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火炬,精神的传承

2024-07-16

青春的火炬,精神的传承(共12篇)

青春的火炬,精神的传承 篇1

青春的火炬,精神的传承

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 1919年5月4日,在古都北京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共同奏起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几所学校3000余名学生聚集天安门广场,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各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反对军阀政府的倒行逆施。

弹指一挥间,已是90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挣脱了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然而,人们不会忘记那划时代民族救之的“五四”爱国运动,更不会忘记那举起民族救之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不会忘记革命战争的峰火硝烟,更不会忘记,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

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发展,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仍然是个发展中的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发展,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努力。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肩上,“五四”火炬已经光荣地传到我们手中。

我们缅怀“五四”先驱们的业绩,回顾中国人民和青年在整个世纪,走过的历程,作为当代青年团员应当秉承民族精神,高举“五四”火炬,肩负时代责任,让我们用知识加汗水,以满腔热情,去开拓、去创造、去拥抱新希望,来迎接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纪。

青,是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春,是季节,是成长的季节,青春就浊出成在成长季节的那片生命的绿色,是阳光下那片灿烂的笑容。我们生活在一个靓丽的季节,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字眼,我们要去追回与你同行、释放自己青春的能量。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它也许是你人生的一处驿站,不过请记住,即使它象一颗流星,我们也要努力让它成为一次辉煌的闪现,不惧艰难困险,敢于拼搏,志比云天。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在向我们召唤,历史将会永远记住我们的身影,让我们释放青春的能量,点燃创业的梦想。

做为新时代的电力青年,风雨会使我们变得强壮,挫折会使我们变得坚强。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来自于风雨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我们要面对山峰,去欣赏它的风光,面对未来去争创人生的辉煌,这样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新时代的电力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评价人生目的和人的社会行为所持有的基本价值标准和尺度,是对于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有意义的一种根本看法。一个正确、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对于人生的征途具有指导意义,是战胜一切困难羁绊的精神动力;相反,错误、扭曲的人生价值观则是人走向堕落,走向灭亡的诱因。现阶段我们青年员工职工有活力有热情,思想观念都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不排除还有这样和那样的困惑,所以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动摇。

新时代的电力青年要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类发展的根本,离开了实践再妄谈什么创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和发展真理。我们要立足于自身岗位,不断地实践,不断的创新,不段地探索,要摈弃只愿意干大事业而不愿意做小事情的思想。实践不分大小,小岗位照样也可以出大成绩,干一行爱一行。

新时代的电力青年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根据电力事业发展的现状和不同的工作任务,就必定与时俱进,革新思想。“对标杆,攻短板,练内功,打赢一保一降攻坚战”,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90年前的5月4日,一批热血青年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担起了民族救亡的重任,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90年过去了,昔日饱受屈辱的中华民族,曾经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已经凭借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应该传承“五四”精神,为中国电力事业再创辉煌,不懈努力。

青春的火炬,精神的传承 篇2

一、中国书画艺术的美学内涵

甲骨文可以说是中国书法之滥觞, 在长达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书法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它凝聚了自然之灵气, 是美的创造, 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书为心画——它是心灵的艺术。中国自古便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自然里的一切, 充满了生命运动的节奏。古往今来的书法家用抽象了的线条来表现自然万物, 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以抽象的方法营造了一个有情的世界[2]。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 把本民族的文字书写演化为一门艺术, 这是书法在全人类各门艺术中是最为独特的一点。

中国画充分运用了书法艺术的抽象手段, 大致源于书法与绘画所用的工具完全相同——毛笔和水墨。中国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相比, 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艺术特色, 其传统美学法则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西方绘画写实的特点不同, 中国画是变自然形象为“艺术的形象”, 赋予物象以感情, 渗入作者的气质与品格, 以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最高境界。中国画又称“丹青”, 《汉书·苏武传》中载“竹帛所载, 丹青所画”, 杜甫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也有“丹青不知老将至, 富贵于我如浮云”之句, 说明中国画原本是有颜色的。早在宋代水墨画兴起之前, 中国人就拥有了全世界最为艳丽而含蓄、写实入骨而形神兼备的漂亮画面, 然而中国人的色彩探索之旅, 几乎仅百余年便戛然而止。在魏晋发祥、至北宋兴起、到明清流行的水墨画成为传统视觉传达系统中表意的独特符号。

从表象上看, 似乎是与当时使用的工具 (毛笔) 、材料 (宣纸) 和制墨技术有关, 其实从根本上是源于思想观念——道家哲学的影响。《老子·道篇》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 令人心发狂”。在老子看来, 艺术的产生是表达人的内在心灵, 人们所看到的物欲横流的客观世界, 不一定是真实的, 反而会给人带来情感上的混乱, 使人流遁忘返。所以老子提出“五色的世界”, 他认为真实的世界是一个超越表象的世界。正是在道家哲学的影响下, 中国书画形成了以黑白二色描绘世间万象的艺术表现形式, 无色而具五色的灿烂, 通过笔墨之间的关系, 表现事物内在的质感。

二、数字化时代中国书画的呈现方式

清代画家石涛曾说“笔墨当随时代, 犹诗文风气所转”。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图像处理软件的发展, 给传统书画艺术带来新的表现形式与手段。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把传统书画艺术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同时对艺术表现的理念、方式乃至过程与结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 国外计算机绘画技术的发展

非真实感绘制是一门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软硬件的发展而出现的新技术, 致力于如何生成类似于艺术家手绘效果的作品。目前, NPR已经在模拟油画、水彩画、铅笔画、钢笔画、版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3]。该种绘画机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关注并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其中Lansdown等1995年首次一般性地总结了非真实感绘制中的问题, Euro graphics'99和SIGGRAPH'98均为非真实感绘制这一主题设置了专题。

在国外, 计算机绘画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艺术创作领域, CG (Computer Graphics, CG) 技术已经成为国外艺术家主要的创作手段与表现形式。

(二) 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的短暂辉煌

早期的中国水墨动画曾引起世界的关注。1961年由特伟、钱家骏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取材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将一代宗师齐白石笔下的虾、鸡、蝌蚪、青蛙等放在具有水墨特色的背景中, 虚空没有生命的虾看似在真实的水中游动, 具有栩栩的生机, 辅以作曲家吴应炬以古琴和琵琶作的乐曲, 营造出一副诗情画意。漫画家方成说:“这部片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每个镜头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 使观众感到象是走进了艺术之宫。”该片准确再现了齐白石的绘画风格, 打破了动画片“单线平涂”的模式, 意境优美, 气韵生动。

