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四次月考

2024-06-30

高三第四次月考(精选5篇)

高三第四次月考 篇1

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 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

2.清初,归顺州(今广西靖西县)实行“改士归流”,帝国统一的文教制度——科举制度随之推行,基层权势阶层逐渐实现由土司头目向功名人士的递变。新兴功名人士阶层不仅参与兴建庙宇等公共事务,还在家族内部创造出书写祖先谱系的新传统;壮大后的他们进而还重构了地方历史。这反映了 A.儒家思想随国家统一进程扩展 C.改土归流将宗法制推向了边疆

B.中央集权加强促进边疆文明发展 D.地方社会阶层变动引发社会变革

3.《十二铜表法》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但如他人的果实落在自己的田中而被牲畜吃掉的,则不需负责。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C.注重法理与情理相结合

B.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D.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4.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或众议员在当选任期内不得出任合众国当局在此期间设置或增加薪俸的任何文官职务;在合众国属下供职者,在继续任职期间,不得担任国会任何一院的议员。美国宪法这一规定 A.维护了司法权的独立 C.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威

B.推行了议行合一的制度 D.确保了国家立法权独立

5.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辛丑条约》签订后 C.《北京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D.《南京条约》签订后 6.抗战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如面对残暴的敌人,“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海外华侨更是毁家纾难,捐款达12.3亿元。这里强调的“抗战精神”具体是指 A.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C.共赴国难的民族精神

B.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D.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

7.彼得格勒起义当晚,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苏联解体后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官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8.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9.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C.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10.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指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这些说法 A.目的在于反思二战的经验和教训 B.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C.全面继承了二战期间的对外政策 D.促进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11.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说明 A.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 C.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

B.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

12.1504年,人们在葡萄牙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威尼斯的五分之一,威尼斯商人被迫廉价出售货物。从此之后,他们的交易只限于中东的产品。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欧洲的经贸中心逐渐转移 C.价格革命刺激了经济增长

B.中东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D.葡萄牙控制了地中海商贸

13.19世纪上半期,英国政论家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大不列颠承担着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这说明英国 A.继续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C.与世界各国都共同发展

B.在世界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 D.加紧了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

14.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C.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B.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 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15.著名当代史学家朱佳木曾发文称,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时,总共不过100多亿元的工业固定资产。然而第一个五年计划支出总额共需766亿元。当时,苏联虽然肯借钱给我们,但总共不过4亿美元,仅占“一五”计划投资的3%多一点。据此推知,作者旨在论述 A.没收官僚资本的重要性 C.寻求西方帮助的合理性

B.和平赎买民族工业的迫切性 D.实施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16.罗斯福新政在当时的美国遭到了有些人的尖锐批评,有的讽刺《全国工业复兴法》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有的说“新政”是“披着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上述言论在本质上反映了 A.美国的自由传统根深蒂固 C.新政侵蚀了白由主义根基

B.罗斯福政府丧失了民众基础 D.危机导致社会缺乏基本共识

17.针对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强调,福利的基本原则是拉一个安全网,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同时,架一个梯子,让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该现点 A.主张兼顾社会公平与效率 C.强调政府应承担救助责任

B.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诉求 D.认为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要缩小

18.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人们对二月革命的强烈不满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

B.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 D.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批判

19.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强调的是 A.“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取得了突破 C.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D.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

20.“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合作,而且往往也包含着民族国家为解决共同政治问题 以及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而进行的合作。”材料表明 A.经济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B.政治合作的目的就在于经济合作 C.经济区域化有利于缓和国际关系 D.经济政治一体化是世界发展方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唐玄宗即位时精勤于治,在吏治方面革故鼎新,兴利除弊。为整饬吏治,玄宗对监察制度加以改革并发展。御史台发展出殿院、台院、察院。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的职责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完全独立于三省六部等行政机构,可以对中央和地方的百官进行监察。台院设侍御史6人,职掌推荐、弹劾等事。殿院设殿中侍御史9人,监察对象是包括丞相在内的殿廷百官的活动,维护朝廷礼仪秩序。察院设监察御史15人,分察百官,巡按州县。御史台和三院的运行依据是《唐六典》,该法详细规定了御史台的员额、品级、权限及其与其他机关的关系。同时集传统法典之大成的《唐律疏议》成为御史履行职责、纠察犯罪、弹劾百官的主要法律依据。

——摘编自陈洪权《论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的改革与完善》(1)根据材料,指出唐玄宗时期御史台的职责,并归纳唐朝监察制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的出发点,并简析唐玄宗推行这一改革的作用。(7分)

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声誉一落千丈,陷于危机之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存在种种弊病。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科学研究也不属于大学的职能。……科学研究在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充其量不过是副业而已。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均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大学不再处于进步的状态,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机构,大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材料二

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当其他国家的大学仍然瞧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等,全都是德国首创的。……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或者叫做“彻底性”)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得到了新的激励和发扬。……当代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对此作了这样的评论:“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论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简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德国社会发展的影响。(9分)

2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后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大量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表现。(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工业化的积极意义。(10分)

2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一 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欲去“骄”字,总以不轻笑非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

