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2024-05-14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精选12篇)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篇1

1前言

在信息化极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普及到各群众的生活中。无线通信技术不再局限于用于语音通话方面,它已经全面运用于商业、生活、金融及工作中。移动电话,语音通话,数字电视,网络通信,数据交换等,都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平台繁衍而生。人们只需要一个可以移动或者固定的终端设备,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即可享受无线通信技术带来的语音或视频通话,数据及交换,图像和传真等便利服务。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了解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是必要的。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篇2

1.1 万众瞩目的3G

第三代移动通信3G已经成为如今无线通信产业的热点, 并率先在全球得到应用。

第一, 就技术而言, 3G拥有基本成熟的主流技术。CDMA2000由于技术本身的平滑演进特性使得进入3G的障碍不大。TD-SCDMA虽然从技术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但其主应用在中国, 强大的市场受众及其推广模式, 也使得其得到良好应用。WCDMA已经将以前受版本不断更新的影响而阻碍商用进程的不足经过改良, 基本定型了主体标准而使其规模商用的基础得到稳固。

第二, 事实上如今的欧美等运营商将战略全部落在了3G网络的部署和建设上, 包括中国在内的3G移动通信技术也都在跳跃式直接得以实现。中国将三大制式分配给不同的大的电信运营商, 在市场上保持共同推进的趋势。可以说, 全球3G的商业应用已经全面铺开。

第三, 部分运营商的3G用户数量都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局面。在中国, CDMA2000和WCDMA发展更快, 已基本覆盖全国。

1.2 对3.5GHz技术的推广应用

具有高带宽、快速的建设以及灵活的接入方式等特点的3.5GHz无线频段上的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就是3.5GHz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MMDS。第三批3.5GHz宽带固定接入频率工作也在我国顺利得到推进, MMDS技术的进一步扩大和应用, 也在3G的基础上成为了业界的焦点。但该技术存在一些天生的缺陷, 比如包括在我国3.5GHz MMDS技术还会受到宽带不够等原因的限制。对于当前极力推广的3.5GHz技术, 运营商的经验表明由于其技术水平、用户的规模范围和对频率宽带的限制, 使得难以实现盈利, 所以不能将MMDS技术作为一个网络单独运作。因此, 我们不仅要积极推动综合业务的应用, 还要顾全全局, 使之在补充移动通信网络不足上发挥作用。

1.3 宽带无线技术新宠Wi MAX

该项技术以其远覆盖和高带宽特性, 成为无线业界的新宠。Wi MAX全称为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 c c e s s, 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统, 其技术标准为IEEE802.16。从发展趋势分析, WIMAX技术不能成为3G技术的终结者, 其原因有:第一, 它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还不能够像公众移动特性那样做到广域漫游、终端便携以及安全特性等。第二, 标准还不够成熟。第三, 它虽然具有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 但其不具备的对实时话音业务的高效支持能力限制了其作为公众移动通信的应用。

1.4 无线载波通信技术UWB

UWB是一种时域通信技术, 它采用超短周期脉冲进行调制, 把信号直接按照0或1发送出去, 而不使用载波, 这与此前的无线通信截然不同。脉冲调制产生的信号为超宽带信号, 谱密度极低, 信号的中心频率在650MHz~5GHz之间, 平均功率为亚毫瓦量级, 抗干扰和多径的能力强, 具有多个可利用信道。与CDMA系统相比UWB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成本、低功耗的显著特性。“10米内传输达500Mbps能力”的产品已经问世。就趋势方面, UWB技术虽然具有适合组建家庭的高速信息网络的高速、窄覆盖的特点, 并且对蓝牙技术有一定的冲击, 但是不能对当前的移动技术及WLAN等技术构成实质性威胁, 甚至可以说能构成为其良好的能力补充, 这也就显示了它独特的速率优势以及应用范围的独特之处, 表示在无线通讯领域它将会有一番作为。

2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宽带化

无线通信技术正在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演进, 无线传输速率将从第二代系统的9.6Kbit/s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最高速率2Mbit/s发展。

2.2 核心网络综合化, 接入网络多样化

未来信息网络的结构模式将向核心网, 接入网转变, 网络的分组化和宽带化, 使在同—核心网络上综合传送多种业务信息成为可能。

2.3 信息个人化

个人化是下世纪初信息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移动IP正是实现未来信息个人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手机上实现各种IP应用以及移动IP技术正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移动智能网技术与IP技术的组合将进一步推动全球个人通信的趋势。

2.4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随着网络中数据业务量主导地位的形成, 现有电路交换网络向IP网络过渡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IP技术将成为未来网络的核心关键技术, IP协议将成为电信网的主导通信协议。随着移动通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PRS) 的引入, 用户将在端到端分组传输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 打破传统的数据接入模式。以IP为基础组网, 开始了移动骨干网IP应用的实践。

参考文献

[1]赵慧.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展望[J].2011, (3) .[1]赵慧.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展望[J].2011, (3) .

[2]茹意.简述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科技风, 2008, 9.[2]茹意.简述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科技风, 2008, 9.

[3]赵振宇, 陈金鹰.传感网及3G新商机[J].通信与信息技术, 2009, (6) .[3]赵振宇, 陈金鹰.传感网及3G新商机[J].通信与信息技术, 2009, (6) .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篇3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无线通信;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一、介绍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现代通信技术已经进入到了数字时代 。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革命以及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完成,让信息和知识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特别是由于因特网的商用化和家庭化,使得传统的电信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无线通信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中不断革新 。

无线通信技术由无线终端、无线基站、应用管理服务器三部分组成。如果按照传输距离可以将其分为、基于IEEE 802.11的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IEEE802.1的无线城域网(WMAN)、基于IEEE802.20的无线广域网 (WWAN)和基于IEEES02.15的无线个域网(WPAN)四种类型。无线通信技术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可以按照移动性将其划分为固定接入式和移动接入式;按照带宽可以分为宽带和窄带两种无线接入;按照传输距离则又可以分为长距离无线接入和短距离无线接入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线通讯技术的创新不断涌现,并在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沟通方式、管理方式等发生重大改变,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通信技术从固定方式发展到移动方式,大致经历

了以下五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是在军用装备方面使用。这个阶段的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采用电子管技术以及短波频率,直到5 0年代初,才出现了MTS 即150 MHZ VHF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个时期的移动通信设备器件已开始向半导体过渡,频段扩展至 UHF450 ~ t Z,并形成了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移动通信网络与公用电话网的融合问题。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这个阶段提出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并在70年代末开始进行 AMPS试验。频段扩展至800 MHZ。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也就是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大发展的时期,移动通信技术开始逐步朝着个人通信业务的方向进行转变。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至今,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兴起并得到应用,从而加速推进了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化工作,使得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让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不断增加。