1988年特伟、阎善春、马克宣导演的《山水情》是中国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 也是绝笔之作。该片融入了中国道家师法自然、与世无争的思想和禅宗明心见性的灵感, 杰出的水墨技法与古琴技艺无不出自大家之手,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充满了隐喻性, 充满了中国式的优美韵味与深邃、悠远的人文情怀。整部作品充满了诗意, 让人完全陶醉在水墨制成的山水之间, 将“中国学派”的艺术性推到最高, 曾获得上海国际动画电影奖大奖。

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确定了极高的地位, 连不可一世的日本动画人也称之为奇迹, 早期水墨动画不但在技术上突破了水墨形式难以做成动画的难关, 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由于历史的原因及技术条件的限制, 水墨动画在昙花一现后便归于寂静。

(三) 数字艺术对传统水墨画的模拟与再现

1986 年, MIT多媒体实验室的Steve Strassmann 最早提出了一种一维毛笔模型, 该模型将画笔在绘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对象归结为4个要素, 即笔刷 (Brush) 、笔画 (Stroke) 、蘸墨 (Dip) 和纸张 (Paper) , 并建立一个模型库, 通过对库中不同要素的选择使所绘制的笔画呈现出各种类型的纹理。这个模块化的系统可以实现各种随机的墨水模型和颜色改变。

2003年, 中国青年导演许毅的三维水墨动画作品《夏》, 入选了计算机图象技术盛会“SIGGRAPH 2003”, 这是中国大陆作品第一次入选SIGGRAPH这样的顶级CG盛会。该片运用3D渲染技术表现丰富多彩的水墨虚拟世界, 在留白之处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体现中国画独特的审美风格, 体现中国传统水墨画虚实变化的韵味。从该片的成功上看, 三维水墨动画不仅拓展了3D表现语言, 而且可以模拟出水墨所不能创建的虚拟运动空间, 为中国水墨动画的复兴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三、中国书法的动画展示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 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书法的形式美, 书法的意境以及书法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不仅体现了自身的艺术特质, 同时也彰显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和价值, 它与传统的哲学思想、社会心理、审美意识、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等中国文化息息相关。为了使这一传统文化艺术能在现代数码设计中得到弘扬和发展, 笔者创作了一些多媒体展示动画, 旨在对书体的演变与历代书家的代表作品进行梳理与介绍。

(一) Flash在水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探索

1.矢量绘图与水墨表现的矛盾

由于Flash动画采用了流媒体技术和矢量图形技术, 用它制作的动画文件体积小、播放流畅, 且能导入视频、图形及声音素材。因此, 从技术系统和制作方式来看, 虽然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动画, 但是从视觉接受的角度, 其艺术形式还保持着传统动画的美学效果。

Flash是基于矢量的图形系统, 用直线和曲线来描述图形。这些图形的元素是一些点、线、矩形、多边形、圆和弧线等等, 它们都是通过数学公式计算获得的, 因此占用的存储空间只是位图的几千分之一。而且, 因为矢量图像可以无限放大, 所以画面质量始终不会改变。

基于以上特点, Flash图像色彩明快、夺目且装饰风格强烈, 然而这与水墨干湿变化、层叠往复、淋漓痛快的写意风格恰恰是相悖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在对水墨表现的过程中, 笔者配合数位板的使用, 在软件的支持下, 调整画笔的相应参数模拟真实的绘画感觉。通过调整压感级数的相关参数, 表现水墨粗细不同的笔触效果, 如毛笔的露锋入笔、偏锋、侧锋等基本笔法。

Flash遮罩动画能实现一些特殊的动态效果, 能够透过自定义形状区域看到“被遮罩层”中的对象及其属性 (包括它们的变形效果) 。利用该动画原理, 可以实现水墨在宣纸上渗透扩散、干湿浓淡的动态效果。

2.具象背后的审美溯源

中国文化拥有一种含蓄之美, 而书法和绘画却将这种美发挥到了极致, “计白当黑”和“虚实相生”的构图理念, 同样适用于极具现代感的数码图形设计。著名画家吴冠中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 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 现代数码图形设计与中国传统艺术是有着一定传承和转换的。水墨画意境悠远, 笔势流转, 气韵生动, 多为文人墨客写意抒怀所好, 它有着无论古人或是今人都能理解的文化内涵。

在动画的风格设计上, 运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中虚实相生、计白当黑、阴阳互补等一些表现手法, 充分利用水墨艺术自身的构成符号、色泽、层次等阐释动画的主题及想要表达的感受。片头动画的设计围绕“兰亭雅集”这一主题, 借助现代数码软件“穿越”回到那个率性洒脱、玄远放旷的魏晋时代。

(二) Flash水墨动画的意境创设

影片开始, 粉墙黛瓦中一树红梅傲然盛开, 一笔浓墨晕开形成远山, 动画效果利用遮罩动画原理实现;随之一幅古籍册页渐显, 标题文字“中国书法”出现, 册页文字内容节选自王羲之传世名作《兰亭集序》。中国古籍之于文明的意义弥足珍贵, 它墨香纸润, 版式疏朗, 素雅而端正, 讲究总体和谐而富有文化书卷之气, 洋溢着鲜明的中国民族气派, 蕴涵了意念的空灵美、淡雅的色彩美、严整的秩序美等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最后一叶扁舟由远及近“舟楫相配, 得水而行”, 舟中三人促膝而坐, 舟尾小童摇橹从容,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使人仿佛能感受到王羲之与友人寄情山水、畅叙幽情的恬淡处世情怀。点击印章形式的“首页”按钮, 进入动画首页面, 扇面书法菜单依次落下, 文字菜单回旋往复, 两三游鱼在荷叶间追逐嬉戏, 一丛墨竹点缀其中, 背景采用了天蓝色色调, 暗合《兰亭集序》中所描绘的“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的意境。纵观动画整体效果, 仿佛穿越千年梦回魏晋:“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在动画其他场景则分别用梅、兰、竹、菊、荷花装饰。梅兰竹菊四君子, 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四种品格, 荷花出尘离染, 清洁无瑕, 同样也象征着清淡、雅致、飘逸等诸多美德。在动画的配乐上, 采用充满诗意的古琴和笛声,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事心态。全片清新淡雅、诗情画意, 让人随着音乐陶醉于水墨山水之间, 营造出古代文人亲近自然、与世无争的境界。

四、结语

传统书画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也大放异彩。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本身也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近些年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型媒介不断涌现, 原有的媒介秩序被颠覆, 民族和文化的界线被打破,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统合性正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如何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来熔铸国人的精神和品格、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利益, 这是一个现实而深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琳.书画艺术元素对平面设计的启发与影响[J].美术大观, 2008, (1) .

