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事业情况汇报(通用12篇)
乡镇文化事业情况汇报 篇1
凫山乡关于发展文化事业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欢迎您们在百忙之中莅临凫山乡。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政府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由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就全乡近年来文化事业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进行汇报: 我们凫山乡位于泽州县西南,距**市区31公里,全乡总面积62.94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共有3393户,1万余口人。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是全乡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属纯农山区乡镇。
近年来,我乡把发展文化事业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政府提供文化服务,群众享受文化大餐,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成果惠及人民、文化建设依靠人民,全乡形成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一、近年来全乡文化事业发展总体情况
(一)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全乡不断加大文化设施投入,累计投入资金60余万元,新建了乡综合文化站,面积330平方米,配备了各项设施,下设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娱乐室等,丰富了全乡广大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各村也先后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室27个、文化广场20个、舞台11个、农民书屋10个、农家书屋27个,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二)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近年来,围绕市、县大力开展的文化低保工作,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截止目前,全乡10个文化低保村基本实现了“五个一”的目标,即一村一份报纸、一月一场电影、一年一场戏、一人一册图书和低保人员每人一个购书补助卡。全乡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八音会、交谊舞、秧歌、鼓书等都活跃着群众的身影,成立了田韵农民诗社,出版了田韵诗集一本。东沟、武城村的八音会连续参加了全县三次八音会大赛;裴凹村的泽州秧歌多次参加市、县文化调演,广受好评。
(三)文化事业成果丰硕。近年来,随着全乡文化事业的不断提高,文化成果也在逐渐显现。**的泽州秧歌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的柿子手工技艺荣获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村的民间群众剧——打花棍荣获泽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东沟村的赶毡、**村的九宫灯制作也正在积极审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文化支出逐年增长。随着全乡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全乡群众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支出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文化基础设施总体薄弱。作为纯农山区乡镇,资金困难是制约全乡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全乡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虽然近年来全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文化生活和科教兴农的需求。如全乡仅有10个村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配套设施齐全,其它的设施还不够完
善。
(二)特色文化人才严重缺乏。近年来,尽管全乡文化活动有了一定发展,但特色人才缺乏成了制约文化发展的一道瓶颈。因为没有人才,村级图书室缺乏管理人员,致使部分不能经常性开放;因为没有人才,部分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从而使本来较好的局面又重新回到原地;因为没有后续人才,裴凹的泽州秧歌面临无人承继濒临失传的局面。
(三)文化活动缺乏地域特色。目前,全乡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地域文化形象,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方式过于简单,内容缺乏创新,群众文艺创作力量比较薄弱,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建议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财政设立专项经费,保证乡村文化事业和各项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应抓住国家加大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更大的支持;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机制,培植农村文化市场,吸引企业向文化产业投资,挖掘、整理、加工农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产品,打造品牌走向市场,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二)丰富文化内容。建议市县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文化特色人才的培训和培养,为农村储备更多的文化事业人才,积极利用方便农民参与的文化设施和场所,组织开展农民喜爱的、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要发挥农民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通过业余
文化骨干队伍的培养来带动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内容。
(三)加强队伍建设。建议市、县有关部门为农村选派更多的文化特色人才深入农村、常驻农村,为农村培训更多的乡土人才,为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乡镇文化事业情况汇报 篇2
1 深化认识, 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
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盛况, 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县乡镇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 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经常对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各乡镇应将文化工作纳入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 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 使农村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2 强化改革, 建立农村文化良好的运行机制
机构改革是必然趋势, 文化站无疑必须面对现实, 迎接挑战。但无论怎么改, 从事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机构不能撤, 也不该撤, 在改革中, 文化站必须抓住机遇, 理顺体制, 开辟出一块属于自身的天地, 使之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向往之所, 也只有这样, 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按照文件要求, 在改革中, 要明确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 要将文化站的人、权、事、物彻底下放, 成为乡镇政府垂直的工作部门;明确县文化局的主管职能, 把握好进人关、用人关、培训关, 应尝试将一批业务精, 敬业精神强, 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文化专干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 使之生活和工作待遇上与其他干部一视同仁, 将文化事业纳入“以钱养事”机制, 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 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统一, 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统一, 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统一。同时, 可发挥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 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 增加其实力和发展后劲。
3 增加投入, 加大对文化中心配套建设的投入
农村文化在农村占有一席“阵地”。阵地是舞台, 是文化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 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基本办公条件, 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 阵地和设备划归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 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调和挪作他用, 同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 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 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逐步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 比如建好一个文化站, 一个广播站, 一个图书室, 一个农科教中心, 一个文体活动中心等等。文化站要借助站力发展文化产业, 确立群众文化群众办的思路, 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 保护好开展群众文化的基本阵地。
4 提高素质, 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
