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摄影摄像教案

2024-09-16

高中美术摄影摄像教案(共7篇)

高中美术摄影摄像教案 篇1

湘版美术高中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三课资料

拍摄自己的故事

[教学任务]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是合理地组织自己的摄制小组,综合前两课所学内容,分别完成剧本的编写、拍摄技巧的使用、镜头的剪辑,拍摄出一段有完整情节,带一定思想、情感的影视作品。并具备欣赏与评价多种类型影视作品的能力。在了解摄像流程的基础上,能初步掌握这门艺术,并试图通过此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环境及其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教师等的感情与看法。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设置了三项学习活动建议。本单元课是整合课,即让学生将前面所学技术整合来运用,拍摄出属于自己的影视作品。这三项学习活动是按照课程的发展而设置的,层层深入。活动一是剧本的编写,这是影视作品拍摄的第一个环节。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写剧本,用现在最受学生欢迎的MTV作为引导,让学生为某首歌曲写MTV的剧本。教师可挑选一些学生最喜欢的歌曲的MTV欣赏,边欣赏边讲解剧本的编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二是镜头剪辑技巧的运用。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内容一同开展。活动三是综合性活动,此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全部运用起来。同时也告诉了学生影视作品的类型,以及摄像艺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能通过此活动的学习真正掌握摄像艺术。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是将摄像艺术进行到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综合学习的阶段。此课的学习其实也就是告诉学生拍摄一部影视作品的完整的过程:从剧本的写作到镜头脚本的描绘,再到镜头的剪辑,使看似分离的镜头成为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并能表达出拍摄者的意图与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能让学生熟悉拍摄的流程,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尝试、体验,然后发挥他们的特长,组织成不同风格的拍摄小组,完成一部能反映学生情感、思想的摄像作品,并组织影视作品欣赏、交流活动,接受来自各界的评判。

教学材料分析

上一单元课是探讨一个个镜头的拍摄技巧,此单元课则是让学生进行实地拍摄,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形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此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即要想拍摄属于自己的故事,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这部分分两个阶段,首先是成立一支兴趣相投的摄制小组。教材中电影《可可西里》的介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需要名演员、不需要华丽的场景、不需要高额的制作费用、不需要精良的摄像器材也能拍摄出好作品,关键是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题材,巧妙的剧情构思,以及合作默契的剧组成员。先让学生了解主要剧组成员的工作。摄制小组有两个主要部分:艺术创作部门、专心

爱心

用心 行政管理部门。艺术创作部门又有四个小部门:(1)导演部门:导演、副导演、导演助理、场记、演员组长(兼)、主要演员、武打设计、剪辑师、剪辑助理、数字特技创意导演、数字特技操作员、字幕员。(2)摄影部门:摄影师(摄影导演)、副摄影、摄影助理(一助、二助、三助)、照明设计、照明助理、电工、机械员、辅助设备操作工人、剧照师、特技摄影师、场工。(3)美术部门:美术设计师(艺术指导)、副美术、美术助理、服装设计、服装员、服装助理、化妆设计、化妆助理、道具组长、道具助理、动物道具管理员、烟火师、烟火助理、枪械员、置景组长、绘景师、模型师、工人(泥瓦工、木工、漆工等)。(4)录音部门:录音师(音响导演)、现场录音助理、后期录音助理、作曲、音乐录音师、乐队、拟音师、拟音助理、音频工程师。行政管理部门包括:制片主任、生产制片、生活制片、外联制片、剧务、场务、司机、会计、跟组医生。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精简摄制小组,教材52页下面三幅照片就是学生组成的剧组。

其次是文学剧本的编写。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以电影剧本为例,跟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不论剧本是全用对话或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部分,这是因为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一部电影一般需要观众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出判断──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也就相当于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为了能及时地抓住观者的兴趣,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观者明白谁是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在第一幕结尾处要有一个情节点。所谓情节点就是一个事变或事件,它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这一事件一般出现在第25~27页之间。第二幕,或称对抗。第二幕是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90页。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一旦给剧中的人物规定出需求,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这样就产生了冲突。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一般发生在第85~90页之间。第三幕,或称结局。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教学任务]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是合理地组织自己的摄制小组,综合前两课所学内容,分别完成剧本的编写、拍摄技巧的使用、镜头的剪辑,拍摄出一段有完整情节,带一定思想、情感的影视作品。并具备欣赏与评价多种类型影视作品的能力。在了解摄像流程的基础上,能初步掌握这门艺术,并试图通过此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环境及其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教师等的感情与看法。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设置了三项学习活动建议。本单元课是整合课,即让学生将前面所学技术整合来运用,拍摄出属于自己的影视作品。这三项学习活动是按照课程的发展而设置的,层层深入。活动一是剧本的编写,这是影视作品拍摄的第一个环节。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写剧本,用现在最受学生欢迎的MTV作为引导,让学生为某首歌曲写MTV的剧本。教师可挑选一些学生最喜

专心

爱心

用心 欢的歌曲的MTV欣赏,边欣赏边讲解剧本的编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二是镜头剪辑技巧的运用。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内容一同开展。活动三是综合性活动,此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全部运用起来。同时也告诉了学生影视作品的类型,以及摄像艺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能通过此活动的学习真正掌握摄像艺术。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是将摄像艺术进行到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综合学习的阶段。此课的学习其实也就是告诉学生拍摄一部影视作品的完整的过程:从剧本的写作到镜头脚本的描绘,再到镜头的剪辑,使看似分离的镜头成为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并能表达出拍摄者的意图与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能让学生熟悉拍摄的流程,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尝试、体验,然后发挥他们的特长,组织成不同风格的拍摄小组,完成一部能反映学生情感、思想的摄像作品,并组织影视作品欣赏、交流活动,接受来自各界的评判。

教学材料分析

上一单元课是探讨一个个镜头的拍摄技巧,此单元课则是让学生进行实地拍摄,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形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此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即要想拍摄属于自己的故事,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这部分分两个阶段,首先是成立一支兴趣相投的摄制小组。教材中电影《可可西里》的介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需要名演员、不需要华丽的场景、不需要高额的制作费用、不需要精良的摄像器材也能拍摄出好作品,关键是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题材,巧妙的剧情构思,以及合作默契的剧组成员。先让学生了解主要剧组成员的工作。摄制小组有两个主要部分:艺术创作部门、行政管理部门。艺术创作部门又有四个小部门:(1)导演部门:导演、副导演、导演助理、场记、演员组长(兼)、主要演员、武打设计、剪辑师、剪辑助理、数字特技创意导演、数字特技操作员、字幕员。(2)摄影部门:摄影师(摄影导演)、副摄影、摄影助理(一助、二助、三助)、照明设计、照明助理、电工、机械员、辅助设备操作工人、剧照师、特技摄影师、场工。(3)美术部门:美术设计师(艺术指导)、副美术、美术助理、服装设计、服装员、服装助理、化妆设计、化妆助理、道具组长、道具助理、动物道具管理员、烟火师、烟火助理、枪械员、置景组长、绘景师、模型师、工人(泥瓦工、木工、漆工等)。(4)录音部门:录音师(音响导演)、现场录音助理、后期录音助理、作曲、音乐录音师、乐队、拟音师、拟音助理、音频工程师。行政管理部门包括:制片主任、生产制片、生活制片、外联制片、剧务、场务、司机、会计、跟组医生。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精简摄制小组,教材52页下面三幅照片就是学生组成的剧组。

其次是文学剧本的编写。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以电影剧本为例,跟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不论剧本是全用对话或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部分,这是因为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一部电影一般需要观众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出判断──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也就相当于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为了能及时地抓住观者的兴趣,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观者明白谁是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在第一幕结尾处要有一个情节点。所谓情节点就是一个事变或事件,它

专心

爱心

用心 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这一事件一般出现在第25~27页之间。第二幕,或称对抗。第二幕是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90页。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一旦给剧中的人物规定出需求,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这样就产生了冲突。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一般发生在第85~90页之间。第三幕,或称结局。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参考教案]参考教案

第二单元 第三课 拍摄自己的故事 ——开麦啦!