[2]王焱.中国书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艺海, 2011, (3) .

青春的交汇,精神的传承 篇3

两代年轻人,都以自己的“青春”为交汇点,绘制出了一幅融合理想、无畏与不屈不挠、自力更生、奮发图强的精神本色图景。于是,“青春”的触碰,成为了精神延续的火花,引领未来。

其实,说到对长征的记录,就不得不提范长江和埃德加·斯诺。前者被称为中国“公开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人”,出版了《中国的西北角》,后者则是“第一次向世界报道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的外国记者,著有《西行漫记》。不同国别家的两个作者,却以“青春”的姿态,完成了“长征史诗”的书写,完成了“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式精神的讴歌与传承。

如今,北京卫视用纪录片的方式,从江西开始展开叙述,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14个省、市、自治区,赋予了该片恢弘博大的历史背景和厚重感,200多位受访者,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的历史档案,都汇聚成一个个历史的“点”,再次建构起长征的大厦。

大型史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在宏大的叙事之外,力图融入艺术电影的表达方式,从不同“人”的视角出发,尝试对历史档案进行挖掘,揭秘这批具有“红军长征”属性之“人”背后的故事。同时,利用CG技术的场景营造与历史影像、现代影像的重合来较为真实地再现红军长征的图景,从而展示出既贴近年轻人心理,又有长征的知识性,既有信仰,又有艰苦卓绝的苦难的诗篇。

换而言之,该片不仅使我们看到长征的来龙去脉,也使我们看到了战争中的惨烈,乃至那股在每个人心底熊熊燃烧的精神力量。正如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序言》中写的,“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

无论是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还是现已104岁的刘光芹、101岁的杜宏鉴、95岁的刘占荣……他们的身上都有着太多的故事,有辛酸、有无奈、有力量,也有缅怀。然而,我们通过他们的故事,重新回到长征的“原点”时,我们看到的是饥饿、寒冷、死亡的折磨,还有对信仰的坚持与践行。只不过,当摄影机通过我国最大的红军烈士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园时,我们是震惊的,因为这里埋葬着25048名战士,埋藏了一个个中华独立自主、崛起的梦。可以说,这些“墓碑”,是长征精神之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力量源泉。

记得有人说过,“不残酷,不青春”。的确,在严酷的环境中,人的“青春”磨炼才会更显活力,更加的热血沸腾。《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长征,是“青春”的锤炼,也是精神、意志、品格的锻造。我们跟随着讲述者,去追逐一场“长征”的历史,去感悟“小我”与“大我”,也以“青春”的姿态,去传承一份精神、一份力量。

(选自《京华时报》2016年10月19日,有删改)

思考探究

传承五四火炬绽放战疫青春 篇4

1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如今,时代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不可辜负前辈期望。

中国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历久弥新的“五四”精神永远是时代的需要。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传承五四精神,而且要与时俱进的发扬五四精神。如何发扬?习近平主席告诉我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

关于传承五四精神青春征文 篇5

作为当代_青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勇立潮头开风气之先,奋发进取创时代伟业,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现代化新_,做出青年应有的贡献,在自己的人生 篇章中,书写下绚丽的青春。为此,广大团员青年要努力做到:

一、勤于学习,打牢成长根基。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青年成长进步的必需。青年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学习是青年的终身任务。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珍惜时光,发愤学习、刻苦学习、全面学习,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不仅要学习科学的文化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增强服务本领,在激烈的市场和人才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牢牢占据优势;还要学习科学的思想理论,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构筑精神支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要坚持学习与实践的统一,做到既能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新知识,又善于把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不断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善于创造,成就时代伟业。创造成就伟业,创造开辟未来。青年时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青年是最具有创造热情和创造潜力的群体。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努力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不断创造。凝聚广大团员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让现代化新_的美好蓝图在青年的创造中绘就。

三、甘于奉献,实现人生价值。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青年只有不断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奉献,才能够创造出亮丽的青春年华,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前,_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建设“两港一城”,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青年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有责任、有义务为_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奉献才智。全区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大局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基层,深入一线,辛勤耕耘,埋头苦干,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让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实现。

青春的火炬,精神的传承 篇6

2020传承五四精神绽放战疫青春力量1

从1919年到今天,我们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其间,中国发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但又贯穿着一条鲜明主线,彰显着坚定不移、一以贯之的历史使命和担当,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百年奋斗历史,昭示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领导者,是20世纪以来时代潮流大浪淘沙的结果,是人民选择的结果。

近代以来,在中国众多政治组织中,只有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真理,并最善于运用和发展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最能代表并捍卫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始终站在时代进步的最前沿,永不止步,不断进取,引领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提升;只有中国共产党具有最强大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拥有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领导核心。实践反复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就有了主心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百年奋斗历史,揭示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伟大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旗帜和灵魂。近百年的实践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就从根本上坚持了科学精神;掌握马克思主义,我们就从根本上掌握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历史实践与经验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将指引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百年奋斗历史,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谛:民族的复兴,需要奋斗与创新。我们取得的一切辉煌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立足中国国情不断探索、不断奋斗、不断创新的结果。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共和国的地基,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石。要走好今后的路,我们需要一如既往地奋斗和创新。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XXX亿多人口的大国建设现代化,前无古人,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要成功应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杜绝犹豫和彷徨,绝不照本宣科、故步自封,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和爱拼才会赢的奋斗精神,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大胆创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2020传承五四精神绽放战疫青春力量2

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高峰,它既是时代的地标,也是通向未来的起点。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间,中国发生了三大历史性事件,即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苦难和屈辱中挣扎的中国爆响的第一声春雷,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中的一大里程碑。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新纪元。这一伟大历史性事件,彻底终结中华民族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宣告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华民族赢得历史性的新生,这是我们走向民族复兴的基础。

改革开放注定要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世界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改革开放4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完善的新时代,是中国人民实现富裕和现代化的新时代,一句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发展、壮大的黄金时代。

无论放在世界范围横向比较,还是置于历史长河纵向观察,都可以说,五四百年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大景象。

