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赏析

2024-09-28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赏析(共5篇)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赏析 篇1

上联写天寒日暮的远行。“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境界阔大辽远苍凉, 情感落寞凄清孤寂, 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日暮苍山远”, “远”字点活画面, 托出意境, 引人想象:落日的余晖慢慢隐去, 远处的山峦大地渐渐被暮霭笼罩, 莽莽苍苍, 朦朦胧胧。天涯漂泊之人, 哪里是归宿?他可能是无家可归, 或有家难回而不得不羁留异乡, 作者内心的凄凉感伤难以言说;在这日暮苍山、天寒地冻, 渴望回归而不得、内心凄凉无奈之时, 他多么渴望在这关山迢迢之处, 没有安顿之地, 有一个温馨的家抵御风寒, 休息片刻?正如肖弛在《中国诗歌美学》中指出的:诗歌艺术中的时间意识是一种生命意识。在诗人的笔下, 黄昏景物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景物, 而是熔铸了诗人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一种文学意象, 是被情感化、心灵化了的审美对象。“日暮”这一意象, 蕴涵着愁思与回归。作者用“日暮天寒, 渲染出萧疏凄冷的悲凉气氛和士大夫心灵的慵懒倦怠。借空间上的关山迢迢, 夕阳山外的无尽行程和时间上的岁月飘忽, 一生日短的黄昏意蕴, 来刻画身心俱疲、漂泊无依的知识分子形象” (《晚唐钟声》第79页) 刘长卿早年生活困顿, 屡试不第, 长期功名无成。直到四十多岁才中第。入仕后, 仕途坎坷, 曾两次被贬。大历二年 (767年) 二入长安求官, 但一无所获;后又扁舟南下, 漂泊湖湘间。为了生计与前途, 不得不抛妻别子, 背井离乡, 奔走于权贵势要门下。作者宦游漂泊, 孤独天涯。陈邦炎先生赏此诗时认为:“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 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 都不言自见, 可想而知了。” (《唐人绝句鉴赏集》第77页) 这里的“天寒日暮苍山远”尽显宦游的凄凉疲惫, 贬谪的悲愤感伤, 也平添了作者一些惆怅落寞的心绪, 愈显孤苦悲凉, 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身置异乡、孤独飘零的伤感孤寂之怀, 渴望回归的浓浓思乡之情。

何日是归程?

下联写风雪之夜的回归。作者通过想象和通感, 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深夜风雪人归的画面, 让人浮想联翩,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柴门闻犬吠”, 寒风萧萧, 大雪弥漫, 谁来温暖天涯游子的心, 伴他风雪兼程?乡情温暖着游子的心;渴望回归伴随游子的远行;温馨的家, 等待着游子的归来。尽管天黑、风高、雪大、路险, 但那思归盼归的殷殷之情就像一盏指路明灯, 照亮了他回家的路。孤独远行漂泊天涯之人就要回归家园了!作者借“闻”风雪之夜的声声犬吠, 写出了作者在荒凉严寒的风雪之中, 仿佛感到了家的温馨和幸福, 给人以暖融融, 热腾腾之感;也意味着作者的风雪兼程、不舍昼夜终于可以暂时告一段落。

诗人笔下的景物是诗人审美理想的载体, 寄寓着诗人的主观情感。“柴门”这一意象, 是家的象征, 呼唤着远行者的归来, 把饱经忧患历尽磨难漂零他乡的作者带回到了躲风避雨的家园;是贫寒荒凉的标志, 把简陋原始的柴门置于荒原之上, 显示了它的审美蕴涵, 写出了山野的荒凉空旷, 古朴苍凉, 它更接近远古时期人类的栖息地, 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因此, 这里的“家”, 既是写实, 是现实的家园, 又是象征, 是精神的家园。“风雪”意味着现实世界的艰辛与坎坷, 凄凉与无奈, 而“夜归”表明作者终于踏着风雪回家了, 可以享受家的温馨祥和幸福了。“风雪夜归人”, 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在宦游他乡、漂泊无依之时, 暂得寓所, 躲避着风雪, 获得温馨与安宁;另一方面意味着作者回归精神家园, 获得精神的超脱。它既蕴含着作者在人生旅途中遭受磨难的伤痛与不幸, 又蕴含着作者回归后的温馨与幸福, 更有心灵的抚慰与宁静。明朝唐汝询《唐诗解》评价此诗云:“此诗直赋实事, 然令落魄者读之, 真足凄绝千古。”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 具有极强的艺术张力, 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仕途的艰辛坎坷失意和内心无限的感喟, 从中让人能细细地体察到作者内心凄凉里有几分温馨, 感伤里有几丝愉悦。意蕴深刻, 咀嚼不尽, 让人回味无穷。

