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世同堂》有感,救赎与毁灭

2024-06-09

读《四世同堂》有感,救赎与毁灭(精选4篇)

读《四世同堂》有感,救赎与毁灭 篇1

读《四世同堂》有感

一口气看完了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仿佛置身于那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古老的北平城中那处小小的小羊圈,谨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带忧郁的瑞宣、由隐士诗人变为革命斗士的钱默吟、任劳任怨的大嫂、热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爷、狡猾却正直的白巡长、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四大妈、无聊无耻的瑞丰、冠晓荷、阴狠的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堕落的招弟、聪明勇敢的桐芳、最终成为革命青年的高弟,还有孙

七、小崔夫妇、陈长顺、小文夫妇、丁约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在眼前跳动,漫长的八年,发生在小羊圈的人们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国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斗争,使我更深切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那段历史,那些从历史教科书上获取的比较抽象空泛的认识,仿佛有了血肉,而激发出无比的责任感、爱国心;虽然没有正面去描写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却仍然能使人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无穷的灾难,这部书堪称得上是中国版的《战争与和平》;无悔这近乎不眠不休的一日一夜。老舍先生是我非常欣赏的中国作家,之前也不过看过他的话剧茶馆和几个短篇,‘马裤先生’、‘抱孙’、‘眼镜’他那不着痕迹的幽默让我彻底折服,他笔下的人物仿若一幅幅漫画肖像,看似夸张滑稽,可是琢磨之下却又发现如此神似。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人物也许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产物,可是却也会一代代遗传到今天的我们身上;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塑造了中华民族这一特殊的民族,在先生的笔下,总会看到活生生的自己,让人掩卷深思......我慢慢吁了一口气,轻轻合上书的最后一页,背负着历史的厚重,仿佛自己正置身于这个颠倒是非,硝烟弥漫的北平„„

随着整本书临近尾声,心中不禁感叹人的本性在经历那样一个年代,承受如此多的磨练后,展现得如此真实,区区一个小羊胡同,形形色色的人物却已代表了当时千千万万不同心态的中国人,已成为了那个年代整个中国的一个缩影,有年过半百只求享清福的祁老人,有被日本人迫害而家破人亡,放弃知识而立志报仇的钱老人,有受过新中国教育却被旧中国古老陈旧的封建思想紧紧缠住的祁瑞宣,有没受过多少教育却很真很纯一心为国的市井小民孙七和小崔,也有为了升官发财,虚伪的卖国贼大赤包、祁瑞丰„„还有很多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但最终,经历了这么多震惊、愤怒、喜悦,老舍先生使我仍然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书的另一个重点,便是汉奸了。老舍先生笔下的他们让人读后对于他们的行为不禁咬牙切齿,而对于他们的死却又无法觉得痛快。书中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无法用只言片语来判断他们。他们因日本人的到来而生,又因日本人的到来而死。这些汉奸们即使到了临死仍执迷不悟。大赤包在狱中仍一直让别人称她冠所长,仍一直相信日本人一定会就她出去,一直做着风光无限的梦,但梦终究还是梦,最后她还是惨死在狱中。冠晓荷,我一直觉得他对日本人照了魔,无论何时何地,他对他们永远是必恭必敬,鞠大于九十度的腰,对他们笑脸相应,他对日本人就像当初臣民对皇帝,就连提起都会心惊肉跳。直到临死,日本人要将他活埋的时候,他也没有任何异议,就连日本官宾查他档案的时候,对于他的这些态度都称之为“良民”。祁瑞丰,蓝东洋,胖菊.,这些都是中国人的败类啊!而当我读到几位汉奸的惨状后,我开始对他们的行为慢慢感到疑问,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及至死亡的边缘仍执迷不悟,硬要把自己向死亡的陷阱里推呢?或许这是源于他们对金钱、权利的渴望,当中国没有被侵略的时候,他们无权无势,而日本人的目的是吞噬中国,俘虏中国,他们知道只有凭借汉奸的贪婪以及中国腐朽的封建思想才能达到目的。这样便给了汉奸们升官发财的机会,而汉奸们又意识到了是日本人给他们带来了钱与权,理所当然他们更加拥护日本人,而还没得到这些的,便更会使劲各种手段去讨好日本人,这样便奠定了中国汉奸前赴后继的情况。“君.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汉奸们对利益的贪婪和渴望,自然使他们直接通向了死亡之路。其实不仅是汉奸,当今社会那些腐败官员都是对自身的放纵,仅一“贪”字,便可至人于死地

