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与时间教案(精选9篇)
位移与时间教案 篇1
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目标】
(1)理解质点的概念;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与运动的关系;
(3)能正确的分析和建立参考系。【教学重点】
质点的概念、参考系的选取、坐标系的建立。【教学难点】
实际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 坐标系
(一)主要内容
1、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物体和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2、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3、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二)问题与讨论
(1)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无关)
(2)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可以)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不能)
(3)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作为整体研究时才可以)
例1 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质点(ACD)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
课堂训练:
(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ACD)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2)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的是(CD)
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研究从桥上通过的一列队伍
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D.汽车后轮,在研究牵引力来源的时
3、参考系
(1)定义: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另外的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考系。一个物体一旦被选做参考系就必须认为它是静止的。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例2:人坐在运动的火车中,以窗外树木为参考系,人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考系,人是静止的。
(3)参考系的选择: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应认为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4)绝对参考系和相对参考系:(看书)
例3:对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课堂训练:(1)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是(B)
A.一定是静止的B.一定是运动的C.有可能是静止的或运动的D.无法判断
(2)关于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
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照物 C.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照物
4、坐标系
(1)坐标系的建立: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5、科学漫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1.2 时间和位移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及区别,知道在实验中测量时间的方法;
(2)掌握位移的概念,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4)知道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的关系。
【教学重点】
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和区别;位移的矢量性、概念。【教学难点】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教学过程】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1、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画出一个时间轴加以说明)。
(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
例1:下列说法中指的是时间的有ACEF,指的是时刻的有BDG。
A.第5秒内 B.第6秒初 C.前2秒内 D.3秒末
E.最后一秒内 F.第三个2秒 G.第五个1秒的时间中点。
课堂训练:
(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物体在5s时就是指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s时就是指物体在5s初时,指的是时刻
C.物体在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时间
D.物体在第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的时间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例2:中学的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16.77m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垒.一位球员击球后,由本垒经一垒、一垒二垒跑到三垒,他运动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位移的方向如何?
课堂训练: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2)如图甲,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若测得OA=OC=7cm,AB=3cm,则自0时刻开始:
A.0.2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7cm,方向向右,经过的路程是7cm B.0.6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7cm,方向向右,经过的路程是13cm
C.0.8s 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0,经过的路程是20cm
D.1.0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7cm,方向向左,经过的路程是27cm
(3)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
(4)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无方向,路程是标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也是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数值一定不会比路程大
(6)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位移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路程描述的是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径
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在直线运动中,两点的位置坐标之差值就表示物体的位移。
1.2 时间和位移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s-t图象的意义;
(4)知道公式和图象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且各有所长、相互补充。
【教学重点】
匀速直线运动s-t图象;变速直线运动s-t图象。【教学难点】 s-t图象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应该是“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面位移相等”的运动,现实生活中匀速直线运动是几乎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其特点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即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一次函数关系。
2、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不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为曲线。
(3)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改变的变速直线运动。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不是均匀改变的变速直线运动。
例1: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关于物体运动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C)
A.只要每分钟的位移大小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匀速直线运动 B.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物体不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 C.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变速直线运动
D.无论是匀速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都跟运动时间成正比
3、位移--时间图象(s-t图)
(1)描述: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图象,叫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位移图象。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移所用的时间。