——《曾国藩家书》

材料二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序如冠履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序,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下之田;商不能自贾取息,而谓货之天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本部堂奉天子之命,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

——曾国藩《讨粤匪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曾国藩处理家庭关系的理念。(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曾国藩的伦理观。(9分)

参考答案

1-5 BBCDB 6-10 DBDBB 11-15 DABBD 16-20 AABBC 21.(1)职责:职掌刑法典章,监察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维护朝廷礼仪秩序。(2分)特点:分工清晰、职责明确;监察机构法定化;御史弹劾过程有法可依。(6分)

(2)出发点:整饬吏治,维护统治秩序。(2分)作用:平衡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行政与监察之间的关系;保证政局的相对稳定和提高决策效率;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制度保障。(5分)

22.(1)背景:政治上的分裂割据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呼声高涨;大学教育与时代发展脱节:大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陈旧,科研不受重视,衰败之迹明显。(6分)

(2)成就:强制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大学允许科学独立发展;科学发展创造了许多新形式;引领各国大学发展的新方向。(4分)影响:提升了德意志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激发了创新热情,培养了创新人才;推动了德国的工业革命(经济腾飞),使之成为世界强国。(5分)

23.(1)出现实业投资热潮;以民营为主;集中在民生领域(以轻工业为主);中小企业成为主流;工业增长快。(出现“黄金时期”)(5分)

(2)特点:接受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注重内地与沿海工业布局的平衡。(4分)积极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不平衡的状况;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6分)

24.(1)勤俭持家;兄弟和睦;重视孝道;文教传承。(6分)

(2)积极方面:以“勤俭”“和睦”“孝道”等儒家伦理构建家庭价值系统,有助于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有利于政治稳定,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6分)

消极方面:他强调纲常伦理,仇视太平天国运动,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压制新思想,束缚了人们的创造力。(3分)

高三第四次月考 篇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乔布斯说:“我愿意拿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作“有用”或“无用”的价值判断。比如,一张演唱会门票,对热爱音乐的人来说是大大的“有用”,从不听歌的人却丝毫不感兴趣;教辅书在同学们备考时十分“有用”,毕业后可能就“无用”了;“无用”的厨余垃圾经过处理可以变成“有用”的肥料、沼气……“有用”和“无用”,到底该如何界定呢?

对“有用”和“无用”的讨论,可以引申至对“物质与精神”“科学与文学、艺术”“价值观”等方面的思考。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并进一步思考人生价值的真正内涵,考查同学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写作立意】

材料中莫言的话强调了文学的“无用之用”;庄子的话表明人们往往只看到“有用”的事物的用处,却忽视了貌似“无用”的事物的用处;乔布斯的话表明他认为哲人思想的价值远超过科学,强调了哲学的“有用”。

综合材料,可以写“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两者如何转化”“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有用与无用”等。

也可以从“对某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出发,写“价值观不同导致对‘有用与‘无用认知的区别”。

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功利主义倾向,可以倡导“无用之用”,但写作时要把握好度。

单纯地肯定或否定“有用”或“无用”,写“带来快乐的是‘无用”“天生我材必有用”等,就偏离了题意。如果通篇论述文学或精神的重要性,未涉及“有用与无用”,更是离题万里。

【评分标准】

写“无用是有用的基石”“无用之用,实为大用”等,辩证看待“有用”与“无用”,观点明确,认识深刻,可得50分以上。

能围绕“无用与有用”“文学、科学的有用与无用”行文,文从字顺,可得 42~49分。

文章只写到了“有用”“无用”两者之一,只能得36~41分。

未涉及“有用”或“无用”,套作痕迹明显的,得分不超过36分。

衢州第二中学 彭 建

人生不是拿来用的

● 衢州考生

天下了一场大雪,小男孩冲出家门,在街道上欢快地堆起了雪人。他完成后还未顾及擦去脸上的汗水就兴奋地请他妈妈出来欣赏他的成果。他妈妈看了一眼,说“你这样做有什么用”便转身回家,只留下小男孩怔怔地看着那一个雪人。

我想说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是拿来用的,小男孩从堆雪人中获得了快乐,那便是最大的价值。《死亡诗社》里说:“法律、医学、科学,这些都很重要、很崇高,但是只有诗歌、艺术、爱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人一生所做的许多事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

阅读是无用的。许多人寄希望于看一本书来生财,希望通过看一本书变得能言善辩。在我看来,这样的阅读是无用的,甚至说算不上阅读。真正的阅读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思想的激荡。阅读就好像推开一扇窗去看这个世界,它用不同的笔触、不同的视角向我们展示这个世界。

阅读可以成为我们心灵的支柱,为我们提供力量。杨绛在经历文革的时候,在牛棚、在昏暗的烛光下,她都坚持阅读。边上的人说她这样有什么用,根本不会改变现状。可是我想,杨绛先生在那个黑暗时期,正是通过阅读来寻找一种解脱,给自己以活下去的勇气,让自己的精神不萎靡,热爱生活。看似无用,实则帮助了她渡过难关。我读史铁生,可以感受到他残缺的身躯上有着健全的人格,他对生与死的思考穿越时空,给许多人启迪。

