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 闻一多 教学设计

2024-09-28

也许 闻一多 教学设计(共10篇)

也许 闻一多 教学设计 篇1

闻一多《也许--葬歌》赏析

也许(闻一多)

--葬歌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 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 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鉴赏】作者写此诗时,主张诗应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一般写悼诗,总是要表达强烈的悲痛和哀伤,而本诗却从“三美”出发,把葬歌写成优美的安魂曲。

对于刚辞世的死者,人们常会怀疑他是否真的永远离去了,并常常有还继续活在自己身边的错觉。于是“也许你真的.哭得太累”,就自然而可接受了。“哭”字暗示死者是含悲辞世的。哭累了,要睡一睡,于是吩咐,鹰、蛙、蝙蝠不要发出声息惊扰眠者。提到这些动物,也暗示那环境不在室内,而是在野外墓地。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死者已长眠地下,哪里还会有阳光清风呢?这两句是不通的,而这“不通”又正好表明诗人殷切的关注之情。为了“庇护你睡”定然要做到“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荫”也是暗示所在的环境。

人们是听不见蚯蚓翻泥,草根汲水的声音的,而死者却听得见,而这些大自然的声音是比“咒骂的人声”更美的音乐。“咒骂”与前文“哭得太累”相呼应,也是带有为死者不平之意。

末节连用“我让你睡”,不仅是为了音乐美和建筑美(每行保持相同的字数和顿数),也表达了作者的切切之情。重复叮咛,也有依依不舍之意。结尾“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点明了这是葬歌,用“轻轻”,“缓缓”等词,与全诗哀婉之情,惜别之意相协调有如乐曲中的慢板。

【补充说明】陈梦家认为,“苦炼是闻一多写诗的精神”,而本诗则是“技巧与内容融为一体的完美”(《新月诗选》序言)。徐志摩也说过:“这五六年我们几个写诗的朋友多少都受到《死水》的作者的影响。”(《猛虎集》序)。闻一多在探索诗艺和建立风格上对新诗发展是有贡献的,从本诗也可见一斑。

 

也许 闻一多 教学设计 篇2

一.开篇视频资讯点评, 美育、语言表达同步提升

在我的课堂上, 开课前五分钟, 一般播放几则近期发生的国际国内资讯, 先让学生点评, 参与其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开课伊始就让学生迅速融入其中。在开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时, 我先播放一则近期资讯“南京英雄公交司机”, 又结合2009第一场大雪播放视频“优美雪景造型”。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进行讨论。在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中, 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知不觉中已得到了提升。

根据学生点评, 教师进行归纳。公交车司机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职业, 但这位司机却在身体出现不适, 意识即将昏迷的时刻路边停车、打开车门、拉上手刹、打开双闪, 一连串的动作在他以往的工作中不知重复了多少遍, 可今天他的所为却让我们见识到不是平凡生活中无英雄, 而是我们缺少发现。2009年的第一场雪来势凶猛, 大雪封路的清晨学生们记忆深刻, 可视频中展示的雪中即景, 人们堆砌的神态各异的雪人, 却让我们深深感到不是平淡生活中缺少美, 而是我们缺少发现。在教师的归纳中, 学生们得到美育的洗礼。

而后话锋一转:美好的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应该学会珍惜, 因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自于多少志士仁人的鞠躬尽瘁、前赴后继, 在这众多的伟人中, 有一个人或许称不上是伟人, 或许他只是历史长河中浪花一朵, 但在1999年澳门回归之际, 伴随着一曲深情的《七子之歌》唱响祖国的大江南北, 他再一次名震中华。继而过度到对文中主人公闻一多的介绍, 切入新课。

二.解析课文内容, 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德育教育

1. 介绍主人公闻一多,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担当责任、回报社会的理想信念教育

因课前预习作业中已让学生着手搜集了关于闻一多先生的各方面资料。学生由于手中有搜集的资料, 在让大家介绍闻一多情况时,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对闻一多的了解或许不完全, 但众人拾柴火焰高。你一言我一语的畅谈, 一个丰满的闻一多就站在我们面前了。

教师及时总结, 抓住细节,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担当责任、回报社会的理想信念教育。闻一多是我国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他的代表作之一《七子之歌》伴随着1999年澳门回归唱响祖国大江南北, 妇孺皆知。于是, 我紧抓住这个细节, 给学生深入介绍《七子之歌》的写作背景。然后带领学生们吟唱《七子之歌·澳门》, 更强调当时闻一多身在美国, 距离祖国千万里之遥, 他可以“两耳不闻天下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悠哉地做一个清静无为之人。但闻一多先生没有, 一个普通中国人对自己祖国应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促使海外游子奋笔疾书, 写下不朽组诗, 回报国家, 回报社会。继而给学生提出问题:作为当今时代的主人, 我们该怎样去做?引领学生得出答案:从自身做起, 树立远大理想目标, 敢于担当责任, 回报社会。

2. 分析课文内容, 对学生进行“言必信, 行必果”的诚信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书育人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更注重的是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确立学生们做人行事的准则和原则。在对本课主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进行分析时, 我明确指出不管是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还是成为民主革命战士的闻一多, 他都是一个言行一致、“言必信, 行必果”的人!尤其是在他完成了一个学者向民主革命者的身份转变后, 他不仅仅说了, 发表了慷慨淋漓的《最后一次演讲》, 他也切切实实做了, 他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头, 甚至为了捍卫真理民主, 付出生命的代价。于是, 一个鲜活的问题就放在学生们面前:我们应该怎么“说和做”。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中, 让学生深刻感悟人生哲理, 学到做人的道理, 做一个言行一致、“言必信, 行必果”、堂堂正正的人。

3. 深挖关键环节, 对学生进行“开卷有益”的激发学习积极性教育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 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更何况对语文这门无关今后就业痛痒的公共基础课尤其如此。对此, 教师不能听之任之, 不管不问, 也不能一味说教, 那只能徒劳无益, 甚至会迫使学生走向对立面。因此, 我非常注意在讲课的过程通过挖掘课文内容当中的激励素材, 从另一面引导学生自觉激发学习积极性,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讲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时, 我就借用了文中对闻一多先生如何做学问的刻画, 铺展开来, 先让学生回答文中如何描写闻一多“研究志趣正浓”。锲而不舍、目不窥园、兀兀穷年、群蚁排衙、漂白了四壁、何妨一下楼, 当学生们列出这一个个对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入木三分进行刻画的词语时, 一副闻一多先生珍惜时间、不懈进取、深夜刻苦攻读的画面跃然眼前。闻一多先生一生笔耕不辍。作为诗人他给我们留下了《红烛》、《七子之歌》;作为学者, 也是硕果累累, 《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无不是他心血结晶。已然作古的闻一多先生尚且能珍惜时间、不懈进取, 更何况我们今人呢?继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面对当今社会如此大的竞争压力, 身在校园的我们应该怎么做?今昔对照, 抚今追昔, 实是让学生感悟:从现在做起, 努力学习, 掌握一技之长, 为今后走向社会, 寻找立足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4. 领悟文章内涵, 对学生进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处世教育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孔子的老话, 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 从自己的内心出发, 去理解他人, 宽容他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而中职学生由于受生长环境、特定年龄、自身素质所限, 凡事多想自己, 很少顾及他人, 更不用讲“推己及人”了。在讲授本文时, 我没有忽略闻一多先生在从学者向民主战士身份转变时的态度这一环节, 而是通过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介绍深挖闻一多先生此时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昆明“一二·一”惨案之前, 闻一多先生是不赞成西南联大的学生罢课的, 但是他没有将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人, 而是时刻关注时局进展, 当一幕幕惨剧呈现在他面前, 尤其是民主战士李公仆先生的遇害, 闻一多先生愤怒了、觉醒了, 他也没有强求他人, 而是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 发表了慷慨淋漓的《第一次演讲》, 并行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通过深挖在闻一多先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处世原则, 并继而引出问题“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违背自己自己主观意愿的事情该怎样对待?”小问题蕴含大道理, 学生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实际上是在挖掘和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儒家思想的精华, 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处世信条, 就在潜移默化中移植于学生们的内心。