二、问题

现今,无线通信产业两个重要特点是:1.大众移动通信发展十分强劲,新技术麻用更新不断加快。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2.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的研究、应用不断发展全球移动市场呈总体增长,不均衡增长的趋势。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新增用户日益减少,而在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用户数量却得到了迅猛增长。从数据新业务市场的增长来看,韩国日本呈现爆发态势,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发展的新热点。移动通信仍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移动通信用户超过30亿人,四大3 G标准 ( WEDMA、CDMA2000、TD-SCDMA、WiMAX ) 演进技术不断出现,商用的进程加速,全球有10亿人被 3 G网络覆盖。光通信已成为电信业务传输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得到了高速发展。在超长距离传输方面,也已达到了4000 km无中继的技术水平。源于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巨大冲击,固网主导运营商开始寻求各种形式的FMC ( Fixed Mobility Convergence,固定移动融合) 整合服务。IMS (IP多媒体子系统)为网络融合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结构,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融合的进程,三网融合进程加速。

三、可解决的方法

(一)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之间的互补作用日益凸显

由于不同的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以及不同的适用区域和不同的接入速度,因此多元网络一体化可以实现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覆盖,实现无线通信技术的均衡发展。例如3 G和WLAN之间进行互补:3 G可以满足强漫游的移动性需求并解决广域网无缝覆盖,WLAN则可以实现近距离的超高速无线接入。

(二)宽带化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重要方向

在信息化社会的环境下,随着宽带应用的不断发展,宽带化将是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并且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宽带的应用前景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和应用。在光纤传输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有线网络宽带化的今天,无线网络的宽带化,也正成为现代通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未来无线宽带与有线网络的无缝衔接和数据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也会使无线宽带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无线通信网络多样化和综合化

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结构,将向核心网/接入网进行转变。通信网络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将随着网络管制的逐步开放和市场竞争需要而进一步得到发展,从而推动传统的通信网络与新兴通讯网络的有机融合,提高无线通信网络普及和应用负效率。

四、小结

综上所述,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为多元网络互补化、宽带化、综合化与多样化、信息个人化。无线通信网络将是一个综合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各种无线技术都将最大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而我国作为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科技的发展起着不可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不断促进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创新,并使无线通信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国民建设将会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于泳.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0,6

[2]徐秦.無线通信技术热点及发展趋势[J].科技纵横,2010.1

[3]王锁柱等.国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十大亮点[J].信息化研究,2009,9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发展趋势 篇4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传输带宽不断提高,通信终端的实时信息处理能力飞速增强,无线多媒体应用日渐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人们的必然需求。其主流应用之一是便利、灵活的无线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如无线家庭防盗、汽车监控等。基于多种无线传输手段的移动视频监控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已成为视频监控新的发展方向。

无线化视频监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监控中心的移动。通常情况下,被监控对象或是摄像机往往是固定的,而作为监控系统的使用者(监控中心)则可以是动态的。二是视频监控网络的无线化。当监控点分散且与监控中心距离较远,或被监控对象不固定时,利用传统有线网络的视频监控技术,往往成本高且难以实现。

无线监控和传统的监控方案相比,能够避免大量的布线工作,节省施工费用,重定位能力强,灵活性高,具体地说有以下优点:(1)综合成本低,无须挖沟埋管,特别适合室外距离较远及已装修好的场合;采用无线监控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有安装周期短、维护方便的优点。(2)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使用时能灵活挪动终端设备。(3)改造方便,维护费用低。

二、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

1.高效率、抗干扰的视频编解码机制

当今的视频压缩标准有MPEG和H.26X两大系列。MPEG-4目前已应用于Internet流媒体领域,为了尽量减轻MPEG-4视频流对误码的敏感性,以保证压缩视频解压后的恢复质量,MPEG-4提供了多种抗误码工具,承载流媒体业务的实时网络传输层及底层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进一步改善流媒体传输的抗误码性能。MPEG-7是针对存储形式或流形式的应用而制定的,不仅仅用于多媒体信息的检索,更能广泛地用于其他与多媒体信息内容管理相关的领域,并且可以在实时和非实时环境中操作。

ITU-T颁布的H.261标准,用于可视电话和会议电视。H.263标准是ITU组织为了满足码率低于64kb/s的应用而提出的一个低码率视频压缩编码建议;它能够在较低码率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图像质量,因此广泛应用于远程监控、电视会议以及可视电话等领域,尤其在视频监控领域,它已经可以在嵌入式系统中达

到实时、稳定的压缩效果,是应用较多的视频压缩算法。目前大多数视频监控产品都支持MPEG-4和H.263标准。

作为目前最新的视频编码技术H.264,在安防行业的应用有着非常大的前景。H.264标准采用了高精度、多模式预测技术用来提高压缩比以降低码流。H.264标准针对网络传输的需要设计了视频编码层VCL和网络提取层NAL结构,网络抽象层是提供“网络友好”的界面,从而使视频编码层能够在各种系统中得到有效的应用。H.264标准针对网络传输的需要设计了差错消除的工具便于压缩视频在误码、丢包多发环境中传输,从而保证了视频传输的有效性。支持H.264标准的无线视频监控产品目前也已上市。

为了能在时变、带宽有限、误码率较高、缺乏QoS保证的无线信道上传输视频数据,视频编码算法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高效的视频压缩比;(2)较高的传输实时性:更短的传输时延,更快的编码速度;(3)较强的视频传输鲁棒性:更好地适应传输信道的误比特干扰。因此,研究在无线视频监控应用中的编解码机制,重点在于进一步提高编解码效率及抗干扰能力。

2.无线视频传输网络链路及组网技术

对于无线视频监控而言,无线网络传输链路的选取主要取决于用户需求和系统工作的具体环境,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有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和基于无线局域网的两种类型。但在对音视频质量要求不高的应用中,也可以采用低端的无线数据传输网络。

在中国目前移动通信网络的两大运营商中,中国联通采用基于码分多址的CDMA20001x制式,最高下载速度可达153kbit/s,现网实测可达100kbit/s左右。中国移动采用GPRS技术,是基于GSM网络发展而来的新型分组交换数据应用业务,带宽理论最高可达171.2kbit/s,中国移动现网测试也可达到35kbit/s左右。在目前的网络带宽下,普通用户可以采用彩e传输视频文件,不少厂家也推出了基于2.5G移动公网的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对有线网络监控系统的有力补充。

