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整理(重点)

2024-09-26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整理(重点)(精选7篇)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整理(重点) 篇1

一、教育学概念

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终身教育: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全民教育: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对一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学校文化: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教育现代化:基于传统教育,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教育内容:学校向学生传授的人类优秀经验的综合,它包括学校的课程、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所含有的一切内容。

课外活动: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教育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人的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地方面变化的过程。

年龄特征: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发展关键期:身体和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环境:围绕在人们的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发生作用的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人的心理发展的差异90%是由教育决定的。

教育目的:指国家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要求,他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特定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素质教育:①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③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教育评价: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利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以及影响其发展变化的诸因素进行状态确定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师职业道道:简称师德,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教育机智:教师在突发事件面前,在很短的时间内灵活、巧妙地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育理念: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师生关系: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课程: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的安排。狭义的课程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学科课程:按各种不同的学科划分门类,并按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的课程。

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作为一个人公民所必需的基础能力(读写算)的培养,是中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拓展型课程: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上。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态度与能力。这是一类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之下,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课程。学校课程:学校自行研究开发的课程。它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形式出现。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教育机关,属于一级课程。

课程设计: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课程计划: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他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评价:指对课程计划以及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

教学模式: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泛型。

研究性学习: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的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教学: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原则: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教学组织形式: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班级授课制: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或掌握知识与能力发展的程度编程固定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为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教学评价: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信度:一个测验经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以及一次测验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效度: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区分度: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教学策略: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德育过程: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原则: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方法: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有机组合方式。

道德教育论:该观点认为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

班级管理: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操行评定:按一定标准,以等级和评语等形式,定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和文体活动等方面表现做出评价。

导生制:1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它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

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并且除教师之外,还配备了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的教学和管理。

教育科学研究:以教育现象和问题为对象,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和推理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

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教育实践形成的。

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素质、机械成熟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也叫遗传素质。

成熟: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和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儿童成长发育成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

人的价值:是指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班级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集体总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二、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只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认知:广义上说,认知是指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价、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象各种可能性、产生策略和幻想等。狭义上说,认知就是思维或记忆。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他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识经验。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体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其最大特点是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人格:又称个性,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性格: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有意义学习: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能够

建立非人为地和实质性的联系。

态度: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

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的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并列结合学习:新知识的学习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之间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只能产生一些并列的或联合的意义。尝试—错误说:桑代克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的。

完形—顿悟说: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等人提出的学习理论,他们认为学习不是盲目尝试,而是对情境的一种突然顿悟和理解,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的过程。

认知—结构说:美国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刺激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刺激做出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通过选择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附属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学习需要: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得信念等。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顺应性迁移: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即学生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动机:激发个体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成就动机: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与趋势。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规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原型操作:根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习者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的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原型内化:心智技能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计划和学业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学习迁移:也叫训练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一般迁移:也叫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从一种学习中得到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也叫特殊迁移,是将从一种学习中得到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界的变化。

重组性迁移: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心理官能(指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得到训练而提高的结果。任何一种心理官能都能进行训练,就像对肌肉训练一样,可以使该官能的能力得到提高。

关系转化说:由格式塔心理学家于1929年提出,是概括化理论的继续和发展。他们强调“顿悟”是迁移的决定因素,认为迁移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而自动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由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着关系的结果,即领悟学习情境中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对情境中的一切关系的顿悟是迁移的实质。顿悟是指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认识和感受。经过检验而概括化的顿悟便是理解,对情境的顿悟即对情境含义的了解。

认知结构: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全部观念的内容和组织,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完形训练: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具体的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他有两个独立但有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对认识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元认知策略: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道德认识: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并能运用这些观念和原则判断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具体地说,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理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认知失调:个体的认知成分与行为成分不一致。具体地说,就是自己原有的观点与他人、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新出现的事物与自己的经验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引起个体内心的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创造性: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到U型曲线,是指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曲线关系,动机的中等程度的唤醒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归因: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并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问题情境: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微格教学: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把这种教学过程摄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

程序教学: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20世纪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普莱西发明,斯金纳最大贡献)

个别化教学: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包括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掌握学习。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人辅导者,呈现学习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聚合思维: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功能固着: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

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的强化一样,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一种间接地强化方式。

心理健康:一种良好的、持久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动,积极地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持久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地社会功能。

