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

2024-05-13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共10篇)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 篇1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

一、渲染气氛,导入新课

<以音乐渲染气氛>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平平仄仄的诗行里,摇曳着多少美好的情感,而正是因为这些丰润情思的滋润,我们的灵魂里才永久的氤氲着浪漫和感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去感受流传千年的经典吧!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悟(约5分钟)

1、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全班诵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意。

2、学生读,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味诗歌的韵味。

(多媒体出示)注意体会:(1)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2)不同情感的诗句的诵读技巧 问:在诵读和听读后,你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明确:思念,忧伤......三、反复吟咏,深入体味诗歌的情感(约25分钟)

将你的心与诗中的那颗心契合起来,让诗中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词句、每一个细节都跳动在你柔软的心灵上。也许,我们再来读这一首诗,我们还可以感受得更细腻。

1、学生再次自由诵读,用一个词语或者短语表达你品鉴诗歌的感受,并结合相关诗句表达你的理由。

(多媒体出示)

读《涉江采芙蓉》,我感受到了

方法点拨:(1)(主要引导调整学生从意象、情与景、细节、思想情感等方面去感悟品鉴诗歌)

着重关注课后的两个思考问题。

(2)勾画、批注、吟咏、想象、体味。

2、学生自由表达交流阅读感受,教师相机点拨

【学生发言交流,教师板书关键词】

教师点拨补充备用:

(1)读《涉江采芙蓉》,我感受到了美好高洁的意境与形象——重点意象:芙蓉、兰泽、芳草。

荷花盛开的明媚季节,江南女子在风和日丽中采摘晶莹可爱的莲花。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教人醉心,此可谓“诗中有画”或者“如画之境”了。同时,这里的荷花是一种清雅高洁之物,营造出的是一种清幽、高洁的意境。诗人将抒情主人公置于其中,这就衬托出抒情主人公形象的优雅。(这里实则已经涉及到了情与景的关系)

在谈到这一点的时候教师可相机深入点拨情景交融是《古诗十九首》在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

拓展:a《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在这里,“草”和“柳”已经染上了浓厚的思念的色彩。草色青青,绵延不尽,杨柳依依,牵人情肠。一年一度的春色,又一次燃起了她重逢的希望,也撩拨着她青春的情思。

b “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春日融融,繁花满树,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是孤零零的一个。叶儿一片片的绿,花儿一朵朵的开,而她得烦恼却是一分一分的堆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就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蓄的意境。这就是将情与景“妙合无垠”(王夫之《姜斋诗话》)。

c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究竟是照进罗帏的月光引动了游子的乡愁,还是游子本来就夜不能寐,才烦恼于撩人情思的月光,是主人公因情而见景,还是因景而生情,实在很难分辨清楚,因为情景在这里是融合为一的。

(多媒体出示)《古诗十九首》中运用了草、柳、竹、柏树、白杨、兰泽、芳草、奇树、明月、白露、秋蝉、星星等意象来营造不同的意境从而表达不同的情感。

从《诗经》的比兴,到《楚辞》的象征,再到《古诗十九首》的意象相生,可以见出在东汉后期的诗歌中,《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2)

读《涉江采芙蓉》,我感受到了浪漫、优雅的传统——物寄相思,“采之欲遗谁”

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往往不是什么财宝,而是一枝花或一颗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向好朋友表示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远方的好友。花草娇美,欣欣向荣,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浓浓的思念,又表达深深的祝福。花草乃有生命之物,它比赠送珠宝金银更显浪漫气息,也更寄有生命的灵动。

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但更是美好的。

物寄相思的例子还有很多:

A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

B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古诗十九首》

C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古诗十九首》)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

王维)

E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

秦观)

F

这种传统直到今天,仍然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浪漫的气息:玫瑰送爱人,康乃馨送母亲

歌曲中也有很好的例子:亲爱的一朵玫瑰花,赛迪玛利亚。

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我爱你,就像山里的雪莲花。

(3)读《涉江采芙蓉》,我感受到了情深意长,思念,无限的眷恋——重点品味“还顾”(细节的鉴赏)

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是心

灵感应,正当女主人公苦苦思念丈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看不见妻子的容颜,只能是朝着所爱之人的方向深情地凝望,一边是孤独惆怅的妻子,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丈夫一步三回头的深情回眸,两者之间,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深挚的情感被无法跨越的现实障碍活活阻断,巨大而隆重的悲剧感顿时凸现。任何人想象到这样的画面,焉能不为之动容,为之泣泪?

(多媒体出示)钟嵘《诗品》中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4)

同时这里也有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这首诗是以谁的口吻来写的?

