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时间和位移 教学设计 教案

2024-07-31

2 时间和位移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7篇)

物理教学案例之时间和位移 篇1

关键词:物理;教学;案例;设计;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73-01

一、课程设计背景

这是一节概念课,不好上。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将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首先在引入概念时都用了学生身边的例子,比如上下课,在操场跑步等说明了身边的事处处体现着物理现象,接着通过运用较多的对比来增强学习的细致性,比如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通过对比,更能认识清楚每个概念与其它概念的细微差别。既增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增加了课堂的情趣。我在处理这一节内容时,除了根据教材要求,运用学生上课下课时间导入外,还让学生从教室门口走到后窗户进行演示路程和位移的差别。但我认为采用教材的导入还不够,若能把整个的行走过程都对应上各组概念将会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更对应。

二、教学过程

上课时,我按照设计好的顺序,首先请两个同学从教室门口走到后窗户处,其中一个同学蒙眼走,遇到障碍停下,喊1、2、3继续走,同时让每组一个同学给他按秒表计时,并且记录时间。两个自告奋勇的出来表演,还有同学自动出来充当障碍物。整个课堂在轻松中进行,我发现学生的热情开始被激发起来,但还没有达到对概念的推进。然后请各位同学绘制该同学的行走路线,组内评比,推出大家认为好的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同学们把刚才的记录活动绘制在数轴上,请每小组推出代表作上来展示。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展示。继续推进,能不能把课本的三组概念在整个的活动中贯穿,小组一起讨论出最好的联系方法,全部的同学都认真的像讲故事一样的把这些枯燥的物理量附近刚才的活动中去,然后推选出本组的选手汇报,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全体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同学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到课程内容上。

三、反思与评价

我对这一堂课有两个想不到,第一个想不到就是一个同学蒙眼的小活动原本是要增加一些课堂气氛,没想到课堂气氛会那么热烈。第二个想不到的是原本很枯燥的概念课会上得那么活。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即学习物理的概念、定律、模型、理论及实验技能等,认识物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动手实验,学习科学方法,体会科学思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感受自然的和谐与奇妙,领悟其中的意义,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必须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必须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为教学问题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从本次公开课的导入所产生的效应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1、身边的课程资源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源泉

学生最熟悉的现象莫过于身边的物理,对身边的物理现象感兴趣,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接近学生的经验,这样创设出来的问题情境才有亲切感,才会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一个小小的蒙眼比赛活动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性和感受性就是很好的例证。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抓住如下几个要素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课程资源

由于学生的起点、能力等不同,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创设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探究活动找到一条最佳的入题“路径”。

(2)问题情境应与“焦点问题”相配合

焦点问题就是所研究的事物或对象的主要问题。确定了焦点问题就等于确定了探究活 动的主攻方向,便于把注意力集中于被研究的问题上。因为问题情境是为“焦点问题”服务的,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与“焦点问题”相脱节,应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

(3)问题情境应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也要考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能让教师更好地通过引导学生围绕焦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活动中体会,在体会中感知,让学生蒙眼结束顺便就可以说一下,蒙眼走的困难联想到盲人生活的不易,所以应该更要学会关爱残疾人,他们的确比我们不容易。我们每次说情感态度的培养,而这个不应该是刻意的说教,体会后更能明白,感受远比说教来的更猛烈。

3、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有成就感

《时间和位移》教学反思 篇2

1、上课时间的分配。像《时间和位移》这节课共包含了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矢量与标量等三方面的内容。我几乎是平均分配了时间。由于缺乏高中三年总体的把握,以及不够了解学生的学情,我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突破难点,即使牵涉到了,也没有针对到点上。比如,对于第几秒内,第几秒初,第几秒末,前几秒的辨别,虽然我提到了,但是我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深化,因此我不确定同学们是否真的落实了。还有如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也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去说明。

2、声音的控制。我觉得自己一节课都是用高声调来上课的。用一个调最大的缺点就是学生无法感知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我要强调的。而且语气单一,缺乏抑扬顿挫,不够有变化。

3、提问的艺术。当问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叫学生起来回答,这中间存在着两个缺点:

a、被提问的同学由于没看完题目或者没思考好就被叫起来会紧张,影响思考。

b、没有被提问到的学生可能就会偷懒不去思考。

高一 质点 时间与位移 教案 篇3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目标】

(1)理解质点的概念;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与运动的关系;

(3)能正确的分析和建立参考系。【教学重点】

质点的概念、参考系的选取、坐标系的建立。【教学难点】

实际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 坐标系

(一)主要内容

1、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物体和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2、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3、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二)问题与讨论