基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多媒体信息传输,是解决建筑物内灵活视频监控的主要手段,基于802.11协议族。IEEE802.11a规定的频点为5GHz,适合于室内及移动环境,传输速度为1到2Mbps。IEEE802.11b(Wi-Fi)工作于2.4GHz频点,当信噪比低于某个门限值时,其传输速率可从11Mb/s自动降至5.5Mb/s,或者再降至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2Mb/s及1Mb/s速率。IEEE802.11e及IEEE802.11g是下一代无线LAN标

准,被称为无线LAN标准方式IEEE802.11的扩展标准,是在现有的802.11b及802.11a的MAC层追加了QOS功能及安全功能的标准,为其上可靠的视频信息传输奠定了基础。

随着WiMAX技术和3G技术的日趋成熟,基于WiMax和3G的无线视频监控也成为研究热点。

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WiMAX采用多载波调制技术,能够提供高速的数据业务,并且具有频谱资源利用率高,覆盖范围大(传输距离可达数十公里)等特点。无线城域网(WMAN)采用了WiMax技术,组网采用的802.16协议族。与现有的移动通信技术相比,WiMAX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更强的数据业务能力。

多媒体业务是3G数据业务的重点,其传输速率要求为:高速移动时能够达到144kbps,慢速移动时为384kbps,静止状态为2Mbps。3G的带宽非常适合无线视频监控的应用。相信随着3G的商用,无线视频监控必将蓬勃发展。

CDMA或OFDM作为点到多点或点到点图像、视频信息传输的关键技术手段,其频谱利用率高、支持高速率的多媒体服务、系统容量、抗多径信道干扰能力强。CDMA技术是基于扩频通信理论的调制和多址连接技术,OFDM技术属于多载波调制技术。预计第三代以后的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将是OFDM技术。

在无线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中,控制协议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效率、兼容性、安全性等诸多重要问题,是系统运转的指挥中心。控制协议尤其是无线实时监控系统的控制协议,不但要求能够快速稳定的建立连接,而且要求对该连接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会话启动协议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是IETF的MMUSIC(multipartymultimediasessioncontrol)工作组制定的多媒体通信框架应用层信令协议,设计理念和协议结构完全符合NGN的特性和要求,得到了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认可,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都开始从事SIP的研究与开发工作。Nokia和Ericsson已经开发出了基于SIP的端到端的网络多媒体系统,3GPP和3GPP2分别在R5和Phase2阶段引入了基于SIP的IMS(IP多媒体子系统)。基于SIP的多媒体通信已经成为新的主流发展方向。

3.数据管理与数据安全

视频监控系统中保护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显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无线网络或Internet传输的数据很有可能会遭到截取。这会给敏感数据带来巨大风险。对于一些网上黑客或恶意

员工而言,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技术和管理上的安全保护是不够的。对此,就很有必要对数据采取加密技术。

随着监控点的增多、应用行业的日益普遍化、监控时间周期的延长和视频清晰度的提升,视频数据容量也在飞速发展。即使按照一定的标准以压缩形式存储这些数据,仍然有成百TB直至上千TB的数据需要归档、存储,并且需要高速传输。针对这些情况,优化视频存储、归档解决方案及设备选择已经是很多用户的一个现实考虑。

一般来说,从应用需求来看,设计的系统必须具有以下的要求:保障具备长时间无故障运行的能力;能够远程实时传递高清晰图像,并实现回放;具备灵活存储图像资料的能力,存储保留时间达到一定要求;图像传输必须具备防窃取功能,图像资料具备防篡改功能;设备操作必须具有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手段。基于不同网络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1.基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各自都已拥有遍布全国的2.5G移动通信网络。可在掌上电脑、PDA手机上进行远程视频采集与传输,只要有网络信号的地方就可以实现视频的无线传输,真正实现移动监控。

很多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基于移动公网的无线视频监控产品。如2005年6月,北京九为安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新一代CDMA移动视频监控系统;06年12月,北京世纪乐图数字技术公司研究开发了

“LOTOOi-Patrol”,整合了CDMA、GPS、非硬盘的本地存储介质(Flash),能很好地应用在多种场合。当前的2.5G技术都关注了同TCP/IP协议的融合,使得移动网络易于和现有因特网技术及应用平台整合。IP技术与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完美结合将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高速高质的移动数据通信业务。

2.基于无线局域网的无线视频监控应用

基于WLAN的无线视频监控的方案,一般是在无线网状网覆盖区域架设支持WLAN接入的无线视频前端设备(如支持WLAN的IP摄像机或IP视频服务器加模拟摄像机),然后通过无线网状网将采集的IP视频信号回传到网络中心的监控处理平台。通常在网络中心配置支持多通道的网络视频录像机和大容量的存储

系统,用于监控视频录像和存储,同时为一个或多个网络监控终端提供实时的监控图像,还可通过安全的网络连接(如VPN),从远端视频监控终端上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WLAN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各种无线产品也很丰富,所以基于WLAN的无线视频监控在实际工作中的很多场合得到了应用。

3.基于无线城域网的无线视频监控应用

无线城域网的WiMAX技术覆盖范围达几十千米,多被使用在户外,例如高速公路沿线、学校校区、码头等地,可以为用户提供便利、优良的移动多媒体宽带服务和高速的无线数据传输。通过WiMAX技术承载流媒体业务是一种更为经济灵活的手段。许多运行商认为在WiMAX网络上开展移动流媒体业务,将是WiMAX技术应用的潜在市场。

2006年10月16日,互联网周刊报道:上海市的嘉定区目前正在实施一项规模宏大的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国内地第一个“无线城市”项目。随着建立无线城域网的城市日益增多,基于无线城域网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必将成为另一个研究热点。将WiMAX导入安全监控领域,将是厂商拓展市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WiMAX技术的成熟和产品的上市,具有WiMAX传输技术的无线安全监控系统,距离普及之日已不遥远。

4.基于3G的无线视频监控应用

为了保证视频文件的传输就必须有足够的网络带宽,不同的流媒体文件对网络带宽的要求各不相同,为了达到更好的视频质量,网络带宽就更为重要。当前市场上常见的利用公众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监控传输的产品基本上只能传输窄带视频。伴随着3G在全球商用步伐的加快,3G无线网络技术也在加速创新,3G无线接入设备在功能和性能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提升。

日本作为全球最早提供3G业务的国家,其3G手机的服务覆盖区域已接近2G。在中国台湾,3G的传输优势让新一代智能手机有了更多用武之地,使用者可以直接透过3G手机对家庭情况进行监控。

在我国,随着3G移动通信系统走向实用,高至2MHz的带宽将为无线视频监控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此时视频的质量将会有极大的改善。此外,未来的3G系统也将考虑公众移动通信网络与WLAN系统的融合,用户将有可能真正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的无缝式无线视频监控。