《古诗十九首》的相思怀人之作,大量是从女性角度着笔的。首先,这是由于在宗法社会中,女性因其特定的处境,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托于爱情和婚姻关系。一当爱情、婚姻受到威胁,她们作为社会存在的唯一价值便有可能完全丧失。故爱情、婚姻悲剧之于女性,尤为感人。其次,古代女性生活环境与心灵世界的狭小封闭,使她们只能在孤独中无止境地去咀嚼体味相思的痛苦,其感情的深婉细腻,又是男性所不及的。女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触角,与其生活环境中的种种事物相交流,又使这些事物成为女性心理最为动人的物化形式,并为诗人的创作,提供意蕴丰厚的意象和意境。

在古代宗法社会,男性对女性的情感世界是相当隔膜的。但汉末文人在君臣僚属的人身依附关系中历尽心酸与屈辱之后,他们对女性

依附于男性悲剧性的命运就有了较多的理解和同情。以男女之事比附君臣关系,先前还停留在简单的类比联想的层面上,汉末文人则已在相当的程度上,具有了与女性世界作心灵沟通上的现实基础;他们抒写女性的不幸,不仅有真诚的理解与同情,也融入了自己饱经忧患与痛苦的人生体念。

(5)读《涉江采芙蓉》,我感受到了惆怅,忧伤,无奈——重点鉴赏“漫浩浩”

“漫浩浩”这个叠音词似乎将千山万水的云遮雾障、阻滞不前的自然之景顿时凝塞到了我们的心头,产生一种气息难通、惆怅迷茫无可奈何之感。

《古诗十九首》还有很多叠音词的使用: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用迢迢写牵牛星,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写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织女的光彩照人。

还有: 行行重行行 /青青陵上柏/冉冉孤生竹/青青河畔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文化具有传承性,如果说《诗经》是叠字的滥觞的话,那么《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歌就是一种很好的继承和光大。叠字是我们汉语独有的语言现象,它有着重重叠叠,曲曲折折,平平仄仄的美丽,一波三折而又回肠荡气,唐诗宋词元曲哪一页都有它的美丽。

(6)读《涉江采芙蓉》,我感受到的是同心离居的夫妇痛苦的叹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离别是最难忍的忧伤,而将忧伤盛满每天的日子,以至终老,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断肠。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是一种慢性灼痛日日爬满你的肝肠,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法消解,是“负你千行泪,系我一身心”的永恒的熬煎,是饱含眼泪抖颤而出的字句。

而这种悲剧它之所以具有惊心动魄的悲剧力量,是因为它既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人类共同的伤痛。说它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因为在那个黑暗而动荡的东汉末年,文人为了得到一个生命价值,不得不离乡背井,长期漂泊在外,甚至因党锢之祸而亡命江湖,那么忧伤以终老就成了那个时代共同的悲剧。《古诗十九首》反映的便是那时的文人身处一个动荡的年代,其真实的生命感触淋漓尽致地体现,给人一种巨大而沉重的压抑感。说它是人类共同的忧伤,是直到今天,相爱却不能相守,相思却不得相见依然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剧痛!

正因如此,这样的作品它用最平常的话语,道出的却是最深沉最普遍的人生况味,因此它也就具有了传唱千年,常读常新的艺术魅力和思想震撼力!

(7)读《涉江采芙蓉》,我感受到的是 一种高贵而忠贞的爱情--------

虽然分隔天涯而无法长相厮守,但是会和着眼泪,饱蘸忧伤走过这一生,为这一份爱坚守终生。这是一种何其忠贞的爱情,虽不能执子之手,但仍会与子偕老的永恒誓言。在那种乱离的时代,却有如此亮丽的人性与情感,比起现代易碎的爱情,它多么值得我们向往与珍藏。所以,文学也就成了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它保证我们情感的发育有一个温暖而厚实的根基。这也许就是文字、文学的温度吧!

3、配乐全班背诵全诗,加深对诗歌的体悟。

活学迁移,提升运用

浪漫而多情的同学们,你如果要选取一种植物赠送给你最想赠送的人,你会选取哪种植物?并且要为之配上一段美好而浪漫的物之情语,你会怎么写?(五分钟创作)

学生展示交流创作成果,教师点评。

教师示范:

五:结束语:

美好的中国,浪漫的民族,优雅的传统,永恒的感情。真幸福,可以让这样唇齿留香的诗歌永世温暖着我们的生命,永久地浪漫,永久的感动。

备注:

为学生发放《古诗十九首》的诗歌打印稿,主要包括《青青河畔草》《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客从远方来》等篇目。

二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十九首》的资料。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 篇2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因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经》和“史家之绝唱”的《离骚》,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都有了丰沛的源头。而东汉末年,有这样一群文人,他们的文化素养较高,既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又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大量的风格独特,艺术成就很高的五言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五言诗中最具代表性的《古诗十九首》。

二、作品简介

(一)《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萧统是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两岁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卷,编成《文选》30卷。《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

(二)《古诗十九首》并非一人一时所作,“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不知道题目,也不知道作者,所以,《文选》的编者把它们编集在一起,总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

(三)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三、文本解读

(一)高洁美好的意境

这首诗很简单,写了一人一时一地一境。首先我们就来欣赏诗人在这首诗里为我们创设的意境,意境由多个意象组成,有哪些意象呢?

