桩缺点:人工挖孔桩这个看似简单的作业过程, 因其施工的特殊性, 充满着高危险性, 安全控制难度较大, 劳动强度大, 工期较长, 安全措施费用较高。

2.2 旋挖钻机成孔

旋挖钻机成孔是使用钻机自身携带的钻杆进行机械成孔, 深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卵石层再进行扩孔至成桩。旋挖钻机成孔优点:挖机械成孔因为没有人员在井孔内施工, 能够很好地消除人工挖孔桩带来的各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旋挖钻机成孔采用机械成孔提高了作业效率, 加快了施工进度, 同时也省去了采用人工挖孔所必须要做的井桩护壁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各项人、材、机等费用, 旋挖钻进过程中, 钻斗往返于孔底与地表之间, 所形成的孔壁比较粗糙。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桩土之间的咬合作用较强, 能较好地反映出混凝土桩体与黄土及粉质粘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旋挖钻机成孔缺点:旋挖钻机自身携带的扩孔器因其机械构造所至, 经扩孔器施工的扩大头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 且在扩孔施工过程中对持力层周围卵石层挠动较大, 桩底沉渣不便于检查控制, 降低了单桩承载力。

通过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取其各自优点, 在施工现场采用旋挖钻机成孔, 人工辅助扩孔、清孔的施工方案进行桩基础施工。该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 采用旋挖钻机成孔, 可以消除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一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2) 机械成孔提高了作业效率, 加快了施工进度, 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3) 旋挖钻机机械成孔省去了采用人工挖孔所必须要做的井桩护壁钢筋、混凝土、模板等各项人、材、机等费用, 节约成本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4) 采用人工辅助扩孔、清孔对持力层周围卵石层扰动小且便于控制检查扩大头及桩底沉渣质量, 能够保证桩成孔质量, 得到较高的单桩承载力。

采用该方案施工难点在于如何能够保证井孔内作业人员的安全, 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井孔内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人工辅助扩孔、清孔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 清孔施工难点及其主要对策

旋挖钻机钻孔施工工艺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施工方法, 旋挖钻机因具有施工速度快、成孔质量好、环境污染小、操作灵活方便、安全性能高及适用性强等优势, 已成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成孔设备。旋挖钻机自身带有的清孔钻头适合于没有扩大头的桩基础清孔, 旋挖钻机自身携带的扩大头虽能起到扩孔的作用, 但是扩孔后的形状以及扩孔尺寸因其构造特点完全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且清孔钻头不能像扩大头一样张开导致扩大头范围内的桩底沉渣无法清除, 影响成桩质量。如不进行人工辅助清孔, 95%以上的桩成孔施工质量不合格或者施工作假, 如图1所示。

3.1 人工清孔安全措施

人工清孔前设置钢护筒以保障孔内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桩直径Φ800, 钢护筒直径设计为700mm, 钢护筒设计长度依据施工所在片区桩长度确定。钢护筒采用6mm厚钢板制作, 钢护筒底焊接1m长3根50mm×5mm角钢支腿以便于人工扩孔清渣操作, 角钢依护筒直径3等分均匀布置, 角钢底采用的钢筋焊接连接以保证角钢支腿在吊运过程中不发生变形。钢护筒内设计爬梯供清孔作业人员上下, 爬梯采用Φ16钢筋制作, 间距300mm。钢护筒上部焊接2根长度300mm的钢筋头, 钢筋头100mm与护筒双面满焊外露200mm, 钢筋间距600mm, 间距中心与爬梯中心垂直, 清孔人员下孔之前必须将已经制作好的Φ48mm×3mm钢管扶手插入限位钢筋后沿爬梯下至桩孔内, 如图2所示。

3.2 人工清孔施工方法

旋挖钻机扩孔施工完毕后更换清孔钻头反复捞取弃渣以减少人工清孔工作量, 人工清孔前应检测桩孔内有无危害气体和不安全因素, 必要时向桩孔内作业面送入新鲜空气, 确保孔内清孔人员安全。进入孔底后由人工利用镐、铁锹对周围松散的沉渣进行清运, 弃土由安装在桩孔口上方的0.5t卷扬机提升吊桶至桩孔口, 用手推车倒运至指定的堆土区, 桩孔口四周2m范围内不得堆放弃渣。

3.3 人工清孔技术要点

人工清除旋挖钻机沉渣后, 利用钢护筒支腿之间的空隙量取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进入持力层深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应先将扩底部位深度挖至设计要求深度。进入持力层深度满足要求后, 利用钢护筒支腿之间的空隙按照扩底部位的尺寸、形状自上而下修复卵石层扩充成设计图纸的要求。修复过程中从桩位中心线向四周量取扩底半径, 避免出现桩端扩大头偏移。桩端扩大头修复完成后检查孔底沉渣厚度是否满足端承桩≤5cm规范要求, 如不满足清理至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3.4 人工清孔质量验收

成孔后必须对桩身直径、扩大头尺寸、孔底标高、桩位中心线、孔底沉渣厚度进行全面测定, 做好施工记录。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 再会同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单位共同验收, 验收合格后下放钢筋笼并浇筑桩身混凝土。该工程地处湿陷性黄土地区, 桩成孔后不宜长时间放置, 应尽快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成孔验收以避免长时间的放置导致扩大头部位坍塌。

4 桩质量检测结论

经某专业检测机构对该工程1#~9#楼项目工程1045根桩基础进行混凝土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荷载试验随机抽取检测, 单桩竖向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对1045根桩基础进行基桩低应变检测, 低应变检测结果显示均满足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其中Ⅰ类桩达到97%以上。

5 经济效益分析

旋挖钻机成孔采用机械成孔提高了作业效率, 加快了施工进度, 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正常情况下是人工成孔速度的10倍以上。人工辅助清孔只在钻机施工完毕后进行, 操作人员在井孔内停留的时间较短且有钢护筒做防护, 消除了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机械成孔提高了作业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安全。省去了采用人工挖孔所必须要做的井桩护壁钢筋、混凝土、模板等各项人、材、机等费用。根据2011年5月份市场价, 以10m桩长来进行计算分析, 见表1、2。

上述2种施工方法的经济数据分析表明, 按10m桩长计算人工挖孔桩成孔所支出的费用是旋挖钻机成孔的2.5倍, 且随着桩越长费用支出越大。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时间短、功效高同时也省去了因人工挖孔成桩速度慢所产生的额外施工降水费用。旋挖钻机钻孔, 人工辅助扩孔、清孔在经济效益上所具有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参考文献

