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园景点导游词(共7篇)
白园景点导游词 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大家叫我小张或是张导都可以。说起曹州牡丹园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吧!它是每年举办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的地方。但是今天小张要带领大家游览的景点不是曹州牡丹园,而是一个她拥有的牡丹品种一点也不比曹州牡丹园少,而且还有许多名贵品种和新牡丹品种的牡丹园,她始建于明朝嘉庆年间,历经沧桑传奇颇多,具有“精品牡丹园”之称的曹州百花园。一般我们菏泽人想开牡丹都会去百花园,虽然她没有曹州牡丹园有名,但她的牡丹花更加的鲜艳绚丽!
首先,小张为大家介绍一下百花园的大体概况,百花园位于菏泽市牡丹区的洪庙村北部,原名叫“万花村”1958年正式减员定名为“洪庙花园”到了1982年的时候政府拨款对“洪庙花园”进行重建,然后正式命名为“曹州百花园”。现在百花园的面积有一百多亩,种植的牡丹大约有十二万多株,包括560多个品种,除此之外百花园中还种植了6万多株芍药,差不多有300多个品种。在百花园中以传统稀有珍贵品种居多,花色齐全。其中著名的品种有姚黄、景玉、银红球和青龙卧墨池等品种,还有一些从日本引进的品种。同时还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如赛雪塔、春红娇艳、胭脂红、白花粉等35个品种。现在大家应该迫不及待的想一睹百花园的风采了吧?那现在就跟着小张一起去游览百花园吧! 好!现在大家开一下这就是百花园的大门,是1982年修建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古代门楼,给百花园又增加了一种古朴感,大家抬头看“曹州百花园”这五个大字是由已故的书法家舒同题写的。现在请大家随小张进园参观吧,进入百花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座精致的小假山,这是根据我国古代构景手法中彰景的手法设计的,就是把美好的景色以藏起来,而不是一览无余,这样可以增
加游客继续游览的兴趣。好了,现在请大家看小张的左手边,大家看到了什么?对,它是一棵门楼型的松树,大家现在一定想知道他是怎么长成这个形状的吧?那么请大家先随小张看牡丹,在游览的途中小张会给大好好地讲一下,因为我们在途中还会看到许多形状的松树。俗话说逢峰右转那么请大家随小张一起沿着鹅卵石砌成的小路去去参观牡丹花吧!现在小张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牡丹的常识,牡丹一般分为早期花型和晚期花型。根据颜色可分为白色、粉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紫色、黑色、复色九大色系。根据花瓣的形状又可以分单瓣型、菊花型、荷花型、绣球型、蔷薇型、金蕊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台阁型十大花型。小张知道现在大家一定很好奇这个黑色、蓝色或是绿色的牡丹花到地上什么样子的,大家不用着急,等我们走到这些色系的种植区时,小张会给大家指出来的。咱们现在接着说牡丹,牡丹是肉质深根,容易腐烂,不能够多浇水,最适宜地势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牡丹的繁殖方式有六种就是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以及组织培养。好!现在请大家看小张左手方向的这片种植区,大家已经看到解说牌上写的“太空牡丹”了吧!对,这就是太空牡丹。据了解,2月25日大约有200粒牡丹种子,搭载神舟三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历时6天零18个小时绕地球飞行了108圈,这是我国首次在失重条件下对牡丹进行变异实验,并于当年九月份,把这批种子播种在了中国的牡丹之乡菏泽百花园内。为了扩大“太空牡丹的种植规模,在秋天,牡丹技术人员对长势好、花型好、颜色好的四个牡丹品种20多株“太空牡丹”嫁接在其他牡丹上,新嫁接的太空牡丹总共成活了22株,现在百花园中的“太空牡丹已经达到50多株了。好!刚才小张听到有人问“跟着飞船上太空转了一圈后,这些太空牡丹与其他牡丹有什么区别呢?”当然有区别啊,这些牡丹是坐过飞船上过太空的啊。哈哈,这只是个
笑话。大家仔细看一下会发现这些太空牡丹的花色要比普通牡丹艳丽,花朵也比普通牡丹要大得多,还有太空牡丹的枝干也要比普通牡丹的粗壮,而且开花的时间也要比普通牡丹早,花期也相对较长。大家可以拍拍照,然后随小张继续游览。
刚才小张已经给大家介绍了关于牡丹分类的一些小知识,现在小张再给大家说一下有关牡丹其他方面的知识。牡丹一般在每年的谷雨时节开花,也就是4月中旬,花期一般为15—20天左右。牡丹的根是一种很有名的中药材叫做丹皮,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无毒。 入心、肝、肾经。具有清血,活血散瘀的功能。好!大家看小张的右手边这一大片种植区,这些牡丹叫做绿幕隐玉,属于绿色系,皇冠型,是早起开花的品种。现在咱们再往前走两步就到了牡丹的主要种植区,大家看这种牡丹花瓣,一株两色娇小可爱,它叫做二乔牡丹。关于这个二乔牡丹话说是取自《三国演义》中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的名字,她们属于复色系,托桂型,也是早期品种。再看这边这一大片白色和紫色的混合的种植区,这种白色的牡丹叫做玉版,紫色的呢叫做葛巾。关于和两个品种的牡丹还被蒲松龄老先生写进了他的《聊斋志异》里,传说洛阳有个书生叫常大用,非常的喜欢牡丹。有一年他进京赶考,路过曹州(古代的菏泽名叫曹州)听说曹州的牡丹闻名天下,于是心中一动便决定在曹州停留几天,观赏一下曹州的牡丹。当常大用走进牡丹园时看到了一位身穿紫衣的女子,那女子长得比牡丹花都要美丽,经打听知道了这位女子名叫葛巾,常大用那就一见倾心。经过几天的相处后常大用就向这位女子求了亲,葛巾被常大用的真诚所打动就答应了常大用的求亲。于是就跟常大用去了洛阳,婚后葛巾还把自己的妹妹玉版介绍给了常大用的弟弟常大器。两对夫妻过着幸福的生活,并且各自生了一个孩子。但是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常大用总觉得葛巾有什么地方和常人不一样,
而且葛巾从来没有和常大用说过自己的身世常大用起了疑心。于是有一次来到曹州,经过调查发现葛巾原来是牡丹仙子,这下可把常大用给吓着了,可是此时很快就被葛巾玉版知道了,她们很生气。一气之下葛巾玉版丢下孩子,又回曹州去了。第二年在葛巾玉版丢孩子的地方,长出了两株牡丹花。故事讲完大家是不是觉得真的有牡丹仙子啊,呵呵,就是因为这个故事,我们菏泽人认为洛阳的牡丹就是从菏泽移栽过去的。大家看这种牡丹叫做青龙卧墨池,它就属于黑色系,蔷薇型的早期花型。还有这边一片种植区,它叫做姚黄,因为属于晚期花型所以现在还没有开放。姚黄是牡丹品种中非常名贵的品种,有牡丹中的花王之称。所以也有人说姚黄之所以开花晚,就是要摆一下普说明他的尊贵。欣赏完这片牡丹种植区,请大家一起随小张去长廊上休息一下。因为长廊修建的高,所以我们站在长廊中可以把院内所有的`牡丹尽收眼底。稍作休息后,我们沿着长廊边走边看。走过长廊我们又看到了这些造型奇特的松树。看有的像狮子,有的像龙,还有狮子滚绣球呢,这个是猴子望月。这些松树在我们菏泽叫松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造型、压枝、编制、修剪、就成了现在这些栩栩如生的动物或各式建筑。
走过这片松编区域,我们会发现这片区域的植物都没有开花。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些应该也属于外晚期开花的牡丹呢?其实这些属于芍药,仔细看我们会发现其实芍药的叶子和牡丹的叶子是不一样的。牡丹的叶子比较大,有点像缩小的的枫叶,而芍药的叶子比较尖的,又比牡丹的叶子小。一般人们都会吧牡丹和芍药种在一块。就是因为他们的花期不同,当牡丹凋谢了,芍药正好开花。这样也不会显得太凄凉。好了,请大家随小张走这条小路,转而再去观赏我们的牡丹,看这片白色区域的牡丹叫作香玉,也属于早期花型,白色系。其实关于香玉牡丹在蒲松龄先生《聊斋志异》的小说中业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牡
丹雍容华贵,被誉为我们的国花,从古到今关于牡丹就一直有许多神话故事,我国古代人们一致认为存在着牡丹仙子。
好了,我们的游览结束了,再一次回到了这座假山前。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一下,我们半个小时后还是在这里集合好不好。那么现在大家可以再看看我们的国花牡丹,拍拍照什么的,半个小时后小张在这里等大家。
白园景点导游词 篇2
云南省拥有着优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丰富,有着“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的美称,与越南、缅甸接壤,临近老挝、泰国,在发展旅游业上有着很好的地缘优势,另外还有着国内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上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地许多优质的旅游资源受到翻译水平和其他种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如今到云南旅游的国外游客仍然是以与其临近的东南亚国家为主,云南旅游资料的英译工作开展得较为缓慢,英译出来的资料影响力有限,在国外传播度并不高, 虽然不乏一些高水平的译者在为云南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工作而努力,目前云南主要的旅游景点的文字资料都有译者尝试着去翻译,英译的标识和公示语以基本覆盖了云南省内主要的旅游景点和所有的省内5A级景区,然而由于翻译水平的差异还有当地翻译市场缺乏清晰而明确的规范和高级翻译人才的匮乏,以及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的落后和不健全等原因,这些旅游文字资料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旅游资料英译水平难以令人满意,只要仔细阅读这些英译的英文资料,其中大部分资料都能找到翻译得不太恰当和不到位的地方,译者大多不认真的去考虑中西方语言在写作表达上差异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只是对资料进行简单的和生硬直译,却没有仔细的去考虑这样的译法是否为西方国家的读者所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对资料不加以认真理解和考证,不管理解对错与否,仅凭字面意思和译者自己的主观理解就草草进行翻译,想要将云南旅游英文翻译工作向前推进,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二、导游词的特点
作为对旅游景点的详细介绍,导游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语言简练、表述准确清晰。
2.语言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3.语言具有亲和力,亲和而又随意的语言能够迅速拉近导游与游客间的距离。
4.语言通俗、易懂,因为游客在文化层次和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游词要做到让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能够理解,才能起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三、导游词中的翻译错误
在对云南地区旅游景点的英文导游词进行分析和归类之后,发现其中的翻译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跨文化方面的错误: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错误主要是指译者忽略中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意识形态、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而产生的翻译错误,这类错误在导游词的翻译中是最常见的。
例:在丽江地区的导游词中,原文:据说,在位于中国南部的“彩云之南”,有着一个好似仙境的地方。
译文:It is said that there is a fairyland beneath the colorful cloud of southern China.