王耀臣,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摘要: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看是写景, 勾勒出一幅旅客日暮投宿、雪夜人归图, 实则抒情言志。整首诗写得苍凉深沉, 含蕴丰厚, 让人回味无穷。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赏析 篇2

【关键词】古朴素淡;精神家园;隐逸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刘长卿是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名篇佳作,历来为人所喜爱,这主要是缘于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古朴、落寞、荒凉、旷远的诗意境界。阅读该诗,可从中体味到失意多味的人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体验。人生难能事事如意,而销蚀苦闷郁气,超越现实,获得心灵慰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契合了中国人这种潜在的、深层次的审美体验与心理需求,能在更高的层次上使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心灵的慰藉。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简单质朴,言约意丰。要想很好地品读这首诗,就要准确深入地解读这首诗中的意象,尤其是“柴门”意象,要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作者笔下的“柴门”,才能体味诗歌那深刻丰厚的内涵。

一、柴门——古朴素淡的美学风格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是贫寒荒凉的标志,作者把简陋原始的柴门置于荒原之上,写出了山野的荒凉空旷,古朴苍凉;“柴门”也是朴素而简陋生活的写照。这里“日暮”“苍山”“天寒”“白屋”“柴门”“犬吠”“风雪”等一系列意象,展现的低矮茅舍在寒冬黄昏中更显得简陋、沧桑、荒凉,但又显示出其古拙、朴质素淡的和谐之美,充满自然本色,散发着原始的真美。古朴素淡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追求,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方面追求现实世界的繁华美景、美味享受;一方面,又在艺术世界里返归原始的简单质朴,欣赏古拙淡雅朴素之美。“柴门”,最能体现这种质朴简陋素雅之美。在作者的笔下,“柴门”意象与其他意象组合,蕴涵着无穷的艺术魅力。远山天寒的柴门,在漫天飘舞的雪花中若隐若现,浸透着作者的惆怅寂寞孤独,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古朴苍凉,画中有诗,画中有情,抒发了作者强烈的孤凄惆怅感伤情怀,但凄凉里有几分心安自得,感伤里也有些许愉悦,虽然伤感,但很优美。

二、柴门——家园的象征

柴门的真正意义在这里是守护,是对家园的守护,对宁静的守护,也是对诗意的守护,心灵的守护。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日暮黄昏,天寒地冻,孤独前行的诗人,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来到了柴门前。这里的门,有丰厚的意蕴:一是家园的象征。它牵系着远行者的归来,是诗人羁旅之时暂得的寓所,躲避着风雪,获得温馨与安宁;二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它呼唤着飘零异乡、历尽艰辛、饱经沧桑的诗人回归诗意家园(精神家园)躲避世间风雨。这蕴含着作者羁旅他乡,漂泊无依,心灵疲惫,渴望超越现实,追求心灵宁静,追寻心灵家园,获得心灵的回归、精神的超脱。“柴门”一扇,隔开了两个世界,门里是家园,是温馨,是呵护,是暖意融融,是爱意绵绵;门外是荒野,是风雪,是坎坷,是冷风飕飕,是雪花飘飘。柴门,温暖着“夜归人”疲惫的心灵。所以柴门大多在深山野岭、人烟稀少的地方,行人经过漫长的旅途,疲惫不堪,远远地看到柴门,内心就会漾起无比的幸福之感,他从“柴门”这里看到的是亲切温馨。这里的风雪夜也有象征意蕴。一方面是写实,作者刘长卿一生坎坷,宦海沉浮。他生命中大部分时间羁旅他乡。那宦游漂泊、孤独天涯之感此诗展露无遗,陈邦炎赏析此诗时就认为:“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唐人绝句鉴赏集》第77页)另一方面是象征,展现了作者宦海追求时的坎坷艰辛,仕途不顺。因此,这不仅表现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遭受风雪的伤痛与不幸,而且又深蕴作者回归后的温馨与愉悦,更有心灵的感悟、精神的超脱,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仕途的艰辛坎坷、失意和内心无限的感喟。正如明朝唐汝询《唐诗解》评价此诗云:“此诗直赋实事,然令落魄者读之,真足凄绝千古。”