教学目标

了解影片拍摄的前期工作,建立有效的工作程序和方式,具有良好的合作态度和检讨评价机制。

教学内容

将学生分成各种职能小组,共同拍摄一个小电影故事。一方面了解摄制小组中各成员的职责,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加强前期所讲授的拍摄技术。

教具准备

教材、剧本、摄像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前面已经讲解过剧本的编写与镜头的组接,而且每组都已经将自己的剧本编写完成,现在我们“开拍”!拿起摄像机拍摄自己的故事!

(二)拍摄开始

1.拍摄时,摄制小组中的主要工作人员的职能(1)拍摄影片时,摄制小组的灵魂人物是导演。

(2)摄影师的工作,以及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场记的工作,是整个拍摄过程中最重要的人,事情繁多,但却必不可少。2.开始拍摄

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导演小组、摄影师小组、场记小组、演员组、灯光师组、录音组等等,让全班同学成为一个大的摄制小组,来共同体验拍摄过程。拿出预先编写的一个发生在教室里的小故事剧本,让编剧小组与导演小组的同学改写成分镜头脚本。然后共同探讨镜头的拍摄,用什么机位、什么角度、什么景别、什么拍摄技巧,画面的构图怎样,演员的位置、怎样走位,灯光的布置,声音的录制等等一系列的细节问题,让学生集体参与。

(三)拍摄结束

最后,播放拍摄的镜头,共同评价,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摄像机的位置是否恰当,灯光的专心

爱心

用心 处理是否合适,声音的录制是否清晰,镜头的转接是否自然,哪些镜头不适合后期的制作,需要重新拍摄,共同讨论,详细记录下来,为下一节后期制作的课程做铺垫。

专心

爱心用心

高中美术摄影摄像教案 篇2

1 在建筑艺术鉴赏课中增加建筑摄影教学

在《美术鉴赏》“第17课探索建筑艺术的特点”“第18课漫步中外建筑艺术”的教学中, 按新课标要求, 在完成建筑艺术的科学性、适用性、艺术性及文化性的阐释的同时, 着重对建筑艺术的语汇从摄影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形体、线条、尺度比例、质感、色彩、环境是建筑艺术的主要语汇也是建筑摄影中视觉要素的主要成份。大多数情况下, 上述要素并不是以相同的地位在画面上同时出现, 特别是当摄影师需要突出表现建筑的某一特征时更是如此。在画面中需要重点突出哪些视觉要素取决于照片的用途, 也取决于摄影师的创作意图和创作风格。

形体它能让人感觉出建筑空间的深度, 感受到三维空间的真实世界。当用平面形式的照片来表现三维空间的建筑时, 其表现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运用视觉透视和利用阴影来提高建筑的空间感。轮廓建筑是三维空间的形体, 但在人的视觉中又常常会以二维空间的形状出现, 其最典型、最单纯的形状就是轮廓剪影。当建筑处在背光面时, 光体从建筑的背面射来, 在强光的烘托下, 轮廓剪影成了建筑的主要视觉要素, 而空间、质感、色彩等其它要素都被隐没在阴影之中。拍摄时要善于运用各种视角、光影, 强调富有表现力的建筑轮廓, 使其能简洁、清晰、鲜明地表现出建筑的视觉形象。线条在建筑的视觉要素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建筑摄影中, 线条的概念常常不是在被摄体上直接以“线条”的形式出现, 更多的是以构件的外形特征在画面上显示出来。如建筑的柱子、墙体、层顶、楼梯、栏杆等构件在照片上都可能会以各种线条的形式出现。

尺寸比例, 建筑有其自身的几何尺寸, 建筑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比例把无论有多么高大或矮小的建筑都画在统一规格的图纸上, 读者可以通过比例来计算出建筑的实际尺寸。摄影则不同, 观众主要通过对比来感觉建筑的大小。因此, 拍摄时应注意主体建筑与周围相邻建筑、与尺寸相对固定的参照物的对比关系, 以使观众对建筑的尺度能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质感主要指被摄建筑的表面材料在照片上再现真实感。质感的基础是把被摄体表现得十分逼真, 使观众能从照片上真实地感受到材料的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的, 是坚硬的还是柔软的, 是密实的还是疏松的。

色彩是构成彩色摄影作品的要素之一。不同的色彩构成作品的色调, 而色调是构成景物形象的基本要素, 在视觉要素中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前景与背景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被摄主体的关系会直接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 是构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恰当地利用前景可以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突出被摄主体, 从而提高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建筑摄影中能作为前景而加以利用的景物很多, 如喷泉、花坛、水面的倒影和优美的大树等。背景在构图中的作用主要是衬托主体、丰富主题, 在构图中同样重要, 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画面的统一感。对于那些与主题无关, 甚至会喧宾夺主, 破坏画面效果的景物应避免作为前景或背景出现在画面中。如果有了这种讨厌的景物出现 (如空中电线、与主体相矛盾的城市景物等) 在画面中, 就应选择拍摄点, 把那些破坏画面效果的景物排除在外。

画面上的线条是由相邻两种景调的分界线勾划出来的,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在构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直线、曲线、折线、圆弧线等。不同的线条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如直线具有挺拨感, 水平线给人们平稳、宁静的感觉;垂直线能强调被摄体的坚实、有力、高耸感;斜线具有不稳当感, 曲线、圆弧线则表现一种优美的柔和感, 有很强的造形力;线条除了在线形上有区分外还有粗细、实虚、淡浓之分。粗线条强, 细线条弱, 实线条静, 虚线条动, 淡线条轻, 浓线条重。在构图中应尽可能充分利用线条的形式美及艺术感染力, 提高画面的艺术性。

在这个需要沟通与创新的时代, 建筑摄影应发挥真与美的统一, 在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中使原建筑设计师的作品变得更加完美。

2 在工艺设计鉴赏中渗透广告摄影教学

在《美术鉴赏》“第15课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第16课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教学中, 作为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应该让学生不仅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 而且要勇于设计不断创新, 启发引导学生从事工艺设计和工艺产品的广告推广的尝试。

可以引导他们进行点、线、面的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光构成的探索, 从而培养学生的视觉传达能力, 引导学生用摄影的方式来进行平面设计。设计的第一步是创意, 即策划出设计的整体蓝本。在很多情况下, 摄影是设计的组成部分。影像平面设计作品不仅要有明确的主题, 更要有一个卓越的“点子”。创意是为了实现设计目的, 是对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提出的创造性构思。一个好的设计首先是个性张扬、新颖奇特、具有引人注目的强烈异质化特色, 不拘泥于陈规, 否则将使受众对设计信息的兴趣下降, 无法实现设计的目的。创意摄影是创造性艺术, 需要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与创新的技巧, 并将其运用到摄影角度、背景、情感、色彩、光影、场景、道具、造型, 以及文案的内容、字体、文字大小等各个方面。如果说创意是平面广告的“灵魂”, 摄影则是平面广告的“血肉”, 这是由广告展示的视觉与广告印刷的性质所决定。

