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注水”重灾区(共4篇)
简历“注水”重灾区 篇1
简历“注水”重灾区
实习经历/社会实践经验是简历“注水”重灾区
简历造假方式五花八门,哪一项内容是“注水”重灾区?调查显示,实习经历/社会实践经验造假的占31%,其次是学历/培训经历/所获证书,占26%,然后是以往工作岗位/职责 、以往薪酬待遇、离职原因及工作年限,分别占19%、10%、10%和4%.
就业指导专家指出,实习经历/社会实践经验高居“注水”榜首并非意外。用人单位的要求与求职大学生的客观实际不符,为大学生在简历上作假提供了“客观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通常强调毕业生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一些在这方面欠缺的同学为了增加自己被录用的机会,打起简历的主意。
46%的调查参与者表示可以理解简历“注水”
职场人如何看待简历“注水”?调查显示,46%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可以理解,工作竞争实在激烈。43%的`参与者则持相反意见,他们对“注水”行为表示了强烈反感,认为这种行为对其他求职者不公平。
就业指导专家指出,看着自己十几年寒窗苦读,有的人却轻易用造假换来了,并且在求职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面试机会及选择,让不少求职者心里的天平失衡,进而有意“美化”自己的简历,并将这种行为心安理得地归罪于社会环境的复杂。这种“注水”是非常有害的,是社会大背景在求职上的一种反映。专家提醒求职者,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才能支撑个人的成长。况且一旦注水行为被用人单位识破将会得不偿失。
七成参与者认为简历“注水”是为了争取面试机会
简历“注水”就像传染病,在小部分求职者中“传染”开来。但对于“注水”的目的,说法各不相同。调查显示,近七成参与者表示“注水”是为了吸引HR眼球,争取面试机会。41%的参与者认为简历“注水”是想提高薪酬谈判标准,索要更高的酬劳。另外,选择“通过‘注水’达到晋升”和“满足虚荣心”的参与者各占28%.
就业指导专家分析,面对就业竞争越发激烈,以及劳动力市场对于文凭的要求和重视度越来越高,“文凭热”蔓延职场,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一味地将员工的文凭与其职称、工资、晋升等直接挂钩,甚至将文凭作为“硬指标”,使一部分人在追求文凭时走捷径。不论是在哪方面“注水”,无非都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作怪。专家提醒,职场成功勤为径,莫贪捷径悔终生。
简历“注水”重灾区 篇2
新华社记者近日通过调查发现, 为简历“注水”渐成一些大学生求职的通病, 真实诚可贵, 诚信不可抛, 带着“注水”简历又能前行多远?
“谁的简历还没有些‘水分’呢?只是多与少的问题罢了!”这是哈尔滨市一所工科院校的毕业生小李的一句感叹。整日奔波于各大招聘会和人才市场的他告诉记者, 从这学期开始, 周围的同学都在搜肠刮肚地给简历“加料”, 为简历“注水”并非新鲜事, 而是公开的秘密。
据了解, 大学生的求职简历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学校、学历、学位等看得见的“硬件”, 较难“注水”;而另一部分则是社会实践经验、实习经历等“软件”, 渐成为一些毕业生“注水”的重灾区。
据哈尔滨市一家民间动物保护组织的负责人刘春丽介绍, 曾有一些大学生借“保护动物”的名义来到协会参加义务劳动, 并要求协会在实习证明上加盖公章。“可章盖完了, 人也没了, 一共才来了两次, 这种做法非常令人气愤!”刘春丽说。
一些大学生表示, 他们的“注水”行为也属无奈。一些学生称, 目前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 用人单位动辄要求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 这是很多毕业生无法企及的, 为了让自己的简历通过筛选, 只能竭力“迎合”。
教育专家指出, 求职简历“注水”与高校诚信教育机制的缺乏有关。时下, 很多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 而对学生的求职简历真实性无暇关注, 对学生校外社会实践真实性的核查力度也不够, 一些高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客观上也纵容了大学生简历“注水”的行为。
许多用人单位表示, “注水”简历的泛滥让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重庆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招聘专员陈思佳说:“一个求职者的综合素质绝不是通过一纸简历就能看出来的, 求职者其实不必存在太多侥幸心理, 有经验的面试官其实从交流中就能看出求职者的素质。”她同时表示, 若企业决定对毕业生进行录用, 一般会通过多种渠道核查简历的真实性, 倘若发现求职者所注明的内容不实, 求职者的诚信就会大打折扣, 求职者或将失去宝贵的工作机会。
注水简历考验求职学生 篇3
用人单位:大学生个个出类拔萃?