分析:通过分析译文,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译文就是把原文中的每个字按顺序生搬硬套的翻译过来,却忽略了中西方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上所存在的差异,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应该改译为:
It is said that there is a fairyland at southern part of China — Yunnan province.
例:原文:我们今天旅行的目的地
译文:Our today’s destination
改译 :It is the destination of our trip today.
例:我敢说,丽江是任何一家云南旅行社都会强力推荐的旅游景点
译文:It is safe to say that Lijiang has always been on any itineraries of Yunnan’s travel agency.
改译:I dare to say that Lijiang has always been a strong recommendation of any travel agencies in Yunnan.
例:任何一个在丽江旅游的游客几乎都会游览丽江古城
Any traveler coming to Lijiang is almost always coming to visit the old town.
这句话的语序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明显,却忽略了汉语与英语在语序上的差异,改译:Most of travelers who travel in Lijiang would choose to visit the old town.
例:“鱼米之乡”被翻译为“ land of fish and rice ”,但地道的翻译应该是“land of milk and honey”
例:请放慢你的脚步
译文:Please slow down your step
这句话应该改译为:Please slow down,就可以了
语用方面的错误
“语用翻译错误是指翻译过程中不恰当地使用译语的表达方式,结果导致误用译语,违反译语语言习惯所造成的翻译错误”。由于译者缺乏对语用学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英文导游词的翻译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语用翻译的错误,导致双方交际受阻,影响译文的整体传播效果,最为常见的语用方面的错误就是用词的不准确和不恰当。
例:大理的特产“乳扇”被翻译为“ milk fan”,这种译法忽略了用词的准确性,用“diary”一词比“milk”要适合和贴切一些,正确的译法是“diary fan ”.
例:在泸沽湖的英文导游词中有这样一句话:“ The lake is like a beautiful pearl shining among the hills of the northwest plateau in Yunnan”,“hill”在英文中指的的小山丘或丘陵, 云南地区处于高原地区,山多为高山所以“mountains”更为贴切。
例如:在云南文山普者黑的英文导游词中的有这样一句话:“ July to August is the best to admire the most beautiful country landscape of Pu zhehei”,这里“观赏”用“admire” 一词翻译不太恰当,“admire ”多为“尊敬、崇敬”之意,使用来形容德高望重的人或长辈,“欣赏或观赏”用 “appreciate”一词翻译更为恰当.
例:“Lets’ march into the garden”,“march”一词多用于表示“行军,游行队伍前进”,用于此处不是很贴切, 应该译为:“Let’s heading towards the garden.”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在导游词的翻译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s时态错误、语态错误、介词搭配错误、名词和动词在数的搭配上的错误。
例:在西双版纳的导游词中“ now,we are back to our hotel ”这句话中就出现了时态上的错误,正确的译法应该是 “ we are backing to our hotel ”
例:“ This is the only place where wild elephants can be seen”这句话中在关系词的选择上出现了错误,当先行词被“the only”修饰时,关系词只能用“ that”,而不能用 “where”
例:“大象随音乐起舞”被翻译成了“ dance to the music”,应该翻译为“ dance with music”
例:在抚仙湖的英文导游词中有着言一句话“ Fuxian lake has the shape of inverted gourd,”分析:“以…样的形状”应该“ in the shape of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Fuxian lake in the shape of inverted gourd ”.
四、建议
以上我所列举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虽然仅仅是以云南地区旅游景点的介绍词为例,但以上的问题是在国内大部分旅游景点的介绍词中都是普遍存在的,针对上述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导游词的翻译者参考:
1.在翻译外文资料之前,我们要尽量多阅读大量的相对应的外文材料,所要翻译的汉语词尽量在这些英文材料中找到对应,翻译学里有一个“临摹”理论,也就是说翻译就像作画一样,想要画出上乘的作品,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临摹”的基础之上,翻译也是一样,如果想要快速而准确的翻出英文导游词,译者必须在进行翻译之前,大量的阅读国外旅游景点的导游词,这样翻译出来的译文才会符合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为英语国家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2.译者必须具有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精通中西方文化的差别,精通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习惯上的差异, 精通中西方国家历史,了解中西方人在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了解中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所存在的差异,这样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避免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错误。
3.译者必须具备英语语言学的相关知识,避免翻译中出现选词不当的错误。
4.译者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法功底,平日里多积累一些动词的特殊用法,介词的固定搭配,明确冠词的正确用法,来尽量避免翻译过程中出现语法错误。
摘要:近几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的增长,带动社会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旅游地区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旅游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难寻的契机,因此旅游景点导游词的英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国内翻译市场发展良莠不齐,对旅游景点导游词的翻译缺乏清晰而明确的规范,以及高级翻译人才的相对匮乏,使得旅游景导游词的英译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调查研究云南地区的旅游景点介绍词英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错误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景点导游词:由文本导向山川人文 篇3
教学至此,我觉得仅仅是对文本的一种理解、一种解释、一种感受。虽然师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到热烈讴歌祖国的情怀,触摸到语言的表达技巧,但仍缺少了一种深度,缺少了由学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化,仅停留于阅读阐释文本的层面。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吸收,一种阐释,一种积累。其实从阅读存在的事实出发,阅读不只是吸收与解释文本的过程,还有唤醒记忆,引起联想,激发阅读者主体意欲表达的欲望,因此其实质是一种内隐化了的写作,阅读的过程是大量的隐性语言、也就是人脑的内在语言在活动,思维在活动。因此进一步认识阅读的心理机制,有助于提高阅读与阅读教学的效率。为什么写作教学停留在写作方法层面上,仍不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准,其原因或许也在此。阅读有其自身的独有的心理机制,阅读是人与书(文)对话的过程,如同一朵浪花推动另一朵浪花,一阵风吹动另一阵风,文本激活了读者的思想意识。如本课的教学,教师在处理好教材《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双文本的知识、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修辞等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以创写“导游词”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萃取,重组信息,形成新的文本,这是一种“寄生”。米勒认为:“每一部作品中都有一系列‘寄生的’东西,即存在着对以前作品的模仿、借喻,乃至存在着以前作品的某些主要精神。但它们存在的方式既奇特而隐晦,既有肯定又有否定,既有升华又有歪曲,既有修正又有模仿。”(美国米勒著《重申解构主义》),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文本出发进行写作,符合文本写作中“寄主”与“寄生”的关系理论。我让学生选择《祖国山川颂》《长江山峡》中所涉及的景点,结合文本的信息,写一段有关这一景点的导游词。学生在读了《长江三峡》之后,从课文中整合出有关信息,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如比喻、引用、排比等手法,写出的关于“巫峡”景点的导游词各有特色,揭示出巫峡之秀美,表达了对巫峡的热爱。
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文本信息写景点导游词的基础上,对有关导游词的写法要进行归纳、点拨,以帮助学生学会写景点导游词。导游词的写作要求一般是:一要突出趣味性。介绍景点,可不失时机地穿插趣味盎然的传说和民间故事,以激起游客的兴趣和好奇心理,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用词要丰富多变,善用修辞方法,化静为动,揭示出景点之美。二要突出重点。每个景点都有代表性的景观,每个景观又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其特色。导游词不能平铺直叙,要有所侧重地介绍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景观。此外还要注意有知识性和富于口语化,在此基础上再提升课堂境界,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自然山川、人文景点,通过创写家乡的名胜古迹、自然人文景观来讴歌祖国。我们家乡的山水风景、人文景观、历史名物等,可爱者甚繁,是家乡人的骄傲,已然成为家乡的自然历史文化符号。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段,或铺陈,或定景换点、移步换景,或生动介绍来创写家乡的山水人文景观的导游词,要求选择其中的一处来写,字数不限,但务必抓住景点的特征。学生创写了关于家乡名胜古迹、山水人文景观、新开发的旅游区等方面的导游词,如“兰亭” “东村梅海” “沈园” “越王台”“小舜江”等地的导游词,其中有关于名胜古迹的,也有关于家乡新开发的旅游产业园区的,还有关于本乡本土的地理自然风光的,内容丰富多彩,叙述生动形象。而后请同学们在课堂上作导游解说,师生一起参与点评,兴趣盎然。同学们听着、感受着“导游”的讲述(其中有自己身为“导游”的深情讲述)大家沉浸于优美的导游词之中,沉醉于山水人文美感之中,深切感受到祖国山川风景名胜的美,惊诧于自身的非凡创造力,如临其境,激情飞扬!