三、柴门——隐逸的象征

柴门在山间林丛,它的前方是田园,是山林,主人常常站在柴门边,看着眼前的桑麻,望着远处的疏林,自有一种超脱隐逸的风范。“柴门”的里外都是宁静,所以,柴门就有了回归自然、追求宁静自适之感,是隐逸的象征。

柴门挡不住风,挡不住景,它就是这么习惯性地随意一掩,把嘈杂挡在了外面,把宁静留在了里面。走进柴门,就走进了自己,吟咏、冥想,闲适自得,惬意无限。作者刘长卿早年生活困顿,屡试不中,直到四十多岁才中第。然而仕途坎坷,曾两次被贬。为了生计和仕途,他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在权贵和要门间奔走,但一直失意待官,内心苦闷。终于他在人生黄昏之时,厌倦了仕宦官场,渴望恬静闲适的诗意人生。“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召唤着作者回归自然,回归田园;“风雪”意味着艰辛与寒冷,而能得以“夜归”,蕴含着作者的归隐之趣与超脱后的温馨,也是作者遭受磨难后心灵的感悟。在风雪中夜归,其象征意味很明显。“日暮苍山”“天寒白屋”“柴门犬吠”“风雪夜归”,诗歌中四幅画面在对立中求统一,在交织中融于一体,余味不尽,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风雪归人”不畏风急山高、雪深路险,如期而归;“犬吠柴门”,这如画诗境,熔铸着诗人和读者共同的情感和精神共鸣,激跃着读者强烈的内在感受。

作者简介:刘君秀,1976年生,女,汉族,山东潍坊安丘人,本科。

唐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篇3

作者:刘长卿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鉴赏:

这是一首诗,也象一幅画.全诗仅以寥寥二十个字,便勾勒出一个严冬寒夜的山村景象和一个逢雪借宿者的形象.

诗一上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漫无边际的霭暮笼罩着远处的千嶂万壑,旷野茅屋在凛冽寒气的侵凌下显得是那么孤零安谧.起联不写行人的兼程寻宿,而先写他已找到安顿处后从远处看到的山村景象,这在布局上既避免平铺直叙,又给下联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一种萧瑟的气氛.

下二句,由远景逐渐移入近处,写白屋有人归来,引起了柴门外的`犬吠声,这声音来得多么突然,又是多么可喜可亲!如果说,上联已构成了一幅寒寂清冷的风景画,那么下联便是在这幅画的显眼处,纳入了声响和人物,添上寒风和飞雪,经这样的渲染、照应,就把遥见的”苍山“、”白屋“,近闻的”犬吠“和眼下的”风雪“交织成章了.

刘长卿这首诗的意境是从”夜“这个中心词生发开去的.”夜“是全诗的脉络,”天寒“和”风雪“加深了”夜“的寒意.这夜,是眼前客观现实的寒夜,也是诗人内心对时势有所感受的象征意味的寒夜.刘长卿是一个”魏阙心常在,随君亦向秦“(《送王员外归朝》)的入世者,但现实生活却使他沦为一个寄迹楚湘的谪臣.他痛恨上司诬加的罪名,也深知代宗的圣意难违.在诗人心目中朝廷和官场的现状就如同这”风雪夜“一般,他既不愿随波逐流、攀龙附凤,,自然只好怆然喟叹.由于在人生道路上长期奔波,当诗人这一次于风雪之夜得到芙蓉山主人的接待,其内心的复杂思绪:悲凉、辛酸之感中夹杂着某种庆幸和温暖的慰藉,是可以想见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设计 篇4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古诗的大致意思,在诵读过程中,感受雪夜投宿人的心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以及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在诵读过程中体验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对比图片:孩子们,看看这两幅画,有什么发现?通过第一幅江雪图导入课题。

