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案-2、5 时间的测量

2024-09-26

自然教案-2、5 时间的测量(共10篇)

自然教案-2、5 时间的测量 篇1

时刻:比较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

⒈时间

时间间隔:比较事物变化发展的快慢程度。

⒉时间主单位:秒。

⒊钟、表测时刻。

⒋秒表测时间间隔。⒈时间

六、习题与解析

⒈随堂练习

⑴下列各种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A)教师早上7∶00到校

(B)中央电视一台新闻联播节目从19点开始

(C)从杭州飞往北京的飞机于晚上20∶30到达目的地

(D)小王100米跑的比赛成绩是11.7秒

⑵下列专门用来测定时间间隔的工具是( )

(A)钟 (B)表 (C)秒表 (D)闹钟

⑶走时准确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转过的圈数是( )

(A)24圈 (B)86400圈 (C)1440圈 (D)4320圈

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具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B)钟和表既能显示时刻,又能通过计算得到时间间隔

(C)有了时刻的概念,可以比较事物变化发展的快慢程度

(D)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发射成功,指时刻的事件

⒉课后作业:

⑸为测量甲同学唱一首歌的时间,乙同学共测量了3次,分别为10秒36、10秒33、10秒35,请问最接近真实值的时间是( )

(A)10秒35 (B)10秒36 (C)10秒33 (D)10秒347

⑹完成时间单位的换算

24分36秒= 小时

14589秒= 时 分

10时= 分= 秒

150分= 时= 秒

⒊参考答案:

⑴(D) ⑵(C) ⑶(C) ⑷(C) ⑸(A) ⑹0.41 4.05 243 600 36000 2.5 9000

⒋简要分析

⑶秒钟转过一圈就是1分,所以这道题的秒针一昼夜转过的圈数等同于一昼夜等于几分。一昼夜=24小时=24×60分=1440分,所以秒针转过1440圈。

⑴最接近真实值的时间就是取其平均值

t1+t2+t3

t =≈10秒34.7≈10秒35,所以选(A)

3

七、参考资料

宇宙时钟

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种伴随自身转动按一定周期发射无线电波和X射线的中子星。通常,中子星产生的脉冲信号周期并不是绝对稳定的,它会随着中子星自转速度的逐渐变慢而更加缓慢地延长下去,除了这种平滑的变化之外,偶尔也会产生叫做“假信号”的周期波动,但是,有一种叫做“P5R1937+21”的中子星,它以1.6毫秒的周期发出脉冲信号,自1982年发现以来,不仅脉冲的周期极其稳定,而且连“假信号”也未曾观测到。人们把这种中子星叫做“毫秒脉冲发生器”。由于它的脉冲周期稳定度极高,比地球上任何时钟都精确得多,因此人们已经开始考虑将它用于计时方面,被称为“宇宙时钟”。

自然教案-2、5 时间的测量 篇2

时间间隔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高精度的时间间隔测量技术, 尤其是皮秒量级的测量技术尤为重要, 在原子物理、天文实验、激光测距、定位定时、航天遥测遥控、自动检测设备以及数字通信中的角度调制信号解调和数字示波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目的是提高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精度, 对于通过测量时间来计算位移原理的位移传感器, 时间间隔测量的准确性决定了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精度。本文介绍了ACAM公司产生的第二代TDC-GP2芯片, 详细叙述了基于TDC-GP2芯片的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及硬件结构设计, 为解决短时间间隔高精度测量提供了一种实际可行的方法。

1 TDC-GP2工作原理及功能

ACAM公司产生的第二代TDC-GP2芯片是一种新的时间数字转换 (TDC) 芯片, 它利用门电路的传输延迟完成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转换。图1表示芯片内部完成时间数字转换的原理结构, 该结构主要由一个非门组成的循环传输门电路组成, 利用严格的内部门电路布线方式, 保证信号经过每个门电路的延迟相同。当信号通过整个门电路时, 转换部分可以精确地记下信号通过门电路的个数, 完成时间信号的数字化, 芯片能获得的最高时间测量精度由信号通过单个门电路的延迟决定。转换单元由开始信号触发, 停止信号锁定转换结果, 循环值存储器和粗值计数器记录开始信号和停止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数据预处理过程完成时间信息的数据化处理。