2020传承五四精神绽放战疫青春力量3

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为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五四运动时,一大批先进分子清醒地认识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危害,喊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提出了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内反对依附于帝国主义反动统治阶级,推翻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爱国主义主张。历史证明,这一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是真正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的、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诉求的爱国主义主张,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五四运动为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将爱国主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五四运动是民众基于爱国热忱而发起的救亡图存行动和实践,是民众反帝爱国精神的总迸发。五四运动是满怀对帝国主义的憎恨和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民众,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紧要关头作出的救亡图存的行动和实践。五四运动之前,甲午战争的耻辱、辛亥革命的失败、袁世凯复辟帝制、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等等都使身处这一局势下的民众日益感到民族危亡的紧迫感。正是出于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担忧,青年学生没有被反动军警的镇压吓倒,而是下决心抗争到底,以行动拯救处于危难中的祖国。在学生的感染下,社会各界民众开始广泛参与进来,学生、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汇聚成一股坚实的力量,最终赢得了这次抗争的重大胜利。

五四运动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凝聚了全民族的力量,彰显了全民族的深厚伟力。五四运动起初只是由青年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但是在爱国主义这一伟大旗帜的影响下,运动迅速蔓延到全国,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充分显示了凝聚和团结起来的中国民众的巨大力量。这种景象是辛亥革命以及先前的任何一场革命运动所不曾有过的。正如吴玉章所说:“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100年来,爱国主义始终是激励中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斗争实践的精神动力。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2020传承五四精神绽放战疫青春力量4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020年,恰逢五四运动爆发101周年,在101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华夏青年,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思想燃点激荡青春的时代,从而引发了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产生的五四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一大批青年学生、爱国志士以及各阶层的有识之士,加入中国革命的大浪潮中,五四精神的诞生和传承,与中国革命同呼吸、共命运,深刻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对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放眼中国近代斗争史,五四运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在波澜壮阔的革命青年运动中,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精神的统一深刻而有内涵。五四运动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的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作为当代青年,传承五四精神,绝不能忘记曾经国家和民族曾经经历过的苦难,而今的和平安宁生活,是无数革命志士用鲜血和斗争换来的,我们缅怀和纪念五四运动,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爱国主义。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经济做贡献,做有用于祖国和人名的青年。

当代青年,我们务必做传承五四精神的有为青年:一是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在工作前进的路上不迷失方向。二是发扬五四精神,与时俱进,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三是紧跟时代步伐,勇担重任,争做干事创业的先锋。四是解放思维,开拓创新,带头更新观点,带头深入改革,带头开拓进取,以大无畏的勇气和胆识,在加快发展中有所作为。

2020传承五四精神绽放战疫青春力量5

百年已逝,但五四运动所孕育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隐没不见,而是历久弥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光辉历程中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的洗礼,让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开启了知识青年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青年运动的方向,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干部条件。

青春的火炬,精神的传承 篇7

1、武术文化传承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影响

1.1、武术的内涵

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术道并重、内外兼修的特点武术文化是中华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因此,武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独特性,这包括几个方面:(1)以人为本的竞争性(2)注重个人的技艺;(3)得与艺的有机统一。

1.2、蕴含的民族精神

武术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表现,武术文化的核心就是极具特色的人体攻防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武术文化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社会道德观念与伦理文化。

2、武术文化传承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的作用

2.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操练武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强身卫国”,在我国武术史中,很多习武者练习武术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他们为了保护国家不惜付出自己的性命,如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变法志士谭嗣同等等,他们在国家遭受畏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国家的生存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通过以上种种先进事迹的教学就能够有效唤醒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感与爱国精神。

2.2、自强不息的竞争意识

武术文化与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儒家文化道德伦理的框架之下,武术文化也形成了一种大义服礼、不稳人先的追求礼让的竞争观念,在解决矛盾时,也讲求“点到即止”的精神。很多武士通过切磋武艺来交流感情,这既不会伤害他们的生命健康,也可以在其中体会到竞技的乐趣, 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竞争意识的充分体现让大学生学习这种精神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调节内心的情绪,也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竞争心态。

2.3、 崇武尚德的道德修养

武术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思想与文化底蕴,其形式与内容都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从古到今,中华武术都提倡以礼为先、以武修德的道德思想,而“礼”与“德”也是武术的格言,将该种精神融入武术教学中,对大学生的礼、德、仁、道进行规范,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效果。

3、武术文化传承的策略

3.1、改革目前教学形式

就现阶段来看, 我国很多高校依然在沿用上世纪的武术教材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同时,该种模式是难以满足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求的。 考虑到这一因素,学校与教师必须要改革现阶段的教学形式,摒弃单一的教学模式,倡导文化传承和技能传授并重的教学思想,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与课程目标的制定都应该以传承武术文化为根本目的,充分的发挥出武术教学的育人作用。

3.2、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为了充分的发挥出武术教学的育人精神, 不仅要改革教学模式,还需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多开展一些武术社团活动,加强校园内部报刊、书籍、影像等资料的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武术文化的渠道,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武术文化,这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出武术教学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3.3、加强学习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鼓励学生真正的去接触武术,才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到中华武术的民族精神,为此,教师应该做好学生实践的领路人, 采取科学的方式激发出学生练习武术的兴趣,让他们持之以恒的进行学习与交流,深刻的理解武术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3.4、重视师徒传承

中华武术是先民的谋生手段,在师徒与血缘之间是一种武术传承演变史,在长期的演变下,武术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师徒传承特征, 这种传承特征也是武术文化的精髓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这种师徒之间的传承特征深刻的凸显出来,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

3.5、利用现代媒介传承武术文化

媒介有着传承文化的功能,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媒介将武术文化宣传出去,充分利用学校中的各类媒体资源来宣传武术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4、结论

总之,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武术教师需要深刻的看到武术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将武术文化的传承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摘要: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术道并重、内外兼修的特点,武术文化是中华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武术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思想与文化底蕴,其形式与内容都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近年来,武术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契机,构建出新的武术价值观,让大学生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也成为各个高校武术教育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武术文化传承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影响与应对方式。

青春的火炬,精神的传承 篇8

白皙的皮肤,乌黑的长发,一脸温婉的笑容,这位南大2013级法语系学生刘一戈便是备受瞩目的青奥会首棒火炬手。在南京大学青奥会志愿者出征仪式上,奥运冠军孙海涛的一句介绍——“站在我身边的这位小学妹,就是南京青奥会首棒火炬手”,更是让刘一戈的名字开始见诸报端。追溯起来,刘一戈与青奥会的不解之缘还要从中学说起,那时的她就参加过许多有关青奥会申办和宣传的活动,因为高三错过亚青会的缘故更使得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投身青奥会的志愿工作。