[1]JGJ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施工 篇3

【摘 要】钻孔灌注桩基础是土木工程中最常见的隐蔽工程之一,现已成为工业民用建筑、市政工程特别是桥梁工程中基础的主要类型。文章根据工程一线施工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总结了水下砼灌注施工过程中的作业要点和常用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下砼灌注;施工作业;要点分析

钻孔灌注桩是利用桩机成孔后,先下钢筋笼,再将导管逐节连接下至桩孔底部,最后将砼通过导管利用其流动性能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从孔底向上充满桩孔同时将孔内泥浆排出,经过地下自然养护后形成钢筋砼桩,以承担上部荷载。

灌注水下砼是桩基础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施工工艺复杂性、过程隐蔽性和连续性较强,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成桩后一旦检测出质量问题就难以修复或返工。因此,我们要认真控制每一个环节,及时科学的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才能确保桩基砼的灌注质量。

1.砼

1.1拌制

水下灌注的砼需有较大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对骨料的级配应严格要求,骨料过粗则孔隙大,砼会出现塌落度大而流动性差或离析现象。骨料碎石(有条件地区选用卵石更佳)易选用5-25mm小粒径连续级配以减小孔隙率,同时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或掺加外加剂来改善和易性。

根据桩基砼设计量估算出灌注所需时间,为防止灌注完毕前砼出现初凝而造成严重后果,选择水泥时除其它指标外,初凝时间必须满足灌注时间,一般应不小于3h,砼方量较大时应不小于3.5h。

为确保砼能连续及时供应,每次灌注作业开始前必须确认以下工作:

(1)确认砼拌和机的工作性能良好且生产能力(即每小时产量)与需用量以及水泥初凝时间相匹配,同时还应做好备用拌和站的准备工作。

(2)确认拌和站备用电路正常或发电机组工作性能良好,油料充足。

(3)确认所需各类原材料充足。

(4)确认拌和机备用操作手正常待岗。

(5)确认拌和站负责人与灌注现场负责人通讯联系正常。

1.2运输

砼必须采用专用罐装运输车进行运输,除了选择最佳运输线路和合理数量的罐车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辆罐车载运量应大于导管埋深3米所需砼的计算用量。

(2)夏季施工应尽可能不在35℃以上的高温时间段内运输作业,以避免因水分过快散失而造成砼的和易性丧失。

(3)每辆罐车应随车配备适量的拌合用水和同型号外加剂,用以维持砼运输中的正常使用性能。

(4)做好备选运输路线调查和备用运输车辆的准备工作,以防不可预见的事故发生。每位司机应对拟定和备选路线熟知,确认每位司机的通讯联系正常。

1.3灌注

水下砼灌注工作必须连续进行,灌注作业的持续时间受水泥初凝时间限制,灌注前应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减少作业中辅助时间,加快灌注速度。具体操作要点如下:

(1)做好孔内泥浆溢出引流准备工作,避免因随意漫流致使灌注现场湿滑泥泞,影响罐车就位和工作人员安全。

(2)罐车就位前,现场检查每车砼的均匀性及和易性,特别是罐车仓口部分砼容易产生离析。出现不符合要求的砼,坚决不使用。

(3)灌注前,再次测量孔深确定沉渣厚度,观察桩孔和泥浆有无异常,符合已上报拌和站的砼理论需用量,确认无误后再开始灌注砼。

(4)首辆罐车就位后需待第二辆罐车到达现场并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灌注,此后在下辆罐车到达现场前上辆罐车储料不得灌完,应间隔5分钟左右灌注一次等待后车到来,同时要与司机保持联系了解情况以制定相应措施。

(5)首批砼下落后应继续不间断的迅速灌注,灌入量应满足导管正常埋深所需砼的理论计算量后方可暂停灌注,进行首次导管埋深测算。

(6)现场灌注记录和导管埋深的测算工作必须有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两方分别独立进行,结果相互校对,确保无误。

(7)测绳使用前应用钢尺校核长度并满足孔深要求,注意校对时应将测绳略带拉力。千斤坠应圆滑,不宜体积过大和表面毛糙,以免测量中与钢筋笼或导管发生钩挂。此外现场也应配有备用测绳以防损坏。

(8)砼放料速度不应过快过猛,罐车流槽应对准导管漏斗并应有专人把扶,尽量避免砼洒落在导管外而沉入孔内,以及周边其它杂物落入孔内,落入较多将严重影响灌注砼的正常上升。

(9)实际灌注顶面高度应根据已测定标高的护筒顶面进行控制,同时还要以砼的用量推算理论灌注高度予以符合。灌注高度应高出设计桩顶标高1m左右,确保凿除桩头后的砼强度满足要求。

2.导管

导管以及与其配套的料斗、漏斗、卡环、卡盘是灌注水下砼的重要工具,缺一不可。

2.1导管

导管应为内壁直顺、圆滑,连接简单、牢固且接口密封,内径与节长的尺寸精细一致,制作坚固的钢制管。常见管节接头形式有齿口连接、丝口箍连接和法兰连接,其中齿口连接形式简单便捷易于清理保养,使用最为广泛。导管使用过程中除了做好常规的试拼、闭水、测压、居中、清洗、保养等工作外,还要注意以下要点:

(1)管节长度宜选用2-3m(底节不宜小于4m),过短会增加拆装作业时间和漏水概率,过长会造成提拆管前的埋深过大且不便拆装清洗和倒运。每套导管应配有0.5m和0.75m短节,使不同的孔深能准确配备。试拼后应测量多节的实际长度,计算误差量,以便更为准确的测算砼埋深量。

(2)导管使用中宜逐节拆装不能长期多节连用,以免接头处因长期不做保养而产生锈蚀、变形、渗漏等问题。

(3)灌注现场需备清水、压力水枪、钢丝刷、黄油等物品,及时认真的做好每节导管的清洗保养工作。

(4)导管内径根据桩径和砼骨料最大粒径选择,一般不宜小于最大粒径的10倍且不宜小于25cm。

(5)灌注到距顶面4m内之后不宜再提拆导管,待灌注完成后一次提管。此时因高差不大管内砼压力较小,应缓慢提升导管以保证桩心砼密实,避免沉淀物挤入管内。

(6)灌注中应使砼经流槽徐徐不断流入漏斗,不可急速倾入,避免在导管中形成高压气团而破坏接头密封材料导致漏水。

(7)控制导管在砼中的埋深是灌注质量的关键,过浅易出现导管拔脱,也可能发生砼冲顶而造成夹泥甚至断桩事故。过深使砼出管阻力增大、上部砼的流动度损失、拔拆导管阻力过大从而造成灌注不顺、堵管、埋管等事故。埋深应控制在拔拆导管前不大于9m,拔拆导管后不小于3m的范围内。