三.掩卷小结, 升华本课德育教学主旨

在本文小结时, 更是把爱国主义主题教育通过缅怀闻一多先生进一步放大, 浓浓的爱国主义情绪深深感染着学生们。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永远没有停歇它流传的脚步,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不可谓不慷慨淋漓, 闻一多先生生命的最后定格不可谓不悲壮惨烈。先生虽已离我们远去, 可他对祖国浓烈的挚爱深情已深深融进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血液, 并伴随一代又一代新人的成长而永远弘扬。因为我们同怀赤子之心,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中国啊。全体起立, 朗诵多媒体大屏幕上打出来的河南诗人王怀让的诗作片段《我只有一个中国》作为本课的结束语:

我只有一个中国!中国有十二亿个“我”, 而我只有一个中国!因此, 我的智慧, 无论放到哪里都要为她绽开花朵;因此, 我的勇敢, 无论用到哪里都要为她高奏凯歌;因此, 我活着, 就应该是她的人, 走到天涯, 都要代表她而留下传说;因此, 我死了, 也必须情系山河, 化作泥土, 也要为她而长出大树一棵———我只有, 我只有一个中国啊!

意犹未尽, 一节课结束了。可伴随着声声诵读, 爱国激情在学生们内心久久激荡。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 这是中职语文课教学所担负的宗旨和责任。我们应该以中职《语文》课教材为蓝本, 深挖深抠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德育主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只是我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范本。“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红烛精神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良好素材, 更会深深让我铭记于心, 在教学之路上“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摘要:“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 这是中职语文课教学所担负的宗旨和责任。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寓德育教育于教学实践。《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的德育教学设计, 是我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总结, 更是对闻一多先生“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高尚人品、爱国主义情操、红烛精神的缅怀。

关键词:闻一多,德育,语文,中职学生,教师

参考文献

[1].闻一多:《闻一多讲国学》,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年1月第1次印刷.

[2].闻一多:《闻一多诗集/上古版中华名著袖珍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3].闻一多著, 刘殿祥编:《闻一多代表作:红烛》, 华夏出版社, 2008年8月第1次印刷.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篇3

1.通过反复诵读,以领悟文义、体味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

2.掌握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突出闻一多先生崇高品质。

3.激发学生情操,学习闻一多先生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教材分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该文章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典型性事例来表现其作为“卓越的学者”和“革命家”的崇高品格。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搜集资料和比较学习的能力,学习模仿力强,通过一学期多的学习锻炼,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堂设计(结构、方法等)

通过教师的点、评、导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和拓展延伸学习。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

教师:1.准备授课的内容及制作有关幻灯片。

2.准备诗歌《红烛》一首、音乐《命运交响曲》。

学生:1.预习课文,解决文中的字词读音和注释。

2.收集与闻一多有关的资料,思索其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师:(显示红烛闪亮的图片。)同学们,当老师看到这一张图片,就会想起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闻一多。多少年了,他的精神、品质一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红烛》这首诗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生:(幻灯显示诗歌《红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师:今天,就让我们在这春雨绵绵、百花盛开的季节来感受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个“人”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二)整体感悟

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幻灯出示思考题:

1.本文主要突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哪两种身份所写表现的内容?

2.文中通过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

3.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学生带着问题听,然后讨论,再回答,最后请学生相互评论补充。教师适当进行点、评、引。)

(三)研读与赏析

1.教师导学

师:对于一篇文章除了整体把握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内容进行研读,这样,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更贴切地体会文章的主旨。

2.自主探究

用幻灯机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体味:

(1)作为一名学者,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特点?作为一位革命家,他的表现又是怎样?

(2)请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3)典型事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高尚品德?

(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上述三个问题,教师适当进行点、评、导。)

集体明确

(1)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是“说了就做”。

(2)典型事例

学者:①几年苦成《唐诗杂论》 ②十年艰辛出《校补》 ③又向左典新义迈进

革命家:①创办油印刊物 ②在大会上演讲 ③走在游行队伍前面

(3)典型事例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敢说敢做的爱国热忱和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教师小结,并适时鼓励肯定学生。并逐层推进,推进进一步的探究要求。)

3.合作探究

师:上面同学们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以自己为主,合作为辅进行艰苦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下面主要是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怎样学呢?就小组成员向小组提出你认为值得提的问题。可以是知道答案,也可以是不知道的;你可以提出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路。小组总结后,推荐一位代表作总结发言,把你们组最精彩的或不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推荐,全班再一起讨论解决。

(学习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

学生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播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师:当我们还沉浸在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之中,老师不禁要问,你们觉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否还需要这种品质?在你所接触到的媒体中,你听到、看到哪些具备这种品质的人、或事例?

(学生对此问题交流、讨论,教师进行提问,并适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表扬。)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根据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和拓展延伸的内容进行小结,教师引导,全班达成共识:

1.文章主要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典型事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敢说敢做的爱国热忱和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2.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有很多的,作为新时代的初一学生,学习闻一多的品质和精神是很重要的,我们应学习他、以激发情操、刻苦学习。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第三大题第一个问题。

2.读了这篇文章,你对闻一多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结合我们初一学生的实际,谈谈你的感受。字数不少于200字。

(七)课后反思

根据学生上课学习的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反思:

1.教学目标是否完成。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3.师生交流、互动,感情是否得到提升。

4.学生语文素质是否有所提高。

闻一多摆摊 篇4

妻子多病, 家里孩子多, 生活难以维持。无奈之时, 一些朋友帮忙出主意:刻印章。

迫不得已, 闻先生也只好帮人刻起印章来。于是, 昆明市的市面上, 便出现了闻一多治印的“润例”。不过, 那种靠熟人弄来的小生意几乎杯水车薪, 无济于事。情急之下, 闻一多就备了一张桌子, 打算到五华山下面的逼死坡去设摊。