门电路的特性容易受到温度和电压变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给时间测量结果带来误差。为了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 TDC-GP2提供了一种校准测量方法, 来补偿由温度和电压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TDC-GP2提供2种主要的测量方式, 对应不同的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第一种方式的测量范围为0~1.8μs, 典型分辨率为65 ps, 提供双通道测量选择;第二种方式的测量范围大于第一种方式, 在2倍参考时钟周期到4 ms之间, 但只提供单通道的测量能力。TDC-GP2工作时需要一个外部参考时钟驱动内部的计算和处理单元, 参考时钟的范围限制在10 MHz以内, 默认选择为4 MHz。当参考时钟为4 MHz时, 第二种方式的测量范围为500 ns~4 ms。TDC-GP2提供简单的4线SPI接口和外部微控制器连接, 简化接口关系, 其最大传输速率为10 Mbps。

图2为时间测量示意图, 用户A时间信号表示外部信号, 参考时钟为用户B的时钟信号, 中间时间信号由用户B根据参考时钟产生, 时间差值由TIME1和TIME22部分组成, TIME1的测量值小于一个参考时钟周期, TIME2的测量值为整数倍的时钟周期。将用户时间信号和中间时间信号分别作为TDC-GP2的启动信号和停止信号, 采用第一种工作方式测量计算出TIME1。将中间时间信号和用户B时间信号分别作为脉冲计数电路的启动和停止信号测得TIME2, 将这2个时间值经过合并得到精确的时间差。

非校准结果计算这种方式可直接读取转换寄存器的值, 将对应的数据值乘以65 ps, 则得到非校准的时间测量值。

校准测量计算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消除芯片由于电压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变化带来的测量误差。TDC-GP2通过测量门电路的传输延迟计算时间间隔, 在电路芯片内部, 传输延迟受当前温度和工作电压的影响, 测量芯片会将周围环境相关的因素引入测量结果。温度、电压等变化的随机性, 带来测量结果的随机性, 并且不具有重复性和结果重现性, 不能准确得到实际的时间间隔值。为保证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同一个值的多次测量得到同样的测量结果, 必须对测量结果进行某种校准计算, TDC-GP2的校准计算采用在对外部脉冲测量的同时测量一个已知的时间间隔, 测量完成后根据高稳定时间值的测量结果, 对外部测量结果与已知时间间隔的测量值进行比对, 消除因为温度和电压变化而带来的误差。TDC-GP2的校准测量要求芯片由一个外部相对稳定的时钟信号, 校准测量时TDC-GP2测量参考时钟的一个和两个参考时钟信号来获得校准基准值。测量过程如图3所示, Cal1和Cal2分别表示用来进行校准的一个和两个时钟周期的测量结果。

校准测量同样是在TDC-GP2的测量有效范围内进行。为保证整个校准过程的TDC-GP2时钟保持在有效的测量范围内, 防止TDC-GP2计算结果溢出, 参考时钟的2倍时钟周期必须大于最大的外部测量脉冲间隔, 并小于测量模式的测量范围即1.81μs。校准测量采用图4所示的数学计算模型来计算。

Tref—参考时钟周期Cal1、Cal2—参考时钟的1倍和2倍时钟周期计数值REGX—测量外部脉冲间隔的延迟时间计数值Time—对应外部脉冲间隔的校准时间测量值

根据图4模型, 有下面公式:REGX/Time= (Cal2-Cal1) / (2Tref-Tref) , 则校准时间测量值:Time=REGX×Tref/ (Cal2-Cal1) 。

2 基于TDC-GP2的时间间隔测量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图5是基于TDC-GP2的时间间隔测量模块硬件外围电路原理图, 在TDC-GP2的应用中需要2个石英晶振, 4 MHz和32.768 k Hz, 分别以图5所示方式接入电路中。