2.2料斗与漏斗

料斗是在灌注首批砼时使用,漏斗是在后续灌注全程使用,它们除具有一定强度、内面光滑、下口与导管相匹配等基本特性外,还需注意以下要点:

(1)斗下口需配间距8cm左右的网格用以筛除超大粒径的石料、泥块或其它杂物。网格应表面圆滑且具有一定强度,避免在砼冲击下变形落入导管内造成堵塞,一般选用?16左右的圆钢焊接制作。(下转第328页)

(上接第247页)(2)料斗所需容量是与桩径的大小成正比的,应尽可能选择大一些,至少需满足首批封底砼的需要量。

(3)灌注前应用清水将斗内润湿,避免砼与斗面粘连降低流动性能。灌注后及时用清水冲洗保养,特别应将网格冲刷干净保持其表面光滑。切勿使用孔内的泥浆进行润湿和冲洗。

2.3卡环与卡盘

卡环是导管拆装时用在导管与卡盘间的支垫物,卡盘安置在孔口处用于固定导管位置同时承载导管及管中砼的重量。使用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它们都是承重工具,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每次使用前认真检查其完好性,确保灌注作业安全。

(2)卡盘不得直接安置在护筒上使其受力,应采用枕木或工字钢等支垫架空在孔口上,支垫物应牢固安全,注意支垫物放置位置不得影响孔内泥浆溢流外排。

(3)卡盘安置后应进行测量校核,确认卡盘水平且中心与桩孔中心对应,之后必须采用地锚或限位桩将卡盘固定牢固,确保灌注的全过程卡盘不移位,导管总居中。

(4)卡盘还是拆装导管的作业平台,要求表面应防滑且站立面不宜过窄,保证灌注作业人员安全。

3.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探讨论文 篇4

(1)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钻机就位后,用吊线、水平尺等检查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钻孔时放下钻机,使钻杆向下移动至钻头触及土面时,才开动转轴旋动钻杆,边钻边进边出土。当钻到预定深度后,必须在原深处进行空钻清土,然后停钻提起钻杆。桩孔钻成清孔后,应尽快吊放钢筋,灌注混凝土不要隔夜,灌注混凝土时应分层进行。

(2)大直径钻孔扩底灌注桩施工工艺:场地平整→放桩位线→钻孔机就位→机械钻直孔→人工清直孔及扩孔→扩孔清底→检查→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一般是指桩身直径大于700mm,用机械或人工成孔,在孔内灌注混凝土而成的桩,如果桩底部再进行扩大,则称大直径钻孔扩底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控制 篇5

[摘要]: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桩基在施工和技术管理上问题较多,尤其是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易出现塌孔、卡管、混凝土配合比失调、施工不连续等现象,造成桩身出现断桩、泥砂夹层等质量问题,使桩基完整性受到破坏,承载力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整个桥梁的安全。本文就此分析探讨了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控制。[关键词]:公路桥梁 施工 钻孔灌注桩 质量

一、概述 随着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及桥梁和水工结构的发展,钻孔灌注桩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其施工工艺要求高,施工环节多,尤其是施工队伍的素质、技术装备等不同,桩的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根据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影响桩基工程的主要环节有测量定位、泥浆质量、桩径及垂直控制,持力层及终孔深度,沉渣厚度的控制,混凝土浇注等。因此,要控制好桩基质量,就必须将施工各环节控制好,才能保证成桩质量。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如图所示:

二、钻孔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一)各种钻孔方法均可能发生钻孔偏斜事故,主要原因为:(1)测量放线有误,定位木桩保护不当;(2)护筒埋设后移位,钻机对位不准;(3)钻机底座未水平安置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4)钻杆弯曲,接头不正;(5)桩架不稳固,钻孔时钻杆不是垂直运动;(6)遇有塌孔、扩孔较大处,钻孔偏向一方;(7)遇有倾斜的软硬不均的地层,钻头受力不均;(8)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为防止钻孔偏斜的发生,钻机定位前要检查定位桩是否正确;护筒埋设要注意平面位置与竖直位置是否正确,护筒四周土和护筒底脚处回填土要紧密不透水;对钻机和钻架进行水平和垂直校正;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正、调直;钻进时遇钻杆上部摆动过大,可在钻架上设导向架;遇软硬不均的地层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或回填小片石、卵石冲平后再钻。

(二)护简脱落 由于护筒背后回填质量不好受地面流的浸泡等因素引起的护筒失去稳定、脱落。出现护筒脱落应立即停止钻孔,将钻机移开,采取相应措施处理。由于地面流水引起的可先排除流水,在原地面一层黏土使地面干燥、不渗漏,而后,重新安装护筒(作好护筒背后填筑)恢复钻孔施工。

(三)卡钻 岩层分

界面处相邻岩层强度差别较大,钻孔操作中若不及时根据地质情况调整钻头的行程易引起“卡钻”现象。针对发生“卡钻”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处理。(1)由于“探头石”引起的卡钻现象,可以适当往下放钻头,再强力快速往上提,使“探头石”受瞬间冲击缩回,从而顺利提起钻头。(2)因钻头穿过岩层突变处导致的卡钻,优先采用水下爆破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整体岩层中此方法容易奏效,砂土层中不宜采用此方法处理。(3)由于机械故障导致钻头在浓泥浆中滞留时间过长造成的钻头无法提升现象,应采取插人高压水管置换泥浆的方法进行处理。

(四)缩孔 缩孔是在饱和性粘上、淤泥质黏土,特别是IL>I.0处于流塑性状态的土层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其原因是此类地层含水高、塑性大,钻头经过后钻孔壁回缩,从而导致钻孔的直径小于设计的桩直径。针对发生缩孔的原因,采取块、卵石土回填,而后用重量较大的冲击钻冲击,挤紧钻孔孔壁的办法处理;或者采用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叶片进行旋转清理的办法。

(五)掉钻

1、掉钻产生的原因(1)卡钻时强提强扭;(2)旋转钻孔,扭坏钻杆;(3)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4)马达线接错,钻机反向旋转。钻杆松脱;(5)钢丝绳断丝太多,未及时更换。