景点导游词 篇4
官马溶洞旅游景点导游词
官马溶洞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南128公里,在磐石市东北官马镇南7公里有一溶洞揽胜的古官马溶洞。官马溶洞景物奇特,巧夺天工,洞中有洞,敢干桂林七星岩媲美。
溶洞具有鲜明的中国北方型溶洞特征。洞体分为上、中、下三层,目前已经开发的是溶洞的中、上层,其它部分正陆续开发过程中。目前,这里已经开发的部分由6个景区组成,景观奇丽多姿,变幻莫测,共有4种类型和20多种形态的钟乳石。巨大的石花壁和露滴石国内罕见,堪称东北之最;地河水清澈见底,据传在“圣水仙河”里洗洗手、洗洗脸,会给游人带来好运气。还有“天府石林”、“仙人观瀑”、“玉树琼花”、“仙山佛塔”、“骆驼峰”等诸多景观,令游人遐想万千。洞内空气畅通,常年恒温100C四季凉爽宜人,一年四季都可以作为人们旅游的选择之地。
官马溶洞经专家考证,开发面积约3800多平方米,总长度490米,由5个大厅、一个水厅组成,每厅之间由走廊相连,最大的厅约600平方米,高达30米以上。官马溶洞是在大约一亿年前地壳运动时,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表熔岩洞,溶洞分布在古生代石碳系地层中,岩石多为石灰石和大理石,由于火山喷发的大量酸性物质长期侵蚀,地球内部的造山运动,形成了一个雄奇瑰丽 回曲折的地下溶洞。洞外酷热难耐,洞里凉气宜人,洞内深邃,色彩绚丽,景物奇特,一景胜一景,令游客叹为观止。
传奇故事
官马溶洞不但是一个神奇的洞、神秘的洞,而且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据说很多久以前,在官马山下住着一个朴实憨厚的农民,他有妻子和一双儿女,还有一个老父亲,一家人勤劳耕作,日子非常红火。农民既爱妻子、儿女,更孝顺老人,而且乐善好施,肯帮助别人,受到四邻的称赞。一天,老父亲病了,四处抓药不见起色。父亲的病使儿女愁眉不展。这种孝敬的心情感动了山洞里的仙人,仙人就托梦这位农民,告诉他赶快上山取泉水给老父亲喝,三天就能病愈。农民上早就进洞取来泉水给老父服用,老父的病果然好了,消息传开,附近村民纷纷上山取水,方圆百里的老百姓由于喝了洞中泉水,一个个体格健壮很少患病。从此,人们称此山洞为“仙人洞”,洞中泉水为“圣水”。由于每天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进洞必须举着灯笼、火把照明,久而久之,将洞顶都熏黑了。
吉林陨石旅游景点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接下来我们要去游览的景点是吉林市的陨石博物馆,到那里去看一位来自遥远外星的神秘朋友——吉林陨石。
吉林陨石是我们江城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被称为“宇宙使者,天外来客”。它是在1976年3月8日陨落到吉林市的,这次陨石的坠落相当于1.7级的地震。
当天有众多的百姓亲眼目睹了陨石降落的一幕,据他们回忆说,最处是在天空东北部突然出现一个红色的火球,光芒四射,极为耀眼,此满月还要大。在火球的后面拖着一束光带,夹杂着滚滚的浓烟。
火球在远行过程中,由于巨大的温度以及受外力作用,陨石体产生过多次爆炸,当陨石的主体在吉林市龙潭区金珠乡上空发生爆炸时,一个黄色的大火球突然发出强烈的闪光,随之冲出三个小火球,带着光束鱼贯向西南飞行,这就是吉林陨石中最大的三块陨石。现在被命名为吉林一号、二号和三号陨石。吉林陨石降落在了吉林市和永吉县附近方圆近五百平方公里的平原区域内。
吉林一号陨石落在了吉林市永吉县桦皮厂镇靠山村十社,3月8日在北方,天气刚刚变暖,一号陨石穿透了1.7米的冻土层,遁入地下6.5米,坑口直径为2.1米,当时距事发现场最近的目击者亢永春老人回忆,吉林一号陨石落地后,从远处看,翻滚的烟尘逐渐形成小磨菇云,高约50米,烟尘浓度极大。被溅出的碎土块,最远可达150多米。
吉林陨石雨刚一降落,吉林省吉林市中科院组织了“陨石雨考察小组”,对它进行调查,当时共收集到较大陨石138块,总重量为2616公斤,现已被吉林市博物馆收集展出,从一号陨石坑内取出的陨石净重是1775公斤,体积为117x93x84立方厘米,是目前石陨石中最重的一块。
陨石带来丰富的太阳系天体形成演化的信息,对它们的实验分析将有助于探求太阳系演化的奥秘。
太阳系是由恒星太阳、行星、慧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组成太阳系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九大行星和数量众多的小行星,小行星大多数集中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时常会有一些特殊轨道的小行星偏离轨道。
因为有这些特殊轨道的小行星,宇宙间便产生了一些星球间的碰撞,有爱好天文学的朋友一定知道,在每年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按照地球的运行规律,地球应穿过坦普尔慧星轨道,由慧星尾部喷发出细小的尘粒而散落在轨道上,正好与地球迎面相撞,同一时间,在地球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场十分壮观的流星或流星雨。
吉林陨石就是因为这种星与星的碰撞,而陨落到地球上的,据天文学家推算,吉林陨石这位“宇宙使者,天外来客”,本是47亿年前形成的,直径约为440千米的一个小行星的一部门。它的运行轨迹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在大约八百万年前的一次剧烈的天体碰撞中瓦解了,于是诞生了吉林陨石的母体。吉林陨石在第一次碰撞诞生之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椭圆形空间运行轨道(近日点大约一亿五千千米)进入地球公转轨道内部(远日点约为四亿二千千米),位于小行星带的边缘,这与地球的公转轨道,就形成了两个相交点,使它同地球碰撞成为必然。
1976年3月8日下午,吉林陨石沿着它自己的运行轨道以15-18千米/秒的相对速度从地球的后面追上地球,以极高的速度穿过大气层,于是15时2分36秒,使发生了陨石的陨落。
在我们吉林陨石陨落之前,美国在1948年2月28日发现的诺顿石陨石被称为世界之最,重1079公斤,但是吉林陨石陨落之后,很显然的担当了这个世界之最的角色,那么除了它的重量为世界之最以外,同时还创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之最和一个奇迹,就是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的一场陨石雨。雨区降落范围非常广,分布在东西长72千米,南北8.5千米,总面积近5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吉林陨石就其数量、重量、散落范围以及科技含量在世界都是罕见的。吉林陨石雨降落时,铺天盖地,呼号之声,几百里以外,清晰可闻,落地的巨响和震波,震碎了很多居民住宅的玻璃窗,场面之宏大,威力之巨猛,如同一颗小原子弹,然而,竟无一人一畜伤亡,可谓一奇。
目前陨石按含金量与硅酸岩的比例,科学家把它们分为三类,即石陨石、铁陨石、铁石陨石。吉林陨石属于石陨石。据科学分析,吉林陨石属于橄榄石,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是极为珍贵的宇宙样品。在陨石中发现了十三种氨基酸和有机化合物。在陨石内部还找到四十多种矿物质和三十多种原,其中有些矿物制是在同类陨石中的首次发现。为揭开原素起源提供帮助,可以说“吉林陨石的光临相当于发射了一颗地球人造卫星。”
那么陨石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都知道恐龙是古代一种大型爬行动物,如果中生代末期它们不灭绝,那么处于蒙昧时代的古猿至少没有机会变成现在的人。那么,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呢,科学家们发现。第三边界沉积层堆积着一层厚约几十厘米的白色粉末。那么地球上极为罕见的氨基酸,因此他们推断,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陨石与地球相撞,撞击后的巨大爆炸使大多数恐龙立刻死去。爆炸后的粉末笼罩在大地上面数年之久,土温骤变致使恐龙无一幸存,而恐龙的灭绝却给其他新生动物带来了生机。比如哺乳动物的出现,古猿也被迫走出了森林。陨石促成了人类的产生,由于陨石的影响,促进了生物的产生进化发展,但陨石也会带来毁灭人类的危害性。