如果说汉奸是那个时代所造就的,那么我想招弟、野求更是当时的牺牲品吧!作为大赤包的女儿,她注定是不幸的。生活在一个极其虚伪、极其自私,不知荣辱的小人家中,就算她的本性如何善良、纯洁,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变了,变成了一个只会享乐,没有思想,不懂正义、使命、.国的女人!在妈妈的引导和妓女们鬼魂的日.中,她堕落了,她不在懂得.惜自己甚至引以为荣!在妈妈的惨死和爸爸的落魄中,她不在是那个纯洁的善良的少女了,“珍珠港事变之前,招弟的任务是监视西洋人,她干这种事很在行。她,不光能盯住美国人、英国人,还能弄得德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俄国人,一古脑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的肉体已经国际化了。”正所谓“时代造英雄”,时代也可以灭英雄,多少所谓的.国者,心地善良的人都因为金钱权利的诱惑而失去了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一点一点地堕落!野求,曾几何时他也是一位有知识的.国志士,可为了维持生计,给日本人做事,不得陷入了两难境地,家离.散,自我堕落,钱先生说得好,他是自己给自己挖了坟墓。就连金三爷这种打过汉奸的人,就因自己的生意渐渐好转而喜欢起日本人„„钱与权对人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老舍在揭示当时一些人性的堕落的同时,也反思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会被日本欺辱?作者把问题的根源指向了中国古老的家族文化。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而这个堡垒却容纳了包括等级观念、宗法思想、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家族文化的诸多内容。祁老人、韵梅他们都是受这种观念毒害最深的,祁瑞宣虽然是个博士,但在这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思想不免会受之波及,这应该就是他后来一直生活在自责与痛苦之中的原因吧。

这部小说,我受益匪浅!

读《四世同堂》有感 篇2

战乱时的北平与我隔了多远呢?很近,不过百年的光阴荏苒,再也不用穿越了古国数千载的风声去寻觅感动,再也不用跋涉了他乡逾万里的征程去探求忧忡;但又很远,超过数辈的梦魇辗转,再也无法亲眼目睹,再也无法亲身体会。不过爱上层楼,欲说还休。

我细细摩挲过每一书页的字里行间,切切读过每一铅字的沧桑厚重,掩卷后也深深沉思过每一人情的独特鲜活。这是一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无数原本平凡的人们倾情上演的因战争牵扯而勉强存活的悲剧,属于北平、属于历史的悲剧。它真切又无奈地刻画了被逼寻死的商人、冷眼旁观以致误入歧途的学者、市井势力的妇人……这人间的大戏台如何能与文氏夫妇戏台上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小人间相媲美?这红尘太苦太污太锦簇,这人情总浮总疏总麻木,每个人一定要历经人生匆匆聚散,尝过尘世种种烟火,承担岁月带给我们的沧桑,还需挣扎辗转于炮火烽烟、枪林弹雨的炮烙,兀自坚守珍重。可是当那一场远去的战事被春水浸泡,秋风吹拂,早已淡去痕迹时,“小羊圈里,槐树叶儿拂拂地在摇曳,起风了”。经历了战火硝烟后的平静带走了那些属于战火疲惫的时代疮痍。流年分明安然无恙,山石草木依旧毫发无伤,只是曾经许过诺言的城池在低过屋檐的光阴里早把韵味深藏。

战争只是增添了人世常有的悲欢离合,北平还是北平,人们依旧是人们,仍要绕着锅台打转儿,哄着怀里膝下的孩子防着哭了病了。年节里,剩下的人们仍会聚在一起就着白茶缸子,说着不变的家长里短,大口灌着碎茉莉花茶叶沫子沏的茶水时街上正好传来叫卖的吆喝。夏天里,仍能在祁家大院里的枣树下乘凉、赶象棋。北平这座城池特有的美景仍然长盛不衰的让人们向往、渴慕。