情境教学: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自编测验: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晕轮效应: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被肯定。

教师角色形成:个体逐步认识到教师的职业角色及相应要求,通过实践将

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予以内化,形成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能力的过程。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的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且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直观:是主体通过直观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是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实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整理(重点) 篇2

第八章:教学

1.教学: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使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3.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各个方面的始终。

4.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及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并发展认识能力。

5.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系统性原则:又称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所传授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8.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10.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1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1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双边活动过程中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3.讲授法: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福建教师招考(http://)

14.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5.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16.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及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第九章:教学评价

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教学评价方法:是以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为依据,以教育评价实践的需要为出发点,借助有关学科的方法,经过评价实践检验、修改、完善而逐步形成的手段的总称。

3.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4.教师评价: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工作任务,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教师个体工作进行的价值判断。

5.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通过单项或综合评估手段,评估学生某方面个性或整体特性。

第十章:思想品德教育

1.德育: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而言的;狭义的德育是相对于政治观念、法律观念、宗教观念和艺术观念而言的。我们平常讲的德育,一般是指广义上的德育,它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2.德育的任务: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观;(2)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3.德育的目标:德育目标是通过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达到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4.德育过程的要素:德育过程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过程,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

福建教师招考(http://)

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以及受教者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对受教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教育影响,通过身体力行,以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简言之,德育过程是把一定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矛盾运动中推动受教者的品德发生变化。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通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引导他们进行道德实践,把他们从原有的道德水平提高到教育者所要求的品德水平上解决。

5.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你需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6.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品德的方法。

7.直接的道德教学:直接的道德教学即学校设立专门的道德教育课,把其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不仅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判断能力,而且要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道德观念、改变道德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中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而思想品德课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第十一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2.班主任的责任:班主任的角色特点决定着他们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以下责任:(1)教育的责任,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2)培养的责任,及利用和创造条件,是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和谐地发展;(3)发现的责任,即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特殊才能、发展的内驱力等,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得到充分发展;

(4)激活的责任,即启动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心,给予他们成功的体验,引发他们产生健康的、积极的欲望和需求,使他们形成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

(5)夯实的责任,即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

福建教师招考(http://)

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4.班级日常管理:

(1)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是指根植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

(2)建立学生档案:学生档案是指本校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学生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学生和工作表现的、以学生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3)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指以教育为目的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小学生的操行评定在低年级一般由班主任来做,到高年级可以先由学生小组互相讨论,然后由班主任写出评语。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可分为: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班主任计划与总结。

5.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班级工作力量是由多方面教育力量构成的教育整体,除学校领导外,任课教师、少先队组织、学生家长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只有协调并发挥好这些力量,才能保持教育方向的一致性、教育要求的统一性、教育活动的协调性。因此,需要做到:(1)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2)做好班级少先队工作;(3)做好家长工作。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篇3

2.幼儿智育(新疆):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给幼儿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求知欲望,学习“如何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活动。

3.道德意志(江西)是人们在实现道德目的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4.依恋(湖北)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之间产生一种亲密的情感关系。

5.模仿能力(黑龙江)指效仿他人的举止行为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活动的能力。

6.学习(广西):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1.巴宾斯基反射(新疆)指当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样,5个脚趾形成扇形。

2.应激(河南)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3.自我意识(安徽)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与控制,也是作为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觉察,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

4.保育(山西)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幼教机构中教养人员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从事的卫生保健和安全防护工作。

5.幼儿园(辽宁)指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6.学习类型(重庆)是个人对学习情境的一种特殊反应倾向或习惯方式,它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等。

1.保持(黑龙江)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2.注意广度(新疆)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段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

3.家长学校(重庆)是向家长系统介绍家庭教育知识的一种形式。家长学校经常开设系列讲座,充实家长的保教知识。

4.角色游戏(贵州)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

5.竖向迁移(广东)是指不同内容、不同任务难度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迁移。

6.内隐学习(海南)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的、自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

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是为完成最终目标服务的。

1.中期目标: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2.直观形象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获得表象和直接经验的方法。3.幼小衔接: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4.激情: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5.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

6.洛克的“白板说”: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

1.依恋是亲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持久的情感关系。

2.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3.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4.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5.巴布金反射指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减去时,他会打呵欠。

6.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2.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辨别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3.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4.幼儿园是对3~6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