各位朋友,大家看,这块陨石,在它的表面有一层深色的壳,叫熔壳,厚度大约有0.5—1毫米左右。科学上按照它的形成次序和外表的特征,可以将熔壳分为初始熔壳和次生熔壳。那么,熔壳有是怎样形成的呢?当陨石以每秒15—18千米的高速冲进大气层时,强烈的冲击波使空气分子急速的分解、电离和燃烧,温度可以达到2000 &.ordm.C,这巨大的热能部分地传给陨石体,使其表面温度达3000—3500&.ordm.C,表层的矿物质直接汽化而挥发。还有一部分,在陨石的表面形成一个液态层,当陨石陨落到低空以后,速度与压力急剧下降,使硅酸溶液迅速冷却,于是形成了玻璃状物质,微晶或雏晶。溶壳也就是在这样的物理化学过程中形成的。另外我们看到的陨石表面还普遍具有形态多样、大小不等的许多气印。这是因为陨石在大气层中与空气剧烈摩擦、燃烧和气流冲击形成的。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所参观的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一座陨石博物馆,属于自然类,在这个博物馆里,还收藏着许多关于吉林陨石的资料、照片以及其他国家的陨石标本等等。大家可以再仔细地看看,也可以在这里拍拍照,留作纪念。
吉林省集安旅游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在这样一个好日子里能应来你们的光临我很高兴,我是大家今天集安之旅的导游员。
那么我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集安的一些景点......◇ 好太王碑 ◇
在吉林省集安县城东北5pem处,公元414年,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 念 第十九代王而建。十九代王名淡德,号永乐太王,溢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此碑俗称永乐太王碑或好太王碑。碑体为一方柱形角砾凝页岩修琢而成,无碑额,碑座埋于土中,形制极富特色。高6.39米,宽1.35—2米不等。东南为正面,碑文 刻,共四十四行,满四十一字,计一千七百七十五字。碑文首先纪述高句丽建国神话,称出自北无余的第一代国王邹牟王是“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出生子;然后称颂永乐太王攻掠六十四城和一千四百多个村庄的业绩,最后刻记三百三十户“国烟”和“看烟”,即守墓奴的摊派情况。
◇ 东方金字塔——将军坟 ◇
火车穿过老岭的盘山隧道飞驰而下,边境小城集安就会映入你们眼帘。从左侧车窗远远望去,在龙山脚下,耸立着巨大的方坛阶梯式的古墓,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将军坟。它规模宏大,造型颇象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故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将军墓正在龙山脚下,地热优越,环境秀美。
这座方坛阶梯石质古墓,全部采用精琢花岗石砌筑,共七阶,第一阶为四层石条铺砌,其中最大一块长5.7米,宽1.12米,厚1.10米,重约32吨左右。其余六级,每阶皆由三层石条砌成。整个陵墓呈正方形,底部面积997平方米,顶部面积为270平方米。在陵墓的第五阶正中,有早年打开的甬道,可通墓室。墓室呈方体,边长5米,高5.5米,四壁用6层石条砌筑,墓顶覆盖一块巨大而完整的石板,平面达50余平方米,重约50多吨。墓室内的地面上并排置放着两个石棺床,棺木及随葬品早已荡然无存。坟的上下到处都是巨大石条,光是坟的外缘石条就用了1100多块。在坟的顶端,四边的石条上留有排列整齐的圆洞,墓顶的积土中有板瓦、莲纹瓦当和铁链一类构件,可以看出是亭阁建筑的遗迹,这与北方其他民族的丧葬习俗极为吻合。将军坟后面原有四座陪葬墓,一字等距排列,现仅存一座,建筑样式与主墓相同,规模则小的多,可能是近臣或妃子的墓葬。
据考证,将军坟应是一座高句丽王陵,当在4世纪末到5世纪初建筑。高句丽王朝始建于公元前37年,到这时已传到十九代王好太王和二十代王长寿王。好太王已有陵墓。将军坟距好好太王陵不远,且墓道朝向太王陵。国内有关学专家学者认为,此应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将军坟”之称是清末当地老百姓的,一直流传至今。
昔有《别金相登将军坟》一诗,曰:“将军坟墓几千秋,坟外年年江水流。桂酒椒浆伤往事,荒烟蔓草赋闲游。三辅霸业今何在,百济名邦早已休。独有英雄埋骨处,峨峨高峙龙山头。”
·长白山旅游景点介绍 ·松花湖旅游景点介绍
万余座高句丽古墓群中,有20余座绘有精美的壁画,其题村广泛,技艺娴熟,绚丽多彩,飘逸流畅,距今虽已千余年,色彩仍鲜艳如初,由此可见当时的绘画艺术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临摹了大部分古墓壁画置于博物馆内供人参观。著名的壁画墓有角抵墓、舞踊墓、三宝墓、四神墓、五盔坟等。
◇ 五女峰公园 ◇
长白山余脉老岭山区腹地的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集中展现当地独特的动值物资源和瑰丽的自然景观。园内有5座峻峭挺拨的山峰——玉女峰、少女峰、参女峰、春女峰和秀女峰;还有幽谷银瀑、高句丽采石场、天工神韵、望峰台、仙人台、藏心洞、怀古亭、洞天皓月、空中悬佛、抗联遗址等38处人文自然景观,既美艳多姿,又雄奇壮观。幽谷银瀑是一条数百米长的大峡谷,谷底流泉淙淙,有人工,天然瀑布两处,巨树和古藤形成的华盖守护着古老的秘密,峡谷两侧陡峭的山岩怪石嶙峋,苔藓遍布,身临此境仿佛回到了盘古开天的洪荒年代。
洞天皓月景观更为神奇,两座20多米高的石岩,中间是一条刀劈斧削般的等宽缝隙,是谓“一线天”。站在“一线天”中间上仰望,“空中悬佛”正好夹在石壁上面横空也世:一大一小两块椭圆型花岗岩石形成悬佛的头、身,悬佛五官分明,鼻子上的皱纹清晰可辨,神态十分逼真传神,其表情恰似在用力挤开石壁,附视着芸芸众生从下面通过。造物主的神工鬼斧又制造了一个千古之谜。
来到藏心洞,虽是一处横穿山岩的石洞,但奇在洞中卧有一块心型巨石,石体比两边洞口都大,不可能从外面移进,那是天然形成?令人百思不解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的集安一日游就这样结束了,在这次旅游中若有不周之处还请提出宝贵意见,今后以便更好的为您服务。离别之即,没有好送给大家的,祝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快乐,健康......再见。
景点导游词 篇5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苏堤望山桥南面的御碑亭里立有康熙题写的“苏堤春晓”碑刻。苏堤长达二千余米,两旁遍植桃柳,四季景色各异,每逢阳春三月,柳树成烟,掩映湖面,风趣横生。有诗为证:树烟花雾绕堤沙,楼阁朦胧一半遮。苏堤由南而北有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杭州人将这六座桥俗称为“六吊桥”,民间有“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歌谣。解放后六桥重新加固并拓宽,桥栏杆全部采用青田雕刻民族形式图案,保持古桥原有风貌。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路。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曲院风荷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下面我将带大家游览代表西湖夏景的曲院风荷。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被称之为“曲院荷风”。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来曲院逐渐衰芜。到了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改“曲院荷风”为“曲院风荷”,并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当时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如今的曲院风荷是一九八三年以来逐步建成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和滨湖密林五大景区。公园周围有岳飞庙,郭庄,杭州植物园等,组合成西湖北线常年游人密集的游览热线。
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我们现在所在的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大家看,荷花都绽开自己一朵朵的粉嫩的花朵,莲叶田田,菡苞婷婷,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此时感受曲苑风荷的情境,真的就是“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如果登上那边的迎薰阁远眺,便可见到“接天碧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好风景。而乘坐游船行走在荷花边,看着那五分碧叶,四分荷花,更留一分与水,暑气一扫而光。清风徐来,荷香阵阵,是不是觉得所有的烦恼都化为乌有了呢?