(1)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无关)

(2)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可以)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不能)

(3)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作为整体研究时才可以)

例1 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质点(ACD)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

课堂训练:

(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ACD)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2)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的是(CD)

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研究从桥上通过的一列队伍

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D.汽车后轮,在研究牵引力来源的时

3、参考系

(1)定义: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另外的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考系。一个物体一旦被选做参考系就必须认为它是静止的。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例2:人坐在运动的火车中,以窗外树木为参考系,人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考系,人是静止的。

(3)参考系的选择: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应认为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4)绝对参考系和相对参考系:(看书)

例3:对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课堂训练:(1)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是(B)

A.一定是静止的B.一定是运动的C.有可能是静止的或运动的D.无法判断

(2)关于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

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照物 C.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照物

4、坐标系

(1)坐标系的建立: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5、科学漫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1.2 时间和位移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及区别,知道在实验中测量时间的方法;

(2)掌握位移的概念,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4)知道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的关系。

【教学重点】

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和区别;位移的矢量性、概念。【教学难点】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教学过程】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1、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画出一个时间轴加以说明)。

(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

例1:下列说法中指的是时间的有ACEF,指的是时刻的有BDG。

A.第5秒内 B.第6秒初 C.前2秒内 D.3秒末

E.最后一秒内 F.第三个2秒 G.第五个1秒的时间中点。

课堂训练:

(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物体在5s时就是指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s时就是指物体在5s初时,指的是时刻

C.物体在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时间

D.物体在第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的时间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例2:中学的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16.77m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垒.一位球员击球后,由本垒经一垒、一垒二垒跑到三垒,他运动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位移的方向如何?

课堂训练: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2)如图甲,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若测得OA=OC=7cm,AB=3cm,则自0时刻开始:

A.0.2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7cm,方向向右,经过的路程是7cm B.0.6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7cm,方向向右,经过的路程是13cm

C.0.8s 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0,经过的路程是20cm

D.1.0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7cm,方向向左,经过的路程是27cm

(3)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

(4)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无方向,路程是标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也是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数值一定不会比路程大

(6)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位移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路程描述的是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径

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在直线运动中,两点的位置坐标之差值就表示物体的位移。

1.2 时间和位移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s-t图象的意义;

(4)知道公式和图象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且各有所长、相互补充。

【教学重点】

匀速直线运动s-t图象;变速直线运动s-t图象。【教学难点】 s-t图象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应该是“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面位移相等”的运动,现实生活中匀速直线运动是几乎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其特点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即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一次函数关系。

2、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不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为曲线。

(3)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改变的变速直线运动。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不是均匀改变的变速直线运动。

例1: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关于物体运动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C)

A.只要每分钟的位移大小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匀速直线运动 B.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物体不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 C.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变速直线运动

D.无论是匀速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都跟运动时间成正比

3、位移--时间图象(s-t图)

(1)描述: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图象,叫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位移图象。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移所用的时间。

4、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

(3)坐标轴的含义: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由图象可知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和发生某段位1)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或某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倾斜直线则表示其作匀速直线运动。

(2)s-t图象中斜率(倾斜程度)大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斜率(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3)s-t图象中直线倾斜方式(方向)不同,意味着两直线运动方向相反(4)s-t图象中,两物体图象在某时刻相交表示在该时刻相遇。(5)s-t图象若平行于t轴,则表示物体静止。

(6)s-t图象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二者不能混为一谈。(7)s-t图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5、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为曲线

6、图象的应用:

(1)求各时刻质点的位移和发生某一位移对应时间;

(2)求速度;

(3)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例2:某同学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的速率沿原路返回家,图3中哪个图线可以粗略地表示他的运动状态(B)

例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运动的s-t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在0-t2时间内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例4: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作直线运动的s-t图。由图可知: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A C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三个物体运动的总路程分别是14m,10m,10m。

课堂训练:

(1)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2)关于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图线代表质点运动的轨迹

B.图线的长度代表质点的路程

C.图象是一条直线,其长度表示质点的位移大小,每一点代表质点的位置

D.利用s-t图象可知质点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发生任意位移所用的时间

(3)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AD)

A.质点A前2s内的位移是1m B.质点B第1s内的位移是2m

C.质点A、B在8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

D.质点A、B在4s末相遇

课后作业:

(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AC)