1.“芳草”的“兰泽”意象

兰与芳草指的是江边的芬芳馥郁的水草。屈原对香花美草赋予善与美的高洁品性,又把穿着、佩戴、饮食香花美草比喻刻苦自修。

2. 芙蓉意象: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

君子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品质高洁 , 气质优雅

佳人之花:(郑愁予《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亭亭玉立,形貌优雅

爱情之花:“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西洲曲》)“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纯洁美好思念深长

小结:花香日暖的夏日,江上芙蓉朵朵,赏心悦目,展现了一个高洁美好的意境 , 预示着这是一段纯真美好的感情。

(二)真切感人的叹息

1. 诗人在这首诗中写出了几个动作?(两个)

(1)涉江而采

抒情主人公来到这江边,看到芙蓉花开朵朵,美丽动人,自然有采摘的冲动。主人公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为了赠予所思念的人,因为内心对你的纯洁美好的爱,因此看到荷花想采摘而赠予你;又因为爱得深沉不肤浅,因而不惜涉江而采,把它赠予最爱的你。但“所思在远道”,思恋的尚在远方,美丽的东西不能送达,即使这点情意都难以传递。于是,一腔热忱被当头浇灭。情感由采摘时的喜悦而变得失落低沉。

(2)还顾而望

还顾望旧乡,那里有我热爱山水和乡亲父老,更有我日夜思念的恋人。还顾而望既是对故乡的依恋,更对思念中人的深沉爱恋。可实际上,远望并不能见旧乡,更无法望见恋人。“长路漫浩浩”,天地苍茫,故乡不得归,恋人不得见。

2. 在高洁美好的意境中,抒情主人公不辞涉江之苦而采芙蓉,欲遗所思,遗之不得,故深情回望旧乡,却又终究是归之不得。于是不禁发出了一声叹息,这是怎样的叹息?

明确:同心却离居,忧伤以终老。

我日夜思念的人,我们相敬如宾,彼此恩爱,我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怎奈我们远隔天涯,“同心而离居”,更令人绝望的是,这种远隔不是一时而是一世,只能“忧伤以终老”。

小结: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会思之切,才会见荷花而欲遗之,遗之而不得故深情回望,回望中更感路途遥渺,相聚无望,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可见这份爱情的至深至真至纯至上,令人深感崇敬。

(三)难以排解的愤恨

何以有终老之叹?

明确:东汉中晚期朝政腐败,尤以桓灵之世为甚,桓帝时的《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汉末外戚宦官交相干政,此起彼伏,他们把持朝政,安插亲信,推举官员不再问品行、学业,只看门路和金钱,这就堵塞了一般士人的出路。一般士人怀有强烈的功名意识,为了求一官半职不惜遍游京师,拜访州郡,以求权门的推荐援引,但事实上大多投奔无门,空有一腔热血抱负,眼见时间消逝,不免有极大的痛苦和困惑。一方面热烈追求仕宦,一方面黑暗社会进身无望,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因而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眼见韶华已逝,而功业无成,且归家路途遥远,身怀漂泊流离之苦和离别相思之痛,因此流露了浓重的感伤之情,蕴含了对社会的强烈不满。

四、总结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抒情主人公;以乐衬哀;对写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学常识,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掌握必要的分析、理解古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诵读感知诗歌,展开想象描摩诗境;2.小组合作探究,抓住意象、关键词句分析歌意境和情感特征;3.引导学生从意境,手法,多元解读等方面培养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接受诗歌中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艺术画面;2.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分析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驻足岁月的长河,我们常常会感慨:有多少分离,就有多少思念,有多少思念,就有多少忧伤。今人常祈盼,古人亦涉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十九首》,共同去感悟《涉江采芙蓉》中无际的思念与弥漫的忧伤。

(二)作品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作家所作的19首五言诗歌的作品合称。它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现深情。《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创作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将19首诗歌收录于《文选》中,并为之命名为《古诗十九首》。其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三)诵读感知,描摹诗境

1.诵读诗歌,了解大意。2.《涉江采芙蓉》是有故事情节的,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诗歌,力求突出诗歌意境。(诗意描写5分钟)

(四)合作探究,点拨鉴赏

【思考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讨论过程中做好笔录,指定发言人。(10分钟)

问题设置:1.“芙蓉”“芳草”“兰泽”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意境?以花草赠送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2.关于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依据。3.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4.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展示:

1.明确:芙蓉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芙蓉”和这些江边的芬芳馥郁的水草,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高洁清幽的意境,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纯洁、美好。

2.明确:看法一: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1)本诗前四句是女子在采莲,思夫心切,后四句便是她想象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乡愁,回望故乡,思念家妻。(2)古代的女子是很少离开家乡的。离“旧乡”而去“远道”的人大半是男子,游子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远离江南,不会去南方采摘芙蓉。(3)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一种风俗习惯。夏秋之交荷花盛开,女子穿行于湖泽中采莲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也可证明本诗主人公为女性。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思妇怀远诗。看法二:主人公是男子,理由有二:(1)“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本诗全为实写,写他“涉江采芙蓉”,采花送花,望乡思人,“忧伤”的也是他。(2)游子以女子的口吻虚拟“思妇”之词。游子在穷愁潦倒的愁绪中,通过自身的感受,想象家乡的女子在采莲,并思念这位女子,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游子思妇诗。

3.明确:(1)以乐景衬哀情: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法实现的想法,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自问自答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2)采用了“对写法”的“悬想”方式。“对写法”又称“主客移位”,是古代“思乡怀人”诗歌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将内心深挚的情思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涉江采芙蓉》运用“对写法”更是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痛苦的妻子手拈芙蓉,孤独凄清,她设想着层叠山峦、浩荡江河之外的丈夫也在深情地回望故乡,思念着自己。