几多名品,数首赞歌,西湖如西子,淡妆又浓抹;荷花比佳人,意境亦如是啊,你看宋人杨万里的一张大图,“红白莲花共半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平湖秋月
我们现在所到的地方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了。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一是湖中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是在湖中赏月;二是历史上南宋皇城遗址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是在山上赏月;至于在西湖岸边,首推这月白风清、水天一碧的平湖秋月了。平湖秋月景区东临白堤西端,南濒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而是指秋夜于湖中泛舟尽揽秋风明月的情景。这可以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虽在唐代时就建有望湖亭,但实际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建景碑亭于其左。新中国成立以后,经重新规划和逐年翻建,扩建,新建,这里形成了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更加宜赏月,宜品茗,宜休闲。
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曾说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月光下的西湖,山溶水意,一派清绝,有多少人为之陶醉?平湖秋月三面临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真是“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啊。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骆成骧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道出了平湖秋月平日赏景的绝妙之处啊!
断桥残雪
白堤尽头的这座单孔石拱桥就是著名的断桥了。这座桥看起来虽然很普通,但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却是最大的。在《白蛇传》中,白蛇娘子与许仙在此雨中相逢,借伞定情;又在此邂逅重逢,言归于好。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历来催人泪下。因这段人与妖之间的奇情奇事,断桥名望冠于西湖且蜚声天下,享湖上第一情人桥之誉。断桥之名得于唐朝,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断桥,是1941年改建,50年代又经修饰的。
“断桥残雪”其名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一说古石桥上建有亭,冬日雪霁,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仍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断之感,得名“断桥残雪”;也有人说,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多情的画家取残山剩水之意,于是拟出了桥名和景名,后一种说法似乎更可取。明末的张岱却别立一说,他在《西湖梦寻》写道:白堤上沿堤植桃柳,“树皆合抱,行其下者,枝叶扶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他认为“断桥残雪”,事实上是说月影。
“断桥残雪”景致确实美不胜收,然而在断桥上观西湖雪景,更是销魂。每当雪后初晴,伫立桥头西眺北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铺琼砌玉,湖山晶莹朗澈,些许冷艳,些许凄清,胜却喧哗热闹、绿浓红盛多多,名列西湖十景当之无愧。难怪古人常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了。
当然,断桥观景,不止冬日雪残时分,明末画家李流芳曾说:“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可知,断桥观景,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
花港观鱼
各位游客,这就是杭州著名的花港观鱼公园。它位于西湖的西南角,前接柳丝葱茏的苏堤,北靠层峦叠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为一处以花、港、鱼为主要特色的大型自然山水式园林,是观鱼、赏花的好地方。据记载,从前在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有一条小溪流经此处流入西湖,叫做花港。水因山名,地以水名。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带称为花港了。而“花港观鱼”名称,源于宋朝。当时,有个内侍官叫卢允升的,在这花港侧畔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花园别墅,称为“卢园”。园内栽种奇花异木,叠石为山,凿地为池,引花港水于其中,畜养异色鱼数十种,于是游人萃集,雅士题咏,颇及一时之盛,堪称胜观。南宋宁宗时,宫廷画院画师祝穆、马远等创立西湖十景名目时,就把卢园观鱼也列为西湖十景的一景,题为“花港观鱼”。从此,这偏于西湖一隅的私家花园,就闻名遐迩了,成为西湖著名的游览胜地。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西安景点导游词 篇6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安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安景点导游词1西安碑林建设于公元1087年,是保藏我国古代碑石时刻最早、数量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内容富厚,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搜集了古代的文献文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成长的部门成绩,反应了中外文化交换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西安碑林是在生涯唐代石经的基本上成长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罗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誊写的《石台孝经》和公元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石台孝经》修盖的碑亭。《石台孝经》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身誊写的。孝经是孔子的门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前面一部门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标是暗示本身要以“孝”管理全国。后头是孝经原文,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底座由3层石台构成,上刻有活跃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较量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此碑由4块石头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首要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罗《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50252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清代补刻的《孟子》17面3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12部经书是封建社会常识分子必读之书。由于其时印刷术不很发家,为了停止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呈现错误,并能永世生涯,就把这12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7次刻经。《开成石经》是今朝仅存的一套完备的石刻经书。
西安景点导游词2西安钟鼓楼构筑重檐窝拱,攒顶转角的木质布局,共有3层。每层均施斗栱装饰。楼基面积达1377。64平方米,通四街各有门洞。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宽约35。5米,用青砖砌筑。楼高27。4米。由地面至楼顶,高36米。内有楼梯可回旋而上,供游人登临旅行。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十三年(1674)和乾隆五年(1740)先后重修,但梯体仍保持原构筑特点。楼九楹三层,为歇山顶重檐三滴水木构构筑。座宽38米,长52。6米,高8。7米,全用青砖砌筑。楼高24。3米,通高33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宽各6米的券门。北悬“声闻于天”匾额,南悬“文武盛地”匾额。楼建于基座中心,慎重丰富。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制作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但它比钟楼起初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锻造的“景云钟”(现藏于碑林博物馆)。听说,迁到今址之后,风物杂谈,固然楼的式样巨细并没有改变,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无可若何,只有另换。
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细繁复,示意出明清流行的装饰艺术。细心浏览门扇上一幅幅浮雕,它们会汇报你古代很多饶故意见意义的典故轶闻。第一层北门,自西向东依次为;虬髯客;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红叶题诗;班昭念书;博浪沙椎秦;唱筹量沙。第一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永生殿盟誓;连环计;黠鼠夜扰;挂角念书;卞庄刺虎;嫦娥奔月;东坡题壁;李白邀月。第一层南门,自东向西依次为;文王访贤;伯牙鼓琴;画龙点睛;斩蛇起兵;伯乐相马;柳毅传书;舜耕历山;把桥授书。第一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为;枕戈待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龙友颂鸡;黄耳传书;孙期放豚;陶侃运砖。第二层楼南门,自东向西共八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画面,依次为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
第二层北门,自西向东共八幅勺“仙醉酒”画面,依次仍为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单人独马;伐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择邻;子路负米;画获教子;温娇绝裙;闻鸡起舞。第二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是:写经换鹅;茂叔爱莲;灞桥折柳;踏雪寻梅;陶潜爱菊;寻隐不遇;孤山放鹤。
西安景点导游词3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是以险峻著称的西岳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千米的华阴市以南。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华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现在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等景观,均给人以仙境般的美感。