5.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网络的低成本无线监控应用

基于Zigbee的语音通信和基于无线数传电台的低端应用主要是用来传输低速数据和语音,但是在视频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来传输低质量的视频。

四、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及展望

随着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视频监控的应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各种无线视频监控方案必将互相补充、互相渗透。

数字录音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篇5

摘要:本文重点从处理噪音、实时录音、分布录音三个方向分析了数字背景下录音技术的现状,并根据现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字;录音技术;噪音;实时;分布

一、前言

录音技术出现的时间超过了一百年,从其涎生开始,就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当中,而用途最广效果最明显的当属对音乐的录制。随后就有了专门对歌曲进行录制的录音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录音技术也逐渐翻新,从最初的磁录音到后来的光碟刻录,再到现在的数字处理录音短短的一百年时间内,录音技术已经完成了蜕变,现在的数字录音技术不仅没有噪音,同时还能实现分布录音,修改录音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因此,本文重点针对数字录音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做出展望。

二、数字录音技术对录音噪音的处理

人能听到20Hz一22Hz区间的声音,如果高于这个频率则会变成刺耳的声音,振幅越大声音也就越大。而在录音的过程中,因为各种设备的影响,不断地增加录音过程中录音棚内声音的振幅,磁带录音又不能对这种振幅进行处理,所以极容易造成噪音。因此,我们常常在老旧的磁带中听到“吱吱”的响声,这都是录音时留下的问题;传统录音过分依赖“媒介”,局限了录制规模,增大了录制成本。例如,磁带录音,一盒磁带最长的录音为磁带内词条长度的2倍,其制作成本和资源占用成本较数字录音技术大很多。数字录音技术的出现完全解决了这两个难题。数字录音技术通过现代化计算及手段,提供二进制的数字信号低电平和高电平,从理论上完全杜绝了噪音的出现,而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电平值相对稳定,无论外界干扰有多大,最终均可复原为没有杂音的原声场,从技术角度解决了噪音的难题。数字化理念将声音变成了字符,每个字符变成了计算机通用的二进制字节,这样就能够用一台电脑存储海量内容,通过现代化数字影音设备手段,不断地缩小制作费用和承载媒介费用,加速了录音的传播。

三、数字技术对分布录音的处理

录音技术在初期属于磁录音技术,我们也称之为模拟录音技术,这种技术有两大难点:第一需要录音师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剪切能力,并在剪切的过程中需要录音师不断地花费时间推敲录制过程中的“节点”.第二难点是模拟录音技术无法对“录制现场声音”、“复杂混合声音”进行分项录制。例如,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架子鼓就是将几种打击乐器紧密排列,以使它们在同一大体相似的混响声场中演奏。然而,如果前期录音采录了它们的本底声,后期制作时混响处理就差别很大,低音鼓一般不加混响,而小军鼓、哑哑鼓、立钗等应加不同的人工混响。这时,架子鼓所要表现的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和模拟,而是需要录音师经过高超的艺术处理手段和精湛的审美修养为人们提供适合的录音作品。这都是传统录音技术带来的不便,而数字录音技术从最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首先数字录音技术改变了录音的模式,将其从传统的磁录制和光碟刻录中解放了出来,将声音从“承载媒介”中解放了出来,让每一个音节都变成了数字符号,储存在计算机当中,当数字变成符号,就可轻易地更改和替换,数字化录音技术甚至能纠正录音过程中的最难以察觉的“呼吸的错误”,这是任何传统录音师无法做到的,仅此一项就降低了对录音师的门槛要求;同时因为数字符号独立,且能够分布排列,分布录制的特点就是能够将原有复杂的声音拆分成多个区间,在通过分别录制最终汇总,解决了无法录制复杂混合声音的难题,降低了录音对艺术要求的门槛,推动了录音行业的发展。

四、实时录音技术

分步录音是数字录音技术对复杂录音环境的有效处理,而实时录音则属于即时对现场音乐的录制,因此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比较真实的录音,这是现代化数字录音的`重要表现方向之一。实时录音也分为两个重点:一个是叠加录音,就是在原有音频的基础上进行叠加覆盖,主要出现在录音师对原有的录音音频的某一个段落不满意,在重新调整后进行了重新覆盖;另一个则是插人录音,顾名思义,就是在原有录音中的某一段插人一段录音,用来丰富这一段的录音效果,这种手段在传统录音技术中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在数字化录音技术中,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对原有的数字符号进行处理就能够轻松地完成,这种技术的好处在于不用重新录制、能够快速找到剪切点等。因此,极大地推动了录音修改的处理速度。

五、发展方向展望

数字化录音技术已经成型,其将来的发展方向必定是更便捷、更简单、更实用,但是在其发展的同时作者也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数字化的发展与改革的推动是不可逆的大势,但我们在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同时也应当考虑传统艺术的承载,音乐属于心灵鸡汤,如果因为数字化技术的推动而变成了“音乐快餐”,这便丧失了初衷。第二,计算机式的处理方式太过刻板,在未来的录音技术发展过程中,希望能够融合人性这一根本主题,死板的录音方式带人人性化的艺术层次当中,从而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双向结合。此外,在数字化录音技术成长的今天,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充实专辑技术知识,不断地更新知识内容,以便随时适应新的技术形势。随时应对可能因为技术更新换代带来的各种变革。

六、结语

数字化录音技术不仅仅是技术革命,同时承载着时代的责任感。因此,在彰显技术的同时更应当强调与大众审美的“零”解除,希望以后的数字化录音技术能够摆脱固有模式,不断地完善自身技术水平,实现智能化操作。当然,在技术为主导的录音发展进程中,不能抛去对人的依赖,人的要素始终是决定性的,是将技术变为艺术的唯一载体,重视技术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艺术。

参考文献:

[1]程伊兵。自己动手做声音--声音合成与制作基础[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朱伟。录音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马大酋。现代声学理论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篇6

仿生硬件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介绍了仿生硬件的概念、特点、研究历史和分类.重点分析了仿生硬件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现状.指出了仿生硬件研究目前存在的难题和发展方向.