六、课堂小结

《涉江采芙蓉》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高洁清幽的意境,真诚美好的采莲情境反衬出思而不得的忧伤,诗中大胆想象,变换角色,跨越时空,以对写的悬想方式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相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销魂。

板书设计:

意境:高洁  清幽

情感:黯然痛苦  真挚深厚

手法:以乐衬哀  写法

作者简介:郑晓勍,女,1985年生,甘肃民乐人,本科,现职称:中教二级。

《涉江采芙蓉》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有关文学常识。

2、运用想象和联想能力描摹诗歌画面。

3、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感受其思想内涵。

4、理解诗歌主题的多样性。教学重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能力描摹诗歌画面。

2、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感受其思想内涵。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主题的多样性。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件

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王维《相思》诗配乐,由古人采花折柳赠亲朋表达情意导入。(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成果。

1、让学生介绍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知识。

2、简介萧统及《文选》。

3、检测字音字形及课下注解。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初步感知。

2、教师作诵读提示(诗歌节奏:二三式,注意情感),让学生朗读全诗,再次感知。

四、诗歌赏析。

(一)读完这首诗,你认为它美吗?如果美,美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

(提示:可从诗中的意象入手,展开你的想象能力,构造其画面。)

让学生思考,先写在本子上,再发言。

教师补充、明确:

1、画面一:采莲图。

意象:芙蓉、兰泽、芳草。

画面: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面对如此美好快乐的情景,我不觉发出一声叹息:娇美的荷花送给谁呢?只因我思念的人在很远的地方。

2、画面二:望乡图。

意象:旧乡、长路。

画面:那身在“远道”的人,望着故乡的方向,内心很怅然、痛苦,此刻展现在眼间的,无非是漫漫不尽的“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

(二)思考

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明确:

1、游子思乡怀人。

2、思妇怀远。

五、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选派代表回答,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1、这首诗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它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教师明确:“芙蓉”是主要意象,“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首句“涉江采芙蓉”营造了一种清幽、高洁的意境,同时也体现了主人公所表达的感情的美好和纯洁。

(注: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它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它代表的是美好和纯洁,常和人美好的品质联系在一起,在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人格、品质。)

2、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当然,还有人认为二者皆有,你是怎么看的?(可以结合当时的背景思考)

教师适时点拨、明确:看法一:游子思乡怀人。

“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照这样看,便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的心爱的女子,“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只是他。(属于实写)抒情主人公还是男子,但前四句是他想象家乡的女子在采莲,并思念他的情景,后四句则是他自己“还顾望旧乡”,故前面虚写,后面实写。(虚实结合、想象对方的写法)看法二:思妇怀远。

“还顾”者就是“所思”者,不是“涉江”者,照这样看,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想把采摘的芳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她想象着那位“所思”的男子此时也在“还顾望旧乡”,思念着她,故前四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虚实结合、想象对方的写法)看法三:二者皆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游子与思妇虽然天各一方,但是因深爱对方而苦苦思念的心意是相通的。由此可见,此诗的抒情主人公既有游子,也有思妇。

六、拓张延伸。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

1、本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是(思乡怀亲)。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明确:通过折奇树花枝赠给“所思” 之人,表达对所思之人的珍惜之情和无法寄出时的痛苦心情。

七、艺术手法。

1、想象对方的写法(推己及人、悬想)

以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和高适的《除夜》为例说明。

2、虚实结合

3、反衬(以乐景衬哀情)

八、课堂小结。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绝美的诗,没有浮躁的华美,用清淡自然的笔触,写出了一世的悲苦。

尽管千年前的那个采莲人和被思念的人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只要有人,只要有诗,这种深沉的“爱”与“思念”就永远也不会改变,因为它是人生的永恒。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涉江采芙蓉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潜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明白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到达炉火纯青的程度了。这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资料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诗歌的知识:诗歌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就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齐。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完美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完美祝愿。

3.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啊?

明确: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4.诗歌描述“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述,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完美。

5.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没有送出去了没有?没有。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能够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

6.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7.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8.五、六句既有人物动作描述,也有心理刻画,其中“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能够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情绪。“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情绪,但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9.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情绪,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想爱却不能相守,黯然的情绪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10.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总结:

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

1、透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透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五、本文的表达手法:借景抒情,白描手法。

六、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样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但是,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样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完美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但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哩!

但这完美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般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氢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完美的“芙蓉”,此刻以能遗送给谁?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你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完美、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之后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此刻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是心灵感诮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望见了故乡的山水、望见了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了么?显然没有。此刻展此刻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公元尽的”长路“,和那阻止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但是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就应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亲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丈夫的身影,那一闪面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你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你读到这结句时,你是否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无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最后汇成了飞凌山岩匠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面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就应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透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

3、背诵课文。【流程与方法】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订正字音,注意字词的写法。

3、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一、知识梳理: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19首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二、合作探究

1、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啊?