阅读的价值在于我们在阅读时感受到自己某个时期的心境被他人表述得淋漓尽致。它让我们明白自己内心的历程中原来有人陪伴,自己不再是在黑暗中的踽踽独行者。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到疯狂的屠杀,他们除了黑面包,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食粮,在黑暗的地下室通过阅读来获得绿色的希望。还有安妮通过日记来记录自己的遭遇,使后人更加深刻体会战争所带来的灾难。

阅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并不会在今天阅读一本书,明天就成为一位大文豪。它是抽丝剥茧的,使每个人悄悄成为他自己。

阅读或许并不能为我们的人生带来财富、权力、名誉,但我们做事情不能总是带着功利化的思想,人生不是拿来用的。正如高考、高三,它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阶段,并不能起决定作用,所学的知识或许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但老师常说高三培养的是我们的习惯,锻炼了我们的意志。这就是无用中的大用,这些品质会帮助我们在以后走向更好的人生。

所以在无用的时间,做一些无用的事,读一些无用的书,在已知之外给自己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得分: 53分

点评: 文章紧扣材料的命意来立意行文,从现象切入所要议论的话题,用递进式的结构推进议论的深入。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材料的运用,作者把材料作为自己评论的一部分来印证观点,使之与自己的思考合二为一,避免了为用材料而用材料的弊端。全文始终围绕着“阅读无用中的大用”这一话题展开,议论焦点集中,比较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个性化思考。不足之处在于文章语言表述比较一般,标题的表意和艺术性还可进一步斟酌。

无用处便有花开

● 衢州考生

当亚历山大大帝挟着征服的余威走向第欧根尼时,他一定不会想到他的气势会被哲人一句“我在思考,请别挡我的阳光”瞬间消解。或许哲人的思考远比不上王者的利剑有用处,可历史却无数次证明,前者才能永恒。

而生于现代的我们,生命裹挟在实用科技的洪流中,更像是一途灰色的逆旅。追求“有用”之余,我们又是否看到,“无用”处更有花开?

很多人都曾领略过“无用”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的美妙,至今犹记灯下捧书畅读,仿佛整个世界就捧在手中。这一定是“有用”的科技带不来的,因为那些“无用”的存在,直接触及人的心性。在“无用”中徜徉,本身就是修明心智、获得智慧启迪的过程。就如孔子,生逢春秋混战、礼崩乐坏,而他却从“无用”的文学典籍中修炼出宽厚、雅致而坚韧的品格。历史尘氛散去,我们也就看到了“仁”的闪光。

当少年时的戴高乐将军捧起名人传记与思想著作时,他不会想到从中学到的品质能引领他改变法兰西的命运。“无用”之花潜移默化地开放在心的深处,它并不实用却随着读懂它的那颗心一道出征,最终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决定着一切。唯有领略过“无用”之美的个人,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吧。

其实不仅是个人,整个时代也缺不了“无用”的玫瑰。一个孕育着转机与进步的时代,一定是文艺思想繁荣的时代。看见19世纪欧洲君主制的腐化堕落,可也听见了莫扎特的弦音,听见肖邦琴键的怒吼。“无用”的音乐,无声昭示着新的时代。也许人们还沉浸在科技革命的喜悦中浑然不觉,可是有生命力的民族却在“无用”中觉醒,随即,1848年的大革命将历史带往新的航程。

科技等“有用”的存在,可以如同“无用”那样美,那样有力量,有用的核武器甚至可以毁灭世界。但能为时代做证的,只有那些文学艺术与思想著作。我们或许忘记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可是梭罗的《神的一滴》却仍在心中流淌;我们或许数不出乔布斯的创意,可却能记住那位带着我们的童年去追梦的老人,记住宫崎骏用画笔留下的美丽世界的证明。那直达内心深处的震撼,那“无用”处的鲜花,必将在绽放之日,让个人乃至时代为之倾倒。

岁月的磨洗,会留下时间的玫瑰永远绽放。你是否看见,“无用”处更有花开?

得分: 52分

点评: 文章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大气,大气的思考、结构、论据选用表明了作者具有比较扎实的写作功底。全文围绕“无用处便有花开”这一观点,从历史人物与事件入笔,在比较中通过问句入题,然后用文学艺术对人精神层面的熏陶作用来谈“无用”的“有用”,其间又通过多种不同层面的比照来强化议论、深化观点。结尾处用了比喻和问句收束全文,升华文章主旨,有言虽尽而意无穷的回味。整篇文章话题集中,观点明确,层层深入,思路清晰。不足之处在于文中有些概念不一致,如标题为“无用处便有花开”,而文中多处表述是“无用处更有花开”,“便有”“更有”意思不同。此外,对论据的分析还可再强化一些。

岂能无用

● 衢州考生

留下有用的,抛弃无用的。这是我们的一种本能。但是,有用和无用,我们是如何区分的?

我们可以说音乐没有产生实质的收益,是无用的;而药品能助人痊愈,是有用的。但如果一个抑郁症患者吃了药病情不见好,听了音乐心情舒缓症状减轻,此时我们又可以说音乐是有用的,而药品却是无用的了。那么,“有用”和“无用”到底该如何划分呢?