4、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
(3)坐标轴的含义: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由图象可知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和发生某段位1)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或某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倾斜直线则表示其作匀速直线运动。
(2)s-t图象中斜率(倾斜程度)大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斜率(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3)s-t图象中直线倾斜方式(方向)不同,意味着两直线运动方向相反(4)s-t图象中,两物体图象在某时刻相交表示在该时刻相遇。(5)s-t图象若平行于t轴,则表示物体静止。
(6)s-t图象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二者不能混为一谈。(7)s-t图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5、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为曲线
6、图象的应用:
(1)求各时刻质点的位移和发生某一位移对应时间;
(2)求速度;
(3)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例2:某同学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的速率沿原路返回家,图3中哪个图线可以粗略地表示他的运动状态(B)
例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运动的s-t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在0-t2时间内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例4: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作直线运动的s-t图。由图可知: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A C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三个物体运动的总路程分别是14m,10m,10m。
课堂训练:
(1)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2)关于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图线代表质点运动的轨迹
B.图线的长度代表质点的路程
C.图象是一条直线,其长度表示质点的位移大小,每一点代表质点的位置
D.利用s-t图象可知质点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发生任意位移所用的时间
(3)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AD)
A.质点A前2s内的位移是1m B.质点B第1s内的位移是2m
C.质点A、B在8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
D.质点A、B在4s末相遇
课后作业:
(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AC)
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反方向运
D.在第1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位移与时间教案 篇2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高中学生学习、认知的特点,制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该内容是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前两个规律的基础上,继续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学习。其主要特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强化学生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强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为以后动力学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会用此公式解相关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的推导和应用过程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2、通过对实例、例题和习题中物理过程的分析,使学生继续学习并习惯运用画运动示意图对物体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和描述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 1 页 共 4 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学设计
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
杜辉
1、通过解题过程养成学生规范化、程序化解题的物理学科的学习习惯。
2、通过读题、审题、计算、检验等解题环节,养成学生做事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通过提出学习任务、解决实际问题、推导出新的函数关系并初步学会利用位移与速度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比较充分地感受到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可以更方便的解决某一类型的实际问题,体会到该关系式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工具对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性;养成规范化、程序化解题的良好物理学习习惯;通过对这一类型问题特点的归纳,使学生逐步掌握并习惯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对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的理解与应用。
学生在初学时往往将数学与物理隔离开来,机械的套公式,不注重也不太会对物体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对公式中各物理量及之间的关系缺乏理解,从而对公式的应用感到困难。 【具体设计】
1、课堂引入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车祸猛于虎,汽车是一个具有天使和魔鬼双重身份的工具,它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很多灾难.“十次车祸九次快”,这是人们在无数次的交通事故中总结出来的安全警语.据统计,每年我国有十万多人直接死于车祸.在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限速牌,
第 2 页 共 4 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学设计
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
杜辉
规定了汽车通过该路段的最高时速.
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车速快就比较容易发生车祸?找学生亲自操作遥控汽车,并总结出个人体会。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速度与位移有关。
2、公式推导
先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然后给出例题1: 射击时,子弹在枪筒内获得加速度加速。已知a=5×105m/s2,枪筒长x=0.64m,求子弹出枪口时的速度。
让学生自己解决,同时提出题中所给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结果都不涉及时间t,我们可以将两个公式联立,消去t,就直接得到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然后让同学上黑板进行推导并展示结果。得到了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后让学生在将例题1用新的公式完成。 提出问题,那种方法更好一些,然后给出例题2:
一个高山滑雪的人,从100 m长的山坡上匀加速滑下,初速度为5 m/s,末速度为15 m/s,他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让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不涉及时间的问题中,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解题更方便。
3.公式选择
提出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具体问题中应该如何选择?然后给出例题3:一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
(1)汽车3s末速度的大小。
第 3 页 共 4 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学设计
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
杜辉
(2)汽车2s内的位移。
(3)汽车的速度减为零所经历的位移。 (4)汽车8s内的位移。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最总由学生进行展示,总结,得到规律。在总结出规律的基础上补充思考问题:
骑自行车的人以5m/s的初速度匀减速上一个斜坡,加速度的大小为0.4m/s2,斜坡长30m,骑自行车的人通过斜坡需要多少时间?
学生解决后会发现本题结果有2个,这时提出问题:2个结果应该如何取舍?让学生讨论并总结规律。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能识别s-t图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的意义;
3、掌握匀速运动中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数学表示(包括公式和图像);
4、渗透科学习惯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运动的研究方法与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作图与图像分析
教学难点 :图像与物理过程的比较分析
教学过程 设计:
1、引入课题
设问1、上节学过的质点的概念是如何定义的,何种情况下物体可看成质点呢?
设问2、教师原地转一圈,后问动否?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何在?