各位游客朋友,华山不仅自然景观美不胜收,人文景观也令人震撼与叹服。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数十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华山还是道教名山,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华山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游记和传说故事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在华山诸多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神话故事有“巨灵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箫引凤”等。20_年,华山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从玉泉院出发,去游赏众多惊险瑰丽的景观。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青柯坪,请看东边的一块巨石,名叫“回心石”,前面是华山第一道险境千尺幢,以前体弱者到此石处向导就劝其回头下山,故有“回心石”之名。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元朝道士贺志真带领两个徒弟在华山开道凿洞,每凿一洞,就让给别人,这样天长日久,两个徒弟就有些不高兴,认为本想跟师傅学点东西,现在不但没学到什么东西,而且天天吃苦凿洞,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天,师徒三人在南天门外悬空凿洞时,两个徒弟心怀叵测,砍断绳索,眼看师傅坠人深渊。两个徒弟随即下山,当走到回心石处与师傅相遇,因此知道师傅已经成仙,不是凡人了,于是悔恨不已,决心回心转意,又随师傅上山修炼。后来两个徒弟也都修炼成仙了。
千尺幢是一条峭壁上的大裂缝,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共370余级台阶,坡度极陡,每级台阶的宽度不过三分之一的脚掌,幸好两旁都有可助攀爬的铁链。仰望天际,一线天开。俯视脚下,如临深渊。石级顶端犹如井口,倘若把“井口”用铁盖盖住,通往华山的道路便被堵塞,所以称之为“太华咽喉”。
出千尺幢不远是百尺峡,这里是登华山的第二道险关。两壁高耸,中间夹有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上刻“惊心石”三个大字,游人要从石下小路穿过,确实惊心动魄。此后还有仙人桥、俯渭崖、黑虎岭等小险处,就到了登山的第三道险关老君犁沟,这是夹在陡峭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险道,深不可测,有石级570有余。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华山的精华部分——西峰。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前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拔峻峭,如刀切剑削,壁立千初。此峰最髙处有“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赏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像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西峰上美丽景观比比皆是,还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峰北绝顶叫西石楼峰,峰上杨公塔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题词。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鸿蒙”题刻,是书法家王铎手迹。特别是莲花洞,也叫莲花石,太乙莲台,此石头如莲花瓣覆盖石上,顶上的松树在气象站没有砍去一半前,就像莲花的莲蓬一样,很有意思!各位朋友,华山景区还有东峰、南峰、北峰等美景,请大家一边攀登一边欣赏,3小时后在山下停车场集中返回。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欢迎大家再来华山。
西安景点导游词4中国明西安府城墙。在陕西省西安市。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和元代奉元城基本上扩建而成。原为夯土城墙,明隆庆年间(1567~1572)巡抚张祉在夯土城墙外初次包砖。清乾隆年间(1736~1795)陕西巡抚毕沅举办大局限的维修和加固,将包墙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道、宇墙垛口等。城墙周长13。75公里,为中国现存完备、局限最大的城墙。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为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
据文献记实,明代建筑的西安城,西墙和南墙都是操作原唐代皇城的城墙而增修加长的,东墙和北墙是扩大新建的。西墙和南墙内均发明有唐代城墙和城门的遗迹。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明代建筑的城墙用黄土加石灰、细沙并掺麦秸、草渣混淆分层夯筑而成,夯层厚10~12厘米。城墙高12米,底宽16~18米,顶宽12~14米。墙顶均以三层青砖铺设海墁,每隔40~60米处,有一砖砌溜水槽和吐水嘴。城内除四门左侧各有登城马道外,还有6处马道。城墙内沿墙附近筑女墙,外沿墙有垛口5984个。城墙外壁附近有马面98座。马面伸出墙面11米,宽20米,各马面之间相距120米,恰在弓箭和火铳的射程之内。
城的四角各筑有一个突出城墙的角台(楼),除西南城角台为圆形外,导游实务,其他3个为方形。据掘客得知,这种圆形角台是元代的建制,明代扩建西安城时,因西南角未动而保存下来。城墙每面各辟一门,东名长乐,西名安宁,南名永定,北名安远。门外筑瓮城,门上建楼,门楼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闸楼及周围城墙已在民国初年拆除,现存正楼、箭楼6座。除南面箭楼下无门洞外(门洞分从瓮城阁下开),其他3门箭楼下各穿门洞。门洞高宽6米,深19。5米。正楼为重楼,面宽七间,进深二间,高36米,三层檐歇山顶,周有回廊,楼下及平座均施斗□,箭楼以青砖为主布局,面宽十一间,进深两间,高33。4米,单檐歇山顶,正面分设四层箭窗,各12孔,总共48孔,阁下各3层,总共9孔。楼的不和有两层房檐,均施斗□,下有檐廊。城外护城河宽20米,深10米。1983年开始对城墙举办全面整修。
西安景点导游词5大雁塔位于僻静门外4公里的慈恩寺内,相传唐代永徽三年。赴印度取经的玄奘法师。奏请在寺内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带返来的经籍。这座塔初名为经塔。后裔人称它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秀,引起众人的惊叹。
这座有着一千三百多年汗青的大雁塔,成为古城西安独具气魄威风凛凛的符号。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层,高60米,是模拟西域佛塔情势建的。后经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层,底边各长25米。大雁塔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优越典范。塔身用青砖砌成,每层四周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捷,气魄宏伟,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期间气魄威风凛凛。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则是后工钱了区别于荐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内有木梯,可以回旋登塔,凭栏远眺,可饱览关中大好风物。大雁塔的底层南门两侧,镶嵌两块石碑,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贞观廿二年(648),为玄奘所译诸经作的总序。另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论”是唐高宗为“圣教序”所作的纪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镌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更是研究唐代构筑的贵重资料。
小雁塔
小雁塔在西安市情意路南侧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对象相向,成为唐代古都长安保存至今的两处重要符号。因局限小于大雁塔,建筑时刻较晚,故称小雁塔。
荐福寺原建于唐长安城开化坊内,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旧宅。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外戚为高宗荐福而建寺。天授元年(690年)改为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中的闻名寺院。唐代名僧义诤在荐福寺译经,共译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换极有代价。
现寺内存有的小雁塔,为密檐式方形砖构构筑,初为15层,高约46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名辟一门。塔身从下至下逐层递减内收,愈上愈促,奇丽玲珑,别具气魄威风凛凛。门框为青石彻成。塔身内部为空筒式布局,设木构楼层,有木梯回旋而上。明清两代因屡经地动,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仅存13层。今寺内还生涯一口重万余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的臣大铁钟,钟声洪亮,是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
西安景点导游词6哈喽!欢迎大家来到西安,我是你们的小导游刘琳,我和大家初次见面,请大家多多关照,下面我们就前往清华池吧!
朋友们,我们正在走廊,请大家往前看,那就是黄河母亲,她一身雪白,还抱着不到一岁的孩子,用乳汁哺育这他,这黄河母亲大概有两米多高。我们联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妈妈肯定也这么爱你吧!
黄河母亲大家已经看过了,我们就去对面那座山吧!它叫作鸟山,必须坐缆车去。请大家做好准备,缆车要出发了!请大家往下看,这就是清华池,很美丽吧!
好了!大家该下缆车了,我们已经到达鸟山了。请大家往里面走,看!那是八哥!多么可爱呀!大家自己看吧!可不要掉队哦!好了!大家应该看完了,我们下山吧!
look!那是青春泉!听说只要用哪里的泉水洗脸,脸上永远不会有皱纹哦!青春泉的左面是皇上和他的妃子洗澡地方,只要往里面头一两个硬币,就会来年有好运!
好了!今天的清华池一日游结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请大家不要忘记今天哦!
西安景点导游词7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的目的地是——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孔庙遗址,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数量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孔庙遗址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置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末年,南门照壁上的“孔庙”两字是由清代书画家刘晖书写的。现在的大门东西开,俗称“礼门”、“义路”。走进博物馆大门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梁画栋的木牌枋,名叫“太和元气坊”。
西安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石质书库”、“书法的故乡”。西安碑林是为保存唐代《石台孝经》、《开成石经》而建,经历代不断的整修充实,集中展出了汉魏至明清的碑石墓志1000多件。
游客朋友们,碑林博物馆的参观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参观,谢谢大家!