在忠县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 整体素质偏低是导致专职不专, 阵地丢失, 文化活动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党委、政府要重视文化专干队伍, 确立“生存靠政府、发展靠自己”的思路, 文化专干基本工资应实行全额拨款, 奖金福利由自身发展文化产业补足, 以确保农村文化站业务骨干的稳定和自身“责任田”的耕种。同时, 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 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 逐步摆脱挂靠在政府, 长期靠“打工”度日的模式, 使之成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新生儿。另外, 文化站应转变观念, 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 积极开发文化产业, 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弥补文化经费不足, 壮大自身实力。
5 推陈出新, 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将农村的节日民俗活动, 作为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 显示农村传统文化恒久魅力, 并和现代文化有益结合。每到传统节日, 农民舞龙玩狮、踩高跷、荡旱船以及民间曲艺等将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农民是农村的核心, 必须改革单一形势, 把现有资源和当地民间传统结合起来, 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 挖掘和整合资源, 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 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阐述深刻的道理。加大对农村优秀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娱活动的支持, 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建设农村文化最重要的是需要村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 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乡镇文化事业情况汇报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10-01
文化产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文化产业正以全新的方式改变文化建设的发展,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文化产业在乡镇基层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值得研究的的课题。
一、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概念
1.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概念。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二者都是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指提供文化生产和经营的盈利性行业,主要是以广播、电视、网络等为载体。而文化事业是指提供公共的文化服务,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权益,主要是以公共性的图书馆、社区等为载体。文化产业的商业性质较强,文化事业的公益性较强。
2.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区别与联系。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乡镇的文化事业公益性较强,而文化产业主要以盈利为目的。乡镇的文化事业主要是政府投资的项目,是公共财产,而文化产业则是个人或者社会团体所有。文化产业能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为乡镇农民提供文化服务,提高农民的精神素养。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是以乡镇固有的文化资源为基础,文化的产品既属于文化产业的范围,也可以是文化事业的范围,在乡镇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乡镇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產业结构发展不合理。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介入,由于政府的干预从事文化产业的个人或社会团体难以发挥主动性与创新性,经营者也对政府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使他们的文化产品很难打开市场,阻碍了他们成为文化市场的主体,所以他们对文化产业没有明确的计划,文化产业在政策上的不稳定性,使得他们对文化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大大下降。文化产业受到阻碍,乡镇的文化事业就不能更好的发展,最终影响乡镇农民的精神文化的需求。
2.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文化产业要跟上发展的步伐。乡镇的文化产业缺少掌握高科技的能力,自我创新的水平低下,在产品的加工、制作等方面落后,还停留在传统的技术层面上,与发达的城市相比,在技术上明显的落后。所以乡镇的文化产业要注意技术上的创新,创新是发展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灵魂。
3.文化产业人才严重不足。我国现阶段缺少的是人才,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乡镇文化产业在文化人才方面还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需要,没有掌握先进技术的管理经验,文化产业的工作人员能力差,人才阻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要求人才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文化产业急需大量的素养高、技术高、创新能力高的高端人才推动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
4.文化产业发展投资渠道的不畅通。乡镇文化产业的发展受乡镇的经济影响,投资不足使文化产业不能形成规模。政府投资不足、银行贷款困难等因素严重影响这乡镇的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发展对乡镇文化事业的重要作用
1.文化产业能满足乡镇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使文化传播的范围更广,农民丰富精神文化的同时促进乡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文化产业的发展能提高农民文化素养、促进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培养新型劳动者,可以引导农民走进科学、走进文明,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增强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为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
四、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把文化产业列入为重要内容,发展文化产业是发展乡镇经济的主要措施之一,政府要对文化产业实行宏观的调控,把直接干预转变为间接管理,确立以经济的方式综合调控,确保乡镇的文化产业健全发展。同时要加强乡镇的公共服务意识,改进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保障文化产业的审批、执行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能,进一步改进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政府要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导向,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要按照创新体质、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机制的方式,加快文化体质的改革,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乡镇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2.加大政府政策的扶持。在财政政策方面,乡镇政府要从增加财政支出来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用财政补贴等方式增加文化产业的投入,同时也鼓励了社会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公益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对乡镇、基层的图书馆投入要不断增加,确保工作的正常运行;加大对农村基层的文化建设,送书下乡、送知识下乡,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
正确利用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加快文化事业的建设步伐,对从事文化事业的单位进行经济补贴,调动他们发展文化事业的积极性。
3.进一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力量。在乡镇的文化产业建设中,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没有自己的独立研发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就不能仿制老路,要增强独立创新能力,就要以科学为战略点,把创新能力作为调正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
4.加强乡镇基础设施的建设。
设施载体是开展文化活动的条件,没有载体将无法进行任何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活动可以让农民的思想得到启发,精神得到提高。当前乡镇基本没有活动场所,大大限制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要加强乡镇文化设施的建设,增加图书、报刊等器材,为农民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确保农村文化有效的开展。
5.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乡镇文化的发展要想有质的变化,就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及时更新现有的文化产业,全面打造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为乡镇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见识的人才保障。
总结:文化产业关乎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要不断的掌握和分析我国文化产业的不足之处,加快文化产业的转型、调整工作的方式、实现管理的创新、加强政府管理思路的转变,从管理转变为支持,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乡镇的文化事业才能顺利的进行,为全面实现新农村的建设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沙雪斌,中国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
[2]叶志英,乡镇文化站的现状及思考[J].群文天地,2011(06):18-19.