师阐述: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它是科学的抽象与近似,用来简化、代替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应视具体的问题而定,不能以大小一概而论,因为大小总是相对的。
路程虽可精确地反映物体在某时刻的运动情况,但在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时却不成功,为此引入位移。注意路程与位移无可比性。但可比较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它们的关系是S路≥S位。
阐述物理思想:物理学研究物质运动的规律,采用分解的思想,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振动和波。我们首先研究在诸多运动形式中最基本的最简单的----直线运动
描述图景:蜗牛缓缓地爬,清晨老人在散步,路上行人骑着自行车,汽车在奔驰,飞机在航线上飞行等等。这些运动有何相似的特点呢?
2、新授
交待课本上研究的是汽车的运动,原因之一是运动的可测量性,二是汽车代表了社会的进步。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2第一段,当中提问:
①研究目的是什么?(研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②研究方法是什么?(通过测量S、t分析)
③如何设计表格,记录数据?(两行五组数据)
④对数据如何处理,数据反映了什么?
师提示: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是列表法及逐差法。
学生:感觉每通过100米所用的时间不一样,再一想又发现差不多。在差不多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相等。
师启发:差不多的原因是由于运动本身所致,还是由于人的测量引起的呢?能否用科学的物理语言代替通俗的生活语言,这反映一个人的科学素养。
结论: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
2、1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何相等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
(2)内涵与外延
师强调指出:
①指出知识定义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匀速直线运动实为一种理想化的运动形式,理论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无论如何对时间进行划分,在任意小的时间标准内考察,质点通过的位移都要相同。故要精确判断汽车的运动,需增加测量的精度,但实际中测量到一定的精度即可。
②研究汽车的意义在于找到了前面所述的几种运动间的本质联系。它们遵循相同或相近的规律。由特殊到一般、个性到共性,分析与概括、归纳与演绎便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
③位移的矢量性使匀速直线运动可简称为匀速运动。匀速运动中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的时间成正比,这区别于变速直线运动。
2、2图像表述
(1)作图的规范化要求
师提出如下问题: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第四段及方框内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归纳学生回答后,师总述:
①作图步骤:建坐标,标箭头、原点、物理量符号、单位;对坐标轴标度;描点并连线。对课本中的图象还原,一步一步展示作图的过程并提出要求。
②强调:描点后,观察点的分布规律,发现几乎都在一条直线上。此时应用一条直线尽可能多地串起点,实在画不到线上则应该使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实质是取了平均值。个别较远的点可能是测量错误,应予以舍弃。不能迁就个别的.点,将射线画成折线或曲线。当然,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相连的情形。
交待作图中采取的这些措施是为了减小实验中人为测量引起的误差。这是处理数据时作图法优于列表法的原因之一。
③描出的点是有限的,但反映出了点的分布规律,组成线后延伸至无穷远处,点就是无限的了。从有限到无限,此时就能对未知的运动作出科学的预见。
(2)渗透科学思想方法教育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它以定量的可重复的实验为依据,抓住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的因素,使实际问题抽象为理想化的模型,对实验的现象、数据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对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借助于图象分析,再推理形成系统的理论,使之概括化、公式化,并进行科学预言,为新发现提供指导性线索。可见,质疑、分析、归纳与概括、内插和外推,由个性(个性现象)高度抽象、概括出具共性普遍特征和一般意义的东西,再用之去指导实践,分析个别的事物和现象,便是物理学使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程序。科学方法论中还包含:科学需要证据、科学是逻辑和想象的结合体、科学需尊重实验数据、科学是一种预见和假设、科学不依赖权威并避免偏见等。
(3)图象特点分析
讲授:由数据到图象,由图象再到公式,是将由实验结果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过程。
①启发同学们思考:能否把刚才描出的图线写为数学上的函数形式?
学生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表述:S=Vt
②让一位学生上黑板在汽车位移时间图线上定性作出老人匀速散步的位移图线。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两图线的特点:(1)共同点(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2)不同点(倾斜的程度----斜率)
设问:(1)图线直否意义?图线是否一定过坐标原点?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图线的本质特征?