由于门电路延时受温度和电压的影响, 因此4 MHz晶振是为了校准而设置的一个基准。当使用陶瓷晶振时, 由于其频率的误差非常大, 所以需要在测量时用32.768 kHz的晶振对高速晶振进行校准。若选用温度稳定性非常高的石英晶振, 在测量时就不用对高速晶振进行校准, 因为这种晶振能够完全满足系统测量的要求。该系统使用C8051F340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器。其中EN_Start、EN_Stop1分别为TDC-GP2的Start、Stop1的使能控制端, 连接至C8051F340的I/O口 (图5) 。INTN为TDC-GP2的中断信号输出, RSTN为TDC-GP2的复位信号输入。TDC-GP2的SPI口 (图5中SSN、SCK、SI、SO端) 与C8051F340的I/O口直接相连, 进行数据通信。在本系统中, Start信号是由单片机I/O口产生, 并用来触发TDC-GP2的启动测量。

3 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比较分析各种时间测量的优缺点, 最终确定了基于TDC-GP2芯片的时间测量方案。提出了利用TDC-GP2芯片进行硬件电路设计的方法, 如果合理设置该芯片, 就可以实现所需要的软件功能。

参考文献

[1]肖亮, 陶学恒.磁致伸缩液位仪的应用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5 (5)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篇3

1.1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1.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2.2 教学难点

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看下图,同学们觉得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大。

【师】凭感觉看,是不一样大,那么大家拿出手头的尺子或者选择一根绳子作为参照物,来测量测量两个圆的大小。

【生】两个圆原来是一样大的。

6.2 新知介绍

一、长度的单位

【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长度的单位——米,也学习了米的相关进率。

下面我们来总结: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号为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μm)、纳米(符号为n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25px=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师】下面是小亮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算式。

5.2m=5.2m×100=13000px

【生】5.2m=5.2×2500px=13000px

【师】对,进行单位换算时,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

二、长度的测量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师】从这幅图里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常用的直尺,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200px,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200px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最小刻度)是0.25px。

【师】

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师:首先请同学们测量一下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在测量过程中总结一下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A:使用前:

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B:使用中: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liuxue86.com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下图所示)。

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下图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读值。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

【师】下图中木块长度是多少?

【生】答:2.1925px。

测量误差

【师】在刚才的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的测量结果有稍微的差别,但是我们的测量方法却都是正确的。之所以有差别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最后需要进行估读,估读就难免有大有小。这就形成了误差。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师】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减少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例题】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 )

A.46.25px

B.96.25px

C.19mm

D.47.5px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由图知:刻度尺上25px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2.5px=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50px对齐,右侧与96.25px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96.25px-50px=46.25px。

故选A

【例题】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308.5px、309px、308.75px、323.75px,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308.75p

B.308.5px

C.312.5px

D.309px

【分析】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

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从题中提供数据可知,323.75px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323.75px是错误的,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12.34cm+12.36cm+12.35cm

=308.75px

故选A

三、时间的测量

【师】许多同学手上都有带一只手表,大家都知道,手表是用来看时间的,所以是时间的测量工具。那么除了手表以外,大家知道,还有哪些是用来测量时间呢?没有手表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判断时间呢?(不要告诉我说可以看手机时间。)

【师】

下面我们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

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师】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生】可以用日晷、沙漏计时。

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

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

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师】对,大家概括得很好,有时候在野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大概的时间,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学习时间。

时间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分钟(符号min)。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60min,1min=60s,1h=3600s

计时工具: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石英钟、电子手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的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实验】机械停表的使用

(1)练习停表的使用:如何开启、停止、归零;如何读数。

(2)用停表测量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以及1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归纳总结】秒表的外形如上图所示,A为归零按钮,B为计时秒针控制按钮。使用时,你应该先进行调节,就是按下归零按钮,使秒针指在“0”处。再按动秒针控制按钮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时,要按动秒针控制按钮,这时秒针会停在最后计时处,就可以读出时间值。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木棒都能成为杠杆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一根硬棒成为杠杆的要有如下两个条件:

①要有力的作用;

②要能绕着某固定点转动

误差处理:

【师】时间的测量也会有误差,如果减小误差,如长度测量类似:

《自然测量》数学教案 篇4

1、知识和能力目标:让幼儿尝试重复使用同一物品进行长度的自然测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使用记录的方式,掌握物品长度测量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