2、请学生读题目,注意节奏。(板书课题)

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宿”,请生说记字方法,学写生字。

二、初读、正音

1、出示自学要求:

(1)请同学们自主朗读古诗两遍,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两遍,注意停顿。

2.学生自读。

3、哪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指名朗读,正音。

三、解诗意

1、出示学习要求,自学古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

(2)小组评议、交流,说一说古诗的含义。(组员先说,组长补充、评价)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要求:在交流后,告诉大家你弄懂古诗的方法。

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1)日暮:太阳下山了。“暮”下面是“日”字旁与时间有关。

(2)学习生字“贫”,生说记字方法,老师范写后,学生练习书写。

“白屋”是什么意思?通过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柴门”是什么?通过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而体会这户人家的贫穷。闻:听见

(2)归:回来

讨论“夜归人:是指谁?

4、学生说一说正手古诗的意思。

5、为什么主人这么晚才回家?再次深入理解这户人家的贫穷。

四、悟诗情

(一)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1.芙蓉山主人家境如何?你从哪里读出了这样的感受?(对古诗内容的整理与复习)

2、主人的心境如何?

(1)学生通过介绍诗人的简历,从而理解诗人的心情。(板书:孤苦、同情)

3、老师介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4、带着自己的理解,配乐朗读。

五、拓展

《别董大》《枫桥夜泊》

六、作业

1.背诵《冯雪宿芙蓉山主人》

2、收集刘长卿所做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体会诗人内心情感。

教学反思:

一、注重图文结合。课文配有插图,以图激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课始和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让孩子们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对古诗的学习。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以问题为主线,放手让他们自学,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的智慧,就能更好的完成解诗意这一环节。

三、注重对学习古诗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古诗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并能正确、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通过自学理解古诗的含义,学生读不懂古诗这样的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四、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引导学生把课本读厚,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因此我在课堂上力争体现这一教学理念。课前预习时,就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刘长卿的资料,为学生学习古诗做好铺垫。一节课至始至终,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学习热情高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课堂参与面很广,并能自主发表见解,提出疑问。

这节课,学生会读会背这首诗,并理解了诗意,领悟了诗歌背后的内涵,还学到了通过读读诗,想画面的方法理解古诗的方法,渗透了学法的指导,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评价语言不够丰富。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够性,若能良好的运用评价语言,能使能使课堂更加活跃,氛围更加浓厚。

2、朗读过少。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孩子们多读,在读中去朗读、感悟相信会更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相信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一)反复诵读,领会诗情,品味诗韵。

(二)合理想象,体会贫苦人民的生活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背诵本诗。

1.诗人简介

刘长卿(709~约780)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玄宗天宝进士。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

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

2.解题

你能说说题目《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什么意思吗?

解析:逢:遇,意思是说诗人遇到风雪投宿在芙蓉山主人家。

3.赏析

(1)你能写出这些诗句的意思吗?

日暮苍山远: 太阳快要落山了,远处的山灰蒙蒙的一片。

天寒白屋贫:在寒冷的风雪中,从眼前那简陋的茅舍可以知道主人家非常贫穷。柴门闻犬吠:忽然从柴门外传来了狗的叫声。风雪夜归人:大概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回来了吧。

相信通过刚才的解释,大家对这首诗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学习什么呢?

(2)简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写出你的分析吧: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小结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练习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在山路上,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傍晚,心里很焦急。

2.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芙蓉山主人贫穷的? 简陋的房屋,“贫”字、柴门。

3.想象一下,主人为什么很晚才归来呢?