(2)斜率大小的意义?
小结:图线直不直反映了运动的匀不匀,而如果出发时不在坐标原点,则图线可不过原点。倾斜程度反映了运动的快慢。越斜则说明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越大,即运动越快。
(3)图像的识别→分析物理过程
讲授:
位移-时间图象反映的是物体的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或位置与时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而位置对坐标原点来说就是位移,这与某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是不同的。
时间轴无负轴,而位移轴有正负,因位移是矢量,故t轴上方的位移表示正方向,t轴下方的位移表示对坐标原点的另一方向即负方向。故位移图线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图线上每点对应一坐标(t,S),由图线可求出某一时刻质点所处的位置或到达某一位置的时刻。图线上一截线段的含义则是在时间(t2-t1)内质点发生(S2-S1)的位移。由此可知,若图线是弯曲的,则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发生的位移是不同的,表明质点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图线若是平的,则表明位置不随时间变化,物体是静止的。图线若是向下倾斜,则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大,质点的位置离坐标原点越来越近,质点在做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的直线运动。
2.3师生活动(为帮助学生理解图象,做如下游戏,可将抽象的图象变得形象和生动。)
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而由理性认识再用以指导实践活动则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在讲台的正面画一直线,在讲台的中央标上坐标原点,规定向右为位移的正方向。后在黑板上画下几个S-t坐标。
(1)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运动情况,后在图中画出位移图线。
①教师从讲台中央分别向左和向右匀速走
②教师从讲台的左边匀速走到右边
③教师从讲台的中央走到右边后站住(接着往回走到中央)
对学生作出的图给予评定,图线从略。
(2)在黑板画出如下所示的图象,要求学生上讲台表演与图象相对应的运动。其后在图的下面用简洁的文字总结。
另外,也可画出两条图线,让两位学生上台表演追及和相向运动问题。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接触、了解图象,一方面兴趣大增,同时由于亲自参与,对图象理解得非常深刻。
3、典型例题
例1、汽车作直线运动,向东以100m/s行驶2秒,停2秒,又以200m/s向前运动1秒,最后以200m/s往回运动2秒。作出汽车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例2、据下图分析A、B、C质点的运动情况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篇4
第1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教学过程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暴风雨中的“电闪雷鸣”吗?(见过)谁能说一说,当时你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与速度有关的问题。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观察比较。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动物王国最近举行了运动会,小兔、猴子和松鼠在竞走比赛中进入了决赛,猜一猜,谁能赢?
学生可能发现,松鼠比猴子快,因为同样的时间,松鼠走得路长一些,小兔也比猴子快,因为它俩走的路一样长,小兔只用了3分钟。2.探究比较方法。
(1)追问:怎样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与同桌说一说。
(2)(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说:可以算一算小兔和松鼠1分钟各自能走多少米。
(3)指名学生上黑板计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完成后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小兔每分走:240÷3=80(米)松鼠每分走:280÷4=70(米)得出:小兔走得快。
(4)小结: 小兔平均1分钟走80米,就是说小兔的速度是80米每分。(边说边在上述算式后添上单位米/分,表示每分钟走多少米。
3.认识速度。(1)速度的意义。
①题中的280米、240米叫什么?4分、3分叫什么?(路程,时间)“80米/分、70米/分”叫速度,表示每分钟走的路程。(教师边引导边在上述算式下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②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根据学生回答,在上述“路程、时间、速度”中间添上“÷”即“路程÷时间=速度”。)
③教师举例说明,帮助理解。
师:老师从讲台走到教室后面,这段距离叫——路程;用了大约10秒钟,这是时间;老师走得不够快,表示速度慢。(再加快速度走一遍)这回用的时间少了,大约只要5秒钟,速度变快了。请同学们各举一个例子,说说路程、时间与速度。
(2)认识速度。
①介绍速度及单位。说明:1分、1秒、1时叫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作速度。“米/分”表示速度的单位,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单位的表示方式有所不同,“米/分”读作:米每分。
②说一说速度。小兔平均1分走80米,即小兔的速度是80米/分。你能说出松鼠和猴子的速度吗?