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反方向运

2 时间和位移 教学设计 教案 篇4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图象。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概念和特点。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并会进行计算。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概念和特点。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并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会用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研究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小车运动的υ-t图象。设问:小车运动的υ-t图象是怎样的图线?(让学生画一下)学生坐标轴画反的要更正,并强调调,纵坐标取速度,横坐标取时间。υ-t图象是一条直线,速度和时间的这种关系称为线性关系。设问:在小车运动的υ-t图象上的一个点P(t1,v1)表示什么? 学生画出小车运动的υ-t图象,并能表达出小车运动的υ-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学生回答:t1时刻,小车的速度为v1。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补充、修正。

预习检查 情境导入 精讲点拨:

1、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向学生展示一个υ-t图象:

提问:这个υ-t图象有什么特点?它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有什么特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又有什么特点?

在各小组陈述的基础上教师请一位同学总结。

2、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提问:在上节的实验中,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直线的倾斜程度与加速度有什么关系?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样的运动?

从图可以看出,由于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随着时间逐渐变大,在时间轴上取取两点t1,t2,则t1,t2间的距离表示时间间隔∆t= t2—t1,t1时刻的速度为v1, t2 时刻的速度为v2,则v2—v1= ∆v,∆v即为间间隔∆t内的速度的变化量。

提问:∆v与∆t是什么关系?

知识总结: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提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什么?

展示以下两个v-t图象,请同学们观察,并比较这两个v-t图象。

知识总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分小组讨论

每一小组由一位同学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回答: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即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v = 0,度为零。

= 0,所以加速分小组讨论

每一小组由一位同学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由于v-t图象是一条直线,无论∆t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v的变化量∆v与时间t的变化量∆t之比

都是一样的,表示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即加速度。所以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的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学生回答:v-t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速度v的变化量∆v与时间t的变化量∆t之比,表示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即加速度。

v-t图线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t = 0 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v0。学生回答:甲乙两个v-t图象表示的运动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但甲图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乙图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

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发现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不同之处,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直线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提问:除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外,是否还可以用公式表达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取t=0时为初状态,速度为初速度V0,取t时刻为末状态,速度为末速度V,从初态到末态,时间的变化量为∆t,则∆t = t—0,速度的变化量为∆V,则∆V = V—V0

提问:能否直接从图线结合数学知识得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知识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是V= V0 + a 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V0 + a t可以这样理解: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就是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速度V0,就得到t时刻物体的速度V。

4、例题

例题

1、汽车以4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 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加速后经过多长汽车的速度达到80 km/h? 例题

2、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6 m/s2,如果必须在2s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如果汽车以最高允许速度行驶,必须在1.5s内停下来, 汽车刹车匀减速运动加速度至少多大? 分析:我们研究的是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运动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6 m/s2。由于是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如果设汽车运动的方向为正,则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为负,我们把它记为a = 一6 m/s2。这个过程的t时刻末速度V是0,初速度就是我们所求的最高允许速度,记为V0,它是这题所求的“最高速度”。过程的持续时间为t=2s 学生回答:因为加速度

a = ,所以∆V =a ∆t V—V0= a ∆t V—V0= a t V= V0 + a t

学生回答:因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v与t是线性关系,或者说v是t的一次函数,应符合y = k x + b 的形式。其中是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b是纵轴上的截距,在数值上等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V0,所以V= V0 + a t 同学们思考3-5分钟,让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思路。其他同学纠正,补充。让同学计算。

展示某同学的解题,让其他同学点评。解:初速度V0= 40 km/h = 11 m/s,加速度a = 0.6 m/s2,时间t=10 s。

10s后的速度为V= V0 + a t = 11 m/s + 0.6 m/s2×10s = 17 m/s = 62 km/h 由V= V0 + a t得

同学们思考3-5分钟,让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思路。其他同学纠正,补充。让同学计算。

展示某同学的解题,让其他同学点评。

解:根据V= V0 + a t,有 V0 = V — a t = 0 —(—6m/s2)×2s = 43 km/h 汽车的速度不能超过43 km/h 根据V= V0 + a t,有

汽车刹车匀减速运动加速度至少9m/s2 注意同一方向上的矢量运算,要先规定正方向,然后确定各物理量的正负(凡与规定正方向的方向相同为正,凡与规定正方向的方向相反为负。)然后代入V-t的关系式运算。

课堂小结

一、利用V-t图象得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 时间和位移 教学设计 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初步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4、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教学重点

“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和生活体验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不断取得成功的。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或有关课文插图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额学习、生活中,会不会留意时间的流逝,有没有觉得时间似乎总是有的,用也用不完呢?我们学习了第三课,也许你回改变相法。(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生字词。