闻一多的治印摊只摆了一天, 就被人给劝了回来。大教授街上设摊, 有失体统。可是不摆摊, 一家大小可怎么生活?最后, 校长梅贻琦出面, 联络朱自清、沈从文等11名教授, 联名在报纸上为闻一多刊登治印广告, 让他在家里“设点”代人治印。

广告写道:“闻一多先生文坛先进、经学名家, 辨文字于毫芒, 几人知己;谈风雅之始源, 海内推崇……”广告定了“金石润例”之条例:“石章1200元, 牙章每字3000元, 边款每分字作一字计, 过大过小加倍。润资先惠, 七日取件。”

闻一多治印 篇5

为了增加一点收入,闻一多曾到一所中学兼课,后来却被当局勒令终止,罪名是“向学生散布民主自由思想”。他也曾写文章、作报告,以换取一点可怜的报酬,但根本不足以解决全家的开销。那时,也曾有人许以优厚的稿酬,让他写违背自己意志的文章,生性耿直且一直有着严肃的人生追求的他断然回绝。美国一所大学邀他前去讲学,并承诺可以携带家眷,但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遭受侵略者铁蹄蹂躏之际,他舍不得离开自己多灾多难的祖国,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学生。这时,为了生存,西南联大的教授们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经商,有的办厂,可闻一多不谙此道,只能干着急。朋友们见闻一多家的生活如此艰难,都十分同情,条件好的,就借给他一点儿钱;条件差的,就帮他想一些办法。但是,这些帮助仅是临时性的、救急性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来,有些特别熟悉他的老朋友想起他当年曾搞过篆刻,就向他建议:何不根据自己的特长,挂牌治印?

原来,闻一多早年赴美学习的就是艺术,回国后虽转向学术研究,但仍未放弃绘画,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也非常精深,在绘画、诗歌、篆刻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到昆明后,他曾为一些单位和个人刻过印章,并得到过大家的交口称赞。对此,闻一多也是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他写道:“绘画本是我的原配夫人。海外归来,逡巡两载,发妻背世,诗升正堂。最近又置了一个妙龄姬人——篆刻是也。”昆明靠近东南亚的象牙产区,当时那里欣赏、收藏牙章之风颇为盛行。闻一多认真考虑了朋友们的建议,认为可行:操刀治印,既是自食其力的雅事,又可以业余从事,且不用多大投入,何乐而不为呢。决定下来之后,他很快购置了刻刀和一些印材,吴晗帮他借了张桌子,他便在街头摆起摊点,挂起了为人治印的牌子。可是,不到一天,一些同事就把他给劝了回来——他们认为闻一多到街上摆摊有失学校的体面和教授的尊严。然而,不摆摊,一家人的日子又怎么过呢?经过一番商量,大家决定由校长梅贻琦牵头,冯友兰、朱自清、潘光旦、蒋梦麟、熊庆来、沈从文等十一位知名教授联名,在报纸上为闻一多刊登了一则《闻一多教授金石润例》,声称:“闻一多教授,文坛先进,经学名家,辩文字于毫芒,几人知己;谈风雅之原始,海内推崇。”润例刊出后,闻一多由到街上摆摊改为在家里收件,几家笔店和一些学生自办的文学社也为他代理刻印事宜,倒是体面了许多。

闻一多除了有坚实的篆刻基礎,还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他精深的学术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义所当为,毅然为之”的做人品格更是人人知晓、有口皆碑,所以润例一刊出就在昆明城产生了轰动,一时求者如云。不过,在刻第一枚牙章的时候,他刻得并不是那么顺手。他过去从未接触过象牙这种印材,没想到其硬度如此之大,花了一整天工夫,手指都磨破了,还是没有刻好。不过,灰心、失望之余,他到底还是坚持刻了下去。多次失败后,他终于渐渐掌握了要领。由于他出手便“迥然不同于俗笔”,找他治印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驻扎在昆明的美军也来订件。白天,闻一多拎着一个旧书袋,步行几十里到学校,忙于教学和学术研究;到了夜深人静之时,他就在昏暗的灯下治印,眼花得难受,手指疼得难忍,但想到每刻出一枚印章就可以解决全家一天的生活,他就把一切都忘却了。此时的闻一多,心情是很矛盾的:订件多了,他会着急,因为治印会占去他大量的时间,耽误学术研究;订件少了,他也着急,因为全家人就会因此而挨饿。为此,他常常自我解嘲说:“我是教书匠兼手工业者。”当时还有人专门为此作打油诗一首刊登在报纸上:“教授生涯真可怜,木章石印博粥饘。请君勿作工拙计,如此时局如此天。”

闻一多治印是为了解生活之困,并不是只单纯为了挣钱。他从来不把自己的印作看作商品,而是作为一件艺术品严肃对待。他刻出的每一枚印章都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而且,只要是自己不想刻的,不管是富商大贾出巨款,还是达官显贵借权势,他都不为所动。有位国民党高官派人送来一块象牙,还带来了丰厚的酬金,但因此人镇压过学生运动,闻一多对他极为反感,当即就将东西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他治印,虽然润例明码标出,但对联大的师生和朋友,总是分文不取。有同情他的人在取件时故意多付酬金,他一概退回。有时,他甚至主动为好友刻印相送。在给华罗庚的印章上,他还刻下了这样的边款:“顽石一方,一多所凿。奉贻教授,领薪立约。不算寒伧,也不阔绰。陋于牙章,雅于木戳。若在战前,不值两角。”

闻一多的门下“二家” 篇6

就在这一间隙,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刚毕业不久的一位叫陈梦家的青年,出于对日寇义愤与爱国热情,毅然与三位同学一道,从南京星夜兼程,奔赴上海近郊南翔前线投军,加入了十九路军抗击日寇的行列。3月底,随着战事趋于缓解,陈梦家回到南京,旋受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闻一多邀请赴青大任助教。

陈梦家(1911—1966),原籍浙江上虞县,生于南京一个客居的牧师家庭。少年时代,陈氏就显示出驾驭文字的过人才华。1927年夏刚满16岁,就以同等学力考取中央大学法律系,同时开始创作新诗。1931年初出版了成名作《梦家诗集》,此时尚不满20岁。

当闻一多于1927年到中央大学任文学院院长时,陈梦家正好进入这座学府的大门,风云际会,使他接近了身为著名诗人的闻一多,并很快成为闻氏最得意的门生。

在闻一多的热心指点下,颇具文才的陈梦家步上了诗歌与戏剧创作之路。1928年,闻一多向刚刚创办的《新月》月刊推荐了陈梦家创作的剧本《金丝笼》和《药》,随后又推荐了几篇诗作。自此,陈梦家成为新月派的一员,并逐渐成长为新月派后期一员健将。当时在社会上曾一度引起广泛瞩目的《新月诗选》,即为陈梦家选编。