其实,存在即合理,世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有些东西被人认为无用,或许是因为其价值内敛,未被人发掘。卞和献宝于楚王,却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足,只因楚王认为此玉低劣、无用。后来这块美玉的价值被人所知,制成的和氏璧一度成为镇国之宝。无独有偶,陆子刚的雕玉之法空前绝后,但在其成名之前被同乡人嘲笑,说是雕虫小技,不足挂齿。很多时候,有用之物只是披上了一层无用的外纱。许多人识不清本质,弃之一旁,但总有人慧眼见天下,发掘了有用的价值。“生活中不缺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发现价值也是如此。

有用与无用只是相对而言,或许那些你眼中的无用之物换个地方就是无价之宝。达尔文青年时曾被迫就读医学院,但热爱生物、热爱自然的达尔文对医学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当时人们都不看好他,认为他颓废无用。但如你我所知,重新研究生物的达尔文为人类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这一点我坚信不疑。厨余垃圾加些糖发酵几天就成为清洁剂;家畜粪便倒进沼气池就能生产沼气用于燃烧。所以有些东西被你认为无用,或许只是没有给它找一个对的位置。

有人认为产生物质效应的是为有用,其余则为无用。这种说法如何能站得住脚?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追求幸福,而幸福能产生物质效应么?我们又怎能说幸福是无用的呢?文学,让我们与大师对话;美术、音乐,让我们醉心于自然、醉心于艺术、醉心于内心。这些,都是有用的,无价的。更确切地说,这些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人当知有用之用,而只要去发现、去理解,就能知无用之用矣。

得分: 49分

高三第四次月考 篇3

2013.11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小题4分)

24.安徽项氏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祠规主要说明

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C.宗法制影响深远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25.《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可知上古中原地区产有竹子。史书记载∶隋唐时期,在现今河南、陕西等地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宋代,仅凤翔(属陕西)设有监司;明初,黄河以北,已不见竹子大量种植。上述记载,最能印证历史上的哪一现象或变迁?

A.竹子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B.东周到明代初年的气候变化

C.政府对管理竹子种植的重视D.东周到明代初年的经济变化

26.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中国医书对虐疾的记载较多且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出现这种医学知识的主要背景是

A.三国以来,中印双方来往频繁,行商客旅将疟疾传入中国

B.西晋末年,华北居民大量南徙,在温热环境中感染者日众

C.南北朝时,南北往来频繁,游牧民族免疫力弱,感染者众

D.北朝时,胡族人入居中原,将北亚草原特殊疾病传入中国

27.某时期中,道教开始盛行「神仙须下凡,历经劫难」的想法,神仙须在人世行善立功,造福庶民,才能修得正果,重返天庭,位列仙班。这类故事反映道教因应当时社会变迁,因此强调参与、改善社会。这种社会变迁是指∶

A.汉末工商濒临破产,故太平道要救济生民

B.唐代门阀制度即将崩溃,故道教重视立功

C.宋代庶民社会崛起,故道教强调入世苦行

D.明清社会贫富不均,故道教提倡行善济民

28.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以下各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

A.海禁加剧了寇患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D.应当废除海禁政策

29.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30.政府往往透过修筑铁路带动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5至8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14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5至8年何以会有盈余?其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何?

A.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B.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C.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D.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31.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

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实行无敌国外交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

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

A.扩大民主权利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C.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D.实现雅典民主政治

33.马克思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

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以下是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表述,其中不恰当的是

A.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前的一个准备过程

B.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C.资本原始积累包含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内

D.资本原始积累具有相对的过程性、渐进性,34.18世纪初,一位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A.经济民族主义B.自由放任主义

C.凯恩斯主义D.重商主义

35.从文明史观看,20世纪初期丰富了世界文明发展形态的重大国际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美国罗斯福新政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40.(25分)世界是多元的,东西方文明是相互影响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

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有马镫以前,骑者的座位是不牢靠的。中国马镫西传,使得新作战

方式成为可能,在这样一种西欧新社会形态中获得了表现:那个社会由武士阶级的贵族政治统治着,武士们被赋予土地,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新颖而高度专门化的方法

来打仗。这种贵族不可避免地要发展起和马上白刃战的风格及其社会风尚相协调的文明形态和思想格局。

—— 摘编自《顾准文集》

材料二:(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

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

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傍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

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

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

命性突破,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

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镫对欧洲社会的主要影响。(6分)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在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型中的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

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6分)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

(3)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格局方面出现了什么变化

趋势?(3分)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

型”?(2分)

(4)依据上述材料所述英国、美国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策,分析大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4分)

4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卡尔·马克思认为,各工业化国家将先于其各自的殖民地爆发革命。他指出,西方资本家正不断将其剩余资金投向殖民地,而在那里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与他那个时代的所有社会主义者一样,马克思认为这些投资将持续下去,并且这些殖民地将成为像其西欧母国那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

马克思也曾预期,随着各殖民地走向工业化和繁荣昌盛,原先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阶级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