3、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 、不漏字、不读破句。

三、检查自学。

1、让学生当小老师,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

四、学习课文第一至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边读边将这部分难理解的词句画下来。

2、交流不理解的词句,重点解决思考*练习3中的四个句子。投影或电脑课件出示这四个句子。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这句话是理解的难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理解、体会。

读父亲的话,看看父亲是怎么理解的。

引导学生读读“我”的生活体验,看看“我”怎么理解的,看到太阳下山,知道一天就这么过完了,看到鸟儿飞到天空,想到明天即使飞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

出示父母或自己小时侯的照片,计算一下自己的年龄,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从中感受到“时间一去不复返”。

指导朗读爸爸的话及“我”的生活体验。

五、小结。

1、朗读课文第一至七自然段,朗读时注意声调应缓慢、低沉些,带有一点淡淡的哀愁。

2、让学说交流学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摘抄思考*练习3中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回忆课文第一至七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八自然段。

1、时间那么宝贵,我们怎么利用好时间呢?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和时间赛跑,课文写了几件事?

2、在书中标上序号,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地说说内容要点。

3、画出写“我”跑赢了时间的感受的句子,读一读。

4、追问学生:你跑赢了时间了吗?了解昨晚完成作业的时间。

5、指导朗读,体会“我”与时间赛跑取得成功的快乐。朗读吖,力求体现出跑在时间前面的胜利者的喜悦和自豪。

三、学习第九、十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作者和时间赛跑后的体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受益无穷”。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最能表达“我”和时间赛跑深刻体会的句子,并画上“--”。

3、投影或课件出示句子:“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1) 读读句子。用换词法理解“假若”。

(2) 小组合作讨论: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可以 结合自己 的生活经验或名人的事例来说明,谈谈自己的看法。

4、投影出示填空题。

在战斗中的时间赛跑( );在工业生产中和时间赛跑( );在体比赛中和时间赛跑( );在科学研究中和时间赛跑( ),在学习上和时间赛跑( )。 让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完成该题,并交流。

5、指导朗读第九、十自然段,可读的慢一点。

四、总结课文。

说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板书

3 和时间赛跑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受益无穷 就能成功

2 时间和位移 教学设计 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时间,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2、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懂得珍惜时间。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时钟、统计表、写字本、积木、图书、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1、认识时间

---师:“有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很短、不知道、很长)

我们来看一下-----最细、走的最快的是秒针,秒针走一圈就是一分钟。现在我们就看着秒针转一圈,感受一下一分钟有多长。(好长,好短)

2、感知时间

我们一起来玩“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停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事情多。

(幼儿游戏,教师计时。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有的去拿纸,有的去拿积木,还有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一边在想要做的事。)

幼儿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觉得一分钟实在太短了,什么事都没做时间就过去了;

我在一分钟里画了一个圈;

我在一分钟里搭了一个积木┄┄

小结:小朋友都说一分钟太短,老师在这一分钟里可做了许多事情:回答了 xx的问题,给xx拿了一张纸,观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动,看到有人在争吵,然后找了把椅子坐下来。

不管你做不做事时间都会不停的走,而你们刚才就是让时间跑掉了(跑在前头了)。

我们再玩一次,这次你们先想一想要做些什么。看看这一次我们在一分钟里能做多少事情。

(我这样做小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感觉到他们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提前做好计划、抓紧时间就可以做许多事。)

幼儿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个小人;

我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找到了自己的数学本,写了26个数字;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两架飞机;

我在一分钟里看了5页书.....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3、总结交流

提问:为什么你比以前干的事多了?

4、统计时间

上次我们统计晚上你都做了哪些事,我发现小朋友做事的时间都不一样。今天我们知道如何珍惜时间了,今晚我们再统计一回。

时间统计表

写作业的时间

洗脸、刷牙、脱衣上床

早晨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时间

教学反思: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一、搜集珍惜时间的资料,体会时间的宝贵

时间,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模糊的概念。我在设计该课的教学设计时,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把交流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安排在课前师生互动环节进行。先让学生感知“珍惜时间”,为本节课的学习定下基调。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料,了解了更多的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从而让“时间宝贵易逝”在孩子们心中扎根。这些资料放在课前活动时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指导层次朗读,感受时间的流逝