乡镇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篇4
来源:考试吧(Exam8.com)2007-11-6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青岛远播文教,独占校园文化建设之紫巅
显华夏文明之风,展中华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意蕴,用艺术诠释现代文化教育之理..平安中小企业贷款shop.pingan.com
缺钱不愁人,平安帮到您!平安中小企业贷款,全凭信用获贷款,资料齐全,一天便可到..百度推广
近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纪委关于廉政文化建设有关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特别在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中,按照树立奉献、服务的价值观;弘扬创新、务实、和谐、清廉的团队精神;塑造学习型领导、知识型队伍、廉政型机关;恪守真心做事、诚信做人的人生格言;实现创一流机关、干一流业绩的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理念,结合我镇自身实际,突出重点,多层次、全方位组织开展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在机关营造了尊廉、崇廉的良好氛围,机关作风展现出新的面貌,队伍战斗力有了新的提高,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注重“三抓”,实现高标准定位: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提上了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之中,全面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抓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镇上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纪委书记任副组长、镇纪委及相关人员为组员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纪委书记专门负责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结合我镇实际,研究制定了《上秦镇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安排意见》和《上秦镇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及主要任务,使廉政文化建设做到了机构、人员、活动、措施、经费五落实。
二是抓建设重点凸现工作特色。结合我镇办公大楼新建的实际,我镇将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板面设计制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从年初开始,镇党委、政府就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组织相关人员四处“求经问宝”,在汇集各方有益经验,多方征求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及区上领导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廉政文化板面制作的整体规划和构想,即:紧紧围绕廉政文化这一主题,结合创建学习型机关和构建和谐社会,将“创新务实”的甘州精神融入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各个环节,以和谐、创新、务实、清廉四个篇章为主线,采用书法、国画、漫画、廉政图片等表现形式,以淡雅、别致的风格突出我镇廉政文化进机关的整体特色。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策划设计,9月份,我镇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全面铺开。至目前,共投资1.8万元在政府办公楼内共悬挂大小廉政文化宣传板面44幅,其中和谐篇10幅,创新篇11幅,务实篇11幅,清廉篇10幅,营造了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是抓经验总结提升建设标准。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很多单位和兄弟乡镇已走在我们的前面,为了把我镇机关廉政文化搞出水平、搞出新意、搞出创新,镇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多次到机关廉政文化活动搞得好的市工商局、火电厂、国税局、区电力局等十多家单位和兄弟乡镇进行参观学习,吸取他们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广泛的学习参观,博采众长,使我镇机关廉政文化品位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强化“三个主体”,确保深层次覆盖
紧紧抓好镇领导、干部、干部家属三个教育主体,紧扣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内容的家庭美德教育;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教育活动。在镇领导班子中通过组织学习党纪法规和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反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领导干部“三个能力”的提高,即把握全局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以及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全体干部中开展以听反腐倡廉教育报告、看反腐倡廉电教片、谈心得体会、观警示教育基地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在干部家属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领导干部配偶廉政思想教育。通过发一份倡议书;签订一份《家庭廉政公约》;编印发放一批宣传资料;召开一次廉内助座谈会;举办一期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她们当好廉洁自律的监督员,动员她们主动过问配偶的思想动态、费用开支、社会交往等的情况,时时“把廉脉”、“敲廉钟”。
通过学习教育,转变了机关党员干部对廉政文化建设认识上的偏差,增强了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维护党的纪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三、围绕“三个重点”,加强阵地建设:今年以来,我镇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狠抓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工作。
一是建活动阵地。健全完善了机关干部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活动室。图书室藏书达到了2750册;集图书借阅、文体活动、电化教育为一体的机关干部活动室电视、VCD、卡拉OK、棋、牌等设施齐全,为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文化知识、开展文体活动、组织电视电化教育提供了良好场所。
乡镇文化事业情况汇报 篇5
迎江区新洲乡、长风乡文化站是2009年第四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已于近期相继建设完成,但尚未投入使用。
一、组织领导情况:
迎江区专门成立了乡镇文化站民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文广新局、财政局、发改委和乡镇分管领导组成,负责督促文化站建设工作和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同时制定详细实施方案。乡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乡长牵头落实,乡经发办、文化站负责日常工作。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资金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项管理、专项核算,严格财务手续,坚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多次赴现场检查,提出意见措施。