使用大、中画幅摄影, 是在设计过程中继文案创意后的第二步, 图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果。广告设计作品之所以离不开大、中画幅相机, 绝对不仅仅是由于它拍出来的胶片大。最根本原因在于大画幅的相机各个主体物件中相互配合, 从而可以改变被摄景物的透视, 可以扩展和改变被摄景物的清晰度, 可以得到特殊影像效果, 可以躲避障碍物和镜面中摄影师与相互的影像, 可以严格按照创意人员的设计, 使被摄物在拍摄上精确定位, 总之, 可以适应任何广告与拍摄任务, 借以实现广告创意人员的目的, 满足客户的要求。

有了精妙的构思后便可以进入到拍摄环节, 从摄影的拍摄操作流程来看, 可以分为拍摄和后期制作两个阶段。围绕创意, 摄影应尽量从专业的角度提供设计在影调、构图、色彩等方面的配合, 最终提升创意的力度。当然, 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在实地拍摄中根据创意的要求、实际的拍摄环境, 灵活、适时地对创意环节或技术细节进行调整。

后期制作阶段是对所有前期工作的合成和取舍, 是设计摄影中最重要的环节, 仍旧要对作品的整体定位是否准确、设计的预期目标有没有实现、摄影的技术方面有没有达到要求等问题进行反复核对。达到了要求之后, 就要把摄影“毛坯”通过电脑进行再加工:对作品进行修改、合成与取舍, 配上文案等。后期制作是设计摄影再创造、再加工的延续过程。

通过一整套从策划、拍摄、调整、制作到完成设计的丝丝相扣的全过程, 学生既有了亲身实践体验, 又增加了课堂乐趣, 还学到了许多摄影实用技巧, 一举多得。摄影是人类记录其生存方式的另一种语言, 透过它, 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世界, 认识自身, 而设计摄影作为大众消费文化时代最直接有效的传达工具之一, 正日益影响我们的生活。图像处理系统开创了影像表现领域的新空间, 使创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同时, 也为其他相关艺术学科的教学改革尝试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

总之,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可以从多种手段、多角度来讲, 作为老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 从自身所熟知的艺术门类出发, 触类旁通、努力探究, 去营造一个浓厚的艺术氛围, 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艺术营养。相信我们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袁依凡

摘要: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各美术门类与摄影的相互关系, 注重造型能力的培养, 理解它们之间是相互交融、影响、渗透、融合的。摄影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 不可否认地吸收、借鉴了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些东西为其所用。一般来说, 每种艺术都本体语言、有自己的规律性和独特性。而学习、借鉴、融合应该建立在不脱离自身艺术的规律性的前提下去吸收、消化, 并将它种艺术的营养有机地熔铸于自身艺术血液里。

高中美术摄影摄像教案 篇3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堂;艺术教学

美术的类别有很多,包括绘画、建筑、摄影、书法、雕塑等,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大多只注重绘画、建筑艺术、雕塑、平面设计等方面,在摄影方面却很少涉猎。为了进一步丰富美术鉴赏课堂,教师有必要积极进行尝试和创新,把摄影艺术教学融入高中美術鉴赏课堂之中。

一、从摄影的角度来阐释美术词汇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美术词汇,而这些词汇可以从建筑艺术、摄影等不同角度来进行阐释,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渗透摄影艺术教学,从摄影的角度来阐释美术词汇,从而让学生对这些词汇有更深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摄影知识。

例如,在建筑艺术鉴赏课堂中,会涉及很多美术词汇,包括形体、尺度比例、色彩、线条、环境、质感等,同时这些词汇也是建筑摄影艺术中经常用到的词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摄影的角度来阐释这些美术词汇,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形体、尺度比例、色彩、线条、环境、质感这些要素不仅在建筑艺术中经常用到,而且也是建筑摄影中的主要视觉要素,通常在摄影画面中,这些要素并不是同时以相同的地位出现,摄影师需要依据自身的创作风格、创作意图、照片用途等因素,来决定画面中重点突出哪些要素。”之后教师可以站在摄影者的角度,分别为学生阐释这些视觉要素,比方说,形体是摄影艺术中的主要视觉要素之一,它能够让人们感觉出三维空间的真实世界,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建筑空间的深度,照片属于平面形式,而建筑物属于三维空间,在建筑摄影过程中,摄影师需要通过平面形式来展现三维空间,在此期间,摄影师能否通过阴影以及视觉透视来增强照片的空间感,直接关系到照片的表现力度。轮廓建筑的形体属于三维空间,可是轮廓建筑又时常以二维空间的形状呈现在人们眼中,轮廓剪影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当建筑物处于背光面时,会在建筑物的背面射来光体,此时主要的视觉要素就是轮廓剪影,由于强光具有烘托作用,因此色彩、质感、空间等要素就会隐没于阴影当中,在实际摄影过程中,摄影者则需要巧妙地利用各种光影和视角,将建筑物的视觉形象清晰地表现出来。

二、在美术鉴赏课堂中随时融入摄影教学

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美术作品让学生有所感悟,激发学生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可以列举两种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分别进行鉴赏,再对比两种作品的异同。摄影艺术作品具有自身的特点,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教师可以将摄影艺术作品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摄影方面的知识。

例如,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鉴赏课堂中,教师可以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与现代摄影艺术作品相互比较,前者具有浓厚的传统艺术气息,后者则带有强烈的现代艺术气息,通过二者的对比,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鲜明的特点,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现代摄影艺术作品的特征。在完成鉴赏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介绍一些摄影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色彩构成、光构成、立体构成进行探索,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点、线、面的构成进行探索,促进学生视觉传达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可以将摄影知识与平面广告设计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摄影艺术,创意相当于平面设计的灵魂,摄影则相当于平面设计的血肉,摄影作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平面设计作品的优劣,摄影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为了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加新颖,更加具有个性化,在摄影过程中也一定要注重创意,摄影师在确定摄影角度、光影、色彩、背景、道具、场景、情感、造型等要素的时候,一定要发挥创造性思维,这样摄影作品才能具有创造性。在平面广告的设计过程中,大、中画幅摄影是一个主要环节,摄影作品是否能够引人注目,直接关系到平面广告作品的最终效果,因此摄影者必须合理运用大、中幅相机,适当改变被摄景物的透视,适当调节被摄景物的清晰度,从而得到特殊的影像效果,拍摄完成之后还要做好后期制作工作,对摄影“毛坯”进行加工处理。

鉴赏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提升美术鉴赏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应积极地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此外,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如今各学科的教学工作都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可以适当融入摄影教学,进而丰富美术鉴赏课堂,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本文在此分析了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渗透摄影艺术教学,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宗轼.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9).