2、掉钻打捞处理方法。掉钻后,应及时摸清情况,如孔深、钻头是否偏斜,有无坍孔等,若钻头被埋住,应首先清孔,使打捞工具能接触钻头。

三、水下混凝土灌注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一)封底失败由于首批混凝土数量过小、孔底的沉碴厚度大等原因导致首批混凝土灌注入孔后,未实现水下混凝土封底的现象称为封底失败。封底失败后,应立即停止灌注,及时对孔内已灌注的混凝土进行清理。(1)地层稳定性较好的,应采取导管内安装高压风管进行二次清孔的方法将已灌注的混凝土清理干净,重新请示监理检查,符合规范要求后可以重新开始水下混凝土灌注。(2)地层稳定性差或高压清孔的方法不能奏效则应及时拆除导管、拔除钢筋笼,将钻机安装到位,将未灌注混凝土部分钻孔回填,待地层沉积稳定后用冲击钻清除已灌注的混凝土,达到孔底设计标高后,请示监理单位检查合格后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二)卡管 因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中含有大块度骨料或受潮凝固的水泥块、灌注混凝土冲击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无法继续进行的现象统称为“卡管”。(1)由于混凝土质量造成的导管堵塞,可以少量(根

据堵管前测量及计算的导管埋深结果按导管最小安全埋深确定)提升导管而后快速下落的方法或加大一次性灌注混凝土数量而后快速提升再迅速下放,以冲击疏通导管的方法进行处理。(2)由于混凝土冲击力不足造成的,应及时加长上部导管的长度,然后以一次性较大量混凝土冲击灌注达到疏通导管的目的。(3)采取“二次砍球法”进行处理。具体操作方法:将导管插入已灌注混凝土中0.5~0.8 m,按照水下封底的操作方法实施二次封底。以上几种方法处理不能奏效应立即停止,认为已断桩。

(三)断桩 断桩大都是上述各种事故引发的次生结果。另外,由于清孔不彻底,或灌注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已初凝,续灌的混凝土冲破顶层而上升并在两层混凝土中形成泥渣夹层而导致断桩。断桩的预防。防止导管进水,避免埋管、堵管,提高清孔质量,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缩短混凝土灌注时间可以减少或避免断桩事故的发生。断桩的处理。对于已经发生或估计可能发生断桩的钻孔桩,应采用地质钻机钻芯取样,作深入的探查,判明情况。对情况不太严重的,可以采取钻孔高压注浆补强的方法处理。

(四)钢筋笼上浮造成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导管埋深,水下混凝土浇灌的速度以及泥浆比重等多种原因造成。预防钢筋笼上浮的措施有:(1)混凝土从笼底进入钢筋笼时减慢浇灌速度。(2)控制导管与钢筋笼的共同深度,当混凝土进入钢筋笼后,导管与钢筋笼的共同埋深增加,混凝土对钢筋笼向上的携带力增大。因此在控制混凝土浇灌速度时,还要控制导管与钢筋笼的共同深度在5m以内,当导管底端提高到钢筋笼底端以上1.5m后,其公共深度不宜大于6.5m。

四、钻孔灌注桩其他方面的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的稳定与安全,因此应强调以下几点:

(一)对质量控制应注重预防为主,即在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责任到人。

(二)严把队伍进场关。“一流队伍投标、二流队伍进场、三流队伍干活儿”的现象在建筑市场上仍然存在。只有从严把关,使一流人才,先进的工艺,过硬的设备进场,才能为优良工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严把检测关。对施工中的每个环节,随时进行各项检测,如钻孔的深度、泥浆的比重、混凝土的坍落度、钢筋笼的标高、泥浆沉淀厚度、导管的埋置深度等等各项数据以确保工程质量。成桩之后,辅以超声波检测或应变检测,以确保成桩质量及工程的安全性。

五、结语 尽管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只

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篇6

第一章 钻孔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为确保桩基的安全生产,实现我项目部的安全目标,对钻孔灌注桩工程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孔口护筒制作、埋设

1、孔口护筒的功能和作用

孔口护筒起导正钻具、控制桩位、保护孔口、隔离地表水渗漏、防止地表土杂填土坍塌、保持孔内水头高度、固定钢筋笼等作用。

2、护筒的制作

护筒应不漏水、内无突出物、具有一定的刚度。每节靠近端头应加固(加焊钢板),焊缝应密实。

3、护筒的埋设

护筒埋设方法有压重、振动或辅助人工筒内除土等,筒口应用铁丝等固定,在灌注桩完成后拆除。

二、护壁泥浆

1、泥浆是钻孔施工的冲洗液,主要作用是清洗孔底,携带钻渣、平衡地层压力以及护壁防塌,润滑冷却钻头等。钻孔泥浆,由水、粘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

2、泥浆材料要求

粘土要求造浆胶体率高、含砂率小、造浆率高。一般应塑性指数大于25。造浆用水应为无污染洁净水。根据地层情况选择不同性能泥浆,并备一定量化学处理剂。

3、泥浆池

可靠近桩基附近用袋装土围筑或地下砌筑。设置防护栏及标识牌,以防跌入。

4、泥浆性能检测,原则上应每班检测两次(每4小时一次)。根据地质情况随时调整。

三、钻孔

1、设备安装和就位

钻机就位前必须对桩基附近尤其是钻机座落处平整和加固。准备钻孔机械及配备设备的安装,水电供应的接通。钻机就位后,履带不致沉陷或偏斜、位移等。对回旋钻机其顶部的起吊滑轮缘,转盘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应在同一铅垂线上,偏差小于2cm。保证成孔位置正确。

2、钻进成孔

钻进中应保持孔内水头高度。钻头升降应平稳,不得挂碰护筒。钻孔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因故停钻,应注意加盖保护孔口防止落物或人员坠落,且不得将钻头留在孔内,防止埋钻。开孔应慢速推进,使导向部位全部进入土层后才可全速钻进。

钻孔时,严禁孔口附近站人,以防钻头撞击发生人身事故。夜间施工时,应有充足的照明及警示灯。

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施工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无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中处理故障。当必须下入护筒时,应在检查孔内无有害气体,并备齐防毒、防溺、防坍埋等安全设施后,方可行动。

四、钢筋制作及吊装

钢筋应在施工现场集中分段制作,场地要平整,吊装前应用杉木等内撑防止变形。

为保证主筋接头错开,钢筋在制作时主筋端头应错开。每节钢筋应焊吊环,最后一节钢筋入孔口应焊钢筋吊环,焊接在钢护筒上,防止钢筋在砼灌注中被顶升。

吊装时,吊车臂范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必须安排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专人指挥,安全员要现场旁站监督,起吊要平稳。

五、砼灌注

导管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等试验。漏斗底口应高出孔内水面或桩顶的必要高度。

砼的数量应能满足初次埋深和填完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开始灌注砼时,应在漏斗底口处设置可靠的隔水设施。