二、工程建设情况:
新洲乡文化站选址在原计划生育服务站,建筑面积约320平米,已建设完成;该工程中央投入资金12万,自筹及地方政府配套28万。其中新洲乡文化站选址在原计划生育服务站,建筑面积约320平米,截止目前投资完成40万元,工程已于五月份竣工;长风乡文化站选址在原柘林村老村部,建筑面积约320平米,投资完成40万元,主体工程已于七月份竣工。
下一步我们将搞好内部设施配置,确定专职管理人员,制定文化站职责和活动计划,以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主阵地的作用。
乡镇文化事业情况汇报 篇6
发展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
南充市文化体育局南充市新闻出版版权局
2012年4月26日
尊敬的向市长,各位副市长,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局编制起草《南充市“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送审稿)》(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主要依据
按照市政府要求,我局编制起草《规划》的主要依据是: 一是《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是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
三是《中共南充市委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南委发〔2012〕2号);
四是四川省关于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十二五”专项规划。
五是《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六是《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南府办函〔2010〕200号)。
二、起草过程
2010年11月市政府办下发“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通知之后,我局高度重视,曾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就“十二五”时期我市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划》起草前期,我们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信息搜集和项目论证工作,并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规划》草案出来之后,我们又于2011年3月10日、6月24日、11月2日和2012年3月14日先后四次以座谈会的形式分别征求了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发改、宣传、农办、财政、规划、建设、国土、旅游、广电等10多个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建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结束后,根据两次会议的精神我们对《规划》又进行了充实和完善。《规划》起草过程历时长达一年半之久,期间,市政府分管领导曾多次亲自把关修改,我局按照领导要求和相关部门意见建议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共七易起稿形成了此《规划》送审稿,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第三部分: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第四部分:保障措施。这里侧重对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二部分的“总体目标”,就是要通过大力实施“十二五”文化体育发展规划,实施项目推动战略、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文化体育“走出去”战略,力争到2015年末,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更加丰富,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公民文化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机制更加开放有序、充满活力、富有效率,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川东北区域文化中心和成渝经济区北部文化中心,为把南充建设成为文化强市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规划》还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专业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发展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指标。
——第三部分“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规划》从文化(包括新闻出版)、体育两个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任务与工作举措。
在推进文化(新闻出版)建设方面:一是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要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全面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加快推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二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面繁荣文艺创作生产,为人民群众提
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要坚持正确文艺创作方向,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推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三是发挥文化支撑作用,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南充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扩大文化市场消费规模。四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建立现代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新型的文化管理机制,建立积极的文化交流机制。五是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要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营造文化人才成长良好环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在推进体育事业发展方面:一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全面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三是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四是强力推动竞技体育发展;五是着力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六是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主要从如何强化组织领导,实施项目推动,加大财税支持,严格监督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以保障“十二五”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事业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乡镇防汛情况工作汇报 篇7
蒋场堤段长14.8公里(汉左桩号199+000——213+800),沿堤有险工险段6处,其中护岸险工5处,长2900米,翻沙鼓水1处。
二、汛前准备
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我镇力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扎实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各项准备工作。