事实上,作为非洲乍得代表团团长的NOC助理,刘一戈的表现得到了团长的好评,被央视、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并被评为“明星志愿者”,获得了“南京大学青奥会志愿服务金奖”。其实翻开过去的履历,不难发现为什么这样一个19岁的小女生就可以站在舞台的中央了。

2007-2013年,就读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刘一戈便开始了六年的法语学习生涯。其间曾参与接待当时到访的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并于2012年11月获得第二届华东地区高中生法语演讲比赛一等奖。2013年9月,考入南京大学的刘一戈再次选修法语专业。所以算起来她应该是个名副其实的“法语通”。而且,除了被冠以“女神”“学霸”等称呼外,生活中的刘一戈还是一位集唱歌、主持、绘画、钢琴演奏等才艺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和很多人一样,刘一戈做一些青春里应该做的事情,在学生会做起了文化部长。

不可否认,从青奥会首棒火炬手的光环下淡出的刘一戈一如既往地努力。2014年6月由她制作的沙画MV《夜空中最亮的星》,在网上拥有高达40万的点击量。同年,先后获得南京大学法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红太阳奖学金一等奖、2014届“卡西欧杯”全国法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参与主演的2015南京大学学生自制毕业MV《星光》上线短短一天多,播放就已经超过了6万次,轻而易举地调动起了网友的感怀。2015年7月,刘一戈作为第一副主编参与编写《法语阅读理解 文学卷》《法语阅读理解 文化卷》等。面临着大三去法国交流学习的选择,学分成绩班级第一的刘一戈最终还是放弃了去巴黎政治学院学习半年的机会,选择远赴巴黎第七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留学生:作为多项法语比赛大奖的收获者,你觉得怎么样才可以学好一门语言?

刘一戈:我觉得学语言就像是“搬砖”,语法是钢筋,单词是砖,修辞文化是水泥。你要做的就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一个一个语法的积累、一个一个单词的堆砌,最后修建成一座大楼,也就是所谓的“语言水平”。而且,它还是一座巴比伦通天塔,永远没有尽头。总之,学语言没有捷径可言。与其找各种办法想要速成或者突飞猛进,不如拿起几篇范文好好背一背,多写几篇文章反复修改、反复操练。另外,考试也不是衡量语言水平的唯一指标,等你真正到了那个语言环境里,就会发现课堂内容、考试内容都非常局限。

我初到法国时,在语言交流上还是有一定障碍的。虽然基本的日常交流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和同学聊天时感觉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语言本身(他们会用很多流行语或者口语),另一方面是文化的差异(虽然大家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但由于法国人和中国人在叫法上存在差异,所以往往很难对上号)。因而,比较受用的法语单词还是需要在当地的语言氛围下才能慢慢积累起来,我这九个月所接受的还远远不够,况且大多数时间还是独自生活,精力主要投入在学业上(课堂主要就是听课、做笔记、写论文、读书,日常接触的就是文学性语言了,所学的单词和内容在日常生活里基本用不上)。

留学生:在巴黎政治学院和巴黎第七大学之间,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后者?

刘一戈:因为我觉得外院出来学习的人,不仅仅是学习,更多的意义是体验生活。无论在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学校,只要在法国,对我们来说只要交一些法国朋友,和他们交流交流,说说法语,就非常好了。巴黎政治学院半年的学习时间对我来说太短了,所以还是选择了巴黎第七大学。

留学生:你是怎么和当地人打交道的?

刘一戈:其实我性格比较内向,不是很喜欢主动和人接触,也不喜欢随随便便交朋友。一开始来巴黎的时候,也会听各种长辈老师的话,努力去和外国人交流,联系语言,交流思想。但后来我觉得这太痛苦了。有一次参加一场集体聚会,基本上没我认识的人,所有人都在很愉快地聊天,但是我完全体会不到任何快乐,就一直坐着。一方面我也希望像别人一样热情交流,但一方面又觉得这种行为毫无意义。后来我就很煎熬。有个同学安慰我:“别往心里去,大家也都是随便聊聊,连对方叫什么名字都未必知道啊。”我当时觉得挺神奇的。比起这种交往模式,我更喜欢找一个朋友,喝杯咖啡,聊我们真正感兴趣的、内心所想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生活方式,连中国人之间都会“话不投机半句多”,我觉得没必要以“练习语言”的目的太过刻意地交朋友。事实上,即使撇除掉这一份“刻意”,朋友还是会自然出现,有的萍水相逢,有的各赴前程,有的则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中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比如我在法国认识了一位老画家,在画展中为他做翻译,平时辅导他学习中文,他也会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有机会找我聊天,向我分享他的画作。

留学生:回顾法国留学这段经历,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刘一戈:留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和自己好好相处。来法国以前参加的活动太多,其中许多是学生会团组织或者学长学姐安排下来的,虽然我自己也会甄选,但到最后还是会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反而是每到考试周复习了会觉得生活特别轻松,因为除了窝在宿舍里看书,其他什么都不用管。不得不承认大学生活很精彩,但是也不能在其中迷失自我。我认为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想做什么,喜欢做什么,然后专心地把它做好更重要。这九个月在巴黎,偶尔会觉得比较孤独,但是也时常会庆幸这样安静的时光。学习、生活,闲了就上上网、做做饭……没有太多精彩,也没有什么烦恼。人独处的时候,感官往往会变得格外敏锐,会发现很多浮躁忙碌时所忽略的生活细节,也会更有意识地去寻找有意思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生活。

留学生:2014年6月份创作的沙画MV《夜空中最亮的星》,在网上拥有高达40万的点击量。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制作这个沙画视频呢?

刘一戈:学习沙画也算是一种机缘巧合吧。最初是因为当时大一要举办迎新晚会,我作为文化部部员必须要交一个节目。当时很纠结,不知道要准备什么。突然想到以前看过别人表演的沙画(因为绘画其实是属于一种静态的艺术,一般是很难拿到舞台上去表演的,而沙画则把这种静态的艺术以动态的形式展现,赋予了其生命力和表现力),就觉得挺有趣的,便在网上找一些视频来研究学习。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和几个学长合作拍摄的父亲节沙画视频。四十多个镜头,几个人呆在教室里架着相机,从早到晚拍了整整两天。也正是因为这场沙画表演,让我进一步走上了学校的舞台。其实从绘画水平上讲,我个人不算特别满意,不过我觉得重在情谊,故事表达到了,情感传达到了,就足够了。

留学生:似乎你对任何艺术形式都颇感兴趣,都会自己亲手制作和练习吗?