这场灾难,让多少人成熟,让多少人觉悟,让多少人失去生命,又让多少人坚定了努力活下去的信念?我不曾知道,无从知道也无从探觅,只是私自心下想着:经过战火洗礼、经过灾难砥砺的民族一定更能珍爱和平、好自珍重。

读《四世同堂》有感,救赎与毁灭 篇3

——读《四世同堂》有感

柔冰

2017年末2018年初,我终于翻开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从头到尾阅读完。一字字,一句句,没有遗漏一颗字。尽管其间多次被小说中某些无耻之徒气愤得把书放下,却总有一种魔力,让我重新拿起书,继续往后阅读。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多月,终于读完了这本字如蚂蚁细细密密长达1000多页的书。

这本书讲述了北平被日本占领八年,一个叫小羊圈的胡同里几家人的不同态度与命运。甚至同一个父母所生的兄弟,因为各自性格和人品不一样,也各自遭遇不同的人生。这部巨著,我尊称其为巨著,实在应该在全中国中小学生中广泛推广阅读。如果我是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深知现在学生功课很重,我也会花一两年时间,带着我的学生,慢慢阅读这部巨著。通过阅读,一定能将一颗强烈的独立自强的爱国之心,播种在我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

小说以小羊圈年岁最大四世同堂的祁老人担心自己庆不了八十大寿开始,讲述祁老人三个孙子瑞宣,瑞丰,瑞全对日本侵占北平的不同态度和抗日战争胜利时各自所处的位置。在学校教英语的长孙瑞宣肩负养家的责任,不敢离开北平,但是他鼓励并帮助老三瑞全离开了北平。老二瑞丰,一个毫无人格和思想又自私自利的人,巴结认日本人为亲爹的邻居冠晓华夫妇,最后与流氓教工蓝东阳一道,全部沦为日本的走狗。冠晓华被日本活埋了。冠晓华的太太捞上了管理妓院的所长职务,成为不可一世的冠所长,最后在日本监狱里发疯而死。冠家小女儿沦为日本特务,最后被少年暗恋他的地下共产党瑞全刺杀而亡。冠家大女儿打入日本特务内部,为抗日工作。瑞丰的老婆胖菊子背叛瑞丰,为了处长太太身份,跟了又脏又丑不学无术的小丑文人,也是瑞丰与冠晓华拜把兄弟蓝东阳。瑞丰不仅老婆被蓝东阳抢了,小命也被蓝东阳给弄了去。日本人安排蓝东阳去日本,还没来得及离开北平,就被瑞全给惩罚了。

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瑞全回到北平,瑞丰终于找到一盏不灭的灯,不仅去日本统治下的学校做教员,在特务眼皮底下宣传抗日,还替老邻居钱默吟先生分担抗日工作。钱默吟老先生,是小羊圈里一个常年关在屋子里看书的老诗人。他的小儿子摔死了一车日本人,邻居冠晓华为讨好日本人去告密,钱老人被日本人关进监狱九死一生,长子,老妻被逼死以后,他孤独悲壮地成为了坚定的抗日勇士。

瑞宣是有思想,不甘当亡国奴却又割舍不了父母妻儿去为国家贡献的长子,瑞全是青春热血的大学生。他们与钱诗人一样,由普通的平民百姓,成长为坚定的抗日勇士,只因为他们心中时刻都涤荡着一股家国清气。而祁家老二瑞丰与冠晓华夫妇及小女儿,不学无术毫无廉耻之心却又贪图钱财。他们必然走上两条不同的路。前者的路开始崎岖不平,但越走越宽敞明亮通畅无阻;而后者的路开始光鲜亮丽,却越走越暗越窄,直到走进死胡同。