高中美术教案 篇4

课题:托物寄情

湖南版高中美术教材《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三课(第63页)

美术学科教师:周鸿

授课时数:1课时

一、教材分析

该课以赏析文人画家中国画作品为主,体会“四君子”等题材兴盛不衰的原因,引发探究对中国画艺术及传统文化意蕴的理解。

二、设计理念

研究教材后感觉内容和形式丰富新颖,课题论述具延续性和深度,涉及内容广泛,美术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教学中通过赏析不同类型作品,学会将绘画、音乐、诗词等学科知识整合,并尝试用中国画、抒情诗词等不同艺术语言创作表现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形象,深入理解中国画中深邃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增强热爱民族艺术文化的感情。

三、学情分析

高中生已具有欣赏艺术作品的基本能力,但对进一步鉴赏理解艺术作品意蕴的能力还略显不足,表现力也相应较弱。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画作品“四君子”的笔墨情趣,理解其艺术形象包含的意蕴及文化内涵。(2)探究中国画作品“四君子”创作技法及体现的寓意、象征性。2.过程与方法

(1)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中国画理论知识及“四君子”等有象征意义的图片资料。

(2)开展探究性学习,了解典型造型形象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并尝试创作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画作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理解感悟中国画艺术形象所体现的意蕴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感情。

(2)通过中国画、诗歌等方式尝试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寓意的作品,以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领悟中国画造型形象的象征意义,探究其文化意蕴,了解寄情寓志的载体。

2.难点:对中国画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六、教学方式

本课采用设疑引思、讨论交流、创造表现、反思评价、教师重点讲解及归纳总结等方法。

七、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接受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基于实践学习。

八、网络、媒体、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

九、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稳定情绪,激发兴趣)

设问:当我们走进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植物园、公园就会发现有很多的奇花异草,芳香足以使我们陶醉。假如让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你会选择什么呢?说说原因?(学生回答:略)教师:依据学生作答,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梅、兰、竹、菊”照片。

同时展示两件中国画作品:

《墨兰图》 郑思肖(元)《风竹图》 李方膺(清)

设问:绘画中的“梅、兰、竹、菊”和照片中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被称之为“四君子”?你知道“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吗? 明确:照片中再现的是具体事物,真实的;而花鸟画以实物为基础,是艺术化的再现,画家在描绘时,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寄托了个人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岁寒三友”指“梅、松、竹 ”。

(通过生活中花卉和绘画花卉的比较,使学生明确绘画的表现性高于生活,形成初步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讨中国画作品为主,了解“四君子”所蕴涵的寓意,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四君子”作品的了解。)

2、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课题:《寄情寓志》

⑴.教师:我们今天共同研究和了解画家是怎样在绘画中抒情寄性、状物言志。

展示作品:《墨竹》 文同 北宋

设问:说说该作品有什么特点?结合所查资料,谈谈什么是文人画? 学生:作品造型真实,画风严谨而潇洒自然。

明确肯定并补充:文人画的产生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学、书法等多种文化形态孕育出的一种特殊艺术,与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北宋中后期形成独特体系。绘画不拘泥于形似格法,题材多为山水、花鸟。追求诗情画意,讲究绘画的深邃意境;强调表现主观情感和事物神韵,多以水墨写意,诗、书、画、印展现其特有的魅力,以表现高洁人品(概念由苏轼、米芾等人提出)。

(感知与体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提高对中国画艺术的感悟能力。

课件展示播放:中国古曲《梅花三弄》、汪士慎的《梅花图》、王冕的诗《白梅》。教师:(分三组同学)认真倾听古曲《梅花三弄》、分析作品《梅花图》、朗读《白梅》。每组选出代表发言,说说各自欣赏艺术表现形式的体会,总结出特点。(梅花的生长习性及特征)

白梅

王冕(元)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三做乾坤万里春。

学生甲组:诗词是用语言塑造梅花形象,以虚构的方式,想象感受梅花的存在。以表达梅花的傲骨和气节。

学生乙组:音乐用委婉的乐曲,诸如声音、节奏、速度、强弱、旋律等塑造形象,触动人的听觉感官来用艺术联想的方式体会理解梅花所表现的内涵。

学生丙组:绘画是用造型形式、色彩、构图、明暗等将形象直观的展示在眼前,给人以真实的空间美感来触动人们的视觉感官,可直接感受,也看得具体。

学生:梅花颜色多样,有红、淡黄、纯白等,树干强而有力,花瓣有五瓣,分别象征顺利、快乐、和平、幸运和长寿。耐旱、喜阳,先开花后发叶。

教师总结:三种艺术形式在塑造艺术形象手法上的异同:

⑴.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时间、动态、想象形象为艺术形象。⑵.音乐作品是以听觉、时间、动态、音响形象为艺术形象。⑶.美术作品是以视觉、空间、静态、造型形象为艺术形象。(通过音乐、诗词、绘画作品对比,锻炼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让学生发现几种艺术之间的异同,及包含的象征意义。加深对“四君子”具有的象征性、寓意性进一步理解。)

设问:刚才我们了解了文人画;并通过赏析不同艺术形式表现同一题材的内容,各具特色。想想古代还有哪些画家多用“梅、兰、竹、菊”抒情达意?就你所了解画派举例说明。(学生反应)

探察学生感知力,以便控制授课深度。(启上承下)明确:肯定并主讲扬州八怪比较多用“四君子”题材抒发个人情感,八怪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因宦途失意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其中以郑板桥、李方膺为代表;二是厌弃官场的文人画家,以金农、汪士慎为代表;三是有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以黄慎、罗聘等为代表。艺术上共同的特点是:师造化、抒个性、重神视、端人品和博修养。

⑵.课件展示欣赏:郑燮的《兰竹石图》和郑思肖的《墨兰图》 ①. 体会笔墨意趣的同时,引导学生用白描勾线练习,注意线条的流畅性,要表现出兰花的素洁高雅。

聆听古曲《梅花三弄》为音乐背景点画梅花。

②.让一组同学用形体动作表现“四君子”的特征。其余同学是否能够猜出各自表现的是什么?并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表达出来;如:刚直不阿等。

《墨兰图》题诗 郑思肖(元)

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漫天浮动古馨香。

设问:“四君子”寄托人们的思想感情,赋予寓意和象征性;那么大家想想,能否找出相关有象征意义的其他丹青祝福的作品呢?汉字谐音的都有哪些?

明确:牡丹象征富贵、繁荣昌盛;桃子和石榴象征多福多子;“荷”与“和”谐音,即和美幸福。用喜鹊和梅花象征树梢的谐音“喜上眉梢”来象征吉祥喜庆。

问题:根据以上了解,接下来我们来表现表现,有兴趣吗?(通过以上分析作品,锻炼学生发现及探究问题和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综合运用能力。)3.提出问题:

(1)创作一幅吉祥如意的中国画,并题上一首诗词表达美好的祝愿。(同学们构思创作,教师指导。)

(2)可以三人一组合作一幅“四君子”图,绘制方式和技法不限,如多种材料、蜡笔或彩色纸、剪贴等。也可创编一首《君子歌》,用诗词的形式赞颂“四君子”的品格与风骨。(创作表现阶段:引导开发创造思维。培养锻炼学生正确的创作思路和制作方法。用多种艺术形式语言进行尝试创作,激发创造欲望。锻炼了探索欲及动手能力,满足身心需求。同时语言陈述能力也得以锻炼提高。)

(3)为什么中国历代文人将梅花等花草选作绘画题材,并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这类绘画题材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反思评价:感受升华、形成观点。)4.课堂总结

通过以上学习,领略感受了国画作品“梅、兰、菊、竹”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表现这类题材树立了方向。结合今天所学知识,将体会整理为短文,以巩固收获。

十、板书设计

托物寄情 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

文人画:指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非职业性、非功利性,以游戏笔墨为目的的自娱之画。

三种艺术形式在塑造艺术形象手法上的异同: ⑴.文学作品:语言、时间、动态、想象形象 ⑵.音乐作品:听觉、时间、动态、音响形象 ⑶.美术作品:视觉、空间、静态、造型形象