“招聘时,简历多得看都看不过来。作为招聘单位,我们当然希望挑选出符合要求的毕业生,但让我们哭笑不得的是,所有的简历基本上都差不多,求职学生个个都出类拔萃,让我们无从筛选。”招聘会上,一家公司的招聘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
这位负责人认为,部分学生在简历里有意隐去自己的一些真实信息,只保留好的,或者捏造一些虚假的实习经历和自己在学校担任过的职务。他说:“不真实的经历会让求职者在面试的时候露出马脚,在招聘者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还不如实话实说。”
在另外一家招聘单位收到的600多份求职简历中,得到一等奖学金的学生有565人。该单位招聘负责人说:“能得到一等奖学金的学生在学校中仅占极少数,难道我们的单位就这么有吸引力,把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都吸引过来了?我觉得不大可能,这些简历很让人怀疑。”他表示,在录取人选初步确定后,他们要逐一与当事学生所在的学校联系,一旦发现简历中有虚假成分,会取消造假者的资格。
求职学生:“内心挣扎得很厉害”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们都希望自己能冲出重围,因此,在制作简历时“注水”已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毕业生小张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的就业压力太大了,应聘者都要经过简历“海选”这一关,如果简历上的自己不够优秀,连笔试和面试的机会都不会有。他说:“尤其是好的单位,是不会看上一个普通学生的。只有你拿的奖学金多,是学生干部,招聘单位才会觉得你优秀,才会注意到你。”
不少学生抱怨,现在的招聘单位都急功近利,总想招有丰富实习经历和一定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一进单位就能马上做事。一名毕业生说:“事实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实习经历,为了迎合他们的喜好,编也得编出来啊!”
小孟跟记者说:“我在大学四年里既没有拿过奖学金,又没有在学校或社团里担任过什么职务,可如果简历中缺少这些,实在是拿不出手。我从来没有造过假,但为了求职,只得将自己的实习经历夸大一下,证明自己有能力并且有一定工作经验。”
踏入社会应以诚信为本
面对“注水简历”的现象,一驻济高校就业指导办公室的负责人指出,大学毕业生即将踏入社会,求职是他们正式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在求职过程中弄虚作假,不说是道德品质上的一个污点,至少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缺憾。而且,诚信道德的底线一旦被突破,它就会越降越低,最终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毕业生应在求职过程中守住诚信,将眼光放长远。
另外,不少招聘单位的负责人也表示,他们在看学生的简历时,一般都是先看态度,看简历是不是制作得很规范,其次是看求职者的基本情况,例如英语通过了几级,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等,至于一些名目繁多的奖学金和实习经历,仅作为参考,不是最主要的内容。
编辑:bibi 梁栋
大学生简历注水必然找不到工作 篇4
现在是大学生找工作的高峰时期。由于经济危机的缘故,大学生找工作异常艰难的。为了找到工作,大学生朋友想尽一切办法包装简历是其中的一个选择。可很多朋友走错了路-简历里有太多的水分。
每天HR人员都会收到数不胜数的简历,要想不被刷掉脱颖而出,简历必须要有亮点、必须要有与众不同、必须要让HR眼前一亮,否则办公桌下面的垃圾楼就是简历的最终归宿,进入面试环节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的话,包装简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可包装简历与在简历里注水是两个概念也是两种性质。包装简历是为了让简历漂亮一点或者改变突出的重点-什么要多说什么没有必要说等,这是一种技巧就像说话一样。可在简历里注水本质上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反映出大学生的浮躁。能力可以不行但不能说谎,能力不行可以培养可说谎反映了你的本质,是不可原谅的。只要说谎能力再大也不能用,就像在企业安装了致命炸弹,在某个时候会产生致命性的破坏。其实经验丰富的HR人员稍微问几个问题就可以知道简历里有没有注水。比如说很多大学生都说自己当过学生会干部,HR人员就可以问在学生会当过什么干部、干过多长时间、主持过什么项目、取得了什么成绩、在团队里担当什么角色、有谁能证明、在做干部的时期内能力有多大的提升、最大的体会是什么、能力还有哪些不足、管过几个人等问题。根据笔者的经验,不合格的应聘者在回答这些问题里露过马脚。笔者从没有见过靠简历注水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因此奉劝大学生朋友千万不要在简历里注水,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是最好的选择。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是老板,你会用撒谎的人吗?
吉祥如意网hr部门招聘选拔培训材料: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