祁家与冠家是小羊圈两个鲜明对比的家庭,也是那个时代两个鲜明群体——抗战人士和汉奸的缩影。小羊圈里还住着剃头的,埋葬死人的,唱戏的,拉人力车的,等等。他们都是在一代代皇帝眼皮底下讨生活过来的温顺的最不起眼的中国人。他们老实本分,却也讲究体面。剃头的孙七,因为日本侵略,最后不仅顾不得体面而走街串巷吆喝生意,还是饿得生病,与冠晓华一道被日本人拉出城外活埋了。人力车夫小崔,被日本人胡乱抓走并砍了头。埋死人的李四爷,迫不得已当了日本的里长,被不敢骂日本人的穷苦邻居谩骂,也被日本人野蛮地杀死了。

当家园被野蛮人侵占,大家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才是王道。否则,以为把自己关进自己的屋子,不招惹野蛮人,就会太平无事,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痴人说梦。日本只是占领北平八年,并没象占领南京时大开杀戒,然而,北平仍然由一座生机勃勃的古城一天天变成了死亡之城。连猪食都不如的共和面,让瑞宣的小女儿妞妞饿得皮包骨头,直至被共和面卡死。一朵本该生机盎然的花骨朵,被饥饿摧残得奄奄一息,眼看胜利就要到来了,她终究没有等到这一天。

小说用浅显的文字,偶尔夹杂一点北平方言,把当时许多北平人的软弱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部亡国史,不是英雄史,整部小说的基调,透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悲凉。唯有孤独的瑞宣无时无刻的自我反省与挣扎,带来一点点熹微的光亮。与瑞宣的光亮同时给阅读带来些许光芒的是瑞宣的妻子韵梅。韵梅诠释了中国妇女的善良与坚贞。

中华民族有瑞丰大赤包冠晓华蓝东阳这样的败类汉奸,才让中华民族一次次坠入万丈深渊;但所幸中华民族有瑞全钱老先生这样的铮铮铁骨力挽狂澜;更幸运的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瑞宣韵梅夫妇这样的人,正是他们以自己的坚韧,无声地承继了中华民族的血脉。

感谢老舍先生,用心血为后人留下了《四世同堂》这样的巨著,这样一段亡国史,让每个阅读到他的后来者,心中点燃一盏明亮的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记住这样的一段屈辱历史,以史为镜,不蹈覆辙。

读圆明园毁灭有感 篇4

这篇课文,当我读到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我感到无比自豪。我从中知道了,原来圆明园里,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圆明园里的风景优美,在园内参观,偏僻在幻想的境界里漫游。我读了这一个自然段,知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的聪明才智,才所以建造出这一个世界园林的奇迹。圆明园里还收藏着许多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所以,我以后要保护好祖国悠久的灿烂文化。

当我又读到第五自然段的时候,我感到无比愤怒和惋惜。因为,英法侵略者,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到的就搬走,实在拿不动就任意破坏。就这样一座世界园林,化为灰烬。这邦可恶的强盗,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把我们中国人民辛勤劳动建造而成的圆明园毁灭掉。如果,我当时在场,我真想问清朝政府你们为什么不反抗敌人,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国宝被敌人抢走而无动于衷,难道你们不爱自己的祖国吗?

当我学完了这篇课文,我真的非常痛恨那些强盗,他们不仅把我们的国宝抢走,更可恨的是还要我们用昂贵的价钱把它买回来!所以,我以后要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使国家变得更强大!。

至今,我仍想到圆明园的废墟去,面对那些已被齐腰深的野草埋没的残垣断壁,我仿佛听见这些石头在向我们讲诉它们旧日的风光和圆明园那悲壮的历史。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曾经是一座皇家林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可是,在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些野蛮而贪婪的侵略者闯入圆铭园,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为了销毁罪证,十月十八日和十九日在园内放火,这连烧三天的大火就这样把圆明园的珍藏化成了灰烬。

这些可恨的豺狼激怒了我心中的熊熊燃烧的火,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你们没有思想吗?你们这些猪狗不如的豺狼,我告诉你,我们并不弱小,瞧好了,我们中国的神舟五号顺利地升上宇宙,现在还有更先进的神舟六号呢!这些工作人员努力地奋斗,努力地研究宇宙的奥秘。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发达。你们这禽兽不如的侵略者杀害可无数的无辜百姓,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上一篇:校庆校友采访稿下一篇:环评审批工作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