5.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中与一定阶段的年龄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一般的、典型的心理特征,称为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6.自尊指的是自我所做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情感。

1.转折期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3.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母亲或照顾他(她)的熟悉的人分离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不安的行为。

4.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5.社区幼儿教育是指在我国以学前儿童及家庭为对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目的在于尽可能使社区内所有学前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6.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1.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2.结构游戏: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

3.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4.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5.亲社会行为又称为积极的社会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6.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1.自我意识: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们关系的认识。

2.表象: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形象。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广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4.发现学习:指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

5.教育行政诉讼: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法律救济,并由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的诉讼救济活动。

6.形象记忆:指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艺友制:指学生(又称为艺友)与有经验的教师(称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边干边学,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

2.实验法: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3.教师违法行为:指教师出于故意或由于过失而侵害他人(主要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

4.教育法规: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5.程序教学:指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好幼儿学习的进程。

6.情绪: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1.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2.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

3.学习: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4.教育法律权利: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据教育法、教育法律规范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益,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做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也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

5.个体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

1.教育目标:人们预期的教育结果,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已在头脑中观念地存在着的教育结果。

2.不作为侵权行为: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

3.幼儿常规: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4.游戏: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5.关键期: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

6.有意义学习: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治疗模式:指针对儿童某一方面能力缺陷,给予针对性的教育。

2.规则游戏: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称教学游戏。

3.强制性规范:指规定法律关系参加者在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必须做出或禁止做出一定行为的规范,它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明确具体,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加以变更或违反,一般表现为禁止性和义务性的两种形式。

4.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也就是说,社区是区域性社会。

5.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6.教学做合一: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在做中学。

1.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敏感期:指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3.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幼儿进行学习,维持学习,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4.教育政策: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内容总结 篇4

4.完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由哪些方面组成? 5.什么是启发性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什么要求?

1.[答案要点](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2)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义务;(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义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2.[答案要点](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3.[答案要点](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4.[答案要点]一个比较完整、有序、立体式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应包括四种基本关系和三个基本层次。四种基本关系是: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三个基本层次是: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

5.[答案要点]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答案要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首先,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能力表现在它明确区分教育活动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辨别哪些教育观念是正确的、符合人性的;哪些教育观念是错误的、违反人性的;哪些教育行为是有利的、应该做的,哪些教育行为是不利的、不应该做的;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幸福的,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低级庸俗的等。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在向教师阐明基本道德准则的基础上,还以系统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为教师提供全面、科学认识教育活动的工具。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帮助教师凭借道德预测,预见教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及某种教育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为此做好道德选择的准备。

此外,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帮助教师运用一定的师德观念、师德规范和准则去分析、评价自身与他人的教育行为。

1.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3.竞争: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4.为人师表:即在品德学问上给人做出榜样。教师的为人师表,因其职业的特殊要求,往往成为经常化的自觉行为,具有很强的表率性。

5.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活动,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积极强化:是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加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

2.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3.动机:指激起或维持某种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内部动力。4.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5.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师德建设的核心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是什么? 2.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3.课堂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简述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的意义。5.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某学校一位实习教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

就把该学生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

(1)这位数学实习教师的做法错在哪里?为什么?(2)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1)要处理好与教师职业的关系,即教师要有敬业精神;(2)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3)要处理好与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克制私心。

2.[答案要点]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3.[答案要点](1)目标导向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面向全体的原则;(4)知情并重原则;(5)开放性原则。

4.[答案要点]这条规定标志着我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免费”成为新《义务教育法》最大的一个亮点。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上得起学,不会因贫困辍学,使义务教育更加名副其实。5.[答案要点](1)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为此要做到明确本堂课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防止分散注意;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一)坚持“一个为本”

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是指:(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是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

(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①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②要在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①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②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由信息的单向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③学生的定位,学生定位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动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③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④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⑤要尊重学生的人格;⑥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⑦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⑨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⑩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和传统的电子教学媒体(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整理(重点) 篇5

6.教学设计: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作出的精心安排。

7.学习目标:是期望达到的学习结果,是学习者进行课堂学习后所能达到的技能水平。

9.教学媒体:在教与学活动中所采用的媒体。

11.课堂教学技术:对行为、科学概念以及有助教学问题解决的其他知识的系统的和整体的应用。

13.演示技术: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操作、示范、实物、模型的直观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形成表象及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思维和练习的一类教学行为。