作 者:王友仁 姚睿 朱开阳 黄三傲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210016刊 名:中国科学基金 ISTIC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年,卷(期):18(5)分类号:N1关键词:仿生硬件 胚胎电子系统 可进化硬件 硬件自修复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无线电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无线电通信技术中所使用的电磁波叫做无线电波, 从磁场理论的建立到电磁波的发现,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的考验, 现阶段无线电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军事、气象、生产、生活等方面得到普遍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 无线电通信技术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 技术上所存在的缺陷也日益明显,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通信, 影响通信的稳定性。现阶段当务之急就是进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革新,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2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出现要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 在那个时候英国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 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在1887年, 德国的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在1895年, 俄国物理学家通过金属屑与电震荡的关系的研究, 宣布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诞生, 并发明了无线电接收机;在1896年, 波波夫将无线通信的距离延长到250米, 并展示了无线传送莫尔斯电码;在1898年, 意大利的马可尼利证明了无线电报可在20英里的海面进行通信, 在1901年, 马可尼利实现了英国与纽芬兰岛之间2700公里远的远距离无线通信, 从此无线电走入了人类的生活, 人类进入了远距离无线通信的新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超远控制技术和微电子技术都随之产生, 无线电通信技术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就是在微电子技术和光电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通过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有效结合, 从而构成了无线电通信技术, 实现远距离的无线通信。无线电通信技术从开发到现在, 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巨大的潜力, 在军事、气象、生活、生产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3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产生实现人们之间远程距离的自由沟通, 为人与人之间架起了一座远距离的桥梁, 无线电通信技术为人们带来了随时随地通信的需要,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是在无线电信号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 并且信号传输过程中容易被截获,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通信带来影响。现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优点, 以及存在的缺点进行概述。

3.1 无线电技术存在的优点

随着通信技术与无线电技术的有效结合的不断完善, 现已实现了低成本、高灵活度的无线信息传输, 无形之中也促进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通信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人们通过无线电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通信,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无线电设备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设备功能变得越来越完善, 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我们的生活生产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与有线电通信相比, 无线电还具有防水、防电、防风等性能, 这说明无线电通信技术与有线电通信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是无线电技术存在的最大的优点。

3.2 无线电技术存在的缺点

无线电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使得人们的通信不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 可是信号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 例如电磁信号的干扰、通信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等, 这会造成信号的丢失或者信号接收不及时。还有就是无线通信信号易被截获, 这会造成用户重要信息的丢失、或者隐私的外泄, 给人们甚至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在今后的研究开发中应该充分考虑通信信号的干扰问题和通信过程中的信号丢失问题, 从而最大化的保证用户的利益。

4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各种无线电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国防、气象、生活、声场等领域, 无线电通信设备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成分, 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使用正处于发展中时期, 因此对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开发与推广具有很大的意义, 这样才能把无线电通信技术引向更高更大的空间。要保障无线电通信技术往良性的方向发展, 就必须保障无线电技术的创新, 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 采用数字通信技术, 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从而保障信号的稳定, 避免信号受到干扰, 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

(2) 信息的宽带化是推进目前传输技术和高通透量网络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信息的宽带化的世界范围的普及, 无线电通信技术也在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发展, 推广通信信息技术宽带化的发展, 对于增大信号信息量的传输和保障信号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在无线电通信技术中推广个人信息化技术, 这样可以减小传输线路的信息堵塞, 提高信号的传播速度。

(4) 无线电的自身应用和技术特征要求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其规范、安全、稳定的运行, 因此必须加强无线电的管理, 保障无线电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运行, 切实抓好无线电监测网络的建设, 提高频率资源的有效利用, 保证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运作。

5 结束语

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为其带来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无线电通信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优缺点, 针对缺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从而保障无线电通信技术不断的向好的方向发展。在无线电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当中一方面应该加强技术的开发与革新, 另一方面应该加强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管理, 从而保障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运作, 实现无线电通信技术又好又快的发展。

摘要:无线电通信技术是使人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来进行沟通的桥梁,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无线电通信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 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宽, 应用价值日益明显, 为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现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本研究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现状,趋势

参考文献

[1]单武.无线电通信技术及其管理[J].硅谷, 2012 (20) :39.

[2]宋怡桥, 郑小平.光载毫米波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中兴通讯技术, 2009, 15 (3) :25-28.

[3]高弘成.网络宽带化和无线化的方向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07) :20.

无线通信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篇8

【中图分类号】U2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138-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无线通信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遇到了很多技术上的阻碍,目前我国已经大步跨进3G时代,无线通信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4G网络也在建设、试运营中。本文分析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各自特点,并对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做以探讨。

1无线通信技术特点

1.1 WLAN技术分析

Wi-Fi是IEEE定义的无线网技术,在1999年IEEE官方定义802.11标准的时候,IEEE选择并认定了CSIRO发明的无线网技术是世界上最好的无线网技术,因此CSIRO的无线网技术标准,就成为了2010年Wi-Fi的核心技术标准。Wi-Fi的技术和产品已经相当成熟,而且大批量生产。由于无线网络使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信号,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黑客可以比较轻易地在电波的覆盖范围内盗取数据甚至进入未受保护的公司内部局域网。

1.2 WiMax技术分析

WiMAX层被认为是最好的一种接入蜂窝网络,让用户能够便捷地在任何地方连接到运营商的的宽带无线网络,并且提供优于 Wi-Fi 的高速宽带互联网体验。它是一个新兴的无线标准。用户还能通过WiMAX进行订购或付费点播等业务,类似于接收移动电话服务。

WiMAX是一种城域网(MAN)技术。运营商部署一个信号塔,就能得到超数英里的覆盖区域。覆盖区域内任何地方的用户都可以立即启用互联网连接。和Wi-Fi一样,WiMAX也是一个基于开放标准的技术,它可以提供消费者所希望的设备和服务,它会在全球经济范围内创造一个开放而具有竞争优势的市场。

1.3 3G技术分析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该技术于1996年提出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

1.4 4G技术分析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且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的核心技术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的4G网络试运营。目前,韩国的三星公司掌握着大量的4G技术专利。

1.5 LMDS技术分析

本地多点分布业务系统LMDS是一种提供点对多点通信的固定宽带无线接人技术,其工作频率在20GHZ以上,利用毫米波传输,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提供数字双工语音、数据、因特网和视频业务,是一种非常好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在最优情况下,距离可达8公里;但是由于受降雨的原因,距离通常限于1.5公里。

1.6 MMDS技术分析

MMDS可透明传输业务,在基站端与网络的接口为Tl/El、100Base-T和O-3等,在用户端的接口为El和10Base-T等,可以为用户提供 Internet的接入、本地用户的数据交换、话音业务和VOD视频点播业务。MMDS主要集中在2GHz~5GHz。相对而言,这个频段的资源比较紧张,各国能够分配给MMDS使用的频率要比LMDS少得多。由于2GHz~5GHz频段受雨衰的影响很小,并且在同等条件下空间传输损耗也较LMDS低,所以MMDS频段可应用于半径为几十KM的大范围覆盖。