刘一戈:总的来说,我是一个对各种艺术形式都很感兴趣的人,而且我一般不止于喜欢,我喜欢亲自去模仿实践。我觉得如果能够亲手把喜欢的东西创造出来,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比如,我中学喜欢动漫,我就会自己上网找样板模仿练习;我喜欢CG炫酷的效果,我就会把SAI或者PS拿出来研究;我觉得动画很神奇,就会自己拿软件画个几十帧,做个小动画;我觉得拍视频挺酷,就会拍完了自己用软件剪辑;我喜欢一首歌,就会自己把伴奏扒出来,用软件录制,还会做点效果、编和声……我很享受这种动手操作的感觉。

青春的火炬,精神的传承 篇9

五四运动距今已有1了,但五四青年节却使人们牢牢的记住了这一段历史,它提醒着我们五四精神的不灭,争取自由、与黑暗斗争的精神永存。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和平、稳定的不断发展的国家中,我们不需要中断学习去卫国斗争,不需要用血来证明自己对国的忠心,但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奋斗、自己的拼搏,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早晨漫步在校园之中,可以看到成绩优秀的同学在宣传栏里对我们的微笑,使我们平添了几分斗志、想同他们一比高下;步入操场,同学们意气风发、热汗淋漓,使我们感到了如火般富有激情与活力的青春;到教室门口,同学朗朗的读书声、激烈的辩驳声、友善的劝诫声,声声入耳,句句入心,使我们感到了作为学生的幸福与责任。

无疑,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受到更进一步的教育。我们的努力,不仅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更为了祖国。

青春的火炬,精神的传承 篇10

他们中,有骑行4天3夜赶赴武汉上班的白衣天使,有肩膀被消毒桶勒出血痕的社区工作者,有不眠不休的工地建设者,还有争上卡点、抢着办案的公安干警……不同行业,各种身份,“90后”党员们沸腾青春去暖冬。出征那天,他们破茧成蝶;战“疫”征途,他们顶天立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从媒体报道中收集了部分“90后”党员的故事,从中感受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下,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新生党员力量的使命担当。

“我也要像那些叔叔阿姨一样,站在前方守护好后方的居民”

大年三十的前夕,侯青杉接到了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疾控中心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短暂的思考后,这个27岁的年轻党员向领导发出了“请战”申请,并在除夕当天回到了工作岗位,当时距离他和家人团聚的时间还不到24小时。

放下的是相恋多年的女友和本来要商量的婚事,放不下的是直面疫情的压力和无法陪伴父母的内疚。侯青杉说,面对疫情、逆行一线,这不仅是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和担当,更源于前“非典”疫情时期的一个梦。

“‘非典’时期,我当时读4年级,家里亲戚有一名疑似病例,所以我们作为密切接触者就有了集中观察隔离的经历。看着那些医生叔叔阿姨的背影,我当时就有了从事预防医学的梦想。”侯青杉告诉记者,虽然已经过去17年之久,但当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初次面对疫情的恐惧、医务工作者话语中的暖心、战胜疫情后的喜悦……“17年前,我被他们护在身后,如今,我也要像那些叔叔阿姨一样,站在前方守护好后方的居民。”侯青杉说。

回到岗位以后,侯青杉就被编入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组随时待命。1月25日凌晨,天府新区疾控中心接到新区首例医院报告疑似病例,他立刻与队友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直至第二天清晨6点,才结束处置工作;1月29日晚11点,中心再次接到医院报告疑似病例,侯青杉立即跟队友赶赴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工作,第二天凌晨4点再次接到报告,又立刻组织调查与采样。“这种连续接报出动的情况经常发生,37天无休作战,经常是困了在值班室睡一会儿又继续工作,没想到‘随时’这个词并不是开玩笑。”侯青杉笑着说。

财政文化的精神传承 篇11

在宜昌打造“质量财政中,打造一种高素质、高质量的财政队伍是根本保障。

如何激发财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俗话说,“制度管人、文化管魂”。近些年,宜昌财政文化的建设已经为宜昌的财政工作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正如宜昌市财政局人事科科长张劲松所言,财政文化,实际上是财政人在与时俱进中对传统的一种探索、对自身的一种考量、对财政定位的一种重构。

更重要的,是一种旷日持久的精神传承。

不能站在原地

张劲松说,她每天有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说起来一句话就能概括。就是“看看年轻人都在干什么”。

“很少有财政人能把微信微博空间……等等东西都用明白的。”她说,“但这就是一种时代的发展,所有的年轻人都在用它们。这是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

她表示,虽然许多老财政人依然不懂这些,但财政的这些“新人”,已经把网络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或者本来网络就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现在是一个自媒体时代。他们面对的信息,比我们当年更加复杂,更加浮躁,也更加迅速。网民总是自说自话的,但我们的财政人,一定要有自己身为财政人的意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些学校是不会教你的,那谁来教?我们。这就是我们的财政文化。”

她一直认为,自己的工作很神圣。“为什么需要以财政文化来引导我们财政人的行事方式?”张劲松说,这还要从计划经济时代说起。以前的人们,行事方式都有单位管辖指导,这是一种拥有极大凝聚力和集体精神的管理方式。而自从人们与单位变成了契约关系,这种管辖力就弱到可以忽略不计。“我们要让我们的财政人知道,学校教给了你知识,财政会教给你如何做人。它就像一个大家长,会告诉你行为准则,也会成为你遮风避雨的港湾。”

“以财政为家”是宜昌财政文化精神之一。说起来简单,但这不仅要求了下属在单位需要时冲在一线,也要求了领导在下属需要的时候必须自主领军。“信任是一种互相的感觉。现在我相信已经很少有单位会再过问工作人员的生活,但我们要给工作人员一个承诺,单位是你生活中的坚强后盾。”

她表示,相对于一些地方财政专注于整体的“对外精神”,对内的凝聚力更是财政文化的重点。“对于新人来说,他们不能站在原地,要和这个团队一起进步。对于我们这些老财政人来说,不断了解新鲜事物,保证整个财政文化不能落后于社会,也要求我们对新鲜事物不断做功课。”