西安景点导游词8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带大家去参观西安城墙。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游览的西安城墙,它是世世代代陕西人的骄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征。
西安景点导游词9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
“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西安旅游景点导游词西安旅游景点导游词。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唐天v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发箭防御之用西安旅游景点导游词导游。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幕门(小南门),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门(小西门),在莲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门被拆;解放门(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解放路北端,当年因为陇海路通车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开辟了新城门,南墙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
北墙有尚德门。东墙有朝阳门。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西安景点导游词10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家来到西安,西安是著名的古城,我将带领大家游览几天,那么首先我们就去秦始皇陵观光。
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约五千米处,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险峻,环境优美。陵园规模宏大,陪葬品重多,像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赵政从13岁就开始营建陵园,修剪时间长达38年。工程浩大,气魄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1974年在其东侧发现兵马俑坑,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过发现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型博物馆,于1979年10月开馆。1987年12月联合国教文组织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家在游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大声喧哗。2、不要拥挤,要有秩序的参观。3、不要乱写乱画,保护文物。现在我就带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
西安景点导游词11一块古老的土地,历史老人曾镌刻了无数的辉煌;一座年轻的城市,时代之神正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笔下《马可·波罗游记》中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早在1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以西安的蓝田猿人为代表,揭开了人类文明的一页。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此建造了村落——半坡村,成为中**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西安的建城史已有3100多年。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中国意为中央之国,中国的中心之点或叫大地原点就在西安,难怪“秦中自古帝王州”!秦始皇在此建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阿房宫,在骊山建造了规模巨大、埋藏极为丰富的历史宝库秦始皇陵,在汉唐时期,西安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东有罗马,西有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无愧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
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明代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市内有6000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西安旅游区内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等驰名中外的景点。
自然景观峭拔险峻,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楼观台、辋川溶洞等风景名胜区,更有周边的森林公园十余个。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
西安的旅游商品生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秦俑仿制品、仿古青铜器、秦绣、玉器、丝绸、工艺瓷器、户县农民画、唐三彩、瓷板画、景观表、麦杆画、关中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十分丰富。全市有推荐旅游购物商店15家,可以较好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购物需要。同时,西安的餐饮业可以供应全国八大菜系及欧美西餐、日本料理、韩国烧烤、东南亚风味、清真等各式美味佳肴,发掘仿唐菜120多种,形成以唐菜为主的传统菜和以陕菜为主的现代菜。在全国饮食业优质产品评选中西安的饺子宴,羊肉泡馍等八个品种荣获金鼎奖,特别是西安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吸引着八方宾客。
西安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是中国东部通往西北、西南以及西亚各国的咽喉。如今铁路、公路、航空交织成网,四通八达,把西安与全国连成一体。中国四大国际空港之一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与国内各城市开辟有100多条航线。
如今的西安,又是一座以机械、电子、电工、航空航天、轻工工业为主,拥有500多个科研机构、40余所大专院校,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整洁的现代城市。
西安景点导游词12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你们来到古城西安,我是你们此次西安之行的导游,我姓__,大家叫我__导好了。今天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秦兵俑。景点位于西安临潼,大约需要四十分钟车程,等到了那里,你就可以看到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其实就是秦兵马俑的陪葬坑。你们知道秦兵马俑的来历吗?原来在以前的朝代,皇帝死后都要活人陪葬,后来到了秦朝,一个大臣对秦皇说:“之前的朝代都是用活人陪葬,这对您不是很妥当,不如让能工巧匠打造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如何?”秦始皇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答应了下来。其实要不是秦始皇当年的这个点头同意,就没有今天这气势雄伟的秦兵马俑。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秦始皇陵园,请大家依次下车。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_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一号坑。在三个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平方米;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盖起了一个巨大的拱形大厅。我们可以走进大厅在细细游赏,游赏时也要注意安全哦!
大家请看,那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就将军俑。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还有很多精彩的武士佣、骑兵俑、良马。这些兵马俑一个个神态各异、精彩绝伦,真是看了大饱眼福。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形象的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秦兵马俑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祝大家接下来的旅程愉快!
西安景点导游词13兵马俑 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
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 御手一名,车士两名。
二号兵马俑坑于1994年3月1日开始正式发掘。全坑划分20X20米的24个探方。
每个探方又以十字隔梁分成4个大小相等的小方。二号俑坑上部覆盖的表土已被清除,棚木遗迹已揭示出来。图中所示是二号俑坑发掘现场的局部情况。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凹”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陵铜车马出土于秦始皇陵西侧20M处,1980年局部试掘铜车马坑时,在一木椁内出土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铜车马,出土时已残破,经修复后恢复原状。秦始皇帝陵位于西安市临憧区东的骊山北麓。通过考古勘探,在陵园内外已发现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员的墓葬500余座。陪葬坑中比较重要的有:兵马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吏俑坑、青铜水禽坑,以及各种附葬坑等。另外,在陵园内外还发现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大量的宫殿建筑遗址。整个陵园犹如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它是中国历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多的一座陵园。大雁塔看到这座唐代建筑,你们一定会又感叹又好奇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此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
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5层,砖表土心,光盘梯。
后塔心砖缝草木丛生,渐趋颓废。经武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唐长兴年间几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长高了4.5米,还加了两层。底层每边长25米,基座为方形,边长45米至48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塔底层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尤其是西门楣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上刻当时废殿建筑的写真图,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后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国家保护的珍贵书法原刻,是研究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
西安景点导游词14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古城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黄,叫我小黄或伟群都行。我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很高兴,希望我能和各位一起度过这一段美好的时光。今天我先带大家去最著名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临潼出土,今天我就带领你们游览这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历史文物。
看!这就是将军佣,它身体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握着宝剑,看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象在考虑如何打退匈奴大军呢!
瞧!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跟真马差不多,个个形体键壮,肌肉丰满,看它跃跃欲试的样子,好象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档案,先的景点不知这一关额,还有先古城墙,华清池等等,这些景点我都会带你们去的,今天我们就先到这里,大家回去好好休息,然后有一个好的状态再继续我们明天的行程,希望大家今晚能休息好,我们明天见。
西安景点导游词15钓鱼台位于宝鸡市东南40公里蟠溪河上,南依秦岭,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叠翠,景色绮丽,历史久远,是古今中外颇享盛名的游览胜地,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钓鱼台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隐居十载,滋泉钓干遇文王而闻名于世,史料典籍均有记载。唐贞观年间:“太公兵家者流,始令蟠溪立庙。”并植柏四株,至今犹存。至清乾隆年间有庙宇17处,著名的有太公庙、文王庙、山门口、三清庙等,河东岸的钓台遗迹,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贤台以及飞瀑流霞,浪声莫测。钓鱼台建筑风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
根据记载,太公钓鱼台有3处,初钓河南新安城东,继钓陕西咸阳城西,后钓宝鸡县伐鱼河谷,而三处中又以幡溪钓鱼台最为有名。因为,姜太公在此垂钓的时候,遇到周文王的拜谒,辅佐朝政,才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文武之治”盛世。从此以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唐代诗人李白、许浑,宋代诗人苏轼都曾游览于此,并赋诗记胜。唐代的钓鱼台就此建庙塑像,历经3次重建,至今人们还可以看到“太公庙”、“文王庙”、“望贤台”、“乞子崖”、“钓鱼台”等一些庙宇,祭钓堂、殿、廊、楼、台和一石驮五柏等壮观奇景。《吕氏春秋》(水经注)有“太公钓兹泉”的记叙,民间亦有“太公背泉垂钓”、“周文王纳谏邀贤”、“武吉代薪奉母”等传说。古往今来,钓鱼台就以其盛名招待游客,宋代文学家苏轼曾游此地,留下“夜入幡溪如入峡,照山炬火落惊猿”的名句。站在伐鱼河上的瓦子坡村南眺,秦岭群峰峥嵘起伏,重峦叠嶂,郁郁葱葱,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近看,奇峰耸峙,翠柏葱绿,庙宇宏伟,水色碧透,绚丽诱人。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块屹立在伐鱼河畔的奇特巨石——“丢石”。丢石,是一块庞大而完整的石英花岗岩体,上大下小,呈碗形,丢石上几乎找不到任何裂隙。丢石北侧有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宝鸡知县徐文博书写的4个1米见方的苍劲大字:“孕磺遗璞”。丢石高6.6米,上部直径11.2米,下部直径仅4米,伐鱼河湍湍急流擦石而过,大有一触即倒之势,然而,千百年来,它始终“稳如泰山”,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雄伟壮观的姜太公庙在丢石右上方的河边。房屋出檐斗拱,雕梁画栋,古香古色,为唐贞观初年所建,明嘉靖年间整修,清乾隆二十六年重修。庙前正立着4棵40余米高的参天古柏,枝杆粗壮,根深叶茂,四季常青,传说为唐代所植,此为钓鱼台景观之一。周文王庙,由姜太公庙盘山而上即到。文王庙依山而建,庙堂重瓦危檐,布局严谨,巧夺天工。隔河山腰,还有规模更加宏伟的武王庙和武吉庙。武吉庙内原有一根武吉担柴用的铁肩担,重60公斤,“_”中丢失。据钓鱼台碑得记载,这里自唐代设神修庙,计有庙宇、祭堂17处,殿、廊、搂、台共40余间,现在多数已重建恢复。从丢石顺水而下,河水层层下跌,浪花飞溅,向下游直泻,形成一个个深潭,犹如朵朵雪莲盛开。离丢石100米处,有一水面宽广,水色碧透的深潭,名“滋泉”,泉边有一石英花岗岩巨石嵌入河心,巨石上有两道40厘米长,15厘米深的平行光滑浅槽,相传姜子牙来此隐居后,每每在此垂钓,年深日久,便在巨石上跪出了两道槽痕。钓鱼台即由此得名,侧方岩壁上雕凿有“钓鱼台”3个巨型篆字。