今天,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看到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原先西方的殖民地,即现在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把马克思的结论整个颠倒了过来。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评材料中关于革命爆发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4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文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材料二孝文自鄙胡俗,深慕华风,汉晋以下大改革家也。论者议其忘强武之旧,习弱靡之风,国势之衰,萌芽于是。然孝文弃平城而趋洛阳,失形式则有之„„至于革鄙陋,趋文明,夫安能为孝文咎耶。在北方民族同化上,孝文帝起了重要作用,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者对孝文帝改革影响认识的异同。(8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立足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和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评析这一立足点转变的原因。(7分)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独立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爆发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然而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又显得更经典一些,因为它对封建因素的革除最为彻底——实际上惟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因而惟有法国革命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法国革命之所以常常被称作“大革命”,也许就是因为需要突出它和英国革命及美国革命的这种差异的缘故。

由于法国革命具有这种特殊的经典性,它在现在民主政治创制方面的贡献自然也非同一般。事实上它历来被认为是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块划时代的里程碑,是全球性的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摘自马克壶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1)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说明法国革命和英国革命“如出一辙”,及法国革命比英国革命“更经典”。(11分)

(2)如何理解法国大革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4分)

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40年春,德军在欧洲战场有了新的进展。与此同时,日本进一步确定了“北守南进”的政策,企图通过“南进”切断滇越、滇缅等外国援蒋交通线;但美国不久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又于1940年7月2日宣布对武器、军需物资和飞机零件等实行输出许可证;日军在上述张鼓峰和诺门坎对苏武装挑衅失败后,“北进”计划受到沉重打击;而苏联又于1939年8月23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无力单独对苏作战;欧洲战局急变,日本以为英国危在旦夕,德国必胜,应乘机“南进”,夺取英、法、荷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为此,1941年10月日本海军统帅部联合制定了南方作战计划,其作战方案以海空精锐组成机动部队,由北方航线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珍珠港,沉重打击美国海军主力。然后迅速进攻马来亚和菲律宾„„日本的整个作战计划是建筑在发动突然袭击取胜的侥幸心理和对战争各方力量的错误估计之上的。同时,他们盲目迷信德国法西斯的叫嚣,相信“已经确保乌克兰宝库的德国,今后将掌握高加索油田,进一步攻略近东、苏伊士运河,从而称霸欧洲大陆”,而且过高估计自己力量,以为能在东方“确立战略优势,同时确保重要资源地区和主要交通线,造成长期自给自足的态势”。这种战争指导计划,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摘自吴廷缪《日本史》

材料二日本的政府要人们从未希望要真正征服美国,他们是希望用大量击沉美国舰艇的方式促使美国分崩离析,就像他们在1905年打败俄国人那样,最后同意谈判,把他们夺取的领土让给日本。山本五十六虽然袭击了珍珠港,杀死2400个美国人,但是,他却立刻使美国人民团结一心。从那时起,他们从未动摇过,决心战斗到彻底的胜利。

——摘自(美)E-B.波特《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军制定“北守南进”政策的背景,并分析“日军南方作战计划,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观点的依据。(9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6分)

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方各州人民中似乎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他们认为,随着共和党政府的执政,他们的财产,他们的和平生活和人身安全都将遭到危险。这种恐惧是从来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

保持各州的各种权利不受侵犯,特别是各州完全凭自己的决断来安排和控制本州内部各种制度的权利不受侵犯,乃是我们的政治结构赖以完善和得以持久的权力均衡的至为重要的因素;我们谴责使用武装力量非法入侵任何一个州或准州的土地,这种入侵不论使用什么借口,都是最严重的罪行。

材料二任何一个州,都不可能仅凭自己动议,便能合法地退出联邦——而任何以此为目的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从宪法和法律的角度来看,联邦是不容分裂的;我也将竭尽全力,按照宪法明确赋予我的责任,坚决负责让联邦的一切法令在所有各州得以贯彻执行。

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决不能成为敌人。尽管目前的情绪有些紧张,但决不能容许它使我们之间的亲密情感纽带破裂。

——上述材料均摘自1861年3月4日林肯总统的就职演说

(1)林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这一就职演说?从内容看,表达了林肯怎样的政治主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林肯的历史贡献。(7分)

辛集一中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24.B25.B26.B27.C28.D29.C30.A31.D32.C33.A34.C35.B

40.答案

(1)影响:改变了作战方式,战斗力提高;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和思想格局;确立

了封建制度(贵族骑士的统治)。(6分)

作用:活字印刷术便利了欧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指南针为欧洲地理大发现提供了

重要条件;火药武器对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城堡和骑士阶层起了重要作用。总

之,三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4分)

(2)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殖民扩张。(4分)中国闭关锁国,日趋落后。

(2分)

影响: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呆来资本主

义文明,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4分)

(3)趋势:政治的多极化趋势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3分)

应对:加强区域间与国际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世界和谐发展;加快科技发展促进文

明的进步;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改革教育以适应新

时期的需要;保护环境等。(2分,答出任意2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41.(1)马观点: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西方各工业化国家爆发。阿观点 :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原先西方的殖民地,即现在的第三世界(提取观点给3分)