1、认真开展汛前徒步检查
根据鄂汉汛办传[20xx]2号《关于开展汛前徒步检查的通知》精神,镇四大家领导两次所辖堤段进行徒步检查,4月29日镇委阳宏卫、指挥长鄢池斌还带指挥部全体成员、各村连部连长对所辖堤段进行了检查,对堤面、堤身整修进行了安排,确保汛前工作有序进行。镇四大家领导对所辖堤段、险工、护岸、堤身、堤面禁脚进行巡查,对发现的护岸违章耕种及违章堆放现象提出了整改意见。(附巡堤图案)
2、修订防汛作战计划,备足防汛器材
今年来,我们针对20xx年大汛发展的险情,对防污作战计划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们备足了防汛器材,其中化纤袋10000条,麻袋4000条,机柴油3吨,油布6条,汽油2吨,箢子20xx担,花线20xx米,煤油2吨,元钉100公斤,灯泡400个,马灯450盏,机动车10辆。
3、召开了防汛工作会议
接到市防[20xx]1号文件,我们及时召开了全镇防汛工作会议,并对各村的防汛领导,按防汛领导,按防汛段面,以及各村的防汛作战方案、物质器材,认真落实到位,公布上墙。
4、做好沿江水井的登记造册工作
4月,我们组织专班,深入到村组,对沿江水井逐一进行了登记造册,我镇共登记水井404口,其中300米以内204口,300—500米200口。
5、加大堤防管理力度,做好防汛基础工作
堤防管理工作是防汛工作的基础工作,除了除堤身杂草、捡牛粪、堤面整修这些日常工作外,对影响行洪的堆垛、高杆作物逐一进行了清除。今年,我们修堤上下坡路1条,填牛坑18个、土方36方,两林翻耕200余亩。对各类行洪障碍进行了清除,处理禾沙船4只,转运黄沙800多方,保证了防汛通道的畅通。
6、全员动手,圆满完成植树造林工作
入春以来,我们按照绿化汉江堤防的要求,共植树9054株,其中新栽6600株,补栽450株,同时加强对新植树苗的管理。一是强化管理与责任,层层签订了管理责任状,并严格奖惩。二是加强植树后期管理,做到紧二次杠,培三次兜,并用石灰水刷白,高度不低于1.2米。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长期受丹江清水下泄的影响,加之水下抛石不足,险工近岸河床普遍下切,水下平台崩垮,护岸处于极不稳定状态。特别是李家嘴险工护岸存在着抛石不足。
2、堤面不平。近年来由于没有对堤面进行大规模的彻底整修,有些堤面不够平坦。
乡镇机关效能建设情况汇报 篇8
近年来,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廉洁、勤政、务实、高效”为目标,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和提高为民服务质量为切入点,把机关效能建设与110社会服务联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动真抓实,争先创优,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有效地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蓬勃快速发展。在全县绩效考评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2002年和2004年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党建工作先进镇、效能建设先进镇等。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一、机构健全,领导到位成合力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一把手”,责任也在“一把手”。我镇党委、政府正视问题,动真格,下苦功,坚持机关效能建设这“一把手工程”,做到领导重视、亲自抓、负总责。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镇长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纪检、政府办、组织、民政等部门为成员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效建办,坚持定期召开效建工作例会,及时汇报开展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效建工作水平。同时,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实施细则、组织领导等方面的内容,明确了机关效能建责任制,实行书记、镇长对全镇机关效能建设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对各自分管职责范围内的效能建设负责,各所站负责人对本部门的效能建设负直接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机制完善,真抓实干促落实
实践一再证明,机关效能建设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为此,我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硬碰硬、实打实,从完善制度和强化监督入手,把机关效能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一是建章立制。针对机关效能建设运行特点,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为目标,先后制定了《关于规范政务公开实施细则》、《机关效能告诫处理办法》、《机关干部考勤制度》、《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工作管理制度》等10余项制度,对机关效能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作出详细的规定,统一了运转程序和操作规程。二是加强督查。效能办经常性地开展督查活动,定时不定时对机关工作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有违规违纪行为苗头的部门限时进行改正,对群众反映问题有拒绝、拖延和回避现象的部门和个人,按照首问责任制的规定给予处理。同时,我镇坚持把效能建设监督窗口推向社会,聘请10名离退休干部、老党员及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作为效能建设工作特邀监督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原汁原味听取农村、企业、机关、学校一线对效能建设工作的反映和建议,取得工作主动权,增强工作针对性。如龙山镇区总体规划设计论证和龙山龙祥安居造福工程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镇及时“点题”听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使政府的决策确保做到“零失误”。三是量化考评。坚持落实量化绩效考评责任制,纪委、监察、人大、组织等部门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做到每月一评、半年小结,年终总结,落实奖罚措施,并将考评的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004年,全镇共受理了群众关于效能方面的投诉20件,已办结20件,办结率100%。查处违反案件4起,效能告诫4人,党政纪处分4人,追缴和清退违纪资金5.6万元。
三、透明行政,阳光操作顺民意
政务公开制度是将权力的运行公开化,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政务活动情况,也是使权力运行置予人民群众监督之下,是社会主义政治的具体体现。为保证政务公开的有效运行,我镇针对机关效能建设绩效考评中存在的问题,勇于探索创新,把实行政务公开作为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的新抓手,全面实施“阳光工程”,抓出成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统一公开的具体内容、形式、程序,做到“三个规范”:一是规范公开内容,主要将镇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财政收支、救灾救济款物、优待抚恤金发放、宅基地审核审批、工程招投标、计划生育、土地征用等方面公开。有关机关内部财务收支情况和招待费、电话费、差旅费的开支使用情况、公车使用、领导干部电话费、以及干部考核、评先创优等方面也在镇机关公开栏进行公开。二是规范公开时间,对领导分工,主要办事人员权限,部门办事程序,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等长期公开;对工作目标进展、财务开支情况做到定期公开;对建筑工程招投标,干部任免使用等敏感问题及时公开。三是规范公开程序,完善公开内容送审制度,先由各部门把公开材料整理好,经主要领导审核,送效建办公室审定后予以公布,公开后积极收集、整理、处理、反馈群众意见。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广度和深度,在抓好常规性公开的同时,我们还致力于抓拓展和延伸。一是实行组务公开。从近几年群众来访情况看,群众反映较多的也是村民组务公开不够问题,成为当前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镇在2004年8月适时地出台《关于在全镇推行组务公开的工作意见》,确定棠溪村、圩埔村、涌北村为试点村,具体要求做到“三定五公开”,即:定点、定人、定时间和财务收支公开、经营业务公开、债权债务公开、土地资源公开、事务公开。通过试点示范,目前组务公开工作巳全面铺开。二是开展政务听证活动。我镇是全县“政务听政试点乡镇”,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政务听证”新途径,专题下发《关于开展政务听证活动的实施意见》,适时选准听证议