明确: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直抒胸臆

三、拓展拔高:学习鉴赏《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短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慷慨之气。

2、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忧思”之情。

3、赏析诗歌的抒情方式,体会其表达效果。【流程与方法】

1、了解“三曹”以及“建安风骨”。

2、熟读课文,订正字音,注意字词的写法。

3、通过分析,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4、鉴赏本文的表现手法。

一、知识梳理: 背景资料: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民饱尝流离的痛苦,面临死亡的威胁,中原地区尤为严重。那时,人心思治,要求尽快结束纷争的局面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曹操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肩负起完成统一大业的重任。曹操领兵南征北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渴望统一天下。然而,他虽高标“唯才是举”,却又叹人生苦短,人才难求。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于此景而持槊立于船头,慷慨歌此《短歌行》,表达了一个政治及身处**时代的人生感受,抒发其求贤若渴的情怀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知识卡片: 建安诗人

文学史上的建安,指建安到黄初(魏文帝曹丕的年号,公元220——226年)这段时间。建安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诗歌。建安时期,文人五言诗繁兴,这时期中国的诗坛,可谓是群星璀璨,代表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刘桢)和女诗人蔡琰。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坚固的地位。

二、合作探究

1、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一忧时光易失,二忧贤才难得,三忧功业未就。

2、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

3、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明确:“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4、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5、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⑵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六、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诗人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诗人淡泊、宁远的人生境界

2、赏析诗歌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3、感受诗中平静、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 【流程与方法】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2、熟读课文,订正字音,注意字词的写法。

3、通过分析,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4、鉴赏本文的表现手法。

一、知识梳理: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 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陶少年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29岁时出任江洲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到39岁时他曾亲自参加劳动,后来又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

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这时他41岁。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他的归田是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后所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死时63岁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陶渊明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陶渊明死后,颜延之给他写诔文时,经与众友商议,因谥法中“宽乐令终”为“靖”,“好廉克已”为“节”,故私谥为“靖节”。

二、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⑴从何而归?⑵为何而归?⑶归向何处?⑷归去如何?

⑴ 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

⑵为何归来?

明确:

A、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

(养家糊口,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追问:据我所知,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吗?

明确:①矛盾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②彻底悔悟。③也许是一种托词。

追问: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提示:点题句是哪一句?)

明确:

B、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

(结合陶辞官原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⑶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⑷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小结:《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5.学生反复吟读“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体会诗中的意象,构建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概括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 篇7

关键词:困局,古诗十九首

论及一篇作品, 免不了先以考据查史态度求一个真实作者和准确年代。《古诗十九首》为同时代的文人创制合本已无争论, 虽说“人世难详”但也可约略推知为东汉末期的作品。这两点远不能满足众多文人和历代学究们“知人论世”的评论需要, 仿佛脱离了作者生平背景, 所有的“批评”就无据可依, 因此显出极大的恐慌来。撇清论明作者的情况不仅为古人来者立了楚河汉界, 继而还能将个人的推论站稳。诸如界定《涉江采芙蓉》为“曹植思甄之作[1]”和“枚乘拟作”两派先后以诗史文论炮轰对方, 以毫无依据或荒诞不经互斥, 也出于此因。