“三服务”精神

宜昌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谢作材认为,一个部门的“精神”,不管你是否进行表述,她都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团队要实现其工作目标,必然会有一种理念的支撑、理想的追求,去打造精神高地,展示出一种奋发有为的活力状态,并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独特的专业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财政的“三服务”精神的核心是公共财政理念,即“收支为民”。

谢作材表示,第一,服务预算单位,为部门“端茶递水”,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财政理念的重构。宜昌财政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财政工作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公开办、灵活办的“五办”作风,已经成为财政干部的精神品牌。

第二,他表示,财政要服务人民群众,为百姓“遮风挡雨”。财政的资金投向,也是一种财政文化的体现。宜昌财政每年民生支出持续稳定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70%以上,令人惊奇的是,宜昌的特殊教育事业,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创造了连续三年高考“百分百”升学率的奇迹。可以说,财政即使把所有资金全部投入到民生中去,得到的效果未必如愿,但只要有一颗服务于老百姓的心,投入不在多少,成效必然显著。宜昌财政就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这一点。

第三,宜昌财政的“服务”,是服务于市场主体。财政的本职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铺路,在记者全程的调查走访中,宜昌各大企业对财政的态度都颇为满意。

“应该说财政对于我们的帮助已经从单纯的财务支持,发展到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等领域了。”宜昌交运集团董事长董新利表示,作为宜昌的老牌企业,这些年财政的支持改变巨大。这不仅是一种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大的,是财政文化对于财政行为模式的改变。

精神传承

在宜昌采访一个星期,记者最深刻的感觉,是这个团队的流畅运行。张劲松表示,近几年由于招入了较多的高学历,低年龄人员,人员素质普遍都有较大的提升,“老机关”的味道越来越淡了。管子曰:“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

财政文化的另一个传承,是财政对于政府的服务意识的传承。“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是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多次强调的重点,早在2012年,李鸿忠就指出,抓好经济工作,关键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密结合湖北实际,坚持稳神竞进、逆势而进、实虚并进、扎实推进、激情奋进“五进”方针不动摇。要围绕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进一步壮大经济规模总量,继续做大做实做强投资,不断夯实做大发展的“底盘”。要围绕培“源”、开“源”,继续做大做实做强实体经济,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加大引“流”济“源”力度,优先重点支持工业、农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加强和改进对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服务。要把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通过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激发和释放湖北省科教、工业、农业、人才等优势资源的“能量”,形成现实生产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全省经济加快走上创新驱动轨道。

而宜昌市财政局工作人员表示,为政府做好“服务员”,让宜昌跨越“有钱,花好”,是宜昌财政人的一致追求。宜昌市财政局副局长张爱平表示,做一个财政人,要会行,更要会思。技术手段再高,也不过是一个合格的业务员。做一个合格的财政人,需要深刻体会财政,更是顶层设计层面的精神,并将其传承下去。

青春的火炬,精神的传承 篇12

150年来,上海中学一直秉承“储人才,备国家之用”的办学宗旨,励精图治,跨越三个世纪,英才辈出,饮誉海内外。150年来,每一代上中人都怀揣梦想与追求,坚守“传承中思变”的精神,肩负着“兴校救国、兴校报国、兴校强国”的时代使命。150年来,上海中学始终心系国家的兴旺,魂牵民族的命运,执掌育才的牛耳,与时代同呼吸,与教育共命运,与开拓并肩行,成为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经典缩影,“自强不息·思变创新·乐育菁英”的精神得到了传承与发扬。

一、办学循着时代走

上海中学的诞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适时代之需而兴学校与育英才,是上海中学的品性。社会的呼唤,时代的需求,一直推动着上海中学扬时代之风气。

旧中国,上海中学先贤怀揣“兴校救国”之梦,励精图治。上海中学创始于1865年,是上海开埠以来最早的地方官办新学,自此上海中学开始踏上“兴校救国”之路。1904年,龙门书院改为龙门师范,辛亥革命后改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均以当时办教育、兴师范所需。1927年,随着欧美教育思潮涌入,一批留学欧美学者满怀“教育救国”思想,力倡改革。大夏大学教授郑通和先生出任改名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的校长,通过置换校舍,择现址建校区。我校由传统的单一性师范校变为理、工、商、师合科的综合性学校,学校也由此逐渐声名鹊起。

上海中学,也是“爱国救亡”的阵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学校校园被日本军队占领,成为关押英美侨民的集中营。一批爱国知识分子聚首租界,借校舍顽强生存。为拒绝向汪伪政权登记,忍痛改名“沪新中学”。抗战胜利后,上海中学得以迁回现址复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蓬勃发展,一大批上海中学学生走上革命道路,这些人中日后有五十多人担任新中国党和国家省部级领导,获得“两院”院士的也有二十余人。

新中国建立后,上海中学大展“兴校报国”之志,与时俱进。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校从江苏省划出,并以上海这座光荣城市命名。1955年始任上海中学校长的叶克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大批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涌现了以顾秀颖、顾巧英老师等为代表的一批名师。在历任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文革”期间,上海中学成为重灾区,1970年被迫宣布停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教育带来了拨乱反正的春天,1978年上海中学重获新生。

自1989年以来,上海中学在唐盛昌校长的主持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为目标,适应经济全球化变化趋势,瞄准科技革命发展方向,探索高品质人才培育之路。在进入新世纪后,我校传承“储人才,备国家之用”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乐育菁英”的办学理念,着眼于上海中学学生思、能、行可持续和谐发展,在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和数字化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探索,走出了高层次高中的素质教育探索之路,大力推进具有核心价值观、国际视野与创新精神的资优生可持续发展,基本实现了“全国领先、国际一流、教育高质、管理高效”的办学目标。

二、探索循着规律走

上海中学150年的建校史,既是近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经典缩影,也是我校教育人智慧驾驭教育规律的探索宝典。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不改变,狠抓三风建设,形成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从而丰富了社会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我校形成了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学风:刻苦、踏实、活泼、主动;教风:治学严谨、事业心强、工作勤恳、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校风: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尊师守纪、团结互助、热爱集体。

三、创新循着使命走

上海中学身处国际化大都市,面对变化多端的时局,始终将开拓创新作为前行的“巨擎”。1989年1月,唐盛昌开始担任上海中学校长,在此后的24年里,上海中学实现了历史新腾飞、走向新高峰。上海中学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实验、学校课程图谱构建、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系统、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教学、激励·优化·高效管理机制、从大走向强的国际教育,树立了上海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的过程中,我校把握历史机遇,拓展国际视野,立足本土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具有开创性的探索。