导管吊装设备的吊装,应充分考虑导管和充满导管内的砼的总重及导管壁与导管内外砼的摩擦,并有一定储备,专人统一指挥吊安作业。

灌注砼期间,配备水泵及吸泥机,高压射水管等设备。

导管应用醒目数字依次标记,砼灌注过程中详细记录拆管数量并用测锤随时量测孔内砼面高度。保证孔内导管埋深在2--6m范围。

第二章 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素质,重点进行两方面的教育,即主人翁责任感及安全第一的安全思想教育,激发全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另外定期给职工上好法制课,警示员工遵纪守法。

2、从施工方案设计和技术交底上,充分体现和明确安全技术方面的内容,重点在工序安全操作、有效衔接、操作规程、特殊工种等方面加大管理和业务培训力度。

3、施工中加强对施工机具、电器设备、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修,同时做好记录,定时向领导汇报。

4、确保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各种施工机械和电器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器。线路架设和照明度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同时进行安全防护,防止机械车辆损坏输电线路。

5、施工现场的油库、料库、发电机、箱变站等临时设施,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避雷装置,防止雷击。

6、车辆经常检修,保持状态完好,建立台帐,运态管理。动力机械设备必须由考试合格并持有合格证的司机上岗。严禁非司机开车,禁止洒后开车,开英雄车及疲劳驾驶。车辆交通道路,做好雨季水慢造成路滑、路损的修复,确保道路平整坚固。

7、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凡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服从值班员指挥,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禁止无安全防护作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脚进入施工现场。

8、坚持经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形成监控体系,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并结合安全事故规律和季节特点,重点查防触电、防淹没、防机械伤害、防火灾、防交通事故等措施的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用措施消除隐患,并执行奖罚制度。

9、经常与当地政府联系。密切同当地群众的关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严肃施工纪律,共同做工好施工期间的安全工作。并经常和当地劳动安全部门取得联系,进行劳动安全检查,随时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

10、根据本地区的汛期特点,重点抓好防汛抗洪工作,切实保证工程施工和当地人民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①以“预防为主,以消为辅”为指导思想,结合本单位就实际情况,落实好项目的防洪抗灾安全工作,制定防洪应急预案,确保施工期间安全渡汛。②项目经理部成立防洪领导小组,工程队成立防洪抗灾抢险队,负责施工期间安全渡汛。

③汛期,注意天气预报,做好防洪准备,并有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现场排水设施畅通,截排水设施完好有效。对本单位驻地、工地、料库、料场等进行全面检查,通过气象部门,了解水情和排水情况,查看有无灾害隐患。

④做好汛期的施工机具、材料、人员等的转移措施,防止水淹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⑤汛期要与当地所象部门加强联系,了解近期气象预报,掌握雨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旦遇有灾害性天气和水情,能及时出部署。

⑥防汛期间,领导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防汛重点施工项目要设专用通讯设施,以便及时了解现场情况。汛期应准备充足的应急物资设备、运输工具及劳力等,以备应急抢险。

第三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障措施

1、料场、材料、机具、半成品等必须分类堆放整齐规范,工完料尽,场地清。

2、料场、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做到布置合理,场地平整,排水畅通。

3、工地办公设施按平面布置图,安排合理,清洁文明,环境卫生,施工区域和办公区域应有明确划分,设标志牌。

4、施工现场地各种料具、机械按施工平面图指定位置存放。

5、钻渣应集中堆放及时清运,护壁泥浆不能乱排,污染环境,应指定地点排放,建筑垃圾应运至指定堆放场。

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要点

摘要:钻孔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施工简单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一般不是很大,在城市轨道交通基坑围护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安全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的操作上。

一、桩基工程的主要环节安全控制要点

1、孔位准确性是安全的基石。桩基工程,第一步是对孔位的测量与定位,第二步是实地操作挖井口埋设护筒,第三步是安装钻机就位,第四步即是开始钻孔。四步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关键就是在测量与定位过程中的偏差。尽量将成熟的技术熟练的运用于实际操作中,安全隐患的第一步将无机可乘。

2、偏差≤1%,安全≥99%。在主要环节中的垂直控制、持力层检测、沉渣厚度控制这几个环节中,严格定位钻头直径大小,并严格做好记录,在这三项的检测中,需要保持偏差≤1%,才能为安全控制做好又一层严密保证。

二、钻孔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护筒冒水。在埋设护筒时,如无法完成≤1%的检测偏差,使周围的土不密实、护筒两侧水位差太大。

防治措施:在埋筒时,坑地与四周应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扩筒内保持1.0~1.5m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发现护筒冒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

2、孔壁坍陷。现在的桩基工程中很容易出现土质松软所造成的系列问题,如在钻井过程中不断有气泡从泥浆中冒出、泥浆突然漏失。

防治措施:在松散易坍的土层中,适当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的泥浆,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其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泥浆的质量,所以,在选用泥浆的时候,切忌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不停的返工、重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3、缩颈。由于塑性土发生膨胀,使得孔径小于设计孔径,即缩颈。

防治措施: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

4、钻孔偏针。成孔后桩孔出现较大垂直偏差或弯曲。防治措施:先将场地夯实平整,履带均匀着地;安装钻机时要求转盘中心与钻架上起吊滑轮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cm,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采用自重大、钻杆刚度大的钻机,进入不均匀地层、斜状岩层或碰到孤石时,钻速要打慢档,另外安装导正装置也是防止孔斜的简单有效的方法,钻孔偏斜时,可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钻几次,以便削去硬土,如纠正无效,应于孔中局部回填粘土至偏孔处0.5m以上,重新钻进。

5、桩底沉渣量过多。

防治措施:成孔后,钻头提高孔底10~20cm,保持慢速空转,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分钟。采用性能较好的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不要用清水进行置换。

钢筋笼吊放时,使钢筋笼的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避免碰撞孔壁,可采用钢筋笼冷压接头工艺加快对接钢筋笼速度,减少空孔时间,从而减少沉渣。下完钢筋笼后,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则应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直至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40mm,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0m以上。

三、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卡管。水中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无法继续进行的现象。

防治措施:使用的隔水栓直径应与导管内径相配,同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为改善混凝土的缓凝,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还应确保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以避免导管进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在施工过程中,应时刻监控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运转正常,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2、钢筋笼上浮。钢筋笼的位置高于设计位置的现象。