扬州画派艺术上共同的特点是:师造化、抒个性、重神视、端人品和博修养。

静观默察

执教教师:周鸿

授课班级:高二年级 授课时数:1课时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通过赏析西方写实性绘画,启发学生感悟艺术家是怎样观察和表现人与自然的,引导学生通过速写、表演等艺术形式创作,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体会。

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荷尔拜因、德加、丢勒等画家作品,并选配相关音乐为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了解艺术家是如何对自然悉心观察和细致描绘的,理解写实法表现人与自然之美的特点。同时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强调学会观察是学习好各门学科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艺术通感,引领学生通过感知活动明确本节课内容重点和探究深度,诱发学生自发学习的兴趣,并尝试用速写、形体动作等不同艺术语言创作表现,体会用艺术手法表现生活感受。

教学目标

1.人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通过赏析写实性绘画经典作品,了解画家是如何发现和表现美的。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在自然中探寻美的兴趣。2.主要知识技能的培养

初步了解写实性绘画的创作手法,探究艺术家用线条等艺术语言概括形状、结构、体积的技巧,并尝试创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艺术家是如何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人与自然之美的。

教学难点:通过赏析,激发学生探究用速写、表演等多种艺术语言表现自然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写实性绘画作品、《天鹅湖之舞——天鹅湖》舞曲等。

学具:搜集优秀写实性绘画作品资料、速写用工具、课本等。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稳定情绪,激发兴趣)

教师: 课件展示一段精彩舞蹈画面,看后请一位同学,用语言描述一下对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其他同学倾听并发言。教师:生活中如此美的画面很多,我们如何能够将他定格呢?进一步说明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给人的不同感受。

学生:摄影、绘画、音乐、文字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给我们的感受不一样,如摄影、绘画给人以视觉形象,即形象鲜明具体,占有空间;音乐是通过声音、旋律等给人以听觉形象;而文字叙述则给我们更多的是想象空间。(通过以上问题回顾学过内容,加深对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特点的记忆,启上承下)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对。接下来赏析两幅油画作品:

《倒牛奶的女人》(荷兰)维米尔

《教皇英诺森十世》(西班牙)委拉斯凯兹

教师:展示的作品你熟悉吗?能否说明该作品的作者、国家、时期呢?并说说他们在干什么?造型上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学生:⑴《到牛奶的女人》是荷兰画家维米尔的作品,主要表现了平凡而普通女人厨房倒牛奶的瞬间,人物环境描写细致入微,极其真实,光色方面都很协调温馨。⑵《教皇英诺森十世》是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作品,面目威严凶狠阴险,显示了至高无上且老谋深算的教皇性格特征。都是真实的刻画人物形象,属于写实即具象艺术。

教师:⑴维米尔(1632-1675)荷兰画家,其作品画幅不大,色彩鲜明柔和,题材多表现市民或中产阶级日常生活。此画表现了一位勤劳而质朴的妇女全神贯注的倒牛奶,加之光线自然柔和,周边的其他物品一一再现,形象准确,表现细致入微。⑵委拉斯凯兹(1599-1660)是17世纪西班牙杰出画家。担任宫廷画师,为皇宫贵族画了大量肖像,该画用不同的色彩呈现出华贵的气氛,也体现了一种气度。尤其刻画人物,从禁闭的双唇、脸色阴沉、显示出教皇狡诈的心理特点和地位。两件作品真实具体的记录了客观世界中人物的心里变化过程,具有视觉的真实性、典型性(表现形象瞬间)和情节性。真实的再现了人物形象,属于具象艺术。通过两幅作品的比较,使学生了解画家观察事物的敏锐眼光及高超的表现手法。

教师:根据以上作品对比分析,说说画家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巧。具有记录性,具象。

探察学生感知力,以便控制授课深度。

2、讲授新内容

课件展示课题:静观默查 教师:分析下面两件作品,你喜欢哪幅?并临摹局部,体会大师是如何运用线条表现概括形状、结构与体积的。(略)

⑴.课件展示作品:

《塞西莉·赫伦》 素描(德)荷尔拜因

《九十三岁老人的习作》 素描(德)丢勒

⑵.课件展示德加作品并放背景音乐:

《舞台上的舞女》(法国)德加

《天鹅湖之舞——天鹅湖》 舞曲(俄国)柴可夫斯基

教师:除了油画、素描能够准确的表现事物形象外,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更快更准确的表现物象呢?(学生:线描、速写。)

教师:什么是速写?结合欣赏能说说速写的表现手法吗?

学生:简洁概括、快速准确的描绘物象,以线为主。

教师:速写即用便捷工具在短时间内简单、扼要、快速的捕捉描绘出对象的形象特征,是一种写生绘画形式。其表现手法有以线条为主、明暗为主及线面结合的速写。内容上可分为:人物速写、风景速写、动物和景物速写等多种。

(感知与体验)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提高理解表现能力。通过分析以上作品,锻炼学生发现及探究问题和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综合运用能力。

3.提出问题:

⑴.请一组同学根据自己熟悉的音乐创编一段舞蹈,动作要优美,其他同学观察并用简单的线条进行勾画形象。也可用语言来概括描述形象。(同学们构思创作,教师指导。)

⑵.用写实手法画自己的手或身边同学面部特征。

(展示作品并讨论如何能够画好速写的方法。)

创作表现阶段:用肢体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开发创造思维。学生用不同艺术形式尝试创作同一主题。锻炼其探索欲及动手能力,满足身心需求。同时语言陈述能力也得以锻炼提高。

⑶.通过以上学习,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如何理解观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反思评价:感受升华、形成观点。)

4.课堂总结

通过以上赏析及创作学习,深入了解了艺术家观察生活敏锐的能力和高超的表现技巧,真实生动的描绘物象,为我们学习和能更好的理解写实性绘画提供了依据。通过课堂速写、语言叙述、舞蹈等表现形式创作,初步了解掌握了不同艺术形式所表现出不同的形象特点,明确了具象艺术的概念。在课余将今天所学知识整理巩固。(学生倾听,思考记录。)

教学后记:

本节课教学效果好,首先,欣赏作品时,运用音乐、文学与绘画等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感知与体验的目的。

版画美术高中教案 篇5

一、教学课题:纸板画

二、教学课时:3*4=12课时任课教师:

三、教学重点:几种纸版画的制作(吹塑纸版画、

四、课前准备:教学课件、以前的学生作业

五、教学过程:

什么是纸版画纸版画底版的制作方法

纸版画的特点与作用纸版画的印刷(拓印)方法制作纸版画的工具、材料藏书票与贺卡的制作纸版画的制作步骤纸版画欣赏

一、什么是纸版画

纸版画是版画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是用不同的纸版,经过剪、贴、撕、刻、揉、压等方法制成底版,然后用多种方法印出来的画,它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效果独特,是一种成本最低廉、最容易掌握的版画种类。

二、制作纸版画的工具、材料

1、笔等(作制版用)胶滚、刮刀、玻耽木蘑菇、瓶盖、喷壶等(作印刷用)

2、常用的材料有:卡纸、白版纸、吹塑纸、瓦楞纸、蜡光纸、宣纸、过滤纸、皮纸。棉线、乳胶、胶版油墨、颜料(水粉、水彩、国画颜料)等等

三、纸版画的制作步骤

1起槁

首先选择自己熟悉和喜爱的题材创作画稿,创作的草槁要反复修改,直至自己满意时方可定槁。

2制作底版

画稿完成后要制作底版,这里盲一个转版的过程,转版可用复写纸将画稿分别转印到底版和分解版上,也可以用复印机将画稿复印一两份分别贴在底版和分解版上,如果画槁上有左右关系,要用画稿的反面来转稿,将转印好的分解版,按需要分别剪开,再拼贴到底版上,形成不同厚度的待印刷的底版。