受邀的陈梦家来到青岛后,颇为闻一多所器重。

许多年后,曾在青岛大学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的梁实秋回忆说:“ 陈梦家是很有才气而不修边幅的青年诗人,一多约他到国文系做助教,两个人颇为相得。有一天他们踱到第一公园去看樱花,走累了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去休息,陈梦家无意中正好坐在路旁一个‘招募新兵’的旗子底下,他蓬首垢面,敞着胸怀,这时有一个不相识的老者走了过来缓缓地说‘年轻人,你什么事不可干,要来干这个!’一多讲起这个故事的时候,他认为陈梦家是过于名士派了。有一次一多写一短简给他,称之为‘梦家吾弟’,梦家回称他为‘一多吾兄’,一多大怒,把他大训了一顿,在这种礼节方面,一多是不肯稍予假借的。”

除了陈梦家,当时闻一多在学校中还喜爱一位叫臧克家的学生诗人,并不遗余力地加以提携。

臧克家乃山东诸城臧家庄人,于1930年考入青岛大学外文系,后因苦爱写诗作文,经闻一多同意转入中文系,自此臧“成为闻一多先生门下的一名诗的学徒”。每当写了自己认为值得一看的诗,便请闻一多批阅,闻总是拾起红锡包香烟,自己先吸上一支,尔后客气地让臧吸一支。两人一边吸着烟,喝着茶,一面谈论诗稿。只要闻一多看上眼的诗稿,大多都推荐给《新月》发表,臧的成名作《难民》和《老马》,就是最先由《新月》推出而走红的。

据臧克家回忆,当时《新月》给的稿费极高,有一次发表了八行诗就给了他四块大洋,这几乎是他一个月的生活费了。臧氏在青岛大学的几年,凭着自己的才华与闻一多等人的指点,进步迅速,很快作为一颗耀眼的诗坛新星横亘在东海之滨的上空。闻一多在自己的书斋桌上放了两张相片,他时常对来访的客人指点着说“我左有梦家,右有克家”,言语间不无得意之色,闻一多门下有“二家”之说在校园里渐渐传开。

此前,闻一多在武汉大学任教时,其兴趣已转向中国文学特别是杜诗的研究,由诗人转变为学者,这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大转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篇7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 本单元是伟人单元, 人物事迹生动感人, 广为流传。初一学生, 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 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 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课作为本单元第二课, 在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精神, 争做优秀人才”, 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 他是“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的;作为革命家, 他是“做了就说”的,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革命斗争也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

结合单元目标, 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闻一多先生。2、整体把握课文,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3、理清文章思路, 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理解过渡段的作用。4、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 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2、品味生动形象语言。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闻一多孜孜不倦严谨治学的精神及作为革命战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 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

二、说教法

(一) 教学方法:

结合新课标, 我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等教法,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二) 教学媒体:

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课件。

(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说学法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 他们表现欲强, 对未知领域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本节课前, 他们通过学习《邓稼先》已初步认识到:学习名人应通过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来学习他们的精神。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此资源, 针对他们对闻一多先生还缺乏完整系统的认识, 先通过“走近闻一多”、“理解闻一多”,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四、说教与学活动设计

在整篇课文中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是重点, 我对此是这样突破的:

1、朗读法贯穿全文的教学

朗读, 是一种眼、口、耳、思并用的综合阅读活动, 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句段到篇, 从文字到语音、语义, 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方面感知。

首先我对这节课的朗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定位在: (1) 能体会文章内容 (2) 能品析关键词句的作用 (3) 能读出人物的高尚情操。

具体来说, 我在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阶段设计了听读, 通过听朗读带读, 有助学生在头脑中初步感知文章的结构、主要事件及臧克家对人物的总体评价。在品读阶段, 我又让学生选点精读, 读后评, 评后读, 以读助学。例如读闻一多大骂特务的语句, 让学生进入情景, 模仿闻一多进行一句话的演讲, 就能深刻体会其人格魅力。

2、抓住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我在备课中发现课文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上是: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思想品格上的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一解决, 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这个问题就是从整体的角度连贯全课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3、由浅入深分析人物形象。

由浅入深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是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关于这一点, 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第一步:从课外了解闻一多。

在导入课文时, 我引用毛泽东在《别了, 司徒雷登》中对闻一多的评价。我有两个目的, 一是先让学生感受到闻一多的高尚品质, 二是也积累了相关资料。

第二步:从整体的角度了解闻一多。

我在整体感知这一块, 先从结构切入分析。这篇课文的思路非常清晰, 前有总说, 中有过渡, 后有总结, 可以说是学习其他类文章的典范。并且这些议论性的语句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人物形象。分析结构可以说一举两得。

紧接着, 我从叙事角度引导分析人物形象。闻一多所写的三本书可以证明他是个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所做的三件事可以证明他是个大无畏的革命烈士。

到此, 人物的大致轮廓学生已了然于心。

第三步, 从文章的词句深入体会人物思想品格。

在品读课文阶段, 我让学生先自主分析词句中包含的相关信息, 这一步, 既锻炼了学生对词句的品味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也正是语文课堂的亮点之所在。例如让学生表演闻一多演讲和参加游行示威的活动, 使语文课堂上顿时活起来, 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在这种氛围中活跃起来。

自主学习后的合作探究活动, 能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把握其精神内核。这也正是这节课的精髓之所在。

第四步, 从迁移拓展的角度深化理解。

也许 闻一多 教学设计 篇8

一、青春年华心系国运, 困难重重再觅新机

早在20世纪初期,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 他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国家主义思想及与之相伴随的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时期的中国在形式上推翻了封建帝制, 却依然蒙受着西方帝国主义强加的欺辱, 也遭受着国内反动军阀的压榨, 民众仍然深处水深火热之中而苦不堪言。众多爱国青少年对此无比激愤, 也无比焦虑, 闻一多即是其中之一[1]。当他1912年为求真理、求知识而从家乡湖北北上来到清华大学读书时, 他风华正茂, 血气方刚。学业有成之后正值五四运动爆发, 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将闻一多的思绪推到了极度亢奋的高潮, 让他感到五四运动给这个国家带来的一切都无比新鲜和明媚, 像自己这样的爱国热血青年只需努力就一定会给国家带来新的希望。他不仅在清华校园里积极宣传爱国进步思想, 而且还活跃在校外许多爱国进步宣传活动中。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 这一时期闻一多的国家主义思想获得了极大鼓舞, 也让他更加深入地思考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2]28。

然而, 尽管五四运动声势浩大、影响深远, 但由于反动势力顽固、进步势力相对薄弱, 很多事关国家前途的问题和民族发展的任务仅仅是被提到了台面上, 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因此运动在席卷全国之后很快便转入了低潮。当然, 很多问题积重难返, 难以在短期内根本解决, 这也为闻一多等爱国进步青年打开了继续寻找新机遇与新天地的大门[3]。