(2)对这一观点赞成与否,都要有充分论据。论证:①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缓和社会矛盾。如西方工人阶级通过议会、工会组织等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制度等,从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了。②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是发生在经济政治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中国等。③马克思是以工业革命的兴起时期的历史得出观点,斯塔夫里阿诺斯是从今天历史发展的角度得出观点。(认证观点给7分)

45.(1)同:都认为孝文帝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功,促进了北魏政权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加速了向汉族

封建王朝模式的转换(或汉化、封建化都可)。(2分)

异:材料一认为孝文帝改革过大于功,改革中蕴含着危机(1分);盲目的汉化的过程中鲜卑族的勇武

之风变为汉族的文弱之风,激化了内部矛盾,是导致北魏政权由盛转衰的根源,加速了北魏的衰

亡。(2分)

材料二驳斥了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衰败的观点,认为孝文帝是历史上的大改革家;改革功大于过,改

革革除了鲜卑陋习,促使北魏走向文明和强盛,促进了北魏融人中华民族的进程和北方的民族融合;改革是隋唐制度创新的源头,对中国发展贡献巨大。(3分)

(2)立足点:材料一以汉族为中心,站在鲜卑文明发展的角度;材料二站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角度。(4

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一律平等,这些思想必然反映在民国的教科书中;中华民族的观念逐渐形成,历史教科书负有建构中华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历史使命。(3分)

46.(1)英国革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民主化政体的主要形式之一;使法治取代人治;开创两党制传统保障了议会政治。法国大革命高扬卢梭的人民主权旗帜,使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摧毁了欧洲大陆上最顽固的封建堡垒,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建立了共和制的民主政体形

式;拿破仑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影响;法国大革命成为许多现代政治思潮的总源头,如自由主义、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或法国革命对世界其他各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等。

(2)《独立宣言》对《人权宣言》的影响,美国革命后建立的共和政体被法国借鉴等。47.(1)德国的胜利刺激了日本南进的欲望;切断外国援蒋交通线,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美国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日本迫切希望夺取南洋资源;日本对苏联挑衅失败,“北进”计划受挫;《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欧洲战局估计错误。

47.(1)“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观点的依据:发动突然袭击取胜的侥幸心理;认为美英等国将主力用于欧洲同德国作战(对战争各方力量的错误估计);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使欧洲战场发生转折,日军对欧洲战场的预测失败;中国远征军人缅甸作战,牵制或减缓了日军行动,日军未能确立战略优势;

(2)观点:日军作战目的是迫使美国屈服,夺取美国占有的殖民地;但其计划并未成功(失败了)。论据:日本只是暂时获得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太平战争爆发后二战扩大;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消歇,美国参加二战;加速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48.(1)背景:美国内战前夕,南北方矛盾尖锐。主张:保持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现状,各州的各种权利不受侵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力图以和平手段来解决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分歧。

高三第四次月考 篇4

(1)各级党组织要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认真________和识别干部。(2)一条新修建的道路,供水部门挖开路面,安装水管;刚刚填平,煤气公司又挖开安装煤气管;不久,环卫系统又来修理污水管„„如果几个部门________一下,可以节省多少劳动力和资金啊!(3)一连几天,他高烧不退,________不清。A.考查协调神智

B.考察协调神志 C.考察谐调神志

D.考查谐调神智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印度军方负责人20日称,印度已向印巴边境地区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

B.从目前情况看,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商业运作、立项与设计审批、施工监理等方面,是否都有一个健全法制、细化标准、严格执法的问题?

C.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D.在印度软件工程师培训公司的帮助下,青岛软件开发公司培养、建设和储备了一批职业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6.在下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_________,委婉,使我们一面产生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_________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②今天的一晚,且默了_________的言说,且舒了_________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A.安静憧憬侃侃恻隐 B.安静向往滔滔隐秘 C.恬静憧憬滔滔恻恻 D.恬静神往夸夸隐隐

7.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曲解曲尺曲折曲艺 B.着火着迷着笔着凉 C.丧命丧偶丧志丧葬 D.落脚落座落魄落榜

8.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人文学途径的不是寥寥,而是几乎没有。

C.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D.十月初,某家报纸披露了一条石破天惊的消息,湖北发现世界首例活体“杂交野人”。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下列句中划横线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B.为什么还要等一、二年才正式宣布收回香港呢?就是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同各方面进行磋商。

C.其余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发达国家,包括苏联,东欧(东欧不能算很发达),西欧,北美,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十一二亿人口。

D.他常用“烧香找错庙门”、“蚊子叮泥菩萨,看错了对象”等四川俗语,幽默诙谐地批评那些不重视侦察和调查,指挥莽撞,办事马虎的同志。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号háo

号叫号丧号哭号淘大哭 B.强qiáng

强制强迫强化强词夺理 C.贴tiè字贴碑贴面贴俯首贴耳 D.累lěi

累计连累累赘危若累卵

1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广州仲裁委员会是全国首批成立的仲裁机构之一,从1995年至今,仲裁员队伍已发展到400多人,由高级法官、知名律师、法学教授以及工商、财经等领域的专家组成。B.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C.周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并辟有《当代军人掠影》、《特区风情》、《开放城市巡礼》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1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②中央财政部称,中国政府每年必须花费几十亿来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③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的义务。