14.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适宜行为的措施。

15.教学艺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图像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实施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

18.教学启发: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适时而巧妙地启迪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动脑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获得发展。

19.教学幽默艺术:指将幽默应用于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20.教学艺术风格:教师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

21.教学评价:评价者系统地、有计划地从量或质的角度描述教学的过程、结果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属性,并以此做出价值判断,确认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教学目标

22.教育测量:根据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属性进行数量化研究的过程

23.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使教学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教学运行的轨道所进行的评价

24.绝对性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每个对象的评价

26.档案袋评价法:又称为成长记录袋评价、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

27.说课:是说课者运用一定的理论,将自己教学系统设计的思路、依据或者教学后的反思,借助口头语言和其他辅助手段,简约地与同行、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教育部门有关领导进行交流、探讨,以改进说课者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和方式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整理(重点) 篇6

1.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的

2.劳动关系因生产要素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而产生,它是产权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与劳动分工并无直接的联系

3.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就业或雇佣而产生的关系

4.劳动关系只能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而不可能是劳动者因集体劳动而产生的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5.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力义务关系

6.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7.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力和义务,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第一次调整

2)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

3)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8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雇主与雇员,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力和承担的义务

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主体权力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如劳动、工资、保

险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

9.劳动法律事实: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体现象就是劳动法律事实,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可以成为劳动法律事实

1)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合法行为,违约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司法行为)

行为人做出意思表示是劳动法律关系行为成立的一般要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包含建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的意图,即包含追求一定法律效果的意图 2意思表示必须完整地表达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的必须内容,残缺不全的,通常不能使法律行为成立 3行为人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意图表示于外部,可以由他人客观地加以识别

3)劳动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使我国的劳动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1)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 2)劳动关系多元化

3)劳动关系利益复杂化 4)劳动关系动态多变化

5)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趋向法制化

11.物质利益原则含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1)物质利益激励机制2)物质利益平衡机制

3)物质利益调节机制4)物质利益约束机制

12.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利益激励机制

13.劳动关系的调节方式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主要分为七种

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劳动合同规范的调整、集体合同规范的调整、民主管理制度的调整、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调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整、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的调整

1)劳动法律法规:由国家制定,体现国家意志,覆盖所有劳动关系,通常为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和最低标准。

2)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3)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4)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

我国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制度

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企业或雇主意志的体现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基本特点(群众性,自治性,非强制性(贯彻自愿,申请调解,调解过程,达成协议,履行协议自愿))

7)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14.集体合同的概念: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15.集体合同除具有一般协议的主体平等性,意思表示一致性,合法性和法律约束性以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1)集体合同是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2)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3)集体合同是定期的书面合同

16.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1)主体不同2)内容不同3)功能不同4)法律效力不同

17.集体合同的作用和意义

1)订立集体合同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 2)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

3)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4)弥补劳动法律的不足

18.订立集体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19.集体合同的形式:法定要式合同,书面形式订立

集体合同的形式分为主件和附件,主件是综合性集体合同,附件是专项集体合同,主要是工资协议

20.集体合同的期限:定期,1-3年。

21.集体合同的内容

1)劳动条件标准部分(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如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工职工技能培训、劳动合同管理、奖惩裁员等条款)核心地位

2)一般性规定:有效期限,集体合同条款的解释,变更,接触,终止

3)过渡性规定:监督,检查,争议处理,违约责任

4)其他规定:在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间应当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

22.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

1)确定集体合同的主体

2)协商集体合同(20日内书面形式回应,协商准备,协商会议)

3)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4)审核期限和生效 5)集体合同的公布

23.违法集体合同的责任

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个别劳动者不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则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24.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用人单位依据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在本单位实施的,为协调劳动关系,并使之稳定运行,合理组织劳动,进行劳动管理而制定的办法,规定的总称。

25.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

是企业劳动关系调节的重要形式

1)制定主体的特定性 2)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范

3)企业经营权与职工民主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

26.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 1.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1)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2)员工招收录用条件,招工简章,劳动合同草案,有关专项协议草案审批权限的确3)员工招收录用计划的审批、执行权限的划分 4)劳动合同续订,变更,解除事项的审批办法 5)试用期考查办法 6)员工档案的管理办法