《古诗十九首》从名目上就抗拒“确考”:民间诗歌被汉朝乐府采集后合之以乐, 成为乐府歌辞最主要的来源。盛于西汉的采诗以“北极燕、代、雁门、云中, 南至吴、楚, 西至陇西, 东至齐、郑”为域, 但总不免有未被采集的诗歌, 另有原已入乐后失了标题脱离了音乐的歌辞, 后人将此两种情况下散失不可名的歌辞称为古诗。虽说不是所有古诗都曾入乐, 但“古诗”的身份是在野的。它们被勘录却无法寻得集体的来源和流传情况, 从东汉末年开始以流亡者的身份存世至今。古诗已被定了约一千七百年的神秘身份, 当代阅读何不以从了这种不明的旨趣?连东汉都说不清汉朝采诗的佚散情况, 今人怕也没必要自寻这种烦恼。单是“标志着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桂冠, 就足以压倒甚嚣尘上的考辨之声, 钟嵘在《诗品》中说:“陆机所拟十四首, 文温以丽, 意悲而远, 惊心动魄, 可谓一字千金”, [2]略看第一句示意古诗篇属的话, 则很好地说明了每篇之内字字珠玑的研读价值。本着“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3]的民歌精神, 本文将着重从内部结构细致解读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内辑录的《古诗十九首》第六首《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第一句从“平凡”出发, 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生活气息。菡萏已成芙蕖, 女子摇舟涉水应时节渡清塘。乍一眼看上去便是随了习俗民风而为之, 将个人的情感隐去不留痕迹。随灵魂出离到身体之外, 让一副躯壳糊涂地移身上舟。许是自己独撑一条兰舟, 也许是几人同摇兰桨。明明是众人纷纷出行采莲的季节, 却全无一点多余的人气, 只写落落的一个身影。只管自己出门行去, 没装下半点喧声。只道“兰泽多芳草”, 没了漫天的人声, 取之以覆被之势泽水里相生不绝的兰草。泽, 水积聚的地方, 又据兰草生长多为四月的时令推算, 诗中所述的便大概是在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之间, 想必水泽之间置身透着一阵春末的寒冻。将起篇之因设在一个极具民风的凡俗日子中, 奇的是竟能不带一点旁杂之意, 只顾整个儿地陷入香泽芙蓉地里, 这个动作就含着一句暗语:今日我出门去, 的确是遇上了采莲赠人的日子, 但在意的只有手边眼前与水凉芳绽相伴的孤我。她不是为热闹而去的, 若是那么巧就与众人出门的日子合上了, 也不想在夹道人声里成一桩嬉笑采选的乐事。第一句就已将主人公抽拔出众人所在的尘世, 但已带点心甘情愿的意思, 反正就是长久的一个人在沉静里, 惯了, 亦不能自拔。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鼓动着相遗之意的日子里一个人出门本无大碍, 苦的偏偏是发了一个问, 还是滋发于心底, 只向自己一人的索问。旁人无从答起也抓不住心意, 清斋守素久了早已疏离了当下, 自问了就把自己逼向了自答。采莲自然是可以自娱的, 拈一枝别在袖间亦能自得芳华, 怎就来了这么个问, 也怨不得旁人。引人伤心的常是些不识趣的人挑起一个问来, 但好在有一个可让人恼的对象, 一股脑地以胸臆间顿生的细忆愁肠责之, 也恰好灭了再想下去的念头。有的东西偏不是自生便能自灭的, 比如情思。不费力地就锚定了, 哪儿呢?远道。至于多远呢就不重要, 反正统统是目光不可及, 轩车不可至, 近一丈远一尺无太多差别。“所思”, 作为一个代词使用, 只表明此时心之所向, 并未点明性别, 从此发端出三种判断:游子漂泊诗、思妇诗和综合前两者说法的“对写法”。游子表现失意困顿的心绪通过化身为女子的假象, 铺平抒情的鸿沟, 用女子细腻情愁的身份完成抑郁感情的书写。这个说法自然是根据《古诗十九首》所围绕的主题——“士人生活上的牢骚和不平, 时代的哀愁与苦闷, 并无神秘之处”[4]。认为“作诗必关教化, 凡男女私情, 相思离别的作品, 必有寄托的意旨, 不是‘臣不得于君’, 便是‘士不遇知己’”。[5]这种解读反映了文学的自觉创作时代里男性的绝对霸权地位, 以至于并不认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情感诉求存在。《古诗十九首》的创作以东汉为背景, 这是一部外戚宦官争权史, 吏治的日益腐败、社会的动荡不安, 致使学仕不能实现。[6]但因此完全剥夺一首女性意图创作诗歌的存在, 就淹没了文学发展的平等性和全面性, 任何情感和性别都不为诗歌抒情所排斥, 只是在文学史中所处的位置有所差异而已。第二种说法便较为自然, 认为“客子在外, 思妇寄物以道相思, 乃是很常见的情形, 如十九首中即有“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 这样的诗句, 更早的则有屈原《九歌·山鬼》中的“折芳馨兮遗所思”——女子折取香草香花送给所爱, 这是有传统的。”[7]这种解读方式完全切入到女性书写的习惯中去, 并不为“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中可能暗示的男性视角所牵绊, 将全诗归于纯粹思妇诗。思妇担心丈夫在外漂泊的冷暖, 担心自己形容色衰而变得憔悴, 又疑虑丈夫的背弃不归, 但相同的是孤独感, 因此便正言了, 采芙蓉这个动作的女性色彩为这种说法增添了说服力。第三种说法就不考虑任何考据和讨论的问题, 站在中间阵营, 从客观的阅读层面上认为“前四句为居者的女性之词, 后四句则是行者的男子之词, 两者用对唱的格局互相呼应。这样来读此诗, 头绪清爽, 意境也好。”[8]但在此, 被忽视的是明朗单纯的口语。刘勰认为《古诗十九首》“直而不野”正是这个道理, 这一句毫不费解, 说的就是折莲却无法将之送到所思之人手里, 意思已经没有再考究的必要, 但手法却是值得分析的。既然是口语化, 也就是轻易贴近了所有人的心口, 挖开感情的关口, 冲破感情传递隔阂。诗中也并没有道明对方为何远行, 也没有说到底去了何处, 这些信息隐去就将感情集中引向了一路上去。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作者并没有直抵感情抒发的高峰, 而是走了一点上坡路, 感情也趋于和缓, 从采莲开始爬坡, 到采莲而无所得, 再把视线拉长, 探向了漫浩浩的远方。视点的发出处到底是什么地方, 据“望远乡”路漫漫为距离, 可断定为非故地, 且为远处。这一句的布局“如落花回风, 将飞更舞, 终不遽落, 如庆云在霄, 舒展不定。”[9], “理名句顺, 气敛神藏, 是谓平淡”。[10]收束并延宕的手法增加了抒情的力量, 作用相当于吐气之前深呼吸:动作幅度不大, 也没有让读者看出蓄势的痕迹, 只平稳地留在缓进当中, 放松了对诗中剧情性画面的追逐, 全诗至此拂起一阵和风, 意图是不求一个明白的, 漫漫远方道不出一个对象。只消是“旧”并“漫”, 就牵制着所有人张扬的情绪, 不迫不露。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忧伤的感觉到底是什么, 时代之中被世情所逼分异两地, 而这种感觉需一直延续下去, 直至终老。妙处在于精简, “《十九首》深衷浅貌, 短语长情”陆时雍在《古时镜》里这样评论。最后一句, “诗至此, 始可谓言之有物矣!”[11]作者同读者, 都只能在感情的波澜而不是理性的思辨中达到一个终处。曾有人贬斥这首诗有伤风化, 不益于教化风俗, 根据就是这最后一句。既没有对黑暗社会的揭露, 也没有表达作者豁达的世界观, 以此必流入感伤颓废。可是本人认为, 在读诗歌, 尤其是紧挨着诗三百时代的古诗, 要求诗歌反映人生宏大价值的意图是有违民歌精神的。百姓生活就是希冀靠近“乐”的, 若“哀”挡不住了, 就来一句呼喝, 势必要把心头的气给啸出来, 这才是民风。单纯、极乐、极哀, 留着消极的哀婉慢慢散发着毒性, 可是没人会说这不是一次迷人的受难。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学教案 篇8