采取用中心句──“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引领全文的学习。第二课时,首先从“我”对爸爸的话的理解入手,让学生知道“我”是从身边的事物去感受“时间过得飞快”,开始理解“永远不会回来了”。在这个环节,抓住课文中的问题,激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体会爸爸的话,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感受时间会带走“昨天、童年、生命”感受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时间的可贵、时间的无情……,以真实的体验来感悟“为什么要珍惜时间”,这样把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文字的里面抠出情感来读。激发学生探索作者珍惜时间的原因。从而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文本展开对话。

三、以课本为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课堂学习,还是注重以课本为主,在学习中,提示学生找到段落在书中所在的位置,以便随时翻书圈画、批注等,因为不动笔墨不读书才是学生要掌握的根本读书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时,画出段落的中心句,并注明之;找出段落中表达所见、所想的句子;在读过的句段中写出自己的感受、体会等,让学生留下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和知识、笔记等。我认为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读书方法,如,学习第4自然段时,利用范读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读到作者的内心里去,老师的范读,给学生树立了读书的榜样,同时告诉学生理解好才能读好,读好书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四、体会作者情感,进行仿写练笔。

课文的第6、7自然段写的作者的生活体验,看到太阳下山,知道一天就这么过完了;看到鸟儿飞到天空,想到鸟儿明天即使飞得是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真切地感受到时间一去不复返。教学这两个自然段,我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学习作者的写法——所见所想,体会充满诗意的、描绘时间流逝的语句,进行仿写练笔。仿照第6、7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在你眼里,哪些事物跟昨天不一样了。这个环节的学习,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源源不断地列举生活中的事例,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碰撞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惜时”意识。

五、反思不足,提升自我讲完课,结合老师们的评课,细细琢磨,这节课我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合作学习环节还需要扎实有效的进行,真正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二是板书内容有待于完善,要贯穿整个文本或加上本课的中心句。三是读书的要求用幻灯片呈现出来为好。四是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化安排,注意语言的精炼。在今后的听评课中,我会多向各位老师学习,精心打造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2 时间和位移 教学设计 教案 篇7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2、学习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教学重点:“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正在做游戏就响铃了,那你还有没有时间继续玩啊?

生:没有。

师:已经7:30了你还不起床,有没有时间继续睡觉呀?

生:没有。

师:那次考试,你还没写完,老师就要收卷儿,你还有没有时间做题啊?

生:没有。

师:时间在我们生活中多么重要啊!我们多么想有更多的时间啊!今天我们就要讲第十三课,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作者是林清玄,他可是台湾的大作家哟!那,什么是赛跑呢?(提问。)

某生:就是比赛看谁跑的快!

师:很好!看我写的这个“赛”字,注意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我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那么,这篇课文第一部分说了一件什么事呢?(提问。)

某生:上小学的时候,外祖母去世了,我很悲伤。

师:好。

(某生举手,提问:什么是外祖母。)

师:口语中的爸爸妈妈,书面语中叫父亲、母亲,外祖母外祖父就是姥姥姥爷的书面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教师读1自然段,突出忧伤。)姥姥去世了,作者林清玄有什么感受?用书上的一个词语说!

生:“忧伤”

师:对,是忧伤,是无法排解自己的忧伤!“忧伤”是什么意思?(提问。)

某生:忧愁、哀伤。

师:对,痛苦不痛苦?

生:痛苦。

师:对,你看第二段用了一个词语是痛苦的,是什么词?

生:哀痛。

师:对,“哀痛”是什么意思?(提问)

某生:悲哀,痛苦。

师:是很痛苦的!作者都要发疯了,他一圈一圈地在操场上跑,累倒了,就扑在草坪哭。他无法接受啊!谁能想像一下为什么作者无法接受?

某生:前几天,外祖母还陪作者玩,买东西,突然好几天不见外祖母了,爸爸说外祖母去世了,所以无法接受!

师:遇到这样的事,谁都无法接受的,真同情作者啊!第一部分完了,课文第二部分讲了什么事?(提问。)

某生:爸爸妈妈安慰我不要太悲伤。

师:我们来读2自然段(生读)。这段是说什么?(提问。)

某生:爸爸妈妈想安慰我。

师:这里有一个生字“哀”,怎么记?

某生答。

师:其实就是一个“衣”,中间有一个“口”字。这里有一个词,“安慰”是什么意思?(提问。)

某生:作出行动,尽量让对方感到安心舒服。

师:预习得很好。下面我们看爸爸妈妈怎样安慰作者。“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下面(可能是)爸爸一共说了几句话?

生:四句。

师:第一句?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是回答作者,所有时间里的事物不会回来。第二句?

生: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师:是说时间一去不回。第三句?