2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

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补性日趋鲜明。这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不同的适用区域,不同的技术特点,不同的接入速率。比如3G和WLAN、UWB等,都可实现互补效应。3G可解决广域无缝覆盖和强漫游的移动性需求,WLAN可解决中距离的较高速数据接入。

2.1 宽带化

宽带化是通信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光纤传输技术以及高通透量网络节点的进一步发展,有线网络的宽带化正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而无线通信技术也正在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演进,无线传输速率将从第二代系统的9.6Kbit/s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最高速率2Mbit/s发展。

2.2 网络覆盖的无缝化

目前,随着信息索取的日益便捷,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信息检索工具的依赖,使得人们不仅在办公室、家里,即便是在旅行的时候也有着除了电话交流以外的信息需求。同时终端用户对灵活、有效的通信服务有着极大的需求,“无缝通信”也就由此而生。在人们所期待的“无缝通信”概念中,用户可以实现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方式,随着用户的移动,通信体验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之间自由变换,从而提升终端用户的体验感受。网络或者媒体通过自我调整使用户的体验达到最佳,它能够无缝地选择最佳的信道,实现不同环境下的可靠传输。目前的电信网络体系结构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垂直业务体系组成,如VoIP、可视电话、视频点播等,不同的网络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业务。这种“点到点”形式的传统网络结构——“终端-网络-应用”不利于运营商简单、快速地引入新业务以及业务之间的互动。而下一代“融合”的演进方向是“多种终端-多种网络(统一的控制核心)-多种应用”的网络体系结构,不同业务能够同时进行和无缝交互。

2.3 无线网络融合

消费者需要无缝网络单一契约享受所有需要的业务,而且多种技术融合的环境提供优化的服务性能价格比体系。运营商需要业务转型,降低基础设施建设、运维和业务开发推介成本。这些都推动了无线网络的融合。同时各种特性的无线接入技术、NGI/NGN、IMS、家庭网络技术为网络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网络融合时代有三个发展趋势:无线技术和移动技术的融合、多媒体数据网络通过宽带固定与无线的融合、广播业务和电信业务的融合,最终达到无处不在的网络服务。

3 结束语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篇9

我国的淡水养殖业在世界的淡水养殖业中也占有了很重要的位置,但也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我国的淡水养殖业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淡水养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方法,为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淡水养殖;现状;发展趋势;

1 世界淡水养殖业的生产现状

世界渔业生产国家主要有日本、中国、泰国、和北欧的挪威等国家,但是由于过度捕导致渔业枯竭,各国纷纷提出保护措施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养殖业转向淡水养殖。

淡水养殖业中鱼类养殖占90%以上,其中鲤鱼占水产养殖产业的50%以上。

随着人们对海鲜食品的强大需求,养殖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比如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河道养殖等。

2 我国淡水养殖现状

2.1 湖泊河道养殖 由于东南地区河流比较多,河岸附近的居民在湖泊进出水口或者部分河道修建拦鱼设施,进行鱼类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可以利用天然水质的物质,而且可以结人工辅料喂食鱼类,不但节省了很大一部分饵料,而且同时利用了天然水质,保持了鱼类的自然属性。

使肉感更加鲜美,同时投资数目也较小。

2.2 稻田养殖 在水稻中养殖,可以通过对水稻田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稻田中各种杂草和害对水稻的害处,而且还可以起到肥沃、疏松土壤的目的,同对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水稻的作用也使鱼产量得到了部分增加。

但是在应用该种方式进行淡水养殖时,必须需要有充足的水源流入稻田,而且必须要在稻田进出口等必要的部位设置拦鱼设备。

需要在饲养过程中,对稻田进行必要的改造,还要保持充足的水分。

2.3 池塘养殖 在池塘中进行养殖作业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水体养殖方式,一般水域比较小,。

同时,由于对水质所以养殖的面积也较小。

因为该养殖业对于技术要求比其他的方式较低的原因,使这种养殖方式成为大众型的养鱼方式。

因为这种养殖方式具备了“静水养鱼”的特点可以对水和饲料进行管理,对于不同栖息习性和食性的鱼类可以进行交叉混养,所以这种方式很符合我国养殖行业发展现状。

3 我国淡水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3.1 淡水养殖水域水污染严重 因为常年的养殖,越来越多的养殖废物在养殖环境

中不断累积所以造成自身的水质污染严重,再加上工业污水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活污水等,导致养殖水域的水污染很严重,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致使淡水养殖的病害频繁发生,不仅降低了水产品的质量,制约了渔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破坏了我们宝贵的淡水资源。

3.2 国际贸易意识比较差,开拓海外市场的主动性不强 我国淡水产品基本上是就近养殖、就近销售,以内部贸易为主。

虽然近年来淡水养殖业发展很快,养殖产品品种也日益丰富,但是名品特优品新品种的生产规模并不大,而且出口水产品比较单一,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以季节性集中上市为主,日常性均衡供给不足。

国际市场较为集中,只有美日等少数国家,欧美等国际市场尚未得到有效开拓。

3.3 养殖良种的覆盖率低 提高良种覆盖率是促进水产养殖业大发展的重要途径虽然现在养殖的品种多种多样,但是养殖品种大多都没有经过定向的人工选育和遗传改良,因为长期的单一品种养殖,导致了养殖品种的种质发生了退化,它们的抗逆性和抗病性普遍比较差,而且生长周期很长,导致了经济效益下降。

3.4 养殖人员技术较低在我国从事淡水养殖的人员大多都是农民 他们依靠的技术都是上一辈流传下来的.落后的技术,因此导致经济收益不高不能形成特色。

不可以形成产业发展。

4 我国淡水养殖的发展趋势

4.1 加大优良品种养殖数目,提高良种覆盖率 良种对淡水养殖业的发展起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使用优良品种可增加 21~31%的产量。

所以我们要尽快实现养殖品种的良种化,才可以实现淡水养殖的产业化,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的遗传育种理论相结合,努力进行养殖品种的遗传改良与选育工作,逐步完善良种的繁育体系,实现我国淡水养殖的良种化。

4.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者素质 对于我国从业人员的素质,我们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研究机构和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作用,从科普的角度使水产技术中的操作规范逐渐被养殖者所了解和掌握,共同促进从业者素质的提高。

4.3 联营模式的良好创建 根据淡水养殖的现状及具体的需求方向,我们可以适当的组建联营模式,当地的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提供部分资金扶持和相关的技术指导,实现鱼类多模式饲养,并进行统一的销售及设备的采购,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多渠道搞活水产品流通,实现水产品生产与市场的顺利对接。

5 结语

淡水养殖行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淡水养殖行业的现状,和我国养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积极可行的措施。

同时也对我国淡水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意见。

希望可以对我国的淡水养殖行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实现我国养殖行业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篇10