从丢石溯水而上,两岸高山对峙,河谷狭窄,谷坡陡峭,水流湍急,有“一步跨过伐鱼河”之称。沿峡谷再上河谷,豁然加宽。一座双曲拱大坝挡住了去路,这即是“钓鱼台水库”。钓鱼台水库,坝顶宽2米,坝长200米,坝高50米,水深45米,总库容量255万立方米,1973年开工,1978年12月建成,可灌溉2200公顷农田。水库大坝东端有一八角亭,记载了水坝开工时间,使用人力及竣工日期,具有古代亭台楼阁和现代建筑艺术的综合风格,典雅灵秀。大坝中间有一观景楼。登上观景楼,整个风景区尽收眼底。钓鱼台水库为这里增添了不少风景。夏秋季节,水面碧波荡漾,周围高山披红挂绿,湖光倒影,煞是好看,游人乘坐小船或游艇漫游水面,恍如置身于桂林漓江之上,杭州西湖之中,十分惬意。从坝侧溢洪跌下一道瀑布,约40多米高,瀑布飞流而下,如白练垂挂,似银河倾泻,訇然之声震耳欲聋,水珠飞溅数丈之远,日光照在迷蒙瑰丽的水雾上,竟幻化出一道绚丽无比的七色彩虹,云蒸霞蔚,壮观无比,充满诗情画意。冬春季节,水库冰封水面,光滑平整如明镜,雪落山间,银装素裹,一片银色世界。巨厚的冰层,成了游人的天然滑冰场。水库的天然景色和人工建筑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耐人寻味的风景画。
白园景点导游词 篇7
一、现阶段教学与考试方法带来的思考
随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进入, 在未来新的旅游行业需求形势下, 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看到在教学与考试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 从而对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进行反思。
(一) 教学方法更多的启发学生兴趣
该课程以往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黑板前面讲授, 而且缺乏这方面正式的教材;更多的是绝大多数教师没有旅游行业从业经验, 达不到工学交替的效果, 纯理论知识授课, 很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即使学生认真地听, 认真地记, 但还是一头雾水。即便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教学方式方法有所变化采取电子课件, 但是景点导游不同于其他理论课程, 《景点导游》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实践课, 需要理论结合实践, 而且更需要一位从事过旅游行业, 又做过导游有着丰富带团讲解经验的资深教师主讲, 并且理论结合实际, 利用多媒体技术, 把课堂与景点教学相结合, 通过整周实践教学, 带领学生到景点去把课堂搬到真实的旅游景点中去。
(二) 适当补充相关知识,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景点导游》是一门边缘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众多学科知识在旅游这一特有主题下辐射和应用的结果。而目前《景点导游》课程教学过程中, 所涉及到的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美学、人类学等的知识比重相对不足, 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在专业思维形成时存在理性的思维和感性的创造性想象能力的不平衡。在授课的过程中, 对该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加以补充式讲授, 再经过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个体上提升对景区景点讲解的能力以及讲解过程中应用创新能力。
(三) 理论与实践考试方法应有所侧重
该课程以往的考试方式与方法, 往往是出一张卷子来考试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但这种考试偏重的是一种理论考试, 却忽略了该课程的实践性, 没有体现出《景点导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特点, 是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表现。传统的考试方式与方法已经无法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于旅游高职教育《景点导游》课程考试的新思路应该是理论结合实践去考核学生, 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景点讲解的技能, 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应该重视课程的实践技能性, 突出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的是一种就业形式的教育,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就业的能力。《景点导游》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的课程。如何利用这样一门课程来达到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场教学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开始了。
(一)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上看改革的必要性
客观地讲,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已基本形成一定的共识, 那就是:高职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 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 许多高职院校《景点导游》课程无论是教学还是考试方法上还沿袭着本科院校的做法, 俨然一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 从而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因此《景点导游》课程教学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十分必要。
(二) 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 技术应用能力强, 知识面较宽, 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 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宗旨、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问题均作了切实明确的规定, 为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
(三) 从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上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不断开展, 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 经过权衡对比、听取企业专家意见,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明显处于滞后状态。“十一五”期间, 正直政府推进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进入, 应该以此为契机, 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大力开展工学结合、工学交替, 做高职教育发展的模范, 改革的模范, 管理的模范。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上看, 我认为高职教育教学与考试方式改革也势在必行。
三、新模式下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新思路
旅游行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 《景点导游》更是实战型的课程, 该课程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技能岗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根据专业对应岗位能力模块的要求来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结合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制度, 建立了理论授课结合实践考试的“双线”教学模式, 形成了“基础平台+能力模块+职业资格证书=新的课程体系”的模式。
(一) 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色
1. 突出应用, 强调实践
旅游行业是实践性强的行业之一, 因此《景点导游》课程的内容应突出实用性。在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编写、教学案例的选择中, 应当首先考虑符合景点导游的实际。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讲解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重视基础, 强化技能
为了使学生掌握景点导游的有关基本知识, 在内容编排上应当对《景点导游》课程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做出较系统的介绍, 做到基础知识“全面”, 实践教学“实用”, 技能训练“突出”。
3. 结构新颖, 体系科学
《景点导游》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以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实践环节为知识与能力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设计成为1:1, 走工学结合的模式, 强基础、重实践。做到理论知识“完整、充实”;实践技能“扎实、过硬”。
4. 形式多样, 激发兴趣
在《景点导游》课程教学中适时加强教材建设、大力提倡情景教学、案例教学, 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讲解实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整周实训带领学生到景点去开展工学结合, 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将讲课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 景区景点图文并茂;实景拍摄、自主开发模拟现场景点导游软件, 并应用于网络上便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二) 考试方法强化实践技能
1. 有针对性的结合全国导游员 (面试) 现场考试
学生通过对《景点导游》课程完整的理论知识学习, 在期末课程考试环节中, 有针对性的结合全国导游员 (面试) 现场部分考试形式出题, 结合现场面试部分的形式及要求, 设计评分标准及评分表, 让学生了解考试流程, 为参加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练兵, 同时强化学生的导游词讲解技能以及学生临场的随机应变能力。
2. 有所创新、强化技能, 以不变应万变
在模仿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方法的基础上, 提倡有所变化、有所创新。例如:在《景点导游》现场考试的过程中, 有意加大难度, 在市内、市外两处由学生随机分别抽取导游词进行讲解, 而且不允许更换导游词;在导游词讲解结束之后结合景点知识提问;并在导游基础知识问题中再随机抽取两道问题进行解答。虽然考试的难度加大了, 但却起到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学会处理在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性问题。
3. 为形成良好的考试制度创造支持环境
充分利用和组织旅游管理专业的优质教学团队, 发挥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性作用, 全员参与学生《景点导游》课程模拟全国导游员 (面试) 现场部分, 期末的考试、监考、评审任务, 长期坚持并按照统一安排部署, 依据考试说明及考试流程, 认真落实学生的技能考试工作, 最后统一上交学生考试成绩单。
总的来说, 我们在《景点导游》课程上所进行的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 并不是孤立的, 更不是随心所愿的, 它是随着课程体系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也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要求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当然, 再好的教学和考试方法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主义, 我们今天所做出的大胆的尝试, 是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从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 更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新的探索。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变知识灌输为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 通过对实践教学在空间、时间及深度上的拓宽, 使学生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环节中施展和挖掘潜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 创新式发挥, 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满足知识经济、产业化信息时代的社会需求, 并且要紧跟21世纪旅游行业的发展步伐。《景点导游》作为为旅游行业培养大量优质旅游景点导游人才的专业核心课程, 教育教学的重点应该是的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模式的大胆改革和创新;减少课堂讲授的时间, 变知识灌输为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 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景点导游,方法改革,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杨建立、杨京楼.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讨, 教育与职业, 2006.[1]杨建立、杨京楼.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讨, 教育与职业, 2006.
[2]吴宪洲.论以就业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改革, 教育与职业, 2006.[2]吴宪洲.论以就业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改革, 教育与职业, 2006.
[3]杨培茵、郑昌江.论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模式转型, 2007.[3]杨培茵、郑昌江.论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模式转型,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