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拍“皮球”

2025-02-02

童年趣事——拍“皮球”(共6篇)

童年趣事——拍“皮球” 篇1

在我的童年里,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其中最有趣的要数两岁时拍“皮球”的事了。不管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有一种可笑的感觉。

那一天,我正在家里玩耍。突然,妈妈打开门,把一个“皮球”藏了起来。因为家里有一个和那个“皮球”一样颜色的皮球。所以我以为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新球,还藏起来,不让我玩。

盼星星,盼月亮,妈妈终于出门买菜了。于是,我便“按计划”行动了起来。

我满屋子连走带爬,到处找那个妈妈不让我玩的“皮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一个“大柜子”里找到了这个大皮球。

我费力地拿起皮球,心想:这个皮球好像和我原来玩的那个皮球不一样啊!这个皮球怎么这么大?怎么这么重?还有,这个皮球怎么如此不光滑?而且头上怎么还有一段绿色的东西呢?

于是,我费力地抱起这个“与众不同的大皮球”,用力地往地上一拍。没想到这个“大皮球”竟然流出了“血”。

我惊慌地大喊:“球流血了,球流血了!……”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又发现:这个球怎么不疼呢?我又抱起这个裂了好大一条口子的“大皮球”,用力地往地上拍去。没想到,这个“大皮球”竟然一下子“炸”了开来。我惊慌地往后退了好几步。可是,当我看到这个“大皮球”没有反抗的时候,又情不自禁地走到了“皮球”的边上。

不知怎的,我看着那个红色的东东,竟然有种想舔一口的冲动。我走上前,在大皮球“炸开”后露出来的红红的地方舔了一口。啊,这个“皮球”可真甜啊!于是,我把整张嘴都凑到了那个“大皮球”上,咬了一口。噢,这个皮球可真好吃!于是我连忙抱起半个“皮球”,大口大口地吃起了那个好吃的“大皮球”。

正当我吃得起劲儿时,妈妈回来了。她看见我手里的“大皮球”和满地红色的汁水,哭笑不得。我看见了,高兴地说:“妈妈,你给我买的这个大皮球可真好吃呢!”妈妈对我说:“这个不是大皮球,这是西瓜!”呵呵,直到这时,我才知道了有西瓜这种东西。

现在,我长大了,拍西瓜这类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但每当我看到西瓜时,都会想起童年的这件傻事,令我大笑一阵。

《拍皮球》教学反思 篇2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情绪,并很快地掌握歌曲的节奏,首先让他们按照节奏朗读歌词:开始边朗读边拍击强拍,接着依照两拍子的强弱,模仿拍皮球的动作朗读歌词。接下来,聆听歌曲范唱拍击节奏后模唱歌曲《拍皮球》。最后跟伴奏演唱歌曲。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能够用灵巧的声音,清晰地演唱歌曲了。

另外,根据教材上的要求,让孩子们用规定节奏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因乐器较少,所以我就启发他们用身边的物体来模仿敲击。有的孩子用两支铅笔模仿双响筒的敲击;有的用直尺模仿双响筒的敲击;有的用铅笔盒、课本等;还有的.孩子用三角尺模仿三角铁的敲击。

小班健康活动:学拍皮球 篇3

1、教幼儿初步学习拍皮球。

2、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培养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

3、在拍球过程中让幼儿初步感受到手掌拍的力量和球的关系使幼儿手眼协调。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球。活动过程: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拍球动作。要求:用手向下拍一次球后,用双手接住球。幼儿分散练习,教师巡视。

2、教师教幼儿连续拍球:用手将球拍下,当球弹起后,再接着一下一下地拍。幼儿练习。

3、游戏“看谁拍得多”。

4、结束。表扬学拍球认真的幼儿,带领幼儿将球送入筐中。附:儿歌

拍皮球的作文300字 篇4

我的妹妹最喜欢拍皮球。寒假的一天,在院子里的老榕树下围满了小朋友,他们都在等着看拍皮球比赛。参加比赛的同学,每人身旁站着两个人:一个人准备计数,一个人准备计时。

裁判高声喊:“做好准备!”参加比赛的小朋友,手里拿着皮球蹲着或半蹲着,准备拍球。裁判一声令下:“开始!”只看见拍着皮球的小朋友的手快速地上下拍动,只听见皮球在地上“啪啪”地响。有的把球拍得高,有的把球拍得低,有的不留心,把皮球拍到别处去了。一个小朋友半蹲着身子拍,拍得矮矮的,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皮球一动也不动。看!她拍得多快呀!她的`头上还冒着汗呢!围观的小朋友不时发出喝彩声和欢笑声。裁判一声命令:“停!”一场精彩的比赛结束了。