④只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西华一高完全有希望有实力为国家级示范高中。A.与其遏制抚养进升 B.宁可遏制扶养晋升 C.与其遏止扶养进升 D.宁可遏止抚养晋升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商品包装、广告等上面出现企业名称、地址时,应当使用汉字,或汉字、汉语拼音并用,不得仅用汉语拼音。

B.GQ系列管道清理机能协助你疏通各种管道的堵塞问题。

C.发展副业后,村民生活水平从人均三百多元增加到六百多元。D.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地抢救粮食、棉花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6、下列四句话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A.景阳岗上的武松: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B.我站经销的呼和浩特市机床附件厂生产的各种规格动力卡盘,是适用于各种车床和普通转角的内、外圆磨床及自动化机床上的高效自动化夹具。

C.广泛发动青少年高标准地开展以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学习雷锋、先进人物为内容的竞赛。

D.田华同志自我介绍说,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有何感想?

1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介绍了该厂在困境中如何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旧的经营方式,逐步摆脱困境,最终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事迹。

B.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

绚烂,也有飘落。

C.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我们崇高教师的写照。D.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15.(本小题满分4分)

请用一个具体情节或事件证明《家》中的觉慧是一个叛逆的典型。

16.(本小题满分4分)

《红楼梦》中“木石前盟”是一个很凄美的故事,请说说它的内容。

17.(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义”的一个故事。

18.(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黛玉葬花的情景。

19.(本小题满分4分)

请结合《边城》中的次要人物如船总顺顺、杨总兵等,简析其“人情美”。

20.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

(本小题满分60分)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高三第四次月考 篇5

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全国政协委员莫言说,每个人一生,最早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世伦理,家风影响人的一生。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③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精神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3年12月14日,第三届“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

坛指出面对全球,中国应当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融入多元文化的大环境当中,尊重

和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从而实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据此回答2—3题。

2.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中,是因为:

A.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

3.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求同存异B.兼收并蓄C.公平、公正、合理D.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4.《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更名为弟子规,以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对待《弟子规》的正确态度是

A.承袭规范,弘扬传统B.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C.批判继承,借古鉴今D.立足经典,治国化民

5.2014年3月15日,央视大型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诱惑之重庆火锅》在朝天门举行开机仪式。具有标签意义的火锅文化和码头文化深深植根于巴渝土壤,又对当地社会生产和人们的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上述事实主要表明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6.“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回,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一坛坛不是老兵遗骨,而是满满的乡愁”。这是2013年《感动中国》栏目组对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它体现了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凝聚力

②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海峡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④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

7.我国将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从文化角度看,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是基于()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B.教育是促进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C.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D.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

8.2013年12月4日,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增加有关算盘的学习要求。对珠算文化进行申遗、传承和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后,东西方文化的再一次激情交汇和碰撞。我们既要弘扬奥运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这体现出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0.为农民工办春晚,给特殊儿童举办画展,向居民免费提供音乐、舞蹈等文化培训„„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推广“私人订制”文化服务,定期调研百姓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他们这样做有利于

①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③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甜粽子、咸粽子哪个更正宗?”是2013年端午期间网友的热议话题之一。总的说,南方人更偏爱咸粽子,北方人则青睐甜粽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

A.区域性B.独特性

C.整体性D.民族性

12.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从国家战略层面尚美、求美,从社会层面发现美、弘扬美,从个体内心认同美、追求美的时代。这需要我们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发挥美育在文化传播中决定作用

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抓住传统美德教育这一中心环节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3.“中国式”一词几乎成为了中国人“劣根性”的集中写照和直白调侃,“中国式剩宴”、“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让人情何以堪!对待这类“中国式”我们应该

①在传承中国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荣辱

③面向世界,吸收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

④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A.①②B.③④C.③④D.②③

14.反腐从公款吃喝开刀,习近平“约法八条”给公款吃喝致命一击。在这一背景下,某高档白酒的均衡价格由点E移到E′。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①②③④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5.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此举可能对经济产生影响有:

①市场对金融利率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②各商业银行之间平等竞争,完全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③金融机构实行差异化的利率,有利企业降低融资的成本

④使结算业务成为银行主体业务,是银行营利的主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6.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将CPI控制在3.5%左右,防止物价出现过快上涨。据此我国可采取的货币政策有

①完善结构性减税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③适度提高利率水平④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7.2013年11月8日100美元兑换人民币609.06元,而2012年11月8日100美元可兑换624.22元人民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会

A.打压我国企业,使国内企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B.提振我国出口,使国产商品出口优势明显显现

C.刺激出境旅游,使更多的中国居民选择去美国旅游

D.增加海外购物,使我国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维护

18.2013年以,越越多的人响应“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W市某餐厅为顾客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热菜拼盘”、免费打包等服务,鼓励把没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该餐厅这一措施

A.体现了节约资这一绿色消费的核心

B.不利于扩大内需

C.凸显了该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鼓励消费者坚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

19.下列属于国家采取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有:

①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放4G牌照

②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银行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进行总量调控