一、感知层次:

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二、感受层次: 诗歌的思想内涵。

三、感悟层次: 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1、教具:多媒体。

2、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3、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远离故土的游子是孤寂的,爱人远在天涯难以相守的人是痛苦忧伤的。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人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今天,让我们跨越时空,来到东汉末年,跟随《涉江采芙蓉》中的主人公,一同去感受这种质朴真挚的情感。(板书标题)

二、教师点明本节课教学目标

三、文学常识积累(学生介绍)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它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之情。《古诗十九首》惯常以诗的第一句为题。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有“千古五言之祖”之誉。

它是我国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怨而不怒”,是我国感伤主义文学最早和最集中的体现。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四、诵读感知,步入文本。(教师范读)

1、目的:第一遍诵读,初步感知内容,疏通文意。

2、要求:师生快速配合,完成本诗文意的串译整理。

交流结果展示——学生展示,教师补正。

译文:(我)坐船来到湖上采摘荷花,胡岸边有数不清的兰蕙芳草。

采来的荷花要送给谁呢?送给我思念的远方的那个人。

(我)回望思念之人所在的故乡,归家的路是那样的漫长。

我们感情深厚却要分离,只有忧愁伤感到终老。

教师: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步入下一个环节。

五、诵读感受,创设情境。(学生齐读)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第二遍诵读,使得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情感,发挥联想想象,勾勒画面。

教师展示自主赏析诗歌流程图:

诗歌内容(高度概括)——(所运用)艺术手法——(传达)思想情感

教师分解自学任务:具体到组,按照自主赏析流程进行自主研讨学习。(教师板书收束)

1、赏析第1、2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分析:①内容:涉江郊游,采摘芙蓉。

②手法:这一句是环境描写,以众多美好的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形象及相思之情。为以乐景衬哀情。

③思想情感:表达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

教师总结: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这一句塑造了一个清新淡雅、高洁美好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赏析第3、4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分析:①内容:人在远方,心愿难遂。

②艺术手法:为自问自答的设问。

③思想情感: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

教师总结:情感可谓含蓄蕴藉,余味悠长。

3、赏析第5、6句:“第三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分析:①内容:回望故乡,长路漫漫。

②手法:运用细节描写, “还顾、望”等动作描写。

③思想情感:抒发了游子孤寂、伤感,思乡怀人的深切情感。

4、赏析第7、8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篇9

李小晶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2、品味诗歌语言。

3、学习“对写法”这一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歌语言及“对写法”修辞手法的学习。【课时】一课时 【方法指导】

1、熟读成诵,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通过对关键词语的正确解读来领会整首诗的含义。3、通过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代表,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更誉其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这足见《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涉江采芙蓉》,感受其炉火纯青的一字千金的魅力!

二、新课探究: 1、《古诗十九首》简介:

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代表,被称为“五言之冠冕”。2、题解:

3、诗歌头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 意象:

1、“芙蓉” :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引入诗歌:(1)、《爱莲说》/周敦颐

(2)、《如梦令》/李清照 寓意:

以君子之花喻品质高洁、圣洁 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以荷花的寓意分析其构成的意境:

提问:“芙蓉”在全诗意境的营造上有什么作用?

“芙蓉”即荷花。荷花一般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达一种纯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诗歌开头即以“芙蓉”为意象,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二、鉴赏评析:

(一)、品析“还顾” “漫浩浩”两词运用的妙处。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的身影,徒劳地往故乡的方向张望。

“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路途遥远,归家无望。这两个词,通过动作和画面,传达出微妙的情感。抒情主人公愁苦忧伤之情溢于言表却又不说破。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表达效果。

(二)、问题探讨:

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三种看法:

女子采芙蓉 女子还顾 男子在故乡 女子采芙蓉(想象)男子还顾 女子在故乡

男子采芙蓉 男子还顾 女子在故乡

引入:《<涉江采芙蓉>赏析》/朱光潜

(三)、“对写法”修辞手法讲解:

1、引入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2、对写法:

又叫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即抒情主人公思乡怀人,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通过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委婉含蓄地表达心中的思念和怀想。这种“主客移位”的方法,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3、好处:

1)扩大了诗歌意境,丰富了情感内涵。2)使抒情更加委婉含蓄,富有含蓄之美。

三、课堂小结: 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色? 一是情景交融、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三是“对写法”的运用。

四、课后作业:

1、背诵诗歌。

2、请用本诗学过的“对写法”赏析下面这首诗。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涉江采芙蓉讲课稿 篇10