裁判宣布:这个半蹲着身子的小女孩获胜,她高兴得手舞足蹈,小朋友们也纷纷向她祝贺。这个小女孩究竟是谁呢?她就是我的妹妹。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拍皮球 篇5

观察形式:计划观察

观察时间:20××年××月××日

观察地点: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

观察对象:小班幼儿(共计30人)观察现象记录:

分类

现象

幼儿人数

兴趣度

第一类

能站在原地连续拍球10个以上可,甚至更多,皮球拍得更高,节奏很稳。

4名

一般

第二类

虽然能连续拍球10个以上,但是他们在拍皮球时跟着皮球满院子跑,皮球拍得很高,节奏很稳。

7名

较高

第三类

能连续拍皮球5到10个,有一部分能站在原地拍,有一部分也是跟着球乱跑。皮球拍的不是很高,节奏时快时慢,皮球越拍越低。

9名

一般

第四类

能连续拍球1到5个,站在原地不动,皮球拍的很低,节奏偏快,很不稳,玩了不一会儿,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别的地方,有的开始聊天,有的开始在一旁休息了。

9名

一般

第五类

一个都不拍,后来便抱着球躲到了一个角落里。

1名

没有兴趣

观察现象分析:

一、从技能掌握情况分析第一类幼儿已经很好的掌握了拍皮球的技能。第二类幼儿基本掌握了拍皮球的技能,但是还不能很好的对球进行控制,从而导致人跟着球跑的现象。第三类幼儿基本学会了拍皮球的技能,但是对球的控制非常不好,用力部位往往使用不够准确,有的使用手指力量拍球,有的则用整个手臂来打球,手随球拾起来的缓冲动作以及手腕的弹性用力动作掌握不得要领,从而导致节奏时快时慢,皮球越拍越低,最终停下来。第四类幼儿基本没有学会拍皮球,虽然他们能连续拍1到5个,但可以看出皮球根本不是靠他们的手在拍,他们所谓的“拍”就是用手打球,让球弹起来就算在拍了,没拍几下球就马上滚走了,另外他们也没有在球稍微远离自己时去追球的意识。第五类幼儿根本没有学会拍皮球,也根本不愿意去尝试学习拍皮球。

二、从幼儿人数来分析

可以看出能连续拍球10个以上的孩子基本都是班里一些年龄偏大一些的孩子,他们的动作发展比起别的孩子相对来说要好一些;很大一部分孩子都处在第三、第四种情况,可见拍皮球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一名孩子抱着球不动,一下都不拍。这位孩子是一名比较内向的孩子,不大爱说话,但性格较特殊,非常有主见,也非常要强,可以看出拍皮球这个活动丝毫没有引起他的兴趣,但我想他不拍皮球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加之他后来居然一个人跑到了一个角落里,我分析它一定是在躲避着老师、躲避着小朋友

三、从兴趣度上分析:

从整体情况来看不尽如人意。班级中的极少数孩子能够较长时间地连续拍球,不喜欢拍球的小朋友大多都不会拍球,可见越不会做的事情他们就越不想做,同理,越不会拍皮球他们就越不想拍,而那些已经能熟练拍皮球的幼儿因为已经掌握了技能,每天千篇一律地进行重复的动作,久而久之自然也失去了兴趣。