③组织学生阅读教材79页“看一看,说一说”,了解其他物体的速度。(课件出示)小结:像这样4千米每时、12千米每分、340米每秒、30万千米每秒,速度快慢不同,所以单位不同。
⊙课堂练习,提升反馈 完成教材80页1、2题。⊙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 从家步行到学校,算一算你的速度大约是多少。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速度=路程÷时间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倡导合作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猜测、讨论中,不但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还了解并掌握了更多的解题策略。
位移与时间教案 篇5
在速度这个概念教学上,由于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因此重点应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和走过的路程。教学时,先出示几个不同单位时间行的路程,然后让学生说说你对速度的理解。通过学生互相补充,然后总结出速度不但可以代表1小时走多远,还可以代表1分钟、1秒钟、1天、1个月、一年等走到路程。然后自己看书知道速度的另一种简单写法。
下面的教学非常顺利。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做,找找题中的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是那个数量。求什么,怎么求。你发现了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就得出了:速度×时间=路程。再让学生改编例题,转化成就速度和时间的应用题,并解答。绝大多数学生会做改编后的题目,并能得出:速度= 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位移与时间教案 篇6
1. 导入。
时间是每个人的财富,在时间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每天,日起日落,鸟飞鸟栖,时间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流逝,不做半分停留。我们在念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是否真的把时间当金?我们在抱怨时间过得飞快时,是否曾想到如何去挽留时间?人永远都跑不过时间,但却不能做时间的奴隶。林清玄告诉我们:我们能比原来有的时间跑快一步,甚至几步,成功就孕育在这一步和几步中。
2. 朗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
3. 默读课文,勾画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并与同桌交流。
二、品读文本,体味情感
1. 交流、品读学生勾画的名言佳句。
2. 交流学生问题。
第1段:感受我的忧伤。读文,课文哪个句子能表现我不可抑制的忧伤?你能带着这种情感读这句话吗? 第2~4段:读爸爸说的话,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的意思。用恰当的语气读爸爸所说的话。
第5段:出示两句惜时的句子。 ⑴生读记,说说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第1句,时间过得飞快;第2句,时间很宝贵)
⑵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讨论:“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为什么让我感到害怕?我那说不出的滋味是什么? 第6~7段:
⑴我观察太阳,明白了什么?我观察林鸟,明白了什么? ⑵品读句子“虽然明天还会有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和“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⑶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时间一去不复返的事例。 ⑷有感情地朗读。
第8段:“我的心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我着急什么,为何悲伤?是如何做的? 第9~10段:
⑴朗读记忆。 ⑵品读句子,先谈理解,再结合实际谈感受。
①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比自己原来有的时间跑快一步,有时可以快好几步。 ②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⑶有感情地朗读。 三、畅谈感受,升华主题
1. 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2. 你能拟一个跑在时间前面的计划吗?
☆关于作者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告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美文
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诚的教师,时常在课堂上灌输小学生对佛教的认识。
一天,他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谁想要下地狱的,举手。” 果然没有人举手,教师感到很欣慰。
然后他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极乐世界的美好,他问学生:“有谁想去极乐世界的举手!” 大部分的小孩子都举手了,只有角落里一个孩子没有举手,面色凝重。
老师把他叫起来,问:“为什么你既不想去地狱,也不想去极乐世界呢?” 那个孩子说:“我妈妈说,放学的时候哪里也不准去,要直接回家!”
这是一个笑话,也不全然是笑话而已,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在强调来生的重要,也告诉我们过去的罪孽多么可怕,因此使许多宗教徒都活在过去的赎罪和未来的寄托之中,忽略掉眼前的时光。 其实,眼前的时光才是最真实的,要去地狱或天堂都应该从眼前起步。
在眼前的时光中欢喜,有光明与爱,就是天堂。 在眼前的时光中痛苦,黑暗与堕落,那一刻就是地狱呀!