2.,模拟主机环境的测试技术

所有液压元件及液压系统技术参数的测试验证,应该尽量模拟主机装机的真实运行状态和考虑工作环境的影响。只有贴近真实环境的测试,才能研制出合适的产品。既不会达不到设计指标,也不会造成较大的设计余量。尤其是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阀等液压核心器件更应该予以考虑。比如:同一台液压泵,装在起重机和挖掘机上,虽然工作压力及转速都没有超过液压泵额定值,因运行状态不同,寿命肯定不同,且差异可能还比较大。

1)随机载荷谱的研究

绝大部分机器的运行都是无规律的,所承受的载荷也是随机的。但因机器的不同,随机中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需要根据主机的运行状态,研究相适应的随机载荷谱用于测试产品。国内在材料强度等领域有一些研究及应用,但在液压行业,几乎没有进入实用阶段的研究,国标规定的测试载荷谱也不是随机载荷谱。

2)模拟环境因素的测试技术

液压产品在装机运行中,工作性能总是受到运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因主机工作带来的振动,因天气变化带来的环境温度及工作介质温度的变化,因高海拔地区带来的大气压的变化等。因此,液压产品在研制过程中,需要模拟各种环境因素并在这些复合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测试产品性能,才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产品装机性能。军品领域很早就开展了相关工作,早期主要是非工作状态下各种环境因素分别施加测试,以后逐渐过渡到工作状态下同时施加某几种环境因素(如:振动,环境高低温等)。对民品领域的液压产品,试验室条件下的环境测试工作几乎是空白,主要以随主机考核为主。今后该测试技术的发展必然是液压产品在工作状态下,多种环境因素同时施加测试。某航天研究所搭建的液压产品三综合测试台,可以在液压泵工作状态下,同时施加振动因素(通过振动台),环境温度因素(通过高低温箱)进行试验,对产品的研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模拟主机系统的测试技术

该技术需要按主机液压系统的配置情况及相对位置,按1: 1的比例,在地面搭建系统测试台。目的主要是为了测试各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先期测试验证,得到优化匹配的液压系统。航空领域的“铁鸟”台,潜艇领域的“铁鱼”台等就是运用的此类测试技术。

该类测试技术的难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加载装置的设计。需要模拟主机运行时承受的各种复合载荷;另一方面是辅助分析软件的应用。今后,系统匹配测试应该是半物理和分析仿真软件的有机结合。

2.3加速寿命试验技术

寿命试验是液压元件及系统必需要做的测试项目。随着国内装备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液压产品寿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一些要求高的主机提出的寿命要求甚至达到3万小时。按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试验,都需要三年半。如果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反复,加上测试设备也需要维护,试验时间就更长了。因此,加速寿命试验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加速寿命试验的统一定义最早由美罗姆航展中心于1967年提出,加速寿命试验实际上是在进行合理工程及统计假设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产品的试验参数,如转速、压力、动态冲击频率等,利用与物理失效规律相关的统计模型对在超出正常应力水平的加速环境下获得的信息进行转换,得到产品在额定应力水平下的特征可复现的数值估计,但不改变产品失效分布的方法。俄罗斯苏一27飞机主液压泵采用的就是加速寿命试验,加速比达到了1:8,也即是加速试验1h,等同于可靠性寿命达8小时。国内航空领域,中航力源液压公司、南京液压中心在液压泵加速寿命试验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应用。但总体来说,缺乏足够的理论及实践基础,难以形成普适性的加速寿命测试方法。今后,应该借助国家项目,采取院校与企业联合的方式,结合国外的专业技术公司,研究液压产品加速寿命测试方法,有效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及试验成本。

2.4修订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一个国家指导行业发展的规范、准则。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相关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及时总结国内液压测试技术一段时间以来的成果和经验,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趋势,及时修订完善或制订新的液压测试标准。从国家层面,引导整个液压行业的提升和发展。

2.5数字化测试工作平台

通过平台软件的规划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测试效率。为企业提供测试协同工作平台,使液压产品测试的准备、执行、分析、评估四大阶段处于自动和受控的状态,对测试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进行专业协作,帮助企业从测试数据中获取知识和经验,达到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目的。

3结束语

借助我国大力发展军工行业,发展民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契机,国内液压测试技术未来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液压行业各院校、研究院所及企业对液压测试设备在性能及数量上均会有更多的需求。

探讨未来无线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 篇11

关键词:无线数字电视;发展趋势;信息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科技更新的速度飞快,各种网络媒体被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对传媒的要求,无线数字电视应运而生,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发展着,深刻地影响了广播电视的发展。无线数字电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数字电视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以其低成本、高产出和高收益等特点占据着人们大部分的娱乐选择,大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1 无线数字电视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无线数字电视的发展起步较迟,最早的数字电视技术起源于美国,并在90年代中期就已实现数字电视的广泛应用。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无线数字电视便由此诞生。目前我国的无线网络技术尚处于初级研试阶段,相关技术研究尚不成熟,技术人员对无线数字电视的专业研究尚不透彻、掌握不深,而国家在无线数字电视方面也未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模式。现阶段我国经济虽然在高速发展当中,但仍处于不平衡的阶段,如东部沿海的城市发展迅速,但西部内陆的城市发展缓慢。我国仍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较高,无线数字电视在农村的普及率不高,并且部分农村用户不能承受无线数字电视所带来的费用,这使得无线数字电视的发展也不平衡,在农村的地位较为低。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无线数字电视的应用尚不全面,无线数字网络不能覆盖到全国各个地区。并且在普及无线数字电视的过程中也出现不少的问题,比如无线数字电视的技术不成熟、制定的标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山高坡陡,深山峡谷,地形险恶,气候复杂多变,对广播电视电波的传播阻碍极大。

2 无线数字电视的发展思路及措施

2.1 人工操作与机器设备结合在一起成为趋势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数字电视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生产数字电视的厂家越来越多,但开发和研制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数据化的接口生产等环节,是一项工艺复杂的工作,这导致了生产高质量的功能模块成为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程。比如要研制一款可以把电视、三维立体和智能化结合在一起的多功能数字电视网络,并配置多功能的数字化装置,这样才能将具有多样功能的无线数字电视基本组装起来。复杂的工艺使得无线数字电视拥有强大的功能。如今智能化已不再是妄想,我国在多个领域都实现了智能化,而数字电视也实现智能化。今后的无线数字电视发展的趋势是要实现智能化,人工操作与机器设备结合起来,实现人机合一的无接缝互动,这能够极大提高无线数字电视的操作速度,使得各种数字电视遥控变得更加便捷。