3.拓印

在底版上均匀滚上油墨,盖上印纸,仔细磨拓;或将印纸一边用镇纸等工具固定,揭开另一边印纸,分别在底版上涂色,盖上印纸用瓶盖或手用力磨印,将颜料转印到印纸上,直到完成。

四、纸版画底版的制作方法

1、刻线法

用圆珠笔或自制不同粗细的硬笔(竹笔),依照画稿的线条,在纸版(或吹塑纸版)上刻下凹痕,也可根据需要将局部点凹下去,滚上油墨,因刻凹下去的点和线不着墨,拓印后成为白色的点和线,产生阴刻的画面效果。刻凹时用力要均匀、有力,但不要将纸版刻穿。

2、拼贴法

将画稿分别转印到两块纸版上,一块做印刷底版用,可保留画稿的完整轮廓线;另一块分别转印各个需要剪贴的部分,然后用剪刀一一剪下,徐上乳胶贴在印有完整画稿的底版上,粘贴时要由大到小,由下到上一层层拼贴形成高低不平的,错落有致的待印底版,拓印后黑、白、灰层次丰富,效果独特。

3、贴线法

将需要出现线条的部位涂上乳胶;再将棉线也涂上乳胶小心地粘贴在底版上,贴有棉线的凸起线条,滚上油墨后就出现非常清晰的线条。注意线条贴好后,一定要用乳胶封一下,以免拓印时会将棉线剥离底版。

4、撕纸法

用到刀在底版上将需要撕薄的部位,沿边线轻轻刻划,然后用刀尖挑起纸的一角,小心地把它撕掉一至两层,大块空白处可用手去撕,经过撕剥的底版,表面深浅下一,拓印以后便会产生一种有深有浅,有虚有实的特殊肌理效果。

5、揉纸法

将吹塑纸、牛皮纸、铜版纸、较厚的铅画纸,用力揉皱或卷压、折叠后再轻揉,然后展开压平。按照画稿的要求剪下或刻下需要的形状,也可以作为整张底版纸,用胶水粘贴到底版上,拓印后能产生一种天然的纹理。如果需要整个背景呈现类似大理石纹佯的效果,可以将吹塑纸、牛皮纸、铜版纸、较厚的铅画纸揉皱后,贴在整张底版上,然后再在上面粘贴其它的纸版囹样,或套印需要表现的.主体形象。

6.折纸法

用折纸的方法,将纸折叠成所需要表现的抽象图样,折叠的部分可形成一至两层的厚度,粘贴到底版上,可与其它图样组合拼贴在底版上,印出来的效果也非常奇特。

7、实物拼贴法

为了使画面更富有变化,可用多种材料来拼贴,如瓦楞纸、粗纹布、纱布、毛线、墙纸、树叶等纹理较粗的材料,拓印后就会产生不同肌理的画面。

8.综合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方法,将纸版画的刻线、拼贴、贴线、撕纸、揉纸、折纸及实物拼贴等技法,分别综合运用在同一底版上,可表现更为丰富、奇特的画面效果。

六、纸版画的印刷(拓印)方法

拓印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最后效果,一定要掌握好拓印的技巧,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拓印可分油印和水印两类,各类都有多种表现方法,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拓印方法。

1单色印

先用刮刀将油墨挑出放在玻璃板或胶合板上。用胶滚滚匀。所用的油墨不宜太干稠,否则会拉破印纸或损坏画面。将调好滚匀的油墨,用胶滚均匀地滚在底版上,然后将印纸平铺在底版上,轻轻抹平,复上一层报纸,用木蘑菇或瓶盖一处下漏地轻轻磨擦,在磨印的过程中,可以轻轻揭开一角看看,发现未全部印清楚的地方,可复上印纸再稍用力压磨,局部细小的部位可用指甲盖来磨擦;如发现油墨不够。可适当补加油墨,经反复仔细磨擦,然后小心揭开,一张单色油印作品就印好了。

2、分版套色印

按照画稿分色的要求,分别制作印底色的副版和印主体形象的主版。先将副版滚上油墨进行拓印,底色印好后待油墨完全干透,再把主版套印上去,这样一块版一块版分别印,就完成了套色油印。套色油印要在印版的边角做上标记,在印纸上也要做上标记,这样可保证套色准确。套色油印一般先印淡色版,后印深色版,最后印主版。

3.拼版套色印

先制作底包板并滚上调好颜色的油墨,再将主体形象版滚上另一种颜色,然后小心地将主体形象版放在底色版上,盖上印纸,一道进行磨印。这样两块版拼在一起拓印,简称拼版套色油印,这种方法很适合制作简单的套色油印作品。

4、套色水印

运用水彩、国画颜料可以进行多种颜色套印的套色水印。套印前,先用喷壶把盖在印版上的宜纸或过滤纸喷湿,揭开一部分印纸,在底版上需要印色的地方分别涂上颜色,轻轻盖上印纸,再覆上一层报纸,用木蘑菇或瓶盖轻轻地在报纸上磨印。一种颜色印好后,再印另一种颜色,这样反复着色,反复磨印,一张多套色的水印纸版画就完成了。在水印过程中,颜色不能一次印得根深,可以分二次、三次着色、磨印,逐步达到所需要的深度。在印的过程中,如发现印纸变干,要及时喷湿再印

5、纸版或吹塑纸粉印

粉印是用水粉画颜料、毛笔或底纹笔将颜料平涂在底版上,再用深色印纸印出来的画,具体方法是:用圆珠笔或自制不同粗细的便笔、竹笔在吹塑纸(版)上用近似篆刻中阴到的方法,刻划需要表现的内容,呈凹下去的点、线、面(以粗细将深色印纸覆盖在刻好凹痕的底版上,并用票夹将一端固定。(印纸以黑色为好,印制的黑纸要事先刷仔,即在墨汁中加入部分深色水粉画颜料,调匀后用底纹笔或刷子,均匀地刷在稍厚的纸上待用。)揭开部分印纸,用笔将水粉画颜料分别平涂在底版所需表现的画

面上,盖上印纸,用手在印纸背面磨印,将颜色转印到深色印纸上。印好一块颜色,再印另一块颜色,这样逐块涂色、反复磨印,直到画面印满意为止。

粉印是在同一块底版上,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来印制,在涂色时可一次用沾有一种颜色的笔,将画面所有需要用这种颜色着色的部位一一涂好、印好后,再换第二种颜色,以此类推。这样可以减少洗笔、换笔,提高印制速度;也可锻炼儿童对色彩的分辨、组合的能力。

粉印除平涂外,亦可叠印,即先印一种颜色,稍后,待半干不干时,将另一种颜色叠印上去,经磨印后画面局部成斑剥状态,隐隐透露原有色彩,肌理效果奇特.