1. 开办国际部

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颁布,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良机。校长唐盛昌带领上海中学师生抓住机遇,创办了国内第一所由中国人自主管理的国际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创办,为上海营造良好的教育改革服务环境创设了良好的氛围。至2015年,我校国际部有近三千名境外学生在读,学生累计来自六十多个国家与地区,被誉为中国人办国际教育的“超级航母”。

2. 注重国际教育主流与中国特色的融合

我校在国际性与民族性结合上创出富有新意的教育,使学校具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我校国际部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富有自身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含国际文凭课程、中文留学生课程以及类美国课程,满足了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从2010年开始,我校更加明确了办学追求,就是从大走向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学科上,数、理、化等学科教育势头强劲;经济、生物等学科显现优势;人文、艺术学科也显现特色。二是在管理上,学校的管理结构、年级序列、课程序列进一步趋于成熟完善。三是在师资上,中外结合的师资团队呈现了巨大活力,不仅培育了自己的学科骨干队伍,而且一百一十多名外籍教师与学校的中国教师在一起办公,极大地促进了国内教师英语水平的提升,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的学科英语教学水平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四是在硬件上,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为我校提升提供了坚强后盾,“现代仪器分析”“激光与光纤”“环境工程”等30个现代化创新实验室的双部互通使用,推进了学生基于数字平台的学习、探究。

同时,在我校国际部学习,汉语是必修课。我校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痕渗透,培植了上万名境外学生与家长对中国的亲切感与良好的中国情结,凸显了办学的政治、文化与教育影响,在国际基础教育领域发出了来自中国的声音。

3. 升华国际课程经验

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课程越来越多样化。我校从国际课程的高选择性、现代性中领悟了对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资优生培育,应当创设适应他们的志趣、有利于他们最佳发展取向选择的课程图谱。

我校国际部致力于提供高端优质课程,如IB课程、AP课程。高中部的课程整合了我校众多优质的教学资源,旨在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和扎实学业基础的学生。学生在进行课程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志趣,并结合未来的发展规划。

我校国际部小学段、初中段注重对类美国课程的创造性实践。国际段九至十年级的学生需在巩固强化自身学科基础的同时,对不同的学科及领域进行探索。我校的核心课程包括:中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世界历史、艺术、体育和CAS。体育和CAS是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团队意识培养。九至十年级的学生则有机会体验其他学术课程,如十年级的学生将从汉语文学、视觉艺术、音乐欣赏、生物、人文地理、经济和信息技术等七门课程中自主选择两门。学校的自主安排时段涵盖了自主学习课程——学生自由支配学习时间;研究型学习课程——为科研、写作或公众演讲等不同领域有潜力的同学开展针对性课程。

十一至十二年级的学生对已选课程进行深入学习,进一步探索自己的个人兴趣。作为一所具有完备大学预科课程的高中,我校国际部不仅提供中文、英文、数学、体育及CAS这几门核心课程,而且提供不同的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这些课程模块包括:实验科学模块、人文与社会科学模块、通识课程模块和兴趣课程模块。学习潜力强的学生在达到选课要求后,可在我校提供的27门IB课程和20门AP课程中选择合适自己的课程。十一和十二年级的自主安排时段引入了各种研究型学习课程和其他极富挑战性的课程,是对九、十年级自主安排时段地进一步延伸。大部分课程同时开设基础水平和荣誉水平,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我校国际部在自身课程建构方面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探索,现行的最新课程体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选课制,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选择”成为了他们重要的人生经历,他们也将更有意识地进行学业生涯的主动规划。此外,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得到培养,学习热情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发展的可能。不断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也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为促进对高端国际课程有价值元素的本土改造,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我校联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成立了“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发挥了国际课程研究与本土化实践改造的智库引领作用,不仅承担了上海市哲学社会学科教育学课题、上海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优质高中国际课程的实践研究”,并由唐盛昌主编出版了《高中国际课程的实践与研究》,而且承担了对上海市高中试点国际课程的标准制定、组织评估等功能,发挥了对国际课程研究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有利于从“为我所用”的视角来推进我国高中课程改革。

四、改革循着前瞻走

如何把优秀生源培育成杰出人才,我校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校注重将国际教育中先进元素融入到本部的资优生教育中,形成了以聚焦志趣、激发潜能为突破口的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新路。

1. 以“聚焦志趣、激发潜能”为突破口

1993年,上海中学创办了国内最早的中国人自主管理的公办学校国际部——上海中学国际部,这使得我校对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研究能够站在基于实践的国际比较视野下。我校在国际教育的实践中,注重对国际同类学校的比较研究,将国际教育中有利于我国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元素加以创造性改造、运用,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突破口。

在研究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聚焦志趣、激发潜能”的发展思路:“志”,是让学生的志向与对社会责任、理想及一定领域联系起来;“趣”,是让学生的兴趣在选择学习中逐步聚焦,促进个性化知识构成,形成创新素养培育重点领域;“能”,是让学生在兴趣聚焦领域基础上,形成未来发展的阶段最佳指向性领域,个性化地发展创新潜能。

2.“四架构”形成“培育链”

我校经过十余年的探索,通过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形成了以聚焦志趣、激发潜能为突破口的实践框架、课程框架、数字平台框架、资源开发框架。

顶层设计:形成以聚焦志趣、激发潜能为突破口的培育实践架构。以促进学生个性化知识构成作为学生未来创新的基本载体,以基于专门课程与志趣聚焦领域的探究性学习作为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主要途径,以数字技术与专门领域的整合作为学生创新的重要激活方式,以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实质性合作为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资源助推力。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校提炼出了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关注的四个领域及八个维度。

核心要素:形成以高选择性、现代性为重点的培育课程架构。我校借鉴IB等国际课程经验,按照学科群思想,构建纵向衔接、横向交叉的学校课程图谱。该图谱分资优生德育课程子图谱、学习领域课程子图谱、优势潜能开发课程期望子图谱三大部分。该图谱既注重学生的基础提升,也注重发展超越,在实现高选择性的同时,借鉴国际课程内容的现代性,将现代内容以学生可理解的方式融入国内课程体系,系统化率先构建创新实验室,创造性地改进学校教学,形成“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综合分层评价系统,为应对新一轮高考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学生志趣能的发展、理性的专业发展取向选择与基于一定领域的创新素养提升。

上一篇:法制工作汇报下一篇:安仁小学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