生: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

师:举例子。第四句?

生: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永远不能回来了。

师:是说你清醒清醒吧,这是自然现象!(可能是)爸爸的四句话,是否安慰了我呢?达到没有达到目的呢?

生:安慰了,达到了。

师:(读5自然段)好像作者不在那么痛苦了,他光想爸妈的谜语了!这个谜语的谜底其实是什么?(提问。)

某生: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不会回来了!

师:爸爸妈妈安慰作者,作者不在那么悲伤。我们大家会安慰别人吗?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安慰一个遭遇不幸的朋友,要注意什么?

一组组学生汇报:1、要尊重别人。2、要转移分散他的注意力。3、要多陪她。

师:有点失败,你们思维老不能放开。讨论的不错吧!其实这里有一个字“梭”是生字,很好记,也就是把“俊”字换成木字旁。“光阴似箭”是说时间像射出去的箭,过得飞快。“日月如棱”是说太阳和月亮像飞梭一样快速交替。爹妈安慰我的事又说完了,课文下面说了什么事呢?(提问。)

某生:下面该说作者和时间赛跑了。

师:我们看作者从今以后怎样和时间赛跑的。(学生读6自然段。)外祖母去世这件事虽然过去,我也不再那么悲伤,可作者还老是想时间一去不回这个问题。太阳一寸一寸沉进山头,谁能说一下一寸是多长?(某生比示)大家看,阳光从这里挪到了这里,是一寸一寸地挪。这正表示了什么?

生:时间正慢慢地过去。

师:时间正在慢慢地流逝。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再飞过这条路线,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这第7自然段是说作者终于认清了事实,他明白了时间一去不回的真理。后第8自然段的时候他开始怎么做了呢?

生:和时间赛跑。

师:(读8自然段)这里有一个词语“狂奔”是什么意思?(提问。)

生:疯狂地猛烈奔跑。

师:“狂”是生字,一个犬尤儿,一个王。这段中说作者和时间赛跑?人真地能跑得过时间吗?

生:不能,作者是说要抓紧时间做事。

师:对,如果赶时间做事情,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就等于延长了时间,就是在和时间赛跑。有时候一点时间是很有用的。比如小偷在主人赶回来前一分钟,把东西偷走了,不被发觉!可是警察早来一分钟就能整好把他绳之以法!救护车拉着病人,如果早到医院一分钟,病人就能被救活。路上车出了故障晚了一分钟,病人也许就再也醒不过来了。你说和时间赛跑的作用大不大?

生:大。

师:我们也要和时间赛跑,下面小组讨论一下,如果你和时间赛跑,那么你去做什么?

一组组学生汇报:1、写作业。2、考试时抓紧时间。3、帮妈妈做家务。4、做让爷爷奶奶高兴的事情。

师:如果我们和时间赛跑,我们就做我们就作我们该做,我们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好我们每天该做什么,要做什么。“后来二十年里……”啊,课文从第9自然段是说作者后来二十年的事情,这就最后一部分是说什么呢?(提问。)

生:和时间赛跑,让作者受益无穷。

师:啥是“受益无穷”?(提问。)

生:“益”是好处,得到很多好处,无穷的好处。

师:我们读一下。(学生读9自然段。)这小小的几步,用途真的很大很大,你信吗?别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林清玄,台湾人,20岁开始散文创作。到现在写了多少篇文章,也许已没人数得清,他已出版了100多本书。80年代后期他每年平均出版2、3本以上的新书,是台湾地区作家中写书、出书最多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项最多的一位。还真是受益无穷,他不但自己受益,还把这个真理告诉我们每一个读者,想让我们也分享他成功的经验。看最后一自然段他还说一定要这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呢!这里有一个“假若”是什么意思呢?(提问。)

某生:假如,如果。

师:能不能用“若”字再组一个词?

生:若非。

师:若非是要不的意思。下面咱再进行一个小组活动,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你记住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

一组组学生汇报:1、我体会到了时间一去不回。我们一定要和时间赛跑,做好我们该做事情。2“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再飞过这条路线,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师:有人说读林清玄的散文就像饮一杯甘泉,不过在这这篇课文中,这杯甘泉还包涵了一点儿忧伤的蕴味。课下同学们再读一下,体会体会。这篇课文也让我记住了一句话,它永远激励我珍惜时间,那就是最后的一个小句,让我们一起读:“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好,这节课的课下作业是收集一下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完成同步练习。

上一篇:小学法制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2013——2014学年)下一篇:锅炉工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