6、纸版染色

利用油墨和水色不相融合的原理,在单色油印的纸版画上,用毛笔蘸水彩或国画颜料分别着色,使画面产生色彩丰富的艺术效果。

需要染色的纸版画,印纸最好用宣纸或过滤纸,因为在宣纸和过滤纸上着色比较方便,晕染后的效果也特别好,正是这样,所以在染色时一定要仔细、耐心,特别是在染底色时,要注意颜色与颜色之间的衔接,否则会影响画面最后的色彩效果。

七、藏书票与贺卡的制作

藏书票是一种既有实用性又可供欣赏的袖珍艺术品,是为藏书而设计,供藏书者使用的一种小型版画作品。

藏书票由画面和文字组成,票面尺寸一般不超过8公分,在设计书票时应标明票主即“××藏书”的内容。国际通用藏书票文字EX一LIBRls即“我的藏书画面力求简洁、精美,为起到装饰书籍的审美效果,可选择风景、人物、花鸟、花卉、动物、建筑等等;票面形式多样,长、方、圆均可。

贺卡是进行情感交流的一份有意义的礼物。每逢佳节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师长,送去一份精美的贺卡,写上一句由衷的祝愿,以传达对亲人的思念、表达对师长的敬意,增进朋友之间的友谊。

贺卡的种类很多,有贺年卡、尊师卡、生日卡、心意卡等。设计的大小一般以不超过32K大小为好。贺卡的设计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画面精美1二是要写上对赠送对象寄托的希望与美好的祝词,不要忘掉年号,如“”或:,一九九五”字样。如果用12生肖来设计贺卡的画面,祝伺也要考虑生肖的内容,要与画面相统一。

高中美术教案篆刻 篇6

课题: 篆刻

课时:一课时

课型:综合课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书法和篆刻教案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和篆刻的

兴趣,了解我国书法、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治印的基本技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教学难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教学方法:展示图片和传授做方法在做示范及辅助学生完成篆刻

教具准备: 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 细两种)圆镜、毛刷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学生仔细看。

学具准备:刻刀、毛笔、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纸、小 圆镜、小牙刷、毛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二:引入新课:(3分钟)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发布了,是一个中国印。那谁能说说他的具体名字,描绘一下它的样子?

很好,名字叫“舞动的北京”,是 一个“京”字,像一个正在运 动着的人。(展示会徽图片)大家想不想要一个自己的中国印 啊?好,那么我们今天所讲的就 是你们选定的项目——篆刻。

三:讲授新课:(25分钟)在进行一个项目之前我们 是不是要先来了解一下这个项目 的背景资料啊?那么这项工作大家各做一半,接下来我先把我查到的篆刻背景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收集相关信息

1、篆刻的概念 广义:泛指一切雕琢技法。狭义: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

2、篆刻的别称 “治印”、“铁笔”、“刻印”、“印图章”

3、印章的发展 商周时,无论官方民间都叫印章“鉥”。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天子用的印就叫“玺”,士大夫及平民就以“印”代替。汉朝,天子之印仍称为“玺”,太守将军等食俸二千石以上的官吏称印为“章”,平民所使用的称为“印”、“印信”、“信印”,“印章”的名称由此而来。唐朝,武则天认为“玺”与“死”的音很相近,就改“玺”为“宝”,此时民间产生变化,有红泥来盖印,故称印为“朱记”,简称“记”。宋代,印章使用广泛,常盖在图书或图画上,所以印章称为“图章”。元朝,蒙古人入主建立王朝,印章又出现了另一个面目,常在汉字旁边加上蒙古文;民间则流行画押——签字,即把“押”铸成印,上面是姓氏,下面是自己的一个花押,称为“元押”。明代官方颁布的官印称为“关防”或“条记”。清朝,篆刻风气大盛,治印成为文人的一种嗜好,有人把印叫做“戳子”、“戳记”、“手戳”。民国以后,民国六十四年公布的《印信条例》,印信分为:“国玺”、“印”、“关防”、“职章”、“图记”等五种。值得一提的是,篆刻的发展由原先的“昭信”、“表明身份”、“佩带装饰”等实用型态或书法的附属,一跃而与书画鼎足三立,成为独占一方的“篆刻艺术”。

(二)篆刻的用途及分类。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美与巧妙的结合。古代在印面上刻着官阶或姓名来佩带,作为取得对方信任的标志,流传至今,仍保持了它从属性的用途,如取款,写证明必加盖公、私章等。印章作为一种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增加画面构图完整,成为世态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

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即阴文印)和朱文印(阳文印)、肖形印等。(举例说明)

从字意上来看,有姓名印、别号印、年龄印等。(参照课本或举例各不同图说明)

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年龄印均盖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

边款,阴刻在印章的一边,好像画上题诗文款志一样,可以记录制作年代,作者情感和作者姓名。

(三)设计印稿

(1)章法篆刻:设计印稿在篆刻当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设计印稿时首先应从章法上重点考虑,如印文的内容包含几个字,字与字之间笔画的多少,疏密关系的对比,根据印面的形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印文怎么样分间都需要精心设计。在设计当中,既要照顾全局的和谐、平衡、又要考虑局部在分朱布白时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联络的关系,要学会在自然错落、似不平衡的空间对比当中去寻找空间美感。在篆法上,一印当中所采用的字体必须是同一时期、同一体势的文字。

(2)排列方法

a、字姓,双字名,印文中不 带“印”字。假设“何柳伊”排为:右列作“何”,左列作“柳伊”即可。

b、字姓(复姓)双名者,假设〈欧阳秋香〉排为右列作“欧阳”,左列作为“秋香”即可。

c、双姓,单名者。假设〈司马光〉排为右列作“司马”左列作为“光”即可。d、单姓、单名,印文中带“之印”者,假设〈王月之印〉排为右列作“王月”,左列作“之印”即可。

e、有些姓名并不依照一般的规律排列,而采用“四文”式排法为使双字的名字不相分割,印文由姓列名旋转回接以求圆满。假设(何柳伊印)排为右列作“何、印”左列为“柳、印”。对于初学者平来说,应从规矩入手,支委切莫滥用“回文”。

(四)课堂练习

①写印稿: 选用毛边纸或其它薄而能吸水的纸,盖在用砂纸磨平的石章面上,按下石的轮廓,在轮廓内,用小楷笔蘸上浓墨(是墨汁而不是碳素墨水)写印稿.根据已设计好的印稿,反复多写几次,最后选一张配篆、章法满意的。

②印稿上石(渡稿):待印稿墨迹干后,再对准所刻的印面将稿纸反复在上面,固定好四边,把稿纸涂上清水,再用有吸水性能的纸,迅速吸掉浮在上面的余水。然后用四层毛边纸或宣纸盖于其上,用指甲在上面均匀地揉磨,于是墨稿便复印在章面上了。若揭下印稿发现个别的笔画未印清晰,可用墨笔再勾描清晰,便可运刀锲刻了。

③ 运用刀法:冲刀法——包括横冲、竖冲、逆冲三种姿式。初学者可先掌握由右向左的横冲刀法,刻竖画时可将印章转过来一律横刻,执刀如执笔,刀杆应向右倾斜,并用无名指抵住印面右侧边线用力,控制冲刀速度,避免打滑。刻字的方法:在刻字运用时,无论是刻“白文”或“朱文”印线条,运刀的方向都要由右(外)向左(内)或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锲刻。在刻弧形的线条时要石随刀转,转石不转刀,采用“双刀”刻字,应先刻完笔画的一边后,将石章调转达180度,再锲刻未完成的另一边。要求印面的凹处呈倒梯形,这样处理,盖印文的线条显得变化,浑厚而不扁薄,求得金石气息。

④修改:印章刻好后不应急于盖印,须从整体章法上审查,将小镜照印面,细察印面效果,可补刀修饰。最后用牙刷刷去石屑,摁印泥盖在白纸上。

(六)巡回辅导,课堂总结

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做法,当场演示,以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发现好 的作品及时进行表扬,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

四:课堂总结:(5分钟)五:作业布置(5分钟)