防治措施:钢筋笼初始位置应定位准确,并与孔口固定牢固。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或掺外加剂,防止混凝土顶层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变小,混凝土接近笼时,控制导管埋深在1.5~2.0m。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的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般宜保持在2~4m,不宜大于5m和小于lm,严禁把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当发生钢筋笼上浮时,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失。

3、断桩。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冲洗液等疏松体及泥土填充形成间断桩。

钻孔灌注桩施工浅析 篇7

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 呈柱状受力构件, 按其受力形式分为摩擦桩、支承桩和摩擦支承复合桩。按成桩工艺可分为:干法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法钻孔灌注桩;套管护壁法钻孔灌注桩。按其施工工艺分为:回旋钻孔桩、冲击钻孔桩、挖孔桩和悬挖桩, 下面就最常用的回旋钻和冲击钻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 不利情况的原因分析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选择根据设计和地质情况进行选定, 但在施工过程中关键工艺把控不严, 必然会出现断桩、缩径、扩孔、塌孔、孔底沉渣过厚等情况, 实际上述不利情况主要出现在钻孔、造浆、清孔和混凝土灌注四个方面。

3 施工注意事项

3.1 钻孔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基本原则是先慢后快。因开始钻进时, 泥浆的稠度不高, 孔壁的护壁未形成, 同时顶部由于埋设钢护筒, 原土层多发生扰动, 钢护筒周围的回填土不够密实, 如果一开始进行快速钻进, 将会出现塌孔、护筒陷落、倾斜等不利现象。冲击钻孔时会对地层产生较大的振动, 在钻进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钻孔基本原则, 循序渐进, 在孔顶宜用小冲程, 当孔底在护筒脚下3-4m后, 可根据冲锤质量和地质情况适当加大冲程。

3.2 造浆

造浆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 认真分析钻孔桩所涉及地层的地质情况和对于施工规范中泥浆的控制指标:粘度测定17~20min;含砂率不大于6%;胶体率不小于90%等, 优先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进行造浆, 拌制泥浆时必须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泥浆配合比设计, 且不可肓目就地取材。

开钻前, 在护筒内多加一些粘土, 如果地表土层较为松疏时, 应在粘土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小片石, 然后再注入泥浆和清水, 借助钻头把泥膏、片石挤向孔壁, 以提高顶部护壁质量。

3.3 清孔

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 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清孔则是利用泥浆在流动时所具有动能冲淘桩孔底部的沉渣, 使沉渣中的岩粒、砂粒等处于悬浮状态, 再利用泥浆胶体的粘结力使悬浮着的沉渣随着泥浆的循环流动被带出桩孔, 最终将孔内的沉渣清理干净。

一般清孔分两次清孔。第一次清孔是在钻到设计深度后, 利用钻机的泥浆管进行清孔, 本次清孔的主要主要任务是通过泥浆的循环和沉淀来清理孔中的颗粒, 同时在第一次清孔时, 适当将泥浆比重降低。

二次清孔是在下放完钢筋笼和导管之后, 浇筑混凝土之前, 利用导管进行清孔。二次清孔主要将在吊装钢筋笼和安装导管过程中孔底形成的沉渣彻底清理, 同时将泥浆砂率和比重降至规范要求范围。

3.4 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灌注时应特别注意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一般不易低于90s, 坍落度采用18cm~22cm, 混凝土浇筑时要勤测混凝土面的上升情况和导管的埋置深度, 并做好详细的混凝土浇注记录。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m~4m, 最大埋深不大于6m。

在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 要控制好灌注节奏、工艺和基本操作。确保混凝土均匀连续灌注, 如须通过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时, 力度要适中, 升降的幅度不易太大。

灌注混凝土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导管下端距桩底控制为0.3~0.4m。

(2) 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在任何时候不小于1.0m。

(3) 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实际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m~1m。

(4) 严禁在钻孔桩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停顿, 拆导管的时间应进行严格控制。

(5) 当混凝土灌注完毕后, 及时拆除钢护筒和钢筋笼的吊筋及其它固定措施, 避免钢筋笼对混凝土的收缩造成限阻而降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损失。

4 钻孔灌注桩其他质量控制

4.1 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

在钢护筒埋设完成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 确保护筒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相吻合, 其偏差不大于50mm, 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 必要时局部可进行夯实, 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和陷落的现象。在提出钻具后用测绳及时复核孔深。为有效地防止塌孔、缩孔及桩孔偏斜等现象, 除了在复核钻具长度时注意检查钻杆是否弯曲外, 还根据不同土层情况对比地质资料, 随时调整钻进速度。钻头直径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孔径的大小, 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复核钻头直径。

4.2 钢筋笼制作质量和吊放

钢筋笼制作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验收钢筋笼的直径、长度、规格、数量和制作质量。如果孔深较深, 钢筋笼需进行分节吊放时, 在钢筋笼吊放过程中, 应逐节验收钢筋笼的连接焊缝质量。为确保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质量, 应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进行:

(1) 材料:制作钢筋笼所使用的钢筋的种类、型号和直径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2) 钢筋笼的制作:制作钢筋笼时, 对钢筋的调直、除锈、截断、弯折与焊接均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成品钢筋笼保证其顺直、尺寸准确, 直径、主筋间距、箍筋间距及加强筋间距均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 钢筋笼的安装:

a.钢筋笼吊装之前, 先对钻孔进行检测。检测使用的探孔器直径和设计孔径相符, 主要目的是检测钻孔内是否存在坍塌和缩径以及影响钢筋安装的障碍物, 如突出尖石等, 以确保钢筋笼的顺利安装。

b.钢筋笼吊装应竖直轻放、慢放, 下放过程中如遇阻时, 可慢起慢落和正反旋转使之下落, 无效时, 立即停止, 查明原因后再安装。

c.钢筋笼下放到位后应准确牢固定位, 容许偏差不大于5cm, 并使钢筋笼处于悬吊状态。

4.3 导管的密闭性检查

导管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密闭性检查, 通常检查方法是将所有导管水平连接安装好, 用高压水泵进行注水并加压, 然后对导管进行逐节检查, 对不密闭的管节或橡胶圈进行更换, 必须做到完全密闭才可使用。

4.4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钻孔桩灌注质量的根本保障, 首先, 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的质保资料 (水泥出厂合格证、质保书、检验报告、砂石检验报告) , 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查, 确保使用合格材料。其次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 现场的配合比要随水泥品种、砂、石料规格及含水率的变化进行调整, 为使每根桩的配合比都能正确无误, 在混凝土搅拌前都要复核配合比并校验拌和站计量设备的准确性, 认真做好混凝土拌和记录和混凝土试件。