主人很贫穷,他可能是出去打柴卖柴,也可能是出去借债,为生活在奔波劳作。(供参考,想象合理即可。)

4.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对“归”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说说理由。

解析:(1)“归”是诗人的来到,因为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

如归”一般。

(2)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

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答案供参考,有理即可。)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

2、合理想象,体会贫苦人民的生活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先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谁能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刚才大家都不说得不错现在我们来听听唐低诗人刘长卿是怎么说的(播放古诗朗诵带)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他写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诗人简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是现在的河北河间人,刘长卿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大都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这首诗是刘长卿被人们传送的名作。

3、解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遇意思是说诗人遇到风雪投宿在芙蓉山主人家

谁能把这首诗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待会儿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读完后)他有没有读错的音呢谁来说说,

4、学习生字:这一课当中总共有6个生字,谁来说一说你要怎样记住他们,分别要注意什么大家都说得好,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你们把这首古诗多读几遍。

5、自学古诗,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相信大家读了古诗后对它有了大致的了解,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给同学们说说,现在前后桌四个人一组,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合作写出每一句诗的意思。最后选一位代表起来回答。

6、汇报自学成果

日暮苍山远:太阳快要落山了,远处的山灰蒙蒙的一片

天寒白屋贫:在寒冷的风雪中,从眼前那简陋的茅舍可以知道主人家非常贫穷。

柴门闻犬吠:忽然从柴门外听到了狗叫声

风雪夜归人:大概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回来了吧

把整首诗连起来说一说

7、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相信根据刚才的解释,大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再发挥你们的合作精神解决以下问题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诗人看到哪些景物?听到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

(2)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芙蓉山主人贫穷的?(简陋的房屋,贫字、柴门)请想象一下他贫苦的生活,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生活画面、(可以从主人的穿着、饮食、家具陈设等考虑。)

(3)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人归来了?出去做什么了?诗人对芙蓉山主人有什么感想?

8、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9、课堂作业,背诵古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领会诗情,品味诗韵。

2.合理想象,体会贫苦人民的生活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背诵本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诗人简介

刘长卿(709~约780)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玄宗天宝进士。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

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

二、解题

你能说说题目《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什么意思吗?

解析:逢:遇,意思是说诗人遇到风雪投宿在芙蓉山主人家。

三、赏析

1.你能写出这些诗句的意思吗?

日暮苍山远: 太阳快要落山了,远处的山灰蒙蒙的一片。

天寒白屋贫:在寒冷的风雪中,从眼前那简陋的茅舍可以知道主人家非常贫穷。

柴门闻犬吠:忽然从柴门外传来了狗的叫声。

风雪夜归人:大概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回来了吧。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在山路上,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明确:傍晚,心里很焦急。

3.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芙蓉山主人贫穷的? 明确:简陋的房屋,“贫”字、柴门。4.想象一下,主人为什么很晚才归来呢?

明确:主人很贫穷,他可能是出去打柴卖柴,也可能是出去借债,为生活在奔波劳作。

5.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风雪夜归图?

明确: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四、小结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设计5

学习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

2.合理想象,体会贫苦人民的生活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以上内容源自

学具准备:

朗读带、小黑板、挂图。

学习过程:

1.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先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请翻开课本110面(出示挂图)谁能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刚才大家都不说得不错现在我们来听听唐低诗人刘长卿是怎么说的(播放古诗朗诵带)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他写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出示小黑板)

2.学习过程

1.诗人简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是现在的河北河间人,刘长卿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大都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这首诗是刘长卿被人们传送的名作。

2.解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生读一遍、正音、全班再读一遍);逢:遇

意思是说诗人遇到风雪投宿在芙蓉山主人家

3。谁能把这首诗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待会儿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读完后)他有没有读错的音呢谁来说说,4.学习生字:这一课当中总共有6个生字,谁来说一说你要怎样记住他们,分别要注意什么(逢:第三笔要写成长点;芙:读fu第三声不读fu第二声;蓉的音与下面的容同音;暮的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贫的上面是分不是今或令;吠的右边是犬表示狗叫一点不要忘记写)大家都说得好,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你们把这首古诗多读几遍。(学生自读古诗)

3.自学古诗,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相信大家读了古诗后对它有了大致的了解,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给同学们说说,现在前后桌四个人一组,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合作写出每一句诗的意思。最后选一位代表起来回答。以上内容源自

4。汇报自学成果(每一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来讲述)

日暮苍山远:

太阳快要落山了,远处的山灰蒙蒙的一片

天寒白屋贫:在寒冷的风雪中,从眼前那简陋的茅舍可以知道主人家非常贫穷。

柴门闻犬吠:忽然从柴门外听到了狗叫声风雪夜归人:大概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回来了吧把整首诗连起来说一说