重点难点

重点:重复使用一个单位量进行长度的自然测量。

难点:学会以记录单的方式来进行对测量结果的记录。

活动准备

铅笔、记录单、金箍棒(人手一份)、孙悟空手偶一个、故事书、积木(长方形、正方形)、一根筷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注重幼儿的感受性)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西游记的大师兄孙悟空(出示手偶)。我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我的金箍棒有多长(出示金箍棒),今天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帮我,可是我的测量工具只有一根筷子(出示筷子)。

2、(1)请个别幼儿尝试用一根筷子对金箍棒进行测量。(注重幼儿的体验性)

结果:用一根筷子测量金箍棒长度的时候,筷子不够长。

(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一根筷子不够长,我们该怎么办呢?

(3)可以重复使用筷子进行金箍棒的长度测量。

(4)请个别幼儿尝试如何重复使用筷子进行对金箍棒的长度测量。

小结:一根筷子的长度看作被测物体的一部分,并且能将这根筷子沿着金箍棒的长度重复地摆放,不留白、不重叠地覆盖整个长度,并对这些重复进行计数。

3、孙悟空只有一根筷子,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用来当作测量的工具。我们的教室里面也有:铅笔、故事书、积木(长方形、正方形)等。

4、分组操作活动。(注重幼儿的操作性)

(1)重复使用一支铅笔测量,并做好记录。

(2)重复使用一本故事书测量,并做好记录。

(3)重复使用一块积木(长方形或正方形,幼儿自由选取),并做好记录。

小结:测量本身就需要特定物品来对它测定结果,而在测量中的方法是多样性的,结果也是多样性的。

记录单:通过学会用记录的方式,掌握测量的方法。

七、活动结束: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有利于同伴间的互相学习。

2、幼儿有序收拾学具,活动结束。

八、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都可以用来重复使用测量的,请幼儿根据活动中掌握到的学习方法,自己尝试在家中寻找,对某一样物品进行长度的自然测量并记录。

活动总结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量和数具有同构性,但是儿童对量的认识要明显地晚于数;相比与5岁的儿童已能很好地掌握数数技能。

长度时间测量教案 篇5

1.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

2.会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明确分度值的含义;

3.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准确值,

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会粗略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4.会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常见的工具测量时间。

5.了解什么是误差,知道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学情分析

测量是物理学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活动,本届苏应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呼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值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直觉有时不可靠,要对这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测量。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和测量。

教学难点:从理性的角度来认识单位;测量的规范要求。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你在哪些地方见到长度和

时间的测量?请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关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指出: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研究和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常常需要进行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

(一)测量长度

1.测量的标准问题

讨论:要想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你认为最关键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刻度尺。

展示没有刻度的直尺,引导学生体会,刻度尺测长度实质上是靠上面

的刻度,也就是说,刻度尺上的刻度就是测量的标准。

2.单位:比较依据的标准量。

3.长度单位

(1)活动:

让学生“以手代尺”,量度讲桌的长度有几“?”。

问题:由于每个人“一?”的长度不同,造成测量结果不一样。

(2)介绍长度单位的演变和统一

让学生理解单位其实是一种规定的标准,并不是一种天然存在的

东西,是为了定量比较物体的长度而人为引入的。

统一单位制是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

简单介绍什么是国际单位制。

这里的教学最好,这也是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一部分。

(3)长度单位及换算方法:

仔细观察刻度尺上的1mm 、1cm 、1dm 、1m有多长,动手在纸上画1mm 、1cm 、1dm在黑板上画一画1m的长度,形成长度的具体概念。练习单位换算。

3.你会用刻度尺测长度吗?

交流怎样观察刻度尺、判断刻度尺的放置方法、读数、记录测量结果。

(1)观察自己常用的刻度尺。

三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分度值。

一思考:分度值的含义。

(2)练习用刻度尺测长度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规范的测量过程和操作方法。

(放置刻度尺,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

练习估读:

采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如1cm和1mm)测量同一物体的长

度,让学生练习估读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到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

量的结果就越精确。

5.介绍误差概念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6.认识直方图(条形统计图)

仔细观察、分析直方图,并相互交流。

直方图作为一种数据处理方式,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

(二)测量时间

1.展示实物,让学生对照实物,认识一些测量时间的工具

2.时间单位规定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秒

(2)单位换算:

换算方法:

通过换算关系,体会微秒、纳秒(谈微秒、纳秒意义)

3、学习秒表的使用及读数规则。

(三)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师: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①减少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②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板书设计:

1.长度的测量:

①单位: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 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②测量工具:刻度尺

③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A: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 篇6

2.能表达测量结果,感知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3.愿意用自然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活动准备

测量工具:比小棍子长的绳子、小木棍若干;每个幼儿一份记录表及记录用的铅笔等;教师用的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节导入引出活动,引导幼儿动手操作。1.教师以“买桌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们,阿姨想把我们班上的旧桌布换掉,可是她不知道要买多大的桌布,我们一起来帮阿姨量桌子买桌布吧!

2.幼儿讨论,并动手操作。

提问:我们要用什么量?怎么量呢?老师准备了小木棍,我们用它可以量出桌面的长度吗?一起来试试吧!

3.请幼儿交流方法,并上来示范操作。

师:刚才你们是怎么量的?好,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方法,谁愿意来这里演示一下,你刚才是怎么量的?

4、教师以幼儿的操作为例,边示范边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小结:在量桌子的时候要找好起点,然后做上记号,接着移动工具,要注意头尾相连不要留空白,也不能重叠,一直量到终点。最后数一数有几个记号。

(二)教师讲解记录表,并让幼儿动手操作、填写记录表。

1)教师说明填表要求:老师准备了小棍子和绳子,你们要分别用这两个工具两出桌子的长度,然后把小棍子量的次数填在小棍子的图片下方,把用绳子量的次数填在绳子的图片下面。

2)幼儿操作,记录结果。

师:请小朋友用这两种工具分别来测量桌面的长边,记下结果想想发现什么秘密?

(三)引导幼儿观察并分享交流。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总表上记录结果,并提问: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发现什么秘密?用这两个工具测量出来的结果做出来的桌子会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量的桌子是一样的,只是工具不同,所以结果不同,工具长,量的次数少,工具短,量的次数多。

活动延伸

自然教案-第二册 4、5激素 篇7

第五节 激素

激素调节是人体内除神经调节以外的双一重要的调节系统。是神经调节的补充,正是由于有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人体才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器官系统才能协调统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形成完整的印象,在知识结构上形成完整的结构。也为今后学习人的发育和其他激素调节打下基础。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本节内容学生比较生疏,但知识的条理性强,文字叙述浅显易懂。可安排学生自学。教师在课前以问题形式准备好引导性阅读任务,并在课堂上适当提示阅读方法以及任务解决的途径,引导学生自学,并进行自学方法教育。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激素和内分泌腺。了解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的作用。

(二)技能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概念。

2.学会用列表的方式概括物质的性质和功能。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激素调节作用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大脖子”病的介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激素的调节作用。

2.教学难点:激素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分布挂图或投影片,甲状腺机能亢进和不足挂图或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结合热点,引入新课

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营养品很多,但同学们的家长在给你们购买时都十分慎重,有些同学的家长还经常关照你不要随便购买服用。家长担心什么呢?

这是一个热门问题,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说:激素。

从我们同学家长的.担心程度上我们可以推测出,激素能对我们人体的生长发育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除神经系统外,激素对我们人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多种生理活动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那么,激素是怎样一种物质呢?请大家阅读课本“激素和内分泌腺”一部分内容。

(二)复习比较,理解概念

教师提示:1、你要解决的问题有(示投影):(1)激素从哪里来?(2)激素在体内通过什么途径扩散?(3)激素的量多吗?(4)激素起什么作用?(5)人体有哪些主要的内分泌腺?他们组成了人体的什么系统?