4.5 钢护筒埋设

钢护筒一般采用3mm~5mm钢板卷制而成。根据钻孔桩直径, 我们所做的护筒直径大于孔径20cm。钢护筒埋设时, 钢护筒的轴线与桩位中心线相重合, 保证其位置偏差不大于5cm, 倾斜度不大于1%。

4.6 清理桩头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注完成后, 桩顶混凝土初凝后, 便可以清理桩头, 凿除桩头混凝土采用人工凿除。

5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主要靠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来保证, 同时也要求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以上是本人在历年钻孔桩施工过程中的见解, 如有不当之处, 恳请指正、共勉。

摘要:在桥梁施工中, 钻孔灌注桩是工程基础, 也是工程关键所在, 同时也是目前最为普便的桥梁基础形式。如何避免出现断桩、缩径、扩孔、塌孔、孔底沉渣过厚等情况, 确保桩基施工质量, 现将其施工中的关键事项与大家进行探讨、共勉。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杨进平.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断桩的分析处理及质量监督[J].山西建筑, 2004, 30 (20) :50-51.

[2]赖文煌.钻孔灌注桩断桩问题浅析[J].山西建筑, 2005, 31 (5) :53-54.

浅谈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鉆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钻孔灌注桩是采用机械钻取桩孔的一项施工技术,这一施工技术的应用在近几年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比较常见,在一般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主要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与混凝土浇筑相比明显具有一定的优势,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钻孔灌浆柱不需要进行水下作业,但是这就对施工质量予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果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那么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1、钻孔灌注桩的概述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采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越发普遍,因此这一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着,在采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时,首先应该在指定的位置上钻孔,然后将泥浆灌入其中,压入孔底之中,此时不断对钻孔内部施加压力,使其能够达到密实的状态,混凝土导管的预埋深度要合理,既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否则就无法实现灌注的效果。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要将混凝土挤压到事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中,这样才能达到与其的灌注目的,确保钻孔灌注桩的顺利完成。

2、施工顺序

在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浆桩的施工顺序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施工顺序是先将钻孔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测量,然后采用钻机的方式在指定位置上进行钻孔作业,并且要将钻孔中的杂物清理干净,在此基础上再安装钢筋笼,并且向钻孔处浇筑混凝土。紧接着后期的养护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按照严格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那么对于工程的质量以及稳定性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确保使用年限,也要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施工建设。

3、钻孔灌注桩常见的问题以及预防措施

首先,钻孔灌注桩最常见的问题是缩颈,这是施工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主要是因为在工程建设中岩层产生松软的状况,此外,如果施工中没有控制好速度,也会造成缩颈的问题,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淤泥就会顺着导管钻入空孔中,如果没有将孔内清理干净,水位由此下降,也就产生了上述的现象。具体的控制方法就是选择质量较好的泥浆,并且将比例控制到位,防止出现失水的现象,以及做好清理工作。通过有效的预防方式,可以进一步稳固钻孔灌注桩,确保工程质量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次,在对断桩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首先要弄清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受到导管深度的影响,如果导管没有预埋到一定的深度,就会造成混凝土无法凝固的现象,又或者混凝土的凝固时间过长,所以在混凝土的表面就会产生一层沉渣,这层沉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混凝土桩的稳固性,在钻孔的底部位置上,如果与导管的位置距离较远,那么已经灌注过的混凝土就会出现被稀释的现象,因此也不能凝固在一起,要想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首要前提就是要将钻孔的内部进行清洁,采用冲洗液将其清洗干净,然后再将混凝土灌入其中,混凝土的质量应该选择较好的,并且在灌注的过程中需要满足抗拉力的要求,同时严格控制施工操作,采用冻结法在灌注桩周围放置冷凝管,由此形成一层帷幕,有效的预防了断桩现象的产生。

第三,导管进水也是较为常见的一个施工方面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当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导管会出现上升的情况,因此在接头处的位置就极容易产生漏水的问题,由此引发离析等质量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导管在连接的位置上本应该进行严格的密封,这样才能确保导管进水,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灌注分量很有可能不足,并且导管没有预埋在指定的深度,所以在灌注的过程中就极有可能造成泥浆顺着导管外侧流出。对这一问题进行预防的有效措施就是在施工前确保导管的质量,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就应该予以更换,并且将导管内部的杂质清理干净。

第四,常见的问题还有钢筋笼的上浮。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钻孔成型以后,在钻孔完成后,没有将孔内的杂质清理干净,在孔内还残留有大量的泥皮等残留物,随着混凝土的灌入,残留物质也会随之上升,因此就会堵塞钢筋笼。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该确保导管预埋的深度已经达到了指定的位置,并且还要确保混凝土的流速问题,严格要求钢筋笼的质量,这些问题就是极有可能造成钢筋笼上浮的,只要得到有效的预防,就能避免问题的发生。

4、钻孔灌注桩质量的检查方法

(1)检查成孔和清理孔内垃圾。主要对泥浆的黏度、桩底沉渣的厚度、胶体率、比重、钻孔的垂直度等进行细致的检查。

(2)检查混凝土的灌注和搅拌。主要检查混泥土原材料质量、强度、计量、坍落度、混凝土的配合比例、灌注的连续性、灌注的高度以及埋导管的合理程度等。

(3)检查吊装以及钢筋笼的质量。要严格的检查钢筋的规格、长度、数量、质量、主筋、箍筋、焊缝外观和焊接长度,保障钢筋笼制作的质量。

(4)采用取芯法进行钻孔。灌注桩上用钻机的双管单动钻进行采样,把取到的桩芯样本拿到实验室测试其抗压度、桩底沉渣的厚度以及钻孔灌注桩的密实度。

(5)采用小应变法进行检查。小应变法可以检查桩身存在的缺陷以及缺陷的具体位置。使用锤轻轻击打桩顶,如果桩和周围的土没有发现相对位移,检测出波的信号,通过和标准桩作比较,就可以查到桩的缺陷以及具体的位置,达到最终检测的目的。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所应用到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并不是十分完善,还需要施工人员的进一步优化处理,才能尽可能的降低对施工质量带来的不安全隐患,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建议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在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施工技术的应用,顺利的实现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黄燚军.钻孔灌注桩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及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1(01):596-597

[2]邵桦,孙丽华.浅谈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14):201-202

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施工 篇9

王小明(一公司)

摘要:通过介绍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实践证明,其防治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在同类工程的质量过程控制是值得借鉴及推广。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质量