(林清玄)
光阴似箭到日月如梭 小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小学生写作文、日记、周记,一开始都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其实,那时候很多人没射过箭,也没有见过织布的梭子。 到四年级,我们的导师才严格规定:不论是作文、日记、周记都不准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要使用那些平常看得见的东西来形容。
一时之间,光阴和日月就变得很热闹了。 例如光阴似鱼,日月如鸟。
例如光阴似水,日月如云。 例如光阴似风,日月如电。
也有说光阴似蝴蝶,翩翩飞去;日月如蜜蜂,一次只留下一些甜蜜的回忆。 从此,创造力大开。
一直到四十岁以后,才知道光阴和日月都是快到无法形容和譬喻的。 偶尔想起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童年岁月,自己也开心地笑了。
光阴似箭,是火箭;日月如梭,是太空梭。 光阴还是似箭,箭箭穿心。
日月依然如梭,梭梭滴血。 “日历,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想起小学的一课课文,现在没有日历可撕了,心里才真的是着急。
(林清玄)
☆惜时格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鲁迅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会有的。
--鲁迅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莎士比亚
勤动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你没有有效地使用而放过的那点时间,是永远不能返回的。
--列夫托尔斯泰
位移与时间教案 篇7
一、前言
焦作电厂原装机容量为6×2OOMW,经过几年来的增容改造,现总装机容量已达到了132OMW。从10月开始,焦作电厂利用大修,先后对6台汽轮机的低压透平油调速系统进行了彻底的DEH系统改造。这6台机的DEH系统全部采用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DEH-ⅢA型系统,2个高压主汽门、2个中压主汽门和8个调速汽门都分别由单独的高压抗燃油油动机控制。
汽轮机调速系统改造后,转速控制和负荷控制的精度都大大提高,充分体现出了机组启动平稳、控制精度高的优点。同时,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异常问题,其中调速汽门的位移传感器故障较为典型。汽轮机每个主汽门配一只位移传感器,每个调速汽门配二只位移传感器,系统以反馈值高的传感器为控制对象进行调节。主汽门在挂闸后保持全开,无调节作用,其位移传感器只在做阀门活动试验时才动作;调速汽门根据转速调节和负荷控制的要求而经常开关,其位移传感器亦随调门的开关而不停动作,故容易损坏。当一只传感器损坏将其拆除后,另一只可以正常工作,不影响机组的负荷调节;若两只都损坏,则必须在线更换,以保证对调门的控制。下面针对一些由于位移传感器故障产生的典型现象进行剖析,进而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故障现象与分析
1.现象一
自3月27日开始,#3机#2中压调门反复出现间歇性小幅剧烈晃动,调门指令为110且不变化,反馈值在86~95mm之间变化,就地调门和EH油管路晃动剧烈。严重时,曾出现过位移传感器信号线连接插头因振动过大而脱落的现象。
原因分忻:调门的位移传感器故障,引起反馈信号失真;伺服阀指令控制线松动,造成伺服阀所接受的DEH控制指令信号变异。
检查和处理:检查伺服阀指令控制线时,发现接线有松动现象,紧固后晃动现象消失;检查位移传感器时,发现反馈线插头脱落,重新安装紧固后晃动现象消失,后来更换为无插头的一体化传感器,避免了此类故障的发生。
2.现象二