---
题,重点选择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听证。如,在去年镇人大会代表提案中,有代表提出了“要求撤消竹园中学,并入到龙山职校” 提案,为切我镇政务听证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充分而又慎重的准备,邀请县委宣传部、教育局领导,镇各中小学校长以及马山片的村主干、人大代表、学生家长、外出干部等参加听证会,会上普遍认为“撤并校,利大于弊,晚并不如早”,对此,我镇科学地做出了“撤消竹园中学,并入到龙山职校”决策,提交镇人大会代表表决通过,目前竹园中学的撤并校正在平稳地进行。近年来,我镇共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乡镇党委抓经济情况汇报 篇9
抓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督查情况汇报
第二督查组
9月20日至10月10日,由卿连生、龙复城和袁斌洲组成的第二督查组,深入枫木团、联民、麻塘、河口和竹舟江五个乡的田间山头、加工企业和种养大户,通过仔细查看、认真走访、座谈汇报,发现上述五个乡党委政府自县委„2009‟4号文件下发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将规模种养、楠竹加工及群众特别关注的问题简要汇报如下:
一、特色规模种养业的发展情况
1、联民、枫木团的金银花、百合种植特色明显并上规模。联民乡金银花种植面积达2000亩,其中抱龙村肖冬梅等种植大户集中连片700亩,2011年的总收入达150多万元。2010年联民乡百合种植500多亩,社员20多户,今年社里总收入100多万元。这主要得益于乡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主动承担风险。乡长杨国华以身作责,自己投入3万元参股刘超群的百合种植,打消了老百姓的顾虑,也探索出了乡镇干部怎样实干、带 1
领老百姓致富的路子。二是加强学习引导。乡党委政府组织乡、村干部到隆回的小沙江参观、学习金银花的种植经验,让大家切身体会到种植金银花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时请金银花种植大户刘后才等人进行了典型发言,村民深受鼓舞,发展金银花的热情进一步高涨。三是完善扶持政策。在落实好县里扶持政策的同时,乡里规定:任务与村干部的工资挂钩,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500亩的奖村支书、村长各1000元,种植面积前三名大户分别奖3000元、2000元、1000元。2010年和2011年的乡经济工作会议对种植大户进行表彰。四是完善服务体系。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2010年建好联民乡抱龙村各庄金银花合作社和雪峰山百合种植合作社。
另外,枫木团乡种植大户黄友祥在黄泥井建成800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并成立了黄泥井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在印坪、枫木团村发展百合种植400亩以上,并成立了新屋场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2011年又在枫木团村新发展玉竹种植100余亩。
2、河口神坡山的玫瑰花、金银花种植和竹舟江乡的香菇种植可圈可点。河口岩坡村的玫瑰花和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1400余亩,金银花种植已成功申报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截止2011年,由返乡农民工谢晔等人投资
300万元成立神坡山专业合作社。同时河口还发展食用菌种植120余万筒,产量达220万斤,其中夏菇60余万筒,冬菇60余万筒,并在河口村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协会,投资70余万元在河口村和水车村建立了冷库,添臵了一台冷冻车。
与此同时,竹舟江乡发展以香菇种植为主的特色规模种植业已基本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其中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共同联系的联溪、白洋滩等村的香菇种植已发展到200万筒,直接为民创收150余万元。
3、麻塘乡蛋鸡养殖特色规模让人眼前一亮。麻塘乡沈礼东常年养殖的蛋鸡在6000羽左右,年产鸡蛋60万枚,是该乡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带动了周边规模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麻塘乡党委政府结合该乡实际,紧紧扣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业,通过扶大扶强扶优,实现了养殖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强的发展。
二、楠竹加工情况
麻塘乡有楠竹10万亩,为切实保证县内龙头企业原材料供应,麻塘乡党委政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一是高度重视,行动迅速。9月14日和10月10日两次召开了全体乡村干部职工、乡境内楠竹加工企业负责人、熟练篾工、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的动员大会,大力宣传发动,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出台鼓励楠竹加工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经济算帐,利益引导。在大会、小会及走访群众中,注重帮助老百姓算好三笔帐:第一笔账是按三年一个楠竹生产期,每年每亩保守立竹100根,每年3万亩楠竹山即立竹300万根,每根楠竹价值10元,总计3000万元,全乡人平达4000元,户平超2万元。第二笔账是用足县委、县政府优惠政策,用于加工竹帘子的楠竹免收每根2.6元的税费,乡每年可砍伐500万根,如果每年砍伐100万根用于加工,此项可增收260万元。第三笔账是经过多方调查,楠竹经过初加工和综合利用,每根可增收2元,如果全年砍伐100万根并进行初加工,可增收200万元。三是整体协调,及时解难。经过反复论证,麻塘乡布臵4个楠竹加工点共10条生产线。确定之后,该乡对各加工点实行了分工负责制,乡四大家领导分别牵头负责一个加工点,同时规定只要加工点出现矛盾纠纷,乡干部立即赶赴现场调处解决。到9月底,麻塘乡已完成7条竹帘子生产线,为县下达任务的117%。
三、建议和问题
1、充分认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联民、枫木团等乡镇容易受灾,老百姓认为是砍木过了头、个别皆伐山场面积过大、再加之造林质量又不高。建
议对重要的生态涵养林必须禁伐,尤其是坡度特别陡的岩山不能砍伐,沿河两岸、道路两旁和重要的水土涵养林不能砍伐,生态保护是个全局性问题,砍伐林木只是个别人受益,而受灾则是广大老百姓吃亏。
2、林业问题。林业指标下达太迟,给造林带来严重影响。林道反正是“天晴路”,绝大部分群众认为林道建设的指标太少,标准太高。
3、污染问题。枫木团乡界头炉的合力铁矿对河水污染严重,难以入眼。麻塘乡小型造纸厂的污染,老百姓反映强烈。
乡镇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篇10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全市一季度重点工作点评会之后,桃园镇迅速将会议精神传达贯彻到镇、村干部,4月17日召开专题会议,结合交流学习温州经验,镇、村干部围绕“双过半”谈目标、议措施,对二季度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当前,各项重点工作正在抓紧推进。1-4月份,全镇预计实现全部工业产值64350万元,同比增长%,实现规
模以上工业产值19080万元,同比增长%,预计实现财政收入650万元,同比增长%。
1、招商引资。4月份以来,完成新批协议注册外资万美元,完成到帐外资2万美元,全镇新签约4个项目,分别是投资4000万元的南通齐