措施

导管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在我国60年代初得以推广。这种桩具有施工噪音低、振动小、桩长、直径可按设计要求变换自如,桩尖能 可靠进入持力层,单桩承载力大等优点。但是,从钻孔开始至成桩结束,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引发质量问题甚至质量事故,因此质量控制成为施工中的难点。

1、钢筋笼上浮

已经沉放到设计深度位置的钢筋骨架,在浇砼过程中,骨架位置比原设计位置高出,俗成“浮笼“。1.1原因分析

1)钢筋笼骨架内径与导管间距小,粗骨料粒径太大,主筋搭接焊头未焊平,在导管提升与下沉回来过程中,法兰盘挂带钢筋笼。

2)钢筋在安装过程中,骨架扭曲,箍筋变形、脱焊脱落或者导管倾斜,使得钢筋与导管外壁紧密接触。

3)有时因机具故障,浇砼时停歇,导管与钢筋间砼已凝结,提升导管时将钢筋带出。4)浇砼速度过快,砼面升至钢筋笼底,产生向上“浮力”,导致钢筋笼浮上来。1.2处理办法

1)刚开始浇砼就出现“浮笼”,主要是导管与笼之间有挂带现象;应立即中止浇砼,反复上下摇动导管或单向旋转。

2)在浇砼过程中,随着导管拔出,笼上浮,但砼面不动,亦是因导管与笼间有挂带现象,应反复摇动导管,重复使之上下移动,以切断二者联系。

3)在浇砼过程中,随着砼面上升,笼上浮,即应控制砼浇量及速度。

2、沉笼

已经沉放到设计深度位置钢筋,在浇砼过程中,钢筋笼坠落,钢筋骨架比原设计位置低,俗称“沉笼”。2.1原因分析

1)吊筋与主筋之间或分段钢筋之间焊接不牢固或吊环脱落。2)上下振动导管时,导管挂带钢筋,对钢筋施加一很大外力,吊环松脱,而一旦导管与钢筋笼脱离时,笼沉入孔中。2.2处理办法

1)如笼沉入砼深度不深(小于2米时),可暂不处理,继续浇砼,待基坑开挖后,在原桩位上人工或机械挖土,凿出桩头钢筋接高上来,桩头砼须凿毛,再浇灌高出原标号一个强度等级的砼。

2)在开挖基坑后凿除桩头浮浆时发现沉笼,但不知沉入深度,此 时须重新补桩 或请设计人员核定在基础结构上采取加固措施。

3、导管拔空

在浇砼过程中,导管脱离砼面,泥水进入导管中,造成桩身变小或断桩。3.1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操作失误,过快上拔导管。3.2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导管提升速度,在提升前应测量砼面高度,计算导管埋入砼长度及本次可提升高度。3.3处理办法

1)当导管拔空时,应迅速将导管插入砼中,利用小型水泵或小口径抽水设备,将导管中水抽出,继续浇砼。

2)迅速提出导管,重新设隔水球冲出导管后,应将导管继续下降,直到导管不能插入时 在少许提升导管,继续灌注砼。

4、埋管

在浇砼过程中,导管买在砼中,没有及时拔出,砼硬化后,形成废桩。4.1原因分析

1)砼初凝时间短,或施工机具、电力供应等原因所致间歇时间长,重新浇注砼时下部砼已硬化,导管拔不出来。

2)导管被钢筋挂住。

3)浇砼过程中孔壁坍方,大量泥砂将导管埋没。4.2预防措施

1)砼初凝时间一定要保证正常浇注时间的2倍,夏季施工时应加缓凝剂,保证砼的连续供应、浇捣。

2)避免导管挂带钢筋笼。

3)防止孔壁坍方措施:护筒原土深度至少1m。根据现场土质特征,正确选用护壁泥浆。泥浆浓度不宜过低,严禁放清水入孔。在相邻刚浇灌完毕的邻桩旁成孔施工,距离不得小于4倍桩径,或最少间隔时间大于36h。4.3处理办法

1)当导管挂带钢筋笼,如果发现钢筋笼埋入砼不深,可提起钢筋笼转动导管,使导管与钢筋笼脱离,否则只好放弃导管。

2)导管埋入砼中拔不出,一般作废处理,同设计人员核定后重新补桩。

5、桩位偏位偏差较大

基坑开挖后,对照轴线检查桩位,桩位偏差超出规范允许范围。5.1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放样有偏差或机械钻孔定位不准确。

2)开挖基坑时,一次性挖土深度过大,土侧压力造成桩位错动。5.2预防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现任心,钻孔定位准确。2)开挖土方应分层开挖,每次挖土深度控制在4m左右。5.3处理办法 如桩位超出规范允许偏差范围较大,应请设计人员核定,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如果是单桩基础,一般应重新补桩。

6、桩头冒水

在基坑垫层砼浇灌完毕,桩头部位出现渗水现象。6.1原因分析

1)砼浇注不密实,桩身(尤其是桩头部位)有裂隙或夹泥,砼中石子粒径太大,级配不均匀。

2)浇砼时,泥浆相对密度过大,砼与主筋之间有夹泥,地下水沿着夹泥冒出。

3)在基坑开挖时,挖土机械碰撞桩身,造成桩头部位有裂隙。4)截桩时风镐等机械过度冲击桩头部砼,致使桩头砼产生裂缝而渗水。6.2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砼质量,粗骨料粒径以5~25mm为宜,浇捣过程中经常上下振动导管。

2)严格控制泥浆相对密度和稠度,使其保持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3)土方开挖时,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桩身。

4)截桩时,一般控制截桩部位距设计桩头距离在1m左右,此1m段长度砼须人工凿除,严禁用风镐等机械修凿。6.3处理办法

1)如发现有桩头冒水现象,应请检测单位测桩身砼强度、桩身有无缺陷,对仅限于桩头一段长度范围内出现裂隙的,应凿除桩头砼,直至 露出坚实砼后再灌高出原等级一个强度等级的砼。

2)如桩身质量有严重缺陷,应请设计及检测中心核定是否须重新补桩。7 结语

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施工过程防治处理措施,在工程实施质量控制是行之有效的,在同类工程施工中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李照中.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成因及处理.铁道建筑.2007;10 [2] 宋云财.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质量缺陷的预防与处理.铁道建筑.2006;08 6 个人简介:

王小明,男,27岁,2003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

2003年7月至2004年1月在湖北省孝感至襄樊高速公路第XXE15合同段任技术员;

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在中铁十一局集团阿联酋沙迦至拉斯海马高速公路劳务分包项目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2005年9年至2007年10月在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经营部任助理工程师。

上一篇:框剪结构中剪力墙怎么布置?下一篇:学爱国卫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