2、阅读时,请对照前面学过的消化液和消化腺进行比较,看看激素与它们有何相似点与不同点,重点要注意不同点。并把这些不同点记录下来。

学生自学结束后,回答上述问题。教师作列表小结和补充(见板书“激素和内分泌腺)。

各种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胰岛、性腺)组成了内分泌系统。下面我们将以甲状腺和垂体为例来学习人的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的。

(三)自学列表,解决重点

请同学们自学“甲状腺激素”和“垂体”两部分内容。就甲状腺和垂体及它们分泌的激素在生长位置、激素的作用、激素分泌异常等情况作列表分析。

学生自学并按以上要求列表。教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补充小结

教师选择比较完善的表格进行展示(可画在黑板上或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表格作补充。(见板书)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补充以下内容:

1.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是推广食用碘盐。该法在我国成效显著。

2.垂体的重要性体现在:分泌的激素种类多,作用广泛,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如性腺)。

3.内分泌腺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4.成年人生长素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 激素

一、    激素和内分泌腺

分泌的腺体

存在位置

数量

作用

激  素

内分泌腺(无导管)

血液里

极微

调节生理活动

消化液

消化腺(有导管)

消化道内

量较多

消化食物

二、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腺体

作用

异常情况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1、促进新陈代谢

2、促进生长发育

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分泌过多患甲状腺机能亢进;

分泌不足串呆小症(智力低下)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期分泌过多患巨人症;分泌过少串侏儒症(智力正常)

三、垂体的重要性

1.分泌的激素种类多、作用广泛

2.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激素是         的腺细胞分泌的,它对人体的       、生殖和       等生理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特点的是(   )

(A)分泌量少,但作用大

(B)分泌物由血液运送

(C)分泌物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D)是具有导管的腺体

(3)下列腺体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肝脏   (B)肠腺  (C)甲状腺  (D)唾液腺

2.课后作业

(4)下列各组疾病中,由于同一种激素分泌紊乱所造成的是(  )

(A)呆小症和侏儒症     (B)大脖子病和糖尿病

(C)侏儒症和肢端肥大症  (D)糖尿病和甲亢

(5)呆小症是由于婴幼儿时期缺乏何种激素引起的(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6)某患者食量明显增加,身体却日趋消瘦,怕热出汗、急躁失眠、心跳加快,可能是因为(   )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甲状腺功能不足

(C)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D)幼儿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

3.参考答案

(1)内分泌腺,新陈代谢,生长发育(2)D(3)C(4)C(5)B(6)A

4.简要分析

(2)内分泌腺是无管腺,分泌物即激素,具有含量微少,作用巨大,由血液运送等特点。(4)呆小症是由于幼儿时期甲状腺素不足造成的,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形起的,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形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糖尿病是由于胰鸟素分泌不足造成的,肢端肥大症是由于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而造成的。故先C。

【小资料】

植物体内的激素

植物体内也有激素,生长素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植物激素。生长素是由植物顶芽合成的,能刺激植物生长。但生长素只有在一定浓度内才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超过一定浓度时,反而抑制植物细胞生长。由于植物顶芽和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时,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如果切去顶芽,没有生长素下流,侧芽就会发展起来。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顶端优势”。

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测量教案 篇8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5.通过相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速度公式V=

2.那么我们如何来测量其中的一些数据呢?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

符号: 、、、、、、

32.单位的换算:1km=10m 1m= dm= cm= mm 1mm= µm

1µm= nm 1m= nm 1cm= m 1nm= m 560mm= m 165cm= m 1250km= m

3.长度的测量

A.使用前, ;

B.读数时视线 ;

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 和 。

D.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 。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确) 练一练

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的单位

(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 ;

(3)课桌的高度8 ;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

3.图20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 物体的

长度为 cm。

4.测一测

A. 物理课本的长 、宽 、厚度 ; B. 手指甲的宽约 cm

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 D.你的课桌高 、长 、宽

5.讨论交流

(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

(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结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皮尺量呢?

(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怎样测才更准?

(4)测量工具的选择:测操场、课桌、粉笔长、乒乓球的直径、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6.特殊的测量法(见后面)

自然教案-2、5 时间的测量 篇9

师:这种比较法是不准确的。

师: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人们说某个物体几长,这也是不准确的。

师:如何准确地进行测量呢?我们通过第三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来详细的了解下。

师:生活中,经常需要测量,比如说,买多长的电线,赶集时,买几尺的布,同学跳橡皮筋,去商店也说买多长的橡皮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测量。

师:大家看一看课本上想想议。帽檐直径AB和帽子高度哪个更长?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更大?