在读这首诗之前,我们以为,生与死的距离,就足以隔开两个人了。读了这首诗,我们才知道,有的距离不是用眼睛来衡量的,有的人近在咫尺,心却相隔千里。而经过老师的补充,我们应该有更深的了解。最可怕的距离,是两个人的心明明贴的很近,却不能在一起。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伤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从千年前传来,被这种伤痛折磨的古人发出的那一声叹息。

隔着亘古的时空,要听清这声叹息可能不易。但是同学们可以通过体会这首诗的感情,自己读出这声感叹。下面请同学们齐读《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没有生字词,也不是很难理解。因此,在读的过程中,第一,注意字的读音;第二,仔细体会诗中的感情。

很好,声音很大。但是,这首诗,我刚刚说了,就好像一声叹息,叹息应该是轻轻的、缓缓的。同学们的节奏稍微快了一些。但是不要紧,读出感情是读诗的高层境界,也许在学习这首诗的内容之后,我们能更好地把握诗的感情。也希望在这堂课的最后,每个人都可以把这首诗背出来。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总集,总共是十九首。这十九首诗并非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作者也都不可考。但是都是在同一个年代所作的。钟嵘评价这组诗“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可见《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造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被放逐的臣子,被抛弃的妻子,久未见面的好友,流落他乡的游子。我们看到,这些都是可喜之事还是可悲之事?为什么会如此呢? 现在让我们正式进入这首诗,刚刚我提到了,《古诗十九首》的诗题都是以诗的第一句为题,那么我想请每位同学做一回小诗人。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芙蓉就是莲花,我们在哪篇文章中学过莲花的?大家反应很快。《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么,莲代表的是什么?高洁的君子之风。还有没有?其实我们还学过一首诗,只是里面荷花换了个名称,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荷花用来喻意境的静谧悠闲。屈原的《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在很多情况下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兰泽多芳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兰泽”、“芳草”往往和知己,君王联系在一起,用来表达美好的事物和情感。原来我跟大家说了,读诗要抓什么?意象:芙蓉、兰泽、芳草,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感情的纯洁、美好。这时候我们猜测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样的?轻快

好,这一句,主人公踏过江水去采一朵莲花,这个画面,让我们觉得是在哪里?是大漠?塞北?还是江南?我们眼前出现这么一幅画面了,盛夏的江南水边,我们的主人公驾着一条轻舟,慢慢摇着船桨,穿梭在荷叶中,去采那一朵莲花。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了要给送给谁呢?从上一句我们知道主人公去采芙蓉,为什么要采呢?现在才知道,是要送人的。大家不要觉得送朵花是小事,我们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和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连在一起。我们现在想表达爱意送什么?什么值钱送什么,还有直接送钱的。而古人和我们不同,“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他们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财宝,往往是一枝花或是一株芳草。

我们熟悉的诗人元稹和白居易交好,元稹为御史奉使往蜀地去的时候,看到路旁烂漫的山花,写到“深红山木艳彤红,路远无由摘寄君”。

送别的时候不是收拾金银细软让对方带着,而是折一枝杨柳,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因为柳字音近留。我们学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说题目可能有同学忘了,但一听肯定会回忆起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陆凯的《寄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甚至有时候,只是一颗小小的红豆。还是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现在我们应该能够了解到古人所赠之物所寄托的情感了。折花送柳,一方面传达了对亲友的关怀、思念。一方面有寄托了美好祝愿。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

好,这位主人公赠送的对象,是谁?远方的人。而且结合全文可以知道,是远方的那个爱人。我们思考。主人公是真的采过芙蓉以后,才想到“所思在远道”吗?这一问一答是什么手法?设问。有什么作用? A.所思,不是才过之后才想到爱人。而是时时刻刻想着他。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之前“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爱人。如果开头就开门见山把对方托出,就显得平淡无味了。

B.“远道”透露出什么讯息?爱人不在身边。为下文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做铺垫。起到暗中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个情感还能说是欢快吗?失落。那么我们想到,之前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景象是什么景?乐景,可是主人公带的是什么情?哀情。这叫?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的诗我们接触不少了,刚刚提到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是非常典型的一首。在这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中,主人公手拿一朵莲花,站在舟头,独自怀远,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好,从这两句看,我们能读出主人公的性别吗?还是不能严格的区分。一个女子手持莲花,呆呆地思念自己的夫君,或是一个男子,痴情地凝视这江水想着家乡的妻子,都可以成立。我们接着看。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无边无际。

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旧乡 长路

旧乡在哪里?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这就是我们开头说的,两个人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这是什么感情?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体会一下,环顾、漫浩浩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了什么?长路漫浩浩,“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看到的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的路程!

这一回头,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但是,却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这两句没有顺承上面,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守,那就只能忧伤以终老了。

心情如何?忧伤痛苦。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1)诗歌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绘了夏日江边,兰草生长的沼泽长满芳草,江上芙蓉朵朵,花香日暖的高洁优雅、纯美静谧的画面。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构成的高洁优雅的画面,衬托出诗人情怀的高洁,情感的纯洁,美好。

上一篇:安全环保部部门负责人岗位职责下一篇:雅思写作开头怎样写好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