5.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相信根据刚才的解释,大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再发挥你们的合作精神解决以下问题(出示小黑板)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如果你是诗人你此时是什么心情(焦急))什么地点?(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感到行程怎样(艰难))诗人看到哪些景物?听到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主人家非常贫穷对他非常同情)

(2)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芙蓉山主人贫穷的?(简陋的房屋,贫字、柴门)请想象一下他贫苦的生活,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生活画面.(可以从主人的穿着、饮食、家具陈设等考虑。)

(2)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人归来了?出去做什么了?诗人对芙蓉山主人有什么感想?

(主人可能出去躲债,借债,为生活奔波劳作了吧!表现了诗人对主人的同情,在当时是不是只有芙蓉山主人家很贫穷呢,其实人民的生活都是很痛苦的,哪像我们现在这样能坐在这宽敞的教室里上课,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每一分钱都是你父母辛苦而来的所以我们不应该乱花钱浪费粮食,像上星期六年级的一位同学馒头不吃就把它扔掉这样可以吗?)

6.汇报讨论结果

7.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听朗读带:现在我们再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朗诵这首诗的要注意模仿(可小声跟读)

<2>.学生自由练读:现在你们自已试着读读待会儿读给大家听听

<3>.表演朗读。

2.学习过程

1.诗人简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是现在的河北河间人,刘长卿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大都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这首诗是刘长卿被人们传送的名作。

2.解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生读一遍、正音、全班再读一遍);逢:遇

意思是说诗人遇到风雪投宿在芙蓉山主人家

3.谁能把这首诗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待会儿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读完后)他有没有读错的音呢谁来说说。

4.学习生字:这一课当中总共有6个生字,谁来说一说你要怎样记住他们,分别要注意什么(逢:第三笔要写成长点;芙:读fu第三声不读fu第二声;蓉的音与下面的容同音;暮的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贫的上面是分不是今或令;吠的右边是犬表示狗叫一点不要忘记写)大家都说得好,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你们把这首古诗多读几遍。(学生自读古诗)

3.自学古诗,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相信大家读了古诗后对它有了大致的了解,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给同学们说说,现在前后桌四个人一组,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合作写出每一句诗的意思。最后选一位代表起来回答。

4.汇报自学成果(每一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来讲述)

日暮苍山远:

太阳快要落山了,远处的山灰蒙蒙的一片

天寒白屋贫:在寒冷的风雪中,从眼前那简陋的茅舍可以知道主人家非常贫穷。

柴门闻犬吠:忽然从柴门外听到了狗叫声风雪夜归人:大概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回来了吧把整首诗连起来说一说

5.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相信根据刚才的解释,大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再发挥你们的合作精神解决以下问题(出示小黑板)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如果你是诗人你此时是什么心情(焦急))什么地点?(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感到行程怎样(艰难))诗人看到哪些景物?听到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主人家非常贫穷对他非常同情)

(2)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芙蓉山主人贫穷的?(简陋的房屋,贫字、柴门)请想象一下他贫苦的生活,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生活画面.(可以从主人的穿着、饮食、家具陈设等考虑。)

(3)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人归来了?出去做什么了?诗人对芙蓉山主人有什么感想?

(主人可能出去躲债,借债,为生活奔波劳作了吧!表现了诗人对主人的同情,在当时是不是只有芙蓉山主人家很贫穷呢,其实人民的生活都是很痛苦的,哪像我们现在这样能坐在这宽敞的教室里上课,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每一分钱都是你父母辛苦而来的所以我们不应该乱花钱浪费粮食,像上星期六年级的一位同学馒头不吃就把它扔掉这样可以吗?)

6.汇报讨论结果

7.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听朗读带:现在我们再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朗诵这首诗的要注意模仿(可小声跟读)

<3>.表演朗读。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赏析 篇5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作者简介

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终随州刺史。据《全唐诗话》载:长卿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老兵矣;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其名重如此。诗多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以五言著称,有《刘随州集》。

《逢雪宿芙蓉山》简介

上一篇:6s管理工作汇报1下一篇:也许 闻一多 教学设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