天纺织,占地35亩;投资6000万元的桃园名人小区项目,总占地145亩;投资1000万元的苏州祥林服饰项目,占地10亩;投资1000万元的友源制线项目,占地10亩,上述项目均有资金到帐,已完成土地流转工作。今年以来,全镇共完成签约入户项目9个,涉及总投资亿元。当前在谈在手项目主要有投资3000万元的南通纺织、投资800万美元的美国家纺、投资2000万元的橡胶等项目。
2、项目投入。已开工的金磊橡胶进入厂内整理和机器安装阶段,预计6月份全面投产,江海科技主体楼封顶,超达科技、正大织造、宏图纺织主厂房到顶,建设速度加快。4月份新开工项目有世纪桃园、齐天纺织和凯达助剂项目。预计1-4月份,全镇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2780万元,同比增长%,其中规模以上项目22个,规模以上项目投入12180万元,同比增长%。
3、全民创业。预计1-4月份新增个体工商户140个,新增公司制企业15
个,同比增长275%,新增公司制企业注册资本3774万元,同比增长1714%,新增非公司制企业12个,新增非公司制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引进市外民资1380万元,同比增长130%,公司制企业注册资本已提前过半,完成目标的%。
4、环境打造。镇区建设氛围趋浓,在建项目有正大公寓、世纪桃园、信盛二期、中心幼儿园、农民商贸街、桃花源美食商贸街等,在建项目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占地15亩的休闲广场开工建设,长600米的风景河开挖基本到位,即将进行驳坡,桃金东路已进入设计和预算阶段。
5、新农村建设。全镇19个集居点全部落实了20亩的起步区土地流转工作,有14个点相对配套了基础设施,达到“熟地”要求,8个点已全面动工建设,54个农户入区建房,镇区两个农民集居项目总占地250亩,总投资亿元,已完成交地、清障。疏浚三级河2条,疏浚四级河13条,实现总动土18万方。天
存养殖园和鲜切花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外向果蔬、花木、蚕桑等主导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
一是利用外资达不到序时进度,尤其是到帐外资还需进一步努力。
二是全民创业方面,虽然公司制企业发展情况较好,但非公司制企业、个体工商户指标仍存在一些脱幅。板块经济效果不够明显。
三是标准厂房建设速度不够快。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全镇将紧扣“双过半”,进一步调整思路,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主要工作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1、强势突破招商引资。围绕百日竞赛活动,把招商的重点放在外资上,抓好美国家纺项目的跟踪洽谈,抓好几个外资嫁接项目的推进,力争二季度实现协议外资800万美元,到帐外资400万美元。
2、继续推进全民创业。推进村干
部“双带”、“双强”工程,深入开展“学温州、推创业”系列活动,确保全民创业各项指标实现“双过半”,其中公司制企业注册资本力争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3、高度关注项目投入。对在建项目和签约项目实行挂图作战,责任到人,确保项目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切实改进服务,5月份,新丝路、凯达助剂、齐天纺织、祥林服饰、友源线业等项目全面掀起投入高潮。6月份,金磊橡胶一期工程全面投产。7月份,宏图纺织、生辉编织投产。上半年,鼎灿家纺、手绘缘手套进入定报企业。金磊橡胶确保上半年销售2000万元,全年销售超亿元。
4、倾力打造优美环境。加快正大公寓、信盛二期、桃花源美食街、农民商贸街、华建职教、江海科技等在建工程建设速度,确保上半年出形象。5月份重点抓好休闲广场和镇区风景河建设,启动建设桃金东路,全面动工建设世纪桃园和名人小区两个大规模农民集居项目,在镇区内掀起建设高潮。
乡镇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篇11
去年以来,我乡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调研座谈会精神,围绕把××村打造成生态休闲观光型示范村的目标,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一、做法及成效
(一)在领导力量上推进。明职责,在县委书记挂钩联系,部门帮建的基础上,乡党委明确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为新农村建设第一责任人,挂村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其他村干部为具体责任人。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定包干,要求每个挂村干部联系一个村民小组,指导各组开展新农村建设。压任务,新农村建设作为县乡两级对村五项工作年度考核的内容,乡党委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分解,并落实责任,同时建立“奖优罚劣、以奖促建”的考评机制。
(二)在宣传发动上推进。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召开乡、村两级动员大会,并利用电子屏幕、标语、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措施及要求;积极组织农村干部和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并通过典型示范讲座、党员干部带动、制定奖励措施等方法,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农民从受益中找到动力,变“要他干”为“他要干”,让农民群众思想和行动自觉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营造出浓厚的新农村建设氛围。加强宣传平台建设,先后在××等村设立电子屏幕1个,设立广告牌12个,制作标语横幅35条。
(三)在规划布局上推进。积极做好村庄规划,委托县城建局聘请市设计院对××村进行整村设计,为××村中长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立足现有基础,重点完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修建××通往果园道路,硬化用于观赏、采摘的便道1200米;修建路边坎120立方米,排洪沟200米;在村部旁边新建一 1
座休闲公园,并对公园周边进行整修绿化;拆除村部周围干道及健身步道周边部分厕所。
(四)在资金政策上推进。采取“依托项目争取一点,挂钩单位帮扶一点,企业捐助一点,村民一事一议分摊一点,投工投劳贡献一点”五轮驱动方法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优化整合农办、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移民等部门支农政策及资金,推进“一条街、一条路、一排房、一条河、一个公园、一座亭、一批农家乐、一个基地、一个文化节、一个载体”等“十个一”项目载体建设,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规模和层次。去年11月30日新农村建设调研座谈会以来,共累计争取和投入环境卫生整治、道路硬化、农田水利、产业帮扶、文化建设等项目资金100多万元。
(五)在机制创新上推进。在进一步制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农村党员管理制度》、《农村议事规划》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五老”人员议事、管事和监督机制,创建了由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退伍军人和老村民组成的“五老”理事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事务的决策、实施和监管,有效促进项目资金运行的透明和规范,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可靠。积极探索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制定可操作的《村卫生管理制度》,给每户家庭配备1个垃圾桶,实行垃圾定点清倒、统一运输和集中处理。每户每月收取3元作为卫生经费,对村级卫生保洁员实行等奖等罚绩效挂钩的工资制度,每月从保洁员工资中扣取一部分作为绩效奖罚工资,每月从村财中拿出300元作为对等奖罚资金,每月进行一次评议,兑现绩效奖罚工资。进一步发挥党员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主体作用,落实党小组包片包组,党员包池包户,农户共同参与的卫生管理措施,积极要求农户院内外杂物摆放整齐,垃圾及时入池。每月进行一次卫生大检查,由村“两委”干部、“五老”人员共同参与评比,评出“好、中、差”农户,对评出好的农户,村委进行表扬鼓励,差的限期整改。同时,对包片包区的党小组、包池包户的党员进行逐月考核,接受群众监督。活动开展以