在月~2月期间,#6机#2高压调门反复出现间歇剧烈晃动的现象。起初,通过采取单、多阀切换和小量调整负荷的方法可避免调门晃动,但此方法无规律可言,仍不能彻底消除该现象。202月2日出现的一次晃动最为严重(当时机组带18OMW运行),并且导致了负荷在160~2OOMW之间大幅波动,#2高压调门跳动幅度达20;稳定15分钟后又出现剧列晃动,负荷在130~19OMW之间大幅波动,#2高压调门在50~100之间跳动。其间,#2轴振由116μm突变到16Oμm,轴向位移在-0.lmm~-0.3mm之间摆动。整个过程中,#2高压调门指令一直为100。
原因分析:#2高压调门晃动时,其#1位移传感器反馈信号有突增现象,引起VCC卡的DEH指令值(A值)远低于高选后的调门反馈值(P值),从而导致调门突关引起负荷降低。负荷突降后,在功率回路的作用下又开大其它高压调门来维持目标负荷,因此又出现了负荷突增的现象。另外,高压调门重叠度的设置较大,#1、#2高压调门在18OMW时仍未全开,造成调门的调整稳定性差,从而也加剧了阀门的晃动幅度。
处理:增加两只位移传感器的频率差(由5OHz增至100Hz),减小两只传感器共振的可能性;拆除#1位移传感器,晃动现象消失;改变高压调门的重叠度,#1、#2调门开至75时#3调门开始开,#3调门开至50时#4调门开始开。
3.现象三
3月18日#2机组负荷突变,DEH画面显示#2高压调门全开,调门后压力由12.3NPa降至9.2MPa。
原因分析:经过分析历史数据,看出当时LVDTl反馈值突然增大,使系统认为#2高压调门开度过大,从而发出关闭指令。由于LVDTl己经损坏,调门虽然已关闭,该反馈值仍为最大,显示为全开。可见,负荷突降是由于LVDTl损坏造成的。
处理:由于LVDT2在此之前已经损坏,两路传感器都失灵后,必须进行在线更换,以保证正常的负荷控制。
三、位移传感器的在线更换
按照供货厂商提供的更换方法,必须多次全开全关调门,以调整阀门控制卡(VCC卡)的零位和满度。采用此方法,势必给机组的负荷带来大幅度的突变,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在实践中,通过多次试验,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万法,采用该方法不会对机组的负荷产生扰动。在线更换位移传感器的方法简述如下:
(1)机组退出协调运行方式。因为在协调方式下,CCS将DEH的4个高压调门作为一个执行机构对待,人为改变某一个高压调门的开度会使系统误认为调门动作,进而使其它调门跟着动作。造成负荷波动。
(2)DEH投入功率回路,手动打开该调门的泄荷阀(该调门的位移传感器故障),该调门的油动机失去油压而自动关闭,调门不会随伺服阀指令的变化而动作。
(3)将新传感器接在VCC卡的端子板上,应该注意的是,在接线时按照3-2-1的顺序接,拆线时按照1-2-3的顺序拆,否则会产生虚假阀位(开度显示为最大),若未退出协调方式,会对调节系统产生很大的扰动。
(4)人为移动传感器的铁芯,模拟调门的全行程开关(如高压调门行程为4Omm),参照伺服系统调试图调整VCC卡的零位和满度为0~4V。
(5)调整完毕后,将传感器安装在调门上,人为给调门发关闭指令0,再手动关闭调门的泄荷阀,保证调门不会突开;人为给调门发开度指令,每次增加3,使调门逐渐开启,指令加到50时,调整VCC卡的偏置,使A-P的差值符合要求即可。
该方法在我厂的六台机组上都已多次成功应用,及时消除了缺陷,满足了机组负荷调整的要求,保证了机组的出力。
四、结束语
认识时间教案 篇8
一、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半时表示时间,还有的同学用像7∶20这样的时间来表示。你能从表面上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吗?(课件显示)请同学们看这是小红同学的早饭时间。你知道是什么时间吗?(学生猜测。)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让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课题:认识时间)我们今天上课的方式有点特别,看过快乐向前冲的闯关吗?我们今天也来闯闯关,好吗?