2.2 无线数字电视与卫星电视直播结合

未来的卫星电视直播技术更加地成熟,并结合网络的覆盖面扩大,无线数字电视与卫星电视结合,实现完美的直播功能,从而极大地满足人们对视觉的追求,将人们的视听感受推向更极致的境界,使人们能够最快地掌握时代信息资讯、了解世界发展动向。通过卫星电视与无线数字电视的结合,将更多信息第一时间直播,并通过无线数字信号的传播功能使人们迅速掌握全球各地时报,成为信息时代的主人。

2.3 智能化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越来越快,电视系统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信息化的结合成为无线数字电视发展的又一趋势。智能化系统是能够实现人类与智能机器一体化的系统,并具有能够进行判断、思考、推理和择决等活动的强大功能。在研究无线数字电视发展趋势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对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将促使无线数字电视走向智能化。

2.4 无地区差异的全网络覆盖

目前由于技术等原因,部分偏远地区仍未实现网络接通,电子设备的普及率极低、信息接收强度极弱。而未来,网络将实现无地区差异的全面覆盖,这为无线数字电视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为了加快无线数字电视在我国的普及速度,国家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转变偏远地区消费者的娱乐观念和习惯,减少无线数字电视发展的障碍。在一些落后的地区,传统的电视节目一般是免费收看的且可观看的节目较少,但如今无线数字电视是要进行收费,比如机顶盒费用、无线数字电视使用费等,部分消费者会认为这费用是不必要的,这造成了无线数字电视发展的困难。因此,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无线数字电视发展的一大基础,掌握核心技术,安排好无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专业知识,以促进无线数字电视的发展。

3 结束语

无线数字电视不断地发展过程中,要满足人们对视听享受的追求,实现我国的数字化、信息化。目前无线数字电视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应重视数字电视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并积极解决,为无线数字电视的发展扫除障碍。

参考文献:

[1]茅奇林.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4(13).

[2]金红星,邹翔,徐建.数字电视的未来及发展方向[J].中国传媒科技,2013(06).

[3]李剑华.福建省无线数字电视发展与资源整合[J].中国有线电视,2010(05).

探析无线通信技术要点及发展趋势 篇12

无线通信市场是世界经济重要增长极之一, 世界各国无线通信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但是国家与地区之间存在发展差距的问题不容我们小视。例如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无线通信技术已得到全面普及和推广, 但是在亚非拉等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 无线通信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这些国家无线通信市场需求将会呈快速发展态势。在发达国家无线通信市场上, 各种技术产品和终端种类已经十分丰富和多样化, 技术应用成熟稳定, 未来市场增长潜力不大。我国由于尚未真正进入3G时代, 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在大力建设TD-SCDMA 、WCDMA以及CDMA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 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同时, 借助于3G网络巨大的技术升级优势, 韩国、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加速推进3G市场业务的发掘工作。

在我国国内也掀起了3G网络建设高潮, 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中国联通的WCDMA以及中国移动的TD-SCDMA网络都在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工作, 从技术形态上看已处于2G向3G过渡期。在市场上三大运营商已开始为进入3G时代做好市场竞争准备, 开始争相发展潜在客户群。尽管如此, 我国3G发展基础还是显得十分薄弱, 一是技术不够成熟, 二是国人尚未树立3G通信消费概念, 但是毋容置疑, 未来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在国外通信技术的推动下, 国内无线通信市场已开始活跃起来, 开始为进入3G时代做好准备工作。在技术方面, WIFI技术、WLAN技术已开始投入运营, 它们的面世激发了市场对3G的无线憧憬和期待。

2无线通信技术热点解析

2.1 3G无线通信技术

在一些发达国家, 3G 技术已得到成熟应用。而在我国, 3G还是一个尚未到达的目的地。从政策角度来看, 政府主管部门一直未对三大运营商核发3G运营许可, 在政策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尽管如此, 依然挡不住运营商对3G的热切期待,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开始未雨绸缪建设各自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 以为未来的竞争做好充分准备。

从发达国家通信技术发展历程来看, 从2G向3G过度已不存在任何技术瓶颈。国内最早试水3G网络的是中国联通, 但是由于涉及技术标准一直无法确定的问题, 导致WCDMA商演进度一直处于滞后状态, 而中国移动的TD-SCDMA网络, 由于属于自主创新技术, 在升级方面要明显落后于其他运营商。

此外, 当前全世界共有100多个国家进入到了3G时代, 涉及数亿移动用户。2004年可以说是全球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峰期。在这些国家大举推行3G网络的同时, 全球3G移动用户数量也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例如最早推行3G的美国AT&T公司宣布, 他们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内发展了300万3G用户, 目前已拥有3 000万存量客户。

3G对于不同国家运营商来说, 都是一块即将到嘴的蛋糕, 虽然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产品体系还没有发展成熟和完善。 对于我国来说, 发展3G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客户群, 其次我国通信设备制造商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技术与市场日臻成熟, 发展3G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2.2 宽带无线技术WiMAX

很多人都认为, WiMAX 在将来会取代3G 网络接入技术,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 这种说法还是不可取的。首先就是WiMAX 技术标准还不是非常的成熟, 对于商业化普及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其次, WiMAX 技术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比如说安全特性、终端便携性等。第三, WiMAX 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高速地实行数据的传输, 但是在语音通话方面的能力还存在着不足, 这极大地限制了WiMAX 技术的推广应用。第四, 不管是在技术标准成熟度还是设备终端方面, 在目前都还无法和3G 技术相提并论。因此, 要在短期内终结3G 技术还是不太可能的。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 虽然WiMAX 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但是由于存在诸多技术缺陷, 在短期内很难得到全面普及和推广。

2.3 超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超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UWB) 因为有着超高速的数据传输

能力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且还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因其采用的是超短周期脉冲调制, 没有使用到载波, 使其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对于超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因为其传输数据的能力而在未来的无线通信市场上应占据一席之地, 他对于蓝牙技术能够造成一定的冲击, 但是对于目前已经慢慢普及的3G技术、WLAN等技术还构不成威胁。

3结语

本文详细介绍了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并对几种主要技术进行了阐述, 给人们描绘了一幅3G通信时代的美好蓝图。总之, 随着3G时代的临近, 国内移动通信市场面临的机遇大于阻力, 只要把握好移动市场发展方向, 必然会带给国内移动用户全新的无线通信产品体验。

摘要:在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 无线通信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普及, 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和生产力。如今, 无线通信技术已深深嵌入我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文章首先介绍了当前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和特点, 同时展望了无线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加深对无线通信技术的了解提供详细的参考文献。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热点,发展,分析

参考文献

上一篇:张丽英教学反思下一篇:像暖阳一样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