二、海外受辱不忘自强不息, 服务祖国不丢忧患意识

1922年7月, 闻一多赴美国芝加哥留学, 第二年春天, 赴美留学的清华大学学子数十人组成了一个通信团体, 相互加强沟通与联系, 闻一多即在其列。1923年秋天, 这个通信团体成立了旨在改革清华校政、交流国内时局看法的大江学会。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壮大与探索, 大江学会更名为大江会, 明确将组织宗旨定为“用积极协作之法、忠实诚恳之心、自强不息之精神来改造国家”。由此可以看出大江会以国家主义为信奉理论的政治色彩。而闻一多也正是在大江会的平台上发展和完善了他的国家主义思想[4]。

在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的闻一多品学兼优, 获得了学院的诸多奖励, 原本可以按照学院的规定赴意大利或法国继续深造, 但他却被剥夺了赴欧深造的权利。闻一多的画作深得教授他的老师赏识, 却在每一次送展时都未能获奖。毕业典礼上, 美国白人学生也都不愿意和黄皮肤的闻一多同台领取毕业证书。所有这些种族歧视行为令闻一多都感到强烈愤慨, 在一封家书中他愤然写道:巍巍中华有五千年美术、文学、礼俗、政教之传统积淀, 除了没有制造出用于杀人掠夺的机器之外, 我们的文明成果比西方不知多多少, 现在竟被西方人蹂躏、藐视,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在美留学的青年志士若还不知为国家之振兴而发奋, 那真是与呆蠢的木头无异[5]。可见美国的种族歧视极大强化了闻一多振兴国家的决心和他的民族自豪感。其实早在赴美之前, 闻一多就对自私自利的文明形态嗤之以鼻, 并认为正是这样的文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赴美留学后, 他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极端个人主义基础上美国民主自由的本质, 因此他也对西方的国家强权保持着越来越强烈的警惕之心, 同时也认识到像中国这样的弱小国家唯有强化民族精神才能反抗西方侵略、振兴国家民族[6]。

闻一多这一时期的国家主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国家主义, 是在中西方历史文化比较之上、强化国家认同的国家主义。闻一多的国家主义思想放在这一时期国家独立需求与民族解放需求的背景下有充分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国家在军阀混战与西方侵略中处境危急, 闻一多以及大江会的众多成员在坚持民主自由和维护人权的呼吁中既反对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 又反对国际主义对世界大同的空谈。闻一多曾说,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犹如细胞与身体, 身体的健全并不一定需要每个细胞健全, 但如果有细胞发生病变形成瘿瘤之疾, 身体就很可能被彻底拖垮。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 个人的独立与自由应在合理限度之内, 不能孤立地脱离社会而存在[7]。闻一多的国家主义源于中国国家与民族的危亡, 同时也有对由五四运动所带来的民主自由转向极端个人主义的隐忧。此外, 中国传统文化也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闻一多的国家主义思想。例如曾担任过闻一多老师的蔡元培就以美育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结合解释了西方友爱、自由与民主等观念, 使闻一多以公民道德之心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理念深深根植。

三、大江会扛政改救国大义, 作文学表国家主义理想

前文言及的大江会, 其骨干成员在学成归国之后大多走上从政之路, 有的甚至在国民政府外交部、教育部等部门担任要职。回国后的闻一多也一度政治热情高涨, 他一方面代表大江会积极参加在北京的国家主义联合会活动, 一方面又不断催促尚未回国的大江会骨干成员梁实秋回国与之一起投身大江会在国内的发展壮大。在写给熊复西、梁实秋等人的信件中, 闻一多曾说:我们的《大江》刊物在北京颇受欢迎, 销售量与日俱增, 其中的拙作都如此吸引国人, 我等应赶紧抓住时机扩大大江会在北京乃至整个中国的影响[8]。此时的闻一多满腹浪漫主义激情与国家主义信念, 他的轻信与狂热让他显露出在政治上的些许幼稚。他反对国民党所谓的民族主义, 同时也不满共产党提出的共产主义, 只有爱国冲动和政治热情的他并未提出明确的政治主张。

这或许与他一生坚持独立的学者人格与厌恶政党政治有关。因此, 回国后的闻一多大多时候是在提倡国家主义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 而他的政治热情与爱国情怀也主要是借由诗歌等文学形式来表达的。在闻一多的诗歌中, 中国是一个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完美而理想的国度。由此可以看出, 闻一多只有在中华文明的五千年历史中沉浸下去才能激发他浪漫、热情的国家主义理想, 国共的政党冲突在他看来对国家的未来没有太多益处[9]。

四、探索国家主义内涵, 终成民主主义斗士

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 民族矛盾日益加剧, 振兴华夏大地、彰显国家精神成为日益紧迫的现实任务。身处战略大后方西南联大的闻一多看到国民党政府在民族危急关头不团结民众、齐心协力一致抗战, 却以民族国家为幌子中饱私囊、歌舞升平, 因而重新认真思考他一贯坚持的国家主义思想。尽管他仍然坚持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自由的基本观点, 但开始从现实出发, 重新认识国家与民族的关系, 特别是注意将一国当权者与普通民众相互区分, 以阶级分析法探索国家主义的新内涵。

1944年, 闻一多发表了《复古的空气》、《什么是儒家》、《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等一系列学术文章, 成为他国家主义思想新变化的标志。此时, 他开始在思想上、心理上和政治上都接受共产党的存在并接近共产党组织, 他还饶有兴致地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原著, 很快便以阶级分析法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看待国家时局[10]。他还从文化和政治思想层面予以国家主义全新的定位, 从而使他的国家主义与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爱国统一战线有机结合起来, 真正成为维护国家民主自由、反对专制、反对内战的国家主义、民主主义斗士。

1946年7月15日下午, 闻一多在参加完李公朴的追悼大会后被昆明的国民党特务枪杀。他牺牲的时候只有47岁。尽管如此, 他短暂而辉煌的人生正如一颗璀璨的流星, 在历史的天空中轰轰烈烈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闻一多的一生经历了从诗人到学者最后到民主斗士的转变, 在其人生的每一个转折阶段都有国家主义思想的进步与完善相伴随。闻一多的国家主义思想时至今日依然闪烁着民主、自由与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参考文献

[1]杨大远.闻一多国家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D].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张恩和, 张洁宇.闻一多:从国家主义到民主主义[J].清华大学学报, 2003 (2) .

[3]孙德高.再论闻一多的“文化国家主义”[J].贵州社会科学, 2005 (3) .

[4]王向阳.文化国家主义的诉求[J].名作欣赏, 2007 (4) .

[5]潘皓.闻一多“文化的国家主义”再读解[J].江西社会科学, 2002 (3) .

[6]刘川鄂.一个“文化国家主义者”的自卫[C].闻一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 1999.

[7]孙德高, 陈国恩.论闻一多的“文化国家主义”[C].闻一多研究集刊, 2004.

[8]唐鸿棣.闻一多的“中华文化国家主义”[C].闻一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 1999.

[9]何报琉.也谈闻一多的“国家主义”问题[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1987 (7) .