二、自主探究学习1.认识钟面。第一关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小闹钟仔细观察,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快把你的发现和小伙伴说一说。a.小组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b.分组汇报议论结果,小组间互相补充。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时针是用来表示几时,分针是用来表示几分的。这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都是哪些数呢?。
C、请你闭上眼睛,记一记这12个数字的位置。2.认识时分。第二关
a.师:同学们都知道: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分针是用来记分的。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走怎样表示时间的?你想不想知道?(课件)也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课件验证
跟随课件我们来看看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
生: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师:对。(课件演示1分。)
师:分针走1大格是几分?为什么?(5分。)
b.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一个数字各是几分?
c.小组交流后,汇报进几分。(课件演示10、15、20等)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60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看特点,单数带5,双数是整十数)d.课件演示分针走到5、8各是几分? 3.认识1时=60分。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课件显示。)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时=60分。
时针和分钟是好兄弟,分钟走,时针也在走。他们的速度却大不相同,就像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兔子一样。(课件)4、1分钟多长,1小时多长,我们来体验一下(读书、写字)
4、咱们用一首儿歌来表示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唱唱儿歌鼓励自己一下
分针长,时针短,1到12团团坐。伸出手指数一圈,大格共有12个。1大格,5小格,一圈小格60个。1时等于60分,珍惜时间别挥霍。
5.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了,还知道了1时等于60分,我们的闯关也就成功了。6.学习读、写时间 第三关
师:现在你知道小红的早饭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知道是7时20分的?
a.小组交流,教师巡视。b.介绍方法。
生:我的方法是:时针指着7、8之间是7时,分针指着4就是20分,所以是7时20分。师:这位同学的方法是先看时针,再看分针。谁还想说一说你的方法?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c.我们怎么才能又对又快地读出几时几分呢?
d.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老师学会了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对吗?
d.练习。那你能用这个方法来试试下面的这些时间吗(课件显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问:同学们都能正确读出这些时间,你能把它们记下来了吗? 学生独立写,两生上黑板写。写完后,教师讲解说明两种不同的记时法。巩固练习
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和写出时间,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看谁学的最棒,好不好? 1.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拨表练习。下面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你们能准确的拨出每一个时刻吗?(喜欢哪个就拨哪个)
作息时间表第一节课 8:00----------8:40第二节课 8:50----------9:30 课间活动 9:30----------9:50第三节课 9:50----------10:30 第四节课 10:40----------11:20午 休 12:30----------1:10 第五节课 1:50----------2:30第六节课 2:40-----------3:20 师:看,这样的安排多么有顺序呀!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健康、聪明的好孩子。
同位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拨完一个就集体订正,或同位互相检查。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学到的?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篇9
----三位数乘二位数
马家中心校 赵荣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利用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竖式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30÷6 72÷8 11×8 360÷9 13×3 40×6 240÷4 35×2
2、估算
28×3 11×71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卫星图。问: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114代表什么意思,关于卫星你还知道什么。
2.如果我们让卫星绕行三周她需要多少时间,你能快速的估计一下,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准确的时间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114×3=342 3东方红1号卫星是我国在1970年发射的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那时候刚好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周年,如果卫星刚好绕行21周,卫星一共需要多少时间呢?你能估计一下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那这个估计对不对呢?大家估算出来的结果有不一样的吗,有什么方法呢?我们去验算一下,具体的算出来看看准确的答案是多少?114×21=2394 4说说你的方法,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解决。A:重点介绍用竖式计算
5.引导梳理过程:第一步算什么? 第二步算什么? 最后一步算什么?
6、引导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三、应用拓展
1、竖式计算:
135×45:这是三位数乘两位数里面的进位乘法,同样讲明要满十进一。
54×312:此题的设立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一般将数位多的那个数写在上面,可以通过事先准备的两个算式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优方案及理由。
408×25:此题中间有“0”,应该重点讲解,当遇到“0”的时候怎么处理,是不是都为“0”或者进位要不要写在这里。
47×210:本题主要让学生可以从当中找到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当未位有“0”时,可以先将“0”省去,看成两位数乘两位数,最后在答案后面加“0”回去。
2、纠错(针对上题现的问题纠错)
3、解决实际问题(先估计,在列竖式计算)
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每天要浪费11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月(按31天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四、课堂小结
1、课你有那些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怎样?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位移与时间教案】推荐阅读:
2 时间和位移 教学设计 教案07-31
高中物理第2章第3节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10-19
位移理论05-09
位移检测05-11
位移规律05-15
位移模式05-29
基于位移07-27
网络位移08-04
位移预测08-21
边坡位移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