7)应聘人员相关材料保护办法 8)集体合同草案的拟定,协商程序

9)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人员的档案移交办法,程序

10)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修改、废止的程序等

2.劳动纪律: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品行规则,其他规则(劳动纪律内容必须合法,当面约束管理行为和劳动行为,标准一致,劳动纪律应当结构完整)

3.劳动定员定额规则

1)编制定员规则 2)劳动定额规则

3)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岗位名称,岗位职责,生产技术规定,上岗标准)

4)劳动安全卫生制定

6)其他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

27.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

1)职工参与(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生产经营管理权的表现,是单方的法律行为,用人单位有义务保证职工参与,听取职工意见)

2)正式公布(以法定代表人签署和加盖公章的正式文件的形式公布)

28.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企业制动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的,代表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主要在国有企业中实行,非国有企业实行民主协商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民主协商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两种主要的、并行不悖的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民主管理的具体表现

29.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组织参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岗位参与:质量管理小组,班组组我管理,各类岗位责任制 个人参与,各类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等

30.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1)审议建议权2)审议通过权3)审议决定权4)评议监督权5)推荐选举权

31.资本与劳动存在着下述两个矛盾

1)企业目标与劳动者目标的差异2)存在着管理权威与职工参与的矛盾

32.平等协商制度与集体协商的不同

1)主体不同2)目的不同3)程序不同4)内容不同5)法律效力不同

6)法律依据不同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平等协商制度是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两种疾病形式

33.信息沟通制度

1)纵向信息沟通(下向沟通,上向沟通)2)横向沟通

3)建立标准信息载体

1制定标准劳动管理表单(统计表,台账,工资单,员工卡片)

2汇总报表(工作进行状况汇总报表与业务报告)

3正式通报、组织刊物(信息传递准确,不易受到歪曲,沟通内容易于保存)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整理(重点) 篇7

(博恩教育内部整理)

第六章

课程

1、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2、课程的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代表人物)第二、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第三、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第四、根据课程的制订者,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

3、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4、最早出现“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之中,含有引导学生继续前进并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的意思。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1949年拉尔夫。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他认为编制课程的四个基本步骤是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因此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又称为“目标模式”。

5、现代比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主张课程的基本内容应是人类文化中最具学生性的知识,课程的设置原则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为基础来编程。具体有分三个流派,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经验主义课程论、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课程论。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主张,把课程的重点放在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应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布莱梅尔德和巴西学者弗莱雷。

6、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

7、课程计划对教师的指导意义和要求是什么?

答: 课程计划也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要求教师做到:第一、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中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第二、了解自己 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学科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第四、综观学校 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8、如何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

答:

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

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

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

9、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第二、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第三、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根据。

10、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教科书?

答:第一、整体把握教科书。第二、重点设计教科书。第三、充分利用教科书。第四、及时引进新知识。第五、适当补充乡土材料。第六、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11、简述如何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进行社会调查。第二、审查学生活动。第三、开发实施条件。第四、研究学生情况。第五、鉴别校外资源。第六、建立资源数据库。

12、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计划的本身的特性。一是可 传播性,即向各学校推行的程度。二是可操作性,即使用时的方便程度。三是和谐性,即与流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四是相对优越性,即相对 于原有课程而言新课程的长处。第二、交流与合作。交流可以是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实施者之间的交流。第三、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第

四、教师的培训。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形成新课程的理念,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方法。第五、各 种外部支持。

13、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其内涵有:

第一、课程评价的对象是多元的。第二、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第三、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第四、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4、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

1、泰勒提出的目标评价模式;

2、美国斯克里文提出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CIPP评价模式(第一背景评价、第二输入评价、第三过程评价、第四成果评价)。第四、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提出的CSE评价模式(第一需要评价、第二方案评价、第三形成性评价、第四总结性评价)

15、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语言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16、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7、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教师招聘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系列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一】

教育与教育学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二】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三】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四】

教育目的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五】

教师与学生(重点教师素养与师生关系)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六】

课程(重点小题居多)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七】

教学(重点)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八】

德育(重点)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九】

班级管理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完结】

教育科学研究

山东教师考录信息查看关注:

博 恩 教 育 :

中华教师网校: http://

上一篇:“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职责的情况汇报”计划生育工作计划下一篇:班主任工作实习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