民国“布鞋学者”闻一多 篇9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校园里,也有几位不修边幅、衣着简朴的学人,他们的治学精神与李小文教授如出一辙。

闻一多先生1922年赴美留学,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教授先秦文学。当时,闻一多先生的住所在清华大学校园的最南端,距离其授课的教室足有三四里远。许多年轻教师为了方便,都骑自行车在住所与教室之间往来,闻一多先生却总是选择步行。

清晨,只见闻一多先生穿着一件老蓝布的大褂,顶着一头纷乱的长发,戴着一顶破旧的呢帽行走在路上。闻一多还戴着老旧的大阔边眼睛,足下穿的正是一双粗布鞋。

年轻教师们上课,大多带着大皮包,用来放一些书籍资料、讲义等等。闻一多先生从不用“奢华”的大皮包,而是用一方老蓝布做的包袱,将书籍资料包裹好,“土气”地夹在腋下便出门了。

闻一多先生走路时,从不因衣着简朴而自卑,相反,他走起路来昂首阔步,旁若无人,英姿飒爽中尽显其勤俭低调的治学精神和刚毅朴素的人生态度。

或许是受闻一多的影响,简朴的生活作风和勤勉的治学态度在当时的清华大学蔚然成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受到清华算学系主任熊庆来的赏识,被调来清华做助教。华罗庚也是常穿着一件洗得掉了颜色的灰布大褂,足蹬布鞋,游走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

学生当中,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当时在清华大学历史系读书,也常常身穿一件旧灰布大褂,在西装革履的同学中泰然自若。

在民国时期,闻一多先生等学人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轻外表,重治学,精神令人感动。而今,在这个物欲崛起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闻一多、更多的“布鞋院士”,来为学者乃至全社会作出表率,引领时代的健康新风。

闻一多案:民国司法之死 篇10

闻一多被暗杀时,梅贻琦正在埋头处理西南联大的复员事务,傍晚五点多,潘光旦夫人忽然急急地跑来了,说闻一多在回家的路上被当场枪杀,“多人围击,必欲置之于死。”

这一天是1946年7月15日,听闻这一消息,身为西南联大常委、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当场呆住了,立即派人前往闻家照料。在离家门仅十余步的地方,闻一多的鲜血淌了满地;闻一多的长子闻立鹤为保护父亲也身中数枪,被送往医院抢救;闻一多的夫人高孝贞经此巨大的刺激,心脏病复发,卧床不起。

同时,梅贻琦急电国民政府教育部:“加急!南京教育部朱部长钧鉴:今日下午五时,在西仓坡宿舍门外,本校教授闻一多为暴徒枪击立毙,其余重伤。同人极度惶恐,谨先电闻。”这一天的晚上,梅贻琦在日记里写道:“此何等仇恨,何等阴谋,殊使人痛惜而更为来日惧尔。”

正在庐山避暑的蒋介石也很快接到了消息,这个突发事件让正志得意满的蒋迅速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困境之中,他在日记里写道:“昆明李闻被刺案殊所不料,干部之无智无识徒增政府情势之险恶,领袖地位之不利,可痛之至。”

不仅仅是梅贻琦和蒋介石,还有更多的人在闻一多事件发生之后,都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曾经倾倒在南京国民政府一侧的政治天平,此刻又在发生新的微妙的逆转。

■ 群情

闻一多是李公朴殉难经过报告会上,即席做了他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后被暗杀的。在此之前,中国政局刚刚走过了一段“过山车”般的急剧转变;闻一多之死,对于众多关注政治走向的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一次更大的刺激。

1946年1月,在美国特使马歇尔斡旋下,国民党、共产党、民盟、青年党以及社会贤达的代表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在几经周折后,通过了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改组政府等决议。这是自国民党一党训政以来,第一次由国内各种政治派别平等、公开地决定国家大事。

眼看中国即将踏上宪政之路,人人都为此兴奋不已,马叙伦用生动的语言写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现在是被鸡唱出了曙光,怎样不叫人们对这个曙光发生欣慰,和希望他不要被阴霾来笼罩了。”

然而接下来的事实却让他们吃惊连连,长期占据一党独尊地位的国民党,既无与其他政治团体分享政权的心理准备,其军政官员更不愿意放弃种种特殊利益,政协会议闭幕未几,即遭到国民党内部激进势力的强力反弹,在重庆较场口还有西安、南通和南京下关等地制造了一系列流血事件。李、闻被暗杀更是发生在“一城之内,五日之间”。

在闻一多被刺次日,消息传至重庆,正候机北上的西南联大教授非常震惊。17日清晨,汤用彤、金岳霖、叶企荪、周炳琳、黄子卿、汤佩松、姚从吾等34位教授联名致函教育部转国民政府:“一代通才,竟遭毒手!正义何在?纪纲何存?同人等不胜悲愤惊愕!”7月17日,在南京参加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团也发表了李、闻惨案抗议书,要求国民政府立即撤换昆明警备司令,限拿凶手,交法院认罪,并由政协委员派员陪审。

■ 栽赃

身为国民政府的首脑,蒋介石也被闻一多案深深震动,“本周几乎全为此事增加烦恼之苦痛也”,7月27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三天后他又写下:“总之昆明之案无论对内对外皆增加政府与余个人之地位艰难百倍。”

整日“忧闷”的蒋介石百般琢磨,考虑着如何化解这个公共危机,让他和国民政府渡过难关。

担负“调处”国共纷争之重任的马歇尔也因闻一多案而压力大增。7月17日,在见过周恩来后,马歇尔与司徒雷登即刻从南京飞赴庐山去找蒋介石。马歇尔对蒋介石说,这次暗杀针对了闻一多这样的留美知识分子,所以美国的舆论肯定对蒋不利;司徒雷登坦率相告,蒋介石应采取三项措施:公开声明中央政府不赞成谋杀;解除新闻管制;建立宪政政府。

不能无视公愤的蒋介石,于7月17日当天,匆匆责令行政院发出一纸保障公民安全的命令。命令声称:“该管各级机关人员防范不周,遂致有此惨案,实为我政府莫大之耻辱……尤应在此时期,对于政治党派人士特加保护。”在发出这项命令的同时,蒋介石下令让刚刚上任全国警察署署长的唐纵前往昆明办案。

此时,舆论已把怀疑对象投向了云南省警备总司令霍揆彰。7月17日,闻一多的次子闻立雕撰写了《谁杀死了我的爸爸》,将矛头直指昆明的国民党特务组织,次日该文在民盟机关报《民主报》和《新华日报》《大公报》《世界日报》《新民报》《商务日报》《时事新报》《西南日报》等报纸刊出,随后又被多家报刊转载。

唐纵在动身前往昆明前也怀疑李、闻案都为陈诚系的霍揆彰所为。因在当年5月份,霍揆彰就令稽查处处长王子明制定了五十多人的黑名单。6月28日,霍带着这个名单到了南京,向国防部长陈诚汇报,准备带给蒋介石圈定,但当时蒋正和马歇尔会谈,没来得及接见霍,霍只好把名单和行动方案留在国防部返昆待命。7月5日,霍揆彰接到了国防部密电:“中共蓄意叛乱,民盟甘心从乱,际此紧急时期,对于该等奸党分子,于必要时得便宜处置。”