请一位同学看看表,自己闭上眼睛,估计30秒再睁开,我们对时间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

根据感觉来估测一个物体的大小并不准确。

师:要对物体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来测量。

师:在众多的测量中,最基本的测量,就是长度的测量

(板书:1.长度的测量:)

师:要科学地测量长度,就需要给长度定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单位(unit)。

师: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师:丈、尺、英尺、英寸等都是我们生活中所了解的长度的单位,我们所说的电视机大小习惯用的是英寸,如果你用这个单位,我用这个单位,用产单位不一样,那么交流起来就很不方便。为了有利于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 System of Units),简称SI,是国际计量大会于1960年通过的。我国在1984年采用。

师: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etre),符号为m。(出示米尺,让学生认识1米到底有多长。并介绍1米是如何规定的。)

①单位:米(m)

A.比米大的单位:千米(km)

B.比米小的单位: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C.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10-1 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头发的直径约0.04mm,合40000nm)

师:我们简单了解下生活在一些物体的长度。看课本第22页。

原子的半径 人头发的直径 一张纸的厚度 地球的半径

(让学生做几个单位换算练习)

例1.单位换算

7.8dm=______m=_______mm

60μm=______mm=_________m

0.05km=______m=________cm

例2.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1.50____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

师:某同学多高,干电池长度是多少,都可以用测量工具测量出来。

师: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板书:

②测量工具:刻度尺

师:如何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呢?使用前要怎样?使用中要怎样?

③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师:首先请同学们测量一下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在测量过程中总结一下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或者通过伴你学上的一些错误测量方法来反证正确的测量方法。)

A:使用前:

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在小黑板上画一个刻度尺的图)见新教材全解21页。

B:使用中:

a.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b.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C,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师:在刚才的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的测量结果有稍微的差别,但是我们的测量方法却都是正确的。之所以有差别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最后需要进行估读,估读就难免有大有小。这就形成了误差。

2.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师: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①减少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②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师:在本节课本上还介绍了时间的测量。

3.时间的测量:

师:同学们通过看课本了解一下时间测量的相关知识。

①单位:秒(S)

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②测量工具:钟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停表测量时间。

附:

板书设计:

1.长度的测量:

①单位:米(m)

A.比米大的单位:千米(km)

B.比米小的单位: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C.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10-1 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头发的直径约0.04mm,合40000nm)

②测量工具:刻度尺

③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A:使用前:

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B:使用中:

a.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b.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c.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2.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师: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①减少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②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3.时间的测量:

①单位:秒(S)

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自然教案-2、5 时间的测量 篇10

教学目标:

1.体会求汽车行驶的路程有关问题的过程;

2.感受在其过程中渗透的思想方法:分割、以不变代变、求和、取极限(逼近)。3.了解求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和解决有关汽车行驶路程问题的过程的共同点; 教学重点:掌握过程步骤:分割、以不变代变、求和、逼近(取极限). 教学难点:过程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复习:1.连续函数的概念;

2.求曲边梯形面积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利用导数我们解决了“已知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求物体运动速度”的问题.反之,如果已知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何求其在一定时间内经过的路程呢? 二.新课讲授

问题:汽车以速度v组匀速直线运动时,经过时间t所行驶的路程为Svt.如果汽车作变速直线运动,在时刻t的速度为vtt2(单位:km/h),那么它在0≤t≤1(单

2位:h)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S(单位:km)是多少? 分析:

解:1.分割

(2)近似代替

(3)求和

(4)取极限

思考:结合求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你认为汽车行驶的路程S与由直线t0,t1,v0和2曲线vt2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三.典例分析

例1.弹簧在拉伸的过程中,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即力Fxkx(k为常数,x是伸长量),求弹簧从平衡位置拉长b所作的功.

分析:利用“以不变代变”的思想,采用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方法求解. 解: 将物体用常力F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x,则所作的功为WFx. 1.分割

(2)近似代替

(3)求和

(4)取极限

四.课堂练习1.课本

练习

五.回顾总结

求汽车行驶的路程有关问题的过程.