④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公告:今年老旧机动车报废补贴1.8万元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政府应成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要实现公平,政府应该:

A.促进制度建设,为维护公平正义提供根本保证

B.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

C.健全以税收为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D.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泉充分涌流

21. 允许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国有经济说,这一改革的意义在于

A.使国有资本支配其他资本,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B.推动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破除垄断,拓展民营企业的生长空间

D.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

22.2013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4亿户。2013年7月,某银行与微信合作,推出微信银行。通过微信银行,用户不仅可以实现账户查询、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卡类业务,还可以实现贷款申请、手机充值等多种便捷服务。这意味着

①货币将逐步退出市场②银行服务将更加高效、多样

③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④居民消费将更加方便、快捷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3.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谈到“雾霾”问题时指出,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要求

①政府加强调控,自觉遵循价值规律

②居民理性消费,坚持正确消费原则

③企业应该将社会效益作为经营目标

④注重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4.下图表示我国生产的某商品M需求曲线的变动情况(横轴为M商品需求量Q,纵轴为M 商品价格P)。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人民币升值,引起国外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方向

B.增加M购置补贴,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符合D0到D1的变动方向

C.收入预期增加,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符合D0到D2的变动方向

D.M的互补品降价,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1的变动方向

25.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

以土地流转为目标,采用出让、入股、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创新经营模式,通过家庭经营方式的升级,使分散的小农经营发展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无疑会带农村经济的繁荣。“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

①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资的优化配置

②完善了农村的所有制结构,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可以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核算生产成本和加强管理

④作为非公有制经济新形式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13年12月2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材料二:2014年2月,南宁女孩石芳丽撞伤老人韩建后勇于承担责任,得到老人的谅解,老人的儿子还帮她重新找了一份工作,这一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当媒体问起这事时,两人是这样回答的:

石芳丽:“我想过要赔多少钱,想过怎么样照顾老人,也想过辞职后怎么找工作,就是没想过撂下老人偷偷跑了。”

韩健:“这姑娘一家人都挺厚道,家里也的确困难,我有医保,就不用她赔了。儿子能给她张罗一份新工作,我也挺开心。”

(1)石芳丽和韩建两人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基本要求(4分)?

(2)在当今这个“扶不扶”都需要思考的社会,石芳丽和韩建的行为传递了和谐向上的正能量。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怎样把这种正能量在全社会发扬光大?(11分).材料:央视马年春晚中,公益广告《筷子篇》用充满情感的镜头传递出筷子里蕴含的家的味道,《中国年篇》反映出随着我国的发展,越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过中国年,世界各地的情感通过春节连在一起。两个广告都传递了中国情感,弘扬了中国文化,感动了国内外亿万观众。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筷子篇》、《中国年篇》的播出为什么能够感动国内外亿万观众。(10分)

28.材料:连作土传枯萎病是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世界性难题。N大学科研团队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直致力于该难题的研究并摘得我国肥料领域唯一“国家专利金奖”。X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与该科研团队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X企业以70%的资金股份与N大学以30%的技术股份结成利益共同体;搭建现代企业模式,成立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依托强大的技术后盾,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机制;始终坚持将最好、最新的产品呈现给农户,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顺应市场发展,实现生产型到技术服务型、产业集团型转型。因此,该企业快速成为我国有机(类)肥料行业的“领头羊”。

结合材料,从“企业与劳动者”的角度,谈谈该企业成为 “领头羊”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启示。(10分)

29. 材料:收入分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一头连着人们的“钱袋子”“好日子”,一头连着

国家的发展大局与和谐稳定。但我国目前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比如,劳动收入偏低,地区差距大,行业差距大。同时,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些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天价工资”频频出现,一些领域“灰色收入”“隐形收入”甚至非法收入大量存在,一些单位“同工不同酬”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请你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合理化建议。(15分)

参考答案

ACDCBCCBCAAAABCBCCDADBCCB

26.(1)(4分)石芳丽撞人后勇于承担责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基本要求;韩建及家属放弃索赔,并帮女孩找到工作,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的基本要求。

(2)(11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创设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这种正能量融入社会生活,发扬光大。(2分)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让先进模范进课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发挥教育对正能量传播的重要作用。(3分)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传媒传播正能量。(3分)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弘扬正能量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3分)

27.(10)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筷子与年文化传递中国情感,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3分)②中华文化远流长、博大精深,《筷子篇》、《中国年篇》弘扬了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2分)③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随着我国的发展,我国加快了中华文化对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了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2分)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尽管中华文化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但不同民族对家的情感是相通的。(3分)

28.(10分)①建立现代企业的公司制组织形式。该公司以公司资金和大学技术股份组建有限责任

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的典型组织形式。(2分)②采用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搭建现代发展模式,成立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有效提高了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2分)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竞争优势。公司以技术为后盾,运用现代管理手段,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为企业发展赢得了竞争优势。(2分)④通过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公司经过努力将最好、最新的产品呈现给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赢得了市场。(2分)⑤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公司根据内外形势,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实现了生产型企业到技术服务型、产业集团型企业转型。(2分)

29.(15分)

上一篇:公司安全整改单下一篇:如何用大雁精神训练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