7月17日晚,唐纵与吴铁城、陈诚商议李、闻案,“陈首先而坚决的表示,此事件绝非霍揆彰所为,绝与军方无关。”(《唐纵日记》)

唐纵将行,友人嘱托他办案要“控制舆论,计划周到,行动迅速”,同时又为他担心,“莫不认为此事难办也。”(《唐纵日记》)心思重重的唐纵没有直接赶赴昆明,而是先和毛人凤商议办法,又飞到重庆去找军统局总务处长沈醉。

此时各界正对唐纵的调查拭目以待。重重压力之下的唐纵和沈醉商议,想“将计就计”制定一套栽赃中共的计划来息事宁人。沈醉在回忆录里说到这个“好办法”:“先在重庆准备好一两个人带到昆明去,叫他们在公开审讯时,自己承认是凶手,而且还要吞吞吐吐地说出和中共有关,但又不能完全承认是共产党。”

就在沈醉挑选“人犯”的时候,毛人凤突然有电话来,说军统云南站已找到线索。23日,唐纵、沈醉等飞抵昆明,军统云南站站长王巍当天报告说:云南站昆明组已经查出暗杀李、闻的凶手六七名,全部是云南警备总司令部特务营与稽查处的人,凶手的职务、姓名和事先的布置以及行凶情况等都已弄清楚。(沈醉《军统内幕》)

军统特工程一鸣此时也被蒋介石派至昆明协助唐纵查案。根据云南省警务处和昆明市警察局有关闻一多案的材料,程一鸣亲自到西仓坡西南联大教职员宿舍门口附近的现场观察,搜集现场遗留下的各种痕迹和证据。经过各方人士的指证,在现场找到子弹壳和弹头,吉普车车轮的痕迹及目击者讲出的军用吉普车牌照的号码。经过综合调查研究,“各种证据都指向云南省警备司令霍葵彰,他是闻一多谋杀案的指使人。”(《程一鸣回忆录》)

程一鸣把调查结果告诉唐纵,唐纵非常为难,因为他和霍揆彰既是黄埔同学,又是湖南同乡,这可如何是好?

■ 还是栽赃

7月24日,唐纵和霍揆彰谈了一个上午的话。整个上午霍揆彰都在说他对李、闻案毫不知情,还要唐纵帮助破案。唐纵就接着霍揆彰的话头说,他此行带来了军统的几名老练特工,可以帮助霍揆彰做侦查。

同时,唐纵把军统调查到的情况向蒋介石汇报,并说霍企图抵赖,因此他处理起来很棘手。沈醉没唐纵那么多顾虑,建议把军统查获的材料展示给霍揆彰,唐纵不赞成,怕和霍揆彰闹僵了不好收场。(沈醉《军统内幕》)

霍揆彰此时也在抓紧“破案”。他一面以云南省警备总司令部的名义发布悬赏缉凶启事, 一面散布谣言说龙云集团乘云南省主席卢汉赴东北前线视察滇军,以“省政主持无人之时,发动有计划之谋杀,冀嫁祸政府”,并于7月20日拘捕了龙云任昆明行营主任时的副官处长杨立德。(《闻一多年谱长编》)

霍揆彰对杨立德刑讯逼供,但杨死不承认,霍揆彰没有办法。7月24日,蒋介石决定召见霍揆彰,霍揆彰飞到庐山,次日即在庐山被蒋介石大骂。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下这一天的情况:“彼(霍揆彰)犹呈其假造人证与口供,幼稚荒谬极矣,乃面加斥责并明告其所部之所为,且出其行刺之人名,即令彼自想此案之办法而退。再令张镇宪兵司令来谈,指示其与霍研究手续与要点,临睡时已十二时矣。”

但外间沸沸扬扬的传言已把怀疑指向了龙云。龙云一气之下于7月29日发表公开谈话,怒斥:“近日京沪少数报纸,对该案多作不负责任之报道,涉及私人之信义,不知其消息来源有何根据?”复声明:“无论为外人所投或自行采访, 而一涉私人, 即应负法律责任。甚望各报在政府未正式公布调查结果之前,对于此案勿再轻率发表不负责任之报道。”30日,马歇尔到南京,次日龙云便登门拜访,两人谈了近一小时。

唐纵也觉得霍揆彰的做法可能会引来更大的麻烦,劝他不要这么干了,另想他法。

■ 两个替死鬼

一直密切关注李、闻案的民盟,不满政府的动作,7月20日,民盟主席张澜表示:“同人等对此事件,万难再忍。”要求组织“公民调查团”。同日,民盟政协代表张君劢等向国民政府提出民盟参加调查惨案真相及审判主凶之要求,并再次提出立即取消特务制度。(《闻一多年谱长编》)

马歇尔在与蒋介石会谈中,也把民盟的要求转达给蒋介石。蒋介石在日记中记下了此事:“其(马歇尔)意中欲余允民主同盟之请求,准彼党共同侦查也,余婉却之。”此时的蒋介石仍然期望政府的运作可以平息闻一多案带来的风波,“此事自当由政府负责调查,如调查结果公布后认有怀疑之点,自可组织有关团体参加研究。”

7月27日,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宪兵总司令张镇等被蒋介石派到昆明,全权处理李、闻案。在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的公馆里,顾祝同、张镇、唐纵等人商议此案该如何解决。张镇认为,如果直接宣布云南警备总司令霍揆彰是暗杀闻一多的主谋,将对政府和“老先生(蒋介石)”都不利。建议由宪兵司令部负责,捏造一个事实,就说是驻昆明宪兵团派了两名宪兵去侦查李公朴暗杀案时,混进了李公朴殉难经过报告会会场,又一次听到闻一多辱骂蒋委员长,因此才跟踪闻一多到西仓坡西南联大教职员宿舍门口,拔枪射杀了闻一多。两个宪兵这样做乃是“激情杀人”,是激于义愤,和政府毫无关系。这样一来,只需要惩办这两名宪兵,案件即可了结。(《程一鸣回忆录》)

顾祝同赞成张镇的建议,派人到庐山向蒋报告,由蒋作出最后决定,蒋决定照办,由宪兵司令部警务处处长周剑心和云南省警备总司令部军法处,共同编造一个“激情杀人”的假案。

8月初,蒋介石在庐山再次召见霍揆彰,将之又一次“痛骂”,并决定拉两个小特务“挺胸做烈士”。霍回昆明后,即以升职和奖励五百万元,并保证生命安全为条件,鼓励手下参与暗杀李公朴、闻一多的特务出来“自首”。汤世良、李明山两名特务被“特别开导,晓之利害,动之以感情”,在无法推脱的情况下愿意“自首”。两人编造了一套假口供,并改名为汤时亮、李文山,云南省警备总司令部稽查处处长王子明还抓了两个从四川流落到昆明的人,用麻醉药麻醉后,关在西站营房,准备在刑场上替换汤、李。(《闻一多年谱长编》《唐纵日记》)