1.同学们回家构思设计一题自己的印稿,注意章法、篆法的和谐处理。2.还没有完成的同学,课后抽时间继续完成手里的半成品。

题(板书设计)

篆刻

1、篆刻的概念

广义~~~~~~~~ 狭义~~~~~~~

2、篆刻的发展史

3、设计印搞

3、篆刻制作 写印搞

3、印搞上石 刀法运用

高中美术摄影摄像教案 篇7

鲁迅美术学院是中国美术院校中开办较早的本科摄影专业的学院,为了便于有兴趣的读者对该学院摄影专业的了解,我就鲁美摄影系的教学及学生就业和学习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一到鲁美摄影系,摄影系副主任刘立宏就带我参观了学生的暗房、摄影工作室,他们的教学条件虽比不上香港理工学院的摄影学院,但显然比起前几年是好了许多,暗房有15台放大机,其他的教学设备几乎一应俱全,摄影棚大得让人羡慕。刘老师还带我参观了学生的毕业展览。我的采访就在参观中进行。

刘:鲁美摄影系一个班的学生是15个人,每人一台放大机。他们的作业全部是自己制作,包括毕业作品也是自己做。一进校就有暗房工艺课程。学生的倾向从目前看,喜欢广告和电脑影像的比较多,也有不少学生对从事媒体工作感兴趣,原因主要还是为了将来的就业。

鲁美教学主要是分四大部份,学生进校是进行综合学习,到了高年级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按照自己的特长提出单项要求进行主修。这些单项是:纪实摄影、商业广告摄影、艺术摄影、摄录相专业。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学生走向社会。我们准备将来实行工作室制,三年级以后就可以自选不同类型的工作室。毕业展览也是按这四个部份来举办。

问:鲁美在招生时要求考摄影系的学生在绘画水平上和考绘画专业的学生同等,其他学校也是这样吗?

刘:其他学院不是,鲁美摄影系是在艺术学院里办的,从一开始到现在,摄影系的招生一直是按其他系的要求考:素描、色彩、摄影三门,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有扎实的绘画基础,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摄影基础。鲁美摄影系教学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视觉训练方面。一般到了高年级,绘画基础好的,他的能力能充分地在设计摄影、商业摄影上体现出来,没有绘画基础的同学,通过几年的学习,他可能在报道纪实摄影方面很好,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是基础不同是有区别的。

问:学生学习用的材料是自己花钱吗,一个学生一年的费用是多少?

刘:材料是自己负担,每一年级的费用是不同的,综合来说一个学生大概要七、八万吧,每个人的花费不一样,学费二万多,其他用于买材料和生活开支。学生的相机好多都比老师的好,他们一般经济条件是比较好的,要考这个专业时,他们是会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才决定。

摄影系的老师们谈到了准备改他们系的名字,有的提出改成影像工程系,有的提出改成影像传播系,从改名中我们可以了解鲁美摄影系的教学方向。

学生的毕业展览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出类拔萃的好作品中一定有几个是女同学的。我和老师们开玩笑说,鲁美也是阴盛阳衰呀!老师们说女生的直觉非常好,视觉艺术主要是靠直觉来完成。(接着系主任孙成毅老师给我谈起了他们招生的新要求。)

孙:我们这几年对文化课的要求非常高,文化课上不去,一定是影响基础,既然是学艺术的,文化课怎么能不过关呢?我们对文化课分数要求是340分以上,1998年有一个考生的文化课成绩是460分,这和文科考生的成绩是一样好的。而且还要强调外语的分数,我们很重视考生的外语成绩。

我希望学校为我找几个学生谈谈,可惜大多数的学生都去实习没回来,学校只能为我找了几个刚从乡下回来的同学。他们之中有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

学生A:我最喜欢的是下乡实习,下乡的时候在课堂上学的知识一般都能应用上。不光是在技术上,在专业的课程上也有所提高。农村的生活以前都是听过,没见过的,下去之后能亲身体验农村的生活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问:你为什么考摄影专业?

学生A:当时是父母觉得好,他们都挺喜欢。我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摄影,只是喜欢画画。父母让我学摄影,可能是出于今后的考虑吧。进了学校之后开始对摄影有了兴趣。

我问来参加座谈的同学,用的相机是什么牌子,在座的有七名同学,除了一名同学开始用的是海鸥DF外,其他都用的是尼康和佳能。

问:你们对什么课有兴趣?

学生B:实拍和暗房。因为这些课实践比较多。这次下去就感觉到理论和实践有些脱节。我下乡到的是渔村,还没下去的时候我把渔村想象得特别理想化,我想象着那儿有木船,有很古老的房屋,优美如画的风景,谁知到那儿一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特别失望。那儿的人都很富,根本没有古老的木船,全是大的机械船、小楼。其实这种看法上的误解是教育给我们的,是过去的那些画册给我们的。

学生C:在学校四年的学习我始终这么想,应该就是把摄影作为一种表达手段来看,我自己最终重视的是观者需要影像来表达什么,并不是你通过什么手段来创造出这种影像,摄影和绘画手段是相等的,虽然它有科技含量。

我毕业后主要搞设计,这其实也是在创造一种影像,我常常用多种手段来进行:相机、手绘、电脑等等最终来完成一个表达。经过这段工作,我想在学校时我的这种思考是对,但鲁美毕竟是美术学院,相对商业的眼光要少一些,所以毕业出去以后还是常常不符合客户的要求,我的出发点还是往往和客户不一样,我自觉不自觉地想的是画面的东西,而客户只有一种衡量标准,那就是看你的东西是否符合他们心目中的要求。

问:你对学校的教育满意吗?

学生C:基本满意吧。但学校在完成最基础的教育时,还是有很多基础没打得很牢固,比如说,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础教育就不够,出去工作以后,发现这些东西是非常需要的,听说下一届要多开这样的课了,这是好事情。可惜我们这一届相对少些。哪怕你是从事影像工作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基础的一部份。学生出去以后单纯搞摄影的毕竟还是少数,为了让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工作,应当多开些这样的课。学生在学校应该解决基本工作能力,出去以后自己养活自己。

问:你们的毕业生出去以后,有没有从事纯影像的人?

学生C:纯影像?怎么活呀!(此时几乎所有在座的同学都大叫起来。)除非他有个很有钱的老爸。生活很现实,要租房,要吃饭。

在学校时自己感觉已经想得比较周全了,出去才发现还远远不够,主要是观念意识上的差别,这可能跟北方的环境有关。不过鲁美摄影系还是令人留恋的,学校的氛围特别好,的确给了我们很多的东西,艺术院校的摄影系在视觉训练上就是有它的优势。

问:你们开传播学的课吗?

学生D:目前还没有。但是香港理工和台湾的摄影教育是强调传播学的课程的。

问:你们下去实践的时候,拍的是什么?是纪实的还是纯影像的?拍纪实的同学采访吗?

学生E:我们大家好象都拍纪实的,但是我们没有采访。

问:你们到农村去实践,感觉好吗?

学生E:那种生活对我们很陌生,我们很不了解。在实习的时候,有时候想得比较多的就是解决技术问题。其实去就是感受一下,体会一下风情,提高自己的修养,但是那些地方不属于自己,拍的片子也不好,感觉特别失望。

学生F:我去的是青海、甘肃一带,我们这次是毕业考察,主要是了解中国的文化,拍照不是主要的。大学四年的时间,我去了西藏、内蒙,民俗的东西拍得比较多,很少深入地呆在一个地方。我毕业以后可能去搞新闻摄影。

上一篇:吐鲁番市人民法院2012年图书目录下一篇:物业经理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