六.布置作业

§1.5.2汽车行驶的路程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求汽车行驶的路程有关问题的过程;

2.感受在其过程中渗透的思想方法:分割、以不变代变、求和、取极限(逼近)。3.了解求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和解决有关汽车行驶路程问题的过程的共同点; 教学重点:掌握过程步骤:分割、以不变代变、求和、逼近(取极限). 教学难点:过程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复习:1.连续函数的概念;

2.求曲边梯形面积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利用导数我们解决了“已知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求物体运动速度”的问题.反之,如果已知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何求其在一定时间内经过的路程呢? 二.新课讲授

问题:汽车以速度v组匀速直线运动时,经过时间t所行驶的路程为Svt.如果汽车作变速直线运动,在时刻t的速度为vtt2(单位:km/h),那么它在0≤t≤1(单

2位:h)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S(单位:km)是多少?

分析:与求曲边梯形面积类似,采取“以不变代变”的方法,把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问题,化归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问题.把区间0,1分成n个小区间,在每个小区间上,由于vt的变化很小,可以近似的看作汽车作于速直线运动,从而求得汽车在每个小区间上行驶路程的近似值,在求和得S(单位:km)的近似值,最后让n趋紧于无穷大就得到S(单位:km)的精确值.(思想:用化归为各个小区间上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无限逼近的思想方法求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解:1.分割

在时间区间0,1上等间隔地插入n1个点,将区间0,1等分成n个小区间:

0,112n1,„,,1

nnnn,n),其长度为 记第i个区间为i1i,(i1,2,nntii11 nnn把汽车在时间段0,112n1,„,,1上行驶的路程分别记作: nnnn

S1,S2,„,Sn

显然,SS ii1n

(2)近似代替

当n很大,即t很小时,在区间i1i,上,可以认为函数vtt22的值变化nni1处的函数值n很小,近似的等于一个常数,不妨认为它近似的等于左端点2i1ii1i1,从物理意义上看,即使汽车在时间段,(i1,2,v2nnnn2,n)i1i1i1上的速度变化很小,不妨认为它近似地以时刻处的速度v2作匀

nnn速直线运动,即在局部小范围内“以匀速代变速”,于是的用小矩形的面积Si近似的代替,则有 Si,即在局部范围内“以直代取”

2i121i1i112SiSiv(i1,2,t2nnnnnn,n)①

(3)求和

2ni1i112 由①,SnSivtnnnni1i1i1nn111=0nnn=212n11122=23nnn22n12

1n1n2n11112=112 3n63n2n从而得到S的近似值 SSn1(4)取极限

131112 n2n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即t趋向于0时,Sn1而有

131112趋向于S,从n2nSlimSnlimnni1n1n1115i1vlim11n2

n3n2n36 思考:结合求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你认为汽车行驶的路程S与由直线t0,t1,v0和曲线vt22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结合上述求解过程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SlimSn在数据上等于由直线t0,t1,v0n和曲线vt22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一般地,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函数为vvt,那么我们也可以采用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方法,利用“以不变代变”的方法及无限逼近的思想,求出它在a≤t≤b内所作的位移S. 三.典例分析

例1.弹簧在拉伸的过程中,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即力Fxkx(k为常数,x是伸长量),求弹簧从平衡位置拉长b所作的功.

分析:利用“以不变代变”的思想,采用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方法求解. 解: 将物体用常力F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x,则所作的功为WFx. 1.分割

在区间0,b上等间隔地插入n1个点,将区间0,1等分成n个小区间:

n1bbb2b,b

0,,,,„,nnnn记第i个区间为i1bib,(i1,2,nnxibi1bb nnn,n),其长度为

把在分段0,n1bbb2b,b上所作的功分别记作:,„,,nnnn

W1,W2,„,Wn(2)近似代替 有条件知:WiF(3)求和 i1bi1bb

(i1,2,n,)xknnnWnWiki1i1nni1bb

nn 7 kb2=2012nkb2nn1kb21n11 n222nkb21从而得到W的近似值 WWn1

2n(4)取极限

kb21kb2 WlimWnlimWilim1nnni1n2n置拉长b所作的功为:kb2所以得到弹簧从平衡位2

四.课堂练习1.课本

练习

五.回顾总结

求汽车行驶的路程有关问题的过程.

上一篇:成品检验员岗位职责下一篇:三年级日记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