■ 调查团

唐纵、顾祝同等国民党大员一拨拨地到昆明调查,但真相仍是不明,司法仍是缺席,这让密切关注闻一多案的民盟方面非常不安,不断催促南京国民政府同意民盟的“调查团”成行,但是一直“拖到8月初,只同意由民盟自己派人去调查,政府给予交通的便利和调查时的便利,并由国民党中央党部派一名秘书‘协调工作’。”(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涯》)

8月3日,民盟派出的梁漱溟、与民盟副秘书长周新民会同国民党中央党部派出的秘书张寿贤由南京先飞重庆,因换乘飞机延误,6日才到昆明,开始工作。

对于蒋介石加派顾祝同到昆明调查,梁漱溟认为这是别有用意,“国民党为了做出‘重视’此案的姿态,也为对我们的调查进行阻挠,此时也派了一批军警宪大员飞去昆明‘查办’。”(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涯》)

梁漱溟、周新民到昆明后,立即约见顾祝同等,但后者故意拖延,屡次推拖,改动会见日期,到了8月9日,梁漱溟、周新民才见到顾祝同等人。“我们见他们主要是说明我们的立场和态度,要求将此案移南京组织特别法庭审理。这个要求我们在南京时即向国民党提过,现在重提自然也是无结果的,但这是一原则问题,我们不能不表明。”(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涯》)

8月13日,顾祝同和卢汉出面宴请民盟调查团,冷欣和张镇等作陪。顾祝同对梁漱溟说,暗杀李的凶犯未捉获,闻案的凶犯已捕到,后日即可开庭审判。当晚,梁漱溟等收到省法院通知,说15日“公审”,邀他们去“观审”。“我们当即回信说不同意这种‘公审’,但既经邀请,我为借此机会作调查,准备参加,并提出增加民盟云南支部负责人之一的冯素陶一人参加‘观审’。”(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涯》)

顾祝同通知梁漱溟的乃是军法审判,依照当局制定的军法审判规则,受讯人不得委托律师出庭辩护并禁止旁听,这自然有利于顾祝同等人把事先的“安排”在法庭上全盘表演出来,但对梁漱溟等人而言,这根本算不上“法庭”。

约见政府人员没有多少收获,梁漱溟等人在民间的调查也多受阻扰。梁漱溟等人在昆明住在商务酒店,许多“客人”也前前后后住了进来,把民盟调查团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有一天梁漱溟在酒店餐厅吃早点,偶然遇见作家孙伏园的兄弟孙福熙,两人就寒暄了几句,在他们二人谈话后,特务立刻将孙找去盘问。

事事都被掣肘的梁漱溟只能感叹:“像这样的处境,我们的调查工作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通过种种途径,通过美国领事馆,搜集到许多与案件有关的情况,足以说明这是国民党特务谋杀了李、闻两位。”(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涯》)

■ 审判秀

8月15日,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军法处、云南省保安司令部,驻昆明宪兵十三团合组军事会议审判法庭,对刺杀李公朴与闻一多的特务汤时亮、李文山进行“公审”。这次审判只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各大学教授、省县参议员、市商会理事长代表等二十多人参加,记者只允许中央社两人采访。梁漱溟要求闻立鹤出庭辨认凶手,被陆军参谋次长冷欣以“伤势未好”为由拒绝。(《闻一多年谱长编》)

梁漱溟对这种安排出来的军法审判很不满意,“审理中只有法官与被告之间的一问一答,问答完了即算审理完了。在被告回答法官的提问时,他们在公堂上做了一番演说,说‘闻一多是卖国贼’,说他在李公朴追悼会‘骂了军人’,他们二人出于一时‘气愤’,故刺杀他,此事与他人无关,云云。闻案就这样审理了一番,草草了事。结束时也未说明是否审理完毕。李公朴一案,则因为凶手根本不曾‘捉拿归案’,更是不了了之。”(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涯》)

等这场“审判秀”结束,中央社当天便发出电讯,表可以结案之意。但是,民盟方面坚持将凶手“移京公开审判,由各方参加”,反对“草率在云南解决”。梁漱溟、周新民等更认为,出现在审判席上的不过是假凶手。

梁漱溟还在“观审”后致函顾祝同,说明民盟调查团在旁听后认为疑窦颇多,请不要急于定案,并索取一份审讯记录的抄件,但顾祝同始终不曾出示抄件。

19日,顾祝同再次宴请民盟调查团。饭罢谈话,梁漱溟问:15日“公审”一天,好像是已经审完,可是为何又不宣判?如果不算审完,是不是将再审?顾迟迟答不上来,末后低声说:“我也还做不得主。”(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涯》)梁漱溟等人只得于8月22日返回南京。

8月25日,梁漱溟等在上海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报告李、闻惨案调查经过与结果,用“吞吞吐吐”四字说明当局态度。民盟认为案件未了,坚决主张把凶手移至南京审判,但当局对此无动于衷。同一日,顾祝同也在昆明金碧别墅招待记者,称霍揆彰之云南警备司令职已被革除。

在舆论的质疑中,李、闻案第二次审判也于8月25日在翠湖云南省警备司令部举行,判决汤、李二人死刑。随后顾祝同签署陆军总司令部法审布字第元号布告,宣判汤、李在昆明枪决。本来汤、李二人要按原计划用两名替身在行刑前换下,但是顾祝同不想再弄巧成拙。第二天早晨,汤、李二人被灌醉,拉至东站外执行枪决。汤、李二人知已受骗,但为时已晚。行刑人员把他们枪决后随即掩埋。

而王子民等参与暗杀的其他十几名特务则被送到大理,名为关押,实则保护,并进行特务训练。1947年春,蔡云祈等人被“押解”到南京警备司令部,但很快即获得释放。(《暗杀李公朴、闻一多的重要凶手落网记》)

这次审判后,中央社立刻发出《顾祝同在昆发表闻案审判经过》《陆军总部昨发表闻一多案判决书》的专电。

■ 崩溃

一个多月来,蒋介石一直在为闻一多案大伤脑筋,在日记里数次写下为处理该案“甚费心力”,待到最后的处理方案确定,蒋介石在日记里写道:“如此将闻案解决告一段落,再观舆论之变化也。”

舆论就闻一多案对政府的质疑并没有随着两次“公审”而止息。8月29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社论《闻案感言》,认为此案并未了结。30日,民盟政协代表为李、闻案宣判事致函政府代表,称民盟对审判结果不能完全接受。9月28日,民盟政协代表再次致函政府代表和蒋介石,要求对闻案逃犯限期缉获,到南京公审。(《闻一多年谱长编》)

这些,都没能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回应,闻一多案就这样在司法缺席与暗箱操作中不了了之。此时的蒋介石,已经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国共内战去了。虽然司徒雷登曾经在闻一多案审判前就告诫过蒋介石:“这次暗杀针对了中国最有教养的一群人”,国民政府“已在知识分子和大众中逐渐失去号召力”,但是从蒋介石随后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对司徒雷登的这句告诫特加留意。

上一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赏析下一篇:校服与中学生形象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