教育策略:对于第一类幼儿我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让他们在拍皮球的过程中探索如何可以拍的更快;给他们进行了示范,在拍皮球时把两条腿分开与肩同宽,稍微弯腰,皮球不要拍的很高,慢慢的把皮球压低一些,这样可以更快,设计一些比赛的项目,让他们进行比赛,加大拍皮球的趣味性;让他们尝试左右手交替拍球。对于第二类幼儿首先要求他们能站在原地拍皮球,尽量不要跟着球走,然后也对他们提出要求,尽量把皮球压的低一些。对于第三类幼儿,首先,我再次教给他们一些拍皮球的技能,告诉他们拍球时手一定要用力去拍,教给他们正确的拍皮球姿势,尤其是当发现皮球很低时使劲用一下力去拍,要求他们尽量把皮球拍高;其次,利用他们好模仿的特点,让他们在模仿老师拍球动作中感知、发现,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第三,借助儿歌来让孩子了解拍皮球的要领:小皮球,圆又圆,拍一拍,跳一跳,拍的重,跳的高,拍的轻,跳的低。第四,利用同伴间的影响,请拍皮球进步快的小朋友谈谈自己的经验:怎样才能拍的更加快呢? 4 对于第四类幼儿,我首先请幼儿双脚站立的与肩同宽,然后请他们把自己的背稍微的弯下来一点,把小球放在自己可以拍到的地方,小眼睛管住这个球,就能把球拍起来。讲解并师范完后,再请幼儿进行拍球,先请他们一下一下地拍,拍一下便把球抱住,但在拍这一下时一定要用力去拍,当他们能熟练的拍一下时便让他们两下两下地拍,接着再让他们任意的自己去拍,有些幼儿就有了明显的进步,知道球要跑了,马上就把它拍回来,不让球逃跑同样借助儿歌来对孩子进行教育。鼓励孩子自己数数,只要超过五个老师便奖励小红花,以激发孩子练习的兴趣。其间我也不忘一个劲地鼓励孩子拍起来,帮助站姿不对的幼儿学习正确的站姿,帮助手掌用力不对的幼儿学习空拍,知道拍球的用力点是五根手指而不是掌心用力,并提醒个别幼儿尽量用右手来拍等等。对于第五类幼儿,首先我先手把手耐心的教他练习拍皮球,可这个孩子仍然不愿意学习,我又耐心的询问他不愿意拍皮球的原因,可他只告诉我一句话:“我不想拍!”在我的再三耐心询问下,他才说:“我怕小朋友笑话我不会拍。”我想我不能再去刻意的要求孩子去拍皮球,以免给孩子造成一定的恐惧,我应该首先去激发孩子对皮球的兴趣,只要孩子喜欢上了皮球,自然而然当抱着皮球时便会下意识的去拍两下的,于是我说:“那咱们不拍皮球了,老师和你用皮球玩其他的游戏,好吗?”他点了点头,于是我便和她玩起了其他的皮球游戏,孩子玩的非常开心,当孩子和我玩了一会后,我便要求孩子尝试拍一下,然后我们再玩其他的游戏,孩子毫不犹豫的便拍了一下皮球。可见孩子对皮球已经没有那样的恐惧了。离园时我又和家长进行了交谈,希望家长在家多和孩子玩球类游戏,并多鼓励孩子练习拍皮球,因为孩子不愿在幼儿园练习,他是不愿意小朋友看到他不会拍,而毕竟在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也不用害怕别人会笑话他,加之在家父母可以对孩子一对一进行指导,我想在孩子学会拍皮球前,我不应该再去强求孩子在幼儿园拍皮球,在幼儿园孩子们玩皮球时,我也不要去太多的关注他拍皮球的情况,以免给他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让他逐渐地适应。

童年趣事——拍“皮球” 篇6

活动目标

1.开展系列拍球活动,使幼儿喜欢拍球.提高拍球的技能。

2.发展幼儿一一对应、点数、比多少的能力。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应该在开展拍球活动前对本班幼儿进行一次拍球能力的前测,了解幼儿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分层指导策略做准备。

活动过程

1.活动的引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游戏的形式,或者在观察到本班有幼儿开始关注时引出拍球活动。

2.教师和幼儿一起尝试拍皮球,以了解孩子拍球的现有水平。

(根据孩子们的表现,我们决定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指导策略。[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于是,我们先对每个幼儿进行了初测,并按照幼儿的不同水平和体能达标的标准划分了四个层次。

层次一,不会拍球的幼儿有7人,占班级总数的24%。他们基本上没有建立拍球的概念,就是把球往地上一扔,根本没有想到要伸手拍球。还有的幼儿受到手眼协调能力的限制拍不到球。

层次二,不连贯地拍一两个球的幼儿有12人,占班级总数的41%。球弹起来后,幼儿在拍球的时候总是不知道怎样控制手的力度,不是把球拍高,球跑了,就是拍得太轻,球弹不起来。

层次三,能连续拍5个以内的幼儿有6人,占班级总数的2l鬈。本层次的幼儿掌握了拍球的基本技能,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受到周围环境、同伴干扰,或是自身对技能掌握得还不牢固等,不能很好地把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层次四。能连续拍球5个以上的幼儿有4人,占班级总数的14%。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拍球的技能,有的甚至能够连续拍三四十个。

3.调整难度。分层指导

层次一:请两个会拍球的小朋友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拍球的方法――皮球落在地上以后,马上用手找到皮球,用力地拍,小皮球就会不停地跳起来。

(在反复练习中,虽然该层次的幼儿还没有掌握拍球的技巧,但是已开始具备了拍球的意识,完成了最初的拍球动作,这在他们原有基础上是一大进步,教师要及时表扬。对于手眼协调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要手把手地和他们一起拍球,告诉他们眼要看着球弹起来的方向,手也要往那儿伸。为了迅速地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在教室的活动区域中可同时投放练习手眼协调的玩具。)

层次二:进行拍球动作的分解。先让孩子们把球用力扔在地上,在球上弹的时候尝试用手接住球。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使幼儿感受球的上弹,掌握上弹的距离。在看到幼儿能够比较熟练地接住上弹的球以后。教师提示幼儿不再用手接球,尝试用手掌拍球。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提高了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但孩子第一次学拍球,手眼协调能力不是很好,不能很好地控制住球。

上一篇:经典英语名言谚语下一篇:文控文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