来,××村的村容村貌比以往有了明显改观,受到干部群众普遍好评。
(六)在产业发展上推进。把增加村财村民收入作为综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有效途径。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今年,××村种植烤烟600亩,无公害蔬菜2500亩,水果900亩(其中扩种200亩),并通过新建党员创业就业示范基地(20亩花卉种植钢架大棚)的示范引领作用,使花卉产业从小到大,发展到14户150亩。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村民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不够强。一些村民还存在“等靠要”思想,尤其是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参与意识较差。同时部分群众接受新事物意识不强,一些陋习在短时期内还难以根除。
2、项目资金缺口较大,难于实施大项目。目前向上争取到位的资金仍然偏少,乡村两级经济总量均较小,特别是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相当有限。
3、产业发展仍然偏弱,未能形成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科技含量、经济效益仍然较低,农民增收幅度不大。
三、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继续修建和完善××村各自然村用于休闲步行和自行车健身的栈道,并给每条栈道设立栈名;在村部周边安装太阳能路灯;为村部旁边的休闲公园配备健身器材。
2、加大村庄绿化力度。对各自然村主干道两侧、农户房前屋后、休闲场所进行高标准绿化,树立人居环境优美形象。
3、搞好旧村改造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农办、移民等部门的支持,对整体规划较整齐且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然村(移民集中安置点)约50户排房进行立面改造,建设特色新村。
4、办好水果采摘节。目前,我乡决定7-8月举办水果采摘节,方案已基本制定,将于近期启动宣传和推介工作,以此为平台,进一步展示××乡新农村建设风貌。
5、培育主导主业。进一步选优选好农业产业,组织动员群众种植油茶200亩以上;鼓励一部分农民试种金线莲;新建钢架大棚富贵籽基地50亩;重点培育和发展“农家乐”旅游产业,在村部设立“农家乐管理中心”,管理、经营好现有12户“农家乐”。
四、请求支持解决事项
1、请求有关部门加强对示范村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保证示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比如争取××自然村(移民集中安置点)村庄整理奖补政策;村部周边安装太阳能路灯;为符合条件的“农家乐”给予设施设备补助;为村部旁休闲公园配备健身器材等。
2、请求涉农部门和挂钩单位在项目和产业发展上加大帮扶力度,帮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增收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中共××乡委员会
××乡人民政府
乡镇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篇12
各位领导: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山区综合开发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发展。结合我乡具体实际,始终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实施为载体进行了农村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规划情况
1、项目规划工作
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着力烤烟、林业、生猪三大产业群体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规划,通过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最终达到全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项目规划情况
(1)烤烟产业
2009年规划建设太和村民主水库提灌工程1件,红谷村下片桩灌工程1件,建设卧式密集型烤房54座,烟区公路15公里。
2010年建设卧式密集型烤房42座,育苗基地4群。
2011—2015年,建设卧式密集型烤房72座,烟区公路建设13.67公里,育苗设施7座,争取150台35匹马力的中型机械补贴项目。
2012年重点争取解决清河小朴寨、杨柳苤菜凹、黄家余家、**村**地四个提灌站建设,解决6000亩烤烟用水难问题。
(2)林业产业:2015年核桃种植项目达3.5万亩,打造生态品牌上重点争取雪山林场生态旅游项目及省级公益林建设项目。
(3)生猪产业:结合乡情合理养殖,力争打造品牌,以生态高质赢得市场,2015年建成养殖示范小区7个,每村1个。
(4)水利交通电力:
水利上重点是争取实施柳沟水库、小箐水库、上下黄鳝沟水库、民主水库的除险加固和防渗项目工程,争取老平地——小箐沟渠支砌工程及搬旧寨坝塘等除险工程。争取国债人饮项目,解决15000人饮水困难问题,目前上级批复的7000多人的国债人饮项目工程正在实施。
交通上重点规划争取**地——大土地——杨柳——梨柴寺、茨桶林场岔口——思索邑——段家松林、太和街——岩子头——高家寨、梧木桶——茶花箐——雪山林场、红谷——菠萝登岔口、太和岔口——大平地、清河——大河口——保场7条道路硬化工程。
电力上争取910户农网改造项目,使农网改造率达100%。
(5)教育文化:
2009年规划建设中心校教学楼1幢,2010年规划建设**小学综合用房1幢;2011年规划建设黄家小学教学楼1幢;2012年规划建设中心校学生宿舍楼1幢;2012年规划建设太和街文化活动楼1幢。
(6)新农村建设:完成茨桶村塘子坡、**村竹林小寨子、杨柳村平头山、太和村新寨4个自然村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按“四村”建设目标和“十个有”的建设内容进行编制。同时做好集镇规划,重点实施好太和集镇发展规划和杨柳集镇改造规划,做好**、清河两条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产业发展情况
1、烤烟产业
2008年全乡完成360万斤收购任务,实现烤烟生产总值2607万元,比2007年增长27.8%,户均收入达8169元,比2007年增1536元。目前全乡共建有水窖3000多口,桩灌工程9件,受益面积达上万亩。2008年总投资1175万元的5件桩灌工程已投入使用,完成了1200座智能化烤房和4群烤房群建设任务。目前2009年烤烟生产第一轮摸底已完成。
2、林产业
全乡目前共有林地5966.7公顷,活立木储积方量45.8万立方米,种植核桃达19000亩,基本达到人均1亩。2008年新植核桃面积5000亩,在林改工作方面,完成权属落实96个村民小组,确权宗地28950宗,确权面积86531亩,调解林权纠纷141起,调处率达97%。
3、生猪产业:1—9月份生猪存栏19210头,比上年同期增10.41%,出栏13530头,比上年同期增7.77%,品种改良工作进展顺利,7个人工授精点运行正常。
4、存在问题及下步措施
存在问题:
(1)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不足。烤烟、林业、生猪等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项目扶持政策,就目前而言,产业发展政策与实际发展需求差距很大。
(2)劳力投入多、物资成本提高、比较效益下降已严重影响产业的良性发展。
(3)产业基础设施较脆弱,道路睛通雨阻,水库、坝塘严重带病服役等现象比较突出。
(4)大量劳动力外出,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形势发生严重的劳力相争,产业发展形势任务在劳力投入上已力不从心。
(5)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技术力量单薄,项目规划编制质量不高。
下一步措施:
【乡镇文化事业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乡镇法治文化情况汇报08-23
乡镇廉政文化进农村汇报07-30
乡镇文化站年度汇报小结07-07
平桂管理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情况汇报201108106-06
乡镇政法工作情况汇报10-23
乡镇政法综治工作情况汇报08-29
乡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10-16
乡镇老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11-02
乡镇散煤治理情况汇报11-22